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
AMD Radeon RX 400系列顯卡大獲全勝! 帶領「戰地風雲1」玩家置身超流暢DirectX 12遊戲體驗
2016年時序已邁入第四季,各遊戲大廠都紛紛推出新的遊戲大作來搶搭年底的耶誕購物熱潮。由於電腦硬體越來越進步,不少3A級的遊戲大作製作水準,已經直逼電影效果,透過新一代顯示卡所呈現的遊戲畫面,可說是越來越逼真,讓不少玩家沉醉於遊戲裡的虛擬世界中,也造就了龐大的遊戲市場商機。 由於Windows 10正式導入DirectX 12的API (應用程式呼叫介面),其最大優勢在於支援異質架構,讓遊戲可以透過CPU與GPU同時加速,使遊戲效能發揮到極致。AMD在DirectX 12顯示卡的優勢,再度帶領玩家感受到最具震撼力的遊戲體驗。以EA最新推出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為例,其支援DirectX 12 (DX12)的等級,搭配AMD最新的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可發揮出最佳的硬體效能,為遊戲玩家帶來最流暢的畫面,與最細膩的畫質,是DirectX 12新世代遊戲的最佳顯示卡之選。 由DICE開發、美商藝電(EA)發行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是一款以戰爭史實為場景的第一人射擊遊戲。Battlefield(戰地風雲)系列遊戲向來都是以超大型地圖,搭配多種可駕駛的載具(車輛、坦克、飛機等等),搭配多人同時上線的網路對戰為賣點,其最早於2002年推出的Battlefield 1942 (戰地風雲1942),帶領玩家重返二戰現場,提供逼真的場景和當代的真實陸海空載具,以及可支援最多64人同時線上對戰等特色,成為高人氣的史詩級的真實世界對戰遊戲。 隨後DICE在PC平台陸續推出的「戰地風雲:越南」、「戰地風雲2」、「戰地風雲2142」、「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戰地風雲3」、「戰地風雲4」,皆以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科技作為背景,讓玩家能以不同陣營的精良武器來與對手對決,看誰贏得最後的勝利!至於「戰地風雲:強硬路線」則將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變成了警察與罪犯之間的戰爭,成為該遊戲系列中,節奏最快的一部。 玩遍了高科技、精良武器、快節奏的戰爭遊戲之後,這次於2016年10月21日正式推出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將帶領玩家回到一戰的現場,讓玩家在遊戲中體驗當代的各式兵器與載具,例如首次投入戰爭的坦克和飛機,甚至還可以“騎馬打仗”,在戰場內奔馳並揮舞著軍刀。玩家可以選擇協約國或同盟國,並自組小隊來展開血肉與鋼鐵戰爭,該遊戲最多可以64人參與對戰。 除了多人對戰模式之外,「戰地風雲1」的單人模式同樣採用故事選集的形式,也就是由一系列的角色在各自的劇情中演繹。玩家扮演多位主角,在不同時空、不同背景之下所進行的的各項任務,讓玩家能看見並感受各角色所經歷的故事。 由於這代Battlefield在人物與場景的刻劃上更加寫實與細膩,因此系統需求非常高。若要擁有絕佳的畫質與順暢的畫面,建議系統配備是AMD FX 8350 Wraith或Intel Core i7-4790等級CPU,搭配AMD Radeon RX 480或470顯示卡,並裝上16GB記憶體。因此想要玩這款3A級遊戲的玩家,可得檢視自己的顯示卡是否夠力。 2016年倍受玩家期待的射擊鉅作「戰地風雲1」遊戲,是首款採用支援DX12技術的Frostbite Engine(寒霜引擎)所打造而成,AMD與EA DICE共同為此遊戲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包含支援「非同步運算」及「多線程渲染」,讓該遊戲在Radeon顯示卡,能有最佳的表現,為玩家帶來絕佳的遊戲體驗! 為了解AMD Radeon在這款遊戲的效能表現,我們找來了Radeon RX 480 (8GB)、RX 470 (8GB)與RX 470 (4GB)三張顯示卡,以DX12模式來測試「戰地風雲1」遊戲的效能,並與其競爭對手的顯示卡(GeForce GTX 1060 6GB與1050 Ti 4GB)做比較,驅動程式也都安裝最新發布的版本。以下是我們的測試配備與產品照片。 在測試設定方面,我們選擇DX12模式,畫質都選擇最佳模式,並關閉VSync,其餘設定不變。在場景方面,我們選擇第一關「浴血戰場」一開始的單機版故事情節,平均玩90秒,並重複測試3次以取得平均值。軟體方面,我們以Mirillis Action!這套可以測試DX12效能的遊戲錄製軟體來進行效能評測,以下是我們的測試成績。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J-vvJi0hQ 我們的測試場景 (浴血之戰,90秒,DirectX 12模式) 上述的三張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在1920x1080解析度下都有超過75 FPS的效能,而在2560x1440解析度下,最低也有55 FPS。因此整體來說,遊戲可以執行的非常順暢! 上述的兩張GeForce GTX 1060/1050 Ti顯示卡,1060 6GB在1920x1080、2560x1440解析度下,具有將近75 FPS、55 FPS的水準,卻仍不及Radeon RX 470 4GB的表現。而1060 6GB的價位,甚至比470 4GB貴了4成左右。至於1050 Ti 4GB的效能,在1920x1080、2560x1440解析度下,只有接近50 FPS、35 FPS的表現,遠不及RX 470 4GB的水準。 上述的所有顯示卡測試結果,可看出,Radeon RX 480、470在DX12遊戲效能表現大獲全勝!由此可知,AMD在Radeon RX 400家族,是採用真正DX12硬體實作,因此在Battlefield 1這類重量級遊戲的表現下,能夠維持不錯的水準,而價錢卻比競爭對手便宜許多!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玩家要的PC平台,不外乎就是:1.遊戲要玩的順暢,2.畫質要好,3.耐操、不當機、偶爾可以小超頻,4.平時安靜運作、不吵雜,5.C/P值夠高。其中又以第5項(C/P值)是消費者最重視的要素之一。透過上述的效能比較,可以發現,AMD在DX12的研發上,確實有下功夫,讓「戰地風雲1」遊戲在各種場景下,皆能順暢執行,同時還能維持最佳畫質。 對於想要組裝DX12電競平台、又不想花大錢的玩家來說,選擇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除了比較省電以外,未來若需要再提升效能,只要再買一張顯示卡即可,透過CrossFire大幅提升繪圖效能。整體而言,AMD Radeon RX 480、470家族,是打造新世代遊戲最佳畫質與效能的「真」DX12顯示卡,值得精打細算的一般玩家和電競玩家來選購。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火速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中階入門顯示卡誕生!
號外:「NVIDIA 開槍了!!!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台灣價格出爐,這次傳出沒有鬼島價!!! 」根據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獲得的情報,通路商得到上面來的最新,台灣通路預定零售價格。基礎版本,入門型GeForce GTX 1050,定價:3,790元,進階型GeForce GTX 1050 Ti,定價:4,790元。這個價格的話,看得出來完全是為了制霸Radeon RX 460 2GB、4GB而來,可以說中階顯示卡大戰一觸即發,從價格上面,聞得到濃濃的煙硝味! 這次,GeForce GTX 1050 Ti/ 1050顯示卡,最大的特色,在於,採用最新研發代號為PASCAL繪圖晶片架構,而且,使用的是NVIDIA所開案的第4款PASCAL繪圖晶片。GeForce GTX 1050 Ti與GeForce GTX 1050顯示卡,兩者是同一個繪圖晶片,兩者效能並沒有差很多。GeForce GTX 1050 Ti,擁有768個CUDA Core,顯示記憶體為4GB GDDR5。GeForce GTX 1050,為閹割版本,擁有640個CUDA Core,顯示記憶體為2GB GDDR5。兩者效能,都直接超越前一世代中階入門主力GeFore GTX 950,可以說是中階入門顯示卡的改朝換代! 時代的眼淚,這句話是從日語而來,Z鋼在最後下回預告,會出現一句日語:「Z(ゼータ)の鼓動…君は刻(とき)のなみだをみる…」,後來由於「刻のなみだ」與「時の涙(ときのなみだ)」同音,翻譯成中文後就叫做:「時代的眼淚」,意思是指記憶裡的東西讓人留下懷念的淚水,也常被指稱是指歷史的錯誤,在時代潮流與現實環境的變化之下的無奈感嘆。 GeForce GTX 950,是在2015年08月20日(四),台北時間晚間PM21:00,正式開賣。從開始銷售,到距離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GeForce GTX 950,仍然是一張不錯的顯示卡,不過,隨著新顯示卡的誕生,GeForce GTX 1050 Ti/ 1050的強勢來襲,不免變成了時代的眼淚!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的話,將會在2016年10月25日,台北時間晚間PM21:00,正式開賣!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除了採用最新研發代號為PASCAL繪圖晶片架構,也由於採用了14奈米製程,因此擁有更強的效能,電源功耗也因此下降。 有多厲害呢?鑑於GeForce GTX 950末期,推出的免插電版熱賣,加上競爭對手,Radeon RX460的電源功耗,也在75W以下,這次NVIDIA的GeForce GTX 1050 Ti/ 1050,特別在CUDA核心與時脈,做了最佳化的調校,最終推出的市售版,竟然也將電源功耗,控制在75W,剛好是在PCIe最大供電的範圍之內,一推出就是免插電版,讓迷你電腦用戶,以及對於用電比較敏感的玩家趨之若鶩。 不過,目前已經看到的,由於大多都有超頻。所以,目前預計發售的GeForce GTX 1050 Ti/ 1050顯示卡,仍有不少額外設計6-Pin電源,避免供電不足,產生顯示卡掛掉,出現電腦當機,或者重開機的狀況。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兩者用的都是GP107繪圖晶片,晶片共有33億個電晶體,晶片尺寸為135mm2,但兩者的CUDA Core數量,以及工作頻率不同。 GeForce GTX 1050 Ti,用的是GP107-400繪圖晶片,擁有768個CUDA Core,Base Core標準時脈:1290MHz,Boost Core超頻時脈:1392MHz,顯示記憶體為4GB GDDR5,記憶體時脈:7000MHz。 GeForce GTX 1050,用的是GP107-300繪圖晶片,擁有640個CUDA Core,Base Core標準時脈:1354MHz,Boost Core超頻時脈:1455MHz,顯示記憶體為2GB GDDR5,記憶體時脈:7000MHz。。 然而,跟GeForce GTX 1060 3GB與GeForce GTX 1060 6GB相同的,GeForce GTX 1050與GeForce GTX 1050 Ti,不支援SLI,而且,也沒有所謂的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只有NVIDIA旗下品牌顯示卡廠商的自製卡。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的推出,專門是為了修理Radeon RX460,就連定價也完全一模一樣!GeForce GTX 1050定價為每金109元(折合台幣3,453元),GeForce GTX 1050 Ti定價為美金139元(折合台幣4,403元)。 值得注意的,這是NVIDIA針對全球市場報價,不過,每個國家的市場行情會不同,這乃是因為稅率、運費、保固與銷量,每個區域不同。台灣網友戲稱:「台灣是鬼島,鬼島價通常要加2,000~3,000元!」 呆丸這個鬼島,鬼島價會賣多少錢,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在保固期大戰之下,保固期大戰仍然會持續延燒,延長四年保固、五年保固仍會是主流,保固期成本增加之下,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必然的會出現鬼島價格。 號外:「NVIDIA 開槍了!!!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台灣價格出爐,這次傳出沒有鬼島價!!! 」根據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獲得的情報,通路商得到上面來的最新,台灣通路預定零售價格。基礎版本,入門型GeForce GTX 1050,定價:3,790元,進階型GeForce GTX 1050 Ti,定價:4,790元。這個價格的話,看得出來完全是為了制霸Radeon RX 460 2GB、4GB而來,可以說中階顯示卡大戰一觸即發,從價格上面,聞得到濃濃的煙硝味! 這個價格,實在太佛心了! → 入門型GeForce GTX 1050,定價:台幣 3,790元 → 進階型GeForce GTX 1050 Ti,定價:台幣 4,790元。 GeForce GTX 1050 Ti/ 1050採兩階段發表與開賣nDA解禁日期規劃。GeForce GTX 1050 Ti/ 1050,正式發表日期,發表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10月18日,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10月25日。 也因此,目前,僅能就表面的規格,做初步的介紹。NVIDIA旗下品牌顯示卡廠商,GeForce GTX 1060自製卡,更深入的測試,以及完整的開箱文,只能靜待正式發售日期,才能一窺其廬山真面目! 也因此,不免的,還是要提醒玩家,錢包準備好了沒?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高時脈、大快取的AMD FX 8370處理器開箱,AMD為最新DX12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 重量級遊戲打造絕佳效能!
當今電腦遊戲畫面越來越逼真,不少3A級的遊戲大作製作水準甚至直逼電影效果,讓不少玩家沉醉於遊戲裡的虛擬世界中,造就了龐大的遊戲市場商機。隨著電腦處理器朝向多核心設計,加上 Windows 10也正式導入DirectX 12的API (應用程式呼叫介面),其最大優勢在於支援異質架構,遊戲可透過CPU與GPU來同時加速,讓遊戲效能發揮到極致。AMD不斷強化遊戲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多款效能再進化的解決方案滿足玩家需求。 「AMD 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有多強?2016年01月06日,CES 2016期間,AMD做了實機展示。現在已經提供於AMD各式高階盒裝處理器,玩家普遍表示非常滿意! 以Eidos Montreal製作、Square Enix於2016年8月23日正式發行的Deux Ex: Mankind Divided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遊戲為例,就是一款支援DirectX 12的3A重量級遊戲。Deus Ex (駭客入侵)科幻類系列遊戲,是以Cyberpunk(電腦叛客)為主題的動作角色扮演兼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主要描述駭客、人工智慧與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因而展開的一系列的反擊。在上代Deus Ex: Human Revolution (駭客入侵:人類革命)的遊戲,故事背景設定於21世紀的反烏托邦未來世界,當時存在著不同秘密組織之間的衝突,以及超人類主義和科技所帶來的影響。 這次Deus Ex: Mankind Divided(駭客入侵:人類岐裂),故事背景設定在前作「駭客入侵:人類革命」故事的2年後,也就是2029年,主角Adam Jensen加入了國際刑警組織的專案組,以協助追捕恐怖份子。搭配的精良配備,像是隱身與戰鬥系統、遠距離破解、遠處射擊奈米刀、用奈米盾保護自己等等,都是這款遊戲的賣點。 這款潛行類的第一人稱射擊兼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由於有更細緻的畫質,呈現出更絢麗的遊戲畫面,因此系統需求會比較高。根據Steam遊戲平台所列出的系統需求,建議配備需要Windows 10 64位元,搭配AMD FX 8350 Wraith以上處理器、16GB記憶體,以及AMD Radeon RX 480 (1920x1080)的顯示卡。因此想要玩到這款遊戲的玩家,可得檢視自己的顯示卡與處理器是否夠力。 重量級遊戲,並不代表一定要花大錢去升級硬體,才能享受到旗艦級的遊戲聲光享受。只要使用6核或8核的處理器,搭配微軟最新DirectX 12 API,即可讓程式同時發揮多核心CPU的所有運算核心資源。多重執行緒的指令緩衝區能容納更多作業,將運算結果傳送到GPU(顯示卡),因而縮短處理時間。簡單來說,DirectX 12完全釋放了6核與8核處理器的所有處理能力,從而達到飛快的效能、更高的FPS (每秒顯示畫面數)、以及更低的延遲。 而AMD所推出的FX 6核或8核處理器,搭載超高時脈、超大快取,可讓DX12遊戲完整呈現。這次因應「駭客入侵:人類岐裂」的推出,AMD與威健舉辦「買AMD FX 6核或8核處理器,送《駭客入侵:人類岐裂》遊戲序號」的限時優惠方案,讓玩家能夠直接買CPU就獲得該遊戲,搭配最新的Radeon RX 400系列顯示卡,即可帶您進入2029年,體驗遊戲主角Adam Jensen的未來任務。 玩家只要在2016/8/23至2016/11/14期間,購買AMD的FX 6或8核心處理器,然後到填寫資料與提交購買發票照片,經審核確認後,先取得AMD遊戲兌換序號,並從https://www.amdrewards.com 進行遊戲兌換,即可至Steam遊戲商店下載這套遊戲。 目前符合本活動的AMD FX處理器,有以下的產品型號: AMD FX 6核心處理器:FX-6300、6350 AMD FX 8核心處理器:FX-8320、8320E、8350、8370、8370E、9370、9590 在AMD的8核心處理器中,有區分成83xx系列與93xx、95xx等型號。這次以FX 8370為例,就是一款採用32nm(奈米)製程、Piledriver(打樁機)微架構、Vishera處理器核心,具備4組雙核模組的設計,可同時執行八執行緒的處理器。FX 8370的最高時脈為4.3GHz,是FX 8350的時脈提升版本(高出100MHz)。在所有FX系列8核心處理器中,除了功耗高達220W的FX9590與FX9370之外,目前市售的125W功耗產品中,效能最高的就是這款頻率提升、效能進化的FX 8370處理器了。 在時脈方面,FX 8370處理器的基礎(Base)時脈為4.0GHz,當開啟Turbo加速模式之下,滿負載(Full-Loading)時脈為4.1GHz、半負載(Half-Loading)時脈為4.3GHz。搭配其L2的2MBx4,以及L3的8MB快取記憶體,可以滿足各式多工處理上的需求,FX 8370處理器的腳位規格是Socket AM3+,市售的990FX、990X、980G、970晶片的主機板都可以支援這款處理器。在記憶體支援度方面,FX 8370基本上可支援到DDR3 1600MHz,若搭配A.M.P. (AMD Memory Profiles),可直上1866MHz。若記憶體沒有支援AMP,也可以透過BIOS來手動調整,讓記憶體效能提升。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顆FX 8370處理器吧! 為了解AMD FX系列處理器在當今新一代DX12遊戲中的表現,我們選擇了AMD FX 8370處理器,搭配AMD Radeon RX 480,以及990FX主機板,來進行測試,以下為我們的測試配備說明。 在遊戲測試部份,我們除了選擇這次的「駭客入侵:人類岐裂」(Deux Ex: Mankind Divided)遊戲之外,我們也選了其他DX12與DX11遊戲,包含:俠盜獵車手(GTA V)、古墓奇兵:崛起(Rise of the Tomb Raider)、刺客任務2016 (HITMAN 2016)、全軍破敵:戰鎚(Total War: WARHAMMER)、全境封鎖(Tom Clancy’s The Division)等遊戲,來做綜合評比。 在遊戲設定方面,我們都選擇最佳畫質,並測試1920x1080 (Full HD)、2560x1440 (2K)、3840x2160 (4K/UHD)等解析度,來得知FX 8370處理器,搭配Radeon RX 480顯示卡,在當今遊戲下的整體表現。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玩家要的平台,不外乎就是:1.遊戲要玩的順暢,2.畫質要好,3.耐操、不當機、偶爾可以小超頻,4.平時安靜運作、不吵雜…等等,AMD FX盒裝處理器(含幽靈散熱風扇),完全滿足玩家們以上的需求。以AMD的FX 8370處理器為例,其TDP為125W,在實際搭配測試平台時,用AIDA64來燒機約40分鐘,發現CPU溫度大約介於32°C~54°C之間,耗電量大致在76W~228W,可得知在使用Wraith Cooler之下,其散熱效果非常好,且噪音量低,能提供玩家最需要的安靜使用環境。 至於遊戲應用方面,搭配Radeon RX 480顯示卡來玩「駭客入侵:人類岐裂」這類非常吃系統資源的DX12遊戲時,整體系統耗電最多達到354W,相較於其他頂級的電競配備在相同設定下動輒吃到400W以上的耗電量來說,AMD FX 8370 + Radeon RX 480的組合可說是既省電又流暢的遊戲平台。 總之,對於想要進軍DX12平台、又不想花大錢的玩家來說,選擇FX 6核或8核處理器,除了既有的DDR3記憶體可以繼續延用之外,顯示卡只要升級到DX12等級即可,在Full HD或2K解析度下,執行遊戲可說是非常流暢、不延遲。以價格與效能表現來說,AMD FX 6核或8核處理器是很不錯的選擇,而且現在至11月14日止,還有「買處理器送遊戲」的活動,可說是非常棒的促銷方案,值得玩家們保握良機,趕緊行動!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PU】: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裸測機殼,英文名稱為Test Bench,簡單來說,是測試平台的意思,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裸測架。主要是為了方便武力展示、系統調校、零件檢查與電腦的維修而生。對於電腦玩家、意見領袖來說,當要跑超頻的時候,裸測機殼比較方便更換零組件,也比較容易進行散熱器的改裝,還可以帶到親朋好友家,進行武力展示,讓大家親眼看到酷炫機殼,並且直接看清楚電腦零組件的配置。 LIAN LI PC-T80完全承襲了聯力的作風,目前共有黑色陽極電鍍髮絲紋處理的PC-T80X,與銀色陽極電鍍髮絲紋處理的PC-T80A,提供兩種款式可以選擇。PC-T80裸測機殼,採用開放式架構、全機採用鋁材質作為架構並經過陽極電鍍處理,讓裸測機殼看起來更有質感。整個機構可分為三層,每層之間都是透過托盤卡榫架設在支撐桿上,只要輕推托盤就能將其卸下,且每層與每層之間都可以相互對調,使用彈性非常大。 PC-T80裸測機殼,預設第一層是用來放置電源供應器和儲存裝置,而上面的硬碟架(可安裝3顆3.5吋硬碟及1顆2.5吋硬碟)及電源供應器固定座可以隨玩家需要任意更換位置。第二層則是置放主機板的地方,廣泛支援各式尺寸主機板,包含主流的XL-ATX、EEB、ATX、microATX、mini-ITX主機板規格都能完整支援,主機板托盤兩旁設計有6個線孔,好讓電源供應器電線可以直接往上延伸接到主機板上。 PC-T80裸測架,將主機板托盤掀起來後,還可以看到一組2.5吋硬碟托盤,可用來最多擴充三顆2.5吋硬碟;另外也要提醒各位,因為X99系列主機板的寬度較寬,會完全擋住主機板托盤右側線孔,這時只好繞道從外面接上。頂層則是二合一托盤,可安裝三組12公分風扇或是硬碟機,若是想架設第二平台的話,只要將二合一托盤鎖到第一層後方,再將加購來的主機板托盤放上就完成了。總的來說,PC-T80最多可安裝兩個平台,支援3個3.5吋、7個2.5吋(或6個3.5吋、4個2.5吋)儲存裝置,以及3個12公分風扇或一組水冷設備。 和PC-T60一樣,PC-T80得靠玩家全手動安裝才行,不過這次PC-T80的零組件樣式相當多,有側板、支撐板、底板、支撐桿、硬碟架、硬碟托盤、主機板托盤、風扇/硬碟兩用托盤、電源供應器固定座、介面卡固定座;此外,小配件、螺絲的種類也多。擴充上,除了可以加裝大型風扇,也可以對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並可加購I/O Ports 線材組、熱抽取硬碟架背板,進行更大幅改裝。 PC-T80裸測平台安裝的話,建議玩家在安裝時前先將安裝說明書打開,先參考組裝建議,並一一核對每樣零組件外,順便將螺絲分門別類,免得到時候用不對的螺絲鎖上不對的位置,無法確實固定整個裸測平台。 若要挑選一款真正世界上最強的裸測機殼,在眾多裸測機殼中,無疑的,聯力PC-T80是功能性最好的選擇,價格還算在可接受的範圍,比起一些限量版機種來說,真的是便宜太多了,而且提供了強大的擴充性,還可以一次安裝兩組測試平台,真正滿足了重度玩家的測試需求。不過,以價格來說,新款PC-T80裸測機殼,目前市場零售價在4600元左右,對於一些預算有限的用戶,仍然是偏貴。這時,預算考量之下,則可以選擇更便宜的舊款PC-T60裸測機殼,目前市場零售價在2400~2600元左右,也是可以滿足玩家基本的測試需求。但若時常需要進行電腦零組件測試,又想要一次到位的話,那麼PC-T80則會是比較符合需要。 目前,聯力LIAN LI PC-T60與PC-T80,獲得PCDIY! online採用。聯力LIAN LI PC-T60與PC-T80,成為了PCDIY!御用裸測機殼。 聯力新款PC-T80裸測機殼,台北光華商場,目前報價:4,600元左右。 這次為了讓大家深入認識LIAN LI PC-T80裸測機殼,特別實地到了基隆市六堵工業區聯力工業,進行人物專訪,以及了解其設計理念,與品牌堅持。這回,我們不但看到一群對機殼用心的專家,發現了聯力工業對於自家產品的堅持,以及對DIY市場的努力,還看到了一群為台灣製造業奮戰不懈的台灣人,是真正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在不斷與玩家、使用者溝通後,找出真正的需求,然後積極改良自家產品,一步一步將玩家需要的功能,加進裸測機殼上,並提供新一應用。相信在聯力工業精益求精,以及積極用心的態度,未來我們肯定能見到更多、更棒、更實用、更酷炫的裸測機殼、精品機殼。 廠商名稱:聯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Lian Li Industrial Co., Ltd. 廠商電話:02-2451-3000 廠商地址:基隆市六堵工業區工建北路11-1號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蘋果9/7新品發表會懶人包,iPhone 7暨Apple Watch 2轟動登場!
蘋果一年一度的新產品發表會,於台灣時間9/8凌晨1點正式開始。PCDIY!為您在第一時間整理出本次Apple新品發表會懶人包。 ■ 已有1700萬個付費訂閱者 ■ 有50萬種遊戲上架 ■ 累積軟體總下載量 1,400 億次 ■ 任天堂官方Super Mario Run (跑酷遊戲), 提供 Toad Rally (對戰模式), 2016年底上架 ■ 全新「即時協作」模式,可支援Mac/iOS平台 ■ 營收僅次於Rolex, 為智慧手錶出貨第一名 ■ watchOS 3可支援中文, 新的App叫做Breathe, 可以提醒你深呼吸 ■ 可以執行Pokemon Go! Niantic CEO John也來了!說明該軟體已被下載5億次 ■ Pokemon Go for Apple Watch!!! (手錶版寶可夢GO) 提供孵蛋所需距離, 錶上領取驛站補給, 顯示消耗熱量, 附近有怪物出沒時的提醒你用手機來抓. 有了這個就不需要官方的Pokemon Go Plus!裝置了, 年底上架 ■ 可防水50米(一代是防潑水), 全新設計的喇叭, 可用喇叭震動把水排出. 游泳時, 也可算消耗熱量 ■ 第二代SIP(系統級封裝晶片), 含雙核心CPU(比前代還快50%), GPU (2x快) ■ 第二代顯示幕 (2x亮度, 1000 nits) ■ 內建GPS!!! 跑步者可免帶手機, 搭配ViewRanger App可看地圖, 顯示現在位置, 指引路線 ■ 手錶本身提供新的陶瓷材質; 錶帶也會有Hermes的版本 ■ 另有「Apple Watch Nike+」特仕版, 有自己的介面, 可偵測與朋友的距離, 提供4款顏色 ■ Apple Watch 2代有四款顏色, 369美元起, 9/9預購, 9/16上市 (一代升級新晶片, 並降到269美元) ■ Nike+版: 10月底前上市 ■ iPhone家族累積銷售超過10億支,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手機 ■ iOS 10是即將推出的重要版本, 新增很多功能: 拿起手機就自動喚醒、有新地圖提供推薦店家並預訂餐廳; HomeKit可以管理家中的智慧家電, 只要買符合HomeKit的家電, 就可以控制,9/13開放下載 ■ iPhone 7的10大功能: → 1)設計: 全新塗裝,鏡面的鋁合金,有霧面和亮面,提供金、銀、玫瑰金,以及新的Black(黑)與Jet Black(曜石黑)色 → 2)全新Home鈕: 有壓力感測(Force Touch) → 3)防水防塵: IP67標準 → 4)相機: 1200萬/700萬畫素。具備:光學防手振(3x更穩)、光圈更大(1.2MP感光度, f/1.8光圈, 提升50%的光線)、內含6種感測元件、高速感測器、四LED閃光燈、Apple設計的ISP(智慧修圖)、更強的影像處理器(內建機器學習,拍照時可智慧調整出最佳照片品質,顏色更豐富,低光源也OK,為相機界的超級電腦) Plus版相機: 1200萬/1200萬畫素。主相機為雙鏡頭(廣角與望遠),光學變焦達2x,數位變焦達10x,有Sneak Peek功能,還有Depth of Field功能,可透過軟體運算拍出單眼相機的淺景深效果(即人清楚,背景模糊,該功能今年底前推出 → 5)Retina HD顯示幕:25%更亮、顏色更豐富、劇院級標準、顏色管理、3D Touch → 6)喇叭:內建雙喇叭(2x更響),頂部與底部各一個。手機水平放置時有左右立體聲效果 → 7)EarPods:Apple官方耳機,採用Lightning介面。市面上已有9億Lightning裝置。盒內會提供Lighting轉3.5mm轉接頭 → 8)無線功能:AirPods無線耳機(EarPods的無線版),內建W1晶片(靠近手機即連線、放到耳朵才放音樂、講話時可感測,分析與降噪),內建加速感測器,碰兩下可打開Siri,耳機具5小時電力,充電盒可延長到24小時,盒子可充電(接到Lightning埠)。Beats也會推出W1晶片的無線耳機 → 9)Apple Pay:日本版會內建FeliCa → 10)效能:內建A10 Fusion晶片,64位元、四核心、33億電晶體,2x快(比A9快40%,比A8快2x),僅有1/5耗電 內建六核心繪圖晶片(比A9快50%,比A8快3x)。執行Adobe Lightroom可以直接修RAW圖 具有最久的電池續航力:iPhone 7比6s還長2小時,7 Plus比6s Plus長1小時 ■ iPhone 7: 容量有:32GB、128GB、256GB,649美元起 ■ iPhone 7 Plus: 容量有:32GB、128GB、256GB,769美元起 ■ iPhone 7新的Jet Black顏色,只提供128、256GB容量 ■ iPhone 7與7 Plus: 9/9預購開跑, 9/16開賣,台灣在第一波銷售國家內 ■ AirPods: 10月底前開賣,159美元
-
Linux 25歲囉!主宰「部份」世界作業系統核心
相信您應該聽過Linux,目前採用Linux核心的作業系統,可說是主宰了幾乎所有智慧型手機、平板,以及絕大多數的伺服器市場。您看到的不少NAS、路由器、遊戲機、智慧電視,也都是採用Linux核心。然而在桌上型、筆記型電腦,雖然也有超過1千種Linux核心的作業系統,例如當紅的Ubuntu、Debian、Fedora、Linux Mint…等等,但可惜仍不敵當前最普及的Windows作業系統。 早在1991年8月25日,Linus Torvards發布了,這項計畫是要嘗試開發出一套自由、開源的Unix(其實是MINIX)的替代性作業系統。想當初,Linus Torvards想要讓更多人能使用到自由、免費的作業系統,且其開源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自行修改、高度客製化自己的作業系統,不再受限於商業作業系統的禁錮。 由於Linux Kernel,搭配GNU Tools (簡稱為GNU/Linux)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各種Linux Distro (發行版)的主流,不少軟體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Linux Distro,市場非常熱鬧。然由於桌上型、筆記型市場仍是Windows的天下,Linux Distro大多應用在嵌入式產品、伺服器、各類網路產品等等。 到了2000年後,隨著3C行動裝置的起飛,拜Linux系統核心的小巧、彈性化、跨平台、跨處理器架構,以及網路套件完整化等特性,讓開發者幾乎選擇Linux核心來設計各式3C產品。而近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各式網通產品,更是以Linux核心為主。當然最新的穿戴式裝置、物聯網的裝置,也幾乎選擇Linux核心。單板電腦(例如Raspberry Pi)也是採用Linux核心為主的作業系統。 以當今的各網頁伺服器為例,該主機大多執行CentOS、Debian、Ubuntu、SuSE等Linux為核心的作業系統,至於手機部份,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便是使用Linux核心,雖然看起來不像Ubuntu桌面版的樣子。但其仍是Linux為底子。至於Chromebook,其Chrome OS就是以Linux為核心的作業系統。 除了手機/平板之外,像是智慧電視、智慧手錶/手環等裝置,若非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話,也大多採用新開發出來的、同樣還是以Linux為核心的作業系統,像是Tizen,還有Yocto Project等等。 所以,雖說Linux在桌面市場佔有率仍舊低,但走出桌上型電腦之外,幾乎都是Linux的天下了! 1991年當時1個人的開發計畫、寫了1萬行程式碼的Linux作業系統,如今Linux可說是越來越茁壯,目前已發展到2千2百萬行的程式碼,分別由500家公司、5,000位開發人員所維護。這個龐大的社會資產,可說是人類科技生活進步的原動力。 由於Linux的陣容龐大,讓微軟也不得忽視Linux的實力,在其最新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中,也加入了Ubuntu子系統,讓軟體開發者可以在Windows 10平台下,執行一些Linux軟體。由此可見,Linux其實早就稱霸作業系統的江山了。 在今日,Linux剛好滿25歲了,讓我們一起祝 Linux生日快樂! (1) (2) (3) (4) (5) (6) (7)
-
你玩寶可夢,我玩泡泡龍!現在瀏覽器可玩萬種Amiga遊戲!
傳統8位元、16位元的家庭電腦、遊戲機,都擁有不錯光輝時代,以及當年的遊戲代表作,隨著電腦硬體的進步與軟體製作的水準更上一層樓。這些早期的遊戲…要嘛就是被遺忘在早期的硬體平台,不然就是遊戲廠商會重新開發出「復刻版」(Remake Version),或是全新進化後的版本(Evolved Version)。 雖說傳統80、90年代的遊戲,畫質就是那樣,音效也就一般般,但對不少玩家來說,有些遊戲確實值得令人回味。因此在這些被遺忘的遊戲逐漸失去原生硬體舞台的趨勢下,一直會有寫軟體高手們,製作出各式的模擬器(Emulator),以PC、Mac(甚至平板/手機)的優越硬體性能,來模擬早期的8、16、32位元的電腦遊戲或遊戲機的遊戲。讓想玩這些傳統遊戲的玩家,能在現代的電腦上回味傳統的遊戲風貌。 由於以模擬器來執行傳統遊戲,必須準備設定好模擬器的各種設定,並去下載對應的BIOS ROM、遊戲ROM、磁碟影像檔…等等,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似乎有些不便。而當現在瀏覽器的功能越來越強之下,不少程式開發者也嘗試推出瀏覽器版本的模擬器,搭配線上各種遊戲的ROM,讓玩家一打開瀏覽器,即可玩各種早期的當紅遊戲了! 這類線上提供傳統NES(任天堂紅白機)、SNES(超任)、Apple ][ (蘋果二號)、GB/GBA (Game Boy/Game Boy Advance)、Genesis (世嘉5代)…等遊戲網站非常多,隨便Google就有一堆,不過也由於這類網站的廣告太多,控制不易,又或者玩之前必須等待個幾秒先看廣告再繼續,導致瀏覽器資源耗用太兇,運作不夠自然,導致最後玩興缺缺,因此這類網站其實很可惜! 當然也有不同的,嘗試提供不同的平台,讓往日遊戲有全新玩法。例如AirConsole就可以將手機與電腦的瀏覽器配對,讓玩家可以透過手機來玩傳統NES遊戲!不用另外準備搖桿或其他控制器。 雖說上述類型的網站很多,但也由於來源不明,有些網站可能還含有惡意程式。不過現在已經有一個網站,可以提供無廣告、畫面乾淨,且能在遊覽器直接執行,提供不錯的模擬器遊樂環境。這個網站就叫做Internet Archive (網際網路檔案館),早在1996年就成立,於1996年,由Alexa的創始人Brewster Kahle(布魯斯特·凱利創辦)。該網站為一個非營利組織的數位圖書館,提供各種數位資料,包含網站、音樂、照片、影像、電子書…等內容,提供網際網路使用者能夠永久免費存取。 由於Internet Archive也提倡網路開放與自由化,因此有不少人將早期、免費、過了著作權保護期、自由公開的各式數位資料,紛紛存放於Internet Archive裡面(當然也包括早期的遊戲軟體),因此迄至2012年10月為止,其資訊儲量達到10PB (1萬TB),可說是最早的雲端數位圖書館。 當然在不少傳統遊戲都上傳至Internet Archive之後,該網站也為這些傳統遊戲做更細部的分類,並提供線上瀏覽器,讓閱覽者不用另外下載Plug-ins、App,就可以品嚐這些早期的作品,當然Internet Archive也提供下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將這些作品下載到自己的硬碟,以便自行細細品味。 2016年8月上旬,Internet Archive將所有Amiga平台的遊戲另做出分類,並提供遊覽器,讓玩家可以品嚐約1萬種Amiga的當紅遊戲。當然除了Amiga之外,還有不少平台也有分類。以下就是目前Internet Archive所提供的遊戲軟體圖書館分類與數量,讓您可以趕快找出這些時代的眼淚,並坐下來細細品味。 網址: 網址: 網址: 網址: 網址: 總之,Internet Archive除了提供傳統電腦主機、遊戲機的遊戲線上娛樂之外,當然還有不少影片、音樂、圖書等龐大資料庫,供玩家體驗。哪些傳統遊戲是您到現在還回味無窮的呢?記得到我們Facebook留言分享哦! 資料來源: (1) (2) (3) (4) (5) (6)
-
第一屆「台灣電競節」活動熱鬧展開,微星主題館每天都精彩!
暑假最大的台北電腦應用展,於2016/07/28至2016/08/01在世貿一館展開,今年館內最大的攤位,就是微星科技(MSI)與羅技電競(Logitech G)合作主辦的第一屆「2016 台灣電競節」舞台,以及豐富的攤位展示區。這次活動將有四款熱門遊戲的比賽項目:包括「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爐石戰記」(Hearthstone)、「絕對武力:全球攻勢」(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以及「鬥陣特攻」(Overwatch),由代表台灣的各電競戰隊之優勝隊伍,在現場進行台灣區的冠軍總決賽,其中,爐石戰記與英雄聯盟的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到香港電競節出國比賽。 這次電競節的活動現場中,每天都有精彩的賽事與促銷活動,讓電競迷們能到現場與網路紅人、實況主、電競選手們做近距離接觸,現場也備有座位休息區,方便電競迷觀賞他們現場的精彩對戰。舞台區四周也有不少主機試玩區,以及各式電競周邊展示,提供玩家們最佳的電競遊戲新體驗。 在微星的攤位部份,除了有周邊與主機試玩區,還有VR虛擬實境體驗區,讓玩家可以在現場試玩。此外現場還有新產品首賣會。包括微星的Z170A MPOWER GAMING TITANIUM主機板,還有RX 480 限量版。想要趁現在升級自己電競配備的玩家,應用展期間趕緊到台灣電競節的微星攤位哦! 以下就來看看微星首屆台灣電競節的現場直擊。 □ 展出日期:2016/07/28(星期四) 至 2016/08/01 (星期一) □ 展出時間: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 展出地點: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台北市信義路5段5號) □ 攤位號碼:B0212 □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參觀 廠商名稱: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3234-55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
微星「台灣電競節」活動熱鬧展開,電腦應用展攤位買得到組裝電腦,還能先體驗再購買
由微星科技(MSI)與羅技電競(Logitech G)攜手合作,主辦的第一屆「2016 台灣電競節」,將在2016台北電腦應用展期間(2016/07/28至2016/08/01)於台北世貿一館熱鬧展開。這次活動將會有四款遊戲比賽項目,包括「英雄聯盟」、「爐石戰記」、「絕對武力:全球攻勢」以及「鬥陣特攻」等,現場除了有遊戲戰隊做競技交流之外,還有Cosplay大賽,以及多位知名實況主與粉絲們互動同樂。 此外,現場攤位還有各種超優惠的電競商品,可以免費體驗與試玩,還有專業的硬體團隊與電競玩家,提供免費諮詢服務,滿足玩家「一機購足」或「部份零組件升級」的需求,讓玩家能夠滿載而歸! 暑假最大的台北電腦應用展,即將於7月28日至8月1日隆重開幕,讓大家免費入場參觀。除了可以在世貿一館展場內買到最新的3C產品之外,這次館內最大的攤位,就是微星科技(MSI)與羅技電競(Logitech G)合作主辦的第一屆「2016 台灣電競節」舞台,以及豐富的攤位展示區。這次活動將有四款熱門遊戲的比賽項目:包括「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爐石戰記」(Hearthstone)、「絕對武力:全球攻勢」(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以及「鬥陣特攻」(Overwatch),由代表台灣的各電競戰隊之優勝隊伍,在現場進行台灣區的冠軍總決賽,其中,爐石戰記與英雄聯盟的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到香港電競節出國比賽。 也就是說,這次的電競節與以往的電競比賽不同,等於是將最大的電競比賽活動場地,直接搬到世貿一館現場內,與台北電腦應用展同步進行。在7/28至8月1日連續5天的電競盛宴中,每天都有非常精彩的賽程,同時也會邀請到Logi A Team與J Team等高人氣戰隊出席,進行電競交流。此外也有最夯的網路紅人、實況主播、經典遊戲、即場競賽、Cosplay大賽、產品試玩等,多樣化的精彩節目,與粉絲們互動同樂。 因應當今PC遊戲越來越吃系統資源的趨勢之下,玩家常常會覺得自己的電腦跑太不動遊戲,這樣的症狀,其實只需要針對部份電腦元件(例如顯示卡、主機板)來做升級,就能讓遊戲跑得更順暢,不需要整機購買。因此,微星現場攤位針對《英雄聯盟》、《絕對武力》以及《鬥陣特攻》提供不同規格的DIY電腦,供現場民眾全方位的體驗,讓玩家們試用與體驗之後,更瞭解自己的需求。同時,現場還有各種超優惠的「微升級方案」促銷活動,讓玩家能在電腦應用展裡買到滿意的組裝電腦。 相信這次微星所提供「先體驗、後購買」的活動,必將讓玩家們玩到最新的電競產品,並能在現場以最優惠的價格買回家,讓玩家能夠滿載而歸。微星這次的「微升級方案」,包括:主機板、顯示卡、電腦主機等超划算的搭售組合,提供玩家一次升級到位的全方位服務,產品包含: MSI GeForce GTX 1080 MSI GeForce GTX 1070 (相關產品實測: ) MSI GeForce GTX 1060 MSI Radeon RX 480 MSI Z170 GAMING (相關產品實測: ) MSI H170 GAMING MSI B150 GAMING (相關產品實測: ) 除了上述的產品外,微星新推出的軍火庫系列主機板:B150M MORTAR ARCTIC「極地迫擊砲」、B150M BAZOOKA PLUS「雙管火箭筒」,以及鈦金系列的Z170A MPOWER GAMING TITANIUM「鈦合金遊戲大師」,也會在現場首賣。 B150M MORTAR ARCTIC主機板,採用全白PCB設計,搭配極地系列的散熱片與I/O上蓋造型(雪豹迷彩配色),加上具備Light Extension背光技術,在邊緣能發出白色的背光。而B150M BAZOOKA PLUS主機板,則採用全黑設計,加上白色點綴的雙色主色調,以及背面LED發光,帶來玩家低調的奢華感。這兩者都是一款兼具性能與時尚外觀的主機板。 在用料方面,兩張主機板都採用微星自家第四代軍規用料,搭配各種系統保護機制,可讓玩家在長時間(超過24小時)進行馬拉松式的電玩遊戲時,也能保持系統運作穩定、不當機。即使電競選手團練幾天下來,也能正常運作。此外,兩張主機板都內建Turbo M.2 32Gb/s的功能(B150M BAZOOKA PLUS還可提供M.2轉U.2轉接卡),提供五倍於SATA 6Gbps的傳輸頻寬,讓SSD釋放出頂級效能,遊戲載入瞬間搞定,讓您進行電競比賽時,贏在起跑點上。至於在周邊I/O部份,也提供USB-C插頭,讓USB裝置正反插都能使用。更重要的是,主機板上還內建EZ Debug LED,讓玩家能夠檢視開機狀態,以及進入Windows系統後的CPU使用率。而LED燈條插槽,也賦予玩家自行選購12V燈條來進行安裝,打造出「閃閃動人」的電競主機。因此MSI B150M Mortar Arctic與MSI B150M Bazooka Plus主機板,非常值得玩家選購。 至於微星的Z170A MPOWER GAMING TITANIUM主機板,則是玩家級電競主機板中的頂尖之作。MPOWER象徵著Master(遊戲大師)稱號。在外型方面,與XPOWER一樣採用鈦金的主機板配色風格。有別於XPOWER主打超頻特色,MPOWER主打的遊戲特色,因此MPOWER具備了電競玩家必備的要素,像是同樣具備鍍銀散熱片設計、鈦金背板設計、超頻控制面板等特色,而且周邊I/O上蓋防護遮罩還特別延伸到音效區域,可說是非常吸睛的設計。 此外,MPOWER不僅在PCIe插槽做了Steel Armor鋼鐵裝甲技術的強化設計之外,連DDR4插槽也同樣配置,安插介面卡或記憶體模組時不會損壞。在規格與擴充周邊方面,具備了雙M.2介面(64Gb/s),並支援Turbo U.2,具備Intel Gigabit遊戲網卡、15KV抗突波保護技術、USB 3.1,還有Audio Boost 3 + Nahimic第三代音皇與納美音頻技術,主機板具備獨立音效PCB專區,以及Chemi-Con日系音效電容,以及鍍金音效接孔,提供最純淨的音質輸出,讓玩家在遊戲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自7/28至8/1止,於台灣電競節活動會場(世貿一館),微星攤位的促銷活動,包含: ●單購微星主機板或顯示卡任一款,即可獲得龍魂枕頸或電競滑鼠墊乙組,一人限領乙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獨家加碼禮 : 購買任一款微星電競系列主機板+任一款微星電競系列顯示卡,即加碼送電競龍魂禮(電競滑鼠DS B1 + 電競背包) 一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與活動現場購買B150M MORTAR ARCTIC主機板,搭購微星電競顯示卡Geforce GTX 1070、1080系列任一款,即可免費獲得【鬥陣特工:啟元版】(市價NT$1,900) 遊戲套組,每日限額4名,送完為止。 此外,還有「龍魂加碼抽」的好康,包含以下豐富贈品,都是與電競相關的特色周邊產品。讓玩家們能夠選購到最優惠、C/P值最高,又能參加抽獎的各項好康。 □ 展出日期:2016/07/28(星期四) 至 2016/08/01 (星期一) □ 展出時間: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 展出地點: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台北市信義路5段5號) □ 攤位號碼:B0212 □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參觀 廠商名稱: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3234-55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
第7代Intel Core處理器正式出貨,Kaby Lake筆電版先行推出!
Intel於2007年提出Tick-Tock的鐘擺二部曲處理器發展策略,也就是一個世代的產品,會以一年為晶片製程(Process)的更新(Tick),一年為處理器微架構(Architecture)的更新(Tock)的周期來推出新產品。隨著PC銷售量下跌,以及面臨製程的突破上必須要投入更多時間,Intel不得不在2016年3月宣佈暫緩其Tick-Tock策略,改成三年為一個周期,變成Process(製程)、Architecture(架構)、Optimization(優化)的進行式。 在Intel 14奈米的處理器家族中,就改成這種三部曲的方式來發表新的處理器。首部曲,也就是Process製程上做提升的Broadwell (第五代)處理器,已於2014年1月發表;二部曲,也就是在Architecture架構上做提升的Skylake(第六代)處理器,也在2015年8月陸續發表。而三部曲,也就是在處理器做Optimization優化的產品,代號為Kaby Lake,也預計將會在2017年才會發表。 不過,在上禮拜Intel的2016第二季Earnings Call (財報會議)的會議紀錄中,首先向其股東、分析師揭露,其Intel的第七代Core處理器(代號Kaby Lake)已經出貨!根據Intel的製程三部曲來看,Kaby Lake為14nm家族的第一顆Optimization的處理器,預期效能將會比上一代Skylake更突出、更強化! 在接下來8月16日至18日於舊金山舉辦的Intel IDF開發者論壇中,將會揭露Kaby Lake更多細節,預期Kaby Lake將會在2016年下半年優先搭載於高階的產品,而屆時將會有不少廠商在IDF揭露其搭載Kaby Lake處理器的相關產品。 Kaby Lake處理器,也就是第七代Core處理器,據悉將支援Thunderbolt 3,以及可支援Windows Hello人臉辨識功能的特別相機。其他像是支援4K影音播放、HDMI 2.0埠、支援HDCP 2.2,以及可以解壓縮10位元的HEVC影片等等。此外,同樣可以使用100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例如Z170、H170、B150、H110),只要做BIOS更新即可。 由於Kaby Lake處理器,將會優先推出低功耗的版本,因此會優先應用在輕巧型筆電或迷你電腦上,至於桌機版本,則會比較晚上市。先前在Computex 2016時,華碩就揭露其Transformer 3變形筆電,將採用Intel Kaby Lake處理器,可支援到8GB的記憶體與高達512GB的SSD。這款12.6吋、2880x1920 (275PPI)的變形筆電,將配置Thunderbolt 3、USB 3.1 Type-C,以及指紋辨識系統,預計售價為799美元起。 看來Kaby Lake處理器,會有更好的功能與效能。如果到現在還沒有升級到Skylake處理器的玩家,也許現在可以存錢,準備直接跳級到Kaby Lake處理器囉! →更多的【PCDIY! CPU】: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最多人點閱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Google Public DNS上網跑更快,用戶端趕快更換IPv4 DNS設定8.8.8.8與8.8.4.4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光華商場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看!
- 為什麼要換Skylake?Intel Core i7-6700K VS. Core i7-5775C VS. Core i7-4790K新舊處理器大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磅礡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顯示卡誕生!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
- WanaCrypt0r 2.0勒索病毒來襲,KB4012215更新程式與解毒程式下載安裝 – MS17-010系統漏洞攻擊救命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