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隨著時代不斷演變,人們的腳步也越來越快,做什麼都要求效率,在科技產品上更是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品換舊品,科技產品的運行速度飛快,比方說SSD的出現,相當程度地取代了HDD的地位,但不是說HDD就這麼消失在沙灘上了,它還是擁有必須存在的意義。 既然說到了儲存裝置上,那麼始終低調、默默耕耘的創見,就不可不提了。身為老牌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即使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但在儲存裝置的研發上,想必各位都是有目共睹吧!在SSD的讀寫速度大幅領先HDD的情況之下,創見又在HDD的研發上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呢?就來看看,小編本次所入手的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吧! Transcend StoreJet 25C3S與25C3N,兩款皆為可攜式行動外接硬碟,既然是可攜式,對某些玩家來說,我們可不可以將它當成EDC(every day carry,日常攜帶品)?而且除了實用性以外,美觀與便攜性也是不可少的要件之一。 StoreJet 25C3S的體積為114.5 mm x 78.5 mm x 9.95 mm,比熱門智慧型手機還要再小一點,重量也僅僅只有133公克,輕薄到不可理喻,外殼採鋁合金材質,在經過拋光、噴砂、陽極工藝處理之後,霧面銀色的外觀雖然簡約,但卻相當優雅時尚,假設你是MacBook使用者,那麼配合StoreJet 25C3S,整體視覺的呈現上,更是有大大的加分效果,亮面邊緣的鑽石切邊設計也相當有意思,在StoreJet 25C3S的霧面造型上,有畫龍點睛之妙。 在規格上,StoreJet 25C3S的傳輸介面為USB 3.2 Gen 1,支援最快高達5Gbps的傳輸速度,加上I/O接口為USB Type-C,以傳統HDD來說,傳輸水準可說是相當綽綽有餘,Transcend也考慮到沒有Type-C接口的玩家,在包裝中隨附了USB Type C轉USB Type A與USB Type C轉USB Type C的傳輸線。 儲存容量當然是挑選儲存裝置最重要的一環,StoreJet 25C3S包含1TB與2TB兩種款式,並且支援Windows 7至Windows 10作業系統,前面有提到搭配MacBook的事,因此MacOS的使用者當然也能使用,當然,Linux的愛用者也能用,跨平台支援性在各作業平台之間做出了完美平衡。 StoreJet 25C3N與25C3S兩者在外觀上沒有什麼太大差異,外殼上蓋一樣採用鋁合金材質,不同的部分是在顏色上,StoreJet 25C3N為鐵灰色設計,表面也經過噴砂、拋光、陽極工藝處理,在配上鐵灰色之後顯得質感十足,體積也為114.5 mm x 78.5 mm x 9.95 mm,不過重量不一樣,稍微重了3公克,為136公克,但說實話,這3公克根本人體無感啊(笑)。 規格上,StoreJet 25C3N採用USB 3.2 Gen 1傳輸介面,同樣最快可達5Gbps的傳輸速度,只是I/O接口與StoreJet 25C3S不同,採micro USB轉USB Type A設計,並且通過高達一萬次的官方拔插測試,讓玩家們的儲存體驗更加安心。 StoreJet 25C3N也提供了1TB與2TB的款式供玩家們選擇,同樣支援Windows、MacOS、Linux三項作業平台,對於把行動硬碟當成EDC的玩家們,可說是最佳拍檔。 值得一提的是,玩家們在第一次接上StoreJet 25C3S/25C3N且尚未格式化之前,可以從硬碟資料夾中發現,裡面內建了Transcend Elite與RecoveRx的資料夾,搭配StoreJet 25C3S/25C3N所具備的Transcend資料防護技術,便能從Transcend Elite中,啟用多種功能,包含備份、還原、資料加密、Dropbox或Google Drive雲端備份、硬碟上鎖等等;而透過RecoveRx,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便能復原誤刪的資料,如果玩家們對StoreJet 25C3S/25C3N先進行了格式化也不要緊,Transcend官網也有提供免費下載。 最後便是大家最在意的保固服務,StoreJet 25C3S與25C3N HDD可攜式行動硬碟,Transcend都提供了3年有限保固服務,但小編建議,還是從當時的購買通路來進行維修或退換貨比較好,免得有什麼溝通與認知上的差異。 介紹完StoreJet 25C3S/25C3N的外觀、規格以及相關服務後,接上電腦實際測試它們的效能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啦,小編這邊也簡單做了點測試,給各位玩家參考參考囉。 從CrystalDiskinfo可以確認,StoreJet 25C3S的實際型號為ST2000LM007,支援UASP協定,格式化後容量為2000.3GB;而於CystalDiskMark評測中可以發現,在Type C轉Type A模式的StoreJet 25C3S讀寫為138.59 / 35.39 MB/s,Type C轉Type C的話則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讀寫分別是138.75 / 137.78 MB/s;ATTO Disk Benchmark的評測中,也可以發現,StoreJet 25C3S整體讀寫速度約在128 MB/s上下浮動,相當穩定。 從CrystalDiskinfo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StoreJet 25C3N的實際型號與StoreJet 25C3S一模一樣,只是在傳輸接口上的差異而已;因此透過CystalDiskMark評測後,StoreJet 25C3N也與StoreJet 25C3S(Type C轉Type C)有不相上下的表現,讀寫分別為135.33 / 135.31 MB/s,換成64GB的容量讀寫測試,也沒有太大的落差,為134.55 / 134.53 MB/s;既然如此,那麼StoreJet 25C3N與StoreJet 25C3S應該也會有相同的穩定性,果真於ATTO Disk Benchmark的評測中來看,整體傳輸速率在128 MB/s上下波動。 對於工作型態需要拿著電腦時常奔波的玩家來說,USB隨身碟的容量或許太小,也用不到SSD的性能與價格,那麼HDD就是這居中的最佳選擇,而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擁有相當份量的儲存空間,加上簡約時尚的外型,拿出來也能突顯自己的品味,或許能成為你每天必備的EDC,而創見獨家的Transcend Elite與RecoveRx應用程式,更精簡化了日常使用,如果你還在猶豫選什麼HDD當你的工作夥伴,也許可以考慮一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吧!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
Seagate SkyHawk AI 18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監控系統的超級助手硬碟機!
近幾年來,安防系統已經逐漸轉換成AI智慧監控了,在賣場、百貨等等具有消費行為的場所,智慧監控可用來監測人員動線、以及客源分析;在城市中的應用,大至於透過人臉辨識AI,來判定身分,協助維安,小到家中的保全防護系統,甚至還監測家中人員的行為舉止,對於高齡長照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能及時反饋現況,早先一步做出反應。 但即使你的AI智慧監控裝置再強大,如果可乘載的重量不足,那一切都是徒然,什麼是可乘載的重量?可能是乘載家人的安全、城市的維安、客源的情況,但更根源的部分呢?那就是儲存空間啦,你可能需要一顆硬碟,不,或許是好幾顆,且不僅需要大容量,還得堅固、牢靠,讓那些你想要乘載的重量,能夠更安全的包覆在一顆小小的硬碟裡。 Seagate在這方面所下的苦功,想必已經眾所皆知、有目共睹了,小編也剛好入手了一顆SkyHawk AI 18TB 3.5吋SATAIII監控硬碟,專為AI安全監控而生,事不宜遲,趕緊來看看這顆監控硬碟到底擁有多大的能耐吧。 SkyHawk AI可不是只有小編手上這款18TB版本,其餘還有8/10/12/14/16TB,加上小編手上的,總共6個容量版本,提供玩家們來因應需求選購,當然氦氣填充封裝技術這已經是標配了,小編就不特別提了。 而在外型上面,看起來似乎是Seagate便宜行事,連貼紙也只有換個型號Logo而已,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Seagate具有相當嚴謹的原則堅持,不在外型上譁眾取寵,並且統一的圖樣更適合做為企業形象,也可以說,因為這個嚴謹的原則堅持,才能夠作為玩家們的儲存後盾。 然而,Seagate監控硬碟系列其實有兩個型號,分別是SkyHawk與SkyHawk AI,除了容量上的差異之外,SkyHawk只有4/6/8TB的版本具有旋轉震動感應器,而SkyHawk AI則是全系列皆有具備,而SkyHawk AI最多可同時支援64部HD攝影機,外加32道AI串流,還有一個SkyHawk沒有的,就是SkyHawk AI更是具備AI串流最佳化的功能支援,簡言之,SkyHawk AI可以看作是SkyHawk的高階版,就端看玩家們的使用環境與用途了。 也因針對DVR與NVR監控設備而生,SkyHawk AI支援Image AI技術,因此與AI智慧監控的適性更強,剛剛不是說SkyHawk AI能夠同時支援64台HD攝影機嗎?在具有AI智慧監控的監控設備上,SkyHawk AI則能一口氣支援32路AI頻道。 而身為高階監控硬碟的SkyHawk AI,於耐用度上,從工作負載率(WRL)來看,對比SkyHawk為180TB/年,而SkyHawk AI則擁有550TB/年,插拔次數也至少足足有30,000次以上,每年開機時數達到8,760 hrs,換算下來,幾乎能夠全年無休的運轉,在平均失效時間(MTBF)上,也驚人地達到2百萬小時。 在規格上擁有這麼穩定的可靠性,對於Seagate而言,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硬碟研發上,Seagate可說是數一數二,而在規格之外,Seagate也相當體貼,給了玩家們3年的有限保固時間、以及3年的資料救援服務,相當值得玩家們信賴。 在官方表定數據上,SkyHawk AI全版本同樣擁有Seagate系列高階硬碟標配的主軸馬達7200轉速,而小編手上這顆18TB版本不僅容量大,還稱得上是最高階版本,最大持續傳輸速率(OD)達260 MB/s,其餘10/12/14/16TB版本則為250 MB/s,而快取記憶體則是全版本統一256 MB,但身為最高階,18TB版本的平均運作功耗為8W,不過因其電源管理技術,SkyHawk AI能夠在自動轉為休眠模式,因此18TB版本閒置平均功耗為5.3W,休眠模式則平均為1.3W。 而實際效能呢?那就來上機測試看看,SkyHawk AI 18TB 3.5吋SATAIII監控硬碟究竟有多麼高規格。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 XT 12-Core Processor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顯示卡:AMD Radeon RX 6700 XT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 RGB 8GB x2 ■SSD:XPG GAMMIX S50 PCIe Gen4x4 M.2 2280 SSD 1TB ■電源供應器: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OS:Windows 10 Pro 20H2 在CrystaldiskInfo所偵測的數據中,SkyHawk AI 18TB的確具有7200 RPM的轉速,並採用ACS-4標準,傳輸模式為SATA/600,即為SATAIII;而在CrystaldiskMark中,小編分別採取1GB與16GB的數據讀寫作為評測依據,在1GB的評測數據中,讀寫分別為272.57/270.02 MB/s,而於16GB的評測上,SkyHawk AI 18TB還是維持一貫地穩定輸出,讀寫方面依舊在270 MB/s上下浮動,分別為272.43/270.71 MB/s,對比官方標示的260 MB/s來說,算是效能更佳且相當穩定可靠啊! 鏡頭轉到ATTO Disk Benchmark上,小編也一樣採取了256 MB與1GB檔案寫入作為評測,從數據截圖中可以發現,無論是小文件還是略大的檔案,SkyHawk AI 18TB的讀寫皆從8 KB開始,就維持相當穩定的數據,前後落差都保持在1至2MB/s的差距,由此可知,SkyHawk AI 18TB的穩定度真的相當值得信賴。 那麼換到TxBENCH上呢?從512 MB讀寫測試獲得264.976 MB/s、261.282 MB/s,32,768 MB讀寫測試拿到271.377 MB/s、270.535 MB/s的數據中,其實並不難發現,無論是小文件還是大檔案、抑或是換了個評測程式,SkyHawk AI 18TB的讀寫速度都相當穩定,不如,我們再換到HD Tune測試上看看,在相對龐大、甚至是高達1T的檔案讀寫上,SkyHawk AI 18TB都能站穩腳跟,絲毫不落下任何一步,即使在1TB檔案的傳輸上,最小值出現了204.4 MB/s的數據,但仍然瑕不掩瑜,平均值都有250 MB/s以上的水準,40GB的讀寫速率平均有259 MB/s、262.2 MB/s的表現、1TB的話則有258.6MB/s、260.7 MB/s的好成績。 AI智慧監控對於世界來說,已成為新趨勢,大概會在2023年全面落實吧,SkyHawk AI監控硬碟也因應需求,推出了6種容量版本,無論是即時反饋家中的長照老者,還是城市中的維安監控,SkyHawk AI都能作為AI智慧監控的最佳拍檔,而最新推出的超大18TB版本更是讓儲存容量再向上提升一階,如果說AI智慧監控是守護高譚市的蝙蝠俠,那麼SkyHawk AI就是他的超級助手「羅賓」了。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
Western Digital 拓展智慧影像監控解決方案 支援從終端到雲端的 AI 工作負載量成長,全新 WD Purple Pro 系列為先進的 AI 功能錄影機和影像分析伺服器應用,帶來更佳效能表現、工作負載力和穩定性
為強化對全球至關重要的數據基礎設施,Western Digital 宣布拓展 WD Purple 系列,推出 WD Purple Pro 全新產品線,為下世代具先進 AI 功能錄影機和後端伺服器所量身打造。 IDC 預估全球影像監控攝影機市場將從 2019 年的 236 億美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440 億美元;而具備擷取、儲存和分析大量影像數據及執行巨量深度學習影像分析的新興智慧影像架構,也將帶給儲存系統前所未有的壓力。全新 WD Purple Pro 產品系列專為此類工作負載量所設計,無論是具備 AI 功能網路攝影機(NVR)、影像分析伺服器、儲存陣列以及儲存/伺服器解決方案,以及可執行深度學習分析的解決方案等,多種儲存裝置都能擁有更佳的效能表現、容量、工作負載量和穩定性。 Western Digital 智慧影像產品行銷總監 Brian Mallari 表示:「 WD Purple Pro 加入後,我們完整的智慧影像產品組合能滿足客戶各式需求,包含攝影機專用的 WD Purple microSD 記憶卡、到適用於主流 NVR 的 WD Purple 硬碟,以及新一代的智慧影像架構,也就是智慧解決方案的大腦,負責影像分析和大量深度學習運算的後端伺服器。WD Purple Pro 是 OEM 廠商和整合商發展適合新興 AI 工作負載量系統的最佳解決方案。」 強化 AllFrame AI 技術,在同時處理高達 64 台高解析度攝影機的影像串流的情況下,可額外支援高達 32 個具 AI功 能的 AI 串流,無論攝影機是直接連結先進錄影機或雲端伺服器。 具備高效能表現和工作負載能力,可支援高達 550TB 的年度工作負載率 ,在寫入大量影像串流的同時,滿足包括樣式比對和人事物辨別的額外 AI 功能需求。 擁有高穩定性和大容量,可保留並提供數千小時的訓練影像,支援有效的深度學習和 AI 演算法開發。提供從 8TB 至 18TB³ 多種容量選擇,並享有五年有限保固。 提供企業級耐久性,可在大規模、高密度的影像分析伺服器和雲端解決方案中無縫進行,透過 Western Digital Device Analytics,於相容系統中提供硬碟健康狀態監測功能。 Milestone Systems 社群企劃經理 Dave Nieweg 表示:「Western Digital 全新的 WD Purple Pro 是 AI 就緒的大容量解決方案,可支援數據繁重的工作負載量效能需求,並擁有儲存關鍵數據所需的穩定性。無論是為了更安全的大樓或學校進出管理、病患監測、還是以安全和效率考量所擷取與分析的智慧城市停車和交通數據,能提供用戶一個值得信賴的從終端至雲端攝影機儲存解決方案都至關重要。」 Western Digital 專為智慧影像監控所設計的 WD Purple 解決方案包含用於攝影機和邊緣裝置的 WD Purple microSD 1TB記憶卡,以及用於 NVR 的1TB 至 8TB³ WD Purple HDD。 目前 WD Purple Pro 硬碟提供 8TB至 18TB³ 的容量選擇,可支援一系列包括後端企業級伺服器的重度 AI 工作負載量系統。WD Purple Pro 解決方案將可在本季透過 Western Digital 經銷商購買。
-
晶片荒使新型態加密貨幣成為熱門,「奇亞幣」出現、這下連硬碟都要寸草不生了
買不到顯示卡已經讓各位玩家很焦躁了嗎?現在礦工將要讓大家更為崩潰了,一款全新的型態的加密貨幣,「奇亞幣(Chia)」使用了和一般加密貨幣不同的挖礦技術,造成全世界的HDD和SSD開始遭遇掃貨潮。 奇亞幣與一般加密貨幣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透過顯示卡的算力來作為換取貨幣的工作證明,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硬碟容量的空間證明(PoSpace)與時間證明(Potime)來做為挖礦換取貨幣的依據,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硬碟空間的在不同的時間段的增減來做為貨幣產出的標準。 由於奇亞幣的產出量與硬碟容量呈正相關,同時又不需要特別依賴顯示卡或處理器提供算力,使得該貨幣在現今的晶片缺貨潮中,成為了礦工的新目標,進而造成市場上的SSD、HDD硬碟開始遭遇掃貨潮,許多店家注意到此現象並祭出,同時硬碟廠商也表示自家庫存將面臨短缺、價格暴漲的問題。 考慮到晶片短缺狀況已經開始擴散到的主機板生產,如果再加上礦工們連硬碟都要掃貨的話,恐怕未來整個電腦市場將可能只剩機殼有貨,其他零件通通缺貨的慘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Seagate Exos X18 18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儲存容量再升級企業級硬碟機!
作為儲存設備的領頭羊,Seagate的威名,想必各位玩家們都應該知道,但小編認為,其中最有意思的應該是Seagate會針對不同的用途來研發因應的硬碟,讓無論是普羅大眾、還是具有專業用途的使用者,都能從中找到最符合自己用途的硬碟。 而其中,針對伺服器、儲存系統、關鍵業務NAS系統等具有嚴苛、高負載工作量用途的儲存方案,Seagate專門打造了Exos X系列,這次小編也入手了Exos X18系列的最新成員:Seagate Exos X18 18TB 3.5吋Enterprise硬碟,別急,就跟著小編一步步來看這顆Exos X18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Seagate Exos X系列係特別用於應對超巨規模的雲端擴充性所需,而研發的系列產品,本次系列中Exos X18分作16/18TB版本,其中18TB版本、也就是小編手上這顆,是目前市場上可得的最大容量企業級硬碟,能夠提升每個機架所能容納的PB數,將機架空間的使用效率推至極致,並且具有SATA 6Gb/s、SAS 12Gb/s兩種傳輸介面。 Exos X系列還有X16/2X14/X10其他3種系列,但Exos X18身為其中的最高階產品,標配的氦氣密封技術對於Exos X18來說,根本就是基礎配備,在容量上也是一騎絕塵,而依照官方表定數據,Exos X18採用CMR紀錄技術,但傳輸數據卻相較系列中其他產品來得迅速,最快可達270 MB/s,平均失效時間(MTBF)也高達讓人掉下巴的250萬小時,在開機時間上,也是妥妥地能夠全天候24x7運作,每年可有8,760 hrs的運作時間,在可靠性上完全不用質疑。 關於機體上的保護,Exos X18亦搭載了旋轉防震功能,而在內部保護上,加密標準也是採用Seagate的最高規格,搭載Seagate Secure技術,將透過內建的資料保護功能,確保玩家們的資料安全,更能以最快速且輕鬆的方式來進行硬碟汰換作業。 有意思的是,Exos X18為針對超大規模或雲端儲存方案的推手,主軸馬達為7200轉速,在耗能與重量上,卻低於傳統HDD,平均功耗為9.4W、閒置時也只有5.3W,重量僅有670g,且因512e 及 4KN 格式化的技術,讓Exos X18的隨機寫入效能更硬是比前代大幅提升20%,除此之外,Exos X18還搭載數位環境感應器,能監控硬碟的狀態,保持最完善的運行狀態與效能呈現。 更重要的是,也是玩家們最關心的其中之一,如果Exos X18不小心有任何損壞,玩家們可立即上網申請報修,就會有專人到指定地點取件,只要在5年內的有限保固期限內,Seagate都會免費換一顆新的給你,重點是,隔天就會拿到更換後的新品啦! 其實說實話,小編對於Seagate相當有信心,但測試還是得做啦(哈),而且對於企業來說,數據是最能呈現效果或程度的項目,因此,小編還是作了點測試,話不多說,馬上來看。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 XT 12-Core Processor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顯示卡:AMD Radeon RX 6700 XT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 RGB 8GB x2 ■SSD:XPG GAMMIX S50 PCIe Gen4x4 M.2 2280 SSD 1TB ■電源供應器: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OS:Windows 10 Pro 20H2 在CrystaldiskInfo的偵測數據上,Exos X18的轉速為目前Seagate高階產品的最高轉速:7200轉,傳輸模式為SATA/600,並符合ACS-4標準;而在CrystaldiskMark中,小編採用了1GB與16GB的數據傳輸來作讀寫評測,1GB所顯示的評測數據為274.33/266.52 MB/s、16GB則為274.52/270.45 MB/s,照此看來,Exos X18無論是在小或大容量的檔案存取當中,都能維持一貫的表現水準,穩定度極高。 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上,仍舊是採取兩種容量大小的數據傳輸,然而不管是1GB還是256MB,Exos X18都一樣在8KB之後的傳輸上呈現穩定輸出,落差不超過5 MB/s,相當傑出。 直接說結論,你還在煩惱要為公司裝哪種硬碟嗎?來,這顆Exos X18買下去就對了,不僅能夠應對雲端儲存,還能夠因應伺服器、儲存系統的需求,在穩定性上,Seagate硬碟產品的品質基本上是不用懷疑的,而在兼具品質、讀寫速度、以及資料保護與售後服務,那麼剩下的是需要什麼?就是容量,雖說Exos X18有16/18TB兩種版本,但小編的建議還是,直上最大、最高級的Exos X18啦,一勞永逸。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
TOSHIBA 宣布推出全新18TB MG09系列硬碟,第3代9磁碟氦氣填充封裝設計和能源輔助記錄創新,協助客戶達到更高的儲存密度和能源效率
硬碟機領導品牌台灣東芝電子零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18TB[1] MG09系列硬碟,為Toshiba首款配備能源輔助磁記錄技術的硬碟。MG09系列採用Toshiba第三代9磁碟氦氣填充封裝設計和Toshiba創新的磁通控制 – 微波輔助磁記錄(FC-MAMR)技術,將傳統磁記錄技術(CMR)密度提升為每片磁碟 2TB,進而達到 18TB 的總容量。 與前一代型號16TB相比,18TB MG09 CMR硬碟容量增加了12.5%,相容於更多元的應用和作業系統。MG09系列適用於雲端規模和傳統數據中心使用案例中的混合隨機與循序讀寫工作負載。MG09系列具備7,200rpm轉速、每年550TB 定額的工作負載 [2],同時提供SATA與SAS介面選項,並採用業界標準的節能氦氣填充封裝設計和3.5吋[3] 的外型規格。 MG09系列進一步實現了 Toshiba 致力於精進HDD硬碟設計,以符合雲端規模伺服器及物件檔案儲存基礎設備中對儲存裝置持續增長的需求。憑藉18TB高容量與優化的能源效率,MG09系列能有效提升雲端規模架構的儲存密度,進而降低資本支出並改善整體擁有成本(TCO)。隨著資料儲存需求持續快速成長,Toshiba 18TB MG09系列採用FC-MAMR的先進技術,將協助雲端規模服務供應商與儲存解決方案設計者,為雲端、混合雲及本地自有的機架式規模儲存設備實現更高的儲存密度。 東芝儲存產品亞洲策略聯盟行銷部資深經理德島敬芳表示:「Toshiba 全新推出的 18TB MG09系列,能為重視成本的雲端規模與儲存解決方案客戶提供更高的儲存密度及能源效率。我們的硬碟技術能達成極低的每GB成本,來達到客戶關鍵的TCO目標。Toshiba第3代9磁碟氦氣填充封裝設計經實際現場測試,實現18TB的超大容量。Toshiba的創新FC-MAMR技術使CMR容量提高到18TB,可相容更多元的應用程式和作業環境。」
-
宇瞻發表AC732軍規抗摔行動硬碟,業界最高規格兼商務品味-具耐重壓達4,000KG等五大防禦
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盛行,儲存裝置已成為現代人分享與備份資料的工具,全球數位儲存領導品牌宇瞻科技(8271)為軍規硬碟產品線再添新力軍,推出業界最高規格耐重壓4,000KG的極致商務品味款AC732 USB 3.2 Gen 1軍規抗摔行動硬碟,打破一般傳統軍規硬碟的硬派風格,採用沉穩的鋁合金與領帶夾意象打造高質感商務氣息,更兼具五大防護: 耐重壓、通過美國軍規落摔測試、IP68防塵、防水、抗震的嚴苛認證。 AC732闇岩黑顏色經典低調,給人一種神秘的商務感受,宇瞻設計團隊以紳士西裝的領帶夾做為設計靈感,讓視覺焦點著重在產品中間的領帶夾造型,由俐落的簡約線條勾勒出簡潔亮眼的商務印象。材質方面以高光亮面塑膠搭配內斂的金屬噴砂,使異材質的層次感更為豐富,激盪出闇岩黑色系的高度質感。其側邊流暢的方圓設計,提升使用者手感握持度之外,也降低手滑摔落硬碟的機率,能隨時隨地保持優雅的從容姿態。 宇瞻定調2021年品牌主軸為【專注價值提升,共創服務加值】,滿足除消費者儲存需求外更在乎加值效益。故AC732商務優雅外型下,同時完美實現軍規硬碟堅硬剛強的五大防禦:耐重壓、抗摔、防水、防塵、抗震。承襲軍規抗摔行動硬碟系列的優良傳統,AC732以頂級安全規格守護使用者的珍貴資料,通過美國MIL-STD-810G 516.6 Procedure IV軍規落摔測試,無論是不慎將硬碟從桌面摔落地面,或是行動時碰撞掉落,都能確保資料安全無損。AC732通過4,000公斤的耐重壓測試,相當於承受裝甲車殘酷輾壓也能安然無損,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甚麼能傷害得了它! AC732防塵防水能力為目前業界最高標準IP68,在緊閉USB連接埠蓋的情況下,不僅絕對防塵,即使連續浸泡於1米水深內60分鐘,內部資料亦不會受到損害。獨家內懸吊抗震結構可有效吸收衝擊,減少硬碟因震動或碰撞造成內部元件損壞的機率。由內而外層層防護,讓使用者從容應對各種狀況,專業自信隨時展現。 AC732有1TB/ 2TB/ 4TB/ 5TB可供選擇,最多可儲存超過250萬張照片、將近2,083小時的Full-HD高畫質影片,滿足商務工作的大量儲存需求;雙色LED燈號可以清楚辨識並快速判讀硬碟讀取狀況。 Apacer AC732 採用USB 3.2 Gen 1高速傳輸介面,配備超耐用USB Type-A母座,通過一萬次插拔測試,頻繁使用亦無須擔心接頭鬆脫。兼具五大防禦、大容量、高速度優勢,結合堅實工藝與優雅質感設計的AC732,提供三年保固,能成為商務人士與行動工作者無法取代的可靠後盾,更是每一位隨身攜帶大量資料、重視資料防護的使用者最佳首選! 為迎接農曆牛年春節到來,近期將陸續在momo購物網、PChome線上購物、Yahoo奇摩購物中心等網路平台上架,依容量的建議售價為1,799~4,799元間,商業人士能以超值優惠購入業界最高規格的宇瞻科技AC732軍規抗摔行動硬碟,相信有了行動裝置的升級,在年後開工更能業績長紅,如日中天!
-
Seagate IronWolf Pro 18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巨獸那嘶狼儲存容量再升級!
隨著時代的演化,電腦可以說是已經成為日常必備的「家具」之一了,而作為電腦「倉庫」的硬碟機也不斷推陳出新,除了儲存空間的擴大,還有讀寫速度的不斷提升;而因應數位化時代,所有資料或回憶都將在電腦或者雲端裡被保存著,也隨著科技躍進,智慧型手機、影音平台等等設備的進步,而導致資料量也跟著急速膨脹,如何儲存以及便於運用這些巨量的資料,是傳統硬碟還是NAS抑或是雲端,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不容忽視的新話題。 俗話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資料也不能只放在一個空間裡,HDD除了能和近年使用率甚囂塵上的NAS做拍檔以外,也能拿來當成備用空間,在幾乎所有資料都數位化之後,成為資料儲存的最後堡壘。當然,單位成本較低廉也是HDD的另一項特色,不用年年租用雲端空間,買斷一顆大容量的HDD,換算下來的每GB成本價格顯然對使用者負擔也較低。 此前我們開箱過了10TB和14TB的那嘶狼(IronWolf),而這次則是要來實測擁有18TB巨容量的Seagate IronWolf Pro HDD,來看看除了逐年擴增的儲存容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進步項目。 一直以來,針對企業所需要的穩固、立即性和資料可救援性來設計的IronWolf Pro系列,都是採用能夠提供穩定效能的CMR傳統磁性記錄技術,而此次IronWolf Pro 18TB的大容量,除了提供企業所需之外,也很符合需儲存龐大資料量的創作者的需求,且從4TB以上的IronWolf硬碟機都搭載了RV感應器,能在NAS機殼中維持穩定效能,且每台IronWolf Pro硬碟機也都有加入了旋轉震動感應器,對於多機槽的NAS使用者也是一大福音。 不同於SSD,HDD硬碟機上的資料,是能夠在硬碟機毀損之後,利用系統拯救回來的,Seagate也很夠意思的提供了購買者專屬的5年保固及3年資料復原方案,所以無論是企業或是創作者,在硬碟故障時,Seagate都能提供高達90%的成功率來救回遺失的資料。另外,IronWolf Pro 18TB的MTBF為120萬小時、年寫入量300TB,在一般正常的使用上(不要故意去敲他啊......),絕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規格部分,在官方表定下,IronWolf Pro 18TB的主軸馬達轉速為7200RPM,傳輸速率為260 MB/s,較Seagate自家往昔所出的16與14TB多出了5 MB/s(效能微幅提升),採單碟2TB(9碟)、256MB Cache設計,最多可支援24碟位,平均功耗為8W。而這款18TB的效能,在小編以Crystaldiskmark的多次測試之下,讀取速度都維持在270 MB/s以上,寫入速度平均都有265 MB/s以上,事實上如果相較於一般標準2.5吋SATA SSD來說,也有50%以上的讀寫速度表現了。(但單位成本HDD可就便宜多了...) 實測部分可以看一下底下的數據截圖,也同步提供了CrystalDiskInfo的偵測資訊供大家參考。 在IronWolf Pro將容量從16TB推進到18TB版本,其實也是宣告了前面提到的,對應諸如4K或8K等級的檔案容量變得更大這樣的需求下,更高容量的HDD的確會是玩家在現階段組件儲存裝置不可或缺的一環,光是看這兩年使用者對影片的需求性與閱讀習慣的改變,影音模式已經是相當普及性的狀態,單單是原先一般的6TB、8TB左右的等級,勢必需要整體的容量提升才有辦法因應;那18TB容量可以裝甚麼?單一顆作為玩家的備份應該相當夠用,如果是對應在SOHO或中小企業公司,那透過升級2-Bay的NAS就可以直接容量大幅擴增。 影音工作者都應該入手這樣的18TB容量,對於4-Bay或更高槽位的使用者來說,推進到18TB的容量肯定是可以整體提升儲存空間的,RAID 5以上的需求更是建議一次組件3顆以上以確保資料儲存的安全,再加上內建的CMR技術與Seagate一貫的品牌價值與產品穩定性,以及獨家的Rescue救援功能,相信更可以確保使用者的資料萬無一失。 Seagate身為儲存界龍頭大廠一,一系列推出的IronWolf Pro各版本也極受使用者青睞,企業級的選用更是佔有HDD硬碟機界的數一數二地位。除了在實測期間,穩定性與溫度表現都令人滿意外,印象深刻的還多了一項:沉穩不刺耳的運行噪音,就像躺在你的桌上陪你工作,卻睡著正在打呼的貓咪一樣,即便正在不間斷地做著檔案搬移與寫入的動作,仍舊不會造成創作者或工作者的困擾,假使剛好桌上有一台NAS,那這樣的特色恐怕會是使用者的偏好選擇之一。 雖然IronWolf Pro 18TB要價不斐,但其穩定度與NAS應用環境的服務都有口皆碑,無論是和NAS當成拍檔,或是拿來當成備份空間,IronWolf Pro 18TB都是企業或是創作者們的好選擇!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
希捷 Exos 18TB 企業級硬碟上市,專為超大規模應用設計,具企業級穩定性及資料安全性,完美的軟體定義平台 Exos AP,集大容量與高效能伺服器於一身
全球資料儲存暨管理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希捷科技 (NASDAQ:STX),今日宣布 18TB 企業級氦氣硬碟量產出貨。此款新硬碟為 Exos®X18 系列產品的新成員,兼具高效能與大容量,可供超大規模資料中心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高效管理日益增加的資料。此外,希捷的企業資料解決方案亦推出專為希捷 AP 4U100 系統打造的全新控制器。 隨著資料增長不斷加速,對超大規模 (hyperscale) 及雲端儲存解決方案的需求日增,希捷近期發布由 IDC 協助執行調查的報告《資料新思維》(Rethink Data),當中指出未來兩年企業資料將以 42.2% 的平均速率增長。而先前 IDC 於希捷贊助之全球資料趨勢白皮書中亦預測 2025 年前全球總資料量將高達 175ZB。資料儲存需求不斷擴張,高容量的 Exos X18 正可助一臂之力。 希捷的企業資料解決方案團隊運用 Exos X18 於單一平台中結合高儲存容量及運算能力。 近來推出的應用平台,有兼具伺服器及儲存功能、極其節約空間的高密度系統,足以滿足企業的各式效能及容量需求。 希捷科技企業資料解決方案副總裁暨總經理 Ken Claffey 表示:「希捷 Exos X18 硬碟和升級版 Exos AP 控制器增加系統容量、減少部署複雜度,讓企業能夠高效解決資料量暴增帶來的挑戰。企業資料中心對於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需求日以遽增,希捷提供的儲存密度及可配置性皆領先業界,可方便部署資料湖及私有儲存雲。」 Exos X18 為第五代企業級高容量 3.5 吋 7200 RPM 近線氦氣硬碟,可提供 18TB 容量,並具有 SATA 與 SAS 兩種介面。其可確保客戶透過高容量儲存方案,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擴增容量。此外,此款硬碟不僅支援超高速資料傳輸,且耗能及重量皆低於傳統的近線硬碟,512e 及 4KN 格式化更讓隨機讀寫 (IOPS) 優於前代,可幫助解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及企業級 NAS 系統的儲存難題。此外,由於搭載 Seagate Secure™ 技術,其內建的資料保護功能還可讓使用者安全、符合成本效益、快速、輕鬆地汰換硬碟。 Exos X18 18TB 硬碟已在台上市,SATA 版本含稅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20,990 元。
-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實測開箱,Thunderbolt 3電競玩家與創作者專屬外接儲存航空母艦!
在資料量越來越大,傳輸速度也要求更快的今日,外接儲存裝置也必須跟著升級上來,以便符合當今的儲存需求。Seagate (希捷)早在CES 2020就確立了今年會推出新一代針對電競遊戲所打造的外接式儲存裝置(行動硬碟),以一次滿足玩家們對於頂尖效能、便利性及設計感的追求,協助遊戲玩家將潛力發揮到極致。 由於當今內建Thunderbolt 3介面的筆電或桌機越來越多,新一代Intel處理器也紛紛內建Thunderbolt 3功能,新的Tiger Lake筆電更直接內建Thunderbolt 4埠,以推升下世代高速傳輸介面新標準。正因為Thunderbolt 3同樣採用USB-C的共規標準,其高速傳輸的應用,不僅可以用來連接儲存裝置,更可用來當成USB Hub、網路連接,以及視訊輸出,甚至提供快充功能,因此越來越多輕省筆電(Ultrabook)紛紛導入這樣的介面,讓傳輸速度與擴充能力同時爆發! 看中Thunderbolt 3平台的應用越來越廣,Seagate也發表了全新的FireCuda Gaming Dock,以The Heart of Your Battle Station (戰鬥站台的核心)為主打特色,搶攻電競玩家與專業創作者市場。產品外型採用金屬霧面設計,搭配機身右處具備RGB電競燈效,並透過Thunderbolt 3高速傳輸埠為主要對外連接埠,除了內建4TB HDD之外,還提供1組空的M.2 SSD的插槽,讓您用來安裝上市售的任何一款M.2 2280 NVMe SSD (例如可選購FireCuda 510 NVMe SSD來擴充)來擴充容量來使用,成為個人高速的資料儲存儲存中心。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除了內建4TB HDD的超大容量,並可加裝SSD來提供超快存取速度之外,還具備多種連接埠,包括Thunderbolt 3埠 x2 (上行與下行各1)、Display 1.4視訊輸出埠、4組USB 3.2 Gen 2 (皆SS10規格)、1組USB 3.2充電埠、GbE RJ45網路埠、3.5mm耳麥埠、3.5mm音訊輸出埠等等,一台Dock即可一次滿足大容量儲存、超高速儲存、周邊擴充等多重需求。讓您的輕薄筆電得以完整釋放出所有的資料存取與周邊擴充能力! Seagate這款Gaming Dock採用金屬霧面外型設計,同樣具備電競光,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裡面還提供1組空的M.2 SSD的插槽,讓您用來安裝上市售的任何一款M.2 2280 NVMe SSD,即可擴充容量,讓此Dock兼具4TB HDD的超大容量(可用於儲存大量的冷資料或備份資料),以及您選購之SSD的超快速度(用於儲存遊戲或經常使用到的熱資料)。一台Dock即可一次搞定大容量儲存、超高速儲存、周邊擴充等多重需求。 要是您的電腦沒有Thunderbolt 3埠,仍可透過USB Type-C的連接方式來連接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只是採用USB連接模式時,就只能存取內部的HDD裝置 (此時指示燈為綠色,由於USB協定的限制,此時M.2 SSD是無法存取的),因此想要發揮SSD + HDD雙儲存裝置的優勢,以及其他周邊擴充的優勢,建議連接Thunderbolt埠來發揮出此裝置的全部功能(透過Thunderbolt連接時,指示燈顯示藍色,表示已發揮出全部功能)。 身為一款電競周邊,內建RGB燈效幾乎已成標配,因此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也加入了RGB元素,在開機時就會發出RGB燈效。玩家亦可透過隨附的Seagate Toolkit來控制燈效與亮度,以展現個人風格。除此之外,Seagate Toolkit也具備備份或鏡像功能,可設定背景自動備份,或鏡像,讓存放在電腦C:槽的資料也能同步備份至Dock中,重要資料不遺失! 值得注意的是,玩家可以隨時更換SSD,但內建的4TB HDD是完整包住的,因此消費者沒辦法透過更換內部的HDD來提升容量 (硬要拆開就會失去保固)。Seagate表示其內建的4TB HDD,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其實以足夠,且其擁有3年保固,若日後有更多儲存需求,還是可以透過連接其他外接硬碟,或是擴充SSD容量來達成。要是玩家不在乎保固的話,也是可以日後添購更大容量HDD來更換的。以下就來深入了解內部的構造,讓讀者了解裡面的用料與配置內容。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行效能實測了!由於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可支援Thunderbolt 3來驅動HDD、SSD讀寫,也可以透過USB-C來驅動HDD讀寫。在測試時,使用USB-C或Thunderbolt 3來測試HDD的效能是幾乎一樣的。因此底下就以Thunderbolt 3介面的測試成績為主。 測試平台: ● 筆電:ASUS ZenBook UX425JA ● SSD:Seagate FireCuda 510 M.2 PCIe 3.0x4 1TB 值得說明的是,由於Windows 10 Build 1803以後版本,會自定把Thunderbolt 3的外接儲存裝置視為「可移除裝置」,也就是以一般可抽取式儲存裝置來看待(事實上也是如此啦!),因此在Windows的移除原則中,就會自動設定成「快速移除」的模式,這樣不會提供寫入快取的加速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拔除該儲存裝置,而不會讓資料受損。 雖然上述模式對於意外拔除裝置時的資料遺失風險較低,但相對讀寫效能就無法拉高,因此若玩家想享有更好的讀寫效能,就得在連接好Dock之後,分別進入HDD與SSD的讀寫原則頁面裡,手動切換成「寫入更好」的模式,然後啟用「寫入快取」,這樣就能啟用寫入快取功能。當然,這樣一來,要移除裝置時就得手動點選「安全移除裝置」,才能將未寫回裝置的資料趕緊寫回,以免不小心因為意外拔除裝置而造成資料遺失! 以下就來看看在「未開啟寫入快取」模式,與「開啟寫入快取」模式下的效能表現。 總之,Seagate這款FireCuda Gaming Dock,如同個人的資料航母,不僅內建高達4TB的大容量HDD以方便儲存大量資料,亦提供讓使用者自己加裝M.2 SSD,以便進行高速與即時資料存取需求。 透過Thunderbolt 3連接埠,玩家可以將需要高速傳輸的即時資料至SSD,或是將備份資料、冷資料丟入大肚量的HDD內,一機即可將玩家的各式遊戲程式、多媒體資料、創作作品等,以及現有電腦的所有資料,完整備份或同步存取完成,玩家的各式寶貴資料都能一次搞定,完善地儲存在這台Dock裡,以脫離資料不夠存放的夢魘。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提供3年有限保固,目前僅有提供內建4TB HDD容量,售價為新台幣14,900元。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最多人點閱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Seagate IRONWOLF 14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史上最強氦氣填充那嘶狼NAS HDD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實測開箱,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
- 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希捷冷資料硬碟!
- 48顆壞25顆》威騰WD RE 3TB硬碟驚爆鬧機瘟,WD3000FYYZ死機地雷硬碟故障率高到嚇人!
- Seagate硬碟廣告:我也不想當死雞隊友啊,引爆玩家熱議!
- WD Gold 10TB金標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資料中心高效能機械硬碟!
- SSD安裝有學問,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的選擇!
-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東芝水貨機械硬碟!
-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