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 人工智慧 神兵利器
-
華碩攜手IBM以AI助企業抵禦資安威脅
華碩與IBM舉辦《ASUS BUSINESS × IBM Security QRadar EDR聯合記者會》,宣布雙方合作,以內建AI與自動化技術的IBM Security QRadar EDR,作為華碩商用電腦供予企業客戶的端點偵測及回應解決方案。隨著資安議題升溫,企業部署資安設備的需求大增。華碩商用電腦名列世界前茅,IBM則在安全領域擁有全球領導地位,結合優質硬體產品、端點防護軟體、貼心在地服務,帶來史上最佳的商用資安解決方案,引領台灣企業邁向資安新時代! 華碩代理的IBM Security QRadar EDR解決方案,使用AI與自動化技術、數百種機器學習和行為模型,偵測異常行為,並以幾乎即時的方式回應攻擊;以獨特的方式、從外部監控作業系統,能夠避免駭客的操縱或干擾,幫助企業保護端點、免受「零日攻擊」。 華碩全球副總裁林宗樑指出:「在商業科技的領域,華碩始終追求無與倫比,終極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最安全的解決方案。華碩商用與IBM的策略合作將強化彼此的核心競爭力,攜手開創全方位商務版圖,帶動創新和業務成長!」台灣IBM總經理李正屹表示:「我們很榮幸有機會與華碩在資安議題上攜手合作,將台灣作為起點,為企業提供前瞻且獨到的端點安全策略與解決方案。期待未來雙方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增加。」 IBM 致力於協助客戶充分運用混合雲架構與AI科技,提升企業生產力與獲利能力。在生成式AI的能力越來越強大的今天,IBM希望讓人「聞駭色變」的資安成為企業積極應用AI的助力,而非阻力。同時,IBM 更積極地將AI技術嵌入資安解決方案中;IBM亞太區總經理譚保羅 (Paul Burton) 強調,「資安威脅當前,AI正是最佳的防禦工具。目前IBM所有安全解決方案與服務組合,例如威脅偵測與回應、身份識別、資料保護等,皆已具備AI能力。」 華碩於商用領域深耕多年,敏銳洞悉企業需求與政策發展動態,提供疾速、靈活、智慧的商務解決方案,深受各級別企業、公家機關信賴。華碩擁有最完整的商用產品線,涵蓋商用筆電、商用桌機、伺服器、工作站與螢幕、主機板等周邊零組件,所有產品經過嚴謹的耐久性測試,安全可靠,確保客戶在商業運作中無後顧之憂。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表示:「華碩商用電腦在台穩坐龍頭,累計拿下16年商用市場冠軍!透過與資安第一品牌IBM強強聯手,雙方優勢極大化,掌握趨勢,從台灣市場出發,與6000家經銷夥伴齊心建造安全可靠的IT環境,絕對是台灣企業最強後盾!」 網路攻擊的次數、頻率與複雜度與日俱增;企業需要採用最好的工具進行防禦,讓技術和企業現有環境、應用和業務能完美地結合。IBM以全球資安視角為基礎,提出「開放平台搭載AI與自動化工具」、涵括全部業務領域的宏觀資安營運機制,整合先進技術與服務,提供全球客戶端到端的資安解決方案。李正屹以今年稍早推出、IBM Security旗下的QRadar套件為例:全新的套件建構在開放平台之上,是專為滿足企業混合雲環境的需求而設計,內建先進的AI與自動化技術,具備威脅偵測、事件調查和回應能力;使用統一的現代化介面,有效地提升資安人員處理不斷演化的安全威脅與攻擊事件的速度、精準度與規模。AI技術可以明顯提升SOC的效率與準確性;IBM 資安託管服務已有實證可以自動關閉七成以上的告警,上線第一年即可減少告警分類所需時間達55%。 端點設備部份,華碩商用筆電(ASUS ExpertBook)支援TPM 2.0、指紋及紅外線攝影機臉部辨識、NFC登入,並擁有實體攝影機防窺閘設計;華碩商用桌機(ASUS ExpertCenter)則內建fTPM (韌體TPM)、Kensington防盜鎖槽,亦可選購dTPM 2.0 (獨立TPM晶片)…等,達到軟硬體兼具的全方位安全功能。今年ASUS Expert全面升級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機種,支援最新Intel vPro平台,以硬體協助抵禦勒索軟體、軟體供應鏈攻擊;更有遠近馳名的華碩商用小隊,協助企業進行提供售前規劃、售中諮詢、售後服務,幫助客戶風險評估與降低成本。透過華碩與IBM的合作,客戶可一站式採購頂尖硬體與資安軟體,輕鬆獲得最佳商用防護與服務。未來,雙方將並肩在資安藍海破浪前行,立足台灣、放眼全球!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盛大登場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領銜揭幕 攜手台灣生態系展現最新合作成果,共同加速AI蓬勃發展
台灣作為英特爾重要的科技產業生態系合作夥伴聚集地,與世界的科技供應鏈核心,英特爾台灣今(7)日在台北隆重揭幕本年度亞太暨日本區唯一的實體Intel Innovation活動-「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由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基辛格)揭開序幕。Gelsinger於會中勾勒AI無所不在的未來願景,以及英特爾的AI發展藍圖,並透過與台灣供應鏈夥伴合作開發最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以實現此願景。此外,現場更以實體展示包含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到雲端、新一代系統與平台、前膽技術等四大主題的最新應用,以及與台灣生態系合作的最新成果,包含最新的AI PC、基於未來世代Intel® Xeon®處理器和Intel® Gaudi®2 AI硬體加速器的最新系統,以及可配備高達288核心E-core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英特爾執行長Gelsinger率領多位重量級主管來台參與Innovation Taipei 2023,由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亞太日本區總經理Steve Long擔綱開幕致詞。Gelsinger於主題演講中分享AI運算的發展將成為實現美好未來的基礎,AI同時也驅動了由晶片和軟體所帶來的「矽經濟」(Siliconomy),在此之中開發者將創造龐大商業機會並改變社會。 英特爾致力使AI無所不在,從客戶端和終端裝置到網路和雲端,更容易在各種工作負載中存取使用。Gelsinger強調透過與OEM、獨立軟體供應商(ISV)、獨立開發商協力合作,AI PC將徹底顛覆使用者體驗。為了協助開發者打造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英特爾提供Developer Cloud開發環境,讓開發者測試並布署AI及高效能運算相關應用及解決方案。Gelsinger也在會中重申英特爾四年五節點計畫的進程,摩爾定律將繼續延伸。 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平台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Sam Gao高嵩以「透過Intel客戶端平台於新世代AI PC中勝出」為主題,進一步說明英特爾AI PC加速計畫,連接獨立硬體製造商、獨立軟體供應商與英特爾資源,幫助生態系合作夥伴充分利用英特爾處理器的技術和相容硬體,將AI和機器學習(ML)的應用效能最大 化。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資料中心平台工程與架構事業群總經理Zane Ball於會中以「實現AI無所不在」為題,分享英特爾迎接AI運算世代的趨勢浪潮,積極發展資料中心的AI解決方案,包括Intel® Gaudi®2 AI硬體加速器,以及下一代的Intel® Gaudi®3,以廣泛支援不同應用。Zane Ball也分享基於第4代Intel Xeon處理器的系統的普及應用,以及說明即將推出的第5代Intel Xeon處理器、下一代採用效率核心E-core的Sierra Forest、P-core效能核心的Granite Rapids的最新進展。 英特爾網路與邊緣事業群副總裁暨客戶應用支援總經理Eric Chan的專題演講「透過邊緣運算與雲端的結合,快速擴展各式應用的混合式AI」中,進而說明混合式AI(Hybrid AI)的趨勢和重要性。Eric Chan表示,英特爾提供全面的AI解決方案,基於開放式的生態系以及OpenVINO等開發工具的提供,支援跨硬體平台的異質整合,並將AI應用更容易延伸至終端,協助客戶在雲端與終端之間取得更好的連結與負載平衡。Eric Chan也分享與台灣生態系夥伴共同發展適用於終端裝置的最新Intel® Arc™ GPU,加速終端AI的發展。 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針對四大主題規劃一系列的研討論壇,由英特爾主管、專家及業界先進於論壇中闡述及展示多項實現「AI無所不在」的產品技術與開發工具,期望藉由Innovation Taipei 2023提供軟硬體開發者及產業研發設計人員一個開放、互動的交流平台,共同加快研發速度、推動科技創新。 ● 人工智慧:展示英特爾在AI領域最新進展,包括最新AI PC設計與應用、應用Gaudi®2加速器訓練與優化大型語言模型成果展現、在第4代Intel Xeon上使用Geti、OpenVINO、OpenFL執行AI訓練與推論,達成輔助病理診斷的AI醫療應用。 ● 邊緣運算到雲端:現場展示一系列與合作夥伴開發適用於終端布署環境的Intel® Arc™ GPU,以及終端AI廣泛應用的YOLO模型透過OpenVINO進行優化,實現智慧零售的成果,亦展示開放性vPro遠端管理的開發環境。 ● 新一代系統與平台:現場展出15款搭載未來世代Xeon®處理器的資料中心系統及主機板、傳輸效能優異的MCR DIMM記憶體、兩種CXL memory mode的支援及結合Intel oneAPI軟體工具套件,並可選用最新Intel CPU、GPU和AI加速器的Intel® Developer Cloud開發環境平台。 ● 前瞻技術:包含最新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解決方案、以及運用超流體技術實現TDP>1500W散熱目標的高性能高密度模組化先進散熱液冷系統;另外,也展示Intel最新的量子運算技術發展成果與軟體開發套件。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科科科技獲 Microsoft 邀請加入獨角獸策略夥伴計畫 BlendVision One 上架微軟雲端市集 擴大串流技術應用場景 企業知識 AI 資料庫 BlendVision AiSK Q4 即將上線 KKBOX 將音樂串流技術模組化 搶攻中大型企業客戶
繼 2019 年啟動全球戰略合作,頂尖跨國科技集團科科科技(KKCompany Technologies)與微軟,於今(06)日再度宣布雙集團未來發展計畫,下一步將更聚焦東南亞市場的業務拓展,為雲端串流結合 AI 應用開創更多可能。 科科科技受微軟邀請加入微軟獨角獸(Unicorn initiative)策略夥伴計畫,透過微軟合作夥伴生態系,可望助攻加速科科科技海外市場發展。集團旗下多媒體科技品牌 BlendVision 同步宣布智慧串流科技服務 BlendVision One 正式上架 Microsoft 雲端市集(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並規劃於 Q4 推出新產品企業知識 AI 資料庫 BlendVision AiSK;全球第一個合法音樂串流平台 KKBOX,也將整合 AI 科技與音樂串流技術,運用模組化 SaaS 服務搶進 B2B 市場,擴大聲音串流應用場景。 科科科技核心技術聚焦「多媒體科技、數位雲端、AI 應用」,提供全方位的數位轉型科技服務,從台灣出發,服務擴展至日本、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企業客戶遍佈全亞洲。科科科技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王献堂表示:「繼 2019 年後再度與微軟展開更深度的發展規劃,很榮幸加入獨角獸計畫成為策略夥伴,相信透過微軟的助攻與雙方技術交流,將開創出更多 AI 應用場景,也加速東南亞市場業務拓展。」 微軟亞洲區總裁 Ahmed Mazhari 表示:「微軟以市場領先的雲端、AI 技術,結合全球業務與技術資源,攜手合作夥伴共同邁向成功。微軟非常看重也看好科科科技在音樂串流及多媒體科技的經驗與發展。希望透過微軟投入的技術工程、行銷廣告與市場推廣等資源,結合科科科技的專業領域技術,加速科技賦能東南亞客戶及中小企業,共同推動產業數位成長,打造 AI 時代的新里程。」 由科科科技旗下多媒體科技品牌 BlendVision 推出的 BlendVision One,是訂閱制串流科技服務,其提供三大功能,包含即時直播串流、智慧影音編碼及隨選影片託管,以好萊塢等級的內容保護機制,幫助企業打造品牌專屬影音中心。功能面完善的 BlendVision One,將成為企業客戶於微軟 Azure Media Services 退役後的最佳解決方案,技術團隊特別為 AMS 既有客戶開發轉移工具,讓客戶從 AMS 能順利「一鍵轉移」,無需擔心過程中遇到任何技術問題,迅速獲得更全面的智慧串流體驗。 科科科技多媒體科技業務群總經理 Kevin C.H. Lee 李卓軒表示:「BlendVision 平台底層經過多年來,每月數千萬名使用者流量的測試與優化,已支撐日本市場前十大 OTT 的商業成功。這次 BlendVision One 整合出適合中小企業的影音解決方案,除了能快速打造自己內部的影音平台,更是一個能夠藉由對話式 AI 管理自家知識的平台數據庫。 過往的影音平台專注於讓內容能夠被傳遞,BlendVision One 除了透過智慧影片分析讓內容傳遞成本降低 40-60% 外,更實踐了由影音內容產生新內容,回應企業內部團隊工作上的問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賦予內容新價值。」 以往企業內部許多會議資料和分析數據,僅能透過共享文件進行知識傳遞,還需經由彙整後,才能使用關鍵字多次搜尋,進而尋找答案,且限於文件數據類型的資料。隨著遠距辦公、視訊會議成為常態,企業越來越習慣運用影片來傳遞訊息,而這些影音檔案卻無法有效地和文件交叉處理,因此「如何和資料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是未來每間企業提升效率的關鍵。 此次與微軟技術交流,BlendVision 將語言模型整合 Azure OpenAI、Azure CDN 與 Azure Blob 儲存體等服務,並預計於第四季推出新產品企業知識 AI 資料庫 BlendVision AiSK,有助企業整合內部文件、影音資料、各式生產力 App 內容的對接與輸出。企業只需將資料傳至雲端,系統便能自動處理,進而讓使用者透過對話式問答,輕鬆搜尋出深藏在會議影片中的關鍵解答,解決以往資料散落各地、數據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提升內部知識共享的效率。 20年來 KKBOX 運用創新科技拉近創作者與歌迷的距離,持續帶給用戶最新音樂聆聽體驗,團隊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將音樂串流技術進行模組化,為企業客戶提供聲音串流 SaaS 服務,包括播放系統、AI 推薦、搜尋引擎、前後台管理系統...等,無論是想要創建全新的音樂串流平台,或是建立公播系統,皆能夠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情境。 科科科技音樂串流業務群總經理葉展昀表示:「聲音經濟的發展不會侷限於音樂娛樂,我們接觸到很多跨國不同產業企業需求,無論是在日本幫助電信公司打造新世代的音樂串流平台,或是透過 AI 提升音樂庫的分類效率、創造更細緻的互動聆聽體驗。相信與微軟聯手能夠創造 AI 結合音樂串流的創新服務,為產業注入新的動能! 」 台灣微軟商務事業群總經理李光耀表示:「微軟幫助各產業的客戶和夥伴運用雲端和 AI 技術,提升企業效率和競爭力,並透過合作銷售方案,拓展全球市場。微軟不只有先進的雲端平台、AI、數據分析和應用,更協助台灣企業夥伴用新的商業模式打入國際市場。期待雙方合作促進數位創新,讓更多的人感受音樂結合科技帶來的美好,共創音樂產業的新篇章。」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Check Point 提出 2024 年八大網路安全趨勢預測 AI 攻擊和勒索軟體再進化,企業須強化網路威脅防護體系
全球網路安全解決方案領導廠商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NASDAQ 股票代碼:CHKP)發佈 2024 年網路安全趨勢預測,列舉組織在未來一年將面臨的安全挑戰。根據 Check Point 威脅情報部門 Check Point Research,今年網路犯罪活動遽增,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全球平均每週網路攻擊增加了 3%,尤以台灣為受攻擊次數最多的地區,各組織平均每週遭受 1,509 次攻擊。同時,勒索軟體和駭客激進主義已進一步演變,犯罪分子再度調整其手段和工具,利用 USB 等傳統技術作為威脅途徑,企圖感染及影響世界各地的組織。 • AI 導向的網路攻擊興起:AI 和 ML 已成為網路安全領域的熱門話題,明年將會有更多攻擊者利用 AI 加速和擴展攻擊工具,目的可能是節省成本、加速開發新型惡意軟體和勒索軟體,或是使用 Deepfake 技術將網路釣魚和假冒攻擊(impersonation attack)提升至新的水平。 • 以 AI 對抗 AI:如同網路犯罪份子,組織也可善加利用 AI 和 ML 來加強防禦,目前網路安全領域對於 AI 的投資已相當可觀,而且隨著更多組織意識到防範高階威脅的重要性,這種投資將有增無減。 • 監管 AI 所帶來的影響:歐洲與美國在規範 AI 應用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隨著相關計畫的推進,未來無論是攻擊或防禦行動,相關技術的應用方式都將有所改變。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威脅情報集團經理 Sergey Shykevich 表示:「我們無法否認在維護網路安全上對於 AI 的依賴,但隨著 AI 的發展,網路犯罪組織也將調整戰術。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必須推陳出新,搶在威脅演變之前領先一步,也將持續挖掘 AI 在網路安全方面的潛力,並密切關注和合規地使用 AI。」 • 雲端網路攻擊的新目標: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普及,運行這些龐大模型的成本迅速攀升,甚至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駭客因此將雲端上的 AI 資源視為有利可圖機會。駭客專注於在雲端建立算圖農場,以籌措資金支持其 AI 行動,如同幾年前,雲端運算資源是加密挖礦的主要目標,2024 年雲端算圖農場將成為攻擊焦點。 • 供應鏈中的零信任模式:針對關鍵基礎建設的網路攻擊增加,特別是由國家支持的網路攻擊,將推動組織轉向「零信任」模式,即不論人員處於內網或外網,任何試圖連接到系統者都必須經過驗證;隨著各國政府頒佈更嚴格的法規來保護個資,組織必須提前應對這些新的法律框架。 • 供應鏈仍是弱連結:頻繁的供應鏈安全事件對組織來說仍是挑戰,且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若組織無法更嚴格地評估第三方供應商,這種情況恐將延續。 • 加強安全協議:近期針對供應鏈的攻擊事件凸顯了強化安全協議的必要性。由於網路犯罪分子經常瞄準下游供應商,以侵害上游大企業,組織必須更加審慎評估及實施安全協議,以防範進一步的攻擊。 • AI 在保險業的應用:如同其他產業,AI 將改變保險公司評估潛在客戶網路韌性的方式,且將為這些公司創造機會,直接提供網路安全服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I 本身無法解決所有網路安全挑戰,公司必須權衡其安全性和便利性。 • 採取預防措施以降低投保費用:有鑑於上漲的網路保險成本和人才短缺問題,組織開始從被動防禦轉向更有效的主動防禦,透過展示其主動防禦能力來降低投保費用。 • 曠日持久的網路戰:俄烏戰爭是由國家支持的網路攻擊行動之重大里程碑。地緣政治動盪將延續至明年,駭客激進主義行動在網路攻擊的佔比將持續增加,特別是旨在造成擾亂和破壞的 DDoS 攻擊。 • 隱藏真實動機:雖然許多駭客組織利用政治立場作為發動攻擊的理由,但背後可能別有居心。駭客激進主義和商業主義之間的界線模糊,攻擊者選擇將勒索軟體攻擊作為資助其他活動的收入來源。 • Deepfake 武器化:該技術通常被當作武器來創造內容,操縱輿情或股票價格,甚至用於更可怕的目的。這些工具在網路上唾手可得,攻擊者將繼續使用 Deepfake 社交工程攻擊來竊取權限和存取敏感資料。 • 網路釣魚與合法工具:對攻擊者而言,「登入」軟體比「侵入」軟體容易得多。多年來,各產業建構了多層防禦體系來偵測和防止針對軟體漏洞的入侵,但考量到網路釣魚相對容易執行與成功,明年將會出現更多憑證盜竊攻擊,而非漏洞攻擊。 • 進階網路釣魚策略:基於 AI 的網路釣魚策略恐變得更加客製化且猖獗,導致識別其惡意意圖的難度更高,網路釣魚攻擊事件也隨之增加。 • 離地攻擊(Living Off the Land)戰術盛行:「離地攻擊」技術(即利用合法系統工具執行攻擊)預計將大幅增加,尤其 Qbot 等惡意軟體網路已被聯邦調查局等機構聯手摧毀。這種更加狡詐的方法更是難以偵測和阻止,凸顯採用複雜威脅防護策略的必要性,包括可精準定位裝置和網路行為異常的擴展防禦與回應(XDR)服務。 • 防勒索軟體存在資料風險:儘管組織加強了勒索軟體防禦,但資料遺失及洩漏事件恐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組織越來越依賴 SaaS 平台儲存應用程式服務中的敏感數據,這為惡意實體(malicious entities)提供了可利用的新載體和漏洞。 • 解讀勒索軟體報告:勒索軟體攻擊的統計數據可能受到新制定的報告要求而產生失真狀況,因此組織在分析威脅的真實範圍和規模時,必須審慎地剖析這些統計數據,以正確解讀報告。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Infinity 全球服務威脅管理主管兼首席安全顧問 Daniel Wiley 表示:「勒索軟體攻擊者將以更先進的手段利用 AI,因此組織不僅要專注於預防攻擊,還要建立完善的回報機制和快速復原的計畫,以減輕潛在影響。隨著攻擊變得越來越複雜,組織必須改進其資安防護措施才能守住防線。」 2023 年發生多起大規模攻擊,可觀察到網路犯罪分子不斷升級其手段和工具。在當今的威脅環境中,各組織不僅要專注於制定資安防禦策略,還要嚴格審查第三方供應商。此外,有鑑於 AI、零信任模型和 Deepfake 技術的興起,組織投資更全面、協作且整合式的解決方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面對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段,Check Point 提醒組織應保持警覺,共同打造有效的網路威脅防禦體系。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微星QD-OLED AI電競顯示器 即將到來 引領旗艦級影音娛樂
全球領先電競硬體製造商MSI(微星科技),專為遊戲玩家提供硬體設備。OLED面板已成為高階遊戲的主流趨勢。為確保遊戲玩家保持遊戲設備最尖端,MSI宣布將推出全新QD-OLED系列顯示器。所有型號都將配備最新一代的QD-OLED面板,並提供曲面和平面規格,透過精確的像素控制和純黑場景確保卓越的畫質外,還升級了MSI OLED Care 2.0,增強優化螢幕保護,以降低在長時間使用OLED面板導致影像烙印的風險。更導入客製化散熱模組以及石墨烯散熱設計,達成無風扇散熱且確保高效無噪音,延長QD-OLED 面板使用壽命。 為了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微星引領潮流將推出兩款曲面電競顯示器「MAG 341CQP QD-OLED」與「MPG 491CQP QD-OLED」。「MAG 341CQP QD-OLED」配備最新的34吋UWQHD解析度、QD-OLED面板、1800R曲率、0.03ms GTG反應時間和175Hz刷新率,提供玩家終極沉浸式遊戲體驗。為了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QD-OLED曲面面板擴展到32:9比例,「MPG 491CQP QD-OLED」擁有49吋DQHD解析度、1800R曲率,同時還配備了最新的 QD-OLED 面板、144Hz刷新率和 0.03ms GTG 反應時間,滿足遊戲玩家提供最身臨其境的體驗。 兩款曲面顯示器均通過 VESA ClearMR 9000 和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確保遊戲玩家獲得清晰的動態表現和生動的影像色彩。OLED Care 2.0強化了螢幕防護並降低OLED烙印的可能性。此外,也優化散熱設計。透過微星AI技術支援,增強遊戲體驗,並提供智慧十字線、夜視黑平衡AI、Optix Scope等功能。 對於遊戲機遊戲玩家,我們提供具有 48Gbps頻寬的 HDMI 2.1連接埠,支援 120Hz、VRR 和 ALLM。此外,MSI Console結合CEC(消費性電子產品控制功能),讓使用者可以使用單一控制器控制設備。微星還提供Type-C 功能來增強與行動裝置的連接。 所有型號預計於台灣時間2024Q1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MSI 始終致力於傾聽遊戲玩家的聲音。針對遊戲玩家拭目以待的平面顯示器,我們準備了4款機型(如下),從主流的27吋WQHD 360Hz到32吋4K 240Hz機型。微星全新QD-OLED平面顯示器顯著提升了FPS遊戲的速度表現與3A遊戲的視覺感受。所有產品均配備 MSI OLED Care 2.0技術並採用最新的客製化散熱設計,可延長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同時還配備了MSI Gaming Intelligence(G.I軟體)的AI功能,支援MSI console mode,其中二款MPG系列型號(如下)還擁有高達90W Type-C連接埠。 • MPG 321URX QD-OLED、32型UHD 4K解析度、240Hz刷新率、0.03ms GTG反應時間 • MAG 321UPX QD-OLED、32型UHD 4K解析度、240Hz刷新率、0.03ms GTG反應時間 • MPG 271QRX QD-OLED、27型WQHD 2K解析度、360Hz刷新率、0.03ms GTG反應時間 • MAG 271QPX QD-OLED、27型WQHD 2K解析度、360Hz刷新率、0.03ms GTG反應時間 上述顯示器處於遊戲技術的最尖端,為遊戲玩家提供前所未有的身臨其境遊戲體驗。它們代表了 MSI 對卓越和創新的承諾,為遊戲玩家提供無與倫比的遊戲體驗。我們將在2024 CES上公佈更多細節,敬請期待。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設計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作為晶片輔助
今天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如何幫助最複雜的工程工作之一:設計半導體。 這項工作展示了在高度專業化領域的公司如何利用內部資料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LLMs),以建立提高生產力的助手。 半導體設計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在顯微鏡下,像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上圖)這樣最先進的晶片看起來就像一座精心規劃的大都市,由數百億個電晶體構建而成,連接在比人類頭髮細10,000 倍的街道上。 多個工程團隊花費長達兩年的時間進行協作,以建造其中一個這樣的數位化巨型城市。 有些小組定義晶片的整體架構,有些小組製作並放置各種超小型電路,有些小組測試他們的工作。 每項工作都需要專門的方法、軟體程式和電腦語言。 NVIDIA 研究總監暨該論文主要作者 Mark Ren 表示:「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型語言模型將全面幫助所有流程。」 NVIDIA 首席科學家 Bill Dally 今天在國際電腦輔助設計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上的主題演講中宣布了這篇論文。「這項努力代表著將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於複雜的半導體設計工作中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Dally在舊金山舉行的活動中表示:「它展示了即使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也可以利用其內部資料來訓練有用的生成人工智慧模型。」 這篇論文詳細介紹了NVIDIA工程師們如何為內部使用創建了一個名為ChipNeMo的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該模型是使用公司內部資料進行訓練,以生成和優化軟體,並協助人類設計師。 長期以來,工程師們希望將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於晶片設計的每個階段,這有可能顯著提高總體生產力,在EDA領域已經有超過20年經驗的Ren表示。 在對NVIDIA工程師進行可能的用例調查後,研究團隊選擇了三個項目:一個聊天機器人、一個程式碼生成器和一個分析工具。 後者(分析工具),用於自動化耗時的任務,即維護已知錯誤的最新描述,目前為止受到了最多的好評。 一個回答有關 GPU 架構和設計問題的原型聊天機器人,可幫助許多工程師在早期測試中快速找到技術文件。 正在開發的程式碼產生器(如上方演示)已經透過晶片設計人員使用的兩種專用語言,創建大約 10-20 行軟體的片段。它將與現有工具整合,因此工程師們將有一個方便快捷的輔助工具用於進行中的設計。 該論文主要專注於團隊收集設計資料並使用其創建專門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的工作,這是一個可複製到任何產業的流程。 作為起點,團隊選擇一個基礎模型並用NVIDIA NeMo來客製化這個模型,NVIDIA NeMo是一個用於建置、自訂和部署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的框架,它包含在NVIDIA AI Enterprise軟體平台中。 所選的 NeMo 模型擁有 430 億個參數,這是衡量其理解模式能力的指標。它使用超過一兆個權杖(token)進行了訓練,這些權杖代表文本和軟體中的單詞和符號。 隨後,團隊對模型進行了兩輪訓練,第一輪使用了約240億個權杖的內部設計數資料,第二輪使用了約13萬次對話和設計示例的混合資料。 這項工作是半導體產業中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研究和概念證明的數個示例之一,這些示例正在逐漸從實驗室中嶄露頭角。 Ren分享他和團隊學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即是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的價值。 在晶片設計任務中,具有少至 130 億個參數的客製化 ChipNeMo 模型的效能,甚至可與具有超過 700 億個參數的 LLaMA2 等更大的通用型大型語言模型的效能相媲美或超過。在某些用例中,ChipNeMo 模型要好得多。 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需要謹慎地選擇他們收集的資料,以及如何清洗這些資料以供訓練使用,他補充說。 最後,Ren建議使用者要時刻關注可以加速和簡化工作的最新工具。 NVIDIA研究部門擁有全球數百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致力於人工智慧、電腦圖形、電腦視覺、自駕車和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究。半導體領域的其他最新項目包括使用人工智慧設計更小、更快的電路,以及優化大型區塊的布局。 希望建立自己的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的企業現在就可以開始使用 GitHub 和 NVIDIA NGC 目錄中提供的 NeMo 框架。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英特爾加入MLCommons AI安全性工作小組
英特爾宣布將與來自產業界和學術界的AI專家一同加入MLCommons新成立的 AI安全性(AIS)工作小組。作為創始成員,英特爾將貢獻其專業知識,協助創建一個靈活的標準平台,用於衡量AI工具和模型的安全性及風險因子。隨著測試趨於成熟,工作小組制定的AI安全標準將成為社會看待AI布署和安全性的重要準則。 「英特爾致力於負責任地推動AI發展,讓每個人都能使用AI。我們以全方位角度看待安全性問題,同時在硬體和軟體進行創新,致力於推動生態系建立值得信賴的AI。由於大型語言模型的普遍性,如何串聯整個生態系解決AI開發和布署的安全性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很高興與業界共同定義新的流程、方法和標準,以提升無所不在的AI應用。」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資料中心AI解決方案總經理Deepak Patil 重要性:為了降低強大技術帶來的社會性風險,負責任地訓練和布署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工具至關重要。英特爾長期以來一直意識到在科技發展下,尤其是AI,道德和人權的影響的重要性。 工作小組將提供一個安全性評級系統,用以評估新型、快速演變的AI技術所帶來的風險。英特爾參與AIS工作小組是該公司負責任地推動AI技術的最新承諾。 關於AIS工作小組:MLCommons成立創立的AIS工作小組由跨領域AI專家組成,旨在開發一個平台和測試池,以支援多種用途的AI安全性標準測試。 關於英特爾的參與:英特爾計劃分享AI安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負責任開發的最佳實踐和流程,例如攻擊演練和安全性測試。完整成員名單請參考此處。 下一步行動:工作小組的初期重點將以史丹佛大學基礎模型研究中心及語言模型全面評估(HELM)研究人員的成果為基礎,為LLM制定安全標準。英特爾將與AIS 工作小組分享內部用於開發AI模型和工具時嚴謹且與跨領域審查的流程,協助建立一套通用的最佳實踐和標準,以評估如何安全開發和布署利用LLM的生成式AI工具。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降低少子化衝擊 落實數位人才培育 遠傳、靜宜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AI永續校園 產學融合新標竿
台灣社會近年面臨少子化挑戰,影響包含產業人才稀缺以及教育體系招生壓力,如何提前因應成為許多大專院校的重要目標。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簽署「打造AI永續校園 產學融合新標竿」合作備忘錄(MOU),宣示雙方成為校園數位轉型的戰略合作夥伴,透過遠傳豐富的產業實踐經驗,攜手開啟在「智慧安全」、「節能永續」、「AI智能」、「產學融合」四大領域的深度合作,為靜宜大學打造更安全、淨零、永續的新一代智慧校園,並加速數位人才培育與校園轉型。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靜宜大學歷史悠久,以『進德修業』為校訓,教育目標『培育具有國際觀、專業就業能力及利他思維之社會公民』令人欽佩。近年高等教育面臨少子化的壓力,而產業也同樣面臨AI、淨零與數位轉型的人才缺口,因此產業界與學校合作『產學融合』共謀出路,可以說是解決學校招生與產業人才稀缺的雙贏良方。很高興攜手靜宜大學共同合作,希望透過『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力與實務經驗能量,一同打造智慧校園新標竿,並紮根高等教育與產業的人才培育,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 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指出:「靜宜大學秉持著創辦人蓋夏姆姆修女、中文名字『陸靜宜』與時俱進的精神,在大學面臨新世代數位原住民的當前,我們發現現代學生的生活現實與溝通語言就是數位世界,因此我們期望將靜宜打造為以『人文為基底、國際為特色、深度的AI和產學融合為未來』的新博雅大學。很高興能與遠傳攜手,希望借重遠傳在數位科技領域的豐富能量與經驗,與靜宜共同推動數位轉型、AI賦能、節能永續、智慧校園的使命,不僅培育數位人才、提升學校的競爭力,更打造屬於新世代世界公民的未來校園,創造國家、產業、學校發展的三贏局面。」 遠傳以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資安等核心技術及資通訊整合能力,不但深耕智慧製造、醫療、交通、城市與推動企業數位轉型,也將累積的相關經驗及能量投入在「智慧校園」的推動。透過此次MOU簽署,遠傳與靜宜大學將攜手打造「智慧安全」、「節能永續」、「AI智能」、「產學融合」四大領域應用: ● 智慧安全-以AI影像辨識技術,設置電子圍籬、通報流程自動化,以及整合既有天台告警系統與學校安防系統,有感提升校園環境安全。 ● 節能永續-以遠傳為桃園市建置8萬盞智慧路燈、平均回報節電率70%的實績為基礎,結合遠傳自主開發的管理平台,為靜宜逐步汰換超過200盞傳統路燈為LED聯網路燈,並結合微型氣象站空氣品質偵測,提升照明的同時更打造低碳永續校園。 ● AI智能-導入生成式AI提高行政效率與優化學習,透過人機協作賦能校園,實現校園永續發展。 ● 產學融合-遠傳攜手靜宜以「遠傳心生活」生態圈共創經驗為起點,打造師生共同參與的數位創新實作場域,並提供遠傳商務技術開發輔導,以業界的流程與標準打造同學自己的校園心生活,透過產學實驗室的概念,協助數位人才培育、提前接軌產業。 遠傳日前提出「5G敏捷校園」、「AI校園」、「淨零校園」、「校園心生活」、「產學融合校園」等智慧校園5大推動引擎,以自身數位轉型的實際經驗,接軌國內高等教育的需求,可協助大學因應科技、產業乃至政策等大環境的改變,從學程規劃、校園治理、人才轉型到連結校友共創等各面向,快速接軌產業變化。遠傳也將持續將相關經驗及解決方案推廣至更多大專院校,一同為打造更安全、淨零、永續的新一代智慧校園努力,也為台灣學術界、產業界的人才培育厚植根基。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NetApp在INSIGHT 2023展示人工智慧和安全基礎架構的最新進展
以雲端為主導、以資料為中心的跨國軟體企業NetApp (NASDAQ: NTAP)今天宣布了多項創新產品組合更新,包括強化針對混合多雲人工智慧(AI)的業界最佳資料管道,以及升級針對勒索軟體的最安全資料儲存服務。這些更新顯示,NetApp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帶來簡易性、成本節省性、安全性和永續性。 NetApp產品長Harv Bhela表示:「如今的客戶面臨兩大挑戰:人工智慧的機遇和勒索軟體的威脅。NetApp今天發布了新的創新技術,使AI資料管道的部署變得簡單,並使客戶混合多雲端資料資產具有可擴充性和高性能,同時保護相同的資料免受日益增長的威脅。這些解決方案使我們在為客戶創造成功的人工智慧業務成果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為了保持競爭力,企業必須透過其AI計畫進行創新並提高效率。但當大量不同的資料在一個五階段的管道中自由流動時,企業可能很難從中獲得有意義的結果。為這些管道提供資料的資料集可能存在於企業的整個資料湖,包括企業本地和/或雲端部署的資料湖。這就增加了設計和操作的複雜性,資料孤島也導致資料類型和位置缺乏可視性,使其難以管理或應用於AI工作負載。 身為混合多雲領域的領導者,NetApp透過提供高效能全快閃記憶體和雲端儲存來緩解這種複雜性,使客戶能夠建構現代資料湖並加速AI應用。使用者可以將生產中的多個AI模型版本追溯到各自的訓練資料,以確保他們以負責任方式使用AI,並且儲存方案與MLOps平台整合,從而使資料科學家獲得更輕鬆的消費體驗和更高的生產力。 ONTAP AI融合基礎架構堆疊利用全球最成功的AI超級計算系統NVIDIA DGX,使各地企業能夠透過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因應最複雜的AI工作負載,從而消除設計和部署的複雜性。今天,NetApp宣布在ONTAP AI架構中加入具備容量快閃記憶體的AFF C系列,以提高經濟性和永續性。 NVIDIA DGX平台副總裁Charlie Boyle表示:「企業要想利用生成式AI的強大功能,就需要一個平台。該平台能夠利用其龐大的業務資料語料庫,根據其獨特的詞彙、智慧財產權和產業提供完全客製化的模型。在NVIDIA DGX系統和NVIDIA AI Enterprise軟體的支援下,NetApp ONTAP AI透過利用可擴充、高效、可快速部署的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利用其資料提供生成式AI應用。」 NetApp持續建構AI資料管道,將其整合到三大公有雲,以達成真正的混合多雲體驗。在 NetApp INSIGHT 2023 大會上,Google Cloud執行長Thomas Kurian談到了NetApp與他所在公司之間的持續創新與合作,並強調了2023年8月推出的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今天,NetApp和Google宣布透過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支援Google Cloud的Vertex AI,以支援混合生成式AI應用。 NetApp Cloud Volumes 業務的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Ronen Schwartz表示:「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於今年8月推出,它徹底改變了雲端的企業工作負載,將儲存效能提高至新的水準,同時又具有簡單、靈活的優勢。對於投資於生成式AI資料管道的客戶而言,該產品支援NetApp內部資料直接連接到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上的Google Vertex AI,無需額外的工程設計。」 憑藉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NetApp成為唯一一家既能在本地提供企業儲存產品,又能在三大公有雲平台(還包括Amazon AWS和Microsoft Azure)以原生第一方服務的形式提供相同企業儲存產品的公司。 隨著雲端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已支持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的Amazon Sagemaker將增加Amazon Sagemaker筆記本功能。它可以透過原生S3對象協議存取AWS FSx for NetApp ONTAP——即使是最初以NFS檔案格式儲存在企業本地或其他雲端中的資料也能被存取。 IDC歐洲區雲端資料管理研究總監Archana Venkatraman表示:「生成式AI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具有幫助企業實現變革性業務洞察和運營效率的潛力。然而,AI工作負載的強大與否取決於其接收到的資料。公司需要統一資料管理的堅實基礎,以確保資料暢通無阻地流向各自的AI基礎設施。NetApp的最新創新顯示,在過去五年來 ,NetApp一直在深入、專注地思考如何幫助企業收集、準備和管理其資料,無論這些資料存在於何處。這種根深蒂固的方法反映了企業如何在本地、混合和公有雲環境中建構AI基礎架構和儲存資料的現狀。」 2023年,絕大多數勒索軟體攻擊造成的損失在100萬美元到225萬美元之間 (約新台幣3,200萬元至7,200萬元之間)。為緩解這一問題,NetApp利用業界最安全的儲存方案幫助客戶保護自身及其資料,並提供首屈一指的勒索軟體恢復保證。 利用ONTAP 關鍵內建安全和勒索軟體保護功能的獨特組合,ONTAP可透過多管理員自動驗證封鎖已知惡意檔案、管理員和用戶,並提供即便是儲存管理員也無法刪除的防篡改快照。憑藉業界領先的威脅偵測功效,ONTAP的自主勒索軟體保護可近乎即時地偵測到攻擊,拍攝額外快照,並在數分鐘內進行恢復。 今天,NetApp擴展了其勒索軟體恢復保證服務,適用於所有以NetApp ONTAP為基礎的本地部署儲存系統,包括NetApp AFF、ASA和FAS。有了這項保證,NetApp將確保在發生勒索軟體攻擊時恢復快照資料。如果資料副本無法透過NetApp或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恢復,NetApp將提供補償*。 芝浦工業大學的Takeshi Sato表示:「NetApp的客戶可以利用他們的資料,促成敏捷的應用交付,同時保持韌性和治理,以確保業務連續性。這些更新確保了NetApp在抵禦勒索軟體方面成為業界最安全的資料儲存方案。」 NetApp 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東南亞及韓國地區總裁張思華表示:「如今,台灣的企業面臨著複雜的技術環境,新興技術如人工智慧崛起,同時也伴隨著不斷升級的網絡安全風險。要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變革力量,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穩健、可擴展且安全的下一代資料管道。通過利用NetApp的人工智慧和資料安全增強功能,我們可以協助企業優化資料無縫移動並加速資料工作負載的處理。」 在提供勒索軟體恢復保證的同時,NetApp還透過勒索軟體保證服務讓客戶多一份安心,該服務有助於確保客戶的系統免受勒索軟體攻擊,並能驗證客戶對安全資料快照的設定,以及進行恢復測試。憑藉隨時待命的專屬團隊,客戶在面臨攻擊時可以依靠NetApp協助恢復資料。 NetApp及其合作夥伴在整個基礎架構堆疊中推動安全性和韌性。例如,NetApp與Cisco的合作為FlexPod融合基礎架構提供了一系列安全架構,其中包括勒索軟體恢復和安全分段。 此外,NetApp還發布了一款針對VMware的新災難恢復(DR)解決方案的公開預覽。該方案直接整合到NetApp BlueXP統一控制平台中。NetApp為VMware基礎架構提供了唯一可在本地和各大公有雲使用的儲存方案。NetApp可為從本地到雲端的災難恢復提供統一解決方案,儘量降低提供備用災難恢復基礎架構的成本。借助新的NetApp BlueXP DR for VMware解決方案,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即可輕鬆地從本地VMware基礎架構直接切換到公有雲的容錯移轉和故障恢復(最先轉移至AWS FSx for NetApp ONTAP)或轉移到另一個本地資料中心。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華擎推出WRX90及TRX50主板為創作者及AI應用打造卓越生產力
全球主機板廠領導品牌華擎科技隆重宣布推出WRX90 WS EVO及TRX50 WS高階主機板,支援最新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及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 WX系列處理器,為專業創作者及AI應用打造絕佳效能平台。ASRock WRX90 WS EVO及TRX50 WS支援8通道、4通道記憶體插槽,支援最高容量2TB的DDR5 ECC RDIMM記憶體,內建PCI-Express 5.0 x16插槽及伺服器應用友善的Slim-SAS與MCIO連接埠,以及10Gbps LAN網路介面,打造卓越連接性能的工作站平台,完美支援專業創作、影像渲染等高強度運算應用,更能勝任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生成式AI等AI應用需求。 為了確保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及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 WX系列處理器在任何高負載任務都能保持運作穩定耐久,ASRock WRX90 WS EVO及TRX50 WS主機板均採用伺服器級超低損耗12層2OZ PCB及18+3+3相SPS Dr.MOS VRM設計,搭配超大型鋁擠散熱片結合主動散熱風扇及熱導管的複合散熱設計,提供絕佳的供電性能與散熱效率,即便面對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負荷也能穩定耐用、使命必達。 AMD Threadripper 7000系列及Threadripper PRO 7000 WX系列處理器提供了充足的高速PCIe傳輸通道,WRX90 WS EVO共有128條PCIe 5.0通道,TRX50 WS共有48條PCIe 5.0通道與32條PCIe 4.0通道。二款新主板都提供豐富的高速介面規格,包括最多7組PCIe x16插槽,以及Blazing M.2插槽(PCIe Gen5 x4)、MCIO連接埠(PCIe Gen5 x4)、Slim-SAS(SFF-8654) 連接埠等,提供充裕擴充能力,帶給使用者兼具豐富介面與高速效能的解決方案。 快速且高效率的大檔傳輸性能對專業創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且不容妥協,ASRock TRX50 WS搭載Marvell® 10Gbps LAN與Realtek 2.5Gbps LAN,無論是區網共享資料或是連線雲端伺服器,都能享受高速傳輸及高效優勢。TRX50 WS也內建802.11ax WiFi 6E無線網路及2x2無線天線,讓使用者同時擁有高速低延遲傳輸及無線便利的雙重體驗。 而WRX90 WS EVO提供豐富網路介面更適合進階應用,搭載2組Intel X710 10Gbps LAN,提供極致網路傳輸速度與穩定性能,並內建AST2600 BMC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透過IPMI介面提供遠端管理功能,更加符合機櫃安裝的使用需求。 想瞭解更多產品訊息,請上華擎官方網站: https://asrock.com/MB/AMD/TRX50%20WS/index.asp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最多人點閱
- 「Intel Core Ultra 200S」CPU強勢來襲,史上最強「Intel第15代 研發代號 Arrow Lak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台積電 TSMC 神隊友代工」LGA1851腳位「Core Ultra 5 245K/KF、Core Ultra 7 265K/KF、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 與 Z890主機板」聯袂登場!
- AMD Ryzen 7 8700G實測開箱,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與Ryzen AI火力加持「次世代1080p 遊戲 處理器」強勢來襲!
- 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Intel W790「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主機板!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完全解密!研發代號Sapphire Rapids-WS與W790晶片組主機板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 LGA4677腳位 強大運算核心 正式登場,史上最強大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7-2495X 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強勢來襲!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Threadripper 7000 PRO處理器完全解密!史上最強HEDT TRX50高階桌機、Workstation WRX90工作站平台 提供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7980X 96核心192執行緒7995WX 具備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超強戰鬥力!
- ASUS Pro WS W790-ACE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2+1+1共14相供電」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最佳拍檔「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9-3495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重裝上陣!
- 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火力全開評測!
-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實測開箱,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優質精品 feat. AMD Ryzen 5 8600G/ 7 8700G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極速效能評測!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