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台灣微軟攜手中華大學,全台首座AI+ 體驗中心正式啟用,聚焦智慧飯店、智慧零售、智慧門禁三大主軸的AI應用情境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18-06-28 13:16:34
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 展示AI+體驗中心大門螢幕前進行人臉辨識,辦識來賓身分,將判斷出姓名、年齡、性別、情緒等資訊。除此之外,也分享微軟不斷以實際行動推動AI普及化,微軟對台灣學生在邏輯、產業洞察力、團隊合作、創意與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信心,期待藉由這次與中華大學共造AI+體驗中心,激勵學生發掘更多AI情境、加速創新智慧應用生態體系的蓬勃發展。


微軟積極推動AI普及化及加速產業AI化,除拓展產、官、學、研等跨界夥伴,並積極與各大專院校合作,透過導入微軟專業認證課程(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簡稱MPP)以及協助打造AI體驗中心與實作課程,將最新的科技脈動帶入校園。繼日前與國立交通大學及亞洲大學啟動合作計畫,台灣微軟與全台大專院校有關AI計畫的合作日漸開花結果。今(27)日台灣微軟再度宣布與中華大學攜手成立全台首座AI+ 體驗中心,打造智慧門禁、智慧飯店及智慧零售等情境體驗,並針對五大學院的應用場域客製實作練習,打造 AI+人才。
微軟透過雲端及人工智慧轉型經驗,力助教育界創新。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 潘先國 分享微軟將帶給台灣學生的兩大「煉金術」:第一,將專業認證課程(MPP)導入校園,激勵跨領域人才活用資料科學、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能。第二,協助學校打造AI體驗中心,配合各校特色發展AI應用情境。藉此培養台灣AI人才實力與就業優勢、提升全球競爭力。


中華大學副校長 游坤明提及本次與台灣微軟合作的特殊之處,是將AI的DNA融入校內各個學院的課程設計,期待透過智慧迎賓、智慧零售等結合自身專業的實際情境,培養學生將AI納入未來發展各行各業創新應用的擘畫中。


台灣微軟攜手中華大學 依據五大學院教學特色創新AI應用落地情境
中華大學為台灣就業型三高學府,以創造優良的產學鏈結為首要目標。因應AI發展衍生的商機龐大,相關人才的需求亦快速成長,中華大學率先與台灣微軟合作打造AI+ 體驗中心,結合資訊電機學院、管理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觀光學院共五大學院的教學內容,將AI導入實際運行中的商業模式,打造在相關領域的創新應用體驗。
(左起) 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 於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簽約,象徵台灣微軟正式攜手中華大學,以AI體驗中心與實作課程將最新的科技脈動帶入校園。


台灣微軟不斷以實際行動推動AI普及化,本次與中華大學合作培育AI應用人才,將有效加速創新智慧應用的生態體系形成和發展。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 分享:「隨著AI時代來臨,全球各產業皆積極投入AI與數位轉型,進而創新商業模式。微軟對台灣學生的整合型邏輯思維、產業洞察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意與學習能力深具信心;這次與中華大學共造的AI+ 體驗中心,期待藉由體驗、學習與實作,啟迪學生對於科技的無限想像,創新AI落地應用。」

微軟近年來透過雲端及人工智慧的轉型經驗,大力協助全球教育界走向創新改革之路。針對現階段微軟在台灣與各大專院校的AI人才培育規劃,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 潘先國 表示:「微軟帶給台灣學生的第一個煉金術是將具國際前瞻性的專業認證課程(MPP)導入校園,激勵更多跨領域人才活用資料科學、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能。第二,微軟將協助學校打造AI體驗中心與實作演練,並配合各校特色發展適應各產業的AI應用情境。期待藉此提升台灣AI人才實力、就業優勢,亦加速台灣在AI產業的全球競爭力,為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奠定紮實基礎。」
(左起) 台灣微軟公關副總經理 張衣宜、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 潘先國、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中華大學副校長 游坤明、中華大學副校長 解鴻年、中華大學副校長 鄭藏勝 共同剪綵、宣布全台首間AI+ 體驗中心正式啟動!


AI+ 體驗中心讓學生從體驗、學習、實作中 修煉AI應用實力與創新潛力
台灣微軟與中華大學合作的AI+ 體驗中心以培育學生成為AI應用人才為目標,落實科技教育並協助產業升級使命。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 表示:「隨著AI人工智慧在各大產業的運用越來越廣,此次很榮幸與微軟合作,將全球最新的AI應用帶進校園,讓學生瞭解AI於各項專業領域的應用,提供學生不同情境學習空間,同時具備擁有一定水準的AI人工智慧應用能力。這次的合作只是個起始點,未來期望能擴及到其他學院,讓師生透過從各產業及場景的關鍵痛點進行突破,創造更多AI應用的可能性!」

AI+體驗中心空間規劃為「AI訓練教室」和「五大學院教學體驗展示區」兩大區塊。在「AI訓練教室」裡,透過微軟Azure Machine Learning Studio,學生在課堂上組成學習小組,將原始資料輸入Azure平台建置模型中,就能夠建立出符合需求的預測模型、自製企業級AI應用。「五大學院教學體驗展示區」則透過微軟開放人工智慧五大API串聯三大AI主軸,包含可親自體驗的《人臉辨識》、學習如何利用資料建置模型讓機器學習方案運作的《機器學習》、以及藉由智慧機器人之軟硬體應用進行《對話機器人》教學與實作。
AI+體驗中心大門前,透過微軟人臉辨識技術,攝影機會自動辨識出入者身分,身分核對可達到智慧門禁管理的效益。


AI+體驗中心智慧迎賓區,展示微軟AI應用在迎賓大廳的實際場景,當賓客向智慧機器人提問進行語音互動諮詢,機器人能即時進行語音互動導覽介紹。


AI+體驗中心智慧零售區,展示微軟AI應用在零售業的實際場景,當消費者向智慧機器人諮詢,機器人會依據其消費需求、習慣並推薦適合的商品,顯示商品資訊於螢幕中。


AI+體驗中心智慧訂房區,展示微軟AI應用在旅館業接待情境,當旅館房客向智慧機器人詢問時,機器人能協助飯店導入智慧辦理入住的功能與服務。


積極創新教學方式之餘,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 進一步說明:「中華大學相信教室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場所,因此AI訓練教室以高互動性和能夠有效因應課程內容變換動線的『未來教室』作為設計概念,改變傳統教室中師生的互動關係,創造更豐富的學習體驗。配備逾30台微軟New Surface、以75吋觸控銀幕取代傳統白板、梯形桌椅滿足各類型配置需求,滿足多元彈性的教學運用,透過強化協同學習模式,不只要激發學生更多創意和靈感,更期待挑戰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回應能力。」未來針對不同學院的學術專長,將持續運用機器學習、人臉辨識和對話機器人三大AI技術,規劃專屬各學院的AI培訓課程:

微軟幫助全台AI人才發展零阻力 未來持續深耕台灣校園「育才」
台灣不僅在半導體代工服務居全球龍頭,也是資通訊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以及開放資料指標全球第一的成果,都讓台灣極具AI研發和應用的基礎實力[3]。微軟有了與中華大學合作的首間AI+體驗中心落地生根的經驗後,未來將持續與全台各大專院校攜手合作,以微軟的12項AI應用領域(含智能客服、無人超市、顧客識別、智能門禁、銷量預測、品質檢測、物品檢索、同步翻譯、詐欺預防、輿情分析、預測性維護、客服與情蒐機器人)為基礎,配合各學校的發展重點,建置具學校特色的AI體驗中心,同時導入微軟專業認證課程,為各產業所需的AI人才打造適得其所的學習環境,加速彌平產業AI化所需的人才缺口。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