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Peripherals / 電腦週邊
-
HyperX自家首款60%尺寸鍵盤Alloy Origins 60於台灣上市,全新Alloy Origins 60採用HyperX線性自有紅軸,提供玩家更輕巧且耐用的遊戲體驗
聽見廣大玩家的心聲,知名電競周邊產品領導品牌HyperX宣布品牌首款60%尺寸鍵盤Alloy Origins 60即日起於台灣正式上市。甫於年初CES盛會上發表的Alloy Origins 60採用耐用可靠的 HyperX 自有紅軸,可承受高達 8 千萬次點擊,使玩家在速度和效能間取得絕佳平衡。此外,HyperX 機械鍵軸具備外露 LED,可提升 RGB 亮度及炫彩效果;兩色成形的PBT鍵帽側面印有Function鍵複合功能,方便快速查找且更加耐用。 Alloy Origins 60機械式電競鍵盤是首款搭載HyperX線性紅軸的60%鍵盤,自行設計的機械式線性紅軸備受好評,擁有更短按鍵行程和極輕觸發力道,有效縮短鍵軸的反應時間,提升玩家的遊戲品質。鍵盤採用更穩定及高耐用性的航太級全鋁合金結構,其60%尺寸的簡潔設計為桌面提供更大的滑鼠移動空間,為習慣使用小尺寸鍵盤的專業玩家提供絕佳選擇。 HyperX表示:「從各尺寸鍵盤到自有鍵軸,HyperX致力於推出符合玩家特色需求和設計規格的可靠產品。無論是居家辦公、電腦遊戲,亦或是在尋找精巧外型鍵盤的玩家,全新Alloy Origins 60機械式電競鍵盤均能滿足玩家的遊戲需求並提升表現,於職場和遊戲戰場發揮超群實力。」 外觀設計的部分,Alloy Origins 60鍵盤以外露 LED的設計提升RGB亮度及炫彩效果,同時搭配5種可調整的亮度模式,隨時隨地展現個人獨特風格。為更貼近玩家使用需求,可透過NGENUITY軟體自訂燈效、遊戲模式和巨集等功能,最多可儲存3種不同的設定檔,依需求隨時切換;再搭配100%防鬼鍵和全鍵不衝突功能,確保所有鍵擊準確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Alloy Origins 60除了隨附鍵帽拔鍵器外,更額外附贈一顆HyperX Logo圖案ESC鍵和迴漩渦紋樣式的特別版空白鍵,方便玩家依喜好替換。電源線的部分採用可拆式的USB Type-C轉USB Type-A,出門攜帶更加方便。 全台首批限量50把的Alloy Origins 60機械式電競鍵盤,即日起於原價屋蝦皮商城獨家販賣,建議售價為NT$ 2,990。為回饋台灣消費者,凡購買即可以NT$99加價購買Pulsefire Core RGB電競滑鼠,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至HyperX官網 。
-
專為遊戲王者打造!CORSAIR K70 RGB TKL機械式鍵盤和SABRE PRO電競滑鼠,專注電競的CORSAIR CHAMPION SERIES迎來全新裝備
為遊戲玩家和內容創作者提供高性能設備的著名廠商美商海盜船今日發布了三款全新CHAMPION SERIES產品,這是三款競賽級電競周邊,為專業電競選手量身打造。在這幾款新發布的產品中,首先是採用精簡設計的K70 RGB TKL機械電競鍵盤,這款鍵盤採用Hyper-Processing Technology的8,000Hz極速輪詢技術,具有緊湊的無數字鍵設計,全面提升您的遊戲表現,實現專業操控。 CHAMPION SERIES還迎來了兩款全新海盜船電競滑鼠,分別是SABRE RGB PRO和SABRE PRO。 SABER RGB PRO和SABER PRO是率先採用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和8,000Hz極速輪詢技術的電競滑鼠,可提供閃電般的輸入速度,具有舒適的人體工程學形狀和超輕重量,可帶來出色的敏捷性和控制性能。這些CHAMPION SERIES遊戲配備共同為您提供了在激戰中脫穎而出的工具。 K70 RGB TKL專為競技型玩家而打造,採用CORSAIR AXON Hyper-Processing Technology,可實現令人難以置信的8,000Hz極速輪詢技術,使您的按鍵操作傳輸到PC的速度比標準遊戲鍵盤提升8倍。無論您是在練習中磨練技能,還是在錦標賽中一較高下,AXON都能確保您的所有輸入信號盡快傳輸。 CORSAIR iCUE軟體實現鍵盤的完全自定義,從每個按鍵的RGB背光、自訂搭配酷炫的團隊配色,到強大的自定義巨集和快捷鍵等,都可以輕鬆完成。參加通常具有嚴格規則的比賽時,K70 RGB TKL特有的比賽開關可將背光鎖定為靜態顏色,並禁用巨集以保證即刻遵守比賽規則。 K70 RGB TKL的各種功能旨在幫助遊戲玩家展示其技術。有100%的CHERRY MX、Silent Red或SPEED Silver機械軸*可供選擇,每個按鍵均配有耐用且耐磨的PBT雙色注塑鍵帽。可實現100%防鬼鍵可確保每個按鍵均如預期般準確反應,專用的Windows鍵鎖定模式可確保您永遠不會中斷遊戲。 K70 RGB TKL採用便攜式無數字鍵設計,具有標誌性且堅固耐用的鋁製框架,還配備了可拆卸式的USB Type-C傳輸線,方便攜帶,可輕鬆連接任何系統。配備專用的媒體鍵和標誌性的海盜船鋁製音量滾輪,可輕鬆控制媒體播放和音量,使您專注於遊戲;配備8MB的板載儲存空間,讓您可以在鍵盤上儲存多達50個配置文件,以便隨處使用。 全新的CORSAIR SABRE RGB PRO和SABRE PRO的設計採納了由出色的專業電競選手提供的回饋意見,這些選手來自Team Secret、Vitality和Envy等團隊,設計將遊戲滑鼠還原為單純的形式,並採用了全新的尖端高頻性能,確保每次點擊都能獲得反饋。 SABRE RGB PRO和SABRE PRO的重量分別僅為74g和69g,專為輕便性能而優化,採用柔韌的傘繩線纜,具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外型,非常貼合手形和指尖抓握方式。 SABER RGB PRO和SABER PRO是率先採用CORSAIR 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的海盜船電競滑鼠,借助8,000Hz極速輪詢技術,這兩款滑鼠可以8倍的速度傳輸您的點擊和移動操作,因此在暢玩在線遊戲時,每一次操作都可以得到快速傳輸。 CORSAIR QUICKSTRIKE按鈕— 經過預張力處理,使滑鼠按鍵及其耐用的OMRON微動之間沒有間隙,確保在每次進行左鍵和右鍵單擊時,響應清晰明確,讓您的手指立即感受到差異。 SABRE RGB PRO採用兩區域動態RGB背光,可通過iCUE進行設定,對於不帶RGB LED的SABER PRO,其重量還可以減輕5g。原生的18,000 DPI光學傳感器可確保實現高精度追蹤,並通過使用專用DPI按鈕在五個板載DPI預設之間循環,這些預設也可以隨時調整,而不需要使用軟體。 每一款CORSAIR CHAMPION SERIES新品都擁有電競專業人士所需的特殊樣式設計和功能,是您在拔得頭籌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CORSAIR K70 RGB TKL CHAMPION SERIES機械式鍵盤、CORSAIR SABRE RGB PRO CHAMPION SERIES電競滑鼠和CORSAIR SABRE PRO CHAMPION SERIES電競滑鼠於2021年4月15日起於台灣地區正式開賣。 SABRE RGB: $1890, K70 TKL銀軸: $4190 K70 TKL紅軸: 時間價格未定 SABRE RGB PRO: 時間價格未定 *若有商品購買和發佈時間問題請洽代理商聯強國際 CORSAIR K70 RGB TKL、CORSAIR SABRE RGB PRO和CORSAIR SABRE PRO擁有兩年保固期,另外海盜船全球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網絡為其提供支援。
-
一機在手 擴充無憂,SP廣穎電通首推七合一HUB轉接器新品-SU20
有鑑於市面上陸續推出單一Type-C埠的筆電與平板新品,為便利使用者所擁有的多接口產品,並解決Type-C埠不夠用的問題,全球記憶儲存領導品牌SP廣穎電通首推HUB轉接器新品-SU20。 七合一 如虎添翼 SU20七合一HUB轉接器共配置七個接口,包括三個USB Type-A埠、一個USB-C PD埠、HDMI孔一個、及SD與microSD卡槽各一;如此完整的解決方案可輕鬆解決單一Type-C埠筆電、平板機種接口不足的問題,一秒擴充,轉瞬連接。 單一Type-C埠用以擴充/連接各式設備,USB-C PD埠支援快充,輸出最高達60W;而配備的三個USB 3.2 Gen 1 Type-A埠,資料傳輸速率高達5Gbps,提供電腦與裝置間進行更快速方便的資料傳輸,隨插即用。 HDMI支援分辨率高達4K(3840x2160) @30Hz輸出,可外接高清輸出4K螢幕,支持4K高清畫質穩定傳輸不失真、無延遲。另還支援microSD/SD雙卡讀取,兼容SDHC和SDXC,檔案傳輸不設限,高速傳輸、即插即用。而四個USB埠(USB Type-A*3、Type-C*1),可瞬間擴充4倍USB裝置連接數量,增加工作效率。 外殼採鋁合金材質,導熱性能強,能有效加快散熱,確保傳輸穩定,且穩固耐磨;而輕盈小巧的設計,則可讓使用者無論是外地出差、還是出門旅遊隨身攜帶都相當便利,高效能工作與質感生活,一機搞定。 更多產品資訊,請查詢SP廣穎電通官方網站:www.silicon-power.com。 •七合一HUB轉接器,配置3個USB Type-A埠、USB-C PD埠1個、HDMI孔1個、及SD與microSD卡槽各1個 •透過單一Type-C埠可連接各式設備,瞬間擴充 •Type-C埠支援裝置供電與接口擴充 •USB-C PD埠支援快充,輸出最高達60W •搭載3個USB Type-A埠,資料傳輸速率高達5Gbps •HDMI支援分辨率高達4K(3840x2160) @30Hz輸出 •支援microSD/SD雙卡讀取,兼容SDHC和SDXC,檔案傳輸不設限 •外殼採輕巧鋁合金材質,高效散熱,確保運作穩定 •尺寸:130.0mm x 35.0mm x 13.0mm •顏色:灰色 •材質:鋁 •重量:71.6g •輸入:USB Type-C(USB 3.2 Gen 1) •輸出:USB Type-A(USB 3.2 Gen 1)*3、USB-C PD*1、HDMI*1、SD卡槽*1、microSD卡卡槽*1 •工作溫度:0°C~45°C •儲存溫度:-10°C~70°C •工作濕度:
-
CORSAIR K70 RGB TKL電競鍵盤實測開箱,80%小巧船體,8000MHz極速輪詢率加持!
隨著電競產業發展蓬勃,玩家們在眾多產品類型中都能看見電競字眼,尤其在最基本的鍵盤、滑鼠上更是有一海票廠牌、型號供玩家們作選擇,也因為如此要在這茫茫的鍵鼠大海之中嶄露出專屬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讓玩家們印象深刻的獨特鋒芒是相當的不容易,也是各大廠商所面臨的考驗。 知名電競大廠海盜船(CORSAIR)相信是眾多船迷們心中的鋒芒之一,其產品總是能保持獨特、潮流的風格而深受玩家們喜愛;而在近年來電競鍵盤市場除了標準全尺寸以外,喜好60%、80%鍵盤的玩家族群也逐步增加,身為大廠之一的CORSAIR也聽見了船迷們的心聲,在80%電競鍵盤領域上推出了以經典K70系列為基礎打造而成的K70 RGB TKL電競鍵盤,究竟這艘K70 RGB TKL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趕緊跟著小編一起賞「船」吧! K70系列一直是CORSAIR相當經典的主力產品之一,自初代K70問世就以前衛的懸浮式設計與獨家的配置,搭配金屬髮絲紋背板設計,走在潮流最尖端,後期更有RGB燈效加持,讓K70如虎添翼般,成為電競鍵盤界中的霸主之一,直到現今,雖說中間歷經幾次改款,但都只是針對小部分造型細修,整體造型依然維持熟悉的K70風格,可見這充滿質感又潮的外型,大受各位船迷們好評。 而小編手上這款全新K70 RGB TKL,不僅僅是承襲了K70經典體態,更融入全新設計元素,整體更加簡約有質感;除去數字鍵的80%配置加上分離式線材搭配,讓玩家們不管是在擺放、移位或者是攜帶上都相較於傳統100%鍵盤都還要更加便利,隨時準備好最佳戰鬥位置! 在按鍵配置上除了移除數字鍵,上排的快捷鍵也有稍微做了小幅更動,可以看到原本坐落在數字鍵上方的媒體快捷鍵並沒有取消,而是移至鍵盤左上角位置,並統一採用半圓形設計;另外官方把「設定檔切換」、「亮度」、「鎖定」三顆按鍵與鍵盤指示燈號位置對調,呈現較廣大、簡約的視覺感官。 鍵帽部分,K70 RGB TKL全面採用了受玩家好評的雙射出成型PBT材質,帶點磨砂的觸感不僅提升舒適度,也更不易沾染指紋,並且具有耐磨特性,大幅降低長時間使用而出現掉漆、掉字的窘境。 CORSAIR更是針對常用的按鍵如MOBA類的QWERDF與FPS類的WASD,提供兩組特別設計的ABS鍵帽讓玩家自行更換,這組鍵帽除了採用金屬塗裝外觀之外,每顆按鍵更是有特殊的傾角設計,並且表面採用了與音量滾輪相同的浮雕紋路,不僅大幅提升耐磨性,特殊的紋路觸感也幾乎不會有誤觸情況,讓玩家更容易靠觸感來辨識按鍵位置。 身為一款電競鍵盤,軸體的手感也是玩家們最注重的考量之一,K70 RGB TKL搭載以速度著稱的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另有靜音軸、紅軸可選擇),1.2mm觸發鍵程與45g觸發力道搭配無段落線性手感,提供玩家最快速、流暢的反應。 此外這次令小編相當喜歡的幾個改變就是K70鍵盤下方原本的溝槽設計在K70 RGB TKL上改為平坦式設計,不僅更加簡約,也利於在清潔上的便利性。 這把K70 RGB TKL更獨家搭載了專為競賽使用的PRO開關,當開啟PRO開關時,K70 RGB TKL將會停用所有燈光效果、按鍵指定操作以及巨集等iCUE上的功能,證明所有神操作並非靠鍵盤、軟體輔助,全都是出自於玩家自己的雙手。 剛好小編手上現役的鍵盤就是K70 MK.2,不免俗的拿來與K70 RGB TLK簡單比較外觀,可以看到少了數字鍵之後,K70 RGB TKL確實在長度上短小不少,而在寬度上由於下方設計的改變,也稍微縮短了一些,對於桌面占比上K70 RGB TKL顯得更加有優勢。 此外,K70 RGB TKL的改變不只有便利簡約的外型,內在的硬體除了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之外,更導入了老大哥K100身上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提供最高8,000Hz超輪詢率(預設為1,000Hz,可透過iCUE切換)與4,000Hz的按鍵掃描頻率,比起一般機械式鍵盤還要快上許多,提供玩家最即時的反應,不錯失關鍵勝利機會。 此外,電競潮流必備的RGB燈效,這把K70 RGB TKL當然也沒有少,同樣透過CORSAIR自家軟體「iCUE」即能將鍵盤上所有按鍵以及LOGO依照玩家喜好自行更改顏色,打造出專屬玩家自己風格的海盜船,大部分按鍵更是可以搭配動態燈效讓這艘船生意盎然。 進入設定後可以看到iCUE提供了「按鍵指定操作」、「硬體按鍵指定操作」、「燈光效果」、「硬件照明效果」、「效能」與「裝置設定」等6大類別可調整,其中RGB部分不僅能與全部已連接的CORSAIR裝置同步,除了預設的燈效外也能自行製作屬於自己的燈效。 另外輪詢率方面,可在「裝置設定」內調整,要稍微注意一下的是8000Hz 輪詢率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會稍微使用額外系統資源,但對於一般本身效能就很強大的電競PC來說影響並不大,船迷們可以放心開啟。 這把CORSAIR K70 RGB TKL承襲了K70的經典風格再融入些全新元素以及更加簡約便利的設計,相信是許多80%鍵盤愛好者兼船迷們期待已久的產品之一,少了數字鍵區塊所縮短的長度,確實在擺放上更加自由,分離式線材設計對於需要經常攜帶的用戶來說更是相當方便,也是小編相當喜歡的功能之一;而PRO開關的設計也相當特別,不僅排除動用巨集的可能性,更可證明自身實力,很適合電競玩家們比賽時使用。 整體使用一輪過後,RGB燈效自然不用多說,iCUE上豐富的功能以及幾乎全按鍵燈光皆可調整的自由度,是CORSAIR一貫的特色;而在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與AXON Hyper-Processing、8000Hz輪詢率加持下,整體鍵盤反應確實非常優秀,不管是FPS、MOBA甚至是音Game上的表現都相當亮眼,80%鍵盤玩家們真心可以考慮入手了! 而對於原本是100%鍵盤的船迷們來說,雖然從一開始可能會稍微不適應,不過100%與80%其實差異並不會太大,只需要一點時間即能馬上習慣,趁這個機會轉為80%鍵盤族群也不錯。 當然,看到這把K70 RGB TKL上的新元素,也不難讓人期待新一代K70的樣貌,家中一把K70,外出一把K70 RGB TKL,或許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不管如何,身為K70系列愛好者的小編更加迫不及待的準備上船了! 販售日期:2021年4月15日起 建議售價:4,190新台幣 廠商名稱:美商海盜船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為小空間帶來人體工學的舒適操作,Logitech Ergo M575無線軌跡球開箱
電腦周邊大廠羅技在去年的為自家高階商務辦公的MX系列帶來了MX Ergo軌跡球滑鼠,為許久不見大廠投入的軌跡球市場注入新血,只不過既然掛上高階商務的「MX」型號,在價位等級上也就較高了些,對於預算有限的部分玩家來說,可能只能先流流口水了… 好在為了體恤一般用戶與小資族的需求,羅技也在睽違10年之後推出Ergo M570的後繼種款,Ergo M575軌跡球滑鼠,讓經典的自家軌跡球系列能夠繼續傳承造福現今的玩家,這下子,等待入手的朋友可以準備下單了啊。(哈) 相較於以往版本的設計,新推出的Ergo M575軌跡球在配色上除了常見的黑色機身設計之外,也提了相對罕見的白色款式,搭配藍色的滾珠在視覺上顯得頗為獨特,相信能夠吸引不少喜愛簡潔桌面玩家的目光。 此外,從產品的外型上也可以看出Ergo M575相當注重人體工學,滑鼠的左右兩側巨大的斜面剛好對應了人的手掌在握持時的角度,使操作的時候可以減少手腕和手臂的出力,減少玩家在長時間使用時的負擔。 不過與自家MX Ergo相比,畢竟兩者間有著不小的價位差距,自然Ergo M575在整體硬體配置與軟體功能上會相對精簡,除了沒有MX Ergo的兩段式傾斜設計外、快捷鍵也縮減為兩個,同時軟體方面也不具備「Flow功能」,所以Ergo M575是無法在多個裝置間快速切換和傳檔的(但還是支援Windows、Mac OS、iPad OS等系統)。 雖然功能較為精簡,但Ergo M575在操作方面的還是有相當水準的,軌跡球使用羅技自家的光學追蹤技術,其預設的DPI值為400,最高則可以達到2000 DPI,並且軌跡球採用快拆式設計,能夠輕鬆的卸下清潔,不必擔心因為長時間使用後,累積的污漬對操作形成影響。 最後作為一款無線連接的產品,在連結方式提供了藍牙或是2.4G連線,不過不支援有線模式,所以電池的續航力就至關重要了,不同於多數無線裝置在2.4G連線下的續航力會比藍牙還短,Ergo M575只需一顆3號AA電池,就能使用長達24個月的時間!而改用藍牙則能使用20個月,如此長效的電力,真的會讓人忘記這其實是款無線產品呢! 以滑鼠的標準還說,Ergo M575在尺寸上算是偏大,以小編的小手來說,大拇指只能碰到軌跡球的下半部,不過因為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整體握感相當的舒適,且軌跡球的判定也相當的準確,在稍微適應軌跡球的操作方式之後,很快地就能上手,日常瀏覽網頁、編輯照片都不是問題。 另外,想到不少影片創作者因為需要頻繁的調整影片軌道,使用軌跡球會比用滑鼠來回在桌面上拖行還要方便省力的多,所以小編也邀請公司中的影音組同事一起來試用這款Ergo M575,結果這一用就讓同事愛不釋手,到目前都還拿不回來XD。 根據影音組同事表示,Ergo M575的人體工學設計有種體驗後的魔力,使用起來相當的舒服,同時軌跡球的操作方式也讓他可以「一指」完成各種日常操作,手腕、手臂都不需要移動,讓它是在工(偷)作(懶)的時候都更為輕鬆,影片剪輯時縮放軌道的比例的時候,操作也更為直覺便利,準確度也相當足夠,那怕是要擷取極小的影片片段都不是問題。(難怪一直都不還我XDD) 羅技的Ergo M575使用自家引以為傲的人體工學設計,讓人一摸上就愛不釋手,搭配高精準度的軌跡球幫助日常操作上能夠更為省力,不光是桌面狹小的玩家,對於需要長時間待在電腦前使用滑鼠的辦公族、社群小編、影音創作者來說,都能有效幫助減輕工作的壓力與負擔,減少長期工作對手部帶來文明病與職業傷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趕緊入手體驗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Elgato Wave:3專業直播利器電容式麥克風實測開箱,24bit/96kHz高解析取樣率Wave Link加持!
近年來隨著科技、網路技術進步下,Youtuber拍片、直播以及Podcast風潮盛行,在這人人都能當網紅的時代下可以說是相當競爭,各位創作者除了要絞盡腦汁構想創作內容,透過升級強大的硬體設備來提升影音質量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其中「麥克風」的差異更是最直接影響觀眾們聽覺感官。 也因此有許多廠商們看見這塊領域的商機,紛紛投入不少資源來推出眾多相關產品讓玩家們作選擇,這次小編就入手了這支由Corsair旗下專注於遊戲影音直播周邊硬體設計的Elgato所推出的「Wave:3電容式麥克風」,Wave系列麥克風目前共推出Wave:1與Wave:3兩種型號,雖然外部的造型設計看似幾乎雷同,不過在旋鈕的功能、內在的收音解析度還是有所差異,還在猶豫的玩家們不妨看完這篇開箱再來作選擇吧! Wave系列麥克風在整體造型上沒有太大差異,都是採用全霧黑外觀,上方外罩為鋼質材質並配備多重噪音濾除設計,整體造型類似早期麥克風較方正的風格;使用上,這支Wave:3可直接透過正面這顆帶光環指示燈號的旋鈕來切換輸入增益、監聽音量以及輸入/監聽音量比例功能(按壓切換、選轉調整)。 下方的U型支架相當有彈性,並且在左右螺絲內都有裝上軟墊,提升整體緩衝效果,並搭配穩定的金屬圓盤底座,讓Wave:3不易受到額外干擾,確保收音品質。 雖說Wave:3本身已經在減震、防噴麥下了不少功夫,不過官方還是有推出專屬周邊來滿足更加注重細節的創作者們,如延長底座以及麥克風常見的防噴罩、防震架,使Wave:3更加完善。 此外,Wave:3更能搭配Elgato原廠推出的固定延長架Master Mount L,不僅讓玩家們節省桌面空間,透過夾取位置採用軟墊的設計方式還能有效降低桌面傳來的震動雜音。 Elgato Wave:3為17nm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響應頻率在70-20000Hz之間,收音靈敏度為-25dBFS(最小增益)、15dBFS(最大增益),而在取樣率更是高達96kHz,位元深度在24bit,雖說電容式麥克風先天上收音就相當敏銳,很難不收到周遭環境音,不過要是在寧靜環境下Wave:3的收音音質將非常細膩、純淨,只有單一心型模式雖有點可惜但對於創作者來說已經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HAMA · Elgato Wave:3電容式麥克風測試 ▲Elgato Wave:3簡易麥克風測試(輸入增益:50%) 除了本身強大的硬體規格之外,Elgato Wave系列更可搭配自家推出的Wave Link軟體來使用,Wave Link可將遊戲、語音、音樂等輸入來源個別混音,支援最多9組獨立輸入通道,並且可以針對個別通道調整監聽、串流輸出音量,換句話說即便實況主在實況過程遇到有版權的音樂,也可以即時限制音樂不被串流出去(不用再怕版權攻擊啦!),另外還搭載Clipguard防失真技術,收錄最真實的聲音,滿足專業創作者需求。 整體看下來,Elgato Wave:3在硬體規格上真的是相當不錯,24bit/96kHz的高解析收音品質已經比市面一般麥克風還要優秀許多,配上低調沉穩的外觀設計加上不會過亮的LED指示燈,讓創作者在較陰暗的環境中不僅能一眼明確麥克風狀態也不會被光害所影響。 而除了優秀的硬體設計外,軟體方面也是相當強大,猶如簡易的混音器般,可以讓實況主不再被音樂版權困擾,搭配Enhanced Lowcut Filter底噪抑制以及Clipguard防失真技術可以說是讓Wave:3如虎添翼般更加滿足專業創作者需求,小編相當推薦給近日在物色麥克風的玩家們。 廠商名稱:Elgato 廠商官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強化自家電競周邊產品,HP斥資120億元收購HyperX,記憶體與SSD等儲存區塊仍保留在Kingston
HP宣布將以4.25億美元(約新台幣118億)收購Kingston旗下遊戲周邊電競品牌HyperX,或許有玩家可能在納悶HP旗下不是已經有OMEN這個電競品牌了嗎?但事實上OMEN產品線目前主要還是筆記型電腦,與遊戲周邊出名的HyperX並不衝突,反過來說這項收購將對HP自家電競周邊產品有相當大的幫助,畢竟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經營下,「HyperX」這個品牌名稱已經是玩家相當耳熟能詳了。 自2002年以來就由Kington成立的HyperX,從原本僅代表高效能記憶體系列的品牌名稱,到這幾年來在電競周邊領域上成為一線品牌,推出了耳機、鍵盤、滑鼠、滑鼠墊、麥克風等等眾多設備,並且在台灣的行銷也是深耕多年,相信玩家們是再熟悉不過,評價也是相當良好,種種眾多出色的表現或許就是HP看中因而出手收購的原因。 不過HP這次主要是購買HyperX遊戲周邊設備產品線(耳機、鍵盤、滑鼠等),記憶體、快閃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的部分還是會保留在Kingston(至於是否會繼續使用HyperX名稱就不得而知了),看來比較像是保留本業專精的部分,切割出去的電競周邊將來就看HP會如何運用以及更加發揚光大了,反之在Kingston擅長且已經是儲存相關領域的巨頭下,回歸的區塊相信仍舊會保持原本的水準,甚至或許還會有更多精采表現才是。 另外,OMEN其實也是HP收購而來的,前身名為VoodooPC,在2006年被HP收購後於2013年改名為OMEN,2020年時更是換上全新LOGO;而未來HyperX是否也會有相同命運,小編認為實在是不好說,畢竟HyperX的響亮招牌已經深植玩家們心中,就看HP要如何整合了,或許就這樣保留OMEN以及HyperX兩者品牌也說不定;這次收購也看得出來HP在電競周邊產業上的野心,令人相當期待未來的發展。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宛如外星飛船降臨地球傳授Wi-Fi 6使用真諦,TP-Link Archer AX73 AX5400雙頻Wi-Fi 6路由器神速開箱
嘿,如果你看得到這篇文章,表示你正在家裡,躺在沙發上舒適地使用著網路,也或許你正在辦公室裡偷閒,那你在瀏覽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是有些不順暢?可能網頁讀取太久了?也可能圖片展開太慢了?那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你的媽媽正在看Netfilx、你的弟弟正在看Twitch直播、你的同事正在偷偷下載Steam上的3A大作遊戲,所以即使連接了Wi-Fi 6,正在看我這篇文章的你,還是會感到卡頓,不是你當初申辦的光纖網路出了差錯,這一切都要歸咎於你的路由器,太過老舊,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TP-Link在路由器研發的成果上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甚至已經做到家喻戶曉的地步,現在推出了一款TP-Link Archer AX73 AX5400雙頻Wi-Fi 6路由器,透過可支援5GHz頻段4串流160MHz頻寬以及2.4GHz頻段雙串流的5400 Mbps Gigabit級 Wi-Fi、能覆蓋更廣範圍的6根天線,來教你Wi-Fi 6的正確使用方式。 為什麼會說這台Archer AX73有那個能耐能教你Wi-Fi 6到底該怎麼使用?各位玩家仔細瞧瞧,雖然TP-Link隱匿的很好,但還是逃不過小編的法眼,機身上散熱孔不對稱的黑釉和風多邊形設計,雖然TP-Link對外宣稱那是充滿禪意的東方菱格散熱孔,但那樣子不就正是神話會出現的未知幾何圖形嗎? 再稍微於那6根可多方向轉動的天線做點擺設,一艘來自宇宙的、由外星人駕駛的太空飛船就油然而生了,而機身上那塊黑色鏡面版,就是這艘Archer AX73太空飛船的駕駛艙,當你盯著這片充滿神秘感的鏡面版觀看時,看不見裡頭的駕駛員,只會看見你正在凝視的你自己。 而Archer AX73前端的指示燈就像是飛船的指引,轉向尾端,多樣的I/O連結埠,1個Gigabit WAN、4個Gigabit LAN,在左方則是Reset鈕、Wi-Fi開關、WPS開關、LED燈開關,左側翼還隱藏了一槽USB 3.0連結埠,讓太空飛船Archer AX73的功能更加豐富。 啊!原來是外星人,駕駛著這台Archer AX73,降臨地球來教我們如何正確使用Wi-Fi 6了啊!(笑 那6根可多方向轉動的天線加上波束成型技術,能將Wi-Fi訊號覆蓋範圍變得更遼闊且更穩定,使得Archer AX73所具備最快能達到5400 Mbps的Gigabit級Wi-Fi功能,能支援4串流160 MHz,玩家們用到8K串流也沒有問題,並且支援OFDMA以及MU-MIMO,讓Archer AX73能夠同時連結200台以上的設備。 配合TP-Link OneMesh,更能加強Wi-Fi訊號強度,並且智慧地選擇數據的最快連結路徑,讓網路保持最佳狀態,並且藉由路由器以及節點的建立,最終透過Archer AX73所建構的Wi-Fi領域裡實現無縫漫遊,且完整覆蓋玩家們的家裡或辦公室區域。 網路威脅的遏止當然也是做得滴水不漏,TP-Link的HomeShield技術與Avira AntiVirus合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HomeShield藉由不間斷的資料庫更新,能確保網路上的各種新式威脅,且能辨識包含攝影機、語音助理等IoT設備中的潛在的安全性漏洞,還能記錄異常的網路傳輸流量,並且可阻止未知的設備自動連結路由器,防止DDoS攻擊,家長們也能透過HomeShield管理上網時間,阻止孩子們瀏覽到充滿不當內容的網頁。 但不要想說宛如一艘太空飛船,在設定上就會變得無比繁複,相對的,Archer AX73反而簡單到無以復加,玩家們從手上的智慧型手機中,到Apple Store或是Google Play商店下載TP-Link Tether後,點開App,選擇Archer AX73所屬的路由器種類,接上電源與網路線之後,再檢查LED燈狀態。 小編不是用PPPoE連結網路,而是用另外一台路由器連結,算是有點偷吃步,但大多數玩家們家中應該都是使用PPPoE模式連網,因此只是需要多出一個輸入PPPoE帳密的步驟而已,然後跟著App的步驟找到SSID密碼,機身底部有顯示,包裝盒裡面也有附一張卡,再將手機的Wi-Fi連結至Archer AX73,靜待幾秒之後,App介面上就會出現玩家們剛剛連結的設備了。 接著更簡單啦,玩家們可以想一個喜歡的Wi-Fi名稱,要不要設密碼就看自己有沒有大愛啦(誤),總之連結設定簡單到幾乎只要一直按「下一步」就可以完成,頂多就是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Archer AX73的設定。 設定完成之後,進入TP-Link Tether的主介面,首先會看見2.4G與5G兩種無線頻率的狀態,底端有四個選項,分別為首頁、用戶端、HomeShield、工具,用戶端是用來觀察透過Archer AX73連網的各項設備,而HomeShield則是前述所提及的高級資安防護,工具欄位中則有各項可調整的選項,玩家們可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調整。 小編挑了幾個設備來測試TP-Link Archer AX73 AX5400雙頻 Wi-Fi 6 路由器的高超功能,說它是一艘來教導地球人如何正確使用Wi-Fi6、外星人所駕駛的太空飛船,可不要給小編洩氣啊! 但幸好,PCDIY!辦公室的網速為500M,透過Archer AX73連網之後,使用Wi-Fi 6的Samsung Galaxy S20從Speedtest獲得的下載上傳數據為374/290 Mbps,僅具備Wi-Fi 5規格的iPhone 7也有351/264 Mbps的傑出表現。 來看看電腦方面的表現,小編最近所入手的M1 Mac Mini,搭載Wi-Fi 6規格,所得到的分數有514.68/267.06,但身為果粉的我絕對沒有要吹捧M1晶片的好,因為具備Wi-Fi 6的Z490主機板也有495.06/226.01的超優質表現。 Wi-Fi 6即將普及,或許還有些玩家們還沒意識到這件事,而TP-Link早已未雨綢繆,超前佈署了好一陣子,TP-Link Archer AX73 AX5400雙頻Wi-Fi 6路由器透過多天線增強訊號,加上波束成型技術,讓家中的Wi-Fi領域拓展得更廣,MU-MIMO與OFDMA的支援,讓Archer AX73能夠同時連結200以上的設備,就算真的同時連結200台設備,也不怕網速降了,最快能達到5400 Mbps以及支援4串流160MHz的Gigabit級WiFi技術,看8K串流絲毫無壓力,更遑論是普通1080P的串流影音了,說到這,還不剁手嗎?好啦,小編不等你了,先去下單一台再說。 廠商名稱:TP-Link 廠商電話:02-89532001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再被單一連接埠受限,j5create JCD612 7合1多功能擴充集線器開箱
現在的筆記型電腦可以說是越做越輕薄,雖然在攜帶上是相當方便,不過相對的在I/O上所提供的支援也就有些縮水(體積有限),尤其在MAC上只剩兩個Thunderbolt / USB-C可以連接的情況下,透過外接擴充裝置就是必然需求,更不用說如iPad/iPad Pro或手機等行動裝置來說,大部分僅具備一個連接埠,想要擴充使用就更加不方便了。 面對這樣的窘境,專注在周邊擴充的j5create,就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來解決用戶們的煩惱! j5create推出了這款JCD612 iPad Pro 11吋/12.9吋專用7合1多功能擴充集線器,如字面上的意思,它的設計完全就是鎖定iPad Pro的用戶,採用方形霧銀設計的時尚質感設計,完全可以與iPad Pro做搭配,另外新推出的2020年iPad Air在外型上也已經與iPad Pro看齊,搭配上想必也是相當適合。 實際大小為高寬厚66x66x14.3mm,重量約72g(加上配件後為82g),相當輕巧,20cm的線長對於要架在iPad Pro後已經相當足夠。 I/O的部分,7合1的JCD612提供一組HDMI(支援最高4K 60Hz輸出)、一組USB-C(支援PD3.0 Pass Through最高100W快充與5Gbps資料傳輸功能)、一組USB Type-A(5Gbps資料傳輸)、3.5mm音源孔與Micro SD、SD讀卡機(UHS-I 104MB/s),而連接設備端是採用USB-C來做連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設備端的USB-C需有支援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才能做影像輸出,並且要符合DisplayPort v1.4規格才支援4K 60Hz解析度,如果是DisplayPort v1.2規格就只能到4k 30Hz解析度,另外快充的部分設備本身也需要支援PD 2.0或3.0。 雖然JCD612是專為iPad Pro設計,但還是能相容於大部分USB-C裝置,包含MacBook以及常用的筆電,都能輕鬆使用JCD612。 整體看下來,j5create推出的這顆JCD612 7合1多功能擴充集線器根本就是iPad Pro用戶的救星,對於只有一個USB-C連接埠的iPad Pro用戶來說,不管是資料、影像、音源都只要透過一顆集線器就能輕鬆傳輸,免去攜帶一堆轉接頭的麻煩,還能同時對裝置充電,並且透過專用墊片來架在iPad Pro後方,移動設備時就更加方便,而如此便利的集線器也能使用在大部分的USB-C裝置上,在為自己的iPad Pro找集線器嗎?不妨試試這顆JCD612吧! 公司名稱:凱捷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絡電話:02-2269-5533 官方網站: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j5create JVCU360 360°全景視訊會議攝影機實測開箱,360度零死角,辦公、家用兩相宜!
在科技蓬勃發展的現代,鏡頭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從路上數不清的監視器到家用相機、攝影機,甚至是每個人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都能看見鏡頭的蹤跡,而在PC市場上,自視訊攝影機推出以來,不管在商用、家用都保有一定的市場,近年來隨著直播的潮流崛起,對於PC實況主們來說,已經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之一,市面上也有許多款式可做選擇。 回到商用方面,隨著網路的發達,遠端視訊會議在許多企業上已經屢見不鮮,更不用說去年的疫情影響,WFH模式更是許多企業採用,因此攝影機就成了必備用品之一,但通常要多人視訊會議,就必須準備數台攝影機,即便是可旋轉鏡頭也是有稍些不便,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困擾,知名周邊廠商j5create推出了JVCU360 360°全景視訊會議攝影機,小編來帶大家看看它與一般攝影機不同的地方吧! 在外觀上JVCU360整體以白色為主,搭配部分黑色作點綴,鏡頭提供1080P Full HD影像,並可作垂直、水平翻轉來切換單邊、360度全景模式,類似於一般化妝鏡的設計,透過專利觸控環可以即時切換主講人,滿足各項需求。 除了清晰的影像,JVCU360內建了兩組全向性麥克風,有效收音距離可達3公尺,對於較寬敞的辦公桌來說,也不必擔心收音問題。 JVCU360提供了360度全螢幕、360度全景、單主持人、雙主持人、90度視角單人視訊以及120度廣角多人會議等六種視訊模式可選擇,滿足各項中小型會議的需求。 實際整體使用下來,j5create JVCU360的360度鏡頭確實讓整個畫面沒有死角,達到一機可以抵多台攝影機的效果,Full HD的畫質在人臉上也有不錯的辨別度,對於圍成一桌的辦公室會議來說相當適合,搭配觸控環以及六種模式切換的方式,讓攝影機可以即時聚焦在不同角度的主講人身上,整體實用性可以說是大幅加分。 不過在作為一般單人視訊鏡頭時,由於先天上超廣角特性的限制(1080P被拉開的更大),變形幅度也相比一般視訊攝影機大了些,撇除這項因素,JVCU360不僅作為會議攝影機相當稱職,在家用領域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公司名稱:凱捷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絡電話:02-2269-5533 官方網站: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純血Cherry原廠茶軸手感、80%輕巧尺寸不占空間,Cherry MX Board 1.0 TKL RGB鍵盤開箱評測
- 宛如外星飛船降臨地球傳授Wi-Fi 6使用真諦,TP-Link Archer AX73 AX5400雙頻Wi-Fi 6路由器神速開箱
- 畫面由聲音掌控,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開箱
- HEDT最強64核心處理器現身!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開箱評測
- 蘋果迷好物推薦,j5create USB Type-C多功能擴充卡JCA374開箱實測
- 2020 PCDIY組機指南!新的一年該如何組新電腦就靠這篇,三種預算完美組機
- 2020開學筆電挑選指南、Intel 10代9代8代傻傻分不清楚?!最新9台學生最適筆電推薦一次搞懂(上篇)
- 2019夏季電競螢幕採購指南!10款市售版本解析、下手前務必參考
- 主流機械軸體橫向介紹,你也可以是挑「鍵」大師!
- 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介紹篇】
- 疫情出不去、在家組機趣 (下):DIY電腦BIOS輕鬆設定與Windows安裝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