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太「熱」情! 水冷也快壓不住?! Intel第10代Core i9-10900K吃電發燙怪獸級處理器,全核4.8GHz功耗達235W,用240mm一體式水冷也超過90°C!
文.圖/Johan 2020-05-12 12:14:30
Intel即將於5月20日正式發表第10代Core ix-10xxx系列桌機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S),一樣採用14nm、PCIe 3.0架構,最高檔的Core i9-10900K具備10C/20T的核心與執行緒數,單核心最高可達5.3GHz,TDP(功耗)表訂是125W,但這只是表訂的數值,是指在基礎時脈下執行時的功耗。但真正爆發時脈,可就不只這個數值了!
由於這次Comet Lake-S家族採用全新LGA 1200腳位設計,因此跟以往Intel 300系列主機板不相容,必須搭配全新Intel 400系列主機板(如Z490、B460、H410)來能使用。相較於AMD就連下世代Zen 3架構的Ryzen 4000家族,還是會繼續沿用Socket AM4腳位設計來說,因此網友就做了哏圖,說AMD推出新的處理器,維持相同腳位設計,並調侃Intel推出一樣的處理器,但需要新的插座。
▼表 Intel第10代桌機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S)列表
根據微博網友的實際燒機測試結果,其先以Core i9-10900F (65W,10C/20T)處理器來實際測試一番,發現全速時將近200W,平均溫度大約69°C。不過滿載時就會飆升到224W,必須以水冷去壓制才行,且CPU表面溫度會高達92°C。
網友以Intel Core i9-10900F (65W/10C20T)透過AIDA64 FPU Stress Test來測試,在全核跑4.8GHz時,耗電達224W,溫度(右邊紅字部份)超過90°C (圖片來源:WolStame)
那麼Core i9-10900K這顆「地表最快」的處理器,看來應該不遑多讓,不會輸給10900F這顆處理器才是。因此網友也拿來測試,除了發現其速度快、吃電兇,在溫度上是不是也「地表最熱」?根據該網友拿來搭配NVIDIA顯示卡,同時開啟AIDA64 FPU來對CPU燒機測試,並以FurMark來對GPU做燒機測試,發現Core i9-10900K處理器要10核心全開、並以4.8GHz全速執行的話,功耗達235W。其搭配的是240mm的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燒機約40多分鐘之後,溫度平均87°C,有時候甚至會超過90°C (在圖表中顯示高達93°C),由此看來,這是一顆即使用水冷散熱器來壓制,也是非常「熱」情的CPU啊!
至於其所搭配的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燒機約15分鐘,也才耗電250W,且溫度維持在67°C。
Intel Core i9-10900K (125W/10C20T)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以AIDA64 FPU壓力測試搭配FurMark燒機測試,發現CPU耗電約235W,溫度達93°C (左邊紅字部份),而GPU耗電250W,溫度則維持在67°C (圖片來源:WolStame)
從上述的測試截圖中可知,Intel Core i9-10900K在透過AIDA64 FPU的壓力測試中,就算搭配了240mm的 AIO水冷散熱器,在滿載時會消耗235瓦。更跨張的是,全速運作下,尖峰溫度達93°C,而平均溫度也達87°C。若與10900F平均溫度為69°C相比,10900K的平均溫度高了約18°C,看來果然是非常的燙!
先看Intel部份,只要後面K的未鎖頻(Unlock)處理器,盒裝處理器裡面就沒有隨附風扇。但是看到上述10900F這顆處理器的測試結果,看來,您得買水冷散熱器才行!
● Intel採購清單(必備):
(1) CPU
(2) 主機板 (LGA 1200腳位) → Z490可支援DDR4-2933,B460以下只支援到DDR4-2666
(3) 240mm AIO水冷散熱器 → i9等級以上建議使用水冷
再來AMD部份,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只有Ryzen 9 3950X這顆旗艦版本才沒有附散熱風扇,其他的從Ryzen 9到Ryzen 3都有附。因此若非買旗艦版本,風扇售價可以省略。至於若您是從以前Ryzen 1000、2000升級上來的,還有Socket AM4主機板,其實也可以省略。
● AMD採購清單(必備):
(1) CPU
(2) 主機板(AM4腳位) → 非必備,若從先前版本升級上來,則可免購買
(3) 240mm AIO水冷散熱器 → 非必備,若買3900X以下版本即含風扇,免購買
總之,想要買哪家平台,相信精明的消費者要怎麼選擇的吧?以下就列出兩款平台的優勢(更新版),做為本文的結束!
● 時脈高
● 超頻潛力比較強
● 記憶體相容性與支援度比較好
● 更新:整體執行溫度來說,還是比AMD處理器涼一點
● 更多核心數/執行緒數,以及更多快取容量
● 7奈米製程
● 超高C/P值,產品隨附RGB風扇
● 單核心效能大約跟Intel能平起平坐
● 功耗低!!
由於這次Comet Lake-S家族採用全新LGA 1200腳位設計,因此跟以往Intel 300系列主機板不相容,必須搭配全新Intel 400系列主機板(如Z490、B460、H410)來能使用。相較於AMD就連下世代Zen 3架構的Ryzen 4000家族,還是會繼續沿用Socket AM4腳位設計來說,因此網友就做了哏圖,說AMD推出新的處理器,維持相同腳位設計,並調侃Intel推出一樣的處理器,但需要新的插座。
網友實測Core i9-10900K,超熱,吃電235W,溫度達90度C以上
如今,由於不少網友都紛紛拿到Core i9-10900K、10900F等處理器,並開始實測,礙於NDA在5/20才能發表,因此大家紛紛就其超頻能力,以及產生的溫度來進行實驗。▼表 Intel第10代桌機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S)列表
根據微博網友的實際燒機測試結果,其先以Core i9-10900F (65W,10C/20T)處理器來實際測試一番,發現全速時將近200W,平均溫度大約69°C。不過滿載時就會飆升到224W,必須以水冷去壓制才行,且CPU表面溫度會高達92°C。

那麼Core i9-10900K這顆「地表最快」的處理器,看來應該不遑多讓,不會輸給10900F這顆處理器才是。因此網友也拿來測試,除了發現其速度快、吃電兇,在溫度上是不是也「地表最熱」?根據該網友拿來搭配NVIDIA顯示卡,同時開啟AIDA64 FPU來對CPU燒機測試,並以FurMark來對GPU做燒機測試,發現Core i9-10900K處理器要10核心全開、並以4.8GHz全速執行的話,功耗達235W。其搭配的是240mm的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燒機約40多分鐘之後,溫度平均87°C,有時候甚至會超過90°C (在圖表中顯示高達93°C),由此看來,這是一顆即使用水冷散熱器來壓制,也是非常「熱」情的CPU啊!
至於其所搭配的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燒機約15分鐘,也才耗電250W,且溫度維持在67°C。

從上述的測試截圖中可知,Intel Core i9-10900K在透過AIDA64 FPU的壓力測試中,就算搭配了240mm的 AIO水冷散熱器,在滿載時會消耗235瓦。更跨張的是,全速運作下,尖峰溫度達93°C,而平均溫度也達87°C。若與10900F平均溫度為69°C相比,10900K的平均溫度高了約18°C,看來果然是非常的燙!
好貴又好熱!買來玩超頻的金錢遊戲?
我們曾在先前的文章提到,Intel第10代Core i9-10900F (200W級)效能露出,其多核分數不如AMD第3代Ryzen 7 3700X與Ryzen 9 4900HS (35W級)。當然那是指一般以Geekbench純粹測試CPU效能的分數。但是若以C/P值來說,您會買哪一個呢?先看Intel部份,只要後面K的未鎖頻(Unlock)處理器,盒裝處理器裡面就沒有隨附風扇。但是看到上述10900F這顆處理器的測試結果,看來,您得買水冷散熱器才行!
● Intel採購清單(必備):
(1) CPU
(2) 主機板 (LGA 1200腳位) → Z490可支援DDR4-2933,B460以下只支援到DDR4-2666
(3) 240mm AIO水冷散熱器 → i9等級以上建議使用水冷
再來AMD部份,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只有Ryzen 9 3950X這顆旗艦版本才沒有附散熱風扇,其他的從Ryzen 9到Ryzen 3都有附。因此若非買旗艦版本,風扇售價可以省略。至於若您是從以前Ryzen 1000、2000升級上來的,還有Socket AM4主機板,其實也可以省略。
● AMD採購清單(必備):
(1) CPU
(2) 主機板(AM4腳位) → 非必備,若從先前版本升級上來,則可免購買
(3) 240mm AIO水冷散熱器 → 非必備,若買3900X以下版本即含風扇,免購買
總之,想要買哪家平台,相信精明的消費者要怎麼選擇的吧?以下就列出兩款平台的優勢(更新版),做為本文的結束!
Intel第10代桌機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S)優勢:
● 單核心效能高● 時脈高
● 超頻潛力比較強
● 記憶體相容性與支援度比較好
● 更新:
AMD第3代桌機處理器(代號Matisse)優勢:
● 多核心效能高● 更多核心數/執行緒數,以及更多快取容量
● 7奈米製程
● 超高C/P值,產品隨附RGB風扇
● 單核心效能大約跟Intel能平起平坐
● 功耗低!!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今夏出遊這樣玩 Instagram! 「編輯網格」自由調整個人檔案排版 「語音訊息」延長至五分鐘 滿足話匣子分享欲
- 西門子 EDA 推全新解決方案,助力簡化複雜的 3D IC 設計與分析流程
- NetApp 獲 SE Labs 肯定 鞏固全球資料儲存安全領域領導地位 NetApp 榮獲 2025 年 SE Labs 企業級資料保護獎
- LG明星商品大升級!WashTower™ 第二代 洗乾全AI,護衣、節能又省時! 容量提升、全觸控中央控制液晶面板,智慧科技與極簡美型一次到位!
- 美商恩傑 NZXT N9 Z890 實測開箱,「為玩家而生」20+1+1共 22 相供電「TDP:400W超頻」 Intel 高階「DDR5-8800+」精品級海景房主機板!
- 從 AI 到永續!PaGamO 全能電競聚焦教育未來力,攜手企業共育新世代 偏鄉晉級制首登場打破城鄉差距,參賽人數成長逾三成再創新高
- FUN暑假 布袋戲棚首度搬進燦坤3C家電 假日熱鬧好去處 來燦坤內湖旗艦店聽音樂、看熱舞、欣賞霹靂布袋戲
- 「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TAICHUNG」 6月27日至7月6日於中友百貨盛大舉辦 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登陸台中 《超人力霸王》、《獵人》、《七龍珠》、《JoJo的奇妙冒險》等人氣作品盛大登場
- D-Link友訊科技深耕日本市場20年 商用、電信雙引擎動能齊發
- 2025年7月7日 最新高效能筆電與掌機全線展出 MSI打造《龍魂城解鎖行動》實境互動體驗 週末限時登場
- 小尺寸 大能量!金士頓 NV3 2230 固態硬碟 行動娛樂 × 工作效能雙進化
- 技嘉科技發表GeForce RTX 5050系列顯示卡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