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
曜越發佈世界首創,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在今日很榮幸的為大家介紹全世界第一個記憶體結合水冷的產品—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自曜越踏入記憶體市場,我們持續創新創意並不停的突破極限,就是為了帶給消費者散熱效果絕佳和不同的產品體驗。全新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有效幫助散熱效能,同時也帶給玩家優秀的遊戲體驗。 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可以和TOUGHRAM RC記憶體模組兼容 (兩者分開販賣),其中包括水冷頭、水冷排、ARGB控制盒和三顆12公分高風壓風扇 (若使用RC360)或者兩顆12公分高風壓風扇 (若使用RC240)。另外,它還支援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微星Mystic Light Sync、映泰VIVID LED DJ及華擎Polychrome 內建5V可編程RGB插座之主機板連動,輕鬆控制個人RGB燈效。 曜越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產品特色: 支援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微星Mystic Light Sync、映泰VIVID LED DJ及華擎Polychrome軟體的內建5V可編程RGB插座主機板,玩家可透過上述之主機板應用軟體程式控制LED燈光模式。 曜越120mm水冷排風扇高風量扇葉設計提供最佳散熱效能,此外也搭配專1680萬絢麗LED導光圈和9顆可單獨控制的LED燈,同時可透過5V RGB主機板連動。 Floe RC360/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特別打造的大面積設計提高散熱效果。 專為DDR4記憶體模組設計的高品質水冷頭,底部採純銅材質,搭配高強度防腐蝕鍍鎳處理及拋光底部設計,有效防氧化抗腐蝕,達到優質熱傳導效能。 這款新產品可支援Intel和AMD最新的CPU,並採用高相容性通用扣具設計 (包括Intel LGA 1200 CPU插槽)。 蓋在記憶體上方的水冷頭套件有四個擁有36顆可編程LED燈的燈條,讓玩家任意搭配色彩。 Floe RC360/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支援曜越記憶體系列,包括TOUGHRAM RC DDR4系列記憶體3,200/3,600/4,000/4,400 MHz 8GB x 2,可支援安裝容量達32GB,適用於一般主流平台主機板4 條記憶體插槽。 嚴選高品質顆粒 記憶體晶片經嚴格篩選,提供穩定時脈與效能。 支援Intel XMP 2.0,只需設定BIOS一鍵超頻即可享受極速超頻效能。 曜越Floe RC360 / RC240記憶體及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將在今年Q3開始販售。它享有兩年全球用戶技術支持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曜越全新The Tower 100全景直立式迷你機殼,追求迷你 追求極緻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於2020曜越線上電腦展期間首次發布全新Tower 100全景直立式迷你機殼,雪白及極致黑共兩款。曜越身為電腦DIY領導品牌不斷創新創意,致力於創造完美的使用者經驗,今日推出第一款迷你型的全景直立式機殼。The Tower 100延續The Tower 900全景直立式機殼的經典元素,以打造和展現個人獨特水冷系統為主軸。The Tower 100機身雖小,但內部空間寬敞,可支援迷你ITX主機板,滿足空間有限的使用者,三面質感強化玻璃除了提供全視角的視覺饗宴,拆裝也方便,讓使用者輕鬆安裝內部系統。以及支援長320mm的顯示卡。全新The Tower 100全景直立式迷你機殼體積輕巧但功能齊全,帶給使用者極致的散熱與擴充效能。 曜越The Tower 100全景直立式迷你機殼 產品特色: The Tower 100擁有三面質感強化玻璃的側窗設計,拆裝也方便,讓使用者輕鬆安裝內部系統。 上方一組超高速USB 3.0和兩組USB2.0傳輸埠,為使用者帶來直覺方便的操作體驗。 左側強化玻璃設計,不僅可保護PC內部硬體,耐用品質高,也讓內裝系統一覽無遺,讓玩家打造個人的獨特風格。 系統散熱部分,上方可安裝12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達到整體優異的散熱效能。 小巧精緻的整體設計在系統擴充上一點也不遜色,支援高180mm塔式CPU散熱器、顯示卡長度320mm和160mm的電源供應器,以及2.5吋與3.5吋擴充裝置。 曜越The Tower 100全景直立式迷你機殼預計第三季在曜越授權的經銷商及代理商正式開放預購。該產品享有三年的全球用戶技術支持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機殼開箱,再次定義低調典雅的時尚美學!
玩家在挑選機殼可以分為兩派:一派喜愛華麗燈光效果,另一派則喜愛低調簡約設計,對於喜歡後者的玩家來說,Fractal Design絕對是他們心目中首選品牌之一,特別是其中的Define系列,絕對可以說是該公司的一大代表性機殼,如今Define系列正式迎接了他們的第七代產品,就讓小編親自開箱介紹,來一探此系列經典不敗的秘密吧! 這次的Define 7推出三種不同大小尺寸的產品線:Define 7 Compact系列、Define 7系列與Define 7 XL系列,其中Compact尺寸能夠對應最大ATX尺寸的主機板,而體型最大的XL則可以對應到伺服器級的SSI-EEB超巨型主機板!並都提供非側透、燻黑玻璃、全透玻璃等細部選項供玩家搭配,而小編這次開箱的是Compact版本。 在外觀上,Define 7 Compact繼承了系列低調典雅的外觀特色,因為採用側面進氣的風流設計,讓正面可以放下一整片黑色的金屬髮絲紋擋板,除了頂端一條細縫最為主機運作指示燈外,就沒有其他的燈光元素了,對於不喜愛RGB光害的玩家可以說是一大福音。 除了低調的設計之外,豐富的擴充性也是該系列的招牌特色,光是機身頂部的I/O埠就提供了4個USB Type A(2個USB 2.0、2個USB 3.2 Gen 1)、一個「USB 3.2 Gen.2」 Type C、3.5mm耳機孔與麥克風孔各一個,讓玩家不必冒著頭撞到桌子風險去使用主機背面的I/O,直接透過前面板就能輕鬆優雅的連接大量周邊裝置。 Define 7 Compact機殼與許多精品機殼一樣,採用高度模組化的設計,側板、前面板、機殼上蓋、硬碟架等,通通都可以拆下來,但光只是能拆下來還不稀奇,Fractal Design還讓這些零件盡可能的使用無螺絲的設計,在整個拆卸的過程中,除了電源供應器的擋板和硬碟架之外,就幾乎沒有需要使用螺絲起子的地方了,Define 7 Compact可以說是連細節都要將極簡主義發揮到最大極限,讓主機在視覺上沒有任何冗餘的元素。 模組化設計的好處就是玩家能夠擁有高度組裝性,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調整電腦零件的配置,Define 7 Compact自然不會是例外,除了預先替玩家在前面板與機殼後方安裝好的140mm與120mm風扇外,玩家亦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將前面板的風扇進一步擴充成2顆140mm或3顆120mm的風扇,若是高階玩家想要換成280mm或是360mm的一體式水冷也是完全沒問題的,而機殼底部的部分,玩家如果沒有打算特別擴充硬碟的話,也可以取出硬碟籠,置換成120mm的風扇。 此外Define 7的頂部也相當頗具巧思,如前文所說的,它是可以拆卸的,玩家可以將它拆下之後,換成配件盒中附贈上的孔洞上蓋,除了能夠進一步增加透氣效果之外,也可以再加裝2顆140mm/120mm風扇,或是最大240mm的一體式水冷,如此充足的風扇改裝空間讓玩家不用擔心側面進氣在散熱方面的問題。 除了散熱,對於高階玩家或是創作者來說,硬碟的擴充性也是相當重要的,機殼的右側下方提供兩顆硬碟,而機殼左側的部分,除了可以掛置兩顆2.5吋硬碟外,加上硬碟籠之後,還能再放入兩顆2.5/3.5吋硬碟,如果在配上主機板提供的M.2插槽,想要組出一台有十TB以上硬碟空間的主機並非難事(難的是沒錢…) 至於改裝精神沒有那麼強烈,只想單純買個好看好用的機殼凸顯品味,Define 7 Compact也有對於這樣的需求的玩家提供周全的設想,利用高模組化的特性,整個機殼的防塵濾網都相當容易清潔維護,特別是底部防塵網既不是磁吸式,也不是固定式,而是抽換式的!玩家不需要將機殼放倒,只要從前面版的底部一拉,就能抽出整片濾網,讓一般機殼難以處理的清潔死角,也能輕易照護。 此外為了減少機器內部運作所發出的噪音,主機還特別在前面板、左側側板與無開孔上蓋的內部加入吸音海綿,從而減少震動和風扇馬達所發出的噪音,以營造出寧靜舒適的工作環境。 一個良好的簡約設計的不能僅止於外觀,而是要連組裝都要展現出精巧之美,特別是整線的部分,很多機殼往往只注重在零件安置的空間,而忽略整線的重要性,造成玩家想整線卻無從下手,不整線又無法把側板蓋起來的窘境。 Define 7 Compact自整線方面,預先為玩家準備好了魔鬼氈束帶,並且很貼心為玩家整理好了前面板I/O的排線,讓一般玩家只需要針對CPU、顯示卡與主機板供電的排線即可,加上模組化的設計,對於組裝電腦的新手來說,還能藉由剃除沒有用到的機殼零件來獲得更多的走線空間,在DIY Friendly這一塊做得也是頗為出色。 開箱的最後,自然是要讓玩家看看實際組裝後的樣子,考量到現在的電腦產品要完全避開RGB還是有一點難度的,所以小編刻意選用支援RGB的CPU風扇與記憶體來讓玩家看看RGB的燈效配上機殼的效果,藉此讓想敗家的玩家能夠有個選購側透與否的依據。 Fractal Design新推出的Define 7 Compact不僅僅只是在外觀上追求,還要讓一款機殼能夠從安裝開始便兼具簡約與效率,利用幾乎無螺絲的模組化設計,在創造出毫無冗贅元素視覺美感的同時,還注重如何提高擴充性、安裝便利性與後期維護簡易性,讓不論是改機狂人或是入門新手,都能夠擁有一台裡外兼具的時尚主機,而這正是Define系列的堅持與它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廠商名稱:Fractal Design| 官網: 台灣代理商:鈦宇數位 官網: 電話:0800-822-555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Fractal新款Define 7 Compact,為極致效能重新定義
新產品Define 7 Compact承襲當代7系列設計的最強功能,並將這些功能擺在便利緊密的框架設計中。Define 7 Compact的多功能開放式配置,在可使用全尺寸ATX硬體的情形下,讓您極致利用小巧空間,滿足您的實際需求。 可互換式頂板可讓您在實心鋼板與通風蓋板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實心鋼板可以充分抑制噪音,而通風蓋板則可進行額外的散熱。頂部散熱框架可完全拆卸,以便對內部元件進行前所未有的便捷操作,五個前端埠(包括一個USB Type-C)代表您不會因為空間小而犧牲了擴充性。此外,零件和冷卻支援等各方面已做强化。Define 7 Compact可以充分滿足您的需求。 一系列的獨特配件,讓Define 7 Compact更臻完美。其中包含多功能支架與SSD硬碟支架,幫助你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裝機體驗。 內部空間緊湊且寬敞,可容納ATX、mATX和mITX主機板 頂部裝上240mm的散熱器時,GPU長度可達360mm;前方裝上360/280mm散熱器時,GPU可達305mm 支援安裝兩個2.5吋/3.5吋硬碟;最多四個SSD(含兩個SSD支架) 頂板可輕鬆地從實心鋼板轉換為過濾通風鋼板 新式可拆卸頂板設計,方便打開機殼內部,進而輕鬆安裝和理線 最佳化的靜音結構,具備工業等級吸音式前面板、頂板和側板 髮絲紋鋁質前面板和卡扣式頂板,外觀乾淨俐落、精美 最多可安裝120 mm風扇7個或140 mm風扇4個(包括Dynamic X2 120 mm風扇1個和140 mm風扇1個) 五個前端USB埠,包括一個USB 3.1 Gen 2 Type-C,具備快速充電支援功能,傳輸速度可達10Gbps 無縫式擴充插槽可確保無障礙連接,從而輕鬆地進行安裝與線路連接
-
曜越帶來DistroCase 350P,中直立式強化玻璃水道板機殼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在今天為廣大玩家帶來一款極具創意的機殼–使用水道板做為機身的DistroCase™ 350P中直立式強化玻璃水道板機殼,提供玩家和改裝愛好者完整的水箱幫浦功能及水路設計。DistroCase™ 350P水道板機殼的48顆LED燈都能夠透過TT RGB PLUS生態系軟體、ARGB主機連動板軟體或者NeonMaker燈光編輯軟體,使燈光控制更容易。玩家可透過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微星Mystic Light Sync及華擎Polychrome之主機板應用軟體程式控制切換燈光模式。同時也可以使用曜越專利TT RGB PLUS軟體,加上內部支援的TT 人工語音聲控系統、亞馬遜Alexa聲控軟體和雷蛇Chroma,享有更加便利的燈光控制方式。 2020曜越線上電腦展 相關資訊: 6/2 – 6/4英文直播:Thermaltake Facebook Page,Thermaltake Global YouTube 6/5中文直播:曜越科技台灣臉書粉絲團,曜越電競YT 活動官網:https://expo2020.thermaltake.com/ 承襲曜越企業使命“致力於創造完美的使用者經驗”,秉持著對DIY創作及Modding 改裝的熱忱、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以及追求全方位卓越創新的渴望,曜越創立了頂級產品“TT Premium”,並同時設計專屬的識別標誌,以「高級質感、獨特設計、多樣組合及無限創意」為四大核心價值來實現其理念,TT Premium頂級產品讓使用者可提升系統效能並保持在最佳狀態! “Tt LCS Certified”水冷認證是曜越特地為專業級玩家打造高標準水冷等級的認證標誌設計,凡是經過曜越專業測試可相容的水冷散熱系統,皆會給予此認證標誌,我們的標準將會符合玩家對水冷系統的期待,並體現HARDCORE硬派極限風采的終極表現,“Tt LCS Certified”水冷認證確保曜越機箱具備優良散熱效能以及高度水冷擴充性能! 曜越DistroCase™ 350P中直立式強化玻璃水道板機殼 產品特色: DistroCase™ 350P中直立式強化玻璃水道板機殼由幫浦、水道板和強化玻璃三大部分組合而成。做為機身的水道板採用PMMA材質,堅固耐用且透視度佳。內建的D5 幫浦確保水冷液順暢地流動,並提供穩定可靠、品質優良的散熱效果。此外DistroCase™ 350P內建的48顆LED燈可以透過TT RGB PLUS生態系軟體、NeonMaker燈光編輯軟體、ARGB主機板連動軟體控制燈光與燈效,讓每個玩家皆能暢玩RGB燈光效果,體驗與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節奏。 支援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微星Mystic Light Sync及華擎Polychrome軟體,並僅支援內建5V addressable RGB插座之華碩、技嘉、微星及華擎主機板,玩家可透過上述之主機板應用軟體程式控制切換燈光模式。 可與所有TT RGB PLUS生態系統的產品,包含CPU/VGA水冷頭、AIO CPU散熱器、電源供應器、LED燈條、電競鍵鼠耳機與周邊設備等產品進行連動,來打造專屬於您的RGB燈效系統。 NeonMaker是一款優異的RGB燈效客製化應用程式。這款軟體提供消費者豐富的預設燈效做使用外,也可讓大家發揮自己的創意來調整LED顏色與燈效,打造專屬的燈光視覺饗宴。 它是一款完全開放式的機殼,無論是從正面或背面內部零件都一覽無遺。5mm厚度強化玻璃是業界可達最厚的厚度。且和一般市面上可看到的機殼不同,整片的玻璃面板使玩家展現出RGB配件、改裝實力和美感。 機殼的面板提供了兩組超高速USB 3.0和兩組USB2.0傳輸埠,讓消費者能夠方便操作。 曜越DistroCase™ 350P水道板機殼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發售。該產品享有三年的全球用戶技術支持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曜越推出Core P8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一款可變身的機殼 並可安裝高達18顆風扇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旗下Core系列機殼再添加一款新產品–Core P8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正面、側邊和頂部三面皆採用4mm厚的強化玻璃,Core P8既是一台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也能夠拿掉頂部和正面的面板使其變成開放式機殼。此外,它也被設計成是可以擁有兩種不同擺放方式的產品:玩家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壁掛式或者直立式的展示方法。曜越的這款新機殼可裝載高達18個12公分風扇,或者12個14公分風扇;加上安裝在機殼頂部、右側和底部的磁吸式防塵濾網,在維持清潔的同時,也確保了良好的通風功能,提供了極好的散熱效果。除了氣冷外,Core P8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也同樣支援Pacific Core P5機殼專用DP-D5 Plus馬達水道板水箱幫浦組,大幅加強散熱功能。除此之外,還有顯卡支架彈性擺放設計和PCI–E延長線,讓玩家能夠彈性擺放顯卡;以及模組化架構機身跟內部大空間,是一款適合創意玩家的機殼。 曜越Core P8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預計今年第二季正式發售。該產品享有三年的全球用戶技術支持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曜越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問世,經典機殼縮小 功能不縮水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旗下新品–曜越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於今日亮相,共有黑色和白色兩款。在先前曜越曾推出第一台以直升機為設計概念,一發佈就引發爆表的討論度的AH T600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AH T200就是AH T600的縮小版。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配有兩組超高速一個Type C接口、USB 3.0和高清晰音源孔。外型上一樣以直升機為設計概念,上方中間座艙設計為三面3mm厚的強化玻璃,機身採用金屬材質製造,特殊氣孔造型設計,多開孔與線條的搭配完整呈現出整體風格;而在左右各有一面4mm強化玻璃製成的轉軸式門,不止提升了空氣的流動性和內部組裝的方便程度,同時還可直接展示改裝的成果。機殼全模組化設計使自身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可讓玩家隨心所欲的改裝。散熱方面,它在正面和頂部可以搭載共4個14公分風扇,或者偏好水冷的玩家也可以選擇在正面加裝一個280mm水冷排。對於喜好小巧並有著非常規外型機殼的玩家,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20曜越線上電腦展 相關資訊: 6/2 – 6/4英文直播:Thermaltake Facebook Page,Thermaltake Global YouTube 6/5中文直播:曜越科技台灣臉書粉絲團,曜越電競YT 活動官網:https://expo2020.thermaltake.com/ 承襲曜越企業使命“致力於創造完美的使用者經驗”,秉持著對DIY創作及Modding 改裝的熱忱、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以及追求全方位卓越創新的渴望,曜越創立了頂級產品“TT Premium”,並同時設計專屬的識別標誌,以「高級質感、獨特設計、多樣組合及無限創意」為四大核心價值來實現其理念,TT Premium頂級產品讓使用者可提升系統效能並保持在最佳狀態! 結合強化玻璃的開放式設計 機身由金屬材質加上強化玻璃所組成,在前方頂部的3mm強化玻璃和左右兩側的4mm轉軸式強化玻璃讓人能一眼看到裡面的硬體設備;背面的開放式設計也可直接秀出內部的硬體和水冷系統,乾淨整潔的同時也具備可觀的擴充性。 機殼的面板提供了兩組超高速USB 3.0、一個Type C接口、高清晰音源孔、重開機按鍵,和一個電源按鈕,讓消費者能夠方便操作。 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可在機殼正面裝載一個280mm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可支援Micro ATX主機辦,並且容納長150mm塔式CPU散熱器、顯示卡長度320mm、180mm的電源供應器長度的安裝空間,還可同時安裝多個3.5”/2.5”儲存裝置,是一款硬體擴充性極高的機殼。 曜越AH T200小型強化玻璃機殼將在今年第三季正式發售。該產品享有三年的全球用戶技術支持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曜越Toughpower PF1白金牌認證電源供應器 650W/750W/850W
高階電腦DIY、電競和記憶體品牌曜越於2020曜越線上電腦展期間,推出Toughpower PF1白金牌認證電源,650W/750W/850W共三種瓦數。Toughpower PF1深度140mm x寬度150mm x高度86mm,小巧精密的機身不佔空間,增加機殼內部空間使用與理線空間。Toughpower PF1系列注入最新科技,單面SMD 電路板設計可有效集中電源所產生的熱能於一面,提升電源整體散熱效果。另外風扇的零轉速模式降低系統噪音,而低漣波雜訊16ms,帶給使用者完整的安全保護機制。Toughpower PF1白金牌系列符合80 PLUS白金牌認證搭配並採用優質全日系電容。曜越Toughpower PF1 650W/750W/850W白金牌認證電源系列帶給使用者優異的高效能及穩定度。 6/2 – 6/4英文直播:Thermaltake Facebook Page,Thermaltake Global YouTube 6/5中文直播:曜越科技台灣臉書粉絲團,曜越電競YT 活動官網:https://expo2020.thermaltake.com/ 曜越 Toughpower PF1白金牌電源系列 產品特色: 單面SMD 設計,集中電源運轉時產生的熱能於單一一面,電源另一面的PCB板上無任何IC晶片。當冷空氣透過120mm液壓軸承風扇吸入吹入電源內部時,可達到整體均勻散熱的效果,保持電源維持在低溫狀態。 當電源供應器在低於20%負載下,啟動零轉速模式可使風扇靜止,有效降低系統噪音;而在系統負載超過20%後,風扇會自動運作,以維持散熱效能。 +12V、+5V或+3.3V電壓不論在任何負載下,漣波雜訊都低於30mV,提供玩家電腦系統乾淨穩定的供電品質 。 為求電壓穩定度,輸出電壓波動範圍維持在±2%內,優於Intel規範的<±5%標準,維持高品質電壓輸出狀態。 高品質100%全日系電容具備低電阻,優異的高效能及穩定度,可延長使用壽命及提升產品耐用度。 Toughpower PF1白金牌電源系列可達92%的轉換效率,並通過80 PLUS®金牌認證。 曜越Toughpower PF1白金牌電源系列預計6月在曜越TT Premium官網(ttpremium.com)開賣。Toughpower PF1白金牌電源系列提供10年終身保固,並享有全球用戶技術支援和保固服務。價錢請參考曜越官網或詢問公關部及當地業務。
-
Fractal Design Era ITX機殼開箱試用及溫度測試,簡約時尚設計、兼具外觀及實用性!
ITX機殼最近真的紅到爆!先前用技嘉推出的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搭配Fractal Design推出的Era ITX機殼做時,就有玩家在敲碗Era ITX機殼的相關介紹,小編聽到了大家的心聲,開箱這不就來了嗎~ Fractal Design以往就以做精緻類型的電腦周邊零組件有口皆碑,這次Era ITX的推出更是一出現就驚豔全PC界,除了一般的遊戲玩家以外,就連創作者們也對這外觀趨之若鶩,甚至小編周圍有玩家透露打消了原本想買遊戲主機的念頭,反而「因為這機殼想組電腦~」的都有,可見Era ITX的魅力。 會這麼吸引人自然還是因為第一印象有關,Era ITX機殼本身對應Mini-ITX主機板大小,因此在內部空間上僅16公升,加上主要材質以鋁製金屬為主,搭配五種主要顏色做搭配,小編知道大家最愛的應該是白色的版本,不過目前已經賣到缺貨惹QQ,因此這次收到的版本是鐵灰色,不過同樣也有最吸睛的實木上蓋就是了。 接著我們將左右兩側的保護蓋卸下看看內部的空間配置。這邊值得注意的是,左右兩側的外蓋是使用鉚釘的設計,只需輕輕施力即可卸下,這也減輕玩家自組DIY時的負擔。 由於最近ITX系統實在太紅了,相信有些玩家可能也對這類型系統有些躍躍欲試,小編剛好藉由Era ITX幫大家介紹一下ITX機殼組裝時可能需要注意的特點。 ITX機殼最重要的關鍵自然就是空間、散熱和擴充這幾點,尤其ITX機殼體積小的關係,在減少占用桌面空間的同時,卻不像ATX機殼能夠輕易做好完整擴充和升級,這點玩家在選擇前必須先有這樣的意識。 ITX機殼輕巧的外觀下,在DIY升級能力方面,雖然多數時候其實是看主機板有沒有支援更多的PCIe插槽、M.2空間,甚至散熱風扇接頭、擴充能力等等,但其實另一個主因也在機殼大小,尤其部分主打外觀時尚精巧的機殼更容易在空間佈局上和一班機殼不同,玩家在安裝前就該先考慮未來的空間布局。 以這次我們用來搭配的Fractal Design Era機殼來說好了,在外觀上來說它完全就是專業創作者的終極夢想,不只有流線的線條外觀,同時在上蓋部分安裝木板材質設計後,質感更是完全爆棚。內部的配置走位上,其實也提供了水冷 / 氣冷、全尺寸顯示卡、ATX / SFX電供和硬碟空間的擴充等等設計,不過在各方面的組合搭配下還是有些許的限制。 舉例來看,這次小編在組裝上碰到的最大瓶頸在電供和顯示卡之間的取捨,常見的電供基本上都是以ATX機殼大小作對應,該電供基本尺寸也會拉比較大,但相對來說就能滿足許多擴充空間,包含獨立的CPU、VGA供電孔,或是更多的SATA連接埠、PCIe供電等等,同時高階版本也會做到全模組化的設計,方便玩家客製化DIY。然而,如果我們將ATX尺寸大小的電供放入Era機殼的話,雖然大小上兩種尺寸電供它都支援,但問題就在於這樣一來電供底部用來接電的各式電源孔(CPU、PCIe、SATA)等都會沒有足夠的空間安裝全尺寸顯示卡,轉而需安裝短版顯示卡才能對應。 當然對玩家們來說,如果想要同時安裝水冷和全尺寸顯示卡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就是將電供的尺寸換成SFX大小,以標準尺寸來說,ATX電供平均長寬高都在150 x 86 x 140 mm(寬x高x深),而SFX則是在125 x 63.5 x 100 mm,整體來說在各方面都會小上一截,雖然體積縮小、能夠提供的電源供應選擇就相對有限,但在這個系統的建置下(水冷散熱器、全尺寸顯示卡)還是足夠應付的,不過目前市場上SFX的電供相對來說比較少,畢竟即便是小型ITX機殼也普遍會提供ATX電供支援,因此玩家們在選擇時要稍微找找。 其實這個考量點很簡單,最基本的就是玩家需要多少效能,普遍來說全尺寸顯示卡的效能都會比短版高,再者,短板顯示卡因為長度限制的關係,基本上都會只有單一風扇做散熱(部分甚至不提供獨立風扇...),但全尺寸基本都是雙風扇起跳、常見的更是達到三風扇設計,在散熱效果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玩家在選擇時也是需要考慮。 再者,以Era機殼為例的話,由於它提供給顯示卡安裝的位置位於機殼內下半部,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的帶來主機板視覺上的整潔,但相對來說就是下半部本身有提供一個240mm空間的散熱建置區,即便玩家是選擇短版顯示卡做搭配,只要下方有安裝顯示卡,在一般情況下就無法額外安裝底部的氣冷風扇強化(自行DIY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有鑑於此,玩家在購買ITX機殼時也需要考慮:需不需要獨立顯示卡?還是只需要作為一般文書機使用,如果是後者的話,其實會有非常寬裕的空間作散熱系統的建構,機殼內部上、下和後方都有提供風扇空間可使用。但本文是以作為創作者小型工作站為目的,因此在配置上仍會以追求獨立顯示卡為主。 除了選擇SFX電供以外,玩家如果希望能在ATX電供下仍安裝全尺寸顯示卡的話,以Era機殼來說,另一個辦法就是將水冷散熱換成傳統氣冷散熱,Era機殼針對處理器風扇散熱器的高度限制落在最高120mm,基本上是足夠應付一般常用的眾多氣冷散熱器高度,不過這時候玩家如果有額外安裝HDD硬碟打算的話就要注意了,如果安裝3.5” HDD的話,Era在氣冷高度的限制將會限縮到70mm,雖然說目前M.2 SSD的價格和速度都比HDD更值得考慮,但如果真的有需要的話玩家在購買ITX機殼時,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點之一。 如果說換裝氣冷散熱器(高度也控制得宜的話)的話,基本上就能完美滿足玩家對於「ATX電供+全尺寸顯示卡」的需求了,甚至如果玩家手邊找得到的話,也可以額外在機殼上方安裝兩顆120mm氣冷風扇做額外的散熱系統加強。 另外散熱要考量的還有氣流的走向問題,最簡單的設計就是一進一出,舉例來說,如果玩家想要單純使用一組240mm水冷走在機殼上方、但不額外再安裝風扇的話,那麼原先機殼後方提供的單一120mm風扇,基本上就該把氣流朝外吹出,以便帶走處理器上方周圍積累的廢熱。 但話說回來,當玩家更換成氣冷風扇以後,需要考慮的一點,自然就變成機殼散發出的噪音影響,畢竟如果使用水冷散熱的話,整體產生的噪音分貝數,一定會比使用傳統氣冷低,但這一方面就必須看玩家們的忍耐程度到哪裡了(笑~),畢竟如果玩家是想要作為電競機使用的話,其實多數時候都會戴上耳機來遊玩,風扇產生的噪音就比較聽不到了。(除非室友抱怨XD!) 這邊也要再考慮的地方是,除了水冷 / 氣冷散熱之間的噪音分貝,顯示卡本身在高壓的環境下,也是會有一定程度的風扇分貝產生,因此最終如果玩家想要組裝具備顯示卡的ITX系統的話,基本上也仍然是會有一點分貝問題產生,這點玩家在組裝時要注意。 接下來就是ITX機殼最重要的關鍵點,也就是機殼的散熱能力,小編以ROG RYUO 240水冷散熱器搭配機殼原本配置的後置80mm風扇做示範,藉由AIDA64Extreme針對處理器、記憶體、SSD和顯示卡做燒機測試,並記錄其溫度的變化表現分析。選擇的處理器為Intel Core i7-10700KF、顯示卡則是NVIDIA GeForce RTX 2080。 測試的環境都在室溫約26度的空間內,機殼本身則是以3種情境進行測試:(1) 將機殼兩側側蓋、上蓋都卸下,直接以近裸機的方式進行溫度紀錄;(2) 將機身兩側側蓋裝上,頂部以網狀散熱上蓋做紀錄;(3) 將上蓋置換成實木上蓋做紀錄。透過這3種情境,玩家可以解Era ITX機殼本身的散熱效果。 從散熱能力對照表來看,Era ITX在近全裸機下的散熱效果最佳(預期中的結果),平均處理器溫度在80度左右,處理器過程中並未出現降頻的問題,至於將網狀上蓋蓋上以後,溫度則是友直線上升的趨勢,實木上蓋蓋上後也有相同結果(溫度更高些),建議玩家購買後,可根據狀況自行更換上蓋材質,網狀上蓋雖然視覺上不及實木上蓋好看,不過散熱效果上來說還是足夠使用的。至於實木上蓋的話,小編會建議冷氣房室內溫度可能要控制,否則的話,就是稍微下修一下硬體規格,例如單純僅以處理器內顯晶片做影像輸出,並在底部將顯示卡置換成額外的空冷散熱設計,在整體的散熱效果上會有更好的結果。 雖然說ITX系統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一定的玩家熱愛,畢竟小巧可愛的外型以及不佔過多桌面空間的設計,加上如果是自行組裝的話帶來的成就感(?),確實也很難不讓人愛上它們~而Fractal Design推出的Era ITX,更是在視覺上將小機殼帶至另一個境界,將傳統簡單外型的機殼,走向精緻時尚的簡約質感外觀,再搭配實木上蓋更添精品風貌,硬體搭配得宜下,絕對會是居家環境或專業視覺創作者的一大飾品(沒錯~是飾品!)。內部的硬體空間規劃也是十分得宜,不過雖然說Fractal Design讓Era ITX能夠通吃ATX和SFX電供,不過建議玩家在組裝時還是盡量選擇以SFX尺寸為主,這樣一來,才能完整解放其效能潛力。 廠商名稱:Fractal Design| 官網:https://www.fractal-design.com/ 台灣代理商:鈦宇數位 官網:http://www.tiyu.com.tw/ 電話:0800-822-555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1.9kg極致輕量大有內涵、搭載200W金牌電供及絕佳散熱特色,InWin B1迷你ITX機殼開箱
在電腦的DIY市場中,除了一個比一個還要誇張炫砲的巨大主機之外,也有不少玩家樂衷於組裝嬌小可愛的Mini ITX小主機,除了價格相對於筆電或迷你PC便宜且彈性外,也同時保有小巧玲瓏的特性,可以輕易地放置在家中的各個位置,若搭配適當的機殼,看起來還能為居家裝潢帶來加分效果,像是本次要來開箱的InWin (迎廣) B1機殼,便是一個以這樣的概念為主打的產品。 機殼大廠InWin新推出的B1,在設計上不走一般電腦機殼常見銳利、方正堅硬質感設計,而是走圓滑、流線的「鵝卵石」形狀造型,打破一般玩家對於電腦主機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加上可以直立或橫放的設計,更讓它能輕易安置在家中的任何空間中,以融入居家風格。其簡單乾淨的外型,甚至有可能讓人誤以為是空氣清淨機、藍牙喇叭或是投影機呢! B1在正面的設計上相當的特別,因為InWin在電源開關上採用隱藏式的設計,使其看上去只有一個USB 3.2 Gen1 Type A、3.5mm音源孔,必須要近距離觀察才會發現右側還有一顆按鍵。 由於ITX主機在空間設計上的關係,使得某些機殼在組裝上會出現線材或是零件尺寸不合而綁手綁腳的困擾,而InWin的B1則在這部分則有做出相當程度的巧思。 首先機殼已經搭載了一顆200W 80PLUS金牌認證的電源供應器,同時在排線方面也事先做了初步的整理,像是機身後方,就有提供兩個2.5吋硬碟插槽,其SATA線材已經與主機板供電的線材做好串接,省去安裝時需要在狹小的空間中四處找洞鑽的麻煩。 至於小機殼最擔心的散熱問題部分,B1的底部設有防塵濾網,上方則有安置靜音風扇進行廢熱的排除,並且整個機殼的深度上也足夠容納最高60mm的CPU風扇,足以滿足一般文書辦公在散熱上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款機殼因為本身採用緊湊設計的關係,使得它沒辦法安裝獨立顯示卡,且機殼內預載的電供只到200W,要來支撐獨立顯示卡也是頗吃緊的,此外該電供並無提供PCIe的電源排線、再加上B1機殼也沒有預留PCIe插槽的對外輸出空間,因此,想用這個機殼來搭配獨顯,組裝成迷你電競桌機,看來是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透過內顯來做對外輸出,做為一般文書或輕量級遊戲主機。 有鑑於在外接圖像性能的擴充性有限,因此,CPU的內顯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了,但因為考量到整體電供輸出的問題,加上CPU風扇支援的60mm深度空間,在選擇上建議以AMD Ryzen 5、Ryzen 3以下或是Intel Core i5、Core i3以下的處理器作為主要選擇較佳(記得要選有內顯的版本啊XD!),如此一來做為一般文書處理或是簡易遊戲的話便非常足夠。 如果玩家想要確保未來在繪圖性能上有更多的擴充彈性,在購買主機板時,可以選擇有支援Thunderbolt 3功能的產品,這樣一來,便可透過Thunderbolt 3外接盒,搭配顯示卡的方式,來解決繪圖輸出效能的問題。 正因此,搭配的主機板是否具備Thunderbolt 3連接埠,對於玩家來說是非常值得考量的因素,然而目前搭載Thunderbolt 3的主機板依然相對稀有,尤其在AMD主機板平台上更是少見,而且還要是ITX的尺寸,這樣的組合,市面上有嗎? 有的!有一間廠商還真的做出了這樣的產品,這間廠商不是別人,正是許多鄉民俗稱的「妖板製造商」(稱讚意味!) -華擎(ASRock)所推出的!小編在這邊便選擇用它搭配AMD Ryzen 3 3200G來做一個簡單測試供玩家參考。 在跑分方面,Ryzen 3 3200G在CPU-Z程式中單核的成績約在440分,多核則在1700分左右;而在CineBench上的單核分數約320,總分則在1200左右。內顯的部分3200G內建Radeon Vega 8,在3DMark中的Fire Strike跑分為2700分左右徘迴,雖然無法順暢遊玩畫質超高的3A大作,但是一些簡易的線上遊戲還是可以的。 除了效能之外,組裝ITX主機的玩家還會擔心散熱和噪音的問題,畢竟機殼比較小,沒辦法裝入大顆或多顆風扇來進行更高效率的散熱,關於這一點小編在B1進行跑分的過程中,一併對噪音和溫度的部分進行測量。 B1運作聲音的部分,小編將分貝計靠在主機旁,測到的音量大小約在40~50分貝左右,與一般環境的背景噪音差不多,白天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不會特別察覺到。至於溫度的部分,小編則將是溫度計貼在出風口處,在連續對處理器進行高負載的跑分過程中,測到的分數約落在40度左右,玩家基本上可以不用太擔心B1的散熱問題。 從上述的介紹與測試可知,InWin的B1機殼,採用流線圓滑的時尚設計,擺脫電腦給人剛直方正的刻板印象,搭配上橫豎皆可擺放的設計,同時注重整體視覺風格,讓該機殼要融入各式各樣的環境之中,可說是輕而易舉,特別像是會議室、家中客廳或是書房等需要用到電腦的地方。 此外,B1簡易的安裝設計(DIY Friendly),讓玩家可以輕鬆組裝,免除整線的煩惱,提升組裝與維護的便利性。倘若搭配Thunderbolt 3的主機板之下,B1也算是預留未來的擴充性,賦予玩家升級到電競迷你主機的可能。總之,InWin B1是一款兼具時尚造型、方便組裝、迷你身形、橫豎可擺、安靜高效等超值兼優質的選擇,值得想組裝迷你電腦、客廳電腦、文書電腦的玩家們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迎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3-322-9898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最多人點閱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海韻Seasonic X-650 650W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電源供應器中的優質精品!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聯力LIAN LI PC-Q17開箱組裝,實機安裝大作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華碩ROG Z11 ITX電競級機殼開箱DIY,大顯卡也照吃不誤、專為挑戰極限而生!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安耐美ENERMAX Revolution X't II 550W金緻冰核二代實測開箱,80PLUS金牌半模組電源供應器優質精品!
- be quiet!電源供應器爆假貨,引爆了鍵盤大戰!
- 海韻Seasonic Snow Silent 750 750W實測開箱,台灣品牌電源供應器中的經典之作!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開箱實裝,史上最強炫光透側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