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微軟Windows 10記者會現場紀實
微軟今天正式發表Windows 10上市記者會,會中除了講解Windows 10的全新功能,並請來“小男孩樂團”來助陣講解Windows 10的應用情境。接下來看看微軟的Windows 10上市記者會紀實。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Windows 10開放下載,趕快來升級吧!
今天是微軟發布Windows 10的日子,不曉得之前有預約升級的網友們是否有收到升級通知呢?如果還沒收到也沒關係。台灣微軟官方網站今天已經放上Windows 10的下載網頁。網頁中提供了一個Windows 10下載工具,可用來直接將舊版Windows升級為Windows 10,或者也可以將Windows 10系統轉為ISO儲存或製作成USB安裝隨身碟。只要擁有正版Windows,Windows 10 推出後一年內升級都是免費的。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9+1個」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
繼昨日「9+1個不要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因應今天Windows 10正式上市,我們就來個「9+1個必須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吧!據外電報導,Windows 10有許多比Windows 8更出色的地方,像是把Start Menu放回去才只是剛開始而已,後面還有許多不錯的特色,可以讓您對Windows 10有所改觀。趕快來看看Windows 10到底有哪些讓人感到驚豔的新功能吧! 是的!Windows 10的Start Menu終於回來了!雖然看起來有點跟Windows 7不太像,但至少該有的功能都有,而且還可以調整大小,或調整成平板模式成為全螢幕的顯示方式,左邊有既有的Windows 7的程式選單,右邊則是整合Windows 8的Metro-Style應用程式,以動態磚的方式呈現。因此你打開Start Menu後,可以同時看到許多即時資訊,例如天氣、股票、即時新聞等等。 與其說它是個Start Menu (開始選單),不如說它比較像是Dashboard (儀表板)。若你不喜歡看到他們,可以把他們unpin掉 (不要固定在版位上),並當成傳統應用程式來使用。 沒錯。若造成Windows 8難用的理由之一是其Start Menu不見了,而是改用Start Screen來替代的話,那麼理由之二就是一堆Windows 8市集裡面的應用程式,都是全螢幕的設計,甚至還有許多人不曉得如何將程式給關閉掉(其實只要用滑鼠從上面抓住後往下滑就可以,或者Windows 8.1將滑鼠移動到程式的右上角,就會出現x的關閉鈕來關閉),以及如何開啟程式選單(其實就是把滑鼠移到螢幕右側,就會出現Charm的圖示,此時再選設定就可以了)。這種新的操作方式確實困擾不少人,還不如傳統桌面應用程式那樣親和。 因此在Windows 10開始之後,已經完全拋開那種全螢幕的奇怪控制方法,全部採用Windows既有精神的UI體驗,也就是視窗可以自由放大、縮小、移動、關閉,將傳統的使用習慣還給大家。 Windows 8時代的那種Metro-style App,在Windows 10來臨之後,也能更緊密地與Windows 10整合。就如上面所說的,Windows 8的Metro-Style應用程式,原本是設計以全螢幕來操作,適合平板使用,而要打開Charm功能,則是在螢幕右方往左滑動就會出現。這種操作方法,同樣在Windows 10時代也保留著,只要將點選畫面中的"齒輪"圖示,Charm選單就會出現,讓熟悉Windows 8的用戶也能無痛使用。 PC版的Windows 10使用介面,可讓既有廣大的PC族群用得更習慣,而針對平板或手機裝置來說,Windows 10則是以變形的版本,讓不同螢幕大小的裝置都能呈現出最佳的畫面結果。因此Windows 10在平板裝置的畫面呈現上,就等於桌面版本Start Menu的全螢幕版,以做區分。 之前,微軟曾嘗試把Windows 8推廣到所有裝置,而Windows 8的作法,就是同時提供平板適用介面和桌面環境適用介面給你。結果平板裝置用起來不順,PC裝置用起來更是卡卡的,想要雙管齊下卻被雙重抱怨。因為「觸控+平板」跟「滑鼠+桌面」完全是不同的操作方式,硬要將兩種操作模式兜起來,讓桌面環境的用戶抱怨連連。為了讓此事不再發生,微軟在Windows 10裡面已經將這兩種介面調到最佳狀態,且程式架構也都能共用。讓兩邊的用戶都能滿意使用,使其在平板或桌機上,或者二合一的變形筆電、變形平板上使用,都能游刃有餘。至於Windows 10手機版也是共用相同的Windows 程式架構,程式會自動偵測裝置的螢幕大小與種類,以呈現出最佳的畫面比例,讓使用者無痛使用。 對的!微軟為了引誘玩家們從Windows 7升級到Windows 10,便祭出DirectX 12這道菜,且還說Windows 7/8/8.1不會有DirectX 12的升級,讓大家趕快棄DX11、保DX12。其實早在DX12出來之前,AMD的Mantle API推出時,可有效提升CPU在遊戲場景時的使用率,並提供開發者接近可以直接連到GPU內部硬體的存取等級,可大幅提升遊戲的整體表現。 目前已知DX12在各方面效能都比前一代好,可提升繪圖整體效能,而Intel與微軟也說了,同樣程式,分別使用DX12 API與DX11 API的話,前者的Frame Rates (每秒張數)將比後者快50%,這意味著功耗可以節省一半了。這可真不錯,是吧!還有,外電測試DX12的效能果真大幅躍進,甚至比 AMD的Mantle還要快。這下,有沒有吸引你想要升級的衝動呀? Windows 8把桌面模式看成是一支App,而Windows 10則是給你更多的桌面、桌面,還有桌面,這個功能就跟Linux和OS X一樣,可以擁有更多應用程式桌面,以擺放更多的視窗程式。Windows 10可以支援的虛擬桌面數量並無設限,只要你的電腦硬體夠力,就可以一直開、一直開、一直開。若要切換桌面,只要在畫面下方的Task View (任務檢視)程式上點一下,就會出現所有的虛擬桌面,就像切程式、任務一樣簡單。 就算你的電腦不是多螢幕環境,虛擬桌面功能也是可以使用。所以若你的螢幕夠大,你就可以同時開三個視窗,一個是Facebook畫面、一個是工作用的畫面、一個是遊戲正在進行中的畫面,不用再用Alt-Tab在全螢幕與視窗模式之間切來切去的了。 沒錯,除了上述的DX12、虛擬桌面功能之外,Windows 10還提供不少好用的小工具。由於Windows 10包含了不少進階玩家等級的密技,像是顯示畫面可依比例放大並可以複製剪貼的Command Prompt (命令提示字元),以及螢幕可以拼貼到四個角落(以前Windows 7/8/8.1只能左右兩邊,Windows 10可以四個角!) 若說Windows 8是微軟想要贏得行動裝置用戶的心,那麼Windows 10就是微軟嘗試贏回PC狂熱玩家的心。 若你Windows 8的軟體市集如果在PC環境用起來不是很愉快,那麼Windows 8的系統級通知功能,將所有應用程式的訊息通知都擺在一個視窗內來做統一管理,其實比每支傳統應用程式都各自為政那樣還要好才是。但Windows 8最敗筆的地方,就是它出現一下之後,就不見了,你想要把先前的訊息找出來,根本找不到。雖說可以打開Start Screen來看那些動態磚的訊息輪播,但誰會花上整天的時間在那邊看訊息呢?事情都不用做了… 所以Windows 10推出全新的重要訊息中心,徹底把上述問題解決掉。重要訊息中心有點像是Windows 7行動作業中心的改良版,它會顯示在螢幕右側,若有miss掉的訊息都可以在這邊看到。你這樣就可以檢視遺漏的系統重要訊息,並採取進一步的作法。而該功能的下方還有一些快速功能鍵,舉凡如開閉Wi-Fi或藍牙、開啟平板模式等等,看起來點類似OS X的訊息中心,能夠事後再來看看到底有什麼重要訊息。 Windows 8.1的搜尋功能因為運用到bing的引擎,因此在輸入搜尋字串時會自動列出建議的字詞,來減少輸入時間,但搜尋結果是以網頁來呈現,必須開啟Start Screen來導入其中一個去瀏覽。除非你安裝第三方搜尋軟體,要不然Windows 10內建的快速搜尋功能,實在有點雞肋。 微軟的Cortana (數位助理),首度在Windows Phone 8.1出現,如今在Windows 10是利用Cortana來取代上述那個搜尋功能。要開啟此功能,只要點畫面左下方的放大鏡圖示,然後點選設定,即可設定成利用語音來做資料檔案搜尋、各種設定、。 只是很可惜,目前Cortana只聽得懂英語,也就是說Cortana聽不懂國語、台語、台灣國語。若要玩這項功能,只能姑且先將系統語言調整成英文,然後再打開Cortana與她練習英文囉!(記得問她對於Siri的看法如何喔!) 沒錯,這是Windows 10的全新辨識登入方式。傳統登入Windows 10,大多都是輸入Pin碼、密碼等等,稍微好一點電腦還可以用指紋掃描器來認證與登入,只是這些登入方式都得花上一點時間,若你經常需要離開座位辦點事,回到電腦面前又要認證登入,多來個幾次你就會很煩了! 而Windows Hello,就是一種臉部辨識登入系統。透過筆電的前置相機鏡頭來辨識,第一次設定頭像只要短短幾秒鐘就可以了。當你離開的時候,電腦可以設定成自動鎖定,當你回來使用之後,電腦發現是你,就直接登入電腦了,不用讓你再輸入密碼,非常方便。此外,若該電腦是家庭使用,有兩三個人都會用到該電腦的話,Windows Hello也會認得他們。當A來電腦面前就登入A帳號,換B來到電腦面前就登出A帳號並登入B帳號,依此類推。 綜合上述說明,您是否準備升級了呢?還是想先了解更多資訊之後,再來考慮升級呢?有關於更多Windows 10的細節,請密切注意PCDIY!的後續報導!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原來mSATA SSD也可以轉接唷!
日本世紀公司,近日推出一款實用的好東西,可以將mSATA介面的SSD轉成2.5吋規格,這款轉接器型號為CRIN25MS,使用標準9.5mm厚度的2.5吋規格,可以使用50.8 x 29.9 x 3.8mm標準規格的mSATA,重量約為60公克,除了支援標準的SATA3 6Gb/s以外,更可以支援USB傳輸,讓您的mSATA SSD安裝到轉接器上後,直接利用USB線與電腦連結,可以當內接式也可以當外接式來使用,兩用的設計真的是非常方便,如果您手頭上有壞掉的筆電拆下來的mSATA SSD,或是希望mSATA SSD可以當成外接裝置來使用,CRIN25MS轉接器絕對是您最好的選擇。 網站來源: 參考圖片與網站來源:
-
D槽終結者,終於可以走出低潮
資訊安全在電腦界一直是一個常被探討的話題,常常都會聽聞說誰的重要資料外洩或是被竊取了,所以大家對於保護自己重要跟隱私的資料總是不遺餘力;美國電腦大公司IBM規定,要丟棄的硬碟,離開公司前至少要低階格式化7次以上,以確保資料已經移除無法再進行救援,這些資料或許是有公司機密,牽扯商業利益;當然,一般人可能不會有那麼重要的資料,但是個人隱私常常有些照片或是影片,甚至是牽扯個資的資料都不希望被別人知道,當硬碟故障時,常常有資料已經讀取不到了,但是還在硬碟裡面的狀況,如果選擇直接將硬碟丟棄,不小心被有心人士取得,這時這些資料就真的有外洩的風險了,有鑑於此,細心的日本廠商研發了對硬碟進行物理性破壞的裝置,將您的廢棄硬碟放進去,破壞成功後,整個硬碟將會變形,讓您的資料想救都救不回來了!
-
「9+1」個不要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
當Windows 10正緊鑼密鼓準備上市的前夕,其實有在玩電腦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訊息,也差不多被疲勞轟炸到快一個不行!許多人盼望Windows 10趕快上市,但也有一些人冷眼看著Windows 10,覺得沒什麼必要升級,自己用的Windows 8.1、Windows 8、Windows 7甚至Windows XP就用得好好的,幹麻升級。 是否升級到Windows 10,其實見仁見智,有些人覺得沒必要去當新系統的第一批白老鼠,也有人認為新功能暫時用不到,或者舊版繼續用比較習慣等等。國外網站列出了9種不要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而筆者再加1種,所以共列出10種不急著升級到Windows 10的理由,您也是屬於不急著升級的那個族群嗎?趕快來看看這些理由吧! 這看起來很明顯,但常常被忽略。除了Windows 10必須要1部配置1GHz以上處理器的電腦或平板、1GB+16GB(32位元)或2GB+20GB(64位元)的記憶體+儲存空間,以及DX9以上的顯卡可支援到800x600以上解析度,且提供WDDM 1.0驅動程式(Windows 10系統需求可參考文末的延伸閱讀3)。如果你的系統不符合以上需求,有可能是硬碟空間剛好不夠了,這樣就無法升級。必須先升級您的硬體,再來考慮升級軟體(又或者乾脆購買一台全新的Windows 10電腦)。 沒錯,Windows 10上市後的一年內,提供Windows 7/8/8.1用戶免費升級至Windows 10的服務,所以從2015/7/29開始計算,最遲你只要在2016/7/28去進行升級的動作都可以。所以,若怕升級後不習慣,可以等到明年再來考慮升級呀! 自從Windows 8把Start Menu大改裝之後,許多人都說用不習慣,而這次Windows 10把Start Menu放回去,並加上Windows 8的磚塊式程式集,同時針對桌上型電腦與平板電腦的使用者體驗做到平衡,這個是Windows 10的最大改進之一。而已經習慣Windows 7開始選單的你,若對Windows 10的全新選單沒興趣,當然還是可以守著Windows 7繼續使用啊! 是的!Windows 7有桌面小工具(Desktop Gadgets),可以在桌面上看天氣、日曆、股票、查看CPU使用率等等,甚至可以直接播放多媒體檔案、聽廣播,並檢查你的硬碟速度與網路連線狀態。這些功能,在Windows 10裡面都會GG了!所以,若你是“桌粉”(桌面小工具粉絲),千萬別急著升級! 每次微軟有新的作業系統上市時,都會以“舊版作業系統將在x年x月x日停止支援”的方式,“催促”消費者趕快升級。由於安全性修補包,將優先在最新作業系統上提供,而舊版作業系統可能不再提供安全行更新,因此舊版作業系統將遺留一些安全性的漏洞,讓駭客有入侵的機會。不過Windows 7和8延伸停止支援日期分別為2020/1/14、2023/1/10,就算是Windows Vista也是等到2017/4/11才停止支援,並不是一年內就會GG的作業系統啊!所以不在意Windows 10的用戶,看來Windows 7再戰5年左右應該沒問題! Windows 8.1的OneDrive雲端硬碟服務中,有個Placeholder功能,也叫做智慧檔案功能,可以讓你在檔案夾裡面直接看到本地端的檔案和放在雲端的檔案,當你雙擊到放在雲端的檔案,系統就會自動去雲端硬碟將該檔案下載回來,等到檔案處理完成之後,再自動與雲端同步。這可說是非常方便的功能之一。不過,Windows 10的新版OneDrive軟體中,該功能似乎無法正常使用,微軟表示將在年底把該功能恢復,因此Placeholder功能對你來說很重要的話,就暫時別升級到Windows 10,等該功能“修補”好了之後再說。 有些舊的電腦週邊,像是印表機、掃瞄器,這些大多只提供到Windows 8的驅動程式。微軟也沒保證說這些舊的電腦週邊能夠與Windows 10可100%相容,也沒說掛上舊的Windows 7/8/8.1驅動程式是否能100%運作正常。尤其是超過上把年紀的超舊週邊,可能在Windows 7下還可以抓得到,並維持基本的運作,但一升到Windows 10就可能GG了,完全抓不到。因此,除非廠商表示將提供Windows 10專用的驅動程式,否則還是先別升級上去比較好! 是的,沒錯!很多人是 Windows Media Center的粉絲,這個自2002年就推出到現在的多媒體播放中心,可以播放視訊、音樂,以及其他多媒體檔案,甚至能支援電視卡,在電腦上看電視,可說是大家生活娛樂的中心。可是,微軟曾試著想把Windows Media Center給GG掉,甚至在2009年將該製作團隊給解散。事實上Media Center的設定比較麻煩,加上許多新興的網路串流媒體服務出現(例如Netflix、Amazon Prime、Hulu、Spotify、Apple Music等等),終於讓微軟決定送Windows Media Center安心上路。不過,還是有不少鐵粉喜愛著Windows Media Center的風格。所以若你是這樣的鐵粉,又知道了Windows Media Center無法與Windows 10相容、Windows 10將不內建Media Center這件事實之後,您還會想升級嗎? 沒錯!沒錯!雖說在beta版的時候,Windows 10的bug已經修得差不多了。但誰敢擔保正式版完全不會有問題呢?尤其市面上有這麼多種硬體週邊、軟體程式,新的作業系統在上市之前,也不可能在世界上所有的硬體或軟體上做過相容性測試。也許你常用的輸入法或應用軟體,就有可能無法與Windows 10相容。到時候你是慢慢等原廠的更新,還是想辦法自力救濟呢? 的確,Windows 7內建的Solitaire(接龍)、Minesweeper(踩地雷)、Hearts Games(傷心小棧) 等遊樂場遊戲,一旦升級到Windows 10之後,就都會看不到了!改以Microsoft Solitaire Collection、Microsoft Minesweeper來取代,這兩個軟體必須到軟體市集(Appstore)下載才行。所以若你臨時沒網路,又想玩玩採地雷,那就只能乾瞪眼了! 是的!新的作業系統上市之際,雖先前已經經過了無數的測試、修改,力求到最完善,但仍難保不會有bug或相容性問題。尤其在Google說過他們的軟體服務一直是beta,而微軟也表示Windows 10將是一種“服務”,不會有最終版,也就是他們會一直將功能提升、將bug修復,來提供售後服務。而Apple的OS X自Mavericks版本(10.9)之後就已經提供免費升級,並持續推出更新包來提供客戶最完整的售後服務與使用體驗。看來作業系統不只是拿來賣而已,後續的售後服務才是重點。 對IT人員來說,新作業系統固然有一些新的特點,但對系統穩定性、相容性與公司生產力來說,短期內不會看到顯著的成效,因此大多會建議等上市之後的3~6個月觀察期之後,再來考慮是否升級。那時候市面上的相容性問題應該也處理得差不多了。此時也有可能重大更新包也出現了,這時候升級上去,是比較妥當的作法。以上是IT人員的建議,雖然保守一些,但也不無道理,就提供給各位玩家參考囉!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LINE疑似出包,簡體字更新警訊引爆網友恐慌!
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今天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正當打開筆電,要開始撰寫今天的賣場新聞,筆電突然跳出警告訊息,LINE跑出簡體字最新資訊警告:「請在使用"LINE的PC版本"前更新到最新版本。」由於出現簡體字,不免覺得滿頭問號驚嘆號,該不會是LINE又出包了吧? LINE是世界上最強的即時傳訊軟體,尤其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普遍及率極高的台灣,每個台灣人,清一色,幾乎100%有在用LINE。LINE,它已經成為我們台灣人新的溝通方式。不過,LINE這麼強,也是災情遍野。時常會聽到有人LINE的聯絡人、群組,莫名其妙不見。或者更換手機、平板,換機之後,出現LINE的好友名單人間蒸發,購買的貼圖記錄也從此消失。雖然,LINE官方,也很積極,努力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像是之前時常出現的帳號被盜,就加入了多種防盜設計。不過,LINE的聯絡人、群組,無法使用備份方式,萬一出現悲劇的時候,根據曾經遇到這樣狀況的網友,可以說是回天乏術。也因此,這樣的時空背景,這樣的使用經驗,不能少了它,但又擔心它出錯,可以說,LINE,讓人又愛又恨。 今日,LINE疑似出包,出現簡體字最新資訊警告:「請在使用"LINE的PC版本"前更新到最新版本。」由於台灣人,普遍對於簡體字非常敏感,因此,出現了簡體字的警告,不免讓人懷疑案情並不單純,疑似有鬼。 請在使用"LINE的PC版本"前更新到最新版本。 当前版本自 9月 1日起将不再可用。 "LINE 桌面"必须更 新到最新版本。 Click here to download 对游此造成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 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這邊也做了交叉測試,檢查是否有問題! 這邊,打開LINE的關於我,更新前,版本為Ver 4.1.1.423,顯示為您已安裝最新版本。 再來,出現「請在使用"LINE的PC版本"前更新到最新版本。」簡體中文警告訊息,裡面有一個Click here to download,這邊進行了檔案下載,用防毒軟體掃描,發現沒有病毒、木馬,應該是沒有惡意程式在裡面。進行了更新安裝,安裝完成之後,打開LINE的關於我,更新後,版本一樣為Ver 4.1.1.423,一樣顯示為您已安裝最新版本。 接著,再到LINE官網,下載"LINE的PC版本,再次進行了更新安裝,安裝完成之後,打開LINE的關於我,更新後,版本一樣為Ver 4.1.1.423,一樣顯示為您已安裝最新版本。 說也奇怪,LINE出現:「請在使用"LINE的PC版本"前更新到最新版本。」簡體中文警告訊息,已經造成了網友恐慌。網友認為:「賴官方人員也太不用心了」,結果更新之後,是一樣版本的軟體。一樣的版本,為何要叫人更新?由於,現在已經進入了深夜,這個問題,就留待明天,再向LINE官方來詢問了! ---------------------- LINE官方這邊,已於今日PM16:56,透過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回覆了「LINE疑似出包,簡體字更新警訊引爆網友恐慌!」的問題。 原廠回覆如下: 原定為下一次 LINE Windows PC 版更新所準備的通知訊息, 於 7/29 凌晨提前誤發,且誤植錯誤的語言版本, 造成部分用戶困擾,敬請見諒。 *LINE Mac PC 版不受影響。 詳細公告,請上 LINE 台灣官方部落格查詢: ----------------------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世界】: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專欄】: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連結=(26)全新硬碟存有中國機密資料 網友警告:小心中南海殺手盯上!http://www.pcdiy.com.tw/detail/2147]
-
老闆,我要買18核心36執行緒Xeon E5-2699 v3
光華商場每天都有新鮮事,今天一樣不例外。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今天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突然遇到一個玩家跟店員、店長有說有笑,趕快湊上去一探究竟。玩家說:「老闆,我要買最強的CPU。」店員回答:「最強的處理器嗎?」店員詢問:「是Intel的嗎?」玩家回答:「是!」店員再詢問:「Core i7-4790K嗎?」玩家回答:「不是」店員再詢問:「Core i7-5930K嗎?」玩家回答:「不是」店員再詢問:「Core i7-5960X Extreme嗎?」玩家回答:「不是」店員再詢問:「Core i7-6700K嗎?」玩家回答:「不是」,店員怒嗆:「沒有更強的了!」這時候,玩家才回答:「老闆,我中樂透了!」玩家接著說:「我要買最強的CPU!」 正式推出,不定時介紹來自中國淘寶(Taobao)、天貓(TMALL)、闲鱼(goofish)、京東(JD)、拼多多(PDD,Pinduoduo)或華強北(Huaqiangbei)所發現的好東西,讓玩家們與IT用戶可以打開眼界,看看全世界物超所值,花小錢也能買到的神物! 什麼?玩家中樂購。錢太多,不知道怎麼花。找店家,要買當今最強的處理器。這種錢太多,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要買神兵利器,不曉得去哪買的。錢太多,不知道怎麼花的話。這種事情,問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就對了,這時候會推薦,跟店家訂購一顆18核心36執行緒Xeon E5-2699 v3。 Xeon E5-2699 v3,ES/QS版本S-spec:分別為QGEP與QGN1,正式版本S-spec:SR1XD,Haswell-EP核心,LGA2011-3腳位,18核心36執行緒,標準時脈:2.3GHz,TurboBoost時脈:3.6GHz,X99主機板能搭配的最強LGA2011-3處理器。這顆處理器,真的很猛喔!一般光華商場,能買到最強的Core i7-5960X Extreme,這顆只是8核心16執行緒,雖然是不鎖倍頻的可超頻版本,加電壓,用大型空冷散熱器,或者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可以超頻到很高的時脈,不過,即便用液態氮LN2,超頻到極限的話,多核心運算的效能,終究這只是一顆8核心16執行緒的CPU,是完完全全無法跟18核心36執行緒Xeon E5-2699 v3對抗的。TOYOTA Altis的房車,即便去加了渦輪增壓,就算換了更強的引擎,也完全不是Ferrari 458 Speciale的對手。簡單來說,1788c房車V4引擎,怎麼可能是4497cc跑車V8引擎的對手。最簡單的,TOYOTA Altis與Ferrari 458 Speciale,是完全不同級距的車子,性能不同,價格也不同,兩者是屬於天差地別的車子。以Intel處理器來說,Core i7-4790K,是Intel主流桌機市場的頂級處理器。Core i7-5960X Extreme,則是Intel旗艦桌機市場的頂級處理器。Core i7-6700K,則是即將推出,下一代Intel主流桌機市場的頂級處理器。至於Xeon E5-2699 v3,則是Intel進階工作站、伺服器市場的頂級處理器。 Xeon E5-2699 v3的話,正式版本S-spec:SR1XD,支援單路CPU與雙路CPU架構,原先是用於Intel進階工作站、伺服器市場,對應的是C610系列C612主機板,而這顆晶片組,其實就是X99晶片組的孿生兄弟,簡單來說,這兩顆晶片組,是同一個核心,不同的韌體驅動不同的功能。X99主機板,只要主機板BIOS支援,加入各處理器型號microcode,就可以直接原生支援Xeon E5-2600 v3系列的所有處理器,即便BIOS沒修改,也能正常開機,只是開機無法辨識出正確的型號。華擎X99主機板,全系列版本,就已經完成了對Xeon E5-1600 v3、Xeon E5-2600 v3與Xeon E5-4600 v3系列處理器支援。Xeon E5-1600 v3只支援單路CPU架構,Xeon E5-2600 v3支援單路CPU與雙路CPU架構,與Xeon E5-4600 v3系列支援單路CPU、雙路CPU架構與四路CPU架構。 Xeon E5-1600 v3系列,最頂級的是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1680 v3,Intel官方報價美金1,723元(折合台幣54,170元)。Xeon E5-2600 v3系列,最頂級的是18核心36執行緒Xeon E5-2699 v3,Intel官方報價美金4,115元(折合台幣129,370元)。Xeon E5-4600 v3系列,最頂級的是18核心36執行緒Xeon E5-4669 v3,Intel官方報價美金7,007元(折合台幣220,295元)。Xeon E5-2699 v3的話,台灣的話,Intel代理商公司貨,可以找聯強、捷元(Intel盒裝處理器代理商),或者是大聯大世平集團(Intel網路、伺服器平台代理商),不過,因為這顆處理器,單價比較高,店家不會有現貨,甚至代理商那邊,可能也沒有現貨。若錢太多,真的要買這顆Xeon E5-2699 v3,則要以訂貨的方式來購買。目前Xeon E5-2699 v3,Intel報價美金4,115元(折合台幣129,370元),以國外的報價來看,目前有在販售的業者,報價都在Intel官方報價之上。美國Amazon,目前報價美金4,732.71元(折合台幣148,790元)。 這次,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在光華商場遇到了中樂透的玩家,新誕生的千萬土豪。玩家,殺到光華商場,跟老闆講:「我要買最強的CPU!」玩家,這樣入手最強的處理器,大把鈔票訂購最頂級處理器,不但可以得到最高的爽度,可以確定的,也能促進金錢的流通,帶動光華商場的蓬勃發展,真的是該給他拍拍手鼓鼓掌。沒錯,有錢人的玩具總是比較貴。有錢就是任性,真的是令人羨慕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美國人不要的東西,卻拿去中國倒貨。原本,在美國是垃圾,沒人要的過期貨,被用過的二手貨,到了中國卻被當成寶物,變成玩家神器,開始外銷到全世界。 世界是平的,價格很透明!現在網路時代,網路資訊發達,地球又是平的,台灣玩家,查到歐美的價格,查到日本的價格,查到中國的價格,一點也不難!在台灣,我們不能眼界狹小,也不能坐井窺天,透過Internet,PCDIY!要帶領玩家,看盡世界好東西,喜歡的話,也可以買單,通通帶回家! 正因如此,PCDIY!特別開發:「洋垃圾、歪國貨」單元,是最新開發的專欄,就是要帶玩家買到便宜又大碗,找物超所值的怪給西,去買外國人不要的洋垃圾,讓玩家找到殺很大的好東西!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支援HDMI 2.0、AMD FreeSync,LG 27MU67-B 4K螢幕在日本上市
想要體驗更細緻的影片與遊戲畫面,除了旗艦級顯卡外,4K螢幕也是一定要買的。隨著支援4K解析度的螢幕面板產能日漸增長,4K螢幕價格也持續在降價中。但要選購4K螢幕,還得要注意是否能以4K解析度60Hz更新率的條件下顯示畫面,否則畫面會感覺不流暢,甚至會讓人眼睛容易疲勞或覺得有殘影。4K螢幕要支援4K解析度60Hz更新率就必須具備DisplayPort 1.2或是HDMI 2.0顯示輸出埠,當然顯示卡也必須支援這兩種規格。支援DisplayPort 1.2埠的4K螢幕很多,但支援HDMI 2.0的就比較少。 最近在日本上市一款由LG推出,型號為27MU67-B的4K螢幕,在影音端子部分提供了1個DisplayPort、以及1個mini DisplayPort、2個HDMI 2.0埠。可視尺寸為27吋,螢幕面板為AH-IPS規格,最高解析度為3840x2460。而且還支援AMD最新的FreeSync技術,可避免遊戲畫面中出現影像破碎與殘影。反應時間為5ms (灰階到灰階)、亮度為300 cd/m2,動態對比最高500萬:1,真實對比為1000:1。這款螢幕在日本的建議售價為59980元,相當於台幣15180元,以4K IPS螢幕來說,這樣的價格並不算貴,只可惜還沒在台灣上市。
-
3C愛耍萌:阿楞造型無線中繼器登場!
通訊大廠PLANEX,於日本時間7月24日發布一款無線中繼器DB-WRT01,此中繼器的特色是外型採用網路上很受歡迎的公仔「阿楞」,阿楞來自於日本知名漫畫《四葉妹妹》,是漫畫中一個很可愛的紙箱人,因為外型可愛所以成為日本人家喻戶曉的人氣公仔! 這次PLANEX推出的阿楞造型的無線中繼器,除了本身是一個實用的WIFI訊號延伸產品外,在可愛的外型下,DB-WRT01的規格可是一點也不含糊,支援2.4GHz的802.11 n/b/g,最大頻寬可以達到300Mbps,配備了一個WAN與一個LAN可供使用,眼睛的部份設計成可以發光的燈方便您了解中繼器現在的狀況與模式,外觀大小為7 1x 47 x 49 mm,重量約為60公克,使用MicroUSB來進行供電,小巧可愛又萌的外型真的讓各位漫畫迷愛不釋手,擺在家中,不說你還不知道他是一個3C產品唷! 網站來源: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