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超頻風潮又來了!Intel Kaby Lake處理器上市之後,沒鎖倍頻的「Core i7-7700K、Core i5-7600K、Core i3-7350K」,再次引爆「超頻上5GHz」話題!體質好的Intel第7代Core處理器,K系列處理器版本,搭配強力空冷散熱器,電壓加壓,倍頻跑50x、51x、52x,輕輕鬆鬆就能跑5.0~5.2GHz。然而,就在AMD Ryzen處理器上市之後,全新的Ryzen 7家族,提供了強大的性能,以及具備了超頻能力,沒鎖倍頻的「Ryzen 7 1700、1700X與1800X」,同樣引爆「超頻上4GHz」話題!體質好的AMD Ryzen 7家族處理器,搭配強力空冷散熱器,電壓加壓1.45~1.50V,倍頻跑40x、41x、42x,輕輕鬆鬆就能跑4.0~4.2GHz。 然而,要搭配什麼電競級散熱器,才是超頻神兵利器呢? MSI GAMING電競形象深植人心,GAMING主機板、顯示卡已經是不少遊戲玩家的採購首選,但除了這些關鍵零組件外,MSI也有推出電競鍵盤、滑鼠等電競周邊。這次,則推出了最新電競風格的「MSI CORE FROZR L CPU 散熱器」。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的話,可以幫助沒鎖倍頻的「Ryzen 7 1700、1700X與1800X」處理器「渦輪加速」,衝上「4.0~4.2GHz」,對於超頻,可以說是神兵利器的CPU超頻神器。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的話,也可以幫助沒鎖倍頻的「Core i7-7700K、Core i5-7600K、Core i3-7350K」處理器「上太空」,衝上「5.0~5.2GHz」。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上市的「MSI CORE FROZR L CPU電競級CPU散熱器」吧! 這可是一款,同時支援Intel與AMD主流處理器的玩家級散熱器, Intel平台的話,支援主流LGA1151、LGA2011-3腳位處理器,AMD平台的話,支援主流AM3+、FM2、AM4腳位處理器,都能對應支援。更強的,就連最新AMD Ryzen也沒問題,AM4腳位處理器已經能支援,可以帶你超頻飆上極速,讓CPU空冷超頻衝上極限。 針對Intel與AMD處理器,這款散熱提供了兩款底板,安裝前請先翻閱說明書,才能快速完成安裝。實際安裝步驟並不困難,最花時間的反而是找出正確的螺絲。雖然微星這款散熱器已經貼心地將螺絲都一一整齊放置在配件盒,但卻沒有標示出能與說明書對應的標示代號,所以還是得花時間一一比對,有點美中不足,如果日後能增加標示,就會更方便用戶安裝。這次安裝使用的是Intel Z170主機板+Intel Core i7-6700K處理器,也就是LGA1151平台。 為了瞭解這款散熱器的效能,我們使用了Intel原廠風扇當作對照組,並使用AIDA64進行穩定性測試,針對CPU進行燒機,測試燒機30分鐘之後,CPU溫度的變化。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 4.0 GHz/4.2GHz (Turbo) 主機板:GIGABYTE Z170X-GAMING7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2133 @ 2133 4GB × 4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 SSD:OCZ Trion 15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的話,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始販售。店家報價的話,AUTOBUY歆宇報價:1,890元,原價屋報價:1,890元。 原廠風扇雖然是隨CPU免費附贈,但僅能提供基本的散熱效能,如果機殼內的對流與散熱沒做好,仍然可能會過熱而造成當機。如果想要讓CPU更低溫,就得要選購一顆散熱效果強的CPU散熱器。以MSI CORE FROZR L CPU 散熱器的散熱效能來說,表現相當優異,實際測試時,風扇轉速也只有不到1500轉,因此運轉時也沒有甚麼噪音。但比較要注意的就是,這款散熱器的體積比較大,重量也不輕,安裝時要注意是否會卡到其他零組件,也要小心主機板板彎的問題。目前這款CPU散熱器的市場報價為1890元,價格也是屬於比較偏中高階定位,雖然微星並不是專門生產CPU散熱器的廠商,但以這款產品來說,表現還不錯,若預算足夠的話,可以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1,890元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華擎ASRock G10 Gaming Router實測開箱,AC2600電競無線路由器中的頂尖之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無線網路技術的創新,越來越多終端設備導入802.11ac。802.11ac的話,首先是無線路由器到位,接著是無線網路卡出現,再來是主機板也引進,品牌筆電、桌機也相繼導入,最後連手機、平板、電視機,全面進入了802.11ac的時代。直到最近,802.11ac的新旗艦機種AC2600[AC2500](4-Stream)、AC3100[AC3150](4-Stream)、AC5300[AC5400](4+4-Stream)相繼問世,終於發展到了超高速無線網路的新境界。在越來越多的業者加入之下,更多元的802.11ac無線路由器也相繼出爐,價位也越來越善解人意。對於重視網路連線速度的電競玩家來說,一台高檔的無線路由器,更是不可或缺的上網對戰神器。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華擎科技所推出,針對玩家設計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電競無線路由器」。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D-E8AV1Lc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功能介紹影片 華擎是國內台灣主機板大廠,所推出的主機板也擁有不少愛用者。這次因應電競玩家的高速連網需求,以及看到了物聯網的高速發展,特別推出了首款無線路由器產品「ASRock G10 Gaming Router電競無線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型號:ASRock G10 Gaming Router ●FCC認證:○ ●解決方案:Qualcomm 802.11ac 4-Stream(Dual Band) ●無線路由器等級:AC2600(AC1733 + N800) ●應用處理器:Qualcomm Atheros IPQ8064(Dual Core,ARM,1.4GHz) ●主記憶體:2顆南亞NANYA NT5CC128M16IP-D1共512MB的DDR3L-1600 SDRAM ●快閃記憶體:1顆旺宏Macronix MXIC MX25U25635F共256MB ●2.4GHz頻段 無線網路晶片:Qualcomm Atheros QCA9980 無線網路設定:4x4:4 無線網路頻寬支援:20MHz、40MHz 無線網路處理:802.11bgn 功率放大器:SKY 2623L 最高傳輸速率:800Mbps ●5GHz頻段 無線網路晶片:Qualcomm Atheros QCA9980 無線網路設定:4x4:4 無線網路頻寬支援:20MHz、40MHz、80MHz 無線網路處理:802.11ac + 802.11an 功率放大器:SKY85405-11 最高傳輸速率:1733Mbps ●802.11ac無線網路規格:802.11ac Wave 2 - 80MHz,MU-MIMO ●有線網路晶片:Qualcomm Atheros QCA8337 有線網路設定:1-1GbE-Wan + 4-1GbE-Lan ●天線:8個3.5~4dBi隱藏式天線(External PA方案,High Power) ※備註:○表示不詳,待確認 現在,最夯的就是「電競無線路由器」了!玩家,若有在打怪練功衝裝備,這款ASRock G10 Gaming Router,是不錯的選擇。引進了GAMING BOOST功能,這是個QoS頻寬管理,可以針對遊戲封包,進行排程優化,設定成遊戲優先。這樣子,對於分秒必爭的遊戲來說,無形之中,等同就能加快網路傳輸,在瞬息萬變的網路傳輸之中,尤其是網路遊戲對戰,取得致勝先機。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本身就是一台電競無線路由器,針對電競最佳化。加入了電競串流功能,不斷對各種遊戲封包最佳化,可以選擇自動更新,可以針對遊戲封包優化,進行優先處理,減少延遲。最明顯的,當各種網路封包進行處理的時候,遊戲封包會優先,遊戲的Ping值會下降。 電競無線路由器,可以讓玩家享受更好的遊戲環境,在遊戲中可以達到克敵致勝的功效。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句話,用來形容無線路由器,可以說是相當貼切。從規格的制定,技術的演進,到了最後產品的上市,可以說新品效能持續翻新,整體的提升,帶來了訊號更強.速度更快.用戶更多.距離更遠。 2012年中,802.11ac的無線路由器推出之後,AC1750(3-Stream)率先報到。網路卡部分,電腦用的AC750(1-Stream)、AC1200(2-Stream)無線網路卡最先推出,一開始就是USB 3.0版本。到了後來,搭載802.11ac無線網路的桌機、筆電、手機與平板相繼出籠。桌機、筆電的話,一開始只搭載AC750(1-Stream)、AC1200(2-Stream),後來,也引進了AC1750(3-Stream)、AC1900(3-Stream)無線網路卡。最新,則是出現了AC3100(4-Stream)網路卡。手機、平板的話,礙於省電的考量,一開始只引進AC433+N150(1-Stream),到了後來,才導入了AC1200[AC867+N300](2-Stream)。 無線路由器方面,AC1750(3-Stream)無線路由器最先發表,到了後來,AC750(1-Stream)、AC1200(2-Stream)、AC1450(1-Stream)、AC1600(2-Stream)、AC1900(3-Stream)陸續發表,緊接著更強的AC2400[AC2350](4-Stream)、AC3200(3+3-Stream)也推陳出新。最新,則是推出了AC2600[AC2500](4-Stream)、AC3100[AC3150](4-Stream)、AC5300[AC5400](4+4-Stream)無線路由器。 值得注意的,從802.11ac的新旗艦機種AC2600[AC2500](4-Stream)、AC3100[AC3150](4-Stream)、AC5300[AC5400](4+4-Stream)問世之後,正式進入了802.11ac Wave 2的新時代。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在外觀設計上,與市售許多旗艦級802.11ac無線路由器有很大的不同。根據廠商表示,設計概念是希望能成為客廳中的裝飾,或甚至是大眾場所中的一件藝術品擺飾。因此在外觀設計上捨棄傳統無線路由器的造型,而改用立體塔狀的設計,這樣的設計也比較省桌面空間,擺設上比較不用擔心會佔用太多空間或卡到其他物品。外殼採用黑色鏡面多邊角設計,但缺點是容易沾染灰塵與指紋。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電競路由器,採用Qualcomm Atheros解決方案。支援AC2600規格,因此可提供玩家更快速的上網速度與區域網路檔案傳輸速度,而且還具備網路遊戲連線最佳化的設計,可以降低網路遊戲LAG的機率。G10也支援目前當紅的物聯網功能,可以讓用戶透過G10紅外線遙控各種家電,甚至還可以把手機畫面傳送到電視機上顯示,可說是一款具備全方位功能的超強無線路由器。 應用處理器部分,採用了Qualcomm Atheros IPQ8064晶片,採用TSMC 28nm LP製程。雖然,規格上,說這是一顆ARM架構雙 核心處理器,事實上,這是一顆ARM架構四核心處理器。 主核心處理器為Qualcomm Krait CPU,為雙核心1.4GHz,專攻運算,次核心網路加速為Network Accelerator CPU,為雙核心730MHz,專攻網路封包處理。對外,提供2組USB 3.0埠。內部網路晶片,使用的是PCIe 2.0介面。 無線網路部分,搭配2個Qualcomm Atheros QCA9980的4x4:4模組。第1個Qualcomm Atheros QCA9980模組,採用4x4:4設定,負責5GHz頻段,處理802.11an+ac無線網路,最高速支援到1733Mbps。第2個Qualcomm Atheros QCA9980模組,採用4x4:4設定,負責2.4GHz頻段,處理802.11bgn無線網路,最高速支援到800Mbps。 有線網路部分,搭配1個Qualcomm Atheros QCA8337晶片,提供了5-Port GbE有線網路,設定為1-Wan + 4-Lan,傳輸速度支援10/100/1000Mbps。 快閃記憶體的話,使用1顆旺宏Macronix MXIC MX25U25635F共256MB快閃記憶體,韌體部分,作業系統存在裡面。記憶體的話,使用2顆南亞NANYA NT5CC128M16IP-D1共512MB的DDR3L-1600 SDRAM主記憶體。與眾不同的,加入了紅外線模組,這主要是為了提供物聯網功能,設計成可以學習紅外線遙控器,記錄遙控器的模式,進而提供遠端遙控器使用功能。 以往,無線路由器的設定,總是相當複雜,要不然就是操作不容易。華擎在這次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上面,引進了全中文化設定,並加入了視覺化操作介面,位的就是讓玩家可以更容易上手,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無線路由器的設定。 802.11ac無線路由器,發展至今,已經從第一代的802.11ac Wave 1,僅支援SU-MIMO,發展到第二代802.11ac Wave 2,支援MU-MIMO。兩者有什麼差別呢?主要就是在多工的處理上面。第一代的802.11ac Wave 1,與傳統的802.11abgn,一樣是屬於單工架構,同一時間,僅能處理一個裝置的無線傳輸。當很多個裝置,要進行無線傳輸的時候,這時,就會出現需要等待,得等到第一個裝置完成工作,才能處理第二個裝置的工作。 第二代802.11ac Wave 2,進化到多工架構,同一時間,能處理多個裝置的無線傳輸。也因此,不管在家庭使用,多人同時無線上網,或者辦公室使用,多人同時無線上網,這時候,就能發現第二代802.11ac Wave 2無線路由器,真正的多工處理能力,無線網路多工處理加速之下,無形之中,就可以發現無線網路變快了! 第二代802.11ac Wave 2,是在AC2600(AC2500)、AC3100(AC3150)與AC5300(AC5400),新型的802.11無線路由器上面,才有的功能。這次介紹給大家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也提供了MU-MIMO,是屬於第二代802.11ac Wave 2的無線路由器。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使用的是隱藏式八天線設計。雖然,目前在天線設計上面,有兩派爭議不斷。隱藏式天線派,認為隱藏式才美觀,而且,還認為天線根本不用更換,也不需要調整。外接式天線派,認為天線外接才夠強,而且,還認為天線要調整角度,得提供使用者可以更換高增益天線,覺得這樣比較厲害。 雖然,絕大部分的玩家,認為天線越大支越強。不過,實際上,隱藏式天線,並不輸給外接式天線,差異完全在功率放大器,以及天線的增益值差別,影響到的是無線網路的收訊範圍。然而,由於目前的無線路由器,採用的是MIMO架構,以ASRock G10 Gaming Router來說,用的是4x4:4架構,裡面有8根天線,分別是2.4GHz頻段4根,與5GHz頻段4根,高增益天線反而會產生干擾,影響到4-Stream的傳輸性能。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採用隱藏式天線設計,反而更可以凸顯出外觀造型,不管是直擺,或者是橫擺,都相當美觀。 ※特別注意:經過實機拆解,發現隱藏式天線的配置,是針對直擺設計,因此不建議橫擺!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設定相當簡單,與ADSL Modem、Cable Modem或FTTH Router完成連線之後,接著只要開啟瀏覽器,並輸入http://192.168.1.1 或「ASRock.router」或可以開啟軟體設定介面。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除了使用電腦外,在行動裝置上安裝APP,也可以開啟設定介面。而且還可以透過APP以紅外線遙控的方式來操控家電。 #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VSZs4ek-zeQ 使用ASRock G10 Gaming Router,控制其他家電的操作示範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可以把內附的H2R可攜式無線路由器拿起來單獨使用。例如出國旅遊時,如果飯店內只有有線網路,只要把網路線連接到H2R的WAN孔,就可以轉為無線網路,分享給手機、平板上網。H2R另一個獨特功能是,可以直接連接到電視機的HDMI孔。然後就可以把手機、平板的畫面與音樂傳送到電視機上播放。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WrS2lUrhA 使用H2R來傳送手機畫面到電視機觀看的操作示範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電競無線路由器」的無線網路訊號穩定性與強度如何?實際傳輸效能怎麼樣? 這邊準備了2 台ASRock G10 Gaming Router,2 台PC,1支802.11ac,1-Stream,最高傳輸速率:433Mbps的Android系統ASUS Zenfone Zoom智慧型手機,與現在最強的AC3100規格,可進行4-Stream無線網路傳輸,5GHz頻段,一般模式傳輸速率可上1733Mbps,使用Broadcom NitroQAM技術,傳輸速率可上2167Mbps,最新的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進行了許多效能測試,提供非常好的參考依據。 測試無線路由器1:ASRock G10 Gaming Router(1)無線路由器 測試無線路由器2:ASRock G10 Gaming Router(2)無線路由器(測試檔案傳輸效能使用) 測試桌機:PC(1) 測試桌機:PC(2) 測試手機:Android系統ASUS Zenfone Zoom智慧型手機(802.11ac,1-Stream,最高傳輸速率:433Mbps) 測試無線網路卡: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AC3100無線網路卡,5GHz頻段,最高傳輸速率:2167Mbps,又稱AC2167。使用特規Broadcom NitroQAM技術) PCDIY!民權東路辦公室,佔地約80坪,整個辦公室為木工裝潢,木質牆壁隔間,上方為標準輕鋼架,長方形的辦公室。 測試結果顯示:「檔案傳輸速度,可達935~988Mbps。效能表現,合乎預期!」 測試結果顯示:「檔案傳輸速度,可達706~907Mbps。效能表現,合乎預期!」 測試結果顯示:「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與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無線路由器,兩者出現不相容的狀況!正常,應該可以用1.73Gbps連線,但卻出現『連線速度一直上下亂跳』,連線速度在1.1Gbps~1.7Gbps間亂跳。」 由於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802.11ac的4-Stream無線網路卡解決方案,802.11ac的4-Stream一般模式,最高連線速率可達1733Mbps,802.11ac的4-Stream特規Broadcom NitroQAM模式,最高連線速率可達2167Mbps。 詢問廠商的結果,目前已知採用Broadcom BCM4366解決方案的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與採用Qualcomm Atheros QCA9980無線網路晶片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無線路由器,兩者出現無法維持1.73Gbps連線,正在檢測是無線網路卡的問題,還是無線路由器的問題,再來進行問題排除。 測試結果顯示:「ASUS PCE-AC88無線網路卡,與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無線路由器,5GHz頻段下檔案傳輸速度還蠻快的。」 測試結果顯示:「雖然PCDIY!辦公室有許多隔間,但在各房間內的收訊都相當不錯。即便在最遠的F區測試上網速度,上網速度仍然可以突破200Mbps。效能表現,還算不錯!」 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的話,全球各地區,皆已經陸續開賣。美國newegg,報價:美金189.99元(折合台幣6,053元)。美國amazon,報價:美金216.52元(折合台幣6,898元)。日本PC DEPOT,報價:日幣19,980元(折合台幣5,515元)。中國淘寶網,美國代購報價:人民幣1,699元(折合台幣7,943元) 整體來說,這部電競無線路由器,全球報價皆介於台幣六千元出頭。 日本地區,比較便宜,則是因為最近日幣貶值,產生價差。台灣地區的話,預計近期上市,官方建議售價:6,299元,保固期一年。市場上普遍預估,這款AC2600無線路由器,市價:將會落在5,999元左右。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PCDIY!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 歡慶「PCDIY!二十週年慶」,全新推出的「PCDIY!玩家團購」活動。這邊,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優惠商品。本次選出來的PCDIY!超靚品,特惠價格數量有限,先搶先贏。PCDIY!粉絲們可別錯過喔! 支援,ATM現金轉帳付款,VISA、MasterCard、JCB CARD信用卡刷卡付款! PCDIY!官方商店,不定期推出各檔優惠活動,提供限量「折價券」現折 - 再殺,敬請密切注意! 目前,與ASRock G10 Gaming Router,採用一樣Qualcomm解決方案,硬體規格相同的AC2600無線路由器,品牌與機種還蠻多款式競品! AC2600無線路由器,比較早推出的,則是NETGEAR R7800 Nighthawk X4S,PChome 24h報價:7,790元。價格,比較便宜的AC2600無線路由器,則是TP-LINK Archer C2600,PChome 24h報價:6,499元。 號稱,系統軟體比其他家還要厲害的AC2600無線路由器,則是Synology RT2600ac,PChome 24h報價:7,500元。最新,還有一款新推出的AC2600無線路由器,ZyXEL armor Z2 NBG-6817,PChome 24h報價:7,790元。 這幾家推出採用Qualcomm的AC2600無線路由器網通業者,裡面不少,原本打算想要使用Broadcom解決方案,也想要推出AC3100(也稱AC3150),AC5300(也稱AC5400)。結果,據傳Broadcom非常強勢,僅供應給少數網通業者,NETGEAR、D-Link與ASUS屬於優先名單。 不過,風水輪流轉。Broadcom的確厲害,802.11ac非常強勢。Qualcomm則搶先開打下一局,祭出802.11ad解決方案,率先供應AD7200晶片組,2.4GHz頻段支援最高800Mbps,5GHz頻段支援最高1733Mbps,60GHz頻段支援最高4600Mbps,並引進10GbE支援。 目前,已經供貨的AD7200無線路由器,則有TP-LINK Talon AD7200,PChome報價:19,999元。台灣即將引進的AD7200無線路由器,則還有NETGEAR R9000 Nighthawk X10,台灣已經有美國水貨代購商供應,已經有玩家買到,上面有SFP+的10GbE(光口)。 華擎推出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訂價:6,299元,零售市場終端售價:5,999元。功能不輸其他家,還具備電競最佳化,遊戲優先功能,以及創新物連網架構功能。 而且,就算比起價格,也相當具有競爭力,算是物超所值的AC2600無線路由器。 相較於市售的其他款旗艦級無線路由器,ASRock G10除了具備高速的無線傳輸速度外,還附贈H2R可攜式無線路由器,讓用戶無論在家裡或出外旅遊時都可以高速無線上網。搭配紅外線發射器還能透過網路遙控家電,升級為智慧家庭生活。 比較可惜的是,華擎沒有推出可以與這款無線路由器搭配,對應的AC1733傳輸速率的AC2600無線網路卡。目前市面上的802.11ac無線網路卡,大多支援AC867傳輸速率的AC1200無線網路卡,傳輸速率僅到867Mbps,少數支援AC1300傳輸速率的AC1900無線網路卡,傳輸速率僅到1300Mbps,也無法完全對應。然而,市場上已經有一款支援AC2133傳輸速率的AC3100無線網路卡,不過,這款是Broadcom特規,Broadcom的4-Stream無線網路卡,最新韌體與驅動程式,已被發現無法相容於Qualcomm Atheros的4-Stream無線路由器,傳輸速率僅能到1300Mbps,相容性問題仍待解決。 而且主流的有線網路卡,速度也僅有1000Mbps,因此要完整發揮這款無線路由器的速度,可還得再等等。雖然如此,在多人使用環境下,越大的無線傳輸頻寬,越不用擔心被多人同時連線所塞爆,這就是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的優勢所在。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華擎最新推出的ASRock G10 Gaming Router,看到了對於無線路由器的用心,採用了最新的AC2600無線網路晶片組,不但加入了電競元素,也引進了物聯網概念功能。看到了台灣主機板業者,對於網通世界的強力企圖心,以軟實力與硬底子,用心開發無線路由器,讓我們台灣設計的電競無線路由器,可以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AC2600電競無線路由器中的頂尖之作! 廠商名稱:ASRock -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6,299元 →更多的【PCDIY! 網通設備】: →更多的【PCDIY! NAS】: →更多的【PCDIY! 辦公室設備】: →更多的【PCDIY! 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 數位3C】:
-
華擎ASRock Z270 Extreme 4實測開箱,玩家級物超所值炫光電競主機板
為迎接最新Intel Z270晶片組的上市,國內各大主機板廠商早已規劃出各式主機板產品,從高階到低階都有,以滿足各消費族群的需求。以下就讓我們先來看看華擎(ASRock)所推出中階產品,最新發售的ASRock Z270 Extreme 4主機板吧! 華擎(ASRock)在主機板產品線,主要規劃出Extreme、Overclocking、Gaming等系列,其中Extreme極致系列,超頻為其主打特色。其主機板以用料實在,同時提供超高C/P值,讓玩家能夠用到最優惠的價格,買到物美價廉的高階主機板。 這次在Intel 200系列晶片組上市之際,華擎也推出Z270 Extreme 4主機板,同樣承襲該系列的超頻基因,搭配這次也加入RGB燈效,可外接LED燈條,協助玩家組裝出可超頻又具備燈光絢麗效果的高階電競主機。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透過圖說,來帶領大家了解這張主打超頻玩家市場的華擎ASRock Z270 Extreme 4主機板吧! 華擎(ASRock)主機板有Extreme、Overclocking、Gaming等系列,其中Extreme極致系列,超頻為其主打特色。其主機板以用料實在,同時提供超高C/P值,讓玩家能夠用到最優惠的價格,買到物美價廉的高階主機板。這款Z270 Extreme4,採用黑白兩色主題配色,主機板中間有個X的圖像非常顯眼。同樣承襲該系列的超頻基因,並加入Aura RGB LED燈效,可外接LED燈條,協助玩家組裝出可超頻又具備燈光絢麗效果的高階電競主機。提供4組DDR4插槽與3組PCIe ×16插槽,其中兩組PCIe x16插槽上配有鋼鐵強化設計,可防止板彎,可支援最多3-way SLI或CrossFireX的多繪圖卡運作(x8/x8/x4)。在用料上也非常講究,同樣採用Super Alloy超合金設計哲學,搭配高密度電容,以及超大鋁合金散熱片,提升系統穩定度。華擎主機板提供4年保固服務,只要上網登錄即可。 在儲存設備支援度上,提供8組SATA 6Gb/s插槽,在PCIe插槽兩旁,有一組Ultra M.2插槽,以PCIe 3.0 x4連接,傳輸頻寬高達32Gb/s,可以用來安裝M.2介面的SSD,發揮SSD效能極限。另外主機板靠近背面I/O區有預留一組M.2 Key E插槽,可安裝Mini-PCIe Wi-Fi介面卡,升級到無線網路連網能力。在音效方面,華擎提供Purity Sound 4「天籟美聲4代」音效技術,採用Realtek ALC1150高傳真120dB訊噪比音效晶片,賦予玩家更純淨自然的超優質音效饗宴。在網路方面,內建1組Intel I219-V Gigabit LAN,提供超穩超快網路傳輸效能。在周邊連接埠方面,背板提供4組USB 3.0、2組USB 3.1 (Type-A/C各1)與4組USB 2.0埠。顯示輸出則支援DVI、D-Sub、HDMI,傳統螢幕、新螢幕都吃,免接顯卡就可三螢幕輸出。 華擎主機板的UEFI BIOS,提供EZ模式與進階模式。可一鍵超頻,或在O.C. Tweaker頁面依照特殊的超頻需求來做細部調整。在System Browser也有類似微星BIOS一樣的瀏覽主機板上面的各元件,並偵測出各插槽/插孔所安裝的元件,讓初學者能夠快速就手。在Windows環境下,華擎提供了一站式的好用工具程式:App Shop,不僅能偵測最新BIOS、驅動程式、工具程式,並提供安裝與更新服務,此外還有各式線上遊戲的安裝試用、虛擬寶物領取,並提供防毒軟體試用版。像是AppCharger提供USB快充功能。XFast LAN則是即時網路流量監控程式,讓網路管理更有效率。A-Tuning則是一鍵超頻、Auto RGB LED可調整燈效。App Shop可讓玩家發揮出主機板的最佳效能與應用。 ASRock Z270 Extreme 4主機板的話,台北光華商場正熱賣中,原價屋報價:4,700元。 這次,實測開箱了ASRock Z270 Extreme 4主機板,對於其完整的功能設計,以及物超所值的價格印象深刻。 整體來說,這是一張玩家級物超所值炫光電競主機板。 廠商名稱:ASRock -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CPU】:
-
GIGABYTE AERO 15開箱實測,兼顧美工繪圖與電競娛樂的輕薄筆電頂尖之作
技嘉推出的AERO系列超輕薄筆電,採用文武雙全的設計理念,讓輕薄與高效能並具,同時符合商與或娛樂的需求。先前推出的AERO 14,共有黑色、橘色與綠色款等三種款式。上蓋採用特殊的奈米壓印(NIL) 技術,成就出高質感、低污染的纖薄機身,搭配獨特金屬質感,不同角度能帶出立體光影變化,碳纖紋路流露出獨有的3D立體觸感。 這次,技嘉再推出AERO 15,為15吋窄邊框螢幕的機種,同樣是主打超快效能的超薄電競筆電。只是這次不一樣的是,AERO 15領先業界與色彩權威Pantone合作,其每一台AERO 15在出廠前皆經過Pantone原廠校色儀校色過,因此螢幕能夠呈現出最真實的色彩,適合美工繪圖、創意工作者,在呈現作品時,能以無色差、與真實世界相同的顏色呈現出來,讓創意不再受限,成為隨時可帶出去的行動繪圖工作站。 相較於一般主打電競功能的筆電來說,AERO 15可說是集「大螢幕、高效能、超輕薄、真色彩」等各項特色於一身,滿足電競玩家們的需求,更可滿足商務人士、創意工作者在效能與輕薄上的需求。在大螢幕方面,AERO 15配備了15.6吋的霧面顯示器,並採用窄邊框設計,等於是14吋機身擁有了15.6吋的大視野,讓設計空間更寬裕,視界看得更廣泛,螢幕解析度為FHD (1920x1080),並有UHD (3840x2160)的機種。高效能方面,AERO 15內裝採用最新Intel Core i7-7700HQ處理器,運作時脈為2.8~3.8GHz,比上一代6700HQ的2.6~3.5GHz還快7.6~8.5%。同時搭配16GB DDR4-2400記憶體,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繪圖處理器,加上內建超快速的M.2 SSD,不僅開機速度快,且執行各式應用軟體、遊戲軟體都能瞬間載入,讓遊戲效能與美工創作都發揮到極致,提供遊戲玩家們最佳的娛樂享受,並提供創意工作者更快速的系統反應之需求。 在超輕薄方面,AERO 15的機身重量僅有2.1公斤(含電池與SSD),其變壓器也只有475克。相較於其他15吋的高效能筆電動輒3~5公斤來說,AERO 15可說是非常輕薄。至於真色彩方面,AERO 15的螢幕已有經過Pantone校色過,能提供最真實的色彩。若您拿取色票,跟螢幕所呈現的顏色對比,就可以發現兩者的顏色是一模一樣,不像一般的螢幕會有色偏現象。因此對於從事平面設計、美工、繪圖等行業的消費者,在設計各種作品時,就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實作,不須真正列印出來,或做出實際樣品出來驗證真品的實際顏色,讓創意不因螢幕的色差而打折。 在音效方面,這款筆電機身內建兩組2W喇叭,並內建Dolby Digital Plus音效技術,讓音效能夠完美呈現,賦予玩家高品質、具臨場感的音效享受與震撼力,搭配前置的Webcam,與內建的麥克風,讓實況主們能夠將遊戲畫面即時傳送給觀眾或粉絲,再造網紅的高人氣。在連網設計方面,內建了Intel AC-8265雙頻無線網路(支援802.11n/a/ac),並支援藍牙4.2 + LE的功能,提供完整的無線連接能力。筆電本身具備RJ45乙太網路孔,提供Gigabit Ethernet的有線網路連接能力。至於在儲存空間方面,則是內建M.2 SSD 512GB的儲存空間。 至於擴充性方面,AERO 15提供3組USB 3.0、1組USB 3.1 Type-C接頭 (支援USB 3.1裝置,與Thunderbolt 3周邊),並提供HDMI 2.0、mini-DisplayPort 1.3等視訊輸出介面。此外還內建了SD/SDHC/SDXC讀卡機。至於變壓器除了提供筆電供電或充電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1組USB充電孔,輸出電量為5V / 2.1A,可為iPad這類需要大電量的行動裝置來充電,讓行動商務人士在幫筆電充電時,也能順便幫手機或平板充電。 筆電的鍵盤區,採用孤島式大鍵帽鍵盤,共有101鍵,並採用全彩單點燈效設計,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指定每顆按鍵的背光顏色,共有1680萬色可供選擇,搭配各種燈效,可在鍵盤上發揮出五光十色的動人樂章。除此之外,還能針對不同的遊戲來設定會用到哪些按鍵,以方便玩家快速按到對的按鈕。再加上具備Macro(巨集)設定功能,玩家可以將各種招式預先錄製好,以便在遊戲中一鍵發大絕,贏得勝利! 在軟體方面,內建Smart Manager軟體可輕鬆設定筆電的各種功能,包含音量、亮度、電源模式、無線功能開閉、攝影機開關、觸控板開關、螢幕切換、滑鼠速度、字形設定、螢幕鎖、Pantone校色、螢幕色溫、風扇轉速…等等。至於Smart Dashboard則可監控CPU、GPU、記憶體、網路、風扇等使用狀況,並進而調整效能模式與風扇轉速。而Smart Update則可快速將驅動程式與應用程式升級、Smart USB Backup則可將系統備份至隨身碟,以備日後還原之用。 一般使用情況下,獨顯(NVIDIA GPU)是開啟的,若進入BIOS設定,將3D Graphics Acceleration選項關閉,即可改用內顯(Intel GPU)來運作,提供更長的電池續航力,提供行動人士全天候的使用需求。 在效能方面,因配置了NVIDIA GTX 1060等級的GPU,因此各式主流的遊戲,在Full HD的解析度下皆有不錯的表現,請見附表的各項測試成績中,在DirectX遊戲方面以Full HD (1920x1080)的最高畫質測試,幾乎都能提供60 FPS以上的超強悍效能。至於VR方面,在SteamVR測試下達到6.8高分,可以玩簡單的VR遊戲。而在OpenGL的效能方面,嘗試以SpecViewPerf 12做測試,可發現大多數專業軟體都有不錯的效能。 其他實測效能方面,以FurMark燒機15分鐘,獨顯GPU溫度為40~75°C。在耗電量方面,待機時為20~99W,滿載時達到104W。至於電池壽命方面,以PCMark 8實測一般工作時,可以支撐3.5小時以上,若關閉獨顯的話,最長可撐大約5~6小時。整體來說,GIGABYTE AERO 15,重量只有2.1公斤,能讓「商務應用」與「遊戲娛樂」都能一機搞定。消費者外出可以拿來辦公,其15吋螢幕幾乎完勝其他筆電,而回到家時,就可以拿來做娛樂用途,不管是看電影或是玩遊戲,都能一機勝任!值得推薦給專業人士以及玩家們選購。 #綜合評比: 外型:★★★★☆ (4.5分) 輕薄:★★★★☆ (4.5分) 散熱:★★★★ (4分) 功能:★★★★☆ (4.5分) 效能:★★★★☆ (4.5分) ▼表1 產品規格配備 ▼表2 元件與綜合效能評測數據 ▼表3 遊戲相關評測數據 ▼表4 繪圖類效能評測軟體測試數據 這次,實測開箱了GIGABYTE AERO 15輕薄筆電,對於其輕薄的外型設計,搭配高階的硬體配備,能兼具玩家、商用、美工繪圖人士等需求。因此PCDIY!這裡給予高度的評價。整體來說,AERO 15是輕薄商用、專業、電競筆電中的頂尖之作!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市場行情:64,900元起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MSI Trident 3 Arctic VR7RD 雪白機開箱實測,精品迷你電競桌機的再次突破之作
現在,電腦要用來玩遊戲,不僅效能要夠力,外觀造型也要講究,這時候就得選擇精品電競桌機。雖說目前玩家圈比較流行的還是自己組裝電腦,挑選自己喜歡的各種零組件,把電腦硬體組裝起來,弄得金光閃閃的,再安裝作業系統、驅動程式與應用程式,等同是自己打造自己的夢幻球隊。 不過,也有另外一派的玩家,偏愛品牌電腦業者的電競桌機,因為近年來電腦品牌業者們,也開始重視可客製化,以更高度的工業設計,加入獨創的元素,提供與眾不同的風格,讓玩遊戲的電競桌機,也能更具玩家風格。如今品牌電腦業者,更進一步針對講究時尚品味的玩家需求,尤其對於會擺放在客廳、臥房與書房的應用,必須兼顧外觀質感與運作靜音的雙重要求,來開發出精品級電競桌機。 智慧家庭(Smart Home)是最新的家庭數位應用,也有人稱為數位家庭(Digital Home)或數位生活(digital Life),更有人說這就是未來家庭(Future Home)、智慧生活(Intelligence Life);智慧家庭的觀念來自於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西元1996年前瞻的發表了「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一書,書中就清楚描繪了智慧家庭的夢想,可以說智慧家庭就是不斷前進的未來家庭、智慧生活,這可以說是人類進化未來家庭、智慧生活的腳本。 在智慧家庭之中,電腦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現在要購買桌上型電腦,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透過組裝電腦,再來就是購買品牌電腦。若是要將電腦放置在客廳,或者高度裝潢的書房、臥房,那麼電腦的外觀肯定不能太馬虎,需要有一定的質感才能不顯突兀。然而,要能跟客廳的電視、音響、喇叭與裝潢能搭配,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現在的電腦,即便要放在客廳、書房與臥房,也要能玩遊戲,具備電競功能,顯示卡一定要夠力。這麼說來,透過組裝電腦方式,來打造客廳電腦並不容易,除了需要挑選好的機殼,搭配靜音電源供應器,還要選用低功耗處理器與顯示卡。選用組裝電腦,或許是一個選擇。當然,還有另一種方式,可以直接選購品牌電腦業者精心設計的電競桌機,除了可以進行文書處理與簡報工作,當然可以瀏覽網路,播放數位音樂與4K UHD網路影片,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玩市面上的重量級遊戲。高質感的電競桌機,精品級外觀,優質功能設計,是智慧家庭應用,重要的一環。 客廳要用的電競桌機,乍看之下,似乎和書房要用的電腦沒什麼不同。但事實上,客廳要用的電腦的確要求比較高,首先,一般比較講究的家庭,客廳會有裝潢,會有沙發,也會有各種擺設,也很有可能會有電視牆,旁邊會有擺放電視音響設備的空間,因此電腦主機的外觀不能沒有質感,否則就會顯得突兀,可以確定的是一般電腦主機不適用,筆電與平板或許可以勝任要求,但不一定適合客廳使用。因此買一部精品電競桌機,比較能滿足真正的智慧家庭的電競,以及家庭娛樂需求。微星的MSI Trident 3系列精品電競桌機,就是因應時尚品味而生,要帶領大家進入高質感電競桌機新紀元。 MSI Trident 3外觀設計,採用書本型設計,尺寸含立架:353.73 x 97.56 x 251.35 mm,不含立架:346.25 x 232.47 x 71.83 mm,體積:僅4.72公升,重量:僅3.17KG,整體來說外觀輕巧,重量輕盈,算是可攜帶式的電競桌機,外觀具備時尚質感,屬於精品電競桌機。不但可以橫擺,也可以直放,並提供了專屬多角度可調底座,直放也可以調整角度,適用於客廳的擺設搭配。 繼先前推出黑色款的版本之後,微星科技(MSI)再度推出的Trident 3 Arctic電競桌機,採用雪白色造型。非常吸睛!且繪圖效能更強悍,此白色版本的Trident 3 Arctic,不僅有時尚外型,還有強悍的遊戲表現。讓你不管是買來自己用,或買來送情人,都非常的實用。買來之後,放在客廳、書房與臥房都非常合適,不僅可以用來上網、打報告、看4K影片,甚至玩直播、玩2017年心醉的重量級遊戲,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安靜無聲,讓您不需要聽到惱人的散熱風扇噪音!可說是您想到的各種需求,微星都幫您做到了! 想想看,很多人都是希望擁有一部能夠兼顧輕巧迷你、時尚造型、效能強勁、極靜省電的電競桌機,這種苛求幾乎很難同時達成,但是,微星確實做到了。因為微星是完全重新打造這款精品級電腦,如同手工打造跑車那樣的態度來設計玩家們心目中最完美的電競迷你桌機,而非市面上隨隨便便拿既有的電腦元件來東拼西湊,由於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必須同時顧慮到空間佈設最佳化、散熱最佳化、效能最佳化,以及維持靜音需求,因此微星在該主機內,將許多元件的配置都極盡最佳化,除了硬體的緊湊機身要求做到盡善盡美之外,在軟體的調校上也非常到位,賦予玩家最棒的電腦使用體驗。正因為如此,微星Trident 3系列精品電競桌機,獲得了「德國iF DESIGN AWARD 2017」大獎肯定,可說是精品電競桌機中的頂尖之作!接下來就來看看這次雪白色造型版本,有什麼特別之處。 MSI Trident 3 Arctic的外觀設計,同樣採用書本型設計,尺寸含立架:353.73 x 97.56 x 251.35 mm,不含立架:346.25 x 232.47 x 71.83 mm,體積僅4.72公升,重量僅3.17KG,整體來說外觀輕巧、重量輕盈,算是輕便攜帶的電競桌機,外觀採用雪白造型,非常具有時尚質感,屬於精品電競桌機。其擺放設計除了橫擺之外,也可以直放,搭配其專屬的多角度可調底座,直放也可以調整角度,適用於客廳的擺設搭配,其雪白造型,就像是時尚的白色家電,擺在家裡非常受到矚目! 開機鈕在上方,並有全彩LED燈效,可透過Mystic Light軟體來設定燈光效果。主機前方有各式連接埠,包含硬碟指示燈、耳機孔、麥克風孔、USB 3.1 Type-C、USB 3.0 x2、VR-Link專用HDMI埠。而背後的連接埠,則有音效孔、USB 3.1 x1、GbE LAN、鎖孔、USB 2.0 x4、HDMI輸出、電源孔、VR-Link連接孔,以及顯示卡上的DVI、HDMI 2.0、DisplayPort等。非常豐富。 在散熱設計上,MSI Trident 3 Arctic採用第2代寂靜風暴冷卻系統(Silent Storm Cooling 2),搭配獨立的氣室設計,將CPU與GPU進行分離散熱,也就是CPU有獨立的風流系統,顯示卡也有獨立的散熱設計,確保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系統效能與工作噪音可以達到平衡的目的,閒置狀態的噪音僅22dB,全負載狀態的噪音也僅31dB,整體的靜音表現也相當出色,相當適合作為客廳多媒體中心,或者書房、臥房的電競桌機。 在擴充能力方面,MSI Trident 3 Arctic該有的功能也一應俱全。有線網路使用Intel i219V,無線網路使用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8 /BT 4.2,USB共提供8埠(1組USB 3.1 Gen1 Type-C,3組USB 3.1 Gen1 Type-A,4組USB 2.0 Type-A),顯示卡有2組HDMI 2.0輸出,並使用更高檔的330W變壓器來供電,以提供足夠的電源。 在效能方面,由於MSI Trident 3 Arctic採用Intel最新一代Core i7-7700處理器,搭配更高檔的NVIDIA GeForce GTX 1070 8GB高階繪圖卡,更搭配了Intel超高速NVMe (PCIe 3.0 x4)介面的SSD,因此不管是開機速度、執行速度,都是飛快級的效果。在遊戲方面的表現,幾乎所有市面上最新的遊戲在4K (3840x2160)解析度下,都可以開啟最高畫質來執行,並擁有不錯的流暢度。 詳細效能表現,請見附表的各項遊戲測試成績,可看見在Full HD (1920x1080)的最高畫質之下,提供至少平均 50~130 FPS、最高平均達160 FPS的超強悍效能。若是在2K (2560x1440)解析度的最高畫質之下,也能提供平均39~115 FPS、最高平均達120 FPS的絕佳性能。至於4K/UHD (3840x2160)的解析度下,則大多遊戲皆有32~40FPS的水準,部份遊戲只要將畫質調整到中等,即有40FPS的表現。其中的數據,有些遊戲在DX12會比DX11快一些,可完整發揮出CPU+GPU合作無間的狂暴效能。 至於VR方面,當然在SteamVR測試下獲得10.9的非常高分,玩VR絕對順暢無比。該機器也提供VR Link連接線,可以將訊號轉至前置面板,讓玩家方便連接VR頭盔。其他實測效能方面,以FurMark燒機15分鐘,獨顯GPU溫度為40~77°C。在耗電量方面,待機時為35W,滿載時達到207~223W,可說是非常省電又兼顧效能的精品電競迷你桌機。 綜合上述測試結果,此電競桌機就是可以打造出2K/4K解析度、最高畫質的超細膩遊戲畫面,而且提供不Lag的超強遊戲環境,不管是MOBA、FPS、RTS、VR類型的遊戲,微星Trident 3都能勝任,且最重要的是「非常安靜」,玩遊戲時主機幾乎沒有風扇的噪音!可說是玩家們的夢幻級的迷你電競桌機,提供最優勢的硬體配備,讓玩家不管是在客廳玩,或是家裡玩,或是帶到LAN Party會場玩,都能游刃有餘,並帶領玩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綜合評比: 外型:★★★★★ (5.0分) 輕薄:★★★★★ (5.0分) 散熱:★★★★★ (5.0分) 功能:★★★★☆ (4.5分) 效能:★★★★★ (5.0分) ▼表1 產品規格配備 ▼表2 元件效能評測數據 ▼表3 3D/VR/燒機相關評測數據 ▼表4 遊戲相關評測數據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市場行情:56,900元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01) (02) (03) (04) (05)
-
drobo 5N2智慧備援NAS超強,他傻瓜、你聰明!
最近的WanaCry綁架勒索程式造成許多企業與玩家的困擾,相信前陣子電腦用戶們都很擔心會不會中獎,事實上,想要免除這些威脅還是得從使用習慣下手才行,除了標準的防毒防駭軟體的加裝之外,定期備份是比較保險的做法,不過,對許多人來說,除了基本的備份之外,最多也就挑一台NAS來做備援,可是,NAS的設定繁瑣,用起來實在沒那麼簡易、快速,難道沒有比較Smart的方式或選擇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除了大家比較耳熟的Q牌、S牌之外,訴求聰明使用的drobo也在國內知名代理商展碁國際的力推之下,進入到國內市場來,之前在站上就已經介紹過前一版本的5N了,那新推出的5N2又有哪裡不同呢? 認真來說,其實5N與新推出的5N2外觀上也是採用同樣設計,除了在處理器的速度有所提升之外,內建記憶體的容量也從1GB DDR3提升到了2GB DDR3,整體的讀寫表現5N2有明顯的效能提升,此外,另一個不同點之處在於對網路的支援性,5N2提供了2組的GigaLAN,讓玩家的可支援性也更多了一些,從下方的比較表可以看到這兩者間的比較,玩家可以視實際需要來選擇是要用新版的5N2還是原本的5N就可以了。 就Drobo的訴求定位來看,Simple、Safe、Smart這3S的口號當然不是喊假的,連官方的形容詞都定位在「NAS界的傻瓜相機」,真的做到「他傻瓜、你聰明」的地步,完全無需複雜設定,只要玩家把硬碟塞進NAS機器裏頭就好,也不用管是不是同一個廠牌、同一個容量,就像傻瓜相機一樣,拿起來就按下快門即可,其他的,通通自動化,其實drobo就是這樣的模式,只管把硬碟丟進機器內就好,其他的就交給drobo吧!它會搞定這一切的。 雖然先前介紹過了5N,但是新版的5N2也是要來簡單的開箱一下,一打開包裝可以看到有歡迎字眼的說明,取下附件盒之後可以看到底下固定的相當密實且工整的機器本體,整個拿出來可以發現到機器外面還包著一個袋子,玩家外出可以直接背著走了,而drobo的Logo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設計上面可是不斷強調這是drobo的產品。 看過硬體的部分,其實在軟體的安裝上,drobo一樣提供了玩家相當簡單與聰明的方式,進到drobo官網上就可以step by step的一一完成設定,不用擔心看不懂,官網上頭有清楚教學,下載Dashboard這個軟體就可以搞定一切了,記得依照使用的作業系統來做選擇,有Windows跟MAC兩種可以挑選。安裝好Dashboard之後,連接上網路就可以看到drobo 5N2的身影,drobo自動設定了韌體更新與連線模式,玩家可以快速的看到NAS的相關資訊,事實上在軟體設定上,drobo提供了使用者相當方便的模式,免去繁複的設定、自動且直覺式的選單設計,輕鬆就能夠完成NAS的安裝與連結,對於玩家來說不僅使用上無負擔,而且無須考量安裝的硬碟品牌與容量大小,真的是超方便的。 這次使用的是5顆WD Red 6TB硬碟,先來看看在NAS Performance Test 1.7的數據,從測試上可以看到區網內的存取速度,最大讀取與最大寫入速度分別為117.01MB/s、114.40MB/s,表現相當亮眼。接著透過Fastcopy來複製檔案,分別copy到5N2以及從5N2 copy到C槽,複製5GB到5N2的效能表現提升到105.80MB/s,用時48.39秒,比較前版本5N來說提升不少的速度,明顯有效能增進,對於拉檔案到NAS的運作可以說增速不少,而複製5G到C槽的數據可以看到也有111.30MB/s,也略比前版5N好一些。另外,透過ATTO也可以看到5N2的表現如何,從64KB開始大都維持有100MB/s以上讀寫的水準,整體來說,drobo 5N2可以提供玩家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當然,如果想要讓效能更進一步提升,與5N同樣的在底部設置了mSTA插槽,可以自行加裝SSD來做為快取以加速5N2的讀寫效能。 應該沒甚麼比看燈號顯示就知道狀況的方式了,drobo透過燈號顯示來告知玩家應該要如何處理,綠燈:當然是正常囉!要是出現紅燈,那就代表硬碟掛點,請盡速更換一顆新的硬碟,玩家只要換上一顆新的硬碟,5N2就會自行完成所有的動作,如果出現黃燈情況,表示正在建立系統中,事實上在Dashboard軟體裡面也可以看到rebuild狀態,只要看一眼就知道NAS運作是否正常,drobo未免也設計得太過於聰明了吧! 5N2支援企業級的DroboDR災難資料回復功能(可以做到同步1:1資料鏡射),讓玩家可以用最少的預算就能獲得最高等級的資料安全性,只要透過軟體就能設定,玩家也可以透過APP就能輕鬆且安全的控制(DroboAccess、DroboPix),基本上就是做到玩家可以免除複雜設定就能達到資料保護的效果。 不得不說,drobo真的有用心,官網上還有模擬器可以自行操作,除了可以選擇中文介面、清楚步驟設定與說明外,選擇好機器型號就可以做模擬設定了,玩家可以查看在安裝了不同數量與容量的硬碟後,可用容量有多少、運作模式又是如何,這模擬器包括了目前drobo推出的NAS系列以及DAS等產品,有興趣的玩家可以上去玩玩看。另外,如果不知道如何從舊NAS搬移到新的NAS也沒關係,drobo官網上一樣有可以參考的step by step,照著做就對了,完全不用玩家花腦筋的啦! 如同drobo的3S訴求一樣,Simple、Safe、Smart,簡單、安全、聰明,對玩家來說,安裝NAS的主要目的有達成,又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就能夠輕鬆設定完成,完全就是他傻瓜、你聰明的作法,drobo在這上面實現了玩家對NAS最直白的定義,也替使用者在安全防護上,築起了一道防禦網,如果您正有添購NAS的打算,也想要聰明的達成備份的需求,那麼drobo就是您的好選擇之一,這款新推出的5N2,可是不容錯過的好物! 廠商名稱:Drobo Data Storage Solutions 廠商信箱:apacsales@drobo.com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展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371-6000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電競、挖礦好搭檔─技嘉GA-AB350M-Gaming 3主機板
最近的挖礦主題正夯,想當個人礦工也不難,配備個全套AMD系列就可以當個小礦工了,而目前的AMD Ryzen + Radeon RX500系列的顯示卡可以擁有比較具優勢的算力,算是現下當紅首選;就算不當礦工,AMD平台玩遊戲一樣可以嚇嚇叫,來瞧瞧技嘉出品的這片GA-AB350M-Gaming 3主機板可以有怎樣的利害功能吧! 從彩盒上的標示可以看到這款AB350M-Gaming 3的設計包裝,具有電競風格的味道,上頭也標示了幾項技嘉的特色,包括了Ultra durable、Smart Fan 5、VR Ready、USB 3.1 Gen2、NVMe PCIe 22110 M.2等,事實上,技嘉的多項獨特功能都有內建在這款AB350M-Gaming 3上頭,下面我們就來一一檢視一下。 這款GA-AB350M-Gaming 3從型號上就可以知道採用的是AMD B350晶片組,CPU支援的是AMD Ryzen系列以及AMD第7代A系列/Athlon處理器,板子的尺寸為Micro-ATX規格,支援的記憶體插槽有4-DIMM的DDR4,除支援雙通道技術外,可對應DDR4 2133/2400/2667/2933/3200MHz(高頻率則是超頻運作),容量最高可支援至64GB。PCIe擴充插槽則是提供了3條,分別支援PCI E x16、PCI E x4、PCI E x1,儲存裝置介面則是提供有6 SATA3以及M.2 x1(可支援至Type 22110),另外,也支援RAID 0/1/10功能。 USB則是提供了多達14組,晶片組提供了10組(2x USB 3.1 Gen2 Type-A/2x USB 3.1 Gen1/6x USB 2.0)、處理器有4組(USB 3.1 Gen1),分別設置於主機板後端連接埠以及主機板內USB插座,後方連接埠另外也提供有PS/2鍵鼠端子、D-sub x1/DVI-D x1/HDMI x1、RJ-45接頭以及3x音源接頭(音源輸入/輸出/麥克風)。 雖然尺寸上採用了Micro-ATX規格,但是在功能設計上可是不輸標準ATX大板,光是看看前面的硬體配置就可以發現技嘉在這塊板子上的用心。接著來透過CPU-Z與GPU-Z,檢視一下板子與搭配顯卡等的相關資訊吧! 既然是打著Gaming的命名,而且融入了電競的風格,那在效能上是不是也可以帶給玩家不錯的表現呢?就讓我們來實測看看就知道了!透過CPU-Z的Bench測試可以看到搭配了Ryzen 1500X之後的AB350M-Gaming 3在單核與多核心的表現,以及採用了PCMark 7的測試數據,而搭配了AMD RX570的效能表現也可以在3DMark的實測上一覽無遺。 測試平台除了AB350M-Gaming 3主機板外,搭配了AMD Ryzen 5 1500X、Corsair DDR4 8G x2、PowerColor AXRX570 4GBD5、OCZ Trion 150 SSD 960GB、ENERMAX Platimax 1350W等。 這款AB350M-Gaming 3主機板除了在功能設計與用料上加入了技嘉的獨特用心外,並融入了電競風格特色,搭配上AMD Ryzen系列的多核心優勢,帶給玩家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透過3A平台的組建,選擇AMD RX500系列的顯示卡來加持,將會有更優秀的遊戲感受可以提供給玩家體驗,而技嘉在軟體上也提供了相當多款供使用者選用,只要透過APP Center就能一一加入,其中的Smart Fan 5更是提供了玩家可對應軟硬體配置來做直覺式的使用需求。在超頻性的部分,搭配上X系列的Ryzen,AB350M-Gaming 3同樣也提供了多樣的可調整空間,對於想要體驗超頻樂趣的玩家來說,也可以自由發揮的來試試看。而最近的挖礦風氣正夯,AMD系列顯卡可是目前的大熱門,3A平台可是最佳選擇,想當小礦工、沒事挖挖礦來玩玩也是個不錯的體驗,整體來說,AB350M-Gaming 3提供了相當多元化面向的特色,不僅在效能上可以滿足玩家的需求,價格上也是相當親民,建議售價2,890元加上長達5年保固,C/P值可是相當高的呦!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PLEXTOR M8SeY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隨著SSD持續改朝換代,在效能、容量與價格,皆更有競爭力,消費者與企業用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也正因為SSD物美價廉,速度又快,整個市佔率持續翻升,傳統HDD則節節敗退,剩下大容量硬碟市場,仍佔有性價比優勢。原先,SSD主力用的儲存元件,為傳統2D型SLC Flash、MLC Flash與TLC Flash,隨著科技的進步,快閃記憶體的發展,2D NAND的Flash時代已經過去,終於進入了所謂的V-NAND的Flash,也就是3D NAND的Flash新時代。最新,訴求性能的高階PCIe SSD,現在也開始投入TLC SSD懷抱。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浦科特最新採用TLC Flash的PLEXTOR M8SeY SSD 512GB固態硬碟吧! PCIe SSD的話,介面從PATA、SCSI、SATA、SAS,到了後來的mSATA與M.2,出現了SATA Express。最新,發展到PCIe 3.0 x4電路版本。當然,也有PCIe 3.0 x8與PCIe 3.0 x16電路版本。也衍生出了HHHL卡版版本,與M.2子卡版本。 簡單來說,市場上販售的工作站級、旗艦級PCIe SSD,全都是客製化卡板設計,唯有重新的電路設計,才有辦法做出極致效能的表現,優點就是速度超快,缺點,就是價格昂貴。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PCIe SSD,由於可以直接對應主機板的PCIe匯流排插槽,沒有PCIe電路的傳輸瓶頸。先前,一開始就有PCIe 2.0 x2,後來有PCIe 2.0 x4,以及最新PCIe 3.0 x4。企業級PCIe SSD,一開始就採用了PCIe 2.0 x8。後來,企業級PCIe SSD,改採PCIe 3.0 x8與PCIe 3.0 x16。 PCIe SSD,也有子卡版本,那就是M.2子卡。不過,要注意的是,M.2子卡有很多種規格,有分成SATA版本,以及PCIe版本。這表示,M.2子卡,並不一定走PCIe。M.2子卡,先前的規格,有的是PCIe 2.0 x1或PCIe 2.0 x2。現在,新一代M.2子卡,M.2 SSD,主流規格是PCIe 3.0 x4。M.2 SSD,搭配PCIe的M.2 SSD轉接卡,透過轉接而成,就可以轉成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PCIe SSD。 U.2版本,則是針對傳統硬碟,設計的PCIe連接器。最新規格,內部電路,也是PCIe 3.0 x4。簡單來說,這是為了快速安裝PCIe SSD,針對傳統硬碟型,所改良設計的規格,採用SFF-8639連接器,方便插拔安裝硬碟所設計。 SATA Express,一開的設計,本身是一PCIe 2.0 x2插槽,附帶2個SATA 6Gb/s插槽。SATA Express上面的2個SATA 6Gb/s插槽,還可以分離作為獨立安裝SATA 6Gb/s硬碟使用。不過,由於一開始先天的不足,處理器以及晶片組上面不足的PCIe Lane數量,導致SATA Express被設計成只有PCIe x2,第一代導入的Intel 9系列主機板,Z97與X99上面的SATA Express,只有PCIe 2.0 x2,到了Skylake的Intel 100系列主機板,上面才進化到PCIe 3.0 x2。 浦科特這次發售的PLEXTOR M8Se PCIe SSD,與M8Pe PCIe SSD,兩者為孿生親兄弟,PLEXTOR M8Se PCIe SSD用的是TLC Flash,本身為TLC SSD,保固期為3年。PLEXTOR M8Pe PCIe SSD用的是MLC Flash,本身為MLC SSD,保固期為5年。PLEXTOR M8Se PCIe SSD總共有三種版本,分別為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M8SeY,還有M.2子卡附金屬散熱片的桌機版本:M8SeG。以及M.2子卡的筆電版本:M8SeGN。三種版本的基底,都是M8SeGN。值得注意的,PLEXTOR M8Se PCIe SSD,不同規格,同容量版本,其存取速度與硬體規格,是完全相同的。 固態硬碟業者:浦科特 PLEXTOR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M8Se 固態硬碟類型:T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PCIe 3.0 x4(HHHL版本與M.2版本) 固態硬碟容量:128GB、256GB、512GB、1TB 固態硬碟控制器:Marvell 88SS1093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TOSHIBA 15nm Super Hign Performance TLC 固態硬碟保固期:5年保固 128GB→ 讀取速度:1850MB/Sec,寫入速度:570MB/Sec 256GB→ 讀取速度:240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512GB→ 讀取速度:245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1TB→ 讀取速度:245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HHHL版本與M.2版本,同容量版本速度相同! 128GB→ TBW:80TB,DWPD:○ 256GB→ TBW:160TB,DWPD:○ 512GB→ TBW:320TB,DWPD:○ 1TB→ TBW:640TB,DWPD:○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PLEXTOR M8Se PCIe SSD,硬體架構大致與PLEXTOR M8Pe PCI SSD相同,一樣使用美滿電子科技(邁威爾科技)Marvell的解決方案,三個版本的介面,則全是PCIe 3.0 x4,皆是NVMe世代PCIe SSD架構。 控制器的部份,使用Marvell 88SS1093,採用了28奈米製程設計、製造,本身為3核心的處理器架構,可快速處理資料進出,以及各式快閃記憶體存取的工作。使用NVMe 1.1介面規格,介面為PCIe 3.0 x4,支援到15nm SLC、MLC、TLC與3D NAND快閃記憶體,最大可支援開發出2TB SSD。 快閃記憶體部分,使用TOSHIBA 15nm Super High Performance TLC Flash,且由於本身使用M.2介面,因此用的是堆疊版本快閃記憶體,至於快取記憶體部分,128GB、256GB版本,皆使用512MB LPDDR3 SDRAM,512GB版本,則使用1024MB LPDDR3 SDRAM,1TB版本,則使用2048MB LPDDR3 SDRAM。 PLEXTOR M8Se的話,本身核心是採用M.2介面,為最新型NVMe型PCIe SSD,不過,由於Marvell 88SS1093控制器,早在2014年就已經推出,是比較早開發完成的版本,為標準NVMe 1.1介面,至於介面速度的話,則是採用了目前主流PCIe 3.0 x4,存取速度為4GB/Sec。 PLEXTOR M8Se PCIe SSD的話,為三年保固,而且提供到府收送。PLEXTOR提供的,則是全程免運費,讓玩家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售後服務。 ----------------------------------- 2P 這邊使用2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PLEXTOR PX-512M8SeY 512.1 GB。韌體版本為1.00,介面為HHHL,支援S.M.A.R.T、NVM Express 1.2,也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等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1.00,偵測出來的容量為512.1GB (476.9GB),可用容量為488383MB。 這邊使用以下幾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來測試這款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最大讀取速度為2409MB/s,最大寫入速度為1006MB/s。在0Fill測試,最大讀取速度為2480MB/s,最大寫入速度為999.9MB/s 從HD Tune效能測試選單讀取速度成績來看,讀取速度平均值:2637.5MB/s,寫入速度平均值:441.0。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5069.07,效能表現非常棒。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總分達到了959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71.329MB/Sec,寫入速度:979.778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成績中,最快速度出現在8192.0測試項目,讀取速度為2475.861 MB/Sec,寫入速度為1027.504 MB/Sec。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PLEXTOR M8SeYPCIe SSD,看到了TLC SSD大軍來襲,而且擁有相當不錯的效能,加上擁有價格優勢,等同是款物超所值的PCIe SSD。 整體來說,這是款台灣品牌NVMe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SwiftCam M3S三軸穩定器實測開箱,讓手機變身專業攝影機!
手機因為具備輕巧容易攜帶的優勢,加上具備千萬像素靜態相片的拍攝能力,部分手機甚至還支援4K錄影功能,因此越來越多使用者已不再使用專業相機或DV,而改用手機來隨時隨地拍攝與記錄日常的生活點滴。不過,手機體積輕巧的這個優點,卻也成為拍攝相片與錄製影片的缺點。因為手機重量太輕,在拍攝時很容易因為手部的晃動就會導致手震,拍攝出模糊的照片或畫面晃動的影片,這個問題在錄製影片時會更加明顯。晃動的影片會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令人頭暈、想吐。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於是就產生了三軸穩定器這樣的裝置。 三軸穩定器顧名思義就是讓手機保持穩定的裝置,內建了陀螺儀,可以隨時感測與保持上下、左右、前後三軸的方向穩定,讓使用者在手持的狀態下也能用手機拍攝出穩定不晃動的影片。隨著使用手機錄影的用戶越來越多,對於錄影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也越來越多專業人士開始使用三軸穩定器來錄影。 這次所要報導的是,是由香港廠商所推出的SwiftCam M3S三軸穩定器,台灣則是由威禹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外觀看起來就像一隻自拍棒,只是棒身無法縮短與伸長。手機固定設計是採用夾式,這也常見於許多自拍棒,夾式的固定方式可適用更多不同尺寸的手機。緊密度也算牢靠,不用擔心手機會掉。至於適用的手機,官方有公布相容性清單。基本上螢幕尺寸4吋~6吋以內的手機也都適用,但可能需要搭配配重砝碼。如果您擔心不支援,建議先看過相容性清單後再出手選購。 SwiftCam M3S支援三種拍攝模式,分別是Pan Follow平移、Full Follow跟隨、Full Lock鎖定。大部分均使用Full Follow跟隨模式,也就是移動穩定器時,手機會隨著更改拍攝角度,方便用戶取景。使用Pan Follow平移模式時,只有水平移動三軸穩定器時,手機才會跟著水平移動,至於Full Lock鎖定模式則是會盡量讓手機固定在同一個拍攝角度,方便拍攝特定畫面。詳細差異可參考後面的表格。 #圖=拍攝模式差異表 第一次拿到三軸穩定器,相信大部分用戶一定不曉得該如何使用。以SwiftCam M3S為例,首先要先將手機夾具與支撐臂調整到正確位置,接著要先按下穩定器正面前方SwiftCam字樣下方的電源鈕,接著長按後方的搖桿約五秒鐘,才能完成開機程序。開機完成後,陀螺儀會作用並讓手機維持在平衡位置,這時候會感受到些微震動。完成平衡後,震動就會停止。接著就可以啟動相機功能,進行拍攝。此次測試編輯使用的是SONY Xperia ZL手機,初步使用時發現常會出現無法穩定,三軸穩定器持續震動的問題。但經過陀螺儀校正之後,問題就已解決。拍攝時可利用搖桿按鍵微調手機拍攝方向與切換拍攝角度。雖然三軸穩定器可保持手機穩定平衡,但還是有其限制,使用時還是得注意盡量使用慢動作拍攝,避免大力晃動。 相較於市面上其他競品,SwiftCam M3S的優點就是支援藍牙與手機連接與提供專屬APP拍攝軟體:SwiftCam for Mobile APP。畢竟,使用三軸穩定器時,如果還要按手機螢幕才能拍攝,還是會造成手震與晃動的問題。Apple iPhone與Android手機都可以下載SwiftCam for Mobile APP來搭配M3S三軸穩定器使用。而且使用藍牙連線之後就可以看到SwiftCam M3S電量,也可以隨時校正陀螺儀與搖桿。使用APP拍攝時,就可以把M3S三軸穩定器上的搖桿按鍵當作快門鍵使用,按下後拍照或錄影。APP也支援自拍模式,所以也可以用來自拍。只是要長時間握持拍攝還是蠻類的,建議搭配腳架使用。 相較於目前幾乎人手一支的自拍棒。三軸穩定器確實可以提供更穩定的拍攝功能,但是價格上卻也貴上許多。加上操作與使用上都得花更多時間學習與適應,因此入門門檻較高。不過熟練之後就會了解三軸穩定器的好用之處,編輯也曾經在許多記者會場合,看到有記者使用手機搭配三軸穩定器來拍攝記者會,而不是使用專業攝影機。未來若能有更平價與更容易操控的三軸穩定器,相信會有更多用戶願意選購。 代理商名稱:威禹科技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代理商電話:02-2999-5523 建議售價:11,500元
-
技嘉AORUS GA-Z270X-Gaming 7實測開箱,老鷹電競級玩家主機板中的優質精品!
為迎接最新Intel Z270晶片組的上市,國內各大主機板廠商早已規劃出各式主機板產品,從高階到低階都有,以滿足各消費族群的需求。以下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技嘉(GIGABYTE)所推出最新的老鷹AORUS GA-Z270X-Gaming 7主機板。 技嘉(GIGABYTE)在100系列主機板中,推出了G1 Gaming與Xtreme Gaming系列。這次搭配第七代Intel Core i3/i5/i7處理器代號Kaby Lake-S)所推出的Intel 200系列晶片組之主機板產品中,Xtreme Gaming品牌已經捨棄不用,已全面改用AORUS為品牌。因此在Z170時代中,原先叫做GA-Z170X Gaming 7主機板,到了現在Z270時代,該系列改成AORUS GA-Z270X Gaming 7。 也就是說,目前技嘉在Intel 200系列主機板中,優先規劃了AORUS GAMING與GIGABYTE GAMING等系列,以主打電競市場。其中AORUS GAMING有GA-Z270X-Gaming 9、8、7、K7等產品,而GIGABYTE GAMING則有GA-Z270-Gaming K3、GA-Z270X-Ultra Gaming、GA-Z270MX-Gaming 5、GA-Z270-Gaming 3等產品。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透過圖說,來帶領大家了解這張主打高階玩家市場的技嘉AORUS GA-Z270X-Gaming 7主機板吧! 技嘉(GIGABYTE)在100系列主機板中,推出了G1 Gaming與Xtreme Gaming系列。這次搭配第七代Intel Core i3/i5/i7處理器代號Kaby Lake-S)所推出的Intel 200系列晶片組之主機板產品中,Xtreme Gaming品牌已經捨棄不用,已全面改用AORUS為品牌。因此在Z170時代中,原先叫做GA-Z170X Gaming 7主機板,到了現在Z270時代,該系列改成AORUS GA-Z270X Gaming 7,視覺也全面換成AORUS的老鷹Logo,並規劃AORUS GAMING與GIGABYTE GAMING等系列,以主打電競市場。以這款主機板來說,最大改變就是加入了超酷炫RGB Fusion多區多彩LED氣氛燈,並可再加裝LED燈條,可設定3+1區不同發光設定,讓整體看起來非常閃亮又時尚。主機板採用黑白配色,在CPU插槽附近配有多顆固態電容與數位電源設計,可提升系統穩定度,且在PCIe插槽、DDR4插槽都有不銹鋼包覆式強化裝甲設計,可防止插入介面卡或記憶體時因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損傷。此外抗硫電阻設計,可防止空氣中的硫化合物穿透電阻而發生化學變化。且技嘉的Gaming系列高階主機板,註冊後均享有5年保固,讓玩家能夠買到賺到。 儲存設備支援度豐富,提供6組SATA 6Gb/s或3組SATA Express插槽,另有兩組M.2插槽,一組U.2插槽,滿足玩家多樣的擴充需求。在擴充槽方面,技嘉隨附2-way、3-way SLI配件,讓玩家能夠安裝多張顯示卡來提升繪圖效能。在音效方面,採用Realtek ALC1220高傳真音效晶片,搭配Amp-Up可升級音效擴大器設計,並配置鍍金音效接頭,提供最純淨逼真的音效。在網路方面,內建Intel I219-V 與Killer E2500雙網卡,滿足玩家與商用情境需求。在周邊連接埠方面,採用Intel原生Thunderbolt 3與USB 3.1晶片,可發揮傳輸極致效能。USB DAC-UP 2可提供穩定的USB訊號(包括VR頭盔),玩起遊戲更穩定、順暢。 主機板BIOS採用條列式功能,搭配圖示說明。在M.I.T頁面中,可設定各種超頻參數,而在Peripherals頁面有提供SSD Security Erase功能,可將SSD資料安全抹除,Smart Fan 5可設定並監控主機板溫度與風扇轉速,系統運作狀態一目了然。至於Windows工具程式部份有:App Center套裝工具程式集、RGB Fusion (上述的燈效調整)、3D OSD (在遊戲中顯示FPS、CPU耗用率、風扇轉速、各元件溫度等資訊)、Smart Keyboard (可設定快捷鍵、滑鼠狙擊鍵模式、智慧登入、快速鍵等)、USB Blocker (可關閉USB功能,以防止資料被盜拷走)等等,可發揮主機板更豐富的應用。 AORUS GA-Z270X-Gaming 7主機板的話,台北光華商場正在熱賣中,原價屋報價:8,8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最新以老鷹為品牌識別的AORUS GA-Z270X-Gaming 7主機板,看到了一張超強的電競主機板,不但用料紮實,還具備了Thunderbolt 3.0與USB 3.1,顯示卡插槽與記憶體插槽,皆有設計超耐久雙強化裝甲插槽設計,是款威力強大的玩家級主機板。 整理來說,這是一款老鷹電競級玩家主機板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CPU】: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