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Gamer! 超級遊戲玩家
-
《電馭叛客2077》達800萬海量預售,Steam同時在線突破100萬,但也伴隨著海量Bug
眾所矚目的《電馭叛客2077》已於昨日(10日)解禁,開發商CD Projekt RED也宣布,遊戲已經超出當年《巫師3》的預購量,在上市前就售出800萬套,且在PC上就佔了59%的銷量,達到472萬套,但湊巧的是暴雪本周才剛宣布《魔獸世界:暗影之境》的第一天銷量達370萬套,超越2012年推出的《暗黑破壞神3》,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PC遊戲,這樣到底誰才是第一呢? 不過相較《魔獸世界:暗影之境》為PC上的MMORPG Online Game,《電馭叛客2077》起先就是針對PS4與Xbox One所開發,雖然在平台與客群上的定位不同,但還是有點打臉的感覺。 同時,CD Projekt RED也宣布《電馭叛客2077》的預購銷量中,有74%是來自於數位訂購,只有26%的數量來自於典型的實體販售,從這裡也可以發現時代的更迭,在數位化的情況下,不占空間也不用特地跑一趟商家,實體包或實體光碟似乎就只剩下收藏品的特性了,然而,根據遊戲數位平台Steam的統計,《電馭叛客2077》玩家,同時上線人數超過100萬人,超越CSGO與Dota2。 不過,雖然《電馭叛客2077》的銷售海量,但卻在上市第一天,玩家們所反饋的Bug也海量,不過大幸的是,Bug的發生都不是在劇情發展的環節上,而是一些遊玩上的體驗發生問題,包含場景貼圖、NPC互動等等,目前各平台包含PS、Xbox、PC皆傳出噩耗,且這種情況似乎在家機平台PS4與Xbox One上更加嚴重,即使CD Projekt RED緊急釋出更新挽救,但在PS4版上的《電馭叛客2077》還是在解析度與貼圖紋理上有缺陷,遊戲模組的貼圖材質無法及時讀取顯示,仍是有FPS與解析度下降的問題在。 Ils ont mis la loi secu globale dans le jeu? C'était dans le script? #Cyberpunk2077 pic.twitter.com/jN7gDVk9hw— Sturry #3CFM (@Sturricane) December 10, 2020 而小編這邊收集了一些玩家們在各平台所遭遇的相關問題,CD Projekt RED也表示會盡全力修復遊戲並發布更新! We are truly humbled that so many of you trusted us and decided to support #Cyberpunk2077 before the release! Even 8 million thank yous isn't enough! The journey has just begun and we are hard at work on the upcoming fixes and updates to the game. See you in Night City! pic.twitter.com/ycIe2kN0Zq— Cyberpunk 2077 (@CyberpunkGame) December 10, 2020 在XBox One與PS4傳出,無法啟動《電馭叛客2077》,在開啟的瞬間就面臨遊戲崩潰情況,即使CD Projekt RED在第一天釋出更新檔,但仍舊有遊戲崩潰的問題產生,不過慶幸的是,PC平台上尚未有遊戲崩潰情形傳出。 《電馭叛客2077》在程式腳本編寫上似乎出了點問題,但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無法觸發遊戲事件,無法讀取正確相符的動畫和音頻,甚至是場景的門打不開、或是角色消失,雖然在重新讀取存檔後可以解決問題,但次數多了,還是會讓玩家有種失落感, 由如上文所提到的,XBox One和PS4使用者已經反饋了很多有關解析度與FPS上,包含破圖、貼圖材質無法及時讀取顯示的相關問題。 假設玩家們在遊戲中遇到了問題,通常會使出Save and Load大法來解決一些突如其來的麻煩,但這次不同,在《電馭叛客2077》中,原先玩家們可能已經將敵人引走,但存檔再讀取之後發現,敵人位置重置,還是在原本他生成的那個位置,甚至在死亡後仍然保留戰鬥狀態,簡直就是「夜城戰鬼」 許多玩家在《電馭叛客2077》中,都遭遇了敵人穿越牆壁發現隱形中的自己的問題。 玩家們在殺死敵人後,可能會遇見敵人死後武器浮在半空的問題,不過CD Projekt RED在昨日的更新檔已經修復這個問題。 小編同事這邊也有些反饋,在他第一次進遊戲時,就把內建的遊戲語言從英文改了中文,結果發現,他每次重新再進遊戲時,都必須再改一次。 或許《電馭叛客2077》跳票了三次,不想再欺騙玩家的感情,才會在12/10如期上市,但可能在一些遊戲優化上的問題沒有做得盡善盡美,不過卻不能因此將《電馭叛客2077》當作是一款爛遊戲,雖然無論什麼遊戲都會有Bug,然而這不是藉口,玩家們的踴躍糾錯與反饋,也證實了《電馭叛客2077》的超高人氣,畢竟嫌貨才是買貨人。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終於沒跳票、《電馭叛客2077》隆重登場!在進入夜城前,玩家們需要什麼?
原定今年4/16發行的《電馭叛客2077》,歷經三次跳票之後,終於在台灣10日午夜12點解禁PS系列,而PC版的玩家們也已在稍早8點時開放,不過,官方提醒玩家必須預留至少70GB的硬碟容量來進行遊戲,要上班的玩家們,是不是起了個大早讓遊戲先跑下載啊? 延續了三款RPG桌遊《電馭叛客 2013》、《電馭叛客 2020》和《電馭叛客:紅色》的世界觀與劇情,以Cyberpunk為名的《電馭叛客2077》,將賽博龐克的風格文化再一次做出延伸與體現。以正史時間軸來看,本次《電馭叛客2077》可以算作是正史的第四個作品,開放式遊戲的玩法,玩家將化身成一名可客製化、可自行捏角、名為「V」的角色,並在2077年美國加州一座名為「夜城」的反烏托邦式城市中,自由創造、體驗自己在《電馭叛客2077》中的虛擬人生。 而在下載遊戲前,玩家們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電腦配備是否能夠駕馭《電馭叛客2077》,在處理器上,最低需求需要Intel Core i5-3570K或AMD FX-8310,官方建議配備則為Intel Core i7-4790或AMD Ryzen 3 3200G,顯示卡最低需要GTX 780或RX 470。話雖如此(最好前面列的規格可以跑很順啦),但官方還是建議玩家們最好有GTX 1060或R9 Fury以上的規格,而且玩家們還得注意自己的硬碟空間是否足夠,《電馭叛客2077》可是需要70G以上的大容量怪獸啊。 NVIDIA這次也預先部屬,早在上市前的10個小時就預先發布了專屬《電馭叛客2077》的Game Ready驅動程式,讓使用RTX系列的玩家們能夠透過光追與DLSS的黑科技,在《電馭叛客2077》獲得更強烈的沉浸感,至於沒有RTX系列、但又想體驗光追效果的玩家,也不用擔心,GeForce Now也已經登陸這款超級3A大作,而且在正式解禁前,NVIDIA也與Steam還有Epic Games攜手合作,讓這兩個平台的玩家也能透過GeFoce Now闖蕩夜城。 但透過GeForce Now遊玩《電馭叛客 2077》的話,解析度最高只能選擇1080P,最低下載速度標準為15Mbps,想跑1080P的話,網路速度的話建議最好還是能有25Mbps較佳。 不過在《電馭叛客2077》風光上市的背後,國外媒體向玩家們提出了一項警告,因《電馭叛客2077》是一款以賽博龐克風格作為基底的遊戲,所以遊戲中會充斥大量紅色、藍色的閃爍畫面,《Game Informer》特別提醒玩家,「夜城」中的夜店與酒吧對患有癲癇的玩家是個危險區域,但因為劇情需求,所以無法避免,因此玩家們最好能夠找親友陪玩,最好也能將電腦螢幕的護眼模式開啟,來減少畫面藍光。 另外,還有一件花邊事件,由於《電馭叛客2077》延續了設定,將台灣設定為一個獨立國家,也因此日前在微博出現一則新標籤「#賽博朋克2077辱華#」,想帶起批評的風向,讓《電馭叛客2077》成為下一個《魔物獵人》。 但有趣的是,這次中國網友們卻相當理性地說,《電馭叛客2077》是架空的世界觀,不要搞這些陰謀論,看來在中國各種廣電規則下,對岸的網友們為了可以玩到《電馭叛客2077》也紛紛打消自己的國族主義了。(誤)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鳥?飛機?不,是蜘蛛...燈...?PS4《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引擎過載引發超爆笑BUG
講到蜘蛛人大家會想到什麼?重返漫威電影宇宙的荷蘭小弟?還是2000年陶比麥奎爾充滿魔性的舞蹈?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個比陶比版蜘蛛人舞更魔性的畫面。 2018年推出的《漫威蜘蛛人》在上個月中(11月12日)推出了系列續作《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延續了前作的結尾彩蛋,並繼承了順暢的都市漫遊手感與優秀的打擊感。在PS4末期銜接PS5的遊戲上,此遊戲也確實竭盡所能的榨取了PS4主機的效能,而也在這樣一榨,擠出了光怪陸離的神奇BUG。 前幾日玩家DoctorCuriosity於推特發發布一則影片,影片中遊戲的樣子有點詭異。畫面中DoctorCuriosity操控的不是蜘蛛人,而是一盞露臺加熱器(patio heater)因其造型與檯燈相似DoctorCuriosity也在遊玩時將蜘蛛人主題曲的Spider Man故意唱成Spider Lamp,十分有趣。 I found one in the new Spider-Man game, where I turned into a patio heater for no apparent reason. pic.twitter.com/ApChq2nB1s— Andy H (@DoctorCuriosity) November 27, 2020 但其實早在半個月前的11月18日,外國實況主Froste就已經在實況中將《漫威蜘蛛人:邁爾斯摩拉斯》玩壞了。過程中蜘蛛人模組從積雪變成圍欄,再變成T-Shirt,最後又變成房子的牆壁,搭配上遊戲過程中的過場動畫非常詭異爆笑。 Froste的BUG遊玩片段也被《漫威蜘蛛人》的3D模型師Xavierck3d轉推,並於文中推測產生BUG的主因是「遊戲引擎的緩衝區過載,加上遊戲引擎本來就不是設計給實況專用,於是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引擎誤抓了場地上預先讀取的模組,導致原先的蜘蛛人變身的狀況。」根據Xavierck3d的說法,多數在PS4上實況導致的BUG都已經在上市前就已經修正了,並且對於這樣東修西補的成品也不太意外。 I'm guessing the engine is overloading one of its buffers since it wasn't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streaming this way, and the player model gets swapped with another model that's being loaded in that addressThe suits and anims in these games are HUGE memory and processing sinks https://t.co/mi8YAZdgQ8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XBOX也能玩PS遊戲?國外玩家成功在Xbox Series S上運行PS2模擬器
2020年玩家最期待的次世代家用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S、PlayStation 5已全面上市,相信已經有不少玩家體驗到了次世代主機的強大效能(恭喜有搶到貨的朋友),雖然PS5在上市初期出現了不少災情,但依然不減玩家們購買熱潮, SIE執行長Jim Ryan更直接表示已全數售完,而對手Xbox Series X/S的買氣也不輸PS5,目前也是處於缺貨階段。 玩家們都知道,這次PS5提供了向下相容功能,根據官方說法,除了一些較特殊的遊戲外,全部99%的PS4遊戲皆可在PS5上遊玩,不過在更早前的PS3、PS2、PS1遊戲很可惜的還是無法支援。(這樣算佛心嗎?) 但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PS3、PS2、PS1的架構都完全不同,在向下相容上有一定難度,SONY在初代PS3上就有用搭載PS2處理器或模擬器的方式來提供向下相容PS2的功能,不過因為傳出不少災情,在後期的版本就把向下相容功能移除了。 而對手Xbox在向下相容這塊卻是相當積極,不但從Xbox 360開始就提供了向下相容功能,在Xbox One初期雖然也因為架構關係沒有支援向下相容,但在後期還是成功克服障礙,並透過系統更新就能支援向下相容功能,而來到最新的Xbox Series X/S更是能夠玩到初代Xbox、Xbox 360以及Xbox One多達3000款的舊遊戲,實在是相當豐富,也證明只要有心,還是能夠克服!(不過PS是三台架構都不同,難度還是有差啦XD) 不過向下相容專家還不只如此,國外YT頻道Modern Vintage Gamer在近日上傳了一部用Xbox Series S運行PS2遊戲的測試影片,可以看到該頻道主在Xbox Series S的開發人員模式下成功運行了PS2模擬器,不但可以順利遊玩,並且相當流暢。 Xbox Series X/S在架構上都與PC相似,理論上PC能辦到的事,Xbox也可能辦的到,不過即便是PC,要運行這類模擬器可能還是會有優化上的關係而造成卡頓,但在Xbox Series S上看起來是相當順暢沒問題,以這個結果來看,硬體架構類似的PS5在理論上應該也能透過安裝模擬器的方式來暢玩PS2遊戲,真正的問題可能是軟體部份以及需要再模擬PS1與PS3。 但無論如何,這只是玩家們之間的測試,在安裝上也有一定限制,並非所有PS2遊戲都能運行,還是希望SONY能更積極開發向下相容,有朝一日能在PS主機上看到向下相容所有前代主機遊戲的功能,對於老玩家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TunlgKOMM&feature=emb_logo&ab_channel=ModernVintageGamer ▲展示影片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外傳更夯!FORZA Horizon 5將比FORZA Motorsport 8更早上市?
只要提到賽車遊戲、模擬器,PlayStation陣營就會想到《Gran Turismo》,而對手Xbox陣營則是《FORZA》系列,這款由Xbox Game Studios所建立的Turn 10工作室來開發的本家賽車遊戲,自推出後就與GT一樣,往往是自家火力展示擔當之一,受到許多賽車遊戲玩家們的熱愛。 雖然《FORZA》系列起步時間(Forza Motorsport 初代於2005年推出),較對手晚(Gran Turismo初代於1997年推出),但其追趕速度相當之快,至今本傳《FORZA Motorsport》已經出到了第7代,並且在收錄的車輛總數、遊戲物理引擎設計、畫面品質也完全不會輸給《Gran Turismo》系列。 而除了本傳《FORZA Motorsport》,2012年Turn 10更與Playground Games聯手開發外傳《FORZA Horizon》系列,其不但承襲本傳的擬真物理引擎與高畫質,與本傳不同的是,《FORZA Horizon》沒有局限在賽車場上,而是於街道上的開放式競速遊戲,少了賽場上的限制,玩家可以開著自己的愛車在真實收錄的街道上四處競速、遊玩。 對於不少玩家來說,街頭型賽車遊戲會更加有速度感且有吸引力,但在物理引擎的設計上往往也會因為遊戲性而失去擬真度,很少有像FORZA Horizon結合了街道與擬真兩項優點的賽車遊戲,加上真實場景還會提高玩家們的熟悉、沉浸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去跑過賽車場),彷彿真的在街道上飆速一樣,也因此,FORZA Horizon的人氣可以說是水漲船高,甚至不輸本傳。 然而在近日有消息指稱,《FORZA Horizon》下一代作品《FORZA Horizon 5》,可能會提前在《FORZA Motorsport 8》前推出,依照往年發售規則來看,理論上本傳與外傳在交互輪流上市的情況下,下一代應該就輪到已經釋出預告片的《FORZA Motorsport 8》,如今《FORZA Horizon 5》卻先來卡位,是否代表微軟逐漸把重點擺在《FORZA Horizon》系列了呢? 無論如何,對於《FORZA》的粉絲們來說,無論先推出哪一代,肯定都是相當的期待(快上市就對了!),目前官方僅有《FORZA Motorsport 8》預告片釋出,而上市日期還未知,《FORZA Horizon 5》則是傳言在明年與大家見面,相信在次世代Xbox Series X/S主機的加持下,新一代的《FORZA》系列會帶來更加擬真的飆速體驗。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顯卡還沒戰完,API也參戰啦!Khronos宣布Vulkan也將支援光追
Vulkan的開發組織Khronos昨日(23號)發布一則名為的文章,劈頭就是告訴大家「我們的Vulkan也要支援光追啦!」 Khronos首先介紹了Vulkan在業界的定位,並說明Vulkan的光追可透過現有的GPU運算或透過專屬的光追核心做部署,並且現在透過DXR達成光追的使用者對於Vulkan的光追並不會感到陌生。另外還導入了一些更高階的功能,像是能透過將光追運算導入到CPU上達到負載平衡等,雖然目前僅能運用在桌機上,不過未來也會將技術導入行動端(mobile)。 Khronos也強調Vulkan光追的推出只是一個起步,相關的著色器工具鏈(shader toolchains)與驗證層(validation layers)也將會在後續的幾日到幾周內更新,讓開發者能更輕鬆的使用這款API。 稱霸光追界的DXR如今終於也遇上挑戰者了,雖然說Vulkan應該還有蠻長一段路要走,但作為開源、跨供應商、跨平台的API,相信Vulkan的進步速度絕對不慢。 不確定現在DX12跟DXR是不是抱在一起(自己抱自己算抱在一起嗎?)瑟瑟發抖,但能有競爭者這件事,最受惠的永遠是我們消費者...嗎? 小編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是啦,畢竟從來沒有「直接」花錢在DX12或DXR上,Vulkan又是開源API,重點是這些API向來都是開發者的問題,我們負責花錢買軟體就好。只是按照現(在小編自己)有的設備,即使能透過負載平衡,電腦應該也會直接燒起來吧XD!不過將來如果真的透過Vulkan可以在手機或平板上玩到有光追的遊戲,好像也滿爽的。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人出不去、錢一樣進得來,數位版遊戲成長14%、3000億台幣銷售額根本就是發大財
數位版遊戲,一個沒有包裝、運輸,也不用實體商店與銷售人員等成本,非常環保(省錢)的銷售模式,這樣的模式帶來的不只是降低了遊戲發行商的開支,對玩家也是相當的便利,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肆虐下,這樣的銷售模式更是如魚得水般活絡了起來。 根據外媒報導,今年10月相較去年在數位版遊戲的銷售額上,成長了高達14%,金額更是來到了驚人的106億美金(約莫3000億台幣),其中漲幅最大的是主機市場的18%。而推動這18%的佼佼者們分別是賣出190萬套的《看門狗:自由軍團》、150萬套的NBA 2K21、FIFA21與《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現代戰爭沒有特別標示銷量,小編推測應是大逃殺模式的季票與課金內容營利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看門狗:自由軍團》在上市後的3天10月就結束了,但該月的銷售成績仍超越2016年11月中上市的《看門狗2》的43萬套月銷量(好吧、大家都很捧場!)。其他如EA的《星際大戰:中隊爭雄》表現也不俗,售出了110萬套,超越了前輩《星際大戰:戰場前線II》的100萬套,並緊追在《星際大戰 絕地:組織殞落》(200萬套)之後。 透過上面由SUPERDATA整理的銷量表來看,其中表現最亮眼的是行動端的《原神》,上市以來僅2個月就超越各個前輩直上第二名,但在行動端的第七名還是可以看到《Candy Crush Saga》,老當益壯的現實寫照啊XD! 數位版遊戲帶來的方便是巨大的,但如果家裡的網路不太夠力,那這個優勢可能反而會變成劣勢啊!(望向自己的老舊數據機)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Phone、iPad玩家再也不是雲端遊戲孤兒!突破Apple Store限制、GeForce NOW登陸iOS平台
NVIDIA在2015年推出了GeForce NOW雲端遊戲平台,終於也在今年8月進軍台灣,讓玩家們可以在Android、Windows PC等等裝置上,不需高規格配備也能透過網路串流,玩到高規格遊戲,但iOS平台礙於蘋果(Apple)對遊戲內容審查的緣故,一直遲遲未上架,而如今,GeForece NOW終於突破限制,成為第一個正式支援iOS設備的雲端遊戲平台。(鼓掌) 對諸多打算發展雲端遊戲的各廠商來講,Apple Store可說是他們的惡夢了,甚至Facebook在當初其網站與Android應用程式推出雲端遊戲時,還與蘋果隔空罵戰過。雖然蘋果明確表示允許使用遊戲串流媒體服務,但所提供的遊戲必須從Apple Store下載。(這...) 這麼說好了,如果該遊戲串流媒體擁有100款遊戲,那表示100款遊戲都必須從Apple Store下載,明面上,如果以雲端遊戲串流來說,蘋果無法逐一審查遊戲,難以避免有年齡限制的遊戲被不符合條件的兒童遊玩,但暗地裡又有一個說法,因為在Apple Store商店裡購買的遊戲,蘋果都會收取30%的費用,100個遊戲都需要收取30%的費用,那……還是留給玩家們自己去算那個利潤了。 不過有趣的是,其實蘋果也有推出自家的雲端串流遊戲Apple Arcade,但裡面所有遊戲都是經過蘋果認證後才上架。 但可喜可賀的是,NVIDIA終於透過Web應用程式解決了這一道惡名昭彰(?)的Apple Store限制,並且在iOS上的Safari上發布了GeForce NOW Beta版,意即使用iPhone、iPad的iOS玩家們終於可以透過Safari登入GeFore NOW來暢玩平台上的雲端遊戲了;但有個大前提,在iOS設備上玩GeForce NOW所提供的遊戲,必須使用遊戲手把,無法使用滑鼠和鍵盤,但大幸的是,玩家們手上的XBox或PS4的手柄也能夠支援,不必特地再去買一個新手把。 NVIDIA透露,目前有超過500萬的GeForce NOW玩家(其中也包括使用免費版本的成員),並且在平台上登錄了超過700多種遊戲,包括了時下最熱門的《看門狗:自由軍團》、《刺客教條:維京紀元》,而那個一直跳票的《電馭叛客2077》也會在上市的當天登入GeForce NOW。(如果沒繼續延期的話,哈!) 遊戲界的雲端之戰已悄悄開打,群雄割據之下,不只NVIDIA,微軟、Google、Amazon也都參戰,但現在看來,突破Apple Store限制的GeForce NOW,目前已經邁出了無可限量的第一步,未來雲端遊戲之戰會怎麼打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NVIDIA DLSS 2.0遊戲支援數量再加4款,《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戰爭雷霆》等加入讓總數衝上27款
NVIDIA在2018的9月推出了基於Turing圖靈架構的GeForce RTX 20系列GPU時就以Ray tracing光追、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作為主要宣傳賣點,但當時僅支援少數幾款遊戲(諸多大作尚未開始全面支援這兩項特點),在經過了1年多的時間之後,今年3月NVIDIA發布了更新一代的DLSS 2.0,當時也宣布新增4款遊戲支援NVIDIA DLSS技術,時至今日,可支援DLSS技術的遊戲已來到27款,成長速度蠻快的。 隨著今年3月推出的DLSS 2.0更新,NVIDIA將DLSS效果更加強化,提供玩家在使用了DLSS技術之後的遊戲畫面細節更超越原廠遊戲設定的渲染效果,讓細節更加細緻、銳利,並加強遊戲效能表現、讓開了光追之後的效能損失給補回來。 DLSS 2.0可支援所有RTX GPU的Tensor Core,並且任何遊戲解析度下都可啟用,並且提供3種畫質設定模式:Quality、Balanced 與 Performance。如今在AMD的Radeon RX 6000系列效能評測解禁後,NVIDIA又不急不徐地向玩家們宣告,將會再有4款遊戲加入支援DLSS 2.0技術的陣容,以目前可支援的遊戲總數來說、已經達到了27款,相信對玩家來說,可以遊玩的選擇性立刻增加了許多。 下面也提供一下官方針對這新的4款遊戲在支援DLSS上的效能表現圖表,從圖中可以得知在開啟了DLSS之後的效能提升相當大,這對於玩家來說,體驗最佳遊戲感受就在此刻! 而在老對手AMD這邊,新出爐的Radeon RX 6800/6800XT顯示卡在站上已經有發布囉,雖然已經支援Ray tracing光追,至於DLSS的部分則是將會自行研發以補足這一塊,未來也將跨平台的提供給Xbox Series X/S和PS5搭載(更新版?)。儘管從現有效能上來看RX 6000還是香,但隨著秋季顯示卡之戰過去,後續的兩方陣營會如何出招,恐怕玩家們還需要靜觀其變!不過應該是2021年的事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魂系列的起源:《惡魔靈魂》重製版即將發售!確認支援原生4K,但沒有光追系統
萬眾期待的Sony PlayStation 5即將發售(台灣11/19),而在PS5的首發遊戲陣容中,將同步與PS5發售的《惡魔靈魂》重製版相信是許多玩家相當期待的遊戲之一(數位板11/12,台灣實體版11/19),對於喜歡「魂系列」的粉絲更是如此。 說起魂系列遊戲,大部分玩家可能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黑暗靈魂》系列,其超高難度、硬派的對戰方式,讓玩家們吃盡了不少苦頭(真的會氣到摔搖桿XD!),對於一般玩家來說,一隻王少說都要重打好幾次才有辦法通關(像小編這種技術不是很好的玩家,可能要重打好幾十場、幾百場…)。 但也因為這樣的遊玩方式,加上其相當優良的戰鬥打擊感、黑暗頹廢的美術風格以及相當有代入感的故事設定等等,讓《黑暗靈魂》可以說是深受玩家們的喜愛,更是讓「魂系列」至此開始發揚光大,成為了一種遊戲代名詞,也影響了相當多後續「類魂」遊戲的出現。 不過在《黑暗靈魂》之前,其實還有一款魂系列的起源,那就是《惡魔靈魂》,這款同樣由日本遊戲公司From Software、知名遊戲製作人「宮崎英高」主導開發的魂系列遊戲,同樣是一款需要一定技術量的硬派動作遊戲,其風格類似於《黑暗靈魂》(畢竟就是黑魂前身嘛),雖然當年推出時並沒有到爆紅,但還是深受一票玩家喜愛。 雖然這次PS5上頭的《惡魔靈魂》重製版並非由原公司From Software、原製作人來製作,而是由Bluepoint Games, Inc.來重製,但依照先前同樣由Bluepoint Games, Inc.重製的《汪達與巨像》重製版以及目前曝光的遊戲畫面來看,其品質是不用擔憂的,完全翻新的美術以及更進階的畫質,讓小編相當期待!(雖然小編還沒有PS5 QQ…) 而日前在Digital Foundry對於Bluepoint採訪的過程中,Bluepoint更提到,《惡魔靈魂》確認有兩種解析度模式,一種為原生4K 30FPS,而另外一種則是1440P 60FPS(再拉升至4K),不管哪種模式,在特效上區別不大,目的就是希望讓這兩種模式的畫面表現不會差太多,對於需要流暢度的玩家也不用顧慮為了流暢度而犧牲畫質的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惡魔靈魂》並沒有支援光追系統,Bluepoint表示,沒有光追並非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製作分配上的考量(可能因為疫情影響?),並表示《惡魔靈魂》還未用到PS5的全部功能。 這樣聽起來,Bluepoint若持續開發、優化,未來透過更新來增加光追系統也不是不無可能(有如此精美畫質也夠了啦!),總而言之,玩家們只要再耐心等幾天(沒搶到PS5的玩家可能要更多耐心…)就能開玩囉!也希望PS5主機的貨源能盡早補足阿,不然買不到也玩不了啊!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CnN056E&feature=youtu.be ▲附上詳細採訪影片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Herman Miller Aeron頂級電競椅,玩家級人體工學辦公椅中的頂尖之作!
- 華碩ASUS 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27吋G-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
- 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Ergohuman 111頂級版電競椅,人體工學布網辦公椅中的優質精品!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華碩ASUS 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Herman Miller Embody Chair時尚電競椅,時尚美學與人體工學辦公椅中的優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