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台灣首測→ 史上最輕15吋筆電,LG gram 15 ZD960-GX70K開箱實測與拆解!
想要買大螢幕的筆電,買到15吋等級的,市面上只有那些動輒2~3KG的厚重筆電可以選擇嗎?難道大螢幕+輕盈不能兩者兼得嗎? 針對那些宅男設計的超大15吋筆電、電競筆電,很酷很炫沒錯。但是,那些筆電根本就不是大多數女性用戶的菜,甚至,不少玩家也想拿超輕薄的時尚筆電。 不少拿iPhone的OL、女性玩家,看到那些專為「歐巴」(女生對男生稱呼)設計的大筆電,一看到外型時,心早已涼了一半,你若請她們拿拿看,她們只會跟你說謝謝再聯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帶著坦克車出門呀!你說是吧? 難道沒有超輕薄的時尚商務筆電,讓OL可以優雅的拿出來辦公,或在家裡追劇嗎?其實是有的!為了體貼多數「奴娜」(男生對女生稱呼)用戶想要兼顧大螢幕、輕薄,同時還具備時尚造型的需求,LG推出了一款gram 15吋超輕薄筆電,重量低於1KG!!! LG gram系列首度在2016年CES消費電子展中揭露,成為筆電類產品中最矚目焦點。 這款LG gram 15超輕薄筆電,擁有15.6 吋的機身,但重量只有980公克,是世界上目前15吋機種中最輕薄的筆電。LG另有gram 14 (14吋)的機種,也是大約980公克的重量。日前LG gram 14與gram 15已於韓國上市,為雪白色機種,而在美國開賣的則是金色機種。至於台灣上市時間與建議售價還沒有任何消息。 為讓大家提早品嚐這款「世界上最輕薄」的LG gram 15筆電,我們透過友人直接從韓國網購直寄台灣,來為大家做第一手開箱報導!這款LG gram 15超輕薄筆電,從包裝設計就超級輕盈,如果說13吋、1.35kg的MacBook Air是「空氣」的話,那麼15吋、980g的LG gram幾乎可以號稱「氫氣」了! LG gram不僅在CES 2016成為最注目的焦點之外,亦獲得了iF Gold Award 2016大獎,由此可見,在超輕薄筆電的市場中,除了Samsung Notebook 9系列 (13吋超輕薄之王,僅840g),以及Lenovo LaVie Z (2015年超輕薄之王,約779g)之外,在15吋的就屬LG gram 15系列了。日商的超輕薄筆電已經完全被比下去,更別說台商的產品了! 實際讓玩家來試拿此筆電,並說說對這台筆電的看法… 某A表示:「哇!這麼輕!是Dummy機嗎?若15吋做這麼輕,我會想買!」某B表示:「真的很輕!這樣看來,其他電腦廠商真的弱掉了!」 由此可見,在當今以大螢幕手機(5吋以上)為市場主流的時代,若大螢幕筆電(13吋以上)若能做到非常輕盈,應該仍受到不少客戶的青睞。而LG gram (gram =公克)系列,便是以「公克」來做為品牌名稱,以「攻克」超輕薄筆電市場。 這款韓版的LG gram 15筆電,正式型號為15ZD960-GX70K (至於美版的型號則為15Z960-A.AA75U1),其體積為358 x 228 x 16.8mm,實際透過電子秤量測的重量才970g而已。 因為太輕薄了,即便對女性朋友來說,就算要放在包包裡面也不會太重。至於變壓器體積也是超迷你,僅150g,還具有束線設計。此外,韓版LG gram 15的雪白色造型,搭配鎂合金機身,不僅兼顧時尚,且超輕盈的重量,一拿在手上就能明顯感覺到它的輕盈體態,甚至讓人覺得好像是Dummy模型玩具,但其實它真的是可以Work的筆電,而且還是Skylake i7等級的高階款筆電,效能可不輸給桌機喔! LG 15ZD960-GX70K的外型設計上,採用15.6吋IPS鏡面LED背光螢幕,解析度為1920x1080 (Full HD),以窄邊框設計,間隔僅約0.58公分,也由於螢幕上端的邊框超小,因此WebCam挪到Hinge (轉軸處)。而筆電的上蓋(A蓋)、鍵盤區(C蓋)、底部(D蓋)採用鎂合金機身設計,並漆上雪白色,看起來非常美觀。在厚度部份,機身最厚的地方約16.8mm,而機身前緣的最薄部份,大約0.67公分。 至於底部則完全以極簡設計,沒有任何散熱孔,因為LG gram的散熱孔是設計在主機的中間縫隙,其內部的廢熱是從機身與Hinge中間的空隙散出,因此就算把筆電放在完全不透風的桌面上,甚至後側也被牆面擋住,也不用擔心散熱不良而導致系統不穩或當機的問題。對於一些時常會把筆電放在床面上使用的人來說,就不用擔心會有散熱孔被堵住而影響到散熱的問題。 在硬體規格方面,LG 15ZD960-GX70K採用了第六代Intel Core i7-6500U處理器,時脈為2.5GHz,TurboBoost速度達3.1GHz,並內建4MB智慧快取。記憶體部份,則是搭配了8GB DDR3L 1600 (800MHz)低電壓版。在顯示方面則是以Intel HD Graphics 520內顯功能為主,GPU時脈為300MHz,繪圖記憶體則與系統記憶體共享,時脈維持在800MHz,。可支援到DirectX 12與OpenGL 4.4。 在儲存裝置方面,則內建Samsung SM871 MZNLN256HCHP SSD 256GB,採用M.2規格、SATA 6Gbps介面。官方的循序讀寫速度為540MB/s、280MB/s。在網路連線方面,內建Intel Wireless-AC 7265無線網卡,提供802.11 ac/b/g/n,2x2雙頻,支援到867Mbps的速度,並支援藍牙4.0規格(支援BLE,即低功耗藍牙)。若需要有線連接,只要將隨附的USB-C轉RJ45的10M/100M乙太網路卡接上去即可。 至於音效方面,內建Wolfson DAC,以及雙聲道1.0W喇叭,支援DTS Sound音效。透過其內建的Smart Audio調控程式,即可設定Classic傳統播放模式,或是Multi-Stream多串流播放模式,並可設定音場模式,以針對錄音、IP語音傳送、個人/會議模式來做最佳音場設定。搭配內建的LG HD WebCam提供720p, 30Hz fps的錄影畫質,同時也內建麥克風。相信對於愛使用筆電來來講Skype、LINE,做視訊會議,或是用休閒時用筆電來追劇的用戶來說,都非常方便。 在鍵盤設計上,韓版的機種採用孤島式全尺寸鍵盤,上面標有韓文字根,鍵盤總共有97鍵。隨贈鍵盤保護膜,以保護鍵盤使其維持乾淨清爽。其上面的功能鍵區,除了有一般的螢幕亮度、音量、啟閉觸控板、休眠、視訊輸出選擇…等快速功能鈕之外,最特別的就是F9鈕提供了「閱讀模式」切換鈕,開啟此模式之後,就會進入低藍光模式,因此螢幕畫面會比較呈現偏黃的效果,適合需要長時間閱讀、工作、打報告的時機使用。至於下方的超大觸控板,可支援多點觸控(最多5點)與手勢操作,其操作方式跟MacBook Air類似,觸控區域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按壓,以當成滑鼠左鈕,若按右下角,或是兩指同時按下去時,就等於按滑鼠右鈕。當然也可以用來上下捲動、放大縮小等功能,讓瀏覽網頁時更方便。 在周邊擴充部份,LG gram 15提供一組USB 2.0、兩組USB 3.0 (其中一組支援快充功能)、一組USB Type-C。此外內建一組microSDXC讀卡機,以及耳機孔。至於視訊輸出方面則是提供一組HDMI 1.4埠,因此不用像MacBook 12吋那樣什麼東西都要轉接才行。此外還有Kensington防盜鎖孔,可用來將筆電鎖住。 這款LG gram 15筆電出廠時,並無提供OS(作業系統),其硬碟內僅有FreeDOS,可讓你開機進入DOS模式。而硬碟D槽則預留LG的DnA (Driver and Application),提供必要的Windows 7/10驅動程式,以及LG控制中心軟體。因此對於已經有買作業系統的用戶來說,的確可以省下另購一筆OS的費用。只要您準備好Windows 7/8.1/10的安裝隨身碟,或以安裝光碟片搭配外接光碟機,就能快速安裝完成。然後再直接從D:安裝驅動程式與控制中心軟體即可。 LG Control Center軟體,提供系統設定、電源管理、Windows安全性、快速開機、系統資訊等功能。可以用來檢視、設定、診斷電腦的健康情況與使用狀態。雖說是英文介面,但其實語法不會太難。值得說明的是Instant Booting(快速開機)功能,開啟此功能的話,日後您只要將筆電蓋子掀開時,電腦就自動開機了,省去再用手去按開關鈕的步驟。 有鑑於超輕薄筆電,是否都有被認定效能不彰、用起來卡卡的刻板印象呢?接下來我們就透過效能評測軟體來實測一番。以下就是我們的各種測試數據,以及表格。 在看了以上的測試數據之後,接下來就是PCDIY!獨家拆解大公開。來看看LG到底是怎麼打造一台不到1KG的15.6吋筆電。我們這次僅就主機部份做拆解。 LG gram 15由於非常輕盈,因此拆解時必須非常小心,其螺絲與卡榫設計都非常精細,不小心就很容易弄斷。也就是說,一般Ultrabook的設計,幾乎都是不讓人拆的,也就是幾乎不給你升級的機會,因此在購買時,就最好先選購想要的配備等級(如i5或i7)、記憶體容量(8GB or 16GB)、硬碟容量(128GB、256GB、512GB)等等。 不過為讓大家深入該筆電核心,我們還是將LG gram 15拆解開來,讓大家看看裡面的構造! 在上述的各項測試結果中,可發現LG gram 15的效能不錯。開機從BIOS畫面進入Windows 10桌面環境大約只要5秒,而執行各種應用程式時,也是瞬間就出現。雖說在GPU採用內顯設計,但玩一些比較沒那麼操GPU的線上遊戲,例如LoL(英雄聯盟),還是可以順順的擁有35FPS的成績,當然看線上影片更沒問題。筆電本身只有溫溫的,不會有過熱的現象。尤其從拆解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裡面的配置並沒有很密集,反而看起來有些寬鬆。 心疼女友/老婆的您,會考慮買這樣的筆電來當成禮物送給她嗎? 目前LG gram全球大缺貨,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台灣這邊要等上市可能遙遙無期了。就連朋友也告知我們PCDIY!說,這款筆電他在2月底就下訂,排了一個月才買到。剛空運來台就借給我們,並允許拆解給大家看。讓大家仔細品味。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售價部份,先說明美國販賣的金色機種好了。目前LG美國官網主推的i7 6500U版本,搭配512GB SSD,內建Windows 10家用版機種。型號是15Z960-A.AA75U1,網路售價是1499.99美元(約新台幣48,500元),另有i5 6200U版本,搭配256GB SSD機種,型號是15Z960-A.AA52U1,網路售價是1099.99美元(約新台幣35,600元)。當然這些還不包含國際運費,若想買金色機種者,可以考慮到代購網站去下單。 而在韓國販售的白色機種,型號為15ZD960-GX70K,是內建i7 6500U,搭配256GB SSD且不含作業系統的機種,目前在韓國各大網購網站中,可查到最便宜的是1,355,000韓元(約新台幣38,200元)。若要買i5 6200U (2.3GHz)版本,型號則是15ZD960-GX50K,最便宜是1,236,000韓元(約新台幣34,800元)。 若你要買i7 6500U版本,搭配512GB SSD,內建Windows 10家用版的白色機種,其型號為15Z960-GA70K,售價大約是1,764,000韓元(新台幣49,700元)。至於i5 6200U版本,搭配180GB SSD,內建Windows 10家用版的白色機種,其型號為15Z960-GA50K,售價大約是1,381,000韓元(新台幣38,900元)。 值得注意的,網路上查到的最低價,等到實際有貨,可能要等到很長一段時間。現貨的話,在韓國販售的白色機種,型號為15ZD960-GX70K,是內建i7 6500U,搭配256GB SSD且不含作業系統的機種,店家現貨報價約在1,450,000韓元(約新台幣40,719元)~1,500,000韓元(約新台幣42,124元)。 朋友表示如果你從韓國直接購買,可能必須加上近新台幣3,000元的空運寄送費用。因此這部份記得加上去。否則就得請有要去韓國玩的朋友幫忙代購。我們實測過整部筆電含外包裝的整體重量實測為2KG左右,因此還不至於太重。 參考連結: 參考連結: 整體而言,LG gram 15突破了大螢幕筆電,總是令人覺得很笨重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以時尚又典雅的造型、低於1公斤的超輕盈重量。當一拿出這款筆電時,就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尤其還不用擔心輕盈之下,周邊擴充孔會被削減。LG gram 15徹底讓想要超輕薄筆電的男性或女性用戶改觀,成為值得參考選購的筆電產品之一。無疑的,這是史上最輕15吋筆電呀! 廠商名稱:LG Electronics.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 128GB實測開箱,外接式固態硬碟中的高顏值極致精品!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外接式硬碟也大翻新,除了進入了SSD時代,也全面引進USB 3.1 Gen 2規格,搭載USB Type-C連接器,而且,存取速度更上一層樓!當今多媒體資料量都很龐大,若要在同事、客人、朋友之間做即時大容量(GB級)的檔案複製或資料交換,通常都得花掉不少時間。雖說行動硬碟,或隨身碟都可以幫忙,但速度實在太慢。若要透過網路方式來傳輸,不管是放到雲端或NAS,傳輸時間也非常久。常常總是需要花去不少時間,或者乾脆跟對方說,我再寄給你,或請對方寄過來。這樣的話,即時性與機動性真的是大打折扣。這次,要實測開箱的,則是由浦科特所推出的PLEXTOR Portable SSD EX1 128GB外接式固態硬碟。 浦科特PLEXTOR Portable SSD EX1外接式固態硬碟正式登場!這是一款採用USB 3.1 Gen 2規格的外接式固態硬碟,並搭配了最夯的USB Type-C連接器,正反面都能插拔,沒有插錯的問題,提供了128GB、256GB與512GB版本,讓玩家外出,也可以享受極速存取資料的超速快感!它的特色,則是免拆電腦,免等半天,現場立馬要的大容量資料,傳輸4K影片,也能短時間內立即複製完畢。 這款外接式固態硬碟,採用類似Apple TV遙控器的直立式造型設計,既迷你又輕巧,具有金、鈦銀兩色款式,容量提供128GB、256GB、512GB版本,支援Windows、Mac OS、Linux、Android與iOS作業系統。包裝內隨附絨布包,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 固態硬碟業者:浦科特 PLEXTOR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Portable SSD EX1 固態硬碟類型:○ 固態硬碟介面:USB 3.1 Gen 2介面(USB Type-C連接器) 固態硬碟容量:128GB、256GB、512GB 固態硬碟控制器:○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 固態硬碟保固期:5 年保固 128GB→ 讀取速度:55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256GB→ 讀取速度:55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512GB→ 讀取速度:55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128GB→ TBW:○,DWPD:○ 256GB→ TBW:○,DWPD:○ 512GB→ TBW:○,DWPD:○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外接式固態硬碟,採用USB 3.1 Gen 2規格,以及USB 3.1 Type-C連接器,理論最大頻寬可到10Gb/s。比一般USB 3.0 (或稱USB 3.1 Gen. 1),最大頻寬5Gb/s還要更快。由於採用USB Type-C連接器,因此與電腦連接時,除了可以直接對應USB Type-C插槽,也可以使用配隨附的USB 3.1 Type-C轉Type-A連接線,來接到電腦的USB 3.1 Type-A插槽連接。使用時,藍色存取指示燈亮起,此時便可進行超高速資料傳輸。若連接到2016年版,現階段最新型MacBook Pro的話,連接USB Type-C插槽,則需要另購USB Type-C連接線。若要連接到Android手機、平板,也只要買符合OTG(On-The-Go)規範的轉換線。 除了用來快速傳輸檔案之外,PLEXTOR EX1亦可用來製作安裝作業系統的開機碟,透過USB 3.1來安裝作業系統可說是速度飛快。當然也可以直接拿來安裝macOS或Linux作業系統來當資料救援開機碟,以備不時之需。又或者可透過Windows 7/8/10企業版,來製作Windows To Go開機碟。這樣用來開機,只要10秒就可以進入作業系統,猶如您的隨身電腦一樣。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通過1008小時的長時間測試,零失誤、零錯誤的測試標準,MTBF時間長達240萬小時。在實測效能上,USB 3.1介面全速發揮下,CrystalDiskMark測試成績,循序讀寫為554.1/511.3 MB/s。若改接到USB 3.0介面,效能則降到435.2/423.8 MB/s,這是因為USB 3.0/3.1 Gen. 1的最高頻寬只到5Gbps的緣故,所以傳輸頻寬會有些受限,但實際使用USB 3.1或USB 3.0來傳輸大量檔案,時間是差不多的,因此不用太擔心效能會降低太多。 至於IOPS方面,以AS SSD Benchmark測試4K-64Thrd (64線緒的4K存取),讀寫可達到33706/29266 IOPS,總分為494分的結果。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外接式固態硬碟,具有輕巧好攜帶,超快存取速度,同時附絨布包與傳輸線,讓玩家可以隨時攜帶。不僅傳輸速度快,當開機碟也非常方便,重灌電腦一下就好!唯一值得改善的地方,就是有些主機板的USB 3.1埠只有提供Type-C的連接埠,因此若產品能再隨附USB Type-C to C的連接線,那就更完美了!這樣也就可以直接與最新MacBook 2016年款來做連接,發揮全速傳輸的快感! 整體來說,這是外接式固態硬碟中的高顏值極致精品!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PNY Q600三合一車充組合實測開箱,智慧型手機行車通話的神兵利器!
開車時,電話一來,常常讓您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嗎?是否擔心一拿起電話,結果不小心剛好被拍到,而吃到罰單嗎?現在,您可以更「優雅的」,在行駛中,光明正大的講電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並非使用免持聽筒那樣,讓車上的人全聽到,而是可以具有個人隱私那樣來講電話,就像平常講電話那樣,不用擔心手忙腳亂。 大家都知道開車、騎車時,不能講電話,因為只要開/騎車過程中,或是等紅燈時,只要滑手機、拿起手機講電話,或者上網,都將會被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之1被罰款,汽車罰3,000元、機車1,000元罰鍰。不過,對於汽車族而言,尤其是長途開車者來說,若開車中剛好有電話來,而剛好當時又無法靠路邊暫停來講電話時,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這樣是非常麻煩的,因此最好在上路之前,先把必要的接電話配備「傳便便」! 來自美國的記憶體大廠PNY(必恩威),這次跨足車電市場,推出的Q600三合一車充組合(Magnet Car Vent Mount + MultiFunction DriverMate),含藍牙耳機/車架/車充等車用配備,是一款結合了車架、車充,以及藍牙耳機的三合一汽車專用行動電話旅行組合,具有黑、銀、金等顏色可供選擇,且是針對汽車族設計的最佳旅行伴侶,適合每個汽車族擁有!Q600裡面含有車充、車架、藍牙耳機三個主體,提供所有汽車族在開車時必要的「講電話」需求。 PNY Q600產品內容包含說明手冊、金屬材質車充(含尖頭,可當作車窗擊破器)、藍牙耳機(含3組耳塞)、車架(可360度旋轉)、磁力貼片(方形、圓形各一)。在車充部份,採用全金屬材質設計,搭配金色的外型,非常耀眼,車充其上面備有兩組USB插孔,靠插頭的是2.1A/5V輸出,靠PNY字樣的是1A/5V輸出,只有接上充電線,即可分別為iPad這類比較吃電的平板裝置,以及一般的iPhone/Android手機來充電。 至於車充的前面處,可以換成尖頭的金屬接頭,因為全金屬材質非常堅固,因此在緊急情況時,可將車充取出,以充當車窗擊破器使用。至於車充的後面處,則是置放耳機的地方,採用磁力吸附設計,只要將耳機輕輕放上,即可吸附住,並開始進行充電。該藍牙耳機只要1小時即可充飽電,並可提供音樂播放3小時、通話時間4小時,以及待機時間達90小時的電池續航力。 藍牙耳機方面,非常輕巧,重量僅5.8克。使用前可先將隨附耳塞塞到耳機的下方,以便使用。在硬體方面,採用藍牙4.0規格,連線距離可達10公尺,並可與任何藍牙手機進行配對。 首次配對時只要按住藍牙耳機上的PNY按鈕5秒,即可進入配對模式,此時只要開啟手機的藍牙設定頁面,開啟掃描裝置功能,即可找到Q600,並進行連線配對。日後,只要按PNY鈕2秒即可開關機,或者置放於車充時,當引擎發動時,就能順便開始藍牙耳機並自動配對完成,停車後引擎熄火時,車充斷電之後,藍牙耳機也會跟著自動關機。非常方便。 至於手機要放哪裡呢?當然是搭配其車架來使用。其車架具備360度旋轉功能,可將手機直立或橫擺。後方的夾子,可以穩穩夾住汽車前置冷氣孔的出風口(註:出風口大小需要25mm以上),此時再將磁力貼片放在手機後面,搭配手機保護殼,即可放在車架上穩穩吸附住。若您的手機沒有裝手機保護殼,就可以撕開強力貼片上貼紙,將貼片貼在手機後方,一樣可以放置在車架上。 有了磁力吸附式的車架,這樣開車時,就可以將手機放在上面,開啟導航軟體來參考。而停車時也可以滑一下手機,若需要充電時,只要將充電線連接至車充即可,而下車時,只要將手機拿起即可,不用像一般車架那樣必須大費周章地轉動固定夾才能取出,非常便利! 實際使用時,先將車充與車架裝好,耳機與手機配對好之後,就可以放在車充上。而手機背後裝上磁力貼片即可吸附在車架上,開始準備開車了。當行車過程中,若電話一來,只要拿起耳機並掛在耳朵上,即可接通並開始接電話。若要暫時MIC靜音,只要快按兩下耳機上面的PNY按鈕即可暫時靜音,再快按兩下即可恢復通話。若要掛斷電話,只要PNY按鈕,或是將耳機取下放回車充,即可結束通話。 至於語音提示方面,開關機時會有「滴」一聲,進入配對與配對成功時也會有「滴」一聲。其他像是末號重撥、取消撥號、來電接聽(短按PNY鈕)、來電拒接(按住PNY鈕2秒),掛電話(短按PNY鈕),也都有「滴」的提示聲。若電量不足時,則有會「滴滴」提示聲! 要是拿來講LINE、Skype、WhatsApp等網路電話,也是可以直接用Q600來通話的。而要聽音樂的話,一樣只要開啟音樂播放App即可,並透過PNY按鈕來暫停或繼續播放。 值得一提的是,Q600支援多點連接,可以同時配對兩支手機。使用方式是先和第一支手機配對完成之後,先把第一支手機的藍牙關閉,然後將耳機重新開啟配對模式(按住PNY鈕5秒),再和第二支手機配對,連接成功之後,再開啟第一支手機的藍牙功能,這樣就可以接聽第一支和第二支電話的來電了。你說要是生意做太大,好巧不巧的剛好兩支電話同時來電時怎麼辦,這樣的話,就是優先響起的手機會先接通,另外一支就只能先Hold住,或者等第一支手機掛電話之後,再接第二支電話了。當然如果生意做的太大,買兩套Q600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雙耳開攻」(笑)! 產品型號:Q600 產品名稱:三合一車充組合(藍牙耳機/車架/車充) 藍牙耳機規格:藍牙4.0 支援協議:耳機、免持語音通話、藍牙音樂傳輸 功率級別:Class 2 有效距離:10公尺內 工作頻率:2.402~2.48GHz 尺寸重量:直徑26mm,長30mm / 5.8克 充電電壓:DC 4.75~5.25V 充電時間:1小時 音樂播放:3小時 通話時間:4小時 待機時間:90小時 USB車用充電規格:有黑、銀、金三色 外殼材質:ABS+PC+鋁合金+鋅合金+鋼 USB輸出:兩組 5V/2.1A、5V/1A 電壓輸入:DC 12~24V 外觀尺寸:直徑28.55mm,長90mm 主體重量:88克 官方保固:一年保固 整體而言,市面上這類車充/車架/車用藍牙耳機的產品非常多,與其一一買足,不如一次買足。PNY Q600就是提供汽車族車上必備的手機架、充電、藍牙無線通話等功能,讓駕駛者可以輕鬆講電話、看手機訊息、充電,不用擔心手忙腳亂,擔心被開單等問題,在不漏接任何電話的情況下,同時提升整體開車的安全。值得開車族擁有! 廠商名稱:PNY - 必恩威亞太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560-1111 廠商網址: 經銷商名稱:遠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經銷商電話:0800-000-686 經銷商網址: 市場行情:1,688元 →更多的【PCDIY! 數位3C】: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
顯示卡之王,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強悍登場!
現在,要打怪練功衝裝備,除了處理器要夠力,主機板要夠好,擴充性要夠強。其他的硬碟、記憶體模組、電源供應器,也要到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顯示卡,除了要系出名門,要夠強,要夠炫,還要,該有的擴充配件,都要一應俱全,而且,要提供全方位的售後服務。這些條件,乍聽之下,看起來很簡單。事實上,真正能符合所有條件的,並不多。然而,如果要挑張顯示卡之王,這邊,則會介紹給玩家們,由微星科技所推出的「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顯示卡。 --------------- (02)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實測開箱,玩家級高階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05)MSI侯信良》微星電競顯示卡是為遊戲而生,要讓玩家在戰場上贏得勝利! --------------- 要買顯示卡的話,有相當多的選擇。首先,要看自己的需求,若只有做文書、簡報、上網,使用一些多媒體功能,看看影片,這樣基本需求的話,可能連獨立顯示卡都不需要,使用處理器內顯,就能滿足所有的需求。 若要挑選獨立顯示卡的話,大部分的玩家,都會買新一代的顯示卡。首先,要確定的是,要選擇NVIDIA或AMD款式,這見仁見智,憑喜好來做選擇。接著,就是選擇顯示卡品牌。再來,就是依照自己的預算,挑選所要的繪圖晶片,找到所要的機種。 然而,目前新一代顯示卡,競爭非常激烈。NVIDIA的話,就是帕斯卡Pascal,GeForce GTX 10系列,零售版共有GeForce GTX 1050、1050 Ti、1060、1070與1080,更高級的TITAN X也是。AMD北極星Polaris,Radeon RX 400系列,零售版共有Radeon RX 460、470與480。 以效能來看的話,Radeon RX 480,性能只有到GeForce GTX 1060水準。Radeon RX 480訴求的是性價比,以便宜的價格,以及優異的性能,特色是物超所值。也因此,若要購買高階顯示卡的話,目前仍只有GeForce GTX 1070、1080與TITAN X,是比較強的選擇。 若挑選NVIDIA顯示卡,想要玩遊戲,玩的是即時對戰遊戲,又想要在Full HD水準,1920x1080解析度,遊戲特效全開的話,那麼中階顯示卡,GeForce GTX 1050、1050Ti與1060可以滿足基本的需求。不過,跑得順,是要看遊戲畫面張數,能維持幾張,要能持續維持在60張以上,還是要更強的顯示卡才行,至少得GeForce GTX 1060才行。 若要到2K水準,2560x1080、2560x1440、2560x1600解析度,遊戲特效全開的話,GeForce GTX 1070、1080與TITAN X可以滿足基本的需求。當然,若要在3K水準,2880x1440、2880x1620、3200x1800、3440x1440解析度,遊戲特效全開的話,單張GeForce GTX 1080與TITAN X,已經開始出現力不從心了。 若要在4K水準,3840x2160解析度,單張GeForce GTX 1080與TITAN X,其實還不夠力,某些負載很重的遊戲,遊戲畫面張數,偶而都會掉到30張以下。這時候,只能使用SLI,利用雙顯示卡,多張顯示卡來平行運算,2張GeForce GTX 1080 SLI,或2張TITAN X SLI,勉強可以在4K水準,3840x2160解析度,遊戲特效全開的話,遊戲保持順暢運行。 若決定要買高階顯示卡的話,目前,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是台灣市場販售最高等級的選擇。不過,由於NVIDIA品牌顯示卡,選擇眾多,以台灣來說,就有ASUS、GIGABYTE、MSI、EVGA、inno3D與Galax,各家顯示卡業者,都算是一方之霸。 不過,若仔細區分的話,可以發現,還是有差,ASUS、GIGABYTE、MSI、EVGA為台灣品牌。其中,EVGA為台灣人到美國自創品牌。Galax雖然被歸列為香港品牌,不過,卻是全球最大顯示卡代工廠,台灣同德子公司。Inno3D則為香港品牌。其中,只有ASUS、GIGABYTE、MSI,同時供應NVIDIA與AMD顯示卡。保固期的話,在台灣市場,EVGA最早推五年保固,目前,ASUS、GIGABYTE也在高階自製卡,提出免費升級五年保固。Inno3D則在高階顯示卡,推四年保固。只有Galax,目前仍維持三年保固。 若以繪圖晶片頻率來說,無疑的,ASUS、GIGABYTE提供頻率最高的款式,達到1936MHz。不過,若以頻率最多的話,一般則是單模雙頻,微星提供了三模六頻。若以風扇數量來說,Inno3D最多,達到4個。其他品牌,最多只有3風扇。不過,若談到水冷散熱的話,MSI最早提出合作品牌策略(Co-Branding Strategy),找來CORSAIR與EK,推出搭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水氣冷散熱顯示卡,搭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水冷散熱顯示卡,以及DIY版透明水冷散熱顯示卡。GIGABYTE近期也強力發展,搭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水冷散熱顯示卡。 整體來說,挑選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有相當多的選擇。 然而,雖然品牌顯示卡業者,都在推免費升級四年保固、五年保固,不過,這裡面還是大有玄機。以GeForce GTX 1070、1080的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來說,各家都仍只有三年保固,只有MSI提供四年保固。然而,可別以為只有這樣而已,玩家萬一運氣不好,遇到顯示卡問題,除了可以透過經銷通路協助,可以直接到售後服務中心處理,還可以直接透過線上報修,保固期之內,不僅免費到府收送維修品,而且提供了全家(便利商店)代收服務。更厲害的,率先引進代用顯卡的售後服務,第1年顯示卡送修,免費提供代用顯示卡使用。這樣的售後服務再升級,在顯示卡業界,也是一大創舉。 微星顯示卡,全方位的售後服務,可以說是售後服務的全面升級。 MSI的話,是少數同時橫跨NVIDIA與AMD陣營顯示卡業者。顯示卡的話,則可分成Gaming與Overclocking系列。GeForce 10系列的話,微星目前供應GeForce GTX 1050、1050Ti、1060、1070與1080顯示卡。 GeForce 10系列不同顯示卡版本,MSI主要可以分成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AERO英雄版、ARMOR盔甲版、GAMING遊戲版、SEA HAWK一體式水空冷版與GT平價版。除此之外,以往微星也推出更高階的限量版,之前就推出了GAMING GOLDEN EDITION黃金版與LIGHTNING閃電版。這次,已經新推出的,則有SEA HAWK EK X水冷版,以及30TH ANNIVERSARY三十週年EK一體式水冷版。 最新,還有Quick Silver快銀版。MSI電競顯示卡佈局,已經全線到齊! MSI在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主要可以分成空冷版本與水冷版本。空冷版本,則有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AERO英雄版、ARMOR盔甲版、GAMING遊戲版。水冷版本,則有SEA HAWK一體式水空冷版、30TH ANNIVERSARY三十週年EK一體式水冷版與SEA HAWK EK X水冷版。 不過,可別以為水冷版本,跑的速度就比較快,事實上,不管哪一種版本,按照標示來分速度,有OC的比沒的還快,有X的比OC更快,有Z的則比X更快。最快的,則是標上Z的版本。 由於MSI現在力推電競顯示卡,最快的顯示卡,則在GAMING遊戲版,也只有這個版本,才有標示Z等級,價格最高,速度表現也最好,同時,還多出了背板RGB燈效。微星電競顯示卡,GAMING系列,集MSI顯示卡技術大成的,這就是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 顯示卡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針對玩家設計的電競顯示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MSI為全球顯示卡領導業者,在這次新一代顯示卡改朝換代,當然也不會讓對手專門於前。這次的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前前後後推出多個系列版本,除了水冷系列受到特別關注,以及30TH ANNIVERSARY三十週年特別版本。其中,最受矚目的,當然就是針對電競玩家設計的GAMING系列。這次,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屬於高階掛上Z版本的「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顯示卡。這張顯示卡,本身為雙Solt設計,安裝上務必注意,尺寸為279mm x 140mm x 42mm,重量為1112g。 MSI GAMING系列顯示卡,使用的是微星針對電競產品線,所規劃的電競紅用色外觀,使用的是紅黑雙色搭配,顯示卡上方,以及顯示卡正面,強化背板後面,並引進RGB LED燈效,可以展現出個性化信仰燈效。用料上面,使用了MSI第四代軍規用料,引進Hi-C CAPs、Super Ferrite Chokes與Japanese Solid Caps,電路設計上面,則使用了10相電源,提供了顯示卡供電穩定度,以及優異超頻效能表現。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顯示卡,介面為標準PCIe 3.0 x16,使用GeForce GTX 1080繪圖晶片,顯示記憶體為GDDR5X SDRAM,記憶體匯流排為256-bit。繪圖晶片時脈,可分為三模六頻,分成超頻模式(OC Mode)、遊戲模式(Gaming Mode)與靜音模式(Silent Mode),玩家可以依照自己不同的需要,來做設定上的調整。這張顯示卡,在GeForce 1080繪圖核心,支援Base Core標準時脈與Boost Core超頻時脈,記憶體時脈也依照不同模式可調整。 繪圖核心:1911 MHz / 1771 MHz,顯示記憶體:10108 MHz 繪圖核心:1873 MHz / 1733 MHz,顯示記憶體:10108 MHz 繪圖核心:1733 MHz / 1607 MHz,顯示記憶體:10010 MHz。 至於OC Mode、Gaming Mode與Silent Mode,則可以在GAMING APP裡面,玩家可以自由調整。 這張旗艦顯示卡,在散熱結構上,非常的用心。不管是在散熱器本身,熱導管的使用,散熱鰭片的設計,風扇的強化,散熱膏的用料,強化背板的搭配,記憶體超頻冷卻板,電源模組的強化散熱,都非常得講究。甚至,在散熱器的銅底座,以及銅熱導管上面,都使用了鍍鎳加工。這除了是為了美觀,比較好看之外,也可以避免銅氧化變黑,讓顯示卡常保高度質感。 顯示卡本體,除了採用雙風扇散熱系統,使用了微星Twin Frozr VI架構,採用TORX 2.0風扇,整個散熱能力非常強大。散熱器本身,使用了直徑8mm熱導管,本身使用鍍鎳的銅底,加上鋁散熱鰭片,加上氣流導向技術,優化設計的散熱鰭片,讓散熱效率達到最佳化。散熱器控制上面,並提供了ZERO FROZR智慧停轉技術,在顯示卡低負載之下,停止運轉,把噪音的問題,控制降到最低,並依照不同負載,進行散熱控制的最佳化。底下還有一塊記憶體超頻冷卻板,透過散熱貼布緊貼顯示記憶體,協助散熱,確保顯示卡高速工作的穩定度。並搭配高階散熱膏,除了確保導熱最佳化,使用壽命更長,不會提前乾掉,穩定度與耐久度更好。並具備微星造型強化背板設計,除了穩定住整個顯示卡散熱器,確保散熱器與繪圖晶片完整接觸,發揮該有的散熱效果,也可以避免電路板不會板彎,並協助散熱器做輔助散熱的工作。而且,顯示卡上方,以及顯示卡正面,強化背板後面都有RGB LED,可以顯示出個性化的信仰燈效。 顯示輸出上面,提供了3個Display Port 1.4埠,1個HDMI 2.0埠,與1個Dual Link DVI-D埠。最大輸出為8K,可以顯示7680x4320解析度。顯示卡用電,還額外需要一個6-Pin電源,以及一個8-Pin電源,整體功耗,控制在180W,一般狀況,電源供應器也只需要500W就足夠驅動。 這張顯示卡,除了硬體上面,相當努力之外。軟體設計,更是用心。提供了GAMING APP軟體,可以針對顯示卡模式,進行快速調整設定。也可以針對顯示卡繪圖核心、顯示記憶體,針對工作時脈,以及溫度,進行即時監控,並且支援手機版Android系統,使用行動版GAMING APP,來針對顯示卡進行控制。此外,還有護眼模式功能,可以針對遊戲、電影與護眼,提供視覺化調整。RGB LED燈效,也是透過這個軟體,來進行調整控制。並且支援VR一鍵優化,省去玩家各別調整,所要多花的功夫。 針對遊戲實況主,遊戲玩家進階功能,推出DragonEye,可以讓玩家邊玩遊戲,邊看YouTube或twitch,針對視窗顯示位置、大小與聲音,進行調整控制。並附贈XSplit Gamecaster直播軟體試用帳號,與WTFast網路優化軟體是用帳號,讓玩家享受更好的遊戲體驗。 MSI發展電競顯示卡,從玩家的需求,也逐漸發展出各種電競周邊。針對高階玩家,使用雙顯示卡,以及多顯示卡,發展出了SLI BRIDGE橋接器產品線,並持續的改版,推出新一代的產品。針對玩家擔心顯示卡過重,受地心引力作用,長時間使用之下,出現顯示卡板彎,拉扯到主機板PCIe插槽,以致於PCIe插槽變形,避免產生接觸不良,推出了Graphics Card Bolster千斤頂。而由於發展高階顯示卡,設計出了優異的散熱結構,以及TROX風扇,應用這些特色,發展出了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 MSI在顯示卡上面的突破,進而由電競顯示卡發展出各式電競周邊,在電競市場找到了成功的契機。 這次,我們實際拿到了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Z 8G顯示卡,進行效能測試,並且,到了微星進行專訪,瞭解了這張顯示卡的開發過程,以及這張顯示卡的特色。我們看到了微星對於顯示卡的用心,以及從顯示卡到顯示卡周邊,最後到了發展各式電競周邊的歷程。整體來說,這是一張顯示卡之王。然而,對於玩家來說,顯示卡的能量,決定宅的力量,喜愛玩遊戲的玩家,這張顯示卡之王,可以說不能錯過唷!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GIGABYTE BRIX Gaming UHD GB-BNi7HG4-950實測開箱,迷你電競桌機中的頂尖之作!
隨著電競運動的興起,桌上型電腦持續朝向電競發展,衍生出多元的電競風格。電競桌機,除了朝向更強、更大與更爽邁進之外,也出現了迷你電競桌機風潮。首先,出現了強化版的NUC,搭載行動版四核心處理器,後來出現搭載獨立繪圖晶片版本。此外,造型化的迷你電競桌機因應而生,不少是移植自Apple Mac Pro,採用俗稱骨灰罈圓筒造型。當然,也有戰鬥力更強迷你電競桌機,將主機尺寸縮小化,引進桌上型四核心處理器,搭載桌上型顯示卡,甚至是雙顯示卡版本。各式迷你電競桌機,都是為了滿足玩家的需求,讓玩家打怪練功衝裝備,有更好的遊戲體驗。這次,則要介紹技嘉科技,最新推出的GIGABYTE BRIX Gaming UHD迷你電競桌機,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面紗吧! 技嘉科技,今年又再度強化了BRIX迷你電腦產品線,原本只專注於NUC,這次則加入了Gaming與DIY元素,引進了NVIDIA GeForce GTX 950獨立顯示卡, 實現在最小空間,得到最大的擴充能力。 這次,創造出了GIGABYTE BRIX Gaming UHD迷你電競桌機,主機採用鋁鎂合金外殼,為柱狀體設計造型,外表為陽極電鍍,並經過髮絲紋處理,尺寸僅110mm x 110mm x220mm,重量僅1,959g。電腦硬體架構,採用Intel Sylake行動版處理器設計。主機板晶片組,採用Intel HM 170,處理器的話,目前搭載2個型號,都是四核心處理器版本,高階款為BGA1440版本Intel Core i7-6700HQ(4核心8執行緒,標準時脈:2.60GHz,TurboBoost時脈:3.50GHz),Intel官方處理器建議售價:美金378元,中階款為BGA1440版本Intel Core i5-6300HQ(4核心4執行緒,標準時脈:2.30GHz,TurboBoost時脈:3.20GHz),Intel官方處理器建議售價:美金250元。 具備1個HDMI 2.0埠與3個DisplayPort 1.4埠,提供4組4K顯示輸出。記憶體,可以安裝2組DDR4-2133 SO-DIMM,最大可擴充到32GB。硬碟,則可以安裝2組M.2 2280的NVMe世代PCIe SSD,其中一組可安裝M.2 2280的SATA 6Gb/s SSD。另外,則還可以安裝2組2.5吋9.5mm HDD。提供10/100/1000Mbps有線網路,以及802.11ac + Buletooth 4.2無線網路,並具備AC1200傳輸能力。2組USB 3.0埠,1組USB 3.1 Type-A埠,與1組USB 3.1 Type-C埠。並引進最佳化散熱設計,使用了直流風洞散熱架構,使用一組台達電直流無刷風扇,由下方進氣,上方出氣,實現23~36dBA超靜音運作,相當適合作為客廳HTPC。 第一代的「技嘉GIGABYTE BRIX Gaming UHD迷你電競桌機」,目前共推出兩個型號,分別為GB-BNi7HG4-950與GB-BNi5HG4-950。兩者的差別,在於搭載處理器不同,GB-BNi7HG4-950搭載Intel Core i7-6700HQ,GB-BNi5HG4-950搭載Intel Core i5-6300HQ。兩者,皆為四核心處理器,除了工作頻率不同之外,主要的差異在有沒有Hyper-Threading。 我們就要來開箱囉! 接下來,我們要來進行實機拆解! 這次,拿到這台GIGABYTE BRIX Gaming UHD GB-BNi7HG4-950,處理器搭載BGA1440版本Intel Core i7-6700HQ(4核心8執行緒,標準時脈:2.60GHz,TurboBoost時脈:3.50GHz)。裡面安裝了2條Crucial DDR4-2133 8GB x2=16GB SO-DIMM記憶體,與1條Crucial MX300 275GB的SATA 6Gb/s SSD。這邊,我們以各種測試軟體,來進行效能實測,提供相當有價值的參考數據。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HQ @ 2.60 GHz/3.50GHz (Turbo) 主機板:GIGABYTE MKHM17P 記憶體:Crucial DDR4-2133 8GB x2=16GB 顯示卡:GeForce GTX 950 硬碟機:Crucial MX300 275GB(SATA 6Gb/s SSD) 電源供應器:180W變壓器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 #圖=http://www.pcdiy.com.tw/a18612482,Graphics score:1707,CPU test:3820 第一代的「技嘉GIGABYTE BRIX Gaming UHD迷你電競桌機」,目前共推出兩個型號,分別為GB-BNi7HG4-950與GB-BNi5HG4-950。兩個版本,目前台北光華商場都已經正式開賣。 GB-BNi7HG4-950的話,台灣光華商場已經開賣,原價屋報價:28,990元。美國市場也已經開賣,newegg報價:美金999.99元(折合台幣31,520元)。中國市場也已經開賣,淘寶網報價:人民幣7,999元(折合台幣37,946元) GB-BNi5HG4-950的話,目前只有台北光華商場開賣,原價屋報價:25,990元。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目前都還沒開賣。 這次,實測開箱了技嘉科技送測的GIGABYTE BRIX Gaming UHD GB-BNi7HG4-950,對於電競風格造型設計,以及強大效能,極致靜音表現,印象非常深刻。 整體來說,這是迷你電競桌機中的頂尖之作!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前進泰國光華商場Pantip Plaza》ASUS ROG SEA CUP 2016決賽直擊,暨曼谷電腦商圈大搜查!
本篇接續上篇的曼谷市區介紹,接下來就要進入本篇的重點,參觀泰國最大的IT商場:Pantip Plaza (潘提普廣場)。同時也可以看看,華碩在電競市場上是如何用心經營,如今成為泰國電競第一品牌。圖多文長,請細心閱讀。(TL;DR) --------------- --------------- 正由於曼谷的觀光業非常興盛,各種食衣住行育樂,在這裡都非常齊全,不用擔心找不到,而ICT產業雖然比台灣起步的慢,但近10年來可說是飛快的成長,加上近年來電競活動興盛,讓曼谷的ICT市場成長力道勢如破竹。從各大樓、車站、大眾交通運輸,都能看到知名ICT品牌的宣傳海報、招牌、燈箱、影片廣告…等,就可得知世界各大廠牌都想在這裡佔有一席之地。 雖說上述提到的各式Shopping Mall,至少都有一層樓會規劃專賣3C產品的區域,但這些產品大多是系統產品或電腦周邊為主。若想要到類似像是光華商場那樣的完全以ICT產品為主的電腦購物商城,那麼就要到接下來介紹的了。 由Pantip集團所推出的四間Shopping Mall,在泰國共有4間,有Pantip Plaza、Pantip Plaza 2、Pantip Bangkapi、Chiang Mai等地區,其中最大的一間就是Pantip Plaza (潘提普廣場),又稱Pantip Pratunum (潘提普廣場 水門店),這間店且坐落於曼谷市中心的精華地帶,位於Ratchathewi區的Phetchaburi路上,其東邊約300公尺(4分鐘步行路程)為The Platinum Fashion Mall流行商場,再過個馬路就可以到Pratunam Market (舊水門市場),去那邊可以吃個40~50泰銖的知名水門海南雞飯,若從Siam(暹羅站,BTS)走路過去大約1.1km (走路16分鐘),從Chit Lom(奇隆站,BTS,E1)走過去大約1km (走路約13分鐘)。若搭SARL機場捷運線到Ratchaprarop (拉差帕拉蕾站,A7),走路過去大約11分鐘即可到達(850公尺)。Pantip Plaza可說是各電腦玩家、電競玩家、科技玩家必朝聖之地。 於2012年4月23日落成的Pantip Plaza,是泰國最大的IT商城,營業時間為10點到21點,面積大約6.7萬平方公尺,商場一共有5層,各種軟硬體與3C產品裡面應有盡有,種類齊全,價格公道,享受一站購足的樂趣。因此Pantip Plaza如今已是泰國人買電腦、裝電腦、吃美食、辦電競活動的最佳場所。 Pantip Plaza (潘提普廣場),坐落於曼谷市中心,是泰國最大的IT商城。面積大約6.7萬平方公尺,商場一共有5層,各種軟硬體與3C產品裡面應有盡有,種類齊全,價格公道。是泰國人買電腦、辦電競活動的最佳場所 前面說過,由於近年來各新大樓林立,都以具有設計感的大樓外觀來吸引客戶上門,加上近年來電商林立,不少泰國人也愛上網買3C電子產品,使得該IT商城的人流量也類似台北光華商場那樣逐漸流失,Asset World Estate公司為了讓該店更具有設計感,投資了近3億泰銖來重新裝潢,大約於2016年8月初重新開幕,且內部空間也重新規劃,讓整個商城更好逛。整體來說,新開幕的Pantip Plaza算是非常具有活力、朝氣的IT Shopping Mall,使得該Mall的人流量逐漸回升,加上最近經常舉辦各種電競賽事,吸引到電競玩家、水冷玩家、電腦玩家、遊戲玩家的前往觀賽,現場可說是非常熱鬧! 由於新開幕的Pantip Plaza的1F擁有超大寬敞的活動空間,適合舉辦各種活動。這次由華碩與其他廠商合作共同舉辦的來自東南亞的8個電競戰隊即將在此爭奪最後的冠軍! 由於華碩在泰國市場努力耕耘逾10年以上,以高品質的產品來供應泰國市場,在玩家圈也獲得不錯的口碑,並經常舉辦各類電競賽事,獲得玩家熱烈迴響,因此如今華碩ROG已成為泰國電競第一品牌。 這次決賽的所有硬體配備,是由華碩所提供,包含主機板、顯示卡,讓且全部都是採用水冷設計,非常吸睛!此外還提供不少獎品送給觀眾,讓整個會場變得非常熱鬧。 在舞台的後方,有不少通路商在此設櫃。像是JEDI,就位於最前面、最明顯的位置,並有專門販售華碩ROG產品的展示櫃,同時也展示配備華碩平台的水冷桌機,搭配RGB燈效的閃爍特效,吸引不少客人的駐足觀看。 此外,還有一家JIB廠商設置了Mine Xtreme的水冷改裝旗艦店,裡面都是呈現水冷的改裝套件,在這裡可以一店購足所有水冷改裝套件,現場亦有店員會提供專業解說,以及安裝服務。最重要的是,由於水冷改裝主機大約1年就要去做清理,而這樣的商店就是從採購、裝機、售後服務都一條龍包辦,在這裡可以買到水冷的配備、享有良好的專業服務,亦可直接買組裝好的水冷桌機系統。整體來說,這間水冷專門店,提供玩家買水冷產品無後顧之憂的頂級享受。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泰國在水冷主機的發展,比台灣跑得還前面,主要是當地市場夠大,並有出貨到鄰近的寮國、緬甸等國家,再加上有實體店面展示,包辦一條龍服務,因此水冷在泰國可說是非常盛行。相較於台灣的店面,大多數都不太愛提供這類的售後服務,一來麻煩,二來賺得不多,因此水冷市場只能透過玩家圈以及原價屋這類的實體店面來推廣。 至於為什麼泰國玩家們那麼喜歡水冷?也許跟當地氣候有關吧!泰國天氣熱,光靠氣冷是不夠的,所以紛紛改裝水冷,讓電腦在全速運轉以及超頻時,能擁有更好的穩定度。 透過這次參觀泰國最大的ICT商場,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雖然自詡為電腦王國,但在近年來電腦毛利降低,加上電商的興起,不少實體店面也捲入了削價競爭的行列,再加上店租不斷上漲,使得不少店面吃不消,加速了整個商圈陷入紅海的行列,店開越久、損失越多,最後搞到大家都去經營電商,造成實體商圈的逐漸隕落。這其實對業者、通路、消費者都是不好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電腦高手或玩家,不少消費者需要的是完善的售前服務、享有合理的產品售價、以及絕佳的售後服務。這樣的一站式購物服務,才是實體商城所具有的優勢。 以泰國Pantip Plaza為例,其提供各式齊全的ICT商品,從初學者到專業玩家都是其客群,各種軟硬體與3C產品一應俱全,且價格公道、公開,消費者可以享受一站購足的樂趣。再加上有超大的活動場地,以及可以容納約200人的電競館,各種大型賽事都可以在這裡舉辦,如今成為泰國人買電腦、裝水冷電腦、享受美食、參觀電競活動的最佳去處,值得我們台灣業者們效尤。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CPU】:
-
MSI林世宗》微星科技用心傾聽,把台灣電競筆電帶向全世界發光發熱!
--------------- --------------- 市場主打電競筆電的品牌不少,微星如何做到成為玩家心目中的第一選擇? 微星近幾年在電競筆電市場的業績不斷往上提升,今年也和去年一樣,今年2016年08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達成自己所設定的年度目標,和去年同期相比,業績更是成長了30~50%以上。探究其主要原因,是台灣市場開始漸漸接受電競筆電這樣的產品線,玩家也能從上面找到與桌機不相上下的系統效能,兩者直接反應在銷售上,因此今年的目標比去年更早達成。 反觀其他品牌,從今年2016年第1季到現在的業績並不如預計,外商品牌更是慘澹經營,會有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競爭對手在規劃新品的時候,往往都是先從硬體零組件規格上下手,因為這是最快讓玩家有感的地方。但當大家的硬體規格都一樣時,又該怎麼吸引玩家的目光,最快的方式就是殺價。然而該機制一旦啟動,馬上就會淪為價格戰,低價也直接影響到產品本身的成本,所以廠商只好想辦法Cost Down,如此的惡性輪迴,最後受害的還是玩家本身。 微星電競筆電是同類型產品中價格最高的,我們從不採取低價競爭策略,我們想帶給玩家的,是爽度百分百的「價值感」。例如,玩家想到史上最強電競筆電,第一個就是聯想到,搭載了真正全尺寸Cherry MX機械軸電競鍵盤的MSI GT80系列電競筆電。我們在產品、技術、設計、創新各面向上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不管是在視覺、聲音、硬體規格還是直播軟體都遠超過競爭對手。所以玩家會覺得我們的產品是穩定的,同時還擁有高效能。如此正向循環之下,很快就出現了許多死忠龍粉,透過口碑、病毒式行銷,讓玩家從羨慕別人擁有,進化到自己也採購一台,然後推薦給下一位玩家。 此次新上市的產品型號後面都加上了「VR」字樣,是因為全系列均支援VR功能的關係,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現階段會採購微星電競筆電的玩家,主要還是認定微星產品的價值,可以得到無與倫比的爽度,不單全是為了支援VR而來。舉例來說,現在銷售成績最亮眼的GS63系列,除了是因為搭載了GTX 1060獨立顯卡外,主要還是其僅僅只有1.9公斤的超輕巧重量,是現階段最輕薄的15吋電競筆電,VR反而成了附加功能。同時微星工程師還對筆電們進行了最佳化,讓其在跑VR的時候可以順暢、穩定的進行。不像其它競品,雖然也是搭載同樣規格的獨立顯卡,但因為無法有效解決散熱及效能問題,只好採用降頻或是冒著過熱的危險,因此跑起VR程式就容易出現卡頓甚至是當機的情況。 這次新產品有哪些?價格策略為何?會比前一代還要更高嗎? 根據微星自己的統計,在台灣會花費100,000元預算採購筆電的人,每個月約莫會有100到150人,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所以這次隨著NVIDIA GeForce GTX 10系列獨顯上市,微星便推出9台全新的電競筆電,有內建兩張GTX 1080獨顯組成SLI的GT83VR Titan SLI。 搭載GTX 1070有兩款,分別是單張獨顯的GT72VR 6RE Dominator以及兩張獨顯組成GTX 1070 SLI的MSI GT73VR Titan SLI。內建GTX 1060則有GT62VR 6RD Dominator、GS63VR 6RF Stealth Pro、GS43VR 6RE Phantom Pro、GS73VR 6RF Stealth Pro、GE72VR 6RF Apache Pro、GE62VR 6RF Apache Pro共6款之多。 這其中又以使用GTX 1060獨顯的產品最受到玩家喜愛,開賣首週就已經有超過100台的銷售量,而且還是售價最高(建議售價68,900元)擁有15.6吋、預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和16GB記憶體的GS63賣最好;另外,採用GeForce GTX 1070 SLI雙顯示卡架構,遊戲效能勝過單張GTX 1080顯示卡的GT73,也是首週銷售便超過10台以上。 這次新推出的GT83VR 6RF Titan SLI因為搭載了GTX 1080 SLI的關係,產品價格再創新高,會不會擔心影響到台灣玩家的採購意願? 老實說,5年前我們也不敢一開始就推出10萬元筆電,也是先從39,999元、49,999元、59,999元、69,999元循序漸進,伴隨著新硬體與創新設計往上提升。因為玩家不可能一開始就會購買一台要價130,000元的筆電,必須從品牌帶給消費者安心感、價值感,慢慢推積起來。 加上玩家也會擔心新買的產品,會不會2個月後就會跌價、甚至是被取代,因此在定價策略上,新一代的機器不會比上一代低,但是當消費者看到新一代產品後,發現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時候,就會下手採購,同時也帶來口碑行銷。如此營造出來的市場氛圍,會比找代言人來得有效。 電競筆電單價這麼高,微星是如何進行管控,讓玩家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拿到產品? 每款產品推出前,我們都會經過詳細的沙盤推演,推演的時間從3到6個月不等,其中包含了產品操作、定價策略、市場經營等等。我們知道電競筆電是小眾市場,所以更要精準的控制銷售、庫存以及價格,必須要從庫存量就能精確的抓出每個型號的銷售狀況,然後進行彈性調整。 這有點兒像是王永慶先生早期的經營方法,首先計算每個家庭(經銷商)一個禮拜可以吃多少米糧(銷售多少台筆電),然後每個禮拜主動向客戶(經銷商)提醒,應該要進貨了(直接配貨)與進哪些貨。除此之外,我們相信東西一多就會浮濫,所以也會適度搭配飢餓行銷,來緊緊抓住玩家的心。我們5年前就開始做這幾件事情,5年後的現在還是持續的進行著,俗話說得好,魔鬼藏在細節裡,就是因為從沒有放過這些地方,每個禮拜一Review的庫存報表工作,已經成為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相較於國外市場,台灣電競筆電市場是否也同樣火熱? 根據近幾年來的銷售成績統計,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台灣在電競筆電的銷售量,並不輸全世界其他國家。同時,我們還發現,我們的消費者對於「效能」相當執著,所以當GTX 1080一推出,微星便在最短時間裡推出搭載GTX 1080 SLI的GT83VR機種。 儘管這款產品的建議售價是159,800元,而且還未正式到貨。可是光台灣就已經接到4筆預購訂單,可見專業電競玩家不僅熱衷追求頂級效能,也相信微星的電競筆電,可以替他們帶來最佳的遊戲體驗。 隨著單價越來越高,效能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電競筆電的保固期和保固服務也會順勢有所提升嗎? 微星在電競筆電部分,原本是2年保固,1年到府收送,現在則是提升成2年保固、2年保固期內到府收送,比大多數市售機種的1年保固還要高。除此之外,從今年開始我們還提供消費者一年內2次免費健診(春節、夏日健診)的機會;同時,只要玩家想替自己的微星電競筆電加裝記憶體或是更換SSD(若需要將原先硬碟裡的儲存資料轉移到新購買的SSD上,需要酌收300元工本費),現在拿到微星展服中心,同樣可以享有免費擴充服務。 更棒的是,只要是採購GTX 970等級以上電競筆電的消費者,還能在每年的生日獲得獨家「生日禮」一份,這可是微星「龍粉」才有專屬禮遇。除此之外,我們也在Facebook上成立了一個不公開的社團,只要是曾經是微星筆電的消費者,都可以加入成為成員。不管筆電發生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在上面詢問,我們會用最短時間來幫會員解決。同時我們也會在這裡透露、發佈未來最新產品的訊息,讓社團成員比其他玩家更早一步獲得這些獨家資訊。 我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些店家、經銷商自行將微星電競筆電進行改裝、客製化後販售,這樣消費者還能繼續享有原廠保固嗎? 這就像是採購iPhone手機一樣,有些玩家為了展現自我個性,或是想方設法地榨出iPhone的每一滴效能,所以會對手機進行JB(Jailbreak ,越獄)的動作。不過當遇到系統不穩定、無法開機、甚至是硬體損壞得回原廠處理的時候,只要將產品回復成出廠時的狀態,一樣能進行維修保固。微星提供的售後服務也跟iPhone一樣,所以消費者不用擔心。 電競筆電這塊領域已經是領頭羊的微星,接下來將如何繼續保有這個優勢?甚至持續進步,帶領玩家看到電競筆電的下一個未來?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在今年2016年06月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電競筆電的市佔率,微星(MSI)已經突破19%,穩居市場第一,第二名是華碩(ASUS)的15%,戴爾(DELL)排在第三為9%,然後是聯想(Lenovo)的5%,以及宏碁(acer)的2%。 第1名:微星 MSI → 19% 第2名:華碩ASUS → 15% 第3名:戴爾DELL → 9% 第4名:聯想Lenovo → 5% 第5名:宏碁acer → 2% 受惠於此,微星的股價也是蒸蒸日上,從幾年前低潮的每股10元,到2年前的每股35元,現在已經翻倍成長,最新,已經一路往上衝到85元。在全球玩家與消費者的支持下,微星現在已經有不錯成績,但我們並不自滿,就算是現在,微星所有同仁們都還繼續保有2011年時準備放手一搏的衝勁。 那時微星的業績正處於谷底,所以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和新嘗試來力挽狂瀾,想盡辦法後終於在2012年開始從泥沼中往上爬。接著2013年打開通路,並與客戶維持良好的關係。現在不管是專業玩家、一般消費者、通路經銷商,對於微星這個品牌有著很大的信心,品牌忠誠度也一直有所提升。 短程3到5年的計畫,主要是讓經銷商能更專業、專注的去銷售微星產品,並透過電競筆電帶動其它周邊例如顯示卡、主機板、電競主機業績的成長。當然我們也會全力衝刺電競筆電產品線,繼續推出符合每一位玩家需求的好產品。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AMD A10-7890K實測開箱,APU高性價比重返榮耀!
現在買桌機,要省錢的話,AMD APU的確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不但擁有基本的CPU,也內建夠力的GPU,足以應付一般的文書處理,多媒體播放的工作,並可以運行絕大多數的遊戲,享受電競對戰的超速快感。 AMD A10-7890K處理器,為APU架構,採用FM2+腳位,28奈米製程,為新一代Godavari核心,本身為四核心處理器,標準時脈為4.1GHz,Turbo Core時脈高達4.3GHz,為一款速度在4GHz以上的APU,並內建Radeon R7繪圖核心,採用8個運算單元,512 Unified Shaders 繪圖引擎。更重要的,這樣什麼都有的APU,價格高貴不貴,的確是精省處理器之王。 2016年01月06日,CES 2016期間,AMD展示了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噪音值,真的小了許多,相當安靜! AMD 與Intel 在CPU 方面的競爭,已經持續非常多年,早在1996 年收購NexGen 之後,K6處理器讓AMD追上競爭對手,到了2005 年,AMD更提出了CPU+GPU的概念,要發展Fusion計畫,宣示未來將要推出這樣整合內顯的先進處理器。 AMD深知,光是拼製程、比效能,是不夠的。因此,早在2005年,AMD提出了CPU+GPU的概念,這就是AMD所謂的Fusion計畫。要把以往做在北橋晶片裡的內顯,做到跟入門級獨立顯卡一樣效能,並整合到處理器之中,完完全全做到一顆晶片裡面,以實現大幅降低成本與效能考量。不過這樣Fusion融合的大計畫,以當年的技術,時空背景,有一定程度的挑戰。 首先,2006年7月21日,AMD以美金54億元併購ATi,結果這樣立意良好的雙A概念,一開始AMD說在2年後(2008年)可以實現Fusion計畫,結果整個計畫一直往後延。直到2011 年,才有正式產品出現。AMD取了一個動聽的名字,說這不是CPU,也不是GPU,是叫做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簡寫是APU,中文叫做「加速處理器」。 APU的發展藍圖中,桌機版從最早的Socket FM1、FM2,到後來的Socket FM2+,處理器製程也從32nm進步到28nm,最新的A10-7890K,則是A10-7850K、A10-7870K的加強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桌機版APU,全部都是Socket FM2+ 版本。 2016年02月02日,AMD正式發表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 AMD持續在推出新APU!後來,還搭配了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進行大翻新!這顆AMD APU,A10-7890K處理器,就是物超所值的選擇! AMD先推出了A6-7470K(2-Core,標準時脈:3.7GHz,Turbo Core時脈:4.0GHz。GPU 規格:R5,800MHz,TDP:65W)與A10-7860K(4-Core,標準時脈:3.6GHz,Turbo Core 時脈:4.0GHz。GPU 規格:R7,757MHz,TDP:65W)。 接下來沒多久,又推出了Athlon X4 880K(4-Core,標準時脈:4.0GHz,Turbo Core 時脈:4.2GHz。GPU 規格:無,TDP:95W)與A10-7890K(4-Core,標準時脈:4.1GHz,Turbo Core 時脈:4.3GHz。GPU 規格:R7,866MHz,TDP:95W)。 AMD引進的新一代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最早是在2016年01月06日的CES 2016期間公開展示。 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提升24%散熱器的接觸面積,增加了34%的風流,它的噪音值只有39 dBA,並加入了藍色LED顯示的AMD燈號,整體來說,這款散熱器不但提升了散熱能力,兼具靜音運作的特性,可讓玩家得到一定的超頻性能,還洗刷了AMD 盒裝處理器,長久以來一直被詬病的運作噪音太吵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AMD Wraith Cooler只有搭配A10-7890K、FX8370、FX8350、FX6350 販售。至於新包裝的A10-7860K、A8-7670K、Athlon X4 860K、Athlon X4 845等產品,搭售是AMD另一款95W的散熱風扇。 若想要知道AMD A10-7850K、A10-7860K、A10-7870K與A10-7890K的GPU效能,其實這幾款處理器的GPU效能並沒有差很多,從表格中的測試數據中可知,A10-7890K的一般正常的時脈為4.1~4.3GHz,內建的GPU 時脈為866MHz,與主記憶體Share了1GB的容量當顯示記憶體,且可以支援DDR3-2133的速度來運作。因此建議搭配至少DDR3-2133的記憶體(最好雙通道)來使用,才可以發揮該處理器的最佳表現。 由於A10-7890K搭配Wraith Cooler不僅可以更安靜,超頻幅度也不錯,我們以空冷測試,可以將GPU時脈超頻到1040MHz (20%),記憶體以DDR3-2400運作也沒問題,系統整體運作也非常穩定,而超頻後的整體效能平均比正常速度提升了5~9%,可說是無不小補! 經過測試可以發現,AMD APU系列中最強的A10-7890K,其GPU的效能大約介於GeForce GT 730~740獨立顯示卡水準,這樣等級的顯示卡等同於目前市場報價約1,790~3,490元的GPU,可以說是內建了入門級獨立顯示卡。 值得注意的地方,由於APU 是高度整合了CPU與GPU,加上對於記憶體的存取與使用非常頻繁,因此,記憶體的速度可以說大大影響了整體的效能表現,包括CPU與GPU的效能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只是使用一般的DDR3-1600 雙記憶體通道,效能將會受到影響,使用到DDR3-2133雙記憶體通道,效能才可以完整發揮,若搭配DDR3-2400雙記憶體通道,則更能把整體的效能發揮到極致! 這次,新到貨的A10-7890K處理器,其實是A10-7850K、A10-7870K處理器的新版本,同時發表的還有低功耗的A10-7860K。新發售的A10-7870K與A10-7890K處理器,兩者都搭配了Wraith Cooler幽靈靜音散熱器。A10-7890K 處理器,為新一代Godavari核心,本身為四核心處理器,標準時脈:4.1GHz,Turbo Core 時脈:4.3GHz,為一款速度在4GHz以上的APU。 不過,令人很頭疼的問題,由於A10-7850K、A10-7860K、A10-7870K 與A10-7890K 處理器,僅僅只是工作時脈上的差別,與搭配散熱器的差別。A10-7850K,原價屋報價:3,890元。A10-7860K,原價屋報價:4,090元(搭配靜音風扇)。A10-7870K,原價屋報價:4,490元。A10-7870K,原價屋報價:4,590元(搭配靜音風扇)。A10-7890K,原價屋報價:5,290元(搭配Wraith Cooler)。可以說,時脈不同,價差很大! 我們以AMD A10-7890K的GPU效能來看,簡單來說,已經把3,000元以下的顯示卡給打趴了。所以若原本是要購買3,000元以下顯示卡,現在直接買APU處理器就直接送給你了。 因此,如果只是要做一般的文書處理,做做簡報,或者基本的上網功能,玩的只是一般遊戲的話,不是玩一些重度的遊戲,若不是要跑所謂的高解析度,特效全開的話,一般Full HD的遊戲,以1920x1080解析度來運行,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若是跑4K UHD的遊戲,以3840x2160解析度來運行,重度遊戲跑高解析度,特效全開,還是需要額外搭配高階顯示卡才行! 整體來說,現在買桌機,要省錢的話,AMD APU的確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不過,若要挑選AMD APU,A10系列是比較好的選擇。顯然地,要買最便宜的當然是A10-7850K價格比較划算,不過它沒有搭配Wraith Cooler,要A10-7890K 才有,而且,A10-7870K還有新舊兩種版本,採購時要特別留意,一定要挑選搭配Wraith Cooler。 整體來說,AMD APU的性價比高,可說是物超所值的選擇。AMD A10-7890K的物超所值,將帶領APU高性價比重返榮耀!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PU】: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
Alexa網站流量排名,看出網站真正價值!
Alexa Internet是Amazon旗下的一家子公司,1996年,由Brewster Kahle與Bruce Gilliat所創立。主要的服務,是將Internet上的使用者行為,透過Big Data,來做整理與分析,監測Internet上面所有的網域,針對每個網域的流量進行了分析與統計,提供了相當有用的Alexa網站排名,可以迅速得知每個網站的全球排名、地區排名! Alexa Internet監測了全世界所有的網站,所做的不只是網站排名,除了從Big Data來做流量監測,統計出各網站的重要數據,包括了日不重複造訪人次(Daily Unique Visitors)、日瀏覽量(Daily Pageviews)、月不重複造訪人次(Monthly Unique Visitors)與月瀏覽量(Monthly Pageviews),進一步分析出每個造訪者的日瀏覽量(Daily Pageviews per Visitor)、日停留時間(Daily Time on Site)。 再來,整理出被各大搜尋引擎的搜尋流量(Search Traffic),進一步找出搜尋引擎關鍵字與排名(Top Keywords from Search Engines),最後找出網站流量的來源(Upstream Sites),以及流量導出到哪個網站(What sites are related),並分析網站的傳輸速度,以及全球各網站所有的行為與流量。最後,提供了Alexa網站排名,只要透過Alexa Internet官網,輸入網址,就能查出Global Rank全球排名(Global Rank),以及地區排名(Rank in Location)。簡單來說,透過Alexa網站排名,你就可以初步的,知道每個網站紅不紅,有多厲害,影響力有多大的資訊。 Alexa網站排名的話,只要到 。再來,輸入你要查詢的網站網址,就能查出Alexa網站排名。若Alexa網站排名的「右上角」,有出現「打勾」,顯示「This sites metrics are certified」,則表示該網站「有加入Alexa網站流量認證」之列。若Alexa網站排名的「右上角」,有出現「驚嘆號」,顯示「This sites metrics are estimated」,則表示該網站「沒有加入Alexa網站流量認證」之列。 至於顯示的Global Rank全球排名(Global Rank),以及地區排名(Rank in Location),則可以選擇使用「認證流量方式(Certified Site Metric Mode)」或「預測流量方式(Estimated Metrics Mode)」來做顯示。 或許,這邊你會有個疑問,網站不是瞬息萬變的嗎?一個新聞,一個事件,一個關鍵字,都可以讓網站的流量爆衝,Alexa網站排名可以看出端倪嗎?這邊要告訴大家,Alexa網站排名,是每日更新,每天都有最新的網站經營成績單。好處是,每天都可以知道自己網站的績效,壞處是,網站小編的壓力更大了。 更刺激的,還可以打開不重複訪客與瀏覽量資訊(Unique Visitors and Pageviews)。網站管理員,可以打開這個重要資訊,讓大家可以公開查閱:「日不重複造訪人次(Daily Unique Visitors)、日瀏覽量(Daily Pageviews)、月不重複造訪人次(Monthly Unique Visitors)與月瀏覽量(Monthly Pageviews)」。 Alexa網站排名,這樣的流量監測與網站排名,光是這樣的網路服務,聽起來就很神奇。為什麼神奇呢?Alexa沒來過你的網站,怎麼知道你的網站的流量呢?又怎麼知道網站的排名呢?事實上,Alexa依據的,是Big Data的理論,當你得到的大數據越多,就能依照裡面的資料庫,分析與統計找出所要的資料。Alexa怎麼做到的呢?Alexa Internet,最早的統計方式,是用了Alexa Toolbar,提供了主要電腦瀏覽器版本,包括Internet Explorer、Firefox與Chrome版本,讓廣大的用戶安裝使用,藉由它的用戶使用者行為,來做為Big Data的參考依據,作為每個網域的流量進行了分析與統計。 不過,這樣的參考依據,數量是否夠大,是否能代表所有的網路行為,仍舊存在很大的爭議。後來,Alexa Internet不斷的精進,除了避免作弊行為,以及提供更精準的數據分析,持續的改變了程式設計,以及增加了更多的功能。 Alexa不斷精進,除了原本預設的「預測流量方式(Estimated Metrics Mode)」,推出了「新的認證流量方式(Certified Site Metric Mode)」,但這個新模式,除了必須在每個網頁嵌入識別碼,還得依照不同的流量等級,必須付費給Alexa Internet,才會將你的網站,加入Alexa網站流量認證之列。 然而,跟Alexa一樣,提供網站排名與網站資訊的服務,目前,世界上還有SimilarWeb、compete與quantcast。其中,Alexa為世界第一大網站排名業者,SimilarWeb則是世界第二大網站排名業者,受到世界公認為指標的,一般都以Alexa為指標。 (01)Alexa: (02)SimilarWeb: 看到這裡,瞭解了Alexa網站排名的機制之後,應該就不難瞭解,Alexa預設是採用「預測流量方式Estimated Metrics Mode」,提供參考的數值,也可以改選擇「認證流量方式Certified Site Metric Mode」。 只不過,要使用「認證流量方式Certified Site Metric Mode」,除了要將所有網頁嵌入識別碼,還得依照不同的流量等級,必須付費給Alexa Internet,才會將你的網站,加入Alexa網站流量認證之列。 Alexa網站排名,預設是使用「預測流量方式Estimated Metrics Mode」。 除了預設是使用「預測流量方式Estimated Metrics Mode」之外,要使用「認證流量方式Certified Site Metric Mode」,除了要將所有網頁嵌入識別碼,還得依照不同的流量等級,必須付費給Alexa Internet,才會將你的網站,加入Alexa網站流量認證之列。 對於網站經營者來說,Alexa網站排名,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若網站要爭取贊助,要跟廣告主或廣告代理商,拿到廣告的話,Alexa網站排名的數據,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以PCDIY!來說,製作這麼多了內容,每月出版平面雜誌,每日提供網站內容,以及提供各種實體與虛擬服務,要維持正常的營運,也是靠廠商的必要贊助,才能把撐起這樣的商業模式。對於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來說,當然會要求看到PCDIY!官網的流量,以及Alexa網站排名。然而,可以確定的,Alexa網站排名,可以看出你的網站真正價值! 有常去光華商場逛街,在網路查詢電腦零組件價格,一定都去過原價屋CoolPC或極品專賣,這兩家業者也有各自的電子商務網站,原價屋CoolPC所提供的,比較強的是即時價格查詢的功能,由於他們主打玩家市場,加上進貨量大,價格透明而且夠殺,因此不少玩家都去他們網站查詢價格,歆宇科技所設立的極品專賣,則是好東西他們都賣,提供的是線上購物的功能。使用Alexa網站排名,電商經營的成效,一樣可以看得出來! (01)網站名稱:Alexa (02)網站廠商:Alexa Internet (03)最新版本:無版本 (04)服務種類:網站資訊 (05)網站介面:英文 (06)執行方式:免安裝。網頁版,直接查詢 (07)功能:查詢網站流量、網站排名 (08)網站支援:電腦、手機皆支援 (09)網站網址: PCDIY!從過去的「純平媒」,事實上,PCDIY!在創刊初期,就已經成立了網站,只不過,起先的網站,只是提供了讀者服務功能,變成了「平媒+網媒」。到了後來網站內容越做越豐富,內容的更新,從每月為頻率的更新,到每週為頻率的更新,到現在每天為頻率的更新,最新已經到了以每小時計為頻率的更新,等同隨時在更新,變成了「平媒+真正的網媒」。並深度經營facebook,變成了「社群網路」的一份子。「平媒」就好像陸軍,「網媒」就好像海軍,「社群網路」則是空軍,在「陸軍+海軍+空軍」的三軍整合之下,就能發揮出最大、最快的傳播速度,影響力更無遠弗屆。PCDIY!不斷的挑戰自己,持續創新與自我突破。這邊,提供給新進網站經營的小編,一些經營心得。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網站經營,是需要用心的。只要你肯用心,花時間去經營,網站經營成效一定會持續成長。然而,Alexa網站排名,除了可以跟競爭對手來交叉比較,瞭解自己的實力,以及競爭對手的戰鬥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跟自己來賽跑,不斷的自我突破。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商圈動態】: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
全球首拆》微星MSI GT73VR 6RF TITAN PRO實機拆解,GeForce GTX 1080史上最強電競筆電!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筆電要制霸桌機,不再是遙不可及!現今的電競筆電,不管是在效能,以及在功能,或者是應用方面,都已經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甚至,在效能上面,戰鬥力可以制霸桌機。以這次電競筆電王者微星科技,推出的全新電競筆電機種來說,除了用料上非常講究,散熱架構設計上也非常用心,引進各種最新電競強化技術,足以應付各種複雜線上遊戲,以及高度負載工作的要求。其中,相當受到矚目的,則是17吋級距MSI GT73VR 6RF TITAN PRO,可以搭載GeForce GTX 1070 SLI,或GeForce GTX 1080、GeForce GTX 1070。為了一窺它的真面目,了解它的全貌,PCDIY! online特別走訪位於中和的微星科技,找來了研發、設計、製造這台巡洋艦等級電競筆電的靈魂人物,帶領大家一起探索它的奧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遊戲筆電的世界吧! --------------- --------------- 電競筆電,跟一般家用、商用筆電,可是不大一樣的。雖然,一樣都是筆電。 電競筆電,為何就是比較難做?這是因為,電競筆電,是為玩家而生,是為勝利而生。玩家玩遊戲的話,都是屬於激烈操控,處理器速度不夠快的話,肯定是不行的,甚至需要超頻使用。繪圖晶片的話,更加重要,甚至需要兩張獨立顯示卡。固態硬碟是必要的,速度得要夠快才行,甚至還要引進RAID 0加速,還得因應進行散熱加強。光是以上的需求,問題就來了。激烈操控之下,鍵盤耐不耐操,有沒有電競附加功能。機身結構設計是否紮實,螢幕面板轉軸是否強化,要不然怎麼禁得起激烈操控。 再來,處理器超頻,繪圖晶片超頻,固態硬碟跑RAID 0,這些都會產生高熱。散熱架構設計,是否能滿足極速工作的要求?目前,坊間電競筆電常遇到的狀況,首先是機構設計不良,激烈操控的時候,可以感覺整個機身不牢靠,或出現螢幕轉軸斷裂的狀況。再來,比較差的鍵盤,會出現鍵盤損壞的狀況。 目前Intel與AMD的處理器,都有自動超頻功能,Intel叫做TurboBoost,AMD叫做TurboCore。繪圖晶片也是如此,都設計有自動超頻功能。不過,不管CPU或GPU,自動超頻功能,即便是超頻,也會在原訂的TDP電源設計功耗範圍。 CPU、GPU這邊,遇到散熱不良,超過臨界溫度的時候。以前,輕則是會直接當機、重開機,重則出現燒毀的狀況。現在,自身會產生保護機制,簡單來說,過熱就會自動降速,等於是減速工作,避免出現過熱的狀況。若你發現,筆電時常出現速度變慢,或者進行全速工作的時候,速度會出現掉下來,又再上去的話,這通常會是散熱架構設計不良,散熱器不夠力。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則是散熱器元件、散熱膏出了問題,或者散熱器沒正常安裝。 最明顯的,使用CPU-Z,進行CPU壓力測試,正常的話,你會發現CPU速度維持在一定範圍之內,不會出現嚴重掉速。GPU也是如此,使用3DMark測試,正常的話,他是會全速運作,不會出現嚴重掉速。 以電競筆電來說,由於為了達到高速運作,要讓玩家體驗到極速快感,要能快速開機,要能程式快速啟動,要能所有工作瞬間完成,那麼硬碟一定要夠快才行。然而,硬碟要夠快的話,不只是要用上SSD。 傳統2.5吋SATA 6Gb/s的SSD,讀寫速度瓶頸被卡在600MB/Sec,以致於根本不夠快。但若使用新式NVMe型PCIe SSD,目前則會使用M.2 SSD。不過,M.2 SSD由於採用PCIe 3.0 x4介面,又要達到高速運作,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都會產生高熱。若沒有適度進行散熱的話,溫度過高的時候,則會出現掉速的狀況。更慘的,NAND型Flash,不管是舊式SLC Flash、MLC Flash、TLC Flash,新式3D NAND型MLC Flash、TLC Flash,溫度過高的話,會造成資料讀寫錯誤,進而影響到寫入壽命,整個耐用度都會下降。加上筆電業者,為了在最小空間,達到最高速度,會將好幾張M.2 SSD,做RAID 0加速,此時會出現更高的工作溫度。 電競筆電的好壞,在這裡就可以分出高下。光看M.2 SSD,是否有做散熱強化,就能知道這款電競筆電夠不夠用心。 前面提到,電競筆電,是為玩家而生,是為勝利而生。 既然,不是一般家用筆電、商用筆電,當然要有CPU、RAM與GPU都要超頻加速。很簡單的,以Intel處理器來說,要夠力的話,行動版有四核心處理器版本。若要把CPU與RAM超頻的話,先前要用「極致版」的「X系列」,不過在這代開始取消,改推出「不鎖倍頻」的「K系列」。目前,最頂級的是Intel Core i7-6870HQ處理器,不過,這顆的CPU與GPU不能超頻。得要用不鎖倍頻Intel Core i7-6820HK,才能把CPU與RAM超頻。簡單來講,你光看電競筆電是不是搭配這顆處理器,就知道有沒有超頻加速了。 當然,CPU、RAM與GPU要超頻加速,得要散熱架構設計要夠力才行,要不然都會出現掉速的狀況。 PCDIY! online,在2015年底,也舉辦了第十一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MSI微星科技獲得了玩家投票電競筆電最佳品牌的肯定。然而,微星科技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電競筆電中,脫穎而出?除了優質的電競筆電,把台灣的軟實力、硬實力行銷到全世界,最重要的微星科技擁有新品即時供貨的能力,能讓玩家在第一時間購買享受到全新電競筆電的超速快感! 這次,最厲害的地方,MSI選在NVIDIA發表GeForce 10系列筆電繪圖晶片,當天開新品記者會,當天就供貨新一代電競筆電。本次實測開箱的MSI GT73VR 6RF TITAN PRO,也同時發售。 MSI GT73VR 6RF TITAN PRO,是微星17吋電競筆電中的旗艦機種,除了處理器搭載Intel Core i7-6820HK,顯示卡還有採用NVIDIA GeForce GTX 1080雙卡SLI以及GTX 1080單卡的超強款式。這次所借測的則是搭載單卡GTX 1080顯示卡的機種,完整型號為GT73VR 6RF TITAN PRO,搭載16GB DDR4-2400記憶體,配備的螢幕尺寸為17.3吋,解析度為1920x1080,雖然是TN面板,但視角表現相當廣,而且支援廣色域,色彩呈現上更為鮮艷與亮眼,螢幕更新率還支援120Hz,提供電競玩家更順暢的遊戲畫面。 搭載了最新PASCAL頂級單卡GPU,幾乎所有3D遊戲都可以特效全開,Full HD解析度全速順暢運作。如果想要擁有4K的遊戲畫面,則可以改購買另一款配備4K解析度螢幕的MSI GT73VR TITAN PRO 4K機種。MSI GT73VR搭載了Cooler Boost Titan散熱技術,搭載了2個散熱風扇與10根熱導管,可以快速將CPU與GPU產生的廢熱排除,長時間重度負載使用或超頻也不會過熱當機。整台筆電的外型與機構設計都有很大的翻新,而不只是單純沿用舊的設計。外觀霸氣的MSI GT73VR,上蓋的龍形圖騰,在開機之後還會持續閃爍。機械鍵盤與觸控板也都內建LED燈效,還可以透過工具程式指定顏色與燈效,打造專屬自己的電競筆電色彩。內建雙聲道與重低音喇叭,並支援DYNAUDIO音效技術與Nahimic音效軟體,可輸出更大音量的遊戲音效,讓玩家更能身歷其境。儲存方面更是採用了兩條M.2介面NVMe型PCIe SSD組成RAID 0,讀取速度:突破3000MB/s,寫入速度:也有1400MB/s以上,還有搭載一顆2.5吋1TB大容量傳統硬碟可以存放資料。 這邊,就要開始進入我們的重頭戲,要來把MSI GT73VR 6RF TITAN PRO實機拆解!我們的目標,是要把這台電競筆電的衣服,完全脫光光,仔細的來瞧瞧這部電競筆電的奧祕。 》MSI GT73VR 6RE -014TW(Titan) (i7-6820HK/DDR4-2400 32GB/GTX1070-8G GDDR5X/256G+1TB/W10/17.3吋TN面板 1920x1080@120Hz) 》MSI GT73VR 6RF -093TW(Titan Pro 4K) (i7-6820HK/DDR4-2400 64GB/GTX1080-8G GDDR5X/512G+1TB/W10P/17.3吋IPS面板3840x2160@60Hz) 看到這邊,PCDIY! online在微星科技的NB業務暨行銷處副總經理 郭緒光,帶領著研發、設計、製造、銷售這台巡洋艦等級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電競筆電的靈魂人物,包括了NB行銷部產品行銷經理 林哲毅,國內業務部產品經理 林世宗,以及電競筆電的研發、設計部門團隊火力支援之下,將這台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遊戲筆電完全拆解,讓我們看到了它正的內在。整體來說,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電競筆電,用料紮實,作工細心,散熱強大,搭載不鎖倍頻Intel Core i7-6820HK處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1080獨立顯示,加上Full HD的120Hz電競顯示器,加上多種電競級軟硬體設計,相當用心。完全是為玩家而生,是為勝利而生,是款超讚的17吋級距電競筆電。 現在,要打怪練功衝裝備,已經不一定要購買桌機了,筆電也擁有強大的戰鬥力。2016年底,要挑選一款最適合玩遊戲,符合2017年遊戲需求,微星科技推出的MSI GT73VR 6RF TITAN PRO,是相當不錯的選擇。硬體配備可以選配,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1080單獨立顯示卡,或改換NVIDIA GeForce GTX 1070 SLI雙獨立顯示卡,安裝不鎖倍頻Intel Core i7-6820HK或頂級Intel Core i7-6870HQ處理器。記憶體攻頂為DDR4-2133 16GBx4=64GB,硬碟攻頂為Super RAID 4,採用2張NVMe型M.2 SSD以RAID 0加速,並搭配一顆2.5吋HDD,也擁有有鍍金音效端子,還配備2.1聲道DYNAUDIO喇叭系統,加上steelseries遊戲鍵盤與Killer DoubleShot遊戲網卡,很肯定的,這是當今最強悍的17吋遊戲筆電。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