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RGB風扇專利大戰一觸即發,保銳科技ENERMAX公告擁有LED散熱風扇專利 引爆RGB世界市場產品震撼彈!
隨著機殼RGB炫光風潮,機殼透過玻璃透側,加上RGB發光,以及使用風扇顯色,成為新一代機殼設計顯學。 這股RGB風潮,由於玩家圈買單,原本只有發展出RGB風扇、RGB燈條,接著發展應用到RGB風扇機殼、RGB風扇顯示卡,進一步應用到RGB風扇散熱器、RGB風扇主機板、RGB風扇電源供應器,與RGB空冷散熱器與RGB水冷散熱器,以及各種RGB風扇改裝套件部品。 這些RGB風扇應用,還僅只是電腦及3C應用領域,甚至未來可以應用到家電以及生活應用,也因此,若能在RGB風扇取得專利,就能在散熱風扇領域取得致勝先機,進而搶奪每年產品銷售產值超過台幣百億RGB風扇商機。 電腦零組件,電源、機殼、散熱器、風扇與3C周邊大廠保銳科技,自從前陣子推出了安耐美ENERMAX T.B.RGB金彩蝠12CM散熱風扇,就獲得相當不錯的好評。 安耐美ENERMAX T.B.RGB金彩蝠12CM散熱風扇,提供RGB燈光顯色,除了提出了自家的ENERMAX LED LIGHTING技術,並支援華碩ASUS AURA SYNC、華擎ASRock RGB LED、微風MSI mystic LIGHT SYNC、技嘉GIGABYTE RGB FUSION的RGB燈控技術,並推出了安耐美ENERMAX RGB控制盒,並引進了原先保銳自家的Twister Bearing專利詞力氣旋軸承技術,不僅壽命更長、更安靜,還支援扇葉可拆易於風扇清潔保養功能。 保銳科技,前陣子推出了安耐美ENERMAX T.B.RGB金彩蝠12CM散熱風扇 茲有本公司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 M386750號「LED散熱風扇 專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型專利 第CN201020176457.5號「LED散熱風扇 專利」,經初步評估有多家 知名廠牌及廠商RGB風扇產品疑似侵害本公司專利之情事,特此說明相關事宜,並公告周知。 一、本公司擁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 M386750號「LED散熱風扇 專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型專利 第CN201020176457.5號「LED散熱風扇 專利」(下稱「標的專利」),茲檢附該專利證書如附件所示。 二、本公司長期投入發光風扇產品之創新與研發不遺餘力,此等創新研發成果亦已申請包括標的專利在內之多像國內外專利,並以廣受市場肯定與支持。 三、據悉市場通路已有多家知名廠牌疑似侵犯標的專利,經初步產品評估及專業鑑定均與標的專利範圍相符,本公司為避免因專利爭訟擾亂商場上之和諧及影響產業技術之發展,因此我們備有相關授權之方案,歡迎恐有侵害「標的專利」疑慮之公司,儘速與本公司瞭解與商談授權事宜。凡於2018年10月31日前可達成協議者,授權條件將從寬從優。 四、事關貴我雙方之權益,敬請審視,以免訟累。 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務室 敬啟 這次,保銳科技宣告擁有RGB散熱風扇專利,專利戰場不只是及RGB散熱風扇。 影響所及,可以說無遠弗屆,特別是RGB風扇機殼、RGB風扇顯示卡,以及RGB風扇散熱器、RGB風扇主機板、RGB風扇電源供應器,與RGB空冷散熱器與RGB水冷散熱器,以及各種RGB風扇改裝套件部品,可以說影響所及,將會先掀起引爆RGB世界市場產品震撼彈!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 商圈動態】: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Crucial推出BX500系列入門固態硬碟,可能就此打開QLC世代大門
去年同時期,Crucial推出新一代入門固態硬碟BX300,採用SMI控制器搭配MLC快閃記憶體,人氣幾乎還比當家的MX系列來得高。近日Crucial再推出了後續機種BX500,仍為2.5吋、SATA 6Gb/s介面規格設定,同樣聚焦在商機廣大的入門市場,惟在這時間點出現難免讓人想入非非。 Crucial當前揭露資訊有限,僅能得知提供120、240、480GB等3種容量選擇,各容量版本的最高循序存取速度一致,皆標示為讀取540MB/s、寫入500MB/s。BX500系列具有一貫的3年有限保固服務,設計耐用度參考指標TBW(Total Bytes Written,總寫入位元組)部分,標示為120GB 40TBW(或21GB/日、5年)、240GB 80TB(或43GB/日、5年)、480GB 120TB(或65GB/日、5年)。 與被替代的BX300相較下,BX500不只最高循序存取速度稍微低一些,120GB與480GB容量版本的Total Bytes Written,也分別往下調降大約27%、25%。目前只能確認,BX500會是採用Micron自家最新的3D NAND,但不免讓人猜測是否為QLC架構顆粒,因而使得書面性能與設計耐用度稍微下降。
-
電競筆電新型態,Acer推出首款2合1翻轉電競筆電Predator Triton 900
位於德國柏林的消費電子暨家電用品展(IFA 2018)準備開展,Acer搶先發表旗下電競品牌Predator Gaming多款新品。其中,新款Predator Triton 900 (下稱Triton 900)電競筆電非常受矚目。 Triton 900是一款可翻轉的2合1電競筆電,螢幕為4K解析度17吋觸控面板,支援NVIDIA G-Sync技術,獨特的CNC轉軸設計,使得螢幕除了一般常見角度以外,還可以再往前翻轉放到鍵盤和觸控板上方,讓使用時螢幕離自己更近,遊戲的沉浸體驗應該會再更好些。當然,依照Triton 900的轉軸設計,螢幕也可以180度翻轉變成平板模式。 其他可以確定的是,鍵盤按鍵支援RGB燈效,並且採用機械式按鍵,敲擊感應該不差;觸控板位置則是位於鍵盤右側,而不是傳統的正下方,可隨時切換成數字鍵。在散熱方面,Triton 900採用了旗下第四代Aeroblade 3D風扇,Acer是說跟一般的塑膠製風扇相比,可以增加29%的散熱能力。 Triton 900是首款可翻轉式的2合1電競筆電,除了一般的筆電使用模式以外,也可以轉換成平板模式,不只外型,連使用體驗也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設計。Acer尚未釋出其他詳細硬體規格介紹,不過外媒猜測處理器很有可能搭載Intel第八代Core處理器,搭配NVIDIA新推出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不是RTX 2070就是RTX 2080。 最後的實際產品預計會在2019年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登場,建議售價還未確定,不過勢必是不便宜。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O2wBxH4c ▲Predator Gaming官方的Triton 900影片。
-
Intel第八代Core行動處理器增加U、Y系列,Whiskey Lake平台功能性更強
2017年8月下旬,Intel首度發表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暨平台,而後又有2波相關新品問世,包含今年4月份被稱為「真」八代的產品。儘管第8代Core處理器已經為數不少,此刻卻又有U與Y兩個系列新產品加入這大家族,難免讓人感到困惑,這第8代還能有什麼戲? 第8代家族成員簡單來說,2017年8月首波問世產品,由於處理器代號為Kaby Lake-R(Refresh),普遍被視為第七代(代號Kaby Lake)產品的延續(代表性產品如Core i7-8550U、Core i5-8250U等,亦為U系列)。即便是今年1月所發表,內建整合AMD Radeon RX Vega M顯示晶片的新品,其代號Kaby Lake-G也透露是植基於第七代(代表性產品如Core i7-8809G、Core i5-8305G等)。 直到4月間,Intel才正式推出代號Coffee Lake的行動處理器,由於代號和第8代桌上型產品相呼應,因而被稱為「真」八代。代表性產品如Core i9-8950HK、Core i7-8850H、Core i5-8400B、Core i3-8109U等,也就是HK、B、U等系列,採用這些處理器的筆電已經先後陸續上市。 這時候又蹦出個U系列,大家應該好奇Intel葫蘆裡賣什麼藥,這不得不先補充到,4月間Intel曾推出Core i7-8559U與Core i5-8259U兩款代號Coffee Lake處理器。儘管看似2017年那波第8代產品的接班人(即Core i7-8550U、Core i5-8250U),但是其內顯為Iris Plus Graphics 655而非UHD Graphics 600系列,定位有別因而沒有誰取代誰的關係式。 今日Intel再發表新的U系列,包含Core i7-8565U、Core i5-8265U、Core i3-8145U等3款產品,雖然被歸納在第8代家族裡,然而其代號卻是Whiskey Lake(Whiskey Lake-U)。這回真的是將用來取代Core i7-8550U、Core i5-8250U、Core i3-8130U等幾款,代號Kaby Lake-R的首波第8代產品,其中前兩者截至目前仍算是筆電市場主力。 Kaby Lake-R世代U系列處理器簡要規格: Core i7-8650U:Base 1.9GHz/TurboBoost 4.2GHz、TDP 15W、4C/8T、8MB SmartCache、DDR4-2400/LPDDR3-2133 Core i7-8550U:Base 1.8GHz/TurboBoost 4.0GHz、TDP 15W、4C/8T、8MB SmartCache、DDR4-2400/LPDDR3-2133 Core i5-8350U:Base 1.7GHz/TurboBoost 3.6GHz、TDP 15W、4C/8T、6MB SmartCache、DDR4-2400/LPDDR3-2133 Core i5-8250U:Base 1.6GHz/TurboBoost 3.4GHz、TDP 15W、4C/8T、6MB SmartCache、DDR4-2400/LPDDR3-2133 Core i3-8130U:Base 2.2GHz/TurboBoost 3.4GHz、TDP 15W、2C/4T、4MB SmartCache、DDR4-2400/LPDDR3-2133 Whiskey Lake是針對主流筆電平台所設定,包含新的晶片組Cannon Lake PCH來搭配,如同第8代桌上型平台在前幾個月,Intel新推出H370、B360、H310等晶片組。前述3款晶片組代號為Cannon Lake PCH,不同於Z370是Kaby Lake-R PCH,Intel為新品加入了幾項元素,如此補強改朝換代應有的新鮮感。 這些新元素Whiskey Lake自然大多都有,像是原生USB 3.1 Gen 2控制器,而音效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升級至4核心。此外整併Gigabit Wi-Fi(802.11ac最高速度1.73Gbps)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層),包含相對應的CNVi(Connectivity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介面,那CRF(Companion RF)模組配套措施等。 (編按:Thunderbolt 3並未整合進晶片組,仍得外掛獨立控制器) 而在Y系列的編成部分,其代號為Amber Lake(Amber Lake-Y),目前可見到Core i7-8500Y、Core i5-8200Y、m3-8100Y等3款處理器,屬於先前Core m系列的延伸。Core m(M)最早出現在第五代Core產品群,但是第8代Core家族的Y系列,其中2款正名併入Core i系列。型號命名規則從Core m開頭,變成Core i再後綴Y,只不過定位最低的m3-8100Y並未變動。其合適應用和U系列稍有不同,主要是針對二合一平版筆電最佳化設計,以更低功耗/發熱量等作為訴求。 由此看下來,第8代Core確實是族繁不及備載,儘管處理器核心架構世代近乎一致,卻有著多種代號處理器、相對應晶片組。那麼真不知道該說是第8代或者8.5代的Whiskey Lake,可預期將成為筆電市場的新主流,常見輕薄、一般商務機種,理應當會加速導入採用,藉以取代現行Kaby Lake-R架構設計機種。 Intel免不了強調Whiskey Lake種種好處,宣稱除了運算性能有所提升,由於晶片組內建功能更佳,使用體驗也會有別於以往。其實處理器本質架構設計世代相同,因此性能提升基礎相當程度上,是建立在可達時脈的提升。例如Core i7-8565U設定為基礎1.8GHz、Turbo Boost 4.6GHz,反觀Core i7-8650U是1.9GHz、4.2GHz,動態超頻時脈上限增加了400MHz之譜。 然而遊戲性能卻難以有過多期待,因為Whiskey Lake和Kaby Lake-R都是配備UHD Graphics 620(24個Execution Units)內顯,這Gen 9.5架構設計產物沿用多時,充其量只是時脈設置會稍微不同而已。至於對筆電電池續航力影響,Whiskey Lake採用14nm++製程生產,其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設計功耗)仍為15W,基本上是和Kaby Lake-R相仿。 總和而言,各系列第八代Core行動處理器產品,可以說是近乎全員到齊了。如果近期有意購買輕薄、一般商務筆電,由於這類機種過往大量採用U系列處理器,所以得留意第八代U系列處理器將開始有新舊世代之分。
-
AMD再傳高層人事異動,Jim Anderson快閃轉投Lattice Semiconductor
正在重返榮耀路上的AMD,再度傳出高層人士異動消息,原任全球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 Computing and Graphics Business Group)的Jim Anderson,閃辭工作之後將加入Lattice Semiconductor,任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Jim Anderson於2015年加入AMD,負責用戶端運算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策略、業務管理及工程等各個層面,以及用戶端與圖形產品銷售等工作。在此之前,曾任職於Intel、Broadcom Limited、LSI Corporation等公司,在IT業界已經有20餘年的經歷。Jim Anderson與AMD說再見,成為繼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高級副總裁暨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全球產品行銷資深總監Chris Hook等人之後,近來離開AMD的高層之一。 面對這樣的高層人事異動,AMD任命Saeid Moshkelani資深副總裁暨客戶端運算事業群總經理(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Client Compute Group)一職,並且宣布即刻生效。Saeid Moshkelani連同Darren Grasby(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global Computing and Graphics sales,全球運算與繪圖產品銷售部門資深副總裁暨歐洲/中東/非洲(EMEA)地區總裁),都將向總裁暨執行長Lisa Su匯報工作,使各項計畫能夠延續執行。
-
Windows 95變成App了!可在Windows、macOS或Linux開啟
雖然時代稍微有點久遠,但Windows 95也曾出現在許多人的生命中,還記得踩地雷嗎?還是畫面有點詭異的迷宮遊戲、又或者是經典的彈珠台遊戲?現在很多人的電腦應該都至少是Windows 7以上的作業系統,但現在有開發者放出Windows 95的App,而且在Windows、macOS或Linux上都可以安裝。 這位開發者把「Windows App」的程式放在Github上開放讓所有人下載,只須根據自己的平台選擇即可下載安裝,檔案大小約94.8MB-129MB之間,取決於你的平台。其運作原理是一種以Java為基礎,基於Bochs模擬器而來的x86模擬器,這個模擬器可以在瀏覽器上面執行,只是比一般直接開啟的模擬器程式速度稍慢。此外,Windows 95 App的這位作者其實也是參考另一位程式設計師的程式碼,大部分功勞其實應該歸功於該設計師,他除了Windows 98的模擬器之外,另外還有Linux、Linux 3、KolibriOS、Windows 1.01等等。 打開Windows 95 App程式後便會進入Windows 95的初始頁面,幾乎所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包含小畫家、筆記本、Windows Media等等,其他也有像是接龍、踩地雷等耳熟能詳的遊戲。不過,Internet Explorer目前還無法使用,無法戴入頁面此外,系統語言的部分目前並沒有中文,畢竟是開發者自行製作。比較出人意料的是,這樣一個完整的系統App,大約只需要350MB以內的記憶體便可運作,有興趣的玩家不妨下載試試看,重溫一下當年的回憶,而且看Github頁面中的App版本來看,開發者似乎也正在不斷的更新中。 不過,Microsoft會不會同意開發者這樣將旗下的系統放上Github供人免費下載呢?雖然Windows系統原本就很常被開發者拿來安裝到其他平台上,像是Android、甚至Apple Watch等等,且Windows 98已經停止支援很久,但畢竟還是免費的,且是否有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也需觀察。再說Github現在已經歸屬於Microsoft所有,個人在自家平台上大方公開免費系統,也要看Microsoft的臉色。
-
「古墓奇兵:暗影」到底多吃資源?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在1080p竟不到60FPS?
NVIDIA近期發表最新圖靈架構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包含GeForce RTX 2070、RTX 2080以及RTX 2080 Ti,其中RTX 2080 Ti為最高階產品,建議售價將近1,000美元。然而,在NVIDIA現場藉由該顯示卡運行「古墓奇兵:暗影」做效果示範時,1080p解析度下竟無法達到60FPS。 RTX系列顯示卡最強調的功能是「即時光跡追蹤」(Ray Tracing)技術,能讓遊戲中無論是環境光、區域光等畫面效果,看起來更加逼真,身為最高階的GeForce RTX 2080 Ti當然也支援這項功能。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2cf15VvV4 ▲這是NVIDIA和「古墓奇兵」開發商在發表會現場,以結合即時光跡追蹤技術所做的遊戲畫面展示 而做為可說是和NVIDIA「一起長大」的「古墓奇兵」系列,其最新作「古墓奇兵:暗影」即將在9月份上市,NVIDIA發表會現場展示該遊戲啟用即時光跡技術(RTX模式)的效果,但僅開放讓媒體以1080p @60Hz模式錄影,卻發現遊戲的FPS僅33~48。外媒PCGamesN指出測試時無法確認當時遊戲版本的畫質設定,但照理來說,畫質應該不差,且至少是啟用RTX模式後的結果。PCGamesN並未釋出完整的影片,只有在他們的Twitter帳號上放上當時錄製影像GIF,不過外媒IGN倒是有發布它們錄製的1080p @60Hz影片,可以作為參考。(真的應該要讓人用4K去看才知道效果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KGctu7OC8 ▲外媒IGN現場以GeForce RTX 2080 Ti試玩「古墓奇兵:暗影」的遊戲畫面,解析度為1080p @60Hz,RTX模式開啟。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現場展示版本的GeForce RTX 2080 Ti驅動程式還沒有幫「古墓奇兵:暗影」做到完美最佳化,加上目前遊戲的版本應該還不是最終版本。另一個可能是,「古墓奇兵:暗影」RTX模式下所需要的資源超級大。事實上,發表會時,「古墓奇兵」系列的開發者也有提到,遊戲英文名「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帶有「Shadow」暗影一詞,就可以了解到它們對於遊戲中光線和陰影的要求非常高,這點從歷代遊戲版本中可以稍微觀察到。 而「古墓奇兵:暗影」導入RTX模式後,遊戲中所有光線諸如人物距離光線的遠近影響陰影強度、光源位置的不同陰影位置也需要移動、空間亮度和光源位置的差異等等,都需要顯示卡做最即時的運算,在原本就已經繁重的畫面要求下,再導入該模式後,對顯示卡的要求也更高,所需資源更多。 不過,這應該不會是GeForce RTX 2080 Ti和「古墓奇兵:暗影」兩者推出後,搭配遊玩下的最終結果,相信無論是NVIDIA還是開發商,都會針對遊戲繼續做最佳化,為求達到流暢的遊戲體驗,以達到更高的FPS數字。(私心認為至少60、甚至80才合理..) 這也代表了一件事,如果GeForce RTX 2080 Ti目前都只能做到這樣,那目前的GeForce GTX 1080 Ti甚至GTX 1080在玩這款遊戲時會多GG?雖然RTX模式按照NVIDIA的說法是可藉由「開關」的方式開啟,加上GeForce GTX系列沒有RTX圖靈架構,本來就不支援。但縱使如此,還是讓人不禁擔憂GeForce GTX 10顯示卡,跑這款遊戲夠不夠力呢?!
-
NVIDIA GeForce RTX顯示卡新登場,GeForce RTX 2070、2080、2080 Ti最低499美元帶回家,開啟即時即現的全新世界!
NVIDIA今日(21日)於德國科隆Gamescom舉辦發表會,眾所矚目的NVIDIA GeForce RTX架構系列顯示卡正式登場,首波家族系列產品包含RTX 2070、RTX 2080以及RTX 2080 Ti,另有RTX 8000(Dual),最便宜RTX 2070僅499美元即可帶回家。 ▲圖靈Turing架構繪圖晶片來了!GeForce RTX 2070、2080、2080 Ti正式報到! 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先生在發表會上說,「顯示卡的效能將從此被重新定義!」表示RTX架構顯示卡將比目前現階段最強的GTX Titan Xp還要更強,這麼說好了,依照黃帝的說法,光是一張RTX 2070的效能就相當於6張GTX Titan Xp,可見其效能表現。 RTX架構採用NVIDIA新的「圖靈」(Turing)架構,是自2006年CUDA架構以來NVIDIA的重大突破,黃仁勳也不斷強調Turing架構十年來在電腦繪圖領域的重要成果發表會。該架構最主要的突破就是實現「即時光線追蹤技術」(Ray Tracing),採用電影畫質般的演算法和新的GameWorks SDK模組,讓開發人員可以在遊戲和引擎中即時追蹤環境光遮蔽效果、區域陰影和光澤反射的光線,藉此達到更逼真、寫實,並且符合物理光線表現的遊戲場景。 ▲NVIDIA展示「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效果的影片,可仔細觀看影片中人物裝甲、裝甲上光線的反射、物品的折射等等,都是在即時狀態下演算,並且以高動態表現而來。 NVIDIA RTX系列顯示卡是為「超頻」所設計,RTX 2080 Ti配備4,352顆基礎時脈1350 MHz的CUDA核心,處理效能為每秒14兆次浮點數運算,每秒可執行100億次光跡運算。總處理效能達78兆次RTX運算。配備11GB 352bit 14Gbps GDDR6記憶體,頻寬為616 GBps。最高可以在8K HDR解析度下呈現60Hz的穩定畫面更新率,以目前現階段來說,即使是GTX 1080 Ti也只能達到4K 30Hz左右的表現。 RTX 2080配備2,944顆基礎時脈1515 MHz的CUDA核心,處理效能為每秒10兆次浮點數運算。每秒可執行80 次光跡運算,總處理效能達60兆次RTX運算。配備8GB 256bit 14Gbps GDDR6記憶體,頻寬為448 GBps。RTX 2070配備2,304顆時脈1410 MHz的CUDA核心,處理效能為每秒7.5兆次浮點數運算。每秒可執行60億次光跡運算,總處理效能達45兆次RTX運算。配備8GB 256bit 14Gbps GDDR6記憶體,頻寬為 448GBps。(各顯示卡詳細規格見後文。) 現場也展示了多種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包含即將推出的《古墓奇兵:暗影」、《戰慄深邃:流亡》等等,然而現場最受矚目的還是經典FPS遊戲大作《戰地風雲V》也列入支援該技術的遊戲名單中,藉由該技術的輔助,讓遊戲中的光線反射、爆破場景在人類眼中、鏡中、玻璃、水面上等材質的反射,都能以最即時的運算速度表現出來。 不過最讓人感到佛心來著的一點必須歸功於RTX系列顯示卡的售價,未來包含Asus、EVGA、Gigabyte、MSI等廠商當然都會推出RTX系列顯示卡,而最便宜的GeForce RTX 2070顯示卡建議售價僅499美元(比Titan Xp便宜,但卻比它強….),GeForce RTX 2080則是599美元、最高階的GeForce RTX 2080 Ti則是999美元,另外,NVIDIA也將推出對應的Founder Edition版本,由低至高分別對應599美元、799美元和1199美元。而所有RTX系列顯示卡目前都已經開放預購,並且預計出貨時間是9月20日。 套句黃仁勳今天一直在說的一句話:「顯示卡效能就此重新定義!」(已後悔沒有等RTX了...QQ) 目前,GeForce RTX 2080、2080 Ti已經開始預定了喔! 看到這裡,玩家們錢包準備好了嗎?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 商圈動態】: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RTX新卡皇Turing架構顯示卡 即將登基,NVIDIA GeForce GTX 1080二手價格 崩盤 跌破 台幣11000元!
最新消息:「崩盤了!NVIDIA GeForce 10系列,NVIDIA GeForce GTX 1080二手價格 崩盤 跌破 台幣11000元!」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GTX舊卡皇PASCAL架構顯示卡再見了!這次,我們要準備迎接RTX新卡皇Turing架構顯示卡! 2018年08月13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 Huang)正式宣佈,RTX新卡皇Turing架構工作站繪圖卡搶先報到! 第一波報到的,是QUADRO RTX系列工作站繪圖卡,分別推出了: (01)QUADRO RTX 5000: 3072 CUDA Core,384 Tensor Core,16GB GDDR6,官方報價:美金2300元 (02)QUADRO RTX 6000 4608 CUDA Core,576 Tensor Core,24GB GDDR6,官方報價:美金6300元 (03)QUADRO RTX 8000 4608 CUDA Core,576 Tensor Core,48GB GDDR6,官方報價:美金10000元 很確定的,這次NVIDIA替換掉原先的PASCAL架構GTX顯示卡,這次翻新成Turing架構RTX顯示卡。 這次,NVIDIA推出新版TURING架構繪圖晶片,可以說是GPU史上重大革命!不僅只是採用最新半導體製程,不只是效能、功耗、效率、晶片體積的進步,也不只是電晶體數量的提升,而是架構上的進步。 TURING架構繪圖晶片的進步,用在玩遊戲、繪圖,最顯著的就是帶來遊戲速度跑更快,繪圖運算的加速。用在AI人工智慧運算,則可以實現更高速的運算進行。以目前電競遊戲主流,垂直更新要跑到144Hz、240Hz,還要跑HDR運算,目前主流是2K、4K解析度,未來則要進入8K解析度,要在更高解析度畫面之下,呈現流暢的遊戲畫面,RTX系列顯示卡、繪圖卡加入的Tensor Core與RT Core將會帶來重大的進步。 舊版PASCAL架構,尺寸最大的繪圖晶片,晶片尺寸為471mm2,電晶體數量為118億個,本身採用CUDA Core的SHADER、COMPUTE運算方式,顯示記憶體支援GDDR5、GDDR5X與HBM2,顯示記憶體容量最高達24GB,顯示記憶體速度達10GHz、11GHz,運算速度可達13 TFLOPS FP32與50 TOPS INT8。 新版Turing架構,尺寸最大的繪圖晶片,晶片尺寸為754mm2,電晶體數量為186億個,本身也採用傳統CUDA Core的SHADER、COMPUTE運算方式,但加入Tensor Core與RT Core,顯示記憶體支援GDDR6與HBM2,顯示記憶體容量最高達48+48GB,顯示記憶體速度達14GHz。 運算速度方面,傳統CUDA Core的SHADER、COMPUTE運算方式,可達16 TFLOPS + 16TIPS,Tensor Core運算方式,可達125 TFLOPS FP16、250 TOPS INT8與500 TOPS INT4,RT Core運算方式,可達10 Giga Rays/Sec。 由於RTX新卡皇Turing架構顯示卡實在太強大了! 在GeForce RTX 2070、2080還沒推出之前,玩家們已經意識到中、高階顯示卡汰換潮即將來襲。NVIDIA GeForce GTX 1060、1070 Ti、1080、1080 Ti即將落伍,以及旗艦顯示卡的改朝換代,TITAN Xp、TITAN V也將會被套舊換新。 因此,目前玩家圈,以及網咖業者,已經出現了NVIDIA GeForce 10系列PASCAL舊版顯示卡出現拋售潮! 最新消息:「崩盤了!NVIDIA GeForce 10系列,NVIDIA GeForce GTX 1080二手價格 崩盤 跌破 台幣11000元!」 目前台灣市場來說,NVIDIA GeForce GTX 1080二手價格,拋售價格來到台幣11000~14000元,最低已經出現了台幣10990元 隨著RTX新卡皇Turing架構顯示卡的到來,GTX舊卡皇PASCAL架構顯示卡也將被淘汰,難逃改朝換代的命運! 雖然說,舊版顯示卡還是能用,大部分的應用也都綽綽有餘,不管是上網、做簡報、玩一般遊戲也絕對夠用,但無論如何,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GTX舊卡皇PASCAL架構顯示卡難逃被汰舊換新的命運。也因此出現,RTX新卡皇Turing架構顯示卡都還沒開賣,GTX舊卡皇PASCAL架構顯示卡就被無情拋售的命運。 葉子的離開,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你說呢?或許,這就是時代的眼淚吧!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 商圈動態】: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ROG更輕薄的西風之神S來了!導入144Hz螢幕更新和3 ms反應時間
ASUS旗下電競品牌ROG(玩家共和國)在2017年首度將NVIDIA Max-Q架構的GeForce GTX1080藏進厚度僅17.9 mm的筆電機身中,Zephyrus (西風之神)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討論度,後續又推出了第二代版本Zephyrus M (西風之神M)。今天,ROG再下一城,推出更輕更薄的Zephyrus S (西風之神S),型號為GX531。 西風之神S的厚度在筆電上蓋未開啟時為14.95mm,同樣採用主動空氣動力系統,上蓋開啟後會墊高筆電底座的高度,進而讓更多空氣流入,增加散熱空間幫助散熱,同時也導入ROG STRIX Scar和Hero二代版本的新12V散熱風扇,也加入其新散熱管設計,因此,無論是筆電開啟前後的厚度,還是散熱能力,相較於初代西風之神,都有著不錯的提升。 為此,內裝硬體同時也稍微有些縮減,西風之神S將會有兩種版本,主要差異在於搭載的顯示卡和儲存空間,兩者皆採用Intel第八代Core i7-8750H處理器、16GB記憶體,其中一個版本會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1070 with Max-Q顯示卡並且配上512GB的NVMe固態硬碟,另一個版本則是會採用GTX1060顯示卡並配上1TB的傳統硬碟。前著將於8/31起開始於Amazon上架,售價為2,199美元、後者則要等到10月中才會上市,售價為2,099美元。 雖然硬體規格相較第一代版本略為縮減,但在螢幕上則是導入近期ROG產品的潮流,為15.6吋FHD IPS面板,畫面更新率達到144Hz、反應時間僅3 ms,雖然初代版本就已經達到120Hz,但現今FPS射擊遊戲盛行,144Hz逐漸成為玩家們接受的標準,西風之神S也達標。 不過,西風之神S的設計還是有個可能會令人詬病的缺點,從初代產品推出後就讓人詬病的觸控板位置,這次並沒有向前一代西風之神M一樣移至鍵盤下方,而是仍然位於鍵盤C面右側,不習慣的人終究不習慣;同時,先前第一代西風之神三小時左右的續航力,在這一代似乎也有可能會出現,畢竟採用了新款Intel第八代處理器,雖然採用的顯示卡不像初代這麼高效能,但在瘦身成功後,可以預期其電池續航力表現是需要注意的一點。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6NHVBinT8 ASUS ROG Zephyrus S的官方介紹影片 1. 2. 3. 4.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