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
48顆壞25顆》威騰WD RE 3TB硬碟驚爆鬧機瘟,WD3000FYYZ死機地雷硬碟故障率高到嚇人!
光華商場每天都有新鮮事,今天一樣不例外。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今天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突然遇到玩家,跟店家老闆買硬碟。玩家提到,今天「 NAS網路磁碟伺服器 使用者俱樂部」,網友爆料出大事了!說又有硬碟鬧「機瘟」,而且這次死傷慘重。 據傳,網友公司買威騰企業級硬碟(WD Enterprise-class),五年保固的硬碟,保固期還沒到,48顆就壞25顆,死亡率高達52.08%。更慘的是,據傳無論拿到NAS使用,拿到個人主機使用,拿到伺服器使用,只要用個一兩年,就會死機,出現壞軌,存取異常,故障損毀。 這也太嚇人了吧?說到這邊,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就決定與店家老闆殺到台北光華商圈,台北WD直營顧客服務中心所在的光華數位新天地(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8號6樓2室),來去一探究竟!然而,就這麼恰好,在台北WD直營顧客服務中心,巧遇了這位48顆壞25顆硬碟的事主。 為深入了解這到底是WD硬碟的問題,人品的問題,還是哪裡出了狀況。PCDIY! online這邊,專訪了這位張先生,來暢談遇到的WD硬碟故障問題與協助進行後續的RMA處理! (01)請先跟我們說明一下,您這批硬碟是哪時候買的?品牌、型號、規格為何?總共買了幾顆,損壞了幾顆?使用在哪裡?使用的地方?故障的狀況是怎麼樣? (01)這批硬碟,約是在2015年左右購買的。出事硬碟背景資料,品牌:WD(威騰),等級:WD Enterprise-class(企業級硬碟),品名:WD RE,容量:3TB,型號:WD3000FYYZ,韌體:01ULB0,保固期:5年。 當時,分兩次購買,兩次各買24顆,總共買了48顆。購買的是台灣代理商公司貨,捷元公司貨。購買單價:8,600元/顆,購買總價:412,800元(41萬2800元)。大部分使用在NAS,用於Synology(群暉)與QNAP(威聯通)的機器。部分,也用於個人主機、伺服器。無論用於哪裡,皆有發生故障的狀況,有的是發現壞軌,有的是存取異常,有的則是故障損毀。 損壞數量的話,總共買了48顆,截至目前為止,損壞了25顆。 至於WD硬碟產品線的話,前陣子已經做了調整。這款的WD RE產品線系列,目前,最新已經併入了WD Gold產品線系列。 品牌:WD(威騰) 等級:WD Enterprise-class(企業級硬碟) 品名:WD RE 容量:3TB 型號:WD3000FYYZ 韌體:01ULB0 產地:Made in Tailland 保固期:5年 購買時間:2014年02月,2015年06月 購買數量:48顆(分兩次購買,兩次各買24顆) 硬碟來源:捷元公司貨(台灣代理商公司貨) 購買單價:8,600元/顆 購買總價:412,800元(41萬2800元) 購買數量:48顆 損壞狀況:25顆 損壞比率:52.08% 處理方式:原廠RMA (02)請先跟我們說明一下,您不幸發生硬碟發生故障的時候,後續都是怎麼做處理?WD原廠這邊給您的RMA方式為何?WD原廠的售後服務,您還滿意嗎?是否有什麼要建議WD原廠的地方呢? (02)使用的地方,則不一樣。有的放台中工業區,有的放高雄永安,有的放三重湯城,有的放汐止,有的放中和,都有出現硬碟故障的狀況。發生故障的時候,都是先送回台北,再送台北WD直營顧客服務中心做RMA。 WD原廠這邊給的RMA,都是做硬碟換新的動作。原本的機種,韌體都是01UL1B0,換回來變成01UL1B2、B3,變成是新版韌體的硬碟。也有遇到3TB硬碟換光,直接升級4TB硬碟。 WD原廠售後服務,還算滿意。不過,對於這款WD RE 3TB硬碟,真的相當失望。當初,會花比較多的代價,購買WD Enterprise-class(企業級硬碟),就是相信企業級會帶來比較好的穩定度與可靠度,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五年保固的企業級硬碟,光是使用了兩年多,48顆裡面,就壞了25顆,損壞比率高達52.08%,讓人對於WD硬碟失去信心。 個人建議的話,這次故障率太高了,WD原廠應該出面道歉。 (03)請跟我們說明一下,您從事的行業別為何?公司類型為何?您負責的工作是什麼,從事電腦相關工作幾年了?貴公司使用中與備用中的硬碟數量?每年更換與新採購硬碟的數量? (03)公司從事的是化學工業,公司型態為跨國企業。台灣有多個分公司與設有工廠,汐止、中和、三重湯城、台中工業區與高雄永安。硬碟使用的話,分別用於個人主機、伺服器與NAS。 個人負責的工作為MIS,從事電腦相關工作20年。 公司目前使用中與備用中的硬碟,數量約在600顆左右。WD、Seagate、HGST與TOSHIBA品牌都有用,容量最大用到3.5吋10TB。每年更換與新採購硬碟,數量約在50~60顆,若遇到更換或新採購整組Storage,那時候購買數量大概會買100~150顆。 (04)您還會繼續使用WD硬碟機嗎?還是會考慮改用其他品牌呢?您還有什麼意見,要透過PCDIY!要告訴WD的? (04)由於這次的體驗非常不好。五年保固的企業級硬碟,光是使用了兩年多,48顆裡面,就壞了25顆,損壞比率高達52.08%。這樣子的故障率,要叫我們公司怎麼想?總是會毛毛的,會擔心資料人間蒸發。雖然,重要資料都有做磁碟陣列容錯,並還有額外的資料備份。不過,硬碟妥善率不好,故障率飆高,的確對於企業造成了困擾。 硬碟機的品牌選擇不多,只有WD、Seagate、HGST與TOSHIBA。目前,考慮先暫緩WD品牌硬碟的購置,增加其他品牌品牌硬碟使用量。以後購買硬碟機,也考慮分幾個牌子購買,多分幾批購買,以分散風險,降低踩到地雷硬碟的機率。 希望WD把硬碟品質做好,像這回故障率這麼高,難免客戶會失去信心。 最後,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提醒大家:「運氣不好,什麼碟都一樣!」 千萬不要去賭什麼人品,即便是最高等級的企業級硬碟機,也是有機率會故障的!硬碟機最好要做容錯,也就是使用RAID 1,10,5,6。重要資料的話,還要記得再做備份。有備無患,比較安全。以免出了狀況,資料人間蒸發,即便可以做資料救援,但那無法保證100%救回資料,而且做資料救援可就要花大錢了!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希捷冷資料硬碟!
冷資料硬碟,也就是所謂的封存資料硬碟,主要提供給使用者儲存封存用的檔案資料,重視的是高C/P值與高穩定度。目前Seagate、WD都有推出冷資料硬碟,Seagate的冷資料硬碟是Archive HDD系列,WD的則是Ae系列。這次要開箱測試的,就是希捷推出的「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冷資料硬碟。 大容量硬碟人人都需要,但價格實在讓人下不了手。新上市的Seagate Archive HDD v2系列硬碟則提供了高C/P值的選擇,一開始的上市價格,則是8,490元,後來居然漲價到9,590元,接著報價跌到了8,390元,最新,則跌到了7,999元。光華商場最新價格,創下了1TB跌破1,000元新低記錄! 這次所介紹的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是屬於第二代的Archive HDD硬碟機。 ●標準版本:ST8000AS0002 ●加密版本:ST8000AS0012。 這次測試的是標準版本ST8000AS0002,採用SATA 6Gb/s介面,硬碟轉速為5900轉,緩衝區記憶體為128MB,硬碟容量有5TB、6TB、8TB等選擇。以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的規格表來看,官方資料平均讀寫速率約為150MB/Sec,最高持續資料傳輸率則可達到190MB/Sec。 按照Seagate的資料,這顆「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硬碟,用上了SMR技術,也就是運用了疊瓦式磁記錄方式。 Seagate SMR原廠技術說明 Seagate Archive HDD v2系列硬碟屬於企業級規格,採用24x7高規格用料設計,可靠度開機時數8760小時,平均故障時間為80萬小時,Workload Rate Limit工作負載:180TB/年,保固期為3年。 這邊使用3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Info V6.3.0、HD Tune V5.5.0與TxBENCH V0.95 beta,來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 這顆硬碟的型號為ST8000AS0002-1NA17Z,容量為8001.5GB,韌體版本AR13,不過緩衝區大小顯示為16384KB,是程式誤判。硬碟轉速偵測為598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8TB,HD Tune偵測為8001.6GB,實際可用空間為7452GB,實際容量為7630755MB,格式化之後可用7629837MB。 TxBENCH偵測到這顆硬碟除了支援S.M.A.R.T.,還支援NCQ、DIPM、48BLBA、Security、Security Frozen。 為了瞭解這款硬碟效能,編輯使用了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CrystalDiskMark、HD Tune、TxBENCH等6套軟體來進行測試。 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00.8MB/Sec,寫入速度:184.4MB/Sec。0Fill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02.5MB/Sec,寫入速度有183.6MB/Sec。從測試結果對比廠商標示的平均150MB/s,最高速度190MB/s,實測出的速度甚至還更快。 從整體結果來看,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硬碟的讀寫速度,大約就是在180MB/s左右,這得歸功於單碟1.33TB的設計,雖然硬碟馬達轉速僅5900轉,存取時間較慢,但用於儲存資料來說,影響不大。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47.6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41.2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與64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102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86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都有接近200MB/s的水準。 使用AJA System Test測得的成績,也都與廠商標示的速度差不多。 這個測試,可以快速了解這顆硬碟的傳輸速度與IOPS表現,可能是這款專為SSD測試所設計,因此測出的總分有些不太正確,與其他測試軟體的成績相差許多。 AS SSD Benchmark也是專門測試SSD效能的軟體,用來測試這顆硬碟,主要是提供玩家一個可與SSD相比的參考數據。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84.81MB/Sec,寫入速度:179.27MB/Sec,表現都不錯,但總分與IOPS表現當然就遠遠比不上SSD。Copy-Benchmark表現,大約是在60~80MB/s之間。也算還在中上。Compression-Benchmark表現,除了少數起伏很大外,大致上都維持穩定的狀況。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21.935MB/Sec,寫入速度:179.446MB/Sec。讀取速度與其他測試軟體測得的結果有較大落差,寫入速度則符合預期。 「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提供了高C/P值的選擇,一開始的上市價格,則是8,490元,後來居然漲價到9,590元,接著報價跌到了8,390元,最新,則跌到了7,999元。和市面上其他廠牌的6TB硬碟或8TB硬碟相比,價格明顯便宜許多。 Seagate Archive HDD v2系列硬碟,傳輸效能表現還不錯,又具備相當不錯的可靠度與耐用度,因此有相當高C/P值,非常適合選購來當作備份硬碟使用。 不過,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Seagate表示,這款硬碟不適用於NAS應用與安全監控,可能會發生效能降低的情形。若有這類需求,請改選購Seagate NAS HDD和Seagate Surveillance HDD,才能擁有更好的效能與可靠度。 PCDIY! online社長,在此提醒大家:「硬碟有價,資料無價」。硬碟容量持續創新高之下,硬碟故障,導致資料人間蒸發,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定要做硬碟容量與資料備份,所謂的硬碟容錯,則是:「要做磁碟陣列,RAID 1,10,5,6」,所謂的資料備份,則是:「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要有全方位保護資料安全的認知。很重要的,硬碟保固,保的是硬體,沒有保資料。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是沒有在保固範圍之內的! 這款希捷推出的冷資料硬碟,價格真的很殺,雖然主軸馬達只有5900轉,讀寫效能並不是那麼好,不過由於有大容量的優勢,價格便宜,也讓單位成本大幅降低,對於很多NAS用戶,以及儲存大容量資料的玩家與專業用戶,可以說是趨之若騖。 無疑的,真的是價格便宜,物超所值呀!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SSD安裝有學問,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的選擇!
現在幫人裝電腦當好人,從量身打造的建議、採購、組裝、測試和軟體的安裝,到事後的升級和維護,從原本兩光的半套式單純裝機,到免費到府的全套式專人專件服務,如果沒有一些豐富的經驗,碰到新的狀況不知該怎麼處理最省力,還真的不行。各位PCDIY!的讀者有碰到過2.5吋SSD和機殼不合的情況嗎?現在市面上隨SSD附的2.5吋轉3.5吋轉接架已經可以搞定大部份的情況,但遇到要用扣具或模組化插入安裝設計的機殼,可能就會出現問題,仔細比對一下,才發現原來細節藏在轉接架側邊的螺絲孔位上。 你已經在用2.5吋SSD了嗎?過去2.5吋HDD在DIY桌機市場中,是較不被受關注的零組件,因為一般2.5吋HDD容量小,價格相對也不便宜,大概只有想組裝迷你的電腦主機或Mini-ITX主機板會想採用,但目前2.5吋SSD已經逐漸成為組裝標準,原因很簡單,就是相較於一般傳統硬碟,2.5吋SSD在效能、功耗、防震能力和重量上有強大的優勢,但剛開始推出的時候,因為容量還不夠大,32GB或64GB裝個作業系統和必備的文書和應用軟體就剩沒多少空間了,加上價格也太貴,C/P值太低,只有口袋夠深的玩家才玩得起。 但隨著容量的提升和價格下降,產品選擇也超多的情況下,開始有愈來愈多人想選購2.5吋SSD,雖然每GB成本還是比一般傳統硬碟高,但還是有不少玩家,包含一般使用者,仍著眼於它優秀的效能表現,紛紛擁抱2.5吋SSD。而市場主流的SSD,都是標準的2.5吋大小,也因此很多新推出的機殼,都會加入2.5吋HDD擴充槽的設計,方便使用者安裝2.5吋的SSD。 隨著SSD被愈來愈多使用者所採用的趨勢,現在多數新推出的機殼也導入2.5吋HDD擴充槽的安裝設計。因為2.5吋SSD體積較為輕薄短小,不需佔用太多空間,所以有些機殼乾脆在結構上直接多打幾個鎖孔,用螺絲來安裝固定,但比較好一點的設計,會考量使用模組化插拔或隨附扣具方式,免螺絲就能安裝。 不過因為機殼可以算是耐久材,只要不是拿來當做攻擊的武器,正常使用下,幾乎不會壞,所以應該有不少使用者一款機殼可以用五、六年以上,甚至更久,重來沒換過,但過去的機殼多半沒有考量到2.5吋HDD的安裝,只會有標準的5.25吋和3.5吋擴充槽的空間,如果你已做好功課,調查多款2.5吋SSD的效能、保固和價格,決定那個品牌和產品才是你心目中最佳的選擇,經過多家店比價,總算開心地買回家準備好好享受換上2.5吋SSD所帶來的極速效能時,才發現自己的舊機殼只能裝3.5吋HDD,那豈不是自己潑自己冷水,感覺肯定不好玩。 像這種情況,解決機殼2.5吋HDD的安裝,要嘛不是在買2.5吋SSD前,先確認隨附配件是否有包含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不然就是得全部砍掉重練,花錢再買一咖新的機殼,如果剛好2.5吋SSD什麼配件也沒有,又不想換機殼或裸機使用,那就只能考慮花點小錢選購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來安裝SSD。 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使用2.5吋SSD,有些產品會隨附一些軟硬體配件來提升安裝、系統移轉和維護的便利性。現在不少品牌的盒裝SSD隨附的產品基本上會有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和螺絲,如:ADATA、Kingston、OCZ、PLEXTOR和Transcend等;而有些比較貼心的廠商,Intel的SSD甚至會多加SATA傳輸線、大4PIN轉SATA電源線、便於安裝至一般筆記型電腦的7mm轉9.5mm的增高架、應用軟體(如Acronis True Image HD備份軟體或SSD維護和韌體升級軟體)等不同的配件,這些東西雖不起眼,但對於安裝和使用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當然是不是各品牌的高低階產品的配件都相同,玩家選購前可再次確認一下。 針對盒裝SSD所附的硬碟轉接架部份,可能是硬碟轉接架的機構太簡單,就是一片金屬片兩邊摺一下,再沖出幾個鎖孔,所以一般SSD所附的轉接架感覺都是同一間工廠出來的,不噴上品牌,完全不知是那間,尺寸大小完全一樣,約莫是10 x 10 x 1.1公分,這類轉接架都是利用2.5吋SSD下面的四個螺絲孔來固定,再用轉接架側邊的螺絲孔安裝至機殼3.5吋的空間中,這種簡單的設計足以解決大部分機殼安裝2.5吋SSD的問題。 若是機殼3.5吋儲存裝置是採用扣具方式安裝,如此設計的轉接架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因為機殼3.5吋裝置的扣具多半必需要鎖定側邊的螺絲孔,玩家稍微看一下,會發現3.5吋硬碟兩邊前、中、後各有1個螺絲孔,這3個孔的位置是標準的,所有3.5吋硬碟都一樣,而一般SSD所附的轉接架的側邊螺絲孔雖然也是3孔,但轉接架尺寸較小,都比3.5吋硬碟還短,只有最後面兩個螺絲孔的位置是一樣的,3.5吋裝置的扣具就沒法固定安裝。 在眾多SSD隨附的轉接架中,只有Intel最專業,它的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尺寸較大,重點是它不僅側邊3個螺絲孔位置和標準的3.5吋硬碟一樣,而且底部也有四個標準的螺絲孔位,2.5吋SSD鎖上後,安裝至機殼的方式就能和一般3.5吋硬碟一模一樣。 如果您的情況是需要和3.5吋硬碟標準孔位一樣的轉接架來安裝2.5吋SSD的話,又不是選購Intel的產品,在實體賣場或網網路上選購就需要稍加留意,以免買錯。 經過調查,目前Yahoo!奇摩拍賣、露天拍賣上有一款標榜是富士康幫HP代工的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這款產品沒有名稱,可能是賣家有特別管道取得,或者是由代工廠流出。 它的特色除了兩邊和底部有標準的3.5吋硬碟的螺絲孔位設計,機殼3.5吋裝置的安裝相容性更高,強調IBM、HP、Dell、Tyan和Supermicro等大廠所設計的伺服器都能適用外,更值得留意是還有PCB板配置,支援熱抽拔,介面不只相容SATA 1.5Gb/s、3Gb/s、6Gb/s規格,並且還相容SAS 1.5Gb/s、3Gb/s、6Gb/s與12Gb/s的硬碟機安裝,支援到SATA 6Gb/s與SAS 12Gb/s介面,皆可轉為SATA接頭! 當然除了像拍賣網站所賣的散裝版本外,標準孔位的2.5吋轉3.5吋轉接架還是有其它的選擇,例如在儲存設備頗為知名的ICY DOCK(中銨)就有完整的產品線選擇,2.5吋轉3.5吋轉接設備中,型號MB082SP轉接架為標準3.5吋螺絲孔位設計,強調能免工具安裝,還可一次裝兩個9.5mm高的SSD,市售價為299元。 另一款型號MB982IP-1S-1為轉接盒,使用金屬材質,也為標準3.5吋螺絲孔位設計,機構上加入防震功能,同時適用SATA和SAS 6Gb/s介面,市售價較貴,為1,050元,這兩款中銨的產品都有三年保固,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 一般2.5吋SSD或傳統2.5吋HDD的安裝,隨附的轉接架能滿足多數的需求,雖然電腦硬體DIY組裝的順序和大原則都差不多,但是各種零組件的交叉組合其實也不少,想要能解決各種硬體的搭配,又要有一定的組裝和整線的品質,還是有很多眉眉角角的注意事項,如果沒有較多的實際組裝經驗,沒遇過各種DIY的問題,你可能不會覺得有標準3.5吋螺絲孔位的轉接架有什麼幫助,但這某些情況下,如此的設計卻是頗為實用,也許下次您本身或朋友遇到2.5吋SSD不能安裝至機殼3.5吋擴充槽的問題,可以考慮使用有標準3.5吋螺絲孔位的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來解決。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HDD的發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停滯之後,SSD持續不斷的突破,從SLC SSD、MLC SSD到TLC SSD,最新又出現3D NAND SSD,HDD也導入Flash加速,發展出SSHD,接著,又有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PMR垂直磁記錄,SMR疊瓦式磁記錄,各種HDD儲存技術突破之下,傳統3.5吋機械硬碟,儲存容量有了更大的突破,全面進入10TB大容量新時代!這次,我們則要實測開箱,史上第一顆NAS專用的3.5吋10TB機械硬碟,這就是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 2016年07月20日,希捷科技發表了全新機械硬碟產品線,命名為Guardian Series守護者系列,除了儲存容量一舉提升到10TB,完全取代過去的產品線,成為了希捷新的機械硬碟產品識別。 希捷新的機械硬碟產品識別,區分的話,祭出對應個人電腦與遊戲的HDD,命名為BarraCuda與BarraCuda Pro系列,祭出對應個人電腦與遊戲的SSHD,命名為FireCuda,祭出對應網路連接儲存裝置NAS專用的HDD,命名為IronWolf與IronWolf Pro系列,祭出對應監控系統專用的HDD,命名為SkyHawk,同時也供應了針對企業、資料中心的企業級硬碟機,命名為Enterprise NAS HDD與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這次,最重要的,除了發表Guardian Series守護者系列,引進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技術之下,搭載7片碟盤14個磁頭,引進7200轉的主軸馬達,開發出了全系列10TB大容量硬碟機。希捷Seagate IRONWOLF 10TB,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誕生。 Seagate IRONWOLF,是針對居家、創作專業人員、家庭辦公室與小型企業 NAS所設計,對應的是1~8機槽,正確來說,建議使用8-Bay以下,8-Bay以上建議使用Seagate IRONWOLF Pro、Enterprise NAS HDD或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Seagate IRONWOLF 10TB,則引進了Seagate的第一代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技術,創造出10TB超大容量,以及高穩定性,與優異的存取效能表現。 Seagate IRONWOLF 10TB,型號為ST10000VN0004,為標準512E格式,這是一款企業級硬碟機,採用24x7高規格用料設計,Workload Rate Limit工作負載:180TB/年,平均故障時間為100萬小時,並提供3年保固。硬碟本體為標準3.5吋硬碟機規格,硬碟內部,採用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搭載7片碟盤14個磁頭,主軸馬達轉速也維持7200轉,磁錄密度高達867 Gbits/sq. in.,緩區區快取記憶體則有256MB。10TB版本,存取速度,內部最高傳輸速率:2,695Mb/Sec,實際讀取最高:210MB/Sec。 這次,引進了AgileArray韌體技術,這是NAS最佳化的功能,主要是提供雙平衡馬達,以及旋轉震動感應器,可以確保在多槽環境中,針對震動提供保護機制,確保儲存資料的可靠度,並加入了錯誤回復控制,可以更加提高資料完整性,以及提昇整體的可靠度。並針對電源功耗最佳化,以及電源管理做更好的控制,以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看到這邊,相信不少玩家一頭霧水,不知道該怎麼來在新的Guardian Series守護者系列做採購,這邊則做個簡單的說明。 BarraCuda與Barracuda Pro,差異在於,Barracuda工作環境設計為8x5,工作負載為55TB/年,僅有2年保固;BarraCuda Pro工作環境設計為24x7,工作負載為300TB/年,提供5年保固。IronWolf、IronWolf Pro、Enterprise NAS HDD與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則都有針對NAS最佳化,提供RAID支援,工作環境設計皆為24x7。IronWolf,工作負載為180TB/年,提供3年保固。Enterprise NAS HDD,工作負載為300TB/年,提供5年保固。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工作負載為550TB/年,提供5年保固。簡單來說,不同工作環境,對於硬碟工作負載的需求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等級的NAS硬碟。 IronWolf、IronWolf Pro、Enterprise NAS HDD與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還額外提供了Data Rescue資料救援選購版本,提供了原廠資料救援的選購特別服務。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Seagate IRONWOLF 10TB。我們使用了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作業系統,接著進行「HDD規格檢測」,並進行「HDD效能測試」。 這邊使用3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AIDA64 Extreme來檢測HD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HDDD,名字叫ST10000VN004-1ZD101。韌體版本為SC60,傳輸模式SATA/600,轉速7200 RPM,提供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容量:9538474MB,可用容量:9538004MB。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顯示韌體為SC60。 在AIDA64 Extreme的存放選單裡ATA,顯示硬碟資訊。 這邊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HD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HD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30.1MB/Sec,寫入速度:224.6MB/Sec。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85.3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80.6MB/Sec。 這顆機械硬碟,不管是比較快的外圈存取速度,或者是比較慢的內圈存取速度,讀寫速度全部超過100MB/Sec。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相當快。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500.56。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8.695MB/Sec,寫入速度:243.555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249.128MB/Sec,寫入速度為239.674MB/Sec。 Seagate IRONWOLF 10TB硬碟機,雖然也屬於24x7企業級硬碟機,不過,本身屬於企業級入門型機種,工作負載只有180TB/年,平均故障時間為100萬小時,也因此,價格上也比較便宜。台北光華商場這邊,則已經有現貨供應。 Seagate IRONWOLF 10TB硬碟機,台北光華商場這邊,原價屋辦團購,報價:15,790元。PChome 24h購物,報價:15,890元。 美國地區的話,Seagate IRONWOLF 10TB硬碟機,美國amazon報價:美金448.99元(折合台幣23,120元)。 日本地區的話,Seagate IRONWOLF 10TB硬碟機,日本e-TREND最低報價:日幣52,500元(折合台幣15,962元)。 PCDIY! online社長,在此提醒大家:「硬碟有價,資料無價」。硬碟容量持續創新高之下,硬碟故障,導致資料人間蒸發,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定要做硬碟容量與資料備份,所謂的硬碟容錯,則是:「要做磁碟陣列,RAID 1,10,5,6」,所謂的資料備份,則是:「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要有全方位保護資料安全的認知。很重要的,硬碟保固,保的是硬體,沒有保資料。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是沒有在保固範圍之內的! 這次,實測開箱了史上第一顆訴求NAS應用的3.5吋10TB機械硬碟,希捷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它的性能,算是相當強悍,工作噪音安靜。當然,看到這邊,玩家們一定會有不少疑問,由於這是市場上最便宜的10TB機械硬碟,玩家會希望了解,這能用在一般桌機嗎?答案是可以的!由於,BarraCuda Pro 10TB的價格比較昂貴,相對的來說,IRONWOLF 10TB的價格,就顯得相當划算!不過,若是操很兇的話,很多人共同使用的NAS,要更堅穩的機械硬碟,工作負載達300TB/年的Enterprise NAS HDD,工作負載達550TB的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則會更符合需要。Seagate目前最好的10TB機械硬碟,則是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Helium) V6,提供4Kn與512e版本,也有加密型、加密/FIPS型,SATA 6Gb/s與SAS 12Gb/s介面機種,唯獨價格貴上許多。當然,若要購買大容量機械硬碟,價格也是考量重點,這時候,精明的玩家,應該會考慮物超所值的 ,工作負載達180TB/年的Archive HDD,當然也是不錯的選擇,唯獨目前最大只提供到8TB。至於怎麼挑選,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整體來說,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值得選用!!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東芝水貨機械硬碟!
號外:「超便宜的水貨版,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來了!」 最近出現「專業水貨硬碟代購商」,販售水貨版「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不但是24x7企業級版本,具備RV Sensor旋轉震動感應器,適用於NAS,並具備5年保固,提供水貨硬碟國際RMA代送服務。 更重要的,水貨價格,是台灣公司貨的一半!有多便宜呢?一模一樣的「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台灣代理商公司貨報價,PChome 24h購物:台幣 5,588元,原價屋:台幣 5,800元 。中國水貨報價:人民幣 650元 (折合台幣3,000元,未包含國際運送費用),大量購買,價格還有得談,價格另議。 這次,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就入手一顆,進行實測開箱。來看看這顆「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的戰鬥力!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這款硬碟,隸屬於Harrier系列,介面為SATA 6Gb/s,主軸馬達7200轉,快取記憶體為64MB。本身為PMR垂直磁記錄硬碟,單碟容量為1TB。不但是24x7企業級版本,具備RV Sensor旋轉震動感應器,平均故障時間為120萬小時,共有1TB(MG03ACA100)、2TB(MG03ACA200)、3TB(MG03ACA300)與4TB(MG03ACA400)版本。1TB版本為單碟設計,雙磁頭。2TB版本為雙碟設計,四磁頭。3TB版本為三碟設計,六磁頭。4TB版本為四碟設計,八磁頭。 這一款企業級硬碟,隸屬於Enterprise HDD (eHDD)家族。共可以分成「MG03ACA*** Series」與「MG03SCA*** Series」,兩者的差別,末端數字ACA為SATA 6Gb/s版本,末端數字SCA為SAS 6Gb/s版本,這個製程,最大容量4TB,主軸馬達:7200轉,1TB、2TB與3TB版本,讀寫速度:最快155MB/Sec,4TB版本:最快165MB/Sec。 某A片網站的站長,自從發現中國出現便宜又大碗的洋垃圾硬碟,為了造福網站會員,舉辦洋垃圾硬碟團購,特別找了HDD大盤幫忙從中國叫貨,再透過代購業者,運回台灣。A片網站的站長都出馬了,很顯然的,是A片網站認證的「神硬碟」!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我們使用了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作業系統,接著進行「HDD規格檢測」,並進行「HDD效能測試」。 這邊使用3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來檢測HD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HDD,名字叫TOSHIBA MG03ACA300 3000.5 GB。韌體版本為FL2A,傳輸模式SATA/600,轉速7200 RPM,提供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容量:2861458MB,可用容量:2861191MB。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顯示韌體為FL2A。 這邊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HD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HD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165.3MB/Sec,寫入速度:162.8MB/Sec,整體效能表現分常勇猛。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23.7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20.9MB/Sec。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374.49。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64.520MB/Sec,寫入速度:M159.943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164.684MB/Sec,寫入速度為161.061MB/Sec。 值得注意的,這款「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這款的話,單碟容量1TB,最大容量4TB,PMR垂直磁記錄,算是幾年前的製程。嚴格說來,這算是機械硬碟中,比較成熟的製程,良率也算非常高! 整體來說,這款硬碟機,在性能上,算是效能表現普普。 不過,硬碟機的話,不是只看效能,還要看價格,以及是哪種規格。這款硬碟的話,是24x7企業級版本,具備RV Sensor旋轉震動感應器,適用於NAS,並具備5年保固。 不是3年保固「消費級硬碟」,並非是一般便宜貨,而是具備5年保固「企業級硬碟」,而是屬於高檔貨! 這款硬碟,台灣代理商公司貨報價,PChome 24h購物:台幣 5,588元,原價屋:台幣 5,800元 。中國水貨報價:人民幣 650元 (折合台幣3,000元,未包含國際運送費用),大量購買,價格還有得談,價格另議。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硬碟報價:台幣 5,588元(PChome 24h購物)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硬碟報價:台幣 5,800元 (原價屋)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硬碟報價:人民幣 650元 (折合台幣3,000元,未包含國際運送費用) 中國水貨的話,從中國下單運回台灣,含運費,快遞費,最便宜的話,台幣3,300~3,500元。便宜到不像話,大量購買的話,價格更便宜,能買得到五年保固企業級硬碟。看到這樣的價格,玩家都要高潮了。這實在是太物超所值了! 這次,實測開箱了水貨版「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實測發現讀寫效能普通,不過,由於這款是屬於24x7企業級版本,具備RV Sensor旋轉震動感應器,適用於NAS,並提供5年保固。更重要的,台灣代理商公司貨報價,PChome 24h購物:台幣 5,588元,原價屋:台幣 5,800元 。中國水貨報價:人民幣 650元 (折合台幣3,000元,未包含國際運送費用)。 目前也出現「專業水貨硬碟代購商」。協助代購中國、香港、日本與美國便宜硬碟,販售TOSHIBA、HSGT、Seagate與WD水貨硬碟機。提供優惠價格,等於買到賺到。還提供了「水貨硬碟國際RMA代送」服務。除了賣便宜硬碟,還幫買水貨硬碟用戶,付費代送國外做售後服務。這樣的國際代購,處理RMA售後服務,真的是太方便了! 整體來說,水貨版「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企業級硬碟」,買到便宜真划算!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購買歪國貨與洋垃圾也有一定有風險,外國掃貨同樣有賺有賠,購買前得要先想清楚! 廠商商店:OSSLab商店 廠商商店網址: 廠商名稱:弘昌電子有限公司 廠商種類:3C盤商 廠商電話:02-2521-4840 廠商手機:0915-153-332 廠商信箱:thx0701a@gmail.com 廠商LINE ID:asourcestw 廠商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15號11樓之2 廠商網址: 廠商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AM10:00 ~ PM19:00 廠商名稱:TSOHIBA - 臺灣東芝電子零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508-9988 廠商網址: 台灣代理商名稱:富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788-8099 網址: 台灣代理商名稱:新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888-2828 網址: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硬碟機的發展,可以說持續有重大的突破。隨著SSD的出現,硬碟機的存取速度持續加快,接著,HDD也發展出新的可能,SSD與HHD的結合,推出了優化的SSHD。SSD也在快閃記憶體的進步之下,控制器與介面的不斷翻新,現在更逐步威脅HDD的生存。截至目前為止,HDD仍有容量與價格的優勢,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PMR垂直磁記錄,SMR疊瓦式磁記錄的突破之下,3.5吋硬碟機,儲存容量終於來到了10TB。 2012年09月13日,HGST發表了氦氣填充技術,宣示將應用在下一代機械硬碟。2013年11月04日,HGST發表了世界首顆氦氣填充硬碟,HGST Ultrastar He6誕生,最大容量6TB。後續,又發表了HGST Ultrastar He8,最大容量8TB。2015年03月12日,世界首顆10TB硬碟現身,這就是HGST Ultrastar Archive Ha10,最大容量10TB,直到2015年06月09日,正式發售。2015年12月02日,HGST Ultrastar He 10正式登場,直到2016年,則終於大量供貨。HGST在機械硬碟的發展,可以說是這幾年來硬碟業界,技術突破的展現。 然而,直到HGST Ultrastar He 10全面發售之後,氦氣填充硬碟可以說全面來臨!緊接著HGST之後,WD也推出了新硬碟,命名為WD Gold,最大容量10TB版本,本體其實就是HGST Ultrastar He 10。Segate也同步跟進,發表了Seagate Barracuda Pro、IronWolf、SkyHawk、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Helium) V6,全面引進氦氣填充技術。整體來說,10TB硬碟之後,目前新推出的,全面都是氦氣填充硬碟。 HGST Ultrastar He10,正確來說,是屬於HGST的第三代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硬碟,改是繼HGST Ultrastar He6、HGST Ultrastar He8以來的最新型氦氣填充超大容量硬碟。HGST Ultrastar He10,除了有供應SATA 6Gb/s與SAS 12Gb/s兩種介面版本,也有分成4Kn與512e兩種格式版本,再加上共推出8TB、10TB兩種容量版本,也因此,實際出貨型號,款式非常多種。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正確來說,則是HGST Ultrastar Archive Ha10後繼版本,屬於正式零售版本10TB硬碟機。這是一款企業級硬碟機,採用24x7高規格用料設計,Workload Rate Limit工作負載:550TB/年,並提供五年保固。硬碟本體為標準3.5吋硬碟機規格,硬碟內部,除了採用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搭載7片碟盤14個磁頭,主軸馬達轉速也維持7200轉,磁錄密度高達816 Gbits/sq. in.,單碟容量為1.429TB,緩區區快取記憶體則有256MB。10TB版本,存取速度,讀取最高:249MB/Sec,寫入最高:225MB/Sec。8TB版本,讀取最高:237MB/Sec,寫入最高:215MB/Sec。搜尋時間,讀取搜尋:8.0ms,寫入搜尋:8.6ms。整體來說,這款硬碟機的存取性能,表現非常優異。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電源功耗,由於採用Helium Filled氦氣填充,碟盤運轉的摩擦力更小,運作噪音也更低,就連電源功耗也更低,都有相當驚人的表現。電源功耗方面,SATA 6Gb/s版本,Idle閒置狀態:5.0W,Operating運作狀態:6.8W。SAS 12Gb/s版本,Idle閒置狀態:5.8W,Operating運作狀態:9.5W。 整體來說,這是一顆非常強悍的PMR垂直磁記錄機械硬碟。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 HDD。我們使用了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作業系統,接著進行「HDD規格檢測」,並進行「HDD效能測試」。 這邊使用3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來檢測HD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HDD,名字叫HGST HUH721010ALE600 10000.8 GB。韌體版本為LHGNT21D,傳輸模式SATA/600,轉速7200 RPM,提供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容量:9537405MB,可用容量:9536935MB。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顯示韌體為LHGNT21D。 這邊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HD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HD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53.7MB/Sec,寫入速度:254.4MB/Sec,整體效能表現分常勇猛。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98.8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89.6MB/Sec。 值得注意的地方,這顆機械硬碟,戰鬥力非常強大。不管是比較快的外圈存取速度,或者是比較慢的內圈存取速度,讀寫速度全部超過100MB/Sec,這樣子的存取效能非常驚人。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非常優異。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546.79。整體效能表現,分數很高。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4.234MB/Sec,寫入速度:250.995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258.111MB/Sec,寫入速度為258.111MB/Sec。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這款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機械硬碟,從每個測試數據,以及實機操作體驗來看,這可以說是,PCDIY!使用過最快的機械硬碟,不僅運作噪音很低,讀寫速度都非常快。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機械硬碟,不只讀寫速度爆快,讀寫速度首度突破250MB/Sec。從整個測試數據,可以明顯發現,硬碟外圈,讀寫速度:超過250MB/Sec,硬碟內圈,讀寫速度:超過100MB/Sec。 這表示,無論是硬碟內外圈的資料存取,都有超過100MB/Sec的實力。比起先前的3.5吋8TB硬碟機,這是相當大的存取效能突破! 不過,這款硬碟機,在電源設計上,異於其他機械硬碟。一開始安裝的時候,以為是新品故障,插上電源之後,並無法順利啟用。跟代理商交換了一顆新品,發現一樣的狀況。 Google網友使用經驗,發現日本玩家,先前購入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硬碟機的時候,也發現一樣的狀況,不小心發現電源設計瑕疵,使用上發現必須使用SATA電源轉接線,才能正常驅動這款硬碟機。 PCDIY! online這邊,則與昱科環球聯繫,經過與原廠洽詢,確認是這款硬碟機,僅吃SATA電源線上的5V、12V電源。目前市售電源供應器,SATA電源線供應3.3V、5V與12V電源。當遇到SATA電源現,上面供應3.3V電源的時候,則會啟用安全機制,關閉硬碟機,以致於出現,插上電源,馬達沒有啟動,誤判新品故障的情形。這時候,若仍要使用的話,則需要搭配SATA電源轉接線,就能正常驅動使用。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硬碟機,由於屬於企業級硬碟機,報價比較昂貴,目前台北光華商場這邊,仍未看到店家零售這款機械硬碟現貨。不過,先先前,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硬碟機,台灣剛上市的時候,原價屋辦團購,報價:26,990元。目前的話,看到有在銷售的通路,PChome 24h購物,報價:26,990元。 美國地區的話,不少電商業者販售,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硬碟機,newegg最低報價:美金729.99元(折合台幣23,120元)。 日本地區的話,也有不少電商業者販售,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硬碟機,日本futureworld最低報價:日幣67,989元(折合台幣20,667元)。 PCDIY! online社長,在此提醒大家:「硬碟有價,資料無價」。硬碟容量持續創新高之下,硬碟故障,導致資料人間蒸發,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定要做硬碟容量與資料備份,所謂的硬碟容錯,則是:「要做磁碟陣列,RAID 1,10,5,6」,所謂的資料備份,則是:「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要有全方位保護資料安全的認知。很重要的,硬碟保固,保的是硬體,沒有保資料。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是沒有在保固範圍之內的! 這次,實測開箱了史上第一款,儲存容量首度達到10TB,昱科環球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機械硬碟,對於它的實際表現,高效能存取速度,安靜的低噪音工作,印象非常深刻,幾乎所有存取工作,都可以在很快的時間之內完成,是款表現非常出色的機械硬碟。 整體來說,這是款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現在,要買機械硬碟機的話,不管要用於桌機,或者用於NAS,要選擇大容量,又要高效能,還要具備優良的品牌血統,擁有24x7企業級規格,最重要的,價格還不能太昂貴。那麼,真正硬碟之王血統,來自於IBM、HITACHI硬碟核心技術的HGST,具備7200轉主軸馬達的HGST DESKSTAR NAS系列硬碟,一定可以符合玩家與專業用戶的需要。這次,就讓我們來進行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來瞧瞧它的戰鬥力吧! 你有多久沒備份了呢?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一年之尾,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農曆新年了!依照習俗,家家戶戶都會趁著這段時間為家裡進行一番大掃除,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年。個人電腦也一樣,用了一年之後,勢必產生了許多需要整理的檔案、資料、照片、影片、音樂等等。除了要把垃圾檔案刪除外,最重要的,是要把無法重新來過、紀錄你人生的照片和影片備份起來,以後才能慢慢的欣賞與好友分享。這裡的「備份」,不是將C槽的檔案拷貝到D槽,是指將重要的檔案從原本的硬碟裡,拷貝一份到另一顆硬碟上;既然名為「備份」,這顆用來儲存的硬碟當然必須具備高穩定性、高可靠度、最好還具備高效能,這樣才能確保儲存在裡面的資料的安全。 HGST是Western Digital集團旗下品牌,源自於IBM、HITACHI硬碟核心技術,致力於創新開發穩定、可靠以及高效能的外接式、內接式企業級與消費性硬碟機。在消費級硬碟機又分成Travelstar和Deskstar兩大類。Travelstar主要是針對筆記型電腦、外接式儲存裝置和可攜式遊戲系統等產品所設計,兼顧電源效率與效能;Deskstar則提供桌上型電腦內接硬碟解決方案,並有效能型、NAS桌上型與桌上型等三種產品可供選擇。而家用備份儲存或商用的NAS儲存環境專用的Deskstar NAS硬碟機容量,最低從3TB起跳,最高為6TB,另外還提供2顆、4顆硬碟盒裝版,加速了採購上的便利性。 相較於一般市售同樣內建64MB快取,且同樣標榜為NAS硬碟的機種,其硬碟機馬達轉速均維持在5900轉左右,唯獨HGST Deskstar NAS硬碟的轉速,全部為7200轉,因此運作效能比一般同等級商品快上20%。硬碟機馬達轉速通通都是7200RPM,存取反應時間低於12ms、能在24小時全年無休工作狀態下,達到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 100萬小時,內建的旋轉震動傳感器能夠感應硬碟震動並加以修正磁頭讀寫功能、從而保持讀寫速率,相當於一般企業等級硬碟的規格,是業界高效能、高可靠度的內接式硬碟產品,難怪HGST敢提供3年保固。 HGST Deskstar NAS 3TB是專為桌上型NAS系統所打造的3.5吋硬碟機,因此出廠時的設定,就是瞄準每天24小時一週7天的24x7企業級規格,全年無休的運作。根據HGST官方網站所公布的資料顯示,這款硬碟機的平均故障時間(MTBF)為100萬小時、載入/載出循環次數可達60萬次(40° C),由此便可看出這款硬碟的使用壽命確實比較好。 硬碟規格部分,我們實際使用CrystalDiskInfo V6.5.2 x64版本,以及HD Tune V5.5.0來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這顆硬碟的完整型號為HDN724030ALE640,容量為3000.5GB,韌體版本MJ8OA5E0,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表標示為64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4.0TB,HD Tune Pro偵測為3000.6GB,實際可用空間為2794.5GB,實際容量為2861458MB,格式化之後可用2861191MB。 為了讓玩家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款硬碟的實際效能,我們使用了業界常見用來測試儲存裝置的軟體,有CrystalDiskMark、HD Tune、AJA System Test、ATTO來進行測試,同時也利用FastCopy來測試實際寫入所需的時間和實際傳輸速度。 √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4.0GHz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DDR4 8GBx4 √ 主機板:ASUS MAXIMUS VIII EXTREME √ 電源供應器:CoolerMaster V1200 √ 主系統硬碟:OCZ Vector 180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64位元 在標準測試測試資料為預設(隨機)中,測得的Seq Q32T1讀取為163.9MB/Sec,寫入速度同樣為163.9MB/Sec。當測試寫入資料更換成All 0x00(0 Fill)後,讀取速度為163.9MB/Sec、寫入速度:163.8MB/Sec。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對比同等級的7200轉3TB NAS硬碟,此款硬碟在效能上的表現相當不錯。 在效能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維持在127.8MB/Sec、寫入速度的平均值也維持在125.4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循序讀取速度維持在153.6MB/Sec左右、循序寫入速度維持在158.4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4KB、64KB、1MB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明顯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外圈、中圈、內圈循序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都保持在一定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值為123.3MB/Sec、寫入速度的平均值為121.8MB/Sec。 透過AJA System Test測試可以看到HGST DESKSTAR NAS 3TB在整體傳輸上的表現,同等級的HDD要來得好。 圖中可以看出,在校能表現上寫入速度比讀取要更快,最高時寫入速度可突破163MB/sec,而讀取速度161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效能表現部分,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61MB/sec及166MB/sec的傳輸效能。 用來測試「實際」傳輸速度與時間的檔案分成兩種,一個是單一檔案4.88GB的影像檔案,另一個則是檔案容量為1.64GB,但裡面包含了42個資料夾和1,038個大小不同容量的Word、Excel、PPT以及多媒體檔案。從傳輸速度與花費的時間來看,HGST Deskstar NAS 3TB整體表現都維持在水準之上,相較於其他同等級、同類別的硬碟產品分數更是亮眼。 行文至此,相信一定有人想問,這是款設計給NAS系統使用的硬碟機,拿來當作一般資料碟使用合適嗎?這樣說好了,一般針對桌上型電腦設計的硬碟產品,大多是以一個星期使用5天、每天運作8小時來設計;但NAS型硬碟大多設定為一個星期7天,每天運作24小時,以全年無休的方式來進行運作,因此必須擁有相當穩定的可靠度。同時,考慮到當多個硬碟近距離同時運作時,也會產生比一般環境要大的震動,或許這個震動對於一般人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對於高速運轉的碟盤,卻很容易產生讀取錯誤或是損耗碟盤的問題,因此NAS等級的硬碟亦會加入抗震機制來降低讀取錯誤與碟盤耗損的情況。 所以說,NAS碟用來當作資料碟可不可以,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甚至還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為了重要資料的安全性考量,用上這把屠龍刀又有何不可呢? 官方HGST DESKSTAR NAS硬碟機介紹影片 HGST DESKSTAR NAS 3TB機械硬碟的話,目前台北光華商場,原價屋報價:5,690元,PCHome 24h購物報價:5,788元。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PCDIY!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 歡慶「PCDIY!二十週年慶」,全新推出的「PCDIY!玩家團購」活動。這邊,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優惠商品。本次選出來的PCDIY!超靚品,特惠價格數量有限,先搶先贏。PCDIY!粉絲們可別錯過喔! HGST現階段在台灣的代理商,則有「威健實業」與「展碁」,共有兩家代理商。玩家從彩盒上就可以分辨得出來;威健的彩盒是重新設計過的白底包裝,上面印有威健實業字樣,而展碁代理的硬碟則是沿用原廠彩盒設計(請參考本文第一章圖)。而本次我們介紹的HGST Deskstar NAS 3TB即是由展碁所代理,並提供使用者完整的3年保固,讓玩家在資料的儲存上可以更放心。 這次,看完了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之後,相對大家對於這樣高效能的NAS碟,一定有了更深入的認識。HGST DESKSTAR NAS系列硬碟,不但適用於桌機,也適用於NAS,而且具備高效能,與24x7企業級規格,不但適合一般消費者選用,也適合玩家與專業用戶挑選。無疑的,它是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www.hgst.com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WD Black 6TB黑標實測開箱,玩家級機械硬碟中的資優生!
WD是全球第一大硬碟商,以生產可靠、高效能硬碟及固態硬碟擠身於全球科技公司的先驅。且為了方便使用者分辨各款產品的定位與特色,WD在消費級硬碟產品上使用了不同顏色來做區別,目前已經有推出Blue(裝機用)、Black(高效能)、Green(節能型)、Purple(監控專用)、Red(NAS專用)等五款不同顏色的產品;同時為了滿足玩家越來越大的儲存容量需求,繼WD Red、WD Green和WD Purple推出6TB產品之後,現在WD Black也正式加入6TB行列裡。。 WD Black強調的是提供最佳傳輸效能,最新型WD Black桌上型硬碟提供多項增強功能,可將系統效能提升到最大,縮短等待時間,例如搭載「雙核心處理器」可將處理效能以雙倍的速度來進行傳輸,獲得更快的讀取與寫入速度,將硬碟效能發揮到極致;同時內建的動態快取演算法,可最佳化讀取與寫入之間的快取記憶體分配,減少傳輸壅塞,進而提高整體效能。 新一代WD Black硬碟還具備震動控制技術(VCT),可讓硬碟內的磁碟適應任何機殼內的安裝問題或震動條件,進而提高資料長期的精確度、效能和可靠性。除了震動控制技術外,還具備了StableTrac技術(2TB以上機種搭載),能穩定硬碟內的馬達轉軸,提高運轉穩定度,協助降低系統中其他零件產生的震動對硬碟產生的影響。藉由穩定硬碟內部碟盤,WD Black在讀寫作業時能更精準地將磁頭移至碟盤上資料所在的磁區,進而優化效能與可靠性。 除此之外,WD Black還具備了全新的高解析度控制器(HRC)並改善架構設計,可提升硬碟的資料精確度,如此可提高回應速度,進而提升高解析度的影像品質。而防資料損毀技術(CPT),則可以協助保護和降低由於硬碟電源中斷可能造成的資料遺失。 WD Black系列產品線齊全,儲存容量從500GB、1TB、2TB、3TB、4TB、5TB到這次我們所開箱測試的6TB都有,全線產品皆採用SATA 6Gb/s介面,碟片旋轉速度也都是7200 RPM,差異僅在於4TB容量以下機種,所搭載的快取記憶體為64MB,而5TB以上的大容量產品才會使用128MB。同時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資料傳輸速度上,容量越大的機種速度也越快,以500GB為例,主機至/自硬碟(持續)的速度為150MB/s,而6TB機種則可提升到218MB/s;同時WD也表示,不管是哪個容量的Black黑標硬碟,WD皆提供5年保固。 硬碟規格部分,筆者實際使用CrystalDiskInfo V6.5.2 x64版本,以及HD Tune V5.5.0來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 CrystalDiskInfo規格檢測這顆硬碟的完整型號為WDC WD6001FZWX-00ZHUA0、容量為6001.1GB、韌體版本01.01A01、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表標示為128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6TB,HD Tune偵測為6001.2GB,實際可用空間為5589.0GB,實際容量為5723036MB,格式化之後可用5722682MB。 為了讓玩家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款硬碟的實際效能,我們使用了業界常見用來測試儲存裝置的軟體,有CrystalDiskMark、HD Tune、AJA System Test、ATTO、AS SSD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同時也利用FastCopy來測試實際寫入所需的時間和實際傳輸速度。 √ 處理器:Intel Core i5 6600K @3.5GHz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DDR4 8GBx4 √ 主機板:ASUS MAXIMUS VIII EXTREME √ 電源供應器: √ 主系統硬碟:OCZ Vector 180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64位元 在標準測試,Seq Q32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22.3MB/Sec、寫入速度:230.7MB/Sec;當測試寫入資料換成0Fill後,讀取速度:221.1MB/Sec、寫入速度:236.4MB/Sec。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對比官方規格表所公布的218MB/Sec還要高,可見馬達轉速7200轉與緩衝區128MB的設計,搭配單碟1.2TB的大容量,讓這款硬碟的效能表現非常優異。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72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70.2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179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246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外圈、中圈、內圈循序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讀取速度:平均值165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74MB/Sec。 透過AJA System Test測試可以看到WD Black 6TB在整體傳輸表現上相當不錯。 效能表現部分,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222MB/sec及242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傳輸速度依然維持在水準之上,讀取能達到208.98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寫入達到205.87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用來測試傳輸速度與時間的檔案分成兩種,一個是單一檔案4.88GB的影像檔案,另一個則是檔案容量為1.64GB,但裡面包含了42個資料夾和1,038個大小不同容量的Word、Excel、PPT以及多媒體檔案。從傳輸速度與花費的時間來看,WD Black整體表現都維持在水準之上,相較於其他硬碟產品的分數更是亮眼。 新款WD Black 5TB及6TB(型號WD5001FZWX及型號WD6001FZWX)機種,官方建議售價分別為8,250元和9,490元,雖然價格相較於其他同容量機種例如紅標6TB的8,788元、藍標6TB的7,588元還要來得高,但從實際測試分數就可以看出,WD Black在效能上保有一定的優勢,加上WD官方給予的5年保固是目前市面上消費型HDD中年限最長的,對需要較長保固年限的玩家,WD Black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產品。不過目前WD Black僅先透過特定零售商與網路商店販售,有需要的玩家出門採購前,記得先打電話到店家詢問,才不會白跑一趟。 從上面的測試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結合了雙處理器、7200 RPM轉速、SATA 6 Gb/s介面、雙懸臂技術(dual stage actuator technology)、VCT、HRC等優異技術的WD Black 6TB,在效能表現上更加強悍,對比上一代4TB硬碟,不僅存取線性更穩定,資料傳輸速率也提升了29%,甚至在許多測試中讀寫速度都可以突破200MB/s以上,以採用物理架構的消費性硬碟來說表現相當亮眼,再加上搭載了128MB快取記憶體,更是有助於檔案的讀取速度。所以說,WD Black 6 TB兼具了提高系統效能與擴充容量,是電競玩家與創意專業人士等對於需要高效能桌上型電腦系統以及工作站的完美解決方案。 廠商名稱:WD - 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實測開箱,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
現在,要買最好的大容量硬碟機,要系出名門,要超大容量8TB,又要企業級24x7規格,還要效能表現優異,主軸馬達7200轉,以及具備運轉靜音與低功耗,並具備五年保固。那麼,你要的硬碟機之王,肯定就是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 隨著大數據Big Data概念發燒,企業需要更大的儲存空間來儲存更多資料,並且還要具備高效能的傳輸速度,才能真正地釋放資料力量,讓企業能充分活用這些原本躺在儲存設備中的數據資料。針對企業的大容量需求,硬碟廠商也不斷地發展技術,提升硬碟容量。而除了透過提升單碟容量外,另一個方法就是在硬碟機中塞入更多碟片。HGST Ultrastar He8使用創新的氦氣填充技術,因為氦氣密度約為空氣的7分1,可讓傳統機械硬碟,運轉磨耗更低,產生的廢熱更少,噪音的產生更低,所以,可在標準3.5吋硬碟機,塞進7張碟片(7Stac),將硬碟容量提升到8TB,而且,完全不影響效能的表現,還具備運轉靜音與低功耗。 HGST Ultrastar He8,型號中He就代表採用氦氣填充技術,此系列硬碟搭配七個碟片,磁錄密度為每平方英吋664Gbits,因此使用7張碟片就能達到8TB容量。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為8TB,最小則是6TB,在硬碟介面上則有SATA 6Gb/s與SAS 12Gb/s兩種介面,針對企業用戶的特殊需求,除了4K磁區大小的產品外,還另外提供512n 磁區大小的He8硬碟機。這次送測的是SATA 6GB/s介面,容量8TB,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型號為HUH728080ALN601。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為企業級產品,可用度設計為24x7(每天24小時,每週7天),MTBF規格高達250萬小時,工作溫度範圍為-40~70度C,載入/載出循環次數可達60萬次,年故障率更只有0.35%,產品有5年保固。除了具備優異的可靠度外,He8系列硬碟還擁有低耗電的優異表現,閒置耗電平均僅5.1W,作業平均也只要7.4W,相較於先前測試過的7K6000 6TB硬碟,限制耗電平均要7.1W,作業平均則為9.1W,碟片更多、容量更大的He8 TB卻反而更省電,由此便可得知Ultrastar He8在功耗表現上更為優異。 這邊,我們拿到了一顆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SATA 6Gb/s介面,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型號為HUH728080ALN601,代理商為威健實業,保固期為五年。 編輯使用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檢測HGST HE8 8TB硬碟的規格資訊。 這顆硬碟的型號為HUH728080ALN601,容量為8001.5GB,韌體版本A4GNT7J0,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標示為128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8TB,HD Tune偵測為8001.6GB,實際可用空間為7452.0GB,實際容量為7630755MB,格式化之後可用7624315MB。 剩下可使用的空間為7.27TB,並採用了4K Byte的磁區進行格式化。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編輯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 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06.0MB/Sec,寫入速度:207.9MB/Sec。從測試結果對比廠商標示的205MB/s,實測出的速度與標示規格差不多,甚至還更快。這得歸功於馬達轉速7200轉與緩衝區128MB的設計,讓這款硬碟的讀寫效能都能突破200MB/s。 在HD Tune效能測試中,測得讀取速度為:平均值163.5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62.3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200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206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大部分都維持在平均160MB/s左右的水準。 AJA System Test的話,讀寫測試結果還在200MB/s上下。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44.77。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8.374MB/Sec,寫入速度:203.809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1.772MB/Sec,寫入速度為178.956MB/Sec。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目前主流SATA 6Gb/s介面,然後,是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的話,市場行情約在19,999元左右。台灣國內地區的話,autobuy購物中心含稅含運報價19,999元,PChome 24h購物含稅含運報價19,999元,世技電腦含稅含運報價18,795元。美國地區的話,newegg報價美金579.99元(折合台幣19,030元),由此可見,台灣地區的零售報價,與美國地區價格同步,台灣地區零售價格算是非常合理。 PCDIY! online社長在此提醒大家:「硬碟有價,資料無價」。硬碟容量持續創新高之下,硬碟故障,導致資料人間蒸發,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定要做硬碟容量與資料備份,所謂的硬碟容錯,則是:「要做磁碟陣列,RAID 1,10,5,6」,所謂的資料備份,則是:「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要有全方位保護資料安全的認知。很重要的,硬碟保固,保的是硬體,沒有保資料。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是沒有在保固範圍之內的! 這次,實測開箱了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之後,對於它優異的存取效能,以及運作時的靜音表現,有相當高的評價,加上這款硬碟,為24x7企業級硬碟機,可靠度更高,超越了一般消費級硬碟機,同時又有五年原廠保固,可以放心把重要資料儲存在裡面。當然,這樣天使臉龐,魔鬼身材的海量硬碟,當然也有妖獸級身價,適合口袋夠深的玩家與專業用戶來細細品味,也相當適合企業用戶儲存重要資料。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整體表現優異,加上8TB海量儲存,無疑是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
WD Blue SSHD 4TB新藍標實測開箱,混合式硬碟中的新銳精兵!
硬碟是電腦世界重要的儲存設備,雖然在固態硬碟盛行的現在,傳統硬碟因為在單一容量上有著價格的優勢,所以大多數的電腦還是會配備傳統硬碟。為了讓使用者能更清楚明瞭,並認識每種兼具不同功能與特性的硬碟,WD以5種顏色來區分旗下的消費性硬碟機,WD Black(黑標)是針對高效能玩家所設計;WD Blue(藍標)則適用於一般使用者及DIY裝機用;WD Red(紅標)專為NAS系統所量身打造;至於最近相當火紅的監控系統,則由WD Purple(紫標)來負責;而省錢小資一族最愛容量又大價格又親民的WD Green(綠標)。 不過上個月底,光華商場店家向我們透露,綠標即將停產,取而代之的是新藍標系列。WD台灣總經理郭德麟也在10日表示,「由於IT應用日趨多元化,新的硬碟產品也日趨多樣,近來常接獲經銷夥伴以及消費者反應,若品項過多在銷售或選購時易生混淆,所以WD決定簡化顏色分類。」未來一樣還是維持5種顏色,紅標、紫標、黑標定位不變,原藍標與綠標整合成「新藍標」,主要用途為PC專用硬碟,而企業級專用硬碟WD Re,也同樣維持黃標設計。同時隨著這次全新產品的分類,在保固年限部分做了些許調整,新藍標、紅標、紫標硬碟的保固期限統一變成3年;而黑標和Re則是5年保固。 WD Blue藍標硬碟從推出至今已經來到第六代,在WD內接硬碟產品線中,主要是負責提供日常運算的穩定效能與可靠性,符合WD的高品質和可靠性標準,產品定位相當明確,專門針對入門儲存市場、DIY裝機之用,所以擁有多種入門等級的容量、快取大小、外型規格和介面選擇,讓玩家可以針對所需環境與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現在藍標分成兩個系列,除了傳統一般HDD硬碟外,多加入的新藍標為SSHD(混合式硬碟)產品,同樣具備64MB快取記憶體,但多內建了8GB MLC快取記憶體(NAND Flash),可以自動將經常存取的資料載入到快閃記憶體中,來加快資料讀取的速度;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WD Blue SSHD在PCMark Vantage讀寫測試中,其執行速度是傳統使用5400 RPM硬碟的4到5倍速度。 同時,WD Blue SSHD還導入了一組進階演算法,可追蹤SSHD裡資料的使用情況,將日常使用中最常用到的資料先儲存在8GB快取記憶體上,除了達到快速儲存的目的外,長期隨新應用程式和命令請求的變化進行自適用、學習和最佳化,讓硬碟變得更有智慧,能夠確切的資料哪些資料儲存在NAND Flash中,不受到主機或相關儲存裝置驅動程式的影響。除此之外,5400 RPM的轉速也為WD Blue SSHD帶了低噪音與低發熱量的優勢,WD Blue SSHD運作時僅26分貝,甚至比綠標的28分貝還要來得低,硬碟溫度也維持在28到38度之間。 硬碟規格部分,筆者實際使用CrystalDiskInfo V6.5.2 x64版本,以及HD Tune V5.5.0來檢測這顆硬碟的規格資訊。 CrystalDiskInfo檢測這顆硬碟的完整型號為WDC WD40E31X-00HY4A0、容量為4000.7GB、韌體版本80.00A80、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官方規格表標示為64MB(內建8GB MLC NAND Flash)、硬碟轉速偵測為54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NCQ功能。 硬碟容量標示為4.0TB,HD Tune偵測為4000.8GB,實際可用空間為3726.0GB,實際容量為3815317MB,格式化之後可用3815021MB。 為了讓玩家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款硬碟的實際效能,我們使用了業界常見用來測試儲存裝置的軟體,有CrystalDiskMark、HD Tune、AJA System Test、ATTO、AS SSD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同時也利用FastCopy來測試實際寫入所需的時間和實際傳輸速度。 √ 處理器:Intel Core i5 6600K @3.5GHz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DDR4 8GBx4 √ 主機板:ASUS MAXIMUS VIII EXTREME √ 電源供應器:CoolerMaster V1200 √ 主系統硬碟:OCZ Vector 180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64位元 在標準測試,Seq Q32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162.7MB/Sec、寫入速度:159.6MB/Sec;當測試寫入資料換成0Fill後,讀取速度:161.3MB/Sec、寫入速度:158.9MB/Sec。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對比官方規格表所公布的150MB/Sec還要高。雖然內建快取記憶體僅有64MB,但搭配8GB的NAND,讓此款硬碟的讀寫效能比起一般傳統架構的5400轉硬碟還要高上不少。 效能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117.8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15.9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154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62.9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4KB、64KB、1MB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明顯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額外測試選單裡面,外圈、中圈、內圈循序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都保持在一定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值112.4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12.3MB/Sec。 透過AJA System Test測試可以看到WD Blue 4TB在整體傳輸上的表現,比一般傳統HDD要來得好。 效能表現部分,寫入及讀取效能最高有突破158MB/sec及159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讀取能達到152.07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寫入達到135.56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用來測試傳輸速度與時間的檔案分成兩種,一個是單一檔案4.88GB的影像檔案,另一個則是檔案容量為1.64GB,但裡面包含了42個資料夾和1,038個大小不同容量的Word、Excel、PPT以及多媒體檔案。從傳輸速度與花費的時間來看,WD Blue SSHD整體表現都維持在水準之上,相較於其他硬碟產品的分數更是亮眼。 美國時間10月21日的時候,WD宣布以190億美元迎娶SanDisk,以當時的股價來說,WD等於是用比市價高15%的價格買下SanDisk,而此併購案將於2016年第三季完成所有程序。WD與SanDisk各自是硬碟與快閃記憶應用產品的一方之霸,業界普遍認為這次的結合,將會對HDD與SSD市場帶來不小衝擊,並有助於WD在NAND Flash市場的布局,成為能夠提供全面化儲存解決方案的領導公司! 由於SanDisk本身就是SD協會的創始會員,參與了各種快閃儲存裝置標準的制定,擁有不少快閃記憶體相關專利,更是Toshiba的合資事業夥伴,因此雙方結合之後,相信將在既有快閃記憶體應用產品(SD、SSD、eMMC等)繼續使用Toshiba的Flash顆粒之外,具高效能、更穩定、更平價的Hybrid HDD或SSHD產品,以一台抵兩台,來滿足需要快速存取與高容量的市場需求。這樣一來,可能會讓Apple新一代的Fusion Drive技術使用他們的產品,而未來許多入門款Wintel筆電,也將會考慮使用這類的產品。 而且與傳統硬碟相比,裝配WD Blue SSHD的遊戲平台可以提高遊戲載入速度、實現自動儲存,並且可以降低不同等級之間的延遲。超快的硬碟回應速度使得遊戲體驗更順暢,容量加大後,遊戲玩家就可以儲存更多當今的更大遊戲檔案。 廠商名稱:WD - 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最多人點閱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Seagate IRONWOLF 14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史上最強氦氣填充那嘶狼NAS HDD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HGST DESKSTAR NAS 3TB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實測開箱,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
- Seagate Archive HDD v2 8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希捷冷資料硬碟!
- 48顆壞25顆》威騰WD RE 3TB硬碟驚爆鬧機瘟,WD3000FYYZ死機地雷硬碟故障率高到嚇人!
- Seagate硬碟廣告:我也不想當死雞隊友啊,引爆玩家熱議!
- WD Gold 10TB金標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資料中心高效能機械硬碟!
- SSD安裝有學問,2.5吋轉3.5吋硬碟轉接架的選擇!
- TOSHIBA Harrier MG03ACA300 3TB實測開箱,物超所值東芝水貨機械硬碟!
- HGST Ultrastar He10 10TB SATA實測開箱,高效能機械硬碟中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