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實驗室
-
十銓 TEAMGROUP MP44L 1TB SSD實測開箱,「5,000MB/s俱樂部」PCIe Gen4 x4「石墨烯鋁箔散熱標籤火力加持」高性價比固態硬碟!
目前要採購主流級固態硬碟的話,PCIe Gen4 SSD已經成為了主流。若要挑選台灣品牌,又要口碑不錯的,產品種類齊全,服務又相當到位的,那麼記憶體大廠十銓TEAMGROUP,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十銓目前在記憶體與固態硬碟品牌,總共可以分成三個品牌,主品牌則是TEAMGROUP,電競品牌則是T-FORCE,創作者品牌則是T-CREATE。TEAMGROUP品牌最新推出的主流級固態硬碟,則是MP44L M.2 PCIe 4.0系列,總共推出了250GB、500GB、1TB與2TB產品,訴求為5,000MB/s俱樂部產品,且採用了石墨烯鋁箔散熱標籤貼,並具備了高性價比。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這款十銓所推出的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固態硬碟,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十銓科技,英文品牌名字為TEAMGROUP,由董事長夏澹寧於1997年4月9日創立,目前總部設立在新北市中和區。2019年1月14日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4967),公司資本總額為15億,實收資本額為7.15億,近五年的年營業額達到67~76億,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為400人,是台灣數位儲存記憶體大廠。 十銓科技目前有三個品牌,除了自家的TEAMGROUP品牌之外,還有針對電競市場的T-FORCE品牌,以及針對創作者市場的T-CREATE品牌,產品主力在DRAM、SSD,並推出了工作站記憶體MASTER DDR5系列。整體來說其產品,涵蓋了消費級產品與工業級產品,消費級產品涵蓋了內接式固態硬碟、外接式硬碟、記憶體模組、記憶卡、USB隨身碟、行動周邊,以及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工業級產品則持續拿到了大量訂單。 今年2024年,不負眾望的,在AI狂潮之下,十銓也進入了AI市場。 這次,在COMPUTEX 2024,展示出了最新的Ai系列記憶體模組,延伸本來的創作者系列,發展出CLASSIC Ai、EXPERT Ai與MASTER Ai系列記憶體模組、SSD,正式全面供應AI電腦的記憶體升級解決方案。 記憶體大廠十銓科技TEAMGROUP,針對消費級市場,推出了PCIe Gen4 x4規格的全新的MP44家族固態硬碟,這個系列全部都是訴求高效能低門檻,強調高性價比,用的是DRAMLess技術,沒有採用快取記憶體的方式,共推出有入門級MP44L系列(PHISON PS5021-E21,單面打件,M.2 2280),小尺寸MP44S系列(PHISON PS5021-E21,單面打件,M.2 2230)、高效能MP44系列(MAXIO MAP1602-C,雙面打件,M.2 2280)。 其中,MP44L系列,是5,000MB/s俱樂部M.2 2280 SSD產品,推出250GB~2TB容量,MP44S系列,是5,000MB/s俱樂部M.2 2230 SSD產品,推出1TB~2TB容量,至於MP44系列,是7,400MB/s俱樂部M.2 2280 SSD產品,推出512GB~8TB容量。MP44家族系列的到來,可以說滿足了消費性市場低、中、高階用戶的需求。 十銓是一家台灣上市的記憶體大廠,主要產品包括了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記憶卡、隨身碟、行動周邊與工業解決方案。十銓也切入了目前相當夯的電競、創作者市場,分別推出了電競品牌則是T-FORCE系列,創作者品牌則是T-CREATE系列,是一家專精於儲存的記憶體業者。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系列,這是一款主流級PCIe Gen4 SSD系列,是目前最夯的5,000MB/s俱樂部產品。採用了群聯電子Phison PS5021-E21解決方案,擁有優異的性能表現,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5,0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4,500MB/s。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尺寸為80.0 mm x 22 mm x 2.25 mm,用的是超薄的石墨烯鋁箔散熱標籤貼,具備優異的散熱性能,能確保固態硬碟工作的穩定性。 整體的設計,採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1-E21控制器,用的是DRAM Less技術,並透過主記憶體緩衝做Buffer的加速,具備相當不錯的性能。 這一款固態硬碟,用的是單面打件的設計,用的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不但能適用於桌機使用,筆電也安裝擴充升級。 快閃記憶體的部份,用的是無標示品牌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共推出有250GB、500GB、1TB與2TB版本。 連續讀寫速度的話25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4,650MB/s,寫入速度:1,900MB/s。50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000MB/s,寫入速度:2,500MB/s。1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000MB/s,寫入速度:4,500MB/s。2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4,800MB/s,寫入速度:4,400MB/s。耐用度的話,250GB版本,寫入壽命為200 TBW,500GB版本,寫入壽命為300 TBW,1TB版本,寫入壽命為600 TBW,2TB版本為1,200TBW。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十銓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系列1TB版本,接下來實際開箱給大家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十銓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系列1TB。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我們採用桌機測試,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系列1TB(PCIe 4.0 x4,TM8FPK001T0C101)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JA System Test、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IDA64 Extreme與3D 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021.97 MB/s,寫入速度:4848.61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034.74 MB/s,寫入速度:4848.33 MB/s,Mix速度:4479.75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2,592.40。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3832MB/SEC,寫入速度:4534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096.89 MB/s,寫入速度:4490.42 MB/s,總分達到了8,854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874.667 MB/Sec,寫入速度:5067.277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4579.8 MB/s,SLC快取容量第一段約是總容量的25%左右,第二段約是總容量的3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2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1863.3 MB/s。 緊接著,我們針對這款SSD進行工作溫度、散熱方案與穩定性測試。 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 1TB固態硬碟的話,根據原廠的資料,工作用電為3.3V 2.5A,功耗為8.25W。 我們在辦公室溫度24 °C的環境下,在裸測架上面,以PCIe 4.0 x4模式將SSD進行測試,剛開機還沒開始進行讀寫的溫度在38 °C。採用了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軟體進行燒機測試,工作了一小段時間之後,溫度就來到58 °C左右,激烈讀寫,工作溫度來到63 °C,以這樣的溫度來說是不會有掉速、不穩的狀況。 緊接著,我們加裝了華擎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主機板,原廠設計針對PCIe 4.0 x4 SSD的主機板SSD散熱片。一樣採用了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軟體,進行燒機測試,工作了一小段時間之後,溫度就來到41 °C左右,激烈讀寫,工作溫度很快就來到45 °C。 整個測試結果,我們發現這款SSD在一般室溫環境之下,不需要額外安裝散熱片就能正常工作,不會出現溫度過高掉速(就算不加裝主機板散熱片一樣是可以正常工作)。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 1TB,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速度很快,而且寫入的SLC快取沒有一次掉到底,而是分成了兩個階段,而且遊戲測試的表現也不錯。 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系列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512GB市價:台幣 1,249元 (1)1TB市價: 台幣 1,799元 (2)2TB市價: 台幣 3,499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TEAMGROUP MP44L M.2 PCIe 4.0 SSD 1TB固態硬碟,看到了物超所值的產品,性能也到了5,000MB/s俱樂部,加上石墨烯鋁箔散熱標籤貼強化散熱。整體來說,這是一款5,000MB/s俱樂部高性價比固態硬碟,值得玩家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十銓科技 官方網站: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rlo Video Doorbell實測開箱(AVD4001-100APS),第二代2K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評測!
隨著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慧辦公室(Smart Office)的興起,傳統門鈴的創新也受到了重視,加上智慧安全(Smart Security)的考量,智慧視訊門鈴(Smart Video Doorbell)因應而生,正式成為了家戶門口、辦公室門口的「看門利器」。 智慧裝置大廠arlo也看到了商機,先前就推出了arlo Essential Wired Video Doorbell第一代視訊門鈴(AVD2001B-100APS)獲得好評,這次則推出了更強大的arlo Video Doorbell(AVD4001-100APS)第二代2K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要讓大家體驗全新數位門口管家時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若對arlo產品還不熟悉的,建議在看開箱評測篇之前,先看 ----------------- ----------------- 說到智慧家庭(Smart Home)與智慧安全(Smart Security),你一定不能不認識NETGEAR子公司,無線Wi-Fi智慧家庭攝影機大廠arlo。arlo,原本是NETGEAR旗下產品線,2014年正式推出,2018年獨立成子公司。 Arlo Technologies, Inc.創立於2018年2月6日,2018年8月份於紐約證券交易所IPO,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San Jose,California,United States),為網通大廠NETGEAR旗下子公司,硬體產品主要產品為智慧家庭設備,雲端服務則是提供了,並提供了雲端錄影與AI影像辨識功能。 根據Arlo官方公布,截至2022年1月份,其設備出貨量為2,160萬台,擁有 582 萬個註冊帳戶,並擁有877,000個付費帳戶。目前雇用員工,共有343人。自2018年IPO以來,Arlo的股價波動並不算大,目前公司市值為1,204,062,885美元(12.04億美元)。 Arlo產品線的話,全部都是圍繞著雲端無線Wi-Fi發展,硬體產品目前共有Camera(攝影機)、Doorbells(智慧門鈴)、Floodlight Camera(泛光燈攝影機)與Security System(安全系統),並推出有多種周邊產品,包括太陽能供電周邊、充電電池、電源充電線、磁性壁掛支架等產品。 Arlo不是靠販售硬體獲利,採用破壞式創新,採用了訂閱制商業模式。透過線上訂閱,來取得雲端服務,提供專業的搭配即時監控、錄影,傳輸儲存影音,將影片錄影到雲端硬碟,提供最高4K錄影,AI影像辨識,手機App遠端監控,即時雙向語音溝通,並具備大聲量警報器等功能。可以說,Arlo提供的不是只有硬體,不但具備了錄影、監控功能,還加入了AI辨識,提供了更進階的安全防護的保全功能。 arlo Video Doorbell(視訊門鈴)產品線的話,目前發展到第二代2K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產品(AVD4001-100APS),解析度升級到了2K水準,並擁有180度超廣角鏡頭,可以捕捉到門外訪客的全身影像,甚至是放在地上的包裹都一覽無遺! 這一款產品,不僅支援影像與聲音動態偵測,有人按鈴便會手機來電通知,並且支援與家門前的訪客即時通話,緊急狀況還可以發出大聲量警報。更重要的,這不只是門鈴,還是高解析度監視器,支援2K即時影像,以及監視器錄影功能。同時,能勝任惡劣天氣與嚴苛環境,無論是下雨、豔陽,還具備了防風防塵,高低溫的環境,都可以確保正常工作。 同時,支援了AI辨識能力,對針對動物、人員、車輛與包裹進行分辨,讓用戶可以快速掌握即時動態,並自動錄下每一個動態影片,以2K高解析度影像錄影,記錄保全門口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arlo Essential Camera第二代產品全面上市 arlo Video Doorbell第二代2K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AVD4001-100APS) 有何厲害的地方,來看看原廠的介紹吧! 這一款視訊門鈴,可以直接安裝在門板上面。無論是室內的木門,或者是室外的鐵門,都可以透過電鑽挖孔,再打入壁虎,使用螺絲來安裝固定。 這邊,比較不建議直接安裝在門板上,主要是因為門板鑽孔後,將無法復原。 牆壁安裝的話,會是最好的方式。比起安裝在門板上面,日後若要搬家的話,只要將牆壁重新補土、粉刷,不需要更換門板,就可以煥然一新! 此外,牆壁安裝也可以做隱藏式供電,使用埋入型USB變壓器,就能將USB Type-C變壓器安裝在牆壁內,日後就不需要再拆下充電。 傳統電鈴有非常多種形式,包括AC 110V、AC 220V直接供電、DC12V、DC 24V供電與電池供電無線傳輸響鈴多種規格,若要使用現有門鈴的配線,必須要搭配電壓介於8V~24V的DC電源。 安裝電鈴時,千萬別以為都是DC低電壓,也有可能是AC 110V、AC220V交流電源版本,不小心被電到會很痛!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rlo Video Doorbell,看到了這款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的威力,這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最強的視訊門鈴,擁有2K畫質,加上Arlo Secure App簡單易用,搭配原廠訂閱制服務,提供的錄影、監控功能堪比AI保全系統,提供強大的智慧安全功能,還擁有了AI動作偵測,能針對動物、人員、車輛與包裹進行分辨,快遞、貨運送貨來也能處理,實在是相當得強大。 Arlo提供了安全計畫(Security Plan)服務,此服務為訂閱制,英文叫做Arlo Secure。 arlo Essential系列雲端無線Wi-Fi攝影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arlo Essential Indoor Camera(室內版,VMC3060-100APS):台幣3,180元 (2)arlo Essential Outoor Camera(室外版,VMC3050-100NAS):台幣3,880元 (3)arlo Essential XL Wireless Security Camera(電池加大版,VMC3052-100NAS): *目前這一款,台灣還不會引進 (4)arlo Video Doorbell(視訊門鈴,AVD4001-100NAS):台幣4,880~5,180元 (1)Arlo Smart Premier Multi Camera台灣方案:台幣3,549元/年(最高2K解析度,最高管理5攝影機) (1)arlo Essential Indoor Camera(室內版,VMC3060-100APS)x2組+Arlo Smart Premier Multi Camera台灣方案:台幣9,990元 (2)arlo Essential Outoor Camera(室外版,VMC3050-100NAS)x1組+Arlo Smart Premier Multi Camera台灣方案:台幣6,990元 (3)arlo Video Doorbell(視訊門鈴,AVD4001-100NAS)x1組+Arlo Smart Premier Multi Camera台灣方案:台幣8,390元 (1)arlo Essential Indoor Camera(室內版,VMC3060-100APS) (2)arlo Essential Outoor Camera(室外版,VMC3050-100NAS) (3)arlo Video Doorbell(視訊門鈴,AVD4001-100NAS) (1)Arlo Smart Premier Multi Camera台灣方案 (1)arlo Essential Indoor Camera(室內版,VMC3060-100APS) (2)arlo Essential Outoor Camera(室外版,VMC3050-100NAS) (3)arlo Video Doorbell(視訊門鈴,AVD4001-100NAS)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rlo Essential Camera、Video Doorbell第二代2K雲端無線Wi-Fi攝影機、視訊門鈴,看到了arlo的用心,打造出一款近乎完美的雲端無線Wi-Fi攝影機、視訊門鈴。 整體來說,這次arlo Essential Camera、Video Doorbell新產品,不但內外兼具,擁有高質感的外表,內在也相當強大,具備2K畫質,Arlo Secure App簡單易用,搭配原廠訂閱制服務,可以輕鬆實現智慧安全,也讓智慧家庭不再遙不可及,值得玩家與專業用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Arlo Technologies, Inc.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瀚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722-7559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商用AP/交換器/IIoT/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交換器/網路卡/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更多的【PCDIY! 八卦】:
-
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實測開箱,「5,000MB/s俱樂部」PCIe Gen4 x4主流級固態硬碟!
目前要採購SSD的話,若是要選擇系出名門,大廠的品牌保證,又要PCIe Gen4 SSD主流規格,還要價格平實的話。那麼儲存設備大廠Western Digital,應該是不錯的選擇。Western Digital目前在SSD的品項有相當多的品牌,其中性能最好的就是黑標WD_BLACK品牌,主流機種則是SN770,總共推出了250GB、500GB、1TB與2TB產品。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這款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Western Digital從最早的HDD發展到後來的SSD,從過去上一個世代的儲存媒體,發展到這一個世代最新的儲存架構,是一家歷史悠久遠近馳名的儲存大廠。 Western Digital以簡單的五個顏色定位不同的儲存產品,讓消費者容易辨別與使用。分別是為電競而生的WD_BLACK、針對一般PC玩家利器的WD Blue、為NAS專用WD Red、為企業資料中心專用WD Gold、為監控專用WD Purple,而近期針對創作者與專業用戶,更推出SanDisk Professional!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黑標WD_BLACK,目前的主力機種SN770,這是一款主流級PCIe Gen4 SSD,也是5,000MB/s俱樂部產品。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的話,不但採用了自家SanDisk解決方案,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都是自家的產品,擁有最佳的相容性與穩定性,而且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5,15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4,850MB/s。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尺寸為80.0 mm x 22 mm x 4 mm,提供的是無散熱片版本,並採用黑色紙盒包裝。 整體的設計,採用的是Western Digital自家SanDisk 20-82-10082-A1控制器,用的是DRAM Less技術,採用的是主記憶體緩衝做Buffer的加速方式。 這一款SSD用的是單面打件的設計,SanDisk自家封裝的3D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的部份,用的是SanDisk自家3D NAND快閃記憶體,共推出有250GB、500GB、1TB與2TB版本。 連續讀寫速度的話25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4,000MB/s,寫入速度:2,000MB/s。50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000MB/s,寫入速度:4,000MB/s。1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寫入速度:4,900MB/s。2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寫入速度:4,850MB/s。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版本,接下來實際開箱給大家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我們採用桌機測試,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PCIe 4.0 x4,WDS100T3X0E)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JA System Test、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IDA64 Extreme與3D 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20.98 MB/s,寫入速度:4989.47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19.44 MB/s,寫入速度:4995.77 MB/s,Mix速度:4753.39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4,117.86。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4383MB/SEC,寫入速度:4485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527.45 MB/s,寫入速度:4422.48 MB/s,總分達到了7,822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056.020 MB/Sec,寫入速度:4861.305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4602.5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8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20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3951.8 MB/s。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Western Digital黑標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發現這款固態硬碟不僅速度很快,而且寫入的SLC快取比例很高,能一直維持很高的寫入速度,可以說表現非常優異。 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770 NVMe SSD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得到。 (1)500GB:1,590~1,700元 (2)1TB:2,490~2,550元 (3)2TB:4,480~4,4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770 NVMe SSD 1TB,看到了Western Digital的用心,全方位該有的都有。不但效能表現超群,價格也在消費者能接受範圍,還提供了超強的軟體。整體來說,無疑的這是一款5,000MB/s俱樂部PCIe Gen4主流級優質SSD,是玩家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威剛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平價大容量超頻記憶體模組閃耀登場!
現在要買新電腦,組裝新桌機,或者是升級舊電腦,DDR4肯定是最超值選擇! 電腦記憶體模組的採購,品牌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大廠才是王道!要價格便宜,又要有大容量,要有美型外觀,還要有酷炫燈效,具備Intel XMP超頻支援,以及主機板廠QVL認證,品牌終身的有限保固,那麼來自台灣,記憶體大廠威剛的XPG SPECTRIX D35G系列,會是「平價大容量」的優質選擇。 XPG SPECTRIX D35G系列,提供黑色與白色外觀兩種版本,擁有DDR4-3200/3600兩種速度,單條8GB、16GB、32GB三種版本(2件裝16GB、32GB、64GB套裝三種版本),時序CL16、18兩種版本,具備無燈效(GAMMIX D35系列)與RGB燈效(SPECTRIX D35G系列)兩種版本,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威剛(ADATA)創立於2001年,由董事長陳立白所創立,迄今已經走過23個年頭,邁向第24年。威剛在玩家圈、電競圈一直受到歡迎與愛戴,品牌經營得相當不錯,在全世界都有不錯的銷售量。威剛的話,是由記憶體模組起家,發展到固態硬碟,記憶卡、行動電源、線材、PC周邊,後來發展到電競領域,推出包括電競記憶體、固態硬碟產品,進軍電腦零組件產品,包含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鍵盤、滑鼠與筆記型電腦,還推出了電競口香糖,至今成為了電競市場領導品牌。 威剛是我們台灣之光,研發中心與全球營運據點,則是在台北中和。威剛不只著眼於消費級產品,也發展工業級記憶體模組,能滿足嚴苛環境的不停機運作。威剛採多角化營運模式,廣泛的業外投資,包括LED領域事業有成,銷售有LED燈泡與燈管。近幾年則進入了馬達領域,推出了軸流高速馬達、氣冷式馬達、水冷式馬達與馬達控制器。威剛還獲得了台灣運彩發行經營權,目前已經取得了第3屆發行權,帶動台灣更多的運動風氣,在運動彩券市場持續發光發熱。 威剛,目前全球員工達到660人,資本額為25億3仟萬元,2023年合併營收為336.85億元,毛利率達到16.8%,營業利益達到了17.75億元,營業利益率達到5.27%,稅後淨利達到了14.09億元,實現每股盈餘5.21元,算是在記憶體領域,以及電競市場中的優質生! 這次要介紹的,則是威剛XPG LANCER BLADE RGB系列電競超頻記憶體模組,則是威剛最新DDR5產品線,除了外表擁有高顏值,內在更是蘊藏強大實力,是一款內外兼具的超頻記憶體模組。 隨著記憶體推陳出新,在Intel推動12代Core處理器之後,發展到DDR5記憶體的支援,推出了Intel H610、B660、Z690晶片組,主機板同時支援了DDR4、DDR5記憶體支援,接著再推出了12代Core處理器,又推出了B760、H770、Z790晶片組,主機板一樣支援DDR4、DDR5記憶體。緊接著,AMD推出了7000系列處理器之後,一樣發展到了DDR5記憶體世代,只不過AMD新平台只支援了DDR5記憶體,但AMD仍持續發售5000系列處理器,用雙平台來持續發展對於DDR4記憶體支援。 在DDR5記憶體推出之後,由於DDR5速度高人一等,由DDR5-4800起跳,價格自然就貴上了一些。更高速版本,從DDR5-5200/5600起跳,還有更快的DDR5-6000/6200/6400/6600/6800,高速版DDR5-7000/7200/7400/7600/7800/8000,持續往更高速邁進。 然而,就在DDR5持續往更高速邁進同時,DDR4記憶體也往平價化邁進。 在今年2023年初,終於來到了甜蜜入手點,DDR4記憶體價格來到了新低,沒有Intel XMP支援原生DDR4-3200 32GB記憶體模組,無燈效版本價格來到了1,499元。比較好的有Intel XMP支援,無燈效版本,DDR4-3200/3600 32GB記憶體模組,價格也不到2,000元。即便是有燈效版本,價格也僅到2,000元左右。 等於是DDR4-3200/3600 64GB套裝,價格已經來到了不到4,000元。玩家可以輕鬆入手,把新電腦記憶體攻頂,或者升級舊電腦,記憶體容量直上64GB(32GBx2=64GB)、128GB(32GBx4=128GB),可以說「平價大容量記憶體」時代全面來臨了! 威剛目前在記憶體模組領域,推出有ADATA與XPG品牌產品,XPG品牌DDR4記憶體模組產品的話,目前有GAMMIX(無燈效)與SPECTRIX(RGB炫光)兩大系列。 ● D10系列:DDR4-3200~3600,CL16~18 ● D20系列:DDR4-3200~4133,CL16~19 ● D30系列:DDR4-3200~3600,CL16~18 ● D35系列:DDR4-3200~3600,CL16~18 *目前主推平價大容量版本,64GB套裝。讓用戶可以輕鬆直上大容量,實現64GB(32GBx2=64GB)、128GB(32GBx4=128GB) ● D45系列:DDR4-3200~3600,CL16~18 ● D35G系列:DDR4-3200~3600,CL16~18 *目前主推平價大容量版本,64GB套裝。讓用戶可以輕鬆直上大容量,實現64GB(32GBx2=64GB)、128GB(32GBx4=128GB) ● D41系列:DDR4-3200、3600,CL16 ● D45G系列:DDR4-3600~4400,CL16~19 ● D50系列:DDR4-3200~4133,CL16~19 ● D50 ROG版系列:DDR4-3600,CL17 ● D50吹雪:DDR4-3600,CL18 ● D60G系列:DDR4-3200~3600,CL16~17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XPG SPECTRIX D35G系列,提供黑色與白色外觀兩種版本,擁有DDR4-3200/3600兩種速度,單條8GB、16GB、32GB三種版本(2件裝16GB、32GB、64GB套裝三種版本),時序CL16、18兩種版本,具備無燈效(GAMMIX D35系列)與RGB燈效(SPECTRIX D35G系列)兩種版本。 XPG SPECTRIX D35G系列,採用的則是SK-Hynix(海力士)記憶體顆粒,經過嚴選顆粒與Sorting,擁有不錯的穩定性與相容性。這個系列擁有DDR4-3200/3600兩種速度,時序CL16、18兩種版本。 記憶體規格的話,這個系列目前則推出了DDR4-3200/3600速度版本,容量則推出了單條8GB、16GB、32GB三種版本(2件裝16GB、32GB、64GB套裝三種版本),顏色則有黑色與白色散熱片版本,皆為RGB炫彩版本,且全部支援Intel XMP。 XPG SPECTRIX D35G系列在用料上相當紮實,除了嚴選記憶體顆粒之外,提供炫光部分的RGB LED燈粒。外觀採用低調高雅設計,採用矮版散熱片,搭配三角形造型外觀,散熱片擁有強化散熱能力,可以確保超頻運作下的穩定性,具備很好的耐用性。 這款記憶體模組擁有RGB燈校,可以與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 2.0、微星Mystic Light Sync與華擎POLYCHROME SYNC燈效軟體相容,能搭配全景機殼內有硬體配備與外部電競周邊同步RGB燈效。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產品型號為AX4U360032G18I-DTBKD35G,為2條32GB容量記憶體模組組合而成。外觀本體主要為黑色,質感相當不錯。 為了瞭解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套裝的戰鬥力,我們使用了華擎ASRock Z790 Pro RS/D4主機板,搭配Intel Core i5-12600K處理器進行實測,以了解這款記憶體模組的性能與超頻能力。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Core i5-12600K(Intel第十二代,10核心16執行緒) 主機板:華擎ASRock Z790 Pro RS/D4(Intel Z790晶片組)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硬碟: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全漢FSP Hydro PTM X PRO 1200W白金認證ATX 3.0全模電源(80 PLUS白金牌認證全模組,HPT3-1200M) 測試記憶體:威剛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AX4U360032G18I-DTBKD35G) 使用AIDA64 Extreme進行效能實測,版本為6.85.6300(不同版本不能互相比較)。並依照不同的記憶體時脈進行測試,我們可以得知相容性、穩定度與性能測試的數據與結果,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經過簡單的加電壓測試,這款記憶體模組超頻能跑到DDR4-4000。更上去的話,即便加電壓已經跑不上去,但已經比官方標示規格多跑了2級 這次,我們實測的結果,可以發現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除了具備DDR4-3600 XMP設定 ,還可以輕鬆超頻,編輯手上拿到的這組,可以輕鬆一鍵超頻至DDR4-3800。 在DDR4-2133速率之下,AIDA Extreme的,記憶體讀取速度(Read):31,445 MB/s,記憶體寫入速度(Write):30,736 MB/s,記憶體複製速度(Copy):33,976 MB/s,記憶體延遲時間(Latency):91.5 ns。 到了XMP DDR4-3600速率之下,讀取速度(Read):50,760 MB/s,記憶體寫入速度(Write):51,915 MB/s,記憶體複製速度(Copy):49,919 MB/s,記憶體延遲時間(Latency):66.5 ns,性能增加不少。 加電壓跑到DDR4-4000速率之下,,讀取速度(Read):55,555 MB/s,記憶體寫入速度(Write):56,347 MB/s,記憶體複製速度(Copy):46,141 MB/s,記憶體延遲時間(Latency):71.2 ns,跑得更快。 這款記憶體模組,雖然為DDR4-3600的記憶體,但也具備了比標示更快DDR4-4000的微幅超頻實力! XPG SPECTRIX D35G系列(RGB燈效)與GAMMIX D35系列(無燈效)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DDR4-3200 CL16 黑:3,699~3,888元 DDR4-3200 CL16 白:3,699~3,888元 DDR4-3600 CL18 黑:3,899~4,088元 DDR4-3600 CL18 白:3,899~4,088元 DDR4-3200 CL16 黑:3,999~4,199元 DDR4-3200 CL16 白:3,999~4,199元 DDR4-3600 CL18 黑:4,199~4,399元 DDR4-3600 CL18 白:4,199~4,399元 *價格差300元就能擁有RGB燈效,小編會建議選用XPG SPECTRIX D35G系列(RGB燈效)版本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XPG SPECTRIX D35G DDR4-3600 64GB套裝(32GBx2),看到了威剛在平價大容量記憶體模組的用心,不僅第一家推出這樣DDR4高速大容量產品,而且以實在價格販售,並大量供貨,讓玩家可以享受「平價大容量」,而且在威剛用心的調校之下,擁有不錯的超頻性能與穩定強效的表現,展現出台灣之光記憶體大廠的實力。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史上最強平價大容量超頻記憶體模組,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ADATA - XPG -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09-30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Intel Xeon w9-3475X實測開箱,勇猛強悍36核心7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閃耀登場!
現在,要打造最強的AI PC,那很肯定的,需要強大的AI PC平台才行! 要組裝最強大的AI PC,加速AI人工智慧的Training(訓練)與Inference(推論)工作,這時候,Intel W790平台與AMD TRX50、WRX 90平台,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Intel最強的Sapphire Rapids處理器,具備強大的AI運算擴充能力,搭配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使用 Xeon W-2400系列與Xeon W-3400系列,搭配絕強至猛Intel W790主機板,提供具備極速DDR5 OC R-DIMM八記憶體通道支援,記憶體容量可以擴充到最大2TB,並且具備了6條PCIe 5.0 x16擴充槽,支援標準能安裝4張雙插槽顯示卡、加速卡,使用機殼延伸擴充槽使用方式,則可以安裝更多張加速卡。能安裝現在最強的NVIDIA AI加速卡NVIDIA A100 80GB或H100 80GB,或者是即將發表的NVIDIA H200 141GB加速卡。並擁有PCIe Gen 5 SSD M.2擴充槽,具備強大擴充能力,能讓玩家、發燒友與專業用戶打造超強AI PC高階桌機、工作站。 今天,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Intel Xeon W-3400系列,高階的36核心72執行緒Xeon w9-3475X處理器,擁有直接打敗現階段所有個人CPU性能,超越Intel最強個人電腦CPU的第14代Core i9-14900K/KF、14900KS戰鬥力,也能打敗AMD最強個人電腦CPU的Ryzen 9 7950X、7950X3D,就連記憶體的最大擴充容量、速度都遠遠超越個人電腦CPU平台,PCIe 5.0 x16擴充槽最高也擁有6組,也具備PCIe Gen 5 SSD M.2支援,更具備了優異超頻能力,最高可以將運算性能再提昇50%,超頻後戰鬥力無比強勁。 36核心72執行緒Xeon w9-3475X處理器有多強?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Intel與AMD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原本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到伺服器市場,打到HEDT高階桌機市場,再拼到工作站市場,每個領域都有對應的CPU與主機板晶片組。圍繞著CPU的戰爭,整個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Intel個人電腦最強的,是Core i9-14900K/KF,這是一款24核心32執行緒的大小核LGA1700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Intel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Xeon w7-2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24核心48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Intel在工作站最強的,是Xeon w9-3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56核心112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對應的是W790晶片組主機板。 台灣市售高階處理器,則是36核心72執行緒Xeon w9-3475X處理器,最頂級的,則是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處理器 AMD個人電腦最強的,是Ryzen 9 7950X3D,這是一款16核心32執行緒的大核AM5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AMD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這是一款64核心128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AMD在工作站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這是一款96核心192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對應的是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 ●Xeon w5-2455X(12核24緒):美金1,049元(折合台幣32,744元) ●Xeon w5-2465X(16核32緒):美金1,399元(折合台幣43,669元) ●Xeon w7-2475X(20核40緒):美金1,799元(折合台幣56,155元) ●Xeon w7-2495X(24核48緒):美金2,199元(折合台幣68,641元) ●Xeon w7-3435X(16核32緒):美金1,599元(折合台幣49,912元) ●Xeon w7-3465X(28核56緒):美金2,899元(折合台幣90,492元) ●Xeon w9-3475X(36核72緒):美金3,749元(折合台幣117,025元) ●Xeon w9-3495X(56核112緒):美金5,889元(折合台幣183,825元) 這次,已經確定的,包含Intel與AMD,新一代的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平台,硬體架構全面升級,進入了次世代架構。 這一個世代的產品,比起上一代產品,無論是性能與擴充性能都進步相當多。 這次,Intel與AMD,全面升級進入DDR5時代,個人電腦用的是比較便宜的DDR5 U-DIMM,伺服器用的是DDR5 R-DIMM,會以DDR5-4800、5200版本為主,最新則升級到了DDR5-5600。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用的則是支援超頻的DDR5 OC R-DIMM。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和W790晶片組主機板,因為比較早開發,僅支援到了DDR5-6400、6800 OC R-DIMM,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到了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和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的時候,已經開發到DDR5-7200、7600、7800、8000 OC R-DIMM,速度更快,一樣也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全面引進了PCIe 5.0 x16匯流排。 Intel在PCIe 5.0 Lane數的話,Xeon W-2400擁有64條PCIe 5.0 Lane,Xeon W-3400擁有112條PCIe 5.0 Lane,兩者對應不同的W790晶片組主機板的話,則會有不一樣的PCIe 5.0 x16匯流排的擴充限制。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也全面支援了PCIe Gen5 SSD。 依照主機板業者不同的設計,則會有不一樣的M.2設計,大部分是以支援PCIe Gen4 SSD為主,也有提供了PCIe Gen5 SSD版本。 由於LGA4677插槽的特殊,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與主機板,必須搭配專用超大型空冷散熱器、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TDP電源設計功耗為350W,產生相當高的廢熱,若要超頻使用的話,目前則需要搭配至少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目前,LGA4677腳位CPU空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rctic、Noctua(貓頭鷹)、SilverStone(銀欣)。 目前,LGA4677腳位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lphacool、Bykski、Cooler Master(酷碼科技)、Enermax(保銳安耐美)、SilverStone(銀欣)、JILUNHANFENG(极伦寒峰)。 這邊,拿到的是Intel Xeon w9-3475X處理器散裝版,為市售正式版。目前,市場上零售版本,為盒裝版。 這邊使用的,是SilverStone(銀欣)的 空冷散熱器。 這邊,我們做一個簡易的安裝說明。 這邊使用的,是Enermax(保銳安耐美)的 。 這次,我們使用Intel Xeon w9-3475x處理器,進行了CPU-Z檢測,接著進行CINBENCH R23、Corona 1.3 Benchmark、Geekbench 5、Geekbench 6、V-Ray、Brender、HWiNFO64、AIDA64、CoreTemp,我們可以得到這款工作站平台戰鬥力的數據。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Xeon w9-3475x(36核心/72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保銳安耐美 幻彩銳龍 LIQTECH TR4 II 360 ARGB 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360mm規格,120mm x3) 主機板:華碩ASUS Pro WS W790E-SAGE SE(Intel W79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16GB x8)套裝R-DIMM記憶體(KF560R32RBK4-64 x2,八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英偉達NVIDIA GeForce RTX 3050(8GB GDDR6) 硬碟機:威剛XPG GAMMIX S50 Lite 1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英特爾Intel Xeon w9-3475X,看到了36核心72執行緒的真正戰鬥力,能直接超越Intel最強個人電腦CPU的第14代Core i9-14900K/KF、14900KS戰鬥力,也能打敗AMD最強個人電腦CPU的Ryzen 9 7950X、7950X3D,戰鬥力不同凡響。 Intel Xeon w9-3475X處理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賣了!Xeon w7-2495X報價:台幣6.12萬元(超過6萬元),Xeon w9-3475X(36核72緒):128,500元,Xeon w9-3495X報價:台幣20萬元 ●Xeon w5-2455X(12核24緒):35,800元(盒裝版) ●Xeon w5-2465X(16核32緒):47,900元(盒裝版) ●Xeon w7-2475X(20核40緒):55,500元(盒裝版) ●Xeon w7-2495X(24核48緒):61,200元(盒裝版) ●Xeon w7-3435X(16核32緒):76,200元(盒裝版) ●Xeon w7-3465X(28核56緒):100,500元(盒裝版) ●Xeon w9-3475X(36核72緒):128,500元(盒裝版) ●Xeon w9-3495X(56核112緒):預計200,000元(盒裝版) 經銷商名稱:原價屋新現代PC館 經銷商電話:02-2397-2669 # 190 經銷商網址: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33號(台北市八德商圈/光華商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英特爾Intel Xeon w9-3475X處理器,看到了Intel的全效能級P核心的戰鬥力,36核心72執行緒的實力不同凡響! 整體來說,Intel Xeon w9-3475X適合用來組裝強大的AI PC,擁有強大戰鬥力與擴充能力,適合加速AI人工智慧的Training(訓練)與Inference(推論)工作,值得玩家、發燒友或專業用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Intel - 美商英特爾亞太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6622-0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GIGABYTE TRX50 AERO D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6+8+4共28相供電」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高階桌機次世代主機板!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AMD的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終於來了! 這次不但擁有更強大的CPU,核心數增加到最高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還引進了次世代架構,包括了DDR5、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以及10GbE有線網路與Wi-Fi 7無線網路,確立了世代交替。AMD新平台的處理器,研發代號叫做Genoa,正式的名稱就做第四代EPYC 9004處理器,採用的是Socket SP6腳位。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的版本,研發代號叫做StormPeak,命名為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採用的是Socket SP6腳位。HEDT高階桌機規劃採用TRX50晶片組主機板,工作站規劃採用WRX90晶片組主機板。這次,則有個重大改變,AMD合併兩種平台CPU,讓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都能支援全系列Ryzen TR 7000與Ryzen T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 Ryzen Threadripper 7000最高階為7980X,擁有64核心128執行緒戰鬥力,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最高階為7995WX,擁有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技嘉所設計研發,針對創作者與AI的GIGABYTE TRX50 AERO D主機板,瞧瞧這款次世代戰神主機板吧! ----------------- ----------------- 這一款TRX50主機板有多強,CPU部分的話,若是搭配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的話,擁有Intel Core i9-13900K/14900K、AMD Ryzen 9 7950X/7950X3D約3倍戰鬥力。 TRX50晶片組主機板的部份,雖然只有1DPC,提供有4記憶體通道支援,支援DDR5 R-DIMM的話,可以對應單條256GB記憶體,最大記憶體容量可以擴充到1TB。 Intel 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或AMD 600系列主機板,提供雙記憶體通道支援,支援DDR5 U-DIMM,擁有1DPC、2DPC。一般情況下,若要跑高速的話,1DPC會是正常的(插2條記憶體),當要跑2DPC的時候(插4條記憶體),會遇到相容性與速度上不去的問題,也因此基本上只能插2條記憶體跑高速。插2條記憶體的時候,一般的記憶體是單條16GB、32GB,新型非二進制的,可以支援單條24GB、48GB,最新型剛做出的的是單條64GB,也因此記憶體正常情況下1DPC插2條,即便插48GB版本,總共容量也只有96GB,若跑低速的話,2DPC插4條,插48GB版本,才能上到192GB(單條128GB版本,目前仍在試產中,距離正式上市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也因此,TRX50晶片組主機板,輕鬆的就能安裝大容量記憶體,完勝一般消費級個人電腦主機板。 Intel 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或AMD 600系列主機板,提供雙記憶體通道支援。但雙記憶體通道的速度試有瓶頸的,要到DDR5-6600、6800、7000雙記憶體通道左右,記憶體存取速度才能衝上100GB/s。 TRX50晶片組主機板的話,直接支援4記憶體通道,以DDR5-6000 R-DIMM來說,四記憶體通道的話,記憶體存取速度就能衝上160GB/s。 若是搭配WRX90晶片組主機板,直接支援8記憶體通道,以DDR5-6000 R-DIMM來說,四記憶體通道的話,記憶體存取速度就能衝上300GB/s。 看到這裡,玩家可要知道,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TRX50晶片組主機板,可是全方位的強大! 還在煩惱Intel Core i9-13900K/14900K、AMD Ryzen 9 7950X/7950X3D不夠快嗎?光是64核心128執行緒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這邊給你3倍戰鬥力。還在擔心記憶體容量不夠用,無法擴充容量的問題嗎?TRX50支援記憶體更大記憶體容量,這次TRX50可以讓你上到1TB記憶體容量。還在擔心記憶體速度不夠快嗎?TRX50給你四記憶體通道,存取速度四倍快直接攻頂。 針對AMD新推出的HEDT高階桌機平台,技嘉這次也不落人後,推出了TRX50 AERO D主機板。採用的是TRX50晶片組,CPU的部份,對應的是Socket SP6腳位處理器,支援了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包括了7960X、7970X與7980X處理器(4記憶體通道),也能對應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包括了7965WX、7975WX、7985WX與7995WX處理器(8記憶體通道,TRX50只能驅動4記憶體通道)。 與其他業者走的工作站應用路線不同,技嘉鎖定的是創作者與AI市場,以次世代主機板的思維,來打造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主機板。具體有什麼不同呢?工作站設計的話,則會在主機板上面做上5個PCIe x16插槽,HEDT高階桌機設計的話,以創作者與AI來說,只會插上1張顯示卡或工作站繪圖卡,頂多再加上1~2張AI加速卡,會比較偏重於硬碟加速,需要比較多的PCIe Gen 5 SSD擴充。TRX50只有48條PCIe 5.0 Lane,若要提供3組PCIe Gen 5 SSD M.2擴充槽,只能再提供2組PCIe 5.0 x16擴充槽,設計上則需要依照需求來做調整。 TRX50 AERO D正是採用了HEDT高階桌機設計,提供了2組PCIe 5.0 x16擴充槽,搭配1組PCIe 4.0 x16擴充槽,並提供了3組PCIe Gen 5 SSD(x4)M.2插槽,搭配1組PCIe Gen 4 SSD(x4)M.2插槽,讓用戶能擁有強大的高速擴充性。 說到主機板,台灣品牌已經是主機板霸主,全球電腦主機板市場全是台灣品牌的天下!不過,四大主機板廠的話,大部分都為台灣設計,少部分是中國設計。製造的話,大部分皆是以中國製造為主,其中有一家已經轉移到越南製造,碩果僅存還保留台灣製造的,就只有技嘉科技。 目前,技嘉科技的話,高階主機板與伺服器主機板皆為台灣設計製造 Made In Taiwan。這次介紹的TRX50 AERO D,也是台灣製造,生產廠區為台灣桃園市平鎮區的南平廠,Made In Taiwan,為台灣之光HEDT高階桌機主機板!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後面有一個X字樣,代表的是沒有鎖頻,支援超頻的能力。處理器電源設計功耗,TDP為350W。超頻的話,則會需要更多的電力,尤其是CPU核心增加到64核心、96核心,超頻會需要更大的電流與供電。為了滿足用戶超頻的需求,特別設計了16+8+4相位供電,可以充分滿足超頻的供電需求。 主機板用料也下足了功夫,就連PCB電路板的部份,也使用了12層電路板,可以確保訊號的穩定性與完整性。 CPU超頻部分,除了支援基本的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自動超頻,也允許用戶自己調整倍頻來手動超頻,並且提供了Active OC Tuner來手動超頻,並且能針對不同的核心來做控制進行超頻。記憶體部分,DDR5 Auto Booster能啟用自動加速,並且支援Intel XMP或AMD EXPO一鍵超頻功能,也支援手動依照倍頻來做超頻。技嘉最新開發的Low Latency與XMP/ EXPO High Bandwidth功能也在內,可以透過提昇頻率與降低延遲來做加速。記憶體的部份,目前支援OC R-DIMM,原廠規格支援DDR5-4400、4800、5200四記憶體通道,透過技嘉的超頻設計,可以支援到DDR5-5600/6000/6400/6800/7000/7200/7600/7800。 BIOS內建提供了AMD Overclocking功能,引進了更進階的超頻功能,包括了LN2超頻,進階電壓調整,以增加記憶體的性能,可以發揮強大的超頻性能。 TRX50 AERO D採用了次世代主機板架構,包括了記憶體插槽、PCIe 插槽、M.2插槽、電源插槽都做了金屬強化。記憶體模組加入了UD Slot,PCIe插槽用上了PCIe UD Slot X,M.2插槽用上了M.2 Gen 5 M.2 UD Solts。 為了便於用戶拆裝,增加了為PC DIY用戶特別設計的EZ-Latch設計,SSD插槽部分,用上了M.2 EZ-Latch Click與M.2 EZ-Latch Plus,PCIe插槽用上了PCIe EZ-Latch,拆裝的方便性大為加分。 這一款主機板,雖然沒有用上白色或銀色的PCB電路板,卻用上了全銀色的金屬散熱片,搭配黑色面PCB電路板,採用低調素雅的設計,讓整體外觀展現出高顏值。 銀色散熱片,相當適合用於安裝在海景房,用來打造白色系玻璃透測全景主機,可以從玻璃透側展現出高雅質感,展現出現代美學。 主機板提供了4組記憶體插槽,可以安裝4條DDR5 R-DIMM,實現四記憶體通道加速。PCIe插槽的話,提供了2組PCIe 5.0 x16擴充槽,搭配1組PCIe 4.0 x16擴充槽,SSD擴充槽則支援了3組PCIe Gen 5 SSD(x4)M.2插槽,搭配1組PCIe Gen 4 SSD(x4)M.2插槽。主機板也有提供了8個SATA 6Gb/s埠,可以擴充安裝3.5吋大容量硬碟。 背板擴充槽,則提供了3組CPU直連的USB 3.2 Gen 2 10Gb/s Type-A連接埠,1組晶片組串接的USB 3.2 Gen 2 10Gb/s Type-A連接埠,透過USB Hub提供的4組USB 3.2 Gen 1 5Gb/s Type-A連接埠,透過Intel JHL8540晶片提供的2組USB 4.0 40Gb/s Type-C連接埠,還有1組Realtek 2.5GbE與1組Marvell AQtion AQC113C 10GbE有線網路埠,並提供了Wi-Fi 7 2-Stream無線網路,採用的是Qualcomm Wi-Fi 7 QCNCM865無線網路晶片。 作業系統支援的話,目前支援Windows 10與Windows 11,不過若要啟用Win-Fi 7的話,則必須要安裝Windows 11作業系統,才能啟動完整支援。 處理器:美商超微半導體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64核心128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恩傑 NZXT KRAKEN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360mm規格,120mm x3) 主機板:技嘉 TRX50 AERO D(TRX50晶片組) 記憶體:金士頓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64GB(16GBx4)套裝R-DIMM記憶體(KF560R32RBK4-64,四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技嘉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硬碟機:威剛 XPG GAMMIX S50 Lite 1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 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x64 專業版 繁體中文+Windows 11 22H2 x64 工作站專業版 繁體中文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看到了它的真正實力,不僅外觀顏值高,配備高檔,而且加上入許多PC DIY便利設計,是款超級強大的HEDT高階桌機主機板。 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24,990元 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報價: 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報價: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TRX50 AERO D主機板,看到了一張強大的HEDT高階桌機主機板,為了創作者與AI用戶而打造,可以驅動當今最強的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實現64核心128執行緒、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而且擁有次世代硬體支援,提供了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擴充能力,擁有絕強至猛戰鬥力。 整體來說,這是款為創作者與AI而生HEDT高階桌機次世代主機板,適合預算足夠,想要強大效能,值得玩家與創作者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12-4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Intel Xeon w9-3495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重裝上陣!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Intel打造出了最強的倚天劍,要來稱霸天下。與AMD的屠龍寶刀,一絕高下!究竟是倚天劍比較強?還是圖龍寶刀比較猛呢?萬眾矚目,Intel的伺服器的平台終於更新!新的Xeon伺服器處理器,研發代號叫做Sapphire Rapids,正式的名稱就做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最近,則又翻新,推出了研發代號為Emerald Rapids,正式的名稱叫做Intel第五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 針對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的版本,Intel目前的CPU,研發代號叫做Sapphire Rapids-WS,是基於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的改版,處理器的名稱叫做Intel Xeon W-2400與W-3400系列處理器,搭配的是Intel W790晶片組主機板,提供新一代的DDR5 R-DIMM、PCIe 5.0 x16匯流排與PCIe Gen 5 SSD架構,並且支援超頻DDR5 OC R-DIMM,提供四記憶體通道、八記憶體通道的支援能力。 目前Intel Xeon W-2400系列,最強的是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2495X,Intel Xeon W-3400系列的話,最強的是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3495X。 今天,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Intel Xeon W-3400系列,最強的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3495X處理器。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Intel與AMD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原本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到伺服器市場,打到HEDT高階桌機市場,再拼到工作站市場,每個領域都有對應的CPU與主機板晶片組。圍繞著CPU的戰爭,整個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Intel個人電腦最強的,是Core i9-14900K/KF,這是一款24核心32執行緒的大小核LGA1700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Intel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Xeon w7-2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24核心48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Intel在工作站最強的,是Xeon w9-3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56核心112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對應的是W790晶片組主機板。 AMD個人電腦最強的,是Ryzen 9 7950X3D,這是一款16核心32執行緒的大核AM5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AMD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這是一款64核心128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AMD在工作站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這是一款96核心192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對應的是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 ●Xeon w5-2455X(12核24緒):美金1,049元(折合台幣32,744元) ●Xeon w5-2465X(16核32緒):美金1,399元(折合台幣43,669元) ●Xeon w7-2475X(20核40緒):美金1,799元(折合台幣56,155元) ●Xeon w7-2495X(24核48緒):美金2,199元(折合台幣68,641元) ●Xeon w7-3435X(16核32緒):美金1,599元(折合台幣49,912元) ●Xeon w7-3465X(28核56緒):美金2,899元(折合台幣90,492元) ●Xeon w9-3475X(36核72緒):美金3,749元(折合台幣117,025元) ●Xeon w9-3495X(56核112緒):美金5,889元(折合台幣183,825元) 這次,已經確定的,包含Intel與AMD,新一代的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平台,硬體架構全面升級,進入了次世代架構。 這一個世代的產品,比起上一代產品,無論是性能與擴充性能都進步相當多。 這次,Intel與AMD,全面升級進入DDR5時代,個人電腦用的是比較便宜的DDR5 U-DIMM,伺服器用的是DDR5 R-DIMM,會以DDR5-4800、5200版本為主,最新則升級到了DDR5-5600。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用的則是支援超頻的DDR5 OC R-DIMM。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和W790晶片組主機板,因為比較早開發,僅支援到了DDR5-6400、6800 OC R-DIMM,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到了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和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的時候,已經開發到DDR5-7200、7600、7800、8000 OC R-DIMM,速度更快,一樣也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全面引進了PCIe 5.0 x16匯流排。 Intel在PCIe 5.0 Lane數的話,Xeon W-2400擁有64條PCIe 5.0 Lane,Xeon W-3400擁有112條PCIe 5.0 Lane,兩者對應不同的W790晶片組主機板的話,則會有不一樣的PCIe 5.0 x16匯流排的擴充限制。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也全面支援了PCIe Gen5 SSD。 依照主機板業者不同的設計,則會有不一樣的M.2設計,大部分是以支援PCIe Gen4 SSD為主,也有提供了PCIe Gen5 SSD版本。 由於LGA4677插槽的特殊,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與主機板,必須搭配專用超大型空冷散熱器、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TDP電源設計功耗為350W,產生相當高的廢熱,若要超頻使用的話,目前則需要搭配至少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目前,LGA4677腳位CPU空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rctic、Noctua(貓頭鷹)、SilverStone(銀欣)。 目前,LGA4677腳位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lphacool、Bykski、Cooler Master(酷碼科技)、Enermax(保銳安耐美)、SilverStone(銀欣)、JILUNHANFENG(极伦寒峰)。 這邊,拿到的是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散裝版,為市售正式版。目前,市場上零售版本,為盒裝版。 這邊使用的,是SilverStone(銀欣)的 空冷散熱器。 這邊,我們做一個簡易的安裝說明。 這邊使用的,是Enermax(保銳安耐美)的 。 這邊,我們使用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進行了CPU-Z檢測,接著進行CINBENCH R23、Corona 1.3 Benchmark、V-Ray 5.0.20、Brender 3.6.0、Geekbench6、CoreTemp,我們可以得到這款工作站平台戰鬥力的數據。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保銳安耐美 幻彩銳龍 LIQTECH TR4 II 360 ARGB 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360mm規格,120mm x3) 主機板: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Intel W79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16GB x8)套裝R-DIMM記憶體(KF560R32RBK4-64 x2,八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英偉達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硬碟機:威剛XPG GAMMIX S50 Lite 1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繁體中文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英特爾Intel Xeon w9-3495X,看到了56核心112執行緒的真正戰鬥力,不但能滿足玩家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的需求,也擁有強大擴充能力。 Intel Xeon w9-3475X處理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賣了!Xeon w7-2495X報價:台幣6.12萬元(超過6萬元),Xeon w9-3475X(36核72緒):128,500元,Xeon w9-3495X報價:台幣20萬元 ●Xeon w5-2455X(12核24緒):35,800元(盒裝版) ●Xeon w5-2465X(16核32緒):47,900元(盒裝版) ●Xeon w7-2475X(20核40緒):55,500元(盒裝版) ●Xeon w7-2495X(24核48緒):61,200元(盒裝版) ●Xeon w7-3435X(16核32緒):76,200元(盒裝版) ●Xeon w7-3465X(28核56緒):100,500元(盒裝版) ●Xeon w9-3475X(36核72緒):128,500元(盒裝版) ●Xeon w9-3495X(56核112緒):預計200,000元(盒裝版) 經銷商名稱:原價屋新現代PC館 經銷商電話:02-2397-2669 # 190 經銷商網址: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33號(台北市八德商圈/光華商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英特爾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看到了強大Intel次世代HEDT與工作站平台。 整體來說,這是Intel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CPU,次世代架構全面來臨,帶來史上最強戰鬥力與擴充性,值得玩家、創作者或專業用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Intel - 美商英特爾亞太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6622-0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實機測試,物超所值電競顯示器PC DIY動手玩!
好消息:「大跳水!27吋電競螢幕,殺很大!」終於,27吋電競螢幕,價格來到甜蜜入手點!擁有SUPER SPEED IPS平面面板,2K QHD解析度,170HZ超頻更新頻率,超薄邊框,準心輔助戰術功能,原價:5,990元,618購物節 77 折 限時優惠 大跳水:4,618元! 在開箱介紹完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之後,相信玩家們一定很想要進一步認識這款電競螢幕,瞧瞧這款玩遊戲神兵利器的戰鬥力了吧! 前文提到,這一款電競螢幕可以讓玩家克敵致勝,制霸電競戰場。到底是什麼樣的功能,這麼厲害呢? 接下來,就透過我們的PCDIY!實驗室,來檢測這台電競螢幕,看看它的「軟實力」與「硬底子」吧! ----------------- ----------------- 由於技嘉貼心標註:當超頻模式被開啟時,螢幕可能會產生一些畫面異常現象。降低螢幕的更新頻率可能可以減少畫面異常情形。因此,建議玩家除非特別用途,建議使用165Hz就好! 玩家若要求顏色準確的話,要搭配色彩校正器使用。 *這邊,就不提供詳細檢測報告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看到技嘉的用心,特別為玩家開發了平價版27吋2K高更新率電競顯示器,去掉一些高等級的規格,保留一般玩家會需要的功能,而且各方面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實現了花小錢也能買到不錯的電競顯示器。 值得注意的,為了降低成本,這款顯示器,沒有加入10-Bit色彩,沒有HDR,沒有無段式全功能底座,沒有G-SYNC,沒有保證無亮點,規格表上雖然有提到支援100% sRGB色域,但並沒有標示可以對應真實色彩顯示能力。正因如此,才能提供更平實價格,在性價比上面取得最好的平衡點。 當然,玩家若想要更高規格的電競顯示器,技嘉的AORUS系列,還有最新的OLED系列,提供到頂的規格,全滿的功能,唯獨就要更高的預算,一分錢一分貨是不變的道理。 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電競螢幕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技嘉GS27Q:5,990元 ●27吋/SS IPS/Q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迎接618購物節,現正限時優惠中,原價屋到2024/06/23,MOMO到2024/06/26,折扣價約77折左右,只要4,618元 (2)技嘉G27QC:5,488元 ●27吋/VA/QHD/165Hz/1ms/曲面1500R (3)技嘉GS27F:4,688元 ●27吋/SS IPS/F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4)技嘉GS27FC:4,290~4,490元 ●27吋/VA/FHD/180Hz/1ms/曲面1500R (1)技嘉GS27Q: (1)技嘉G27QC: (2)技嘉GS27F: (3)技嘉GS27FC: 技嘉GS27Q/27QC/27F/27FC: 值得注意的,由於目前螢幕面板價格趨於低點,也因此27吋與32吋機種,成本非常接近。也因此,電競螢幕業者,除了27吋機種,也同步推出有32吋機種,而且價格都非常實惠,可以說是平價電競顯示器時代來臨! 技嘉推出的入門電競GS系列電競螢幕,擁有戰術型功能,平面與曲面機種大跳水,價格甜甜價,然而由於27吋2K QHD解析度170Hz機種GS27Q」與「32吋2K QHD解析度170Hz機種GS32Q」價差非常近。 正因27吋與32吋機種價格差不多!也因此,編輯會建議玩家,若空間足夠的話,可以考慮直上32吋機種,玩遊戲的臨場感會更好,爽度也更高!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電競螢幕,看到了技嘉在電競顯示器上面的用心,打造出一款性價比很高的電競顯示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平價版27吋2K高更新率電競顯示器,去掉了一些高階功能,保留了大部分玩家會需要的規格,不僅尺寸達到了27吋,螢幕的大小剛好滿足玩遊戲的基本尺寸需求,最重要的具備了2560x1440@165Hz & 170Hz高解析度與高垂直更新頻率顯示能力,這剛好是玩遊戲最需要的規格,能讓玩家順暢的享受遊戲的超速快感,並且把價格壓在玩家能接受範圍之內,創造了玩遊戲不用花大錢買螢幕,值得玩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12-4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產品開箱,「27吋 170Hz 2K Super Speed IPS」超值型平面電競顯示器!
現在要玩遊戲,買螢幕的話,一定要選擇電競顯示器了!電競螢幕挑選的話,不僅品牌眾多,尺寸、面板、規格難選,甚至就連保固也有很大的差異,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規格強大,穩定性高,耐用度好,還要價格實在,擁有真戰術型電競功能,那很肯定的挑選「GIGABYTE / AORUS 技嘉 電競顯示器」準沒錯! 技嘉近幾年積極投入布局電競顯示器市場,推出有入門、低階、中階、中高階電競GIGABYTE系列,也有高階電競AORUS系列,最新則推出了AORUS OLED系列,可以充分滿足遊戲玩家的顯示需求,讓玩遊戲可以變成一種享受,而且在戰術功能加入之下,電競螢幕可以讓玩家克敵致勝,制霸電競戰場。 這次,則是要介紹給大家,技嘉入門電競GS系列,27吋Super Speed IPS平面面板2K QHD級170Hz超頻更新頻率的「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電競螢幕,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技嘉在電競市場的成功,可以說是有目共睹!技嘉很早就看到了電競周邊的潛力,因此極力投入了電競顯示器領域,針對遊戲玩家開發出新功能,銷售眾多電競螢幕產品。電競螢幕產品拓及傳統平面面板的機種,新一代曲面面板機種,供應包括了IPS、VA、TN類面板,QLED、OLED類面板,高解析度,高反應速率,極速垂直更新頻率,大尺寸機種,全向式旗艦腳架機種,內建KVM機種,符合人體工學體驗的顯示器支架機種。 整體來說,技嘉全面投入了電競顯示器領域,有全方位的電競螢幕產品,滿足低、中、高階玩家的需求,展現出要在電競螢幕市場稱霸武林的決心。 針對注重性價比的玩家,技嘉也推出了物超所值機種。最新,則是針對市場上主流需求,27吋,2K解析度、165Hz更新頻率,170Hz超頻更新頻率,推出了戰術型GS27Q Gaming Monitor。 GS系列是技嘉入門電競系列,27吋款式共有4款GS系列產品,還有32吋款式,主要是用了不同的面板,以及組裝廠的不同。GS27Q為友達27吋Super Speed IPS 165Hz/170Hz OC平面2K QHD面板/可調傾斜角度底座,世紀聯合組裝。G27QC為三星27吋VA 165Hz曲面2K QHD面板/可調傾斜角度底座,冠捷組裝。 另外,有更便宜的GS27F與GS27FC款式,主要是把解析度從2K QHD面板,降級到使用1080p Full HD面板,價格更便宜。 由於現在玩遊戲的話,2K解析度畫質會比較好,1440p遊戲的話,目前中、高階顯示卡都辦得到,可以有很流暢的表現。因此,編輯會建議購買2K QHD電競螢幕會比較好! (1)技嘉GS27Q:5,990元 ●27吋/SS IPS/Q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現正限時優惠中,原價屋到2024/06/23,MOMO到2024/06/26,折扣價約77折左右,只要4,618元 (2)技嘉G27QC:5,488元 ●27吋/VA/QHD/165Hz/1ms/曲面1500R (3)技嘉GS27F:4,688元 ●27吋/SS IPS/F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4)技嘉GS27FC:4,290~4,490元 ●27吋/VA/FHD/180Hz/1ms/曲面1500R GS27Q的話,整個機身採用黑色系顏色,搭配簡潔的線條做設計,為低調樸素外觀,這樣的造型設計相當耐看。 本身雖然是入門電競機種,但仍然用上了超薄邊框。實測上左右邊框,為5.0mm寬度,下邊框為17.5mm寬度,機身厚度為21.5mm,整體看起來為顯瘦設計,佔用的空間也比較小。 為了提供更漂亮的價格,底座與支架用的是比較簡潔的設計,但仍維持提供可調角度設計,根據說明書的規格,可以前調5度,後調20度,總共有25度的角度調整範圍。 GS27Q用的是友達27吋Super Speed IPS 165Hz/170Hz OC平面2K QHD面板,最高解析度為2560x1440,垂直更新率標準最高為165Hz,但可以透過超頻功能提升到170Hz。這邊並不建議超頻使用,原因是會出現一些異常的黑影,以及異常的顯示狀況。 由於這是入門電競機種,因此面板就沒有講究顏色表現,規格上也沒有標示色彩顯色規格,省下來的成本,直接反應在價格上,讓玩家可以用更輕鬆的預算買到27吋2K平面電競螢幕。 輸入介面的話,採用全數位介面,提供2組HDMI 2.0、1組DisplayPort 1.4輸入介面,與1組3.5mm音訊訊號埠。附贈的訊號線為DisplayPort 1.4標準接頭150CM線材。這款螢幕,內建電源供應器,因此不用安裝額外的變壓器,直接連接電源線,就能安裝完成。比較有趣的,這款顯示器提供了2條電源線,2條都是標準7A 12V規格,但1條為3Pin接地電源線,另1條2Pin+接地電源線。 GS27Q的垂直更新率是可以調整的,預設為60Hz,可支援120Hz與160Hz。若到控制系統內,開啟超頻功能,則可以支援到170Hz更新率。1ms反應速率的支援,可以卻提供無殘影,順暢的遊戲顯示表現。 GS27Q為了降低成本,並沒有使用NVIDIA G-SYNC,這主要是為了把價格壓下來!但仍支援了AMD FreeSync Premium,可以在大部分的遊戲有順暢運行的表現。 這款螢幕是電競設計,這並非只是口號,而是真的有加入電競魂。電競功能的話,主要有3個特別設計。 玩家除了可以用實體五項鍵按鈕,快速操控螢幕功能之外,可以安裝OSD Sidekick軟體到作業系統,就可以用鍵盤、滑鼠來操控螢幕設定。 Timer功能,則是提供了更容易計算計算的顯示時間功能。 Crosshair則是提供了準心功能,讓玩家可以更容易瞄準。 Aim Stablizer,則是瞄準穩定器,啟用這個功能時,會減少快速移動遊戲的動作模糊,但是在垂直更新率低於75Hz時無法啟動,FreeSync、G-Sync、PIP或PBP功能啟用時也無法使用。 透過黑平衡的調整,可以讓暗部顯示更明顯,亮部細節增加,這對於玩遊戲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GS27Q雖然是款平價電競顯示器,但該有的功能都沒有,包括PIP子母畫面,PBP雙畫面功能都有。 ●面板尺寸(對角線):27" 不鏽鋼 IPS ●顯示可視區域(水平x垂直):596.74 x 335.66(毫米) ●面板背光/類型:邊緣 ●顯示表面(防眩光/眩光):無眩光 ●色彩飽和度:100% sRGB ●真實解析度:2560 x 1440(QHD) ●像素間距:0.2331*0.2331 ●亮度:300 cd/m2(類型) ●對比:1000:1 ●可視角度:178°(水平)/178°(垂直) ●顯示顏色:16.7M ●回應時間:1毫秒(MPRT) ●重新整理率:165Hz/超頻170Hz ●高動態範圍:HDR ●無閃爍:YES ●連接埠: 2 個 HDMI 2.0 1 個 Displayport 1.4 1 個耳機插孔 ●耳機插孔:3.5mm ●揚聲器:無 ●獨特的功能: (1)OSD Sidekick (2)瞄準穩定器 (3)黑色平衡器 (4)十字 (5)線計時器 PiP/PbP ●電源類型:內建電源供應器 ●能量消耗:33W ●省電模式:0.5W ●關機模式:0.3W ●電壓:交流100-240V~50/60Hz ●傾斜角度:-5°~+20° ●旋轉(角度):無 ●樞軸(角度/方向):無 ●高度調整(mm):無 ●VESA 壁掛式安裝(mm):100*100毫米 ●Kensington鎖:Yes ●附支架尺寸(寬x高x深):619*447*172mm ●不含支架尺寸(寬x高x深):619*365.5*50.2mm ●盒子尺寸(寬x高x深):740*156*500mm ●帶支架淨重(估計值):5.26KG ●不含支架淨重(估計值):4.35KG ●毛重(估計):7.14KG ●配件:電源線/DP線/QSG 線材固定座/保固卡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看到技嘉的用心,特別為玩家開發了平價版27吋2K高更新率電競顯示器,去掉一些高等級的規格,保留一般玩家會需要的功能,而且各方面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實現了花小錢也能買到不錯的電競顯示器。 值得注意的,為了降低成本,這款顯示器,沒有加入10-Bit色彩,沒有HDR,沒有無段式全功能底座,沒有G-SYNC,沒有保證無亮點,規格表上雖然有提到支援100% sRGB色域,但並沒有標示可以對應真實色彩顯示能力。正因如此,才能提供更平實價格,在性價比上面取得最好的平衡點。 當然,玩家若想要更高規格的電競顯示器,技嘉的AORUS系列,還有最新的OLED系列,提供到頂的規格,全滿的功能,唯獨就要更高的預算,一分錢一分貨是不變的道理。 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電競螢幕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技嘉GS27Q:5,990元 ●27吋/SS IPS/Q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迎接618購物節,現正限時優惠中,原價屋到2024/06/23,MOMO到2024/06/26,折扣價約77折左右,只要4,618元 (2)技嘉G27QC:5,488元 ●27吋/VA/QHD/165Hz/1ms/曲面1500R (3)技嘉GS27F:4,688元 ●27吋/SS IPS/FHD/165Hz/170Hz OC/1ms/平面 (4)技嘉GS27FC:4,290~4,490元 ●27吋/VA/FHD/180Hz/1ms/曲面1500R (1)技嘉GS27Q: (1)技嘉G27QC: (2)技嘉GS27F: (3)技嘉GS27FC: 技嘉GS27Q/27QC/27F/27FC: 值得注意的,由於目前螢幕面板價格趨於低點,也因此27吋與32吋機種,成本非常接近。也因此,電競螢幕業者,除了27吋機種,也同步推出有32吋機種,而且價格都非常實惠,可以說是平價電競顯示器時代來臨! 技嘉推出的入門電競GS系列電競螢幕,擁有戰術型功能,平面與曲面機種大跳水,價格甜甜價,然而由於27吋2K QHD解析度170Hz機種GS27Q」與「32吋2K QHD解析度170Hz機種GS32Q」價差非常近。 正因27吋與32吋機種價格差不多!也因此,編輯會建議玩家,若空間足夠的話,可以考慮直上32吋機種,玩遊戲的臨場感會更好,爽度也更高!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電競螢幕,看到了技嘉在電競顯示器上面的用心,打造出一款性價比很高的電競顯示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平價版27吋2K高更新率電競顯示器,去掉了一些高階功能,保留了大部分玩家會需要的規格,不僅尺寸達到了27吋,螢幕的大小剛好滿足玩遊戲的基本尺寸需求,最重要的具備了2560x1440@165Hz & 170Hz高解析度與高垂直更新頻率顯示能力,這剛好是玩遊戲最需要的規格,能讓玩家順暢的享受遊戲的超速快感,並且把價格壓在玩家能接受範圍之內,創造了玩遊戲不用花大錢買螢幕,值得玩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12-4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水星網路MERCUSYS MR90X AX6000效能測試,PCDIY!實驗室100坪辦公室實測 戰鬥力表現強大!
在我們開箱、安裝設定完MERCUSYS MR90X之後,相信大家一定想要進一步了解這款無線路由器的性能。 接下來,我們就實測進行簡單的效能測試,來瞧瞧它的戰鬥力吧! ----------------- ----------------- ● 測試無線路由器:MERCUSYS MR90X ● 測試Wan端:中華電信 HiNet 500M/250M ASKEY RTF8217 ● 測試交換器1:TP-Link TL-SH1008 2.5GbE 8-Port Switch(2.5GbE周邊安裝) ● 測試交換器2:TP-Link TL-ST1005 10GbE 5-Port Switch(10GbE周邊安裝) ● 測試NAS:Synology DiskStation 1821+安裝Intel X540-T2 10GbE雙10GbE埠網路卡 *連接方式:以MERCUSYS MR90X的1GbE埠連接Wan,以MERCUSYS MR90X的2.5GbE連接埠連接TP-Link TL-SH1008 2.5GbE 8-Port Switch,TP-Link TL-SH1008 2.5GbE 8-Port Switch再連接TP-Link TL-ST1005 10GbE 5-Port Switch,Synology DiskStation 1821+安裝在TP-Link TL-ST1005 10GbE 5-Port Switch上面 這次,我們進行了這款MERCUSYS MR90X無線路由器的效能測試,發現不僅無線網路收訊良好,在2.5GbE火力加持下,也能有相當不錯的有線網路區網,以及無線網路搭配的傳輸速度。在長達一個月的實際使用中,沒有遇到網路不穩或者當機、重新開機的問題,機台的穩定性相當高。 整體來說,這款無線路由器便宜大碗且堅穩耐用,無線網路傳輸速度快! 廠商名稱:Mercusys - 水星網路 廠商電話:02-8953-0855 廠商網址: 廠商粉絲專頁: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商用AP/交換器/IIoT/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交換器/網路卡/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更多的【PCDIY! 八卦】:
最多人點閱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QNAP TVS-872XT-i5-16G實測開箱,旗艦級10GbE與Thunderbolt 3創作者8-Bay NAS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SUPERMICRO SUPERO C7Z170-OCE開箱實測,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全面來襲!
- Intel SSD 750 1.2TB實測開箱,NVMe PCIe SSD固態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yzen 3 3300X & 3100效能測試,完勝9400 / 9100,搭配B550最佳平台
- SUPERMICRO SUPERO C7Z270-CG實測開箱,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重裝上陣!
- ASUSTOR AS5304T NAS實測開箱,Feat. WD RED 4TB NAS HDD/WD RED SA500 NAS SSD性能大爆發!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10GB創始版顯示卡開箱實測,4K高畫質光追遊戲的最佳主角
- AMD Ryzen 5 3600X / 3400G開箱實測,獨顯內顯皆高效,主流電競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