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混合架構的效率大幅勝過單一架構, Alder Lake大核+小核的整體效能比純大核勝出50%
文.圖/Lucky 2021-08-24 11:23:23
在Intel剛落幕的架構日當天,官方向我們介紹了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的詳細設計內容,其中「P-Core」大核心與「E-Core」小核心上更是完整到連內部的計算單元規劃都全部進行了講解。
只不過當時雖然講了很多內容,卻唯獨沒有特別強調效能的部分,畢竟是Alder Lake是第一次將混合架構帶到消費市場上,大家難免會好奇與擔憂,於是Intel在之後又加碼,帶來了有關效能上的相關講解。
Alder Lake的大核心P-Core採用Golden Cove架構和Intel 7製程,透過更大的核心面積、更強大的運算效率,在相同封裝、相同功耗的前提下,P-Core的單核心效能能夠比自己的E-Core小核心多出50%。
當然這種同一顆處理器核心效能互相比較其實意義不大,因此Intel繼續說明,E-Core或許單核心效能不強,但E-Core在設計上是為了消化更高的指令內容,像是比P-Core還要更大的4MB L2快取,讓其有著更高效率的指令吞吐優勢,能夠大幅度的強化多核心的運算效能。
官方使用「4組P-Core(4C/8T)」和「2組P-Core(2C/4T)+8組E-Core(8C/8T)」進行比較,在同樣是相同封裝和功耗的前提下,使用P+E Core的組合在多核心的效能上將能夠比純P-Core的組合勝出50%的效能,簡單來說就是標準的4核心處理器在效能上是無法和大+小核處理器相抗衡的。
圖左是P-Core和E-Core的比較,在相同條件下,P-Core效能比E-Core多出50%;圖右則是純P-Core與P+E-Core的比較,其中2 P-Core + 8 E-Core的效能將可以比4 P-Core強50%。
而能達到這樣的效果,Intel Thread Director技術是功不可沒,這項技術能夠擺脫傳統一個任務只能固定在單一核心的限制,讓處理器能夠直接與系統進行溝通,及時的分析各項指令的各種負載需求,將較容易完成的工作丟給E-Core,把P-Core的空間讓出給較為繁雜的任務,從而保證了處理器能用更完整的發揮整體的性能和執行效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項功能在未來Alder Lake正式上市之後,必須搭配Windows 11系統就是了,這或許也是「Wintel」陣營刺激大家升級的一大密謀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只不過當時雖然講了很多內容,卻唯獨沒有特別強調效能的部分,畢竟是Alder Lake是第一次將混合架構帶到消費市場上,大家難免會好奇與擔憂,於是Intel在之後又加碼,帶來了有關效能上的相關講解。
Alder Lake的大核心P-Core採用Golden Cove架構和Intel 7製程,透過更大的核心面積、更強大的運算效率,在相同封裝、相同功耗的前提下,P-Core的單核心效能能夠比自己的E-Core小核心多出50%。
當然這種同一顆處理器核心效能互相比較其實意義不大,因此Intel繼續說明,E-Core或許單核心效能不強,但E-Core在設計上是為了消化更高的指令內容,像是比P-Core還要更大的4MB L2快取,讓其有著更高效率的指令吞吐優勢,能夠大幅度的強化多核心的運算效能。
官方使用「4組P-Core(4C/8T)」和「2組P-Core(2C/4T)+8組E-Core(8C/8T)」進行比較,在同樣是相同封裝和功耗的前提下,使用P+E Core的組合在多核心的效能上將能夠比純P-Core的組合勝出50%的效能,簡單來說就是標準的4核心處理器在效能上是無法和大+小核處理器相抗衡的。

而能達到這樣的效果,Intel Thread Director技術是功不可沒,這項技術能夠擺脫傳統一個任務只能固定在單一核心的限制,讓處理器能夠直接與系統進行溝通,及時的分析各項指令的各種負載需求,將較容易完成的工作丟給E-Core,把P-Core的空間讓出給較為繁雜的任務,從而保證了處理器能用更完整的發揮整體的性能和執行效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項功能在未來Alder Lake正式上市之後,必須搭配Windows 11系統就是了,這或許也是「Wintel」陣營刺激大家升級的一大密謀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Intel合體AMD」聯手成立「x86 生態系統諮詢小組」,「加速開發人員和客戶的創新」共創美好PC產業未來!
- 「OWC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強勢來襲,史上最強「6,000 MB/s 超越極限速度」外接式固態硬碟報到!
- AMD AI PC YES 商用電腦再升級!AI CPU三劍齊發火力全開,Ryzen Pro 8000引爆商用桌機進入AI時代,Ryzen Pro 8040加速商用筆電AI加速,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WX衝破工作站極限效能!
- 香港電訊導入50G光纖上網!HKT成為香港首家提供50G PON電信業者,下載速率狂飆50Gbps 平均延遲只有1.6ms 傳輸影片30GB只要20幾秒 速度更快延遲更低爽度更高!
- Western Digital 開始大量出貨「WD Gold 24TB CMR HDD」機械硬碟,「28TB Ultrastar DC HC680 SMR HDD」與「24TB Ultrastar DC HC580 CMR HDD」獲得業界採用!
- iPhone 15強勢來襲,史上最強智慧型手機報到!
- Wi-Fi 7時代正式來臨!TP-Link發表802.11be規格BE9300、BE11000、BE17000、BE19000、BE22000、BE24000、BE33000無線路由器與商用AP,史上最強Wi-Fi 7無線網路強勢來襲!
- Wi-Fi 7來了!802.11be無線網路推動改朝換代,網路速度飆上46Gbps!TP-Link全球首發震撼登場!
- 玩家嗨翻!中華電信端午節送大禮!HiNet光世代非固定制與固定制大升速,300M用戶升級雙向300M/300M,500M用戶升級雙向500M/500M!
- 史上最強Mac Pro出爐!頂規報價407,170元,升級24核心Apple M2 Ultra處理器,76核心GPU,192GB記憶體,8TB SSD,搭配報價189,900元32吋6K等級6016x3384解析度Nano-texture玻璃Pro Display XDR顯示器大滿配,總價衝上597,160元!
- 釋放真正的潛力!微星Intel 600、700系列主機板搶先支援24GB、48GB記憶體模組,最大容量可擴充到192GB!
- 記憶體史上最大跳水!DDR4-3200 32GB單條跌破台幣2,000元!必恩威記憶體大哥帶頭殺,PNY DDR4-3200 32GB單條賣場報價1,999元!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