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國際太空站上之突破性數據存儲及邊緣運算科技展示為數位藝術新時代鋪平道路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22-03-15 15:55:03
已獲得多項殊榮的丹麥藝術家 Cecilie Waagner Falkenstrøm 及其 ARTificial Mind 藝廊的技術團隊正透過其於太空中首創之人工智慧藝術品促進數位藝術新紀元。

Celestium 是運作於太空的人工智慧及區塊鏈藝術作品,其透過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國際太空站 (ISS) 繞著地球運行。該藝術品由丹麥藝術家 Cecilie Waagner Falkenstrøm 創造,對藝術品的構想則由 Falkenstrøm 及丹麥發明家 Niels Zibrandtsen 共同起草。Celestium 使用的科技則由 ARTificial Mind 工作室開發。

該藝術品為全球 STEAM 倡議的一部分,目前正於國際太空站運行,以展示開創性、不可變資料存儲及邊緣處理。本計畫由隱密經營的新創企業 Lonestar、開源領導者英商科能及具領導定位之太空任務整合商及新世代太空經濟基礎建設之領導者 Redwire 企業 (紐約證交所代號: RDW) 主導。

得益於英商科能的 Ubuntu 內核,Celestrium 可在計算能力有限的系統中運行,並確保不變性及兼容複雜 AI 軟體的包容性。此外,由於最小圖像尺寸,可使用有限頻寬的衛星連結將此藝術品上傳至太空。

「一些新東西正於太空中創作」透過AI科技創造互動藝術品,並贏得全球讚譽之藝術家 Cecilie Waagner Falkenstrøm 表示:「感謝 NASA 及 CASIS,國際太空站真的是個不可思議的新科技試驗台及數位藝術創作基地。」 Falkenstrøm 與發展科技藝術的營利組織 MindFuture 合作以協助開展本計畫。

運用國際太空站以每小時17,500英里/27,700公里運行地球感知到的宇宙射線數據,人工智慧演算法正在植入及發掘出千種太空圖像及太空加密代幣,並於區塊鏈上發行。借鑑 NASA 的深度太空照片之圖像,於 Space For Art 基金會效力的太空人 Nicole Stott 的獨特作品,以及西方藝術家 Tamara King,各圖面皆由人工智慧生成且獨一無二,並皆植入非同質代幣 (NFT)。該藝術作品在藝術、太空及科技的交叉點中開創了新流派。

作為此具里程碑合作之成果,包含拱門任務 (Arch Mission) 基金會及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 基金會等非營利夥伴目前皆成功於國際太空站上儲存不可變數據。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