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SATA再見、哈囉M.2 SSD!主流Gen 3 SSD選購心得大法:除了讀寫速度你還應該注意的兩三事

文.圖/JC 2020-08-17 11:00:09
大約是8年前吧! 「SSD固態硬碟」這玩意兒開始出現在一般玩家買得到的筆電規格中,起初仍是以128GB、256GB作為主要的容量版本,這對比當時桌上型電腦使用的傳統SATA HDD硬碟,速度還要快上許多,但相對需要付出的則是高昂的售價。

但把時間拉回到現在,眾多筆電已經幾乎都改採M.2 SSD作為主要儲存裝置選項,高階的版本甚至會將容量拉到1TB、甚至2TB,價格換算下來也比當年剛推出搭載256GB SSD的輕薄商務筆電整體下降了不少。

鏡頭轉到桌上型電腦部分,當前可說是M.2 SSD主流當道,主機板廠們在推出產品時普遍都會至少提供兩組M.2 SSD插槽給玩家使用,高階版本則是提供到三組之多,從這邊就已經可以看出M.2 SSD對於現在的電腦玩家來說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M.2 SSD這片紅海中,玩家究竟該如何選擇對的SSD使用?尤其現在PCIe 4.0介面隨著AMD主流B550主機板也支援之後,未來將會慢慢走入普及化之路,這樣的話,是不是需要現在就買好,以便「為未來鋪路」?還是說退而求其次,回去買SATA SSD即可?這些都是這次小編想要帶大家一起聊聊的話題。


SSD近年來的風起雲湧

先來快速聊聊SSD固態硬碟在過去約兩年來的迭起興衰,SSD就目前主流玩家可以購買的選項中,最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主要規格:一是採SATA 6Gbps (舊稱SATA 3)介面的2.5吋SSD、一種則是支援NVMe協定的M.2 PCIe介面SSD,NVMe屬於PCIe SSD中的一種規範,目前最新的版本為NVMe 1.3。

另外玩家在市面上也可以找到採用M.2 SATA介面的版本型式,和同樣是M.2規格的PCIe介面來說,因為仍是以SATA 6Gbps規格作為傳輸介面,因此傳輸速度基本上和前面提到的SATA SSD是相同的,只是在安裝上有些微不同。以目前的趨勢和主流來說,仍是前兩者為主要規格,因此本文也會著重在這兩者(尤其是採PCIe NVMe介面)為主。

從這邊可以簡單看出各種不同介面SSD間的差異。


SATA SSD:漸漸走入歷史
這裡要說的意思並不是它完全不再生產或販售,而是因為M.2 PCIe SSD的普及化(價格下降),加上其實際的讀寫速度已逐漸跟不上目前玩家「大數字時代」的要求,導致SATA SSD在選擇上逐漸退出主流圈。但老實說從價格層面來看的話,相同容量的SATA SSD和M.2 PCIe SSD價差大約落在500~1,000元台幣之間(依廠商品牌定位略有不同),所以實際上兩者之間在影響玩家預算上考量時其實相去不遠,最重要的反倒是在於讀寫速度方面帶來的實際影響。

以目前平均速度來說,SATA SSD的讀寫速度普遍會落在500 MB/s上下,這速度確實已經比傳統的HDD還要快上許多,但對比M.2 PCIe SSD動輒2000~3000 MB/s以上的讀寫速度來說,可說是相差甚遠,也因此現今普遍來說,玩家在選擇DIY組裝電腦的儲存裝置時,都會建議以M.2 PCIe SSD作為主要選項。

SATA 6Gbps為介面的SSD,平均的讀寫速度都落在500 MB/s左右。

Gen 3 SSD動輒都有個2000~3000 MB/s以上的讀寫速度,幾乎是SATA SSD的4倍以上。

Gen 4 SSD的讀寫速度更是能飆上5000 MB/s大關,數據上來說相當驚人!


現在這個時間點,SATA SSD普遍會作為彈性儲存碟來使用,主因在於其隨插即用的功能,相較於M.2 PCIe SSD每次拆裝都需要將主機板M.2插槽螺絲卸下來得方便許多,定位上可以簡單聯想成「較昂貴的隨身碟」(笑)。

Gen 4 SSD:呱呱墜地ing
前文就有提到,在AMD的助攻下,PCIe 4.0介面目前已經隨著X570登場、B550下放一般主流玩家,然而畢竟仍是市場上的新規格,目前實際有提供搭載M.2 PCIe 4.0介面的SSD(簡稱Gen 4 SSD)為數不多,同時價格相較之下也貴上許多,同樣是1TB容量的話,Gen 4 SSD對比Gen 3 SSD(採M.2 PCIe 3.0介面的SSD)價格平均貴上約3,000~5,000元台幣不等,也是因為價格相對較貴的關係,也因此即便Gen 4 SSD對比Gen 3 SSD在讀寫速度上拉高了約1000 MB/s之多,但實際上的C/P值卻不比Gen 3 SSD。

相較於Gen 3 SSD平均價格落在5,000元以內(少數近萬),多數Gen 4 SSD在相同的1TB容量下就至少6,000元左右起跳,2TB版本更是破萬。


Gen 3 SSD:容量、效能最佳甜蜜點
話說到這裡,其實大家也應該能了解到為什麼Gen 3 SSD仍是目前玩家在組裝電腦時的主流儲存裝置選擇,先說容量和價格部分,平均來說市場價1TB的容量普遍會落在4,000元左右,同樣會因為產品定位有些波動,但相對於Gen 4 SSD來說已經有明顯的落差。

再者,從速度表現上來說,由於仍然會因為內部採用的架構不同,導致速度上的差異,但普遍來說讀寫速度都仍然有平均1500 MB/s以上,部分效能更好的版本甚至會進入所謂的「3000俱樂部」、讀寫速度達到破3000 MB/s的也不在少數,對於一般日常使用下都會有明顯的高速感受。

Gen 3 SSD在速度和容量上,都達到目前最佳平衡點。


綜合而言,Gen 3 SSD可說是目前主流玩家在組裝電腦時的首選,雖然說AMD已經為玩家導入了PCIe 4.0介面,但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由於價格較高、加上選擇並不多的關係,現階段購買的選項實在不多,同時C/P值也不高,因此除非玩家對於存取效能有非常大的需求,否則一般建議玩家購買PCIe 3.0介面的,就已能滿足大多數使用情境了。

選TLC還是QLC好?

剛才有提到架構問題,以主流玩家選擇來說,目前市面上提供的SSD方案,會是TLC或QLC兩種選擇居多。這邊要先快速提一下SSD的內部構造,最主要分為NAND快閃記憶體、DDR記憶體和主控晶片三大區塊。

Gen 3 SSD簡單架構圖,從中可發現其主要是由NAND快閃記憶體、DDR記憶體和主控晶片三部分構成。


所謂快閃記憶體
其中,NAND快閃記憶體部分,是比傳統HDD採用機械式設計還要好的裝置,它使用非揮發性儲存技術,也就是斷電後仍能保留資料存放,而NAND快閃記憶體是由多個以bit位元為單位的單元儲存,如何組織這些單元來儲存SSD中的資料,就決定了其NAND快閃記憶體的命名,舉例來說,單層式儲存(SLC)就是在每個儲存單元中包含一個位元的定義,這只是簡單的理解邏輯,以此類推的話,所謂多層式儲存(MLC)即是儲存兩個位元,而隨著技術的演進,目前主流的架構設計是所謂的三層式儲存(TLC),新興的架構則是四層式儲存(QLC),即一個儲存單元中包含4個位元的資料。

快閃記憶體目前主流是採用TLC三層式儲存為主,新一代的則是有QLC架構。


主流市場之所以會選擇TLC架構的原因,在於速度和耐用度上達到一定的平衡,可以理解成一個單元同時有4個位元(即QLC架構原理)反覆運算和同時3個位元反覆運算下,SSD的可寫入容量是有一定壽命的,因此QLC雖然在資料儲存容量比TLC高33%(3位元成長到4位元),但同樣的確會讓SSD的壽命減少,這也是玩家在選擇TLC SSD或QLC SSD時需要做的考量。

現在也有廠商已經研發出了所謂的PLC五層式儲存架構,每單元可儲存5位元運算,雖然尚未進入大量量產時期,但基本可以預期其寫入壽命將會比QLC更少。

無貴賤之別
玩家們可能會時常在網路或論壇上看到「QLC架構的SSD效能比較差、不適合購買」這樣的說法,其實並非必然,架構上來說,SSD並無貴賤之分、只是兩者的定位不同。

首先,若以消費者的預算考量上來說,TLC SSD因架構設計上的關係,相對的耐用性比QLC高上許多,也因此使得TLC SSD的價格會比QLC貴一點,甚至有些時候是1TB QLC SSD比512GB TLC SSD還要便宜的也曾出現過,這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是荷包上的福音,尤其QLC SSD近年來在速度和耐用度上已有逐漸提升的趨勢,但價格並未因此跟著成長太多,因此QLC SSD反而可能是更加親民的一般日用碟選擇。

我們以Intel產品線為例,2018年時他們推出了第一代入門級QLC SSD 660p 1TB,其讀寫速度平均落在1800 MB/s左右、寫入壽命則是200 TBW (Tera-Bytes Written),即該SSD一生可寫入的資料量約為200TB大小,相較於TLC SSD動輒上千的TBW,其寫入壽命確實不怎麼樣,雖然QLC SSD的技術不斷提升,在2019年發表的Intel 665p SSD的讀寫速度拉高到了約2000 MB/s左右、寫入量也提高50%來到300 TBW,但對比之下仍舊是非常「短命」的寫入量...

QLC架構的SSD考量到寫入壽命的關係,普遍會作為第二碟使用,圖為Intel採用QLC架構的660p 1TB SSD。

以Intel 660p為例,其讀寫速度平均落在1700 MB/s,作為簡單日常使用的話還是足夠的。


QLC做副碟、TLC做主碟
也是因為這樣,一般來說會建議玩家在選擇TLC或QLC SSD時,可以先根據自己的預算或目的做考量,如果預算相對來說較緊的話,可以先選擇QLC SSD使用,或者是即便預算足夠,也可以將QLC SSD拿來做為第二個SSD儲存裝置使用,然後以TLC作為主要系統碟與主要儲存碟,整體上來說會獲得不錯的C/P平衡效果。再者,預算足夠或是非常期望擁有極致效能的玩家,也可以直接專攻TLC SSD做儲存裝置使用。

SSD規格看點整理:讀寫、IOPS、TBW

以架構上來看,玩家在分辨一條SSD的好壞,實在很難有一個直接的定義差別,畢竟廠商在每條SSD上都有不同的定位,也因此玩家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直接根據自己對於廠商的信賴和喜好來做挑選即可。至於挑選時有哪些規格看點需要注意,這邊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讀寫速度最直接
首先最直接的數據差異,就是所謂的「循序讀寫速度」,使用的單位是MB/s,這部分會直接影響到玩家日常使用時開啟程式的速度表現,尤其是較複雜的環境(如開啟大型遊戲)更是明顯。而每條SSD如果架構和容量相同的話,其讀寫速度在各家廠商官方可說是大同小異了。

然而,玩家們也不要以為讀寫速度高就一定代表著一切,畢竟廠商在測試環境下所獲得的數據都是最佳化的數據,因此仍會隨著玩家自己的電腦規格不同而有差異,甚至某些時候會有可能出現頻寬互相搶來搶去、導致頻寬受限、存取掉速的現象,不過讀寫速度仍是玩家在挑選時,可做為重要評斷的一個關鍵點。

另外,假設官方提供的讀寫速度是平均落在2000 MB/s左右好了,一般玩家日常使用時,普遍來說不會獲得穩定2000 MB/s的速度,尤其在傳輸大檔案時更是如此,往往最常出現的狀況都是檔案剛丟入SSD時,速度會非常快速,但時間一久以後,傳輸速度就會慢慢往下滑落,然後穩定的處在下滑後的速度,直到傳輸結束。當然這都是因為SSD過熱問題所導致的,因此高速M.2 SSD通常會配置散熱片,來將存取時所產生的熱量快速導出,以減少因過熱而掉速的機率。

讀寫速度往往會是廠商行銷的關鍵之一,一般來說數字越大越好。


IOPS才是效能關鍵
M.2 SSD在長時間傳輸檔案時會出現掉速的問題,這點雖然是SSD的特性、但畢竟平均使用速度上仍舊是比傳統HDD和SATA SSD穩定些,此外,SSD的強悍之處其實並非完全只有讀寫速度這麼簡單,其實更重要的反而是IOPS數值。

IOPS數值意即「Input / 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簡稱,也就是「每秒輸出輸入的運作次數,這點在傳統的HDD上數值非常低、多數時候會直接被忽略,然而在SSD上,IOPS的好壞就會被視為最重要的效能指標,因此現在許多廠都會強調自家SSD的IOPS數值效能表現,雖然實際的使用上仍然會和剛才提到的讀寫速度有一定程度的些微落差,但仍舊可視為一項重要標準。

IOPS數值中最重要的類別,就是所謂的隨機4K讀寫速度,原因在於會想要買SSD的玩家主要是想要作為系統碟使用,這樣一來的話,每秒進出的4KB資料量就會是關鍵,因為以當今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 10)都支援多工環境使用,玩家通常會一次開啟許多程式,LINE、上網、聊天軟體、Office,甚至Photoshop一次全開也不在少數,尤其是上網時,隨便開啟任何一個網頁,都會存取到許許多多的小檔案(4K以下),而且多個程式同時開啟,寫入的次數就更加頻繁。這時候SSD的4K隨機讀寫的表現就變成非常重要。讓作業系統能夠快速將這些小檔案存至SSD,或從SSD讀取出來。所以4KB IOPS數值越高,也就意味著作為系統碟下的運算效能越好。

將SSD作為系統碟使用的話,由於檔案格式和架構的緣故,除了讀寫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隨機4K讀寫速度(IOPS),將會更直接的影響一般日常使用。


所以玩家在購買SSD時除了讀寫速度要注意以外,更要注意IOPS的數值,尤其是做為系統碟安裝作業系統的話,更是影響日常使用的最重要關鍵。

TBW寫入壽命
最後一個要來看的關鍵點是所謂的TBW寫入壽命這點,這部分前文有些微提到了一點相關的定義解釋,這邊稍微再詳細說一下。

TBW全名是「Tera-Bytes Written」,也就是SSD一生可寫入的資料量,使用的單位是TB (1TB = 1024GB),也就是說,假設一條1TB SSD官方提供的TBW為1000 TBW的話,意即代表該SSD總寫入量可以達到1000TB的量,換算成GB的話就是100萬GB以上,TBW越高、代表其產品壽命越長,SSD耐久度也就越高。而關於TBW的相關問題,還有「每日寫入量」,這是一般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日常使用來做衡量的標準,而這是有一定的計算公式可以算出來的。

「DWPD」意即「Drive Writes Per Day」,中文即是「平均每日寫入量」,目的是為了讓玩家可以理解在保固期限(或不同年限)內,硬碟每日可以寫入的容量,詳細的計算公式可以參考下圖:

平均每日寫入量(DWPD)的計算公式。


舉例來說好了,現在SSD廠商普遍會提供5年有限保固,以1條1TB容量(以1000GB為例方便計算)、TBW為600的1TB SSD為例的話,套入以上公式後,所獲得的結果就是 600*1000 / (365*5*1000) = 0.328,也就是每日32.8%的硬碟容量,換算下來就是每天可以寫入328GB,當然多數時候玩家很難會碰到每天都一次丟入這麼大容量檔案的時刻,但以這樣的邏輯判斷下來,其實每天能夠寫入300多GB容量的話,產品耐用度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如果不是狂熱的電腦玩家的話,基本上保固期限內是很難碰到問題的(當然也是有可能有例外啦XD!)

玩家們可以簡單藉由這個算法去套用到自己的日常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前文會提到QLC SSD未必不好的原因,如果每天只是需要簡單的第二顆硬碟,以QLC SSD 1TB五年保固,200TBW來計算的話,結果大約是0.1,也就是10%,換算下來就是每日能寫入量只有100GB,相較之下寫入壽命就非常短了,雖然這是平均的寫入量,是一種「額度」的概念,所以雖然玩家可以兩天下來,第一天150GB、第二天50GB,這都還算是在所謂的合理平均值內,但如果超過這個邏輯額度的話,尤其是拿QLC SSD來「養動物」(以BitTorrent下載超大容量檔案),會造成大量的寫入,這樣一來就等於超額寫入,進而縮短SSD的使用壽命,可能沒多久就要進行更換。

玩家如果好奇現有SSD寫入量的話,可以藉由CrystalDiskInfo中查詢右側的「對SSD累計寫入/讀取」資訊,來參考一下目前SSD的累計寫入量(GB)


但廠商這時候也會針對這點做限制,不能讓玩家因為這樣過度使用的關係導致(假設)5年保固內持續換新,廠商也是會針對DWPD和TBW做計算,只要超出數值的話,即便是在5年內,也是無法享有合理保固的,這點玩家在使用時需要注意!

從實際應用看Gen 3 SSD的效能表現

前面說了這麼多,所以Gen 3 SSD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到底對比先前的SATA SSD能夠帶來多大幅度的效能成長,前面其實也已經有提到過,Gen 3 SSD的讀寫速度普遍落在2000~3000 MB/s左右,依架構和產品定位略有不同,不過對於日常實際的體驗來說又有什麼樣的差異,我們實際從幾個面向來看看。先簡單附上使用的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散熱器:NZXT Z63 280 AIO Liquid Cooler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主機板:GIGABYTE Z490 AORUS XTREME
◆記憶體:ADATA DDR4-3200 16GB x2
◆SSD:CORSAIR MP600 NVMe PCIe 4.0 x4 M.2 SSD 2TB (系統碟)
◆Power:Thermaltake Tough Power XT Platinum 1275W
◆驅動版本: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版本1903

接下來準備將各SSD,放上預先準備好的測試平台,開始測試囉!圖為NZXT Z63水冷散熱器


檔案傳輸時間減少50%
首先先從簡單的檔案傳輸速度來看看吧!先前有提到SSD在傳輸大型檔案時會有些微掉速的問題,這個問題在3GB大小以內的檔案下都還並不明顯。

我們以拍攝的RAW檔照片作為示範,傳輸資料夾檔案大小共計為3.3GB、內含約245個不同檔案,在這個測試中我們針對Gen 3 SSD和SATA SSD做一簡單對比測試,測試項目包含將該資料夾丟入SSD和從SSD中複製檔案到電腦中兩種情境。測試報告圖如下:

檔案傳輸速度對照,單位為秒數,數值越小越好。


可以看到雖然因為檔案大小並不是非常大的關係,SATA SSD和Gen 3 SSD在兩項測試中都能在10秒內搞定,但平均Gen 3 SSD都能減少50%以上的時間花費,尤其從SSD中複製檔案到電腦時的速度更是有明顯差異,Gen 3 SSD花費時間減少了6秒之多。

另外,我們也將測試用的檔案改成總容量大小達到8.5GB、內含共511單檔的資料夾分別做上述的測試項目,結果如圖:

傳輸大型檔案時,SATA SSD和Gen 3 SSD所需時間的對照,單位為秒數。


可以看到在大型檔案下,Gen 3 SSD帶來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像是將檔案丟入SSD的測試中,SATA SSD就耗時18秒多、而Gen 3 SSD則是只需6秒左右即可完成,對比SATA SSD幾乎都只需要花其1/3的時間就能完成,從這當中就能看出玩家如果升級成Gen 3 SSD的話,將能從原先的SATA SSD中獲得怎樣的速度提升,日常使用上基本都會有約50%的效率提升。

讀取遊戲時間減免
除了檔案傳輸以外,SSD畢竟還是做為儲存裝置使用,尤其在這個電競活躍的時代更是如此,就連新一代的家用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和PS5都已將原先採用的傳統HDD硬碟更改至Gen 4 SSD版本,為的就是能讓遊戲玩家擁有更流暢、舒服的遊戲體驗。

我們也將《刺客教條:奧德賽》分別裝入Gen 3 SSD和SATA SSD中,並且分別記錄初次開啟遊戲時,從「按下遊戲圖示開始到標題畫面」以及「從標題畫面進入實際遊戲動畫」,分別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並予以紀錄,雖然在實際進入遊戲選單前會有一個「按下任意鍵開始遊戲」的設定,但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按下空白鍵繼續進入選單畫面,除此之外中間將不掠過任何可跳過的過場和說明,以此作為兩者作為對照給玩家參考。測試結果如下圖:

遊戲讀取花費時間,單位為秒數,數值越小越好。


從圖中可以發現,Gen 3 SSD從點擊遊戲圖示開始至畫面出現遊戲選單所耗費的時間約為1分17秒、而實際再點擊新遊戲開始至過場動畫首次出現時則是額外花了10秒左右,總計從開啟遊戲到實際看到遊戲動畫總共花費時間來到1分28秒。而SATA SSD方面,到達遊戲選單時所花費的時間為1分22秒、額外再花費了13秒的時間來到實際遊戲動畫畫面。

也就是說,Gen 3 SSD從Windows到實際開始遊戲花費時間為1分28秒、SATA SSD則是1分35秒,多了約7秒鐘左右的時間,而我們所使用的硬體規格還算是非常頂級的配備,如果玩家的電腦硬體規格稍微低一點的話,有可能進一步增加額外的讀取時間。

此外,從遊戲讀取時間這點上來說,雖然兩者之間僅僅7秒的時間,但別忘了如果玩家玩得遊戲是時常需要切換地圖、讀取新畫面的遊戲的話,累積加起來的等待時間還是會一定程度的影響遊戲體驗。(心情上的問題XD!)

Gen 4 SSD的提升並不顯著
看完了上述測試後,玩家對於Gen 3 SSD帶來的效能提升上,相信會有基本的了解,但如果要再拿來和Gen 4 SSD做比較呢?我們快速在同樣的測試平台下進行檔案傳輸的測試,發現其實在3.3GB大小的檔案測試中,兩項檔案傳輸動作和Gen 3 SSD的時間大抵來說是相同的、都是2秒左右搞定。

而到了8.5GB稍微大一點的檔案傳輸時,則是平均少了約1秒的傳輸時間,對比SATA SSD升級至Gen 3 SSD的效率提升幅度,這樣的效果差異顯得差強人意了一點,因此,短時間內玩家在組裝電腦時,暫時還不建議選擇Gen 4 SSD作為主要首選。

10支SSD橫向評測:以CDM跑分數據和價格之間做C/P比較

關於Gen 3 SSD的介紹就先告個段落,接下來將為玩家找了目前市場上的10條Gen 3 SSD,特別針對其C/P值做簡單的對比。作為判斷標準,我們將以「新台幣1元能買到的容量(GB)和速度(MB/s)」來呈現,玩家可以藉此來理解成「俗擱大碗」的購買參考,同時再針對先前提到的購買SSD判定標準來看看各SSD的優缺。

接下來我們就直接將本次借測的SSD們上機實測囉!以下附上本次的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散熱器:NZXT KRAKEN Z63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主機板:AORUS Z490 XTREME
◆記憶體:ADATA DDR4-3200 16GB x2
◆Power:Thermaltake Tough Power XT Platinum 1275W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附上各條SSD實際測試的讀寫速度、IOPS數值等等,來方便玩家直接判讀。當然這邊也要提醒的是,市面上玩家能夠買到的Gen 3 SSD絕對不只這10條,但目的是希望玩家可以藉由本文的介紹,以更了解選購SSD時注意的重點特色。測試平台同樣如前述,以下是這10組SSD的產品列表:

(1) Kingston A2000 1TB SSD
(2) Kingston KC2500 1TB SSD
(3) Micron Crucial P5 2TB SSD
(4) SP UD70 2TB SSD
(5) T-FORCE Cardea Zero Z340 1TB SSD
(6)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SSD
(7) Seagate FireCuda C510 1TB SSD
(8) Transcend PCIe SSD 220S 1TB SSD
(9) Western Digital WD Blue SN550 1TB SSD
(10) XPG SX8200 Pro 1TB SSD

首先為了方便玩家瀏覽,我們先直接奉上SSD的官方讀寫速度數據給大家參考,接著會再提供實際在前述測試平台下,所獲得的讀寫速度作對比。

送測SSD官方讀寫速度對照。

送測SSD實際讀寫速度對照。


玩家可以從圖中先了解一下各SSD實際的讀寫表現,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玩家可能會注意到實際測出的數字,其實和官方的數字會有些微的落差,大約都在50MB/s的速度內,這其實是合理範圍內的誤差,畢竟各家廠商使用的測試平台和軟體版本都不一定相同,像我們自己是使用CrystalDiskMark 7.0.0版本搭配上述測試平台規格,也因此實際測試下都會稍微有些落差,但嚴格來說並不會對日常使用帶來多大的影響差距,玩家們可以放心,除非有出現大量掉速或是主機板M.2 SSD頻寬不夠的狀況,才需要另外注意。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隨機4K讀寫、也就是IOPS數值上,這邊我們就不特別列出官方數值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自行前往SSD官網查詢,不過也還是先幫玩家附上實際測試數據。

各SSD的隨機4K讀寫速度對照。


一塊錢能買到的容量和速度
接下來就是見證C/P值的時候了,我們將分別從兩個面向來探討,一個是「1塊錢能買到的容量」,另一個則是「1塊錢能買到的速度」。

能買到的容量這點應該不難理解,畢竟作為儲存使用,在SSD寸土寸金的情況下,當然還是希望能夠盡量買到越高容量的越好,同時作為計算方便,我們會直接從CrystalDiskInfo軟體中顯示的整數GB容量來做計算。

不過,文章一開始也有提到,各SSD會因為廠商針對定位和目標客群不同有所區別,會讓即便是相同容量的SSD,也會有不同的價位存在,這樣一來價位較高的參賽者肯定不吃香,也因此我們特別另外設立了「1塊錢能買到的速度」這樣的評斷標準,並以讀取速度作為主要標的,讓玩家能夠藉此了解到花錢買速度的目標。

各SSD「1塊錢能買到的容量」C/P值對照。

各SSD「1塊錢能買到的速度」C/P值對照。


從上述兩項測試中可以印證,畢竟SSD的定位不同,所以訂價也不同,高訂價的SSD在第一項測試中就會比較吃鱉一些,但換個角度到第二個速度測試裡,就不一定會有這樣的差距了,舉例來說像是Seagate FireCuda 510 1TB SSD和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SSD即是,原先因為價格的關係,使其在容量C/P值項目中不受青睞,但換到速度表現上時則是往前攀升了不少,競爭力也馬上顯現出來,其餘SSD的C/P值也有類似的差異性存在,玩家可以研究研究。

不過這邊也要補充一點的是,我們這次的測試項目中並未列出TBW寫入壽命計算,但玩家可以前往官網查看各SSD的規格,部分SSD也會針對TBW寫入壽命或是產品耐用度,做額外的強化保護功能,這些功能也是必須印襯在價格上的一點,也因此玩家們也不要單純覺得「怎麼這麼貴」這樣的問題,它們或許都存在著不同額外功能以及廠商們的用心設計考量。

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針對主流玩家所需的Gen 3 SSD來說,簡單來說並沒有誰好誰壞的差別,關鍵還是在於玩家「買了SSD想怎麼用」這檔事,是想要拿來做為主要系統碟長久使用的話,選TLC架構SSD可能會比較適合、如果是想要拿來作為第二儲存碟使用的話,有預算可選TLC、預算比較緊湊可選QLC。甚至玩家如果是想要選擇入門等級SSD的話,不用花大錢也能買到C/P值不錯的選項,但秉持著品牌信仰或是產品耐寫度去購買的話,則是將近萬元也有對應的Gen 3 SSD產品可選,至於究竟是誰好誰壞就交給玩家自己評估了。

本文的重點在於,希望能提供玩家在選購SSD前能夠有個基本的概念,確保玩家能夠準確的選擇自己所需,而不是單純的花大錢。並非花大錢就不好,畢竟很多時候這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世界,價格較貴的SSD往往也有可能會提供更多的額外功能給玩家使用,也因此玩家在選購前仍需要考量不少,但希望玩家能夠減少買錯的可能。


接下來我們將一一針對本次評測的Gen 3 SSD們做簡單的開箱介紹,除了會講到它們的重點特色以外,同時也會讓玩家看看其他更多的開箱測試數據,以此作為額外的參考標準。

延伸閱讀
SATA再見、哈囉M.2 SSD!主流Gen 3 SSD選購心得大法:除了讀寫速度你還應該注意的兩三事
十隻市售SSD介紹測試!SATA再見、哈囉M.2 SSD!主流Gen 3 SSD選購心得大法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