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Jabra Halo Free藍牙無線耳機速寫開箱,講電話、聽音樂更無拘束
這款藍牙無線耳機是Jabra推出的Halo Free,採用頸掛、入耳式設計,支援藍牙4.1技術,最遠使用距離約10公尺,可以搭配手機、平板、電腦,用來聆聽音樂或是接聽電話。這款耳機搭載8mm動態揚聲器,重量僅17g,整體體積除了耳塞外,只有另外約58cm的耳機線,非常小巧與輕便;耳機線上還有支援線控操作的實體按鈕與麥克風,使用調整夾就可以將耳機線整理收好與固定。 Jabra Halo Free耳機線上具備線控實體按鈕,除了有能調整音量或切換上下首歌曲的音量調整鈕、還有可播放/暫停音樂,或接聽/掛斷電話的多功能按鈕、以及支援快速啟動Siri、Google Now、CORTANA功能的語音按鈕。內建鋰電池約可使用5小時,待機則最長14天,沒電時透過右邊耳塞的micro USB孔就可以充電,約2小時可充飽。 這款藍牙無線手機,最特別之處就是還支援了手機APP。搭配Jabra Assist手機App (需同時安裝Jabra Service APP),可以了解耳機剩餘電量,與查詢電池電量歷史資訊。另外,APP還提供了Find my Jabra功能讓玩家可以尋找耳機位置,也能設定語音播放簡訊、行事曆、電子郵件、社群媒體的訊息,第一時間就可以收到最新通知。 Jabra Halo Free藍牙無線這款耳機除了提供平常使用,另外還具備IP54防潑水與防塵等級,所以也可以用於運動使用,但為了避免耳機脫落,建議搭配附贈的耳翼、耳勾,讓耳機可以更穩固配戴於耳朵上。如果想要更強的運動功能,Jabra也有推出最新款,達到IP55防水、防塵標準的Jabra Sport Pulse與Jabra Sport Coach特別版耳機。 #廠商資訊 代理商名稱:先創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www.esentra.com.tw 代理商電話:02-8792-8855 市場售價:2,290元
-
喬思伯 Jonsbo C3 透側版實測開箱,高顏值小鋼砲鋁鎂合金精品機殼!
現在,要打造迷你電腦,要挑選質感比較好的鋁鎂合金機殼,又要價格平實的話,那麼,喬思伯JONSBO品牌的精品,正是不錯的選擇。這次,要介紹給玩家的,則是兼具高檔鋁鎂合金用料,以及平價化的價格,外觀相當有質感,訴求物超所值的「喬思伯JONSBO C3」全鋁鎂合金機殼(透側版)。 「喬思伯JONSBO C3」全鋁鎂合金機殼(透側版),是一款迷你機殼,全新架構可同時支援Mini-ITX,以及microATX主機板規格的全鋁鎂合金機殼,C3系列目前共有四種樣式,全機鋁鎂合金的C3S/CS3BK,和擁有全透側的C3WS/CSWBK。當初開發此款產品的意義,是希望能為專家、型男、靚女和不想要全高塔式機殼的玩家,提供一款擁有小巧體積,但同樣具備強大硬體支援能力的產品。 可安裝長275mm的顯示卡、175mm高的CPU散熱器、標準尺寸microATX主機板(245x245mm),當然也要擁有時下最流行的下置式電源設計、雙USB 3.0輸出埠,和可以一眼看見零組件燈光的全透側。如果以上需求你全部符合,並且正在找一款價格適中、外型出色的全鋁製機殼,那JONSBO C3系列絕對是你不錯的選擇。 「喬思伯JONSBO C3」全鋁鎂合金機殼(透側版)的外型,會有種C2機殼「長大」了的感覺,不管是外觀、設計、材質幾乎全部一模一樣,官方自己也表示,「C3的確是C2的延續機種,因此繼承了C2簡約大器的設計風格。」從機殼整體從內到外包含五金的部分,都是以1.5到1.2mm的鋁鎂合金為材質,外部表面更全部經過髮絲紋以及陽極處理,讓整個機殼看起來更具精品質感,而且就算是因為長年使用受到氧化,鋁板也不會有生鏽、脫漆的情況出現,進而提升了此款機殼的耐用度。 同時,為了維持簡約設計的風格,對於容易破壞美感的螺絲孔位、前置I/O介面、系統風扇散熱孔的位置等等,JONSBO團隊更是精心的做了重新配置。例如為了營造機殼正面一種乾淨俐落的感覺,因此前面板和上蓋部分,均採用隱藏螺絲的種釘技法。而前置I/O則是移到了前面板側邊,更特意將電源鍵縮小,以求獲得最佳的設計平衡感;還但該有的USB 3.0、麥克風、耳機埠還是一應俱全。 全鋁機殼在市面上已經是主流機種,所以玩家的選擇也較多,為了吸引玩家的目光,JONSBO C3系列共推出了3種顏色(銀、黑、紅)和2種(全透側與一般側板)版本,在售價上有所不同。簡單來說,一般側板版本現在的實際賣價為1,990元,而全透側版本的價格較高,市場實際賣價為2,190元。紅色版本因為是限定通路版本,所以價格會在高一點,有賣場直接開價2,290元。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PCDIY!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 歡慶「PCDIY!二十週年慶」,全新推出的「PCDIY!玩家團購」活動。這邊,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優惠商品。本次選出來的PCDIY!超靚品,特惠價格數量有限,先搶先贏。PCDIY!粉絲們可別錯過喔! 支援,ATM現金轉帳付款,VISA、MasterCard、JCB CARD信用卡刷卡付款! PCDIY!官方商店,不定期推出各檔優惠活動,提供限量「折價券」現折 - 再殺,敬請密切注意! 這次,實測開箱了「喬思伯JONSBO C3」全鋁鎂合金機殼(透側版)之後,讓我們看到平價全鋁機殼在擺脫一般機殼俗不可耐的複雜造型後,透過素雅的外型以及高水準設計,反而更經久、耐看。雖然因為內部空間較緊湊的關係,在某些安裝過程中會考驗到玩家的採購經驗以及裝機技巧,相對而言當組裝完成、整線完畢看到最後成果時,所帶來的成就感也就更大。同時,機殼還擁有不錯的強度,全鋁材質拉上髮絲紋並經過陽極處理後,不僅觸感和質感更往上提升了一層,更擁有防刮、防鏽能力。擁有以上這麼多特點,「喬思伯JONSBO C3」全鋁鎂合金機殼(透側版)的市場實際售價不到2,000元,真的是款物超所值的電腦機殼。 整體來說,這是款高顏值小鋼砲鋁鎂合金精品機殼! 廠商名稱:Jonsbo -喬思伯 - 东莞市思博四通实业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蝦皮Jonsbo喬思伯台灣官方旗艦店: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MSI Interceptor DS300電競滑鼠實測開箱,8200DPI玩家級電競滑鼠!
玩遊戲的話,打怪練功衝裝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重要的,就是要挑隻好一點的電競滑鼠。這次,要實測開箱的,則是由微星所推出的MSI Interceptor DS300電競滑鼠。 MSI近年來在電競筆電市場獲得不少佳績,其電競周邊產品也相繼推出。以其Interceptor (攔截者)系列滑鼠為例,就是主打電競專用。MSI Interceptor DS300電競滑鼠,採用自家電競紅為主色,搭配Logo燈與DPI切換燈自定的紅色呼吸燈設計,再加上左側DPI指示燈都也是紅色,讓火紅的速度感徹底散發。 採用原相科技的ADNS-9800雷射感應器、支援高達8200 DPI的解析度,滑鼠中鈕下方的DPI鍵可快速切換靈敏度。左側的DPI檔位燈也會跟著變換。滑鼠左右側都配有防滑材質,激烈移動時也不會鬆脫。搭配滑鼠底部的4片鐵氟龍材質腳墊,可以精準的移動與定位,讓人物指派或目標瞄準都不再移過頭,可以輕鬆完成任務。 DS300底部有個砝碼匣,並已放置3 x 4.5g的砝碼,讓玩家可根據自己的手感來放入或取出砝碼。在按鍵設計方面,DS300提供6組可定義之按鈕,搭配其專屬軟體,即可來定義巨集鈕或各種熱鍵,以便在遊戲裡輸入複雜的按鈕組合,贏得勝利的先機。 從微星官網下載DS300驅動程式,安裝後即可自動執行。滑鼠設定介面支援繁體中文,提供4組設定檔,可設定高達8組自定義按鈕,並提供DPI設定(共四段,從100~8200 DPI,以50為增量,並可個別設定XY軸的DPI靈敏度)、USB回報率(125/250/500/1000Hz)、滑鼠速度、雙擊速度,而且抬升高度、滾輪速度也可以設定。 至於巨集鍵設定,則可錄製指令,以便定義於滑鼠按鈕上。燈光則可設定LOGO與DPI燈的開關,並可設定LOGO燈的顏色(全彩)與燈光效果(恆亮、呼吸慢/中/快),一旦設定後就寫到滑鼠內部記憶體,下次開機時免軟體即維持先前設定。 微星Interceptor DS300,以左右防滑設計,大拇指有休息區,搭配8200 DPI靈敏度的雷射感應器,以及DPI硬體切換鈕,與DPI檔位指示燈,再加上大拇指有兩組自定鈕,可以快速依照各種遊戲的需求來設定快速鈕,讓玩家能快速按出需要的功能。再加上有砝碼配重系統,讓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手感來做調配。至於燈效方面與設定檔,都可以透過其軟體工具來做設定與調整,且會寫入滑鼠的內部記憶體,一次設定後就好,因此拿到別的地方使用即可馬上上手,不用重新開機或安裝軟體重新設定,對電競玩家來說,可說是非常方便的設計。 整體而言,這款是8200DPI玩家級電競滑鼠,還是遊戲玩家必備聖物!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更多的【PCDIY!直播】: →更多的【PCDIY!電腦周邊】: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實測開箱,MLC SSD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最近,固態硬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原本各家品牌固態硬碟業者,大家只是在拼速度,比說誰才是真正的最強,但2.5吋SATA 6Gb/s機種,畢竟存在速度的極限,已經無法再更快了。更強的企業級固態硬碟,才有的斷電保護功能,雖然下放消費級固態硬碟市場,原本立意良好,但成本實在太高,玩家級市場最後也跑不動。後來,戰火延伸到保固戰,先是消費級固態硬碟3年保固,玩家級、企業級固態硬碟5年保固,最終爆衝到10年保固。然而,隨著Flash廠產能更改,TLC Flash以成大宗,導致TLC SSD成為新主流,這樣的狀況,也讓MLC SSD越來越夯,由於物以稀為貴,價格不跌反升。這次,我們就來瞧瞧「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 」的實測開箱吧! 值得注意的是,要拼價格,首先就要看成本,固態硬碟的關鍵零組件,主要有快閃記憶體,以及控制器。其中,攸關價格最重要的,MLC Flash快閃記憶體,以目前的製程、良率來說,已經下殺到了一個極限值,除非用等級比較差的版本,否則價格下不來,等於是,MLC SSD的價格,已經瀕臨最低點。Flash廠產能更改,導致MLC Flash快閃記憶體產能減少,嚴重吃緊,全面切入更便宜的TLC Flash快閃記憶體,導致TLC SSD的時代來臨。 再來,原本主流的美系控制器,由於價格較高,加上不支援TLC Flash,導致各大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全面切入台系控制器,這也引發了新一波的固態硬碟世界大戰。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 ,則就是採用了台系群聯電子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搭配MLC Flash快閃記憶體,是顆真正的MLC SSD,不僅擁有優異的效能,價格上也很犀利。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算是繼HyperX、HyperX 3K與HyperX FURY系列之後,金士頓HyperX玩家級系列固態硬碟的最新力作,為比較耐寫的MLC SSD。金士頓在固態硬碟市場,投注了相當多的資源,總共銷售有消費者、商務型、企業,與系統製造商產品線,這次要介紹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則是隸屬於消費者系列,屬於目前2.5吋標準型固態硬碟,裡面現階段的最高檔機種。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正式發表出貨,開始是在2015年04月份左右,這款固態硬碟,可以說,已經通過了全球玩家的考驗,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聽過有什麼災情,算是顆經過市場嚴格的考驗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業者:金士頓 Kingston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HyperX Savage 固態硬碟類型:M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2.5吋SATA 6Gb/s 固態硬碟容量:120GB,240GB,480GB,960GB 固態硬碟控制器:Phison PS3110-S10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Kingston MLC Flash客製版(應為TOSHIBA 20nm MLC Flash) 固態硬碟保固期:3年保固 可壓縮: 12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24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48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96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530MB/Sec 不可壓縮: 12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350MB/Sec 24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48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96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490MB/Sec 120GB→ TBW:113TB,DWPD:0.89。 240GB→ TBW:306TB,DWPD:1.19 480GB→ TBW:416TB,DWPD:0.81 960GB→ TBW:681TB,DWPD:0.66。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與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同時間還有上市的,還有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兩者新款固態硬碟,都是用了台系群聯電子的控制器,唯一不同的是,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用的是比較高檔的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用的則是比較低檔的PHISON PS3108-S8控制器,而上一代的Kingston HyperX FURY系列,與Kingston SSDNow V300系列,用的則是LSI客製化的SandForce SF-2281控制器,控制器打上了Kingston字樣。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SandForce被LSI併購之後,接著,LSI又被Avago併購,後來,Seagate又併購了LSI旗下的快閃記憶體事業,最後,Seagate一方面不肯降價賣晶片,二方面新的控制器晶片又難產,加上市場傳聞Seagate將棄守固態硬碟控制器市場,導致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紛紛捨棄了SandForce固態硬碟機方案,改採了價格更實惠,效能與穩定度也有一定水準,C/P值更高的台系解決方案。金士頓的新一代固態硬碟,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與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在最重要的主控方面,捨棄了美系SandForce系列控制器,改用了台系PHISON系列控制器,HyperX Savage SSD的話,使用的是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這顆台系控制器,為2014年開發出來的SATA 6Gb/s控制器,由時間算起來,可是經過了2年的淬鍊,穩定度與可靠度,都已經通過了市場的考驗,最重要的韌體部分,也已經發展非常成熟。 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採用了ARM四核心,速度更快,快取記憶體支援DDR3與DDR3L,最大容量到2TB,也支援TLC Flash,並升級到120bit/2KB ECC,就連快取記憶體也提昇支援2Gb、4Gb與8Gb,介面也升級到支援SATA 3.2,讀寫速度可達:550MB/Sec,寫入速度可達:530MB/Sec。 這次拿到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採用Kingston客製化MLC Flash,上面共有8顆16GB容量的Kingston FT64G08UCT1-AE快閃記憶體,為標準型MLC SSD。上回測試的 ,則是使用了TOSHIBA MLC Flash,上面共有8顆128GB容量的TOSHIBA TH58TFT0DFKBA8J快閃記憶體。 由此可見,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在快閃記憶體的使用上,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組合。至於,金士頓官方網站,也沒有把快閃記憶體的規格說死,只有提出了3年產品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它的讀寫效能算是非常優異。從金士頓官方產品規格文件,可以看到基準效能,分為可壓縮資料傳輸,以及不可壓縮資料傳輸,從來沒看過一家品牌固態硬碟業者,如此的老實,不是只列出用ATTO Benchmark所測試出來的可壓縮資料傳輸,這是比較好看的數據,金士頓把用什麼測試軟體得到的數據,一五一十直接告訴消費者,這點真的要給予很高的肯定。 120GB版本,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350MB/Sec。240GB、480GB、960版本,可壓縮資料傳輸,都是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530MB/Sec。24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48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96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490MB/Sec。整體來說,讀寫速度表現優異。 消費級固態硬碟,目前雖然都是以3年保為主,金士頓的消費者產品線固態硬碟,也是如此。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120GB~960GB版本,都是3年產品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值得注意的地方,新款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居然比舊款Kingston HyperX FURY SSD,耐用度相較於前一代沒那麼好,推測應該是台系控制器,能力並沒有那麼強,加上新製程的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也沒有以前舊製程的快閃記憶體那麼長。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它一樣分成僅固態硬碟包裝與升級套裝組合。僅固態硬碟包裝,12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120G, 24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240G,48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480G,96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960G,裡有只有「2.5" 固態硬碟、3.5" 托架和固定螺絲、硬碟複製軟體下載序號與7mm-9.5mm 轉接架」。 升級套裝組合,12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120G,24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240G,48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480G,96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960G,,立面則有「2.5" 固態硬碟、2.5" USB 3.0 外殼、3.5" 托架和固定螺絲、SATA 資料線、硬碟複製軟體下載序號、多功能螺絲起子與7mm-9.5mm 轉接架」。 我們這次拿到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為完整配件的「升級套裝組合」,其型號為SHSS3B7A/120G,裡面的固態硬碟型號為SHSS37A/120G,Windows 7 SP1 x64格式化後容量為111.79GB(112GB),市場上目前買到的韌體版本為SAFM00.r,根據金士頓官方網站,最新的下載級驅動程式,顯示「沒有適用於此產品的下載或驅動程式」,目前並沒有新的韌體。 這邊使用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與SSD-Z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KINGSTON SHSS37A120G 120.0 GB。韌體版本為SAFM00.r,傳輸模式SATA/600,緩衝區大小為6076 KB,有支援TRIM,不過,並沒有顯示支援DevSleep,也沒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NAND累計寫入資訊,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則有提供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SAFM00.r,偵測出來的平均速度為953MB/s。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格式化後的空間為111.79GB。 在SSD-Z的檢測裡,顯示可使用容量為111.79GB,預留空間為1.5MB。 這邊使用7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62.8MB/Sec,寫入速度:362.7MB/Sec。在0Fill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62.9MB/Sec,寫入速度:363.2MB/Sec。整體來說,以128GB SSD來看,讀寫速度非常快。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351.3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308.8MB/Sec。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還算亮眼。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345.62,效能表現得到的分數真的很高。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00.69MB/Sec,寫入速度:338.26MB/Sec,總分達到了1153分。Compression-Benchmark表現,整個讀寫曲線變化還算平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59.984MB/Sec,寫入速度:363.149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562.168MB/Sec,寫入速度為362.138MB/Sec。 現在,要買SSD的話,市場主流已經轉到了TLC SSD,比較耐寫的MLC SSD已經很少。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的話,是目前市場上,少數還有量供貨的MLC SSD,算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光華商場,市場行情的話,120GB報價:1,499元,240GB報價:2,880元,480GB報價:4,789元。 這次,PCDIY!實測開箱了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之後,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台系控制器群聯電子已經獲得了金士頓的肯定,尤其是這款採用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自從2015年04月份出貨之後,不少玩家買回去用,反應都還不錯,至今沒有出什麼大問題。當然,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自然就有妖獸級的身價,比起一些入門款來說,價格還是偏高,不過,相對的,可以得到更優異的效能,爽度也更高。 整體來說,這是MLC SSD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實測開箱,Skylake迷你電腦中的優質精品!
現在買電腦,也講求輕薄短小,除了傳統的品牌型桌機、筆電,可以選擇自行組裝桌機,除此之外,還有介於品牌桌機與自行組裝桌機中間的選擇,那就是準系統。準系統,出自品牌電腦業者之手,差別在於,留下處理器、記憶體模組與硬碟,主要硬體零組件具備彈性調整,可供用戶自行選購安裝,提供了更多的配備改裝可能。後來,Intel提出NUC,進一步將迷你電腦小型化。NUC的話,英文名字是Next unit Computing,中文名字則叫小巧電腦。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新一代迷你電腦,瞧瞧全新版本,技嘉推出,首台具備Thunderbolt 3.0的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 技嘉在NUC戰線,發展了四個BRIX產品線,不但橫跨了Intel與AMD平台,也提供了單核心、雙核心與四核心處理器版本,最強的還內建獨立顯示卡。除了BRIX標準版、BRIX s加強版、BRIX Gaming遊戲版、BRIX Pro專業版與BRIX Projector投影機版。BRIX標準版與BRIX s加強版,主要的差異,在於2.5吋硬碟機的支援,這跟Intel NUC的完整版與輕薄版相同,兩個版本的銷售,完整版可以安裝2.5吋硬碟,輕薄版則必須使用mSATA SSD或M.2 SSD。BRIX Gaming遊戲版,最高階擁有Core i7-4710HQ四核心處理器,提供了NVIDIA GeForce GTX 760與AMD Radeon R9 M275X的獨立顯示卡支援。BRIX Pro專業版,提供真正四核心處理器,包括了Core i5-4570R/5575R、Core i7-4770R/5775R,可以說技嘉的NUC產品線非常完整。 最新,技嘉推出了具備獨立顯卡的強化版迷你電腦,訴求針對電競市場,搭載了NVIDIA GeForce GTX 950繪圖晶片,GIGABYTE BRIX Gaming UHD迷你電競桌機正式報到!目前共推出兩個型號,分別為GB-BNi7HG4-950與GB-BNi5HG4-950。兩者的差別,在於搭載處理器不同,GB-BNi7HG4-950搭載Intel Core i7-6700HQ,GB-BNi5HG4-950搭載Intel Core i5-6300HQ。 技嘉採用第6代Intel Core處理器的BRIX迷你電腦,天胡NUC,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第一代,主要用的是DDR3L-1600/1866/2133雙記憶體通道。第二代,主要用的是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並全面引進USB 3.1。Thunderbolt 3.0機種,僅提供1組USB 3.1 Type-C埠,並具備HDMI 2.0輸出。其他機種,則提供1組USB 3.1 Type-C埠與1組USB 3.1 Type-A埠。 (01)【GB-BSi3-6100(輕薄版)/GB-BSi3H-6100(完整版)】: →Core i3-6100U處理器(2.3GHz),DDR3L-1600/1866/2133雙記憶體通道,HDMI 1.4a (02)【GB-BSi5-6200(輕薄版)/GB-BSi5H-6200(完整版)】: →Core i5-6200U處理器(2.3GHz/2.8GHz),DDR3L-1600/1866/2133雙記憶體通道,HDMI 1.4a (03)【GB-BSi7-6500(輕薄版)/GB-BSi7H-6500(完整版)】: →Core i7-6500U處理器(2.5GHz/3.1GHz),DDR3L-1600/1866/2133雙記憶體通道,HDMI 1.4a (01)【GB-BSi3A-6100(單Lan輕薄版)/GB-BSi3HA-6100(單Lan完整版)/GB-BSi3HAL-6100(雙Lan完整版)】: →Core i3-6100U處理器(2.3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1組USB 3.1 Type-A埠(ASMedia),HDMI 1.4a (02)【GB-BSi5A-6200(單Lan輕薄版)/GB-BSi5HA-6200(單Lan完整版)/GB-BSi5HAL-6200(雙Lan完整版)】: →Core i5-6200U處理器(2.3GHz/2.8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1組USB 3.1 Type-A埠(ASMedia),HDMI 1.4a (03)【GB-BSi5A-6300(單Lan輕薄版)/GB-BSi5HA-6300(單Lan完整版)】: →Core i5-6300U處理器(2.4GHz/3.0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1組USB 3.1 Type-A埠(ASMedia),HDMI 1.4a (04)【GB-BSi7HA-6500(單Lan輕薄版)/GB-BSi7HAL-6500(雙Lan完整版)】: →Core i7-6500U處理器(2.5GHz/3.1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1組USB 3.1 Type-A埠(ASMedia),HDMI 1.4a (05)【GB-BSi7HA-6600(雙Lan完整版)】: →Core i7-6600U處理器(2.6GHz/3.4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1組USB 3.1 Type-A埠(ASMedia),HDMI 1.4a (06)【GB-BSi5T-6200(輕薄版)/GB-BSi5HT-6200(完整版)】: →Core i5-6200U處理器(2.3GHz/2.8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Intel),HDMI 2.0 (07)【GB-BSi7T-6500(輕薄版)/GB-BSi7HT-6500(完整版)】: →Core i7-6500U處理器(2.5GHz/3.1GHz),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1組USB 3.1 Type-C埠(Intel),HDMI 2.0 ※備註: (1)無線網路模組:採用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5(2.4GHz+5GHz頻段802.11abgn+ac與2.4GHz頻段Bluetooth 4.2) (2)輕薄版,只能安裝1組M.2 SSD - 2280,完整版,可以安裝1組M.2 SSD - 2280與1組標準2.5吋7mm/9mm厚度硬碟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屬於技嘉高階版本的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迷你電腦。本身為Ultra Compact PC,技嘉叫做超微型電腦,或叫超微型台式計算機。簡單來說,就是Intel所講的NUC。採用Core i7-6500U處理器(2.5GHz/3.1GHz),為雙核心架構處理器,標準時脈:2.5GHz,單核心TurboBoost:可到3.1GHz,雙核心TurboBoost:可到3.0GHz,內建4MB L3快取記憶體,內顯繪圖晶片:HD 520,TDP電源設計功耗:15W。這是一顆BGA1356版本處理器,焊在主機板上面,無法做更換。這顆處理器的內顯,可以支援H.264(MPEG-4 AVC)與H.265(HEVC)的4K影片硬體解碼,3840x2160@60Hz硬解播放4K影片沒有問題。而且,這台迷你電腦,有使用HDMI 2.0晶片,HDMI可以直接輸出3840x2160Hz,DisplayPort也能輸出3840x2160Hz。 這部迷你電腦,是很高級的機種。記憶體部分,支援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可安裝DDR4-2133 16GB單條記憶體模組,最大記憶體容量為32GB。前置面有2個USB 3.0 Type-A埠,後製面板有1個USB 3.1 Type-C埠,側邊面板有2個USB 3.0 Type-A埠與1個SD讀卡機。網路功能的話,本身有1個RJ-45的10/100/1000Mbps有線網路埠,使用Intel i210V網路晶片,還內建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5無線網路卡,提供AC1200傳輸能力,802.11ac模式下面,傳輸速率可達867Mbps。硬碟的話,除了支援1組2.5吋9.5mm高SSD/HDD,也有一組M.2 2280插槽,可對應SATA 6Gb/s電路。 這一款,最大的特色,是提供1組Thunderbolt 3.0埠,為USB 3.1 Type-C與Thunderbolt 3.0共用設計,可以連接進行40Gb/s傳輸速率。不過,也因為Thunderbolt 3.0把PCIe 3.0 x4電路用光的關係,M.2插槽僅提供SATA 6Gb/s電路。主機板尺寸:105 x 110 mm,機身尺寸:46.8 mm x 112.6 mm x 119.4 mm,體積:0.60L。機身附贈一個VESA臂掛架,可以對應74 x 75 mm與100 x 100 mm壁掛。 這邊,使用了2條Crucial DDR4-2133 16GB x2=32GB記憶體,搭配Intel SSD 535 240GB M.2 2280固態硬碟機,安裝Windows 10 Pro中文版x64作業系統。 記憶體:Crucial DDR4-2133 16GB x2=32GB 硬碟機:Intel SSD 535 240GB M.2 2280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中文版x64作業系統 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迷你電腦,台北光華商場正在販售中,不過,都為空機銷售。原價屋報價:19,490元,ATUTOBUY歆宇報價:19,490元。價格上比較昂貴,這是因為Core i7-6500U處理器,屬於高階款式,本身單價比較高,也造成了主機價格,較為不善解人意。但別忘了,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本來就沒好貨的道理。 隨著Thunderbolt 3.0應用逐漸成熟,透過40Gb/s高速傳輸,安裝外接顯示卡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這台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迷你電腦,則也可以透過Thunderbolt 3.0,來安裝強大獨立顯示卡。 現在,Thunderbolt 3.0外接顯示卡,則已經能驅動NVIDIA與AMD最新顯示卡。GeForce GTX 1080、TITAN X與Radeon RX 480都能對應,夠厲害了吧!有錢就是任性,只要銀彈夠多,沒有什麼不可能! 這次,實測開箱了GIGABYTE BRIX s GB-BSi7HT-6500迷你電腦,發現它不只是體積嬌小,質感不錯,很適合放在家中客廳,可以當做HTPC,或者作為辦公室會議室電腦主機。當然,也適合一般家庭使用,辦公室工作機電腦。實機測試發現,工作穩定度高,運作非常安靜,並沒有吵雜的風扇噪音,處理器運算性能還不錯。不過,若是用來玩重度遊戲的話,可能就無法達成要求。而且,該有的功能都有,新型USB 3.1 Type-C,以及高速Thunderbolt 3.0,AC1200無線網路。 整體來說,這是Skylake迷你電腦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微星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主機板實測開箱,玩家級主機板中的優質精品!
在眾多的Intel處理器平台中,LGA 1151是針對普羅大眾與一般玩家所設計的泛用型平台規格,處理器只供應雙、四核心的款式,且記憶體的擴充能力只提供雙記憶體通道,最多達4組記憶體插槽,記憶體支援標準DDR4-2133雙記憶體通道。例如100系列晶片組(Z170、H170、B150、H110)的基本規格,也只提供1組PCIe 3.0 x16匯流排,但已將M.2與USB 3.1納入規格,因此可以滿足一般新世代桌機的需求。 然而當今要打造最強的個人電腦,目前Intel的旗艦桌機平台-X99主機板,才算是消費級+工作站級的旗艦級別。搭配LGA2011-v3規格處理器也非常多種選擇,包含6核心12執行緒,到10核心20執行緒都有,若嫌不夠的話,還可以選擇工作站、伺服器等級的Xeon E5-1600/2600/4600 v3、v4處理器家族,提供最8核心16執行緒,甚至高達22核心44執行緒的超強多工運算能力,以讓玩家們在多工運算與各式重量級遊戲時,都能享受如風馳電掣般的超高速運算效率,此外,X99主機板搭配DDR4記憶體標準,能以DDR4-2133、2400四記憶體通道來運作。搭配匯流排支援到PCIe 3.0 40 Lanes,完整提供2組原生的PCIe 3.0 x16,讓雙顯示卡都能以PCIe 3.0x16模式全速運作,爆發出極限繪圖戰力。同時支援M.2與USB 3.1,擴充能力超強,讓玩家們都能玩樂不再等待,漂亮贏得勝利! MSI X99 GAMING系列主機板,有分成多種版本,大多是依照等級來區分成X99A與X99S兩大種類。至於CARBON系列則是主打碳纖維配色設計。有分成X99A GAMING PRO CARBON與本次文章所介紹的X99A GODLIKE GAMING旗艦級電競主機板。微星的X99A GODLIKE GAMING主機板整體採黑色調設計,呈現出無比的速度感,可說是玩家必備的電競聖物! 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主機板,LGA2011-3腳位處理器全面支援,針對PC處理器,對應舊款Core i7-5920K、5930K與5960X Extreme,也對應新款Intel Core i7-6800K、6850K、6900K與6950X Extreme。針對工作站、伺服器處理器,對應舊款Xeon E5-1600 v3、Xeon E5-2600v3、Xeon E5-4600v3,也對應新款Xeon E5-1600v4、Xeon E5-2600v4、Xeon E5-4600v4。 洋垃圾相容性部分,玩家已經試過,最夯的Xeon E5-2675v3、Xeon E5-2683v3、Xeon E5-2696v4都能完全運作。洋垃圾記憶體相容性方面,支援UnBuffer、ECC與Registered ECC記憶體模組,可以直接一般市售的DDR4-2133/2400 4GB、8GB、16GB的UnBuffer記憶體模組,來搭配洋垃圾處理器,跑四記憶體通道完全沒問題。 這幾天夯到不行的「 」,不顯版、正顯版、正式版,全都能支援! 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主機板,採用E-ATX規格,在用料上採自家第四代軍規料件,提供完整濕度、高溫、電路、靜電、EMI等保護功能。在PCIe插槽、DDR4插槽都有鋼鐵裝甲防護設計,搭配南橋的msi的龍形Logo的散熱片、音效晶片的防護板(以及PCIe間也有防護條)、供電模組的散熱片,I/O擋板有緩衝海綿設計,加上右上角的Godlike字樣,以及提供了Debug LED、OC GENIE一鍵超頻等功能,使整張主機板看起來非常威,賦予玩家有如神助般的超順快感。 在CPU插槽上配有多顆固態電容與數位電源設計,可提升系統穩定度,且在PCIe插槽、DDR4插槽都有不銹鋼包覆式強化裝甲設計,可防止插入介面卡或記憶體時因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損傷。此外抗硫電阻設計,可防止空氣中的硫化合物穿透電阻而發生化學變化,影響電腦運作。 在儲存設備支援度上,提供10組SATA 6Gb/s、1組SATA Express插槽,另有一組M.2插槽,並隨附一張M.2轉U.2的轉換卡,可說是非常充足。透過ASMedia ASM1142晶片,提供了USB 3.1 Type A與Type C連接埠,可支援未來最新規格的USB周邊。 在網路介面部分則直接攻頂,搭載DoubleShot-X3專業版,涵蓋兩組Killer E2400網路埠,以及Killer 1535 AC 867以及藍牙4.1的無線網路傳輸功能,並可搭配Killer網路管理程式,搭配WTFast (遊戲專用VPN)服務來提升網路傳輸,同時降低網路遊戲ping值(延遲率)。 至於音效部份,其Audio Boost 3 Pro技術,採用鍍金音效接頭,防EMI之金屬上蓋,以及音頻獨立專用PCB區域,包含日系Chemi-con音效電容,雙重功率放大晶片的高階元件,加上附有6.35mm專業音效孔,以及獨立USB Audio供電線路,提升純淨、無雜音的高階音質。 在光效部份,主機板的音效區、南橋晶片、I/O周邊連接處、CPU供電模組區、PCIe_1的插槽旁,都配有LED燈效(8色調整),並可透過Mystic Light來設定各種光效模式。此外還提供V-Check Point 2 LITE電壓測量技術,讓超頻玩家能以三用電錶來檢測電壓,提升超頻時的參考。 BIOS採用微星自家Click BIOS 5,採用黑白UI配色,搭配圖形化設計,方便初學者快速上手。在Windows工具程式部份有:可以快速超頻與設定LED燈效的MSI Gaming APP、可快速調整CPU、DRAM時脈的Command Center,另有工具更新程式Live Update 6、以記憶體當成磁碟的RAMDisk、支援手機快充的Super Charger等工具。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張主機板的效能表現如何,以下是PCDIY!本次的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6950X @ 3.5 GHz 主機板: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16GB (4GB×4) @ 2133MHz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8GB GDDR5) 硬碟機:Crucial M50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max 1350W 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主機板的話,台北光華商場行情,原價屋報價:20,900元。這是屬於一張定位超高階的主機板,也因此,不僅只是用料高檔,而且主機板相當有質感,並且,對於洋垃圾的支援性,玩家圈夯的Xeon E5-2675v3、Xeon E5-2683v3與Xeon E5-2696v4,也有相當完整的相容性! MSI X99A GODLIKE GAMING CARBON主機板,提供絕佳的超頻能力、超快的開機速度、超酷炫的RGB LED燈效、軍規級的產品用料,讓玩家們可以享受旗艦級的遊戲快感,同時還能兼顧產品的穩定程度。該主機板提供免費升級5年保固服務,隨產品贈送劍靈虛寶、以及WTFast帳號2個月,以及戲直播軟體XSplit Gamecaster帳號一年份,讓玩家享受到最快、最低延遲的絕佳遊戲體驗。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玩家級主機板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CPU】:
-
QNAP TS-453A實測開箱,既是NAS又能K歌的娛樂儲存總機!
由於資料無價,當今我們的數位生活,無時不刻都在產生各式數位資料,如相片、錄影、錄音,以及工作資料等等,隨著這些珍貴的數位資產容量越來越龐大,我們必須為自己打造一個強而有力的數位保險櫃,來珍藏這些數位資產。而在所有數位保險櫃的解決方案中,唯有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磁碟機)才是最佳選擇。因為NAS的容量超大(TB等級),且具備多顆硬碟作備援,當其中一顆硬碟故障時,還可以作資料重建,讓你的資料不會隨風而逝。此外,NAS的存取速度快,可與各種裝置連線、存取,並可將雲端硬碟上的資料做同步或備份,且區分出私有雲的權限,讓機密資料不會外洩。因此,NAS已是現代各中小企業、SOHO族、甚至一般用戶家裡必備的數位資料保險櫃,值得將公司或家裡所有的珍貴照片、影片、重要工作資料、娛樂、遊戲等檔案,全部存放進去,並透過設定用戶帳號權限,以利與家人、朋友、客戶、廠商來做資料分享。 傳統的NAS僅提供透過網路(如LAN、WLAN)的存取方式,讓同網域的使用者能夠快速存取資料,因此比較著重於資料傳輸速度、安全性、隱密性、快速重建等特色,隨著NAS的硬體功能越來越強,以及軟體的應用面越來越廣,新一代的NAS紛紛走向更多樣化的應用,像是加入多媒體播放、背景下載、網頁應用、社群分享…等多種特色之外,更可透過手機/平板來遠端存取,甚至提供本地顯示(Local Display)的螢幕輸出功能,讓NAS成為一部家庭劇院電腦(HTPC),一機多用途! 威聯通(QNAP)這次推出的TS-X53A系列,就是主打多用途的NAS。TS-X53A系列依照硬碟機的插槽數多寡,可依序分成2、4、6、8-bay等機種(型號依序是TS-253A、TS-453A、TS-653A與TS-853A),在內建記憶體部份則有4GB (-4G)與8GB (-8GB)的版本。例如本文中所介紹之4-bay、4GB的型號,就是TS-453A-4G。這款家族NAS的最大特色,就是採用了自家QTS與Ubuntu雙作業系統架構,讓你的私有雲儲存空間能夠傳統NAS方式分享給親友,亦可把透過螢幕輸出埠,連接到家裡或辦公室的電視或螢幕,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一台Ubuntu/Linux的辦公用或娛樂用電腦,甚至還提供獨家的Karaoke功能,能夠接上麥克風讓大家一起歡唱歌曲,家裡就是KTV,一機抵多機。 QNAP的TS-453A是一款QTS + Ubuntu Combo NAS,主打雙作業系統平台,以QTS加上Ubuntu為架構,並針對物聯網應用來量身打造。此款NAS具備可以擴充到4顆3.5吋的HDD(硬碟)或SSD(固態硬碟)擴充槽,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打開磁碟槽,來安裝市售的NAS專用HDD硬碟。透過RAID-0、1、5、6、10等多磁碟備援模式,來存放大量的資料。要是其中有一部硬碟發生故障,使用者只要更換掉故障的硬碟,開機時NAS就會自動重建資料,不用擔心資料會不見。以下就是QNAP TS-453A的硬體介紹。 TS-453A出廠時,並不隨附硬碟,因此用戶在使用時,必須準備1~4部NAS專用硬碟(或者SSD)才能使用。在安裝硬碟時,只要將主機前面磁碟槽底下扳開,即可將硬碟槽與主機斷開,然後將磁碟槽拉出即可。裝上3.5吋硬碟或者2.5吋SSD之後,再將對應的底部螺絲鎖上固定即可。置放回去時,只要依照主機上方貼紙的提示,依照硬碟擺放的順序(從左至右)放回去。最後插上電源線、網路線,即可開機運作了。 TS-453A出廠時,會預先配置4GB或8GB的記憶體。若是採購4GB版本,未來有需要時,可以自行擴充記憶體至8GB,但若安裝2條記億體做雙通道時,則須使用同樣容量的記憶體模組。此時可將TS-453A主機的外蓋拆下來,然後進行記憶體升級的動作。先將後面的主機殼外蓋的3顆螺絲轉開,然後將外蓋拿起,在主機的左側就可以看到兩組SO-DIMM了,其上面會有2組DDR3L 1600 2GB的記憶體,只要小心翼翼將SO-DIMM取走,再將新的4GB DDR3L記憶體卡進SO-DIMM插槽,最後將外蓋蓋回、螺絲鎖上,即可完成記憶體升級。 接下來看看TS-453A的內部構造,由於拆卸不易,且會失去保固,因此以下僅供讀者參考。 首次開機時,可以下載QNAP Qfinder Pro App來尋找TS-453A NAS在區域網路的IP位置,透過手機或電腦連線至NAS,然後進入瀏覽器輸入該NAS的IP位置,即可進入QNAP QTS的首次設定精靈。首先選擇該NAS的角色,是家用或商用。下面的介紹以家用為主,系統會自動安裝家用的多媒體應用程式,像是Music Station(數位音樂庫)、Video Station(影音劇院)、Photo Station(照片時光屋)等等,以及其他QNAP推薦之好用的應用程式。建議都安裝起來,事後若用不著也可以移除掉。 按照首次設定畫面,將NAS名稱、帳號密碼、時間日期、網路選項(自動取得IP或固定IP)、要安裝的服務(如Windows/Mac/Linux的檔案系統服務,額外的iTunes Server、DLNA多媒體伺服器、下載伺服器等等),並選擇硬碟組態,把所有硬碟完整配置到硬碟區,最後再選擇RAID類型、快照保留區,是否加密等等,即可完成首次設定。接著就等NAS將硬碟格式化,此時等待時間會比較久。大約10分鐘左右,即可格式化完成。接下來就可以繼續使用瀏覽器進入QTS豐富的首頁登入畫面了!此外,若要使用本地顯示(Local Display)功能,只要接上HDMI線連到電視機。該NAS即可搖身一變成為HTPC (客廳之家庭劇院電腦)。 格式化完成後,接下來只要透過瀏覽器進入NAS的管理頁面,也就是進入QTS使用介面,來進行NAS的各種設定與管理。當然也可以安裝各式App,來做各種不同的應用。您也可以透過HDMI連接線,將NAS與電視/電腦螢幕連接起來,即可讓NAS當成桌上型電腦般,來進行各種延伸的應用,功能非常強大! 由於TS-453A主打QTS + Ubuntu 雙作業系統架構,再搭配其強大的虛擬化技術,讓該NAS可以分割出多台虛擬電腦,並支援HDMI螢幕與USB鍵盤滑鼠.此QvPC (QNAP virtual PC)技術,可同時讓多人透過遠端桌面方式來進行操作,讓一台NAS身兼網路儲存、虛擬電腦主機、家庭劇院電腦等多種用途。先介紹其QTS系統部份,主要是以HTML5 所寫成,搭配各式HTML5 App,讓使用者可以透過瀏覽器來操作,QTS採用類似Windows的GUI介面,方便使用者進行各種NAS的控制與管理。至於Ubuntu部份,則是TS-453A的另一項武器,讓該NAS可以額外執行一套Ubuntu系統,來進行各種物聯網應用、辦公室應用、遊戲等等。 以下先來看看QNAP TS-453A的QTS + Linux 的雙作業系統架構圖。 開機時,QTS服務管理程式完全載入,接著即可載入Linux的核心。其QTS部份負責後台的各式資源管理、控制、分配,當然包括App Center的各式App安裝、移除、執行等等,以及KVM Hypervisor的虛擬機管理、執行等等。至於Linux端,則變成前台,可執行Ubuntu的各種應用程式,亦可成為IoT資料採集中心,把NAS當成IoT Gateway讓IoT裝置所採集到的原始資料,直接傳送到NAS上做集中處理。此外,QTS和Ubuntu,甚至其延伸出來的虛擬機,都使用共用儲存底層,因此所有影音、文件檔案,都可以同時在磁碟儲存區找到,並做跨系統之間的資源存取運用。 由於NAS功能越來越強大,除了主機上面提供簡易的LED顯示幕之外,現今許多QNAP NAS都紛紛提供所謂的Local Display(本地顯示)功能,亦即透過主機上的HDMI輸出功能,讓NAS可以當作簡易電腦來使用,而TS-453A也不例外,機身提供了兩組HDMI埠,可以輸出到2K或4K的電視或PC螢幕,甚至連接兩個螢幕時還可以做多螢幕的控制。將大家熟悉的Linux或Windows 虛擬機操作介面顯示出來,搭配專屬的HD Station使用環境、Linux Station使用環境,讓NAS的應用更加廣泛。因為本NAS功能非常強大,以下擷取並介紹TS-453A主打的獨家功能。 QNAP TS-453A的主打特色之一,就是OceanKTV,讓NAS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KTV伴唱機,只要接上動圈式麥克風(若搭配擴大機效果更好),再加上自己準備好KTV伴唱影片,即可在家裡高歌一曲。其OceanKTV的使用方式與步驟,簡述如下: 1. 先安裝好HD Station的App,並在HD Station的App Center中,將OceanKTV應用程式(QPKG)安裝上去。 2. 準備好各式KTV伴唱帶或影片,若沒有的話,可以透過HappyGet2應用程式從YouTube來下載一些網友分享出來的創作。 3. 將這些伴唱帶或影片檔,依照OceanKTV的命名法則,重新命名,接著將檔案複製到NAS裡面的OceanKTV資料夾內。 4. 啟動HD Station,並在電視上執行OceanKTV Player的播放端App,此時電視畫面會出現載入中,表示正在等待使用者點播歌曲 5. 此時透過其他手機或電腦,進入QTS,點選OceanKTV Console的主控端App,即可進入點播畫面,該點播介面的操作畫面跟一般KTV很像,亦可透過專屬的KTV遙控器來點播 6. 連接好麥克風,打開開關(若有擴大機更好),即可開始歡唱囉! 不管您的KTV音樂伴唱帶是從哪而來,由於KTV伴唱帶/影片的來源不同,有些是含有人聲的,有些是純音樂伴奏,為了讓歌曲的導唱功能可以正常開閉,建議將KTV伴唱帶/影片的檔名按照幫助中心的說明來重新命名,雖然一開始會比較累,但這有利於未來點播歌曲時的方便性,以及好辨認。至於KTV歌曲的命名規則,則是:歌手名[性別]_歌名[語言][人聲聲道][Karaoke].副檔名。也就是說,OceanKTV會透過檔名,來自動將該歌曲自動分門別類,以便讓未來在點播時,能夠快速找到歌手名字、性別、歌名等等,且在伴唱中,也能順利切換成原唱(導唱)或無人聲(純音樂)的模式,以完整模擬整個KTV的環境! QNAP TS-453A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具備強大的本地顯示(Local Display)功能,可以讓其HD Station (HybridDesk Station)或Linux Station的使用介面輸出到電視,就像一般的電腦一樣。以Linux Station為例,目前QNAP提供Ubuntu的套件(未來還會提供Fedora與Debian等套件)的下載、安裝,讓你的TS-453A搖身一變,成為一台裝有Ubuntu作業系統的電腦,就像多了一台電腦一樣,可以執行Libre Office來開啟辦公室文件、開啟Firefox來瀏覽完整的網頁、開發Linux相關的應用程式,或者執行各種科學、研究、教育、遊戲等各種應用軟體。 在操控時,可以透過本地端的2組HDMI埠來連至1~2台螢幕,透過本地端的USB鍵盤與滑鼠來經由本地控制。當連接兩部螢幕時,還可以設定鏡像(Mirror)或延伸模式,讓桌面空間更廣泛。若沒有多餘的螢幕,您可以透過遠端桌面(Remote Desktop)的方式,讓別台電腦能連至該電腦來進行操控。您可以透過多種遠端桌面的客戶端程式來連。包含從QTS的瀏覽器提供網址,直接用瀏覽器的HTML5來連,或透過VNC軟體來連。可以傳送螢幕畫面,但聲音無法傳送! Qsirch 酷先生,是一套NAS專用搜尋引擎,可以快速找到NAS裡面的檔案資料,讓你不用透過File Station檔案總管來找半天,尤其要在動輒幾TB容量的NAS中,尋找到自己要的確切檔案,那真可說是大海撈針。若透過Qsirch的快速搜尋引擎,即可馬上找到您所要的檔案。 此外,Qsirch的優勢在於,其用起來就像Google的搜尋引擎那樣方便,且是近乎即時搜尋、速度超快,加上可以全文搜尋,所有遁藏在檔案中的各式文字字串,都能無所遁形,讓你找出來。因此當你若你記得某份文件裡面的關鍵字,但不曉得放到哪裡去了,這時就可以請出Qsirch來幫你快速找到,增加工作效率。 當今人們追求2K (Full HD)的影音畫質,已算是最低底線了,近年來4K電視和顯示器紛紛上市,不少影音發燒友更開始追求4K的超高畫質,推使4K影音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然由於4K影音的檔案容量大、視訊解碼所需要的系統需求也越高。因此,想要一部4K的電視機或電腦螢幕播放一部4K的影音,必須得連上一部效能高的電腦,才能符合4K即時影音解碼的效能需求。 不過QNAP TS-453A採用四核心Intel®處理器,並具備硬體視訊解碼器,能夠將4K H.264影音資料做「即時轉檔」(Online transcoding),讓多個客戶端裝置不需要對視訊進行處理,只要即時接收串流並播放即可。目前支援DLNA的媒體播放機、電視、遊戲機(Xbox One、PS4)電腦、軟體(如Windows Media Player),都可以透過這個協定來播放NAS裡面的影音串流。當然,除了即時轉檔外,要離線轉檔(Offline transcoding)也是可行的,以做為下次播放時能夠直接傳輸,而不需要每次播放就轉檔一次。 由於處理器效能的精進,賦予新一代的NAS具備足夠的效能,讓使用者能夠發揮各種虛擬技術的應用。在虛擬化技術中,也從較耗系統資源的Virtualization Station(虛擬機工作站),開始移到耗費較少系統資源的Container Station (軟體容器工作站)。TS-453A便同時具備這些虛擬化技術。讓你的NAS可以安裝其他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並獨立於主系統之外,這樣可以同時執行更多應用服務,將NAS的應用發揮到最大化。 有關於Virtualization Station與Container Station這兩種虛擬化技術。前者能做到就像真正的電腦一樣,可以安裝Windows、Linux、Unix,甚至Android-x86等作業系統,搭配HTML5/VNC (只有畫面)或SPICE (有畫面/有聲音)等遠端桌面客戶端程式,讓用戶可以遠端操作在NAS上面執行的虛擬機器,亦可同時支援多人、多虛擬機的使用,只要硬碟空間夠、記憶體足夠即可。 至於後者,則是以軟體容器架構來設計,透過輕量化的模擬技術,來降低系統負荷。以LXC (LinuX Container)技術而言,可以做到完整的Linux作業系統虛擬化。讓使用者能夠以LXC來執行其他Linux-based的OS。至於Docker技術,則是以檔案虛擬化為主,透過映像檔的方式,將單一應用放入該容器,使該應用可以快速部署到其他平台或機器上,不需要重新安裝。以下就是兩大虛擬技術的比較。 至於Container虛擬化技術,主要可以分成LXC與Docker兩類,以下是這兩種輕量虛擬化技術的比較。 QNAP TS-453A,目前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都有販售,PCHome 24h購物報價:18,999元。 QNAP TS-453A,提供獨家的OceanKTV功能、Linux與HD Station的本地輸出與控制介面、Qsirch快速搜尋引擎技術、4K硬體解碼使4K影片線上即時轉檔播放成為可能、除既有VM技術外,還提供Container的輕量化虛擬化技術,讓NAS的功能更加強大。在功能非常齊全之外,在效能方面也非常快速。在NAS效能部份,搭配4顆WD紅標NAS專用的6TB硬碟,以RAID-5架構來測試。透過FastCopy進行檔案傳輸測試,複製進/複製出的效能為107.58MB/s與105.10MB/s,效能非常優異。整體而言,QNAP TS-453A適合辦公室、SOHO族、一般居家使用,可將全公司、工作室、全家人的數位資產放在這個NAS裡,透過其QTS介面或手機App來瀏覽照片、影片、音樂,以及各式文件,將可提升公司同仁、家庭成員之間的工作效率,並增進互動關係。 廠商名稱:QNAP - 威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41-2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現在,要買機械硬碟機的話,不管要用於桌機,或者用於NAS,要選擇大容量,又要高效能,還要具備優良的品牌血統,擁有24x7企業級規格,最重要的,價格還不能太昂貴。那麼,真正硬碟之王血統,來自於IBM、HITACHI硬碟核心技術的HGST,具備7200轉主軸馬達的HGST DESKSTAR NAS系列硬碟,一定可以符合玩家與專業用戶的需要。這次,就讓我們來進行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來瞧瞧它的戰鬥力吧! 你有多久沒備份了呢?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一年之尾,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農曆新年了!依照習俗,家家戶戶都會趁著這段時間為家裡進行一番大掃除,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年。個人電腦也一樣,用了一年之後,勢必產生了許多需要整理的檔案、資料、照片、影片、音樂等等。除了要把垃圾檔案刪除外,最重要的,是要把無法重新來過、紀錄你人生的照片和影片備份起來,以後才能慢慢的欣賞與好友分享。這裡的「備份」,不是將C槽的檔案拷貝到D槽,是指將重要的檔案從原本的硬碟裡,拷貝一份到另一顆硬碟上;既然名為「備份」,這顆用來儲存的硬碟當然必須具備高穩定性、高可靠度、最好還具備高效能,這樣才能確保儲存在裡面的資料的安全。 HGST是Western Digital集團旗下品牌,源自於IBM、HITACHI硬碟核心技術,致力於創新開發穩定、可靠以及高效能的外接式、內接式企業級與消費性硬碟機。在消費級硬碟機又分成Travelstar和Deskstar兩大類。Travelstar主要是針對筆記型電腦、外接式儲存裝置和可攜式遊戲系統等產品所設計,兼顧電源效率與效能;Deskstar則提供桌上型電腦內接硬碟解決方案,並有效能型、NAS桌上型與桌上型等三種產品可供選擇。而家用備份儲存或商用的NAS儲存環境專用的Deskstar NAS硬碟機容量,最低從3TB起跳,最高為6TB,另外還提供2顆、4顆硬碟盒裝版,加速了採購上的便利性。 相較於一般市售同樣內建64MB快取,且同樣標榜為NAS硬碟的機種,其硬碟機馬達轉速均維持在5900轉左右,唯獨HGST Deskstar NAS硬碟的轉速,全部為7200轉,因此運作效能比一般同等級商品快上20%。硬碟機馬達轉速通通都是7200RPM,存取反應時間低於12ms、能在24小時全年無休工作狀態下,達到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 100萬小時,內建的旋轉震動傳感器能夠感應硬碟震動並加以修正磁頭讀寫功能、從而保持讀寫速率,相當於一般企業等級硬碟的規格,是業界高效能、高可靠度的內接式硬碟產品,難怪HGST敢提供3年保固。 HGST Deskstar NAS 3TB是專為桌上型NAS系統所打造的3.5吋硬碟機,因此出廠時的設定,就是瞄準每天24小時一週7天的24x7企業級規格,全年無休的運作。根據HGST官方網站所公布的資料顯示,這款硬碟機的平均故障時間(MTBF)為100萬小時、載入/載出循環次數可達60萬次(40° C),由此便可看出這款硬碟的使用壽命確實比較好。 硬碟規格部分,我們實際使用CrystalDiskInfo V6.5.2 x64版本,以及HD Tune V5.5.0來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這顆硬碟的完整型號為HDN724030ALE640,容量為3000.5GB,韌體版本MJ8OA5E0,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表標示為64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4.0TB,HD Tune Pro偵測為3000.6GB,實際可用空間為2794.5GB,實際容量為2861458MB,格式化之後可用2861191MB。 為了讓玩家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款硬碟的實際效能,我們使用了業界常見用來測試儲存裝置的軟體,有CrystalDiskMark、HD Tune、AJA System Test、ATTO來進行測試,同時也利用FastCopy來測試實際寫入所需的時間和實際傳輸速度。 √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4.0GHz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DDR4 8GBx4 √ 主機板:ASUS MAXIMUS VIII EXTREME √ 電源供應器:CoolerMaster V1200 √ 主系統硬碟:OCZ Vector 180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64位元 在標準測試測試資料為預設(隨機)中,測得的Seq Q32T1讀取為163.9MB/Sec,寫入速度同樣為163.9MB/Sec。當測試寫入資料更換成All 0x00(0 Fill)後,讀取速度為163.9MB/Sec、寫入速度:163.8MB/Sec。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對比同等級的7200轉3TB NAS硬碟,此款硬碟在效能上的表現相當不錯。 在效能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維持在127.8MB/Sec、寫入速度的平均值也維持在125.4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循序讀取速度維持在153.6MB/Sec左右、循序寫入速度維持在158.4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4KB、64KB、1MB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明顯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外圈、中圈、內圈循序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都保持在一定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值為123.3MB/Sec、寫入速度的平均值為121.8MB/Sec。 透過AJA System Test測試可以看到HGST DESKSTAR NAS 3TB在整體傳輸上的表現,同等級的HDD要來得好。 圖中可以看出,在校能表現上寫入速度比讀取要更快,最高時寫入速度可突破163MB/sec,而讀取速度161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效能表現部分,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61MB/sec及166MB/sec的傳輸效能。 用來測試「實際」傳輸速度與時間的檔案分成兩種,一個是單一檔案4.88GB的影像檔案,另一個則是檔案容量為1.64GB,但裡面包含了42個資料夾和1,038個大小不同容量的Word、Excel、PPT以及多媒體檔案。從傳輸速度與花費的時間來看,HGST Deskstar NAS 3TB整體表現都維持在水準之上,相較於其他同等級、同類別的硬碟產品分數更是亮眼。 行文至此,相信一定有人想問,這是款設計給NAS系統使用的硬碟機,拿來當作一般資料碟使用合適嗎?這樣說好了,一般針對桌上型電腦設計的硬碟產品,大多是以一個星期使用5天、每天運作8小時來設計;但NAS型硬碟大多設定為一個星期7天,每天運作24小時,以全年無休的方式來進行運作,因此必須擁有相當穩定的可靠度。同時,考慮到當多個硬碟近距離同時運作時,也會產生比一般環境要大的震動,或許這個震動對於一般人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對於高速運轉的碟盤,卻很容易產生讀取錯誤或是損耗碟盤的問題,因此NAS等級的硬碟亦會加入抗震機制來降低讀取錯誤與碟盤耗損的情況。 所以說,NAS碟用來當作資料碟可不可以,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甚至還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為了重要資料的安全性考量,用上這把屠龍刀又有何不可呢? 官方HGST DESKSTAR NAS硬碟機介紹影片 HGST DESKSTAR NAS 3TB機械硬碟的話,目前台北光華商場,原價屋報價:5,690元,PCHome 24h購物報價:5,788元。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PCDIY!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 歡慶「PCDIY!二十週年慶」,全新推出的「PCDIY!玩家團購」活動。這邊,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優惠商品。本次選出來的PCDIY!超靚品,特惠價格數量有限,先搶先贏。PCDIY!粉絲們可別錯過喔! HGST現階段在台灣的代理商,則有「威健實業」與「展碁」,共有兩家代理商。玩家從彩盒上就可以分辨得出來;威健的彩盒是重新設計過的白底包裝,上面印有威健實業字樣,而展碁代理的硬碟則是沿用原廠彩盒設計(請參考本文第一章圖)。而本次我們介紹的HGST Deskstar NAS 3TB即是由展碁所代理,並提供使用者完整的3年保固,讓玩家在資料的儲存上可以更放心。 這次,看完了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之後,相對大家對於這樣高效能的NAS碟,一定有了更深入的認識。HGST DESKSTAR NAS系列硬碟,不但適用於桌機,也適用於NAS,而且具備高效能,與24x7企業級規格,不但適合一般消費者選用,也適合玩家與專業用戶挑選。無疑的,它是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www.hgst.com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AMD Radeon RX 400系列顯卡大獲全勝! 帶領「戰地風雲1」玩家置身超流暢DirectX 12遊戲體驗
2016年時序已邁入第四季,各遊戲大廠都紛紛推出新的遊戲大作來搶搭年底的耶誕購物熱潮。由於電腦硬體越來越進步,不少3A級的遊戲大作製作水準,已經直逼電影效果,透過新一代顯示卡所呈現的遊戲畫面,可說是越來越逼真,讓不少玩家沉醉於遊戲裡的虛擬世界中,也造就了龐大的遊戲市場商機。 由於Windows 10正式導入DirectX 12的API (應用程式呼叫介面),其最大優勢在於支援異質架構,讓遊戲可以透過CPU與GPU同時加速,使遊戲效能發揮到極致。AMD在DirectX 12顯示卡的優勢,再度帶領玩家感受到最具震撼力的遊戲體驗。以EA最新推出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為例,其支援DirectX 12 (DX12)的等級,搭配AMD最新的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可發揮出最佳的硬體效能,為遊戲玩家帶來最流暢的畫面,與最細膩的畫質,是DirectX 12新世代遊戲的最佳顯示卡之選。 由DICE開發、美商藝電(EA)發行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是一款以戰爭史實為場景的第一人射擊遊戲。Battlefield(戰地風雲)系列遊戲向來都是以超大型地圖,搭配多種可駕駛的載具(車輛、坦克、飛機等等),搭配多人同時上線的網路對戰為賣點,其最早於2002年推出的Battlefield 1942 (戰地風雲1942),帶領玩家重返二戰現場,提供逼真的場景和當代的真實陸海空載具,以及可支援最多64人同時線上對戰等特色,成為高人氣的史詩級的真實世界對戰遊戲。 隨後DICE在PC平台陸續推出的「戰地風雲:越南」、「戰地風雲2」、「戰地風雲2142」、「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戰地風雲3」、「戰地風雲4」,皆以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科技作為背景,讓玩家能以不同陣營的精良武器來與對手對決,看誰贏得最後的勝利!至於「戰地風雲:強硬路線」則將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變成了警察與罪犯之間的戰爭,成為該遊戲系列中,節奏最快的一部。 玩遍了高科技、精良武器、快節奏的戰爭遊戲之後,這次於2016年10月21日正式推出的Battlefield 1「戰地風雲1」遊戲,將帶領玩家回到一戰的現場,讓玩家在遊戲中體驗當代的各式兵器與載具,例如首次投入戰爭的坦克和飛機,甚至還可以“騎馬打仗”,在戰場內奔馳並揮舞著軍刀。玩家可以選擇協約國或同盟國,並自組小隊來展開血肉與鋼鐵戰爭,該遊戲最多可以64人參與對戰。 除了多人對戰模式之外,「戰地風雲1」的單人模式同樣採用故事選集的形式,也就是由一系列的角色在各自的劇情中演繹。玩家扮演多位主角,在不同時空、不同背景之下所進行的的各項任務,讓玩家能看見並感受各角色所經歷的故事。 由於這代Battlefield在人物與場景的刻劃上更加寫實與細膩,因此系統需求非常高。若要擁有絕佳的畫質與順暢的畫面,建議系統配備是AMD FX 8350 Wraith或Intel Core i7-4790等級CPU,搭配AMD Radeon RX 480或470顯示卡,並裝上16GB記憶體。因此想要玩這款3A級遊戲的玩家,可得檢視自己的顯示卡是否夠力。 2016年倍受玩家期待的射擊鉅作「戰地風雲1」遊戲,是首款採用支援DX12技術的Frostbite Engine(寒霜引擎)所打造而成,AMD與EA DICE共同為此遊戲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包含支援「非同步運算」及「多線程渲染」,讓該遊戲在Radeon顯示卡,能有最佳的表現,為玩家帶來絕佳的遊戲體驗! 為了解AMD Radeon在這款遊戲的效能表現,我們找來了Radeon RX 480 (8GB)、RX 470 (8GB)與RX 470 (4GB)三張顯示卡,以DX12模式來測試「戰地風雲1」遊戲的效能,並與其競爭對手的顯示卡(GeForce GTX 1060 6GB與1050 Ti 4GB)做比較,驅動程式也都安裝最新發布的版本。以下是我們的測試配備與產品照片。 在測試設定方面,我們選擇DX12模式,畫質都選擇最佳模式,並關閉VSync,其餘設定不變。在場景方面,我們選擇第一關「浴血戰場」一開始的單機版故事情節,平均玩90秒,並重複測試3次以取得平均值。軟體方面,我們以Mirillis Action!這套可以測試DX12效能的遊戲錄製軟體來進行效能評測,以下是我們的測試成績。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J-vvJi0hQ 我們的測試場景 (浴血之戰,90秒,DirectX 12模式) 上述的三張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在1920x1080解析度下都有超過75 FPS的效能,而在2560x1440解析度下,最低也有55 FPS。因此整體來說,遊戲可以執行的非常順暢! 上述的兩張GeForce GTX 1060/1050 Ti顯示卡,1060 6GB在1920x1080、2560x1440解析度下,具有將近75 FPS、55 FPS的水準,卻仍不及Radeon RX 470 4GB的表現。而1060 6GB的價位,甚至比470 4GB貴了4成左右。至於1050 Ti 4GB的效能,在1920x1080、2560x1440解析度下,只有接近50 FPS、35 FPS的表現,遠不及RX 470 4GB的水準。 上述的所有顯示卡測試結果,可看出,Radeon RX 480、470在DX12遊戲效能表現大獲全勝!由此可知,AMD在Radeon RX 400家族,是採用真正DX12硬體實作,因此在Battlefield 1這類重量級遊戲的表現下,能夠維持不錯的水準,而價錢卻比競爭對手便宜許多!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玩家要的PC平台,不外乎就是:1.遊戲要玩的順暢,2.畫質要好,3.耐操、不當機、偶爾可以小超頻,4.平時安靜運作、不吵雜,5.C/P值夠高。其中又以第5項(C/P值)是消費者最重視的要素之一。透過上述的效能比較,可以發現,AMD在DX12的研發上,確實有下功夫,讓「戰地風雲1」遊戲在各種場景下,皆能順暢執行,同時還能維持最佳畫質。 對於想要組裝DX12電競平台、又不想花大錢的玩家來說,選擇Radeon RX 480、470顯示卡,除了比較省電以外,未來若需要再提升效能,只要再買一張顯示卡即可,透過CrossFire大幅提升繪圖效能。整體而言,AMD Radeon RX 480、470家族,是打造新世代遊戲最佳畫質與效能的「真」DX12顯示卡,值得精打細算的一般玩家和電競玩家來選購。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AMD Radeon RX 400家族正式上市,史上最強北極星RX 460、470、480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自AMD揭櫫Polaris(北極星)架構GPU、並於Computex 2016正式發表Radeon RX 480顯示卡之後,便獲得全世界玩家的關注。隨著其競爭對手紛紛推出中階顯示卡之後,AMD也於最近陸續發表其RX 470、RX460的產品,並於8/10舉辦經銷商大會,並宣佈全新Radeon RX 400家族的顯示卡,現在已經可以在市面上買到了! 會場除了由AMD講解Radeon RX 400家族的功能、特色,以及具備VR Ready等級的效能之外,並邀請到HTC來介紹其HTC Vive產品。同時更邀請華碩(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撼訊(TUL)等廠商,來介紹各自的顯示卡產品特色。 由於Polaris GPU架構的Radeon RX 480、470、460,在效能與功耗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加上價位犀利,因此AMD在通路的布局,就是拿Radeon 480、470、460的性價比,來對上競爭對手的GTX 1060、960、950等產品。先看AMD發布的建議售價,如下: Radeon RX 480 8GB GDDR5 : $239美元 Radeon RX 480 4GB GDDR5 : $199美元 Radeon RX 470 4GB GDDR5 : $179美元 Radeon RX 460 4GB GDDR5 : $129美元 Radeon RX 460 2GB GDDR5 : $109美元 再來看NVIDIA的部份: GeForce GTX 1060 6GB : $299美元(Founder’s Edition) GeForce GTX 1060 6GB : $249美元(Custom Edition) GeForce GTX 960 4GB : 市價約 $210美元 GeForce GTX 960 2GB : 市價約 $185美元 GeForce GTX 950 2GB : 市價約 $150美元 若從上面的價錢來看,AMD在各方面都比NVIDIA具有優勢,而且AMD表示其Radeon RX 480是可以做CrossFire來讓顯示卡達到1+1=2的效能(是真正可以做到1+1=2的效能,而不是1+1=1.3的效能),至於對手的GTX 1060則只有6GB記憶體,且不支援SLI,所以AMD表示其480具有絕佳的優勢。 至於效能部份,AMD則是拿RX480的單卡效能大於GTX 1060,雙卡效能超越GTX 1080的特色。至於RX 470的效能,則以超越GTX 960,更逼進對手將推出的1060 3GB版本。而RX 460則主打1080p最佳化的電競環境,效能直逼GTX 950。藉由上述的特點,來吸引經銷商認同! AMD Radeon RX顯示卡三劍客終於出爐,市面上也已經有廠商優先舖貨了,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經銷商大會中,各廠商所推出的各種顯示卡的現場直擊。 有關於華碩的Radeon RX家族產品,可參考: 有關於技嘉的Radeon RX家族產品,可參考: 有關於微星的Radeon RX家族產品,可參考: 有關於撼訊的Radeon RX家族產品,可參考: AMD的RADEON RX 480、470、460,終於全部推出且上市了!目前幾乎都是以低於1萬元的價格,提供優於NVIDIA顯示卡的功耗與效能,讓玩家能買到C/P值高的產品。 此外,AMD的顯示卡都可以做CrossFire多卡運作,發揮出1+1=2的繪圖效能境界,相較於NVIDIA只能在1080、1070上做SLI,且售價都破萬來說,AMD提供更彈性的選擇,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總之,AMD終於全面推出讓A粉值得興奮的RX 400家族全系列產品,並提供絕佳的性價比來吸引N粉的注意!進而打動玩家們的心!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