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防堵礦工掃貨,傳NVIDIA RTX 30 Lite Hash Rate系列將於5月出貨
隨著加密虛擬貨幣高漲、挖礦熱潮崛起,香味四溢的NVIDIA RTX 30系列顯示卡成為了礦工們掃貨目標,再加上全球晶片缺貨問題,一般玩家們想入手一張RTX 30系列顯卡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為了解決「空氣卡」現象,NVIDIA不僅再度推出了挖礦專用卡,也將新顯卡的挖礦效能封印來防堵礦工們繼續掃遊戲卡(如RTX 3060),但令人傻眼的是,大神們都還沒突破限制器,官方就流出了一版可解封挖礦效能的驅動,也讓限制器這招不攻自破。 不過看來NVIDIA並不打算就此放棄限制器這招,如先前傳言,NVIDIA打算更換現款顯示卡晶片,這樣一來礦工們的舊驅動因無法辨識新晶片型號而無法使用新顯卡來突破挖礦限制器。 而搭載新晶片的顯卡稱為Lite Hash Rate系列傳聞5月就會開始出貨,當然,實際上市應該是不會特別標註Lite Hash Rate名稱,玩家屆時想判斷是不是LHR版本得透過偵測軟體或自行拆解來判別,而除了加上限制器之外,LHR系列顯卡也會直接支援Resizable BAR功能(現款顯卡需更新vBIOS)。 不過據另一項消息指稱,旗艦級的RTX 3090雖然也有更改晶片,但可能只是更新Resizable BAR而不會加上限制器,畢竟以該卡高昂的價格來說,整體挖礦CP值可能本來就不高(雖然在台灣一樣是空氣卡就是了…),加上RTX 3080Ti即將登場,大多數玩家可能也不會選擇高昂的RTX 3090;但不管如何,只希望RTX 30 Lite Hash Rate系列能讓RTX 30顯卡們的靈壓回歸,讓玩家們也能聞到RTX 30系列的香味。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魔物獵人 崛起》免費更新Ver.2.0今日登場,新增多隻魔物、裝備及開放HR上限
CAPCOM正式公布旗下知名大作《魔物獵人 崛起》Ver.2.0更新內容,其中將新增炎王龍、鋼龍、霞龍、首領火龍、首領角龍等新魔物以及原本僅會出現在「百龍夜行任務」中的首領魔物系列也會成為一般任務中的目標;此外,作為這代主角魔物之一的怨虎龍也將會闖入「百龍夜行任務」中。 新魔物的出現,想當然就會帶來新的裝備,並且也帶來更多的新飾品來讓獵人們做搭配,而另外一項重點就是剛發售以來只到「7」的HR上限也終於在此次Ver2.0更新後會根據集會所任務進度開放上限,而隨著HR提升就會碰上這次追加的新魔物,以及新增追加的「百龍夜行任務」、「鬥技大會任務」與「單人高難任務」,還會開放生產只會改變防具的外觀,性能和技能保持不變的「外觀裝備」。 此外,這次也發布可透過連接到網路下載的「活動任務」,一旦下載「活動任務」後,就算是離線也可以無限期地遊玩,而日後也將發布可獲得動作、貼圖作為獎勵的活動任務。 當然,本次也修正了不少遊戲中的BUG,其中包含讓獵人們哀鴻遍野的護石輪回BUG(終於可以脫離地獄了XD!);Ver.2.0更新目前已在今日(台灣時間4/28 8:00)發布,相信各位老獵人們迫不及待地開獵!(小編還要上班阿QQ!) 最後官方也公開預定於5月底發布的免費更新「Ver.3.0」路線圖,除了將繼續追加新魔物之外,也會增加後續故事新結局,相信獵人們都相當期待。 本次《魔物獵人 崛起》Ver.2.0更新內容相當豐富,想知道詳情的玩家們可至查詢。 另外小編在此附上昨晚CAPCOM Monster Hunter 4月特備節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guRVLvSlE ▲Monster Hunter 4月特備節目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傳蘋果M2晶片將使用台積電5奈米Plus製程,並有望在下半年的MacBook Pro現身
自從蘋果(Apple)推出自製M1處理器之後,在這半年內就充斥著與此相關的各方消息,隨著蘋果春季佈道大會落幕,iPad Pro也加入了M1處理器陣營,不僅沒有當初搭載PowerPC系列處理器的低迷,反而更比使用Intel處理器時的效能更好、聲名更旺。而最近有知情人士指出,新的M2(暫定)處理器,最快能夠搭載在下半年發售的MacBook中,可能會是7月的時候,和各位玩家們見面。 根據消息,新的M2晶片組,將使用台積電5奈米Plus(N5P)製程,並同樣採用整合CPU、GPU、AI的SoC封裝設計。依據台積電先前說法,N5P製程採用FEOL與MOL優化功能,和5奈米製程相比,將在同等功率的狀況下,使晶片運行速度提高7%,或是在相同頻率下,讓功率降低15%。 然而,比較神秘的是,去年微博便有爆料指出,蘋果將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其內部代號為Jade的M2晶片,並且用在蘋果的桌機iMac上,但隨著春季佈道大會的產品發表,搭載M1的七彩iMac已然推出,消息算是不攻自破,不過當初2020年Intel版的MacBook,隔了不到半年便推出M1版MacBook,如果有M2 iMac也是不意外。 而年初時,在CPU Monkey上也流出蘋果M1X晶片的評測跑分,但卻和這次報導不一樣的是,CPU Monkey上的M1X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和本次所報導的M2使用5奈米Plus完全不同。 這三件不同媒體所流出的訊息完全不同,且雖說M1晶片的效能有目共睹,也因如此,M1X或者是M2晶片的傳言一直都甚囂塵上,從2020年底到2021年開季,無論褒貶,至今仍然話題不斷,對比老朋友Intel,其第11代處理器的推出,除了剛問世的大聲浪之外,現在似乎大家連批評也懶了。 M1晶片在去年問世之際,蘋果表示他們將在2年內完全去Intel化,並且除了自製晶片以外,更是將預計在年底登場的MacBook Pro機身重新設計,進一步強化了去Intel化的決心。 Mac系列無論是筆電或是桌機類,都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與使用者,且無論是Intel時代的Mac或是M1的Mac,使用者的體驗與反饋都相當良好,而身為全球第4大個人電腦製造商的蘋果,僅次於Lenove、HP、Dell,是否能成為領頭羊,進而影響Lenove、HP、Dell甚至是其他製造商效仿,從Intel陣營轉為其他ARM架構產品呢?那就等時間來揭曉答案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效能只等於RTX 3060?! NVIDIA CMP 40HX礦卡效能流出
由於老黃的CMP礦卡系列在推出的進度上異常的緩慢,使得原本預計Q1季末就該推出的最入門礦卡CMP 30HX到現在都還鮮少出現在市場上,更別說本應該要同步推出的CMP 40HX了,在現今晶片短缺的情況下,推出的時間是延後再延後,不過近期有外媒爆料了CMP 40HX的實際挖礦效能,是否是在暗示距離上架已經不遠了呢? 外媒Videocardz不久前公開了一張使用CMP 40HX礦卡進行挖礦的圖片,圖中可以看到系統顯示主機一共連接了8張由華碩生產的CMP 40HX礦卡,並且以43 MH/s的速度在以太工坊中挖掘以太幣,其整體的效能大約等於效能未被封印的RTX 3060(RTX 3060全速挖礦效能約為45 MH/s)。 然而根據NVIDIA先前公布的資訊,CMP 40HX的挖礦效能理論上只會有36 MH/s,但這次爆料的礦卡效能卻來到43 MH/s,比官方預定的要高出20%,乍看之下可能會覺得這是廠商超頻調教之下的結果,但是這無法解釋為何圖中礦卡的功耗僅有135W左右,比官方標註的185W還要少了足足50W。 綜合效能提升、功耗下降的兩項特點,小編推測CMP 40HX會延遲推出的原因可能是老黃又又又變「芯」了,畢竟CMP 30HX那僅有26 MH/s的效能實在對不起它2萬多塊台幣的價格,以至於礦工寧可搶RTX 3060來破解還比較划算,所以藉由提高CMP 40HX的效能,好把礦工們的掃貨對象從遊戲卡轉移到礦卡上倒也是不無可能,不過實際成效如何,恐怕也只有正式上市後才知道了…(反正現在說再多也是空氣XD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跑分評測突然出現,支援Mac Pro的AMD Radeon Pro W6900X現身Geekbench
隨著蘋果春季佈道大會的落幕,M1晶片以一己之力鋪滿整條蘋果產業線,讓iMac系列與iPad Pro也跟上MacBook系列的腳步,使用了蘋果自製M1處理器晶片,而在蘋果諸多產品之中,還有一款有著最高階效能,且面向專業人士的Mac Pro系列,其高效能與可擴充性,想必才是這些玩家的所求。 對於Mac Pro而言,上一款機種是在2019年的WWDC所推出,按照蘋果的產品發布規律,很有可能下一步就會是Mac Pro的問世,而對AMD而言,可能在電競市場不比NVIDIA的強勢,但一直以來蘋果都青睞有加。日前中國Chiphell論壇也意外曝光了這款可能將支援新一代Mac Pro的AMD Radeon Pro W6000系列顯卡。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時間實在太巧了,這則流言湊巧對上了蘋果發布新的macOS Big Sur 11.4 BETA,該更新說道macOS Big Sur將開始支援AMD RDNA2架構的RX 6000系列顯卡。除此之外,4月初之際,有另外一張疑似基於RDNA2、Big Navi 21的Radeon Pro系列顯卡曝光,似乎就是AMD Redeon Pro W6900。 同時,AMD Radeon Pro W6900X的評測跑分,突然現身於Geekbench上,並以macOS Big Sur 11.4進行了測試,與支援RX 6900 XT後的Mac Pro相比,高出了約莫1萬多點的成績,為177,000分。 但目前除了跑分評測之外,並沒有W6900X的相關規格,不過以評測分數來看,或許將保留與RX 6900 XT伯仲之間的規格,而對於工作站使用的Mac Pro而言,W6900X在記憶體方面,可能會有大幅度的更新,甚至直接翻倍,以32 GB記憶體來作應對。 不過這其中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值得探討,AMD的顯卡驅動一直令人詬病,而蘋果卻始終對其愛戴,如今macOS Big Sur也已支援RX 6000系列顯卡,不由得令人懷疑,在蘋果上的AMD顯卡驅動,會不會是蘋果自己寫的? x86平台上的A卡驅動已經相對穩定了,而M1平台上基本都是以內顯GPU晶片,A卡與其驅動的支援目前還無動靜,若又以此作為延伸,已經作了M1 CPU處理器的蘋果,有一定的能力開發內顯GPU晶片來與M1作相輔相成的存在,也顯現了其效能與效率更高,因此,支援Mac Pro的W6000系列顯卡,可能不會與M1晶片並存,且架構完全不同,依據M1晶片問世的結果來看,可能下一步就是GPU晶片的開發。 也就是說,W6000系列顯卡或許只是Mac Pro再升級的進階使用,再更進一步地說,Mac Pro的處理器還不會那麼快加進M1晶片的行列中,W6000系列也可能不會是M1平台的外接獨顯。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生活美照隨手即拍、追劇看片續航力滿點搭載65W超級閃充完美支援,OPPO Reno 5 5G開箱
在另一篇OPPO 的開箱中,已經可以得知新版Reno系列的設計特色與優勢,但同時推出的還有一支Reno 5 5G也是不錯的好選擇,但是別以為沒掛上Pro字樣的Reno 5 5G就是入門款,事實上一點都不能小看內建效能以及相機拍照攝影的能力,承襲Reno血統的設計,仍舊提供了使用者相當強大的實際體驗,那就來看看有哪些獨特之處吧! 或許會有個疑惑,到底這兩支手機是差在哪裡?型號上差了「Pro」有差別很大嗎? 基本上同屬於Reno 5系列中的一員,相較於大哥Reno 5 Pro來說,兩者只有小部分的差異而已,其他的配置其實都大同小異,Reno 5 5G的螢幕為6.43吋、一樣是採1080x2400 pixels解析度、也是有支援90Hz螢幕更新率(簡言之就是比5 Pro略小一些些而已),相機功能的部分也都一樣是採用6400萬像素的主鏡頭、配置也是一樣具備800萬像素的超廣角/200萬像素的微距/200萬像素的黑白鏡頭,另外在前鏡頭的部分也是3200萬像素,其他包括AI錄影增強技術、超級防手震、AI美顏、65W SuperVOOC 2.0超級閃充、雙卡雙待...等等,也都幾乎是一樣的,連系統的部分也是同樣採用基於Android 11的ColorOS 11.1版本。 那Reno 5 5G的明顯差異呢?除了螢幕尺寸略小之外,其實主要的就是處理器以及記憶體容量配置的不同,Reno 5 5G採用的是Qualcomm Snapdragon 765G、搭配8GB+128GB記憶體,有別於Reno 5 Pro 5G採用的是MediaTek Dimemsity 1000+以及12GB+256GB記憶體,但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其實Reno 5 5G的配置也都足夠使用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兩者的電池容量差不多,相對的,Reno 5 5G的續航力就更具優勢了;另外,有別於5 Pro 5G僅支援Type-C連接,Reno 5 5G額外增加支援了3.5mm耳機插孔,對於習慣使用原本耳機的使用者來說就省掉更換的預算。 純粹就外觀上來說的話,其實兩款版本相當類似,除了正面的底部由於多了3.5mm配置所以不同於5 Pro 5G將SIM卡槽移至底部、而是配置在左上角側邊的位置(前鏡頭的側邊),而5 Pro 5G的獨特背面設計當然也是有承襲在Ren 5 5G上頭,小編手上的是「星夜黑」,背面同樣也是採用OPPO獨特的Reno Glow2.0星鑽工藝,跟先前開箱的5 Pro 5G採用的「幻彩銀」剛好是系列中的兩款顏色,至於這款Reno 5 5G的各部特色,就看下面的開箱照片囉。 雖然說Reno 5 5G在處理器的部分是採用了Qualcomm Snapdragon 765G,但實測的結果其實也能滿足大部分玩家使用,765G同樣是8核心處理器,搭配上8GB+128GB的記憶體容量,對玩家來說也十分夠用,內建系統版本為Android 11以及ColorOS 11.1介面,使用及操作上也十分順手! Reno 5 5G的主畫面其實與Pro版差不多,在測試之前也先透過CPU-Z以及AIDA64等App來做一下資訊檢視,底下小編也透過幾款常見的測試App來做效能驗證,包括如3DMark、PCMark、安兔兔、Geekbench 5以及魯大師等。 從實測的數據截圖可以發現到,相比Pro版來說是略低一些,不過另一個層面來說,畢竟在價位上也低上一檔,應付玩家日常追劇、滑FB/IG、看YT或是聽音樂甚至玩玩手遊來說也相當足夠,當然如果是比較重Loading的3D大作的話也是可以跑,但就可能要稍微降低畫質囉!原則上比起許多中階版本來說,是已經勝出不少了。 另外在續航力的部分,透過PCMark 工作2.0的電力測試可以達13小時6分鐘的使用時間,也就是說,帶出門可以用上一整個上班時間也沒問題,如果再搭配上支援的65W超級閃充功能的話,隨時都能快速保持電力滿載,管你是追劇還是看YT,打Game都能玩上一整天不停歇。 基本上拍照功能的部分與Pro版本差異不大,功能設定與操作上也都差不多,小編不得不在這裡燒為讚賞一下OPPO,通常同系列的版本差異很多都會將其中的相機功能做差異化處理,這樣好像才顯現的出高階版的特色,這部分在Reno 5 5G上面則是維持與Pro同等特點,6400萬像素跟4鏡頭配置通通沒少,同樣提供了使用者超廣角以及微距等功能,放大方面也是可以透過方便操作的轉盤式設計來做調整,最大可達20X變焦,錄影部分也是同樣出色,認真說大概就是少了Pro版的960 fps慢動作錄影而已(慢動作錄影還是有的)。 這裡就不特別再提一次超廣角等的差異性,下面就提供大家實際的拍照圖片吧,同樣的,小編也分成6400萬像素的最高畫質已及標準模式的實拍照片讓各位參考,方便好拍算是Reno 5系列的特點了,以下實拍照片皆沒有修圖、直接原圖縮小至1200x900,以小編實際把玩到處拍的心得來說,跟Pro版一樣的好用,簡直當隨身相機拍個不停了! 如果以1萬出頭台幣的價格要想入手具質感且幾乎各項功能兼具的手機,玩家要怎麼選?以配置Snapdragon 765G 8核心處理器、並搭配8GB+128GB記憶體以及6400萬像素的4鏡頭相機來說,其實Reno 5 5G已經沒甚麼好挑剔的了,7.9mm厚度配上172g的超輕重量,事實上很方便玩家攜帶,而且還配上了65W SuperVOOC 2.0超級閃充功能,僅需15分鐘就能充滿60%的電力,最快僅35分鐘就能充飽電力,簡直就是超速續航,而且就算是只剩下5%的電力也沒關係,開啟內建的超級省電模式,就算接著用WhatsApp聊天也能用上1.4小時,夠厲害了吧! 如果不是重度使用者,或許無須選擇Pro版本,而是入手Reno 5 5G這一款就夠用了,而且支援5G的情況下,體驗高速又可以續航快速不間斷,相機方便操作、錄影隨手就能達成,那還有甚麼好考慮的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說好的限制呢?!NVIDIA GeForce RTX 3080Ti規格、挖礦性能曝光
傳聞將於5月登場的NVIDIA新旗艦級顯卡GeForce RTX 3080Ti相信是眾多高階玩家期待的產品之一,根據日前網友曝光的來看,可以確定這次的記憶體容量為12GB,雖說不是最早謠傳的20GB大容量,但也是與RTX 3060並列家族中第二高容量地位。 而在近日更有大神曝光了RTX 3080Ti晶片型號、規格甚至是挖礦性能,小編馬上帶大家來一探究竟這張旗艦級顯卡實力,首先這張RTX 3080Ti GPU型號為GA102-225-A1與RTX 3090/3080同樣為GA102家族,從GPU-Z來看該晶片擁有10240個CUDA,不過時脈略低於RTX 3090/3080來到1365/1665 MHz,搭配了384bit 12GB的GDDR6X記憶體,整體規格略接近RTX 3090,就是記憶體容量砍得有點多比較可惜。 此外大神還曝光礦工們最注重的挖礦性能,奇怪的是根據官方先前說法,新顯卡會與RTX 3060一樣加上限制器把挖礦性能砍半,但根據曝光截圖來看,RTX 3080Ti挖以太幣效能達到118.9 Mh/s,幾乎與未限制的RTX 3090算力差不多(從TDP 278W、記憶體速率21.4 Gbps來看,顯卡本身應該有另外調整過)。 不管如何,即便有另外調整,也不太可能是加上限制器後的挖礦性能(說好的限制呢?),不過據外媒說法,這張卡可能為NVIDIA給廠商AIB的樣本,所以沒有加上限制器,屆時實際量產版本應該就會鎖住挖礦性能。 而外媒也表示,該卡也不確定是哪個時期的樣本,雖說規格已經與先前傳聞差不多,但實際最終版本可能還是會有不同,所以這些數據還是先看看就好,不過相信看到這挖礦性能,RTX 3080Ti沒意外肯定會成為礦工們的目標之一,究竟問世後會不會瞬間化為空氣呢?就要看NVIDIA鎖住多少算力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廣達遭駭拒付14億贖金,部分蘋果產品圖流出
資安問題真的相當重要,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知名代工大廠廣達傳上個月遭REvil勒索軟體的駭客入侵並竊取了蘋果產品機密資料,並要求在4/27前支付5,000萬美金(約14億台幣),期限內若未支付,而後更需要1億美金贖金,但該駭客團隊之後也再透過暗網表示廣達拒絕支付贖金而準備將目標轉到蘋果公司上。 對此廣達近日已經證實該消息,並表示資安團隊已經與多家外部資安公司技術專家合作來共同處理此次針對的少部分伺服器,已經監測到的異常網路狀況也通報給政府相關執法部門、資安單位,並保持密切聯繫,公司日常營運未受影響。 REvil駭客已經曝光多張蘋果產品結構截圖,更威脅接下來將持續每天更新直到蘋果或廣達支付贖金,不過這些大部分都是將量產的產品結構圖,並無太多技術相關細節,用戶入手後也能自行拆解來了解,嚴格來說不算是相當機密的資料,目前廣達也在持續調查有無更深入的機密文件遭洩漏,或許這也是廣達目前不打算支付贖金的原因之一。 回過頭來看這些曝光的產品截圖,除了MacBook M1以及昨日登場的全新iMac,疑似還有新款MacBook Pro機型,雖然看不出詳細外觀設計,不過連接埠似乎有些更動,撇除USB-C外,疑似HDMI(也可能是MagSafe)以及讀卡機也將回歸至MacBook Pro上(蘋果終於聽見果粉們心聲了嗎?),以實用性來說相信會比現款的MacBook Pro還要優秀。 不管如何,這些都只是駭客洩漏的消息,一切還是要以蘋果官方發布為準,這次遭駭事件對廣達的資安團隊來說也是一大考驗,畢竟就算是產品結構圖也是客戶的機密資料,若未來同樣事件不斷重複上演,也難保證更重要的機密技術文件的安全,客戶們對此更是會失去信心。 資料來源: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半夜給你懶人包,現在詳細說給你聽,Apple Spring Loaded 線上發表會失眠直擊
蘋果總算在台灣時間21日凌晨1點舉辦春季佈道大會了,本次Spring Loaded線上發表會所發布的產品,幾乎與之前預測的相同,但還是有幾項遺珠之憾,比方說AirPods、Apple Pencil,而小編昨晚也實際參與了本次發表會,也即時在PCDIY!臉書粉絲專頁發了懶人包,至於詳細內容是如何呢?就讓小編為各位一一介紹吧! 本次Spring Loaded的主軸,除了再次宣揚M1晶片的好與眾多新商品以外,庫克(Tim Cook)仍舊向各位玩家展示蘋果對於環保議題的決心,以每年減少一百萬噸碳為目標,並承諾在2030年實現完全零碳。 首先登場的是蘋果系統在訂閱服務方面的更新,Apple Card推出了Apple Card Family服務,允許與另一名家人或者伴侶同時擁有,並共享2人之間的信用額度,除此之外,父母也能與年滿13歲的孩子共同使用Apple Card,同時提供支出限制與消費控制措施,為孩子養成良好消費習慣。 而近年來Podcast的風靡,蘋果也大幅度更新了Podcast訂閱服務的內容,玩家們從5月開始,能以無廣告收聽的訂閱制加入Podcast,獲得各個創作者所提供的福利內容,不僅如此,玩家們還能探索新的、由創作者們所挑選出的節目所組成的頻道。 接著是各項硬體產品的佈達通知,首當其衝的便是蘋果人氣商品:iPhone 12,庫克在Spring Loaded中說道,為了迎接春天,並切合Spring Loaded的春天主題,iPhone 12與iPhone 12 Mini將推出最能映襯春天的紫色款式,不過iPhone 12 Pro似乎沒有該顏色款式,iPhone 12 Mini紫色版本售價為台幣23,900元起、iPhone 12紫色款式則為台幣26,900元起,預計23日8點開放預購、30日開始發售,台灣為首波預購與開賣國家,但1人只能限購10部。 再來則是最新出爐的AirTags,透過iPhone中「尋找」App的「物品」功能選項,或者呼喚Siri來幫忙尋找錢包、鑰匙,只要跟隨著AirTags所發出的聲響,便能找到東西,而iPhone 11以上機種還支援「精確尋找」功能,能在手機上顯示目前離佩掛了AirTags物件的距離與方向。 AirTags內建Apple U1晶片、支援超寬頻與NFC輕觸,並具備防潑防塵的IP67等級,電池續航力方面,也能持續使用超過1年,該換電池時,與其配對的iPhone便會發出通知;在隱私權方面也是做得十分周到,倘若有不屬於自己的AirTags被佩掛在自己的物品上,iPhone將會自動偵測並傳送警告給玩家們,AirTags單件售價為990元台幣、4件組為3,390台幣,於4月30日開賣,台灣上市時間未知。 許久沒有動靜的Apple TV 4K,終於也在本次Spring Loaded也迎來一波更新,新一代Apple TV 4K將會有32G與64G的機種,雖說外觀沒有明顯改變,但在處理器方面,換上了與iPhone X相同的A12仿生晶片,並支援Wi-Fi 6、Dolby Vision、Dolby Atmos、4K 60FPS HDR顯示;遙控器當然也更新啦,舊版的觸控操作介面改回實體按鍵設計,聲控鍵移至側面,也加入了電源鍵,並有著類似iPod的滑圈滾動介面。 除此之外,小編覺得最有意思的更新,大概就是本次Apple TV 4K將能夠以iPhone所搭載的感測元件,來進行色彩校對,讓新版Apple TV 4K所配對的顯示器,能夠呈現更逼真的色彩,進一步讓所有使用Apple TV 4K的使用者,都能獲得相同的觀看體驗,32G機種售價為台幣5,590元、64G款式則為台幣6,190元,依舊於4月30日開放預購。 接著便是大家敲碗已久的:M1 iMac。而M1處理器,我想已經不必再多說了,本次M1 iMac配載24吋4.5K Retina顯示器,亮度為500nits,並支援P3廣色慾、機體寬度僅11.5毫米,為目前最薄iMac機種、4個Type-C埠,其中2個為Thunderbolt 4埠、電源線也改為磁吸式。 視訊鏡頭也總算從720P更新成1080P Facetime HD鏡頭、麥克風也升級為錄音室等級、揚聲器系統也大幅度進化,更加增了重低音喇叭,讓加強使用視訊時的使用體驗,而本次iMac也跟上iPhone機種的繽紛潮流,推出7種顏色,不再是典型的銀灰色款式。 且與iMac配對的Magic Keyboard、Magic Mouse、Magic Pad等配件也一樣有與其相符的7種顏色,並且Magic Keyboard上加裝了Touch ID鍵,讓Touch ID功能首次出現在iMac系列上,除了解鎖以外,在Apple Store內的付費也更加迅速,M1 iMacr基本售價為台幣39,900元起,高階版本則為45,900元起,一樣為4月30日開放預購,5月中旬開賣,台灣似乎並沒有在首賣名單內。 而Spring Loaded的壓軸便是iPad Pro,看起來蘋果似乎已經下定決心將以M1處理器打天下,新一代iPad Pro也成為首款使用M1晶片的產品,打破眾人以為iPad Pro將搭載A14X的眼鏡,並分為11、12.9吋2種規格。 依照M1晶片的規格,同樣採用8核心CPU、8核心GPU,不僅如此,12.9吋iPad Pro也首度使用Mini-LED面板技術,搭載與Pro Display XDR同等級的全新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擁有1,000,000:1的對比度、1000 nits螢幕亮度、1600 nits峰值亮度、支援P3廣色域、ProMotion自動適應更新頻率、極致動態範圍與原彩顯示,11吋iPad Pro機種則維持使用Liquid Retina顯示器。 記憶體則提升至16GB、儲存空間最高可至2TB、並支援5G與Wi-Fi 6、1200萬畫與122度超廣視角前置相機,並加入「人物居中」功能,在Facetime時隨意走動,相機將會自動讓人物保持在畫面中間,11吋iPad Pro售價為台幣24,900元起、12.9吋iPad Pro則為34,900元起,依舊4月30日開放預購,5月下旬開賣,但台灣上市時間也依舊未知。(NCC速度通過好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零組件缺貨潮之後、漲價潮也將延伸至記憶體,Q2 DRAM將調漲18-23%↑
面對一窩蜂的挖礦潮之下,玩家想買片顯示卡已經是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的情況了,緊接著這新一波的Chia奇亞幣來襲,連HDD跟SSD都要被掃貨了,無怪乎網友笑稱,接下來可能只剩下機殼不缺貨,呵呵... 根據TrendForce的,第二季起的DRAM記憶體也將開始漲價,預計漲幅將達18-23%,其中的PC DRAM更是會落在上漲23-28%區間,看來現在還買的到DDR4-3200 8GB $1,300台幣的價格可能會往上拉至1,500,先前那種免1,000元的好光景已經很難再現!(之前有入手的朋友就恭喜啦... 小編還記得去年的DDR4-2666 8GB價格僅700元左右,即便是DDR4-3200 8GB的報價也頂多落在1,000元以內,現在看看網路商城的報價就可以知道,DRAM價格逐步攀升,當然也免不了先前幾波包括出事與減產的狀況導致,雖然說疫情也會有些影響,但是一連串的虛擬貨幣衝擊與挖礦潮的居高不下也是一大影響,只不過對於玩家來說,只想買個便宜一點的記憶體看來也越來越省不了荷包了,早點下手恐怕是比較好的選擇,要不然如果又像顯示卡看不到也買不到的話,就真的傷心了XD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