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蘋果說到做到,明年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實裝在iOS後,不遵守規定的App將直接下架
蘋果iPhone作業系統iOS 14將加入反廣告追蹤功能,把使用者隱私權保護提高到淋漓盡致的地步,而也隨著版本更新到14.2.1,這項功能雖然在眾多廠商的反對下,延遲至明年才開始正式執行,但日前,蘋果軟體工程進階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在歐洲數據保護及隱私會議上表示,明年開始執行這項功能之後,要是App不遵守此項規定,將會直接從App Store下架該App。 蘋果在今年的WWDC大會上推出iOS 14作業系統後,也進一步的推出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功能,而該功能將會加強使用者隱私權益。那iOS 14的隱私權政策與規定與這項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功能到底是什麼呢? 在iPhone與iPad使用者更新至iOS 14之後,只要在App Store上下載新的App時,系統將會跳出提醒畫面,來詢問使用者是否同意該App的開發者或廣告商追蹤使用者的網路行為,並且這個提醒畫面只會跳出一次,只要不同意追蹤,開發者將無法取得玩家們的個人資訊,甚至,在iOS 14上,將限制App開發者無法透過App取得IDFA廣告識別碼,導致其廣告收益將可能銳減50%,只能透過安裝蘋果自家的SKAdnet來獲取追蹤使用者的下載數據,也因此,開發者與廣告商叫苦連天,只不過,蘋果雖然將上市時間推遲至2021年,但在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將會添加更多功能,推遲上市,只是為了讓開發者有更多時間可以更改App上的開發數據。(看來是真的有用) 而在昨天(8日),蘋果軟體工程進階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在歐洲數據保護及隱私會議上表示,明年iOS裝置在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實裝後,將嚴格執行隱私權政策,那些未經過允許便對使用者數據逕行追蹤的App,從明年年初開始,將直接從App Store下架。 但也因此遭受許多廣告商的強烈抵制,在今年10月時,根據路透社報導,法國已有4家廣告公司對蘋果提起反壟斷訴訟,並在聲明中指出,蘋果對自家所追蹤的使用者數據並沒有和其他競爭對手保持相同標準。 而在這件事情上,鬧得最大的還是蘋果與Epic Games之間的愛恨糾葛,Epic在《要塞英雄》遊戲中加入自家的內購支付,並且嘗試繞過App Store與Google Play的抽成,想當然,這麼明目張膽的挑釁,直接就被蘋果與Google雙雙下架,但Epic反應也迅雷不急掩耳,除了提告蘋果與Google涉嫌壟斷之外,還在在社群上推出#FreeFortnite標籤,鼓勵玩家一起抵制,甚至翻拍了蘋果經典廣告1984,用以嘲諷。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vjbmoDx-I ▲蘋果原版廣告《1984》,靈感來自於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欲傳達出蘋果作為反抗 IBM 巨頭的力量。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iSHuaw6Q4 ▲Epic翻拍蘋果經典廣告《1984》,用以嘲諷蘋果也變成了當初他們所反抗的那個巨頭。 只不過蘋果直接大刀一揮,警告將在iOS與macOS上關閉Epic的開發者帳戶,但蘋果這一刀砍得不只是《要塞英雄》而已,將會影響到Epic旗下所有遊戲,甚至也將動搖到Epic所開發的虛幻引擎的未來,假設蘋果徹底封殺Epic,那麼也就間接封鎖所有以虛幻引擎所開發的數百款遊戲。 目前,Epic要求蘋果重新上架《要塞英雄》、與索取蘋果賠償的要求被法官駁回,蘋果獲得初步勝利,不過法官禁止了蘋果在其所有平台上封殺Epic遊戲以及虛幻引擎,只是,Epic也拒絕了法官的和解方案,這個事件看來還是長期抗戰。 由於數位化時代來臨,大家早已被這些大數據潛移默化,蘋果毅然決然地在使用者隱私權上築起一道高牆,到底真是為了玩家好、還是又是市場營運手段呢?小編寧可相信前者,畢竟所有使用網路的玩家們,都不喜歡自己的資料或者隱私被攤在陽光底下。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急著入手筆電的玩家可以再等等、AMD RX6000M RDNA 2行動版規格資料曝光!
在先前小編為大家開箱後,相信各位玩家對於這次RX 6000系列的強勢效能應該是感到相當振奮才對;這次蘇媽與老黃的顯卡之戰,可以說是相當火熱,除了桌上型版本以外,行動版GPU戰爭也即將開打,日前外媒與網友更曝光了AMD RX 6000M的相關消息,就趕快先來看看這次蘇媽在行動型GPU上如何出招吧! 推特網友Patrick Schur常常曝光許多硬體相關消息,而在日前更釋出了AMD Navi 22、Navi 23、Navi 24行動版的相關規格,三款晶片都將依需求不同而再細分為不同的規格,146W TGP的Navi 22記憶體匯流排將來到192 bit並搭載6顆記憶體晶片,代表最高規格應該會提供12/6 GB記憶體容量,而較低規的90/110/135W版本就只有160bit的記憶體匯流排,搭載了5顆記憶體晶片,記憶體容量也減少至10/5GB。從這裡就可以推測出,接下來玩家們可以看到的就是RX 6000系列的中低階版本恐怕也將很快地會正式登場了。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雖然製程同樣為7nm,但Navi 22尺寸大小來到了334.52 mm²(18.31x18.27),即便比Navi 21還要小,但還是比Navi 10的RX 5700(251 mm²)還要大上許多,主要可能是因為搭載了Infinity Cache的緣故。 Infinity Cache(無限快取技術)也是這次AMD所搭載的新技術之一,以256 bit的匯流排來說,透過該技術能大幅提升頻寬,甚至能超越一般384 bit匯流排兩倍以上,讓顯示晶片的資料調動獲得更少延遲,提升整體效能。 據推測這三款晶片可能就會是RX 6700M、RX 6600M與RX 6500M,至於更高規格RX 6800M甚至RX 6900M目前還沒有相關消息,考量到對頂規Navi 21可能與對手的GA104一樣,受限於大小、功率、散熱關係,要搭載在行動裝置有些困難,就看蘇媽如何克服這道難關了。 RX 6000M系列預計將與RX 6700在CES 2021上發布,而對手RTX 30系列的行動版本也會在明年Q1開始搭載,加上AMD Ryzen 5000行動版與Intel Tiger Lake的登場,明年的筆電戰爭將會非常火熱,近日想入手筆電的朋友,可以再等等!(沒有急迫需求性的話)。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以現狀自滿、不只強還要更強,傳蘋果正準備下一代新M1晶片,將用在高階系列的MBP與iMac
蘋果上個月才推出了以ARM為架構的M1晶片,並搭載在MacBook系列上,而現在又有消息流出;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計畫在2021年初推出一系列新的Mac M1處理器晶片,將彌補這一代M1對x86架構的不足,並用在2021年上市的升級版 MacBook Pro、iMac,以及2022年登場的下一代工作站級的Mac Pro。 目前的ARM架構M1晶片,在低功耗上的運行處理表現十足亮眼,而以彭博社報導的內容來看,蘋果下一代的M1晶片將在效能上火力全開,以應對專業工作者的高效能需求,並有意圖超越Intel、成為最快的處理器。(哭啊!那剛買這一代M1的不就3個月就成了舊款XD) 即將到各位手中那5奈米製程、4個效能核心與4個節能核心、15w功耗的M1晶片,雖然在與Intel及AMD的x86高階處理架構相比,有些弱勢,但根據彭博社指出,蘋果正在開發的下一代M1晶片為20核心CPU,分別為16個效能核心與4個節能核心,但可能會先發布具有8核與12核的M1晶片,而針對高階系列的iMac,也正在開發32核心的M1晶片。 在GPU方面,目前的M1晶片為最高8核心GPU,下一代的M1晶片搭載於蘋果的MacBook筆電系列將採用16核心GPU,高階桌機iMac系列則配載32核心的GPU,更有意思的是,甚至最慢將於2022年上市的工作站級別Mac Pro,也將具有64個或128個GPU核心,取代目前使用的AMD Radeon架構。 蘋果在此之前就已先預告,將在2022年前把Mac全系列產品全面更新為M1晶片,而彭博社報導也指出,以上所提及的蘋果ARM架構晶片與系列產品的發布時間,都會將在2021年至2022年之間,所以等同於這兩個事件節點恰巧不謀而合。 一直以來,蘋果無論是在數位多媒體播放器、智慧型移動或穿戴裝置、以及電腦與作業系統上,都喜歡用自家的東西並且自行開發,且在規格與配置上也特立獨行,在配件上也幾乎不能通用,蘋果系列產品儼然獨立成一套使用模式。也因此,在手機群雄割據下,也形成三星、Goolge Pixel等Android陣營與蘋果iOS對壘,在電腦配備的市場版圖之中,也漸漸分成Intel、AMD、NVIDIA等組成的PC陣營對抗一個蘋果,甚至在M1晶片推出之後,更加深了這奇特的現象,雖然蘋果是如此「獨裁」,但這不也是造就它如今地位以及市值的原因嗎? 過往以ARM架構起手的競爭對手,在Intel領先節點優勢下紛紛倒地,而如今在晶圓製程上已經輸給了台積電,喪失了領導地位,加上AMD的重振旗鼓,這段期間算是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雖然在Cinebench中,10奈米的Tiger Lake在單線程的評測數據上勝過了蘋果M1晶片,但M1晶片的處理運作還是立基於主打低功耗上,假設在改良後、更新的這塊新M1晶片出爐,預期在效能火力全開之下,Intel即便不吃果粉這塊市場,但其地位還是將會在市場上受到蠻大的動搖。 假設Intel不再繼續擠牙膏,蘋果下一代的M1晶片也如期出爐,在2022年到來的這段期間,或許玩家們可以盼到一個奇蹟、盼到一個Intel導入EUV技術並且在7奈米上能夠展現良好表現的奇蹟。 雖然平時PC玩家中的Intel愛好者總會對Intel冷嘲熱諷,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的言語表現呢?PC和Mac使用者之間始終壁壘分明,假設Intel在M1晶片下委靡不振,即使不吃果粉市場,Intel在PC玩家眼中將會再一次大失所望,希望這樣的情況不會成真,畢竟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受益的還是使用者大家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JPR公布2020 Q3 GPU市場報告,AMD市占率升至23%重啟榮耀之路
今年可以說是變動相當大的一年,礙於疫情影響,許多玩家只能待在家裡辦公、打電動,不過也因此帶動了整個電腦硬體市場,其中與遊戲有關的GPU部分在銷售量上更是提升不少,據外媒表示,2020 Q3 PC GPU的發貨量相比上一季度已經增長了10.3%,而近日研究分析師Jon Peddie也發布了最新的GPU市占率報告。 先來看看整體PC GPU市場,AMD在2020 Q3整體出貨量增長了18.7%、NVIDIA增長10.8%,Intel則是增長7.8%,在市佔率上,AMD已經爬到與NVIDIA齊平,同樣占了19%,Intel雖然依然還有62%,但可以說是隨著季度在逐漸下滑。 而在整體AIB市場報告上(桌電、筆電獨立顯示晶片),整個2020 Q3市場上的總價值超過42億美金,與Q2相比增長了13.4%,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長了9.1%,市占率上雖然NVIDIA依然穩坐霸主寶座,但AMD也不惶多讓,上升到了23%。 整體看下來,AMD GPU整體效量能有如此不錯的成績,可能要歸功於自家Renoir APU系列產品實在太香,對Intel的市場造成不小衝擊,不過這是在2020 Q3的市場報告,相信玩家們更加好奇2020 Q4老黃 RTX 30系列與蘇媽RX 6000系列開戰後的市場報告,畢竟這才是今年最火熱的一個季度。 就小編來看,雖然兩邊因為玩家們火熱的搶購潮,都造成了供不應求的狀況,但RTX 30系列已經早了幾個月前就推出,現在更加主流的中階顯卡RTX 3060Ti也已經上市,讓NVIDIA的陣容相較AMD齊全,Q4整體市場或許還是老黃這邊較有優勢,接下來就要看雙方如何持續的出招,究竟蘇媽能否帶AMD在GPU搶下龍頭寶座呢?我們拭目以待。 詳細資料可參考。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無限接近黑色的黑?!蘋果又申請新專利—媲美Vantablack的消光黑,未來可能將配在所有蘋果產品上
台語有句俗話說:「紅水、黑大扮」,意思是指這兩種顏色好搭配又大方顯眼。而一向走簡約風格的蘋果(Apple)系列產品,雖說其白色設計一直令人津津樂道,但身為對立面的黑色風格蘋果產品,也是讓玩家們愛不釋手。 但黑色又分成好幾種黑色,其中帶有霧面視覺的消光黑,無論是在哪方面的生產上,一直都有死忠的擁戴者,蘋果自iPhone 7開始,發布了一系列消光黑的產品,但說是消光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吸光功能,如今,蘋果申請了一項名為「ANODIZED PART HAVING A MATTE BLACK APPEARANCE」的消光黑面漆專利,未來可能用在iPhone、Apple Watch、iPad、MacBook上,實現真正的「消光黑」顏色產品。 蘋果申請的這項「ANODIZED PART HAVING A MATTE BLACK APPEARANCE」專利中,表明其消光黑將類似於現有的純黑色「Vantablack」,是世上目前已知最暗的物質之一,最多能吸收高達99.965%的可見光,讓眼前看見的黑色呈現一片虛無之黑;舉個例子來說,去年BMW和研發Vantablack技術的Surrey NanoSystems公司,所合作推出的BMW X6 Vantablack就是使用了這一款超級黑色。 而蘋果這項專利打算利用「陽極氧化層」能夠吸收可見光的特性,並且透過一種特殊的蝕刻工藝技術,讓蘋果一系列產品上所使用的合金、鋁、鈦、鋼等金屬材質表面產生許多細微孔洞,並讓經過陽極處理的金屬外殼增加吸收光線的面積,進而達到類似「Vantablack」的效果,來呈現更深層、更黑的消光黑色。 雖說蘋果以白色與金屬的搭配,讓科技產品也走進了時尚圈,甚至還引領一整個時代的流行趨勢,但其實一直以來,蘋果的黑色系列產品在白色設計的鋒頭之下,也默默地吸引了一些信徒。 撇除舊型麥金塔系列的塑膠乳白色外觀,真正開始引發科技圈和時尚圈革命的,是蘋果那款在2001年10月推出的iPod,在千禧年之後,以5G/10G對那個時代的超大容量來說,iPod徹底將CD隨身聽徹底轉換成MP3播放器的使用模式,而後來iPod也分支出許多款系列,但一直等到2006年的NANO系列,才真正出現黑色設計的蘋果產品。 不過2007年第一支問世的iPhone,除了外型並非是我們現在所習慣的模樣,甚至在顏色設計上也用了灰黑設計,在2009年之後,iPhone 3GS正式推出白色與黑色版本,接著在2010年與2011年發布的iPhone 4與4S,白色模樣的iPhone正式崛起,也讓蘋果擁有了「蘋果等於白色」的這個隱性象徵,接下來從iPhone 5C與5S開始,香檳金與玫瑰金又再一次引領了潮流。 而在麥金塔重新更換成Intel核心架構平台之後,在Mac上,無論是MacBook、iMac或是Mac Pro,永遠就只有銀色與太空灰兩種顏色,也因此喜歡黑色的果粉們,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太空灰,而總算在iPhone 7推出消光黑之後的蘋果,鍾愛黑色的果粉們似乎隱隱約約都帶著一股期待,期待Mac系列也能發布黑色、甚至是消光黑的版本。 如今現在Mac又再一次更換核心架構,自行研發出驚世駭俗的M1晶片,並配載在MacBook系列上,然而,蘋果也將在明年時推出完全重新設計、外觀與配備上完全與Intel告別的新款M1 MacBook系列,而假設以上一次更換核心架構的事件來看,再加上申請專利就是為了商業用途,因此,這次重新設計後的MacBook、或是iMac系列、甚至是所有蘋果系列產品,都有可能使用這項專利,或許,蘋果這「極消光黑」(小編亂取綽號),將又會在白色、香檳金、玫瑰金之後,引爆科技圈、時尚圈,以至於整個世界的流行趨勢。(如果AirPod真的出了這種黑色,小編馬上剁手買!!)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這張顯示卡有夠「婆」!Maxsun發表二次元動漫風格的RTX 3060 Ti顯示卡
一般來說,顯示卡的外觀無非是黑的霸氣、白的典雅,然後再搭配自家的信仰商標,即便各家廠商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表吉祥物,甚至是創作了二次元品牌角色,但除了在一些廣告文宣上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外,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在產品本身身上的。 不過中國的顯示卡製造商Maxsun(銘瑄)新發表的RTX 3060 Ti iCraft OC系列顯卡卻反其道而行,決定將自家的二次元形象角色帶到產品上,推出了「Enchantment Heart Princess」限定版! 這款Enchantment Heart Princess的RTX 3060Ti顯卡正面使用白色的三風扇設計,搭配淡藍與淡粉紅的漸層配色,有別於一般市面上走白色素雅風格的顯卡,這款在視覺上顯得特別具有動漫的活潑風格。 但這還不是最吸睛,因為將顯示卡反轉到背面之後,官方居然直接就把自家的角色當作背板設計印刷在上頭,相比一般顯示卡的背板除了LOGO和簡單的紋路裝飾,Maxsun張顯示卡的背板絕對是現今最華麗的設計,沒有之一。 根據官方的介紹,自家的象徵角色名字叫做「璦珈」,是在今年8月的時候於第24屆酷狗蘑菇·螢火蟲漫展上首次露面 ,外觀上,「璦珈」有著藍色的雙馬尾髮型與一對貓耳,頭上的粉紅色的心型裝飾象徵著自家顯卡品牌的「iCraft電競之心」系列,並能夠在需要時轉換成戰鬥護目鏡。 Maxsun這張璦珈限定版的RTX 3060 Ti顯示卡不得不說在視覺上和話題性上確實滿分,不過因為Maxsun目前在台灣並沒有銷售渠道,所以如果璦珈有打到各為玩家的心,想要將其納入後宮的話,可能就得為了「璦」花上一番功夫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火箭湖中的漣漪漸漸擴大?Geekbench測試流出,Rocket Lake-S與Ryzen 5800X效能相當
前陣子,Intel已經揭露了他們第11代Rocket Lake-S的核心架構細節,在全新的CPU架構、加強版的Xe GPU以及20條PCIe 4.0通道(總算有了),而Geekbench網站上也流出了7奈米Zen 3架構的Ryzen 7 5800X與Rocket Lake-S的效能評比,發現兩者效能竟在伯仲之間(驚!),但在AMD的猛烈砲火下,這究竟是Intel年底迴光返照的最後一滴牙膏,還是力挽狂瀾的前兆呢? AMD在Ryzen 5000系列的發表會上,根據蘇媽所發布的Cinebench測試數據,Ryzen 9 5900X的單核效能數據拿到了631分的高分,數據大贏Core i9-10900K 16%,而Intel眼看這樣不行,激增了體內的腎上腺素技術強化策略,將Intel Core S系列進化,導入Cypress Cove的新架構,搭配全新500系列晶片組,將可強化IPC效能,並且搭載Xe繪圖架構,強化內顯效能。 而國外的推特大神APISAK在Geenbench上挖到了兩位冤家的Ryzen 7 5800X 與Rocket Lake-S 8核心評比,結果發現第11代Rocket Lake-S竟然能和Ryzen 5800X相提並論。 Rocket LakeIntel 00001 Processor, 8 Cores, 16 ThreadsGenuineIntel Family 6 Model 167 Stepping 0Base Frequency 3.41 GHzMaximum Frequency 4.98 GHzHP 886CHP OMEN 30L Desktop GT13-0xxxGeekbench 5 score1645 - 9783https://t.co/tFJdin96zJ pic.twitter.com/rtKLMsFO1X— APISAK (@TUM_APISAK) December 3, 2020 Rocket Lake-S擁有8核心16線程,並且具有16MB的L3快取、4MB的L2快取,在基礎時脈上可達到3.40 GHz、超頻更能達到5.00 GHz,而在Geekbench的測試數據中,Rocket Lake-S均以5.00 GHz時脈來運行測試。 由上面這張測試數據截圖可以發現, Rocket Lake-S在單核測試中獲得1645分、多核心測試下拿到了9783分,而相同為8核心16線程的AMD Ryzen 7 5800X在單核測試數據為1688分,多核心運行測試則為10122分,從數據上來看,Rocket Lake-S的表現已經大幅領先原有的10帶處理器,除了單核數據已經極為接近5800X之外,在多核的表現上也僅落後約300多分左右而已,看來等實際11代推出之後的效能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不過,5.00 GHz還不是Rocket Lake-S的最高超頻時脈,在先前的外媒報導中,Rocket Lake-S能將超頻時脈提高至5.4-5.5 GHz,如果真能如此,搞不好這顆第11代的Rocket Lake-S將會是今年Intel擠出來的最大一滴牙膏(誤)。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行動版AMD Ryzen 7 5800H部分規格曝光,搭載8C/16T 3.2GHz運作頻率以及16MB L3快取
近日話題沸沸揚揚的AMD不管在處理器還是顯示卡上,都挾帶著香味四溢的產品出來,在顯示卡方面,RX 6000系列的強大性能,不僅追上了RTX 30系列,還讓老黃急著於明年初推出更多陣容的顯卡來應對。 而在處理器方面,更是帶著全新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一舉打趴Intel Comet Lake,成為桌上型處理器界的霸主,也造成了搶購熱潮(今年搶購潮也太多!)。 那在筆電方面呢?相信玩家們都期待著Ryzen 5000筆記型處理器再重新上演絕地反攻的局面,雖然目前還沒有官方的正式資訊,不過在先前已經曝光了,其40%的單核效能提升,相信已經讓AMD粉絲們相當振奮,而在近日有網友在Geekbench還發現了5800H的部分規格,那麼事不宜遲來看看更高規的Cezanne-H有多少進步吧! 先來看規格方面,5800H核心數與4800H、5800U同樣為8C/16T,推測可能是工程版本的關係,時脈不管是基本還是Boost皆是3.2 GHz,不過已經比上一代4800H的基本時脈還要高300 MHz,而在L3快取方面也同樣從8 MB升級為16 MB。 而在跑分方面會這麼低,主要是因為該工程版是以500 MHz下去運行,基本上無法當作參考,不過以5800U與4800U的比較來看,同樣是Zen 3架構的加持,在時脈、L3快取上也都有進步,5800H的進步幅度相信不輸5800U,相當期待實際上市後的實力如何。 目前蘇媽也確定將於明年1/12在CES 2021演講,相信到時能得到更多Ryzen 5000筆記型處理器與Radeon RX 6700系列的相關消息,近日有在考慮購入新筆電的玩家,如果不急,不妨再稍微等等明年更香的新機種上市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香味開始擴散!Intel 400系列主機板開放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SAM)技術
AMD的SAM(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一直是近日的火熱話題,其能拓展CPU與GPU之間的通道、讓RX 6000系列的效能更加提升,不但令玩家們相當振奮,對手老黃也急著喊話RTX 30系列正在研發相關功能,不讓AMD專美於前。 不過蘇媽相當佛心,在先前就已經表示打算將這項黑科技開放給對手Intel與NVIDIA使用,並且很快的在近日,各家主機板大廠已經陸續在Intel的Z490、H470、H460及H410支援Resizable BAR功能,即為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玩家們可透過BIOS更新來開啟這項黑科技,而ASUS的代表Chris Wefers也展示了一張性能比較圖,那麼就來看看在Intel主板上,這項黑科技能提升多少效能吧! 從比較圖來看,Chris Wefers使用了ROG MAXIMUS XII HERO(WIFI)主機板搭配Intel i7-10700K與AMD RX 6800XT於FORZA Horizon 4遊戲中做測試,實際開啟SAM後的FPS效能不但有所提升,更高達13.37%,這不但與AMD官方宣稱搭配5000系列處理器時的提升幅度幾乎一致,也代表著只有PCIe 3.0的Intel 400系列主機板並不會因為頻寬問題而影響SAM效能提升,解除了先前對於PCIe 3.0影響的疑慮。 也因為如此,除了Intel用戶,對於之後會下放的AMD自家400系列主機板(X470、B450)舊用戶們來說,也可以放心省一筆換主機板的錢(真的可以多戰幾年了XD!),而現在AMD與Intel已經連線,接下來就只剩老黃的RTX 30系列了(N卡用戶等不及了!),這次三大陣營的合作真的是讓玩家們相當驚訝,讓人好奇是不是要對抗其他陣營(Apple?),但不管如何,最終造福的還是玩家們,而之後還會帶來多少後續效應呢?小編相當期待。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鳥?飛機?不,是蜘蛛...燈...?PS4《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引擎過載引發超爆笑BUG
講到蜘蛛人大家會想到什麼?重返漫威電影宇宙的荷蘭小弟?還是2000年陶比麥奎爾充滿魔性的舞蹈?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個比陶比版蜘蛛人舞更魔性的畫面。 2018年推出的《漫威蜘蛛人》在上個月中(11月12日)推出了系列續作《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延續了前作的結尾彩蛋,並繼承了順暢的都市漫遊手感與優秀的打擊感。在PS4末期銜接PS5的遊戲上,此遊戲也確實竭盡所能的榨取了PS4主機的效能,而也在這樣一榨,擠出了光怪陸離的神奇BUG。 前幾日玩家DoctorCuriosity於推特發發布一則影片,影片中遊戲的樣子有點詭異。畫面中DoctorCuriosity操控的不是蜘蛛人,而是一盞露臺加熱器(patio heater)因其造型與檯燈相似DoctorCuriosity也在遊玩時將蜘蛛人主題曲的Spider Man故意唱成Spider Lamp,十分有趣。 I found one in the new Spider-Man game, where I turned into a patio heater for no apparent reason. pic.twitter.com/ApChq2nB1s— Andy H (@DoctorCuriosity) November 27, 2020 但其實早在半個月前的11月18日,外國實況主Froste就已經在實況中將《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玩壞了。過程中蜘蛛人模組從積雪變成圍欄,再變成T-Shirt,最後又變成房子的牆壁,搭配上遊戲過程中的過場動畫非常詭異爆笑。 Froste的BUG遊玩片段也被《漫威蜘蛛人》的3D模型師Xavierck3d轉推,並於文中推測產生BUG的主因是「遊戲引擎的緩衝區過載,加上遊戲引擎本來就不是設計給實況專用,於是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引擎誤抓了場地上預先讀取的模組,導致原先的蜘蛛人變身的狀況。」根據Xavierck3d的說法,多數在PS4上實況導致的BUG都已經在上市前就已經修正了,並且對於這樣東修西補的成品也不太意外。 I'm guessing the engine is overloading one of its buffers since it wasn't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streaming this way, and the player model gets swapped with another model that's being loaded in that addressThe suits and anims in these games are HUGE memory and processing sinks https://t.co/mi8YAZdgQ8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