焦點
-
顯卡大漲慎防宵小、網咖老闆要小心,有小偷用GTX 650 Ti換走網咖的RTX 2070被抓包
現今有不少網咖或是旅館業者提供「電競套房」服務,讓玩家可以娛樂、休息兩全其美,不過由於電競套房是相當保有個人隱私的密閉空間,使得就連員工也難以掌握顧客在房內的行為,有小偷便利用這一點行竊房間內的電腦零件設備。 根據中國的重慶晚報報導,有一名小偷得知現今顯示卡價格大漲之後,在三月一號的時候以住宿之名,行偷竊之時,撬開電競套房內主機的機殼後,將裡面的RTX 2070顯示卡給偷走,並以人民幣2900元(約台幣1.3萬台幣)的「低價」將其賣出了。 然而因為這個小偷為了讓偷竊手法顯得更天衣無縫,避免電腦因為無法開機雸被識破,在入住期間還特別到附近的電子賣場購買了一張要價300元人民幣(約1300台幣)的GTX 650 Ti顯示卡來進行貍貓換太子,同時還在旅館內過了一夜,讓自己的整體行為看起來更像是一般旅客。 只是這個小偷顯然完全不了解電腦的DIY的各項細節,這不換還好,換了之後反而出包。在3月5號的時候,旅館收到了後續客人的投訴,表示主機無法開機,經員工處理之後,發現是電源線鬆脫所致,但在重新接上之後,又發現螢幕顯示異常,最終使得事跡敗露,店家也加立即報警,並在當天逮捕嫌犯,根據嫌犯供稱,自己除了偷過該店家的顯示卡之外,還在2月的時候用同樣的手法偷取其他店家的顯示卡。 一般來說,網咖或電競旅館的主機為了防止竊盜都會額外使用鎖具進行固定,只不過這在某些層面上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畢竟對有心人士來說,在充滿隱私保護的旅館房間內有的是時間嘗試破解鎖具,雖然這則新聞是發生在中國,但考量到現在全世界都在鬧「卡荒」,實在也很難保證台灣是否也會發生相關的竊案,面對偷竊的問題,各位業者可得多加留意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新世代顯示卡大亂鬥、我究竟該不該升級顯示卡?熱門遊戲實測給你看(下篇)
在上一篇,小編為各位進行了NVIDIA RTX 30系列與AMD RX 6000顯示卡的PK,讓大家對於A、N兩家大廠新推出的顯示卡在效能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除了因為顯卡缺貨,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到外,相信還有更多的玩家遲遲沒有入手顯示卡的原因是不確定花大錢換顯示卡後,對於遊戲的體驗會帶來多少的提升?因此本篇小編將要來個新舊世代顯示卡的效能對決,讓各位能夠更清楚的了解不同世代顯示卡之間的效能差距。 在要用來比較的顯示卡選擇上,除了上一篇介紹的過的新世代顯示卡外,老黃剛好在不久前又推出了全新的RTX 3060!由於在上一篇測試時開顯卡尚未開賣,故在本次測試,小編也一併將其納入測試與比較的行列中。 舊世代顯卡方面,AMD陣營這邊自然是毫無疑問的要派出上一代招牌:RX 5600 XT與RX 5700 XT這兩張顯示卡囉!而NVIDIA這邊小編則是選擇召集了RTX 20 SUPER全家族成員,包含了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和RTX 2080 SUPER來進行比較。 另外根據Steam的玩家硬體配置統計,約有1/3的玩家使用的顯示卡是屬於NVIDIA GTX 1000家族的,如GTX 1060、GTX 1070、GTX 1660等,因此小編也將一代平民神卡GTX 1660 SUPER和曾經的卡皇GTX 1080 Ti也納入本次的測試對象中,畢竟這兩張顯示卡一張反映了多數玩家的顯卡效能等級,另一張則象徵該家族系列的效能巔峰,倘若真的有什麼遊戲是連GTX 1080 Ti跑不動的,那基本上其他GTX 1000系列成員的表現也只會是更糟了。 在規格與功能上,除了 GTX 1660 SUPER和RX 5600 XT的記憶體容量為6GB外,本次參戰的所有顯示卡均配備了8GB以上的記憶體。至於光追功能方面,NVIDIA的GTX 1660 SUPER和1080 Ti能夠實現軟體光追,所以部分遊戲是可以開啟光追功能的,而AMD的RX 5600 XT、RX 5700 XT則完全不支援任何形式的光追功能。 本次的遊戲實測所搭配的平台規格和設定與上一次相同,使用B550 AORUS MASTER主機板,搭配AMD Ryzen 5600X處理器、2條 8GB DDR4-3200記憶體(共16GB),完整的平台規格如下: 主機板:AORUS B550 MASTER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共16GB) SSD:SP US70 PCIe 4.0 2TB M.2 SSD 螢幕:ASUS ROG PG259QNR 電源:T.T 1275W 遊戲的測試一律將畫質設定在顯示卡可支援的最高選項,並且關閉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選項,而在光追與DLSS功能的選擇上,除了《電馭叛客2077》因為本身有提供自動模式可以選擇外,其餘的一律設定在畫質優先模式。 在顯示卡測試必跑的3DMARK中,AMD的顯示卡在針對DX11的Fire Strike均有著比較高優勢,RX 5600XT的表現甚至能夠和最新的RTX 3060打平。 而在DX12的Time Spy中則相反,NVIDIA的顯示卡在這部分的跑分有更高的成績,而且值得注意的,GTX 1080 Ti的效能還比RTX 3060高上一截。 最後在光追的Port Royal上,NVIDIA GTX 1080Ti和1660 SUPER雖然可以支援軟體光追,但效能表現相當不理想,就算是GTX 1080 Ti也不及RTX 2060 SUPER的一半成績。另外,因為AMD要到的RX 6000系列才支援光追功能,所以RX 5600 XT、5700 XT在這部分是沒有成績的。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應該算是目前不支援光追內容的遊戲中,最吃硬體效能的遊戲之一,在1080P解析度下,AMD的RX 5600XT、NVIDIA的GTX 1080 Ti、RTX 2070 SUPER和RTX 3060以上的顯卡滿足順暢度需求。但如果想要體驗4K解析度的話,就必須使用AMD的RX 6800 XT或NVIDIA RTX 3080以上的顯卡才能有可能辦到了。 《光明記憶:無限》相當吃重光追與DLSS的性能,而且在光追的支援性上,只支援硬體光追,因此僅能軟體光追GTX 1080 Ti、1660 SUPER在這部分和RX 5600 XT、5700 XT一樣是沒有成績的。 《電馭叛客2077》在光追的支援性相當特殊,除了不支援AMD的顯卡外,遊戲也僅GTX 1660 SUPER的軟體光追功能,GTX 1080 Ti這部分的選項則是隱藏無法開啟的。 在FPS表象上,如果不開啟光追,GTX 1080 Ti和RX 5700 XT以上的顯示卡都已經有不錯的順暢度表現,可是一旦開啟光追,即便有自動DLSS工的幫助,那怕是RTX 3090的FPS也會驟降,更別說只能實現軟體光追的GTX 1660 SUPER了,2160P+光追已經遠超顯示卡負載,最終造成遊戲當機無法完成測試。 《大地長征5》在顯示卡的效能需求上比較特殊,從1080P解析度提升到1440P的時候,所有顯示卡的效能均有大幅度的衰減,但若進一步上調成2160P的時候,FPS的減少程度就沒有來得那麼誇張。整體來說,如果玩家螢幕只有1080P,GTX 1080 Ti、RTX 2070 SUPER、RX 5600 XT均有滿足60 FPS的潛力,不過若想體驗4K解析度,就只有RTX 3070或RX 6800以上的顯卡才辦得到了。 《毀滅戰士:永恆》如果想要開啟「超狂惡夢」的最高畫質選項,顯示卡的記憶體容量不得小於8GB,因此只有6GB的GTX 1660 SUPER和RX 5600 XT只能選擇畫質次兩階的「超級」,但就算如此,這兩張顯示卡依然還是本次測試所有顯示卡中唯二無法在2160P解析度下滿足順暢度需求的產品。 在上一篇測試結束之後,《眾神殞落》迎來的大型更新,讓遊戲在光線追蹤方面能夠支援NVIDIA的顯示卡產品了!因此小編也特地為RTX 30系列顯示卡進行重新測試。 與《光明記憶:無限》一樣,《眾神殞落》的光追功能僅支援硬體光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編經過反覆多次的測試後發現,唯獨RTX 3060光追的開啟前後的FPS幾乎沒有差異,這點很可能是因為張顯示卡才剛推出,遊戲尚未對該顯卡進行光追功能對應所致。 此外,2160P解析度下的光追功能似乎也存在Bug,造成凡是記憶體在8GB以下的顯示卡,都會出現FPS極其嚴重的下滑,撇開RTX 3060可能尚未對光追做好對應,我們可以看到NVIDIA的顯卡只有RTX 3080和RTX 3090因為記憶體分別為10GB和24GB,所以光追開啟前後沒巨大的FPS差異。 在《看門狗:自由軍團》中,如果不開啟光追,使用GTX 1080 Ti、RTX 2060 SUPER或RX 5700 XT以上顯示卡均能滿足1080P解析度的流暢度需求,而開啟光追之後,RTX 20系列只有RTX 2080 SUPER可以提供足夠FPS值,至於RTX 2070 SUPER和RTX 3060則需要微調畫質或將DLSS模式改為「效能」才能獲得更好的流暢度。 《全境封鎖2》應該算是近年Ubisoft效能優或做得最好的一款遊戲,所有的測試顯卡均能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效能需求,其中GTX 1080 Ti和RX 5700 XT更能進一步達到1440P解析度。 從上面的一系列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GTX 1080 Ti真的不愧是一代卡皇,只要不開啟光追,至今依然能夠勝任絕大多數1080P解析度下各種遊戲的效能需求,而中階篇入門的GTX 1660 SUPER、RX 5600 XT則因為效能和記憶體的容量較少,如果想要以最高畫質體驗3A大作的話,遊戲的FPS值表現就比較差強人意了。 整體而言,玩家的顯示卡如果在RTX 2070 SUPER、RX 5700XT以上,且不強求的光追、1440P以上解析度的話,玩家是可以先不用急著在這波缺卡潮中搶顯卡的。而玩家如果真的想要體驗來到1440P或是流暢的光追畫面,RTX 3080或RX 6800XT在效能整體會更為保險的一點,至於2160P解析度小編個人目前的顯示卡效能其實都還略微勉強,這點除了是顯卡效能的問題外,遊戲廠商是否願意在高解析度做出更好的優化同樣也是一大重點。 以上就是本次顯示卡大亂鬥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於各位在糾結是否要換顯示卡的玩家們有所幫助,究竟是要選擇入手高檔顯示卡,久久換一次,一次用久久?還是買個中階卡,年年換、年年欣賞新外型?這部分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一切就由各位的預算和需求做決定囉! (01)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微星MSI MPG ARTYMIS 343CQR電競螢幕實測開箱,1000R曲率與21:9超寬比的完美組合!
市面上螢幕百百款,依照玩家需求從尺寸大小、面板種類、反應時間、更新率、曲面等等該如何選擇都是一門學問,一向專注於電競產業的MSI近年來也推出了眾多電競螢幕來滿足玩家們的需求,這次小編就要來為大家介紹手上這款最新的MSI MPG ARTYMIS 343CQR電競螢幕,不僅搭載3440x1440解析度的21:9超寬比例面板,更搭配最貼近人眼的1000R曲率,身為龍魂信仰的玩家們絕對不要錯過,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MSI MPG ARTYMIS 343CQR搭載34吋21:9的VA面板,解析度為UWQHD 3440x1440,如此寬大的螢幕再搭配1000R完美曲率,讓整體沉浸感大幅提升,此外更是擁有VESA HDR400+10bits認證、加上165Hz螢幕更新率、1ms反應時間以及FreeSync Premium,提供玩家更加細緻、流暢、不撕裂的畫面呈現。 在外觀設計上,MPG343CQR正面採用深灰磨砂質感設計,就連下方MSI Logo都黑化處理;此外還隨附了一組鼠線夾可安裝於螢幕下方兩端任一側,使玩家能更沉浸於螢幕畫面之中不受任何額外干擾。 相較於簡潔的正面,MPG343CQR背部就豐富許多,看似同樣低調深灰的設計,透過中間黑色亮面烤漆勾爪將背部分為三種不同材質區塊,不管是金屬髮絲紋、磨砂霧面甚至類碳纖維材質都能在MPG343CQR身上看見,一次滿足玩家喜好。 身為電競產品,RGB元素也沒有少,MPG343CQR通電後就會點亮在勾爪上半部與龍魂Logo上的RGB燈光,讓原本低調的外表,增添些電競潮流元素。 I/O部分提供了HDMI2.0x2、DP(1.4)、USB Type-C(DisplayPort Alternate)、3.5mm音源孔、USB 3.2 Gen1 Type-Ax2、USB 3.2 Gen1 Type-B,其中USB Type-C部分不僅可以作為影像輸出也可以連接裝置來充電(最高15W)。 接著就來直接上機體驗吧!首先MPG343CQR OSD介面採用微星一貫的紅黑配色,主要分為遊戲、專業、影像、輸入來源、PIP/PBP、導覽鍵以及設定共7大類別,玩家可直接選擇內建的4種遊戲種類設定值,並且搭載了夜間模式、螢幕輔助、Optix準心模式、以及FreeSync滿足玩家各種需求;另外更是首次搭載HDMI CEC(消費者電子控制),透過連接PlayStation或Switch控制器支援自動喚醒功能。 再來透過Windows設定並實際利用UFO Test驗證,MPG343CQR確實在3440x1440解析度下達到了165Hz螢幕更新率,畫面表現相當流暢,接著用SpyderX校正、驗證色彩涵蓋率達到100% sRGB、80% NTSC、85% AdobeRGB與90% P3,色彩表現相當不錯,雖說曲面螢幕較不適合讓創作者使用,但好的色彩表現能提供玩家更真實的遊戲畫面。 MPG343CQR擁有DisplayHDR 400認證,小編這裡用一般HDR影片與遊戲來驗證HDR起閉差別,可以看到在HDR開啟的情況下,整體亮度與暗部更加明顯、逼真,在看影片、電影時能更佳身歷其境,倒是關掉HDR後畫面會呈現過曝、過亮的狀態。 最後透過PBP模式來展現MPG343CQR的另一項特色,擁有21:9超寬比即便是並排輸出兩個畫面也不會有太擠太小的問題,讓玩家可以一個螢幕當兩個用,相當方便。 透過這台MPG343CQR可以感受到MSI的用心,在21:9超寬比例搭配完美的1000R曲率下,相比一般1500R、1800R甚至平面的螢幕都還要更加沉浸,165Hz加上FreeSync Premiume更是確保畫面流暢不撕裂,不管是打電動、還是看電影都相當適合;另外整體低調正面外觀加上隱藏耳機架、鼠線夾設計更能看出MSI的貼心。 近幾個月來新世代顯示卡、處理器、遊戲機都已經陸續登場的情況下,玩家們若只顧著升級主機,沒搭配好的螢幕也是白白浪費了硬體效能,誠心建議還在用一般螢幕打電動的玩家們不妨參考看看這台MSI MPG ARTYMIS 343CQR來感受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吧!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 產品連結: 連絡電話:0800-018880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NVIDIA今年首款專用礦卡,技嘉CMP 30HX曝光
受於疫情影響加上虛擬貨幣升值,挖礦熱潮再度掀起,尤其是RTX 30系列自推出以來從未擺脫缺貨亂象,讓玩家不禁感嘆不管官方再推出幾張新顯卡都只是看的到買不到的「空氣卡」。 好在經過數月後,NVIDIA終於針對礦工們出手,不僅直接將RTX 3060的挖礦效能砍半,就連後續出貨的老大哥們也會逐步跟進,雖說近日有傳出這道枷鎖已被礦工們破解的消息(先聽聽就好),不過後續消息指出這位礦工挖的是較冷門的「章魚幣(Octopus)」,並非現在熱門的以太坊、比特幣,暫時影響不大。 但如同小編所說,還是不能小看礦工們的決心,在眾多礦工之中也會有大神隱沒在內,破解限制或許只是時間問題,當然NVIDIA也不是要斷了礦工們的生路,為了解決這些礦工們的需求也一併推出挖礦專用卡CMP HX系列。 就在近日,CMP HX系列第一款產品技嘉CMP 30HX曝光了,從外觀上來看這張CMP 30HX採用雙風扇設計,與一般遊戲顯卡最大的不同就是後方顯示輸出埠通通取消,第一是礦卡用不到,第二是避免後續在二手市場上被玩家們誤買,內部硬體方面,CMP 30HX搭載了TU116-100 GPU與6GB GDDR6記憶體容量,雖說實際有多少CUDA核心還不清楚,不過依型號來看可能與GTX 1660系列相差不遠。 據官方表示CMP 30HX擁有26MH/s的以太坊挖礦效能,與被限制的RTX 3060差不多,實際價格目前雖還未有消息,不過勢必會親民不少(不便宜礦工也不會買單了)。 究竟NVIDIA這兩招能不能有效阻止擺脫缺貨潮呢?從市場狀況來看,似乎目前限制挖礦效能的成效還算可以,RTX 3060現在還是有貨可買(雖然幾乎都限組裝,但比起RTX 3060Ti、RTX 3070、RTX 3080直接消失好多了XD),等這季CMP 30HX登場後或許改善成效會再更加明顯,也期望後續高階系列也能趕快跟上,讓消失的老大哥們趕緊回歸。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艾格創新 KINGSMAN KM600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金牌特務固態硬碟!
生產SSD固態硬碟的品牌百百款,相信玩家們各自都有自己的老牌信仰,不過也有許多新成立的年輕公司,帶著滿滿的熱情,帶給玩家們新樣貌的產品。艾格創新科技公司成立於2014年,辦公室設立於台灣,雖然是間年輕公司,但他們的經營團隊擁有超過10年以上的記憶體、SSD固態硬碟的產品研發經驗。 本次小編入手了AITC艾格創新旗下Kingsman Gaming系列 — KM600 SSD M.2固態硬碟512GB版本,不僅擁有PCIe Gen3x4規格,還有128GB/256GB/512GB/1TB等4種容量供玩家們挑選,事不宜遲,就趕快來看看AITC艾格創新的KM600 SSD M.2固態硬碟吧! 常規的SSD固態硬碟通常都以有沒有''防護裝甲''(散熱片)作為分野,但KM600就只有一個加裝防護片的版本(直接就是最高級),但防護片可不是隨便放一塊金屬上去就了事,通體純白加上賽車流線設計,讓KM600增添了一股時尚的氣息。 相信玩家們都知道,SSD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來自於其搭載的主控晶片,在這塊浸淫多年的AITC艾格創新當然也知道這一點,而KM600又是旗下Kingsman的電競產品,因此KM600所搭載的晶片控制器採用了慧榮(SiliconMotion)專為Gen3x4所設計的SM2263XT這一款,再搭配64層3D NAND Flash,讓KM600的讀寫速度來到2500 MB/s與1800 MB/s。 KM600還採用LDPC(Low Density Part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檢查碼) 錯誤校正機制,確保KM600的資料傳輸準確度以及資料安全,還能延長Flash的使用壽命。 在功耗方面,KM600擁有Device Sleep Mode(DEVSLP)功能,讓其在待機模式下時,耗電量僅僅只有傳統SATA硬碟的8%,在正常工作模式運作下,更是能比傳統SATA硬碟省下80%的電量。 AITC艾格創新也很大方地向玩家們提供5年的有限保固服務,無論是電競本命的玩家們、還是天馬行空的創作者們,只要透過官方所提供的聯絡方式,AITC艾格創新都能給予玩家們完整的技術支援。 雖然AITC艾格創新是間年輕的公司,雖說年輕人總是有許多抱負與熱忱,不過也沒有因此就對產品放水、嚴謹踏實的對KM600做了十足的檢測驗證才推出到市場上,既然到小編手上了,那該有的測試還是要有,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支PCIe Gen3x4規格的KM600 SSD固態硬碟,在測試軟體所給的數據壓力下,能呈現什麼樣的特色表現吧! KM600的連續讀寫速度能夠達到2500 MB/s與1800 MB/s,這是官方給的數據,而在CrystalDiskMark的測試下,KM600完全沒有辜負官方所釋出的數據,讀寫速度來到2501.95 MB/s、1701.05 MB/s,表現可圈可點。 而根據ATTO的測試數據圖,KM600在寫入過程中,於512 KB時來到1.63 GB/S的最大值,讀取則在12 MB時來到最大值2.25 GB/s,在讀寫都在32 KB之後就維持穩定的速率,前後相差不會超過0.2 GB/s,由此可知,KM600的穩定性非常傑出。 在官方提供的資料與小編所測試的數據當中,KM600的表現總歸來說算是中規中矩,除了SSD固態硬碟該有的都有了之外,性能也是在常規門檻之上,即便是在讀寫穩定性上,KM600也是不落人後,而售後服務方面,AITC艾格也是十分體貼,給了玩家們5年的保固時間,並且有問題還能聯絡官方,尋求完整的技術支援,如果玩家正在選擇入手適用的SSD的話,不如就給年輕公司表現的機會,試試看這支KM600吧! 廠商名稱:AITC 艾格創新 廠商官網: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不再是Beta,支援M1處理器的Adobe Photoshop終於來了!
蘋果新款MacBook系列以及其所搭載的M1晶片處理器,從去年推出之後就廣受媒體與玩家們好評,配合macOS Big Sur作業系統,更是讓系統運行速度大殺四方,不過MacBook系列的市場面向,主要針對創作者方面,Final Cut Pro、Logic Pro等等都是Mac玩家們的創作大利器。 然而,Adobe系列在去年M1推出後,雖然緊跟著腳步也釋出了Beta版本,不過Beta終歸是Beta,功能與性能還跟不上舊款Intel處理器MacBook上的x86版本;但千呼萬喚始出來,Adobe系列終於釋出原生支援M1處理器的Photoshop桌面版,成為第一個跳出Beta標籤的Adobe系列程式。 在Adobe的內部測試中顯示,支援M1處理器的Photoshop,相較原本的x86版本,各項功能的平均運行速度將會快上1.5倍,在開啟與儲存檔案、使用率竟以及內容感知填滿(Content-Aware Fill)等操作需要大量計算的功能時,速度明顯提升,甚至Adobe更要大家「別眨眼」,不然會錯過Photoshop的啟動畫面。 不過M1的Photoshop版本尚未完全繼承x86的所有功能,比方說雲端協作、同步預設集等功能,不過M1玩家們如果想要使用這幾個尚未移植的功能,可以切換至Rosetta2來執行x86版本的Photoshop。 不僅是M1 MacBook系列,Adobe也為iPad上的Photoshop帶來了新的功能:雲端檔案歷史記錄(Cloud Documents Version History),將可以瀏覽60天內的所有雲端檔案、離線使用雲端檔案(Make Cloud Documents Available Offline)以及升級Adobe Camera Raw插件。 而Adobe Camera Raw插件的升級,名為Super Resolution,以透過GPU來進行機器學習,進而讓玩家們能夠以無損畫質的方式縮放圖像,並且維持圖像邊緣的乾淨度,甚至還能保留圖像中的重要細節,不僅如此,除了Photoshop之外,該功能在Lightroom和 Lightroom Classic 都能使用。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TOTOLINK X5000R AX1800 WiFi 6 Giga無線路由器開箱,平價實惠、穩定傳輸、高速網路效能優質選擇
自WiFi 6(802.11ax)技術正式推出後,市面上眾多產品已經陸續開始普及,從人手一支的手機到近日大家搶購的家用遊戲主機PS5都支援了WiFi 6,這項以WiFi 5(802.11ac)為基礎的劃時代技術,擁有更快的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與功耗,整體效率大幅提升;當然,想要體驗這項全新技術,家中的路由器勢必得一併升級。 或許不少玩家認為,既然搭載了全新技術,那麼恐怕得多花好幾張小朋友,其實不然,近日小編就入手了這台TOTOLINK X5000R AX1800 WiFi 6 Giga無線路由器,如名稱所示這台X5000R搭載了最新的WiFi 6技術,價格卻只要兩張小朋友有找,實在是相當實惠,那麼實際表現如何呢?繼續跟著小編看下去就知道囉! 先來看看外盒,TOTOLINK X5000R採用白色包裝,正面可以看到主機照片以及標示AX1800(5GHz 1201Mbps加上2.4GHz 574Mbps),並且搭載了WiFi 6,背部標示了X5000R主機背部照片以及各項特色功能。 接著就來直接看主機本體吧!TOTOLINK X5000R外殼採用黑色霧面塑膠材質,並在頂端佈滿了網孔設計,實際尺寸為長寬高24.1x14.7x4.9cm(不含天線),並且配置了四支5dBi全向性天線,天線本身雖然無法拆除但依然可180度旋轉以及水平、垂直調整。 來到實際上機環節,TOTOLINK X5000R的設定方式相當簡單,只要接上電源、網路線就可以透過手機搜尋並直接設置,隨附的快速安裝手冊也有圖片說明(每種連接類型可能會有些許差異),照著步驟下去就可以完成設定囉! TOTOLINK X5000R最大的特色在於支援了全新WiFi 6技術,小編這裡透過大家常用的網速測試網站Speedtest來簡單測試WiFi 6、WiFi 5裝置網速,可以看到在500/250M的網路環境下,有線網路實測約在518.23/265.02M,而用WiFi 6裝置實測網速來到507.88/265.46M,幾乎與有線沒有太大差別,實在是相當厲害;接著再用WiFi 5裝置同樣在連上5GHz頻段實測網速約在250/210M左右,完全顯現了WiFi 6與WiFi 5的差距,而在2.4GHz更不用說,網速僅剩約60M上下。 整體使用下來,TOTOLINK X5000R無線路由器豐富的功能對於一般家用路由器來說已經相當夠用,在效能上有了WiFi 6的加持讓這部路由器在無線的傳輸能力可以說是大大加分,幾乎與有線連網的速度一致,當然,家中沒有WiFi 6的舊型的裝置也不用怕不相容的問題,最後在價格上更是兩張小朋友有找,以入門WiFi 6路由器來看CP值相當不錯,近日在找無線路由器的玩家們不妨可以參考看看。 廠商名稱:TOTOLINK – 台灣吉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885799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同樣擁有12GB記憶體容量?AMD Radeon RX 6700現身於EEC中
面對N家動作頻頻,A家也不是省的燈,這次Radeon RX 6000系列的火力不僅能與RTX 30系列一拚,更是擁有大容量記憶體優勢,就連近期即將登場的RX 6700 XT也擁有12GB GDDR6大容量記憶體(佛心蘇媽!)。 隨著RX 6000系列成員逐漸到齊,相信不少玩家們更期待後續的RX 6700,雖然官方還未透漏相關規格,不過近日已經有玩家發現該卡型號現身於EEC(歐亞經濟委員會)之中。 雖然這不是RX 6700第一次出現在EEC,早在日前就有華擎的RX 6700與RX 6600 XT就已經現身,不過當時令人疑惑的是,依照型號名稱來看RX 6600 XT同樣擁有12GB大容量記憶體,而RX 6700卻僅有6GB版本,實在是有點不符合邏輯(雖然對手RTX 3060也是不按常理出牌搭載12GB,但人家至少是增加阿XD!)。 但現在看來只是多餘的擔心,這次華碩的RX 6700看來會擁有12GB記憶體容量,畢竟該卡相應的對手沒意外就是RTX 3060,若真的只有6GB是真的連比都不用比。 而另一方面也代表RX 6700可能會有12GB與6GB版本,這點也是與RTX 3060會有12GB、6GB版本的傳言一致,既然現在兩方記憶體容量都相同,硬體效能就只剩核心的比拚了,看來這次中階顯卡的對決相當火熱! 不管如何,這場勝負究竟誰勝誰敗,玩家們最關心的應該還是最根本的產能問題,畢竟現在不管是哪家顯卡都是缺貨、限搭機的狀況,在看到N家針對礦工出手推出專用礦卡並限制了RTX 3060的挖礦效能後(其他成員後續跟進),A家會不會也跟上腳步?實在是令人好奇,不然再來什麼RX 6700、RX 6600 XT可能都只是看的到卻買不到的空氣卡。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Chromebook 10歲了,Google為此特地推出Chrome OS相關更新
Chromebook是搭載Google Chrome OS系統的個人電腦,主要針對教育市場,目前是美國教育指定使用最多的筆記型電腦;日本IT相關調查公司BCN也在昨日公布統計數據,搭載Chrome OS的Chromebook銷售率較去年同月增加188.5%;台灣也因去年疫情影響,各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宏碁、廣達、聯發科技等科技大廠也組合成Chromebook產業鏈,推動台灣教育數位轉型計畫。 而今年,Google為了慶祝Chromebook的10歲生日,特地宣布即將推出一個特殊更新檔,以加強玩家們在使用Chrome OS作業系統上的順暢,其中有幾項比較值得注目的更新: 我們都只有兩隻手,所以在使用筆電或電腦的時候,如果手機有什麼動靜,總是分不出第三隻手來操控,不過別擔心,Chrombook能夠使用Phone Hub來控制Android手機的一些關鍵功能,比方說可以顯示最近手機使用過的Chrome分頁,察看手機電池壽命與訊號,也能回復郵件。 Google也拓展了Wi-Fi Sync系統能夠連動的設備數量上限,只要玩家們使用Google帳戶登錄的話,Chromebook就能自動連結到Android或其他使用Chrome的平台,簡單來說就是,手機連哪一個Wi-Fi,只要透過Wi-Fi Sync系統,Chromebook就會自動連結到手機連的那個Wi-Fi上。 該功能類似蘋果的Airdrop,能夠讓Chromebook與其他Android手機或Chrome OS設備之間傳輸檔案。 Google也在Chrome OS的快速設定選單中,新增Screen Capture 螢幕擷圖與錄製工具,並且統一儲存在Chrome OS Shelf 桌面的「Tote」裡。 這個功能應該是全世界最愛用的一個功能吧,Chromebook改良了Clipboard 剪貼簿,能夠保存最近使用的5個複製內容,且不管複製1個還是5個,玩家們都能任意選擇單一貼上或是全體貼上,不用再一直切換視窗了。 Intel也對Chromebook誕生10周年表示祝賀,並表示未來會與Google進行更深入、廣泛的合作,且持續提供包含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為Chromebook提供最佳體驗,進而拓展整個Chromebook教育生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這下誰也沒有辦法阻止礦工了,RTX 3060的挖礦限制功能已遭到破解
原本老黃為了阻止礦工們搶走玩家們顯卡,為新上市的RTX 3060下了層層限制,從晶片、驅動、BIOS各方面著手,讓顯卡在偵測到挖礦行為之後,自動讓效能被限制在50%以下,不過有中國的礦工似乎已經找到破解的方法來繞過限制,讓顯示卡能發揮完整的挖礦效能。 一般來說,RTX 3060在挖礦限制下,運算的性能會被壓制在20 MH/s左右,但根據這位礦工在表示,他利用了一個基於「Dagger Hashi-Motto」演算法的MOD成功繞開了NVIDIA的設下的限制,讓8張RTX 3060顯示卡的挖礦效能得到解放,並來到了45 MH/s。 此外,為了驗證真偽,有越南的Facebook社團也真嘗試該MOD,並證實了該方法確實能夠繞過NVIDIA的限制,而且還讓運算的效能提升到50 MH/s,同時預期顯示卡可能因此上漲到2,000萬越南盾(約2.5萬台幣)...這在台灣好像已經是佛心價了(???) 目前NVIDIA還沒有對這項破項破解MOD做出正式回應,不過外媒Wccftech在進入追查之後,發現這項功能之所以能夠解放的原因是因為用來挖礦的幣種不是大家熟知的乙太幣或比特幣,而是相對冷門的「章魚幣(Octopus)」,由於這項貨幣比較沒有那麼熱門,所以NVIDIA可能沒有對其做出比較完整的對應,進而造成限制被輕易破解。 只是如果挖礦的限制會因為幣種而有差異的話,這很可能將會造就其他幣種的崛起,最終也只是讓礦工們轉換挖掘目標,顯示卡的價格和缺貨問題將依然無法獲得解決,同時也能看出NVIDIA過於輕看礦工們的決心和技術實力。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