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挾帶黑魂樣貌與NVIDIA GeForce RTX 3070來襲,MSI GP76 Leopard電競筆電開箱動手玩

文.圖/HAMA 2021-03-18 11:53:58
隨著NVIDIA宣布GeForce RTX 30系列將登陸至筆記型電腦平台上之後,一向以獨特電競風格著稱的MSI也馬上於CES發布全新一系列NVIDIA GeForce RTX 30筆電陣容,包含極致性能GE Raider系列、高效纖薄GS Stealth系列、效能至上GP Leopard系列與入門輕薄GF Thin系列等電競筆電來供玩家們作選擇,相信筆電平台的玩家們已經迫不及待感受MSI帶來的極致震波。

先前小編已經帶大家看到GF75 Thin在RTX 3060加持下有著相當幅度的效能提升,讓入門級筆電也能有強勁性能,而這次入手的高階大哥GP76 Leopard更是搭載了最新RTX 3070顯示卡,不僅主打滿足玩家需求,並適合需要高效能的工程師們,究竟GP76 Leopard有多少成長幅度,趕快跟著小編繼續看下去就知道囉!



沉穩低調的黑魂騎士
首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這次GP76 Leopard在外型上有大幅變化,除去前代兩條明顯的線條,GP76 Leopard擁有簡潔、沉穩的黑色霧面磨砂塗裝,就連原本的龍魂Logo也從經典的紅白改為灰黑配色,帶出黑魂騎士低調氣息,轉軸部分更是前移並強化結構設計來提升耐用度與順暢性,讓忙碌的工程師們即便是單手也能輕鬆開闔螢幕,可以看的出來整體設計概念已經向老大哥GE Raider系列看齊。

外盒設計採用MSI一貫的黑紅風格。

GP76 Leopard在外型設計上有著大幅的改變,採用低調沉穩的黑色霧面磨砂塗裝,整體設計概念向GE Raider系列看齊。

前移並強化結構的轉軸設計,在開闔上更加輕鬆。

背蓋上的龍魂Logo也從經典的紅白改為低調的灰黑配色,讓整體質感上升一個層次。


I/O部分GP76 Leopard提供HDMI(4K@60Hz)x1、Type-A(USB3.2 Gen1)x1、Type-C(USB3.2 Gen2/DP1.4)x1、RJ45網路埠與3.5音源孔,並可透過後方的HDMI、Type-C USB達到同時輸出三螢幕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另外Type-C USB本身還支援8K解析度輸出,提供最極致的視覺饗宴。

位於筆電側邊提供兩組Type-A(USB3.2 Gen1)。

另一側提供一組Type-A(USB3.2 Gen1)與3.5音源孔。

後方由左至右提供Type-C(USB3.2 Gen2/DP1.4)、RJ45網路埠、HDMI(4K@60Hz)與特規電源孔。

透過筆電後方的Type-C(USB3.2 Gen2/DP1.4)與HDMI(4K@60Hz)可實現高達三螢幕輸出,提升玩家整體工作效率。


正面的部分這位黑魂騎士同樣採用黑色低調風格,就連自家MSI Logo也一併黑化處理來大幅降低視覺干擾;螢幕搭載了17.3吋Full HD IPS 144Hz電競級面板,搭配窄框設計,帶給玩家流暢、沉浸的遊戲體驗。

GP76 Leopard正面一覽。

螢幕搭載17.3吋Full HD IPS 144Hz電競面板。

上方配置了視訊攝影機與麥克風,隨時直播不煩惱。

窄邊框的設計提升整體沉浸感。

位於螢幕下方的MSI Logo也一併黑化處理。


塗裝與背蓋相呼應的C座鍵盤區搭載了與SteelSeries合作設計的孤島式全尺寸鍵盤,不僅維持玩家在遊戲與工作上的便利性,更提供電競必備的單鍵RGB設計,為黑魂騎士點綴些色彩,電競/實用兩不誤!

GP76 Leopard採用與SteelSeries合作設計的孤島式全尺寸鍵盤。

鍵盤支援單鍵RGB全彩背光。

位於C區左下標示著SteelSeries、Intel Core i7與NVIDIA GeForce RTX Logo。

C區右下方標示GP76 Leopard各項特色。


除了獨特外型,一向注重效能的MSI在散熱上當然是不用質疑,GP76 Leopard搭載了Cooler Boost 5技術,採用雙風扇搭配6組散熱導管與4向出風設計,即時排除廢熱,不讓強大性能因過熱降頻而大打折扣,讓工程師們上班工作、下班打電動都可以安心長期高負載使用。

GP76 Leopard底部一覽,可以明顯看到Cooler Boost 5技術的雙風扇與導熱管。

Cooler Boost 5技術採用雙風扇搭配6組導熱管與4向出風設計。

配件部分隨附了MSI自家RGB滑鼠。


NVIDIA GeForce RTX 30、Intel Core i7加持,隱藏在低調風格下的極佳性能
人們常說實力強大的高手都行事低調深藏不露,如同這台GP76 Leopard般,在全黑化的黑魂外表內搭載著最高RTX 3080獨立顯示卡,除了強大的圖形運算效能外,搭配Resizable BAR、光線追蹤、DLSS以及Dynamic Boost 2.0技術,讓整體性能更加提升,獲取最好的遊戲體驗。

搭配Intel 10代Core i7處理器與DDR4-3200記憶體就是要滿足玩家與工程師所需的超高性能;另外在網路方面也內建了最新WiFi 6極速無線網路,擺脫線材束縛同時又能保持高速的網路品質,打Game不再被網路Gank。

GP76 Leopard搭載最新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最高可選擇到RTX 3080 16GB GDDR6,相比前代RTX 2080 SUPER有26%效能提升,即便是RTX 3070也有10%效能提升。

透過Resizable BAR技術讓CPU能即時使用整個GPU記憶體,進而提升遊戲效能。

透過NVIDIA RTX光線追蹤技術,讓眾多遊戲大作可呈現更真實的光影畫面。

透過NVIDIA DLSS技術,可提高RTX系列顯卡上的Tensor核心播放速率來獲得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透過Dynamic Boost 2.0可調整GPU、GPU記憶體以及CPU之間功率,達到最佳化效能。

處理器部分搭載的是Intel 10代8核心的Core i7處理器,時脈最高可來到單核5.0GHz,與9代i7-9750H相比有35%效能提升。

記憶體部分搭載了最新DDR4-3200,在讀取有10%速度提升、寫入更是有35%速度提升。

內建最新WiFi 6極速無線網路,在擺脫線材束縛時也能保持網速品質。

音效方面,透過耳機輸出可支援Hi-Res高解析音樂播放,提供玩家最沉靜、細膩的聽覺饗宴。


黑魂騎士實力展示
終於來到實測階段了!究竟這位黑魂騎士有多強大呢?小編透過幾款常見的測試軟體來展現GP76 Leopard的實際效能。

CPU-Z、GPU-Z
先用CPU-Z、GPU-Z來驗證規格資訊,可以看到小編手上這台GP76 Leopard搭載的是Intel Core i7-10870H處理器並搭配最新的NVIDIA GeForce RTX 3070 8GB獨立顯示卡,記憶體方面則是三星顆粒的16GB DDR4-3200記憶體(8GBx2),而主機板為Intel HM470晶片組。

CPU-Z偵測資訊圖一覽。

GPU-Z、CPU-Z偵測資訊圖一覽。


CINEBENCH R23、CPU-Z Bench
接著用CINEBENCH R23、CPU-Z Bench來測試效能,可以看到這顆8C/16T的Intel Core i7-10870H在CINEBENCH R23得到了1180/9775分,這多核分數已經略贏了前代i9-9880H 688分;在CPU-Z Bench方面則是得到了504/4839.2分,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CINEBENCH R23、CPU-Z Bench跑分資訊圖一覽。


AIDA64
記憶體效能部份透過AIDA64實際測試,可以看到在DDR4-3200加持下,從Cache & Memory的測試上可以看到讀/寫/複製的表現為43006/44763/39035 MB/s,對於遊戲效能來說相當不錯。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跑分資訊圖一覽。


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
硬碟部份透過常用的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來驗證,先從CrystalDiskInfo中可以看到GP76 Leopard搭載的是金士頓 OM8PCP31024F-AI1 1TB SSD,支援PCIe 3.0通道並符合NVMe 1.3標準,接著再利用CrystalDiskMark驗證讀寫來到2115.95/1688.92 MB/s,破千的讀取速度可有效減少遊戲、資料讀取時間。

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測試資訊圖一覽。


3DMark、PCMark 10
再來就到3DMark與PCMark 10測試各項跑分,首先在3DMark方面,GP76 Leopard在專為光追測試的項目Port Royal中得到了6,478分,而在Time Spy/Extreme分別得到了9,962/5,073分,相比搭載前代RTX 2070 SUPER的筆電再提升一個檔次(約8,000/3,700分),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以及Fire Strike Ultra則是得到了22,317/12,695/6,967分,也有明顯的成長(RTX 2070 SUPER筆電版約17700/9200/4800分),證明這次RTX 3070的加持讓GP76 Leopard性能得以更加進化。

3DMark中Port Royal、Time Spy、Time Spy Extreme測試資訊圖一覽。

3DMark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測試資訊圖一覽。


PCMark 10方面GP76 Leopard得到了6,656分,與前代RTX 2070 SUPER的5,877分相比也是有相當不錯的進步,另外在續航力測試方面有3小時8分的成績,以高效能電競筆電來說已經相當不錯。

PCMark 10跑分資訊圖一覽。

PCMark 10續航力測試資訊圖一覽。


Speedtest
網速部份小編透過常用的測速網站Speedtest來驗證WiFi 6性能,可以看到在500/250M頻寬的網路環境下,即便是用無線連網也能有496.57/262.56M的速度,並且延遲僅只有2 Ping,幾乎與有線連網相當。

有線網路實測。

WiFi 6無線網路實測。


遊戲測試
實際上遊戲測試,可以看到GP76 Leopard在RTX 3070的加持下於近期熱門遊戲中都有不錯的表現,如在眾多玩家喜愛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上即便開到最高也有263 FPS的驚人表現,而身為3A大作之一的《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同樣開到極高也有74 FPS的亮眼成績,最後在《看門狗:自由軍團》中把畫質、光追開到最高以及DLSS設定為畫質模式下,還是能有63 FPS的水準,證明GP76 Leopard遇到3A大作也能順暢遊玩沒問題!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畫質設定:超高。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畫質設定:極高。

《看門狗:自由軍團》畫質設定:最高 光追設定:最高 DLSS設定:畫質模式。


影音、創作者效能檢測
雖說GP76 Leopard主打玩家與工程師使用,不過有如此優異的性能,尤其更是搭載新一代獨立顯示卡,相信也符合一些創作者們的需求,小編這裡就用X264、X265來驗證;果不其然,在X264中GP76 Leopard得到了50.7 FPS的成績,而在X265 1080P得到52.317 FPS,4K則是12.622 FPS,表現相當不錯,另外在多數人常用的Premiere Pro與Photoshop之中也分別得到了496/923分,對於一般剪片、修圖來說相當夠用。

X264、X265跑分成績資訊圖一覽。

Premiere Pro與Photoshop跑分成績資訊圖一覽。


多樣的客製化程式輔助
除了強大硬體外,軟體的輔助也相當重要,GP76 Leopard內建了眾多客製化程式來幫助玩家依照個人需求輕鬆調整黑魂騎士的性能,尤其MSI自家的Dragon Center相信大部分玩家們都相當熟悉,不僅預設了眾多模式供玩家選擇,這次更是搭載了「電競模式2.0」,讓玩家一鍵達到遊戲最佳效能!

Dragon Center主頁面可即時監控電腦上硬體的各項數據。

在「Gaming Mode」可針對電腦中各項遊戲進行調整。

內建預設了眾多模式供玩家選擇。

其中在「Extreme Performance」更可對顯卡直接超頻,達到更佳效能。

於「General Settings」中可設定多項功能,包含顯卡模式也可在這作切換。


此外還有可於電競筆電暢玩手遊的「MSI APP Player」、可客製設定鍵盤功能的「SteelSeries Engine 3」以及可自由調整電腦音效的「Nahimic 3」,豐富的程式搭載,就是要讓玩家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黑魂騎士。

透過MSI APP Player即可在Google Play Store上下載手遊來遊玩。

SteelSeries Engine 3主頁面。

進入鍵盤設定頁面可單獨調整各顆鍵盤功能並錄製巨集。

Nahimic 3預設音樂、電影、通訊以及遊戲4種模式可選擇,也可以再自定義設定虛擬環繞、智慧型音效、語音清晰度、低音增強與高音增強;另外也能一併設定麥克風、音效追蹤器以及共享音訊等功能。


亮眼的成長幅度,低調玩家、工程師的最佳選擇
隨著極致震波襲捲而來的GP76 Leopard,帶著不凡的全新外貌,適合不想要太多RGB的低調玩家們,並且在RTX 3070的強力加持下更能滿足大部分玩家、工程師甚至是創作者的效能需求;對於散熱問題更是不用質疑MSI,雙風扇搭配6組導熱管與4向出風口的強勁Cooler Boost 5技術把廢熱即時排除的一乾二淨,完全無需擔心過熱問題。

而黑魂騎士本體可不只一位,GP76 Leopard除了小編手上的RTX 3070版本,還可以選擇目前NVIDIA筆電平台最高規的RTX 3080 16GB與較親民RTX 3060版本,眾多規格就是要一舉成為玩家們的最佳選擇,想要入手、現在正是好時機。




廠商資訊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https://tw.msi.com/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PCDIY! online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Telegram頻道:PCDIY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