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網易再度出手?!傳將100%收購《底特律:變人》開發商Quantic Dream
現今遊戲市場競爭激烈,大公司收購遊戲工作室、開發商甚至併購小公司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舉凡較為知名的 Sony、Microsoft、EA、騰訊等等大公司至今都收購了不少遊戲團隊。 而在近期有消息傳言,中國知名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網易將100%收購法國遊戲開發商Quantic Dream,或許一些玩家可能對這名字不太熟悉,那麼提到《暴雨殺機》、《超能殺機:兩個靈魂》和《底特律:變人》這幾款作品的名聲相信大家應該就很清楚了。 這幾款作品透過精細的人物場景畫面加上電影式互動操作以及豐富、多重的故事內容等獨特的玩法,讓玩家在享受遊戲同時又有看電影般的沉浸感,受到眾多玩家們好評,而在去年底也才剛發布下一款新作《Star Wars Eclipse》,不過據消息人士聲稱,Quantic Dream自2018年發行《底特律:變人》之後,便一直在尋求被收購,雖不清楚詳細原因,但最終可能會是由網易來完全收購。 事實上網易早在2019年就有購買少數Quantic Dream的股權,加上網易本身在收購遊戲工作室上出手總不手軟,去年才收購了《英雄不再》開發商Grasshopper Manufacture,這次要完全收購Quantic Dream也不是很意外。 但畢竟這些都還只是傳聞,兩方都尚未對此傳言正式發布聲明,若Quantic Dream真的投入網易的懷抱,對於未來《Star Wars Eclipse》以及後續新作是否會有什麼影響還有待觀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千呼萬喚終於始出來,Intel第一代Arc顯示卡正式亮相
等了又等,Intel總算在第一季的最後一天正式公開了應用自家Xe顯示技術Arc顯示卡了!一如之前官方所預告的,本次推出的顯示卡產品會以筆電為主,並依照效能由高至低分為Arc A7、A5、A3三個系列。 最高階的Arc A7系列將會使用代號為ACM-G10的顯示晶片,並分別推出Arc A770M和Arc A730M兩款產品,依照數字越大等級越大規則,Arc A770M將擁有32個Xe核心、32個光追核心以及高達16GB的GDDR6 256bit記憶體,但相對的功耗則來到恐怖的120~150W,效能預計會與NVIDIA的RTX 3070 Ti MAX-Q筆電顯卡抗衡。 而次一階的Arc A730M整體的規格上有不小的閹割,Xe和光追核心下降至24顆,GDDR6記憶體也下修至12GB 192bit,當然這砍一大刀的好處就是功耗降低不少,落在80~120W之間,目標對手會是筆電版的RTX 3060。 接著是中階的Arc A5家族,目前此家族只會有Arc A550M一個型號,配備16個Xe、光追核心和8GB GDDR6 128bit記憶體,然而比較特別的是,Arc A550M的時脈是本次所有公開的顯示卡產品中最低的,僅有少少的900MHz,但即使這樣功耗也還是要60~80W,算是帳面規格比較反常的一個產品,推測其效能可能會接近RTX 3060 MAX-Q或是RTX 3050 Ti。 最後則是最入門的Arc A3系列,Intel為此系列帶來了Arc A370M和A350M兩種產品,兩者擁有相同的核心時脈和4GB的GDDR6 64 bit記憶體,只是Arc A370M的Xe和光追核心為8顆,功耗定在35~50W,A350M則為6顆Xe和光追核心,功耗再往下減少到25~35W。整體來說這兩張顯卡逼近「笑」能級產品,Arc A370M可能有著接近RTX 3050的效能,而A350M則只能和MX500比拚。 Arc A系列將能夠支援光線追蹤功能外,亦支援完整的AV1編碼功能,還導入了XMX ( Xe Matrix Extensions ) AI Engine技術,用以執行Xess的超級採樣功能,讓顯示卡能用較低析度的素材去還原出高畫質細節,簡單講就是Intel版本的DLSS功能啦! 另外Intel也為了讓處理器和顯示卡能夠合作發揮更好的效能,還為筆電平台加入了Deep Link同時掌握處理器和顯示卡的技術,可以依照當下程式的效能需求,強化顯示卡和處理器之間的資源分配,大幅提升運算能力,甚至在Davinci一類剪輯軟體中,還可以讓影片的轉檔速率暴增57%! 最後在上市日期方面,Intel Arc A3的顯示卡產品已經正式出貨給筆電廠商,預估售價將從899美金起跳,而Arc A5和A7系列則要等到初夏的時候才會推出。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整合PlayStation Now、提供數百款遊戲遊玩,全新PlayStation Plus方案6月登場
隨著市場型態的變化下,現今要想要打Game的方式有眾多方式可選擇,除了常見的實體/數位版直接一次買斷之外,也有不少平台提供訂閱制方案,讓玩家在訂閱期間內可直接免費遊玩數款遊戲。 在PlayStation方面,PlayStation Plus已經行之有年,除了提供線上遊玩、雲端資料保存等功能之外,每月也都會提供3~5款不等的免費遊戲讓PS+會員下載,只要之後在PS+訂閱期間內皆能無限暢玩,在PS Store上PS+會員也能用額外的折扣購買部分遊戲大作,大部分PS玩家都會訂閱PS+。 而在昨日SIE宣布將推出全新的PlayStation Plus方案,將與整合PlayStation Now服務,並且提供了三種會員層級讓玩家自由選擇,以下是三種會員層級的簡介: 享有與目前的PlayStation Plus會員相同的福利,例如: ●每個月可以下載兩款遊戲 ●獨家折扣 ●保存遊戲的雲端儲存空間 ●多人線上遊玩的存取權限 ●現有PlayStation Plus會員的福利在這個層級沒有任何變更。 價格:PlayStation Plus 基本會員只需繳交與目前PlayStation Plus會員相同的費用。 ●美國:每月9.99美元/每季24.99美元/每年59.99美元 ●歐洲:每月8.99歐元/每季24.99歐元/每年59.99歐元 ●英國:每月6.99英鎊/每季19.99英鎊/每年49.99英鎊 ●日本:每月850日圓/每季2,150日圓/每年5,143日圓 ●南韓:每月KRW 7,500 / 每季KRW 18,800 / 每年KRW 44,900 ●香港:每月HK$ 48 / 每季HK$ 128 / 每年HK$ 308 ●台灣:每月NT$ 198 / 每季NT$ 488 / 每年NT$ 1,188 ●新加坡:每月SGD 8.90 / 每季SGD 21.90 / 每年SGD 53.90 ●馬來西亞:每月MYR 29 / 每季MYR 69 / 每年MYR 159 ●注意: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價格將隨後公佈 ●享有基本層級的所有福利 ●新增多達400款廣受歡迎的PS4和PS5遊戲,包括PlayStation Studios和第三方合作夥伴的暢銷作品。可下載並遊玩升級層級的遊戲。 價格: ●美國:每月14.99美元/每季39.99美元/每年99.99美元 ●歐洲:每月13.99歐元/每季39.99歐元/每年99.99歐元 ●英國:每月10.99英鎊/每季31.99英鎊/每年83.99英鎊 ●日本:每月1,300日圓/每季3,600日圓/每年8,600日圓 ●南韓:每月KRW 11,300 / 每季KRW 31,000 / 每年KRW 75,300 ●香港:每月HK$ 75 / 每季HK$ 215 / 每年HK$ 515 ●台灣:每月NT$ 298 / 每季NT$ 808 / 每年NT$ 1,988 ●新加坡:每月SGD 13.90 / 每季SGD 35.90 / 每年SGD 89.90 ●馬來西亞:每月MYR 44 / 每季MYR 114 / 每年MYR 269 ●注意: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價格將隨後公佈 ●享有基本和升級層級的所有福利 新增多達240款額外遊戲,包括: ●透過雲端串流提供PS3遊戲 ●提供在初代PlayStation、PS2和PSP世代中,深受喜愛的經典遊戲串流與下載選項 ●在目前可使用PlayStation Now的市場中,提供升級和尊貴層級內含之初代PlayStation、PS2、PSP和PS4遊戲的雲端串流存取權限。客戶可以使用PS4和PS5主機以及電腦來串流遊戲。 ●此層級也將提供期間限定的遊戲試玩服務,可讓客戶在購買部分遊戲前先行試玩。 價格: ●美國:每月17.99美元/每季49.99美元/每年119.99美元 ●歐洲:每月16.99歐元/每季49.99歐元/每年119.99歐元 ●英國:每月13.49英鎊/每季39.99英鎊/每年99.99英鎊 ●日本:每月1,550日圓/每季4,300日圓/每年10,250日圓 PlayStation Plus 高級將提供予不支援雲端串流的市場,價格比尊貴略低,可讓玩家下載和遊玩在初代PlayStation、PS2和PSP世代中深受喜愛的經典遊戲,並提供期間限定的遊戲試玩服務。會員也將享有基本和升級層級的權益。當地價格根據市場而有所不同。 價格: ●南韓:每月KRW 12,900 / 每季KRW 35,000 / 每年KRW 86,500 ●香港:每月HK$ 85 / 每季HK$ 239 / 每年HK$ 599 ●台灣:每月NT$ 338 / 每季NT$ 928 / 每年NT$ 2,288 ●新加坡:每月SGD 15.90 / 每季SGD 40.90 / 每年SGD 103.90 ●馬來西亞:每月MYR 50 / 每季MYR 130 / 每年MYR 309 注意: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價格將隨後公佈 整體看下來,保留原本的PS Plus服務之外,訂閱PS Plus Extra可再額外遊玩400款PS4、PS5遊戲,若直上PS Plus Premium更可透過PS NOW遊玩PS1、PS2、PS3、PS4、PSP作品,算是另類的向下相容,但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依舊還未開放PS Now,因此只適用於PlayStation Plus Deluxe,雖說依舊可以透過下載方式遊玩PS1、PS2以及PSP遊戲,而PS4遊戲本來就能向下相容不是太大問題,但PS3作品就暫時玩不到有些可惜。 而對於有預算考量的玩家來說,也可繼續維持基本PlayStation Plus Essential方案即可,在福利與價格上皆與現行PS Plus相同。 另外官方也表示,全新推出的升級和尊貴層級是PlayStation Plus演進的一項重大里程碑。透過這些不同的層級,SIE將致力於確保所提供的數百款遊戲都能展現我們最眾不同且出類拔萃優質內容。 官方預計在推出時納入的遊戲包括《Death Stranding》、《God of War》、《Marvel’s Spider-Man》、《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以及《Returnal》。我們正與PlayStation Studios和第三方合作夥伴創意十足的開發人員們密切合作,期待可以透過定期更新的內容保存庫,提供數一數二的優質遊戲體驗,SIE將在近期提供更多關於全新PlayStation Plus服務所包含的遊戲詳細資訊。 全新PlayStation Plus服務推出後,PlayStation Now將會整合至這項全新服務,而不再是一項獨立服務,PlayStation Now客戶將會移轉至PlayStation Plus尊貴,而在新服務推出時,這些客戶目前的定期服務費用也不會增加。 有鑑於本次全新PlayStation Plus服務推出規模之大,SIE將會階段式分區推出,在6月,我們會先在亞洲的數個市場首先推出這項服務,然後在北美州、歐洲和世界其他支援PlayStation Plus的地區發佈,官方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結束前,在大多數支援PlayStation Network的區域推出全新的PlayStation Plus遊戲定期服務。SIE也計劃擴充其他市場的雲端串流權益,並將於日後提供更多詳細資訊。 這項定期服務變更奠基於SIE超過25年的遊戲創新專業技術,展現出SIE持續改革推進SIE網路服務業務的決心,以便更貼近客戶的喜好,透過全新的PlayStation Plus,SIE著重於提供引人入勝的遊戲定期服務,包括來自SIE專屬PlayStation Studios團隊和第三方合作夥伴的精選內容,全新強化版的PlayStation Plus將可讓PS的粉絲探索和參與更多內容,並透過分享經驗來加深他們與PlayStation社群的連結。 SIE今天在此預先簡單說明全新的PlayStation Plus定期服務,並計劃在更接近服務推出時間時與各位分享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最新消息。 ※當地價格可能根據市場而有所不同。PlayStation Plus的遊戲目錄可能因市場和層級而異,也可能隨時間異動。PlayStation Plus是持續性定期服務,需自動支付週期性定期服務費用,直到取消服務為止。須受年齡限制規範。適用條款:play.st/psplus-usageterms ※目前提供PlayStation Now的市場如下: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奧地利、瑞士、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挪威、丹麥、芬蘭和瑞典。 ※遊戲內容推出日期可能根據不同地區/國家而有所調整。 ※以上內容如有任何修改,恕不另行通知。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各位稍安勿躁,再等等!《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上市日延期至2023年春季
原先預計在今年2022年推出的《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續集,但於昨日,遊戲製作人青沼英二卻為各位帶來了一則壞消息,那就是《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將推遲到2023年春天登場。 但對部分玩家來說,或許不是壞消息,將遊戲調整至完美狀態再行推出,免得到時上市之後,再來修復一堆Bug;除此之外,青沼英二也在公告影片當中,帶來《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的一些遊戲片段,故事將延續前作結局,林克將繼續與薩爾達公主展開新冒險。 故事舞台除了原先的陸地世界之外,也包含嶄新的空中浮島,並拓展更加多樣化的遊戲內容、新的戰鬥與新的遊戲元素,包含去年所推出的遊戲預告,遊戲主人公林克,將對時間的流動有新的控制能力等等。 但令人浮想聯翩的是,或許《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目前所擁有、研發的遊戲內容,以目前的Switch平台來說,尚無法駕馭、也無法全面支援,加上之前有報導之前有報導支援4K的Switch 2將會在2023年推出,屆時《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會不會搭著Switch 2一起上市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_vgseuw_o8&ab_channel=Nintendo ▲Launch Timing Update for 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Sequel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效能、功耗都要突破天際,Intel Core i9-12900KS將於4月5號正式開賣
Intel在前陣子預告了比Core i9 -12900K還要更高階的Core i9-12900KS,原本的計畫是只提供給OEM廠商,不過後來政策大轉彎,將會讓產品進入DIY消費級市場,並確定在4月5號開賣。 Core i9-12900KS本身屬於Core i9-12900K的特挑版,因此核心數量沒有變化,維持著8C/16T的P-Core和8C/8T的E-Core,只是KS版的晶片本身擁有更好的體質,讓Intel將P-Core的基礎時脈從3.2GHz上調至3.4GHz,爆發時脈也同步從5.1GHz增加到5.5GHz,官方表示Core i9-12900KS將會是世界上最快的消費級桌上型處理器。 然而想要成為最強的代價可不小,由於時脈的增加,Core i9-12900KS的基礎功耗從125W增加到了150W(極限功耗維持在241W),這也代表原本已經很燙的發熱量將會更為驚人。 同時在售價方面,台灣的定價也來到22,888元,比Core i9-12900K的17,400要貴上近5,500元!至於多花這麼高的費用是否值得,還是得等到開賣解禁之後才能見真章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1,200萬變成4,800萬像素,iPhone 14 Pro系列總算將迎來睽違7年的鏡頭像素升級?
自iPhone 6S以來,雖說經過版本演變,在相機鏡頭方面一直都有透過改變感光元件、廣角、望遠等鏡頭搭配、以及演算法來提升拍照功能,進而提升照片畫質,但其實iPhone的相機畫素都一直維持在1,200萬像素。 然而,根據最新消息指出,預計於2022年9月登場的iPhone 14系列中的Pro與Pro Max機種,主鏡頭將有可能搭載4,800萬像素鏡頭,是睽違7年後的相機大升級,不過這可是有代價的。 依照iPhone 14 Pro Max的渲染圖來看,雖然比iPhone 13 Pro Max系列寬度從78.1mm縮減為77.58mm、高度減少0.1mm,但相機區塊所佔的範圍將更大、也將更突出,iPhone 14 Pro與Pro Max相機區塊的對角線長度將增加25%至35%、高度則增加5%至10%,這也意味著前後兩代的手機殼無法共用(但其實每一代手機幾乎都無法共用)。 而4,800萬像素鏡頭的搭載,自然也加強了相機系統,根據外媒指出,iPhone Pro系列機種,將可支援8K影片錄製,但這就會凸顯出另外一個問題了:「容量」,目前iPhone 13 Pro Max 1TB為系列最高價格,需要支付54,400元台幣,那麼為了支援8K影片儲存,iPhone 14 Pro系列機種或許將會有新的容量版本出現,也有可能128GB版本的機種將會被取消,而iPhone系列除了原先的Mini、無印、Pro、Pro Max之外,便是以容量來區隔價格,或許在最高階、最大容量的iPhone Pro Max 14將會迎來系列最高價。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保留通用性、畫質更進化,AMD在GPUOpen釋出了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 2.0資訊
不久之前,AMD在釋出的時候,預告了將會在GDC 2022大會上帶來FSR 2.0的詳細資訊,不過官方似乎有點迫不急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這項功能升級,因此在GPUOpen網站上公開了FSR 2.0部分功能細節。 FSR 2.0版本將會加入「時間分析(Temporal Data)」的能力,可以透過比對每張畫面之間的差異,來去還原出更為精準的細節,達到更好的畫面效果,同時FSR 2.0可能因會本身在合成畫面的時候就會進行反鋸齒處理,所以未來開啟後,將會直接取代一般遊戲都會使用的Anti-Aliasing (TAA)反鋸齒功能。 另外FSR 2.0也保有了FSR 1.0一貫的高相容性作風,如果遊戲本身已經具備DLSS 2.X功能,開發團隊僅需要不到3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功能導入,採用Unreal Engine 4/5開發的遊戲也可透過外掛套件來進行開發,不過這是最理想的狀況,如果遊戲本身在畫面處理的綁定方式較複雜,所需開發時間自然也會更久,但官方表示至多也只需要1個月時間就能完成。 玩家端的部分,由於FSR 2.0的運算難度比FSR 1.0稍微提升,對於硬體的要求也相對提高,玩家需要配備至少AMD RX 590或是NVIDA GTX 1070以上的顯示卡才能啟動,且因為顯卡的等級的不同,能夠支援的FSR 2.0解析度也不盡相同。此外,有爆料指出Xbox Series X/S已經將相關的開發套件提供給遊戲開發廠商,預計將能完整支援FSR 2.0各項功能。 目前確定將會有2款遊戲成為FSR 2.0的首發陣容,分別是已經推出的《死亡循環》和預計年底推出的《魔咒之地》。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Phone也要推訂閱制?傳未來或許將可透過月租訂閱服務租賃iPhone
訂閱服務機制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且花樣也相當多,方案層出不窮,有可能是月租、季租也有可能是年租,舉凡手機門號、停車位、電子遊戲月費制、以及時下最流行的OTT服務,都能算在內,然而根據《彭博社》報導,目前蘋果擬定一項關於iPhone以及旗下其他產品的「訂閱服務」,以月費或者其他分期收費的方式,來讓玩家們使用iPhone。 而目前蘋果的訂閱服務,比方說Apple One(Apple Music、Apple Arcade等等)、硬體保養也就是保固服務的AppleCare、或者是雲端儲存服務iCluod,報導中所說的硬體訂閱服務,當然與原先的分期付款制度不同,將與現下的訂閱服務看齊,透過月費、或者年租來使用iPhone等等產品,進而讓更多因為荷包受限、但卻想使用蘋果的玩家們加入蘋果陣營。 不過詳細情況仍未可知,根據報導來看,該項訂閱服務將有可能於2022年底後推出,假設該項報導成真,比起一次花大筆錢購入新機,訂閱服務或許更能舒緩玩家們的錢包,甚至更進一步來說,即便是最新款iPhone推出,只要透過訂閱機制,玩家們可以隨時擁有iPhone的最新機種,也不必擔心保固過期而需要負擔鉅額的整新機費用。 但這有個壞處,Apple ID以及手機上許多的帳號資料,玩家們只要換一次手機,就必須重新設定一次,不過如果沒有一直想利用訂閱服務換新手機的話,其實這項缺點基本可以無視,比較令人擔憂的或許是個人隱私問題,雖說在設備歸還之後,應該會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來讓產品回復出廠設定,但難保不會出現系統或產品意外,進而導致個資外流,或許在未來可能推出的蘋果硬體設備訂閱服務中,這是各位玩家們要十分注意的地方。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收益太差、棄坑潮湧現,成顯示卡價格驟降的元兇
用盡各種手段都無法阻止的缺卡荒在近期開始緩解,大量的顯示卡開始注入到市場中,中階以下的顯卡逐步解除組裝限定搭配,高階卡的價格也直直落,在國外甚至出現RTX 3080價格一夜跳水35%的奇景,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無它,就是現在加密貨幣的收入大幅銳減,造成礦工們紛紛棄坑啦! 根據BitInfoCharts所記錄到的數據,乙太幣(ETH)的每1MH/s的算力一天只能帶來0.0419美元的收入,對比去年5月每日0.282美金的產值,基本已經是差不多來到電費都不夠付的程度。 與此同時,整個ETH網路的算力難度證以極高的速度在飛升中,一年之內從難度6P翻倍到了13P,等於每張顯示卡的挖礦能力被直接砍半,讓礦工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若不擴充設備,每天的收入不足以支撐成本,若選擇擴充來維持過往收入,換算下來也還是虧本,最終不如選擇棄坑,趁現在手中的設備還有價值,趕快賣掉及時止損。 雖然說這波礦工出走潮似乎終於要讓缺卡迎向終點,但根據國外統計,目前顯示卡的價格還是比官方定價溢出50%以上,因此想要原價買卡的話可能還是需要一點時間(RX 6500 XT除外XD)。 此外,礦工的出走在一定層面上也只是暫時的,一旦貨幣網路的總算力下降,區塊解密的難度也就會跟著降低,也就代表收益將又開始增加,屆時礦工們可以就會再次回歸,讓缺卡荒再次重演也說不定。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傳蘋果將與三星合作,iPhone 15 Pro將會搭載螢幕下Face ID技術,螢幕瀏海即將消失?
關於iPhone使用螢幕下Face ID與Touch ID技術的傳言,一直傳得沸沸揚揚,但始終只見聲音不見影子,即便是在今年秋季即將推出的iPhone 14系列也依舊沒有搭載此項功能,然而根據韓國媒體《TheElec》的最新消息指出,此項技術最快將在iPhone 15 Pro上亮相,至於無印版iPhone 15就沒有支援該項功能。 不過可惜的是,該項技術僅支援使用螢幕下Face ID,而令人振奮的是,假設該消息屬實、而該項技術真能在iPhone 15 Pro上使用,那麼iPhone系列一直以來令人詬病的螢幕瀏海,將有可能去除,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Samsung正在與OTI Lumionics開發該項技術,因此與之對應的顯示器將會由Samsung開發,並在Galaxy Fold系列中使用。 根據報導,此項螢幕下Face ID技術,與Samsung在Galaxy Z Fold 3中使用的技術類似,但也因如此,螢幕下Face ID技術將有可能降低感應器的鏡頭像素,而導致拍照品質低落,不過或許蘋果將會透過演算法,來提高該技術所帶來的副作用。 但關於螢幕下Face ID技術,各方分析師與媒體所提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且蘋果是否將會與Samsung合作使用螢幕下技術,並沒有完全可證實的證據出現,卻一直有或大或小的消息流傳,但或許果粉們已經可以開始期待沒有瀏海的iPhone系列登場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