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筆電顯卡即將迎來新成員?! AMD驅動程式中出現了4款Navi 24的行動版產品
自從AMD在6月推出RX 6800M、RX 6700M和RX 6600M三款電競筆電顯卡後,已經好一段時間沒在筆電領域有動作了,但隨著近期有關入門級Navi 24顯示晶片的爆料開始流傳,猜測可能會有新的RX 6500XT、6400桌上型顯示卡即將推出外,還有網友在拆解AMD新一版的驅動後意外發現了四款行動版顯示晶片的產品型號。 在AMD Radeon ”21.40.1”版的驅動中,網友發現Navi 24的晶片代號稱為”Beige Goby”,且在支援列表中已經可以看到4款使用該晶片的產品,包含兩款是為專業工作站筆電設計的Radeon Pro W6500M、W6300M,以及用於消費級筆電的RX 6500M和RX 6300M。 依照先前流傳出來的資料,Navi 24的規格相當陽春,只會配備16個計算單元、1024個串流處理器、64-bit通道的4GB或2GB記憶體,理論上因為基於RDNA 2架構的關係,能夠支援光線追蹤功能,但這樣個規格在表現上自然是不用太期待畫面效果,推測主要的競爭對象應該會是NVIDIA筆電版的RTX 3050,或是用來填補AMD Vega內顯到獨立顯卡之間的價位區段。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驅動拆解出來的型號中,並沒有見到桌上型RX 6500XT或是RX 6400的相關蹤跡,這部分究竟是產品尚未準備完成,還是暫時只考慮先只出在筆電上尚無從知曉,只是這樣的規格如果真的推出桌上型版本,各位真的會買單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煉金術士實力究竟如何?Intel Arc Alchemist DG2-512EU、DG2-128EU規格曝光
Intel Alder Lake的問世,在處理器市場上再度颳起一陣旋風,不僅整體效能已經能與Zen 3匹敵,定價更是讓這擠爆的牙膏飄出了香味,使對手不得不跳水降價來維持香氣(台灣何時跟進呢…?),看得出來Intel這次是卯足全力來應戰。 看到處理器這麼猛,那顯示卡方面呢?我們都知道在挖礦熱潮以及晶片短缺等種種因素下,遊戲顯示卡市場不管是N家還是A家這兩大龍頭的供貨依舊相當吃緊,限搭機、限組裝已經是家常便飯,部分系列更是消失的無影無蹤,若真想單買顯卡,不是得花更多的荷包找黃牛,那就是只能乖乖排隊等EVGA大哥了。 而Intel在今年中拋起了要重回獨立顯示卡市場這顆震撼彈,先不討論屆時帶來的是否只是一股股新鮮的空氣,畢竟市場千奇萬變,誰也說不準,但這家半導體大公司能否在顯示卡戰場殺出一條血路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就相當令人好奇。 而在近日,外媒也曝光了不少關於Intel Arc Alchemist的消息,首先是旗艦級的DG2-512EU版本已經現身於Geekbench OpenGL測試,可以看到這張名為OpenCL HD Graphics、Intel Xe Graphics的顯示卡擁有512組EU,沒意外應該就是DG2-512EU。 時脈方面原本推測採用TSMC N6(6奈米)製程的Arc Alchemist GPU可能會與AMD RDNA 2一樣擁有高時脈設定,不過可以看到這組顯卡最高雖有到2100 MHz,但最低卻僅有1329 MHz,當然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工程版的緣故,畢竟就連記憶體容量都僅有12.7 GB並非先前得知的16 GB,若不是軟體誤判就是純粹的測試工程版本,所以與市售版有所落差。 而在四項測試中,這張DG2-512EU得到69220、68418、66603以及64964分,根據Geekbench自己測試資料來看,已經相當接近RTX 2060的實力,不過就如小編剛才所說,這很大的機率是工程版本,因為DG2-512EU據先前傳聞應該要與RTX 3070抗衡,也比較符合旗艦顯卡定位,這張工程版無疑是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另一則消息則是關於DG2-128EU版本,據知名爆料大神Moore’s Law is Dead表示,Arc Alchemist DG2-128EU桌上型版本將搭載96 bit 6GB GDDR6記憶體,另外可能還會有64bit 3GB/4GB GDDR6筆電版本。 據稱Arc Alchemist DG2-128EU對應的會是AMD RX 6500/6400以及NVIDIA RTX 3050,不過目前這些入門級顯卡還未登上桌上型平台就是了。 不過目前這些消息都僅僅是傳言,尤其是關於DG2-128EU的消息也沒有相關測試資料可證實,所以還是看看就好,究竟Intel能否成為顯卡市場的巨頭之一,實在令人期待(也期待不要又是空氣QQ)。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搭載Navi 24核心、4GB GDDR6,傳AMD RX 6500 XT和RX 6400顯示卡即將推出
基於RDNA2架構的RX 6000系列GPU,包含Navi 21、Navi 22、Navi 23以及配對的顯示卡,都已與各位玩家們見過面了,但如果對照RX 5000系列來看的話,以RX 6600為線,往下應該還會有RX 6500系列、RX 6300系列,雖說沒有RX 5400系列,但前一代也沒有5800與5900系列啊,不過這只是比照前一代型號來猜測,未必是真。 但如今推特爆料大神@KOMACHI_ENSAKA又一消息洩漏,AMD預計再推出新的2款RDNA2架構的顯卡,根據大神說法,這2張顯卡就是RX 6500 XT與RX 6400,且配載的是Navi 24核心,搭配4GB GDDR6,除了桌電版本外,也會有筆電版本,不過大神倒是沒有特地說明這2張顯卡的出處,目前也仍未知這2張顯卡的差別。 而Navi 24核心的規格早已傳得滿天飛,搭載16個CU、擁有1,024個Stream Processor,對比Navi 23的32個CU、2,048個Stream Processor,記憶體方面也是搭載64bit GDDR6 4GB,硬體配置上幾乎全砍了一半,不過可喜可賀的是,礦工們可能不愛4GB GDDR6。 此外,Navi 24核心將擁有128KB的L1、1MB的L2與16MB的Infinity 快取,時脈調整上,似乎也將達到2.8GHz以上,因此在效能處理上,將具有一定威力,不過以時脈與規格兩相互補,效果到底怎麼樣,這玩家們應該心裡都有底。 不說市面上存貨,以目前RX 5700 XT、RX 5700、RX 5600 XT、RX 5500 XT都停產的消息來看,AMD是相當有可能推出RX 6500系列與RX 6400系列,來完善整個RX 6000系列產品線,並完全取代RX 5000系列的,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AMD將於2022年初推出RX 6500 XT 和 RX 6400,掐指一算,或許這兩張顯卡會在CES 2022上亮相也說不定。 但宏觀來看,從RX 6900 XT以降,對於當前熱門遊戲解析度4K、2K、FHD,都有其配對模式,分工綿密細緻,但轉念一想,AMD是否也已經開始走刀法縱橫的老路了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嘲諷就像迴力鏢一樣打到自己,平價版Google Pixel 6a可能將移除3.5mm耳機孔
依照歷年來的傳統,Google的Pixel手機在推出高階的數字版之後,理論上還會在之後推出價格更為平價的”a”系列版本,除了主打同價位機種最強照相畫質外,更時不時把”高科技”3.5mm耳機孔做為賣點,甚至在廣告上以此嘲諷其他競爭對手,然而近期有外媒流出了疑似Pixel 6a的3D渲染圖,Google似乎將這個行之有年的傳統設計給移除了。 根據爆料大神@OnLeaks所提供的渲染圖來看,Google Pixel 6a的外型採用Pixel 6(非6 Pro)的設計語言,正面採用平面螢幕,不過Pixel 6a的尺寸會比Pixel 6還小一些,從6.4吋降到6.3吋,下巴的長度也比較寬,沒有像Pixel 6一樣採四邊對稱。 至於背面的部分則維持和Pixel 6系列一樣的緞帶式設計風格,並具備兩顆相機鏡頭,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是標準+超廣角的設計,且有不小的機率使用與大哥一樣的感光元件配置,同時從平整背面和邊框凸起的電源鍵可以判斷,Pixel 6a將不再使用電容式指紋辨識器,如果沒意外的話手機將改為螢幕下指紋辨識,此外也可以看到機身沒有開闢3.5mm耳機孔,代表過去長久以來Pixel a系列的傳統可能要就此終結。 目前有關Pixel 6a的詳細硬體規格還沒有正式確定,在處理器的部分有推測可能使用閹割版的Google Tensor處理器,又或是高通Snapdragon 778G,搭配6GB或8GB的記憶體與128GB的儲存空間,上市日期則謠傳可能會是在明年的8月左右。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12代剛開賣、14代已經試產成功,Intel 4(7nm)即將登場、Meteor Lake據傳將由台積電N3製程代工會不擠牙膏?!
才剛有提到Intel 13代Raptor Lake還是會維持,再下一代的14代Meteor Lake系列也有了新的消息,根據CNET的Stephen Shankland參觀了Intel位於亞歷桑那州的Fab 42晶片製造工廠所分享的照片可以看到預計2023 Q2才要發布的14代Meteor Lake-M晶圓真面貌。 根據流出的訊息,Meteor Lake是使用Foveros多晶片封裝技術建構,將會採多核模式(照片上看起來一樣是大小核配置,Compute、SoC、GPU、Cache),包括主要運算的大核心(Redwood Cove)、小核心(Crestmont)以及作為I/O操作的SoC-LP圖形核心(Xe-LP Gen 12.7)等,GPU最大核心數將提升至192EU(是12代與13代的2倍),除了也會支援PCIe 5.0外,DDR4恐將退場、全面由DDR5取代。 Intel應該也是藉由此舉來跟外部證實更先進的Intel 4製程(7nm)已經準備完成,在實際的晶片試產照片曝光後可預期的推測即將在明年2022 Q4的13代Raptor Lake不僅可以順利產出、連同2023 Q2才要推出的14代Meteor Lake也算是準備進入成熟量產期,據傳IPC性能也將會比現有最新的12代Alder Lake要再提升30%(按之前的幾代慣例,這個幅度應該快變標準了),而且據傳也將把GPU的部分交回由台積電TSMC代工、透過N3製程來有效降低功耗,看來似乎想要擺脫牙膏廠稱號的心很積極。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左打AMD又踹Apple,Intel Core i7-12700H筆電處理器跑分流出
Intel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在PC主機上有著相當突出的效能表現,讓人多少都使期待移植到筆電之後能否同樣帶來強大的效能表現,扭轉AMD和Apple所帶來的壓力,而從近期的跑分爆料來看,Intel再次奪回筆電效能王者的機率還真的不小。 根據國外知名筆電測試網站NotebookCheck的爆料,Intel Core i7-12700H在跑分軟體CINEBENCH R20中,其單核心跑分達到了689分,比自家上一代最高階的Core i9-11900HK還要高出15%,同時誇張還有多核心,7,158分的驚人成績比Ryzen 9 5900HX的4,859分還要多出快50%的成績! 另外,爆料也額外提供了新版CINEBNCH R23的多核心跑分,其成績達到了18,501分!這個成績到底有多誇張呢?依照NotebookCheck所提供的資料庫對比,這樣的表現比AMD最高階的Ryzen 9 5900HX還要多出47%的效能,也超越了Apple M1 MAX達48%之多。 如果覺得這樣已經扯了,別忘了這次爆料的處理器還只是中階的Core i7版本,往上還有更高階的Core i9版本,也就說Intel第12代的筆電處理器在效能上要高出對手50%以上也不是不無可能,只是Intel過往安排H版的處理器都是在每年的下半年,上半年則都是低電壓的U版,因此實際推出了日期是否會依照往年慣例,還是重新進行調整都還是個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台積電3奈米或許仍是蘋果囊中物,而AMD將成為三星首位3奈米製程客戶?
基於AMD Zen3架構、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所研發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在甫一問世就廣受外界好評,雖說因疫情影響,製作處理器所需的半導體零件供不應求,但Ryzen 5000系列依然不減風采。 當然,隨著先進製程的演變,需要先進製程半導體的科技大廠,也紛紛跟進,AMD Ryzen系列CPU與RX系列GPU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NVIDIA RTX 30系列採用三星8奈米製程、蘋果iPhone系列手機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等等,也因如此,各科技大廠搶半導體製程的產能也是搶得火熱。 雖說目前有傳聞,台積電在3奈米製程的研發上遭遇瓶頸,各科技大廠可能在面臨3奈米產能抉擇時有所遲疑,但科技龍頭們優先考慮的是成本與獲利,所以也無可厚非,但想擴張市佔率的科技廠商,或許還是會大膽採用。 但即使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工藝,仍舊維持領先的地位,卻有報導指出,台積電與蘋果之間的關係實在太好,眼下的3奈米製程產能可能還是將被蘋果佔領,導致AMD正在考慮使用三星3奈米製程,傳聞將使用在代號為Strix Point、基於3奈米Zen5和5奈米Zen 4D混合核心架構的Ryzen Zen5處理器。 目前台積電3奈米製程計畫預計於2022下半年開始量產,而三星方面則早了半年,其3奈米製程採用GAAFET電晶體,預計將在2022年初將量產3GAE版本、2023年推出3GAP製程,不過良率依舊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目前有傳聞指出,三星V1晶圓廠良率欠佳,在5奈米製程上的產品甚至不到50%,能否在2022年推出符合AMD標準的3奈米製程,仍在未定之天。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為緩解缺貨潮而捲土重來?!4款GIGABYTE RTX 2060 12GB顯示卡現身EEC
就如先前傳聞一致,即便從RTX 3090算起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問世已滿一年,成員們除了Super家族外也幾乎都到齊了,但或許是晶片缺貨、礦工掃貨等影響,造成一般玩家至今依舊是一卡難求的窘境,所以NVIDIA疑似打算再推出新版的RTX 2060來填補缺口,近日就有大神發現4款GIGABYTE RTX 2060 12GB已經現身於EEC,更加證實這則傳聞的可靠性。 4款GIGABYTE新卡型號為GV-N2060OC-12GD、GV-N2060D6-12GD、GV-N2060WF2OC-12GD以及GV-N2060WF2-12GD,雖然光從名稱無法詳細了解規格,不過至少可以確定記憶體容量有12GB,保守估計可能就是現款RTX 2060的12GB版本,但也不排除有機會升級至如GA104、GA106又或者是RTX 2060 Super的GPU,不管如何在性能、定位上無疑會落在RTX 3060與RTX 2060之間。 不過這樣一來就令人相當好奇這張卡的定價了,畢竟以台灣來說撇除缺貨、限組裝等問題,目前RTX 2060 6GB價格幾乎是緊追在RTX 3060之後,甚至部分廠家的RTX 2060 6GB開價還比RTX 3060高昂,這樣RTX 2060 12GB上市後是要取代原6GB版本?還是會讓6GB版本再降價?實在都不太好說。 但又說回來缺貨問題,事實上原版的RTX 2060早就是礦工們的目標之一,從上圖就可以明瞭RTX 2060在台灣的處境也沒有比RTX 30大哥們好到哪去,一樣不是缺貨就是限組裝,這次又推出這張新RTX 2060 12GB版本真能緩解缺貨潮?還是又要成為一張新空氣卡?相信屆時問世後很快就能明瞭(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兩種EMIB膠水組裝方式、還有HBM2e記憶體,Intel公開Sapphire Rapids-SP Xeon處理器和Ponte Vecchio運算加速卡的額外細節
關於Intel自家下一代伺服器級處理器Sapphire Rapids-SP Xeon,官方曾在之前的Hot Chips 33大會上進行初步的介紹,包含會使用EMIB的膠水組裝方式,以類似AMD Chiplet那樣用多個小核心晶片來組成一個完整的處理器,而在不久前舉辦的SC21 (Supercomputing 2021)上,Intel進一步介紹了如何使用EMIB技術來生產Xeon處理器,要利用EMIB模組化的彈性設計,推出兩種不同堆疊方式的產品。 Sapphire Rapids-SP Xeon依照組裝的方式不同,將分別有SPR XCC和進階版的SPR HBM兩種版本,SPR XCC將會使用4組400mm^2的XCC尺寸的晶片組成單一處理器,而SPR HBM則是在這之上疊加4組共計64GB的HBM2e記憶體,預計將成為第一顆原生配置HBM記憶體的處理器產品。 而在細節設計上,畢竟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HBM記憶體的有無,所以在核心晶片排列上基本是一致的,EMIB線路與晶片之間的銜接高度落在55um,晶片與晶片之的距離則是在100um,但因為SPR HBM版本需要有更多通道來供應HBM記憶體的傳輸需求,所以用以串聯每顆晶片的EMIB Count數量會從10條增加到14條,同時一整組晶片尺寸也會從SPR XCC的4,446 mm^2加大為5,700 mm^2。 另外,一直放話一直爽,卻始終見不到真身的Intel工業級運算加速卡Xe-HPC Ponte Vecchio又有新消息,整體設計比起處理器來說要更為複雜,整組卡片將由兩個相同區塊組成,每組區塊又各擁有16組模組化晶片,總計整個卡片128組Xe核心、128個RT(Ray Tracing)光追單元以及HBM2e記憶體,最多還能透過Xe Link技術將最高8組Xe-HPC卡片在單一平台上串接起來。 與此同時,Ponte Vecchio借助EMIB模組化串接能力,讓快取容量也相應達到相當驚人程度,L1、L2快取均採用兩塊晶片連接,讓容量達到了誇張的32 MB和408 MB,與之對比AMD MI250X的快取容量只有少少16 MB。 最後,Ponte Vecchio也確定了會支援PCIe 5.0通道以提供更大的資料傳輸頻寬,並正式確認了晶片的各部位會分別採用自家Intel 7、台積電7nm、5nm製程來生產,再進行合併組裝,預計會在2022~2023年之間推出。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60 FPS不到?!NVIDIA確認限制了部分GeForce NOW上的遊戲性能
GeForce NOW為NVIDIA所經營的遊戲雲端串流服務,將遊戲渲染通通交給NVIDIA伺服器端的設備來運算,再透過雲端串流畫面給訂閱用戶們,如此一來玩家們僅需準備良好的網路環境,即可透過各項入門級設備暢玩3A大作,甚至只有內顯也沒有問題。 而在近期NVIDIA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旗艦訂閱方案稱為「RTX 3080」,相較於原本Priotiy方案(相當於台灣的Premium方案)的1080p/60 FPS串流,RTX 3080提供高達1440p/120 FPS(PC/Mac)、透過Shield TV更可享有4K HDR串流,每次遊玩時間也增加至8小時,可惜台灣目前還未跟進該方案。 不過近日國外玩家們已經在使用原本Priotiy方案遊玩《漫威星際異攻隊》時並非以60 FPS呈現,也無法透過設定來更改,詢問過官方人員後,更是證實了這並非BUG或出錯,而是NVIDIA刻意限制所致。 據官方表示,至今為止加入的1100多款遊戲中絕大多數都可以保證有60甚至更高的FPS表現,不過由於硬體效能有限,在部分遊戲有所例外,為了確保所有Priotiy用戶都有良好的遊戲體驗,才特別額外調整設定,並稱為OSP(最佳可玩設置),NVIDIA更是列出了,其中可以看到如知名大作《Cyperpunk 2077》就僅能以45 FPS運行。 而這些限制僅針對Priotiy方案,說白一點,在這些較吃效能的大作上想要60 FPS以上的流暢畫面,就是得訂閱更高階的RTX 3080方案,有趣的是,雖然遊戲並非以60 FPS運作,但串流畫面依然是以60 FPS傳輸,所以說是保證1080p/60 FPS,好像也沒問題,不過這種有點玩文字遊戲的方式,玩家們能不能接受,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即便Priotiy開始有限制,以現今一卡難求的市場下,不必花太多荷包就能遊玩大作,也可在大多數平台上直接遊玩,若可接受排隊、小部分延遲以及上述部分遊戲的性能限制,GeForce Now這類遊戲串流服務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