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
MONTECH 發表全新超高效能雙塔散熱器與鐵殼風扇
● 雙塔散熱器, 鰭片總數達104片, 散熱總面積高達8553.23 cm 2 ● 六根頂級熱導管 ● 搭配兩顆METAL 120 PWM 鐵殼風扇 ● 散熱功耗高達270 Watt TDP ● 共兩個版本入門版與高階版 ● 獨特翼形扇葉設計, 超強風量與風壓 ● 工業級六極馬達 ● 高階HDB軸承, 壽命達40000小時 ● 最高轉速1950RPM , 風量高達69 CFM, 風壓高達2.82mm H₂O ● 寂靜運轉, 最高噪音不超過 26 dBA 業界領導PC 零組件與電競周邊品牌MONTECH宣布推出METAL DT24入門版和DT24豪華版, 雙塔 CPU散熱器, 並搭配2個極高效能METAL 120 PWM風扇。METAL DT24 採用104片鰭片和 6 根直徑為 6 毫米的頂級熱導管, 並支援最新的 INTEL LGA 1700 和AMD AM5腳位, TDP功耗高達270瓦。DT24豪華版採用特製的鋁質 ARGB上蓋,隨附的METAL 120PWM 風扇提供高達 1950 RPM 的速度, 並在 26 dBA 的噪音水平下達到高達 69CFM 的氣流和 2.82mm H₂O 的風壓, 是兼具高效能與靜音的絕佳產品! 雙塔式雙風扇 METAL DT24 CPU散熱器專為高效能散熱而打造。6根頂級6 毫米厚的熱導管,用於從 CPU表面快速高效的傳遞熱量。具有高達104片散熱鰭片, 這使 METAL DT24 的表面積達到 8553.23cm², 使冷卻器能夠處理高達 270W TDP 的功率, 並支援最新的 Intel LGA 1700 和 AMD AM5+ 處理器。 METAL DT24提供入門版及豪華版。豪華版帶有一個特製的鋁質 ARGB 頂蓋, 全黑髮絲紋帶有光滑感的表面處理, 其邊緣環繞著 ARGB燈光。豪華版的上蓋僅將CPU 散熱器的總高度增加了 5.3 毫米, 並由 5V 3 Pin的ARGB 接頭供電, 與所有主機板的燈光軟體兼容。 隨附兩顆METAL 120PWM 風扇採用全黑翼型葉片設計, 可提供出色的氣流和風壓。配備工業級六極馬達電機設計, 具有額外的耐用性及穩定性, 並使用高品質 HDB(液壓動力軸承)達到40,000 小時的壽命。風扇帶有PWM技術, 轉速可從800 至 1950 RPM 運行,METAL 120 PWM 風扇可在 26 dBA的低噪音水平下輸出 69 CFM 氣流和 2.82mm H₂O風壓。METAL 120 PWM 風扇也單獨出售, 零售價為299台幣 MONTECH全新推出的METAL DT24和METAL 120 PWM將在全台各大通路上市。 METAL DT24 入門版: $1590 METAL DT24 豪華版: $1890 METAL 120 PWM: $299
-
美商恩傑 NZXT發布升級版H5系列機殼和T120系列塔式散熱器
電腦遊戲硬體與驅動軟體的開發領導品牌NZXT,今日發布其廣受歡迎的 H510 中塔 ATX 機殼的升級產品——H5 Flow 和 H5 Elite,以及 T120 系列塔式散熱器。 本次H5 系列機殼包含兩款升級版的 ATX 機殼,具有更好的整體散熱性能、升級的線纜管理系統,並採用 NZXT H 系列機殼備受好評的經典設計。 H5 系列中每款機殼的頂部均採開放式設計,可安裝 1 個 240 mm 散熱器或 2 個 120 mm 風扇,以提升散熱性能。H5中塔機殼在緊湊的外觀下蘊藏著強大的 ATX 相容性。側板無需使用工具即可輕鬆拆裝,便於隨時替換任何部件、修復任何問題或檢查你的電腦設備。H5 具備優越的散熱性能和直觀的線纜管理,是組裝界的理想機殼。 H5 Flow 採用開孔前面板,為您的組件帶來最佳的散熱效果。同時,底部進氣風扇以最佳角度加快熱空氣循環至頂部的速度,從而使機殼的散熱效果更好。H5 Flow 有全白和全黑兩款,可依據個人風格喜好選配。 H5 Elite 專為想要大方展示裝機作品的 DIY 玩家而設計。每款 H5 Elite 都配有 2 個 F140 RGB 風扇,可透過鋼化前置玻璃面板完美呈現。此外,H5 Elite機殼還內置 RGB 風扇控制器,用戶可借由免費的 NZXT CAM 軟體設置打造個性化的 RGB 燈效。H5 系列改進了頂部通風和底部進氣風扇,冷卻性能較前幾代機殼有所提升。提供全白或全黑兩種顏色任君選擇。 最新的 T120 塔式散熱器易於安裝且可為 CPU 帶來絕佳的散熱效果。此款散熱器採用高品質熱管,可高效為 CPU 散熱。T120塔式散熱器有黑白兩色,也RGB版本可供選擇,並與 NZXT CAM 軟體兼容,便於輕鬆控制 RGB 燈效和風扇轉速曲線。 開孔式前面板可發揮最大的冷卻潛力 配備 2 個預裝的 F120 風扇 前面板可支持安裝最多 2 個140mm 風扇或1個 280mm 散熱器 NZXT H5 Elite 獨有特色功能 鋼化玻璃前面板和內置 RGB 控制器 配備 2 個預裝的 F140 RGB 風扇和 1 個 F120Q 風扇 T120 特色功能 高品質熱管 高靜壓 F120 風扇(帶/不帶 RGB) 易於安裝,適用於 AMD 和 Intel 插槽 可根據組裝需求選擇無光或RGB版本。 透過 NZXT CAM 進行控制並可與其他支持 CAM 的配件搭配使用 黑、白兩種顏色供選擇 正式上市日期與售價請洽台灣代理商:立光科技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
曜越全面支援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完全兼容新一代Intel CPUs
#圖= http://www.pcdiy.com.tw/assets/images/origin/72c828d9b9d2c7a491fe2646801bec26.jpeg 高階電腦DIY、電競周邊和記憶體品牌曜越,今日宣布旗下氣冷散熱器、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與客製化水冷配件,將全面支援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讓玩家原有的散熱器在升級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後仍可順暢運行。不論玩家升級為任何規格的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曜越的散熱器都能兼容於玩家機殼內裝的需求。部分產品需要您索取曜越Intel LGA 1700腳位相容的扣具升級包,還請洽曜越當地分公司或經銷商購買。 若想全面解放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的潛能,您還可購買曜越全新鋼影DDR5系列記憶體,發揮新一代的晶片效能。
-
技嘉提供GeForce RTX 4090系列顯示卡最佳的方案,超高規格進化版風之力散熱系統
技嘉科技-全球頂尖主機板、顯示卡和硬體解決方案製造商,發表四款最新一代Ada Lovelace架構GeForce RTX 4090系列顯示卡,隆重推出GeForce RTX 4090 GAMING OC 24G與GeForce RTX 4090 WINDFORCE 24G等兩款風冷顯示卡。多款式的選擇可以滿足各種消費者的需求。技嘉為了完全釋放新世代顯示晶片的怪獸級性能,新一代GeForce RTX 4090高階顯示卡在效能規格上全面升級,不僅採用更強大的散熱技術,還加入眾多創新設計及優化功能,為追求頂尖效能的創作者和電競玩家帶來全方位有感升級。 技嘉推出多款風冷散熱方案,期待符合每一種消費者的需求。GAMING OC是針對主流追求效能玩家的需求所設計。WINDFORCE則是專為追求外觀簡單優雅,且內在兼具效能與耐用的最佳選擇。推薦給適合想要擁有水冷散熱的優點,但又能兼顧簡易安裝的玩家。 採用技嘉WINDFORCE風之力散熱系統,搭載3個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搭配正逆轉功能、大片超導熱板直接接觸GPU導熱、高效能純銅熱導管、風扇停轉功能、以及screen cooling散熱等技術,能夠隨時將顯示卡保持在一個低溫的工作環境,進而帶來更高、更穩定的產品效能。獨特刀鋒風扇加入奈米石墨烯潤滑油可以延長壽命達2.1倍,達到如滾珠軸承一般的耐用,而且更為安靜。搭配優異的電源設計和使用ULTRA DURABLE超耐久認證元件,顯示卡可以在更低的溫度和更高的性能下工作。Dual BIOS設計提供靜音模式,供玩家選擇以享用更安靜的使用體驗。 GAMING OC 顯示卡承襲了AORUS的RGB Halo三環燈發光效果。細膩的多彩三環燈光深受DIY組裝玩家喜愛,同樣可藉由軟體自訂不同色彩及模式,讓玩家展現與眾不同的炫彩燈效。 此外,除了升級強化的金屬背板外,顯示卡也配備了量身訂做的新型防彎折支架,提供了更優化的強固效果,並能夠兼顧整體視覺外觀。 同樣採用WINDFORCE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搭載3個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搭配正逆轉功能、大片超導熱板直接接觸GPU導熱、高效能純銅熱導管、風扇停轉功能、以及screen cooling散熱等技術,能夠隨時將顯示卡保持在一個低溫的工作環境,提供穩定的效能輸出。該顯示卡還具有雙BIOS設計,供玩家選擇靜音模式以享用更安靜的使用體驗。顯示卡外觀採用大面積金屬面板、拉絲和鏡面工藝,表現出質感的藝術,使顯示卡更具美感,更適合喜歡簡單優雅設計的用戶。此外,包裝內也配備了一個顯示卡支架,可以強化結構的穩定。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使用最新的PCIe 5.0 16-pin電源連接頭,需要的功耗可高達450瓦以上。技嘉為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卡提供最佳的 PCIe 5.0 電源供應解決方案 - UD1000GM PCIE 5.0 和 UD850GM PCIE 5.0 兩款電源供應器。兩款電源供應器都各有一個16-pin連接頭,並附帶一條高質量的原生16-pin電源線,它可以提供高達600瓦的電力給顯示卡。消費者可以不須使用傳統電源供應器與16-pin轉4個8pin轉接頭,大大減少安裝不便,提供更好的線材擺放。兩款電源供應器承襲技嘉超耐久產品設計精神,使用多種優質材料和技術,是GeForce RTX 4090系列顯示卡的最佳選擇。 為了給玩家更好的使用體驗,GAMING OC機種更提供給消費者長達5年的保固服務(需在購買日30天內上網註冊),讓消費者能夠安心的沉浸於遊戲或創作之中。
-
Ryzen 7000改朝換代不用怕!Scythe鎌刀CPU散熱器已支援AMD新款AM5處理器 ,可直接用於LGA 1718腳位散熱與超頻!
日本專業空冷散熱器品牌Scythe鎌刀,官方確認旗下散熱器陣容全數相容於AMD即將推出的全新Zen4架構桌上系統中央處理器(CPU) Ryzen 7000系列,其將以AMD Socket AM5之名面市。AM5腳位為LGA1718,現階段市面上所有 Scythe 鎌刀 CPU 散熱器型號中支援AM4者,皆可直接使用產品隨附的AM4扣具安裝在新的AM5主機板上,無需任何額外的安裝扣具組件。AM5的安裝方式與AM4一樣,參考各產品安裝手冊或可在Scythe鎌刀官方網站產品頁面下載。 支援AM5的散熱器產品如下: • Fuma 2 系列 (風魔弍系列) SCFM-2000/SCFM-2100 • Mugen 5 系列 (無限伍系列) SCMG-5000/SCMG-5100/SCMG-5200/SCMG-5PCGH/SCMG-5200PCGH/SCMG-5102AR/SCMG-5202AR/SCMG-5100TUF/SCMG-5100T/SCMG-5100BKA/SCMG-5200BKA/SCMG-5100BE/SCMG-5200BE/SCMG-5100W/SCMG-5200W • Ninja 5 (忍者伍) SCNJ-5000/SCNJ-5100 • Big Shuriken 3 系列 (大手裏劍叁系列) SCBSK-3000/SCBSK-3100/SCBSK-3000R • Shuriken 系列 (手裏劍系列) SCSK-1100/SCSK-2000 • KOTETSU 2 系列 (虎徹弍系列) SCKTT-2000/SCKTT-2000TUF/SCKTT-2000T/SCKTT-2000W/SCKTT-2000BKA/SCKTT-2100/SCKTT-2100W/SCKTT-2100BKA • Choten TUF (超天 TUF) SCCT-1000TUF 支援Push pin的散熱器產品如下: • Katana 系列 (刀系列) SCKTN-3000A/SCKTN-4000/SCKTN-5000 • Kabuto3 (兜3) SCKBT-3000 • Byakko (白虎) SCBYK-1000
-
ARCTIC Liquid Freezer II 28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效能至上的超值散熱神器!
面對製程技術的持續進步下,晶片、處理器的性能也越來越強大,光是拿4~5年前的PC來對比現今推出的版本就能發現有相當幅度的差距,但相對的功耗方面也是逐步提升,尤其在CPU的部分可以說是越來越熱情。 而為了壓制這些熱情的中高階CPU,除非是較特殊的大型塔扇,不然還是會建議直接上AIO水冷,畢竟都買到Intel 12代K版了,若因為過熱而降頻、關機,豈不是尷尬又浪費荷包;這次小編拿到了這組ARCTIC所推出的Liquid Freezer II 280,話不多說,馬上來看看它的特色吧! ARCTIC在處理器散熱產品上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不管是散熱膏、空冷、一體式水冷應有盡有,其中本次介紹的一體式水冷系列Liquid Freezer已經來到第二世代,而隨著玩家們的需求Liquid Freezer II提供240、280、360到最高420可選擇,而本次小編手上的是280版本。 Liquid Freezer II 280支援Intel 1700/1200/115X/2011-3/2066/Square ILM/AMD AM4平台,第一眼從冷排、風扇看去,可能會讓人多少覺得Liquid Freezer II 280的造型設計相當低調、樸素,畢竟幾乎全黑化的塗裝,也沒有搭配製造光害用的RGB燈效,不過看到那水冷頭獨特的造型以及外露式VRM風扇,相信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尤其裝上支架後,彷彿就像電影、遊戲裡的機械甲蟲般,在沒有RGB、LCD螢幕的加持依舊能走出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水冷頭可不單單只是造型特別,內部的高效水泵經過原廠特別設計,可減少運作噪音,並提供800-2,000 RPM,有效即時帶動水流、排除廢熱,還配有1,000-3,000 RPM的VRM風扇,可直接降低水冷頭溫度。 除了水泵之外,為了在維持280冷排大小下達到最佳的散熱效能,Liquid Freezer II 280冷排不僅用上鋁質材質,厚度更是達到38mm,在一體式水冷市場上可以說是少見的厚度,幾乎快跟一些DIY開放式的水冷排差不多,再搭配自家兩組P14風扇,採用流體動力軸承、提供200-1,700 RPM轉速、2.4 mm H2O風壓,有效即時排除廢熱。 此外,一些眼尖的網友或許有發現Liquid Freezer II 280幾乎看不到什麼線材外露,這可不是小編為了美觀P掉,而是原廠很貼心的在藏線上下足功夫,整組Liquid Freezer II 280的水冷泵、風扇皆通過PWM控制,僅需一條CPU_FAN的4 Pin連接即可,大幅減少線材的極簡化設計,安裝就不必再煩惱整線問題又看得舒服。 接著就來實際上機做一些基本測試,小編使用最新的Intel Core i5-12600K來驗證Liquid Freezer II 280效能,詳細規格列於下方給各位參考: 主機板:MSI MAG Z690 TORPEDO 處理器:Intel Core i5-12600K 記憶體:Crucial DDR5-4800 16GB(8GBx2)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SSD:SP PCIe Gen4x4 US70 SSD 1TB 測試過程主機板有開啟GAME BOOST,電源模式設定於終極效能,而AIDA64 Extreme的部分連同FPU選項也會開啟,讓處理器負載達到最極端值。 而在經過壓力測試1小時下,整體溫度約在55~70度之間浮動,其中一組核心最高來到72度,完全是綽綽有餘沒問題,表現相當不錯。 體驗過ARCTIC這組Liquid Freezer II 280後,能感受到原廠在一些設計上相當貼心,例如已經預安裝好的風扇、藏線以及僅單一條的連接埠,讓玩家只要鎖上整組水冷就可直接使用,不用再煩惱整線的問題,可以說是實用至上的設計。 而有部分要歸功於沒有RGB燈效的緣故,可以省下多於線材,但整體水冷頭的獨特設計也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樸素,整體效能更是能完全壓制Core i5-12600K,即便上到12700應該也是OK,至於老大哥12900K的話還是會建議上到360甚至420,不過以這樣的價位來說,即便是420也是5K內有找,CP值真的不錯,更重要的是原廠提供高達6年保固,讓玩家可以安心長久使用,隨著春天到來,氣溫也開始逐漸回暖,對於想要入手水冷的玩家們,Liquid Freezer II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Sapphire NITRO+ S360-A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老字號顯卡廠跨界強勢進入散熱器市場!
在全球晶片供應吃緊的狀態下,製造商們也正遭遇了無料件可生產的窘境,為了另闢財源,試著開發新的產品路線就成為許多廠商們的選擇,像是一直以AMD顯示卡聞名Sapphire(藍寶科技)便決要來給它斜槓一下,利用長期在解決顯示卡散熱上所累積的經驗進行移植,推出了自家首款一體式水冷"NITRO+ S360-A",做為Sapphire初試啼聲的產品,在設計與表現上是否有其獨到之處呢?以下就讓小編實際帶大家開箱體驗吧! NITRO+ S360-A在外觀設計上的第一眼會讓人覺得帶有相當的工業元素,尤其是水冷頭頂部那如同鋼管設計的金屬管路,但這部分其實只是裝飾,實際上內部並不會導引水流,官方表示這個外型是以「蜘蛛」做為靈感來源,所以細看的話,可以發現這些管路恰巧就是從中央的位置放射出八條路線,配合Sapphire的「惡魔」RGB商標,細看之後確實會給人宛若一隻蜘蛛正攀附在水冷頭的感覺。 在內部的設計上,NITRO+ S360-A使用Asetek第7代設計方案,能夠藉由感應CPU負載和管路水溫的方式,自動調整幫浦轉速(800~2800 RPM),提供更為穩定耐久的使用體驗。 而且比較難得的是,Nitro+ S360-A在將所有的連接線路都集中在水冷頭的前提下,體積僅76.22x72.8x59.18mm,可說是控制的相當得宜,不像部分同樣設計的產品達到80mm以上,略為縮小的體積也代表組裝時較不容易發生與記憶體、顯示卡發生搶位的情況,不過體積縮小的代價就是水冷頭不具備旋轉功能,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小編期待下一代或是未來小改款的推出XDD) 另外有一個需要稍加留意的地方,水冷頭一共有兩組與主機板相連的風扇接頭,必須要兩個都接上水冷才能正常運作,其中帶有「CPU標籤」負責控制水冷排上的風扇,需要插在主機板上的CPU_FAN上,而「沒有標籤」的則是負責水冷頭馬達,原則上是允許插在任何一個風扇插槽的。 講到風扇,Nitro+ S360-A附贈的三組120mm的ARGB風扇也很有特色,用上從自家顯卡產品取經而移植過來的特製「混合式風扇葉片」,藉由將高密度的12片風扇葉與外輪相連,讓其能夠同時兼具軸流風扇的安靜與離心風扇的高風壓特色,從而創造出更為集中的氣流,配合雙滾珠軸承最高能來到2,400 RPM的高速運轉,官方表示其解熱能力將比傳統方案還要強上4°C,並減少5 dBA的噪音,將高速運轉的聲音控制在36.2dBA。 除了自家技術的風扇葉片設計,Nitro+ S360-A的風扇在線路的規劃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官方選擇使用專屬的5 Pin接頭,讓RGB和風扇排線可以整併為一條,減少RGB風扇常見的線材凌亂問題,官方亦提供專屬轉接線材來將三組風扇統一連接到水冷頭。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Nitro+ S360-A的風扇連接是有「順序」的,每一組風扇和傳接線接頭都有「對應編號」,玩家要依照相同的編號標記來進行組裝,才能確保風扇和RGB能夠正常控制,這點和多數產品走無順序安裝的方式是較為不同的地方。 開箱完外觀之後,輪到上機來看看最重要的散熱表現,做為一款360mm尺寸的水冷,目標當然是要能夠應付消費市場各種高階的處理器,故本次出動的是現在發熱大魔王:Intel Core i9-12900KF。 小編使用AIDA64 Extreme來進行壓力測試,在期間全程開啟FPU選項,此選項會讓處理器導入AVX指令集運算,使得整體的負載暴增,相對的也會將發熱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以此考驗水冷是否有能力承受極端應用場合。 在經過1個半小時的燒機後,Nitro+ S360-A沒有讓處理器發生過熱降頻的現象,從AIDA64 Extreme紀錄的圖表來看,處理器的核心溫度被控制在75度以內,表面溫度則落在60度出頭上下,整體表現相當良好。 做為Sapphire第一次跨界的一體式水冷產品,這款NITRO+ S360-A展現出了官方對於安裝便利性上的獨到巧思,像是在不大幅增加水冷頭尺寸的前提下,盡可能集中連接排線;又或是減少風扇的排線數量來減少組裝的負擔等。 同時引用自顯示卡散熱「混合式風扇葉片」也讓水冷在效能表現上具備相當的水準,能夠在高壓的測試條件下長時間穩定控制Core i9-12900K不發生過熱,證明了自家在散熱解決方案上技術實力,畢竟要顯示卡晶片的功耗和熱量可比處理器要兇猛多了,Sapphire既然有能力克服顯卡的發熱,處理器又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美商恩傑 NZXT KRAKEN Z63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純白體電競品與RGB燈效的完美搭配!
NZXT的KRAKEN一體式水冷系列,以簡約風格、強勁散熱一直為玩家所熟知與喜愛,而現階段電腦零組件中電競類的白色產品,相比喜愛黑色陣營的玩家們,說起來其實更死忠一些,當然,白色類的電競周邊產品,也一直是NZXT一直孜孜不怠研發的項目之一,好比去年中加入AMD主機板行列的N7 B550就是頗受玩家青睞的一款版本。 而本次小編所介紹的NZXT KRAKEN Z63 RGB,眼尖的玩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在2020年時,KRAKEN Z63的無印版本早已出爐,站上也有相關開箱文,今次NZXT賦予Z63一個RGB詞綴,為的就是向各位隆重介紹白色版本的KRAKEN Z63,白色控玩家們大概又要失心瘋了。(笑) 首先我們得知道,KRAKEN Z63的RGB詞綴賦予,並不與顯卡類的Ti、Super、XT那種詞綴相同,在外部散熱模組的規格上,其實與無印版的Z63大同小異,說起來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外觀了,但一些參數還是有經過調整,比方風扇平均轉速與進風量等等,讓上下限的落差區間變得更小;此外,隨著LGA 1700腳位與12代處理器的登場,KRAKEN Z63 RGB在更換支架之後,也一樣能夠支援。 前面小編有提及,KRAKEN Z63 RGB的規格基本與無印版無異,因此水冷泵浦當然也是採用第7代ASETEK,轉速也一樣為800至2,800 ± 300 RPM;而水冷頭整體尺寸為直徑79mm、高52mm左右,採消光白色霧面設計,配合鋁製扣具、以及具備24-bit全彩、650 cd/m²亮度的2.36吋圓形LCD螢幕,看起來相當優雅,當然,玩家們透過NZXT CAM所能設定的項目也基本和無印版相同。 水冷排方面,NZXT以型號十位數來代表水冷排尺寸(5對應240mm、6對應280mm、7對應360mm),因此KRAKEN Z63 RGB為1組280mm一體式水冷,而風扇配置也是與無印版差異最大的地方,無印版配置的是2顆140mm的Aer P靜音風扇,而KRAKEN Z63 RGB則是採用2組AER RGB 2 140mm風扇,替主機空間增添更多的魔幻感。 當然,風扇配置的不同,在轉速參數上也就會有不同,AER RGB 2 140mm風扇轉速為500 - 1,500 ± 300RPM、風量為30.39 - 91.19 CFM、風壓0.17 - 1.52 mm-H₂O、音量則為22 - 33 dBA,與Aer P靜音風扇有不小的差異;安裝方式也與無印版相同,透過短線連接,可以減少雜亂的排線走線,整線時不僅更加迅速,也能更加美觀。(短線安裝方式可參考NZXT KRAKEN X53 RGB開箱) 雖說在規格上,KRAKEN Z63 RGB與無印版並沒有太大區別,但風扇型號不同,所以轉速風量那些的參數也不太一樣,因此小編還是作了一點基本測試,若想知道無印版的測試結果,玩家們可以透過前文的傳送門連結過去看看。 散熱器:NZXT KRAKEN Z63 RGB 主機板: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處理器:Intel Core i5-12400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顯示卡:MSI RTX 3060 Gaming X Trio 12GB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這邊要注意的是Intel i9-12400處理器,基礎TDP只需要65W,上限也僅有117W,功耗相當平易近人,而透過AIDA64的CPU溫度記錄報告中可以發現,NZXT KRAKEN Z63 RGB在與Intel i9-12400配合之下,全速運轉的CPU內部溫度,基本維持都在71度左右浮動,不難發現KRAKEN Z63 RGB掌控溫度的功力。 與無印版一樣,2.36吋的LCD螢幕,可透過NZXT CAM應用程式中作多項調整,也可即時監控主機與KRAKEN Z63 RGB狀態,當然也可以調整KRAKEN Z63 RGB的運作模式,有效能、靜音、固定3種內建模式;LCD螢幕上也有許多資訊可以作調整,可顯示CPU與GPU溫度、負載、時脈,AER RGB 2風扇所呈現的RGB燈效也可以更換,無論是動態效果或是顏色搭配都沒問題。 是不是以為接在純白的KRAKEN Z63 RGB之後,這顆NZXT C750 Bronze電供也會是純白的呢?白色控玩家別想太美了(笑),目前NZXT的產品線當中,還沒有發現白色設計的電源供應器,但依據NZXT近年來對白色電競周邊的產出來看,白色電供的問世也是指日可待。 NZXT C系列的電源供應器,根據詞綴不同,還分有Bronze銅牌與Gold金牌系列,本次小編所要介紹的為NZXT C750 Bronze為750W電源供應器,依據瓦數的不同,還有C550 Bronze、NZXT C650 Bronze共3種型號。 NZXT C750 Bronze在外觀上相當簡約,採用典型的四方盒外型,體積為150 x 140 x 86 (mm),印有型號那一面配有曲線設計,搭配消光黑霧面、以及表層磨砂處理,精密的工業風格中還帶有點粗獷感;此外,在彩盒背面上可以發現NZXT C750 Bronze具備了80 Plus Bronze認證。 在模組插槽方面,NZXT C750 Bronze提供了3組SATA、1組CPU、2組PCIe,玩家可依據自身需求擴充排線,而Bronze銅牌系列皆為半模組電供,並預先設置了3組模組插座,包含1組4+4-pin CPU、2組6+2-pin PCIe、1組24-pin ATX;隨附線材方面,也有2條4+4-Pin CPU排線、3條6+2-pin PCIe排線、以及2條SATA排線。 對於外貿協會的一大票會員來說,組裝主機所需的外觀顏值肯定不能少,當然也要兼顧性能,但黑與紅配色佔據了大半片電競品江山,白色電競周邊就變得更加獨特、更具風格,而NZXT KRAKEN Z63 RGB在與無印版的比較之下,外型設計更加細緻,機身上各個機件純白配色也是搭配得相當合宜,雖說價格不俗,比無印版來得小貴一些,但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電競環境,在按下開機鍵的那個時刻,透明主機櫥窗所映造出的雪白場景,以及快速轉動的RGB燈效所營造的魔幻感,怎麼想都讓人心情愉悅,保持好心情進入虛擬戰場,不就是必勝的前置條件嗎?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ROG RYUJIN II 360一體式水冷開箱,真的潮到出水、業界最大3.5吋大螢幕與貓頭鷹Noctua風扇!
新的Intel第12代處理器效能表現極為強勁,從市場的買氣上也能看出不少玩家不是已經砸錢,就是開始籌錢想要組台新機好過年,不過與效能成正比的還有那燒燙燙的溫度,自然得用上一組好的水冷,才能好好發揮處理器的完整性能。 此外,對於已經下定決心要砸大錢的玩家來說,除了效能外,也需有對等頭與外觀來襯托主機的尊爵不凡,而在這其中,大家熟知的電競品牌ROG便找了風扇界的名牌Noctua(貓頭鷹)合作,打造出了在規格上話題性十足的RYUJIN II 360一體式水冷,到底兩大潮排聯手的威力有沒有比強?就讓我們即刻來開箱見真章吧! 身為一款旗艦級的AIO水冷,在水冷頭上配置一塊LCD螢幕已是業界中基本中的基本,但不得不說RYUJIN II 360在這塊螢幕的設計上可是用盡了各種巧思,光是尺寸就達3.5吋(解析度為:320x240,114DPI),是目前業界最大的水冷頭螢幕!讓玩家有廣闊的視野是去顯示諸如系統負載資訊、照片、動態圖片,乃至於播放影片都沒有問題。 然而也因為尺寸實在太大,造成水冷頭會直接遮擋到下方安裝扣具,「一般狀態」下無法用螺絲起子進行固定,為此ROG團隊想到一個想當奇特的方式,就是整塊螢幕與USB電路全部集合到「磁吸式」外蓋上,只要稍微用力一拉就能將水冷頭上蓋拔起,沒了外蓋的水冷頭也就會直接瘦上一圈,自然也就能輕鬆的扣具鎖上。 除了可拆卸的上蓋外,水冷頭本體也是大有玄機,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RYUJIN II 360直接塞入一顆60mm的風扇,能夠以最高4,800 RPM的速度帶動19.41 cfm的風流和3.23mm的風壓,不光能夠為水冷馬達提供更直接的熱量交換,還能帶動CPU周圍如M.2 SSD、MOSFET的空氣流動,為主機創造更好的使用環境。 此外在看不見的水冷頭內部,RYUJIN II 360採用的是第7代的Astek水冷幫浦,並換上了壽命更長、更耐磨損陶瓷軸心和軸承,在基礎狀態下能夠以800~2,800 RPM進行運轉,且可在水溫達到60度的時候,進一步超頻到3,600 RPM來加大水流的速度,配合比上一代更為緻密的散熱鰭片,讓CPU熱量的傳導效率能夠再提升30%。 另一頭在負責排出熱量的水冷排與風扇的部分,RYUJIN II 360的3顆120mm風扇為NOCTUA貓頭鷹出品的NF-F12 iPPC-2000 PWM,這個型號的風扇是為NOCTUA的工業級產品,風扇葉片和框架使用強化聚烯胺脂製成,有著堅固耐用的特性,還能夠承受140攝氏度的高溫,並通過了IP52防水防塵認證,能夠承受高粉塵的環境之餘,也能抵擋水珠的低落,提供更可靠的耐用性。 細部規格上,NF-F12 iPPC-2000 PWM採用SSO2磁穩軸承,內部採六接頭的三相電機,能夠幫助幫助平穩運轉、減少震動,單顆風扇的最大轉速則為2000 RPM,能夠產生71.6 cfm的氣流和3.94 mm的風壓,且在噪音上維持著NOCTUA的傑出水準,僅29.7 dBA,依照小編日常白天在辦公室使用的場合,即使是在高壓環境下,也鮮少會察覺到風扇的風切聲,表現真的相當出色。 在最後的整套水冷組裝的部分,RYUJIN II 360也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對於一款要價近萬元的旗艦產品來說,使用傳統的三叉線材串接風扇太遜了,ROG直接奉上一組信仰滿滿的「AIO風扇控制器」,提供4組風扇接頭和4組ARGB接頭,且比較特別的是,控制器本身是透過一條Micro USB進行風扇控制,所以設備不需要占用主機板上風扇插槽,再加上本身額外提供的擴充空間,緩解高階主機有時可能得面對安裝的風扇與RGB設備太多,造成插槽不足的問題。 旗艦級的水冷自然要用最高級的處理器來伺候,所以小編用上了Core i9-12900K在AIDA64 Extreme中進行一個小時的燒機測試,而且為了考驗水冷的極限溫控表現,還開啟會用上AVX指令集的FPU功能,這個選項一旦開啟,會讓CPU的負載暴增到另一個新境界,甚至讓部分同樣是360mm尺寸的水冷都無法招架而可能出現降頻,使用尺寸更小的水冷更會發生直接過熱關機。 不過RYUJIN II 360在這邊的表現倒是相當出色,根據記錄到的結果,CPU的表面溫度被成功的壓制在65度上下,核心的部分則是在80度內,距離Intel處理器的100度核心保護還有一段距離,代表玩家即使在極限狀態下,還能有一定程度的超頻空間。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MSI MEG CORELIQUID S28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至尊龍魂覺醒、於黑暗中掌握性能風暴!
Windows 11在不久前正式推出之後,Intel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也預計要在11月的時候到來,各家廠商無不為了新一輪的「信仰大戰」卯足全力,除了每代必推新品的主機板之外,配合第12代更換了散熱腳位,購買一套新的散熱設備也就成了剛需,因此為了搶佔新一波散熱周邊的轉換需求,板卡御三家的微星(MSI)率先推出了全新旗艦級水冷MEG CORELIQUID S系列,要藉此機會吸引更多的玩家成為「龍粉」教徒! MEG CORELIQUID S水冷系列一共推出S280和S360兩種型號,分別對應280mm、360mm的水冷排,不過台灣目前只有開賣S280,S360可能會在未來稍晚的時候推出。 S280的外型上講求在低調中兼具實用以及信仰,整組水冷唯一閃亮亮的地方便是那顆有著2.4吋IPS鏡面螢幕的水冷頭(解析度為320x240),不過以現在不少高階水冷都有配備LCD螢幕角度來看,似乎S280的水冷頭有些太過巨大,甚至已經到了會阻礙固定螺絲安裝的程度?正當小編對著安裝上的問題發愁時,才發現…這個水冷頭的「蓋子」是可以拆下來的啊!所以是場美麗的誤會啊~ 卸下S280的磁吸式水冷頭上蓋之後,可以發現這顆水冷頭整合了相當多樣的功能,包含CPU風扇排線、水冷風扇排線、USB數據連接線、SATA電源線都全部匯集於此,而且微星考量到走線上的需求,還刻意將這些線材設計成可拆卸式的,並同時在水冷頭的兩側都配有安裝針腳,讓玩家能夠依照安裝上的需要,自由切換線材的配置位置,降低線材對於組裝和整線上的阻礙。 不過整合多樣連接功能只是讓水冷頭變大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負責替水冷頭散熱的風扇尺寸直徑高達6 cm,官方將其稱作Water-Block-Fan,更大的風扇能夠帶來更大的理論散熱面積,強化水冷頭的冷卻效果之外,還能帶動M.2 SSD、MOSFET四周的氣流,同時配合磁吸式的外蓋,能凝聚更強的風壓,幫助CPU周邊的零件獲得更好的散熱。 當然水冷想要獲得良好的散熱效果,不可能只靠CPU內部的散熱風扇,絕大多數的熱量還是得依靠水冷排和其附屬的風扇才行,小編手中S280預先附贈了2顆140mm的MSI Silent Gale風扇(S360為3顆120mm風扇),這組風扇是微星特地為MEG CORELIQUID S系列所打造,尚未進行公開單獨販售,果然旗艦級的待遇就是不一樣。 MSI Silent Gale風扇在規格上採用自家特製的Hydro-Dynamic Bearing液壓軸承,配合9片風扇葉片,能夠創造2.2 mmH2O的風壓和82.27 CFM風流,日常使用具備智慧停轉功能,將待機與低負載狀態下的噪音降到最低,而以最高1800 RPM進行運轉時,單顆風扇的噪音也能控制在24.9 dBA,配合四個角落厚實的減震泡棉,讓玩家在從事高負載工作或遊戲時不會被惱人的噪音打擾。 前面介紹了完了硬體之後,我們來看看軟體的部分,新的MEG CORELIQUID S系列的同步程式並不是沿用大家過去熟知的MSI Dragon Center,而是改為新的「MSI Center」,這點玩家在初次使用的時候需要稍加留意。 MSI Center的整體介面相當簡單易用,在水冷的設定頁面中主要分為兩大類,對應LCD螢幕和風扇的控制選項,兩者都具備相當高的自定義功能,像是在LCD的部分,可以選擇顯示硬體負載狀態、系統時鐘或是上傳自己喜歡的照片、動態圖片、影片等;而在風扇設定的上則提供了安靜、平衡、遊戲、自訂共四種模式可以選擇,在自訂模式中,玩家能夠自由調整不同溫度狀態下的水冷排風扇、幫浦、水冷頭風扇的轉速,滿足每個玩家對於散熱方式的偏好。 接下來就是水冷最重要的效能實測環節,考量到目前Intel第12代處理器還未上市,所以小編改用11代最高階的Core i9-11900K來做為測試對象,看看身為旗艦款水冷的S280在散熱上能否壓制這顆末代14nm的大火爐。 本次的測試方法是用AIDA64 Extreme進行一個小時的燒機並記錄其溫度變化,並且考量到第11代處理器開啟FPU功能之後,會導入AVX指令集運算,造成處理器負擔大幅暴增,溫度也會因此出現劇烈變化,故將會分開測試開/關FPU功能的溫度表現。 首先在「關閉FPU」的狀態下,處理器的表面溫度約控制在70度左右,核心的溫度同樣也是在70度的區間浮動,整體的表現非常穩定,沒有出現降頻的現象,能夠輕鬆應付日常遊戲和工作上的需求。 至於在「開啟FPU」之後,處理器的溫度變化就非常可怕了,CPU的表面溫度飆上90度,核心溫度更是衝上100度,逼的CPU保護機制不得不偶爾出動一下進行降頻,不過控制的幅度相當少,一個小時下來最高不超過3%。 其實Core i9-11900K在運算AVX指令所產生的發熱是非常恐怖的,甚至就連部分360mm的水冷產品都未必能夠阻止降頻,所以就一款280mm的水冷來說,S280把降頻幅度控制在3%內已屬相當優秀了。 同時,玩家也不要對於降頻感到太擔心,日常生活中要讓處理器長時間運算AVX指令集的機會非常的少,所以除非是用於工程或是學術運算,是可以完全不必擔心過熱的。 不同於多數廠商的商品等級定位越高、產品就越花俏的設計,微星的MEG CORELIQUID S280水冷則反其道而行,外觀上看似低調,卻在巨型的霸氣水冷頭中加入巧思,不單放入了高階水冷必備的LCD螢幕,更整合所有連結線材,還連同周圍零件的散熱都一併考量進去,為整個電腦創造更為理想的環境。 而在最為核心的散熱方面,就算面對的是Core i9-11900K,也能夠有充足的散熱性能去面對幾乎各種日常的高負載工作,相信這樣的表現對於挑戰下一代換上全新Intel 7製程的第12代處理器,也一定能夠扛起保持CPU時脈的重任,解放主機的完整效能。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最多人點閱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MSI RTX 2080 Super Sea Hawk X顯示卡實測開箱,獨立水冷散熱雙重冷卻、效能溫度兼顧!
- 酷碼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水冷散熱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曜越Thermaltake Water Pro 3.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優異散熱效能擁有強大散熱實力!
- 「AMD Ryzen 9 3950X v.s. Intel Core i9-9900KS處理器」效能評測,feat. 美商恩傑 NZXT 280mm水冷散熱器
- 美商恩傑 NZXT KRAKEN Z7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巨大圓形液晶螢幕 點綴實用的創意風格!
- ENERMAX LIQTECH TR4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AMD Ryzen Threadripper與EPYC的絕靜解熱神器!
- TUF Gaming LC 240 ARGB一體式水冷式散熱器實測開箱,電競風格超強散熱戰鬥力!
-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空冷散熱器速寫開箱,空氣散熱巨獸新登場!
- Fractal Design Define S速寫開箱,玩家級水冷機殼新登場!
- 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主機板應用大作戰,組裝更親和,賦予頂級水冷、超頻、燈效新體驗!
- 安耐美Enermax LIQTECH 120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兼具超靜音與強散熱的精品級散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