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威剛XPG SX8200 Pro 1TB實測開箱,PCIe Gen3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以儲存設備聞名的電競品牌威剛XPG,旗下所推出的SX8200 Pro M.2 SSD曾以極佳的性能和實惠的價格,在網路上掀起不少的話題,直到今日也依然是M.2 SSD市場上相當熱銷的產品之一。 重磅消息:「銷售長勝軍PCIe Gen3 x4規格XPG SX8200 Pro 1TB大跳水1,950元」,這乃是採用3D TLC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為標準TLC SSD。 TLC SSD 1TB,現在也殺到2,000元以下了!真的是價格打到骨折,真便宜啊! SX8200 Pro在容量方面提供了從最低的256GB一路到最大2TB的多款選擇,並在包裝中提供薄型散熱片,方便為筆電、NUC等空間有限的設備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至於儲存顆粒的部分,全系列均採用自家訂製的3D NAND顆粒,並採雙面共4顆粒的排列設計,並配置兩枚DDR3的顆粒快取,而當中玩家主力購買的1TB版本則是採快取容量合計為1GB的配置。 效能上,SX8200 Pro使用Silicon Motion(SMI)生產的SM2262EN控制器,配合快取記憶體和SLC快取演算法提升資料傳輸效率,讓所有容量版本的讀取速度都可達到PCIe Gen3x4最高頻寬水準3,500 MB/s,寫入方面則是1TB和2TB版本皆擁有最高3,000 MB/s的效能表現。 同時,產品也導入多項了安全防護功能,像是LDPC錯誤校正機制,能夠避免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發生遺失或損毀的可能;E2E Data Protection (端到端資料保護)則強化資料的隱私防護,降低個人數據在讀寫的過程中被駭客從中擷取的風險,幫助硬碟能有更高的可靠性與穩定度。 最後在耐用性與保固服務上,主流的1TB版本有著640 TBW的最大寫入量,比多數同級的產品500~600TBW還要來得更高一些,如果影片剪輯一類需要大量寫入的創作者,也能選擇容量更大、壽命達到1280 TBW的2TB版本。另外,不論玩家最終是選擇小容量還是大容量版本,官方均有為產品提供5年內未達額定寫入量的保固服務,為產品的品質做出承諾和保證。 SX8200 Pro有著不俗效能和實惠的價格,搭配預付簡易型散熱片的設計,在現今M.2 SSD相當普及的今天,能夠更好的適應更多元的裝置和場合,讓玩家不論是上從電競主機、下到遊戲筆電與迷你電腦等,都能暢享因SSD高速所帶來的快感與便利。 廠商名稱:ADATA - XPG -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09-30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Intel開槍了!英特爾ARC A750顯示卡大跳水6,990元再加送大禮包,促銷降價突圍NVIDIA與AMD新顯卡與已鍛鍊過二手礦卡打壓夾擊!
重磅消息:「Intel開槍了!英特爾ARC A750顯示卡大跳水!原先零售價格9,690元,現在限量促銷降價6,990元,一口氣降價28%促銷吸引買氣!」 英特爾的Intel Arc顯示卡可以說還沒上市就先轟動,原因是玩家希望Intel ARC可以出來當救世主,讓A與N之外有第三家的選擇可以挑選。 Intel ARC甫一堆出,就發表了入門版ARC A750與進階版A770,氣勢相當強悍。主力產品為ARC A750,其戰鬥力約莫是GeForce RTX 3060 8GB與Radeon RX 6600 8GB水準。 很巧的,Intel ARC的推出時間,正巧是挖礦潮結束,大量礦工不玩了,把二手顯示卡拋售的時候。 GeForce 3060 8GB/12GB二手礦卡:約台幣5,000~7,000元 GeForce 3060 Ti 8GB二手礦卡:約台幣6,000~8,000元 GeForce 3070 8GB二手礦卡:約台幣7,500~9,000元 *二手礦卡報價、成交價價差很大,完全看買賣雙方議價而定 Intel入門版ARC A750與進階版A770顯示卡,為什麼會遭受到那麼大的銷售壓力?主要是因為與NVIDIA與AMD的戰鬥級產品價格帶重疊。 ARC A750的性能,可以上打GeForce RTX 3060 8GB與Radeon RX 6600 8GB。零售價位的話,約莫是比GeForce RTX 3060 8GB還便宜1,000元。但這樣的價位,玩家容易棄守而挑選NVIDIA的顯示卡,原因是光追的速度比較快,遊戲還有優化。 ARCA770的性能,可以上打GeForce RTX 3060 Ti 8GB與GeForce RTX 3070 8GB。零售價位,約莫是比GeForce RTX 3060Ti 8GB還便宜4,000~5,000元。但這樣的差價,玩家仍有疑慮,原因是Intel ARC顯示卡只有針對DirectX 12最佳化,若是玩以前的舊款遊戲,遊戲運行的效能就很差,玩家一聽很容易就改挑選NVIDIA或AMD的同級顯示卡了! 目前,二手礦卡價格非常甜甜價。 不僅是Intel ARC遭遇強大壓力,就連NVIDIA與AMD的新顯示卡,都遭受到自家二手礦卡攻擊!尤其是現在GeForce 3060 8GB/12GB:約台幣5,000~7,000元,GeForce 3060 Ti 8GB:約台幣6,000~8,000元,GeForce 3070 8GB:約台幣7,500~9,000元。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買到戰鬥力強大的顯示卡,也難怪Intel ARC賣不動了! 市場上有句名言:「沒有賣不掉的東西,只有賣不掉的價錢!」 Intel開槍了!開始嘗試是不是調整價格消費者就會買單。這次,英特爾ARC A750顯示卡大跳水6,990元再加送大禮包,等於是促銷賣ARC 750顯示卡,用更好的優惠,吸引玩家們的目光! 遊戲大作: * 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 2022 價值$2219 創作者軟體(五選三): * PowerDirector 365 (威力導演365 影像剪輯一年訂閱) 價值$1980 * D5 Render (專業渲染 3個月訂閱 ) 價值$3490 * MAGIX Video Pro X14 (影片剪輯 6個月訂閱) 價值$1845 * Topaz Gigapixel AI (AI無損優化照片解析度 完整下載) 價值$3075 * XSplit Premium Suite (實況直播 3個月訂閱) 價值$1845 至於,Intel為什麼會把Arc A750的促銷價格訂在6,990元呢?這就令人玩味了!推估應該是觀察了NVIDIA GeForce RTX 3060 8GB/12GB與GeForce RTX 3060 Ti二手礦卡的價格,才規劃出這樣的定價做促銷!不過,降價了就賣得動嗎?當然,這還是要看玩家們自己的判斷了! Intel Arc A750顯示卡推不動,追究主因,關鍵則是在二手礦卡哪時候售罄!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二手礦卡仍源源不絕的出現,好像永遠賣不完一樣!加上NVIDIA與AMD持續推出新顯示卡,看來Intel Arc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至於Intel Arc顯示卡能不能突圍?打不打得過NVIDIA與AMD新顯卡與已鍛鍊過二手礦卡打壓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空冷/水冷/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風扇】:
-
Intel再見了!SOLIDIGM SSD正式開賣,下架英特爾固態硬碟取而代之,推出P41 Plus、P44 Pro兩大系列SSD!
重磅消息:「Intel再見了!市面上的Intel SSD已經全數銷售完畢。SOLIDIGM SSD正式開賣,下架英特爾固態硬碟取而代之!」 目前,SOLIDIGM SSD正式開賣了!台北光華商場,全台實體店面與網路經銷通路,全都找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PTT網友爆料:「[情報] Intel NAND與SSD業務賣掉很久了,保固...」。先前,很多玩家偏好買便宜的Intel OEM貨,結果現在都不能從Intel或SOLIDIGM出保了。原來,sk Hynix接手之後,原先Intel OEM的貨,Intel會出保,但現在換上SOLIDIGM接手,Intel OEM的貨出保被封印了,跟誰買的就要去找誰做售後服務! 早在2年前,Intel就打算賣掉SSD部門!具體原因,則是因為SSD部門是個賠錢貨! Intel原先不只是CPU、晶片組大廠,還是SSD、NAND Flash大廠。 Intel除了設立晶圓廠,打造自家的NAND Flash,也開發自家的控制器,銷售自家品牌SSD,同時也對外銷售NAND Flash。Intel和Micron還合作開發了次世代快閃記憶體3D Xpoint ,號稱比NAND密度高10倍,速度與耐用度都比NAND快1000倍,結果正式推出之後,原來是一場笑話,產品也賣不好,拖累了整個Intel。起因則是Intel的落後10奈米製程,決定回歸本業顧好整個大局,因此最後決定出售一直燒錢燒很大的Intel SSD部門。 2020年,Intel SSD部門被Intel打包,以美金90億元賣給了sk Hynix。其中,第一階段,sk Hynix需向Intel支付美金70億元,第二階段,2025年03月份之後,再向Intel以美金20億元進行交割。 sk Hynix除了取得了Intel SSD部門的品牌、知識產權,得到了全球營運的20個分支機構,也取得了全球將近2,000名員工,等完全併購了整個Intel SSD部門,以及位於中國大連的NAND Flash的生產線,是用來生產NAND Flash的先進製程12吋晶圓廠。 然而,事實上,sk Hynix也絕對不是傻瓜!Intel SSD部門虧損這麼大,難道sk Hynix是要去做Intel虧損的接盤俠嗎?答案當然不是,sk Hynix的的佈局,其實是要Intel中國大連的12吋晶圓廠。以sk Hynix的強大議價能力,從美金100多億元,議價到美金90億元,還可以分期。而且,還買到了Intel經營多年的SSD品牌,實在是太划算了! 不過,麻煩的是,sk Hynix旗下不只有SOLIDIGM這個經營SSD市場。 sk Hynix旗下,經營SSD市場的,除了有自家sk Hynix,還有ESSENCORE(艾思科)旗下的KLEVV品牌,經營DRAM與SSD市場,目前sk Hynix旗下變成擁有三個品牌在經營記憶體市場,兩個品牌是外面獨立公司。 不得不說,sk Hynix是個愛國企業!在合併了Intel SSD部門之後,目前市售新推出的P41 Plus、P44 Pro兩大系列SSD,我們發現了P41 Plus系列,目前市售為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P44 Pro系列,目前市售為Made In Korea(韓國製造)。 而且,P44 Pro系列是控制器為sk Hynix製造,快取記憶體為sk Hynix製造,NAND Flash也為sk Hynix製造,等於是sk Hynix製造從最上到最下全包,全部自家一條龍生產。 sk Hynix,最後把併購而來的Intel SSD事業,獨立成為了SOLIDIGM。SOLIDIGM這個名字,是以Solid-State(固態)及Paradigm(範例)組合而成,意思是希望成為固態典範、標準。 2021年12月,SOLIDIGM正式成立。SOLIDIGM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 Intel也於近日,公佈了:「Solidigm過渡期間NAND SSD的客戶支援服務變更」公告。宣佈從2022年09月30日之後,Intel SSD的售後服務,全部移交給了Solidigm。 根據Intel的公告,以後的保固將改為標準保固申請(SWR)、進階保固申請(AWR)與貴款。 這邊也就呼應了PTT網友的查詢Intel SSD售後服務,發現Intel OEM的貨出保被封印了,跟誰買的就要去找誰做售後服務! 已經購買Intel SSD的玩家、用戶,以後的售後服務,就要找SOLIDIGM來做RMA了! 目前市場通路的話,Intel SSD存貨,主要是Intel SSD 660p系列,以及Intel SSD 670p系列,台灣地區,Intel代理商聯強、捷元,已於2022年10月份銷售完畢,經銷商也於2022年10、11月份全數出清完畢。 以後,先前購買Intel SSD的玩家、用戶,不用再找Intel做售後服務了,接下來的售後服務,全部交由找SOLIDIGM來處理! 2022年12月份,SOLIDIGM SSD正式開賣了!台北光華商場,全台實體店面與網路經銷通路,全都找得到SOLIDIGM SSD。 P41 Plus系列,為入門級PCIe 4.0 x4規格,控制器採用SMI SM2269XTF,快閃記憶體採用144層3D QLC NAND Flash,容量從512GB~2TB版本,讀取速度達:3,500~4,125MB/s,寫入速度達1,625~3,325MB/s。 P44 Pro系列,為進階級PCIe 4.0 x4規格,控制器採用sk Hynix ACNS075,快閃記憶體採用176層3D TLC NAND Flash,容量從512GB~2TB版本,讀取速度達:7,000MB/s,寫入速度達4,700~6,500MB/s。 值得注意的,SSD市場競爭非常激烈!NAND Flash已經是寡佔市場,供應業者只有SAMSUNG(三星)、SK Hynix(海力士)、Intel(英特爾,已宣布推出SSD業務,整個業務賣給SK Hynix,支援與售後服務交給SOLIDIGM)、Micron(美光)、WD(威騰)、Kioxia(鎧俠,由TOSHIBA [東芝] 記憶體獨立出來)與SanDisk(新帝,晟碟)(已被WD [威騰] 併購),以及中國的YMTC(長江存儲)、GigaDevice(兆易創新),現在Intel SSD搖身一變成為了SOLIDIGM。 SOLIDIGM的出現,能讓sk Hynix一統NAND Flash市場,成為SSD的最後霸主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三星發表12奈米EUV製程DDR5記憶體!SAMSUNG記憶體進入DDR5-7200世代,功耗降低23%、產能提升20%、速度直上7.2Gbps!
隨著記憶體競爭日趨激烈,三星(SAMSUNG)、海力士(sk Hynix)與美光(Micron)三大記憶體廠無不卯足全勁開發更先進製程記憶體,以增加產能、降低功耗、提昇速度,做出更棒的記憶體!先前,三星(SAMSUNG)在2021年12月份宣佈採用了EUV製程開發了14奈米EUV DDR5 DRAM之後。這次,時隔一年,再次宣佈了推出業界最新的12奈米EUV製程DDR5記憶體。 值得注意的是,海力士(sk Hynix)是首家推出DDR5-7200的DDR5高速記憶體顆粒業者,A-Die製程的DDR5記憶體顆粒並已經可以攻上DDR5-7200/7600/7800/8000。三星(SAMSUNG)這次要量產DDR5-7200記憶體顆粒,也將造福玩家,可以享受更高速的記憶體存取速度。 三星(SAMSUNG)今天宣布開發其採用業界首個 12 納米 (nm) 級工藝技術構建的 16(Gb) DDR5 DRAM,並完成與AMD相容性的產品評估。 三星(SAMSUNG)記憶體產品與技術執行副總裁 Jooyoung Lee 表示:「我們的 12 納米範圍 DRAM 將成為推動 DDR5 DRAM 在市場範圍內採用的關鍵推動力。” “憑藉卓越的性能和能效,我們希望我們的新 DRAM 能夠成為下一代計算、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驅動系統等領域更可持續運營的基礎。」 “創新通常需要與行業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以推動技術的發展,”AMD 高級副總裁、企業研究員兼客戶、計算和圖形首席技術官 Joe Macri 說。“我們很高興再次與三星合作,特別是推出在‘Zen’平台上經過優化和驗證的 DDR5 內存產品。”這一技術飛躍是通過使用增加電池電容的新型高 κ 材料和改善關鍵電路特性的專有設計技術實現的。結合先進的多層極紫外 (EUV) 光刻技術,新型 DRAM 具有業界最高的芯片密度,可將晶圓生產率提高 20%。 利用最新的 DDR5 標準,三星的 12 納米級 DRAM 將有助於解鎖高達每秒 7.2 Gbps 的速度。這相當於在一秒鐘內處理兩部 30 GB 的 UHD 電影。新 DRAM 的超常速度與更高的能效相匹配。12 納米級 DRAM 的功耗比以前的 DRAM 低 23%,將成為追求更環保運營的全球 IT 公司的理想解決方案。 隨著大規模生產將於 2023 年開始,三星計劃將其基於這種尖端 12 納米級工藝技術構建的 DRAM 產品線擴展到廣泛的細分市場,因為它繼續與行業合作夥伴合作以支持下一代的高速運算。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MSI TITAN GT77 12UHS-012TW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完全制霸遊戲戰場17.3吋電競筆電!
現在要買筆記型電腦的話,若要選擇效能要最強,規格要頂級,配備要全滿,帶出去可以完全制霸遊戲戰場。可以確定的,今天要介紹由微星所推出的TITAN GT77絕對能滿足玩家的需求。這台電競筆電擁有強大的規格,採用Intel第12代筆電系列Core i9-12900HX處理器,最猛的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筆電獨立顯卡,DDR5-4800 64GB記憶體,4組PCIe 4.0 x4 2TB共8TB固態硬碟,還有為遊戲玩家打造的各種電競元素,包括使用100% DCI-P3色域範圍17.3吋4K 120Hz IPS面板,採用SteelSeries打造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超薄機械式鍵盤,可以說是史上最強17.3吋電競筆電! 世界上有不少玩家,以及專業的用戶,採購預算沒有上限,想要的是能帶著走規格頂天的筆電,可是這樣的需求卻很難被滿足。加上處理器業者改朝換代速度太快,顯示卡也持續推陳出新,導致這樣頂規電競筆電的產品生命週期太短。打造這樣的頂級電競筆電不僅要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終端賣價也不便宜。因此,並沒有很多的筆電業者願意投入這個領域經營。 MSI始終沒有忽略金字塔頂端的高階市場需求,今天要介紹給大家TITAN GT77電競筆電,就是一款完美結合奢華體驗、創新技術與極致效能的夢幻逸品。 TITAN GT77是微星的最高階電競筆電。自從微星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搭載機械鍵盤的電競筆電GT80 Titan SLI,破紀錄使用Cherry機械按鍵,導入了GeForce 980M SLI雙顯示卡之後,就造成了玩家圈的轟動。後續,微星又推出接續版本GT83、GT75,讓全球頂級玩家為之瘋狂。這一次,搶在Intel推出第12代處理器,筆電處理器更新到Alder Lake-HX世代同時,微星推出了TITAN GT77,以17.3吋螢幕尺寸,全滿的硬體規格,要滿足頂級電競玩家完全制霸遊戲戰場的需求。 目前,MSI TITAN GT77台灣只有推出一款規格,完整型號為TITAN GT77 12UHS-012TW。這一機型用的是Alder Lake-HX世代,效能版Intel第12代Core i9-12900HX處理器,擁有8個效能核心與8個節能核心,總共有16核心24執行緒,這個的運算核心可以滿足大部分工作、娛樂與遊戲的需求。顯示卡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筆記型電腦GPU,擁有16GB GDDR6顯示記憶體,採用微星全新開發動態超頻控制(Dynamic Boost 2.0),顯示核心最高超頻跑到1640MHz,控制在最高用電175W之內。 散熱的設計,用的是微星最新開發的MSI OVERBOOST超增壓模式設計技術,這是一個整合CPU+GPU的散熱解決方案,最高可以達成250W散熱功效,能在CPU超頻、GPU超頻與CPU+GPU同時運作時達成節能強效的目的。這款Intel第12代Core i9-12900HX處理器,基礎功率:55W,動態超頻的渦輪功率:157W。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筆記型電腦GPU,則是被控制在175W之內。然而,由於17.3吋筆電的散熱空間有限,又要把重量控制在3~3.5KG,厚度控制在20~25mm之內的話,微星的MSI OVERBOOST超增壓模式設計技術可以同時滿足效能、功耗、重量與厚度的需求。 記憶體的話,這款電競筆電全面引進DDR5記憶體,支援4組DDR5-4800規格UnBuffer SO-DIMM擴充能力。標準配備DDR5-4800 64GB(32GBx2雙通道標準配備,最大可擴充到128GB)記憶體,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應用的需求。硬碟的話,是採用全固態硬碟設計,配備4組PCIe 4.0 x4 2TB共8TB固態硬碟(標準配備,具有3組PCIe 4.0 x4與1組PCIe 5.0 x4的M.2 NVMe固態硬碟擴充槽),保留了升級下一代PCIe 5.0 x4 M.2 NVMe固態硬碟的升級能力。 鍵盤是電競筆電的核心,這款電競筆電採用機械式鍵盤,則是獨家特色!用的是由鍵盤專家Steelseries操刀,特別開發採用Cherry超薄機械式鍵盤,內部採用黃金交叉點接觸系統設計,讓玩家可以在不用外接獨立的機械鍵盤之下,就能直接在電競筆電上面享受操控機械鍵盤所帶來的回饋力道與精準觸發,有最好的操控手感。鍵盤與機身後側的Mystic Light Bar光彩燈效,則可以使用STEELSERIES GG軟體,或者透過MSI Center,使用Mystic Light來做控制,能完全自定義玩家喜歡的色彩、背光與閃爍方式。 在聲音輸出的聽覺方面,喇叭與聲音控制也不馬虎!採用了由DYNAUDIO操刀的音響模組,用的是2個2W的喇叭單體,加上2個2W的重低音單體,並加上了Nahimic音效強化軟體,讓聲音的輸出可以最佳化,享受身歷其境的聲音聽覺感受。 在網路的部份,特別針對遊戲最強化!採用了由Intel Killer操刀的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模組,有線網路用的是加強版Killer E3100G 2.5GbE,能對應更快速度的有線網路網路環境,無線網路則是用了Killer Wi-Fi 6E AX1675i 802.11AX,支援160Hz頻寬的網路傳輸。軟體部分,則可以透過使用Intel獨家開發的Killer智慧中心軟體,調整遊戲最佳化,優先網路存取順序,就能讓遊戲運行更加順暢,掌握克敵致勝的先機。 擴充埠則是該有的都有,擁有3組USB 3.2 Gen 2 Type-A,2組Thunderbolt 4 Type-C,當需要安裝外接式電競鍵盤、電競滑鼠與外接硬碟時,也不會遇到USB Type-A連接埠不夠用的問題。而且,3組USB Type-A埠,都是支援USB 3.2 Gen 2,可以上10Gbps傳輸速度。2組USB Type-C部分,則是Intel Thunderbolt 4規格,除了能支援到USB 3.2 Gen 2x2(USB 20Gbps),新的USB 4.0(USB 40Gbps),還能直接對接支援到Thunderbot 3.0、4.0(Thunderbolt 40Gbps)。螢幕輸出的話,擁有1組mDP與1組HDMI連接埠,可以輸出8K@60Hz與4K@120Hz遊戲畫面,還能透過Thunderbolt 4來做顯示輸出,完整支援多螢幕輸出,能勝任電競比賽時輸出遊戲畫面到大螢幕的任務,也能滿足簡報輸出的多螢幕顯示需求。 在作業系統的搭配上面,這款電競筆電也不馬虎!搭配的是最新版Windows 11 Pro專業版本,而不是一般的Home家庭版本。 顯示的部份,則是支援Intel UHD Graphics內顯與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筆記型電腦GPU,完全不需要額外操作設定,驅動程式與Windows 11作業系統能自動切換。 主要的控制軟體,則是集中在微星自己開發的MSI Center,包括能做硬體監控,可以即時看CPU、GPU使用率,並監控CPU溫度、4個風扇的轉速等資訊。軟體還可以自動升級,持續增加新的功能。比較方便的則是電競模式,能針對電競功能最佳化。遊戲畫面擷取也不用額外的軟體,內建就有提供了抓圖軟體。也能透過功能集裡的Mystic Light來做控制所有的燈效,包括鍵盤背光與機身的燈光顯示。 聲音的輸入輸出控制,則是透過NAHIMIC,具備了麥克風與喇叭聲音的控制,擁有音效追蹤器,包括語音清晰度、智慧音效與虛擬環繞功能應有盡有,是非常強大的音訊軟體控制軟體。 螢幕的顯示也不馬虎,具備了MSI True Color控制軟體,能在遊戲玩家、抗藍光、sRGB、AdobeRGB、Display P3、文書處理與電影不同的顯示模式切換,讓玩家依照需求享用不同的顯示模式。 這款電競筆電的尺寸為397 x 330 x 23 mm,厚度僅僅只有23mm,重量則為3.3KG。 現在要購買MSI TITAN GT77電競筆電的話,台灣販售只有一種款式,完整機型為TITAN GT77 12UHS-012TW,電商售價166,900元(調查日期:2022年12月01日)。目前,只要選購TITAN GT77還有贈送價值8,000元的一年意外損壞保障服務,相當貼心玩家。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MSI TITAN GT77 12UHS-012TW電競筆電,可以看出微星對於這款17.3吋電競筆電的用心與細心,不僅是用上的全滿的軟硬體配備,外觀質感相當好,包裝與整備也相當細心,就連筆電內搭載的軟體,都令人相當滿意。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史上最強完全制霸遊戲戰場17.3吋電競筆電!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電競筆電桌上型電腦】: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科技新聞】: →更多的【PCDIY! 測試中心】: →更多的【PCDIY! 網咖專欄】:
-
超頻記憶體模組2022-12月份台灣賣場行情調查出爐!DDR5-8000 32GB套裝是DDR5-4800同容量5倍價格 達台幣17,990元,DDR5-6400 64GB套裝是DDR5-4800同容量2.8倍價格 達台幣19,950元!
玩家們想要讓電腦跑更快的話,一定要使用超頻記憶體模組!現在剛好是電腦改朝換代的時間點,自從Intel第12代處理器推出之後,電腦正式進入了DDR5記憶體時代。到最近,Intel第13代處理器推陳出新,加上Intel Ryzen 7000系列正式報到之後,DDR5已經成為了新電腦規格主流,能提供更快的記憶體存取速度。 在sk Hynix的努力之下,以及Intel、AMD的持續競爭,加上記憶體模組業者持續推出新產品,超頻記憶體模組越來越快了!到現在2022年12月份,市售最快的超頻記憶體模組,已經到了DDR5-8000,提供了16GB套裝(8GBx2版本),讓玩家可以享受DDR5-8000的超速快感。 然而,現在超頻記憶體模組的行情,速度與價格的區間有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來看看超頻記憶體模組2022-12月份台灣賣場行情調查吧! 根據大三記憶體廠商的產品資料,以及記憶體模組業者的供貨產品情報,與主機板業者的QVL認證資料,我們目前可以知道,電腦用的DDR5記憶體顆粒,Micron顆粒一般最高到DDR5-5200,Samsung顆粒一般最高到DDR5-6000,sk Hynix顆粒一般最高到DDR5-8000。 也因此,若玩家要選用DDR5-5200以上的記憶體模組,目前清一色都是Samsung、sk Hynix顆粒。若玩家要選用DDR5-6200以上的記憶體模組,目前清一色都是sk Hynix顆粒。 目前,DDR5-6000 32GB套裝(16GBx2),目前最便宜已經跌到台幣5,000元以下。 DDR5-64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8,700元起跳,DDR5-66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9,999元起跳。 目前的超頻記憶體模組,以DDR5為主流。 DDR5超頻記憶體的話,過去是以DDR5-5200/5600/6000/6200/6400為主。後來,在sk Hynix的突破之下,以及Intel第13代處理器的推出之後,過去很難的DDR5-6600/6800已經變便宜了!高階的則以DDR5-7000/7200/74007600為主,頂級的則是DDR5-7800/8000。 DDR5-70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10,900元起跳,到了DDR5-72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12,900元起跳! DDR5-78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16,500元起跳。 DDR5-8000 32GB套裝(16GBx2)則要台幣17,990元。 值得注意的,若是電腦要裝32GB的話,買DDR5-4800 32GB套裝(16GBx2)只要3,599元,若是要買爽度比較高的DDR5-7800 32GB套裝(16GBx2)的話,則要花5倍的價格,要價台幣17,990元才買得到! 看到這裡,玩家們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DDR5超頻記憶體模組,都是32GB套裝(16GBx2)呢?這就是因為目前DDR5記憶體超頻,整個超得上去的記憶體顆粒,全部都是sk Hynix的,等於是sk Hynix掌握了整個超頻記憶體的市場! 由於記憶體要超頻到DDR5-6000以上非常難,目前也只有sk Hynix辦得到。因此,記憶體模組業者,也都要等記憶體顆粒廠商供貨,才有辦法做出超頻記憶體模組。sk Hynix的DDR5超頻記憶體顆粒的話,目前是以16GB單條為主,已經可以穩定做出DDR5-8000 32GB套裝記憶體模組產品。 sk Hynix的32GB單條的超頻記憶體顆粒,目前則只能做到DDR5-6000/6200/6400,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半導體技術的提昇,以及製程的進步,現在DDR5記憶體的良率已經相當穩定,產能也相當的平穩。不過,卻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整個後疫情時代,後端品牌廠商備貨過多的狀況之下,拉貨速度變慢,甚至是出現整個拉貨停滯的狀況,這讓上游記憶體顆粒業者的庫存水位持續增加,也進一步讓記憶體顆粒的報價持續下滑! 可以確定的,DDR4、DDR5記憶體價格持續向下!目前,記憶體模組業者,也看到的記憶體顆粒價格下滑的狀況,目前多家品牌記憶體模組業者,正全力開發DDR5-7000級超頻記憶體模組產品,除了提供高階的產品,也可以讓記憶體價格低迷的時候,能有高價的產品穩定住整個營業額。這則是因為限量是殘酷的,DDR5-6000級以上的產品價格穩定,高階DDR5-7000級產品的價格也已經錨定下來,玩家想要跑更快的記憶體速度,就非得花5倍的價格才能享受到DDR5-8000的超速快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記憶體殺很大!DDR5-4800 8GB單條跌破台幣1,000元,每GB容量單價最低降至台幣110元初頭!
號外:「記憶體崩盤了!DDR5記憶體順勢持續下跌,DDR5-4800 8GB單條跌破台幣1,000元!最便宜的,美光Crucial DDR5-4800 8GB單條報價不用台幣900元! 在Intel第12代處理器啟動DDR4轉DDR5改朝換代之後,DDR5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來臨! 今年,在在Intel第13代處理器、AMD Ryzen 7000系列報到同時,可以確定的,新電腦正式全面轉進DDR5時代。在製程成熟,以及三大記憶體廠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海力士(sk Hynix)全面量產之下,烏俄戰爭引爆物價上漲,全球不景氣的狀況,加上疫情趨緩。目前,記憶體廠的記憶體庫存水位增加,也導致了DDR4、DDR5記憶體價格持續下跌! 目前,整體記憶體價格下跌態勢明顯,不僅是DDR4殺很大,就連DDR5也來到甜蜜買點! 最新行情,DDR5記憶體價格,已經來到相當接近DDR4記憶體價格。 標準版DDR5記憶體的話,初始規格為DDR5-4800版本,目前,美光Crucial DDR5-4800 8GB單條報價台幣899元,16GB報價:1,799元,32GB報價:3,599元! 換算回來,每GB容量單價最低降至台幣110元初頭! 在DDR5價格持續下跌同時,目前已經確定,記憶體價格,將在明年上半年築底,DDR5有望在2023年成為主流。預計到了2023年,DDR5的記憶體改朝換代將逐步完成,屆時新電腦將有忘全面進入DDR5時代。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232層3D V-NAND技術快閃記憶體報到!美光推出Micron 2550 NVMe SSD系列固態硬碟,以PCIe 4.0 x4提供絕佳效能與使用者體驗!
美光科技宣佈,Micron 2550 NVMe SSD 已正式向全球 PC OEM 客戶出貨,主要應用於主流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美光 2550 SSD 是全球首款採用 200 層以上 NAND 的客戶端 SSD,美光 2550 憑藉其容量和功耗優勢,[1]實現超越競爭對手的效能,顯著提升響應能力,強化使用者體驗;其低功耗特色更有利於延長工作與家用 PC 的電池工作時間。 美光副總裁暨客戶端儲存事業部總經理 Praveen Vaidyanathan 表示:「我們致力於透過這款 SSD 為 PC 使用者提供卓越體驗。全新的美光 2550 SSD 建立在廣泛使用的 PCIe Gen4 架構為基礎,以及採用美光領先業界的 232 層 NAND 技術,並著重於散熱架構和強化電源設計,打造令人驚艷的應用效能和節能效果。」 美光 2550 SSD 能有效加速主流 PC 平台上的應用,包括遊戲、消費者與企業客戶端裝置,並實現更短的響應時間。美光的諸多創新,例如預測性快取的最佳化,提升了使用者體驗,並在 PCMark® 10 基準測試中為新類別產品樹立標杆。[2]與同類競品相比,美光 2550 SSD 在檔案傳輸速度提升 112%,辦公室生產力應用程式的執行速度提升 67%,載入大型遊戲的速度提升 57%,執行內容創作應用程式的速度則提升 78%。它更提供每秒高達 5 GB 的連續讀取效能,及每秒高達 4 GB 的連續寫入效能,分別較上一代 SSD 提升 43% 和 33%。 美光透過優化啟動或停止自動節能狀態、在控制器中採用先進製程節點,並運用主機記憶體緩衝技術(Host Memory Buffer,HMB)移除 DRAM 以節省功耗。這些創新作法成功達成低於 2.5 毫瓦的電池休眠功耗、低於 150 毫瓦的閒置功耗、以及低於 5.5 瓦的動態功耗,有助於延長電池壽命,以滿足日常運算需求。 Forward Insights 首席分析師 Greg Wong 表示:「我們預期直到 2026 年 PCIe Gen4 仍為筆記型和桌上型電腦的主要介面。像美光 2550 這樣領先的 Gen4 SSD,能創造更佳的使用者體驗,並為 OEM 廠商的系統設計提供良好的儲存解決方案。」 美光 2550 SSD 提供 22x80mm、22x42mm 和 22x30mm 三種外型規格,以及 256GB、512GB 和 1TB 三種容量品項。這些多元選項提供個人電腦系統設計者能針對效能、尺寸、重量和容量組合組靈活性。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MD Radeon RX 7900 XT/XTX重裝上陣,史上最強紅隊遊戲玩家與創作者顯示卡報到 - 介紹篇!
就在不久前,眾玩家引頸期待的 AMD 新一代 Radeon RX 7000 -系列顯示卡正式亮相,除了締造新一輪 3A 平台架構的完整性之外,也等於宣告了全新「7」世代的到來,接續 AMD Ryzen 7000 -系列處理器之後,AMD Radeon RX 7000 -系列顯卡首發陣容將推出 AMD Radeon RX 7900 XT 和 Radeon RX 7900 XTX 兩款旗艦產品。新的顯示卡換上新一代- RDNA 3- 架構,以「省電與效能並進」作為產品的一大核心重點,在幾乎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大幅提升 50% 以上的性能! (2)AMD Radeon RX 7900 XT/XTX重裝上陣,史上最強紅隊遊戲玩家與創作者顯示卡報到 - 開箱篇! (3)AMD Radeon RX 7900 XT/XTX重裝上陣,史上最強紅隊遊戲玩家與創作者顯示卡報到 - 測試篇! 在 發表會後,官方特別針對相關細節方面舉辦一場線上媒體說明會,藉此更詳細的講解新的 -RDNA 3- 架構細節,同時也開放提問以滿足大家對新產品的好奇心,小編也藉著參與這場活動的機會,將說明會的內容稍微整理一下讓大家也跟著了解更多有關 AMD Radeon RX 7000 -系列顯示卡、RDNA 3 的內容以及相關疑問的解答吧! 本次說明會由 AMD Radeon 繪圖技術事業群工程部資深副總裁 王啟尚(David Wang)主講。 在AMD的發布會中就已經對新一代的 Radeon RX 7900 系列做過一番介紹了,與前代相比,新採用的 RDNA 3 架構在整體的晶片設計上有著相當巨大的變化,AMD 首次將 Chiplet 小晶片的概念帶到遊戲顯卡上,整顆晶片由兩種小晶片組成,分別為 5nm 製程的「GCD (Graphics Compute Die)」和 6nm 製程的「MCD (Memory Cache Die)」,前者集中了顯示晶片絕大部分的繪圖運算核心,後者則是裝入了第二代 Infinity Cache。 細部設計方面,RDNA 3 架構更為注重 Infinity Cache 技術在遊戲和運算效率上的優勢,為了盡可能極大化 Infinity Cache 的傳輸效能,AMD 選擇將第二代 Infinity Cache 分裝到 6 枚 MCD 小晶片上,並讓它們圍繞在 GCD 運算晶片四周,以此來提供更多的傳輸通道。 同時每一枚 MCD 都還配有 64-bit 記憶體控制器,來協助增強快取的資料管理,最終讓 RDNA 3 架構的 Infinity Cache 傳輸頻寬達到了驚人的 5.3 TB/s (1 TB/s = 1024 GB/s) 比上一代 RDNA 2 架構暴增達 2.7 倍之多! 因頻寬效能足以滿足當下主流遊戲解析度的需求,即便 Radeon RX 7900 XT、Radeon RX 7900 XTX 的 Infinity Cache 容量從前代 -Radeon RX 6900 XT- 的 128 MB -降為- 96MB,在新架構設計下仍然能夠透過更高的傳輸效率來滿足效能需求。 而在負責運算工作的 GCD 繪圖運算晶片上,受益於更為精進 -5nm- 製程,電晶體的密度可以變得更高,在晶片面積不變的前提下,GCD -晶片的電晶體密度是上一代的- 165%,AMD -也利用此機會對 RDNA 3- 架構的運算單元 (Compute Unit) 進行了大翻修,還加入 -Display Engine、Dual Media Engine 等一系列新的晶片功能。 在 RDNA 3 架構下,新的運算單元轉換過去功能較單一的設計形式,改成了全新的「Unified RDNA 3 Compute Units (統一 -RDNA 3- 運算單元)」,每個單元都一口氣整合了多種運算核心,包含了繪圖暫存器 (VGPR)、串流處理器、光追加速器等。 此外,AMD 也替這些包含在運算單元的核心進行了升級,像是繪圖暫存器的容量就大幅增加了 1.5 倍;串流處理器則加入 Dual issue SIMD units,能夠讓指令的傳輸通道數量翻倍,提供更為靈活的處理資料運算。 更猛的是,RDNA 3 -架構為每個運算單元加入 2 枚 AI 加速器,讓 AI 運算的效率能夠暴增 2.7 倍,也讓 Radeon RX 7000 系列顯示卡成為了 AMD 首款具備 AI 加速功能的遊戲級顯卡,換言之玩家應該可以預期未來 AMD 將有望利用 AI 技術來為遊戲創造更為優質的體驗。 當然現今 3A 大作不可或缺的光線追蹤功能也同樣有獲得強化,RDNA 3 換上了第二代的 RT Accelerator 光線追蹤加速器,對於光線的運算能力將可以比上一代提升 50%。 另一方面,RDNA 3 架構也延續了前代 RDNA 2 高時脈的特色,但為了避免像隔壁棚那樣在功耗上放飛自我,RDNA 3 架構加入了名為「Decoupled Clocks 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階段自動調整時脈,例如在執行遊戲前期的資料分析和載入時,由於此部分內容繁雜,此時核心時脈將可以衝上 2.5GHz,比前代 Radeon RX 6900 XT 的 2.25GHz、Radeon RX 6950 XT 的 2.31GHz 都還要更高,而在執行相對較為簡單的材質光影運算的時候,核心時脈則會稍微降低到 2.3GHz,算是很有智慧調節的設計。 而透過可依照遊戲工作階段調整的時脈控制、AMD 更為先進的電源管理機制和 5nm 製程的優勢,讓 RDNA 3 架構的單位功耗不僅可以比上一代 RDNA 2 降低 25%,浮點運算性能更是從 23 TFLOPS 飆升到 61 TFLOPS,使每瓦效能有著 54% 的提升。 至於在遊戲之外的功能上,RDNA 3 架構還加入了新的雙核心多媒體引擎,時脈是上一代的 1.8 倍,能夠支援新世代的 AV1、HEVC、8K 影像編碼與解碼功能,還可利用AI技術來進行編碼加速,為創作者提供更高的轉檔效率。 既然晶片本身能夠進行 8K 影像運算了,那硬體輸出方面自然也得配合才行,為此,RDNA 3 在顯示輸出 I/O 的部分加入了「AMD Radiance Display Engine」技術,讓 Radeon RX 7000 系列成為第一款能夠支援 Display Port 2.1 傳輸協議的顯示卡。利用 DisplayPort 2.1 高達 54Gbps 的視訊頻寬,Radeon RX 7000 系列顯示卡支援輸出 12-bit 色深的顯示資訊,以及驅動最高 8K@165Hz、4K@480Hz 或 1440P@900Hz 的顯示器,為即將到來的新世代電競螢幕做好萬全準備。 RDNA 3 晶片架構登場後,自然也要有對應的顯卡新品囉!與去年的三卡策略不同,AMD 今年首波準備了兩個型號,分別是 Radeon RX 7900 XT 以及首次公開出現的全新型號 Radeon RX 7900 XTX。 Radeon RX 7900 XT 在定位上屬於上一代 Radeon RX 6900 XT 的繼任者,擁有 84 個 CU 運算單元,核心基礎時脈定在 1.5GHz,遊戲時脈則是定在 2.0GHz,並利用 Decoupled Clocks 技術二段爆發到 2.4GHz,比起自家卡皇 Radeon RX 6950 XT 的 2.31GHz 還要更高。 內建 Infinity Cache 的部分則是從上一代的 128MB 改為 80MB,但誠如前文提到,由於 RDNA 3 架構將 Infinity Cache 封裝在 6 枚 MCD 小晶片中,讓頻寬大幅度提高 2.7 倍,因此能夠達到更好的快取利用率,足以打破容量上的瓶頸限制。 而且,Radeon RX 7900 XT 再一次對顯示記憶體進行了升級,將容量從上一代的 16GB GDDR6 提升到了 20GB 320-bit GDDR6,以此滿足 4K、甚至是 8K 的影像需求。 功耗方面,Radeon RX 7900 XT 僅需要 300W,與 Radeon RX 6900 XT 完全相同,因此卡片的電源只要 2 組 8 Pin 便可以驅動,體積與厚度也同樣維持在 2.5 Slot,也就是說,就算原地升級也不用擔心要換電源供應器甚至整組機殼的煩惱。 從命名上就能感受到 Radeon RX 7900 XTX 是一款比旗艦還旗艦的重磅產品,整體規格用力往上堆,光是運算單元就從 Radeon RX 7900 XT 的 84 顆一口氣衝到 96 顆!同時時脈也同樣向上衝高,遊戲時脈來到 2.3GHz,瞬間最高時脈則可以達到 2.5GHz。 同時 Infinity Cache 的部分則是從 84 MB 微幅增量到 96MB,顯示記憶體更是用上 24GB 的 320-bit GDDR6。與去年相比,AMD 可以說是把 Radeon RX 7900 XTX 和 Radeon RX 7900 XT 之間的差異做的更為明顯了呢! 然而即便運算單元、時脈、記憶體都大幅增加,Radeon RX 7900 XTX 在功耗和體積上卻控制得極為出色,卡片對電力的需求只有 355W,所以同樣只需要 2 個 8 Pin 的電源線就能滿足供電,且厚度也是維持在 2.5 Slot,只有公版卡的長度從 Radeon RX 6950 XT 的 276mm「些許」增加到 287mm,對於現在多數的主機機殼來說,仍然是一個充滿餘裕空間的尺寸。 效能方面官方表示 Radeon RX 7900 XTX 可以在 1440P 解析度的電競遊戲中跑出 300 FPS 以上的成績,部分遊戲如《鬥陣特工2》、《特戰英豪》的 FPS 值還能達到 500 FPS 以上。 若繼續把解析度提升到 4K 解析度,諸如《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刺客任務3》等遊戲也能獲得 275FPS 以上的成績,均超越了 DisplayPort 1.4 所能負荷的頻寬極限,這也是為何 AMD 要預先替顯示卡準備好次世代的 Display Port 2.1 視訊連接埠,讓頂級電競玩家能夠提前做好更換新世代螢幕的準備。 最後,在硬體之外,AMD 在 -11/8- 也推出 FSR 2.2 更新,用以進一步強化基於 FSR 2.0 技術的遊戲影像畫質,Microsoft 微軟自家的競速遊戲大作《極限競速:地平線》為是第一款率先支援 FSR 2.2 功能的遊戲。 另外,官方也預告了嶄新的「FSR 3.0」功能,AMD 表示 FSR 3.0 將會提供名為「Fluid Motion」的補幀技術,可以在兩個畫面之間額外再生成一個畫面,等於遊戲的 FPS 值將直接翻倍! FSR 3.0 將會在 2023 年正式跟玩家見面,實際畫面的效果和遊戲陣容大家就先拭目以待吧! 從首波推出的 Radeon RX 7900 系列顯卡上,我們不難發現 AMD 對於 RDNA 3 架構在設計的思路上相當注重「合理性」,新產品在大幅度推升效能的同時,也做到優秀的功耗、卡片體積控制,讓玩家只須用最少的成本就能換取最大的體驗,而不是為了一張顯卡換掉幾乎整台主機。 目前 Radeon RX 7900 系列於 12 月 13 日開賣,各位已經籌備好預算準備更換顯卡的玩家不妨期待一下,一同看看 AMD 能否再次發揮「真香」本領,為市場帶來更多驚豔的衝擊吧!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空冷/水冷/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風扇】:
-
Intel第13代最強Core i9-13900KS處理器規格表現身!戰鬥力更勝Core i9-13900K/KF,速度飆上史上最高6.0GHz!
號外:「最強的Intel第13代最強Core i9-13900KS處理器要來了!不僅速度標上6.0GHz,目前的Intel Z790主機板可以支援,舊款的高階Intel Z690主機板也能驅動得了!」 就在前幾天,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前幾天才在Intel創新日(Intel Innovation),於2022年10月18日發表了Intel第13代最強Core i9-13900KS處理器。 目前,Core i9-13900KS處理器,可以說是Intel 7製程的最高效能表現,可以直上6.0GHz。以10奈米製程規格的Intel 7製程來說,能在消費級產品提供6.0GHz工作時脈已經非常的強悍! 近日,終於有人洩漏了Intel第13代最強Core i9-13900KS處理器規格表。 從這張Raptor Lake-S的規格表,我們可以看出,Core i9-13900KS處理器是在Intel Thermal Velocity Boost(Intel 傅熱速度)的時脈上到6.0GHz,也就是可以在工作負載、處理器能力、以及處理器冷卻解決方案推動得了的時候,就可以在1~2核心運行到6.0GHz。 Intel 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Intel 渦輪加速 Max 技術 3.0)的時脈也提升到5.8GHz。全核工作時脈,一樣維持5.5GHz。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最高階的Core i9-13900K/KF處理器的Processor Base Power為125 W (PL1),Maximum Turbo Power為253 W (PL2)。在飆上了6.0GHz之後,Core i9-13900KS處理器Processor Base Power為150 W (PL1),Maximum Turbo Power為253 W (PL2) Total Cores:24 #Performance-cores:8 #of Efficient-coresl:16 Total Threads:32 Max Turbo Frequency:5.80 GHz Intel Thermal Velocity Boost Frequency:5.80 GHz Intel 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 Frequency:5.70 GHz Performance-core Max Turbo Frequency:5.40 GHz Efficient-core Max Turbo Frequency:4.30 GHz Performance-core Base Frequency:3.00 GHz Efficient-core Base Frequency:2.20 GHz Cache:36 MB Intel Smart Cache Total L2 Cache:32 MB Processor Base Power:125 W (PL1) Maximum Turbo Power:253 W (PL2) Total Cores:24 #Performance-cores:8 #of Efficient-coresl:16 Total Threads:32 Max Turbo Frequency:6.00 GHz Intel Thermal Velocity Boost Frequency:6.00 GHz Intel 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 Frequency:5.80 GHz Performance-core Max Turbo Frequency:5.40 GHz Efficient-core Max Turbo Frequency:4.30 GHz Performance-core Base Frequency:3.00 GHz Efficient-core Base Frequency:2.20 GHz Cache:36 MB Intel Smart Cache Total L2 Cache:32 MB Processor Base Power:150 W (PL1) Maximum Turbo Power:253 W (PL2) 目前,Intel官方報價的話,Core i9-13900K散裝版報價美金589元,盒裝版報價美金599元,台灣盒裝版報價台幣21,500元(調查日期:2022/12/10),Core i9-13900KF散裝版報價美金564元,盒裝版報價美金574元,台灣盒裝版報價台幣20,300元(調查日期:2022/12/10)。 Core i9-13900KS報價的話,目前則還沒正式公告。不過,已經有代理商知道還沒公告的價格,預計將會比Core i9-13900K高出美金200元左右,價格約莫賄絡在美金789~799元,終端價格將會在台幣30,000元內! 目前,已知的消息,Intel第13代最強Core i9-13900KS處理器將會在CES 2023正式發表!同時登場的還有AMD加強版3D V-Cache版本Ryzeon 7000X3D,可以說Intel與AMD的新一波大戰一觸即發! 6.0GHz的爽度,就是不一樣!帶來了更高時脈的性能,爽度也更高。玩家錢包準備好了沒?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