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D
-
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速寫開箱,企業級硬碟機中的資優生!
HGST所送測的這款6TB硬碟是屬於Ultrastar 7K6000系列的產品,定位為企業級硬碟。所謂的企業級硬碟,主要就是針對硬碟的可靠度與耐用性做加強,可提供企業更穩定、耐用的儲存解決方案。個人用戶當然也可以使用企業級硬碟,只是企業級硬碟的價格會比一般消費型硬碟高,只要口袋夠深,如果想要保存珍貴的資料,就可以考慮選購。 有別於採用氦氣填充技術的He8系列硬碟,HGST Ultrastar 7K6000系列硬碟是傳統空氣式硬碟,單碟容量最高可達到1.2TB,搭配五個碟片,最大硬碟容量為6TB。在硬碟介面上則有SATA 6Gb/s與SAS 12Gb/s兩種介面,容量則有2TB、4TB、5TB、6TB,針對企業用戶,除了4K磁區大小的產品外,還另外提供512n 磁區大小的 2TB與4TB硬碟。此系列硬碟可提供企業大容量的儲存解決方案,並且具備優異耗電量表現,每GB耗電瓦數為與舊系列硬碟相比,容量多出50%,耗電卻減少33%,達到每TB耗電1.2W/TB,每GB耗電0.0012W的水準。這次送測的則是SATA 6GB/s介面,容量6TB的產品,型號為HUS726060ALN610,詳細規格請見表格。 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為企業級硬碟,因此原本設定就是24小時全年無休使用,根據HGST規格表公布資訊,平均故障時間(MTBF)為200萬小時,載入/載出循環次數可達60萬次,年故障率更只有0.44%。一般消費型硬碟的平均故障時間(MTBF)都在100萬小時以下,載入/載出循環次數約為30萬次,由此便可看出這款硬碟的使用壽命確實比較好,也難怪HGST敢提供5年保固期的服務。 編輯這邊使用CrystalDiskInfo V6.3.0、HD Tune V5.5.0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 這顆硬碟的型號為HUS726060ALN610,容量為6001.1GB,韌體版本AGPGNT7J0,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表標示為128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6TB,HD Tune偵測為6001.2GB,實際可用空間為5589.0GB,實際容量為5723036MB,格式化之後可用5716633MB。 為了瞭解這款硬碟效能,編輯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來進行測試。 處理器:Intel Core i7-6600K @ 3.5 GHz/3.9GHz (Turbo) 主機板:ASUS MAXIMUS VIII Extreme (BIOS:0210,08/17/2015) 記憶體:ADATA XPG Z1 DDR4-2133 @ 1066MHz 16GB (8GB×2) 顯示卡:MSI GTX 950 GAMING 2G SSD:OCZ TRION 100 960G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max 1350W 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29.1MB/Sec,寫入速度:223.6MB/Sec。從測試結果對比廠商標示的227MB/s,實測出的速度與標示規格差不多。馬達轉速7200轉與緩衝區128MB的設計,搭配單碟1.2TB的大容量,讓這款硬碟的效能表現非常優異。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77.3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76.6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220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229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大部分都維持在200MB/s左右的水準。 雖著單碟磁錄密度提升,以及高轉速、大容量緩衝區加持,傳統硬碟機的最高讀寫速度已經可以達到200MB以上,雖然還是比不上SSD,但是傳統硬碟機具備更優惠的價格/容量比,在耐用度上也比SSD好,因此無論是企業或個人,即便有使用SSD,還是得搭配使用傳統硬碟機來儲存重要資料。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能提供高效能與大容量、高可靠度的儲存解決方案,對企業或口袋較深的個人用戶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中銨ICY DOCK ExpressCage MB322SP硬碟抽取盒速寫開箱,5.25吋擴充槽的硬碟擴充好幫手!
隨著大量的影音內容、個人檔案被上傳到雲端後,現在只要開啟瀏覽器或App就能觀看和使用這些檔案,因此光碟機使用機會越來越少,於是有不少玩家開始將改裝的腦筋動到5.25吋槽上。ICY DOCK ExpressCage硬碟抽取模組的大小剛好可以塞在5.25吋空間裡,將其變成2個2.5吋SSD/HDD加上1個3.5吋HDD的擴充槽。機身外殼為金屬材質,可快速帶走裝置運作時產生的熱;托盤採用ExpressTray Mini設計,壓一下右邊按鈕即可將拖盤拉出,同時支援9.5mm和7mm高度的硬碟,托盤底部附有2支凸起的螺絲,能將硬碟機固定在托盤上,若擔心硬碟機會滑動,可將托盤後方的兩個孔位鎖上螺絲。3.5吋擴充空間位於拖盤下方,可安裝1顆3.5吋硬碟機,不過因為沒有拖盤,所以得靠機身兩側的螺絲孔位將硬碟機與模組固定在一起。 型號:MB322SP-B 適用空間:1×5.25吋空間 適用裝置:2.5吋HDD/SSD x2、3.5吋HDD x1 適用裝置介面:SATA I/II/III、SAS(單通道) 傳輸速度:最高支援6Gb/sec,依硬碟傳輸速率而定 連接埠:7pin SATAx2、15pin電源x1 熱插拔:支援 材質結構:鋁合金 尺寸(L x W x H):145.8x41.3x151.1mm 重量:346.3g(不含硬碟) 3.5吋空間除了安裝硬碟機外,也可以透過ICDY DOCK模組來達到擴充其他功能的目的,例如,可再裝入一個2.5吋x2擴充盒,變成4個2.5吋硬碟空間;或是裝入USB 3.0 Hub模組,便擁有4個USB 3.0埠+1個USB 2.0埠+7合一讀卡機;或是裝入風扇控制器模組,來控制整部電腦的風扇轉速。至於效能上的表現,我們安裝了SP S85 240GB SSD和WD Red 1TB HDD來進行測試,發現不管是SSD還是HDD的分數,在擴充模組裡和直接和主機板對接時的分數幾乎一樣。總的來說,MB322SP-B除了可以安裝2組2.5吋和1組3.5吋儲存裝置外,還能利用其他模組來擴充額外功能,在使用上彈性更大,更適合內部空間有限的機殼,以及工業電腦使用。 廠商名稱:Awesome - 和順電通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362-680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中銨ICY DOCK ExpressCage MB324SP-B速寫開箱,5.25吋4-Bay多功能硬碟抽取盒!
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在購買或自組DIY電腦的時候,幾乎都不會在購買光碟機,因為用到的機率越來越少,但大部分的機殼都是有預留其使用空間,尤其是對內部擴充空間相當有限的小機殼來說,放著不用實在很可惜。本次介紹的ICY DOCK ExpressCage硬碟抽取模組,就是能將1個5.25吋空間變成可安裝4顆2.5吋SATA/SAS介面SDD或HDD的硬碟外接盒,產品型號為MB324SP-B。 這次,我們拿到了中銨ICY DOCK ExpressCage MB324SP-B,這是一款很特殊的硬碟抽取盒,可安裝4組2.5吋硬碟機,無論是安裝SSD,或者是HDD,安裝與使用上都相當簡便。 型號:ICY DOCK ExpressCage MB324SP-B 適用裝置:SAS、SATA介面HDD及SSD 傳輸速度:最高支援6 Git/s 連接埠:7pin SATAx4、15pin電源x1 熱插拔:支援 散熱系統:40mm散熱風扇 尺寸:145.8x41.3x140.5mm 重量:440g(不含硬碟) 中銨ICY DOCK ExpressCage MB324SP-B硬體抽取盒,外觀與一般外接盒一樣,硬碟拖盤採彈簧卡榫設計,壓一下右邊按鈕即可將拖盤拉出,機身外殼為金屬材質,拖盤則是塑膠,可能是考慮到SSD比較沒有發熱問題;外接盒本身不具備RAID功能,玩家若有需要可以透過軟體來組成RAID。 為了看看直接和主機連結以及透過外接盒再接上主機板,儲存裝置是否會有效能上的差異,我們分別安裝了crucial M500 480GB SSD,以及WD Red 1TB HDD並透過CrystalDiskMark軟體來進行測試。前者的分數在裸裝下:讀取491.6MB/s、寫入439MB/s;裝入外接盒後:讀取495.6MB/s、寫入441MB/s。後者的分數在裸裝下:讀取116.6MB/s、寫入115.9MB/s;裝入外接盒後:讀取116.7MB/s、寫入69.35MB/s。從上述測試分數可以發現,SSD在裸裝和外接盒裡的分數幾乎沒有差別,但HDD的寫入速度在外接盒中出現掉速的情況。 而風扇轉速調整在Auto和High時所產生的風切聲差不多,調整到Low時便明顯小很多,一旦裝進機殼後就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了。整體來說,MB324SP-B的確是解決小機殼,以及活用5.25吋空間的最佳解決方案。 廠商名稱:Awesome - 和順電通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362-680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岱陽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實測開箱,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SSD的速度雖然快,但容量還是比不上傳統硬碟機,如果想要兼具高速與大容量的優點,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就能幫你達成。 岱陽科技(Sunnywill)所送測的這款硬碟加速卡是一款相當特別的產品,採用PCIe 2.0 x1介面,卡上有SATA與mSATA(位於介面卡背面)插槽,除了可以將SATA或mSATA介面SSD轉接成PCIe使用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將SSD當作快取,用來加速傳統硬碟機存取檔案的速度,等於是讓SSD+HDDD合體變成Hybrid混合式硬碟。 成功將SSD安裝在SW-8013 GT硬碟加速卡上,並且也安裝到電腦後,硬碟快取功能並不會自動啟動。要啟用硬碟快取功能還必須在Windows中安裝岱陽科技提供的HybridDisk軟體(可從廠商官網下載)。 建立快取硬碟時則可選擇要使用增強模式或最大化模式。預設使用增強模式。使用此模式時,資料會同時寫入到傳統硬碟與SSD,因此資料不會有遺失的風險。在效能表現上,讀取速度會接近SSD速度,但寫入速度則維持傳統硬碟的速度。 最大化模式則是效能最佳化的模式,讀寫速度的表現都會接近SSD。在此模式下寫入資料時會先寫入SSD,之後再以延後寫入的方式將資料寫入到傳統硬碟。如果這時候突然斷電,或SSD被不正常移除,資料因為還沒寫入到傳統硬碟中,就有可能會遺失。為了資料的安全,建議還是使用增強模式。 為了測試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是否對於傳統硬碟機的存取效能有所幫助,編輯使用了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當作主要硬碟,安裝了全新的Windows 8.1 x64作業系統,使用Plextor M6 Pro 256GB當作快取硬碟,並透過CrystalDiskMark、PCMark 7來測試存取效能,以及BootRacer來測試啟用快取硬碟之後的開機速度差異。 CPU:Intel Core i7-4790K@ 主機板:GIGABYTE GA-Z97X-Gaming G1 記憶體:AVEXIR DDR3-1600 4GBx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DPS G 750W 主要硬碟: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 快取硬碟:Plextor M6 Pro 256GB 作業系統:Windows 8.1 x64 從測試結果可明顯看出,在啟用增強模式之後,傳統硬碟的讀取速度有明顯增加,但寫入速度則沒有變化。若啟用最大化模式,讀取與寫入則都會增加許多。 接著我們也使用PCMark 7來進行測試,了解在啟用快取硬碟之後,實際應用上到底是否有加速的效果。從測試結果看來,加速效果確實還不錯。 為了測試開機速度是否也有所差異,編輯使用BootRacer來進行測試。在未啟用加速功能前,傳統硬碟的開機速度大約是51秒左右,啟用增強模式後,開機速度可加快到34秒,使用最大化模式,開機速度則可縮短到20秒內。不過,實際測試時並不是每次開機都可以有這樣的表現,這與系統開機檔案是否有實際載入到SSD快取有關。 從效能測試成績來看,使用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確實可以幫助提升傳統硬碟機的傳輸效能與開機速度,雖然與SSD本身的速度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使用者可以不用擔心SSD突然掛掉。如果您對於SSD的使用壽命有所疑慮,但又想享受SSD帶來的高速,這樣的產品就非常適合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Sunnywill - 岱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3-666-2653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Seagate Enterprise NAS HDD 6TB速寫開箱,專為NAS設計企業級硬碟機!
市售的NAS機種大部分都是空機出售,也就是不含硬碟機,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要使用的硬碟容量與品牌。不過,一般硬碟的耐用度是根據一個星期使用5天,每天運作8小時來設計,但NAS大多設定為24小時全年無休運作,因此在選購搭配的硬碟時,就得要仔細挑選,若選中不適合的硬碟,可能就會經常遇到硬碟故障的情況。 針對NAS,Seagate推出了NAS系列硬碟機,但又分為NAS HDD跟Enterprise NAS HDD兩個系列。Seagate NAS HDD是專為1到8-Bay的家用或小型企業NAS所設計。Seagate Enterprise HDD則是用於最多16-Bay的機架式或直立式中小型企業NAS。與一般NAS HDD相比,專為中小企業用NAS所設計的Enterprise NAS HDD,容量從2TB起跳,最大容量可達6TB,這次Seagate所送測的,就是Enterprise NAS HDD硬碟中,容量最大的6TB機種。硬碟轉速為7200轉,快取記憶體為128MB,效能比一般NAS HDD更快,而且使用壽命也更長,MTBF高達1.2百萬小時。獨特的RAID Rebuild技術可加快RAID重建速度,透過演算法最佳化,也可以提升機架式解決方案中整體NAS的效能。 為了測試這款硬碟機的效能,我們將這顆硬碟安裝於桌上型電腦主機,測試在電腦環境中的存取效能。編輯使用HD Tune與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受惠於硬碟轉速高達7200轉,最大循序讀取效能達到227.9MB,最大循序寫入效能也有225.8MB/s,讀寫速度都非常快速。讀寫快速的優異表現,就算要存取大容量檔案也不用等待太久的時間。安裝於NAS之後,啟用RAID磁碟陣列,更可加快資料備份或還原的速度。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銳銨STARDOM SOHOTANK ST4-SB3速寫開箱,4-Bay硬碟外接盒新選擇!
銳銨科技所推出的STARDOM ST4-SB3,為一款具備4-bay硬碟槽的外接盒,外殼採用全鋁材質設計,前方的磁碟槽有安全鎖,欲開啟時只須利用隨附之鑰匙即可。此外接盒可支援eSATA與USB 3.0介面,提供6Gbps或5Gbps的最高傳輸效能,使用時必須另外插電,機身後面的8cm靜音散熱風扇會偵測運作溫度狀態而自動啟閉。 ST4-SB3可支援3.5吋或2.5吋的硬碟或SSD,就算只插一顆也能運作,單顆容量支援高達8TB,因此可以組成最高32TB的儲存空間。支援熱插拔功能,即使電腦正在運作中,只要硬碟沒有在讀寫資料,都可以隨時開啟磁碟槽,ST-SB3會自動重新掃描與偵測硬碟的連接狀態,讓電腦重新抓取硬碟。 在儲存模式方面,硬體本身僅支援JBOD模式。因此當4顆硬碟都接上去之後,系統會抓到4顆硬碟。使用eSATA介面時,主機板上或介面卡的SATA晶片必須要有支援Port Multiplier的功能,才能完整抓到所有硬碟。雖說可以利用Windows或Linux作業系統本身支援的軟體RAID來製作磁碟陣列,但此功能僅限在eSATA模式下,若改接到USB 3.0時,則磁碟機會認不到。這時使用時必須注意的地方! 產品型號:SOHOTANK ST4-SB3 硬碟支援:2.5"或3.5" SATA × 4 (單碟最大8TB容量) RAID模式:JBOD 傳輸介面:USB 3.0、eSATA 系統偵測:硬碟狀態偵測、系統溫度、風扇故障 最大連續電力:200W 尺寸:166 × 124 × 210 mm 重量:4.5kg 保固:1年 在效能方面,編輯將4顆WD Red 6TB硬碟裝入之後,測試單碟的循序讀寫速度可達166MB/s (eSATA模式)或180MB/s (USB 3.0模式),而利用Windows 7的軟體RAID建立RAID 0 (Striping)模式之後,4顆硬碟的循序讀寫速度可達234MB/s(讀) / 300MB/s (寫)。適合使用小機殼電腦,而又需要大量資料儲存的SOHO族、個人工作站使用。 廠商名稱:Awesome - 和順電通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362-680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
硬碟機再革命,NAS HDD專用型硬碟機全面來襲!
因為價格持續破盤下殺的關係,玩家終於有機會把電腦中的開機磁碟從傳統硬碟(HDD)換成了速度更快的SSD,甚至有些超級玩家、影像剪輯工作師、音樂後製人員還用SSD組成了RAID 0,就是希望達到快還要更快的目的;不僅如此,連企業市場也意識到了SSD的優勢,紛紛將儲存主機前端也換成SSD,以加快讀取效率。只不過儲存容量的成本是以每GB多少價格來計算,和動輒以TB等級起跳的HDD相比,SSD的成本還是太高;而雲端儲存雖然方便又沒有容量限制(只要口袋夠深,多少容量都可以買得到),但三不五時一直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公眾人物的私密影片、照片又被流出,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下個受害者,透過NAS自建個人專用私有雲的概念,越來越能被玩家接受。 目前WD、HGST、Seagate和Toshiba與都有針對NAS推出專用的硬碟機,讓玩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和產品。 WD有消費級用的紅標Red、Red Pro,以及適用於企業環境的Se、Re、Ae系列。Red的容量從1TB到6TB都有,價格也從2,290~8,890元,是容量最完整的產品線。Red Pro只有2TB、3TB和4TB三種規格加上都是5年保固,因此售價比較高從4,850~7,690元不等。而考慮到企業必須在效能、可靠性和高容量以及低總擁有成本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因此Se系列的硬碟馬達轉速都是7200RPM,但快取記憶體確有64MB和12MB兩種規格,128MB僅用在1TB產品上,其餘2TB、3TB、4TB都是64MB,售價也落在2,650~7,150元這個區間帶。Re系列則擁有最高182MB/s的持續資料傳輸率、高隨機I/O率,以及特有的TLER限時錯誤校正功能,很適合用來組成磁碟陣列,因此又分成SATA 6Gb/s、SATA 3Gb/s和SAS三種介面,容量從250GB到4TB都有,價格帶的分布也就更廣了。Ae屬於歸檔硬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資料硬碟,專門用來儲存不常被呼叫、取用的資料,因此硬體規格不需太高,但容量需要特別大,於是WD為此硬碟設計了漸進式容量升級概念,也就是說雖然規格表上寫的是6TB,但買到的硬碟實際可以用的容量可能是6.1TB、6.2TB或6.3TB,不過這類硬碟並不會在零售店家販售,因此玩家買到的機會不大。 HGST在消費級硬碟機分成Travelstar和Deskstar兩大類。Travelstar主要是針對筆記型電腦、外接式儲存裝置和可攜式遊戲系統等產品所設計,兼顧電源效率與效能;Deskstar則提供桌上型電腦內接硬碟解決方案,並有效能型、NAS桌上型與桌上型等三種產品可供選擇。而NAS專用的Deskstar NAS硬碟機容量最低從3TB起跳,最高為6TB,另外還提供2顆、4顆硬碟盒裝版,加速了採購上的便利性,硬碟機馬達轉速通通都是7200RPM、存取反應時間低於12ms、平均故障時間為100萬小時、3年保固;6TB和5TB的快取記憶體為128MB,4TB和3TB則是64MB。至於企業級硬碟市場,將會以氦氣硬碟Ultrastar He8為主,採用主流的垂直磁錄技術(PMR),提供8TB和6TB兩種容量規格。而最新的10TB氦氣硬碟,將結合新的疊瓦式磁紀錄(SMR)技術,提高單位密度容量,鎖定雲端和冷儲存應用設計的資料中心需求。 Seagate的NAS硬碟也有三種規格,Seagate NAS HDD是專為1到8-Bay家用、SOHO或小型企業NAS裝置而設計,容量有2TB、3TB、4TB,價格帶落在3,250~5,650元之間,3年保固。Seagate Enterprise NAS HDD則適用最多16-Bay的機架式/直立式中小型企業NAS儲存設備,從最低容量的2TB到最大容量6TB,平均故障時間120萬小時、主軸馬達轉速為7200RPM,快取記憶也升級到128MB,保固5年。而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便是專注於資料中心和大型資料分析應用之大量儲存,也就是儲存冷資料用,因此平均故障時間大幅提昇至200萬小時,且容量從1TB到6TB都有,有些還加入安全加密功能(或FIPS 140-2安全加密)功能。同時,Seagate還首創買硬碟送免費資料救援服務,也就是說購買的硬碟機上如果有標示著「+Rescue」符號,保固期內只要發生硬碟損壞或資料毀損的情形,便可享有一次免費的資料救援服務;除了還給你一顆新品(或良品)硬碟外,還會幫你把原本硬碟裡的檔案救出來放在外接式硬碟中寄還給你,是一項相當貼心的服務。 Toshiba的3.5吋硬碟機在玩家界中也頗負盛名,不過在這波NAS、雲端硬碟熱潮中,比起前面三家便顯低調許多。就Toshiba的規劃,Sonance系列可同時用於NAS備份、安全監控數位錄影機(DVR)、以及網路數位錄影系統(NVR)三種環境,並提供2TB、3TB和4TB三種容量,採用單碟1TB製程、快取記憶體為64MB、主軸馬達轉速為7200RPM、平均故障時間100萬小時,並提供3年保固,價格落在3,190~5,190元之間,光華商場店家與線上商店都可以直接買到。 要特別注意的是,市面上有許多注重在大容量、省電型的硬碟機,相較於NAS專用硬碟機價格雖然便宜,但這些省電型硬碟機在長時間不使用後會進入深層休眠狀態,安裝於NAS中使用時有可能會因此發生RAID陣列損毀的問題,而且並未考慮到NAS中多顆硬碟同時運作時所產生的共振問題,所以不建議用在NAS。另外,也有少部分廠商將NAS與硬碟機一起綑綁販售,在購買此類產品時要特別注意,考慮到硬碟機的保固問題,或許分開買會比較划算;因為綑綁販售的話,硬碟機的保固期就會變成跟NAS一樣,送修時也是整機送回NAS廠商,而不是硬碟機廠商。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Seagate NAS HDD 2TB速寫開箱,NAS應用機械硬碟的絕佳組合!
只要有網路,使用手機與電腦就可以存取NAS網路磁碟機,而且NAS又可以用來下載、架站,因此越來越多人使用NAS。市售的NAS機種大部分都是空機出售,也就是不含硬碟機,使用者可以自由選購搭配的硬碟。但是用在NAS的硬碟可不能亂選,選錯了可能過沒多久就遇到NAS資料毀損,RAID不斷重建中的慘況。為了因應使用者的需要,於是Seagate就推出了NAS HDD產品,穩定度與可靠度更上一層樓! 你可能會覺得好奇,NAS HDD與一般桌上型電腦硬碟有甚麼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一般桌上型硬碟預設的運作時間只有一週五天、每天8小時,而NAS HDD預設的運作時間則是一週七天、每天24小時,等於是全年無休。NAS在使用時通常也就是24小時開機運作,因此若使用桌上型硬碟,可能還沒到硬碟的保固期限就發生故障,導致資料毀損。針對NAS長時間穩定運作所需,Seagate NAS HDD搭載了NASWorks技術,支援自訂錯誤復原控制功能、進階電力管理以及雙平衡馬達,可降低震動對於硬碟影響,適合安裝於1-Bay 到8-Bay的NAS使用。 Seagate NAS HDD共有2TB、3TB、4TB三種容量可供選擇,硬碟馬達轉速為5900轉,緩衝記憶體則有64MB,提供三年保固。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高達1百萬小時,作業中防撞能力上限高達80G,穩定性相當不錯。就規格上來看,雖然硬碟馬達轉速只有5900轉,存取反應時間會較長,但NAS存取重視的是持續傳輸的效能,所以影響不大。容量最大達4TB,若需要更大容量就得要選購企業級硬碟機種,例如Enterprise Capacity與Terascale系列硬碟。 這次Seagate所送測的是5顆2TB版本的NAS HDD,編輯將四顆硬碟安裝於QNAP TS-453 Pro-8G來測試RAID 5模式下的效能,另外一顆則安裝於桌上型電腦上,測試在電腦環境中的存取效能。從安裝於NAS的效能來看,使用FastCopy程式測試4顆Seagate NAS HDD 2TB硬碟在RAID 5模式下,平均讀取速度可以達到99.90MB/s,平均寫入速度更達到109.81MB/s,表現相當優異。在硬碟休眠的待機狀態下,NAS耗電為17W,硬碟存取時的NAS耗電則變為37~40W。因此硬碟存取時的耗電瓦數並不高,相當省電。 在桌上型電腦上測試時,編輯使用HD Tune與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最大循序讀取效能達到178.2MB,最大循序寫入效能也有171.7MB/s,表現相當優異,讀寫速度都相當快。雖然說硬碟馬達轉速只有5900轉,因此HD Tunes測得之存取時間約在15ms,但其實也不慢,不過和7200轉硬碟相比,當然還是比較適合當作資料儲存碟使用。 根據光華原價屋報價,目前Seagate NAS HDD的市場行情,2TB為3190元、3TB為3890元、4TB為5490元,選購3TB機種相對划算。和一般桌上型電腦硬碟相比,也大約僅貴上幾百元,為了讓NAS可以擁有更穩定、更好的存取效能,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Awesome AWD-DPT01S3速寫開箱,USB 3.0雙槽硬碟外接座
這款硬碟外接座是由日商ASK CORPORATION所推出的自有品牌產品,國內是由台灣分公司和順電通負責銷售。此款產品具備雙硬碟槽的設計,所以可以一次安裝兩顆2.5吋或3.5吋的SATA硬碟,編輯使用最新推出的WD Green 6TB硬碟也都可以正常偵測與存取。要將硬碟安裝到硬碟槽也十分簡單,只要垂直插下去即可,要取下硬碟的話則是垂直往上提起。 此款產品採用USB 3.0介面連接,使用OCZ Vector 150 240GB進行測試,最高循序讀寫速度落在235~250MB/s之間,以USB 3.0介面的頻寬來說,稍嫌慢了一些。此款硬碟座最特別之處在於支援單鍵備份功能,只要長按前方面板的按鈕約三秒鐘,就可以把硬碟A的所有資料複製到硬碟B,因為硬碟B的資料會完全被覆蓋,所以要特別注意,別搞錯硬碟的位置。 型號:AWD-DPT01S3 支援裝置:SATA硬碟 硬碟尺寸:2.5吋或 3.5吋硬碟 內部介面:SATA 外接介面:USB 3.0 支援容量:最高至 8.0TB 產品尺寸:127 x 115 x 84 mm 保固:2年 使用單鍵備份時,不能以USB線連接電腦,也就是說只能連接電源線,否則無法進行備份的動作。而且硬碟B的容量也必須大於或等於硬碟A,否則無法備份。編輯測試時將OCZ Vector 150 240GB備份到Micron M550 1TB,183GB的資料量大約只花了不到十分鐘,相當快速。不過備份時只能前方面板的LED燈了解備份進度,如果未來能提供語音或提示音提醒備份程式已經開始或結束的話會更好。 廠商名稱:Awesome - 和順電通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362-680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HGST Ultrastar He8 8TB實測開箱,企業級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SSD(固態硬碟)問市至今,在效能展現出壓倒性的實力,當初可能會有使用者認為,一般硬碟機(HDD)的末日可能已不遠矣,但五、六年過去了,HDD現在還頭好壯壯,硬碟機市場還是每年持續穩定成長,硬碟機廠商雖然在幾波併購下,目前變成WD(West Digital)、Seagate和TOSHIBA三強頂立的局面,但各家在業積上還有不錯表現,SSD的強勢只是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和市場,中、短期來看,這樣生態還不會有劇烈的改變,而之所以HDD並不會被淘汰,最主要的因為還是在於在容量、效能、穩定性和價格上,HDD仍就目前具效益和可靠度的儲存裝置選擇。 6TB硬碟機才登場沒多久,8TB硬碟隨即跟上。事實上,高容量的6TB硬碟機,由於每家硬碟機廠商的策略不同,選擇從消費端出發的話,想敗家的玩家馬上可入手,對於品牌和產品當然會比較有感,但如此高容量的硬碟機多半都是企業級產品,除了價格較貴外,一般也較少出現在通路零售。以目前6TB硬碟機而言,已被WD收購為子公司的HGST最早發表Ultrastar He6,接著是Seagate的Enterprise Capacity 3.5HDD v4,但兩家都是定位在企業級的硬碟機,產品一般通路的能見度就沒有那麼高;反觀WD雖然最後才發表6TB的Red和Red Pro系列紅標硬碟機,但是是屬於應用在NAS的消費端產品,加上發表和開賣同步的策略,消費者馬上買到,因此WD的高容量6TB硬碟機可能反而對一般消費者有較為強烈的印象,只是6TB硬碟機才開始應用在消費端,更大的8TB硬碟機現在就要出來搶戲了。 2014年8月26日Seagatre搶先發表世界第一顆8TB硬碟,表明8TB硬碟已經正式出貨給特定客戶,並將在下個季度起全面供應,不過雖然搶先發表,但除了新聞稿外,我們並未獲得其它相關訊息,在官方網站上也沒有找到8TB硬碟機相關的規格或資料,技術宣示的意義可能比較大一點。時間過了半個月,HGST不落人後,在9月9日也發表了容量高達8TB的Ultrastar He8硬碟機,雖然一樣是企業級的產品,主要出貨的對象是企業和資料中心,一般零售通路不易買到,但PCDIY!仍向廠商借來8TB的Ultrastar He8硬碟機,讓玩家可一窺其效能表現。 增加硬碟機容量主要有兩種方式:提升磁錄密度(areal density),也就是單碟容量,或者直接增加碟片數量,兩者的技術突破具有挑戰性。前一世代提升磁錄密度的方式是採用垂直磁紀錄技術(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PMR),不過此技術延用至今,發展至單碟1TB容量已接近物理極限,資料磁軌和讀寫頭無法明顯縮小以增加磁錄密度,取而代之的技術更為精進的疊瓦式磁記錄技術(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SMR)和熱輔助磁記錄(Heat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HAMR)的搭配,讓磁錄密度能進一步推升,不過此技術各家廠商發展的狀況不同,目前也沒有過多著墨,Seagate已經將SMR導入產品中,相信其它廠商也都會加速跟進。 提升磁錄密度是增加硬碟容量最合適的方法,而增加碟片可能是提升容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不過設計上的難處也不低。3.5吋硬碟機有固定的尺寸,26.1mm是標準的高度,基於相容性,不可能為了增加碟片,讓硬碟機高度增加,而且碟片增加,多加的磁頭也需要空間,因此在固定的高度中,想多塞碟片是有難度的,同時碟片變多,旋轉震動力道也增加,穩定性也需要特別考量才能保持正常運作。過去一般大容量硬碟最多使用4~5張碟片,到了6TB世代,由於磁錄密度的長成漸緩,各家不約而同的都採用增加碟片的方式來提升硬碟容量,Seagate Enterprise Capacity 3.5HDD v4改良機構設計,移除3.5吋硬碟機中間的螺絲孔來增加內部可用空間,採用6片單碟1TB碟片達到6TB容量,最近開賣的WD Red的單碟容量已提升至1.2TB,6TB機種只用了5張碟片。 HGST是最早發佈6TB硬碟機的廠商,透過獨家的HelioSeal平台,創新採用氦氣(Helium,He)填充,由於氦氣密度約為空氣的7分1,使得相同空間中可塞入更多的碟片,Ultrastar He6硬是掛載了7張碟片來達到6TB的境界,完全把空間運用至極致,同時近期由於磁錄密度的提升,單碟容量跟著提高,最新問市的8TB Ultrastar He8硬碟機同樣為7張碟片。 氦氣填充是HGST Ultrastar He6 6TB獨家採用的技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可掛上7張碟片來提升容量,Ultrastar He6 6TB相較於之前不是採用氦氣的5碟片4TB硬碟機,容量提升50%,重量還變輕50公克,閒置功耗降低23%,使得每TB耗用瓦數也減少49%,運轉的噪音降低30%,温度降了4度,而同樣也是使用氦氣的8TB Ultrastar He8除了容量提升33%外,對比一般使用空氣的6TB硬碟機,最大的優勢是閒直功耗可再提升23%,容量上升,耗耗下降,使用每1TB所耗用的瓦數(W/TB)也更低,有44%的提升。此外,Ultrastar He8同樣也是完全密封式設計,氦氣完全不會外漏,並且可放入不導電的水冷液中冷卻,達到更好的散熱和靜音效果,並且能降低資料中心或企業的空調耗電成本。 我們這次借測的8TB Ultrastar He8型號為HUH728080ALE600,磁錄密度從之前6TB的每平方英吋544Gbits提升至664Gbits,因此一樣使用7張硬碟就能達到8TB容量;介面為SATA 6Gbps,轉速為7200R.P.M.,從型號上來看,這借測的這顆並不是採用AF 4K格式化的機種,仍使用較小的512Byte磁區,AF 4K格式為別的型號;快取容量加大一倍,之前6TB Ultrastar He6為64MB,8TB Ultrastar He8則使用128MB,有助於效能的提升。HGST Ultrastar He8為企業級產品,使用24x7(每天24小時,每週7天)的可用度和2百萬小時的MTBF規格來設計,工作溫度範為為5~60度C,產品有5年保固。 我們這次拿到的8TB Ultrastar He8硬碟機是在泰國生產製造的,時間為2014年4月,之前6TB Ultrastar He6硬碟機則是在新加坡製造,時間為2013年11月,兩款產品只差5個月,時間上相當靠近;硬碟標籤上所標示的5V運作電流為440mA、12V運作電流為550mA,韌體版本為1CA,8TB格式化實際化可用空間為7.27TB。 效能方面,因為磁錄密度和快取容量皆提高,傳輸率的的提升也較為明顯,之前6TB的內圈和外圈的讀取和寫入的平均值差不多都是145 MB/s,8TB Ultrastar He8則提升至180 MB/s,增加35 MB/s,約提升24.1%;不過存取時間表現較不一致,HT Tune讀取的6TB為12.8ms,8TB為13.1ms,HT Tune寫入的6TB為4.85ms,8TB為2.36ms,互有領先 溫度方面,我們在室溫為25度C的開放式平台上,8TB Ultrastar He8開機的溫度約為33度,全部測試跑過一輪後,溫度上升至42度,閒置1小時左右,溫度約為38度,提供讀者參考。 萬眾矚目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終於引進台灣通路市場,近日台北光華商場店家原價屋,終於看到了這款8TB硬碟機的報價。根據台北原價屋八德現代店店長王信雄表示,HGST硬碟機是最近才開始引進,目前五年保企業級6TB機種報價17000元(HGST Ultrastar He8 6TB,HUS726060ALA600),五年保企業級8TB機種報價21000元(HGST Ultrastar He8 8TB,HUH728080ALE600)。看到了8TB的報價之後,不禁擔心起,那麼,若要上10TB的話,Ultrastar Archive Ha10 10TB,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應該就是天價了。 當您認為6TB怎麼用得完,驚訝容量更大的8TB硬碟機這麼快就來時,事實上,HGST在發表8TB的Ultrastar He8硬碟機時,也同時宣告10TB硬碟機的樣品,而這款10TB硬碟機除了同也樣也是使用氦氣填充外,最重要是使用SMR疊瓦式磁記錄技術,使得儲存容量再突破,當然這是企業端的產品,消費端要看到會有較久的時間,不過隨著海量資料時代的腳步加劇,雲端、冷儲存、監控和資料中心儲存的資料只會多、不會少,而且增長的速度愈來愈快,更大容量硬碟機的催生在這些市場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最多人點閱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Seagate IRONWOLF 14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史上最強氦氣填充那嘶狼NAS HDD
- 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成為你EDC清單中的新成員吧!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可攜式外接硬碟開箱
- 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實測開箱,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
- 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希捷冷資料硬碟!
- 48顆壞25顆》威騰WD RE 3TB硬碟驚爆鬧機瘟,WD3000FYYZ死機地雷硬碟故障率高到嚇人!
- Seagate硬碟廣告:我也不想當死雞隊友啊,引爆玩家熱議!
- WD Gold 10TB金標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資料中心高效能機械硬碟!
- SSD安裝有學問,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的選擇!
-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東芝水貨機械硬碟!
-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