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ezlink CV-6 120GB實測開箱,國民價格固態硬碟!
選購SSD,有在比較行情的消費者很難不注意到價格戰打最兇的ezlink(群聯)品牌,在各種容量戰區中,ezlink的SSD幾乎都是持續穩坐最便宜第1名的位子,售價不斷挑戰最底線,不是搶先跳水,就是別的品牌要降價促銷,ezlink就是砍更低,因此也提升不少產品的C/P值。 ezlinkCV-6 系列固態硬碟主打入門級用戶,為2.5吋、7mm高尺寸,和自家平價的T-34一樣,都是採用Intel同步快閃記憶體,不同的是這次使用台灣IC廠商 - SMI(慧榮) SM2246EN控制晶片,具備四個存取通道,支援TRIM指令、垃圾資料回收、靜動算術平均抹寫和AES加密機制等功能,容量提供120GB、240GB和512GB三種容量,搭配的DDR3快取記憶體為南亞(Nanya)品牌,容量比其它產品都大,分別為1GB、2GB和4GB;快閃記憶體為Intel MLC顆粒,為單面配置,共四顆。規格上,最高讀取速度為510MB/s,寫入速度120GB為200MB/s,240GB和512GB為300MB/s,IOPS部分沒有特別標示。 本次送測的CV-6為120GB,實測的效能讀取有達到520MB/s,寫入為150MB/s,效能不會受壓縮比例影響,AS SSD的4K隨機效能的讀取為67,410IOPS,寫入為30,046IOPS,整體讀取保有SSD的強勢,持續寫入的效能差不多是3.5吋7,200轉硬碟等級,作為時常讀取的系統碟也很好用。價格方面,先開賣的為512GB,價格為6,499元,120GB和240GB還未上市,售價分別預計為1,700元和3,100元左右。 廠商名稱:ezlink - 意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群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556-80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中國4K電視來襲,價格便宜超吸晴》樂視Letv x50 Air、小米電視2淘寶網水貨價格殺很大!
1920x1080的Full HD之後,取而代之的為達四倍解析度3840x2160的UHD,這就是4K規格。4K帶來更細緻的畫面,與更高品質的影音享受。歐美日韓台中面板廠、電視品牌廠,也嗅到了這股商機,紛紛推出4K電視。日本、韓國電視廠商,包括SONY、Sharp、SAMSUNG、LG皆早就推出4K電視,而且引進台灣,不過,由於價格偏高,令一般大眾望之卻步,先買的大多是發燒友,或者是屬於玩家與富豪。不過,自從中國4K電視大舉出籠之後,樂視推出4K超級電視X50 Air,小米推出4K小米電視2,全都是以人民幣4000元左右入市(折合台幣19290元左右),而這股低價4K電視機旋風,現在也吹到了台灣! 台灣第一家推出4K電視的,是CHIMEI,共推出50吋的TL-50UD90,市場行情最低為台幣42900元,65吋的TL-65UD95,市場行情最低為台幣84000元,第二家推出的,是HERAN的50吋HD-50NC1,市場行情最低為台幣38500元,65吋的HD-65NC1,市場行情最低為台幣83999元,禾聯的報價,幾乎緊跟著奇美,甚至殺更大,第三家推出的,是Pansonic的55吋TH-55AX500W,市場行情最低為台幣64900元,當然,還有許多舶來品,SONY、Sharp、SAMSUNG、LG皆有推出多款4K電視機,還有分成公司貨與水貨,市場上也流通不少水貨。 不過,這些歐美日韓台的電視品牌廠,在價格上都還不夠狠,殺得不夠低,加上都缺乏4K的生態圈,沒有4K隨選視訊服務,與會員及付費購買功能,因此,總難以真正吸引人入手。2014年4月9日,4K電視世界,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樂視推出4K超級電視X50 Air,接著,聯想推出4K智能電視終結者S9,再來,小米推出4K小米電視2,最重要的是,三家業者推出的50吋4K電視,全都是以人民幣4000元左右入市(折合台幣19290元左右)。加上臺灣與中國互動頻繁,不只兩邊人民往來密切,貨物的三通也相當樂絡,就連台灣很多3C商品也來自大陸掏寶網,因此,現在,中國4K電視也來襲!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與小米都不是電視品牌,而是網路服務公司,現在也進軍4K電視市場,這對於傳統電視品牌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不僅在價格上難以匹敵,這些網路服務公司的硬體,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來販售,甚至是用賠本的方式,來讓傳統電視品牌業者玩不下去,最重要的是,他們提供了雲端服務,真正的在造雲,而且提供關鍵的隨選播放4K影音內容,實現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4K生態系統,這將會嚴重衝擊傳統4K電視品牌市場。 以目前,台灣市場,CHIMEI推出50吋的TL-50UD90與65吋的TL-65UD95,HERAN的50吋HD-50NC1與65吋的HD-65NC1,Pansonic的55吋TH-55AX500W,清一色的特點,除了4K顯示之外,HERAN多提供了Full HD數位錄影功能,也提供網路電視功能,可以從網路播放影片與從USB端子來播放影片,不過,還只是提供USB 2.0介面,無法播放4K影片,Pansonic的500W系列還沒有無線網路,要800W系列才提供,等於是不僅價格被中國4K電視電爆,就連規格也不如人。 以樂視4K超級電視X50 Air來說,共推出友全配版(報價人民幣2999+980=人民幣3979元,折合台幣19213元)、西羅足球版(報價人民幣2999+980+500=人民幣4479元,折合台幣21628元)與張藝謀歸來藝術版(報價人民幣2999+980+500=人民幣4479元,折合台幣21628元),全配版是比較低階的版本,快閃記憶體只有8GB,沒有Bluetooth 4.0與重低音,只有6.9mm薄邊框,西羅足球版與張藝謀歸來藝術版,則具備5.9mm薄邊框,重點是使用了Mstar MSD6A918的SoC晶片,為1.5GHz四核心ARM處理器,與Mali 450 MP4四核繪圖核心,而且內建H.265硬解晶片,並且提供觸控與3D體感控制的遙控器,與2.4GHz及5GHz雙頻802.11n雙天線300Mbps無線網路,還有USB 3.0端子,可以直接用USB 3.0端子流暢播放Full HD與4K影片。4K小米電視2更厲害,報價人民幣3999元(折合台幣19286元),還引進802.11ac n雙天線867Mbps無線網路,規格可以說更勝一籌。 看到這邊,終於可以了解,原來,台灣目前正在販售的CHIMEI、HERAN與Panasonic的4K電視,其規格上,除了面板之外,給的功能,的確是比中國低價的4K電視還要少,最重要的是少了內建H.265硬解晶片,而且並沒有提供USB 3.0介面,像是樂視這樣的網路服務公司,已經完整佈署了4K生態圈,等於用戶是直接透過樂視的雲端服務,只要有付費,就能透過網際網路直接播放4K影片,而且,也能透過USB 3.0介面,以USB 3.0隨身碟,來播放4K影片,這有可能就是未來4K電視的新營運模式。 目前,台灣已經有業者引進,樂視4K超級電視X50 Air與4K小米電視2,皆採取代購的模式,在少數店家與網路上已經可以找到,樂視4K超級電視X50 Air全配版到貨價為台幣32000元,西羅足球版或張藝謀歸來藝術版到貨價則為台幣34000元,4K小米電視2到貨價則為台幣34500元,等於代購的服務費要價台幣13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不過,即便加價了台幣13000元,還是比目前台灣正在銷售CHIMEI的50吋TL-50UD90與HERAN的50吋HD-50NC1,便宜了將近萬元,加上硬體的功能更為強大,難怪有不少玩家與專業用戶選擇入手。看來,中國4K電視真的來襲,台灣品牌真的要挫ㄟ等,而在良性的競爭,與市場的考驗之下,這也將會讓4K電視機的價格持續滑落。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4K顯示器也有地雷,亂買保證你會後悔!》DELL P2815Q爆只能跑3840 x 2160@30Hz!
最近玩家圈與專業用戶圈,開始興起玩4K UHD顯示器,要使用新一代顯示卡,透過HDMI與DisplayPort,以數位輸出方式,來把4K UHD等級的畫面,以3840x2160解析度畫面,完整輸出到顯示器上面。不過,有意思的來了,舊的顯示卡,沒有HDMI 1.4的,HDMI 1.3只能跑到2560x1600解析度,新的顯示卡也只有HDMI 1.4,不過,HDMI 1.4的也只能跑到3840x2160@30Hz,要HDMI 2.0才能跑到3840 x 2160@60Hz,不過,很抱歉,即便到現在,Intel、AMD的內顯,NVIDIA與AMD的獨立顯示卡,都還只是HDMI 1.4而已。至於現階段的顯示卡,DisplayPort 1.2則能跑到3840 x 2160@60Hz,到了下一代的DisplayPort 1.3則可以跑到7680 x 4320@60Hz,可以上到8K解析度。 近日,陸續有2位玩家向PCDIY!投訴,購買了號稱是最便宜4K顯示器的DELL P2815Q,第一位玩家,投訴它正常使用,可以使用HDMI連接,卻不能使用DisplayPort連接,希望幫忙查明,是否為顯示卡不支援,或者是哪裡接錯了。第二位玩家,則投訴滑鼠游標是彈跳出現,害它無法正常使用電腦來做工作。此外,第一位與第二位玩家,都反應使用過後,發現有類似看3D電影的暈眩現象,要求小Y幫忙火力支援,查明為什麼正常使用之下,會覺得眼睛和視覺整個不舒服。 由於小Y對於4K顯示器,也非常感興趣,但又花不起這麼多的銀彈來入手,因此,剛好第一位玩家住在小Y板橋家附近,下班直接殺去幫他解決問題。由於插上DisplayPort連接線,出現No HDMI(MHL) Cable畫面,真的是非常奇怪,不過,28吋顯示器的體積非常龐大,轉過頭來,才發現,原來DELL P2815Q有兩個DisplayPort端子,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玩家大大沒看清楚,誤接到DisplayPort Out端子,因此,變成沒有顯示輸入的狀況,接到DisplayPort In端子,就能正常顯示。不過,不管是接HDMI或DisplayPort,在4K解析度下,閃爍狀況非常明顯,顯示卡驅動程式軟體,可以發現,原來是跑3840 x 2160@30Hz,而不是3840 x 2160@60Hz。 接著,去幫第二位玩家,看看為什麼使用這台顯示器,滑鼠會彈跳與使用上會覺得眼睛和視覺整個不舒服。由於這位大大表示,它做的是3D繪圖的工作,長時間使用繪圖軟體,一坐下來就是上機好幾小時,所以,出現這兩個狀況,真的令他無法使用DELL P2815Q這台顯示器。先檢查為什麼,它的滑鼠會彈跳出現,經過檢查,原來是作業系統的滑鼠設定錯誤,加上不是使用高解析度電競滑鼠,因此,主要是滑鼠的指標設定速度太慢,只要調整設定,或者,使用能加速的電競滑鼠,就能解決在3840x2160高解析度下,滑鼠走太慢,導致彈跳出現的問題。再來檢查,螢幕為什麼會閃爍,使用的是Quadro K2000D顯示卡,具備HDMI 1.4與DisplayPort 1.2輸出,使用HDMI或DisplayPort線材連接,發現皆出現閃爍狀況,到驅動程式一看,出現是跑3840 x 2160@30Hz,而若降到下一階解析度,直接就降到2048x1536以下,在非4K解析度下,包括2048x1536、1920x1440、1920x1200或1920x1080,全都可以在60Hz下顯示,眼睛也比較不會感到不舒適,所以,可以確定,DELL P2815Q在4K解析度下跑3840 x 2160@30Hz,真的是一大敗筆! 另外,再跟顯示器廠商,來商界ASUS P321Q與Dell UltraSharp UP2414Q,交叉測試才發現,原來,這兩台4K顯示器,在HDMI下,4K都只能跑3840 x 2160@30Hz,還是只能跑30Hz,長時間使用,也會出現眼睛的不舒適狀況,不過,若使用DisplayPort,4K則可以上3840 x 2160@60Hz,可以跑60Hz,比較不會感覺不舒適。但在DELL P2815Q這台顯示器,很抱歉,不管是HDMI或DisplayPort,都只能跑3840 x 2160@30Hz,只有30Hz,研判也因為這樣的規格,30Hz對於部分用戶來說,會出現類似看3D電影的暈眩現象,覺得眼睛和視覺整個不舒服。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已經推出的4K顯示器,ASUS推出32吋PQ321Q、28吋PB287Q,DELL推出32吋UltraSharp UP3214Q、24吋UltraSharp UP2414Q與28吋P2815Q,Philips推出28吋Brilliance 288P6LJEB,SAMSUNG推出28吋U28D590D,AOC推出28吋u2868Pqu,除了DELL P2815Q在HDMI、DisplayPort只能顯示3840 x 2160@30Hz,其他款式在HDMI都能顯示3840 x 2160@30Hz,在DisplayPort則能顯示3840 x 2160@60Hz。很顯然的,4K顯示器也有地雷,亂入手保證你會後悔! 由於,4K解析度高達3840x2160,這代表螢幕的解析度相當高,而即便Windows作業系統,可以把桌面圖示調整大小,但瀏覽器,各種應用程式,目前都還尚未針對4K UHD最佳化,因此,螢幕上會出現很多螞蟻字,字體非常非常小,操作起來,有的玩家與專業用戶會覺得很爽,有的則反應無法接受,尤其,目前4K顯示器,只有推出三種尺寸24吋、28吋與32吋,32吋上的字體就已經夠小,28吋已經有人說看不清楚螢幕上的圖示,24吋更是有人說無法操控作業系統,所以,建議,4K顯示器最小尺寸要買28吋以上機種,24吋機種千萬不要購買,整體來說,不習慣螞蟻字的,千萬不要買4K顯示器!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品安Panram GT1 64GB簡測開箱,OTG雙用USB 3.0隨身碟!
這款由品安科技送測的USB隨身碟採用了COB封裝,外型相當小巧,長度不到4公分,重量也僅3公克,攜帶更為方便,反而得要擔心太小不容易找的問題。除了支援USB 3.0介面外,隨身碟的另一頭還提供了micro USB接頭,連接支援OTG功能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可以直接存取隨身碟上的資料。為了保護micro USB的接頭,還有設計了保護蓋,但是保護蓋的體積非常小,又沒有防遺失的設計,使用時要特別注意別搞丟了。 此系列的隨身碟在顏色上有黑色與銀色兩種,容量上則有16GB、32GB、64GB可供選擇,此次送測的是容量最大的64GB,建議售價為1,499元,16GB與32G的建議售價分別為449元與899元。在存取速度的表現上,使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最高循序讀取速度可達116.7MB/s,寫入則可達到24.59MB/s,讀取速度表現相當優異,寫入速度就明顯遜色得多,但大部分一般價位的隨身碟也都是差不多這樣的表現。 產品型號:PO3GT164GS 儲存容量:64GB 連接介面:micro USB、USB 3.0 尺寸:37.4x12.3x4.6mm 重量:3g 保固:終身保固 至於連接到手機與平板的上的速度則得看各個裝置而定。但是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款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都支援OTG功能,如果不支援的話,雖然還是可以連接此隨身碟,但卻無法讀取隨身碟中的檔案。至於iPhone與iPad則是因為接頭不同,當然就無法連接。 廠商名稱:panram - 品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31-880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ASUSTOR AS-302T速寫開箱,國民價格入門級2-Bay NAS
華芸科技,推出了相當多款不錯的NAS,ASUSTOR AS-302T則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入門級2-BAY NAS,搭載的是Intel最新款Atom CE5335 1.6GHz處理器,為單晶片設計,效能表現不錯。可安裝兩顆2.5吋或3.5吋硬碟,編輯搭配的是兩顆Seagate推出的NAS 4TB硬碟。在網路介面部分,提供一個Gigabit網路孔,並提供兩個USB 3.0、兩個USB 2.0連接埠,其中有一個USB 3.0連接埠設計在NAS前方面板,方便連接USB外接硬碟進行備份,另外還有內建HDMI埠,可將影音畫面輸出到LCD電視。 ASUSTOR AS-302T搭載的作業系統為AOM 2.0,採用大圖示的介面設計,可直接以滑鼠點選圖示來執行功能。除了內建的程式外,還可以透過APP Central來下載與安裝其他軟體。要播放影片時,只要使用HDMI線連接電視與NAS,就可以透過XBMC軟體來播放高畫質影片、音樂、也可以用來檢視照片,操控部分則可透過選購的紅外線遙控器或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的AiRemote程式,當然也可以使用USB鍵盤與滑鼠。華芸還推出了ASUSTOR Portal程式,整合Chrome瀏覽器、XBMC播放軟體,讓使用者除了可以利用NAS觀看影片外,還可以在大電視上瀏覽網頁、觀看YouTube影片或更改NAS設定。 廠商名稱:ASUSTOR - 華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7737-088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安耐美Enermax LIQTECH 120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兼具超靜音與強散熱的精品級散熱器!
Enermax是保銳科技旗下品牌,LIQTECH 120X是比自家LIQMAX 120S定位更高階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此功能與效能也都更好。首先在水冷頭部分,改用鋁合金材質,散熱性更好,銅底散熱片同樣具備獨家SCT分流以及精密微通道設計,可增加水流接觸面積。水汞採用陶瓷軸承轉速2500rpm,MTBF五萬小時,散熱排的厚度增厚為43MM,加上散熱鰭片排列改為更密集的無縫結構,所以散熱效果當然也更好,不過重量上也變得比較重。 風扇使用的是高風壓的強力風扇,最大氣流量高達111CFM,此產品內附兩個風扇,可選擇使用單風扇或雙風扇加強散熱。風扇葉片採用專利可拆卸式設計,日後要清潔時也很方便。具備三段式轉速調整功能,但因為調整開關位於風扇內側,將散熱器安裝在機殼內之後,以後如果要再調整就非常不方便。希望日後推出的新產品能加入以數位軟體調整轉速的功能或提供手動轉速控制器,這樣會更方便玩家調整風扇轉速。 此款散熱器所使用的水管材質是聚醯胺(PA)橡膠管材質,彎曲性更好,不用擔心會因強力折壓而產生破裂與漏水問題,所以更容易安裝與調整管線位置。但若要使用雙風扇要特別注意機殼空間是否足夠,以及雙風扇運轉時所產生的音量是否能接受。此次測試,編輯使用LGA 2011平台,處理器則為Intel Core i7 4960X,使用雙風扇並將風扇轉速調整為600~2500 rpm,燒機測試時,CPU溫度平均在50度以下,效能表現不錯。因為CPU溫度不高,因此風扇轉速僅在1750rpm左右,若將轉速拉高則再降低CPU溫度。 廠商名稱:Enermax - 安耐美 - 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16-167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SAMSUNG SSD 840 EVO 1TB實測開箱,高效能固態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先前,SSD開始進入市場時,也就是最先推出的固態硬碟,剛開始是有使用SLC Flash與MLC Flash,兩者的差異在於寫入壽命與價格,SLC Flash的寫入壽命優於MLC Flash,MLC Flash的價格則優於SLC Flash,後來又發明了TLC Flash,TLC Flash的寫入壽命又少於MLC Flash,不過TLC Flash的價格則又更便宜。簡單來說,使用SLC Flash的叫SLC SSD,使用MLC Flash的叫MLC SSD,而使用TLC Flash的叫TLC SSD。目前世界上,使用TLC Flash的,主要是隨身碟,市面上不少USB 2.0、USB 3.0介面隨身碟,為了降低成本,與提供更便宜的售價,不少已經採用TLC Flash。然而,使用TLC Flash,用於SSD上面,量產版的TLC SSD也在去年誕生,不過,由於TLC SSD的寫入壽命較差,市場接受度也不高,目前只有SAMSUNG有推出,旗下最新的840系列、840 EVO系列,就是TLC SSD,至於840 PRO系列,則是MLC SSD。 說到這裡,大家會對於SSD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壽命有很大的疑慮,應該也是聽過快閃記憶體使有寫入次數壽命的限制,一般來說,快閃記憶體是區分成SLC Flash、MLC Flash與TLC Flash,三者都可以無限次數讀取資料,但卻有寫入壽命的限制,SLC快閃記憶體在先前5x、3x奈米製程是每個Block還可達理論值抹寫100,000次,現在最新的2x奈米製程則只可達60,000次,MLC快閃記憶體在先前5x奈米製程是每個Block還可達理論值抹寫10,000次,現在最新的2x、1x奈米製程則只可達3,000次,有的業者的2x、1x奈米製程快閃記憶體耐用度更差,只能抹寫1,500~2,000次,TLC快閃記憶體在先前2x奈米製程是每個Block還可達理論值抹寫1,000次,現在最新的1x奈米製程則只可達500次。簡單來說,使用TLC Flash,這樣的TLC SSD,由於寫入壽命比較短,因此有高度的資料安全風險,不過,也是有優點,TLC SSD的價格,將可以比MLC SSD,硬是還可以再便宜1/3,甚至可以再便宜1/2,因此,讓不少廠商與用戶相當感興趣! 2013年7月,SAMSUNG發表了世界上最新一代MLC SSD與TLC SSD,這就是840系列(TLC SSD)、840 EVO(TLC SSD)系列與840 PRO(MLC SSD)系列,最大容量擁有1TB,2013年9月1日,又推出了mSATA介面840 EVO系列,破紀錄達到1TB容量,除了840 EVO系列採用SAMSUNG最新研發的MEX控制器(SAMSUNG S4LN045X01-8030 ),其餘840系列與840 PRO(MLC SSD)都還是採用上一代的MDX控制器。MEX(3-Core Cortex-R4 400MHz)控制器是SAMSUNG最新型的SSD控制器,速度也最快,比起上一代MDX(3-Core Cortex-R4 300MHz)、MCX(2-Core,ARM9 220MHz)控制器還要更快,所以,它可以在多工讀寫上面,速度更快,而且,SAMSUNG為了讓SSD可以更省電,在MCX控制器之後,MCX控制器原本使用1.8V DDR2記憶體作為快取記憶體,要14.4mW用電量,到了MDX控制器之後,改以使用LPDDR2記憶體作為快取記憶體,用電量大減,更為省電,只要使用1mW電量,更為省電,且也能達到更優異的快取能力。其中,入門款840系列、mSATA介面840 EVO系列台灣代理商沒有引進,台灣市場主要販售的是840 EVO與840 PRO系列,其中,由於840 EVO系列,亦是使用TLC Flash,是款TLC SSD,不過,由於是少數提供1TB容量機種,加上讀寫速度非常快,4K隨機讀寫IOPS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因此,即便TLC Flash有比較差使用壽命,仍有不少人入手840 EVO系列TLC SSD。 SAMSUNG SSD 840 EVO系列,最小容量版本為120GB(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410MB/Sec,快取:256MB),另外,還有250GB(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520MB/Sec,快取:512MB)、500GB(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520MB/Sec,快取:512MB)、750GB(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520MB/Sec,快取:1GB)、1TB(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520MB/Sec,快取:1GB)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IO存取速度上面,除了120GB版本,4K隨機讀取為94K IOPS,4K隨機寫入為35K IOPS,250GB版本,4K隨機讀取為97K IOPS,4K隨機寫入為66K IOPS,其餘500GB、750GB與1TB版本,4K隨機讀取為98K IOPS,4K隨機寫入為90K IOPS,整體看來,這款TLC SSD已經被最佳化,不管是讀寫速度,以及IO存取速度,都已經達到了驚為天人的超高性能。 實際測試,SAMSUNG SSD 840 EVO 1TB固態硬碟,使用AS SSD Benchmark測試,讀取速度為492.67MB/Sec,寫入速度為482.30MB/Sec,讀寫平均總分為1145分。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讀取速度為506.6MB/Sec,寫入速度為493.6MB/Sec。HD TunePro測試,效能測試選單,讀取速度平均值為511.6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為410.3MB/Sec。整體說來,SAMSUNG SSD 840 EVO 1TB,它擁有超高的讀寫性能,加上超大的1TB容量,實際可使用的空間為932GB,除了說採用TLC Flash,本身為TLC SSD會讓人非常擔心之外,本身各方面的表現已經是TLC SSD的顛峰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要購買SAMSUNG SSD 840 EVO 1TB的話,要注意,市場上共有2.5吋與mSATA版本,兩者皆為SATA 6Gb/s介面,mSATA版本比較貴,主要用途為筆電使用,2.5吋版本則為一般桌機及筆電通用版本,高度為7mm。目前為台灣時間:2014年5月25日,2.5吋版本,美國newegg報價美金469.99元,折合台幣14185元,台北光華商場原價屋報價台幣17000元,至於網購業者權宇則報價台幣16900元,至於mSATA版本,美國newegg報價美金539.99元,折合台幣16297元,台北光華商場則沒有看到有店家在販售,至於其他業者的1TB SSD,目前僅有看到Micron旗下crucial M550 1TB有在販售,與SAMSUNG SSD 840 EVO 1TB不同的是,crucial M550 1TB是MLC SSD,美國newegg報價美金499.99元,折合台幣15089元,台北光華商場原價屋報價台幣16399元。 至於,要怎麼在MLC SSD與TLC SSD做選擇?若是要買1TB SSD的話,目前只有使用MLC Flash的crucial M550 1TB與使用TLC Flash的SAMSUNG SSD 840 EVO 1TB有大量供貨,從寫入壽命的規格上來看,MLC SSD肯定比TLC SSD來得更好,寫入壽命更久。聰明的你,會挑選MLC SSD,還是挑選TLC SSD呢?這就是見仁見智的選擇了! 廠商名稱:SAMSUNG - 台灣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56-8686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PNY XLR8 240GB實測開箱,國民價格MLC SSD!
最近SSD市場烽火連天,廠商紛紛推出低價產品搶市,而且不僅120GB產品下殺到兩千元以下,240GB的固態硬碟也下殺到不到三千元。近期最火紅的就是PNY XLR8系列240GB固態硬碟,此款SSD曾在光華店家進行促銷,售價僅2,888元,而且店家還有附送一隻16GB的隨身碟,因此開賣沒多久就全部賣完。現在雖然已經沒有贈送隨身碟的促銷活動,但詢問店家,直到截稿前都還仍有現貨可以購買,針對這個熱銷產品,編輯也特地跟廠商借測產品來報導。 PNY XLR8戰將系列固態硬碟採用SATA 6Gb/s介面,共有120GB、240GB、480GB三種容量。送測的這款SSD,容量為240GB,控制晶片採用的是LSI SandForce SF-2281,記憶體顆粒則是標記為PNY RI32B082AM20BBZ,無法辨識是使用那一家廠商的記憶體顆粒,但根據詢問廠商結果,此批編號為Intel MLC記憶體顆粒。 在速度的表現方面,使用Crystal DiskMark進行測試,最大循序讀取速度大約是在487~496MB/s之間,寫入速度則是125.9~187.6MB/s之間,讀取速度快,但寫入速度較慢,這與資料壓縮率高低有關。雖然傳輸速度表現並不屬於高效能等級,但也已經比傳統硬碟機快很多,就產品的C/P值來看,算是相當不錯。未來480GB版本上市的話,可能將帶動另一波大容量SSD的殺價風潮。根據PNY網站的產品介紹網頁,除了XLR8之外,還有一款更入門的OPTIMA系列,如果在台灣推出的話,價格可能會更加便宜,相當令人期待。 廠商名稱:PNY - 必恩威亞太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560-1111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聯力LIAN LI PC-Q33速寫開箱,鋁鎂合金迷你機殼中的優質精品!
聯力PC-Q33 Mini-ITX機殼有黑色和銀色兩種選擇,鋁合金材質和髮絲紋處理的金屬外殼質感不在話下,同時也有助於搭配兩側邊和下方大面積的進風孔,及後方內建1個12公分風扇,提升整體的散熱能力和系統穩定性,並且還有兩個水冷孔可進行升級,不過可惜的是兩邊進風孔並沒有配置濾網。 規格上,適用Mini-ITX主機板,主機板為水平安裝,因此內部CPU散熱器安裝的高度可提高到為18公分,顯示卡支援2個擴充槽空間,長度為22公分,雖然是迷你小殼,但可安裝標準ATX尺寸電源供應器,為下置式設計,長度限制為20公分;此外,以小機殼而言,聯力PC-Q33的硬碟擴充性很高,前擋板可使用3個2.5吋或2兩個2.5吋加1個3.5吋硬碟,側邊硬碟架可裝2個3.5吋或3.5吋和2.5吋硬碟各1個,靈活性也相當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並無設計外置5.25吋、3.5吋或薄型光碟機的空間,需要透過前方兩個USB 3.0埠進行擴充。 材質:鋁合金 適用主機板尺寸:Mini-ITX 擴充槽:2個 儲存:3.5"x 2 / 2.5”x 3 I/O:USB 3.0 x 2 / 音效輸出/入 尺寸:229 x 328 x 240 mm 重量:2.18KG 保固:1年 建議售價:3,000元 安裝方面,整機防割手摺邊處理和大顆手轉螺絲設計用心,安裝上最大的特色是機殼正面下方增加轉軸設計,轉開後上方兩顆螺絲後,即可輕鬆地拉開兩邊側板,讓L型的上方和前方外殼可以整個躺下展開,安裝的空間更加開闊,大大提升安裝各零組件的便利性,設計頗為創新;另外,電源供應器在拆開後方擋板後,便可直接插入安裝;使用隨附的大顆螺絲和橡膠配件,不僅較為容易拆裝硬碟,也提供一定的吸震效果,整體造型質感、功能規格、擴充能力和安裝便利性的設計出色。 廠商名稱:聯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Lian Li Industrial Co., Ltd. 廠商電話:02-2451-3000 廠商地址:基隆市六堵工業區工建北路11-1號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PLEXTOR M6e 256GB PCIe SSD實測開箱,更快的固態硬碟機選擇!
2.5吋SSD,效能卡SATA 6Gb/s介面的瓶頸很久了,新一代更高速的M.2 SSD太少,而SATA Express SSD還沒看到,就連介紹也只有在部分最新Intel 9系列主機板上才看得到,目前想要擁有更快的SSD效能,除了用2顆RAID 0硬上,或者用更多的SSD來達成之外,最方便的還是選擇PCIe介面SSD。 近期登場的PLEXTOR M6e採用PCIe 2.0 x2介面,效能一舉突破SATA 6Gb/s瓶頸,讓玩家有更快的SSD選擇。M6e事實上是採用M.2介面SSD轉接PCIe,若主機板有M.2介面,甚至可以拆下來使用,但可能需要注意保固貼紙的問題;容量方面有128GB、256GB和512GB三種選擇,內建南亞(Nanya)DDR3快取記憶體容量分別為256MB、512MB和1GB,採用Marvell 88SS9183-BNP2控制器和TOSHIBA Toggle同步快閃記憶體顆粒,MTBF達240萬小時,耐用度更高,並且支援開機裝置,相容UFEI和傳統BIOS開機模式,在UFEI模式下,BIOS會同時啟動所有裝置,將可加快開機速度,產品有5年保固;此外,擋板上面的紅、綠、黃三個LED燈分別表示電源、有效連結和資料傳輸狀態,不過裝在機殼中,較不容易看到燈號顯示。 實際使用上,確認至少是插在PCIe 2.0 x2插槽中,不用外接電源或額外安裝軟體就能直接開機正常使用;效能方面,Marvell控制器沒有壓縮率的問題,在Windows 8.1 x64作業系統下測試256GB的容量,CrystalDiskMark的隨機和0Fill的讀/寫皆分別約為700MB/s和580MB/s的水準,AS SSD的讀/寫為628MB/s和541MB/s,4K-64THrd的讀/寫為102,509 IOPS和84,571 IOPS,效能表現出色。 以消費級PCIe SSD來說,目前台北光華商場有賣的,共有ASUS、OCZ與Plextor。分別是ASUS ROG RAIDR Express PCIe SSD、OCZ REVO 350 PCIe SSD與PLEXTOR M6e PCIe SSD。 ASUS只有240GB版本,ASUS ROG RAIDR Express PCIe SSD 240GB(PCIe 2.0 x2,讀取:830MB/Sec,寫入:810MB/Sec),價格比較貴,原價屋報價12990元(調查日期:2014年12月02日),打著ASUS ROG招牌,仍有不錯的銷量。OCZ REVO 350 PCIe SSD的話,則有240GB(PCIe 2.0 x8,讀取:1000MB/Sec,寫入:950MB/Sec)、480GB(PCIe 2.0 x8,讀取:1800MB/Sec,寫入:1700MB/Sec)與960GB(PCIe 2.0 x8,讀取:1800MB/Sec,寫入:1700MB/Sec)版本,速度最快,價格也最貴,原價屋報價的話,240GB版本報價17900元,480GB版本報價34900元,960GB報價54900元(調查日期:2014年12月02日)。另外,就是Plextor M6e PCIe SSD,容量有128GB(PCIe 2.0 x2,讀取:770MB/Sec,寫入:335MB/Sec)、256GB(PCIe 2.0 x2,讀取:770MB/Sec,寫入:580MB/Sec)、512GB(PCIe 2.0 x2,讀取:770MB/Sec,寫入:625MB/Sec)版本,128GB版本報價3990元,256GB版本報價7990元,512GB版本報價14990元(調查日期:2014年12月02日),價格比較親民,速度也不差。 整體來說,PLEXTOR M6e PCIe SSD是物美價廉的選擇,速度比起一般2.5吋SATA 6Gb/s版本還要更快,價格卻比高階消費級PCIe SSD便宜不少,喜歡速度快,又不想要受限於2.5吋SATA 6Gb/s介面的,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