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微星MPG A1000GS PCIE5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ATX 3.1 雙原生12V-2x6連接器」電源供應器 feat. NVIDIA 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
現在,組裝新電腦,升級舊電腦的話,擁有原生12V-2x6連接器的ATX 3.1電源供應器是不敗選擇! 若是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金牌認證,高效轉換,靜音表現,高可靠度,品質可靠」,還要符合ATX 3.1規格,雙原生12V-2x6連接器,支援雙RTX 50系列顯示卡,完整對應全新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與5090,採用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售後到位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訴求高品質的「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準沒錯! 這款電源供應器有多厲害?戰鬥力表現如何,有什麼獨到之處,能否駕馭新一代遊戲神卡GeForce RTX 5080,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微星在電源供應器領域,投入了相當多的努力!迄今,已經建構了完整的電源產品線,包括MEG、MAG與MPG系列,提供玩家從入門、中階、高階到旗艦的選擇。這次針對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的推出,也備妥了完整的次世代ATX 3.1電源供應器產品線,滿足玩家的採購需求。 最新,微星推出了高貴不貴的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提供850W、1000W與1250W選擇,擁有雙原生12V-2x6連接器,支援雙RTX 50系列顯示卡,完整對應全新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與5090,通過80 PLUS GOLD金牌認證、CYBENETICS GOLD金牌認證、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以及具備PPLP.INFO ATX 3認證、CYBENETICS ATX 3.1認證規格。 微星MPG GS PCIE5系列電源供應器,採用全模組線材設計,伺服器等級105°C日系電容,用上了Infineon CoolMOS功率電晶體與SiC SBD肖特基勢壘二極體設計,並使用了SEMI DIGITAL數位控制,加上搭配Fluid Dynamic Bearing液態動力軸承風扇,提供了高效能散熱與低噪音的功效,並提供了Zero Fan零轉速風扇實體按鍵,可以切換到無音、靜音模式。 這款電源供應器,也搭配了微星特製,通過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2.2mm線寬編織線材,柔軟度更高,更容易走線、整線,實現更加美觀。連接器部分更是用心,搭配了銅合金端子,比起一般傳統磷青銅端子更加安全。當然也具備了微星獨家黃色PCIe 5.1 12V-2x6電源接頭,更容易辨識是否完全插入電源接頭,確保用戶的顯示卡用電安全!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為全新ATX 3.1規格,符合Intel PSDG ATX 12V V3.1版電源供應器規範,並通過了PPLP.INFO ATX 3認證、CYBENETICS ATX 3.1認證,等於是雙認證通過的ATX 3.1電源供應器,確保滿足最新電腦硬體配備供電。 最厲害的,這款電源供應器,以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來說,它+12V就能輸出999.6W(約1000W)。電源總輸出,能承受高達超越2倍鋒值電源功耗,總功率偏移達到235%瞬間輸出。顯示卡輸出,包括12V-2x6接口與8-Pin接口,能承受高達超越3倍鋒值電源功耗,能確保電腦穩定度與可靠度。 微星科技對於自身產品的品質相當要求,因此在這款高階電源供應器上面,送測了80 PLUS、CYBENETICS與PPLP.INFO三家認證機構進行驗證。 這款電源供應緝拿到了三張金牌認證,通過80 PLUS GOLD、CYBENETICS GOLD、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電源轉換效率優越,在低負載時可以達87%轉換效率,中負載時可以達90%轉換效率,高負載時可以達87%轉換效率,是款性能相當不錯的電源供應器。 用料部分也相當講究,主電容部分用上日系伺服器級105˚C電解電容!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裡面用的主電容,是日本貴彌功株式會社(佳美工)Chemi-Con KHE系列36W058 420V 820uF(M)電解鋁電容器,用上了Infineon CoolMOS功率電晶體與SiC二極體設計,為新一代電源供應器設計的規格。 這款電源供應器,並使用晶片控制PFC、LLC,能夠動態調整管理,實現更穩定、更有效率的電力輸出。 這款電源供應器,為全模組化設計,包括24-Pin主電源,12V-2x6電源、8-Pin CPU/GPU電源,以及SATA與Molex 4-Pin電源,全部都是模組化的。 電源線設計,是這款電源供應器厲害的地方!全部電源線,使用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線材相當柔軟,並且配有整線器,確保線材不會雜亂,用戶在PC DIY走線與安裝上更加輕鬆、容易。玩家擔心的線材不夠長問題,微星科技也幫大家想到了,24-Pin主電源線提供了600mm長度,EPS12V CPU 8-Pin電源線,提供了750mm長度,PCIe 8-Pin(6+2Pin)電源線,提供了750mm長度,12V-2x6(12+4Pin)電源線,提供了600mm長度。 除此之外,用上了合金銅連接器端子,擁有更好的導電性,當電流湧浪較大的時候,可以確保更好的安全性。 針對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高用電顯示卡,這款電源供應器提供了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可以對應雙顯示卡,全新12V-2x6連接器接頭安全性也有所提升,並引進了雙色16-Pin線材安全設計,可以讓用戶更容易檢視電源連接器正確插入,避免沒正確安裝導致供電不平均,導致單迴路供電異常,出現大電流通過,造成過熱引發連接器、線材燒毀的狀況發生。 針對工作噪音的部分,也有所加強!這款電源供應器,提供了零風扇模式,在電源供應器背後,有一顆Zero Fan的開關,按下後就能進入零風扇模式。零風扇模式,可以在負載低於40%時,保持風扇零運轉,以實現零噪音的表現。 風扇的部分,使用的是高效能與靜音表現液態軸承風扇。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打開裡面用的風扇,是用13.5CM尺寸DC Brushless Fan直流無刷,為60.000小時壽命ZIC ZFF132512H BAX3 FDB風扇,為DC12V 0.45A規格。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訴求的是高品質電源供應器,安全保護機制也相當完畢,包括了OCP(過電流保護)、OTP(過溫度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UVP(欠電壓保護)與SCP(短路保護),除了提供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對應雙顯示卡之外,提供了850W(7ZPFX)、1000W(7ZPFY)與1250W(7ZPFZ)三種瓦數版本給用戶做選擇。 ● 產品系列:微星MPG GS PCIE5系列 ● 產品等級:高階,雙原生12V-2x6連接器 ● 效率規格:80 PLUS GOLD、CYBENETICS GOLD、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 ● 瓦數版本: 》850W(7ZPFX) 》1000W(7ZPFY) 》1250W(7ZPFZ) ● 模組化:全模組 ● 風扇尺寸:135mm ● 風扇規格:FDB(Fluid Dynamic Bearing) ● 尺寸:150 x 150 x86mm(短機身) ● PFC規格:主動式Active ● 輸入電壓:100~240V,50~60Hz(全域電壓) ● 額定功率:1,000W ● 瞬間最大功率:2,350W(100us,235%偏移) ● 保護機制:OCP(過電流保護)、OTP(過溫度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UVP(欠電壓保護)與SCP(短路保護) ● 模組電源線材: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 ● 模組電源接頭: 》 24-Pin主電源接頭:1組 》 EPS12V CPU 8-Pin電源接頭:2組 》 PCIe 8-Pin(6+2-Pin)電源接頭:2組 》 12V-2x6(12+4-Pin)電源接頭:1組 》 SATA(15-Pin)電源接頭:8組 》 PERIPHERAL(4-Pin)電源接頭:4組 *特別說明:瞬間最大功率,雖可以達到235%,但僅僅只是100us時間,意思是可以因應臨時的大功率,但能支援的時間很短!事實上,超過無熔絲開關電流(一般是110V,15A)的時候,無熔絲開關就會跳開導致跳電了!規格上的意思,並非1000W電源供應器,可以當成2350W來使用喔! *警告:小編為報導拆卸產品拍照,拆卸電源供應器外殼,將會造成產品失去保固的風險,請勿自行拆卸產品。若有需要拆卸外殼,請先放電,以免遭受電擊! 為了精準瞭解電源供應器的表現,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的搭配,這邊我們打造了兩台測試平台,分別為Intel與AMD主流測試平台,一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搭配Intel Z890主機板,另一款使用AMD Ryzen 9 9900X處理器,搭配AMD X870E主機板,分別進行燒機測試,來看看到底能不能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與兩張顯示卡安裝的可能性。 顯示卡我們安裝GeForce RTX 5080,測試使用TDP:250W的Core Ultra 285K處理器。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644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CPU與GPU均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9 285K(8P+16E,共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共24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Z890 Taichi OCF ●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套裝(跑DDR5-9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不超頻),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7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 若CPU超頻使用的話,由於打開功耗牆,光CPU部分就會需要300W,若大核跑全核5.5GHz,光CPU部分就會需要360~400W。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922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GPU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9 285K(8P+16E,共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共24執行緒,超頻全核5.5GHz)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Z890 Taichi OCF ●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套裝(跑DDR5-9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超頻全核5.5GHz),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10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2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6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600W或1650W電源供應器(再上去沒辦法了!主要是我們台灣地區,用的是110V電壓供電,配電箱用的無熔絲開關,普遍用的是15A規格,平均最高可輸出到1650W,即便有時候電壓比較高,到125V的時候,最高也只可輸出到1875W),實際上110V獨立迴路的話,跑到1650W~1725W左右,無熔絲開關就會跳開導致跳電了。由於台灣配電所使用電線規格,110V電壓電線傳輸耐熱有限,並不建議使用15A以上的無熔絲開關,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測試使用TDP:120W(PPT:162W)的Ryzen 9 9900X處理器。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632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CPU與GPU均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9 9900X(12核心24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宏碁 掠奪者 PREDATOR Vesta II RGB DDR5-6000 32GB套裝(跑DDR5-60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AMD Ryzen 9 9900處理器(不超頻),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7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為了讓電源供應器得到比較好的電源轉換效率,有比較長的使用壽命,不要不要讓電源供應器跑到9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電源供應器是靠風扇散熱的,負載越高,風扇轉速就越高。以這款電源供應器來說,負載在40%以下時,風扇是零轉速的,這時幾乎是靜音。接下來,風扇就會隨著負載,轉速逐漸提升。當跑到90%、100%負載的時候,為了提升散熱效果,此時的風扇轉速已經轉到最高點,相對的比較吵,而且風扇高轉速使用,也會降低使用壽命。 另一點是電源供應器的效率問題!無論是「80 PLUS Bronze銅牌認證、80 PLUS GOLD金牌認證、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或80 PLUS Titanium鈦金認證」產品,電源供應器的AC-DC轉換效率,都是在20~50%左右中低負載時,達到最高的轉換效率,當達到90%、100%高負載時,電源轉換效率反而降低,也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電源轉換效率,除了選擇高效率版本電源供應器之外,不能讓電源供應器跑到負載跑到90%以上,最好是挑選更安全的瓦數,抓5成~8成負載瓦數版本相對是比較省電的。 ● GeForce RTX 5070:250W TDP ● GeForce RTX 5070 Ti:300W TDP ● GeForce RTX 5080:360W TDP ● GeForce RTX 5090:575W TDP GeForce RTX 5070 Ti顯示卡,額定功耗TDP:300W,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額定功耗TDP:360W,兩者的功耗其實差不多,電源供應器則好比人類的心臟,是不能省下來的,有充足的電力才能讓電腦跑得順暢與穩定。 根據我們前面的實測發現,若是安裝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700W電源供應器」是最低標準,使用Intel或AMD主流平台,CPU沒超頻使用的話,用電則會達到650~700W左右。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或1600W電源供應器」。 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額定功耗TDP:575W,是非常耗電的顯示卡,市售版本的話,則有超頻工作,電源功耗則達到了逼近600W。 根據小編的實測發現,若是安裝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的話,「1000W電源供應器」是最低標準,使用Intel或AMD主流平台,CPU沒超頻使用的話,用電則會達到900~950W左右。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200W或12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6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600W或1650W電源供應器」。 *特別說明:坊間標示「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只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即可,實際上用電會非常逼近100%負載(已經逼近1000W用電),甚至很容易出現過載的狀況。這邊會建議,「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最低要使用「1200W或1250W電源供應器」 這次,我們實測了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看見了微星科技的用心,打造出一款內外兼具的電源供應器,不但採用了ATX 3.1規格,採用全模組設計,擁有雙原生12V-2x6連接器,使用伺服器等級105°C日系電容,還配備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實測表現也相當不錯! 微星MPG A1000GS PCIE5系列電源供應器的話,台灣預計在最近上市,屆時就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 MPG A850GS PCIE5 850W:美金149.99元(折合台幣4,980元) ● MPG A1000GS PCIE5 1000W:美金189.99元(折合台幣6,305元) ● MPG A1250GS PCIE5 1250W:美金239.99元(折合台幣7,97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微星MPG A1000GS PCIE5」,看到了一款相當用心的電源供應器,不但採用了王者堆料,做工相當細心,而且是全套認證都拿到通過,由第三方認證單位掛品質保證的產品。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80 PLUS GOLD金牌認證「ATX 3.1 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優質精品,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佰維 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 1TB 實測開箱,USB 3.2 Gen 2x2 20Gb/s「口紅造型」高效能精品級移動固態硬碟!
現在買外接式硬碟的話,可以確定的,外接式SSD已經來到甜甜價,速度不但更快,外型更有質感,價格也更實惠! 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精品外觀,超高效能,體積小巧,重量輕盈,堅固外殼,穩定可靠」,還要擁有USB 3.2 Gen2x2,速度來到2,050MB/s,Type-C什麼都能接,電腦、手機、平板與相機都能用,體積只有口紅大小,重量不到30g,使用高品質超耐用TLC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提供多種顏色可以選擇,還要擁有精品級高顏值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佰維 BIWIN PD2000」準沒錯! 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由佰維存儲所打造,體積小巧外觀精美,極速存取性能,高顏值的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 移動固態硬碟,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購買網址: 佰維存儲,英文品牌名字為BIWIN,一般也簡稱為佰維。由現任董事長孫日欣,於1995年所創立,目前總部設立在中國深圳市南山區。 2022年12月30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A股正式上市(688525),目前股票市值人民幣323.904621億元。2024年營收為人民幣67.04億元,營收相當於美金10億元(台幣300億元),已經是獨角獸等級的企業水準。佰維存儲,成立至今已30年,銷售範圍除了中國市場,遍佈全球歐、亞、非、美洲,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為1,263人,是全球記憶儲存大廠。 根據TrendForce調研,佰維存儲是目前SSD領域全球第五大廠! 佰維存儲(BIWIN)的市佔,僅次於金士頓(Kingston)市佔34%、威剛(ADATA)市佔11%、雷克沙(Lexar,深圳市江波龍電子 [Longsys] )市佔11%與金泰克(Kimtigo)市佔9%。佰維存儲(Biwin)市佔則有7%,為2024年度全球通路出貨量排名第五的SSD大廠! 佰維存儲(BIWIN),本業是一家半導體封測廠,擅長的是封裝、測試,製造高品質記憶體顆粒、快閃記憶體顆粒。在進入了記憶體模組(DRAM Module)、固態硬碟(SSD)行業之後,就以本身擅長的封測一體,打造出高品質的產品。優異的產品設計、製造能力,獲得了美國惠普(HP)、台灣宏碁(Acer)與中國聯想(LENOVO)的肯定,設計製造記憶儲存產品,行銷中國與全世界。 全球第五大SSD業者「佰維存儲 BWIN」,也看到了USB Type-C的魅力。2024年底,推出了全新PD2000、PM2000系列外接式SSD,以高顏值的外表,精品級的造型,極致的存取效能,提供電腦、手機、平板與相機的全方位外接儲存解決方案。 BIWIN PD2000 移動固態硬碟,是佰維存儲2025年最新外接式SSD。本體為鋁合金材質,擁有相當高的可靠度,連接器採用USB Type-C介面,使用USB 3.2 Gen 2x2規格,具備20Gb/s高速傳輸。讀寫速度相當快,讀取與寫入速度皆達到20Gb/s,官方資料表示,連續讀取速度:達到2,050 MB/s,連續寫入速度:達到1,800 MB/s。隨付一條30公分的連接器,為Type-C轉Type-C規格,並配備轉Type-A接頭,為USB 3.2 Gen 2 x2規格,使用Type-C最高可以達到20Gb/s速度,使用Type-A最高則可以達到10Gb/s速度。 這款外接式SSD,可以在電腦、手機、平板與相機上使用,完整支援Windows 7、8、10、11,也對應Mac OS及Linux,包括Android、iOS與HarmonyOS都可以相容。 「佰維 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採用了口紅造型」設計,外觀為長條狀,並使用了電鍍金、銀顏色,創造出低調奢華的質感,與時尚流線的風格。 這款移動固態硬碟,採用了USB 3.2 Gen 2x2規格,介面傳輸速度為20Gb/s,並且支援了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加速,使用SCSI協定來進行資料傳輸。存取速度方面,官方標示連續讀取速度:達到2,050 MB/s,連續寫入速度:達到1,800 MB/s,擁有相當優異的性能。 為了實現堅穩耐用,產品本體採用了鋁合金材質,因此能擁有優異的耐壓性,並兼具防撞、抗震與耐摔,即便放在口袋,出門在外生活震動、碰撞摔落也沒有問題。 原廠為了打造高效能、穩定性高的外接SSD,特別選擇了高檔用料,使用了台灣之光「慧榮科技 Silicon Motion SMI SM2320控制器」。這是一款USB 3.2 Gen 2x2控制器,以4通道8CE/32CE方式存取快閃記憶體,擁有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到2,100 MB/s與連續寫入速度:達到2,000 MB/s。 同時,為了達到耐久性,使用了佰維存儲嚴選快閃記憶體,用的是高品質超耐用TLC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原廠並提供5年有限保固。並且,使用了電源管理晶片,透過鋁合金外殼做金屬自然空氣對流空冷散熱,並控制溫度在48℃以下,能持續提供高效能資料存取。 這款產品體積微縮只有89 x 20 x 20 mm,外觀就像一支精品口紅,重量更只有30 g,是一款真正袖珍體積的外接SSD。 容量版本的話,提供主流的1TB、2TB版本,以及大容量的4TB版本。 #中標2=產品本體 我們要開始進行安裝與效能實測了! ●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9 285K(8P+16E,共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共24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Z890 Taichi OCF ●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套裝(跑DDR5-9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宇瞻 Apacer AS2280F4 2TB M.2 PCIe Gen5 x4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 測試外接硬碟:佰維 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 1TB黑色版(USB 3.2 Gen 2x2 20Gb/s,BPD200001TB-RGH)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JA System Test、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IDA64 Extreme與3D 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119.17 MB/s,寫入速度:1848.62 MB/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118.86 MB/s,寫入速度:1847.73 MB/s,Mix速度:1384.33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6,514.20。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1874 MB/SEC,寫入速度:1652 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35.55 MB/s,寫入速度:1483.07 MB/s,總分達到了 1238 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97.868 MB/Sec,寫入速度:1808.398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 1TB黑色版,看到了佰維存儲的用心,打造出一款高顏值、高效能與高品質的移動外接固態硬碟。 佰維 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 系列外接式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 1TB:2,890元 ● 2TB:4,890元 ● 4TB:7,990元 購買網址: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王者堆料的「佰維 BIWIN PD2000 Portable SSD」,看到了一款相當用心的外接式固態硬碟! 這款外接式SSD,不僅外觀出眾,質感細膩,提供了4色選擇。還採用了王者堆料,本體採用了鋁合金材質,因此能擁有優異的耐壓性,並兼具防撞、抗震與耐摔。特別選擇了高檔用料,使用了台灣之光「慧榮科技 Silicon Motion SMI SM2320控制器」,還選用了高品質超耐用TLC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原廠並提供5年有限保固。規格拉到USB 3.2 Gen 2x2,存取速度飆上 2,050 MB/s,而且還具備了體積輕巧重量輕盈,重量不到30g,攜帶方便沒有負擔的特點。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擁有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妖獸級戰鬥力的「口紅造型」高效能精品級移動固態硬碟,值得玩家選用,也適合消費者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BIWIN Storage Technology - 佰維存儲科技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增你強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服務電話 : 02-2792-8788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AMD推出第5代AMD EPYC嵌入式處理器,為網路、儲存與工業邊緣市場提供領先效能、效率及長產品生命週期
高效能“Zen 5”架構提供伺服器等級的效能與效率,結合專屬打造的功能,最佳化產品壽命和系統靈活性 思科和IBM是首批採用第5代AMD EPYC嵌入式CPU的技術合作夥伴,為其新一代平台挹注動能 AMD(NASDAQ: AMD)宣布推出第5代AMD EPYC嵌入式處理器,擴展x86嵌入式處理器產品組合。 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CPU為嵌入式市場進行最佳化,在頂尖運算能力與專屬嵌入式設計的功能之間實現平衡,進而提升產品壽命、可靠性、系統靈活性和嵌入式應用開發的簡易性。該處理器搭載經驗證的“Zen 5”架構,可提供領先的效能和能源效率,使網路、儲存和工業邊緣系統能夠更快、更高效地處理更多資料。 AMD資深副總裁暨自行調適與嵌入式運算事業群總經理Salil Raje表示,AI驅動的網路流量、爆炸性成長的資料儲存需求以及工業邊緣運算的擴展,正推動嵌入式平台對更高運算效能的需求。第5代AMD EPYC嵌入式處理器為嵌入式客戶帶來領先的效能和效率,以及長產品生命週期和增強的系統靈活性,使他們能夠自信地進行設計,並確保在嚴苛的「always-on」環境中持續執行。 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處理器專為支援運算密集型嵌入式系統而設計,在單一插槽中支援8到192個核心。領先業界的核心密度為網路和儲存工作負載的資料處理吞吐量分別提升高達1.3倍與1.6倍註1註2,使這些裝置成為網路和安全防火牆平台、儲存系統以及工業控制應用的理想選擇。 採用全新“Zen 5c”核心架構可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更高的能源效率,與競品相比,插槽吞吐量預計可提升高達1.3倍註3,每瓦效能預計可提高1.3倍註4。每個插槽高達6TB的DDR5記憶體容量、擴展的I/O連接性以及透過CXL 2.0支援高達160條PCIe Gen5通道,可為網路和儲存應用擴展儲存容量和高速資料傳輸。 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處理器包括一套先進的嵌入式功能,旨在提供強大、安全且持久的平台。 • 延長使用壽命:為了滿足嵌入式市場更長的產品生命週期和執行要求,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CPU提供長達7年的產品製造支援,協助系統設計人員確保長期產品供應,減少重新設計與驗證工作。此外,AMD計畫將目前取樣的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CPU的設計壽命執行目標從5年延長至量產SKU的7年,以確保嵌入式系統的長期產品穩定性。這些延長的設計壽命執行目標對於在惡劣條件下執行關鍵任務應用的嵌入式系統至關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非計畫停機、維修和昂貴的系統更換。 • 系統靈活性和安全性:功能包括非透明橋接(NTB),可在容錯多主機配置中提供更高可用性。NTB憑藉PCI Express (PCIe)實現兩個CPU在雙活(active-active)配置之間進行資料交換,增強網路和儲存系統的系統冗餘和故障移轉功能,可在發生故障時繼續執行。DRAM Flush透過將資料從DRAM轉移到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中,以防止在發生電源故障時遺失資料,從而強化關鍵任務儲存部署的可靠性。雙串列週邊介面(SPI)使客戶能夠下載安全且專屬的啟動加載程式(bootloader)來驗證平臺,確保可信任的執行環境。 • 應用開發的簡易性:內建的Yocto框架支援簡化嵌入式系統部署,支援創建針對客戶系統定制的Linux發行版本。儲存效能開發套件(SPDK)和資料平面開發套件(DPDK)透過處理使用者空間驅動程式中的網路和儲存工作負載資料處理來提高系統效能。 AMD正與產業體系合作夥伴以及思科和IBM等領先的ODM和OEM緊密合作,將新一代嵌入式處理器的優勢推向市場。 思科產品管理總監Lukasz Bromirski表示,我們選擇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處理器用於思科的一款高階防火牆產品,因為它提供了我們所需的高運算效能,從其高達192個核心的可擴展性到高記憶體和I/O頻寬。我們知道可以信賴AMD,不僅能提供出色的效能,還能提供尖端的品質和支援以及一致的藍圖執行。 IBM數據、AI和HPC儲存產品管理部門主管Matthew Geiser表示,IBM Storage Scale System 6000旨在為要求嚴苛的企業AI工作負載提供速度、效能和可靠性。AMD EPYC嵌入式9005處理器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導入了冗餘路徑,提供了高資料可用性和強大的連接選項,這將與在IBM Storage Scale System上執行的效能密集型應用程式完美搭配。 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處理器目前正向早期試用客戶提供樣品,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出貨。AMD EPYC嵌入式9005系列處理器採用SP5插槽尺寸規格,與前一代AMD EPYC嵌入式9004系列相容,為客戶提供簡單的升級路徑。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神之塔:New World》更新 全新SSR+同伴和PVP系統登場
身為全球領先、高品質手機遊戲開發與發行公司的網石集團(Netmarble Corporation)宣布,旗下收集式卡牌RPG《神之塔:New World》更新推出全新內容。即日起,玩家可以體驗2名全新同伴、內容和活動。 本次更新為《神之塔:New World》帶來了SSR+ [豪華]波.維多.雨果(黃屬性、暗殺者、狩獵者)。波.維多.雨果是波.維多軍前進漂浮艦「維克多」的艦長,她擁有好戰的一面,認為自己在戰場上最為閃耀。透過「豪華防護罩」能力,她能對被視為名牌的敵人造成強大傷害。 他是白神的分身之一。戴維以高生存能力為特色,能消除我軍身上的減益效果。 不僅如此,本次更新同步推出了全新的PVP系統「鬥獸場競技場」,這是一個多牌組的戰鬥系統,玩家將在即時對戰中與敵人對決。鬥獸場競技場將以每周為單位定期進行,會從上一季表現最突出的同伴中選出禁止和提供增益效果的同伴。鬥獸場競技場第1季將舉辦至3月19日止,玩家可根據排行獲得包含期間限定稱號等獎勵。 • [豪華]波.維多.雨果慶典: 為慶祝[豪華]波.維多.雨果登場,玩家可以查看關於雨果的艾米莉Talk故事並獲取獎勵。 • [豪華]波.維多.雨果上市紀念活動: 玩家可參與如特別召喚、簽到活動、加速任務和點點 PLUS 等各種遊戲內活動,並獲得包括浮游石、SSR+ [豪華]雨果等獎勵。 • 白色情人節「甜蜜跳跳糖」: 透過遊玩遊戲蒐集遊戲內貨幣「小糖果」,可兌換SSR+ 靈魂石、SSR靈魂石和[S]裝備選擇箱等獎勵。 「雨果的名牌慶典!」活動將於3月19日舉行至3月26日止,為完成遊戲任務的玩家提供特別獎勵,包括最多60張的紳士召喚票券。此外,聯盟討伐戰和革命之房也推出了全新賽季。 《神之塔:New World》是一款基於全球觀看次數超過60億次的WEBTOON系列《神之塔》所改編的收集式卡牌RPG遊戲。在《神之塔:New World》中,玩家可操控深受粉絲喜愛的角色進入塔中向上攀登。在華麗的 3D 動畫中,玩家將與「第二十五夜」及其他超過100位角色攜手在塔中奮戰,使其彷彿進入了動漫世界。玩家將體驗快節奏的戰鬥機制,同時運用獨特的「欄位」系統來增強特定的「欄位」而非特定角色。 玩家可透過Google Play(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netmarble.tog)或App Store(https://apps.apple.com/tw/app/id1599435437)下載《神之塔:New World》。亦可前往Google Play遊戲(https://goo.gle/GPG_Q3_ToG)暢玩PC版本。官方同時鼓勵玩家註冊並加入遊戲Discord頻道(https://discord.gg/tognewworld),以及前往官方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og_new_world)與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gnewworldtc/)查看最新資訊。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芝奇推出DDR5-8000 CL36 24GBx2、DDR5-6000 CL28 192GB (48GBx4) 、及DDR5-6000 CL26 24GBx2記憶體套裝
世界知名超頻記憶體及高端電競設備領導品牌,芝奇國際宣佈領先全球推出DDR5-8000 CL36-48-48 48GB(24GBx2)、DDR5-6000 CL28-36-36 192GB(48GBx4)、及DDR5-6000 CL26-39-39 48GB(24GBx2) 高效能套裝。本次豪華套裝將加入芝奇旗下皇家戟EXPO系列、焰鋒戟 RGB系列、及烈焰槍RGB系列,並支援AMD EXPO記憶體超頻技術,為全球高端電競玩家,內容創作者或專業用戶進行數據處理、AI模型訓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各類科學運算的不二首選。 專注於打造卓越效能的記憶體以滿足高端超頻玩家的需求,芝奇推出了 DDR5-8000 CL36-48-48 24GBx2 的豪華套裝,並在AMD X870平台上完成驗證。此高速低延遲的組合為多工處理使用者的夢幻方案,以下為本次套裝搭配AMD Ryzen 9 9900X桌上型處理器及ASUS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機板完成驗證的燒機測試圖: 芝奇持續追求記憶體更高速度的同時,也為專業內容創作者進行高效能運算挑戰更大容量的豪華規格,本次更推出了 DDR5-6000 CL28-36-36 192GB(48GBx4) 超大容量夢幻套裝,並在AMD X870平台上完成驗證。以下為本次套裝搭配AMD Ryzen 7 9800X3D桌上型處理器及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主機板完成驗證的燒機測試圖: 芝奇多年來致力於提供超頻玩家最頂尖超頻記憶體,並持續挑戰往超低延遲邁進,再度推出了 DDR5-6000 CL26-39-39 24GBx2 高效能超低延遲套裝。以下分別為此套裝搭配 AMD Ryzen 7 9800X3D桌上型處理器及ASUS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機板,和搭配 AMD Ryzen 9 9900X桌上型處理器及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主機板完成驗證的燒機測試圖: 本次的全新規格將加入皇家戟EXPO系列、焰鋒戟RGB系列、及烈焰槍RGB系列,並導入AMD EXPO超頻技術,使用者只需於主機板 BIOS 中開啟 EXPO功能,並搭載可匹配的主機板及 CPU,即可讓記憶體運行於官方標示的超頻速度。套裝將於2025 四月於全球各地陸續販售,消費者可洽詢芝奇各地的合作經銷商及通路夥伴。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James Dyson 2025 設計大獎正式開放報名 發掘新世代設計人才潛力 以創新發明應對日常挑戰
今年度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即日起於全球 28 個國家與地區開放報名,這是一項國際性學生設計與工程競賽,徵求年輕工程師與科學家針對日常挑戰或全球議題創造具突破性的發明。本獎項自 2005 年開辦以來,已為逾 400 組學生發明頒發近 100 萬英鎊的獎金,並提供全球化的展示平台。進入最終決選並由 James Dyson 親自遴選的國際冠軍不僅能獲得 30,000 英鎊獎金,還有機會取得國際媒體的廣泛曝光,為其發明提供商業化的跳板。 「為了激勵並支持新一代設計工程師, 20 年前我創辦了 James Dyson 年度設計大獎。在舉辦 Dyson 設計大獎的數年間,湧現了眾多傑出的點子,一再證明年輕人熱衷且擅於運用設計、工程與技術,解決醫學、環境等各領域中最迫切的問題。我非常期待今年能見到更多令人驚豔的發明。」 去年(2024)台灣的冠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謝明志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的周姿羽,從在工廠實習的經驗出發,注意到工廠常見通風、照明不良等問題,便著手改良傳統的工廠通風球。得獎作品「F+L 照明型通風球」以錐形扇葉與熱對流散熱系統提升通風效果,並以透明上蓋引入自然光,不但改善了工廠作業環境,還同時解決傳統通風球容易漏水、不易拆裝養護等痛點。獲獎後,謝明志與周姿羽仍持續進行改良,希望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並積極申請海內外專利,持續為改善世界各地的工廠環境而努力。 James Dyson 2024設計大獎台灣區冠軍「F+L 照明型通風球」,以金槍魚的生物結構為靈感,有效改善工廠常見的通風散熱問題,同時提升照明效能。 而在國際舞台上,已有許多獲獎者持續改良作品並成功商業化,如 2014 年的冠軍作品 mOm incubators 是一款低成本的充氣式保溫箱,用途在於靈活地照料低度開發地區的新生兒。 mOm 由英國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產品設計與技術系畢業生 James Roberts 所發明,至今已支援 10,000 多名病患,並持續在全球擴展營運,服務範圍包括烏克蘭等動盪地區。 畢業生 Shubham Issar 和 Amanat Anand ,為了改善手部衛生教育而發明 SoaPen ,將肥皂製成彩色筆,透過趣味性的方式教導幼童洗手。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認可後, Shubham Issar 和 Amanat Anand 於 2018 年在美國推出 SoaPen ,持續實踐其使命,致力使手部衛生變得簡單而有趣。 James Dyson 2025 設計大獎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7 月 16 日,期待有更多台灣學生將靈感化為行動,為日常生活的常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每個參賽國家及地區的入圍作品將由具備設計與工程專業知識的評審團隊,根據其功能性、設計流程、差異化和商業可行性進行評估。評審團隊選出的國家及地區優勝者將於 9 月 10 日公佈,每個優勝團隊可獲獎金 5,000 英鎊。接著, Dyson 工程師選拔的全球 20 強入圍名單將於 10 月 15 日公佈,而由 James Dyson 本人親自選出的全球優勝者則於 11 月 5 日公佈。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AMD Ryzen 9 9950X3D處理器」實測開箱,16核心32執行緒「3D V-Cache火力加持」史上最強遊戲CPU強勢來襲!
史上最強遊戲CPU來了,這就是具備144MB大容量3D V-Cahce快取,16核心32執行緒的AMD Ryzen 9 9950X3D處理器! AMD在推出了新一代Zen 5架構8核心16執行緒Ryzen 7 9800X3D之後,由於驚為天人的遊戲表現,成為了史上最強的遊戲CPU。現在,它的兩位親哥也來了!Ryzen 7 9800X3D,只有8核心16執行緒,3D V-Cache只有104MB(96MB+8MB)。兩位親哥,Ryzen 9 9900X3D,擁有12核心24執行緒,3D V-Cache有140MB(128MB+12MB),Ryzen 9 9950X3D,具備16核心32執行緒,3D V-Cache有144MB(128MB+16MB),擁有更強大的戰鬥力。 在Ryzen 9 9900X3D、9950X3D加入戰局之後,Ryzen 9000 X3D處理器可以說是全員到齊。全新Zen 5世代的3D V-Cache處理器,不僅擁有高人一等大容量快取,搭配散熱性能強大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還能打開PBO,用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來超頻加速,實現超越極限的效能。 玩家們,錢包準備好了嗎?史上最強大遊戲處理器Ryzen 9 9950X3D處理器到底有厲害?戰鬥力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隨著AMD持續創新,終於迎來了Zen 5架構的更新。桌上型電腦部份,則是推出了全新Ryzen 9000系列處理器。 桌上型Ryzen 9000系列處理器的話,與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相同,第一波推出的是X系列,有四顆處理器,是可以超頻版本,分別是Ryzen 5 9600X、Ryzen 7 9700X、Ryzen 9 9900X與Ryzen 9 9950X。第二波,則是推出了X3D系列,搶先推出的則是Ryzen 7 9800X3D,後續也會有其他型號推出。第三波,預計則會推出一般系列,則是不支援超頻版本。 對應主機板的話,跟著Ryzen 9000系列處理器一同發表的,有AMD 800系列主機板,可以完整支援,包括Ryzen 9000X3D也能對應。就款AMD 600系列主機板,也能透過BIOS更新,來支援Ryzen 9000、Ryzen 9000X3D處理器。 終於,史上最強遊戲CPU來了!這就是基於Zen 5架構,引進3D V-Cache的Ryzen 9000X3D處理器。 品名 核心數量 速度 快取 原廠初始價格 ● Ryzen 5 9600X 6核心12執行緒 3.9GHz/5.4GHz 6+32MB 美金279元(折合台幣9,070元) ● Ryzen 7 9700X 8核心16執行緒 3.8GHz/5.5GHz 8+32MB 美金359元(折合台幣11,670元) ● Ryzen 9 9900X 12核心24執行緒 4.4GHz/5.6GHz 12+64MB 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96元) ● Ryzen 9 9950X 16核心32執行緒 4.3GHz/5.7GHz 16+64MB 美金649元(折合台幣21,100元) 品名 核心數量 速度 3D V-Cache快取 原廠初始價格 ● Ryzen 7 9800X3D 8核心16執行緒 4.7GHz/5.2GHz 8+96MB 美金479元 (折合台幣15,450元) ● Ryzen 9 9900X3D 12核心24執行緒 4.4GHz/5.5GHz 8+96MB 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75元) ● Ryzen 9 9950X3D 16核心32執行緒 4.3GHz/5.7GHz 8+96MB 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725元) 品名 核心數量 速度 3D V-Cache快取 原廠初始價格 ● Ryzen 7 7800X3D 8核心16執行緒 4.2GHz/5GHz 8+96MB 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96元) ● Ryzen 9 7900X3D 12核心24執行緒 4.4GHz/5.6GHz 12+128MB 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75元) ● Ryzen 9 7950X3D 16核心32執行緒 4.2GHz/5.7GHz 16+128MB 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725元) 品名 核心數量 速度 3D V-Cache快取 原廠初始價格 ● Ryzen 5 5600X3D 6核心12執行緒 3.3GHz/4.4GHz 3+96MBMB 美金229.99元(折合台幣7,475元) ● Ryzen 7 5700X3D 8核心16執行緒 3.0GHz/4.1GHz 4+96MB 美金249元(折合台幣8,095元) ● Ryzen 7 5800X3D 8核心16執行緒 3.4GHz/4.5GHz 4+96MB 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96元) AMD全新Ryzen 9000X3D處理器,第一波推出的是主流型8核心16執行緒Ryzen 7 9800X3D。第二波推出的是高階12核心24執行緒Ryzen 9 9900X3D、16核心32執行緒Ryzen 9 9950X3D。 ●名稱:AMD Ryzen 7 9800X3D ●種類:Ryzen ●系列:Ryzen 9000系列 ●尺寸外型:桌上型電腦 , 盒裝處理器 ●對應市場:主流級桌上型電腦 ●AMD PRO技術支援:否 ●消費性用途:是 ●區域供貨情況:全域 ●原代號:Granite Ridge AM5 ●架構:Zen 5 ●處理器核心數:8 ●多執行緒 (SMT):是 ●執行緒數:16 ●最大超頻時脈:5.2 GHz ●基本時脈:4.7 GHz ●L1 快取:640 KB ●L2 快取:8 MB ●L3 快取:96 MB ●預設 TDP:120W ●最大Max Socket Power (PPT):162W ●處理器核心適用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4nm FinFET ●I/O 裸晶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6nm FinFET ●封裝裸晶數:2 ●已解鎖以進行超頻:是 ●AMD EXPO記憶體超頻技術:是 ●超強精準頻率提升:是 ●曲線最佳化工具電壓偏移:是 ●AMD Ryzen Master支援:是 ●處理器插槽:AM5 ●支援晶片組主機板:A620 , X670E , X670 , B650E , B650 , X870E , X870 , B840 , B850 ●自動超頻支援:Precision Boost 2 ●指令集:x86-64 ●支援的延伸指令集:AES , AMD-V , AVX , AVX2 , AVX512 , FMA3 , MMX-plus , SHA , SSE , SSE2 , SSE3 , SSE4.1 , SSE4.2 , SSE4A , SSSE3 , x86-64 ●散熱解決方案 (PIB):未隨附 ●建議散熱器:水冷散熱或效能型空冷散熱器 ●最高工作溫度 (Tjmax):95°C ●作業系統支援:Windows 11 - 64-Bit Edition , Windows 10 - 64-Bit Edition , RHEL x86 64-Bit , Ubuntu x86 64-Bit ●官方定價:美金479元(折合台幣15,450元) ●名稱:AMD Ryzen 9 9900X3D ●種類:Ryzen ●系列:Ryzen 9000系列 ●尺寸外型:桌上型電腦 , 盒裝處理器 ●對應市場:主流級桌上型電腦 ●AMD PRO技術支援:否 ●消費性用途:是 ●區域供貨情況:全域 ●原代號:Granite Ridge AM5 ●架構:Zen 5 ●處理器核心數:12 ●多執行緒 (SMT):是 ●執行緒數:24 ●最大超頻時脈:5.5 GHz ●基本時脈:4.4 GHz ●L1 快取:960 KB ●L2 快取:12 MB ●L3 快取:128 MB ●預設 TDP:120W ●最大Max Socket Power (PPT):162W ●處理器核心適用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4nm FinFET ●I/O 裸晶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6nm FinFET ●封裝裸晶數:3 ●已解鎖以進行超頻:是 ●AMD EXPO記憶體超頻技術:是 ●超強精準頻率提升:是 ●曲線最佳化工具電壓偏移:是 ●AMD Ryzen Master支援:是 ●處理器插槽:AM5 ●支援晶片組主機板:A620 , X670E , X670 , B650E , B650 , X870E , X870 , B840 , B850 ●自動超頻支援:Precision Boost 2 ●指令集:x86-64 ●支援的延伸指令集:AES , AMD-V , AVX , AVX2 , AVX512 , FMA3 , MMX-plus , SHA , SSE , SSE2 , SSE3 , SSE4.1 , SSE4.2 , SSE4A , SSSE3 , x86-64 ●散熱解決方案 (PIB):未隨附 ●建議散熱器:水冷散熱或效能型空冷散熱器 ●最高工作溫度 (Tjmax):95°C ●作業系統支援:Windows 11 - 64-Bit Edition , Windows 10 - 64-Bit Edition , RHEL x86 64-Bit , Ubuntu x86 64-Bit ●官方定價: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75元) ●名稱:AMD Ryzen 9 9950X3D ●種類:Ryzen ●系列:Ryzen 9000系列 ●尺寸外型:桌上型電腦 , 盒裝處理器 ●對應市場:主流級桌上型電腦 ●AMD PRO技術支援:否 ●消費性用途:是 ●區域供貨情況:全域 ●原代號:Granite Ridge AM5 ●架構:Zen 5 ●處理器核心數:16 ●多執行緒 (SMT):是 ●執行緒數:32 ●最大超頻時脈:5.7 GHz ●基本時脈:4.3 GHz ●L1 快取:1280 KB ●L2 快取:16 MB ●L3 快取:128 MB ●預設 TDP:170W ●最大Max Socket Power (PPT):200W ●處理器核心適用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4nm FinFET ●I/O 裸晶的處理器技術:台積電TSMC 6nm FinFET ●封裝裸晶數:3 ●已解鎖以進行超頻:是 ●AMD EXPO記憶體超頻技術:是 ●超強精準頻率提升:是 ●曲線最佳化工具電壓偏移:是 ●AMD Ryzen Master支援:是 ●處理器插槽:AM5 ●支援晶片組主機板:A620 , X670E , X670 , B650E , B650 , X870E , X870 , B840 , B850 ●自動超頻支援:Precision Boost 2 ●指令集:x86-64 ●支援的延伸指令集:AES , AMD-V , AVX , AVX2 , AVX512 , FMA3 , MMX-plus , SHA , SSE , SSE2 , SSE3 , SSE4.1 , SSE4.2 , SSE4A , SSSE3 , x86-64 ●散熱解決方案 (PIB):未隨附 ●建議散熱器:水冷散熱或效能型空冷散熱器 ●最高工作溫度 (Tjmax):95°C ●作業系統支援:Windows 11 - 64-Bit Edition , Windows 10 - 64-Bit Edition , RHEL x86 64-Bit , Ubuntu x86 64-Bit ●官方定價: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75元) Ryzen 7 9800X3D與Ryzen 9 9900X3D、9950X3D,與前一代Ryzen 7 7800X3D、Ryzen 9 7900X3D、7950X3D最大的不同,則是支援了超頻,而且對應了新款AMD 8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舊款AMD 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也相容。新一代Ryzen 7 9800X3D與Ryzen 9 9900X3D、9950X3D,核心運算單元使用台積電TSMC 4奈米FinFET製程,舊款Ryzen 7 7800X3D、Ryzen 9 7900X3D、7950X3D,核心運算單元使用台積電TSMC 5奈米FinFET製程,兩者IO單元使用台積電TSMC 6奈米FinFET製程。 至於為什麼新一代Ryzen 7 9800X3D與Ryzen 9 9900X3D、9950X3D可以超頻,而舊款Ryzen 7 7800X3D、Ryzen 9 7900X3D、7950X3D卻不能超頻呢?這主要是因為先前,AMD在舊款製程上面,包括AM5腳位桌機版Ryzen 7 7800X3D、Ryzen 9 7900X3D、Ryzen 9 7950X3D,以及筆電版Ryzen 9 7945HX3D,與AM4腳位Ryzen 5 5600X3D、Ryzen 7 5700X3D、Ryzen 7 5800X3D,皆是採用了把3D V-Cache做在核心運算單元上面,也就是整顆CPU散熱得隔層3D V-Cache,這也導致了散熱不良,讓3D V-Cache版本CPU無法運作高時脈,當超頻使用時就會因為高溫而產生當機、不穩、重新開機的狀況,最後因而把超頻功能關閉。 Ryzen 7 9800X3D與Ryzen 9 9900X3D、9950X3D則是更改了設計,把3D V-Cache做在底部,核心運算單元做在頂部,因而CPU散熱得以直觸核心運算單元,也因此,這款處理器的頻率可以跑更高,從Ryzen 7 7800X3D的4.2GHz/5.0GHz,到了Ryzen 7 9800X3D的4.7GHz/5.2GHz,還支援了超頻功能,甚至最高工作溫度 (Tjmax),也從從Ryzen 7 7800X3D的89°C,到了Ryzen 7 9800X3D的95°C,性能的提升可以從工作時脈看出來,可超性則可以從最高工作溫度 (Tjmax)的提升看出端倪。 這邊,我們使用華擎X870E TAICHI主機板來進行效能實測。 ●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 主機板:華擎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 RGBDDR5-6000 CL28 32GB套裝(F5-6000J2836G16GX2-TZ5NRW,黑色版,CL28-36-36-96 1.40V) ● 顯示卡:技嘉GeForce RTX 3060 Ti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專業版 x64 ● 處理器1:AMD Ryzen 9 9950X3D ● 處理器2:AMD Ryzen 9 7950X3D ● 主機板:華擎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 RGBDDR5-6000 CL28 32GB套裝(F5-6000J2836G16GX2-TZ5NRW,黑色版,CL28-36-36-96 1.40V)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專業版 x64 ● 處理器1:Intel Core Ultra 285K ● 主機板:華擎ASRock Z890 TAICHI ● 記憶體:芝奇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6000 CL28 32GB套裝(F5-6000J2836G16GX2-TR5G,黑色版,CL28-36-36-96 1.40V)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專業版 x64 這次,我們實測的結果,可以發現「AMD Ryzen 7 9950X3D處理器」,雖然只有8核心16執行緒,但在3D V-Cahce的火力加持之下,遊戲的表現相當搶眼。 目前,「AMD Ryzen 7 9800X3D與Ryzen 9 9900X3D、9950X3D處理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 AMD Ryzen 7 9800X3D處理器:台幣16,950元 ● AMD Ryzen 9 9900X3D處理器:台幣21,250元 ● AMD Ryzen 9 9950X3D處理器:台幣25,250元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Ryzen 9 9950X3D處理器」,看到了AMD的用心,把3D V-Cache發揮得淋漓盡致,打造出盡善盡美的頂級遊戲處理器。 整體來說,這是16核心32執行緒「3D V-Cache火力加持」史上最強遊戲處理器,適合想要順暢玩遊戲的玩家、發燒友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Infortrend 推出高效能 U.2 NVMe 全快閃擴充方案,專為 AI、影音編輯及備份應用設計
普安科技(股票代碼:2495)為企業級資料儲存專家,今日宣布推出首款 NVMe 全快閃擴充機櫃(或稱 JBOF,Just a Bunch of Flash)── JB 4000U。此新品兼具高速存取與大容量特性,是 AI、多媒體娛樂及備份等應用儲存擴充方案的理想選擇。 JB 4000U 專為EonStor GS U.2 NVMe 整合儲存系統擴充需求而設計,2U 機箱中可支援 24 顆 U.2 NVMe SSD。在雙控制器配置下,每秒可提供高達 24 GB 的傳輸速度,與普安科技現有效能最高的 SAS SSD 擴充機櫃相比,速度快約 50%。此外,U.2 NVMe SSD 已成市場主流,因此 JBOF 不僅效能表現優異,同時更具成本效益。使用單臺 JB 4000U 擴充容量時,即可增加 1.47 PB,擴充至三臺時,可提供 4.4PB 總容量。 針對 AI 和多媒體娛樂等重視效能的應用,推薦使用旗艦級 GS 5024UE U.2 NVMe SSD 儲存系統搭配 JB 4000U,以達到每秒 50 GB 的讀取速度及 PB 級容量;針對快速備份與還原需求,則可使用 GS 3024UT U.2 NVMe SSD 儲存系統,搭配 JB 4000U 並選用 61.44TB 大容量 QLC U.2 NVMe SSD,打造經濟高效的方案。 普安科技產品企劃部資深經理李金溪表示:「隨著資料快速成長,許多高效能應用對儲存設備的需求不僅限於速度,還需要大容量擴充。JB 4000U 的推出,不僅透過 NVMe SSD 提供極致效能,更可靈活擴充至 PB 級容量,讓企業從容應對未來挑戰。」 深入了解 JB 4000U 及 GS U.2 NVMe Storage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於COMPUTEX 2025發表首場主題演講 分享最新AI技術進展與突破
COMPUTEX主辦單位之一外貿協會今日宣布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於COMPUTEX 2025發表首場主題演講,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突破。 本次主題演講將於 5月19日(星期一)台灣時間上午11點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並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可至COMPUTEX Keynote 網站觀賞回放。 身為AI領導者,NVIDIA持續在加速運算、實體AI、代理AI及科學發現等領域突破創新的極限,將過去的不可能變成今日的真實。與會者將有機會深入了解NVIDIA如何以AI形塑未來,並與業界領袖交流,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COMPUTEX長期以來展現台灣蓬勃發展的科技生態系,並已發展成為在全球擴展人工智慧所必需的尖端系統的關鍵平台。在本次展會上,眾多科技企業將展示採用NVIDIA技術的創新產品,攜手推動科技與AI生態系的快速成長。 COMPUTEX 2025以「AI Next」為主軸,將於5月20日至5月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登場,邀集近1,400家廠商、使用約4,800個攤位高達8萬平方公尺的展示面積,聚焦「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COMPUTEX主題演講(Keynote)將於4月開放報名,歡迎業者及有興趣人士踴躍參與。 更多展覽相關訊息,請自以下官網查詢: COMPUTEX 官網:www.computextaipei.com.tw InnoVEX 官網:www.innovex.com.tw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TrendForce:Apple年末生產高峰、中國補貼政策帶動,4Q24智慧手機產量季增9.2%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第四季由於Apple手機生產進入高峰,以及中國部份地方政府提供消費補貼刺激需求,該季智慧手機品牌合計產量達3.35億支,季增9.2%。其中,新機量產助Apple擴大季增幅度,Samsung則因為在新興市場面臨挑戰,產量季減。 2024年上半年智慧手機相較去年同期不再受高通路庫存影響,下半年有節慶、補貼政策激勵,全年生產總量為12.24億支,年增4.9%。展望2025年,由於整體經濟表現尚無明顯復甦跡象,預期消費者支出行為仍保守,加上調升進口關稅等國際政治因素的負面影響,TrendForce預估全年生產總量僅會小幅增加1.5%。 Apple生產總數為8,010萬支,季增57.4%,市占排名躍升世界第一;2024年總產量為2.23億支,大致持平前一年。目前其AI功能僅支援特定語言,未能驅動新機銷售,這種情況預計待2025年4月起推出多國語言版本後將扭轉。 Samsung於2024年第四季生產5,240萬支智慧手機,季減10.6%,排名降為第二。市占下滑除了反映下半年旗艦新機備貨結束,亦因其在印度、非洲等市場遭受中系品牌強烈競爭。Samsung 2024年總產量為2.24億支,年減2.1%。 市占第三名的Xiaomi(含Redmi和Poco)2024年第四季產量為4,450萬支,季增4.7%;2024年生產總數為1.7億支,年增15.3%。其完整布局高中低階產品,搭配強調高性價比的行銷策略,於經濟低迷中更受青睞。受惠消費補貼政策,2024年Xiaomi於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銷售占比提升,預計2025年將持續成長。 小幅季減1.1%,排名第四;其2024全年產量為1.43億支,年增3.1%。OPPO雖同樣得益於中國補貼政策,但多反映在高階手機銷售占比提升,而非總量增加。 Vivo (含iQoo)2024年第四季生產總數為2,860萬支,季增5.9%,市占排第五名;2024年總產量為1.03億支,年增10.2%。由於該品牌以中國為主要市場,銷量因補貼政策帶動而明顯成長。 排名第六的Transsion(含TENCO、Infinix及itel),2024年第四季產量為2,700萬支,較前一季增加5.9%;其2024年總生產數因第一季庫存回補大幅帶動,成長至1.06億支。由於Transsion主要銷售據點在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未能受惠補貼政策,間接導致其2024年下半年的生產表現略遜於Vivo。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