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三年流失了5,000萬使用者,Firefox已經走入晚年了嗎?
文.圖/Dante 2021-08-11 12:08:35
自Mozilla於2004年推出第一個正式版Firefox瀏覽器之後,原先使用Windows的玩家,在被Internet Explorer「綁架」之後,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即使Firefox曾經擁有與Internet Explorer作對的能力,但面對Chrome的強勢崛起、Safari內建於蘋果產品所帶來的依存性,Firefox依舊迎來了垂暮之年。
依照Mozilla官方所釋出的數據來看,在2018年年底時,Firefox仍擁有2,44億餘的使用人數,甚至在2019年1月時,使用人數仍是維持上升階段,來到2.53億人的使用規模,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跌落,根據Mozilla所釋出的數據來看,截至今年8月初的使用數據,竟只剩下1.96億使用人口,近三年就失去了超過5,000萬名使用者。
更殘酷的是,根據Statcounter市調機構的調查,截至今年7月為止,目前瀏覽器市佔率,第一名還是Chrome,擁有65.13%的市佔率、其次則為內建於蘋果系列產品的Safari,市佔率為18.64%、而曾與IE互爭一二的Firefox現則以3.45%市佔率屈居第三。但老實說,不用Mozilla官方釋出統計數據、也不用Statcounter市調,我們也能清楚明白,全球約莫有半數的人早已轉戰Chrome瀏覽器了。
我們「稍微」來談談瀏覽器的演進吧。(以下圖源皆翻攝自網路)
Cello作為讓法律專家讀取網路上法律資訊的瀏覽器,在1993年發行之時,為Windows平台唯一的網頁瀏覽器,以當時的電腦與網路普及率來看,每天都有將近500次的下載數,於當時相當熱門,但在Mosaic與Netscape發行後就失寵了。
Mosaic在Windows版本的瀏覽器推出之前,以Unix編寫的版本就已經相當有名氣了,甚至在推出What’s New這個頁面之後,讓學術界與研界機構之外的網路使用人口迅速擴增,推動了網路成長。
1994年時,Netscape Navigator以共享軟體的方式上市販售,以能迅速追加程式功能的要素,獲得相當高的市占率,有意思的是,Netscape Navigator本來欲以Mozilla之名亮相,因為市場取向,所以才以Netscape Navigator登場,不過依舊是以Mozilla為開發代碼。
95年、96年之時,Netscape Navigator搭載Cookies、Frames與JavaScript等多樣獨特功能的2.0與3.0版,加上郵件軟體等的HTML網頁編輯程式,讓Navigator的市佔率高達70%,當時的macOS也以Netscape Navigator作為預設瀏覽器。
當然啦,這個時候Mircrosoft還沒有自己的瀏覽器,不過Internet Explorer已經默默地在醞釀當中,Mircrosoft與Spyglass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並以Mosaic作為修改延伸、並重新設計出Internet Explorer,不過IE的1.0與1.5版本並沒有向Spyglass支付專利費,800萬美金的罰款也因此天降微軟,直至IE 3.0版本的問世,Mircrosoft才從Spyglass原始碼獨立出來而推出新版本。
97年時,Netscape Navigator雖大幅強化Jave與其他功能,但也同時帶來了許多BUG,以至於在Mircrofsoft不斷改良Internet Explorer之後,也與蘋果建立聯盟關係,讓macOS 8.5之後的版本,都內建了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而Netscape Navigator也漸漸式微,於1998年爆發世稱第一次瀏覽器大戰,Internet Explorer完全取代Netscape Navigator。
不過Netscape Navigator似乎還沒死透,98年時,Netscape以開放原始碼的授權形式,將Communicator原始碼釋出,並透過重新編寫與改良,於2002年時,以Mozilla的名稱,推出1.0版,而以Mozilla為基礎的產品也於瀏覽器市場中逐漸發展,包含包含於2004年推出的、也就是本文主角:Firefox,甚至有愛好者認為Firefox就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
Firefox雖說於初期版本時,安全漏洞也相較多,不過修正速度卻是其他瀏覽器所望塵莫及的,甚至更以相較IE更加具備上網安全性的理由,在全球擄獲不少使用者的芳心,包羅萬象的附加元件與擴充套件,也成了使用者的愛好條件之一,並在9個月內的下載量就突破6,000萬,撼動了IE的龍頭地位。(Firefox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那這樣不就是王子復仇記嗎XD)
不過IE卻不是因此而死的,2003年之後爆發第二次瀏覽器大戰,諸多包含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等等瀏覽器,跳出來蠶食IE所霸佔的市佔率,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簡直就是瀏覽器戰國時代,最後IE也逐漸失去了領導地位。
但還等不到Chrome統一整個瀏覽器市場,Firefox就開始欲振乏力,Chrome有Android作為預設瀏覽器,而Android平台幾乎擁有目前最龐大的使用、加上Mircrosoft新推出的Edge依舊是Windows作業系統的內建瀏覽器、而蘋果所有旗下產品也皆以Safari作為預設瀏覽器,對於Firefox來說,幾乎沒有後盾或靠山可言。
嚴格說起來,Firefox的逐漸式微,我們應該要緊張才對,任何一個項目的壟斷或獨霸,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是不太妙的事情,雖說Chrome尚未統一天下,Microsoft的Edge也尚未發威,但以那句玩笑話來看,Windows內建瀏覽器,無論是IE或是Edge,都是被多數人拿來下載Chrome的工具,小編認為Edge的前景也不太被看好。
而macOS或是iOS這方面,也仍是未定之天,iOS使用者不一定等於macOS使用者,有很大的機率在Windows平台上習慣了Chrome,甚至瀏覽紀錄與書籤的套用,在Safari上無法共用,因此很大一部分的iOS使用者會選用Chrome;至於macOS使用者,在Google眾多服務,比方說相簿、雲端硬碟、信箱的夾殺之下,使用Chrome作為連動,似也不是說不過去的事,Safari在某部分macOS使用者眼中,似乎也就是個備胎而已。
在目前講求個人隱私與網路資安問題的世代之下,各家瀏覽器的防護系統也越加成熟,在Firefox近期幾個版本,都是聚焦在介面調整與功能整合上,有點忘了初衷,對於主打保護隱私資安的優勢來說,似乎就已經走錯了方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依照Mozilla官方所釋出的數據來看,在2018年年底時,Firefox仍擁有2,44億餘的使用人數,甚至在2019年1月時,使用人數仍是維持上升階段,來到2.53億人的使用規模,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跌落,根據Mozilla所釋出的數據來看,截至今年8月初的使用數據,竟只剩下1.96億使用人口,近三年就失去了超過5,000萬名使用者。
更殘酷的是,根據Statcounter市調機構的調查,截至今年7月為止,目前瀏覽器市佔率,第一名還是Chrome,擁有65.13%的市佔率、其次則為內建於蘋果系列產品的Safari,市佔率為18.64%、而曾與IE互爭一二的Firefox現則以3.45%市佔率屈居第三。但老實說,不用Mozilla官方釋出統計數據、也不用Statcounter市調,我們也能清楚明白,全球約莫有半數的人早已轉戰Chrome瀏覽器了。
我們「稍微」來談談瀏覽器的演進吧。(以下圖源皆翻攝自網路)
Cello作為讓法律專家讀取網路上法律資訊的瀏覽器,在1993年發行之時,為Windows平台唯一的網頁瀏覽器,以當時的電腦與網路普及率來看,每天都有將近500次的下載數,於當時相當熱門,但在Mosaic與Netscape發行後就失寵了。
Mosaic在Windows版本的瀏覽器推出之前,以Unix編寫的版本就已經相當有名氣了,甚至在推出What’s New這個頁面之後,讓學術界與研界機構之外的網路使用人口迅速擴增,推動了網路成長。
1994年時,Netscape Navigator以共享軟體的方式上市販售,以能迅速追加程式功能的要素,獲得相當高的市占率,有意思的是,Netscape Navigator本來欲以Mozilla之名亮相,因為市場取向,所以才以Netscape Navigator登場,不過依舊是以Mozilla為開發代碼。
95年、96年之時,Netscape Navigator搭載Cookies、Frames與JavaScript等多樣獨特功能的2.0與3.0版,加上郵件軟體等的HTML網頁編輯程式,讓Navigator的市佔率高達70%,當時的macOS也以Netscape Navigator作為預設瀏覽器。
當然啦,這個時候Mircrosoft還沒有自己的瀏覽器,不過Internet Explorer已經默默地在醞釀當中,Mircrosoft與Spyglass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並以Mosaic作為修改延伸、並重新設計出Internet Explorer,不過IE的1.0與1.5版本並沒有向Spyglass支付專利費,800萬美金的罰款也因此天降微軟,直至IE 3.0版本的問世,Mircrosoft才從Spyglass原始碼獨立出來而推出新版本。
97年時,Netscape Navigator雖大幅強化Jave與其他功能,但也同時帶來了許多BUG,以至於在Mircrofsoft不斷改良Internet Explorer之後,也與蘋果建立聯盟關係,讓macOS 8.5之後的版本,都內建了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而Netscape Navigator也漸漸式微,於1998年爆發世稱第一次瀏覽器大戰,Internet Explorer完全取代Netscape Navigator。
不過Netscape Navigator似乎還沒死透,98年時,Netscape以開放原始碼的授權形式,將Communicator原始碼釋出,並透過重新編寫與改良,於2002年時,以Mozilla的名稱,推出1.0版,而以Mozilla為基礎的產品也於瀏覽器市場中逐漸發展,包含包含於2004年推出的、也就是本文主角:Firefox,甚至有愛好者認為Firefox就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
Firefox雖說於初期版本時,安全漏洞也相較多,不過修正速度卻是其他瀏覽器所望塵莫及的,甚至更以相較IE更加具備上網安全性的理由,在全球擄獲不少使用者的芳心,包羅萬象的附加元件與擴充套件,也成了使用者的愛好條件之一,並在9個月內的下載量就突破6,000萬,撼動了IE的龍頭地位。(Firefox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那這樣不就是王子復仇記嗎XD)
不過IE卻不是因此而死的,2003年之後爆發第二次瀏覽器大戰,諸多包含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等等瀏覽器,跳出來蠶食IE所霸佔的市佔率,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簡直就是瀏覽器戰國時代,最後IE也逐漸失去了領導地位。
但還等不到Chrome統一整個瀏覽器市場,Firefox就開始欲振乏力,Chrome有Android作為預設瀏覽器,而Android平台幾乎擁有目前最龐大的使用、加上Mircrosoft新推出的Edge依舊是Windows作業系統的內建瀏覽器、而蘋果所有旗下產品也皆以Safari作為預設瀏覽器,對於Firefox來說,幾乎沒有後盾或靠山可言。
嚴格說起來,Firefox的逐漸式微,我們應該要緊張才對,任何一個項目的壟斷或獨霸,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是不太妙的事情,雖說Chrome尚未統一天下,Microsoft的Edge也尚未發威,但以那句玩笑話來看,Windows內建瀏覽器,無論是IE或是Edge,都是被多數人拿來下載Chrome的工具,小編認為Edge的前景也不太被看好。
而macOS或是iOS這方面,也仍是未定之天,iOS使用者不一定等於macOS使用者,有很大的機率在Windows平台上習慣了Chrome,甚至瀏覽紀錄與書籤的套用,在Safari上無法共用,因此很大一部分的iOS使用者會選用Chrome;至於macOS使用者,在Google眾多服務,比方說相簿、雲端硬碟、信箱的夾殺之下,使用Chrome作為連動,似也不是說不過去的事,Safari在某部分macOS使用者眼中,似乎也就是個備胎而已。
在目前講求個人隱私與網路資安問題的世代之下,各家瀏覽器的防護系統也越加成熟,在Firefox近期幾個版本,都是聚焦在介面調整與功能整合上,有點忘了初衷,對於主打保護隱私資安的優勢來說,似乎就已經走錯了方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Intel合體AMD」聯手成立「x86 生態系統諮詢小組」,「加速開發人員和客戶的創新」共創美好PC產業未來!
- 「OWC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強勢來襲,史上最強「6,000 MB/s 超越極限速度」外接式固態硬碟報到!
- AMD AI PC YES 商用電腦再升級!AI CPU三劍齊發火力全開,Ryzen Pro 8000引爆商用桌機進入AI時代,Ryzen Pro 8040加速商用筆電AI加速,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WX衝破工作站極限效能!
- 香港電訊導入50G光纖上網!HKT成為香港首家提供50G PON電信業者,下載速率狂飆50Gbps 平均延遲只有1.6ms 傳輸影片30GB只要20幾秒 速度更快延遲更低爽度更高!
- Western Digital 開始大量出貨「WD Gold 24TB CMR HDD」機械硬碟,「28TB Ultrastar DC HC680 SMR HDD」與「24TB Ultrastar DC HC580 CMR HDD」獲得業界採用!
- iPhone 15強勢來襲,史上最強智慧型手機報到!
- Wi-Fi 7時代正式來臨!TP-Link發表802.11be規格BE9300、BE11000、BE17000、BE19000、BE22000、BE24000、BE33000無線路由器與商用AP,史上最強Wi-Fi 7無線網路強勢來襲!
- Wi-Fi 7來了!802.11be無線網路推動改朝換代,網路速度飆上46Gbps!TP-Link全球首發震撼登場!
- 玩家嗨翻!中華電信端午節送大禮!HiNet光世代非固定制與固定制大升速,300M用戶升級雙向300M/300M,500M用戶升級雙向500M/500M!
- 史上最強Mac Pro出爐!頂規報價407,170元,升級24核心Apple M2 Ultra處理器,76核心GPU,192GB記憶體,8TB SSD,搭配報價189,900元32吋6K等級6016x3384解析度Nano-texture玻璃Pro Display XDR顯示器大滿配,總價衝上597,160元!
- 釋放真正的潛力!微星Intel 600、700系列主機板搶先支援24GB、48GB記憶體模組,最大容量可擴充到192GB!
- 記憶體史上最大跳水!DDR4-3200 32GB單條跌破台幣2,000元!必恩威記憶體大哥帶頭殺,PNY DDR4-3200 32GB單條賣場報價1,999元!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