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史上最便宜電腦,Raspberry Pi Zero只要5美元!
自Raspberry Pi Foundation (樹莓派基金會)自2012年首先推出Raspberry Pi單板電腦(single-board computer),並以35美元(約新台幣1,140元)的超低優惠價供應,在媒體締造了不少話題,其開放式的硬體架構,與彈性擴充能力,搭配開源作業系統來運作,讓其嵌入式應用更加寬廣,在創客界與教育界闖出一片天。尤其是其低功耗運作,更成為IoT(物聯網)的主要開發平台之一。 隨後Raspberry Pi於2015年推出第二代的版本:Raspberry Pi 2,除了效能更快,也讓微軟為之開發Windows 10 IoT Core作業系統,讓Raspberry Pi 2可以執行Windows 10的核心(不包含使用者介面部份),讓開發人員可以透過其他裝置來與Raspberry Pi 2連線、控制,進一步開發物聯網相關應用。 今年11/26是西方國家的感恩節,美國和各地都有放假,因此他們會與家人圍爐,吃火雞 (有點類似我們的除夕),而翌日(11/27)則是所謂的Black Friday購物日,也是大家出門瘋狂購物的一天(有點類似雙11購物季)。不少歐美3C業者,都會在這幾天瘋狂下殺,甚至折扣會延伸到耶誕節,讓大家將累積一年還沒敗家的欲望一次釋放! Raspberry Pi基金會也不例外,他們選擇在這天推出Raspberry Pi Zero的單板電腦,體積更小!主打「入門市場」,最重要的是售價只要5美元(約新台幣165元),可說是當今市上最便宜的單板電腦了。以下就是Raspberry Pi Zero的功能與特色: ● 採用Broadcom BCM2835 ARM11處理器,時脈1GHz (比第一代Raspberry Pi快40%) ● 搭配512MB LPDDR2記憶體 (可明顯看到照片上的Elpida顆粒) ● 一組microSD插槽 (用來執行作業系統與資料儲存) ● 一組mini-HDMI埠 (用來做視訊輸出,可達1080p60) ● 兩組micro USB埠 (1組是供電用,另1組才是資料傳輸用) ● 預留40-pin GPIO擴充區,與先前版本針腳相容 (還沒焊上針腳,可自己焊) ● 預留Composite (AV端子)電路 (還沒焊上RCA接頭,可自己焊,果然夠DIY吧!) ● 超級小的尺寸,才65mm x 30mm x 5mm 當然,Raspberry Pi Zero可以執行Raspbian作業系統,包括Scratch (拼圖式圖像化程式語言)、Minicraft (當個創世神)、Sonic Pi (程式音樂)等程式。大人只要花5美元的單板電腦,接上螢幕、鍵盤、滑鼠之後,就可以讓小朋友來學電腦,學寫程式、畫圖、做音樂,勝過於讓小朋友整天玩手機或平板遊戲玩到近視還好吧?! 若不會玩單板電腦,Raspberry Pi基金會也有發行自家官方的MagPi雜誌,而第40期12月號的MagPi雜誌,就隨書附贈Raspberry Pi Zero喔!他們的MagPi雜誌有分數位版與實體版(在英國、歐洲、美國、其他地區都有售)。數位版的每期2.99英鎊(約新台幣147元)!一年只要19.99英鎊(約新台幣983元),可以在Google Play商店或Apple App Store訂閱下載,裡面有很多與Raspberry Pi相關的資訊與應用,適合想當創客族、IoT研究的玩家們訂購! 至於實體版的MagPi書籍,在英國內訂閱半年只要30英鎊(約新台幣1475元),若是其他國家則要50英鎊(約2,458元)。等於是你訂閱他們的MagPi半年,他們在12月號的雜誌就隨書送Raspberry Pi Zero。 如果你納悶Raspberry Pi Zero無法外接USB,mini-HDMI要有轉接頭,還有GPIO針腳怎麼辦,放心,Raspberry Pi線上的SWAG商店也提供了Raspberry Pi Zero Adaptor Kit周邊產品,涵蓋了mini-HDMI轉HDMI轉接頭、40pin GPIO針腳、USB OTG線(讓你可以再接一個USB Hub以便連接鍵盤與滑鼠),這樣總共4英鎊(約新台幣197元)。當然你若有訂雜誌的話,Raspberry Pi基金會就會免費送給你! 這樣看來,也許訂閱MagPi雜誌,會比只單獨買Raspberry Pi Zero加運費之後的整體費用,還要划算喔!相信對於想要學IoT、Linux、程式設計、嵌入式系統研究的創客玩家,或是想組裝多媒體播放機、養動物機、簡易伺服器...的玩家來說,Raspberry Pi Zero可能是你最佳選擇的平台之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
9K魯蛇打槍機 引爆網友熱議!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新菜單:「[菜單] 9K魯蛇打槍機 APU 不含硬碟」。很快的,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玩家與專業用戶的注意,大家開始發言,一開始討論i5-4460K內顯有比7870K強嗎?後來,則開始討論打槍機,網友神回:「大家越來越『誠實』了 QQ」,接著討論,怎麼把7870K處理器與美光DDR3-1866-4G*2記憶體超頻,大家建議要重刷BIOS。此時,網友神推打槍機專屬配備,SONY HMZ-T3W 頭戴式影院,原來還有這樣的打槍機神兵利器。最後玩家則表示,原來自己還有一台4790K+980的主機,是把PS4賣掉之後,才決定組一台「9K魯蛇打槍機」,最後把菜單給公諸於世,提供給大家參考看看。結果,「9K魯蛇打槍機」這個話題,引起網友熱議。 魯蛇,根據維基百科的官方解釋:「簡單來說,魯蛇就是輸家男。魯蛇又稱魯者男又稱、輸家男、盧瑟、擼蛇、擼澀、擼瑟等一系列音同英文中失敗者的稱呼(韓語:루저남、英語:Loser Man、Loser Guy、Loser Boy)是東亞著名網絡諷刺語的一種,意思是『人生敗將』。最早在1993年由韓國匿名網民創設,在網絡作為隱語流通。2012年左右,開始有華人網友使用此用法,於是在大中華流行。」至於打槍機的話,根據玩家的解釋,是用來玩HGAME、看片、下載的電腦。 =================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已組 預算/用途:9K /玩H-GAME 看片 下載 CPU (中央處理器):AMD-A10-7870K ----- MB (主機板):技嘉F2A88XM-D3H----- RAM (記憶體):美光-DDR3-1866-4G*2- PSU (電源供應器): CHASSIS (機殼):視博通小法師+HP300W 其它 (自填):無線網卡-TP LINK-TL-WN723N 散熱器:酷媽Hyper103 風扇:12cm*1 8cm*1 總價 (未稅/含稅):9800 今天跑去組昨天開的單很多商品都沒有貨了 最後是組這樣 覺得最雷的就這機殼 power跟光碟機超近很難裝 裝了塔散3.5硬碟裝不上去 只能到處搖擺 而且前usb3.0還要自己外加才有 連機殼風扇前後都沒附跟小巫師只差了一百元 差挺大的 ---------------------------------------- 剛測試了一下梟雄 開720P 把特效全關到最低 只是存顯爆了 遊戲裡還可以20~30FPS 還是可以玩 只是怕過熱就沒試很久 大概90度上下了 測試生死格鬥5 開1080P 陰影開1024鋸齒FXAA 可以30~60FPS 滿順暢的 ================= ----------------------------------------------- ----------------------------------------------- 網路上電腦組裝菜單百百種,這次,PCDIY!菜單研究所,還是第一次看到有「9K魯蛇打槍機」的菜單。以玩家提供的這組菜單來看,還是有可以省錢的地方,事實上不需酷媽Hyper103散熱器,原廠盒裝處理器裡面,就有附贈原廠散熱器,值得注意的地方,AMD A10-7870K這顆APU,記憶體可不能省,根據原廠資料,得跑到DDR3-1866雙記憶體通道以上,才能全速發揮內顯Radeon R7的效能,至於,若魯蛇打槍機的預算,還不夠的話,則可以在處理器上面下功夫,可以節省預算,往下降處理器的等級,A10-7870K要價4590元,要更省,可以降級換成A8-7650K或A8-7670K,不想超頻,還可以降級換成A8-7600。至於機殼的話,若不喜歡視博通小法師+HP300W,也可以加點錢,換成視博通小巫師+HP300W,或者換成網友建議的杰強小雪貂。最後,PCDIY!菜單研究所還是要老話一句:「蘿蔔青菜,各有所好,菜單選擇見仁見智呀!」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Google能夠依法透過遠端密碼重置功能,來解除74%的Android裝置密碼
廠商開發作業系統平台,為了更臻完美,總是馬不停蹄地提升系統安全性,減少系統漏洞,以防止被駭客發現並利用此弱點來攻擊而造成系統癱瘓的機會。然而,所謂的寫作業系統的人,最知道自己作業系統有什麼「密招」,可以透過遠端的方式來玩一些把戲。例如偷偷蒐集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或者一道命令可以讓使用者的手機變成解鎖狀態。這樣的「後台」,總是讓作業系統設計者有如掌控全天下裝置使用者的能力,但為避免讓知情的人濫用,因此總是會設計一些門檻,讓單獨使用者無法啟用一些很可怕的功能… 根據一份紐約郡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所提供的文件中,發現舊版本的Android裝置,如果迫於法院命令所需,檢察官可以要求Google將嫌疑犯的Android裝置進行遠端密碼重置,以便解除該裝置的密碼,讓檢察官能夠調查該裝置的隱密資訊。 該文件也提到,對執法者來說,若Android裝置是5.0或更新的版本,且有啟用磁碟加密技術的話,就無法開啟遠端重置功能。雖說磁碟加密功能並非自定值,但開啟磁碟加密之後,就可能讓檢察官一個頭兩個大了,造成該裝置無法透過遠端方式來重置密碼。而舊版本的Android (4.4以下)卻可以輕易被遠端重置密碼。 該文件提到:「蒐證人員能夠利用各種破解技術來繞過密碼…對於一些其他類型的Android設備,Google可依照檢察官的搜查令,將Android設備的密碼重置,並協助執法人員來取得該裝置的資料。而這些過程都可以由Google經由遠端來執行,讓鑑識人員能夠查看該設備的內容。」 從Google的Android開發者網頁中,可發現當今Android各版本的市占率。以Android Lollipop 5.0 (15.5%)、5.1 (10.1%)、Marshmallow (0.3%)總共為25.9%來說,那就代表有74.1%的裝置採用KitKat (4.4)以下的版本,這些裝置都有機會被當局監視! 看來這個數據公開之後,會不會造成一些Android使用者紛紛升級到5.0,並開啟磁碟加密功能呢? 至於iPhone使用者來說,情況則是稍微好一點。因為iOS 8以上版本,就沒有所謂的遠端密碼重置的功能,連Apple也無法幫你遠端解鎖,而且磁碟加密功能是自定就打開的! 至於iOS 7以下的部份,目前已知iPhone 4只能升級到iOS 7。而iPhone 4s則是可以升級到iOS 8以上,因此只要你是iPhone 4s以上的用戶,似乎不用擔心上面的問題。根據Apple的iOS開發者網頁中,可發現iOS 8 (24%)、iOS 9 (67%)佔了絕大多數,而Earlier (意指iOS 7)只佔了9%。因此只有9%的iPhone使用者有可能被遠端密碼重置,看來Apple的iPhone在隱密性方面似乎比Google的Android好一些。這難道是iPhone越賣越好的原因嗎? 由於上述文件,只是針對作業系統的「後台」所公佈的一份文件,用意是讓各地的檢察官了解當今不少嫌犯會使用智慧型裝置來做為溝通工具,其中有不少線索可以調查。然而在嫌犯使用這些科技產品之餘,必定會小心翼翼,例如設密碼鎖或用術語來溝通。而當今智慧型裝置要破解密碼,不一定要用到暴力破解方式,只要了解該裝置的特性(例如Android 4.4以下裝置),並請製造商幫忙一下,送給搜查令過去,製造商(Google)就會協助解鎖,以降低裝置破解的人力、成本與時間,加速辦案效率。 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沒做虧心事,就不怕半夜被查水表。而且檢察官必須要有搜查令,才能請製造商幫忙,解鎖你的手機或平板,來檢視裡面的私密資料。
-
[更新#1] AMD全新Radeon Software Crimson軟體初體驗,讓你遊戲效能飆升!
由於遊戲軟體推陳出新,兩大顯示卡廠商為讓自家顯示卡產品能夠支援最新的遊戲,經常時時更新其繪圖驅動程式(集),除了修正掉一些圖形成像問題,也提升畫面品質與效能,同時搭配適合最新遊戲的Profile (設定檔),讓玩家能夠以既有的硬體配備來發揮最佳的遊戲表現。 AMD在顯示卡市場中,以其RADEON系列繪圖晶片,搭配自家的Catalyst驅動程式套件,讓玩家能夠自行下載,AMD以每個月推出一版的速度,讓玩家能夠享受到最新3D遊戲的畫質與效能。 至於Omega版本的Catalyst驅動程式,則是針對AMD新款以GCN (Graphics Core Next)架構的產品所最佳化的全新驅動程式版本,可提升19~20%不等的額外效能。此外,當4K影片即將成為主流之際,市面上許多4K、UltraHD的電視、顯示器紛紛上市,為能提供最佳4K影片的感官體驗,Omega版本可透過內建的UltraHD 擴增取樣器與細節增強功能,將1080p影片轉換為可適用於4K顯示器上,以呈現出逼近UltraHD的畫質。 這個Omega驅動程式適用於APU與GPU產品,並於2014年12月起於AMD官方網站提供下載,讓AMD愛好者能夠享有最佳的遊戲效能。 為了陸續提升驅動程式的功能與效能,AMD下世代Catalyst Driver (驅動程式),也就是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於2015年 11月24日正式推出。全球副總裁Ron Myers亦於11月中旬揭露Crimson (深紅) 版驅動軟體的功能、特色、效能表現,讓AMD粉絲們可以搶先了解這次的Crimson版本,將帶來什麼樣的創新功能。 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是AMD革命性的全新繪圖驅動軟體,不僅在功耗上有所強化,能提供優異的繪圖效能,加上具備出色的新功能,以及全面改寫使用者體驗的創新。以下就透過其簡報,來介紹這個Crimson版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吧! 為品嚐AMD最新的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PCDIY!率先取得Beta版本,讓大家先優先感受一下。值得說明的是,這個Beta版本跟正式版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可以視為正式版本。 這個版本的操作介面與以往Catalyst的版本完全不同。感覺就像是全新的軟體一樣!不過這個版本的檔案也變得很大就是了!因為已經整合了所有Windows版本,原先Catalyst只要250MB~300MB,但有分成32位元與64位元,而這個Crimson版本雖然要648MB,看起來非常大!但只要一個檔案就可以安裝到所有Windows 7/8.1/10的32或64位元平台。不用擔心裝錯版本。 總之,全新的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將讓你的AMD Radeon Fury、R9、R7等採用GCN架構的顯示卡,發揮更多潛能!讓玩起遊戲更加給力! (1) (2) (3) (4) (5) (6)
-
生日快樂!Windows已經30歲囉!
自IBM於1981年8月12日推出IBM PC,採用Intel 8088 CPU (4.77MHz)並搭配由微軟專為IBM PC所訂製之PC DOS 1.0,之後隨著x86相容電腦的相繼推出(如Compaq、HP、Dell),PC市場被打開之後,微軟也幫這些客戶推出打自家品牌的MS-DOS產品,在當時電腦還是以文字命令列介面(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模式的DOS作業系統為主,微軟靠著這樣的生意模式,成為獨霸PC之DOS作業系統的市場巨人。 在1980年代,電腦的繪圖功能並不強,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在1982年Comdex電腦展裡,看到由VisiCorp所推出的Visi On軟體之後,便受到了啟發,Visi On是一套專為IBM PC與相容機器所推出的圖形化使用介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軟體,讓文字輸入方式改用全圖形化的方式來操控。因此Bill Gates開始著手開發自己的GUI作業系統,並於1983年11月10日首度揭露其產品計畫。 隨著Visi On於1983年12月正式版推出,以及Apple於1984年1月推出第一代Macintosh,採用全圖形化作業系統架構,由於Apple Macintosh的圖形化使用介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讓人印象深刻。而微軟也曾為蘋果麥金塔電腦開發其專屬應用程式,累積了一些開發經驗,在電腦市場開始嘗試以圖形化介面來吸引買家的時候,微軟也正式於1985年11月20日推出Windows 1.0正式版。 Windows 1.0是微軟第一次嘗試對PC市場推出GUI的作業系統,採用基於MS-DOS系統的方式,使用者必須先安裝MS-DOS 2.x版本,再安裝Windows 1.0,透過輸入 win.com 的方式執行主程式,並進入Windows的圖形化環境。 Windows 1.0安裝磁碟只需要2片磁碟片,系統需求只需要192KB。其運作方式採用安裝成MS-DOS 2.0的驅動程式作法,透過與DOS的核心運作,可以作到協同式多工、磚塊式視窗呈現,以及採用全螢幕方式運作。由於視窗只能平鋪在螢幕上各自排開,兩個視窗無法重疊,且無資源回收筒功能,使得Windows 1.x的功能看起來有點「陽春」。因為這些是受限於微軟跟Apple之間的法律爭議,使其無法將視窗重疊、資源回收筒的功能實做,而此問題在微軟與Apple隨後簽訂了專利授權之後,才得以解決。 Windows 1.0 隨附的應用程式,包含時鐘(Clock)、名片簿(CardFile)、行事曆(Calender)、記事本(Notepad)、小算盤(Calc)、文書處理(Write)、小畫家(Paint)…等等,以及唯一的Reversi (黑白棋)遊戲。有點像是以前PDA會附贈的軟體。這些軟體只能在Windows環境下執行,且無法多工(只有Clock會持續更新現在時間),但基本上已經比DOS的單工環境好用多了! 由於Windows 1.0並非獨立運作(Standalone)的作業系統,使用者必須先擁有MS-DOS,才能使用Windows,因此當時市場認為Windows 1.0出其量只能說是個「MS-DOS作業系統的圖形化介面」 (類似後來MS-DOS 4.0推出的DOSShell),甚至有人說Windows 1.0只是MS-DOS下的一個App (應用程式),而非OS (作業系統),直到微軟於1995年推出的Windows 95,才算是微軟第一套獨立的作業系統。 微軟的Windows 1.0上市後,市場上評價的褒貶不一,有些人為Windows 1.0系統需求太高,必須要用512KB的記憶體才能跑得順,而且太依靠使用滑鼠來操作,對於純鍵盤使用者的親和力不足。甚至比Digital Research Inc. (DRI)於1985年2月28日就推出的GEM (Graphical Environment Manager)功能還差,且GEM有Intel 8088版和Motorola 68000版本。因此,市場認為Windows 1.0有很多改進空間! Windows 1.0隨後改版至1.04 (1987年4月)之後就結束開發,由後來的Windows 2.0取代,搭配後來Excel與Word for Windows之後,才慢慢獲得讓企業用戶的青睞。而隨後Aldus的Pagemaker推出Windows版本,因為有了第三方軟體的支援,而非微軟唱獨角戲,吸引越來越多廠商為Windows開發更多好用的軟體,象徵著Windows逐漸邁向成功的道路! 雖說Windows 1.x出師不利,但可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當時電腦功能不強、速度不快的時代,Windows 1.x嘗試以不同的使用者操作介面,讓用戶來慢慢習慣,如今到了Windows 10,許多承襲於Windows 1.x的WIMP (Windows, Icons, Menus, and Pointer,即視窗、圖像、選單、指標)的介面與互動方式,像是Alt-F4可關閉執行中的視窗,Alt-Esc可以即時切換執行中的視窗、Alt-Tab可以預覽並切換執行中的視窗…等等功能,都繼承下來了!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啊! 整體來說,Windows 1.x走過「GUI介面」30年!雖然當時功能無法跟競爭者比擬,但這對微軟來說可算是進入Windows市場的試金石,若當初微軟沒有進行這一步,相信也不會有後續的Windows 2.x、3.x、NT、95、98、2000、Me、XP、2003、Vista、2008、7、8、8.1、10的產品與各種衍生版本,且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好用。總之,就讓我們祝福Windows 1.0,30歲生日快樂吧! 您用過Windows 1.0嗎?在您的Windows使用體驗中,哪個版本是最棒的?哪個是讓您最難忘懷的?請於文末留言,或到哦!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趨勢科技PC-cillin 2016雲端版完整功能介紹與最佳化調校設定
你的電腦有多久沒有安裝防毒軟體了呢? 這邊指的不是微軟從2009年開始,內建於Windows裡的自家開發免費防毒軟體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市場簡稱MSE),而是由第三方專業機構所提供的真正防毒軟體。不是說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不好,只是其僅能提供使用者最基本的安全防護機制(根據wikipedia上的說明,MSE做到的是即時監視電腦上的活動,並掃描建立或下載的新文件。它將隔離檢測到的威脅並提示使用者,允許使用者選擇如何處理威脅),面對日益強大、變化多端的駭客、病毒、蠕蟲等等的攻擊,明顯已經不夠。想要保護電腦、手機、平板電腦上數位資料的安全,你需要一套真正的防毒軟體。 然而判斷一款防毒軟體能力的好壞,不能單靠廠商嘴上說說就能相信,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以專業第三方機構在經過「全面性」的測試後所釋出的報告為基準。每年,AV-TEST測試研究所都會利用長達一年的時間,來測試坊間的防毒軟體與企業專用安全防護解決方案,並以執行效能、防護力以及實用性作為評比重點。最近一次的評比中,PC-cillin 2015雲端版從23家競爭對手、6輪的惡意威脅測試中脫穎而出,獲頒AV-TEST年度最佳防護產品大獎,AV-TEST測試研究中心CEO Andreas Marx表示,「在過去這12個月裡,我們對於趨勢科技的安全防護能力印象深刻。」 而趨勢科技最新所推出的PC-cillin 2016雲端版(以下簡稱PC-cillin 2016),更具備跨平台防護的特性,同時支援微軟Windows 10作業系統,還能針對儲存在免費雲端空間OneDrive上的雲端檔案進行掃描防護,避免使用者因下載了有毒的雲端檔案造成電腦、平板與手機等智慧型裝置中毒。此外,根據萬事達卡(MasterCard)公布的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寧可裸照外流,也不願金融資料被盜,46%的人更是從不更換銀行密碼;金融資料是消費者最重視的個資,卻又因為缺乏足夠的資安知識與防護,最容易成為駭客下手的首要目標。面對層出不窮的網路金融交易資料外洩事件,這次PC-cillin 2016新增了主動偵測勒索軟體,以及偵測假冒SSL網站安全憑證的功能,妥善保護使用者的個資以及機敏資料,避免財產的損失。 廠商名稱:趨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電話:02-2378-3666 軟體名稱:PC-Cillin 10 l 2016雲端版 版本:10.0 支援語系:繁體中文及多國語言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Mac、Android、iOS 建議售價:1,690元(1年/3台防護下載版) 筆者之前就曾經遇過幫長輩維修的電腦裡面裝了3套不同廠牌、年份的防毒軟體,問他為麼裝這麼多套?他回說:「LINE友告訴他防毒軟體就像門鎖,越多越好!」殊不知這觀念完全錯誤。一台電腦中僅能安裝一套防毒軟體,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防毒軟體,不但沒辦法達到雙重防護的效果,反而更容易使得電腦門戶大開,嚴重受到病毒威脅,連帶還會影響電腦的執行效能,這舉動就像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所以在安裝新版防毒軟體之前,記得一定要先移除舊版,就算是同廠牌(或是使用原廠提供的升級工具)的也一樣。 不過,之前曾經發生過病毒利用Windows裡新增移除功能擅自移除防毒軟體的案例,為了防範該狀況再度發生,現在防毒軟體都得靠使用者手動利用原廠提供的工具才能移除。 這次我們所要測試的為一年標準版三台防護盒裝,前面提到,PC-cillin 2016具備跨平台特性,換句話說,玩家可以將其同時安裝在PC、NB和Mac上,一部硬體一套作業系統算一份授權。至於Android和iOS智慧行動裝置,則可以分別到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去下載行動安全防護-全民版App來使用;這是免費的,不會佔用用戶購買的授權數量。 盒裝版裡包含了1張主程式光碟、授權合約、快速安裝卡和序號貼紙,建議玩家可以先上趨勢官網下載30天免費試用版,安裝好後再輸入正版序號即可,如此便可省去以往安裝完還要再更新一次的時間。 PC-cillin 2016將整個安全防護功能分成了「防護設定」、「隱私安全」、「資料防護」以及「家長防護」四大項目分列於主畫面的上方,並以有趣的圖示加上動畫來呈現,將原本無趣的安全防護設定變得簡單、有趣,玩家也不用在一項項尋找,只要針對自己的需求點擊對應的項目,即可進行更詳細的設定。 檔案強制刪除工具:會以隨機字元覆寫原始檔案資料,讓有心人無法獲得原始檔案內容;若還是不放心,可使用裡面的「永久刪除」選項,將原始檔案進行7次覆寫,達到完全無法回復的目的。 檔案保險箱:玩家可以將Windows資料夾設定成密碼保護,除非知道正確密碼否則無法開啟,同時支援遠端控制自動封鎖自身,一旦封鎖,就算知道密碼也無法開啟檔案保險箱,僅有玩家自己能解除封鎖。 密碼管理通:幫玩家快速保存所有網路服務密碼,往後登入服務需要密碼時,會由密碼管理通協助填入,玩家只要記住一組主密碼就好;當然,這些密碼會被保存在一個安全的位置,玩家請不用擔心 雲端檔案掃瞄:是一種網頁式安全防護機制,會將玩家的雲端檔案暫存檔傳送到趨勢科技進行掃瞄,並對於有風險的檔案進行隔離,玩家則可以透過電子郵件來取得掃瞄報告;因為所有活動都是在雲端上進行,所以就算電腦是在關機情況下,也不會中斷掃瞄作業。 長久以來,Mac電腦都有著不會中毒的傳說,不過隨著Mac電腦的市佔率節節高昇,這個美麗的傳說也隨之破滅,近年來開始有駭客製作專門的病毒、惡意程式來攻擊OS X,使得Mac中毒事件層出不窮,於是PC-cillin從2009年也開始支援Mac作業系統。儘管主畫面一直維持一貫風格,功能上卻是日益精進,不但能防範Mac電腦遭受病毒攻擊,主動在Safari、Chrome、Firefox瀏覽器上顯示安全搜尋結果,讓用戶免受病毒、惡意程式與釣魚網站侵害,更導入社群隱私安全防護功能,在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上提示不安全網域或防止下載惡意與來路不明程式。 對於許多人來說,好的防毒軟體就像女朋友一樣,用習慣了、有了一定的信賴感後就不會想換,因此當初購買的時候,可能會購入所謂的三台防護三年下載/盒裝版、或是一台防護三年下載/盒裝版;而防毒軟體為了跟上駭客與病毒的腳步,幾乎是年年推新版,為了照顧固有用戶,只要還在授權期限裡,都可以免費將防毒軟體升級到最新版本。以趨勢科技產品為例,現有用戶只要到中,輸入還在有效期限裡的產品序號,以及先前註冊的電子郵件帳號,然後按下取得免費升級,即可獲得升級資訊。 這邊還是要提醒一下玩家,由於防毒軟體「不會」自動將不同序號的使用期限和台數進行移轉或合併,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千萬不要」在還未到期的舊版軟體上輸入新的產品序號喔!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世界】: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專欄】: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Windows IoT愛吃樹莓派! Intel Galileo支援到2015/11/30拜拜!
Intel自2012年推出了Galileo單板電腦,主要針對物聯網(IoT)應用所設計出來的開發平台,由於其Gen 1(第一代)與Gen 2(第二代)能夠與Arduino的軟硬體相容,吸引不少創客的選購。運用Intel的Galileo單板電腦平台,創客們與開發者可以用來開發出機器人、空拍機、穿戴式裝置等各式物聯網應用。 微軟為進軍IoT平台,曾於//Build/ 2014年的Keynote上,宣佈其Windows for IoT的計畫,將支援Galileo平台,隨後釋出Galileo C++ SDK,讓創客們能夠利用現有的Arduino生態圈資源,搭配微軟的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來開發出IoT的相關應用,以與微軟作業系統的裝置互相連線。其Galileo開發計畫相關內容放在 Windows On Devices (http://www.windowsondevices.com) 網頁中,專案檔案也放在 GitHub上 (https://github.com/ms-iot),讓創客們取用。 因應微軟於2015年7月29日正式推出Windows 10,其相關的作業系統分支也相繼發表。其中的Windows 10 IoT Core,則是率先支援Raspberry Pi 2與MinnowBoard Max。而微軟的整個系統平台開發核心,也陸續往Windows 10轉移! 也由於微軟將以Windows 10相關產品為優先,其推出的Windows 10 IoT Core也比先前Windows for IoT (採用Windows 8核心)的功能更強大,可惜Intel Galileo並無法滿足Windows 10 IoT Core的最低系統需求,因此先前針對Galileo所推出的支援專案,將要於2015年11月30日終止。 這樣算起來,Windows for IoT (採用Windows 8核心)支援計畫,其系統映像檔自2014年11月21日釋出至今約一年的時間,就要說拜拜了!這等於是放棄了創客們先前選擇使用Galileo平台開發各項IoT應用,如今又得重新選擇其他開發平台,真是讓創客們很受傷! Galileo第2代開發板採用Intel Quark SoC X1000應用處理器(即Intel的32位元Pentium品牌的系統單晶片),時脈為400MHz,TDP(計熱設計功耗)為2.2W,並針對Arduino Uno R3 設計擴充板的主機板。配備全尺寸mini-PCI Express插槽、100 Mb網路埠(支援PoE乙太網路供電)、microSD 插槽(支援到32GB)、6支針腳3.3V USB TTL UART接頭、USB Host連接埠、USB Device連接埠,並有8 Mb NOR Flash以存放韌體與程式碼,256MB DDR3 SDRAM(可擴充至最高2GB)。整體來說,Galileo屬於微控制器等級的主機板,售價約於45至75美元。 然而微軟的Windows 10 IoT Core (單板電腦版本)由於系統需求較高,在市面上符合的開發板中,微軟選擇優先支援Raspberry Pi 2 (ARM架構,35美元)與MinnowBoard Max (x86架構,99美元起跳),因為這兩款開發板的處理器不僅處理器時脈較高(700MHz以上),且擴充性較強。至於Galileo的400MHz與Quark X1000處理器架構來說,微軟認為其架構太老舊,不符合時宜,因此只好宣佈放棄支援。 看來,Galileo第二代的創客們,在Windows for IoT正式停止官方支援之後,只能選擇其他作業系統(Linux)來繼續使用了!不過看在Windows 10 IoT Core也沒有支援Raspberry Pi第一代的情況來看,相信Galileo用戶應該也能釋懷了!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AMD推出「買Fury送原力」促銷活動,讓星戰迷「原力覺醒」
「買顯卡送遊戲」,已不算是新鮮事!因應2015年耶誕購物季即將來臨,兩大顯示卡廠商都有祭出自己的搭售遊戲方案。不過這次AMD搶先推出自己最夯的遊戲搭贈方案,就是買Radeon R9 Fury顯示卡,就送您由美商藝電(EA)所推出的Star Wars: Battlefront (星際大戰:戰場前線),讓星戰迷們能夠買到最快的顯卡,並獲得到這款最新的3D遊戲! 這次AMD的優惠活動中,並非所有AMD的Fury或Nano系列顯示卡都有送,只有價值約550美元以上的Radeon Fury (氣冷)版本才有送。從AMD官網的Radeon R9 Fury合作夥伴產品列表中來看,共有8款來自於華碩、技嘉、撼訊、Sapphire、XFX的顯卡符合這次的優惠活動,只要在2016年1月底前買這些廠商的指定顯示卡,就能獲得一組Star Wars: Battlefront (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序號。 這些顯示卡的產品列表如下: ●ASUS Radeon R9 Fury (STRIX-R9FURY-DC3-4G-GAMING) 4096MB PCIe x16 Gen 3.0 ●Gigabyte Radeon R9 Fury (GV-R9FURYWF3OC-4GD) 4096MB PCIe Gen 3.0 ●PowerColor Radeon R9 Fury (AXR9 FURY 4GBHBM-DH) 4096MB PCIe Gen 3.0 ●Sapphire Radeon R9 Fury (11247-00-40G) 4096MB PCIe x16 Gen 3.0 ●Sapphire Radeon R9 Fury (11247-01-40G) 4096MB PCIe x16 Gen 3.0 ●Sapphire Radeon R9 Fury (100379SR) 4096MB PCIe x16 Gen 3.0 ●XFX Radeon R9 Fury (R9-FURY-4WFA) 4096MB PCIe x16 Gen 3.0 ●XFX Radeon R9 Fury (R9-FURY-4TF9) 4096MB PCIe x16 Gen 3.0 相較於NVIDIA部份,他們於10月在亞太地區市場,就推出了GeForce GTX 970/980/980Ti以上顯示卡,或者相同等級的電競筆電(如GeForce GTX 970M/980M),就可以免費獲得Assassin’s Creed: Syndicate (刺客教條:梟雄)或者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遊戲,兩者擇一。活動時間:2015年10月6日起12月14日止,贈完為止。遊戲序號到期日為:2015年12月31日。 至於遊戲正式上市日期,Assassin’s Creed: Syndicate (刺客教條:梟雄)是在2015年11月17日 (美國)或2015年11月19日 (亞太)上市;而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2015年12月1日 (美國);2015年12月3日 (亞太)上市,因此現在買NVIDIA顯卡就有兩套遊戲等著你來換(11/19可以先換前者)。 (1) (2)
-
極致影像表現,Sony推出真實4K家庭劇院投影機
近年來,數位影像革命已從Full HD的畫質推升到4K,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的4K產品上市,包含電視、顯示器、影音播放機、相機、攝錄影機、智慧型手機、電腦,就連影音串流服務商(例如YouTube、Netflix等等)都開始提供4K的服務,讓4K已經成為近年來選購3C產品的熱門話題。 隨著4K的需求越來越普及,Sony選擇於11/19正式推出3款具備「真4K」基因的家庭劇院投影機。其中兩款可以輸出「真4K」畫質,一款則是配備4K處理技術,但以Full HD輸出。這些投影機,支援自家SXRD (Silicon X-tal Reflective Display,矽液晶反射顯示器) 的光學科技,能將最極致的影像畫質表現出來,讓追求極致影音的視聽玩家們,體驗到4K畫質的真實感動! 在顯示器上面看電影,總是有螢幕太小,看得不過癮的感覺,若持續追求更高吋數的顯示器、電視的產品,又怕佔用太大空間,且價格不斐,如果想要體驗真正看電影的感覺,那麼能夠播放出真正4K的投影機,才能稱得上是家庭劇院等級的產品。 這次Sony發表的全新家庭劇院投影機,型號分別是:VPL-VW520ES、VPL-VW320ES、VPL-HW65ES,具備原生4K、Full HD與3D影像等特色,可投放至等同於120吋的畫面。以下是功能與特色說明。 (1) VPL-VW520ES:4K輸出機種,具備:(A) 獨立4K SXRD光學科技、(B) HDR(高動態範圍)影像、(C) 支援4K超解像真實創作(Reality Creation)功能、(D) 超廣色域顯示、(E) 30萬:1的高動態對比度、(F) 符合好萊塢DCI數位影片規範、(G)搭配先進動態光圈Iris 3、(H) 相容於HDCP 2.2 (4K的版權保護機制)等功能 (2) VPL-VW320ES:4K輸出機種,具備上述(A)、(C)、(D)、(H)等功能 (3) VPL-HW65ES:2K (Full HD)、3D輸出機種,具備上述(A)、(C)、(G)等功能但沒有4K,以及12萬:1的高動態對比度。 以下就透過記者會現場直擊,來了解Sony這次推出的三款新投影機之產品功能,以及實際播放出來的效果比較!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Sony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4499111 (1) (2) (3) (4) (5)
-
不只GPS、手錶/手環,Garmin將推出Android電視棒!
是的!Garmin (台灣國際航電)是世界知名的衛星導航產品大廠,其推出的各式GPS導航產品,應用汽車、航空、航海,以及個人使用等領域。近年來因應智慧穿戴產品正夯,Garmin也推出各式運動健身類的產品,像是Forerunner系列的智慧手錶,以及vivofit/vivosmart等智慧手環、Edge系列的自行車手專用導航機等等,都是將自家的GPS技術發揮並應用在其他領域,且實作出來的實用產品。 除了上述的產品之外,Garmin先前推出了vivohub的隨身Wi-Fi分享器/中繼器,可以將擁有vivoki、vivofit等個人健康類產品的用戶資訊蒐集起來,適合搭配公司的員工健康計畫使用,並將vivohub設置在公共場所區域,例如員工健身房、公司接待處、咖啡廳/休憩室、會議中心、體育場所等等。 這個vivohub適合在人流量較多的地方,讓擁有vivoki/vivofit的用戶與之註冊配對,並將所有蒐集到的個人健康資訊(心率、走路步數、卡路里消耗…等等)傳至vivohub,讓公司的健康管理小組(例如醫護室的小護士們)來取用,讓公司隨時隨地可以獲得員工健康狀況,並適時「督促」員工們記得多多運動啊! 由於在FCC送測檢驗報告中(FCC ID: IPH-01545),發現了Garmin的vivohub 2蹤跡,由此可知Garmin將有意進軍智慧家庭領域,從戶外拉到戶內。vivohub 2看起來就像是電視棒!跟其他競爭者產品的大小與外型差不多。從該FCC認證報告中可看出,這款電視棒已經通過FCC認證,準備進軍智慧電視周邊市場。 從FCC的文件中可發現,vivohub 2的規格,採用Amlogic AML8726 (雙核) Cortex A9處理器,運作時脈為1GHz,搭配ARM Mali-400繪圖晶片。記憶體方面具備1GB DDR3 RAM,至於Flash則是32Gb (即4GB)。在無線傳輸方面則支援802.11b/g/n以及藍牙。根據其手冊所述,這款產品還支援Ethernet Port,可以直接以有線方式連至你家的Router、ADSL小烏龜等等。搭配其Network (SAMBA功能),可以找到你家其他電腦、NAS等裝置的儲存空間,以便直接播放1080p的影片。 在作業系統方面,將內建Android 4.2 Jelly Bean,並支援Google Play Store與Chrome等軟體,讓你可以直接在電視下載各種Android App。雖說Android 4.2已經有點舊了,不過對於Garmin來說,這只是第一步,相信他們未來應該會有更新的版本推出,甚至有可能可以用來跟記有的Forerunner/vivo智慧手環/手錶來配對,以便讓用戶透過智慧手錶或手環來遙控家裡的電視,這不就是數位家庭的最佳應用嗎? (1) (2) (3) (4) (5) (6) (7)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