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2.4GHz無線傳輸延遲更短,ASUS ROG Strix Fusion Wireless耳機開箱試用
文.圖/Bisheng 2018-09-27 08:00:00Fusion Wireless無線設計不受線材羈絆
ASUS旗下電競品牌ROG,近期新推出2款耳機產品,皆是採用無線傳輸訊號設計。首先來看這款Fusion Wireless,儘管功能性較少、定位低於Fusion 700,卻是植基於2.4GHz無線訊號運作,如此設計在市場上相對較為少見。Fusion家族耳機產品,外觀質感、視覺與組成結構設計,大抵上而言是一脈相承。外側皆採用硬質塑膠類材質,不像皮革漆會有耐用性疑慮,平時也相對容易清理、維護。至於在視覺上,是以ROG圖騰來裝飾點綴,但Fusion Wireless並沒有任何燈光效果功能,自然也就不支援Aura RGB燈光同步了。
至於在內側的處理部分,頭戴部位有層編織襯墊,藉以紓緩和頭部接觸的壓力。同時依慣例提供2種材質耳墊,除了預設裝配的蛋白質皮革材質,亦可依個人喜好自行換上ROG Hybrid網狀透氣耳墊使用。其橢圓形設計耳墊尺寸合宜,對於耳朵的壓迫算是較小,長時間配戴可提供良好舒適度。
ASUS強調獨家氣密腔體設計,採用50mm尺寸ASUS Essence釹磁鐵單體,外部搭配金屬護蓋來減少泛音震動對聲音的影響,其設計阻抗為32Ohm,耳機頻率響應20~20000Hz。而吊桿式單向麥克風部分,規格標示為頻率響應50~10000Hz、靈敏度-39dB±3dB,位在耳罩左側的隱藏式設計,日常使用與收納皆便利。
這系列耳機的特點之一是觸控功能,位在左耳罩外部,經由手指滑動/觸碰能控制音量、播放/暫停、上/下一首等作用,無論玩遊戲或聆聽音樂都方便快速操控。而其2.4GHz無線傳輸,標榜雙天線設計能降低干擾、穩定連線、低延遲(與藍牙相較),隨附迷你型USB傳輸器,訊號傳輸覆蓋距離最遠達20公尺。
結合鋰聚合物電池,官方標榜電池續航力能超過15小時,對於每天玩2小時這樣的輕量使用模式而言,充飽電可以使用超過1週時間。在這樣的設計基礎下,Fusion Wireless除了適用於電腦環境,也可以搭配PlayStation 4之類家用遊戲主機使用,基本上是即插即用。
以Windows 10環境而言,接上Fusion Wireless的USB無線傳輸器,系統會自動快速完成必要設置,完全無需介入操作設定。系統將之辨識為下圖所示音效裝置,就算是在Fusion Wireless端調整音量,系統也會出現相對應的圖示來顯示音量值。
就整體來說,我們認為Fusion Wireless即插即用且觸控操作便捷,這部分的使用體驗極佳。而實際配戴起來,所使用材質具有良好觸感,惟耳罩部分並不能有限度的向內、外彎轉。ASUS指出為了確保腔體密閉性,機構設計因而沒能提供這樣的彈性,故配戴感是夾力容易集中在耳墊下半部(這部分因人而異)。
至於音效體驗方面,畢竟是採用50mm驅動單體,低音下潛延伸性令人滿意,而且低音量適中也不會造成壓迫感,我們喜歡它在遊戲與音樂面向的表現。而聆聽音樂時中高音雖然稍嫌乾扁,在遊戲中倒是能合宜的呈現出各式聲響,這讓整體聽感不會出現混濁、一些高頻段刺耳等現象,平衡度算是令人滿意。
Fusion 700藍牙傳輸亦可搭配手機
文末,同場加印ROG Strix Fusion 700,關鍵差異在於採用Bluetooth 4.2無線傳輸,規格標示電池續航最長可達17小時。此外還結合ESS型號ES9018數位類比轉換器與SABRE9601K耳機放大器,以及和Bongiovi Acoustics共同開發的7.1聲道虛擬環繞音效功能,標示符合Hi-Res Audio要求,音效體驗更勝於Fusion Wireless。
除了音質細膩度提升,Fusion 700定位高於Fusion Wireless一截,質感處理因而有所不同。其耳罩外殼融合鏡面材質,本身還具備RGB燈光效果,同時支援Aura RGB同步功能。此外有一點和Fusion Wireless相同,插上USB線連接至電腦除了充電,也能轉變為有線傳輸模式使用。
ROG Strix Fusion Wireless市場參考價格為4,690元,而可說是旗艦定位的ROG Strix Fusion 700,要價則是6,990元。儘管兩造的核心設計與功能性有所差異,但由於分別採用2.4G與Bluetooth無線傳輸,是各具有優點與不同的應用彈性。因此即便聲音表現有高低之分,還得視需求來選擇之,才能完整享受到無線的便利。
廠商資料
名稱:ASUS電話:0800-093-456
官網:www.asus.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Logitech 羅技雙 11 最低下殺 5 折起 最狂四攻略限時開打!升級裝備趁現在! 639 元起入手李珠珢同款鍵鼠 再抽 iPhone 17 等總價十萬大獎
- 台灣軟體再登日本資本市場!網擎合作夥伴成功掛牌東京證交所
- 「創見 Transcend PCIe SSD 260S 2TB」實測開箱,「14,000MB/s俱樂部」高效能低功耗「PCIe 5.0 SSD」絕佳選擇!
- 凱擘大寬頻30周年慶 申辦寬頻上網抽日本東京雙人機加酒、iPhone 17
- 《我獨自升級:ARISE OVERDRIVE》公開全新預告片與開發者筆記影片
- 十銓科技推出_T-FORCE_Z54E_PCIe_5.0_固態硬碟_銓力旗艦效能升級_點燃電競極速引擎
- SANDISK PCIe Gen5 企業級 SSD 獲 OCP Inspired 認證
- 華邦電子選擇導入科睿唯安的IPfolio系統 全球電子製造商推動智慧財產權管理現代化,加速數位轉型
- Google 在台推全新遊戲,提升全民詐騙防禦力
- 雙十一前哨戰開打!LG官方線上商城會員日最高省萬元 天天登入搶9折券 指定支付另享最高16%回饋
- 《閃電霹靂車 35 週年-今天的我沒有極限-台灣特別企劃》 第一波週邊商品 10 月正式開賣! 全球粉絲齊聚 珍藏週邊重現經典 為 2026 年盛大活動揭開序幕
- MSI 推出搭載 AMD Ryzen X3D 處理器 MPG Infinite Z3 X3D電競桌機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