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全面啟動」,微軟Windows 10最新預覽版支援巢化虛擬功能
Windows 10自7/29正式上路之後,微軟的系統更新也從未停過。在最新的Insider Preview (測試預覽版) Build 10565之中,微軟除了強化了Microsoft Edge瀏覽器、Cortana語音助理,以及UI(使用者介面)之外,還加入了一個正在測試中的新功能,也就是Nested Virtualization (巢狀虛擬機器)。 就像電影Inception「全面啟動」(大陸翻譯成「盜夢空間」)裡面一樣,真實生活作的夢為第一層夢境,在夢裡的夢,就等於第二層夢境,也就是夢中夢。這次微軟推出的Nested Virtualization (巢狀虛擬機器)功能,也類似這種狀況,讓你的實體機器(Physical Machine),可以跑兩層虛擬機。 先來看看一般的虛擬機環境,目前的虛擬機器軟體(如微軟Hyper-V、Parallels Desktop、VMware、Oracle VirtualBox等等),大多只支援一層虛擬機,也就是你只能在實體機器裡面開幾台虛擬機,但不可以在虛擬機裡面再開虛擬機。因為除了程式本身的限制之外,虛擬機裡面的程式也會透過內部的Virtualization Extensions (虛擬機延伸指令集)偵測出自己是否在虛擬環境中。 此外,有些遊戲由於佔用系統資源較兇,因此會先偵測你是否在虛擬機底下執行,以便把你擋住不讓你執行,以免效能太過低落。請參考下圖: 上圖為一般虛擬環境(非巢狀化虛擬)的情況。Level 0代表實體機器層,左邊深藍色的地方代表主要作業系統正以實體CPU來原生執行中(Level 1),其包含Hyper-V Hypervisor管理員,透過Virtualization Extensions (虛擬機延伸指令集)來取得各種硬體資源分配權。若開啟一部虛擬機之後,此時會從Level 1取得硬體資源分配給Guest OS(客端作業系統),讓虛擬機裡面可以執行各種應用需求(藍色部份)。 至於巢狀化虛擬機的架構,請看下圖: 這次Build 10565首度支援巢狀化虛擬機(Nested Virtualization),在開啟第一層虛擬機(中間藍色部份)之後,可以在裡面再開啟第二層虛擬機(右邊淺藍色部份)。也就是虛擬裡面再虛擬一次。但此功能也有些限制,像是Dynamic Memory(動態記憶體配置)必須關閉,Runtime Memory(執行函式記憶體)無法變更大小,凍結儲存與恢復也無法執行…等等 巢狀化虛擬機的作法原理很簡單,就是第一層虛擬機隱藏自己的虛擬機的事實,讓其下的第二層虛擬機認為自己的上面一層為實體機器,以便正常執行工作。也就是第一層騙下面第二層的說,我不是虛擬機器,我是實體機器,以便可以一路虛擬下去。只要你的硬體規格夠強大,開個第三層、第四層,甚至開到無限層都可以。 夢中夢,讓人分不清現在是夢境,還是真實世界。而夢裡的時間會過比較久,就好像虛擬機裡面執行時間需要比較久一樣。程式要如何得知自己是實體還是虛擬,看來只好轉一下陀螺,看是否會停下來了! 至於巢狀化虛擬機的應用範圍很多,像是第一層可作為OS等級的虛擬應用,第二層可作為App等級的虛擬應用(透過硬體虛擬的方式來達成),或者不同虛擬機器軟體之間,可以建立虛擬再虛擬的環境。 例如主機上安裝了一套VMware Workstation,然後開了第一層虛擬機來執行Windows Server 2008 R2,並開啟Hyper-V功能,去建立第二層的Hyper-V虛擬機器,這樣就可以執行Hyper-V的虛擬環境。另外一個情況是,由於Windows 7內建一套Windows XP Mode,是以虛擬機的方式執行。當你的電腦安裝了Windows 10,你又想測試Windows XP的應用程式,你就可以建立一套Windows 7的虛擬機器,在該虛擬機器裡面再執行Windows XP Mode。 如今由於硬體功能與效能強大,讓一顆處理器不只可以執行多個應用程式(Multi-Application)之外,更可透過虛擬機器方式將硬體資源切割成若干等分,來執行多個作業系統/平台(Multi-OS, Multi-Platform)。總之,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0565支援Nested Virtualization功能,代表未來虛擬化的進程上將更上一層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健康節能又護眼的低輻射螢幕,ViewSonic與燦坤打造健康新視界
電腦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產物,而電腦的對外溝通橋樑-顯示器,更是每部PC必備的設備之一。當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仰賴電腦的趨勢下,如何確保長時間觀看液晶螢幕,又不至於影響到健康,已成為當今重要的課題之一。為打造健康新視界,ViewSonic與燦坤共同推出多款健康嚴選的顯示器產品,以內建多項高效的健康護眼技術,包含零閃頻、抗藍光,以及自家ViewMode影像調校技術,搭配典雅的外型設計,來滿足消費者以重視健康機能為優先的視覺享受。 這次ViewSonic嚴選出5款22至28吋的「健康機能」顯示器,並搭配燦坤實體通路,以超低會員價來回饋消費者,讓大家都能以優惠的價格,買到內含健康基因、節能省電科技,以及絕佳畫質的顯示器。 在5款顯示器之中,有一部是ViewSonic首度推出的超一台超低輻射25吋顯示器,型號為VX2573-shw,搭配銀色超薄外框,IPS面板,讓長期需要眼睛盯著螢幕的玩家,兼顧工作品質與護眼的需求。而其主打的低電磁波功能,在歐盟由SCPE瑞典專業雇員聯盟所制定之TCO顯示器設備嚴苛標準中,其電磁波輻射排放量還比一般國際品牌的顯示器低了30%,比一般低價品牌還低50%,加上節能部份,亦獲得澳洲能源認證MEPS 5.5顆星標章,讓消費者能買到兼顧健康與省電的好螢幕。 至於另外一台22吋的VX2263S,則是一款採用SuperClear IPS超廣角技術、搭配纖薄無邊框設計的Full HD 1080p顯示器,其IPS面板反應時間達到2毫秒,讓玩家在競速遊戲中也能享受到最清晰的畫面而不遲滯,加上具備EcoMode模式,提供省錢又環保的特色,讓玩家能夠買到兼顧優異視覺影像與省電的遊戲級螢幕。 以下就來看看產品發表會的現場直擊。 (1) (2) (3) (4)
-
慶祝「回到未來日」,百事可樂將於10/20起推出智慧手機與完美瓶
蘋果前CEO賈伯斯(Steve Jobs)在1983年時,曾對當時百事可樂的CEO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說過:「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要改變世界?」,就是因為這句話將Sculley挖角至蘋果擔任當時的CEO… 不過今天的主角並非Apple,而是Pepsi,因為他們也要推出手機了! 32年後的今日,百事可樂同樣繼續賣糖水之外,還準備賣手機。這次先從中國市場開始,由一家代理多個品牌的公司-深圳玩瘋科技有限公司,於10/10在新浪微博張開啟一個叫做“pepsiphone” (百事手機)的帳號,並張貼出:「近日,網絡上出現大量關於百事手機的信息,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經與合作公司內部溝通,下週二我們將帶來更多驚喜給大家。」的訊息。 下週二,也就是10/20,這款百事手機將當天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舉辦新品發佈會。產品型號為「百事 P1」。據悉規格是: ● 螢幕:5.5吋觸控螢幕(1080p) ● 處理器:聯發科MT6592處理器1.7GHz ● 記憶體:2GB RAM、16GB ROM ● 前鏡頭:500萬像素、後鏡頭:1300萬像素 ● 作業系統:Android 5.1 ● 電池規格:3000 mAh ● 機身厚度:7.7mm ● 其他特色:支援雙卡雙待、全金屬機身、 ● 建議售價:人民幣 1,299元 (約新台幣 6,655元) 有點年紀的玩家應該看過「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這部經典電影,在第二集裡,博士跟馬蒂(Marty McFly)說他的兒子在2015年將會有危機,於是他們來到了2015年10月21日來解救他們的兒子…。在當時這部1985年代的電影,把30年之後(也就是2015年)塑造成科技非常先進的年代,2015年有很多新科技,像是懸浮滑板 (Hoverboard)、具未來科技感的百事可樂瓶等等。 由於2015年10月21日(美西時間)剛好是「回到未來日」,百事可樂為了慶祝一連串的活動,在美國的部份已準備好在當日銷售限量款Pepsi Perfect的完美瓶,限量6,500瓶,來慶祝「回到未來日」,並準備迎接馬蒂開著時光車的到來。至於中國這邊,就是先在10/20發表百事P1智慧手機,以象徵著未來就是現在(The Future is Now),讓大家不用羨慕未來科技,現在就可以享受。 至於懸浮滑板(Hoverboard),其實在2014年就有一家加拿大廠商Arx Pax公司,在Kickstarter群眾募資網站推出他們Hendo Hover產品,號稱是世界第一個真正可以懸浮的滑板。Hendo Hoverboard剛好搭在2015年的回到未來日之前推出,勢必又將掀起一片熱潮。 Hendo Hoverboard能夠離地面1吋的高度懸浮起來,底部裝有四個圓盤形的懸浮引擎,透過特殊的磁場,能在有金屬的地板上面懸浮起來。由於售價需要1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323,830元),不算便宜。然而為迎接回到未來日的到來,相信當天全世界都將有各種慶祝活動,將科幻電影的情節搬到現實世界中,讓科技的應用更加生活化與趣味化! 參考連結: 參考連結: 參考連結: 參考連結: YouTube影片:The Future is Now |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 | Pepsi Perfect
-
令果粉嫉妒的All-In-One電腦,HP Envy 34即將上市!
在Apple推出Retina 5K顯示器的iMac後,讓我們看到了All-In-One電腦原來可以這麼漂亮。不過,PC迷也不用嫉妒,幾天前HP(惠普)推出了一款全新設計的All-In-One電腦HP Envy 34,不僅採用34吋IPS面板,螢幕解析度來到UWQHD(3440x1440),最棒的是,該螢幕採用可以讓視覺更集中、畫面更寫實的曲面螢幕,顯示效果遠勝傳統雙螢幕的配置方式,而且外型設計看起來也真的很美。 HP官方自豪的表示,「HP Envy 34是目前螢幕最寬的All-In-One電腦」。HP深知螢幕是這款產品的重點之一,因此這款螢幕擁有490萬像素和21:9的比例外,還具備通過Technicolor認證的99%的sRGB色域,簡而言之,就是能提供比一般PC更好、更準確的色彩表現。 HP Envy 34最終的硬體規格還未定案,但根據資料顯示,肯定會導入Intel最新的Skylake架構,處理器部分可能搭載Core i5或Core i7,記憶體也可能是8GB或16GB,並且提供SSD加1個或2個HDD的搭配方式,顯示卡則是使用NVIDIA GeForce GTX960。 除此之外,他還搭載了Windows Hello技術、Intel RealSense網路攝影機和擁有6個單體的Bang&Olufsen高音質喇叭;而這對喇叭位於螢幕左右兩側,因此也讓整款螢幕看起來更為寬廣。 HP Envy 34預計將會在11月22日正式開賣,建議售價為1,799.99美元,折合台幣約58,737元;不過在這之前,可能要先換張大一點的桌子才行。 延伸閱讀
-
PC銷售量下跌7.7%,有部份歸咎於Windows 10的免費升級
這幾年來,好像PC銷售量下跌的相關新聞,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這次下跌的原因,有部份可以歸咎於Windows 10,那就有點意思了!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 (顧能)最新公佈的2015年第三季PC銷售量報告,說明全球主要PC製造商的2015Q3總出貨量為7370萬台,比2014Q3同期還下跌了7.7%。 造成銷售量下跌的原因,Gartner和IDC(國際數據資訊)分析師皆表示,有部份必須歸咎於Windows 10的免費升級,讓大家對購買新PC造成觀望態度。因為人們看到有新的且是免費的作業系統時,大多寧可會去下載來升級自己的PC看看,若用的順就繼續用,若用不順就降級回去,因此不會因為新的作業系統出現,而願意去花錢來買新的PC。 雖說受到經濟影響的因素,有部份會影響到PC銷售量的下跌,但反觀蘋果的部份,則是逆勢成長。在Gartner公佈之2015Q3的PC銷售量(Table 1)中,前六名依序為Lenovo(聯想)、HP(惠普)、Dell(戴爾)、Apple(蘋果)、Acer(宏碁)、Asus(華碩)。而只有Dell和Acer的銷售成長是上升的,分別是0.5%與1.5%。而其他廠商則是下跌的,例如Lenovo和HP都下跌4%,而Acer和Asus都下跌了10.1~19.9%。至於第七名以後的其他廠商,也是下跌至14.3%,造成整體PC銷售量下跌了7.7%。 但若只看美國市場的話(Table 2),前五名依序為HP、Dell、Apple、Lenovo、Asus,其中前四名是比去年同期成長的,只有Asus是下跌的(19.7%),成長力度最高的是Lenovo(22%),至於第六名以後則都是下跌的趨勢(11.8%),由此看來美國對於他們本土品牌(HP、Dell、Apple)支持度不減,反而有增加趨勢。而從中國大陸品牌Lenovo的銷售量成長和台灣品牌Asus的下跌,可看出美國用戶對於中國大陸品牌的接受度,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若說2015 Q3的PC銷售量下跌,跟Windows 10的免費升級有關,那麼Apple的OS X El Capitan也是提供免費升級的,但其銷售量卻有增無減。看來,PC陣營必須找出更多殺手級的應用,才有可能再創佳績。 但Gartner的分析師也表示,雖說全球2015 Q3的PC銷售量下跌,但由於新一代的硬體(指Intel Skylake處理器)與軟體(指微軟的Windows 10)都已到位,將更快的效能與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帶給消費者,經過2015 Q3的洗煉之後,產品線會越來豐富,再加上微軟也推出全新的Surface Pro與Surface Book等產品,將有機會帶動2015 Q4購物季的PC銷售量的高度成長力道。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Windows 10市集的遊戲搞笑? 要你翻轉螢幕才能玩?
話說雙十國慶連假時,小K朋友將他的Windows 8升級成Windows 10,結果裡面有一個遊戲不能玩。那套遊戲就是最近在Windows市集上架的遊戲大作-「Gameloft的混沌與秩序2:末日救贖 (Order and Chaos 2: Redemption) 」。下載之後,要進去玩的時候,遊戲畫面卻顯示“請將螢幕變更為橫向模式以繼續遊戲”。整個畫面卡在那邊無法動彈,便請教小K如何是好? 微軟當初在Windows 8導入全新的Start Screen,搭配Windows市集裡面的全新Windows 8/8.1 Apps (舊稱Metro Apps),採用類似平板電腦的全螢幕設計,讓整個Apps的畫面可以全螢幕顯示,並可支援各種感測器或觸控輸入,讓Windows 8/8.1能夠在平板、桌機、筆電等裝置上使用。 不過市場並沒有因為微軟的這次重大改變而跟著買單。首先是Windows 8/8.1最令人詬病的Start Screen,讓不少人懷念早期Start Menu的操作方式,再來是其Metro Apps的操作方式大改變,大多數使用者,還是習慣使用軟體數量最多的視窗模式Apps (微軟稱之為“傳統桌面應用程式”),而Windows軟體市集的Metro Apps上架數量少得可憐。也因為這些種種,讓微軟在Windows 10做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Windows 10先將Start Menu拿回來,並同時容納傳統桌面程式和Metro Apps,左邊是傳統桌面程式,右邊就是以動態磚方式呈現的Metro Apps。不管你習不習慣,總之這可算是微軟做了最大的妥協。再來第二部分就是既然你不喜歡Metro Apps必須佔去全螢幕、半螢幕、1/3或2/3螢幕,那麼Windows 10裡面乾脆做成視窗化,讓那些Metro Apps也能以視窗的方式呈現,這樣總能讓那些程式開發商和使用者有個交代吧! 不過,上述的那套遊戲,大概是針對Windows 8所設計的,在全螢幕畫面之下,只有橫式(Landscape)模式與直立(Portrait)模式,而由於Windows 10之下還有個“視窗模式”,因為桌機的螢幕幾乎都是以橫式模式居多,Metro Apps在Windows 10視窗模式之下,應該能透過視窗的大小與解析度來判讀目前應該顯示成直立或模式模式才是。 不過,會發生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程式設計師萬萬沒想到,該遊戲在一開始以Windows模式開始時,就認為你是在“直立”情況下來執行的,所以要求你將螢幕轉個90度,才能繼續進行遊戲… 使得搞笑的事情發生了! 由於這套遊戲,在Android、iOS、Windows Phone平台都有推出,主要以觸控輸入的方式來操作,這次移植到Windows市集平台,讓Windows平板與桌機,也能透過鍵盤和滑鼠來玩這套遊戲。這套遊戲的開發者大概沒想到Windows 10可用視窗模式來進行,加上偵測部分沒顧到,所以才發生這樣的狀況。 此時只要點一下,該遊戲視窗右上角的「最大化」圖示,將畫面最大化,就能搞定。或者可以透過右下角的“重要訊息中心”,然後切換成「平板電腦模式」,遊戲就可以繼續進行! 小K的朋友按照這兩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可以繼續好好玩他的遊戲了。 相信這類的狀況,也許其他Metro Apps也有可能發生,解法同上。只是希望未來這些Metro Apps在改版時,記得將Windows 10還有視窗模式這個特色也加進去,讓Metro Apps能夠在視窗模式下毫無問題的執行,讓自己的軟體能夠在更多平台,以更多種呈現方式,讓大家享用到!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外接高速存取專用,SONY SL-BG1 128GB USB 3.0 SSD
許多玩家都已經把桌機或電腦裡的硬碟升級為SSD,讓電腦開機與執行應用程式的速度變得更快。但如果想要擁有更快的隨身儲存裝置,但就得連外接硬碟也升級成外接SSD。 今天要介紹的是SONY之前所推出的一款外接SSD,採用USB 3.0介面,容量128GB的SSD,型號為SL-BG1。厚度只有9.4mm,重量也只有35g,比較可惜的是,只有在歐洲推出,連日本Amazon也是販售從國外引進的水貨,除了128GB容量外,還有256GB容量的SL-BG2。128GB SL-BG1售價為15980日幣,約台幣4379元。256GB SL-BG2售價為28880日幣,約台幣7913元。就價格來說,DIY玩家想必比較喜歡自己選購外接盒搭配SSD。這類產品主要的特色就是搭配的一體性、穩定度以及外觀的精緻度。如果引進台灣,您會想買嗎?
-
浩鑫Shuttle XPC nano NC01U實測開箱,僅0.5公升迷你電腦!
迷你電腦世界的王者浩鑫科技,推出了全新的Shuttle XPC nano,第一款機種型號為NC01U,體積僅0.5公升。體積這麼小,要把電腦零組件全塞進去,它是用了什麼處理器,好不好拆裝,效能表現又如何。這次,就讓我們來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吧! 浩鑫(Shuttle)所推出的XPC (Cube)系列,可說是最早樹立迷你桌上型電腦/準系統的始祖,以小巧的方形外型設計,獲得不少業界與用戶的青睞。XPC barebone (準系統)配備主機外殼、超迷你主機板、電源供應器,讓消費者可以自行搭配標準的桌上型處理器、顯示卡與記憶體模組,成為兼顧體積小巧,又具備擴充性的迷你電腦主機,並在市場上獲得不錯口碑,成為第一個商業化成功的迷你桌機規格之一。 為擴充產品線,浩鑫推出了不少產品線,諸如XPC slim (迷你桌機)、XPC AIO (一體成型機)、商用的具備生物辨識系統的工業電腦,以及相關配件等產品。不過,都沒有這次所要介紹的產品線還來得吸睛,那就是XPC nano (超迷你桌機)系列。 這款XPC nano系列的超迷你主機/準系統,首發的第一款準系統產品型號為NC01U,採用自家Shuttle 0.57L標準,體積非常小,大約跟一部外接式DVD燒錄機的面積相當,只有0.5公升的大小,重量僅有360g,非常輕巧好攜帶,將再次挑戰業界最小PC的記錄。以下先來看看PCDIY!的獨家開箱文吧! 先來看看XPC nano NC01U的主機外觀,採用塑膠材質。其上方採用鏡面烤漆處理,有光滑的表面,中間有浩鑫的xpc Logo,令人吸睛。在主機底部,有產品貼紙、序號貼、VESA支架固定孔。關於這個VESA Mount懸掛標準,是可以懸掛在支援的顯示器後面,讓主機直接與顯示器成為一體,保持辦公室桌面空間的清靜!另外還有四個腳墊,其中兩個腳墊是可以拆下來的,右邊有個貼紙撕開之後,是一個擴充介面,是預留來連接其他浩鑫推出的周邊模組。 再來看看主機四周的樣子吧!在主機前側,有開關鈕,兩組USB 3.0埠、一組SD讀卡機。主機後側,有電源插孔、視訊輸出孔(miniDP、HDMI,可輸出兩個螢幕)、RJ45 Gigabit乙太網路孔、兩組USB 2.0埠、耳機輸出/麥克風輸入二合一孔。在主機左側,有散熱孔,以及令人懷念的RS232 (Com) Port,能支援早期的條碼掃描機,以及Terminal遠端控制專用。在主機右側,就只有散熱孔,以及固定鎖孔。 在內裝部份,XPC nano NC01U迷你主機,配備了Intel Celeron 3205U處理器(另有i3 5005U、i5 5200U、i7 5500U等選擇),並預留了兩組DDR3L SO-DIMM記憶體插槽,可支援DDR3L 1333/1600低電壓版的處理器,並啟用雙通道模式運作。主機裡面提供了一組2.5吋的SATA 6Gbps硬碟槽,可以安裝7mm Slim型的HDD或SSD,另有M.2 (2242)插槽,可插小型M.2 SSD來加速開機。 其他部份,內建Intel I218-LM Gigabit乙太有線網路,以及Realtek 8821AE Wi-Fi 802.11ac與藍牙無線網路。透過其Intel HD Graphics顯示功能,以及mini-DP和HDMI視訊輸出埠,能夠同時輸出至兩個螢幕,適合在需要多螢幕的環境。例如數位看板、辦公室、簡易型用戶端電腦、家庭劇院電腦等方面的應用。 在硬體組裝過程,只要注意如上圖中所標示各配件的相關位置,即可輕鬆組裝完成。開機後,接下來就是安裝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此時可以外接USB光碟機來透過作業系統光碟來安裝(可支援Windows 7/8/8.1/10或Linux等作業系統),或是透過一些OS轉換工具(如Rufus)來將作業系統的ISO檔案轉換成USB隨身碟格式來以USB安裝。值得注意的是,若安裝的作業系統本身不支援USB 3.0的XHCI架構 (例如Windows 7或早期的Linux版本),安裝時就必須將USB隨身碟改插到主機後側的USB 2.0埠,才能順利安裝完成。 至於隨附的驅動程式光碟,只要插入USB光碟機之後,即可安裝完成。若是安裝Windows 10,則所有驅動程式都能順利抓到,不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式光碟。 以下就來測試一下這台XPC nano NC01U的效能吧!先來看看這次的測試配備: 主機:Shuttle XPC nano NC01U 處理器:Intel 第五代雙核心Celeron 3205U @ 1.5GHz (2MB L2 Cache,Broadwell-U晶片架構) 顯示卡:處理器內建之第八代Intel HD Graphics 繪圖核心 網路卡:內建之Intel I218-LM Gigabit乙太有線網路 無線網路:Realtek 8821AE Wi-Fi 802.11ac與藍牙無線網路 迷你PCI-e卡 變壓器:隨附之65W變壓器 記憶體:crucial CT51264BF160BJ.C8FER DDR3L 1600 8GB (4GB×2) 系統碟:crucial BX100 250GB SSD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 64位元 效能測試結果,請參考以下圖表。 綜合上述的效能測試可知,由於系統配置的是Celeron 3205U 1.50GHz處理器,因此效能當然不比i3/i5/i7的等級。不過在耗電量測試中,以執行3DMark這類重量級3D繪圖效能的測試軟體來測試其最大耗電量,大約在50W左右。可說是非常省電的桌機。因此,該桌機的主要應用在於家裡或辦公環境,可當做文書機、上網機、簡易遊戲機、家庭劇院主機等等。或是需要長時間運作的商用環境(如當作數位看板、POS機等等),或朝向工業電腦的方向來使用。若有需要更快版本,浩鑫表示將盡快推出i3/i5/i7的機種,而且未來會推出相關的擴充模組,例如獨立顯示卡模組,以便與XPC nano疊起來,並連接到其底部的擴充槽,成為電競主機,以供重視3D繪圖效能的玩家選購。 廠商名稱:shuttle - 浩鑫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792-616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CrossOver for Android將推出,讓安卓可跑Windows遊戲!
在Android裝置上面跑Windows遊戲,已經不是夢想了!CodeWeavers將於2015年底推出CrossOver for Android軟體,可以讓你的Android手機或平板直接安裝並執行Windows平台下的當紅遊戲!讓你的手機也能執行 CodeWeavers是一家軟體廠商,專注於開發Mac和Linux作業系統也能執行Windows的工具軟體,讓用戶即使沒有Windows作業系統的授權,也可以在Mac或Linux的平台執行眾多Windows的生產力軟體、實用工具,當然還有以DirectX為主的遊戲。 不同硬體平台之間,軟體本來就不相容。但只要夠快的硬體裝置,就能透過非原生(non-native)的方式,也就是透過模擬器(simulator或emulator)的方式,模擬出一個虛擬機器(Virtual Hardware),例如在ARM硬體下模擬x86的處理器架構與硬體周邊,讓針對該硬體架構(如x86)所撰寫的軟體程式(含作業系統、驅動程式與應用程式)能夠在主電腦架構下執行,當然透過轉換過的之後,速度明顯會很慢,但若主電腦(Host PC)的處理器速度夠快,那麼虛擬電腦(或稱客端電腦,Guest PC)執行的速度,就會比較順,厲害的模擬器甚至能夠做到,非常接近原生(native)的執行速度。 CodeWeavers公司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他們除了是Wine (即Wine Is Not an Emulator的縮寫)計畫的主要贊助者,其所推出的CrossOver for Mac以及CrossOver for Linux,就是可以在Mac電腦或Linux電腦上面直接執行Windows的軟體,諸如Office、Flash、IE,甚至不少商用軟體都能在該平台執行,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安裝Windows,可節省購買Windows的授權費用。他們的原理是透過Wine將Windows的API轉譯成其他平台(如Linux、Mac)的API,讓Windows的應用程式也能在Linux或Mac平台下認為自己是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來正常執行。而DirectX的遊戲中,像是Blizzard (暴雪)的War of Warcraft(魔獸世界)、Warcraft (魔獸爭霸)等遊戲,也能正常執行。 相較於先前有不少神人透過模擬器的方式,在Android上面執行Windows,然後在超級慢的環境下執行裡面的遊戲來說,Wine + CrossOver的作法,執行效率會比較高,但軟體相容性部份,後者則必須依照每個應用程式的特性來個別調校,才能發揮軟體應有的執行速度與表現。因此後者的作法可說是個大工程,目前能執行的Windows軟體與遊戲,也當然無法跟前者相比!不過,CodeWeavers的CrossOver已經針對當紅Windows遊戲做最佳化,能讓這些遊戲以接近原生的速度,在Linux或Mac平台執行! 如今CodeWeavers將此計畫延伸至Android平台,並可支援到DirectX 11等級。該公司於9月舉辦的WineConf 2015 (Wine開發者論壇2015)表示,將於年底推出CrossOver for Android,不過這個版本的CrossOver需要在x86的Android手機或平板上才能執行,以便執行速度能夠接近原生的水準。 CodeWeavers已經開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趕快先去登記一下,以便獲得最新資訊以及被邀請試用的機會。這個預覽版的系統需求是,一部採用Intel x86處理器的Android平板,搭配至少2GB的RAM,以便執行當今各種Windows應用程式。 目前符合的產品中,有: ● Lenovo Yoga 2系列 ● Dell Venue 7000系列 ● Nokia N1 ● ASUS MeMO Pad 7、ZenPad Z380C等等 總之,就讓我們期待未來有機會在Android手機或平板上,執行GTA V等級的遊戲吧!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500M、1G光世代報到!NCC通過中華電信光世代新增500M、1Gbps服務與費率核定
之前PCDIY!曾報導過「震撼!中華電信光世代500M、1Gbps遲到了,HiNet近期仍只供裝300M/100M光纖網路!」的消息,而現在終於傳出了好消息。就在10月7日,NCC終於通過了中華電信光世代500M、1Gbps新增服務案以及費率核定。根據NCC網站的新聞稿內容,中華電所提出的光世代500M速率為下行500M,上行250M,電路月租費為1250元,非固定制上網月租費則是1149元,總計需要2399元,才能享受到500M高速上網的服務。至於更快的1G上網方案,下行速度為1G、上行速度則為600M,電路月租費為1999元,非固定制上網月租費則是1600元,總計需要3599元。詳細的費率可參考下面的表格。 不過,如此高速的光纖網路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申請,光是300M或是100M的光世代網路,對於線路的要求與支援範圍就有許多限制。因此初期能夠申裝500M或甚至1G光世代網路的地方想必不多。如果是舊大樓或公寓,因為內部線路過於老舊,除非重拉線路,否則想要申裝如此高速的光世代網路幾乎是不可能。而除了中華電信之外,現在還有其他業者也有推出1G或500M高速上網服務,例如台北光纖推出1000M/1000M極速飆網,以及DCTV全國數位有線電視推出最高500M的數位寬頻服務,等到越來越多業者推出500M或1G高速上網服務後,價格可望更親民,也才能更帶動高速上網服務的普及。 你有想過這麼快的光纖網路到底要用來幹甚麼嗎?如果答案是沒有。那是因為你只想過你自己 (大誤)!更快的網路速度,不僅可以提供更高速的下載,也能夠提供更快的上傳速度,家中如果有使用NAS或設定網路分享功能。外出時就可以更快速地使用行動裝置存取家中的檔案,甚至可以自己架設私有雲,與親友分享影片、照片等檔案。以往大家都習慣將影片下載回電腦觀看,但現在卻都習慣透過串流影片即時觀看,這就是拜網路速度提升所賜。雖然要享受到500M、1G高速網路還有許多申裝限制,家中的網路設備與電腦硬體也可能必須升級才能徹底發揮高速上網的實力,但高速網路已經成為先進國家的基礎重要建設之一,相較於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台灣其實已經落後不少,需要好好加油,迎頭趕上。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