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行動版Ryzen 6000 APU蓄勢待發、Rembrandt核心於CES 2022即將登場
跨過了疫情蔓延的2021,新到來的2022在一開始也準備迎來CES 2022大展了,有別於去年的線上展,今年重新舉開的實體CES大展中也準備了許多新產品等著跟玩家見面,不只是最近一直新聞多多的Intel 12代訊息,作為玩家認可的真香代表,AMD蘇媽也準備在2022年的一開始,就為玩家獻上大禮,新一代的核心版本的Ryzen 6000 APU也將在CES 2022上面正式登場。 雖然說AMD蘇媽的CES 2022演講還沒開始,但Twitter上面蘇媽可是已經率先將Rembrandt這顆APU露臉了,相比於前兩代行動版的APU來說,Rembrandt的核心Die Size也較大了一些,看來接續Ryzen 5000 APU的優良效能之後,Ryzen 6000 APU的表現相信更令人期待了。 根據目前有流出的資訊,Rembrandt APU將具備8C/16T的架構設計,如果是高階的HX版本有可能會將頻率拉高至5.0GHz,這也算這幾年來頻率最高的一款Ryzen處理器了,另外,相較於前兩代採用FP6插槽,Rembrandt將採用FP7,並且會加入對DDR5記憶體的支援。 不論如何,2022年都將迎來新一代的Ryzen 6000系列,那第一戰就從行動版開始也不錯啦!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先期待一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技嘉GIGABYTE M32QC電競螢幕實測開箱,曲面大螢幕+KVM切換、辦公娛樂更暢快!
以豐富功能而在螢幕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技嘉科技GIGABYTE,其推出的M系列螢幕主打KVM設備切換功能,讓一組鍵鼠就能直接操作多台與螢幕相連的主機設備,深受不少多機流、商務玩家的青睞,只不過先前第一波推出的螢幕陣容只有平面款式,尚沒有沉浸感更強烈的曲面機種可以選,因此許多玩家也紛紛敲碗期待可以推出曲面版本。 為了回應廣大玩家們的期待心聲,在12月正式開賣的M系列顯示器中便特別推出了自家獨具的KVM功能的電競曲面螢幕「M32QC」!要讓專屬設計的便利性操作可以在曲面大螢幕上綻放更多使用潛能,這次小編就入手來為大家開箱囉。 第二代的M系列螢幕一共有四款,全系列的尺寸都在32吋以上,但M32QC是當中唯一的曲面款式,所以在官網和網路賣場上相當好找(XD),而機身整體設計採用招牌的黑色機甲風格,只是過往機背亮面+霧面的拼接設計更改為全啞光風格,也算是為不同世代間的產品做出區別;而腳架靈活性則維持傳統,能夠支援垂直升降、傾仰角調整,沒有支援水平角度調整,這點玩家如果想要用多台曲面螢幕打造環繞式顯示桌面的話,需要稍留意一下桌面空間是否足夠。 在設備連接性上,M32QC在這方面不論是擴充性還是便利性上都準備的十分充分,提供了2組HDMI 2.0、1組Display Port 1.2,以及一組具備18W充電功能的USB Type C,讓玩家能夠用大螢幕觀看手機內容。 最重要的是,M32QC上的所有視訊埠都支援KVM功能,玩家可以在4組視訊埠中,任選其中2組來進行切換,只要將鍵盤、滑鼠與螢幕的兩組USB 3.2 Gen 1 Type A連接後,再按下OSD搖桿上方的「KVM按鍵」,就能在兩台設備間快速切換,免去進到OSD選單的麻煩,更不必再像過去一樣需要替每一台裝置都準備一套操作周邊,不僅幫助維持桌面的整潔,還實現了無縫的操作體驗,省去手忙腳亂找對應輸入設備的困擾。 但在KVM的使用上有一點需要注意,螢幕是透過USB Micro B和Type C來傳遞鍵盤、滑鼠的操作訊號,而非透過視訊輸出埠,所以要啟用KVM功能還會需要使用對應的USB線來連接螢幕與主機設備。說得更簡單一點,想要使用KVM功能,就記得將螢幕的「所有USB孔」全部插好插滿喔!(螢幕的USB Type C可同時進行螢幕、鍵鼠訊號傳輸,不必擔心占用問題) 在有了便利的功能後,做為一款螢幕,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面板的畫面效果囉!M32QC採用一片解析度為2560x1440的32吋1500R曲面螢幕,基礎畫面更新率可以達到165Hz,OSD選單中可微幅超頻到170Hz,並支援FreeSync Premium Pro畫面同步功能,降低遊戲畫面的撕裂,達到更為平順的視覺效果。 顯色能力上,M32QC的原生8 Bit色深VA面板能夠涵蓋比sRGB多出23%的涵蓋空間,還能達到94%的DCI-P3色域覆蓋率,更通過VESA DisplayHDR 400認證,配合VA面板3000:1的原生對比度優勢,創造色彩鮮明、立體的觀影和遊戲體驗。 當然,技嘉電競螢幕招牌的豐富OSD選單功能在M32QC上也是一應俱全,包含能夠提升暗部細節卻不讓亮部過曝的Black Equalizer、即時顯示主機與遊戲各項負載數據的Dashboard等,此外技嘉這一次還新增了「Eagle Eye狙擊鏡」功能,能夠將準心中央處的畫面進行放大,讓玩家能夠更清楚的看見敵人的位置,大大提升精準暴頭的機會! M32QC延續著技嘉電競螢幕的豐富的功能特色,1500R的曲率配上165Hz的畫面更新率,提供流暢、沉浸感十足的畫面體驗,同時作為回應玩家們期待,還加入在曲面螢幕上相當罕見KVM切換功能,為產品創造了更靈活的應用可能性,讓各位曲面螢幕的愛好者也能享受從容切換設備的自在與便利。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800-079-800 或 (02)8913-1377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備戰10年後的電競主機,三星推出4K@240Hz Odyssey Neo G8電競螢幕、8K@144Hz Neo QLED 8K電視
眼看CES 2022開幕進入倒數,一些廠商已經陸續預告或公布自家的全新產品,其中像是三星便已經迫不急待地派出一系列的顯示器來打頭陣,展現出自己身為世界面板大廠之一雄厚實力,特別是Odyssey Neo G8電競螢幕和Neo QLED 8K更是以極其誇張的規格來吸引眾人的眼球。 先來看看Odyssey Neo G8電競螢幕,在許多方面上皆延續自家Neo G9的諸多特色,像是白色亮面外殼、1000R曲率等,但螢幕比例從超長的32:9改為最為常見的16:9,尺寸也相應改為32吋,解析度則為3840*2160。 而既然掛上了「Neo」的字樣,想當然的它也用上Quantum Mini LED背光,擁有高達1,000,000:1的原生對比度、通過Quantum HDR 2000技術(峰值亮度達 2,000nit)能夠展現極為深邃鮮明的影像對比,且更重要的是,螢幕的更新率還達到驚人的240H!是世界首款達到4K@240Hz的電競螢幕。 至於Neo QLED 8K就更誇張了,做為一款擁有8K解析度的電視產品,它居然擁有高達144Hz的更新率,也支援AMD FreeSync Premium Pro畫面同步功能,基本已經具備電競方面的潛力了。 而在高更新率之外,Neo QLED 8K所支援的原生色深將從上一代的12-bit提升為14-bit,也會具有Shape Adaptive Light Control、Object Depth Enhancer等影像強化功能,讓整體的視覺體驗更進一步。 以上兩款螢幕都會配置「完整版」的HDMI 2.1來滿足傳輸頻寬的需求,只是因為4K@240Hz和8K@144Hz所需的資料傳輸量實在太大,根據HDMI 2.1規範實際輸出可能需要使用DSC影像壓縮或是同時吃2條HDMI 2.1才能滿足頻寬需求,只是滿足頻寬是一回事,至於何時會有足夠強大的顯示卡來滿足這種條件下的運算需求,恐怕就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Seagate Exos X20 2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巨容量硬碟重裝上陣!
Seagate作為研發儲存設備的超級先鋒,在針對伺服器、儲存系統、關鍵業務NAS系統等等需要嚴苛、高負載量用途的儲存方案,有專門應對的Exos X系列,當然,產品每年都是推陳出新的,去年9月有Exos X18,而在2021年的尾聲,Exos X系列也迎來了X20。 本次Seagate Exos X20依舊延續Exos X系列傳統(前作有X18/X16/2X14/X10),以容量作為版本區別,分作18TB與20TB版本,機型方面也有SATA 6Gb/s 與 SAS 12Gb/s兩種介面可供選擇,但體積、基本設計、規格沒有太多明顯的變動,也依然採用CMR設計,而小編手上這顆為20TB版本、採SATA 6Gb/s介面、支援512E/4Kn的標準機型。 標配的氦氣密封技術,能大幅減低碟片與磁頭在旋轉時所造成的空氣阻力,進而減少震動,在機體上也有旋轉防震功能,內部資料保護方面,亦採用了Seagate最高規格的加密標準,搭配Seagate Secure技術,透過內建的資料保護功能,進一步確保資料安全;此外,Exos X20依舊搭載了數位環境感應器,能夠監控硬碟狀態,維持最完美的運行狀態與效能呈現。 前文也已提及延續至今的Exos X20,與前代的基本設計、規格沒有太多變動,平均失效時間(MTBF)依舊維持水準,為250萬小時,開機時間也是基礎值的全天候24x7運作,每年可有8,760 hrs的運作時間,可靠性無庸置疑。 針對超大規模或雲端儲存方案的Exos X20,與前代Exos X18相比,在主軸馬達轉速方面依舊為7,200RPM,介面存取速度一樣也是6.0 Gb/s,也因基本規格與設計不變,容量與傳輸速率就變成下一代的品評標準了。 Exos X系列皆以容量作為版本區隔,這點也已在上述提及,不過20是個整數,Seagate在2016年推出10TB氦氣密封碟版本後,相隔5年推出了20TB版本,說起來其實算是解鎖新成就、達成新里程碑;在最大持續傳輸速率上,也有小幅度的提升,從270/258(MB/s、MiB/s)升至285/272(MB/s、MiB/s)。 不過在功耗方面,也沒有因為小幅度的進步而需要更大的功耗,與前代一樣的持平9.4W平均功耗,但閒置功耗有0.1W的微升,基本可以揭過不提;當然,Seagate能將耗電量最佳化的獨門技術可沒有漏了,包含能夠完美使用每TB瓦數的PowerBalance、與可隨著使用環境及需求來調整的PowerChoice。 另外,也是玩家們最關心的重點之一,Exos X20在使用期間若不小有什麼損壞,玩家們可透過官網報修,Seagate便會派遣專人到指定地點取件,當然啦,保固期限是5年內唷。 雖說對Seagate有信心,但該跑的測試流程還是得跑,用數字或是數據來呈現,比落落長說一堆長篇大論還來得直觀,話不多說啦,馬上來看看實際測試結果。 主機板:NZXT N7 B550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顯示卡: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8G 從CrystaldiskInfo的偵測資訊來看,Exos X20傳輸模式為SATA/600,並符合ACS-4標準,馬達轉速為7,200RPM;在CrystaldiskMark中,小編採用了1GiB、64GiB兩種數據容量、並作5次循環測試,其結果為1GiB的讀寫速率:295.25/292.75 (MB/s),對比官方所給的285/272(MB/s、MiB/s)來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換到64GiB數據傳輸測試上,結果為289.55/286.14 (MB/s),對照小容量數據有細微的落差,但差異都在10MB/s之內,且一樣高於官方數據,不難發現Exos X20的傳輸穩定性,水準依舊級高。 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上,小編一樣也採用兩種容量數據來作傳輸測試,首先看到512MB傳輸測試上,從8KB傳輸開始,讀取速率就開始趨於穩定,落在282MB/s左右,落差不超過1MB/s,寫入速率也一樣從8KB開始穩定,雖寫入速率落差相較讀取速率較大,但差異不差過3MB/s,約莫在282MB/s至285MB/s之間浮動;換來看看32GB數據測試結果,讀寫依然都在8KB開始趨於穩定,落差也都不超過3MB/s,兩者平均都在283MB/s上下,由此可以發現Exos X20無論是大容量還是小容量,都能維持一貫的傳輸水準,穩定度相當優秀。 Seagate Exos X系列企業級硬碟,作為因應雲端儲存、企業伺服器、儲存系統的需求產品,在初始版本就頗受好評,如今傳承至Exos X20系列,以20TB一個整數,兼具品質、讀寫速度、資料保護、售後服務,在2022新的一年拉開巨容量新時代,相隔5年的整數X20系列,如果當初你買的是Exos X10 10TB,現在或許已經不夠用了,而5年又剛好符合Seagate保固的期限,不如就來試試Seagate Exos系列最新作—Exos X20吧!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
EVGA RTX 3090 Ti KINGPIN外洩,雙12-pin供電設計,最高可提供1,275W
隨著NVIDIA大公子RTX 3090 Ti可能的發售日期—1月27日越來越近,其面貌也越來越完整,但詳細內容還是得等到發售日才能知曉,目前關於規格方面的事,除了係以GA102無傷版核心作為基底,還具備10,752個CUDA核心,配備24GB GDDR6X。 不曉得各位還記不記得,站上前篇關於RTX 3090 Ti的報導中有提到,RTX 3090 Ti可能將成為哥吉拉級別的吃電怪獸,而如今根據QuasarZone論壇中的消息傳出,我大哥EVGA的RTX 3090 Ti已進入開發尾聲。 而以這個外洩消息來看,EVGA GeForce RTX 3090 Ti KINGPIN的PCB電路板將會有全新設計,這意味著在供電方面的電路設計也有些微改變,從3個8-pin變成雙12-pin設計,這代表了什麼? 雙12-pin供電設計首次出現在RTX 30系列,理論上是能提供高達600W的功率,根據外媒推論的話,單12-pin具備600W,那麼這張EVGA GeForce RTX 3090 Ti KINGPIN採用雙12-pin設計,不就有可能支援1,200W的供電?配合PCIe插槽的話,最高將達到1,275W。 但我們回頭來看看RTX 3090,其功耗為350W,即使大公子在披上了Ti型戰袍,要弄到1,275W是在開玩笑嗎?所以1,275W不是基礎功耗,更多的是在GA102無傷版核心的基礎之下,配合雙12-pin可提供1,275W的理論值,我們可以擁有更大的超頻幅度、在時脈上有更多的花樣。 依據小編推測,假設RTX 3090採用的是一刀版的GA102,基本功耗為350W,那麼採用無傷版GA102,其TDP比較大的可能是為450W,配合雙12-pin來提供更多的超頻時脈調整才對,只是目前關於基礎時脈與超頻時脈,我們還未取得任何相關消息。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Ryzen 9護體、搭配4K OLED顯示器,帶你領略最新筆電潮流,ASUS Vivobook Pro 16X OLED (N7600) 開機測試
Vivobook筆電除了以輕薄取勝之外,還一直都是ASUS旗下筆電中最有性格的一個系列,面對流行時尚的快速變化、科技日新月異,Vivobook系列也是求新求變,持續探索著當下時代風潮的活力與魅力,無論是輕度創作者、需要大量文書處理的學生族群、或是輕電競的需求,在本次小編所入手的Vivobook Pro 16X OLED (N7600)中,都能達成我們所需的條件。 以鋁合金所打造,採用全球首款織紋漆質感機身,搭配表層消光處理,讓Vivobook Pro 16X OLED的外觀設計充滿獨特個性,顏色款式更有零度黑、極光白2色可供挑選,在最簡約的兩種顏色上,釋放最大膽的流行風格。 即使如此,輕薄依舊是Vivobook不可或缺的關鍵之一,36.05 x 25.90 x 1.89 (cm)的體積、僅1.95公斤的重量,比前代Vivobook 15 (X571)還更輕更薄,放進後背包更是不佔據你的旅行空間。 翻開A面之後,C面上的跳色機械式鍵盤,亮橘色ESC鍵、帶有警示條紋的Enter鍵,在在都意味著Vivobook筆電系列、那一貫的工業風格血統傳承;此外,在底下的虛擬數字觸控板上,除了典型功能以外,還設置了ASUS DialPad 虛擬繪圖旋鈕,配合Adobe四大程式使用,對創作者相當友善。 雖然輕薄,但Vivobook Pro 16X OLED在外部連結的配置上,可說是滴水不漏,左側設置了2組USB 2.0 Type-A,而右側則有1組USB 3.2 Type-A、可支援外接顯示器以及充電的USB 3.2 Type-C、1組HDMI 1.4、1組3.5mm音源孔、還有1組MicroSD讀卡槽;無線網路連接上也是煞費苦心,配置了WiFi 6 (802.11ax)規範,更能透過WiFi SmartConnect功能,自動替玩家們選擇最佳WiFi訊號。 Vivobook Pro 16X OLED (N7600) 最高搭載AMD Ryzen 9 5900HX處理器,具備16M快取記憶體、最高超頻時脈可達4.6GHz;而記憶體方面,玩家們最高可選配DDR4-3200 64GB,確保最高的運行效率;儲存空間則內建了1TB Gen3 SSD(最高4TB),無論是輕型創作或是打打電動,都能有足夠空間可以儲存相關資料,即使不足,也能透過豐富的I/O埠來外接隨身硬碟。 而GPU方面除了內顯AMD Radeon Graphics以外,為了更完美的圖形處理,Vivobook Pro 16X OLED (N7600)最高可搭配了NVIDIA RTX 3070 Laptop晶片,配合MyASUS應用程式,玩家們能在高效能、平衡、靜音3種模式中,自由切換最舒服的使用體驗。 近年來,ASUS旗下筆電都漸漸換上OLED顯示器了,此次Vivobook Pro 16X OLED (N7600)也是成員之一,搭載16吋4K OLED NanoEdge窄邊框螢幕,並且具備550 nits的亮度以及超高對比度,加上133%的sRGB色域、100%的DCI-P3廣色域,在彩度的呈現上想必會相當迷人,色彩細節也會更加生動鮮豔,此外,Vivobook Pro 16X OLED的顯示器一樣具備了通過德國萊因低藍光護眼認證,減少70%的有害藍光,即使長時間使用,也能夠維護雙眼的健康。 關於機體溫度調節,是每台筆電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在Vivobook Pro 16X OLED的散熱模組上,也有相當優秀的配置,雙風扇散熱系統與2組散熱管的搭配,即使性能再度進化,也能夠讓機體維持一定的溫度,確保系統運作的穩定性,搭配MyASUS的話,更能在前文所提的3種模式中,依據使用環境來來作調整。 接著就來到測試環節啦,身為ASUS旗下筆電急先鋒、時代潮流的呼應者,到底Vivobook Pro 16X OLED會有怎麼樣的性能表現呢?欲知精彩結果,請下回繼續收看……欸不是,請接著下去閱讀小編為各位帶來的Vivobook Pro 16X OLED相關測試! 首先看到CPU-Z所偵測的資訊,小編手上這台Vivobook Pro 16X OLED所搭載的是AMD Ryzen 9 5900HX,具備8核16緒,GPU方面有內顯AMD Radeon Graphics、以及獨顯NVIDIA RTX 3050 Ti Laptop晶片,記憶體部分則配置了DDR4-3200 32GB;而在CINEBENCH R23測試環節上,這顆8C/16T的AMD Ryzen 9 5900HX,其單核心得分為1,459 pts、多核心為11,965 pts,對比右圖的Ranking排名,玩家們可大概粗估AMD Ryzen 9 5900HX的效能表現。 GPU-Z方面,可以看見內顯內顯AMD Radeon Graphics、以及獨顯NVIDIA RTX 3050 Ti Laptop晶片的相關資訊,RTX 3050 Ti Laptop這部分,採用GA107晶片、ROPS/TMUs為32/80個單位、擁有2,560個Shaders,並搭載了SK Hynix的GDD6 4GB記憶體,超頻時脈最高達1,035MHZ。 接著看到3DMARK,在Fire strike與Time Spy系列所獲得的分數,雖說看起來並不算太高,嚴格說起來是位及格的同學,但Vivobook Pro 16X OLED最高可選購RTX 3070,假設RTX 3050 Ti的不符玩家們所需,或許可以考慮再升一點,但以RTX 3050的效能來說,輕電競、輕創作者是沒問題的,更別說是文書處理了。 而在PCMARK 10方面,綜合評分為6,456分,以模擬真實生活中的運用與程式活動的評測來看,基準評測獲取了10,131分,為三項評測項目中最高,加上13小時30分鐘的驚人續航力,要想把Vivobook作為日常使用的多功能筆電,完全綽綽有餘。 從CrystalDiskInfo所偵測的資訊來看,配置的是SK Hynix的1TB Gen3 SSD,具備NVMe 1.3規範,在CrystalDiskmark評測之後,分別有3,601.08 MB/s、3,108.86 MB/s的速率,讀寫表現中規中矩。 接著我們來看看顯示器的成色表現,首先看到Windows系統顯示器偵測資訊,Vivobook Pro 16X OLED解析度為4K、並可開啟HDR模式、可調整的更新率最高為60Hz;接著看到SpyderXElite校色報告,在sRGB方面,官方給的數據為133%,但SpyderXElite最高僅會顯示100%,即使超過也是一樣,不過配其餘項目的校色報告—97% NTSC、100% DCI-P3廣色域、98% AdboeRGB,依然可以確認Vivobook Pro 16X OLED所搭載顯示器,在成色表現、顏色細節方面都將十足優秀,來呈現最細緻的畫面。 從Ryzen系列、RTX 30系列以及4K OLED顯示器等等規格配置方面,就不難發現,即使Vivobook Pro 16X OLED面向的是時下年輕人的時尚潮流,依舊不忘其研發筆電的初衷,加上跳脫的機身設計,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更迭之下,Vivobook無論是去年、今年、甚至是明年,依舊是ASUS旗下最具革命性、最求新求變的筆電系列。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 Laminar RM1散熱器壓力測試曝光,搭配Core i5-12400最高溫達73°C
隨著Intel 12代Alder Lake非K版處理器即將來臨,相關消息也逐漸被各方大神們一一曝光,相信各位都已經知道由於12代採用LGA1700腳位,不僅與前代處理器不相容,散熱器也因為孔位設計改變,舊散熱器需要透過新扣具才能完整支援,因此Intel也準備更新自家的散熱器,推出全新Laminar系列,在先前就有不少外觀照流出,而近期更是有中國大神提前拿到了RM1的工程樣品並上機實測效能。 從外觀上來看,可以完全確定RM1四周的鰭片造型是塑膠材質,並非最早期猜測的金屬鰭片,所以實際上並沒有散熱效果,推測可能為導流或是純粹造型設計,而原本認為的藍色外圈是LED燈效,事實上就只是單純的造型,並沒有任何燈效,唯一較讓人較為驚豔的大概就是與處理器接觸的部分採用了銅材質。 其安裝方式依然是與舊款相同,直接按壓扣上即可,而根據先前曝光的PDF資料,RM1應該會對應非K版的i7、i5、i3,該大神也實際拿了還未發佈的Core i5-12400來壓力測試。 據表示,該處理器最高功耗約在80W上下,而實際上機RM1在一般情況下轉速約在1300RPM,透過AIDA64 Stress FPU壓力測試CPU溫度最高來到了73°C左右,風扇轉速來到3100RPM,以CPU來說最高73°C算是可接受範圍,代表玩家屆時購入這顆CPU除非相當重視溫度、噪音表現,不然原廠這組RM1已經夠用。 不過要知道這只是6C/12T的i5-12400,若是i7的話溫度很可能會再提升,假設溫度來到至80°C以上或許就會有不少玩家受不了直上塔扇或水冷了XD,至於i9的話就是得用更高階的RH1來壓制,小編也很好奇最高階的Intel散熱器效能究竟如何。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痛定思痛,NVIDIA捧重金搶台積電5奈米產能!讓RTX 40系列不缺貨?
在歷經了將近兩年的晶片短缺、以及虛擬貨幣所導致的挖礦大量需求,對PC端首當其衝的「顯卡缺貨」,讓玩家們苦不堪言,而NVIDIA似乎也有所警覺,除了出產了砍過算力的LHR版RTX 30系列,還打算重新再發RTX 2060 12GB,不過依然遠水救不了近火。 如今根據外媒報導,NVIDIA正在大舉收購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產能,而在此前站上也為各位報導過下一代RTX 40系列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新聞,因此兩相映證之下,我們可以合理預測NVIDIA買下5奈米龐大產能的目的,將會用於RTX 40系列,這一系列基於Ada Lovelace架構的GPU,或許將成為2020年NVIDIA擺脫缺貨罵名的重要布局之一,預計將在2022年第四季發布,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痛定思痛的結果? 報導中指出,目前台積電的優先客戶,眾所周知的是蘋果、AMD、聯發科等大頭們,因此想要獲得穩定產能,這些大頭們不需預付太多保證金,但NVIDIA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目前不是優先客戶的NVIDIA,那預付款可不是一大筆這三個字可以形容的。 NVIDIA已經在2021年第三季時,向台積電預付了大約16.4億美元,並將在2022年第一季支付17.9億美元,整波5奈米產能的長期訂單加總起來高達69億美元,比去年花的錢還要多上數倍,不過這筆69億美金的鉅額,三星那邊也分到了一些,只是不確定台積電與三星的比例,但依據那則靠攏台積電的新聞來看,顯然是付給台積電比較多。 目前關於Ada Lovelace架構的規格資訊,其AD102核心將具備18,432個CUDA核心,將比Ampere的GA102高出約71%以上,核心頻率將高達2.2GHz,並提供81 TFLOP的計算能力,記憶體方面一樣使用GDDR6X,不過容量未知,看來新一代哥吉拉級吃電怪獸即將問世,而RTX 40系列也將對應AMD的RX 7000系列。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802.11be最終規範預計於2024上半年發布,而聯發科卻預告明年初推出Wi-Fi 7無線技術
Intel於9月的媒體技術佈道大會上,表示採用IEEE 802.11be規範的Wi-Fi 7無線網路技術將會在2024年5月正式登場,在規格上,Wi-Fi 7網路晶片將採用6奈米製程,並以「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作為開發目標,運作頻段仍是2.4、5、和6GHz,不過速率為Wi-Fi 6的3倍,可達30Gbps,而Wi-Fi 7設備的目標,也將被應用在AR、VR、遊戲與雲端傳輸應用上。 不過目前的IEEE 802.11be規範仍在修訂的過程中,最終規範也訂在2024上半年發布,可有趣的是,聯發科在近日預告,將在明年年初推出Wi-Fi 7無線網路技術,綜合外媒報導來看,聯發科發布Wi-Fi 7的時間,可能就是在剩沒幾天的CES 2022大會上,除了Wi-Fi 7技術之外,聯發科也在Wi-Fi 6的基礎上導入諸多新技術,包含320MHz、4096-QAM、增強MU-MIMO等等,說是體驗將會比Wi-Fi 6更好。 就如前文所提,IEEE 802.11be規範還得等待各大廠商進一步作出協定、標準化相關規範等等,因此Wi-Fi 7技術的實裝恐怕還得再等上一陣子,再加上Wi-Fi 6目前仍在普及階段,Wi-Fi 7真正可以擴散的時間,兩年時間都還算是保守估計了。 但回頭看看聯發科發布Wi-Fi 7那勢在必行的預告舉動,再看看Wi-Fi 6與Wi-Fi 7的實行時間,怎麼看都搭不上,所以,我們或許可以猜測、揣測、預測,聯發科可能在CES 2022大會上,所發布的Wi-Fi 7技術,更多的機率可能只會是一場技術宣達大會,更多的是一種商業戰的手段,如果拿電影來做比較的話,這手法大概就類似先放出前導預告、但上映日期未定那樣。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Motorola刀鋒機榮光還在,第3代RAZR摺疊手機確認還會推出
關於手機,在還沒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之前,那些曾經割據一方的手機軍閥們,在如今iOS與Android系統制霸之下,留下的還有哪些?作為搞出第一台面向消費者市場手機的Motorola,當初以一台全球第一支中文輸入「小海豚」,讓全台陷入熱潮,如今的它其實一直都在,只是被Google收購後再被聯想收購,但不知是否在如今的智慧型手機中找到市場了呢? 目前智慧型手機,除了在性能下功夫之外,各方面稀奇古怪的功能也是每次新手機出爐的噱頭之一,當然不僅僅只有如同一面鏡子那樣的智慧型手機,也有摺疊式智慧型手機,比方說現在賣得如火如荼的Samsung Galaxy Z Flip3,Oppo跟華為那邊也有自己弄出來的Find N與P50 Pocket,iOS陣營一家獨大,就不必說了。 一樣又是搞出摺疊智慧型手機先驅的Motorola,去年把當年刀鋒機RAZR V3榮光加到智慧型手機上,推出了RAZR 5G,只不過高通S710處理器所帶來的效能讓人眉頭一皺,2,510mAh的電池容量也導致續航力不足,而摺疊式的獨家星軌轉軸技術,雖然能夠減少螢幕摺痕,但技術還在打磨,說起來RAZR 5G算是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摺疊式智慧型手機。 而如今聯想中國區手機總裁在微博上宣布,將推出第3代Motorola RAZR摺疊手機,微博內文中指出,將會採用效能更強大的處理器晶片,外觀上也會有所更動,在UI操控介面上也會有更友善的設置,不過RAZR 5G售價頗貴,在各種折扣之下仍有臨近4萬元台幣的聲勢,但對照Samsung Galaxy Z Flip3的話,或許第3代RAZR會有不一樣的親民價格? 當時的Motorola RAZR V3刀鋒機在Nokia、Sony Ericsson等等大廠牌環伺下,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在全球賣出了超過1億3千萬台,如今智慧型手機市場大牌的數量不復當年,但玩家們的忠誠度已成、眼光胃口也越來越挑剔,RAZR刀鋒機還能重回榮光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