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 人工智慧 神兵利器
-
SAS Viya攜手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提供隨選即用、以小時計費的雲端AI、分析和資料管理平台服務!
根據市調公司IDC預測,部署在公有雲上的分析軟體與服務正在成長,到 2024 年規模將與部署於地端的軟體與服務相近。SAS日前宣布SAS Viya分析平台已於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上市, 不僅能支援多種語系,為全球客戶提供包含數據探索、機器學習和模型部署等功能在內的分析服務,同時內建的學習中心也涵蓋豐富的資源,可支援即時查詢與長期學習旅程。最重要的是只需一個按鈕,就能依需求付費使用。 SAS執行長Jim Goodnight表示,在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上使用SAS Viya是了解 SAS強大分析能力,最快速、最簡易的方法。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很高興這次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使用方式,打造市面上最完善的分析平台,並支援完整分析生命週期的新一代AI。我們精心設計與反覆測試,使其成為最快速又最具生產力的AI系統。現在只需在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上按幾下就可以使用。」 IDC分析暨資訊管理副總經理Dan Vesset 表示:「SAS 讓使用者能夠更輕鬆地取得其分析服務。SAS Viya是目前市場上最完善的分析平台之一,支援使用者完整的分析生命週期正是關鍵所在,從匯入數據、建置、部署和管理AI模型,皆可透過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立即使用及部署。此外,還內建技術支援和教育訓練,預計可協助全球各地的分析、IT和業務團隊顯著的提升生產效率。」 SAS Viya協助企業組織拓展AI分析運用,其機器學習能力可協助所有不同技能的使用者皆可提高生產效率和無縫協作。隨著SAS Viya on Microsoft Azure問世,使用者將可使用完整的Viya分析軟體,包括SAS視覺化分析(SAS Visual Analytics、SAS Visual Statistics)、SAS視覺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SAS VDMML) 以及 SAS 模型管理(SAS Model Manager)。 SAS Viya使用者包括商業分析師、資料科學家以及包含從第一線員工至高階主管等的資訊使用者。他們分布在全球各地,橫跨所有產業,並受益於與SAS社群(SAS Communities)的SAS使用者和SAS專家進行交流、並獲取知識,現在也皆可透過SAS Viya on Microsoft Azure與SAS社群交流。採用SAS Viya進行變革創新的成功案例包括: (1)SAS Hackathon 2022獲勝隊伍JAKSTAT採用SAS Viya on Microsoft Azure幫助雅加達政府優化抗疫資金分配。這支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隊伍利用SAS Viya 的 AI、機器學習和資料建模等功能,協助政府確立策略投資的優先順序,將較多的政府抗疫救助金提供給印尼當地具備最佳經濟韌性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 bioMérieux是體外診斷醫療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其軟體即服務 (software-as-a-service) 產品 CLARION採用SAS Viya,整合美國境內的醫院和實驗室內的無數醫療保健資料,以提供關鍵洞察報告來抵禦公共衛生威脅。這項創新的解決方案追蹤抗生素抗藥性細菌 (antimicrobial-resistant bacteria),並在 SAS Viya 上快速產生資料儀表板,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臨床決策。 (2)芬蘭零售銀行龍頭S-Bank利用 SAS Viya 進行現代化的改造,運用更先進的視覺化分析工具,將分析與資料更加緊密的結合,進而提升了業務效率。S-Bank 產品與IT資深副總Iikka Kuosa 表示:「與SAS及Azure合作的解決方案已經大幅改善我們的分析方式,特別是SAS Viya提供的視覺化功能,這有助於強化分析團隊和業務開發團隊之間的協作。」 (3)德國最大的公共醫療保險公司Techniker Krankenkasse (TK) 利用 SAS Viya 找出客戶醫療事件之間的相關性並獲得洞察。根據TK 資料科學家Thilo Eichenberg博士所述:「我們的AI模型開發採用了SAS Viya, 其充分展現出 SAS Viya 的靈活性,且能夠因應新的需求。在我們看來,Viya 是迎向未來的技術架構,足以應對未來的技術變化」 在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 推出了SAS Viya,使用者僅需點選「立即購買」即可付費使用,表示SAS與微軟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持續深化。SAS 於 2020 年首次宣布與Microsoft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在最近榮獲 2022年Microsoft年度合作夥伴獎:全球獨立軟體廠商 (ISV) (Microsoft's Global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ISV) 2022 Partner of the Year Award),代表認可合作夥伴在創新和實作方面的卓越表現。 SAS與微軟兩者的合作夥伴關係將為全球不同組織帶來價值。對於希臘國家銀行 (NBG) 而言,SAS 平台的靈活性與 Microsoft Azure 的雲端彈性結合,有助於讓銀行實踐營運轉型。NBG 零售部門、銀行分析與責任產品助理總經理Pantelis Maraveas表示:「透過在雲端中運行SAS Viya,強化新分析平台的發展架構,我們大幅降低了流程的複雜性和成本,獲得了敏捷、快速、高效的業務表現,進而加強了新分析基礎設施的建設」。
-
戴爾科技集團、VMware與NVIDIA攜手實現突破性創新,為多雲及邊際解決方案提供更强大的效能 並簡化AI基礎架構
戴爾科技集團推出與VMware共同設計的全新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搭配NVIDIA適合所有工作負載且高效安全的加速基礎架構 - BlueField DPU,並與NVIDIA深化AI領域合作,為企業之多雲及邊際策略提供更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及更强大的效能,並透過改善關鍵決策的即時數據分析,加快數位轉型。 戴爾科技集團技術副總經理梁匯華表示:「我們看到客戶希望能簡化多雲與邊際部署,提高IT效率與效能,並滿足即時數據分析需求,尤其是在科技製造業、服務零售業、金融業與醫療保健業的需求大幅提升。雖然愈來愈多客戶想運用AI獲取商業效益,但對客戶來說,整合AI解決方案與基礎架構卻是最大障礙。因此,戴爾科技集團與VMware在多雲、邊際和安全性等IT核心領域開展多項聯合工程設計項目,幫助客戶更輕鬆地管理數據;戴爾科技集團更與NVIDIA攜手,讓部署、擴展和管理AI基礎架構和工作負載變得更加容易,從而發揮AI的商業優勢,實現更快速的轉型。」 NVIDIA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協理康勝閔表示:「AI運算效率、AI模型與資料的安全性無疑是企業調整資料中心架構以加速發展AI應用最關鍵的核心,NVIDIA BlueField DPU(資料處理器)是現代資料中心和超級運算基礎架構首選的創新技術,無論是多雲部署架構或是邊際進行AI運算,透過NVIDIA DPU進行卸載、加速、隔離多種先進的網路、儲存空間和安全服務,確保主機硬體設備以及雲端運算平台的絕佳處理效能、安全性、穩定度及管理能力。」 全新推出的Dell VxRail超融合(HCI)解決方案不僅是業界唯一與VMware聯合設計,以超融合基礎架構為基礎的NVIDIA DPU解決方案[i],亦是業界第一個獲得NVIDIA AI Enterprise 最新軟體套件認證的HCI解決方案。 NVIDIA AI Enterprise是一套端到端、雲原生的AI和數據分析軟體套件,藉由NVIDIA提供優化、認證和支援,可在VMware vSphere with NVIDIA-Certified Systems™上運行,適用在混合雲環境中快速部署、管理和擴展AI工作負載。 戴爾科技集團持續在軟體創新研發,讓VxRail具備獨特的優勢,VxRail HCI系統軟體的持續改良幫助客戶能夠更好地掌控AI部署,讓客戶可依照規畫好的時程,驗證、編排和自動化叢集部署,對於遠端或分散式AI環境有強烈需求的企業是最佳選擇。 優化系統效能:作爲VMware和Project Monterey計劃合作的成果之一,支援最新的VMware vSphere8軟體的VxRail混合雲解決方案,其軟體經過重新設計可高效運行於NVIDIA DPU上。客戶可藉由從系統上的CPU將服務移轉至全新機載DPU來提升應用程式與網路基礎架構效能,進而降低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TCO)。 · 支援繁重工作負載:特定的VxRail混合雲解決方案可支援VMware全新的vSAN企業級儲存架構(ESA)。透過高達4倍的vSAN效能提升[ii],客戶將能更有效地支援要求嚴苛的關鍵應用程式。 最小的邊際系統:VxRail強固型模組化節點為有史以來最小的系統,提供出色的效能及可擴展性。VxRail採用業界首創機載硬體[iii],其模組化節點非常適合部署於高延遲、低頻寬的位置,例如:醫療照護、能源與公共事業及數位城市等邊際使用情境。 對用於網路、儲存與安全性的軟體定義基礎架構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原本已不堪負荷的CPU承受更多需求。隨著更多分散式及資源密集型應用程式的加入,極需重新建構資料中心架構,以完整支援各項應用程式需求。搭載VMware vSphere 8的Dell VxRail混合雲解決方案,透過在NVIDIA DPU上運行基礎架構服務,可為下一代資料中心架構奠定基礎。此外,這將實現更高的網絡和應用程式效能,並藉由採用零信任安全策略,提高現代企業工作負載的保護水平。 戴爾科技集團針對VMware工作負載的APEX產品組合新增多項全新服務,加速雲原生應用程式的開發,為邊際應用程式更好地分配運算和儲存資源。 搭載VMware Cloud的APEX雲端服務增加託管VMware Tanzu Kubernetes Grid服務,讓IT團隊透過容器方式進行應用程式開發,加速開發人員的步調。藉由戴爾科技集團代管的Tanzu服務,客戶可運用vSphere使用者介面配置Kubernetes叢集。此外,企業也能在相同的平台上同步建立、測試和運作雲原生和傳統應用程式,以加快開發速度。 APEX Private Cloud及APEX Hybrid Cloud提供全新純運算選項,協助客戶支援更多工作負載,並透過獨立擴充運算與儲存資源,提高IT基礎架構效率。企業可從小規模開始部署系統,並隨IT需求演變,擴充基礎架構。客戶僅需將純運算的實例連接至戴爾儲存裝置(如APEX Data Storage Services),即能使用領先業界的企業級儲存資料服務。 Dell Validated Designs for AI – 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L)採用自動化機器學習模式,協助不同資料科學家開發支援各項AI相關應用程式。 此解決方案包含搭載H2O.ai、NVIDIA與VMware軟體、且經測試與驗證的Dell VxRail超融合基礎架構配置,透過自動化提供高達18倍的AI模型,幫助客戶加快從數據中獲取洞察的時間。[iv] 市調報告指出,使用Dell Validated Designs for AI能讓價值實現的速度提升20%[v],協助不同資料科學家更快速地開發出支援AI的應用程式。Dell Validated Designs for AI中的VMware Tanzu提供更出色的容器安全性,讓客戶能使用VMware Tanzu服務,在邊際運行AI。 全新Dell VxRail混合雲解決方案將在2022下半年於全球推出。 搭載VMware Cloud的APEX雲端服務之託管式VMware Tanzu Kubernetes Grid服務,目前已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洲與紐西蘭推出,未來預計將於全球更多地區推出。 APEX Private Cloud及APEX Hybrid Cloud更新將於9月陸續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推出,未來預計將推展至全球更多市場。 Dell Validated Designs for AI – 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L)目前已在全球推出。
-
Adobe 在MAX 2022創意大會中發布Lightroom 系列產品中的多項AI新訊
Adobe (Nasdaq:ADBE)於今日推出 Lightroom 系列產品的嶄新功能,無論是使用遮色片工作流程、從圖像中移除不需要的元素,或是在行動裝置上使用帶有 AI 遮色片的預設集,都變得比以往更加容易。這些新增功能都是專為節省創作者時間並減少繁瑣乏味的工作流程而設計的。而這些更新也將在 Win/Mac、Lightroom Classic、Adobe Camera Raw (ACR)、iOS、Android、iPadOS、ChromeOS 和網頁版推出。 適用於Win/Mac、Lightroom Classic、ACR、iOS、iPadOS的Lightroom Adobe於去 年 10 月推出了顛覆構想的選取性調整工具,包括「選取天空」和「選取主體」。 而今天,Adobe透過全新的「選取人物」、「選取物件」和「一鍵選取背景」進一步擴展了 Lightroom 中 AI 遮色片功能。 現在使用新的「選取人物」功能編輯和修飾人像,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由 Adobe Sensei 提供的「選取人物」功能,可偵測任何人像中的單人或團體,並生成高品質的遮色片,還可以選取特定的身體部位,如臉部皮膚、身體皮膚、眼睛、牙齒、嘴唇、頭髮等。此外,「選取人物」介面擴大後,使用者可以用更少的點擊和筆觸編輯,來快速完成所有選項的設置。 「選取物件」功能現在是在 Lightroom 中遮蓋物件最快、最靈活的方法,可幫助使用者無縫地鎖定目標進行編輯。只需使用「筆刷選取」在目標物件上繪製或使用「矩形選取」在其周圍繪製一個矩形, AI 就可自動優化邊緣以創建精確的遮色片。 過去,創作者需要透過反轉主體的遮色片來選取背景,現在Adobe的AI功能 可以一鍵直接生成背景遮色片。 適用於Win/Mac、Lightroom Classic、ACR、iOS、iPadOS的Lightroom Adobe於2022 年 6 月在桌機版推出了新的預設集,使用者只需單次點擊,即可使用 AI 遮色片的強大功能。近日,Adobe將同樣為 AI 驅動的預設集功能運用在人像中,現在已可用於桌機和行動裝置上。創作者現在可以使用此類最適化預設集來快速增強整個人像,也可透過單次點擊或輕按使用增強眼睛、美白牙齒、加深眉毛等預設集的特定功能。 透過最適化預設集,在行動裝置上用戶可以使用到天空和主體的 AI 遮色片的強大功能,只需輕輕一按,Lightroom 即可根據偵測到的圖像內容創建最適化遮色片。 適用於Win/Mac、Lightroom Classic、ACR、iOS、iPadOS的Lightroom 新增內容感知移除功能後,要在 Lightroom 中修復或移除干擾變得更加容易。Lightroom利用與 Photoshop 相同的內容感知技術,根據周圍的內容調整填充移除瑕疵。此功能還包括刷新選項,以及使用快速鍵選取採樣區域以進行更精細的修復控制的能力。 Lightroom系列的其他產品更新還包括: ●在Win/Mac 的 Lightroom 軟體增加了在比較模式下使用完整的編輯的功能,令創作者輕鬆並排編輯圖像。在 GPU 加速的幫助下,切換圖像和匯出時的速度也進一步加快。 ●左右面板交換:使用者可以自行定義 Lightroom Classic 工作區以滿足工作流程需求,新功能則可以為所有模組或僅在開發時交換左右面板。 ●局部選取調整曲線的附加功能為編輯實現完美的色調,現在可以在 Camera Raw 中使用,且將來 Lightroom 也會推出此功能。 ●新增 HDR 支援幫助攝影師充分突出圖像中的精彩部分。啟用 HDR 將允許使用者在HDR 相容的顯示器視覺化和編輯圖片的更多細節。現在 Adobe Camera Raw 以技術預覽形式推出。 此外,在上屆 MAX,我們推出了Lightroom 學院,提供獨特、精心策劃的互動和影片內容來吸引、教學和啟發 Lightroom 社群,從而幫助更多創作者完成攝影和圖像編輯工作。而近日,Adobe也有更新的內容可供探索,包括美食、旅遊和夜間攝影,以及全新的頁面佈局,讓使用者更容易找到感興趣的主題。
-
Adobe 揭示Photoshop強大的全新協作功能與AI人工智慧導入
在Adobe MAX——全球最大的創意會議中,Adobe (Nasdaq:ADBE) 宣布 Photoshop 的創新功能,橫跨不同裝置與介面,這個全球先進的影像編輯應用程式都能更智慧、協作性更強且更容易操作。共用以供審核 (Share for Review) 功能讓用戶不用離開Photoshop,就可以很方便的在Photoshop中直接協作完成專案,而新功能也使得在瀏覽器中編輯圖像的功能更加強大。此外,透過 Adobe Sensei AI,Photoshop 旗艦產品桌機版應用程式新增了革命性新的功能,包括選取功能的增強 (Selection Improvements) 讓選取效果更佳、更精確,以及僅需一個操作即可刪除和替換影像中物件的「一鍵刪除和填充」(One-click Delete and Fill) 功能。 Adobe Creative Cloud 產品長暨執行副總裁 Scott Belsky 表示:「在人人都是創作者的世界裡,Adobe 正在確保 Photoshop 與所有創作者一起前進,支援現今創作者使用的各種裝置。今年,我們讓 Photoshop 更加智慧、協作性更高,用戶能夠更便利的獲得回饋和創作令人驚艷的影像。」 現今數位化程度日益增加,無縫協作對創作流程更顯重要。最新版 Photoshop提供隨時隨地都能使用的協做工具,推出共用以供審核 (Share for Review) 功能,讓用戶和相關負責人的協作更為便利,所有反饋都能在 Photoshop 應用程式中進行管理與整合。 有了這項新功能,創作者可以輕鬆地透過網路連結分享他們的想要分享的版本。協作人員無需訂閱 Creative Cloud 服務,即可審核創作內容並直接於瀏覽器中提出回饋意見。無論創作者是共用創作內容供給主要負責人審閱,或即時與同事進行協作,共用審核功能均可跨裝置同步所有評論;無論在辦公室、在家或出門在外,用戶都能隨時隨地輕鬆使用。 A今日推出的最新 AI 功能包括: ●選取功能的增強讓用戶能懸停、識別並仔細選取複雜物件元素,如天空、前景、拍攝主體和頭髮等皆可一鍵完成,讓選取結果品質更佳、更為精確,且邊緣能保留更多細節。 ●一鍵刪除和填充可以一步操作中從圖像中選取和移除物件,並使用內容感知填充被移除的區域。 ●相片修復神經網路濾鏡(測試版)可以幫助網頁版 Photoshop 用戶恢復舊照片或損壞的照片,並使用機器學習智慧地移除舊照片上的划痕和其他小瑕疵。 ●移除背景現在可在Photoshop網頁版(測試版)中使用,支援一鍵式背景移除。 ●遮色片及筆刷 ( Masking and Brushing) 現在也可在 Photoshop 網頁版(測試版)中使用,並且可透過 瀏覽器更快、更輕鬆地進行精確調整。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AI 圖像編輯功能在過去一年已被使用超過 13億次。這些創新工具可將枯燥、重複性的 Photoshop 工作自動化,例如為黑白照片上色、調整人物表情或為人像修容。透過簡化複雜流程、加快耗時工作的效率,這些 AI 驅動的功能可以讓 Photoshop 用戶省下更多時間並專注於創作上。 Photoshop 在桌機、iPad 和瀏覽器中提供平易近人且直觀的操作體驗,讓創作者能隨時隨地使用。此外,iPad 上的 Photoshop也不斷更新,以簡化在平板上的創作。 iPad 用戶現在可以使用Photoshop 強大的一鍵式內容感知填充和移除背景功能,透過 AI 準確替換照片中不需要的元素,以便創作者和編輯者更快速地工作。
-
Oracle 與 NVIDIA 攜手合作加速推動企業採用人工智慧,在支援端到端 NVIDIA AI 軟體與服務的主要 GPU 擴展助力下,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的效能突飛猛進
Oracle (甲骨文) 與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擴大雙方長期的結盟關係,共同進行一項為期數年的合作計畫,利用加速運算與人工智慧 (AI) 協助客戶應對商業上的各項挑戰。本次合作旨在將完整 NVIDIA 加速運算堆疊導入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包括 GPU、系統與軟體。 OCI 將加入數萬張 NVIDIA GPU 以提高處理量,其中包括 A100 及即將推出的 H100。搭配 OCI 涵蓋裸機、叢集網路與儲存服務的 AI 雲端基礎設施,將提供企業廣泛且易於取得的產品組合,以大規模進行 AI 訓練和深度學習推論。 Oracle 執行長 Safra Catz 表示:「為能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長期成功,所有企業都必須比過去更快獲得答案和洞察,而我們與 NVIDIA 進一步的結盟將為醫療照護、製造、電信和金融服務領域的客戶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協助他們克服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加速運算與 AI 是企業解決各面向不斷上升的營運成本的關鍵。越來越多企業改用雲端優先的 AI 策略以快速開發和擴大部署。我們與 Oracle 的合作將讓數千家公司能更輕鬆地使用 NVIDIA 的 AI 技術。」 NVIDIA 與 Oracle 多年來皆透過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共同為企業提供加速運算執行個體與軟體。這次的擴大合作得以在 OCI 執行個體上提供完整的 NVIDIA AI 平台,在 AI 技術的支援下為各行各業加速推動創新,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與支援銷售。 NVIDIA AI 平台中的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體廣獲全球採用,是AI 工作流程中各個步驟的重要處理引擎,無論是資料處理、AI 模型訓練、模擬及大規模部署皆可處理。企業透過 NVIDIA AI 平台便能開發預測模型、自動運行各項業務流程,並使用對話式 AI、推薦系統和電腦視覺等應用快速獲得商業洞察。雙方即將發布在 OCI 上提供NVIDIA AI Enterprise,讓客戶能輕鬆使用 NVIDIA 加速的、安全的且具擴充性的平台,進行端到端的 AI 開發與部署。 此外,針對 Apache Spark 的資料運算流程,Oracle 也整合並搶先推出 NVIDIA RAPIDS 幫助 Apache Spark 資料處理的加速。OCI Data Flow 的管理平台整合了這個資料處理的重要任務,為支持此重要的服務需求,OCI 的資料科學家們規劃了 OCI 裸機服務,包含BM.GPU.GM4.8 使用了 NVIDIA A100 Tensor 核心技術,管理從使用 notebook 進行開發、工作執行到 model 的發布等重要作業流程。 用於醫學影像、基因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和藥物開發的醫療 AI 與高效能運算應用框架 NVIDIA Clara™ 亦即將在 OCI 上推出。Oracle 與 NVIDIA 亦合作開發嶄新的 AI 加速 Oracle Cerner 醫療產品,內容涵蓋分析、臨床解決方案、營運、病患管理系統等。 敬請觀看於台灣時間 10 月 19 日凌晨 12:00 發表的 Oracle CloudWorld 大會主題演講,或隨選觀看黃仁勳與 Safra Catz 分享雙方進一步的合作關係。
-
NEC 選用Supermicro GPU 系統打造日本最大型超級電腦,進行前瞻性AI研究,本方案提升 580 PetaFLOPS 的 AI 效能,以滿足不斷成長的 AI 訓練需求,並運用 Supermicro 廣泛的產品組合及通過市場考驗的大規模 AI 全方位解決方案來達成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MCI) 為企業級運算、GPU、儲存、網路解決方案和綠色運算技術等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宣佈 NEC Corporation 已選用超過 116 部 Supermicro GPU 伺服器,該系統搭載雙路第 3 代 Intel Xeon 可擴充處理器,每個處理器配備 8 個 NVIDIA A100 80GB GPU。Supermicro GPU 伺服器產品系列將容納最新且最高效能的 Intel Xeon 可擴充處理器和 NVIDIA 最先進的 AI GPU。 Supermicro 總裁暨執行長 Charles Liang 表示:「Supermicro 很高興能為 NEC 的全球 AI 裝置提供額外 580 PFLOPS 的 AI 訓練效能。NEC 公司選擇安裝 Supermicro GPU 伺服器,用於進行最尖端的 AI 研究。我們的伺服器專為使用最高效能的 CPU 和 GPU 高需求 AI 工作負載所設計。我們將持續與領先全球的客戶合作,客戶能運用我們先進的機櫃級伺服器解決方案,以更快且更有效率的方式實現業務目標。」 NEC 以這部用於 AI 研究的超級電腦,維持並提升其在 AI 開發領域的聲譽。這部 AI 超級電腦將成為日本業界最大規模的電腦,效能超過 580 PFLOPS。NEC 已有數百名 AI 研究人員正在使用其部分系統。加入 Supermicro 的 580 PFLOPS 系統,將使其成為日本最頂尖的 AI 研發環境,有助於加速開發更先進的 AI 演算法。此解決方案以 NVIDIA HGX™ AI 超級運算平台為基礎,提供包含 NVIDIA NVLink® 和 NVIDIA NVSwitch™等功能。 NEC 資深 AI 平台架構師北野貴稔表示 NEC Corporation 選用 Supermicro GPU 伺服器進行最先進的研究,持續引領 AI 革命。他說明:「Supermicro GPU 伺服器具有高可擴充性且可客製化,讓系統能隨著日後 AI 研究的發展而彈性進化。我們將繼續與 Supermicro 密切合作,進一步推動 AI 研究。」 具體來說,Supermicro 的新系統包含 SYS-420GP-TNAR 伺服器,已針對大規模分散式學習應用程式最佳化。每部伺服器包含二個 Intel Xeon Platinum 8358 處理器 (32 核,2.6 GHz)、1TB 記憶體和 八個 NVIDIA A100 80GB Tensor Core GPU。每部伺服器的本機儲存由一個 1.9TB NVMe SSD 和四個 7.6TB NVMe SSD 組成,用於儲存資料。伺服器之間的互連由五個 NVIDIA ConnectX -6 單埠介面和一個用於儲存的 NVIDIA ConnectX -6 雙埠介面組成。
-
Taiwan AI Labs選用Synology儲存架構打造國際級AI創新應用,發掘資料價值!
為推動台灣AI資料治理工具與技術創新,並發展國際指標解決方案,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選配Synology多元產品建構AI-centered的聯邦式資料儲存基礎架構,解決AI開發流程中複雜且多樣化的儲存挑戰。 作為亞洲第一個開放人工智慧研究組織,AI Labs積極整合台灣人才、半導體產業鏈優勢、和累積的龐大綜合健康醫療資料,推動智慧醫療健康、智慧城市 (元宇宙)、人機介面等領域的人工智慧發展,研發成果豐碩,包括在COVID-19期間與政府密切合作科技防疫、智慧觀光元宇宙、AI音樂藝術生成及認知戰、新聞操作等研究,在國內皆有實績落地,在國際間更是興起熱烈討論,並屢獲權威期刊認證及刊登。 資料是AI的基礎,要能夠快速打造並交付各種AI專案和服務,堅實的儲存架構是必要條件。然而,AI開發流程中每個階段的儲存需求不同,從PB級的資料倉儲、訓練模型的密集I/O、到服務部署階段服務高可用性,側重點各有不同;此外,更得全程確保資料的安全性,資料管理挑戰不但多且複雜。 為此,AI Labs選擇Synology作為儲存設備合作夥伴,選配多種不同特性儲存產品線建構AI-centered的聯邦式資料儲存基礎架構,包括:以Synology儲存伺服器打造PB等級水平擴充的資料倉儲,儲存巨量的原始資料;導入Synology全快閃儲存,提供穩定I/O支持AI模型訓練的密集讀寫需求;在不同的Kubernetes生產環境中靈活選用iSCSI / NFS / Synology-CSI等儲存服務,並建立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架構杜絕儲存設備的單點故障。此外,除了儲存服務以外,AI Labs也選擇使用Synology的備份軟體,達成本機、異機、與異地完整資料保護計畫,確保備份3-2-1架構。 Taiwan AI Labs人工智慧高速運算團隊表示,「Synology儲存設備提供穩定的服務、極佳的性價比、且許多管理功能都已經整合在Web GUI,IT管理相當直覺,可以節省團隊不少管理成本,讓我們從容面對儲存需求的挑戰。不論地端設備、異地備份,Synology向來是我們的重要夥伴。」 Synology私有雲基礎架構團隊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走在世界前沿的AI開發組織合作,面對各種新興科技帶來日趨複雜的資料管理挑戰,Synology備齊了不同訴求的儲存產品線及資料管理的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協助客戶免於繁雜的資料管理重擔,專注於從資料中挖掘商業價值。」
-
智慧醫療再進化!台北榮民總醫院攜手DELL打造現代化大數據AI平台,驅動醫療創新強化營運韌性建立永續競爭力!
過去2年多的疫情成了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數位轉型的催化劑,消弭長達數十年過時的營運障礙,驅動醫療保健機構更有目的性地擁抱新興科技,積極建置智慧醫療所需的現代化平台。根據調查顯示,89%的醫療保健機構因疫情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i]。長期專注於務實創新的戴爾科技集團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從現代化科技、數位互聯員工、線上醫療、個人化精準醫療四大面向,打造現代化健康大數據AI平台。台北榮總雖不是第一家建置大數據平台的醫療機構,透過雙方的合作卻是在最短時間內,最快收穫數據(data)價值效益的醫療機構。到目前為止,已協助醫院提升33%的醫學論文量、醫學論文分數高出平均3倍、提高臨床用藥精準度以延長癌症3年與5年的存活率,以及透過大數據分析,以不同排列組合,計算出個人化最適COVID-19疫苗施打方案,提高疫苗保護力。 戴爾科技集團ESG射月目標其中一項便是期望在2030年前,以科技力量改善全球10億人的生活,而醫療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全球人口繼續老化,截至今年65歲以上已超過7.71億人[ii],其中三成以上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肺病和心臟疾病[iii]。慢性病管理和治療產生大量醫學影像,因此做好數據管理,並從不斷增長的患者數據中獲得智能洞察,變得更加重要。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表示:「我們的醫療產業客戶正面臨複雜挑戰,像是對於效率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遠端醫療與照護、新的診斷醫學、隨需隨取的臨床資訊等需求。根據調查,74%的醫療保健機構對於數據與AI工具深具信心,相信兩者將成為疾病治療的關鍵[iv]。全台將近50%的醫學中心均採用戴爾科技集團解決方案,協助加速智慧醫療轉型。」 廖仁祥指出,我們很榮幸透過建立以數據為本的AI基礎架構環境,整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數據儲存、提升存取效率、加速數據分析,協助台北榮總快速開發出各種智能化應用,以最快速度享受數據帶來的各項優勢與好處。這也顯現出,台北榮總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堅持以數據為核心,再輔以到位的技術、流程與人才技能,培養出韌性體質,以敏捷彈性的數據架構,強化永續營運競爭力。 台北榮總民總醫院大數據中心負責人朱原嘉博士表示:「數據已成為醫療保健機構獲得完整患者視圖的關鍵資產。以往我們遇到的挑戰是數據散落各處,讓醫師難以取得醫療大數據進行臨床研究,影響醫學論文產量的質量。因此,我們選擇與戴爾科技集團合作,透過建立一個大數據整合基礎架構,打造流通無縫的數據池,讓各種數據能夠儲存在同一處,透過AI與機器學習,達到醫療智能化,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具有高價值的洞察資訊,不僅大幅提升論文質量,更幫助醫師進行精準診斷、精準用藥,進而為患者做出改變生活的醫療決策,這就是我們邁向未來智慧醫療的終極目標。」 因為疫情影響,透過遠端看診的民眾愈來愈多,也影響到台北榮總每天門診人數與醫院營收等,而AI平台架構的導入,也驅動醫療商業模式的創新。例如:台北榮總團隊運用連續型資料庫,整合1.1億筆即時參數,以訓練心衰竭風險預警AI,同時持續優化AI模型,進一步打造肺積水預警AI;另一方面,也將採用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HL7),讓模型無縫介接不同醫療設備品牌的數據,進而將AI模型商品化,從不同以往的創新醫療模式,提升醫院的營運績效與營收。 ESG已經是全球潮流與各產業組織的發展趨勢,要在這場國際醫療領域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台北榮總更是不能缺席。朱原嘉博士進一步表示,為了能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台北榮總將持續優化AI,延伸擴展至運用AI,計算出最佳電力使用模型,以及運用多雲環境,落實節能減碳目標;並透過多雲的自我維運模式,解決少子化及缺工問題導致的人力短缺困境。 台北榮總透過AI數據平台的建置,也部署聯邦式學習(federal learning),讓數據留在醫院本地端、權重在雲端的模式,以邊際與AIoT等終端裝置收集病患的血壓值、心律管理、生理資訊量測等數據,再透過自動化分析工具提供有價值的資訊給醫生,以加速診療判斷。如此,不僅可提升精準醫療品質,更能夠消弭員工的數位落差。 此外,在全球資訊戰愈來愈嚴重之時,為了進一步保護病患隱私與個資,台北榮總未來期望能夠建置避風港計畫(Sheltered Harbor Program),強化資安韌性,為機密關鍵資訊提供堡壘型的完備防護,讓醫療服務不中斷。 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台北榮總將持續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
英特爾以開放與軟體優先的方式加速開發者創新,英特爾提供開發者人工智慧、安全、量子運算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Intel Innovation大會的第二天,英特爾展示促進開放生態系方面的努力以及孕育社群創新的投資,從晶片涵蓋到系統,再到應用以及軟體堆疊的各個層面。 透過不斷擴大的平台、工具和解決方案,英特爾專注於協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並更有能力實現推動社會公益的潛力。英特爾推出全新工具來支援人工智慧、安全和量子運算方面的開發者,並宣布最新Project Amber認證服務的第一批客戶。 英特爾技術長Greg Lavender表示:「英特爾正在扶植開放生態系,以達成我們的軟體優先策略,這將使我們能夠共同並持續創新。英特爾是開發者社群的忠實成員,我們在軟硬體資產方面的廣度和深度,有助於透過共同創新和協作為所有人擴大機會」。 Lavender在以開發者為中心的Intel Innovation第二天開場主題演講當中,強調英特爾對開放、選擇和信任的承諾,首先是oneAPI:一個跨產業、開放、基於標準的程式設計模型,允許開發商為他們試圖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最佳架構。在採納oneAPI和實作進展的基礎上,該計畫正轉型成一個社群論壇,以形塑oneAPI的未來方向,並滿足開發者、軟體供應商、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和晶片供應商與時俱進的需求。 Codeplay是英特爾的子公司,專精於推動開放標準和提供SYCL和oneAPI工具的跨平台實作,之後將承擔起oneAPI開發社群的責任。 英特爾將繼續提供使用oneAPI規範的開發者工具和容易使用的套件。英特爾oneAPI 2023工具包將於12月推出,支援英特爾即將推出的最新CPU、GPU和FPGA架構,並包含開源SYCLomatic相容性工具等。SYCLomatic協助將CUDA原始碼轉換為SYCL原始碼,進而為開發者提供運算架構方面的選擇。 英特爾還宣布6個教育和研究機構成立oneAPI卓越中心,擴大支援重要應用中的oneAPI,並拓展開發oneAPI教育課程。新的卓越中心包括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英國科學與技術設施委員會、以色列理工學院、猶他大學與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LLNL)的合作、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柏林Zuse研究所。 對於希望以快速、高效率和特定產業方式打造新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開發者來說,英特爾推出3款用於醫療保健產業的人工智慧參考套件:文件自動化、疾病預測和醫學影像診斷。開發者可以在GitHub找到這些新套件與7月份推出的其它4款套件。 Lavender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開發者透過開源生態系或英特爾提供的產品,輕鬆獲取最好的軟體技術。」開發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但根據Evans數據公司在2021年進行的全球開發調查顯示,約有90%的開發者正在使用由英特爾開發或最佳化的軟體。舉例來說,英特爾十多年來一直是Linux核心的主要貢獻者,最近還協助將oneDNN效能資料庫整合至TensorFlow,自動為使用此熱門人工智慧架構的數百萬人帶來高達3倍的效能提升。 於開放軟體、硬體解決方案和商業需求的交會處,蘊藏著全新的機會—例如正在推廣中的德國電子處方箋計畫。 IBM開發了電子處方箋解決方案,並整合Intel® 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SGX)與Gramine,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同時協助維護平台的完整性以及對嚴格安全和隱私的需求。英特爾是開源Gramine計畫的主要貢獻者,該計畫讓德國的國家數位衛生機構能夠在最低程度的修改下,獲得SGX指定位址空間提供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還有更多的實例尚在進行當中,這都要歸功於Project Amber,這是一個用於機密運算認證的軟體即服務產品,幾個月前在Intel Vision正式推出。首屈一指的美國聯邦政府科技承包商Leidos,正在使用Project Amber建立概念驗證,用來保護退伍軍人的健康資訊,提供將來在行動診所使用。 Leidos Health Group總裁Liz Porter與Lavender一同登台,並解釋:「Project Amber讓Leidos無需打造和維護複雜、昂貴的認證系統,使我們能夠專注於我們的核心差異化能力,如智慧自動化以及由AI/ML驅動的分析法。」 開放技術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被組合成來自不同專業供應商和客戶的無數解決方案。Red Hat技術長Chris Wright在Lavender的演講中,透過預錄影片宣布Red Hat的OpenShift Data Science已經「與英特爾的AI產品組合完成整合,因此開發者可以使用英特爾的AI Analytics工具包和OpenVINO™ 工具,訓練和部署他們的模型。」 Red Hat正努力將Habana® Gaudi® 訓練加速器納入其服務當中,提供「具有成本效益、高效能的深度學習模型訓練和部署—這些全部都是可管理的雲端服務」。Wright還宣布推出英特爾和Red Hat的聯合AI Developer Program,旨在「幫助開發者使用Red Hat OpenShift Data Science和英特爾的整合AI和邊緣產品組合,輕鬆地學習、測試和部署模型」。 對於那些準備將加速需求推向未來的廠商而言,英特爾推出Intel Quantum SDK,旨在協助開發者學習如何設計量子演算法程式,並充分發揮此新興技術的潛力。測試版現已透過Intel Developer Cloud提供。 Lavender還詳細介紹後量子密碼學方面的進展,這是英特爾在5月份Intel Vision上概述因應量子電腦威脅的三階段方法的一部分。近期發展方向朝著標準化以及提升機會和風險急迫性方面進行,「是我們產業在2030年之前,準備好Y2Q就緒或抗量子的重要一步。」Lavender表示:「許多人認為Y2Q的影響將比2000年的『千禧蟲』更大。」 作為英特爾將神經形態技術推向商業化目標的一部分,英特爾實驗室宣布為開發者提供包括Kapoho Point在內的新工具、一款使用Loihi 2研究晶片的可堆疊多板平台、並更新Lava開放軟體開發架構,以及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社群(INRC)增加的新成員和八個英特爾贊助的大學計畫。 長期以來,英特爾培養未來創新的另一種方式是透過教育和學術界的合作。英特爾在今日公布Intel® Rising Star Faculty Award計劃,以表彰那些具有創新和顛覆性想法,對半導體和運算產業的研究或教育做出重大貢獻的年輕教師。 今年的獲獎者來自世界各地15個機構,他們不僅在從人工智慧到量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更在創新教學、為資訊科學和工程領域納入弱勢族群與女性方面也有所貢獻。
-
台北榮民總醫院以數據爲本 實現AI醫療,戴爾科技集團攜手台北榮總 打造現代化大數據AI平台 驅動醫療創新,ESG驅動下一波轉型 強化營運韌性 建立永續競爭力
過去2年多的疫情成了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數位轉型的催化劑,消弭長達數十年過時的營運障礙,驅動醫療保健機構更有目的性地擁抱新興科技,積極建置智慧醫療所需的現代化平台。根據調查顯示,89%的醫療保健機構因疫情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i]。長期專注於務實創新的戴爾科技集團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從現代化科技、數位互聯員工、線上醫療、個人化精準醫療四大面向,打造現代化健康大數據AI平台。台北榮總雖不是第一家建置大數據平台的醫療機構,透過雙方的合作卻是在最短時間內,最快收穫數據(data)價值效益的醫療機構。到目前為止,已協助醫院提升33%的醫學論文量、醫學論文分數高出平均3倍、提高臨床用藥精準度以延長癌症3年與5年的存活率,以及透過大數據分析,以不同排列組合,計算出個人化最適COVID-19疫苗施打方案,提高疫苗保護力。 戴爾科技集團ESG射月目標其中一項便是期望在2030年前,以科技力量改善全球10億人的生活,而醫療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全球人口繼續老化,截至今年65歲以上已超過7.71億人[ii],其中三成以上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肺病和心臟疾病[iii]。慢性病管理和治療產生大量醫學影像,因此做好數據管理,並從不斷增長的患者數據中獲得智能洞察,變得更加重要。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表示:「我們的醫療產業客戶正面臨複雜挑戰,像是對於效率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遠端醫療與照護、新的診斷醫學、隨需隨取的臨床資訊等需求。根據調查,74%的醫療保健機構對於數據與AI工具深具信心,相信兩者將成為疾病治療的關鍵[iv]。全台將近50%的醫學中心均採用戴爾科技集團解決方案,協助加速智慧醫療轉型。」 廖仁祥指出,我們很榮幸透過建立以數據為本的AI基礎架構環境,整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數據儲存、提升存取效率、加速數據分析,協助台北榮總快速開發出各種智能化應用,以最快速度享受數據帶來的各項優勢與好處。這也顯現出,台北榮總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堅持以數據為核心,再輔以到位的技術、流程與人才技能,培養出韌性體質,以敏捷彈性的數據架構,強化永續營運競爭力。 台北榮總民總醫院大數據中心負責人朱原嘉博士表示:「數據已成為醫療保健機構獲得完整患者視圖的關鍵資產。以往我們遇到的挑戰是數據散落各處,讓醫師難以取得醫療大數據進行臨床研究,影響醫學論文產量的質量。因此,我們選擇與戴爾科技集團合作,透過建立一個大數據整合基礎架構,打造流通無縫的數據池,讓各種數據能夠儲存在同一處,透過AI與機器學習,達到醫療智能化,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具有高價值的洞察資訊,不僅大幅提升論文質量,更幫助醫師進行精準診斷、精準用藥,進而為患者做出改變生活的醫療決策,這就是我們邁向未來智慧醫療的終極目標。」 因為疫情影響,透過遠端看診的民眾愈來愈多,也影響到台北榮總每天門診人數與醫院營收等,而AI平台架構的導入,也驅動醫療商業模式的創新。例如:台北榮總團隊運用連續型資料庫,整合1.1億筆即時參數,以訓練心衰竭風險預警AI,同時持續優化AI模型,進一步打造肺積水預警AI;另一方面,也將採用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HL7),讓模型無縫介接不同醫療設備品牌的數據,進而將AI模型商品化,從不同以往的創新醫療模式,提升醫院的營運績效與營收。 ESG已經是全球潮流與各產業組織的發展趨勢,要在這場國際醫療領域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台北榮總更是不能缺席。朱原嘉博士進一步表示,為了能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台北榮總將持續優化AI,延伸擴展至運用AI,計算出最佳電力使用模型,以及運用多雲環境,落實節能減碳目標;並透過多雲的自我維運模式,解決少子化及缺工問題導致的人力短缺困境。 台北榮總透過AI數據平台的建置,也部署聯邦式學習(federal learning),讓數據留在醫院本地端、權重在雲端的模式,以邊際與AIoT等終端裝置收集病患的血壓值、心律管理、生理資訊量測等數據,再透過自動化分析工具提供有價值的資訊給醫生,以加速診療判斷。如此,不僅可提升精準醫療品質,更能夠消弭員工的數位落差。 此外,在全球資訊戰愈來愈嚴重之時,為了進一步保護病患隱私與個資,台北榮總未來期望能夠建置避風港計畫(Sheltered Harbor Program),強化資安韌性,為機密關鍵資訊提供堡壘型的完備防護,讓醫療服務不中斷。 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台北榮總將持續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最多人點閱
- 「Intel Core Ultra 200S」CPU強勢來襲,史上最強「Intel第15代 研發代號 Arrow Lak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台積電 TSMC 神隊友代工」LGA1851腳位「Core Ultra 5 245K/KF、Core Ultra 7 265K/KF、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 與 Z890主機板」聯袂登場!
- AMD Ryzen 7 8700G實測開箱,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與Ryzen AI火力加持「次世代1080p 遊戲 處理器」強勢來襲!
- 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Intel W790「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主機板!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完全解密!研發代號Sapphire Rapids-WS與W790晶片組主機板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 LGA4677腳位 強大運算核心 正式登場,史上最強大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7-2495X 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強勢來襲!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Threadripper 7000 PRO處理器完全解密!史上最強HEDT TRX50高階桌機、Workstation WRX90工作站平台 提供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7980X 96核心192執行緒7995WX 具備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超強戰鬥力!
- ASUS Pro WS W790-ACE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2+1+1共14相供電」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最佳拍檔「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9-3495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重裝上陣!
- 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火力全開評測!
-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實測開箱,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優質精品 feat. AMD Ryzen 5 8600G/ 7 8700G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極速效能評測!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