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效能狂飆、搭ARGB炫炮登場!Sapphire Nitro+ RX 5700 XT顯示卡開箱實測
文.圖/JC 2019-10-09 11:00:14
「AMD真香」潮持續發酵中!周邊的AIB廠商們也繼續推出相關的板卡產品,上次小編為大家開箱過 藍寶Sapphire推出的Pulse RX 5700 XT和Pulse RX 5700雙卡時,就已經預告過後續還會有更高階的Nitro版本推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準備以後,小編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由藍寶推出的最新Nitro+ RX 5700 XT顯示卡,此外還收到藍寶全新推出的ARGB風扇套件,提供玩家自行更換風扇能力,不只效能威猛、連視覺效果也是一流。
先前已提到過藍寶Nitro和Pulse系列兩者的基本差異,這邊快速複習一下。兩個系列最大的差異在於時脈,Nitro版本的時脈會更高些,是藍寶顯示卡系列中屬高階的系列產品。以下就來介紹藍寶的Nitro+ RX 5700 XT顯示卡與ARGB風扇套件吧!
外觀上來說,Nitro+ RX 5700 XT有一股低調、不落俗套的設計感存在,比起簡單、常見的電競黑紅配色,它走得是黑、銀色的搭配,在外觀上更添質感。顯示卡的上方印有藍寶「SAPPHIRE」字樣,它除了同樣具有ARGB燈效以外,在和保護蓋之間搭配的特殊刻印字體下,也讓整張顯示卡上方的設計更加有看頭。另外,顯卡的供電位置也位於同一側,採8+8 pin配置,電源需求為265W。
說到顯卡上方,上方的保護蓋走的是不規則線條設計,一邊是藍寶商標字樣搭配遮蓋較多的擋板,另一邊則是往內嵌的保護擋板,讓裏頭的散熱鰭片大面積露出,視覺上增添了一點霸氣感,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散熱的效果。
在外型上有一個值得玩家購買前注意的問題,也就是這次Nitro+ RX 5700 XT自製卡的大小比例比一般顯示卡都還要大得多,306 x 135 x 49 (mm)的尺寸比例下,需要ATX主機板2.5槽的大小支援,安裝前除了要研究選擇的機殼大小是否足夠以外,同時也要注意主機板本身是否有足夠空間可以hold住顯示卡的大小和重量。
顯卡背板採用全鋁金屬背板,除了確保整體的堅固耐用度以外,也有助於散熱效果。晶片部分採用藍寶常見的外裸式設計,除了外型帥氣以外,也同樣是為了散熱所進行的設計。另外,背面也有提供藍寶顯示卡獨家的BIOS Switch切換功能,讓玩家可以隨時切換選擇效能模式或是靜音模式,進一步解放Nitro+ RX 5700 XT的表現。此外,BIOS程式碼支援傳統BIOS與新款UEFI模式,適合新舊電腦使用。
接下來快速說明一下輸出入埠的配置,Nitro+ RX 5700 XT具備兩組DisplayPort 1.4和兩組HDMI,前者最高可支援5120 x 2880@60Hz、後者則是最高支援4096 x 2160@60Hz,搭配組合下最高可支援4個顯示器輸出。
接下來就是主要的PCB板部分,這邊可以看到採用的是AMD Navi 10晶片,同時有8GB GDDR6記憶體焊接,另外使用黑鑽電容4來強化效率,比起普通的電感還要強25%。除此之外,在看到PCB板時也可以看到,藍寶特別在記憶體周圍放上另一塊散熱鰭片,更進一步的強化整體的散熱效果。最後一層就是全鋁金屬製的背板了,視覺上有質感,同時在功能上也能確保顯示卡本身的架構穩固,再者,金屬快速傳導熱能的特性也能進一步強化散熱。
Motherboard:ROG X570 Crosshair VIII Impact
SSD:Corsair MP600 Gen 4 SSD 2TB
RAM: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16GB
OS:Windows 10 1903
Driver: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19.9.3
接下來小編也將Nitro+ RX 5700 XT拿來和先前的Pulse系列雙卡、AMD公板卡做比較,可以發現NItro+ RX 5700 XT得益於更高的遊戲時脈設定,使其擁有比其他候選人都還要更強的效能表現,雖然Pulse系列也不惶多讓,同樣超越公板卡,但Nitro+ RX 5700 XT早將其拋在腦後了。
廠商網址:http://www.sapphiretech.com
先前已提到過藍寶Nitro和Pulse系列兩者的基本差異,這邊快速複習一下。兩個系列最大的差異在於時脈,Nitro版本的時脈會更高些,是藍寶顯示卡系列中屬高階的系列產品。以下就來介紹藍寶的Nitro+ RX 5700 XT顯示卡與ARGB風扇套件吧!
外觀介紹
先來開箱吧!小編個人滿喜歡藍寶Nitro+ RX 5700 XT外盒的設計語言,正面除了標明產品搭載8GB記憶體和支援PCIe 4.0以外,右側也可以看到獨特的正六邊形格紋,這同時也是預告這次Nitro+ RX 5700 XT顯示卡的主要設計語言,裡外映襯。採兩大一小三風扇設計
拿出顯示卡本身來看看,Sapphire NItro+ RX 5700 XT採用的是兩大一小的三風扇設計,兩側的風扇直徑較中央的風扇大一點,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最佳化顯示卡冷熱氣流間的交換,藉由非對稱的轉動方向,已縮小無風區的面積,以便最大化散熱效果。而在顯示卡正面則是可以看到外盒上的六邊形設計元素,搭配格紋設計顯得非常有特色。外觀上來說,Nitro+ RX 5700 XT有一股低調、不落俗套的設計感存在,比起簡單、常見的電競黑紅配色,它走得是黑、銀色的搭配,在外觀上更添質感。顯示卡的上方印有藍寶「SAPPHIRE」字樣,它除了同樣具有ARGB燈效以外,在和保護蓋之間搭配的特殊刻印字體下,也讓整張顯示卡上方的設計更加有看頭。另外,顯卡的供電位置也位於同一側,採8+8 pin配置,電源需求為265W。
說到顯卡上方,上方的保護蓋走的是不規則線條設計,一邊是藍寶商標字樣搭配遮蓋較多的擋板,另一邊則是往內嵌的保護擋板,讓裏頭的散熱鰭片大面積露出,視覺上增添了一點霸氣感,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散熱的效果。
在外型上有一個值得玩家購買前注意的問題,也就是這次Nitro+ RX 5700 XT自製卡的大小比例比一般顯示卡都還要大得多,306 x 135 x 49 (mm)的尺寸比例下,需要ATX主機板2.5槽的大小支援,安裝前除了要研究選擇的機殼大小是否足夠以外,同時也要注意主機板本身是否有足夠空間可以hold住顯示卡的大小和重量。
顯卡背板採用全鋁金屬背板,除了確保整體的堅固耐用度以外,也有助於散熱效果。晶片部分採用藍寶常見的外裸式設計,除了外型帥氣以外,也同樣是為了散熱所進行的設計。另外,背面也有提供藍寶顯示卡獨家的BIOS Switch切換功能,讓玩家可以隨時切換選擇效能模式或是靜音模式,進一步解放Nitro+ RX 5700 XT的表現。此外,BIOS程式碼支援傳統BIOS與新款UEFI模式,適合新舊電腦使用。
接下來快速說明一下輸出入埠的配置,Nitro+ RX 5700 XT具備兩組DisplayPort 1.4和兩組HDMI,前者最高可支援5120 x 2880@60Hz、後者則是最高支援4096 x 2160@60Hz,搭配組合下最高可支援4個顯示器輸出。
全新Nitro+ ARGB Fan炫彩風扇套件組
這次小編也在Nitro+ RX 5700 XT上市前就搶先收到了10月才開始推出的全新ARGB風扇組,藉由Nitro+ RX 5700 XT具備風扇快拆設計的優勢,玩家只需要將三個風扇旁的螺絲卸下,將其電源連接埠拆下後,即可換上新的ARGB風扇,藉由ARGB更加柔和的燈效效果,將可以擁有更優秀的視覺體驗。大部分解開始!
看完了外觀接下來來看內部了,Nitro+ RX 5700 XT的結構設計可以大致分為五層,首先最外層的是搭配風扇快拆設計,藉由將三風扇旁個別對應的螺絲卸下後,就可以快速將原風扇拆下更換,快又有效。而第二層就是散熱片的部分,採用大面積的銅片散熱加上五根散熱管將廢熱帶走,搭配裡外兼具的Tri-X冷卻系統確保顯示卡整體的溫度維持穩定。接下來就是主要的PCB板部分,這邊可以看到採用的是AMD Navi 10晶片,同時有8GB GDDR6記憶體焊接,另外使用黑鑽電容4來強化效率,比起普通的電感還要強25%。除此之外,在看到PCB板時也可以看到,藍寶特別在記憶體周圍放上另一塊散熱鰭片,更進一步的強化整體的散熱效果。最後一層就是全鋁金屬製的背板了,視覺上有質感,同時在功能上也能確保顯示卡本身的架構穩固,再者,金屬快速傳導熱能的特性也能進一步強化散熱。
效能實測
接下來來看看玩家們最關心的效能實測部分吧!小編將藉由常見的跑分軟體和熱門遊戲做比較,將效能量化給大家參考囉!測試平台規格
CPU:AMD Ryzen 9 3900XMotherboard:ROG X570 Crosshair VIII Impact
SSD:Corsair MP600 Gen 4 SSD 2TB
RAM: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16GB
OS:Windows 10 1903
Driver: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19.9.3
接下來小編也將Nitro+ RX 5700 XT拿來和先前的Pulse系列雙卡、AMD公板卡做比較,可以發現NItro+ RX 5700 XT得益於更高的遊戲時脈設定,使其擁有比其他候選人都還要更強的效能表現,雖然Pulse系列也不惶多讓,同樣超越公板卡,但Nitro+ RX 5700 XT早將其拋在腦後了。
Sapphire TriXX軟體輔助
有了好的硬體當然也要有軟體作為輔助,藍寶作為搭配的軟體為自家的Sapphire TriXX軟體,軟體中除了可以調整燈效效果以外,也可以調整時脈和切換BIOS。Nitro+ RX 5700 XT效能狂飆
先前藍寶推出Pulse系列RX 5700系列自製卡時就已經有不錯的效能表現,同時在視覺上也極具特色,而Nitro+則是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層樓,不只效能因為時脈更高的關係因而有更強的效能表現,在視覺效果上更有全新的ARGB燈效軟體可輔助,讓Nitro+ RX 5700 XT不僅效能有了,同時在視覺表現上也是極具特色,玩家若是在選購RX 5700系列顯示卡時,不妨也參考一下。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Sapphire - 藍寶科技廠商網址:http://www.sapphiretech.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全漢 FSP」大秀肌肉,推出 2025年式 ATX 3.1電源供應器,COMPUTEX 2025以「AI 時代 全方位 電源解決方案」為主題,展示新一代「高效電源、極致散熱器與美型機殼」,帶來嶄新 PC DIY 大未來!
- 微星COMPUTEX 2025重磅展出 X870(E)系列主機板,全面搭載祥碩獲獎USB4控制晶片ASM4242,升級極速傳輸體驗
- HPE推出業界最先進的私有雲產品組合,徹底改變企業的混合IT現代化方式
- 技鋼科技與bp嘉實多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液冷資料中心發展 以浸沒式與直接液冷技術實現高效綠色資料中心
- 曜越COMPUTEX 2025推出鋼影Toughpower i2000W白金牌數位電源供應器:超高瓦數搭配精準監控 新一代數位電源:四條原生PCIe Gen 5.0接頭、80 PLUS白金牌認證、即時監控電源/電腦狀態
- 神瑞人工智慧獲得InnoVEX 2025 Pitch Contest創新競賽首獎 AI創新應用當道 10個獎項得主同步曝光
- 「迎廣科技 InWin」重磅齊發,COMPUTEX 2025慶祝40週年「時尚與創新」,推出融合藝術與工藝的「ChronoMancy紀念機殼」,展示新一代全方位「海景機殼、開放式機殼、工作站與伺服器機殼」!
- 「美商恩傑 NZXT」火力全開,COMPUTEX 2025以「電腦豪宅」為主題,宣示「海景房時代」來臨,展示新一代「電競機殼、電源供應器、水冷散熱器、主機板與電競周邊」神兵利器!
- OPPO A5 5G 硬派登場:IP65 防水防塵 × 抗摔雙認證 戶外強悍首選 七千有找!OPPO 最親民 5G 手機
- 沉浸新競界!ROG電競實驗室引爆COMPUTEX
- 華擎科技工作站主機板完美支援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 Threadripper 9000系列處理器
- Synology 雙主動 NVMe PAS7700 上市, 為企業關鍵應用所需效能與可用性打造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