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AMD RDNA 2讓圖形效能直接起飛?! Samsung Exynos處理器跑分超越iPhone 12
在今年2021年的COMPUTEX大會上,AMD已經正式表明會與三星合作,將原本用於RX 6000系列顯示卡的RDNA 2架構帶到手機處理器上,只可惜當時蘇媽也就僅止於點到為止,更詳細的產品內容要等到三星在年底公布,著實令人感到心癢癢啊! 但就在不久前,已經有網友取得新一代三星Exynos晶片在3D MARK的成績,從數據上看,其性能確實有著相當不俗的表現。 根據知名的三星爆料大神@UniverseIce所提供的資料,關於三星下一代的Exynos處理器的命名和完整規格尚不明確,僅知道部分核心會是採用ARM Cortex A77架構搭配AMD RDNA 2架構的圖形核心,同時目前的測試資料都還處在調校階段,實際用於手機上可能還是存在變化空間。 不過即便還是處在測試階段,這顆Exynos處理器在圖像效能上依然有著相當強勁,在3DMARK中的Wild Life測試取得了8,134分,與高通當代旗艦晶片Snapdragon S888落在5600~5700分相比,足足高出40%以上的表現! 甚至和Apple陣營的隔壁裝置相比,使用A14 Bionic晶片的iPhone 12也才落在7500分左右,除非是使強化版A14晶片的iPad Air 2020才能達到8000分以上的成績來到8500分,由此可以看出這顆Exynos處理器的8100分在表現上的確相當強勁,當然這是在排除M1晶片的前提下,畢竟那已經是不同次元的存在了XD! 按照以往的產品週期,這顆使用RDNA 2架構的手機晶片應該會應用在明年的Galaxy S22上,如果表現真如本次爆料般的亮眼、且在發熱和功耗上控制得宜,那三星的Exynos晶片也許就有機會一洗過往的恥辱,重新獲得玩家們信心,更讓自家手機變成年度最強電競手機也說不定。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淘寶無奇不有,用在新一代Intel處理器的LGA 1700腳位插槽現身
前日才在針對近期流出新一代Intel處理器上的LGA-17XX/LGA-18XX字樣是否還會有LGA 1700以外的新腳位而討論得沸沸揚揚,今天已經有網友發現整個LGA 1700的插槽與保護蓋已經有人拿到淘寶上販售。 從外觀上來看,插槽相較於目前的LGA 1200腳位,LGA 1700改為長方形設計,不過LGA 1700的外貌也不是什麼大秘密,早在先前就有工程版的處理器照片流出,甚至外媒Igor's LAB在前日直接曝光LGA 1700整體設計細節。 根據目前所有流傳的消息來看,LGA 1700除了大小改變外,對玩家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散熱器孔距也與LGA 1200不同,意味著現款散熱器都需要搭配新的扣具才有辦法安裝(又要多花$$了)。 除了插槽以外,前日流出的保護蓋也同樣可以在商城上看到全貌,並且確實印著LGA-17XX/LGA-18XX字樣,但到底是給Meteor Lake還是Xeon-W用,只能等大神或官方的消息了。 話說回來這種處理器插槽通常是作為維修的更換零件,除非本身有能力DIY更換,不然一般人應該是不會去買,但畢竟這是還沒發佈的產品,現在買下來能拍個片、開個箱、做成鑰匙圈之類的裝飾品來收藏或許也不錯,不過原本一組只要35人民幣,但現在小編去看已經漲到88人民幣(這也要漲?!),有興趣的玩家們可能得趕緊手刀下單,畢竟流出的數量應該不多。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神神秘秘、連外流資訊都像撥開一層一層的洋蔥一樣⋯AMD官方確認Navi 23核心將具有64個ROP
AMD以RDNA 2架構所經營的佈局,目前已有以Navi 21核心為主的RX 6900、6800系列,與Navi 22的RX6700系列,而第三步則是以Navi 23核心打造的RX 6600系列,目前RX 6600M、Radeon Pro W6600與W6600M已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就連特斯拉也尬了一角。 雖說各方面的傳聞都已經出爐,ECC上也有各家自製卡的登錄資料,實際上,用於桌機顯卡的RX 6600 XT與RX 6600依舊神龍見首不見尾,但退一萬步來說,無論是移動版、Pro版、還是特斯拉版的RX 6600系列、甚至是未來的桌機版,Navi 23核心的細節仍猶未可知。 而國外知名科技媒體TechPowerUp網站主編,於論壇上透露,AMD官方已向他確認,Navi 23核心將與Navi 22一樣,擁有64個ROP輸出單元,如此看來,先前傳聞Navi 23核心將砍到32 ROP的傳言便不攻自破。 目前已知Navi 23核心的消息,已知依舊是台積電的7奈米,但面積是Navi 20系列3款核心裡最小的,基本規格部分Navi 23具備32個CU、2048個Cores、128個TMUs單元、核心頻率為2.9 GHz、配載8GB GDDR6、記憶體介面為128-bit、Infinity Cache則為64MB,還包含了32個光追加速核心。 前陣子站上也已報導了關於RX 6600系列相關規格的消息,小編可以想像,各位應該都很迫切得想要得知RX 6600系列的確切上市日期,不過身為要角的Navi 23,在AMD尚未完全公佈規格之前,那所外流的消息,簡直就像洋蔥一樣,必須得一層一層地撥開它的心,完全吊足玩家們的胃口,假設外傳上市時間為真,那麼對比之下,RX 6600系列一直在延遲推出時間,晶片短缺也好、還在完善技術與規格也好,在AMD發布RX 6600系列,我們仍然只能望著這些流言望梅止渴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等到花兒都快謝了,Intel自家DG2顯卡晶片樣品終於發貨
從Intel宣布說要打造自家的獨立顯卡之後,始終都處在只聞樓梯響的狀態,唯一能夠證實官方確實還有在努力開發的證明,大概就是那張印有首席晶片設計長Raja Koduri倒影的DG-晶片了。 然而展示晶片外觀在某些層面上也只能算是這項計畫還有呼吸,在沒有見到實體產品前要說服股東和玩家在力道上還是有些薄弱,對此Intel的態度也變得日漸嚴肅,在上周進行了整體的策略調整,要來加速整體的開發進度。 似乎是為了趕在明年2022年的CES展上能夠拿出成品,Intel決定讓首席晶片設計長Raja Koduri領頭組織了Accelerated Computer Systems and Graphics (ACSG)團隊,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要來「加速電腦系統與圖像」,暫且不說外媒覺得這命名的品味實在不如AMD的Radeon團隊或是NVIDIA的GeForce來得響亮,但多少可以感受到官方想要突破這兩家大廠壟斷的決心。 另外,為了要在發表會上能有第三方廠商們一同出力站台並且產出看得見、磨得著實體產品,而非PPT投影片,爆料已經指出Intel開始將DG2晶片的樣品出貨到各家協力廠商的手中,讓那些和Intel「交(壓)好(迫)」且有能力製造顯示卡產品的廠商能夠著手調校和設計相關的產品。 根據過往的資料整理,DG2晶片在效能區分上會從最高512 EU(計算單元)一路向下至86 EU,而爆料指出本次送交的樣品將可能是448 EU的版本,其基礎的核心時脈被訂在1.8 GHz,效能則可能接近但略輸RTX 3070。 然而依照歷來Intel好東西都優先給筆電的傳統,DG2的晶片將可能不會首發於桌機平台,使得TDP功號被控制在100W內,至於解鎖限制桌機平台在功號上則可能可以達到150W以上,讓時脈有望突破2.0 GHz,屆時在效能上應該就能超越RTX 3070了。 只是如果Intel的進度真如傳聞要到CES 2022才會推出的話,除非價格真的香到不行,否則DG2在面對未來效能又進化的AMD RX 7000和NVIDIA RTX 40系列,恐怕很難有足夠的競爭力來抗衡。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蘋果大動作阻止洩密,寄存證信函要求爆料者刪除揭露新品的相關資訊
身為媒體,站方總不免三不五時就會接收到一些新科技產品,比方說新顯卡、新iPhone等等的爆料新聞,這就有點類似像跟拍藝人的八卦狗仔隊一樣,大家都愛看,但爆料不一定準確,有時可能是為了股市操盤、有時可能是為了繼續延燒話題性,因此,官方對產品爆料事件都維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如今即將進入7月,按理說,蘋果秋季發表會已迫在眉睫,下一代新iPhone個各種爆料也將隨之出爐,可有趣的是,蘋果卻一改以往遷就、假裝沒事的態度,對這些爆料行動採取了一些措施。 在iOS 15作業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也作出了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調整,並且加入了僅少部分工程師與設計師才能使用的識別碼,從而減少了解iOS 15系統改版細節的人數。 除此之外,蘋果的法務部門已向幾位爆料者寄出律師信,警告他們停止分享非公開、未公開的相關訊息,包含推特爆料者ConceptCreator、Jon Prosser等等,而近日,高達97.1%訊息準確率的微博爆料大神康總Kang,也收到蘋果所寄出的律師存證信函。 Kang在微博上表示,蘋果法務部門於信中警告Kang,洩漏這些未發布的產品,有可能會造成競爭對手獲得商業機密、也有可能對使用者造成誤導,因此要求Kang刪除微博上有關蘋果新品爆料的資訊,以及往後不能再隨意揭露官方尚未發布的相關訊息,不過除了Kang之外,目前尚未知曉還有其他那些爆料者,也有收到蘋果的存證信函,但為什麼蘋果突然會大動作開始踩這些爆料者呢? 蘋果產品的發布一直都是全球矚目的焦點,而無論是為了股市操盤也好,為了話題的延燒也好,這些爆料都能讓社會持續地談論關於蘋果新品的話題,但這些謠言不完全正確,或許除了誤導使用者之外,還會因產品未與謠言相符,而導致使用者對蘋果感到失望,以致於毀損蘋果公司名聲。 最近的相關爆料,比方說謠言將iPhone說的更加符合消費者期待,因此我們對其抱有期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或許只能迎來iPhone的小改動,依照這點來看,這些爆料資訊或許真的破壞了即將來到蘋果春季發表會。 只是,小編以為,這些爆料大神絕非無的放矢,他們肯定有管道可以獲取這些資訊,假設蘋果真要阻止新品洩漏,那或許要從內部開始整頓才是,畢竟嚴格來說,爆料大神並沒有參與新品的相關研發,他們只是傳播媒體,也是屬於接收訊息的一塊,跟我們一般民眾唯一的分別就只在於,他們早先我們一步拿到資訊罷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猜猜新的主機板能用幾年呢? Intel新一代CPU保護蓋出現新的LGA-18XX腳位
Intel將在下一代Alder Lake處理器將「僅」用2年的LGA 1200腳位換成的新的LGA 1700腳位,同時因為處理器變長、插槽高度降低關係,現有的LGA 115X/1200的散熱器也將無法共用,但以上這都不算什麼,因為從近期流出的下一世代主機板CPU保護蓋來看,Intel似乎在腳位上還有其他準備 網友@momomo_us在推特爆料了一張疑似Intel下一世代主機板CPU保護蓋的圖片,上面印刷的字樣大大的寫著「LGA-17XX/LGA-18XX」,前者毫無疑問的就是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所對應的腳位,至於後者就顯得格外耐人尋味了。 關於這個神祕的LGA-18XX腳位有兩種推測,比較樂觀(?)的想法是認為可能會是Intel第14代處理器Meteor Lake,也就是那個傳說中的7nm製程的處理器,只不過按照Intel的歷來大約每兩年換一次腳位和製程的時間推算,這樣的規劃似乎有一點太早了(自家的7nm工廠都還不確定是否來得及完工咧)。 所以另一派的人則認為LGA-18XX可能只是對應下一代Xeon-W工作產處理器的腳位,畢竟Xeon-W處理器雖然已經從消費級市場撤出已久了,但卻一直和Core i採用相同腳位,造成有門路的玩家在入手處理器之後,不選擇購買專屬(貴死人)的W系列晶片組主機板,而是改用價格更實在的Z、B系列主機板來替代,所以Intel出招把處理器腳位改為互不相容,好讓自己與廠商能從主機板中多賺個兩手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荷包君準備好了嗎?2021 Steam夏日特賣開跑啦!
相信各位精打細算的PC玩家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Steam季度大特賣這個活動了,而隨著夏季到來,今年的Steam夏日特賣也終於在台灣時間25日凌晨正式開跑。 這次特賣同樣帶來了專屬主題、名為「打造自己命運」,整個特賣期間,玩家在14項分類中購買遊戲,並繼續進行故事二選一,然後獲得紀念自己所做決定的動態貼紙。完成所有故事後,玩家就會獲得代表自己決定的五種獨特徽章之一。 而本次特價的遊戲高達數千款以上,未免玩家看得眼花撩亂、不知如何下手,那小編也從中私心挑選了5款優質作品給各位玩家們參考: 原本只能在Microsoft Store上購買的《極限競速:地平線4》,在前陣子加入Steam後,也在本次夏特中打了對折來到新台幣僅429元(標準版),該作品為Xbox Game Studios旗下工作室Playground Games的作品,屬於《極限競速》系列的分支。 《極限競速》系列最大的特色在於收錄的車輛眾多以及擬真的物理操控特性,這點《極限競速:地平線4》也完全承襲下來,多達450輛以上車種可以駕駛、改裝,並且與本家不同的是,玩家們更可擺脫賽車場的限制於開放世界中盡情奔馳。 雖說Xbox日前已經發布了下一代作品《極限競速:地平線5》,不過至少也得等到11月才玩得到,沒有接觸過《極限競速:地平線》系列的玩家們,不妨趁這次特價先來爽玩一波後再接著5代也不錯! 由知名大作《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Wild Hunt)公司CD PROJEKT RED操刀的最新作《電馭叛客 2077》,以第一人稱科幻風格,讓玩家帶領非法擁兵V在開放世界中自由自在的冒險,除此之外該作更找來知名演員「基努李維」化身為遊戲中的角色來當作賣點之一。 《電馭叛客 2077》在本次特價-33%後來到了新台幣1,071元,才半年就能以僅千元初頭入手大作已經算是不錯的折扣,順帶一提《巫師3:狂獵》-80%僅新台幣173元,沒體驗過昆特牌遊戲的可以順便入手了XD! 另外或許會有玩家擔心BUG的問題,但事實上《電馭叛客2077》在PC上的重大災情並不像家機那樣慘重,加上CD PROJEKT RED在發售至今依舊在持續修正,近期也可以說是相當平穩,有興趣的玩家們不妨趁這次機會下手吧! 由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在脫離前公司後所推出的新作《死亡擱淺》,以獨特的小島風格世界觀以及創新的「送貨」玩法,讓玩家帶領主角山姆.布橋斯在遊戲中一步步重新連繫分崩離析的世界,整部遊戲在玩法、劇情上至今都是小編心中的前段班,還沒有玩過的玩家們可以趁這次-60%僅新台幣716元的價格入手試試。 同樣也是由知名製作人「宮崎英高」繼《黑暗靈魂 III》(Dark Souls III)後的魂系列作品,獨特的忍者潛行暗殺更被視為《天誅》系列精神續作,玩家將在遊戲中扮演「獨臂之狼」來對抗敵人。 與《黑暗靈魂》系列不同的是,《隻狼:暗影雙死》的打法比起「閃躲」,更需要的是「對刀」,獨特的打擊感小編認為比《黑暗靈魂》系列還要容易上手並且更加有成就感,沒接觸的魂系列的玩家們,不妨先從《隻狼:暗影雙死》開始試試,現在開打說不定還能剛好接上明年初登場的《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呢!(笑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發行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七龍珠Z 卡卡洛特》,相當推薦給喜歡《七龍珠》的玩家們,即便沒看過《七龍珠》甚至可以透過遊玩本作來認識整個作品前期世界觀,畢竟劇情幾乎是照著原作來製作。 而擔心動漫改編成遊戲會崩壞的粉絲們也不用太過擔心,該作品是由CyberConnect2工作室製作,最具代表的漫改作品之一就是《火影忍者疾風傳:終極覺醒》以及之後的《火影忍者疾風傳:終極風暴》系列等,其好評相信有玩過的玩家們都不必小編多說。 在這次《七龍珠Z 卡卡洛特》-67%後僅新台幣458元的價格,推薦給各位粉絲們入手來享受高畫質的《七龍珠》世界。 當然,除了小編上述推薦的遊戲之外,事實上這數千款遊戲中還有一大票優質佳作等著玩家們探尋,而這次特價時間到台灣時間7/9前,玩家們可以在這兩周充足的時間來採購,也可以順便看看自己願望清單內的遊戲有沒有特惠哦!小編也要來趕緊上Steam貢獻荷包了(抱歉了荷包君w)。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郭明錤爆料再出:2022年將推出新款iPhone SE,將成為目前最便宜的5G iPhone
前幾天,小編為各位報導了下一代新iPhone的相關資訊,但對於某些小手機流派的玩家而言,4.7吋的iPhone應該是最合宜的尺寸,但如今的iPhone機種由於規格的更新以及市場潮流影響,4.7吋的iPhone就只剩下SE版了。 iPhone SE於2020年時,憑其完美的性價比、4.7吋智慧型手機的漂亮尺寸,甚至有些舊iPhone機種的功能,依舊保留在iPhone SE上,擄獲了不少老果粉的芳心,比方說各位玩家們懷念的Touch ID等等。 分析師郭明錤大大,如今又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22年將推出新款iPhone SE,並且將保留與2020年版相同的尺寸,而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iPhone SE被定位為有史以來最便宜的5G iPhone。 目前最便宜的5G iPhone為iPhone 12 mini,官網售價為台幣23,900元起,只不過銷售不佳,目前已有停產的消息傳出,下一代新iPhone也會推出mini版,但有前車之鑑,下一代新iPhone mini的銷量大概也是不太美觀,因此也有傳言指出,下一代系列機種將會是最後一代擁有mini版的iPhone。 對比iPhone SE的售價來看,2020年版iPhone SE最高價格為256GB版,售價台幣19,900元,實際來說,售價台幣23,900元起的iPhone 12 mini,仍舊是相對較高的價格,且iPhone 12 mini銷售不佳,目前已有停產的消息傳出,這或許與iPhone SE的定位衝突到了也說不定,只不過iPhone SE擁有更便宜的價格、也有不落人後的性能,因此iPhone 12 mini的銷量不佳,也是有點自找的。 下一代新iPhone也會推出mini版,但前車之鑑在那擺著,小編認為,下一代新iPhone mini的銷量大概也是不太美觀,因此也有傳言指出,下一代系列機種將會是最後一代擁有mini版的iPhone。 2020年版與2022年版,雖然保留了相同的尺寸,只是令人失望的是,根據郭明錤的報告來看,2020年版與2022年版iPhone SE或許將只會有處理器的性能提升與支援5G兩項大功能上的差異。 目前2020年iPhone SE搭載的A13仿生晶片,而iPhone 12系列則是使用A14仿生晶片,假設處理器性能升級的話,依據蘋果生產經驗來看,iPhone SE被定位成平民入門款,那麼性能就不會超出當代的iPhone系列,目前2020年版iPhone SE使用的是A13,iPhone 12系列則是A14仿生晶片,那麼以此推估,下一代新iPhone或許使用的將會是A15仿生晶片,而2022年iPhone SE將會使用A14晶片了,不過前提是,下一代新iPhone不會是帶有S詞綴的版本,而是新的iPhone 13。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軍規配置無可挑剔、坦克砲等級的強勁性能,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Ti OC 8G開箱實測
相信大家都知道御三家的名頭,所以怎麼能夠少了ASUS的位置呢?其旗下的TUF GAMING系列顯卡,擁有外觀沉穩、用料實在、價格實惠等優點,一直都是小資玩家們的首要入手目標,因此,小編也耗盡心力、動用關係(誤),終於入手了這張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Ti,為的就是你各位小資玩家的信仰啊! 主打軍規設置的TUF GAMING系列,想必各位對其外觀都有所了解才是,經典的鐵灰色系為底、加上金屬外殼的陽剛氣息、再輔以幾道坦克履帶痕跡、還有那畫龍點睛的髮絲紋設計,在在都是TUF GAMING系列吸引玩家的要素。 背板除了經典坦克履帶設計之外,還包含了多項改進,依然是以金屬背板包覆,但挖去了部分背板尾端,增加通風性,並且能讓熱空氣流向玩家們機殼內的風扇組。 在散熱模組上,一眼看過去,最直觀的就是那3組Axial-tech風扇,本次TUF GAMING使用了雙滾珠風扇軸承,強化耐用度之外,還確保3組風扇對傳導熱源的效能一致性;當然,正逆正風扇的典型設計,在經過ASUS幾次實驗反饋之後,兩側的逆時針旋轉、加上正中風扇的順時針旋轉,不僅能夠消除額外的噪音,還能夠消除氣流的紊亂,以最通順的氣流導向,將其吹往GPU晶片。 而在更內部的散熱模組中,TUF GAMING在散熱器表面上,運用在顯微層級上的MAXCONTACT技術,提高散熱器表面的平滑度,使其與GPU晶片能夠更加貼合,熱轉移的效率更高;而這次RTX 3070 Ti也秉持著TUF GAMING的優良設計,加寬的2.7-SLOT散熱鰭片,讓熱源傳導更加平均,進而提升其導熱的速度。 前端I/O埠方面,TUF Gaming RTX 3070 Ti提供了3孔HDMI 2.1與2組DisplayPort 1.4a,還能支援HDCP,使數位解析度最高能夠支援到7680x4320,並且透過PCIe 4.0介面來讓玩家擁有最強勁的遊戲表現,而供電插槽上依舊採用標準的8-Pin設計。 鑑賞完霸氣的外貌,終於來到了實測關卡,為了讓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能完整發揮效能,小編在測試平台方面選擇了AMD Ryzen 9 5900X、X570等高階裝備來搭配,詳細平台規格也列於下方給各位參考: 主機板:MSI MEG X570 GODLIKE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T.T 1275W 最一開始當然先來從GPU-Z來實際驗證規格,可以看到這張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搭載的GPU晶片屬於GA104家族,擁有6,144 CUDA,基礎時脈為1575MHz,Boost時脈經過官方的調效下來到1785MHz,搭配的是8GB 256bit GDDR6X記憶體且支援Resizable BAR來提升遊戲效能。 接著來到玩家們熟悉的3DMARK部分,在驗證DX12效能的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中得到14,174/7,426分,驗證光追性能的Port Royal項目得到了接近9千分大關的8,943分,而在驗證DX11性能的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則是獲得30,549/17,475/9,466分,各項目表現皆相當不錯。 通過跑分關卡後,接著當然就是上遊戲實戰囉!來看看這張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在近期各大3A大作上的表現如何,設定上一律將畫質開至最高,垂直同步、動態解析縮放與減少延遲等會影響成績的功能也都會關閉,另外有支援光追與DLSS的遊戲也會設定於自動或是畫質優先。 第一款先來到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在2160P解析度下稍顯吃力些僅有49 FPS,建議可以調整畫質來得到流暢的FPS成績,較普及的1440P與1080P就完全沒有問題,平均都在60 FPS之上。 在《全境封鎖2》的表現就相對優秀不少,雖然2160P勉強是在及格邊緣,不過1440P得到97 FPS,1080P甚至得到132 FPS的破百成績。 對於流暢度較依賴的賽車遊戲,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於《Dirt 5》上表現算是不錯,2160P幾乎達到及格的59.4 FPS,1440P由於遊戲本身的關係,提升幅度沒有太大,不過也來到63.2 FPS的順暢表現,1080P的部分就得到85.5 FPS的優秀表現。 在光追性能部分來用《光明記憶:無限》驗證,可以看到在2160P下RTX 3070 Ti不意外的僅有26 FPS,畢竟即便是大哥RTX 3080 Ti也不到40 FPS,建議可以從下調畫質設定、光追等級或把DLSS改成效能模式來改善,1080P的部分就可以放心順暢爽完。 接著來到《電馭叛客2077》,畫質設定至「光線追蹤:最高」下,1440P與1080P的成績算是流暢,2160P的玩家們可能就要下調畫質設定來換取更好的流暢度了。 最後一款為卡普空的近期新作《惡靈古堡 8:村莊》,其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優秀,即便是2160P也有79.7 FPS的流暢成績,更不用說1080P更來到200 FPS大關,基本上這三種常用解析度都可以將畫質開至最高完全沒有問題。 最後不免俗的也來測試創作者效能,畢竟身為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身為中高階顯卡也會是不少創作者們用來剪輯影音、3D建模的工具之一,這邊就透過常用的Premiere Pro、Photoshop與Blender等程式來實測。 首先於Photoshop中得到整整1200高分,硬體需求更加嚴謹的Premiere Pro也有803分,用來4K影音剪輯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 而Blender的部分,由於是在驗證每個場景所需的計算時間,所以時間越短即代表效能越好,在CUDA模式下第一個場景「bmw27」僅花29秒即計算完成,最複雜的「victor」也只花5分13秒完成計算。 另外在開啟NVIDIA自家的OptiX模式後更可大幅減少計算時間來增加創作者工作效率,可以看到剛剛需要花29秒的「bmw27」場景直接砍半只要14秒即可算完,而「victor」降低幅度更多,僅需要1分49秒即可。 ASUS推出的這張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承襲TUF Gaming系列的工業風格外表,配上TUF Logo的RGB燈效點綴,要低調或高調都沒有問題,與各式主機板、機殼也都相當速配,不必擔心太過突兀或不搭等問題。 RTX 3070 Ti的效能也不用質疑,尤其在散熱強化與時脈提升下,整體展現的性能更是幾乎略勝了創始版,基本上各3A大作在1440P、1080P都完全沒問題可以順暢爽完,2160P的話部分遊戲在調整畫質設定後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流暢表現;已經準備入手RTX 3070 Ti的玩家們可以考慮這張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中國強制關閉四川礦場、伊朗7,000名礦工遭扣押、N家A家顯卡價格回穩,總算能拿回屬於我們的顯卡了嗎?
近日礦場頻頻傳出災情,中國政府祭出大招,下令禁止國內礦場繼續運營,而NVIDIA與AMD的顯卡價格也逐漸恢復正常,對我們玩家來說,是普天同慶的好消息,抑或又是個雷聲大雨點小的事件呢? 中國政府當局對內蒙古發布打擊虛擬貨幣的挖礦行為,祭出了八項措施,於本月,青海、雲南也發布了停止挖礦的政令通知,而於6月20日凌晨,全球最大礦工聚集地—四川,傳出所有比特幣礦區、將近20個礦場遭到斷電,與此同時,AntPool、Poolin、等具有中國背景的比特幣礦池算力急遽下降。 由於中國政府的大動作,讓從兩個多月前創下63,000美元新高的比特幣,一路下滑跌破30,000美元,市值消失將近一半,不僅如此,在中東區域,佔比特幣礦產約4.5%的伊朗也有大規模衝突發生,伊朗警方突襲了首都德黑蘭將近50個礦場,並收押了將近7,000名非法礦工。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玩家來說,比特幣等等虛擬貨幣或許對我們沒有那麼大的直接關係,但顯示卡身為挖礦的主要工具,這就跟我們有關係了。 就在上個月,我們能夠發現,無論是老黃家還是蘇媽家的顯卡,因為晶片短缺、礦工肆虐,所以飆破了原價三倍的價格,而根據3DCENTER的最新市場報告,隨著加密貨幣的逐漸崩盤、NVIDIA LHR版30系列的發佈,這兩家的顯卡價格有在逐漸回穩當中,或許與中國礦場嚴令並沒有絕對關係,但對於我們玩家而言,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中國是虛擬貨幣的大宗,有約過半數的挖礦行動都在中國進行,但即使中國政府的嚴令之下,內蒙古爆發礦工出走潮、四川礦場停擺、挖礦大遷徙(the great mining migration)等等,礦產逐漸委靡的狀況下,我們似乎不能高興得太早。 根據報導,美國德州擁有為全美國最低、甚至可以說全球最低的電價,將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挖礦聖地,因此,現階端的礦場委靡、幣值低落,或許只是因為所謂的挖礦大遷徙中的一波過渡期,所產生的「暫時委靡期」,有沒有可能再度引來新的礦場大爆發呢?小編持保留態度,或許我們只能期待老黃家RTX 30系列砍半算力的LHR版、以及CMP HX系列,能夠為礦工帶來持續性的壓制力,那麼即使晶片仍舊短缺,但至少顯卡不會再是完全看不到的空氣。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