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回歸校園生活遭遇「A、I」大混戰,21款學生筆電挑選看這邊(上篇)

文.圖/Lucky 2020-10-02 09:01:00
鬼門關、校園開,暑假結束的九月即便有再多的不願意,特別是今年的暑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暑假不僅延期,能夠出遊的地方還大幅限縮,搞得期待已久的假期計畫全被破壞,讓期待已久的夏日假期成了一片空白QQ。

然而再怎麼不情願,還是不得不回歸校園生活,同時也得準備各式各樣的開學用品來面對接下來更加繁忙的課業,讓不少玩家們要為此添購一台符合自身需求的新筆電,同時也順便藉由購物來彌補一下暑假不能出去趴趴走的缺憾。

不同於被疫情凍得冷颼颼的觀光旅遊市場,今年的筆電市場可說是久違的火熱,除了因為遠距辦公而讓電腦相關的商品從年初開始就需求大增之外,筆電處理器規格在近期更是出現難得「A、I大戰」,這其中,挾著7nm製程的加持而性能暴增的AMD處理器,正以旋風之姿突進筆電市場,要與長年稱霸市場的Intel來個殊死對決。

只不過在預算上面,雖然台灣因為卓越的防疫成效而成為了地球上的世外桃源,但其實還是有不少家庭還受到全球嚴峻的疫情關係導致收入大受影響,消費能力很可能沒辦法像往年那樣闊綽,加上本次主要考量的使用對象是以多數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所以小編在本次的選購建議上,將價格控制在3.5萬元,並設定最多2千元的「額度」做為小爆預算的緩衝。

先確定需求再選擇效能

不管是網路選購還是到實體門市,在購買筆電之前,都要先確定自己可能會需要用到功能,再來決定需要何種性能等級的筆電,以學生來說,如果大部分的課業內容都是以文書作業為主,且課後的娛樂多是依賴手機遊戲或看片追劇,那麼選擇輕薄型的文書筆電,就是比較剛好的選擇;反之如果喜愛電玩遊戲,又或是課程內容需要影片剪輯、繪圖、3D建模等創作類的內容,獨立顯示卡就勢必是挑選筆電的著重點了,有這個需求的話一般就可選擇電競筆電或創作者筆電。

現今筆電基本上可區分為兩大勢力:輕薄筆電、電競筆電。


輕薄筆電的優勢
隨著低電壓處理器效能日漸稱進,輕薄型筆電已經幾乎取代掉了傳統文書筆電,也讓這一類筆電的價格範圍變得相當的廣,從不用兩萬元到數十萬元都有,價位方面的差距則主要體現在處理器性能、螢幕面板素質和硬碟容量上,至於重量和續航力方面的差異,除了比較少數極端化的產品外,差距其實並不明顯。

輕巧便攜自然是這一類型的筆電最主打賣點之一,約1.5公斤以下的重量,不論是用手捧還是放在背包中,都不會覺得有太大負擔,玩家如果需要穿梭各式課堂、社團活動中的話,輕薄筆電可以提供良好的機動性,特別是玩家如果不是住在宿舍,需要通勤上下課的時候,更是能夠感受到輕薄筆電在體積與重量上所帶來的優勢。

部分輕薄筆電還具備翻轉、分離等多樣功能,讓產品有更高的機動性(圖為微軟的Surface Book 3)


此外,電池續航力也是這一類筆電的另一大優勢,今年輕薄筆電不論用的是Intel還是AMD處理器,根據小編這次一系列的測試,在保持Wi-Fi連接、亮度設定在20%的室內環境下,不少筆電都能夠輕易突破6小時的使用時間,有的甚至可以上看12小時,讓玩家不須帶上充電器就能應付一整天的課業。

提到了充電器,今年也有不少筆電的USB Type C孔,有支援PD(Power Delivery)充電協議,只要使用符合該規範的65W充電器,就能幫筆電進行充電,省去過往一定要使用原廠充電器的麻煩,加上近年智慧型手機不斷往高瓦數的快充發展,市面上已經有越來越多支援65W的快速充電器可以購買,讓輕薄筆電的便利性更上一層樓。

支援PD 65W充電規範的充電器已逐漸普及,價格也越來越親民(圖為小米GaN Type C充電器)


輕薄筆電的劣勢
輕薄筆電為了兼顧重量、散熱與續航,在處理器方面大多會配備TDP為15W的低功耗處理器,在效能上自然是不如配備功耗35W以上處理器的電競筆電相比,但以現在低電壓處理器的性能來說,文書、上網、看影片都已經是游刃有餘了,換言之,在預算限制之下,日常生活的基本操作是可以不需要特別去糾結處理器性能這一塊的,所以除非要執行高負載的程式或進行大量轉檔,不然的話以現行CPU性能,想要透過Photoshop修圖或是簡單進行影片剪接、轉檔的話,現今輕薄筆電的性能還是勝任的。

反倒是圖形性能方面才是玩家需要審慎考慮的重點,由於機身空間限制的關係,輕薄筆電大多使用內顯或是低階獨立顯卡,在效能方面如果只求簡單休閒玩把《英雄聯盟》、《PUBG》等線上遊戲是還勉強可以,但要注意只要敵人一多、各路角色通通開大決,遊戲的FPS值就很可能會從60 FPS瞬間暴跌到30 FPS上下,甚至更低,玩家如果不希望成為「豬隊友」、「友情破壞者」的話,顯示卡的性能是真的需要多加留意的。

目前AMD的Ryzen 4000系列擁有現階段筆電中性能最強大的內顯,但在Time Spy中的跑分只在1,300分左右,只能算是可順暢遊玩主流線上遊戲的程度,要勝任3A大作還是過於勉強。


此外,顯示卡的性能也不單單只影響在遊戲娛樂方面,玩家就讀的系所若比較偏向數位設計類,影片的特效剪輯、3D建模、渲染等內容也是相當依賴顯示卡的運算,顯示性能不足的話,有時可能不單只是花費的時間大幅增加,可能也容易造成系統當機,讓一整晚的努力付諸流水(小編過來人的經驗QAQ)。

最後在性能之外,玩家在選購輕薄筆電時,還需要特別留意的一大重點就是「I/O連接埠」,不同款式輕薄筆電在I/O設計上,差異相當的大,有的不單提供多組USB Type A與Type C,就連RJ45網路孔與HDMI孔也都一應俱全;有的款式則是相反,機身的I/O埠數量可能只提供一個USB Type A與Type C孔,且USB Type C可能還與充電埠共用,因此玩家在購買時,有需要稍加斟酌平時可能會連接的設備,以及擴充方面的需求。

MacBook Pro的部分機款只有2個Type C的Thunderbolt 3連接埠,並且與充電孔共用,玩家若是想提升到四孔,可得多花不少鈔票來購買 (或是另購擴充Hub或Dock等周邊產品來搭配使用)。


電競筆點的優勢
電競筆電向來是以效能為主軸,產品都會以搭載高性能處理器和獨立顯示卡做為主要賣點,即使是3.5萬元上下的價格,在整體效能表現上也有一定的保證,遊戲方面主流的對戰類線上遊戲如《特戰英豪》、《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基本上都能流暢遊玩,就連3A大作只要畫質設定得當,在Full HD解析度下也是能行雲流水的。

而在數位創作方面,電腦整體處理器與圖形效能都足以應付學校大部分的課業內容,不論是基礎的3D建模,或是為1080P解析度的影片加入後製與特效都不是問題,搭配電競筆電豐富且完整的I/O埠,玩家可以更方便的連接記憶卡、繪圖板等周邊設備,讓玩家在趕作業的時候的能夠更為便利。

為了與強大的性能相匹配,近年的電競筆電紛紛加入了120Hz以上的高更新率螢幕,這項特色不單能夠造福喜愛遊戲的玩家,讓他們能夠在分秒必爭的對戰中,早一步精準出擊,一般玩家也能夠在日常使用時(如瀏覽網頁、打報告)享受到更絲滑平順的動畫效果,為操作與視覺帶來更加流暢的感受。

現今的電競筆電幾乎都已將120Hz以上更新率的面板做為標配,提供更加絲滑流暢的視覺體驗。


電競筆點的劣勢
雖然各個廠商也試著努力替電競筆電「瘦身」,但整體來說,電競筆電還是有著一定程度份量,重量也多在2公斤以上,而這還不包含變壓器,部分品牌的筆電若再計入變壓器的重量,更是能突破3公斤,如果需要頻繁攜帶,確實會是不小的負擔。

圖為小編在賣場看到的Predator旗艦級電競筆電,比50元硬幣還高的厚度,真的相當驚人!


好在當今也有廠商開始注意電競筆電的續航力問題來努力改進,使得當今新一代電競筆電在螢幕亮度為20%的條件下,普遍都能夠具有可連續使用約4~6個小時以上的電力,此舉也讓玩家在需要帶出門時,能減少對變壓器的依賴與負擔。

而在平時放在桌面使用的情況下,螢幕的「色彩」就成了這個價位區間的一大「隱藏」硬傷,畢竟在成本的考量下,色彩表現與120Hz以上的高更新率面板有時候只能二擇一,使得部分機款可能出現sRGB涵蓋率不足90%或NTSC不足72% ,甚至有些僅有到45% NTSC(約70% sRGB)的程度,因此對於在色彩和性能上皆有需求的玩家,特別是就讀數位創作、設計相關學系的玩家,在挑選筆電的時候還得稍加留意。

中階的電競筆電因為成本考量,螢幕的色彩表現可能會是被犧牲的一塊,對色準方面有要求的玩家需要多加留意。


處理器選擇大哉問

決定好需要的是「輕薄筆電」還是「電競筆電」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細選內在的規格了。顯示卡部份目前下從入門、上到旗艦幾乎全部被NVIDIA包辦,至於處理器部分,在今年有著一定程度的分歧。

在大家最熟知的處理器霸主Intel平台方面,目前各家廠商在產品陣容上,多已換上了最新的第10代Core家族處理器,各種規格和外型可說是應有盡有,因此只要玩家的預算許可,想要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相信絕非難事。至於配備第8、9代處理器的「過季商品」則進入最後促銷階段,售罄後便不再補貨,所以玩家如果運氣夠好,且不介意CPU的一定要「最新」的話,還是有機會以同樣價格買到規格更好的產品。

至於AMD平台部分,搭載今年最新Ryzen 4000系列的筆電,在性能上有著大幅度的增長,讓相關產品在市場上獲得大量好評,部分型號還出現供不應求的盛況,比較遺憾的是,AMD平台的產品豐富度遠不如Intel平台,加上AMD在行銷戰術上不若Intel那樣的頻繁與強勢,使其知名度僅在玩家圈比較吃得開,但在一般使用者市場,還是對AMD產品比較陌生,因此,要買AMD筆電且若需要爸媽「贊助」時,可能會有對品牌不信任的問題需要克服。另外上一代的Ryzen 3000系列則也同樣成為「過季」筆電,正處於出清階段,加上過去主打C/P值的原因,讓不少AMD筆電的價格,都能以相當優惠的價格購入。

Intel處理器的命名規則
在消費級桌機、筆電處理器市場上,Intel依然是以「Core i」家族做為為主力,只是10代的筆電處理器在命名上就顯得有些複雜,因為其產品線同時存在著14nm製程的「Comet Lake」與10nm製程的「Ice Lake」兩種不同開發代號的處理器,並且兩者在部分產品的命名上也有不同。

在命名上,依照效能等級的不同,Intel將它們由低至高分劃分為Core i3、i5、i7與i9四個等級,再依照產品定位於型號的尾端冠上H、HK、U、Y等字樣,如Core i7-10875H、Core i7-1065G7等,以此來區分是為「高性能」或「輕薄長效」筆電所打造的產品。

高性能筆電處理器
如果玩家希望入手一台高性能筆電,這類筆電處理器大多採用高效能的Comet Lake為主,處理器型號尾端會加上「H」或「HK」的字樣,其中的K代表解除最大頻率上的限制,讓高階玩家能夠進行超頻,以挑戰CPU的性能極限。以預算上限設定為3.5~3.7萬元的條件下,常見的處理器型號多會以Core i5-10300H、Core i7-10750H為主。

H、HK系列處理器一律皆採14nm製程,其處理器代號為Comet Lake


低電壓行動處理器
為輕薄筆電、可攜裝置所打造的低電壓處理器,在命名上就顯得比高性能處理器要複雜許多,依照處理器的功耗、製程,處理器可以細分為U、G、Y等不同的版本,這也導致市面上輕薄筆電在處理器的搭配上,變得比較複雜。

依照功耗的不同,Intel將其分為兼具省電與性能的「U系列」(TDP 15W)與講求極低功耗的「Y系列」(TDP 7W),其中Y系列因為極低功耗的緣故,整體性能也相對入門,在筆電市場的能見度並不高。然而比較特別是這U、Y系列皆擁有14nm和10nm兩種不同製程的產品,也讓Intel特地設計了兩套不同的命名方式,這也就是為何整個產品線看起來混亂的原因。

14nm製程、產品代號為Comet Lake的處理器產品在命名上採用比較常見的「5位數字+英文」的方式,例如Core i7-「10510U」、Core i7-「10710U」等,其中頭兩個數字代表第十代產品,後面三位數字則為產品型號,最後的U或Y代表產品的定位取向。

Intel的低電壓處理器有U系列和Y系列兩種,其中代號為Comet Lake的產品皆是14nm製程,命名邏輯維持大家比較熟知的方式。


而代號為Ice Lake的10nm製程產品則換上了全新的命名方式,將U、Y從型號名稱中移除,統一改為「G」來代替,並且把過往的命名方式改為「4位數字+G+數字」,如Core i7-「1065G7」、Corie i5-「1035G7」等。其中前4位數字很好理解,頭2位數字即產品代別,後2位則是產品型號,且四位數字中的最後一位數字只會有0和5:「5代表U系列」、「0屬於Y系列」。

至於G後方的數字就比較特殊了,它代表的是「內顯」的性能,由低至高劃分為G1、G4、G7,共三個等級。簡單來說,前四位數字的最後一位數字代表省電程度,5為省電和效能兼顧,0為省電優先;G後方的數字代表顯示效能,數字越大效能越好。

10nm的Ice Lake換上全新的命名方式,將內顯的性能切分成三個不同等級。


U、G系列處理器該怎麼選
看到這邊玩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同樣都是第10代CPU、都是省電版的處理器,14nm製程的Comet Lake和10nm製程的Ice Lake處理器在效能表現又是如何呢?關於這一點,Intel早就為了避免「網內互打」而做好了差異化。

整體來說,Comet Lake的處理器採14nm因為技術純熟,所以核心時脈比較高,在純CPU運算,例如單純的照片、影片轉檔會比較有優勢。Ice Lake因為是Intel的首款10nm產品,核心時脈比較保守,但內顯有著比Comet Lake更好的性能,如果希望有比較好的輕度娛樂體驗,或是會進行輕度的影片後製,Ice Lake的CPU會比較具優勢。不過整體來說,兩者的差異沒有大到天差地遠,所以倒也不必過於糾結就是了。

AMD處理器的命名規則
看完了複雜的Intel命名規則,AMD在筆電處理器的命名上就精簡非常多,依照性能等級差異,分為Ryzen 3、5、7、9四個等級,並依照不同產品類型的定位細分為H、HS和U三個系列。

在命名上,三款處理器系列都是採用大家比較熟知的「4位數字+英文」的命名邏輯,第一個數字代表產品的代別,後方的數字代表產品的型號,且數字越大等級越高,最後的H、HS或U就代表產品的定位,例如Ryzen 5 3500U、Ryzen 7 4800H等。

在三個系列差異方面,H、HS皆屬於高性能處理器,但H整體的時脈更高,HS則更偏向效能與省電平衡型的定位,至於U系列自然就是為輕薄筆電設計的低電壓處理器。

H、HS皆為以性能表現為優先的處理器產品,不過H系列(功耗45W)的整體時脈與耗電量會比HS系列(功耗35W)更高。

U系列屬於為輕薄筆電打造的低電壓處理器,功耗都是15W,沒有像Intel再向下分出極低電壓版本:m。


最後在製程方面,Ryzen 3000系列採用的是12nm製程的Zen+架構(部分低階款式為14nm),產品代號為Picasso,值得注意的是,Ryzen 3000系列依照不同的性能等級,搭配的內顯效能也會有所差異(參照下圖);最新的Ryzen 4000系列則更新製程到了7nm的Zen2架構,產品代號為Renoir,因為和現行桌機處理器(代號Matisse)使用相同的製程架構,在整體的性能上有著大幅的成長,甚至有著和桌機一決高下的潛能。

AMD上一代的Ryzen 3000系列主要是使用12nm製程,唯獨最低階的款式還停留在14nm,且不同等級的處理器所搭配的內顯也不相同,玩家如果想撿便宜,特別是買U系列處理器的玩家必須多注意。


看完還是沒想法?! 21台筆電讓你挑個夠

在預算限制之下,輕薄與電競筆電在CPU以外的規格差異就相對小了許多,但由於3.5萬元的價位正好是各家廠商競爭最激烈的價格帶,使得許多規格細節不易只從DM介紹就能得知。

為了讓各位玩家能有更多元的筆電參考基準,小編不辭辛勞的網羅高達21台市售主打的開學筆電,並進行外觀鑑賞與性能測試,讓大家能夠在筆電的挑選上有更完整豐富的參考依據,當然小編找的筆電主要是方便玩家比較與參考,玩家完全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和喜好來選購,不一定刻意侷限於自身的選擇喔!

以下產品順序將先以廠商英文名與作為標準排序,若同一間廠商有多個產品,則先以產品英文型號再以數字大小(由小到大),順序排列,無先後優劣之分。

延伸閱讀
(01) 回歸校園生活遭遇「A、I」大混戰,21款學生筆電挑選看這邊(上篇) (本篇)
(02) 回歸校園生活遭遇「A、I」大混戰,21款學生筆電挑選看這邊(下篇)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