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終於要來了!Disney+正式宣布將於11月登台
Marvel官方粉絲專頁正式宣布,迪士尼旗下影音串流平台Disney+確定將於今年11月正式登台,於Disney+中預計可以看到「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際大戰」、「國家地理」以及「STAR」等多項影劇、節目。 隨著網路技術發展成熟,加上自疫情爆發以來,電影院等場所基本上也無法進去,進而加速串流影音平台崛起,除了原本的影集之外,不少電影也選擇直接於影音平台上映。 不過相信不少台灣影迷們都知道,一直以來在台灣想看這些皮克斯動畫或者是漫威系列影集、電影等,基本上在最廣為人知的Netflix內都看不到,因為這些影劇都在迪士尼自家的Disney+中,也因此除了「非正常管道」之外,影迷們一直都在坐等Disney+登台,尤其是前陣子漫威推出一系列影集時,不少台灣漫威迷們真的是哀鴻遍野。 而早在年初就有傳出Disney+登台的消息,前幾個月Disney+更釋出台灣的職缺,就已經讓不少人猜測Disney+登台日子不遠了,沒想到很快的在今日官方就確定該消息,相信各位粉絲們肯定是為之興奮(小編準備全部看一輪啦!)。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搶佔台積電3奈米訂單,已有1款GPU、3款Server級CPU正在研發中
Intel在製程工藝方面的問題,早已落後咱們台積電不是一星半點,所衍生的問題,想必大家也都略有耳聞,而Intel新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上任之後雷厲風行地執行了許多新改革,比方說力推IDM 2.0戰略、大幅興建晶圓廠、以及收購半導體公司,當然,Intel也打算開始履行晶片代工業務。 只不過IDM 2.0戰略還得等待時間發酵,才能看見成效,但不知Pat Gelsinger是不是有些等不及了,根據近日各方媒體報導指出,Intel已搶下台積電大部分3奈米製程的訂單,將用於生產下一代新晶片,包括1個GPU、3個伺服器等級的CPU晶片正在研發中,將於2022年5月交貨;但依照Intel官方所釋出的訊息來看,他們自己的3奈米晶片最快似乎也是會在2022年年底開始量產,小編認為,Pat Gelsinger這把玩得相當大啊。 而蘋果身為台積電最大客戶,也正在測試台積電新一代的製程技術,依照消息來源,首批使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蘋果產品,將會是iPad系列;而台積電也在近日宣布3奈米製程的量產延期,將於2022年下半年才會開始量產,並推動整個市場,因此明年的iPhone 14將無緣3奈米製程,雖然延遲了3至4個月的產期,但對比三星延後一年來說,似乎還可令人接受。 只不過按照所有消息彙整,Intel目前吞下了台積電幾乎是所有的3奈米產能,AMD與蘋果表示:壓力山大。 對於AMD而言,受限於台積電的產能限制,7奈米晶片的供應問題一直都相當嚴重,而往前想用5奈米的話,又有蘋果大單擋在那邊,而按照如今這個情勢來看,AMD更不可能跳過5奈米、直上3奈米晶片了,或許對往後AMD無論是CPU還是GPU的市場供應,都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如今再看到前陣子營銷副總裁受訪的報導,似乎都能想像得到Pat Gelsinger那微微一笑的表情了;蘋果方面也是一樣,原先和台積電緊密無間的合作關係,M1晶片、A14、A15晶片都能採用最新先進製程技術來研發生產,讓蘋果還能穩居目前的寶座,只是Intel「強行」插入之後,蘋果還能像現在這樣高枕無憂嗎?不得不說,Intel這一手玩得真是不錯。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在迷因的世界裡為國爭光,台灣在Popcat Click點擊競賽中暫居NO.1
網路迷因「啵啵貓(Popcat)」最出源自一位Xavier的網友上傳貓咪Oatmeal的撒嬌影片,其嘴巴一開一闔的可愛樣子在網路上被人使用誇張的張嘴濾鏡配上啵啵的聲音而爆紅,進而衍伸一連串的相關迷因(meme)創作,是繼彩虹貓(Nyan Cat)、邦戈貓(bongo cat)之後最受歡迎的貓咪迷因之一,如今更有人把它與滑鼠連點遊戲結合、推出「Popcat Click」,讓全世界的玩家互相比拚誰更會啵啵啵! Popcat Click的遊戲玩法相當簡單,就是用滑鼠左鍵不斷的點擊畫面中的Popcat,系統就會計算玩家點擊的次數將成績上傳,並每隔一段時間統計各國玩家的總點擊次數,整個遊戲可以說是相當的樸實無華。 So there's a video with some images of my cat Oatmeal out and here's the full clip of him chirping at a bug. pic.twitter.com/4MVTWiIknc— Xavier (@XavierBFB) October 11, 2020 ▲Popcat最初只是一隻可愛小貓的影片。 ▲後來有網友加上誇張濾淨和啵啵啵音效後讓它在網路上爆紅。 然而就是這麼一款如此單純的遊戲讓全世界的玩家看到台灣對此迷因的熱愛,在8月12號的早上台灣以總點擊次數40多億次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芬蘭,但到了晚上台灣的總次數暴增14多億次,達到了54.6億,成功地擊敗芬蘭拿下第一名的寶座。 截至本篇時間的8月13號上午,台灣累積的點擊數已經突破65億次,比第二名的芬蘭還要多出10億次以上!且差距還在不斷的擴大中,真不知該說是台灣網友們真的很閒,還是社群凝聚力驚人XD 各位玩家如果也想貢獻一己之力,讓台灣繼續稱霸寶座的話,小編也在這邊放上連遊戲網址連結,供大家共襄盛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空氣卡惡夢即將再臨?!RX 6600 XT挖礦效率超乎預想的好
隨著虛擬貨幣高漲,挖礦熱潮一直居高不下,進而造成顯示卡被礦工們一掃而空,可以說是玩家們的惡夢,儘管NVIDIA祭出鎖算力以及推專用礦卡等策略來稍作阻擋,但效果依然有限,不過隨著貨幣的價格起落,加減可以陸續看到一些顯卡可以選購,而不是完全像「空氣」般的存在。 然而這場惡夢可能會重返到昨日才正式開賣的AMD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儘管在台灣目前以原價屋的銷售情況來看,基本上除了華碩以外都還有卡可買(雖然還是單張限組裝就是了),但後續的供貨呢? 在顯卡已經解禁、正式發售之後,近期在Reddit上也有網友收到顯卡便馬上測試了挖礦效能,其結果顯示RX 6600 XT算力可達32 MH/s,以中階顯卡來說並不是特別突出的數字,還比算力沒限制的RTX 3060稍低一些。 但重點並非算力,而是一旁驚人的功耗,可以從圖表看到RX 6600 XT在達到32 MH/s算力時功耗僅需55W,相比其他清一色顯示卡還要低上許多,甚至比PCI-Ex16插槽的75W供電限制還低,根本也不用額外供電了(前提是RX 6600 XT不插電要能開機就是XD!),讓RX 6600 XT的挖礦效率榮登第一。 看到這邊,相信不少玩家們心已經開始涼了一半,儘管RX 6600 XT本身算力不高,但這樣的挖礦效率還無法吸引礦工們小編還真的不信,不曉得各位玩家們是否已經順利買到卡了呢?若還在觀望的話,可以先看看小編的後,符合需求的話就趕緊下手吧!否則可能又只剩「空氣」了呢!(笑) 另外,還有一名Youtuber「Dizzy Mining」也同樣對RX 6600 XT做了挖礦測試,結果與Reddit上的網友相同,想要詳細了解挖礦測試過程的玩家們小編也將影片放在下方供大家參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kQqXGLQ0 ▲Youtuber「Dizzy Mining」對於RX 6600 XT挖礦實測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破除手機商城壟斷、提供更多自由選擇,美國新法案將推動App商城開放更多非官方支付管道
近幾年許多App廠商如Spotify、EPIC紛紛和Apple、Google槓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平台嚴格限制了交易的手段,基本上除了官方預設的交易管道,是不允許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進入,iOS系統更是連第三方軟體商城都禁止,進而讓購買支付的行為遭到了壟斷,如今美國國會注意到了這麼部分,將考慮推行的新法案來要求廠商開法更多交易管道。 新的法案要求像是Android、iOS等系統必須開放第三方軟體商城進到系統之中,也必須提供更多交易管道,不得禁止App的交易管道,就連應用程式的價格制定上也不可以因為在不同平台的價格不同而懲罰開發商,同時Google和Apple也將被限制不能利用自身的優勢,使用其他廠商無法取得的數據來與開發商從事競爭行為。 簡單來說,這個法案一旦通過,美國的iOS手機將可以不須越獄,就能安裝其他的軟體商店,還能夠使用點數卡進行課金儲值,而Andriod手機的部分則是Google將不能再隨意存取玩家的手機資料來進行資料分析、AI訓練等功能、推送廣告等功能,讓玩家在交易的選擇性有更多自由,同時獲得更多隱私的保障。 根據美國國會的議員表示,他們認為Google Play、App Store等商城平台利用自身的優勢,企圖合理化自身打壓競爭的行為,侵犯消費者應有的權利和隱私,逼迫開發商吞下各種不合理合約條文,從而打壓第三方的競爭,對於自由與公平交易的理念可以說是一種侮辱,而這個法案將能讓更多的交易管道和商城平台能夠進到手機之中,達到多元公平競爭的目的。 關於廠商選擇限制交易與平台管道,Apple曾解釋這是為了確保這是用戶的安全性考量,透過上架前的審核和統一的支付管道,能夠降低遭受惡意軟體和詐騙的可能性,只是過度的保護也意味著在公平與自由上將會相對地被犧牲,這點Google和Apple不光是在美國本土,也在歐盟等地受到相同的質疑和調查,究竟哪一方才是對的,可能就視每個人的見解而因人而異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動視暴雪再掀人事動盪,《暗黑破壞神4》總監、關卡設計師等3名資深開發人員遭解雇
動視暴雪性別歧視案依舊持續炎上啊!8月初時,總裁J.Allen Brack、人事副總裁Jesse Meschuk才請辭,雖不知原因,但外界似乎都認為是為了對性別歧視案負責。 而如今外媒再次揭露,3名暴雪資深研發人員也已遭到動視暴雪解雇,包括《暗黑破壞神4》遊戲總監Luis Barriga、首席關卡設計師Jesse Mccree與《魔獸世界》設計師 Jonathan LeCraft,而動視暴雪也已證實了此一消息,不過,依舊與J.Allen Brack、Jesse Meschuk一樣原因不明,但或許一樣也與此次動視暴雪的訴訟有關。 而因為性侵訴訟持續延燒,更多內部被爆料出來,近日外媒也丟出了一張與「寇司比套房」事件相關的照片,曾經參與此事件的對話紀錄也遭到揭發,裡中人物包含了本文所提及的Jesse McCree與Jonathan LeCraft之外,更有目前任職於Riot Games的Greg Street。 《暗黑破壞神4》可以說是現階段動視暴雪的救命稻草之一,但其團隊領導人Luis Barriga卻也因訴訟而遭解雇,雖說動視暴雪立即指派了新的領導者,但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除了打擊公司內部士氣之外,對於領導團隊來說,也會相對地默契不夠,遊戲開發的思維也會不一樣,可能會導致開發團隊與新的領導人產生矛盾,這一樣可以套用在《暗黑破壞神4》首席關卡設計師Jesse Mccree遭到解雇、且新官上任的情況上,再加上糾纏許久的訴訟案,《暗黑破壞神4》是否能在明年如期上市、又是否能完美回應玩家們的期待,這一切都是未定之天。 而對玩家來說,在訴訟案之前,動視暴雪即使仍手握眾多持續運營中的大IP,但接連幾次推出慘遭滑鐵盧的新遊戲,其地位就變得有些岌岌可危,如今加上訴訟案,這雖然與遊戲開發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想必有許多玩家會因此,對動視暴雪的失望感更加強烈吧? 但真的天無絕人之路嗎?動視暴雪會在挺過這一波訴訟、爭議之後,迎來柳暗花明的時刻嗎?又或是說,就此徹底走下神壇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當AMD處理器遇上Thunderbolt 4、為創作者所獻上的最高禮讚,ASUS ProArt B550-Creator主機板開箱實測
華碩為創作者所打造的ProArt產品家族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從過去只專注在螢幕產品,到現在延伸到筆電、套裝電腦等,配上精美的外型,是許多玩家們眼中的夢幻逸品之一,如今華碩也將觸角伸向了DIY組裝市場,推出了ProArt B550-Creator主機板,就讓我們來看看一款為「創作」而生的主機板在設計的思路上與傳統電競主機版有什麼不同吧! ProArt B550-Creator做為一款為數位創作者所打造的產品,在外觀上可以說充滿了「藝術」的氣息,配色上使用ProArt家族常見的黑色主體+金色線條裝飾,其中筆直方正的MOSFET散熱片給人一種猶如畫廊相框的感覺,而一旁的I/O遮罩則是使用市場上極為罕見的半透明設計,更把「PROART」的商標以幾何線條的形式融入其中,可說是細節滿滿。此外南橋散熱片則是在頂部放上的一片透明壓克力,搭配底下的柵狀紋路,充滿現代藝術的氣質。 而在細膩的外表之下,ProArt B550-Creator即便屬於中高階「B550」的一員,但為了滿足高階創作者對於主機性能的需求,在用料上可是完全沒在客氣的,用上12+2相供電模組,想要撐起AMD最高階的Ryzen 9 5950X也完全不是問題,同時主機板還經過了連續168小時的極端環境測試、Adobe相容性認證,確保創作者在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 硬體擴充性方面,主機板提供了3組PCIeX16插槽、2組PCIeX1,其中最上方的兩組PCIeX16採PCIe 4.0通道版本(Dual X8),而最下方的PCIeX16的通道數量則僅有PCIe 3.0X4而非X16,原因在於需要提供通道給兩組Thunderbolt 4連接埠。 硬碟擴充的部分,主機板提供了兩組M.2插槽並都具備華碩獨家的免螺絲固定功能,其中最上的M.2插槽能夠支援PCIe 4.0通道和22110尺寸的超長型SSD;下方的則是走PCIe 3.0X4版本,且通道是和兩組PCIeX1插槽共用,代表安裝SSD後,PCIeX1槽位就會失去功能,這點在周邊的擴充上需要多加留意。 接著來看看後端I/O配置,ProArt B550-Creator在視訊輸出上也更是別出心裁,不光提供了最新的HDMI 2.1視訊埠,還特別位這塊AMD平台的主機板準備了兩組屬於Intel技術的Thunderbolt 4連接埠,能夠實現40 Gb/s的傳輸速率與支援8K解析度的螢幕! 不過此時玩家可能會納悶,Thunderbolt 4又不是裝在顯示卡上,難道是要創作者用內顯來連接螢幕嗎?不用擔心,華碩早就想到了,ProArt B550-Creator的Display Port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只要將主機板與顯示卡用Display Port線材相連,就能夠利用Thunderbolt 4 進行畫面輸出,這可說是AMD平台的一大創舉。 另外,主機板在其他I/O的配置上也有其獨到之處,像是6組USB Type A中有2組USB 2.0,剩餘4組USB 3.2 Gen 2 Type A用了湖水綠塗裝來進行區別而不是一般常見的紅色,網路連接則是考慮到創作過程會大量消耗硬碟容量的關係,準備了2組2.5G的RJ45網路連接埠,讓創作者可以單獨以實體線的方式與NAS裝置連接,提供更穩定可靠的資料備份功能。 許多數位創作如影片剪輯、特效製作、3D建模等,都需要消耗極為大量的硬體資源,因此本次小編在處理器和顯示卡的選擇上採取最高規格待遇,使用Ryzen 9 5950X搭配RTX 3080 Ti顯示卡來驗證主機板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創作時繁雜的工作需求。 處理器:Ryzen 9 595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RGB DDR4-3600 8GB*4(共計32GB) 顯示卡:MSI RTX 3080 Ti SUPRIM X SSD: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在基礎跑分上,Ryzen 9 5950X憑藉著多核心的優勢,在CINEBENCH R23和CPU-Z均拿下極高的分數,其中CPU-Z更是以11,500以上的高分把整個跑分欄位給填滿。而RTX 3080 Ti則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覷,在3D MARK中的Fire Stirke裡拿下接近4萬分的成績。 既然ProArt B550-Creator主機板是為創作者設計,本次在軟體實戰方面就用各種創作程式來進行測試,在Ryzne 9 5950X+RTX 3080 Ti的雙重攻勢下,整體的成績可以說是像當亮眼,像是Photoshop的跑分就達到1200分以上、Premiere Pro也突破了1,000大關,能夠輕鬆勝任4K影片剪輯,甚至是8K影片都有能力處理。 ProArt B550-Creator在規格上相當著重創作者們在擴充上面的需求,2組2.5G網路孔讓NAS可以與主機直接連接,還打破AMD和Intel之間的限制,提供兩組Thunderbolt 4增進了周邊設備傳輸效率與拓展的可能。 同時在效能表現上,ProArt B550-Creator也同樣有著相當強勁的表現,即便是用最高階的Ryzen 9 5950X+RTX 3080 Ti的硬體組合,也能穩定發揮其效能,為創作者們打造更好的工作效率,將創意發會變得更為隨心所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三年流失了5,000萬使用者,Firefox已經走入晚年了嗎?
自Mozilla於2004年推出第一個正式版Firefox瀏覽器之後,原先使用Windows的玩家,在被Internet Explorer「綁架」之後,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即使Firefox曾經擁有與Internet Explorer作對的能力,但面對Chrome的強勢崛起、Safari內建於蘋果產品所帶來的依存性,Firefox依舊迎來了垂暮之年。 依照Mozilla官方所釋出的數據來看,在2018年年底時,Firefox仍擁有2,44億餘的使用人數,甚至在2019年1月時,使用人數仍是維持上升階段,來到2.53億人的使用規模,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跌落,根據Mozilla所釋出的數據來看,截至今年8月初的使用數據,竟只剩下1.96億使用人口,近三年就失去了超過5,000萬名使用者。 更殘酷的是,根據Statcounter市調機構的調查,截至今年7月為止,目前瀏覽器市佔率,第一名還是Chrome,擁有65.13%的市佔率、其次則為內建於蘋果系列產品的Safari,市佔率為18.64%、而曾與IE互爭一二的Firefox現則以3.45%市佔率屈居第三。但老實說,不用Mozilla官方釋出統計數據、也不用Statcounter市調,我們也能清楚明白,全球約莫有半數的人早已轉戰Chrome瀏覽器了。 我們「稍微」來談談瀏覽器的演進吧。(以下圖源皆翻攝自網路) Cello作為讓法律專家讀取網路上法律資訊的瀏覽器,在1993年發行之時,為Windows平台唯一的網頁瀏覽器,以當時的電腦與網路普及率來看,每天都有將近500次的下載數,於當時相當熱門,但在Mosaic與Netscape發行後就失寵了。 Mosaic在Windows版本的瀏覽器推出之前,以Unix編寫的版本就已經相當有名氣了,甚至在推出What’s New這個頁面之後,讓學術界與研界機構之外的網路使用人口迅速擴增,推動了網路成長。 1994年時,Netscape Navigator以共享軟體的方式上市販售,以能迅速追加程式功能的要素,獲得相當高的市占率,有意思的是,Netscape Navigator本來欲以Mozilla之名亮相,因為市場取向,所以才以Netscape Navigator登場,不過依舊是以Mozilla為開發代碼。 95年、96年之時,Netscape Navigator搭載Cookies、Frames與JavaScript等多樣獨特功能的2.0與3.0版,加上郵件軟體等的HTML網頁編輯程式,讓Navigator的市佔率高達70%,當時的macOS也以Netscape Navigator作為預設瀏覽器。 當然啦,這個時候Mircrosoft還沒有自己的瀏覽器,不過Internet Explorer已經默默地在醞釀當中,Mircrosoft與Spyglass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並以Mosaic作為修改延伸、並重新設計出Internet Explorer,不過IE的1.0與1.5版本並沒有向Spyglass支付專利費,800萬美金的罰款也因此天降微軟,直至IE 3.0版本的問世,Mircrosoft才從Spyglass原始碼獨立出來而推出新版本。 97年時,Netscape Navigator雖大幅強化Jave與其他功能,但也同時帶來了許多BUG,以至於在Mircrofsoft不斷改良Internet Explorer之後,也與蘋果建立聯盟關係,讓macOS 8.5之後的版本,都內建了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而Netscape Navigator也漸漸式微,於1998年爆發世稱第一次瀏覽器大戰,Internet Explorer完全取代Netscape Navigator。 不過Netscape Navigator似乎還沒死透,98年時,Netscape以開放原始碼的授權形式,將Communicator原始碼釋出,並透過重新編寫與改良,於2002年時,以Mozilla的名稱,推出1.0版,而以Mozilla為基礎的產品也於瀏覽器市場中逐漸發展,包含包含於2004年推出的、也就是本文主角:Firefox,甚至有愛好者認為Firefox就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 Firefox雖說於初期版本時,安全漏洞也相較多,不過修正速度卻是其他瀏覽器所望塵莫及的,甚至更以相較IE更加具備上網安全性的理由,在全球擄獲不少使用者的芳心,包羅萬象的附加元件與擴充套件,也成了使用者的愛好條件之一,並在9個月內的下載量就突破6,000萬,撼動了IE的龍頭地位。(Firefox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那這樣不就是王子復仇記嗎XD) 不過IE卻不是因此而死的,2003年之後爆發第二次瀏覽器大戰,諸多包含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等等瀏覽器,跳出來蠶食IE所霸佔的市佔率,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簡直就是瀏覽器戰國時代,最後IE也逐漸失去了領導地位。 但還等不到Chrome統一整個瀏覽器市場,Firefox就開始欲振乏力,Chrome有Android作為預設瀏覽器,而Android平台幾乎擁有目前最龐大的使用、加上Mircrosoft新推出的Edge依舊是Windows作業系統的內建瀏覽器、而蘋果所有旗下產品也皆以Safari作為預設瀏覽器,對於Firefox來說,幾乎沒有後盾或靠山可言。 嚴格說起來,Firefox的逐漸式微,我們應該要緊張才對,任何一個項目的壟斷或獨霸,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是不太妙的事情,雖說Chrome尚未統一天下,Microsoft的Edge也尚未發威,但以那句玩笑話來看,Windows內建瀏覽器,無論是IE或是Edge,都是被多數人拿來下載Chrome的工具,小編認為Edge的前景也不太被看好。 而macOS或是iOS這方面,也仍是未定之天,iOS使用者不一定等於macOS使用者,有很大的機率在Windows平台上習慣了Chrome,甚至瀏覽紀錄與書籤的套用,在Safari上無法共用,因此很大一部分的iOS使用者會選用Chrome;至於macOS使用者,在Google眾多服務,比方說相簿、雲端硬碟、信箱的夾殺之下,使用Chrome作為連動,似也不是說不過去的事,Safari在某部分macOS使用者眼中,似乎也就是個備胎而已。 在目前講求個人隱私與網路資安問題的世代之下,各家瀏覽器的防護系統也越加成熟,在Firefox近期幾個版本,都是聚焦在介面調整與功能整合上,有點忘了初衷,對於主打保護隱私資安的優勢來說,似乎就已經走錯了方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技嘉新一代AORUS 17電競筆電規格曝光,搭載12代Alder Lake、DDR5-4800?!
我們都知道Intel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已經確定將會同步推出桌機以及筆電版本,兩者將會用上同樣的製程架構,而隨著發布日期將至(預計今年底),不少測試資料也一一被各方大神們曝光,就如這台技嘉新一代AORUS 17電競筆電,規格也先行曝光了。 近日有一台技嘉AORUS 17電競筆電現身於網站中,該產品型號為YE5,先從命名規則來看,其實相當淺顯易懂,前一代搭載Intel Comet Lake的最高規版本叫Y「C」,現款搭載Tiger Lake的最高規版本叫Y「D」,那這台Y「E」相信就是新一代搭載Alder Lake的高規版本。 再來直接看到處理器的部分,雖然沒有名稱,但光是搭載14C/20T也可以確定就是Alder Lake,因為這是新一代大小核設計架構才會有的組合,應該就是6大核(6C/12T)+8小核(8C/8T),以這樣規格來看可能是AORUS 17G而非最高規的AORUS 17X,而時脈會那麼低估計應該只是工程測試版本,所以那悲慘的跑分基本上看看就好XD! 再加上身為一台電競筆電只用Intel內顯沒用上獨立顯卡應該是不太可能,根據代號前面為「Y」來看,如小編上述所提到的,應該會是搭載高階顯示卡的版本,也就是與現款AROUS 17G YD同樣的RTX 3080。 而在記憶體方面可以看到搭載了4組4GB的Hynix DDR5-4800 SODIMM,間接證明了Alder Lake將支援DDR5,想一想其實也不意外,畢竟現在不少記憶體大廠早就宣布開始製造甚至已經推出了DDR5,基本上玩家們現在買了在消費級市場上也沒有設備可用,如果接下來的Alder Lake還不支援,難道是要超超超前部屬等更後面的Zen 3+、Raptor Lake嗎?(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神奇的產品樹再+1,小米推出首款四足仿生機械人「CyberDog」
小米旗下的產品生態系種類繁多,從手機、行動周邊一路延伸到音箱、電視等家電,而在10號晚間的發表會上,官方除了帶來了MIX 4手機、平板、OLED電視等產品外,還帶了新跨「足」的四足仿生機械人「CyberDog」。 這款仿生機器人雖然名為「CyberDog」,但它沒有長成一副狗樣(咦?),而是更為工業風,有點類似Boston Dynamics的Spot,但外型要在更為流線扁平一點,機身的色彩也改為比較不具侵略性的鐵灰色塗裝。 如果熟悉這一類仿生機械的玩家可能知道,這一類機械往往需要使用大量感應器和複雜的資料運算,CyberDog也不例外,其核心使用了目前號稱世界最小的AI超級電腦來負責運算,搭配超廣角相機、深度相機、觸摸感應器、光源感應器、GPS等總計11種不同的監測儀器來對戶外的環境進行監測與分析。 在移動方面,CyberDog使用小米自行開發的馬達,能夠提供32Nm扭矩、220rpm最大轉速、3.2m/s最大速度還可負重最高3Kg的物體,搭配機器的AI臉部和語音辨識功能,讓CyberDog如同真的寵物一般使用語音命令使喚,亦或是讓它跟著自主跟隨主人四處趴趴走。 這款CyberDog算是小米新的試驗性產品,所以初期只會先推出1,000台「CyberDog 仿生四足機器人工程探索版」,而在價格上則維持小米一貫的風格,只要9,999人民幣(約45,000台幣),對比Boston Dynamics的Spot開價74,500美金要親民不少,另外小米也開設了小米機器人的開源社區,希望各路好手能一同前來加入,為機器人領域增添更多可能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