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芝奇 G.SKILL FLAREX DDR4-3200 32GB」實測開箱,鋼鐵裝甲散熱玩家級超頻記憶體模組!
最近這半年來,對於記憶體的漲幅相信讓許多欲購入記憶體的玩家們都望之興嘆;因為「挖礦」、固態硬碟以及顯示卡記憶體需求大增的帶動之下,在記憶體顆粒並沒有辦法有效應對這波龐大的需求量而提升供給量時,供不應求,導致記憶體的價格直線攀升,而玩家們對於記憶體的C/P值也就越來越要求。所以小編今天就準備了1組由G.Skill(芝奇)推出,對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特別優化的超強記憶體! 自從AMD推出自家最高階的處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後,在玩家們當中引發相當大的話題,讓不論是主機板還是記憶體廠商紛紛推出對此處理器進行優化的產品,G.Skill(芝奇)當然亦不落人後,在近期推出自家最新產品「FlareX烈焰槍」。 這一次在包裝上採用相當簡潔的設計,沒有額外的過度包裝,利用簡單的吊牌式包裝設計以方便販售,然而就算在簡單的包裝之下,仍然藏不住這組G.Skill FlareX帶給小編的威攝力絲毫不減。接著就跟著小編開箱的腳步,一同被「烈焰槍」灼傷吧! 現在就進入各位玩家們最期待的產品本體開箱;在看他的外觀之前,小編先準備了產品的基本規格要告訴大家:G.Skill FlareX 記憶體種類為DDR4,可以對應至四通道、時脈為3200MHz,CL值則為14-14-14-34、1.35V,1條記憶體的容量為8GB,並且也支援Intel XMP 2.0。在這一次,小編拿到的是8GB x4的kit,G.Skill也有推出8GB x2的kit供玩家做選擇;除此之外,亦有16G x2、時脈2400MHz的版本。 各位玩家們一定也很想看看卸下散熱殼之後裡面所使用的記憶體顆粒究竟是哪一間廠商的對吧,這邊先偷偷告訴各位玩家們它的價錢,小編這邊拿到的8GB x4 kit的版本是新台幣12,800元,二話不說,拆! 小編竟然看到對應於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標誌,代表它能夠支援以及對應在AMD X399的晶片組上,於官網的QVL中也能夠找到與主機板4大廠商合作推出的X399主機板,小編也在之前已經寫過相關開箱文以及集評文了()。這一次就將重點擺在G.Skill FlareX的評測數據上吧! 對應於AMD Ryzen Threadripper就要使用其平台,這一次小編也準備好了測試平台給玩家們做參考: 處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3.4GHz 16C/32T 主機板:ASUS ROG Zenith Extreme 記憶體:G.Skill FlareX F4-3200C14Q-32GFX DDR4-32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SSD:Samsung SSD 960 Pro 512GB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電源計劃設定:AMD Ryzen Balanced 小編在測試的部分,雖然是DDR4-3200的版本,但是身為一位專業的編輯。從時脈2133MHz一路至3200MHz的測試數據都要準備是非常合理的。而使用的測試軟體為CPU-Z、AIDA 64軟體當中的Cache&Memory Benchmark、wPrime。不同的時脈底下,看一下其記憶體的與CPU搭配的表現究竟如何吧! 在正式看效能表現之前,小編也準備了關於電腦硬體上基本的配置,以及實測G.Skill FlareX烈焰槍的SPD、時脈、CL值等等,提供給玩家們,在日後若是購入此產品的話,有一個參考的依據。 看完了時脈的調整以及基本測試平台的硬體設備之後,小編就利用AIDA 64軟體當中的Cache&Memory Benchmark和wPrime為各位玩家們準備圖表能夠一目瞭然記憶體在時脈調整之後的差距,而除了時脈的變動之外,CL值亦維持相同的數據,藉此比較出玩家們在使用上該選擇哪個時脈才能獲得最好的CP值。 wPrime為一款質數運算的軟體,透過CPU運算質數所需的時間,藉此發現在CPU、記憶體皆相同的情況下,只調整記憶體時脈會有什麼時間上的差別。 當然拿到記憶體怎麼能夠不做超頻的測試呢?小編這一次為了維持超頻的穩定性,只採用了8GB x2的雙通道組做測試,利用雙通道較四通道會有較好的協同率,替各位玩家們挑戰烈焰槍的極限!(ASUS ROG主機板上BIOS能調整的也只能到4000MHz而已XD) 而效能的部分依舊與先前相同,使用AIDA 64中的Cache&Memory Benchmark和wPrime作為依據,不過也正因為通道的改變以及記憶體容量大小的改變,讓Cache&Memory Benchmark當中的數據與四通道有著一定的差距。 經過了四通道以及雙通道超頻的記憶體測試,小編要於此總結出一些關於G.Skill FlareX烈焰槍在AMD Ryzen Threadripper系列平台上相較於其他廠牌的記憶體優勢:首先,可以看見它所採用的是Samsung的記憶體顆粒,能夠有效提升處理器的工作效率;再者,為了與AMD Ryzen Threadripper平台完美相容,G.Skill有特地對其做優化處理;最後也是玩家們相當在乎的一部份,只要購買G.Skill FlareX烈焰槍就能夠享有記憶體的終身保固,注意!是一輩子的「終身」!在記憶體「狂漲猛漲」的今日,能夠選擇到1組對處理器有特殊優化處理的記憶體,還有相當多樣的kit選擇。玩家們,買了AMD Ryzen Threadripper不知道要搭哪一條記憶體嗎?G.Skill FlareX烈焰槍絕對是首選,沒有之一! ●產品型號:G.Skill FlareX DDR4-3200 ●模組規格:288-pin Unbuffered DIMM Non ECC ●容量:8GB x4 ●頻率:2133/2400/2666/2800/3060/3200 ●傳輸頻寬:PC4-19200/26600/30000 ●CL值:14-14-14-34 ●工作電壓:1.20-1.40V ●保固:終身保固 廠商名稱:芝奇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27667889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ITE2 NE-201開箱實測,既是NAS也是迷你電腦,儲存備份、4K播放都不是問題!
社會時至今日,大家對於下班之後的生活越是講究,除了一個舒適、放鬆的家庭空間,也有許多人對於客廳設備的要求,而不論是投影機、家庭劇院組或是迷你電腦的市場正在日益增長。而詮力科技(ITE2)發現了這股潮流,將自家專業的網路儲存伺服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與迷你電腦相結合! 今天要幫各位玩家們開箱的就是ITE2 NE-201,這款是由詮力科技(ITE2)所推出的NAS產品,有2種顏色可供選擇,並且採用2-Bay空間設計、能夠支援3.5吋HDD或是2.5吋的HDD及SSD。事實上這款NE-201早在去年(105年)的資訊月會場中,就已經正式露臉展出過了,當然也是當時剛正式發布的新NAS產品,終於在今年正式推出到市場上跟大家見面,接下來廢話不多說,就讓小編要帶著各位玩家們一同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看了外箱這麼久,等到開箱之後,小編先帶各位玩家們看一下產品所附的配件,有1頁簡單的操作指南、1條網路線、1組變壓器、1條電源線、以及2組能夠幫助硬碟固定在硬碟支架上。 在看完了這麼多圖的外盒開箱之後,小編馬上就帶大家一看產品本身吧!這一次在ITE2 NE-201上採用的作業系統為Winodows 10 loT Enterprise,處理器為Intel Celeron Processor 3955U Dual-Core 2.00 GHz、系統的記憶體為8GB的DDR4 SODIMM,最大可以擴充至16GB,I/O埠的部分則提供了4組USB 3.0、1組HDMI 1.4a,並且支援4K解析度,也提供2組1GbE RJ-45網路埠。 至於在NAS方面,SATA埠的部分,提供的是SATA埠有著SATA II、SATA III,也因為屬於2-Bay的設計,在磁碟陣列(RAID)也只能夠支援RAID 0或1,不過支援熱插拔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使用體驗,而單顆硬碟最大支援的容量為10TB,在居家使用上,容量也相當足夠。 對於NAS最重要的一定就是如何將硬碟成功放進NAS當中成為我們備份或是資料放置的集散地,所以如何正確地將硬碟安裝在硬碟盤上就顯得相當重要,接下來小編就以WD的Red 6TB 3.5吋HDD的硬碟當作測試硬碟,為各位玩家們示範如何安裝硬碟。 既然身為一台NAS,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就是傳輸速度以及資料的安全性,不過因為本身只支援2-Bay的硬碟插槽,所以只能寫作RAID 0/1,也就是只能夠選擇「效能」或是選擇「安全」。那以小編的個性,絕對是以效能為重(驚!!),接下來就帶各位玩家們看一下關於ITE2 NE-201搭配2顆WD的Red 6TB、磁碟陣列為的效能數據吧! 作為一台居家使用的NAS,在設定以及使用上一定不能過於繁瑣,而ITE2當然也有注意到使用者以及玩家們的需求,在設定上相當的簡單明瞭。不過在此小編要特別提醒各位玩家們,在設定NAS之前,請先將ITE2 NE-201的使用者設定帳號密碼,要不然就要像小編一樣再回去重新設一組密碼…(自己蠢怪誰?XD) 既然都將硬碟設置完成,小編首先使用CrystalDiskInfo、TxBENCH、HD Tune Pro的硬碟資訊先看看關於系統硬碟以及WD硬碟的相關資訊: 小編首先使用CrystalDiskInfo軟體的的幫助,也能夠讓各位玩家們認識這三顆硬碟的基本資訊: 能夠測試硬碟速度的軟體有很多,可以告訴使用者硬碟資訊的其實也就只有這些軟體而已,一樣在看完CrystalDiskInfo之後,這一次來看一下: 最後看到的是HD Tune Pro,使用了3款軟體檢測關於硬碟以及系統碟的資訊,讓玩家們能夠完全掌握關於這3個硬碟的相關資訊: 看完這麼多硬碟的資訊,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傳輸速率啊!所以小編在這邊將2顆HDD硬碟做成RAID 0,並且使用CrystalDiskMark、NAS Performance、FastCopy等3款軟體,來看看作為NAS的ITE2 NE-201是否能夠達到效能的表現以及RAID 0對其的影響性。 各位玩家們是不是以為文章到這邊就結束啦?假如小編今天介紹的是一台S牌、Q牌、A牌還是D牌的NAS,那可能小編已經可以準備開始寫結語、準備校稿啦!所以事情當然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也正因為它牌的NAS所使用的作業系統以及使用介面都需要額外安裝軟體或是讓使用者們學習他們平常所不習慣的操作,使用起來確實不夠直觀;但是,ITE2 NE-201可不只作為一台NAS提供給消費者而已,它還能夠成為一台「迷、你、電、腦」! ITE2 NE-201所採用的是有別於其他廠牌的Windows 10的作業系統,幾乎是大部分的使用者所習慣的作業系統以及使用介面,只要是玩家們或是使用者能夠在一般的桌上型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上的擴充功能,ITE2 NE-201都有能力讓使用者或是玩家做延伸,不論4K影片的播放、聽音樂或是上網看影片等等,完全都難不倒它! 既然是使用Windows 10的作業系統,小編當然要幫每一台電腦都打開裝置管理員以及系統為各位玩家以及使用者知道關於這台ITE2 NE-201在CPU、硬碟、以及顯示卡的部分內建的配置。小編也還下載了PCMark 10做解單的測試,由此可以發現,能夠安裝的軟體及使用方法確實都與一般的桌上型電腦別無二致。 而ITE2 NE-201的產品定位於居家使用,前段文章內容也提及能夠支援4K播放,小編當然也有幫各位玩家以及使用者們準備一部4K影片,直接在產品上執行完全沒有問題,音樂的播放當然也是輕輕鬆鬆。 小編在使用過了這麼多種的NAS之後,就以這款ITE2 NE-201最為特別,起初拿到手的時候還很懷疑它的實用性,但是經過測試的時日下來發現,消光藍的外型以及極簡的設計,將其擺放在客廳的電視旁邊也不顯得格格不入。只要將其接上HDMI線、網路線連接電視和網路,就能夠成為一台適合擺放在家的備份資料庫、迷你電腦。 當然各位玩家以及使用者們一定不像小編一樣以效能為重,也有以「安全」為主的人,那可能就會問小編:「用Windows 10會不會發生像是前些時日發生的勒索病毒或是Wi-Fi KRACK攻擊呢?」這點在詮力科技(ITE2)有著獨特的技術,幫助使用者的資料加密,讓資料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不受到其它的威脅。這樣一機兩用又安全的優質產品,還不用適應不熟悉的作業系統,看4K只要點開檔案能夠完成,考慮入手什麼的,別想了,買啦! 廠商名稱:ITE2 - 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788-0855 廠商網址: 商品售價:新台幣22,999元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ROCCAT KONE AIMO電競滑鼠實測開箱,獨特的AIMO智慧光效超酷炫!
ROCCAT(德國冰豹)持續推出多款Kone系列電競滑鼠,有ROCCAT Kone EMP、ROCCAT Kone Pure Owl-Eye、ROCCAT XDS‧‧‧等多種不同的類型,每一款滑鼠在外觀的工藝技術,及硬體設計都強調獨特的優勢,是玩家在電競領域不可或缺的電競滑鼠。 ROCCAT KONE AIMO為一款MMO、MOBA(多人線上遊戲)及FPS(第一人稱遊戲)等遊戲類型而設計電競滑鼠,讓玩家可在多種作戰游戲中使用。滑鼠外觀採用堅固防滑表層設計,共有12種按鍵功能,可在SWARM軟體自訂組合鍵及各種按鍵的靈敏度和頻率,此外還採用了EASY-SHIFT[+]™ 技術,擁有快速精準的控制設計,讓玩家在出手時更有效率。同時擁有與眾不同的RGBA全彩燈效,滑鼠的滾輪及兩側採用了RGBA光導設計,使色彩呈現相當酷炫,並也可在SWARM軟體中,選擇喜好的光效模組與色調,使整顆KONE AIMO可呈相當現豐富絢麗的色彩呢! ROCCAT在設計每一滑鼠除了講究要讓玩家使用起來有絕佳的舒適感,也強調了高質感外觀工藝設計,此外,在背光全彩光效的設計上更是一次比一次令人驚艷。ROCCAT這次新推出的 KONE AIMO智慧燈效系統,是採用雙導光條、獨有的四道RGBA光效技術,讓小編光是聽就感覺很不簡單,小編一拿到手後,迫不及待想趕緊看看到底會放出什麼樣的光芒,讓我們一起開箱瞧瞧吧。 小編實際體驗了Kone AIMO 滑鼠拿握起來的舒適度及按鍵的設計感,覺得整體在抓握和按鍵接觸上都還不錯,鼠身雖然是為手掌中大型的人所設計,但防滑的霧面材質,對於小編這樣手掌小的女生也是很適合的,能實際的拿握與控制,一整天使用下來即使是流手汗也格外乾爽,用過ROCCAT的玩家們一定有感。 滾輪後方上下DPI按鈕設計靈敏度也相當不錯,按鍵的力道不需太大就可以有很靈敏的反應表現,DPI的調整範圍可從100 至12000的數值。這款滑鼠小編個人習慣差不多維持在中間值約4500的數值左右,不會太快或太慢,能夠明顯感受滑鼠移動的流暢度,玩家們可依照自己的喜好,至ROCCAT Swarm軟體自訂五道切換器的數值喔,此外AIMO的光效設計上顏色的變化相當多變生動,是這款滑鼠最獨特的地方之一。 這次ROCCAT新推出的 KONE AIMO電競滑鼠,以AIMO發光系統領先了舊有的全彩光效技術,具有兩條智慧型RGBA的光導,能同時呈現多種紅、綠、黃、天藍、橙五種漸層色彩,多區的顏色變換改變了過去滑鼠的光照效果,很細微的表現相當的漂亮炫麗,玩家也可使用ROCCAT SWARM軟體自訂喜歡的RGBA圖層效果。 於ROCCAT官網下載SWARM 19300軟體驅動程式,可進入SWARM軟體控制介面調整滑鼠、鍵盤之各式功能設定。當SWARM安裝完成,無須登入使用者帳戶,即可進入裝置面板,作相關的自訂與調整,如滑鼠DPI切換器的靈敏度、巨集管理、按鍵指令速度或RGB炫彩照明設定等,有了這些功能幫助玩家可以設定需要的速度及調節多種按鍵的功能。 從裡到外,ROCCAT KONE AIMO具備酷炫的RGBA光效、搭配外觀獨特的工藝技術、拿握的舒適貼合度,與獨家的按鍵功能設計等都作很十足的考量,而使用ROCCAT SWARM軟體調控滑鼠基本的功能及速度,使玩家超前了遊戲的精準度與速度,進而發揮到最大功效。在背光全彩燈效方面也有了相當優越的表現,是一款相當受到玩家們期待的電競滑鼠! 廠商名稱:ROCCAT STUDIOS (冰豹亞太)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8226-2666 產品售價:NT$2,990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更多的【PCDIY!直播】: →更多的【PCDIY!電腦周邊】:
-
咖啡湖世代的紅黑殺手!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主機板冷酷登場
許多網友都會在臉書上提到,如果想組建一台中低階的電腦,那麼裡頭的用料要怎麼選配呢?尤其隨著第8代Intel處理器的問世,許多玩家考慮組建一台新電腦,不過市面上的主機板那麼多款,許多開箱評測文介紹的又都是高價主機板,實在讓玩家們難以下手。 羊角編曉得玩家們都有這樣的需求,這次我們從華擎ASRock拿到的Z370 Killer SLI主機板,主打平實的價格,讓玩家們可以輕鬆打造自己的8代主機! 看完了開箱,我們接著要帶著大家細覽主機板整體,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主機板採用的腳位是LGA 1151(適用於第八代Core系列),在記憶體插槽的部分,使用雙通道的DDR4設計,最大支援至64GB,頻率從基本的2133MHz至2666MHz。 Z370 Killer SLI主機板提供了1組PCIe 3.0 x16、1組PCIe 3.0 x8、4組PCIe 2.0 x1插槽,這一次在插槽上具有鋼鐵裝甲的保護,增加耐用性,並且能夠支援SLI橋接,對於想要多擴充一張顯示卡的玩家,也有足夠的擴充槽可以做選擇。 而華擎在Z370上也加入了相當具有電競風格的RGB LED燈效,可以透過自家的ASRock RGB LED軟體調整顏色和模式。這次產品最特別的部分就在於華擎這一次將PCB的層數從6層改為4層,利用了最新的技術,讓主機板能兼顧到更好的電源供應以及更好的效能表現。 不管從各方面來看,這張ASRock Z370 Killer SLI主機板,在硬體設置或是擴充提供都算是中規中矩之作,不過這次也主打記憶體超頻的特別優化,讓超頻玩家可以在往上超頻過程更加容易。目前在網路上的售價是新台幣4,190元,加上折扣整張板子的售價新台幣4,000元不到,對於想組中低階主機的玩家來說,這樣的價格算是一個預算內的良好選擇。 雖然價格便宜,不過仍然是一塊Z370主機板,羊角編不免俗的也要針對整塊主機板做數據評測。整體的測試表現相當穩定,在PC Mark10拿下了6432分,而PC Mark7的總成績分值達到7013分,表現算是相當不賴。Cine Bench R15的跑分達到195分,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成績。 處理器:Intel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11G (GPU:1544/1658/Mem: 1376)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這張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主機板在效能表現上算是在水準以內,如果要拿來與電競或是超頻系列的主機板相比,當然就略為遜色些,不過,就這款版本的定位上本身就主打高性價比的訴求來看,就效能表現與實際賣價的呈現,也算是玩家組中階等級需求的好選擇之一,想要高階定位的Z370可以挑選ASROCK華擎的高階版本,畢竟定位不同也有不同的考量。就目前的Intel第8代CPU推出的版本來看,若是挑選i5或i3的玩家,在對應後續的300系列B、H晶片組尚未登場的情況下,想要入手嘗鮮的話,這款Z370 Killer SLI相信會是玩家的極佳選擇,該有的功能也一樣不缺,價位上又頗親民,想要入手的話可別錯過了。 廠商名稱:ASRock -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
電競傲鷹效能翱翔天際!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豪氣登場
Intel 8代處理器登場之後,各大廠商Z370晶片主機板當然也紛紛出場搶攻這塊版圖,不過市面上的主機板這麼多款,每一家都有各自主打的特色優勢,不過也不是每個玩家都有雄厚的資本,可以一片一片去測試效能。這次羊角編從拿到了技嘉頂規的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來替大家做一個完整的評測!相信所有玩家們都引頸期盼,這次技嘉的Z370主機板能否帶來令人驚艷的功能與效能呢? 在進入評測效能階段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塊主機板的硬體規格,先前小W編已經有替各位玩家們做過完整的開箱介紹,針對Z370 AORUS Gaming 7主機板的硬體特點做過介紹,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在下方延伸閱讀裡找到詳細的內文,羊角編這次就不在硬體設備上多作著墨,大略帶玩家們複習一下囉! 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開箱文: 玩家們最期待效能測試時間來囉!羊角編秉持PCDIY!的評測精神,全面的將整張主機板上下其手、來回摸索、前前後後的檢測一番,這張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整體表現不俗,甚至許多方面的跑分效能都相當優異,將整顆i7-8700K的效能完整呈現。 處理器:Intel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11G (GPU:1544/1658/Mem: 1376)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在PC Mark 7的分數高達7321,PC Mark 10也有6919的高分表現,CineBench R15在多核心與單核心模式下則分別跑出1553與205的高分。總體效能表現相當優異,以8700K搭配Z370 AORUS Gaming 7主機板,各個項目跑分都給出了亮眼的成績。 除了效能上的全面提升,對於電競玩家最重要的就是遊戲體驗了,以Hitman 47測試整體遊戲效能,不論是DX11或是DX12,在4K畫質下的表現都有每秒85幀的效能,不論是跑分測試,還是遊戲效能表現都能夠給予玩家全方位的滿足。 經過羊角編全方位的測試完畢,這塊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效能表現不俗,當然除了效能之外,外觀造型都很適合喜歡電競的玩家們,全面套用了RGB燈效,重新定義電競風格,浮誇是沒有極限的!想要嘗試挑戰超頻頂端的玩家們,或是想打造最強規格的8代處理器主機的電競玩家們,這款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電競超頻主機板,羊角編給予不錯的評價! 產品名稱:Z370 AORUS Gaming 7 處理器腳位:LGA1151 (適用於8代Intel處理器) 晶片組:Intel Z370 記憶體插槽:4 x DDR4 2133/2400/2667 顯示卡插槽:1組PCIe x16、1組PCIe 3.0 x8、1組PCIe 3.0 x4 擴充槽:3組PCIe 3.0 x4 儲存埠:6組SATA 6Gb/s、3組M.2 USB埠:USB 3.1 Gen2 x2(Type-C)、USB 3.1 Gen2 x1、USB 3.1 Gen1 x7 網路埠:1組Gigabit乙太網路(Killer E2500) 尺寸:ATX (30.5 x 24.4cm) 官方保固:五年保固(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GIGABYT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ROCCAT KHAN PRO電競耳機實測開箱,專為玩家設計的高解析音質耳機!
近年電競耳機在設計上,持續做了多種優化與改良,為了讓玩家提高每場遊戲的戰勝率,電競耳機扮演了非常最重要的角色。在電玩遊戲中,一副電競耳機強調的是能夠精準聽聲辨位,幫助玩家在遊戲中準確辨識對手所在位置,順利閃躲與擊敗敵人。 ROCCAT (德國冰豹)這次推出的KHAN PRO,是首度獲得Hi-Res Audio認證的一款電競耳機。KHAN PRO採用高解析音效技術,可高速驅動消除聲音的延遲和模糊,並有被動的降噪技術,能完整讓吵雜的聲音被阻絕開來,玩家可專注在整場遊戲中,清晰掌握360°逼真的音場體驗。此外,音頻範圍從10Hz到40KHz,能體驗絕佳的高解析音質的音樂,算是能同時在電競遊戲中使用,和聆聽高音質音樂兩大功效的耳罩式耳機。 ROCCAT(德國冰豹) KHAN PRO外觀採用堅固及230g超輕量的材質作為設計,兩側的不鏽鋼滑軌,可輕鬆調整,具有輕巧、穩固,不易鬆脫等特點。兩側耳罩的部分,則是採用頂級人工皮革的記憶海綿耳罩,輕量的設計讓頭部不會有壓迫感,可完整的貼合耳朵和頭部,滿足玩家使用上的舒適度。 耳機上有一個音量調整鈕,設計位在左後方耳罩上,讓玩家方便操作,耳機音源線總長度為2.45M,並有附上一條適用行動裝置的三接頭訊號線,可搭配 PC、Mac、PS4、Xbox One* 及行動裝置使用。 前面看過了在外觀上的ROCCAT KHAN PRO電競耳機相關的的結構及設計特色後,可以發現在觸感材質及重量考量方面的表現都還不錯,不僅十分的輕巧,像小編這樣頭殼小的女生戴上都不覺得有壓迫感,甚至在長期佩戴上也可以發現久戴耳罩也不會輕易鬆脫,可以穩穩的貼合雙耳,不會感到有任何不適的情況。 此外,獲得Hi-Res Audio(高音效音質)認證的KHAN PRO,可以想見在高解析的音質上應該會有不簡單的呈現效果,那到底實際的音效表現是如何呢?以下就讓小編來實際測試看看就知道囉! 既然要測試的話,KHAN PRO可是同時訴求電競遊戲及音樂表現的雙種身分,當然就得要分別透過遊戲的表現以及在音樂上的實際展現效果來體驗一下到底有多厲害啦,首先,就先來試試看目前最夯的電競遊戲「絕地求生」(PUBG)吧!實際開啟PUBG吃雞遊戲,可以發現到透過耳機所傳達出來相當清楚的體會到各種立體聲音從深到淺、從遠到近的表現,完全的逼真感,簡直就好像親臨現場般的實際效果,如清脆的腳步聲、打赤腳的聲音、草叢敵人靠近、車子經過、浮在水面和沉入海底、上空的飛機引擎聲及周圍槍聲…等,各種聲效都清晰無比且不混雜,遊戲中透過耳機可以很快知道敵人就在不遠處,或者是有東西慢慢靠近的聲音變化,整體在特效音及細微聲音的處理上都相當好。 對小編這樣一個剛入門的新手來說,都覺得很有臨場感,可說完全的融入在遊戲場景中,如果是經常玩該類遊戲的玩家,肯定對敵人開槍的槍枝型號一定更有感應,遊戲畫面搭配音效,令人覺得驚奇又準確。 除了電競上的優異表現外,KHAN PRO更擁有Hi-Res Audio(高音效音質)認證,小編當然不能錯過一首高音質音樂饗宴的體驗機會,實際使用PotPlayer播放具備高解析音質的音樂「MAGNIFICAT - Nidarosdomens jentekor & TrondheimSolistene (聖母瑪利亞 歌頌)」,小編覺得彷彿身在歌劇院體驗絕佳的聲樂演出,身心靈都受到了洗滌,己簡直都要羽化成仙了(笑!!)。KHAN PRO電競耳機將每個聲音的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在高、中、低音的呈現,都處理得相當唯妙唯肖,而是一般耳機所聽不出來的效果,說是平時不用實際到音樂廳,在家就能體驗到相當好的高音質音樂,聽完真心覺得很感動(哭)。 接下來,實際以Youtube播放流行音樂Rude,各種樂器的節拍與人聲有明顯前後區別,音樂的輕音和重音表現也相當好,耳機內部似有360°環繞立體音。 另外,小編特別選了混音歌曲,以嘻哈音樂HipHop來體驗,主要特點是樂器重音節奏的呈現相當立體,每個節拍也明顯地分割出來。 最後體驗了古典音樂薩替(Erik Satie)的Gymnopédie No.1,雖然僅有鋼琴音,但在重音及高音的表現非常明確,每一音節的強弱表現相當俐落,將一般耳機所聽不到的細節,都帶入了整首曲子,享受了古典音樂的薰陶。 這款ROCCAT KHAN PRO電競耳機,擁有了玩家在體驗遊戲時各種環節上的高、中、低音的表現,讓360°全方位的音效逼真度更加超前,此外,以輕巧堅固的外觀設計,和舒適的人工記憶海綿搭配,即使奮戰數小時,仍不會有不適感,整體在材質設計上和舒適度都考量到了。並且首度獲得Hi-Res Audio(高音效音質)認證,是不但可以在電競遊戲中使用,還能聽取高解析音質音樂的雙功能耳機,也是一款由裡到外,兼具舒適與高效音質的優質耳機,玩家們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入手試試看。 廠商名稱:ROCCAT STUDIOS (冰豹亞太)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8226-2666 產品售價:NT$3,590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更多的【PCDIY!直播】: →更多的【PCDIY!電腦周邊】:
-
承襲丹麥音響貴族血統 玩轉新世代娛樂體驗的B&O PLAY P2藍芽喇叭
各位喜歡外出野餐露營的玩家朋友們注意,羊角編這次再度帶來了好貨開箱!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是,來自丹麥悠久歷史的B&O推出的藍牙喇叭Play P2。B&O PLAY在音響界可以說是頂尖大廠之一,整體設計風格崇尚北歐極簡主義,同時又有著精品等級的品質,除此之外外更是貴為丹麥皇室的御用品牌。 當然這樣歷史悠久的品牌,通常推出的商品都要價不斐,口袋不夠深玩家們肯定是沒辦法擁有。這次羊角編介紹的就是屬於入門等級的商品,價格以B&O PLAY來講,算是相當親民的一款商品了。這款P2主打戶外休閒使用,通過IP54的防水防塵測試,全機重量僅275公克,採用了一顆全音域單體和一顆高音單體,不僅攜帶方便同時音質也能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需求。 羊角編這次拿到這顆P2藍牙喇叭,原先以為會是一顆體積頗大的藍牙喇叭,結果一個手掌能夠掌握整顆喇叭,讓羊角編大感意外。當然除了體積輕巧,最重要的是整顆喇叭是由丹麥工業設計大師 Cecilie Manz操刀,整體以功能性為設計初衷,所以沒有過多花俏的裝飾。整顆藍牙喇叭只有一顆按鈕,是用來開關與連接藍牙設定。 目前官方推出的商品總共有三種顏色,分別是黑色、藍色以及砂石黃,整體材質以鋁質噴砂處理,處感相當平順圓滑,同時圓弧鵝軟石的造型是不是相當有戶外感呢?能夠在戶外露營的時候,帶著這樣一顆藍牙喇叭放送音樂,不管是三五好友開Party或是家庭出遊,都相當合適。 當然一顆藍牙喇叭最重要的仍然是整體的音質表現,羊角編持續聽了近一週,過程中在辦公室以最大聲測試,經過不斷的打擾整間辦公室的安寧,對於這顆藍牙喇叭的表現給與3顆星(滿分5星)的評價。在以鄉村流行樂「The Hunter - Jennifer Warnes」測試,整體音質表現穩定,就算調整到最大聲仍然沒有爆音的現像。 接著以節奏感強烈的電子樂測試,選用的曲目是:「Timmy Trumpet & Savage - Freaks 」整體重低音節奏表現明確,在以最大音量呈現過程也沒有強烈的失真感。當然音質表現仍然稍嫌平淡,畢竟是入門級的產品,整體的表現印象仍有進步空間。雖然重低音、低音和中音的表現不錯,但是一到高音就稍嫌薄弱。 也許是設計上的考量,P2藍牙喇叭只提供了一顆按鍵,那麼想要調整音量或是播放、暫停,必須下載官方支援的App,使用者也可以設定自己操控巨集,透過拍打或是搖晃藍牙喇叭本體,就能夠啟動藍牙喇叭內部功能。少了按鍵,讓整體的操作更加直覺,美中不足的一點是剛啟動連接藍牙時,需要花費一點時間去搜尋裝置,但整體操作仍然換是可圈可點。 這款P2藍牙喇叭音質表現羊角編給予3顆星的評價,當然單就音質來看,確實有進步空間,但是整體設計概念與風格替這顆藍牙喇叭加分不少,不過也因為無按鍵的設計對於初次使用的使用者,一開始可能會有些不便,同時連接藍牙的速度也不算快,算是小小缺憾。而售價方面為新台幣5,900元,以同階的藍牙喇叭來看價位偏高,但是從B&O PLAY的品牌定位來看,這個價格算是相當親民。對於想要入手B&O PLAY家族產品的玩家而言,會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 廠商名稱:B&O PLAY 代理商名稱:遠寬電信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電話:(02)8666-0168 產品售價:新台幣5,900元
-
HGST Ultrastar He12 12TB SATA開箱實測,史上最強大容量硬碟重裝上陣!
在今年(2017),HGST推出了一款目前稱霸全球的HDD,是速度稱霸全球嗎?不!這一次最強最特別的就是它的容量,以12TB的儲存空間在HDD的市場當中無人能出其右。PCDIY! 編輯們相當榮幸,能夠先取得這顆硬碟的獨家報導! 相信各位玩家們都知道,在近年來,相較於傳統的「硬碟」(HDD),「固態硬碟」(SSD)的技術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從原本的SLC SSD、MLC SSD、TLC SSD,近期更是聽說「QLC SSD」也已經準備出現。但是在儲存容量的限制上面,確實以HDD會來的表現較為優異,從原先的6TB(He 6)、8TB(He 8)到10TB(Ha 10、He 10),現在,HGST推出了一款企業級的3.5吋硬碟Ultrastar He12,容量的大小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12TB! HGST Ultrastar He12 12TB SATA,採用的是3.5吋標準規格,並且具有WD母公司的獨特HelioSeal技術,此紀錄利用密度只有空氣七分之一的氦氣,能夠將氦氣密封於硬碟之中,讓產品能夠在穩定的介面下使用更薄的磁碟,藉此達到更高的容量以及能源效率。在資料安全的部分,此款HDD也具備有即時安全清除(ISE)的功能,能夠清除並安全的重新佈署HDD。 除此之外,因為可以使用更薄的磁碟,所以在這次的產品上,總共具有8磁碟片的設計,並且採用最為常見的垂直寫入技術(PMR、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而HGST也致力於提升硬碟的品質,讓這顆硬碟的平均失效間隔時間(MTBF)提升至250萬小時。 小編既然已經拿到獨家的硬碟了,當然也要將它的電路板卸下,讓各位玩家們一探電路板上所採用的晶片組為何,最大的Controller採用的是AVAGO的控制晶片,採用NANYA的記憶體顆粒。 當然在全球容量最大的硬碟面前,小編也幫大家做了幾項測試以及資料確認,透過SATA 6 Gb/S的介面,以及準備好的平台,使用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作業系統、CrystalDiskInfo、TxBENCH檢視一下HGST Ultrastar He12 12TB SATA的基本資料。 這邊提供小編用於測試的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7700K 4.2GHz 4C/8T 主機板: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記憶體:Kingston HX430C15PBK4/16 DDR4-3000 16GB Kit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 SSD:Crucial M550 1TB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基本的硬碟資訊看完之後,小編使用CrystalDiskMark、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S SSD Benchmark等七項軟體,幫助各位玩家們了解更多關於這顆硬碟在傳輸速度上的成績。 小編最後採用的是HD Tune Pro 5.50測試,除了使用基本的檔案效能測試之外,也測試了隨機存取以及額外測試: 相信各位玩家們也都知道,在HDD以及SSD的市場上,基本上所針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客群,購買SSD的玩家們希望可以得到的是傳輸速度,能夠越快越好,對於容量的要求並沒有如此之高;但是在HDD的市場當中,容量才是購買HDD所會注意的,能夠讓玩家們儲存多少遊戲、檔案、資料、「片片」(咦?),如果想要用一顆硬碟就一勞永逸的話,或許現在這顆全球容量最大的12TB硬碟會是各位玩家們相當不錯的選擇! 型號:HUH721212ALE600 介面:SATA 6.0Gb/s 外觀尺寸:3.5吋 儲存容量:12TB 傳輸規格:12Gb SAS或6Gb SATA 緩衝記憶體:256MB 轉速:7200轉 持續傳輸率:255MB/s 平均延遲度:4.16 ms 平均失效間隔(MTBF):250萬小時 耗電量:SATA機型閒置時為5.3瓦,運作時為7.2瓦;SAS機型閒置時為6.1瓦,運作時為9.8瓦 保固:5年有限保固 這次,實測開箱了史上最強大容量硬碟,儲存容量達到12TB,昱科環球HGST Ultrastar He12 12TB SATA機械硬碟,對於它的優異存取效能,超大容量HDD,逼近SSD讀寫性能,印象特別深刻,這是一款表現非常強悍的機械硬碟。 整體來說,這是款企業級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體驗不容干擾的音域空間,都會時尚新指標SONY 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
不曉得各位讀者是否還記得,9月時我們的小W編到Sony的降噪耳機記者會,除了帶回許多張鈞甯的美照外,也替編輯部帶回了這副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羊角編相當喜愛SONY家的產品,一方面是對於他們家品質的信賴,另外整體造型都相當讓羊角編心動呀!這次羊角編貼身使用了數天,將替大家介紹這副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到底有哪些奧妙之處吧! 先來看看這款耳機的硬體和特色功能吧,SONY 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採用了9mm的混合式動態驅動單體,可以維持驅動力來創造沉重和清晰的中音表現,除此之外也使用了S-Master HX技術,將整體音質最佳化,減少失真的狀況,提高使用者的聽覺體驗。在頻率響應能夠支援3Hz到40,000Hz,藍芽連接底下仍有20Hz到20,000Hz的響應頻率,對於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已經能夠大幅滿足。 既然是一篇專業開箱文,不免俗的我們就要把所有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檢閱一遍囉,裡頭附了一條耳機線、傳輸線、產品說明書、耳機轉接頭以及多種尺寸的耳機套和一個攜帶收納袋。羊角編開箱後拿出這些配件,一開始是有點小失望,畢竟要價萬元的耳機,附件顯得有點單薄。不過換言之,也代表Sony對於這款耳機相當有自信,不用過多的配件來分散注意。 要說羊角編拿到這副耳機的第一個念頭,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都會型男美女,在森林公園騎著腳踏車配戴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享受著美好的芬多精。整體的設計採金屬流線,原先羊角編以為頸掛式會以運動風為主打,拿到實品才發現是兩回事,沒想到頸掛式耳機也能夠做的如此有設計感。平常喜歡都會時尚或是特別喜愛英倫風穿著打扮的玩家朋友,都相當適合這副耳機,以外型來看就已經是個不賴的時尚單品。 同時有金色和黑色可以選擇,這次羊角編拿到的是金色,原先以為會是土豪金或是亮眼一點的色系,但這款金色採相對低調的色澤,並且在金屬面上拉有髮絲紋,整個耳機顯得低調卻不失奢華風格,讓羊角編相當驚豔。就算是商務穿搭,也很適合這樣的色系。整副耳機將按鍵設計在頸掛內裡,已浮出式的圖樣顯示,使用者配戴過程不會因為按鈕而感到不適。 看完了外型,最重要的就是內部功能和實際體驗的感受囉,當然對於讀這篇的玩家來說,文字恐怕難以將羊角編體驗到的感受完整陳述,但是羊角編會盡量完整的為各位玩家們介紹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這款耳機在低音和中音的表現都相當不賴,羊角編以『Jennifer Warnes-The Hunter』和『 Beethoven- Symphony No. 9』以及『Alan Walker - The Spectre』分就鄉村流行樂、交響樂、電子樂體驗。 以The Hunter來說,整體整體音樂篇中、高,主體旋律以弦樂和明確的節奏鼓,在耳機上表現的感受,相當清楚地把不同樂器的聲音給帶出來,尤其中音的表現相當優秀,很清楚的能夠聽出歌手在細微的轉音變化。第九號交響曲的部分,在低音呈現有著特別的明確感受,整副耳機在低音與中音的表現相當不錯,一方面降噪功能也讓使用者能夠更進入整個音域氛圍。 最後來到電子樂的部份,羊角編選擇以知名電音DJ Alan Walker的新歌The Spectre作為測試曲目,整首歌的音域偏高,同時又是偏向於House的電子樂,所以在聆聽的反饋並不如前兩首歌的優秀,高音相對呈現的感覺比較疲弱,以耳塞式的耳機體驗來說仍算不錯。 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主打的就是它的降噪功能,羊角編原先以為它是需要手動去改變降噪模式,但實際上使用了專屬的App後,會啟動耳機內部的偵測儀,隨著使用者移動的過程,它會自動偵測外界的氣壓狀態,針對不同的場域來轉換整體的降噪模式。 以羊角編在通勤過程,在室外等公車時的降噪模式,設定為能夠聽到外界的交談聲、引擎聲,但是一上公車後轉換為交通工作移動模式,連公車本身的引擎聲都有點聽不太到,當時羊角編簡直雞皮疙瘩起滿身,要曉得公車上的引擎聲除了較新型的公車,基本上都是相當吵雜的狀態。此外在切換過程中會有提示音,切換後會有氣壓改變的既有聽感,感覺像是忽然被摀住耳朵,但是少了不適感。 SONY 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在降噪功能上表現相當優異,尤其在針對不同環境能夠自動切換深得羊角編的心,當然以高規格的耳機標準來看,它仍有許多可以進步的地方,作為萬元耳機算是中階耳機的等級了,整體在低、中音表現都算不錯,但是在高音的表現差強人意。撇除音質上的表現,造型設計上,可以算是一款優秀的時尚單品。綜觀而言,羊角編給予不錯的評價,想添購耳機的玩家不妨考慮看看。 廠商名稱:Sony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4499111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新台幣9,900元
-
有筆就是厲害、Samsung最新Galaxy Note8 實測開箱,體驗AKG高音質音效耳機!
三星(Samsung)於2017下半年推出6.3吋大螢幕的旗艦機Galaxy Note8,搭載與Galaxy S8系列一樣的無邊際螢幕,並內建1200萬畫數雙鏡頭相機,具備Quad HD+2K的高解析度。搭載6GB大容量記憶體及64GB儲存空間,提供更順暢的工作效能。在螢幕方面,18.5:9螢幕比例增加觸控空間與書寫範圍,甚至在手機觀看影片時的全螢幕,帶來更廣的視角,有多種使用上的便利和優化。這次無論是基本的S Pen手寫筆、最新的高畫數雙鏡頭相機,或是玩手機遊戲或是觀賞影音等等,都可以看出三星在平板及手機的結合又更加提升。 在安全性方面,三星也有了新的考量,如指紋辨識、虹膜辨識,或是Smart Lock安全鎖的設定等,使手機內的資料能有更好的防護。另外還有IP68防塵防水及支援無線充電功能。在影音方面,這次支援HDR檔播放,可以有高動態的影像輸出。Note 8同樣定位在商用機,以方正矩形的外觀呈現,提供寬大螢幕、更好的內在性能、以及更多全新特色,讓這款手機與iPhone 8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市面上知名品牌AKG優質音效耳機,也是這次Samsung合作的對象,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附AKG的耳機價格其實是不便宜的。小編試戴起來聽曲古典及流行音樂,相較起來比一般手機耳機降噪功能都要來的好,音頻在高低音也有不錯呈現,整體音樂的體驗質感還不錯。 Samsung Galaxy Note8 採用6.3吋、18.5:9的螢幕比例,兩側無邊際曲面的延伸,讓螢幕看起來更寬闊,因為機身為長方形,重量195g,所以即便是女生拿,整體握感也很剛好,不會覺得不舒服或太大。另外為使螢幕可使用的空間變得更大,Samsung隱藏了螢幕下方的「首頁」及「返回」的觸控按鈕,需要時僅需從下方滑出就可以看到。另外,按鈕的背景顏色也可以自訂,共有7種顏色,只要在設定螢幕的選項中的設定即可。 新一代Note8,總共有多達10種S Pen功能,包括:建立新的筆記、檢視所有筆記、智慧選取、快速截圖、「手寫動態貼圖」、「懸浮翻譯」、Bixby Vision、懸浮視窗切換、懸浮放大鏡及彩繪等。雖然延續很多舊有功能,但這次三星也在首度在手寫筆添加了「手寫動態貼圖」,和「懸浮翻譯」,而S Pen還可以在螢幕關閉時,於黑色玻璃螢幕上直接書寫記事,可儲存的Memo多達100頁,讓手機筆記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功效。S Pen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擁有多種實用又方便的功能,相信許多Note系列愛用者,對於新一代Note8手寫筆一定也有所期待。 另外,當螢幕處於關閉狀態,S Pen過久未插入的情況下,或是長時間沒有插回去的時候,手機會出警示音效,提醒使用者S Pen要記得置入,也是相當貼心的功能之一。 在新的相機裝置上,三星首次使用雙鏡頭,並且有景深效果功能。採用雙鏡頭F1.7 OSI 防手震,可輕鬆捕捉清晰畫質,拍攝時可達到2 倍光學變焦及10倍數位變焦,使放大拍攝更清楚。前鏡頭為800 萬畫素、F1.7 大光圈和虹膜辨識,並可支援自動對焦、螢幕補光、手勢自拍、超廣角自拍等,讓自拍與直播畫面也更清晰。 在手機安全性設定上,Note8 有了相當多的功能設定,如臉部辨識、指紋辨識和虹膜辨識等,有了這些設定不僅讓安全性有了全方位考量,也大大幫助使用者透過多種喜好的鎖定方式,確保手機資料防護與安全。另外,虹膜辨識也是滿重要安全防護功能之一,擁有相當高的生物識別技術,因世界上即使是同一個人,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虹膜,讓手機可以安全的防護。 關於Galaxy Note 8的硬體規格,除了可透過官方網站提供的規格表了解之外,小編透過手機硬體檢測的APP軟體作實測,例如CPU-Z、安兔兔APP、AIDA64、Benchmarks、3CMark、PCMark進行檢測。 Samsung Galaxy Note8 手機外觀到內部高容量儲存空間,裝置與規格上都有不錯的提升和改善,包括幾乎延伸了無邊框的6.3吋大螢幕、首度搭載的雙鏡頭相機再度超前了以往的相機技術。在測試結果中,效能表現也相當不錯,即使在多工狀態,仍然可以很順暢操作,而安全性的辨識還有了新的虹膜辨識技術,算兼顧到很多的細節,讓三星所開創的智慧型手機一代比一代更為精湛,為隨身的多工智慧與人類的生活再度一起結合。 廠商名稱:Samsung - 台灣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29-999 建議售價:新台幣29,900元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數位3C】: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