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家中過年好玩伴,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 如何選?(中篇)

文.圖/HAMA、Dante、Lucky 2021-02-09 09:12:12
看過了上篇之後,應該對PlayStation 5有清楚的了解與熟悉了才是,不過玩家們可別忘了,新出爐的次世代遊戲機可還有微軟的Xbox系列呢!接下來就來瞧瞧,跟PlayStation 5分庭抗禮的Xbox Series X有哪些獨到之處與特色吧!

方正外觀、強大內在,別再說是空氣清淨機了(誤):Microsoft Xbox Series X

微軟最早是在2018年的E3展上正式公開名為「Project Scarlett」的新一代Xbox的開發計畫,並於2019年公開其正式命名、外型與技術規格等資訊,而它正是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Xbox Series X。



為強大內在而設計的方正外型
微軟在開發Xbox Series X時候似乎是記取了上一代Xbox One硬體效能過於保守的教訓,所以在新一代主機設計上變得極具野心,不僅要在硬體上實現4K@120 FPS遊戲畫面、8K影像輸出、HDR支援、光線追蹤等功能外,還要控制主機的體積,確保主機的體積能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

Xbox Series X的主機整體成方正的筒狀外形,目前僅推出黑色配色。

機身的散熱是由底部進氣,頂部出氣,而頂部出風口的綠色點綴其實是烤漆而非燈效。


想要兼顧體積和效能,如何將散熱效率最大化就成了最重要的關鍵,為此微軟打造了名為Xbox Parallel Cooling Architecture的散熱技術,藉由將主機零件以平行的方式進行堆疊,來創造出三組大面積的散熱通道,讓廢熱與風流的分布可以更為平均,達到空間利用最大化的效果,而這也是為何Xbox Series X主機呈現方正筒狀外形的主要原因。 (再次澄清,不是空氣清淨機也不是垃圾桶啦!哈)

主機會成方正外型的原因在於內部的零件採「三明治」式的平行堆疊,以此提供更好的散熱。


Xbox Series X在正面的部分配置了吸入式藍光播放機、1個USB 3.2 Gen 1 Type A與搖桿配對按鈕;正後方則有2組USB 3.2 Gen 1 Type A,HDMI連接埠、RJ45網路孔和容量擴充卡插槽,無線網路則僅支援Wi-Fi 5的標準,並沒有像PlayStation 5那樣支援Wi-Fi 6,算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主機將電源鍵開關和Xbox LOGO整合,開機後會發出白光。

正面下方為吸入式藍光播放機。

右下角提供了一個USB 3.2 Gen 1 Type A和搖桿配對按鈕。

主機背面的外觀一覽。

Xbox Series X將所有的I/O都集中在下半部,右側I/O由上至下分別為:2個USB 3.2 Gen 1 Type A、RJ45網路孔、電源插孔。左側則是專用擴充卡插槽和HDMI 2.1視訊輸出埠。


附帶一提,即使官方在大多數的狀況下都是以直立的方式展示主機,但Xbox Series X其實是能夠直接橫放的,只是橫放時需要注意不要遮擋到主機的底部和頂部,以免妨礙散熱。

主機本身是可以直接橫放的,這也是為何主機右側的四個角落上有設置緩衝墊。

Xbox Series X要橫放非常簡單,只要朝緩衝墊的地方橫倒即可。


看完了外觀,我們來看看硬體效能的部分,Xbox Series X浮點運算能力高達12 TFLOPS,比起上一世代Xbox One要高出8倍,比高階款的Xbox One X要多出兩倍效能,同時大幅增加運算能力也讓新世代主機能夠具備光線追蹤、4K@120FPS的遊戲畫面、8K HDR影片輸出、VRR可變更新率等一系列新功能。

主機最高可以支援4K@120 FPS的遊戲換面,並且支援8K HDR的影像輸出。


遊戲主機要能達到如此巨幅的進步當然都要歸功於全新的CPU和GPU晶片囉!Xbox Series X和PlayStation 5一樣,都是採用向AMD訂製的晶片,其中CPU使用的是基於Zen 2架構的8核心處理器,GPU則是和AMD最新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一樣使用RDNA2架構。

主機分別使用基於AMD Zen2和RDNA2架構的CPU與GPU,其總運算能力達到12 TFLOPS。


而在搭配的記憶體的部分,主機的16GB GDDR6記憶體採用雙規格設計:10 GB為速率達560GB/s的高速記憶體,主要用以負責遊戲功能;剩下的6GB的速率則為336GB/s,用以負責遊戲以外的功能。

至於硬碟則是採用基於PCIe 4.0通道設計的客製化1TB NVMe SSD,基礎傳輸速率為2.4GB/s,並能藉由壓縮技術讓速率翻倍達到4.8GB/s。而且為了進一步善用高速硬碟的潛能,開發了Xbox Velocity Architecture技術,利用處理晶片與硬碟通道整合,以此大幅度提升遊戲的載入速度(這點和AMD的Smart Access Memory與NVIDIA的RTX I/O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Xbox Velocity Architecture技術藉由處理晶片和SSD傳輸通道的整合,提供比上一代主機還要高出40倍的資料傳輸效率。

▲與上一代主機相比,Xbox Series X在遊戲仔入上的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主機利用高速硬碟和雙速率記憶體的特性,為系統導入了「快速恢復」功能,玩家能夠隨時中斷並離開遊戲,主機會立即保存當下遊戲進度,之後當想要繼續遊玩的時候,只需要等待短短幾秒,就能從之前離開的進度中繼續接力,而且這項功能可以同時保存約三款遊戲的即時進度,讓玩家隨時可以響應朋友號召加入別的遊戲戰局,不必像過去一樣需要放棄進度或尋找存檔點。

▲「快速恢復」功能可以讓玩家在多個遊戲之間切換,並且直接從上一次離開的地方接續開始。

然而這顆SSD因為是客製化版本的關係,所以是不允許玩家隨意更換的,取而代之的是在主機後方設立一個專屬的擴充插槽,讓玩家可以購買專屬的儲存卡來進一步擴充遊戲空間。

主機的硬碟不能隨意更換,必須使用專用擴充卡來增加容量。


當然玩家還是可以將遊戲儲存在隨身碟、行動硬碟等外接式儲存裝置,但這部分僅限於舊世代主機的遊戲,新世代遊戲如果存在外接裝置上的話,得另外需要搬移到內建硬碟或擴充卡上才能遊玩,這點需要多加注意。

新世代遊戲雖然能存在隨身碟或行動硬碟,但想要遊玩的話,還是得需要將檔案轉移至內建硬碟或擴充卡中才行。

雖然外部裝置不能直接用來遊玩新世代遊戲,但是能夠提高遊戲畫面的錄製時間達60分鐘。(使用內建硬碟僅能錄製3分鐘)


迷你到能塞進書架,Xbox Series S
除了本次介紹的Xbox Series X外,微軟在新世代主機上,還有推出另外一款主打小巧的Xbox Series S。
除了Xbox Series X外,微軟還推出了迷你版的Xbox Series S。


Xbox Series S的體積僅約大哥Xbox Series X的1/3,價格更是不用萬元就能帶回家,使它在各方面都顯得相當親民,而且這台主機在正式公布之後,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Series S的體積比Series X小了約60%。


其實Xbox Series S早在正式公開之前就已經出現在發表會中,當時主機被放置在視訊發表會後方的書架中,但因為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本書,所以沒有大家發覺,直到微軟正式公布主機之後,這個彩蛋才被網友發現,由此就能看出這台主機在體積上是多麼的迷你。

Xbox Series S其實早造尚未正式空開之前就躲藏在書架上,但這個彩蛋要一直到微軟發表主機後才被網友發現。


當然要把體積和價格都大幅減少,在規格方面還是要有一定程度妥協的,Xbox Series S的運算能力從原本的12 TFLOPS降為4 TFLOPS,記憶體也從16GB改為10GB,使得能支援的畫面只能達到1440P@120FPS。

硬碟方面維持和Xbox Series X相同的技術,也保有擴充插槽,但內建容量變為512GB且移除實體光碟機,變成了一台純數位版的機器。整體而言,Xbox Series S主打的客群會是那些家中尚未更換成4K電視或是打電動時間較少的家庭。

優化細節、連接更廣泛的搖桿
自Xbox 360時代開始,Xbox的搖桿就以優秀的手感著稱,所以即使來到新一代的主機上,微軟也沒有打算學SONY那樣對從命名到外型設計都進行大規模的改動,而是針對細節進行微調。

新一代的搖桿與過去的搖桿相比,體積變得要更小一些,主要是為了造福那些手掌較小玩家,讓他們能在握持搖桿的時候能夠更為舒適。此外,微軟也在搖桿的背部加入了粗磨沙的質感,並將L/R扳機鍵從原本的亮面改為霧面,目的都是為了避免手汗影響操作。

新一代的搖桿在整體的設計上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只有在一些細節進行微調。

搖桿的頂部有USB Type C連接埠和配對鈕。

同時L/R板機鍵從過去的亮面材質改為了霧面,並且加入顆粒觸點,提升手感。

搖桿的背面改為了霧面磨砂設計,但電池艙依然採可替換式,沒電時不用等待充電,兩顆3號電池就能立即滿血復活。

尾端有3.5mm耳機孔能夠讓任何有線瞬間轉為無線,而在耳機孔旁邊的則是專屬配件插槽。


在按鍵設計方面,新一代搖桿從自家那頂級的菁英搖桿取經,將上一代十字鍵改為圓盤式8向鍵,且針對每一個方向按壓回饋做出了強化,提供更為精準靈敏的操作。

重新優化的8向十字鍵讓每一個方位的操作都更為精準。


除了以上的細節改善之外,微軟也順應時代的潮流,替搖桿增設了「分享鍵」,在預設上,只要短案一下,就能擷取當下的遊戲畫面、長壓按鍵則能啟動錄影,搭配微軟的OneDrive雲端硬碟功能,保存下的精采瞬間還能夠自動上傳保存,讓玩家能在電腦、手機等裝置上直接觀看與分享。

圖中正中央的按鍵就是這一次搖桿新增的分享按鈕,能夠快速擷取遊戲畫面或啟動錄影功能。

實際裝上兩顆三號電池的重量來到286克

使用Xbox自家充電電池重量為268克

少了電池的重量則僅有241克

玩家可以在主機中自訂「分享鍵」的功能(預設上,短按是截圖、長按是錄影)


提到了分享,新一代的搖桿內建了藍牙功能,並且在連結功能上也變得為廣泛了!在PC上,不論是有線還是無線連接,驅動都已經內建在Windows 10的系統中,完全不需要額外下載或購買接收器,隨插隨配對就能立即使用。

此外,在Android設備上(iOS設備將在未來加入),玩家同樣不需要下載任何App就能直接使用藍牙進行配對與操作,替現今的行動娛樂更添戰力。

強大的相容性和多元的遊戲體驗

如過說PlayStation 5的遊戲策略就像是一條頂級美食街,讓玩家能一道道買個不停、吃個不停的話,Xbox Series X/S的遊戲策略就偏向一些高檔的自助餐,有的已經包含在費用中任君享用,有的則是額外付費單點,而且還提供多種方式給玩家「打包」帶走,究竟Xbox在遊戲方面有什麼特色,就讓小編在這邊整理給大家參考吧!

新世代Xbox的主畫面和上一代的設計差異不大,都是採用方塊式的介面,並且能夠自由使用圖片或成就來做為背景。


從初代遊戲機到電腦PC的廣泛相容性
在經過Xbox團隊的不懈努力之下,新世代的Xbox擁有極高的遊戲相容性,根據官方網站公開的支援列表,主機能夠連最初代的Xbox遊戲都有機會繼續在新主機上執行,讓玩家能夠隨時回味老遊戲的魅力。

Xbox Series X的相容性可以一路回朔到初代主機(Xbox Series S僅支援數位板)


此外,微軟整合了部分Windows平台的資源,推出了「Xbox Play Anywhere」認證,玩家只要購買了通過這項認證的遊戲,就能夠自由在Xbox和Windows 10平台上隨意切換,不僅不需要額外再花一次費用,就連遊戲進度與成就都能共通,讓玩家未來有能力購買更昂貴的主機設備後,可以無痛的用更高的畫質體驗遊戲。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玩家在PC端下載的遊戲必須是來自Microsoft Store,如果是從Steam、Epic等第三平台的話,將會需要重新付費,且有可能出現進度不同的狀況喔!

通過Xbox Play Anywhere的遊戲可以在PC與Xbox上交替遊玩,共享進度,且不用額外再付一筆費用。


搞懂會員機制才能值回票價
除了傳統的買一片、玩一片的遊戲付費機制外,Xbox還提供了「訂閱」的機制,讓玩家可以付少少的費用,就能盡情享受會員專區裡的各種優惠。目前,微軟一共推出了Xbox Live Gold、Xbox Game Pass與Xbox Game Pass Ultimate三種訂閱方案,每個方案在優惠方面略有差異,小編將會在此一一介紹。

Xbox Live Gold
Xbox Live Gold是Xbox歷史最悠久的付費會員項目,這項服務最主要的功能是「開通連線對戰」,讓玩家不用等待遊戲過氣或是免費連線活動就能在第一時間與全世界的玩家互相PK。

另外,微軟也會提供給會員不定時的遊戲折扣和每月2款的免費遊戲,但要注意,領取的免費遊戲必須是在擁有會員資格的前提下才能遊玩喔!否則遊戲將會處於鎖定狀態直到再次成為會員。

Xbox Game Pass
音樂可以訂閱、電影可以訂閱,那遊戲又何嘗不可呢?Xbox Game Pass就是微軟所推出的遊戲訂閱服務,目前這項會員服務的價格為每個月320元,購買後不僅可直接獲得Xbox Live Gold的會員資格,還能任意暢玩Xbox Game Pass專區內的所有遊戲(不含DLC),而且在部分地區甚至還可以直接透過微軟的遊戲伺服器,直接在任意平台上進行雲端遊玩(台灣尚未開放)。

訂閱Xbox Game Pass後就能自由體驗專區內的所有遊戲。


此外,在2020年年底的時候,EA的EA Play服務與Xbox Game Pass整合,讓玩家不必額外在花一筆費用,就能體驗EA自家的招牌大作如:《戰地風雲5》、《模擬市民4》、《UFC》系列等,而且在有了EA加持下,說不定未來還能吸引更多廠商跟進也說不定呢!

Xbox Game Pass和EA Play進行整合,讓玩家一個費用能夠體驗更多遊戲。


然而在購買Xbox Game Pass時,有幾點是需要特別留意的:首先,PC和Xbox訂閱費用是分開計算的,所以玩家如果只訂閱其中一方的話,是不能直接暢玩另一個平台的遊戲的。

PC版Xbox的Xbox Game Pass會員是需要分開購買的。


其次,在Xbox Game Pass專區裡的遊戲陣容是隨時間改變的,會有新的陣容加入,也會有舊的陣容離開,離開專區裡的遊戲雖然不會直接從硬碟中消失,進度也會替玩家保存,但玩家如果還想繼續遊玩,就必須額外掏錢將其買下才行。

Xbox Game Pass中的遊戲陣容會隨時間變換,部分遊戲會在一段之後從專區中下架。


為此,倘若玩家覺得Xbox Game Pass內的遊戲時在太合自己的味口,想要一直玩下去的話,官方也將提供遊戲本體8折、DLC 9折的購買優惠,讓玩家能在體驗之後用更划算的價格入手自己喜愛的遊戲。

玩到讓自己欲罷不能的遊戲嗎?Xbox Game Pass的會員還能用優惠價格購買遊戲與DLC內容喔!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覺得PC和Xbox的訂閱服務加在一起的費用達640元,實在太不划算嗎?顯然微軟也是這麼想的,因此集合所有會員服務且價格更實惠的「Xbox Game Ultimate」就這樣誕生了!

Xbox Game Pass Ultimate的費用僅需每個月459元,但所能享受的服務完全沒有縮水,前面所提到的所有會員優惠資格不僅能包含在Xbox Game Pass Ultimate中,而且首次開通服務的玩家,還能擁有「體驗三個月,總共只需30元台幣」的好康,讓玩家用少少的錢,就能從過年假期一路玩到清明連假,首次入手的玩家可千萬不能錯過!

首次體驗的玩家能夠享有3個月總共只需30元的優惠。


最後提醒所有玩家,Xbox的訂閱服務都是採「自動續訂」機制的,玩家如果假期結束沒時間玩遊戲,還請記得要到帳戶設定中辦理退訂喔!

搭配手機,到哪都是我的遊樂場
雖然微軟的手機業務在推行上並不是相當順遂(同情的看向NOKIA…),但微軟還是有特別在手機軟體上下功夫,讓玩家可以透過現在人手一支的手機,來獲得更便利的操作和更無拘束的娛樂體驗。

玩家只要在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Xbox App,並與主機完成配對之後,玩家就能遠端操作Xbox主機,不論是要下載應用程式,還是要讓手機直接變成搖桿,直接操作螢幕上的選單畫面都不是問題。

不過如果你以為應用程式只能做到這樣,那就太小看微軟的工程師了。玩家如果選擇將Xbox搖桿與手機進配對,Xbox主機就能夠實現遠端串流,及時將主機的畫面投射到手機上!

玩家只要點擊手機頁面的右上角(紅圈處),再選擇「在此裝置上進行遠程遊戲」,就能進行遠端遊玩。

開啟遠端遊玩後,Xbox主機的畫面就能直接投射到手機上。


更厲害的是,這項功能可以透購「任何網路」形式連接,不管是家用Wi-Fi、4G行動網路、5G行動網路,通通都能夠用來實現即時串流,沒有像PlayStation 5那樣只能倚靠Wi-Fi的限制,讓玩家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能體驗3A大作,再也不怕過年返鄉塞在公路上無事可做了(駕駛除外,開車還請注意安全)!

手機遠端串流不限網路類型,Wi-Fi、4G、5G行動網路都可以。


另外,主機也加入了智慧家具的概念,讓玩家能夠透過手機的Google Assistance、Amazon Alexa來實現語音控制,更重要的是這項功能是支援中文的!完成設定後,就能透過Google Home App中進行設定,就能直接透過語音命令的方式開關主機、啟動遊戲等一系列功能。

要啟用語音命令,玩家需要先找到主機設定中的「裝置和連線」分頁,將「啟用遠端功能」的選項開啟。

手機部分,玩家需要下載Google Home,並在程式中心新增裝置。

接著選擇「與Google服務連結」,並選擇Xbox,即可完成配對。

此後玩家只要說:「OK!Google,在Xbox上開啟(遊戲名稱)」,就能用語音的方式打開遊戲了!


外觀簡單比較
看完兩邊主機介紹後,想必玩家們還是很好奇這次主機、控制器的實際差異有多少,小編這邊再來做個簡單外觀對比,可以看到在主機外觀設計上,Xbox Series X相比PlayStation 5還是小巧許多,簡潔方正的設計也更適合擺放,不過PlayStation 5還是稍微苗條了些。

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正面比較,可以看到PlayStation 5高出Xbox Series X 1/3個機身,不過在寬度上是比Xbox Series X纖細。

側面比較就更加明顯,由於Xbox Series X為正方柱體的外型,四面都沒有太大差異,不過PlayStation 5就能很明顯看到側面面積相當大。

而躺平設計就與正面雷同,PlayStation 5在較扁平的空間還是有些許優勢。


而控制器方面DualSense的寬度還是較Xbox控制器大了些,撇除觸覺回饋、自適應板機等等新穎的功能,純粹以握感來說Xbox還是比較能有完全掌握的感覺,當然DualSense相比自家歷代搖桿也已經是最舒適的一代了。

DualSense控制器與Xbox控制器比較,可以看到Xbox控制器頂部寬度較窄了些,可以讓手更加掌握整個控制器。



延伸閱讀
(01) 家中過年好玩伴,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 如何選?(上篇)
(02) 家中過年好玩伴,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 如何選?(中篇) (本篇)
(03) 家中過年好玩伴,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 如何選?(下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PCDIY! online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Telegram頻道:PCDIY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