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
旋剛推出MS-Z1000 機殼
MS-Z1000 是一款 Sharkoon 將時尚設計和巧妙功能結合的 micro-ATX 機殼。它的鋼製前面板不但具有獨特的外觀,且為大型高性能零組件提供了最佳的散熱和透氣性。機殼側板的鋼化玻璃在電源隔離罩的旁邊,電源則是在機殼上部。也可將鋼化玻璃放到底部,以利展示零組件。 MS-Z1000 因其鋼製機殼前板和 Z 型開孔而命名,可以時尚地放置在任何位置,空氣流通也很好。這意味著冷空氣從機殼的前部或底部吸入,轉化成熱空氣從機殼頂部或後部排出。儘管設計精巧,但 MS-Z1000 也是針對高性能硬體而設計。 為提供有效的散熱,MS-Z1000 共有可安裝六個風扇。機殼後板內建一個 80 mm PWM 風扇,此外,底板也內建了一個 120 mm PWM 風扇,機殼上板的下方也還有兩個。如有需要,可在底部或機殼前板加裝直徑為 120 mm 的風扇。在機殼上板的下方,有預留高度達 5.5 cm 的水冷排含風扇的空間。 乍看之下不會覺得很寬敞,但 MS-Z1000 也有容納大型零組件的空間。例如可以安裝 36 cm 長的顯示卡,前提是機殼前板沒有安裝風扇。如果機殼前板有風扇,最多可以安裝 33.5 cm 長的顯示卡。為了提供更多空間,機殼頂部可巧妙地安裝長達 16 cm 的標準 ATX 電源供應器。 歸功於其精巧的尺寸,機殼幾乎適合任何地方,側面由鋼化玻璃製成,外觀時尚,可以作為桌上的硬體展示間,並且不會佔據太多空間。 歸功於可單獨選購的 Compact Vertical Graphics Card Kit,MS-Z1000 還可垂直安裝長達 27 cm 的顯示卡。垂直安裝能更好地展示顯示卡,並且突顯玻璃側板後方的發光元素。 產品官網: https://zh-hant.sharkoon.com/product/35090 建議售價: NT. 2090
-
旋剛推出MS-Y1000 機殼
MS-Y1000 是一款 Sharkoon 將時尚設計和巧妙功能結合的 micro-ATX 機殼。它的鋼製前面板不但具有獨特的外觀,且為大型高性能零組件提供了最佳的散熱和透氣性。機殼側板的鋼化玻璃在電源隔離罩的旁邊,電源則是在機殼上部。也可將鋼化玻璃放到底部,以利展示零組件。 MS-Y1000 因其 Y 型開孔而命名,因此外觀富有表現力的同時,空氣流通也很好。這意味著冷空氣從機殼的前部或底部吸入,轉化成熱空氣從機殼頂部或後部排出。儘管設計精巧,但也是針對高性能硬體而設計。 為提供有效的散熱,MS-Y1000 共有可安裝六個風扇。機殼後板內建一個 80 mm PWM 風扇,此外,底板也內建了一個 120 mm PWM 風扇,機殼上板的下方也還有兩個。如有需要,可在底部或機殼前板加裝直徑為 120 mm 的風扇。在機殼上板的下方,有預留高度達 5.5 cm 的水冷排含風扇的空間。 乍看之下不會覺得很寬敞,但 MS-Y1000 也有容納大型零組件的空間。例如可以安裝 36 cm 長的顯示卡,前提是機殼前板沒有安裝風扇。如果機殼前板有風扇,最多可以安裝 33.5 cm 長的顯示卡。為了提供更多空間,機殼頂部可巧妙地安裝長達 16 cm 的標準 ATX 電源供應器。 歸功於其精巧的尺寸,機殼幾乎適合任何地方,側面由鋼化玻璃製成,外觀時尚,可以作為桌上的硬體展示間,並且不會佔據太多空間。 歸功於可單獨選購的 Compact Vertical Graphics Card Kit,MS-Y1000 還可垂直安裝長達 27 cm 的顯示卡。垂直安裝能更好地展示顯示卡,並且突顯玻璃側板後方的發光元素。 產品官網: https://zh-hant.sharkoon.com/product/35076 建議售價: NT. 2090
-
旋剛推出TK5M RGB 機殼
TK5M RGB 這款 ATX 機殼在所有類別中都沒有對手: 透氣網狀機殼前板和四個內建 120 mm RGB LED 風扇確保良好的散熱效果。I/O 面板配有兩個 USB 3.0 插座,甚至還有一個 USB Type-C 3.2 Gen 2。鋼化玻璃側板可以完整展現機殼內部,透過 4-port RGB 控制器可以選擇 14 種燈光模式。 TK5M RGB 已經內建了良好的散熱效能: 三個 120 mm RGB LED 風扇安裝於機殼前方,另一個則在機殼後方。如果想進一步優化散熱效果,可以在機殼上板內側加裝兩個 120 mm 風扇或兩個 140 mm 風扇。在機殼的前方,防塵濾網採用磁吸式連接,裝入外框。因此,這兩個部位都可以很輕鬆地拆卸和重新連接。 TK5M RGB 的機殼側板由鋼化玻璃製成,可以展示已安裝的硬體,而電源隔離罩則為電源供應器節省了空間,為了保持整潔的外觀,可以利用理線孔將線材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儘管尺寸精巧,TK5M RGB還是能安裝高性能的組建: 顯示卡長度可達 31 mm,CPU 散熱器最高可達 15.7 cm,而電源供應器的最大長度為 17.5 cm。 在 TK5M RGB 的 I/O 面板上,有兩個 USB 3.0 插座,還有一個符合 USB 3.2 Gen 2 規範的 Type-C 插座。Type-C 插座每秒最高傳輸速度可達 10 Gb,可在有需要時提供快速的資料傳輸。 除了充足的零組件空間外,資料儲存裝置也有足夠的空間: 一個 2.5” 硬碟可安裝在 HDD/SSD 架中,也可以在其上方安裝另一個。或者,可以安裝兩個 3.5” 硬碟在 HDD/SSD 架上和上方。主托盤前還有兩個 2.5” 硬碟的空間,並且可以在電源隔離罩頂端在裝一個 2.5” 硬碟。 產品官網: https://zh-hant.sharkoon.com/product/36479 建議售價: NT. 1890
-
Noctua確認除了兩款產品之外,所有支援AM4腳位的自家散熱器皆兼容AMD Ryzen 7000的AM5腳位
近日AMD推出了Ryzen 7 5700X、Ryzen 5 5600與Ryzen 5500等Ryzen 5000新成員以及Zen 2架構的Ryzen 3 4100、Ryzen 5 4500、Ryzen 5 4600G來填補中皆入門定位的空缺,讓目前處理器的陣容更加完整。但比起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相信玩家們更加期待下一代的Zen 4 Ryzen 7000系列,究竟在台積電5nm製程下,能否重返處理器龍頭寶座?實在令人相當好奇。 但先不管效能如何,目前可以確定的是,Ryzen 7000系列將會換掉AMD使用已久的AM4,採用全新的AM5腳位,除了特殊的外觀之外,AM5也將使用與對手相同的LGA插槽設計,代表著斷針腳的悲劇終於可以走入歷史XD!(喂 而既然確定會換腳位,不少玩家就開始擔心是否要多花荷包來更換散熱器,畢竟以對手這次推出12代的經驗來看,除非廠商有額外推出升級套件,否則會有接觸不完整導致散熱不確實的問題出現。 不過官方先前就有表示AM5將可兼容標準的AM4散熱器,近日知名散熱周邊大廠Noctua在官網中的常見問答也有提到這點,表示目前旗下散熱器除了NH-L9a-AM4薄型散熱器以及NM-AM4-L9aL9i安裝套件因使用的是專用安裝套件所以無法支援AM5之外,其餘支援AM4的散熱器都兼容AM5腳位,更證實了AM5兼容AM4散熱器的消息。 代表玩家基本上應該是可以直上現有散熱器沒問題,除非Zen 4太熱情以至於需要升級,但那就另外一回事了(笑),另外,Noctua表示上述提到不支援的散熱器、散熱套件也會額外準備AM5升級套件。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XPG VENTO 系列風扇買2送1優惠活動
與 Nidec 合作的 XPG VENTO PRO 120 在市場上又別名為”溫柔颱風”擁有優異的風量及風壓, 且同時維持低噪音表現廣受台灣資深電腦玩家的肯定及喜愛, 這一檔買 2 送 1 的活動讓想入主 “XPG VENTO PRO 120”能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極致性能. 同時喜愛將電腦平台增添 ARGB 幻彩燈效的玩家也別錯過” XPG VENTO 120 ARGB”, 同享買 2 送 1 的超值活動, ” XPG VENTO 120 ARGB”支援各大主機板的 +5V Addressable RGB 燈控同步, 不論是搭配電腦機殼、空冷水冷散熱器或是其他 MOD 改裝都能充分展現出 ” XPG VENTO 120 ARGB”帶來的絢麗視覺饗宴, 歡迎前往實體門市或電商平台進行選購!! XPG 與知名風扇品牌 Nidec 共同推出 VENTO PRO 120 PWM 極盡高效能風扇。創新的風扇設計、日系精工雙滾珠軸承、特殊扇葉材質和氣流結構,XPG VENTO PRO 120 PWM 能有效散熱,達到高風壓和低噪的最佳效能噪音比。 VENTO 120 ARGB 風扇提供 45.3 CFM 的散熱風量,以及 23 Dba 的低噪運轉水平表現,讓玩家體驗散熱及低噪的完美平衡。VENTO 120 ARGB 風扇的高彩光效,提昇電競氛圍。 即日起全台實體通路熱烈展售中, 電商平台另有優惠方案供選購!!
-
技嘉發表新UD1000GM PCIE 5.0電源供應器,PCIe Gen 5.0顯示卡的最佳選擇
為了滿足高階顯示卡對於電力需求日益增強的狀況,技嘉科技推出可以支援PCIe Gen 5.0顯示卡的UD1000GM PCIE 5.0電源供應器。一般電源供應器需要外接一條3個8pin轉16-pin的轉接頭才能夠支援最新的PCIe Gen 5.0顯示卡。UD1000GM PCIE 5.0只需使用一條16-pin的線材,就可以直接對PCIe Gen 5.0的顯示卡來供電,不需要再使用轉接頭。單一PCIe Gen 5.0 16-pin線材不僅可以支援電力輸出高達600W,簡化的線材數量使得顯示卡的組裝更為方便,讓機殼內的風流更順暢。此外,UD1000GM PCIE 5.0仍然有提供4個PCIe 8-pin給顯示卡使用,因此不論目前的高階顯示卡或是3/29上市的GeForce RTX™ 3090 Ti系列顯示卡,都能夠一併滿足。 UD1000GM PCIE 5.0電源供應器一樣維持技嘉超耐久(Ultra Durable)的產品設計,集結了主日系高品質電容,強化版散熱解決方案,12公分 HYB 智能靜音風扇,與OVP/OPP/SCP/UVP/OCP/OTP電路保護設計等,提供給消費者一個高品質且穩定的電源供應,並且能夠安心長久的使用。此外,UD1000GM PCIE 5.0還具備80 PLUS®金牌電源轉換效率、全模組化設計與縮小尺寸設計等特色,是高階遊戲玩家及超頻玩家的最佳選擇。 技嘉科技推出最新支援PCIe Gen 5.0顯示卡的UD1000GM PCIE 5.0電源供應器,不僅能夠滿足目前與未來高階顯示卡的需求,加上技嘉對於UD產品的品質要求,帶來高品質且穩定的電力,讓玩家可以安心的享受高畫質的遊戲體驗,是組裝電腦系統的最佳選擇。 隨著GeForce RTX™ 3090 Ti系列顯示卡新品上市,技嘉提供電源供應器加價購活動,消費者在活動期間(03/28 -04/24 23:59)於指定經銷商購買購買RTX™ 3090 Ti系列顯示卡,即可用4,990元(含稅)加價購UD1000GM PCIE 5.0電源供應器,數量有限賣完為止。
-
ENERMAX安耐美新推出全新散熱大空間機殼——StarryKnight (SK30) 星光騎俠,現正發售中!
身為電腦週邊領導品牌之一的ENERMAX安耐美,推出了一款中塔型強化散熱效能的機殼——StarryKnight (SK30) 星光騎俠,其前面板外觀擁有曲面網孔設計,並預裝了安耐美全新14公分升級版本的SquA RGB星彩蝠幻彩RGB風扇;而機殼後方,則是預裝一顆12公分SquA RGB星彩蝠風扇,能夠強化其整體散熱效果。 安耐美將最熱銷的風扇之一SquA RGB星彩蝠升級至14公分,且風扇的外框以及中心皆會發光。StarryKnight (SK30) 星光騎俠前面板也預裝了3顆14公分SquaA RGB星彩蝠風扇,後置1顆12公分的SquaA RGB星彩蝠風扇,能夠同時提供更好的散熱效能和13種炫目的RGB燈效。此款機殼也可支援主板同步切換RGB燈效 (支援5V的接頭)。 (包括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 Sync和ASRock Polychrome)。此外,也能夠同步多達6個ARGB的裝置。 StarryKnight (SK30) 星光騎俠擁有寬敞的內裝空間,可支援至E-ATX主板安裝,為使用者提供不同組建系統的方式。此款機殼也能支援40.5公分的顯卡安裝,且支援最多 4 x 2.5”SSD 或 2 x 3.5”HDD,提供更多硬碟安裝選擇。最重要的是,它配有7+2 顯卡擴充插槽,支援水平/垂直顯卡安裝,同時有免工具水平顯卡支架,可穩定支撐顯卡並防止垂墜。 StarryKnight (SK30)星光騎俠的前板和上方可裝載最大360mm的水排;可以支援最多9 顆12公分的風扇加上曲面網狀的前面板設計,能更提供使用者強而有力的解熱能力,讓您的系統更加穩定。
-
小體積也能高功率輸出,GIGABYTE UD750GM全模組電源供應器開箱
現在的處理器和顯示卡功耗越來越高,迫使玩家在升級電腦的時候不得不選擇更高瓦數的電源產品來因應,相對的也讓廠商們對這一塊的需求越加重視,像是技嘉在新推的UD系列超耐久電源供應器系列,最基礎輸出就直接從750W起跳,並主打更為小巧體積來適應更為多元機殼設計,小編也入手該系列當中的UD750GM來為大家進行開箱! 技嘉的新一代UD超耐久系列目前共提供了750、850和1,000瓦三種輸出瓦數,其中1,000瓦的版本還有分為標準版的UD1000GM和UD1000GM PG5「次世代」版本,之所以稱它為次世代的原因在於它額外支援16 Pin的PCIe5.0電源線材,能夠一條線輸出600W的電力!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設備是採用PCIe 5.0的電源標準就是了…所以叫次世代電源供應器真的不為過XD。 回歸正題,UD750GM本體在打造上以小巧為一大設計訴求之一,將長、寬的體積控制在150mm和140mm,比起一些同級產品的長、寬要小上約10mm,對於一些設計比較緊湊的機殼來說,可以騰出較多空間組裝空間,配合採用了全模組化的連接設計,能夠讓玩家依照主機的供電需求,只安裝需要的線材種類即可,對於空間的利用也就更為友善。(免除用不到的線材造成整線上的困擾與空間的佔用) 線材的供應上,UD750GM所有的線材均採扁平化設計,方便後期埋線處理,並針對處理器和顯示卡這兩大耗電大戶提供了2條CPU和2條8+8 Pin PCIe擴充排線,基本足以涵蓋絕大多數的主機配置需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線材沒有額外印上標籤來用於種類辨識,造成像是CPU排線電源端和主機板端比較不容易區分,這點對於新手玩家在安裝時可能要注意些。 內在方面,新的UD系列均通過80 Plus金牌認證,並為了確保能夠維持嘗試間的高負荷電量抽取,貫徹「超耐久系列」的名號,特別將金屬散熱鰭片的體積加大200%,還將風流的方向也納入考量,以此再提升10%的散熱效率,外加120mm的液壓軸承(HYB)智慧調節風扇,能夠自動根據電源供應器溫度調整轉速,運轉壽命還可以比傳統油封軸承高出40%。 最後再最重要的用電安全防護上,UD750GM也具備了OCP過電流保護、OTP高溫防護、OVP過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UVP低電壓保護、SCP短路保護等多項預防機制,加上5年的有限保固服務來替長期使用作出品質保證。 本次效能實測,小編使用瞬間最大功耗可以達到241W的Core i9-12900K處理器,以及370W的RTX 3080顯示卡,這兩大主要耗電零件在極限狀態下所需的電力就已經611W,對於最大功率為750W的UD750GM來說已經算得上是極限邊緣,玩家如果要長期使用的話,同樣的配置建議使用850W會更保險一點。 不過也因為消耗電力已經逼近供應器的極限,也才能凸顯產品的品質是否達標,而UD750GM順利的通過OCCT的一個小時CPU+GPU滿載測試,過程中電力的抽取表現也都相當平穩,沒有出現跳電或強制降載的情況。 技嘉的UD750GM在將體積進行縮小的同時,模組化的設計更讓小體積的優勢得以發揮,功率輸出的表現也具備相當的水準,在整個平台功耗突破600W的前提下也能進行穩定輸出,如果正好有裝機或升級零組件的需求,那入手這款750W的UD750GM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之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ARCTIC Liquid Freezer II 28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效能至上的超值散熱神器!
面對製程技術的持續進步下,晶片、處理器的性能也越來越強大,光是拿4~5年前的PC來對比現今推出的版本就能發現有相當幅度的差距,但相對的功耗方面也是逐步提升,尤其在CPU的部分可以說是越來越熱情。 而為了壓制這些熱情的中高階CPU,除非是較特殊的大型塔扇,不然還是會建議直接上AIO水冷,畢竟都買到Intel 12代K版了,若因為過熱而降頻、關機,豈不是尷尬又浪費荷包;這次小編拿到了這組ARCTIC所推出的Liquid Freezer II 280,話不多說,馬上來看看它的特色吧! ARCTIC在處理器散熱產品上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不管是散熱膏、空冷、一體式水冷應有盡有,其中本次介紹的一體式水冷系列Liquid Freezer已經來到第二世代,而隨著玩家們的需求Liquid Freezer II提供240、280、360到最高420可選擇,而本次小編手上的是280版本。 Liquid Freezer II 280支援Intel 1700/1200/115X/2011-3/2066/Square ILM/AMD AM4平台,第一眼從冷排、風扇看去,可能會讓人多少覺得Liquid Freezer II 280的造型設計相當低調、樸素,畢竟幾乎全黑化的塗裝,也沒有搭配製造光害用的RGB燈效,不過看到那水冷頭獨特的造型以及外露式VRM風扇,相信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尤其裝上支架後,彷彿就像電影、遊戲裡的機械甲蟲般,在沒有RGB、LCD螢幕的加持依舊能走出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水冷頭可不單單只是造型特別,內部的高效水泵經過原廠特別設計,可減少運作噪音,並提供800-2,000 RPM,有效即時帶動水流、排除廢熱,還配有1,000-3,000 RPM的VRM風扇,可直接降低水冷頭溫度。 除了水泵之外,為了在維持280冷排大小下達到最佳的散熱效能,Liquid Freezer II 280冷排不僅用上鋁質材質,厚度更是達到38mm,在一體式水冷市場上可以說是少見的厚度,幾乎快跟一些DIY開放式的水冷排差不多,再搭配自家兩組P14風扇,採用流體動力軸承、提供200-1,700 RPM轉速、2.4 mm H2O風壓,有效即時排除廢熱。 此外,一些眼尖的網友或許有發現Liquid Freezer II 280幾乎看不到什麼線材外露,這可不是小編為了美觀P掉,而是原廠很貼心的在藏線上下足功夫,整組Liquid Freezer II 280的水冷泵、風扇皆通過PWM控制,僅需一條CPU_FAN的4 Pin連接即可,大幅減少線材的極簡化設計,安裝就不必再煩惱整線問題又看得舒服。 接著就來實際上機做一些基本測試,小編使用最新的Intel Core i5-12600K來驗證Liquid Freezer II 280效能,詳細規格列於下方給各位參考: 主機板:MSI MAG Z690 TORPEDO 處理器:Intel Core i5-12600K 記憶體:Crucial DDR5-4800 16GB(8GBx2)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SSD:SP PCIe Gen4x4 US70 SSD 1TB 測試過程主機板有開啟GAME BOOST,電源模式設定於終極效能,而AIDA64 Extreme的部分連同FPU選項也會開啟,讓處理器負載達到最極端值。 而在經過壓力測試1小時下,整體溫度約在55~70度之間浮動,其中一組核心最高來到72度,完全是綽綽有餘沒問題,表現相當不錯。 體驗過ARCTIC這組Liquid Freezer II 280後,能感受到原廠在一些設計上相當貼心,例如已經預安裝好的風扇、藏線以及僅單一條的連接埠,讓玩家只要鎖上整組水冷就可直接使用,不用再煩惱整線的問題,可以說是實用至上的設計。 而有部分要歸功於沒有RGB燈效的緣故,可以省下多於線材,但整體水冷頭的獨特設計也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樸素,整體效能更是能完全壓制Core i5-12600K,即便上到12700應該也是OK,至於老大哥12900K的話還是會建議上到360甚至420,不過以這樣的價位來說,即便是420也是5K內有找,CP值真的不錯,更重要的是原廠提供高達6年保固,讓玩家可以安心長久使用,隨著春天到來,氣溫也開始逐漸回暖,對於想要入手水冷的玩家們,Liquid Freezer II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十銓科技首創解決雙熱源的T-FORCE SIREN系列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系統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十銓科技除帶給全球消費者完整的儲存方案,同時亦致力研發提供最佳散熱解決方案,在面對新一代更高速與更大功率的散熱需求之下,十銓科技旗下電競品牌T-FORCE將推出業界首創,全球首款同時解決CPU及SSD雙熱源的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系統。 T-FORCE SIREN系列所推出的雙熱源ARGB一體式水冷系統,除支援多款Intel及AMD腳位外,亦相容於最新LGA 1700 及 AM5腳位,並專為M.2 SSD主流2280尺寸規格所精心設計的水冷頭,完美適配玩家多種硬體組合。T-FORCE SIREN系列的一體式水冷系統,讓玩家透過簡易的組裝方式,即可同時輕鬆解決CPU及SSD的散熱問題,使CPU及SSD在高效運作下穩定運行並延長使用壽命,雙冷頭的ARGB設計可展現炫彩魔幻光影,讓玩家盡情打造流光溢彩的璀璨機箱世界。 面對個人電腦零組件的作業溫度逐漸提升,十銓科技洞察先機並以強大技術實力提供各式散熱方案,除具備多款T-FORCE專利SSD散熱片之外,也針對CPU開發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更率先布局新世代Gen5 PCIe SSD的散熱方案,未來將會持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多樣化的散熱產品,提供穩定高效的使用體驗。
最多人點閱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海韻Seasonic X-650 650W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電源供應器中的優質精品!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聯力LIAN LI PC-Q17開箱組裝,實機安裝大作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華碩ROG Z11 ITX電競級機殼開箱DIY,大顯卡也照吃不誤、專為挑戰極限而生!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安耐美ENERMAX Revolution X't II 550W金緻冰核二代實測開箱,80PLUS金牌半模組電源供應器優質精品!
- be quiet!電源供應器爆假貨,引爆了鍵盤大戰!
- 海韻Seasonic Snow Silent 750 750W實測開箱,台灣品牌電源供應器中的經典之作!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開箱實裝,史上最強炫光透側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