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實測開箱, 「5,000 MB/s俱樂部」PCIe 4.0固態硬碟!
目前要採購SSD的話,若是要選擇系出名門,大廠的品牌保證,又要PCIe Gen4 SSD主流規格,還要價格平實的話。那麼儲存設備大廠SanDisk ,應該是不錯的選擇。SanDisk 目前在SSD的品項有相當多的品牌,其中性能最好的就是黑標WD_BLACK品牌,主流機種則是SN770,總共推出了250GB、500GB、1TB與2TB產品。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這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以「SanDisk」品牌 聞名於全世界的「SanDisk Corporation」,從Western Digital分割出來後,公司名稱叫做SanDisk Corporation,英文品牌名稱為 SanDisk Storage。 SanDisk創立於1988年,中文名稱因為音譯的不同,而有晟碟、新帝、閃迪的中文名稱,由創辦人Eli Harari(伊萊 赫拉利,也是SD Association協會創辦人)與Sanjay Mehrotra(桑賈伊 梅洛特拉,現任美光科技董事、總裁兼執行長),於1995年11月在美國NASDAQ納斯達克上市。2016年5月12日,SanDisk被Western Digital收購,當時以每股86.5美元價格收購,收購總價為190億美元(折合台幣6,287.1億元)。 2023年,Western Digital決定分拆SanDisk,原訂於2023年10月30日完成分拆,直到2024年11月份,Western Digital終於將官網一分為二,作為分拆的準備。2025年2月21日正式分拆,分拆後的公司叫做SanDisk Corporation,也叫做SanDisk Storage。2025年2月24日,SanDisk分拆後完成在美國NASDAQ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號為「SDNK」。 2024年12月17日,SanDisk分拆前夕,SanDisk意外發表了新Logo,推出新品牌標誌的靈感源自像素,由洛杉磯創意機構ELA Advertising完成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全新「大膽、獨特、與眾不同」品牌形象。SanDisk創意副總裁Joel Davis表示:「像素是我們創新的起點,也是品牌能力的基石。通過像素這一概念,我們能夠直觀地傳達數據的可擴展性與無限潛力,這正是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充滿意義的標誌來體現這種精神。」 SanDisk並表示,資料就是一切,它是我們世界建立的基礎,它是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技術、我們如何溝通,創造和創新一個單一的資料點不會帶來變革。但當我們連接更多資料點,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因為事實證明,預測未來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創造未來。所以我們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全新標誌。工程設計,體現創新,並突破極限。駕馭未知,揭示未來。這就是全新的SanDisk。 Western Digital,分拆成Western Digital與SanDisk兩家公司之後,業務分拆也很簡單!Western Digital,承接原本的HDD業務,無論是消費級、企業級、資料中心產品或外接式硬碟,只要是用到HDD產品的,都歸在Western Digital旗下,售後服務也由Western Digital全權處理。SanDisk,承接原本的SSD與Flash業務,只要是用到SSD產品的,都歸在SanDisk旗下,即便原本是Western Digital品牌的,售後服務也由SanDisk全權處理。 Western Digital拆分後,SanDisk由原CEO 大衛古克勒 David Goeckeler帶領,專注SSD與Flash領域。Western Digital則由新任CEO Irving Tan帶領,全力衝刺HDD市場。 SanDisk最新產品線規劃,則是分為固態硬碟(SSDS)、記憶卡(MEMORY CARDS)、USB快閃隨身碟(USB FLASH)、嵌入式與可拆卸(EMBEDDED & REMOVABLE)與配件(ACCESSORIES)。目前產品的話,有分成CREATOR SERIES、Gaming、Photography、Backups、Data Center與NAS系列。未來,新產品將會汰舊換新,很快的都將會轉為SanDisk品牌。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SanDisk旗下相當受歡迎的WD_BLACK系列,市場當紅機種SN770,這是一款主流級PCIe Gen4 SSD,也是5,000MB/s俱樂部產品。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的話,不但採用了自家SanDisk解決方案,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都是自家的產品,擁有最佳的相容性與穩定性,而且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5,15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4,850MB/s。 ●500GB:最高讀取速度:達4,000MB/s,最高寫入速度:2,000MB/s ●1TB:最高讀取速度:達5,000MB/s,最高寫入速度:4,000MB/s ●2TB: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最高寫入速度:4,900MB/s ●4TB: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最高寫入速度:4,850MB/s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尺寸為80.0 mm x 22 mm x 4 mm,提供的是無散熱片版本,並採用黑色紙盒包裝。 整體的設計,採用的是SanDisk自家SanDisk 20-82-10082-A1控制器,用的是DRAM Less技術,採用的是主記憶體緩衝做Buffer的加速方式。 ●250GB:200 TBW ●500GB:300 TBW ●1TB:600 TBW ●2TB:1,200 TBW 這一款SSD用的是單面打件的設計,SanDisk自家封裝的3D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的部份,用的是SanDisk自家3D NAND快閃記憶體,共推出有250GB、500GB、1TB與2TB版本。 連續讀寫速度的話25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4,000MB/s,最高寫入速度:2,000MB/s。500G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000MB/s,最高寫入速度:4,000MB/s。1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最高寫入速度:4,900MB/s。2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達5,150MB/s,最高寫入速度:4,850MB/s。 ●250GB:WDS250G3X0E ●500GB:WDS500G3X0E ●1TB:WDS100T3X0E ●2TB:WDS200T3X0E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版本,接下來實際開箱給大家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我們採用桌機測試,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搭配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華擎 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金士頓 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PCIe 4.0 x4,WDS100T3X0E)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來瞭解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20.98 MB/s,寫入速度:4989.47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19.44 MB/s,寫入速度:4995.77 MB/s,Mix速度:4753.39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4,117.86。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4383MB/SEC,寫入速度:4485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527.45 MB/s,寫入速度:4422.48 MB/s,總分達到了7,822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056.020 MB/Sec,寫入速度:4861.305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4602.5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8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20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3951.8 MB/s。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 1TB,發現這款固態硬碟不僅速度很快,而且寫入的SLC快取比例很高,能一直維持很高的寫入速度,可以說表現非常優異。 SanDisk WD_BLACK SN770 SSD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得到。 (1)500GB:1,590~1,700元 (2)1TB:2,490~2,550元 (3)2TB:4,480~4,4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WD_BLACK SN770 SSD 1TB,看到了SanDisk的用心,全方位該有的都有。不但效能表現超群,價格也在消費者能接受範圍,還提供了超強的軟體。整體來說,無疑的這是一款5,000MB/s俱樂部PCIe Gen4主流級優質SSD,是玩家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SanDisk Corporation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7703-9099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迎廣 InWin F3 Mini Tower 白色版實機開箱,「CPU解熱達到 TDP 310W 戰鬥力」時尚玻璃透側小型電腦豪宅機殼!
現在要組裝電腦主機的話,迷你時尚玻璃透側是PC DIY新潮流! 玩家要PC DIY若要挑選迷你時尚電腦豪宅,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時尚外型,玻璃透側,迷你身材,強大擴充」,還要散熱超強,可以裝進高階硬體配備,塞入高階Intel Core i9-14900K/KF/KS、Core Ultra 9 285K或AMD Ryzen 7 9800X3D、Ryzen 9 9900X3D、9950X3D處理器,塞進160mm高度雙塔雙風扇空冷散熱器,選用240、28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現「CPU解熱達到 TDP 310W 戰鬥力」,還要能安裝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60 Ti、5070、5070 Ti、5080、5090顯示卡,塞進最強ATX 3.1 1200W、1600W電源供應器,那很肯定的挑選台灣之光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準沒錯!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迎廣科技,英文品牌名字為 InWin,創立於1985年12月11日創立,目前總部設立在桃園龜山區。2001年12月10日上櫃(6117),2003年8月25日上市,公司資本總額為8.86億,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為700人,是台灣電腦機殼、電源供應器與系統組裝大廠。 迎廣科技長期以來是系統品牌客戶的堅強後盾,同時也會提供客戶專業的設計建議和技術服務,而這些軟實力正是公司成功進入AI伺服器供應鏈、高階水冷工作站及機櫃式水冷散熱方案等硬實力領域的重要關鍵。 迎廣科技,目前已經跨入了「企業用AI伺服器系統組裝服務」領域,更進軍了「高階水冷伺服器」市場,在今年「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更被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欽點為NVIDIA 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背板股,成為「AI PC、AI Server人工智慧狂潮」下的台灣之光。 目前,迎廣科技在企業用AI伺服器系統組裝服務達到了Level 11等級,能完善AI Server組裝關鍵任務,實現從機構製造、組裝、測試、燒機、包裝到機櫃出貨,加上生產製造重鎮在台灣,剛好迎來了美中對抗下廣大的Made In Taiwan AI伺服器專業代工製造的商機。 迎廣在消費級電腦機殼方面,產品主要分成五大系列,分別是數字系列(Number Series)、全高直立式(Full Tower)、半高直立式(Mid Tower)、迷你與小型直立式(Mini & Micro Tower)與招牌產品(Signature Product )系列。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迎廣迷你與小型直立式(Mini & Micro Tower)系列新產品「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本體延續了「InWin A3 Mini Tower機殼」的結構,做了外部造型的重新設計,主要的改變則引進了前置木紋飾板,維持簡約俐落的造型設計,展現了體積最佳化的小型直立式電腦風格。 這一款機殼,採用簡約俐落的造型設計,沒有浮誇的線條,也沒有特殊的菱角,就是極簡的風格,整體的設計上低調素雅,是耐看的設計,不會讓人很快就看膩的感覺。 為了讓機殼體積縮小,採用了尺寸與規格均衡的MicroATX主機板架構,能對應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最大的差異,就是能在小空間裝大配備,包括能安裝達4個記憶體插槽主機板,對應達3個插槽擴充裝置。 顯示卡的擴充,能安裝3-Slot顯示卡,長度支援到340mm,高度支援到69mm,寬度支援到160mm。雖然,這個機殼只能安裝MicroATX主機板,卻能容納最高階的顯示卡,包括目前的最頂級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60 Ti、5070、5070 Ti、5080、5090顯示卡,都能安裝使用。 為了徹底節省空間,維持使用標準ATX電源供應器,迎廣改變了思路,把現在用戶已經沒用到,原先2.5吋、3.5吋裝置使用的前置空間,留給電源供應器使用,改朝了直立式電源佈局,改採了類雙艙設計,電源供應器為改為豎立安裝方式,再透過電源專接線,將電源供應器的連接座,巧妙的轉移到機殼後方,徹底的利用原本沒使用的空間。 這一款機殼,總共可以安裝5個風扇,頂部支援2組120mm、140mm風扇,後部支援1組120mm風扇,底部支援2組120mm風扇。若要安裝水冷的話,頂部支援240mm、280mm水冷。CPU散熱器的話,除了對應240mm、28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也可以安裝大型雙塔雙扇、雙塔三扇散熱器,CPU散熱沒有問題! 機殼整體散熱設計,為垂直氣流佈局,原廠設計為機殼下方進氣,後方出氣與上方出氣。若玩家搭配使用無限鏡風扇的話,底部要使用反向扇,後部要使用正向扇,頂部要使用正向扇。頂部若使用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搭配無限鏡風扇,也必須使用正向扇來安裝。這樣設計的優點,就是冷空氣由底部進入,熱空間由後部風扇、頂部風扇與電源供應器風扇帶出。 在安裝設計上面,已經極盡可能友善安裝,除了主機板螺絲、介面卡螺絲、電源供應器螺絲、風扇螺絲之外,包括機殼側板與玻璃,以及頂部、前側面板,全都採用免螺絲的卡榫設計,安裝與拆卸相當簡單、快速。 擴充連接功能上面,採用上置開關與連接埠設計,Power開關設置有LED燈,並且提供2組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1組USB 3.2 Gen 2 20Gbps Type-C連接埠,並具備了1組3.5mm音訊插座,該有的擴充能力都具備。 由於採用了玻璃透側設計,相當適合用來PC DIY海景房。原廠附贈了1組120mm尺寸InWin NETPURE PURE AN120P風扇,為ARGB高效能風扇,能協助機殼快速帶走廢熱。在海景房搭配上面,除了可以選用迎廣自家風扇之外,也能對應目前玩家圈很夯的無限鏡風扇或液晶螢幕風扇,讓玩家盡情的改裝,依照自己所想要的風格,來作風善的搭配組合。 ●型號 F3 ●顏色 黑白 ●規格 Mini Tower Case ●材料 SECC、強化玻璃、PC-ABS ●主機板相容性 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 ●擴充槽 4 個 PCI-E ●最大相容性 GPU 長度:340 mm CPU 散熱器高度:160 mm ●輸入/輸出埠 1 個 USB 3.2 Gen 2x2 Type-C 2 個 USB 3.2 Gen 1 高畫質音訊組合(CTIA – SPK/麥克風) ●內部硬碟托架 2 x 3.5 英寸 / 2.5 英寸 1 x 2.5 英寸 ●熱解決方案相容性 空氣冷卻風扇: 前部:1 x 120mm 頂部:2 x 120/140 mm 後部:1 x 120 mm 底部:2 x 120 mm (包括 1 個 InWin Mercury AM120S 風扇) ●水冷散熱器: 頂部:1 x 240 mm ●電源相容性 PSII:ATX12V、ATX 3.0、ATX 3.1 - 長度在 160 mm(包含理線空間) ●產品尺寸 (長x寬x高) 460 x 215 x 359 mm ●包裝尺寸 (長 x 寬 x 高) 516 x 277 x 420 mm 18.6 x 10.9 x 16.6 英寸 ●淨重 7.25 KG ●毛重 8.38 KG 由於機殼內,已經預裝了銅柱,因此,安裝上,若使用的是空冷散熱器,則需要先將空冷散熱器安裝在主機板上,待機殼安裝好風扇、電源供應器後,把主機板鎖上機殼,再做最後的整線,即可裝上前玻璃側板、後側板,就大功告成了。若使用的是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則需要先把主機板鎖上機殼,再安裝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的話,由於是搭配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因此這邊會建議使用空冷散熱器,要漂亮的話,則可以選用無限鏡風扇空冷散熱器。目前,空冷散熱器可以解熱到260~300W,擁有跟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接近的解熱性能。 小型機殼一般最令人詬病的,是散熱不良,無法打造強而有力的系統。「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則是經過了縝密的設計,可以安裝現在桌機最強的CPU,以及最強的顯示卡,CPU的話,可以安裝Intel最強的Intel Core i9-14900K或Core Ultra 9 285K,超頻打開功耗牆衝到300W功耗解熱沒問題,AMD最強的Ryzen 9 7950X、7950X3D或9950X,超頻使用也沒問題,顯示卡則可以安裝到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4090,電源供應器安裝到1300W、1500W、1600W機種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Intel Core i9-14900K(24心32執行緒,打開功耗牆,超頻到310W) 處理器散熱器: 主機板: 記憶體: 顯示卡: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2060顯示卡(GeForce RTX 2060) 硬碟機:十銓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SSD(PCIe 4.0 x4) 改裝風扇:喬思伯 Jonsbo FR505 無限鏡正向扇 x3,無限鏡反向扇 x3 機殼: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白色版(支援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 電源供應器:迎廣In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Intel Core i9-14900K,在主機板BIOS卸除功耗牆之後,用Cinebench R23進行燒機全速運行,可以發現CPU功耗最高來到了超過300W,這款「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使用雙塔式空冷散熱器能撐得到這樣的高溫解熱。 不過,仔細監測CPU溫度,破300W的解熱,到310W解熱沒問題,CPU溫度平均已經達到了耐熱90~100°C的極限。 這邊使用AIDA64 System Stabiblity Test,來進行燒機檢測,以瞭解這款體積嬌小的「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能不能使用強大的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打開功耗牆。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Temperatures溫度選單,可以看出CPU溫定幾乎維持在85~100°C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Cooling Fans選單,可以看出CPU風扇轉速跑到2,428轉左右,機殼風扇轉速跑到1,047轉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Voltages選單,可以看出1.3V、3.3V、5V、12V電壓很穩定,沒有什麼波動。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Powers選單,可以看出CPU功耗呈現大波動,最高到了340W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Clocks選單,可以看出CPU頻率,最高到了5,500MHz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Unified選單,可以看出所有監測數據運作的狀況。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Statistics選單,可以看到真正跑出的數據。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安裝強大的電腦配備,在這麼小的空間裡,散熱是沒有問題的,足以發揮全速的戰鬥力。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並搭配了「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主機板」與「英特爾第14代 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進行實測,看到了這款機殼強大的擴充能力,以及散熱性能,以海景房方式來做組裝,整體的質感表現相當不錯。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黑色版:2,890元 ●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白色版:3,1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InWin F3 Mini Tower白色版機殼,看到迎廣的用心,打造出了一款時尚玻璃透側小型電腦豪宅機殼。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小型電腦豪宅機殼,適合想要打造體積嬌小,又能安裝高階電腦配備的玩家、發燒友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InWin - 迎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22-989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 黑色版實測開箱,時尚美學玻璃透側「皮革精品機殼」
現在要組裝電腦主機的話,時尚美學玻璃透側已經是PC DIY的主流了! 玩家要打造質感主機,時尚風格玻璃透側「小型機殼」是首選!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台灣設計,時尚外型,迷你體積,玻璃透側,質感別墅」,還要散熱優異,價格實在,能裝進高階硬體,搭配Intel Core i9-14900K/KF/KS、Core Ultra 9 285K或AMD Ryzen 7 9800X3D、Ryzen 9 9900X3D、9950X3D處理器,直流風洞散熱設計,塞進170mm高度雙塔雙風扇空冷散熱器,240、280、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衝破極限300W超頻解熱,支援頂級NVIDIA 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5090顯示卡,能安裝ATX 3.1 1200W、1600W電源供應器,那很肯定的挑選「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準沒錯!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 黑色版PC DIY裝機實測,「時尚風格」機殼 CPU解熱能力達到310.2W feat. MONTECH HyperFLOW ARGB 36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君主科技,英文品牌名字為 MONTECH,是在台灣PC市場深耕超過30年的德隆,於2016年所創立的電競品牌,目前總部設立在桃園龜山區。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為35人,是台灣電腦機殼、電源供應器與散熱品牌知名業者。 MONTECH的核心價值是為客戶帶來「最高的CP值」。 MONTECH每年將開發數個具有品牌特色的產品, 並且非常重視商品的品質控管!產品特色為絕佳的散熱和靜音效能,以及優異的性價比。2016年夏天成立的君主科技,當時的總經理兼工程師Steve,在為一款大品牌的機殼裝機時發現,它的散熱和走線設計非常不合理,而且價格十分昂貴。在購買了許多品牌的機殼以及電源供應器回來研究後,發現設計不合理或是昂貴的價格不是單一個案。因而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思考,決定成立一個品牌,兼顧設計,品質,以及合理的價錢,君主科技就這樣誕生了! 君主科技的產品線,主力產品為機殼、電源供應器,也有完整的散熱產品線,提供包括了CPU空冷散熱器、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風扇與散熱膏,週邊產品則有鍵盤與滑鼠墊,讓玩家可以PC DIY個性化電腦主機,展現自我風格,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電腦豪宅。 君主在電腦機殼方面,產品主要分成五大系列,分別是King系列、HS系列、SKY系列、AIR系列與X列。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HS系列最新力作「MONTECH Heritage 系列 機殼」。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機殼」融合了皮革與金屬材質,創新的設計,展現不凡。 這款機殼為手提電腦設計,手把採用創新設計,與機身的皮革相呼應,用上了手把皮革提帶,讓質感更上一層樓,展現出極簡的風格,設計上採用高階皮革,外觀卻展現出優雅氣質,耐看不會讓人很快就看膩。 為了展現時尚美學,機殼微型化,減少體積與重量,設計成便攜能提著走,採用了功能與尺寸一次滿足的MicroATX主機板設計,能同時支援mini-ITX、MicroATX主機板,能裝進5個插槽主機板,擴充能力相當足夠。 擴充能力上,能安裝大型3-Slot顯示卡,長度支援到400mm。別小看了這款只能安裝mini-ITX、MicroATX主機板的小機殼,它可以裝近現在最新、最強的NVIDIA 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5090顯示卡,擴充能力相當足夠。 這款機殼為了最大化空間利用,能支援標準ATX電源供應器,玩家幾乎沒用到的2.5吋、3.5吋裝置空間,全轉給了電源供應器使用。電源供應器採用豎立安裝方式,再透過電源轉接線,的轉移到機殼後方連接電源。電源供應器,支援到160mm長度,能安裝到ATX 3.1 1200W、1600W電源供應器,不會有電力不足的問題。 在散熱設計上面,採用直流風洞散熱設計,冷空氣由下方進氣,熱空氣由上方與後方出氣,最多可以安裝8個風扇,頂部支援2組140mm或3組120mm風扇,後部支援1組120mm風扇,底部支援3組120mm風扇。一體式水冷安裝的話,頂部支援240mm、280mm、360mm水冷。CPU散熱器的話,能支援到170mm高度,支援超大型空冷散熱器,包括市面上最高階的大型雙塔雙扇、雙塔三風扇空冷散熱器,散熱能力相當足夠! 機殼針對玩家安裝最佳化,包括機殼蓋板,頂部蓋板與前置面板,皆可以免螺絲拆裝,除了主機板螺絲、介面卡螺絲、電源供應器螺絲、風扇螺絲非得使用螺絲起子之外,全部支援免螺絲設計,並可以用螺絲起子鎖更緊。 擴充連接功能的話,採用前置式設計,Power開關具備LED燈,並且提供2組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1組USB 3.2 Gen 2 20Gbps Type-C連接埠,還有1組3.5mm音訊插座。 這款機殼,提供了黑色版與白色版兩個版本,並推出有Heritage與Heritage PRO版本,兩者的差異為PRO版提供預裝4組無光風扇,後置1組120mm尺寸風扇為預裝,3組120mm尺寸風扇提供放置於配件盒。 ●型號 Heritage / Heritage PRO ●顏色 黑、白 ●規格 Mini Tower Case ●材料 SECC、強化玻璃、PC-ABS ●主機板相容性 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 ●擴充槽 5 個 PCI-E ●最大相容性 GPU 長度:400 mm CPU 散熱器高度:170 mm ●輸入/輸出埠 1 個USB 3.2 Gen 2 20Gbps Type-C 2 個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高畫質音訊組合(CTIA – SPK/麥克風) ●內部硬碟托架 1 x 3.5 英寸 2 x 2.5 英寸 ●熱解決方案相容性 空氣冷卻風扇: 前部:0 頂部:3 x 120或2 x 140 mm 後部:1 x 120 mm 底部:3 x 120 mm ●水冷散熱器: 頂部:1 x 240/280/360 mm ●電源相容性 PSII:ATX12V、ATX 3.0、ATX 3.1 - 長度在 160 mm ●產品尺寸 (長x寬x高) 480 x 235 x 368 mm ●包裝尺寸 (長 x 寬 x 高) 558 x 318 x 448 mm 18.6 x 10.9 x 16.6 英寸 ●保固期 1 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黑色版」,並搭配了「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主機板」與「英特爾第14代 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進行實測,看到了這款機殼的優異表現,外觀混搭皮革與金屬設計,展現時尚美學,還擁有強大擴充能力,能安裝高階硬體配備,實測機殼CPU解熱能力最高來到310.2W,整體表現非常優異。 君主 MONTECH Heritage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黑色版:店洽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白色版:店洽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 黑色版:2,990元 ●君主 MONTECH Heritage PRO 白色版:3,090元 *PRO版,為附贈4組120mm風扇(1組正向無光風扇,3組反相無光風扇)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MONTECH Heritage PRO黑色版機殼,看到君主的用心,匠心設計,突破空間束縛,打造出了一款時尚美學小型電腦豪宅機殼。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時尚美學高顏值「皮革精品機殼」電腦豪宅,適合想要在有限空間,PC DIY高質感精品主機,又能裝進高階電腦硬體配備的玩家、發燒友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MONTECH - 君主科技 - 德隆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27-891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聯友椅業 Brant 131豪華版」辦公椅實測開箱,「承重150KG Martex 美製網」候鳥椅背衣架造型人體工學電腦椅!
現在,要在家寫作業、玩遊戲,在辦公室做簡報,要玩激烈遊戲,要跟敵人決一死戰的話,一張好的人體工學椅是很重要的!若要大廠品牌,網布透氣,堅穩耐用,後仰45度,3D扶手,頭枕調整,鋁合金腳,要有背掛衣架,耐得住超100KG級阿宅乘坐,還要價格平實,玩家與上班族負擔得起,那很肯定的挑選聯友椅業Brant 131豪華版準沒錯! Brant 131系列,是聯友椅業繼熱銷的Ergohuman 111金豪系列之後,利用雁群飛越天空的圖像,而設計出的造形式人體工學椅,外觀造型像是一隻雁子,採用了鋁合金雁尾背飾,命名為Brant。Brant 131系列,源自BRANT LUXURY 金尊菁英版,台灣銷售版本為經銷商引進Brant 131豪華版、Brant 131企業版、Brant 131課桌椅,共三個版本。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不少玩家,都有用電腦玩線上遊戲,在激烈廝殺之下,椅子承受到強烈的作動。比較差的電競椅,肥宅用沒多久,就會出現分解的狀況。不是椅子承受不住重量,整個椅背壞掉,就是氣壓棒整個故障。這時候,就會需要一張比較好的辦公椅。 然而,真正為了玩家設計,以電競運動為主的電腦椅,則是要求要能承受激烈作動,符合玩家在玩線上遊戲,高度作動的壓力負載。這次,就讓我們來介紹,台灣之光的聯友椅業,所推出的Brant 131豪華版辦公椅。 您可曾有算過每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有多少嗎?不管你是在念書、打報告、上網、辦公、炒股票或是在做實驗研發核彈,每天坐椅子的時間倒底有多久呢? 以早上九點進辦公室,晚上六點準時打卡閃人,一天九小時,若沒有打混摸魚的話,保守一點計算,至少有6個小時會坐在椅子上,回到家吃完飯洗完澡,夜深人靜的時候,又習慣性一個人躲在房間,打開電腦上網,上奇奇怪怪的網站,幫「我的D槽(4TB)」牧場補充精神糧食,FB按讚打屁聊天後,順便再打個Online Game,隨便一用少說又2個小時,結果算一算,一天就有8個小時坐在椅子上用電腦。 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和阿宅,這樣用電腦的時數好像也很正常,不過這也意謂著使用電腦的品質變得重要許多,硬體上除了電腦配備不能太兩光外,考慮到久坐舒服的感覺,特別是愛用電腦打電動的玩家來說,以電競為需求,這樣的電腦椅,也成為電競椅,電競椅品質的好壞就有決定性的影響。 話說編輯從學生時代到剛出社會,涉世未深,心靈還很純靜單純,沒認識幾隻電腦玩家,不清楚每樣東西的好物為何,口袋也沒幾塊錢。 而自己DIY的兩光電腦沒買機殼、每天限制級裸機使用不打緊,為了省錢,也沒想那麼多,不是直接坐在床上或地上使用電腦,不然就是拿那種流水席請客的紅色塑膠高腳椅或家裡餐桌用的木頭椅子來坐。一開始用不覺得怎樣,但時間一久,發現長時間使用會坐不住,甚至腰酸背痛。 仔細想想,才覺得椅子對坐姿的影響很大,索興上簽呈向老父老母伸請預算,衝去大賣場比較了半天,花了$1,300元現大洋買了一個不知什麼牌子的電腦椅回來DIY組裝,心想都說是電腦椅了,應該能好好享受了吧。 但事與願違,用了一年多,輪子滾動和旋轉的順暢度大幅下降,椅背不太能傾斜,椅子高低調整也卡卡的,耐用度不足,有次靠椅背休息,因為後躺角度大了點,還摔個四腳朝天,當下突然有感而發,難道1千多塊的電腦椅還是只能帶你住套房嗎? 聯友椅業,英文品牌名字為COMFORT WORKSPACE,創立於1996年,是一家台灣辦公椅大廠。 公司的品牌概念是:坐擁健康、享受綠活、產品完全體現了人性、工學、無毒、環保。聯友椅業,於1996年,在台灣嘉義創業了專友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到中國設廠,以中國廣東為生產製造基地,首先在設立了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6年,設立了保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8年,設立了保友鋁合金製品有限公司,2010年,設立了玖友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聯友椅業專職研發、生產、銷售現代高級座椅,廠房面積60,000平方米,員工1,035人,其中研發人員達32人,品管人員52人,品質工程人員20人。聯友椅業擅長人體工學椅開發,在布網椅市場獲得相當不錯的好評,榮獲2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可回收率達97%,產品通過BIFMA的測試。產品符合人性工學的需求,榮獲1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全系列產品均通過綠色衞士組織Greenguard認證,美國辦公傢俱協會BIFMA產品安全性測試,及歐洲通過SGSEN1335認證測試。2008年成立的聯友椅業的研發中心,以機械加工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產品展示中心構成,主要是進行產品的設計、打樣,模型加工、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研發設計大樓。 聯友椅業的產品,由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吳耀全先生—Neil Wu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來創建設計,其中代表性產品Ergohuman金豪系列,獨特創新的外形設計,全球首創的兩段式自動彈性腰枕設計,帶給使用者最舒適的全方位的支撐,一經推出便風靡熱賣全球市場。由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在深入洞察研究人性工學概念的同時,勇於創新、突破傳統,不斷地推出更加人性化,綠色環保的產品,為設計並創建一種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懈努力。 ●BRANT CLASSIC 金尊簡約版 ●BRANT LUXURY 金尊菁英版 ●PROJECT BRANT 金尊B ●ENJOY BASIC 2 金卓B 2B ●ENJOY ELITE 2 金卓E 2 ●ERGOHUMAN HC(HYPER CHAIR)金雕 SUPARNIN ●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 ●ERGOHUMAN LUXURY 2 金豪L 2 ●ERGOHUMAN PROJECT 2 金豪B 2WB ●E-STOOL 高腳椅 ●GENIDIA 基尼迪亞 ●GENIDIA SMART 基尼迪亞SMART ●IOO 2 PRO 優E 2 ●IOO ELITE 2 優2 ●IOO PROJECT 2 優B 2 ●LII 麗 ●NEFIL 金典 ●NEFIL P 金典P ●NUVEM 雲 ●OTTOMAN 移動躺舒寶 ●POFIT 2 POFIT 2 ●SKATE STOOLS 奕高腳椅 ●SKATE TASK 奕職員椅 ●SKATE TRAINING 奕培訓椅 ●VAPOR X 金爵X ●ZHICHUN 至純 聯友椅業的話,是從台灣生出的椅子品牌,採用中國廣東研發、生產、銷售。我們以英文來分類的話,就會發現聯友椅業目前主要椅子產品,分為14個系列。聯友椅業,銷售最好的是ERGOHUMAN金豪系列。椅子的話,由於這十年來進入了跨境電商的時代,品牌商跨區經營不容易,採取了不同區域用不同產品命名的方式。 例如:台灣銷售版本的ERGOHUMAN ULTRA,其實就是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的改裝版。台灣銷售版本的BRANT 131豪華版,其實就是BRANT LUXURY金尊菁英版的改裝版。不同區域的版本,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名字,或改用編號命名,這主要就是由不同的區域經銷商下訂的產品不同,原廠是可以依照經銷商下訂,以貨櫃出貨到全球各地。 Brant 131辦公椅,源自聯友椅業BRANT LUXURY 金尊菁英版。 金尊系列是符合人體工學概念設計辦公椅,金尊菁英版則是Brant品牌的最高級版本。金尊系列擁有出色的人體工學支撐,配配高度可調腰枕,四段鎖定的以背傾仰,3D多調節功能扶手和3D調節頭枕。金尊系列產品一應俱全,已通過「GREENGUAED室內空氣品質金牌認證」及EN 54595-2、3標準要求,擁有堅固的結構。 ●Brant 131企業版:台製尼龍網 - 可持續24小時承受130公斤的重量 ●Brant 131豪華版:美製尼龍網 - 可持續24小時承受150公斤的重量 台灣經銷商引進販售共有分成Brant 131豪華版、Brant 131企業版、Brant 131課桌椅,共三個版本,都有提供腰部支撐,以及頂腰的功能,可以讓玩家乘坐更舒適,尤其是打怪練功衝裝備,這真的是不錯的選擇!Brant 131,能支撐電競玩家激烈遊戲操作,是款兼具優雅外觀與強固內在的布網人體工學椅。 Brant 131,它的造型,來自於候鳥,是從雁飛越天空的靈感而來,最終做出這樣候鳥椅背衣架造型人體工學辦公椅! Brant 131豪華版人體工學設計較為講究,以鋁合金材質弧線設計,使用木質地板和磁磚地板皆適用的PU輪子,美製網面有多種顏色選擇,同時具備150KG承重、更佳的QQ彈性和透氣不悶熱的效果,整型造型、金屬質感和耐用度更為出色。 ●多重調整功能 ●椅背回彈性可調 ●後仰鎖定 ●高度可調式頭枕 ●椅背後仰角度 ●座椅高度可調 ●瀑布座前設計 ●座椅深調整 ●扶手高度、角度瀚前後調整 ●可選配高度、角度瀚前後可調頭枕 為了滿足「適合每一個地方、適合每一個人」的要求,除了採用線控機構的操作裝置,讓椅子高度、椅墊和椅背的調整更加方便外,還大量使用可自由調整的機構設計,來展現與一般電腦椅與眾不同的地方。 厲害的地方,頭墊上下6公分、前後10公分和45度傾斜角度空間;椅背傾仰彈力大小和傾仰角度鎖定;扶手前後5分公、內外32度和高低7公分;坐墊高低和前後深度等調整功能,並且椅背後面還有掛衣架和可微調角度、可拆式清洗腰墊的貼心設計,個人化調整功能強大,能提供各種不同體型使用者更好的舒適性。 此外,Brant 131電腦椅還有一款企業版,豪華版與企業版的不同,主要的差別為企業版使用130公斤承重的台製尼龍網、傳統機構的操作裝置、坐墊前後深度無法調整、椅腳為尼龍腳,鋁合金椅腳為選購。 這次開箱的,是Brant 131豪華版,黑色版本 Martex 美製網版本。 網購上值得留意的是,有些需要DIY組裝,有的是整機組好送到府,建議選擇含組含送較好,一方面省事,一方面使用上若有什麼問題,直接找廠商也會比較方便,不會有自己裝不好的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PChome網購是沒得試坐,但多了七天鑑賞期,建議消費者可以到店面經銷商去試坐、選購,試坐看看,才能知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若要找便宜的話,可以到網路上去看看。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聯友椅業Brant 131豪華版,看到了一款令人驚豔的布網人體工學椅,不僅外表耐看,功能也相當齊全,長期使用之下也相當堅固耐用,整體表現令人相當滿意。 聯友椅業Brant 131豪華版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Brant 131企業版:7,000~9,500元 (2)Brant 131豪華版:11,000~12,500元 店面經銷商的話,則可以去豪優試坐看看。店面經銷商的好處,就是有實品可以試坐,體驗看看再做選購。 店名:豪優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福街230巷14號1樓 電話:02-2933-9583 PCHome 24h的話,價格較高,購買實可以比較看看! 材質、功能和設計較具品質的電腦椅,成本和售價自然會比較高,但健康無價,若優質的電腦椅子若能讓你久坐舒服,實在是值得提高採購預算,一次買到定位,假使玩家能親自體驗好壞電腦椅的優劣之別,了解好的電腦椅能帶你上天堂,也許你會有再也回不去的感覺。 不少玩家,在打怪練功衝裝備的時候,都會有激烈的操作,這時候,舒適耐操電競椅就顯得相當重要。Brant 131豪華版辦公椅,除了人體工學設計,坐起來特別舒適之外,還額外提供了候鳥椅背衣架造型,可以用來掛衣服,相當得好用,也是一張優質的辦公椅。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候鳥椅背衣架造型人體工學辦公椅!人體工學設計的舒適度,以及衣架造型方便性,都讓人使用起來相當滿意! 廠牌名稱:聯友椅業 - 專友企業有限公司(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 椅子品牌:Brant 椅子系列:131(金尊菁英版) 經銷商名稱:豪優人體工學椅專賣店 - 豪優實業有限公司 經銷商電話:02-2933-9583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福街230巷14號 經銷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Gaming Chair 電競椅 / Office Chair 辦公椅 / Ergonomic Chair 人體工學椅 / Gaming Desk 電競桌 / Electrical Adjustable Desk 電動升降桌】: →更多的【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Office Solution / 辦公室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 Home 家用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聯友椅業 基尼迪亞 GENIDIA」電競椅實測開箱,「電影 港劇 使徒行者 寒戰II 郭富城 御用座椅」承重120KG 賽車造型人體工學辦公椅中的玩家精品!
玩家要打怪練功衝裝備的話,電競級人體工學椅真的不能少。很多玩家去買了所謂的「電競椅」,但大多是打著「電競」的號招,只有賽車外型,卻沒有人體工學設計,用料也很差。皮革不透氣,塑膠斷裂,功能也少得可憐的都有。甚至坐沒多久就壞掉,出現退色、脫皮,底座故障傾斜彈不回來。要不然就是氣壓棒卡住,無法承載超百公斤重量,玩遊戲打怪激烈戰鬥,就出現了座椅斷裂、損毀。也因此,市場上不乏濫竽充數,次級品當成高級貨賣的電競椅。 真正的電競椅,不但要有電競的靈魂,外表要顏值高,內在也要用料要紮實,設計要細心,機構結構也要靠譜才行,才能承受玩家激烈操作,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電競椅。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大廠品牌,系出名門,用心做椅子,而且獲選電影 港劇 使徒行者 寒戰II 郭富城 御用座椅,在椅子用上真功夫,台灣之光的聯友椅業,所推出的「基尼迪亞 GENIDIA 電競椅」。 以往,在電影、電視劇裡有各種品牌、精品的置入行銷,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最常見的莫過於汽車、機車、筆電、桌機等等,近年來則開始加入手機、平板,甚至是精品家具的置入,這些都是廠商想要傳達給觀眾,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子過豐富自己的生活。 這次就讓我們帶領大家一窺由Ergohuman品牌發光,台灣之光的聯友椅業,旗下最新產品,GENIDIA電競椅的獨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GENIDIA電競椅,也獲選電影「使徒行者、寒戰II」,御用辦公椅。 港星郭富城,坐在GENIDIA電競椅上面,展現出巨星風範! 聯友椅業,英文品牌名字為COMFORT WORKSPACE,創立於1996年,是一家台灣辦公椅大廠。 公司的品牌概念是:坐擁健康、享受綠活、產品完全體現了人性、工學、無毒、環保。聯友椅業,於1996年,在台灣嘉義創業了專友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到中國設廠,以中國廣東為生產製造基地,首先在設立了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6年,設立了保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8年,設立了保友鋁合金製品有限公司,2010年,設立了玖友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聯友椅業專職研發、生產、銷售現代高級座椅,廠房面積60,000平方米,員工1,035人,其中研發人員達32人,品管人員52人,品質工程人員20人。聯友椅業擅長人體工學椅開發,在布網椅市場獲得相當不錯的好評,榮獲2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可回收率達97%,產品通過BIFMA的測試。產品符合人性工學的需求,榮獲1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全系列產品均通過綠色衞士組織Greenguard認證,美國辦公傢俱協會BIFMA產品安全性測試,及歐洲通過SGSEN1335認證測試。2008年成立的聯友椅業的研發中心,以機械加工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產品展示中心構成,主要是進行產品的設計、打樣,模型加工、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研發設計大樓。 聯友椅業的產品,由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吳耀全先生—Neil Wu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來創建設計,其中代表性產品Ergohuman金豪系列,獨特創新的外形設計,全球首創的兩段式自動彈性腰枕設計,帶給使用者最舒適的全方位的支撐,一經推出便風靡熱賣全球市場。由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在深入洞察研究人性工學概念的同時,勇於創新、突破傳統,不斷地推出更加人性化,綠色環保的產品,為設計並創建一種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懈努力。 ●BRANT CLASSIC 金尊簡約版 ●BRANT LUXURY 金尊菁英版 ●PROJECT BRANT 金尊B ●ENJOY BASIC 2 金卓B 2B ●ENJOY ELITE 2 金卓E 2 ●ERGOHUMAN HC(HYPER CHAIR)金雕 SUPARNIN ●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 ●ERGOHUMAN LUXURY 2 金豪L 2 ●ERGOHUMAN PROJECT 2 金豪B 2WB ●E-STOOL 高腳椅 ●GENIDIA 基尼迪亞 ●GENIDIA SMART 基尼迪亞SMART ●IOO 2 PRO 優E 2 ●IOO ELITE 2 優2 ●IOO PROJECT 2 優B 2 ●LII 麗 ●NEFIL 金典 ●NEFIL P 金典P ●NUVEM 雲 ●OTTOMAN 移動躺舒寶 ●POFIT 2 POFIT 2 ●SKATE STOOLS 奕高腳椅 ●SKATE TASK 奕職員椅 ●SKATE TRAINING 奕培訓椅 ●VAPOR X 金爵X ●ZHICHUN 至純 聯友椅業的話,是從台灣生出的椅子品牌,採用中國廣東研發、生產、銷售。我們以英文來分類的話,就會發現聯友椅業目前主要椅子產品,分為14個系列。聯友椅業,銷售最好的是ERGOHUMAN金豪系列。椅子的話,由於這十年來進入了跨境電商的時代,品牌商跨區經營不容易,採取了不同區域用不同產品命名的方式。 例如:台灣銷售版本的ERGOHUMAN ULTRA,其實就是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的改裝版。台灣銷售版本的BRANT 131豪華版,其實就是BRANT LUXURY金尊菁英版的改裝版。不同區域的版本,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名字,或改用編號命名,這主要就是由不同的區域經銷商下訂的產品不同,原廠是可以依照經銷商下訂,以貨櫃出貨到全球各地。 首先從外觀來看起,這次基尼迪亞GENIDIA電競椅,造型有很多地方都師法了德國最新的工藝設計,不再使用傳統的圓弧型元素,改採直上直下的俐落概念造型,除此之外,也首次嘗試了無螺絲連結結構,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到一顆螺絲,讓整張電腦椅散發出濃濃的前衛風格。 基尼迪亞 GENIDIA運用前衛的設計、高新技術及高科技材料,研發設計出具有革命性技術、在辦公家具業別具特色的座椅。不僅具有獨特的時尚外型設計,也能為帶來全新的舒適坐感,實現了外型與功能之間恰到好處的平衡。提供動態式的背部支撐,保護脊椎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並獲得舒適的體驗。 基尼迪亞 GENIDIA系列產品設計,旨在保護員工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與傳統辦公座椅不同,結合碳纖維技術設計,創造了平穩流暢的互動,從而緩解疲勞。 ●多點式頸部支撐設計 ●脊椎曲度變化捕捉設計 ●背部高度五段鎖定可調 ●腰部支撐捕捉系統設計 ●扶手高度、寬、角度及前後可調節 ●單桿操控底盤 ●單指後仰鬆緊調整功能 ●座深調節功能 ●(選購)智慧坐姿健康警示系統 ●頭枕高度調節 ●頭枕角度調節 ●背部高度調節 ●背部後仰調節 ●腰枕高度調節 ●座椅高調節 ●座位傾斜調整功能 ●座深調節功能 ●扶手高度調節 ●扶手角度調節 ●扶手寬度調節 ●扶手前後調節 GENIDIA電競椅,也分成很多版本。 主要的話,可以分成「GENIDIA標準版」與「GENIDIA SMART超值版」兩個系列!兩者最便宜的,都是黑色網布版本,彩色網布版本比較貴,另外還有分成有沒有頭枕、護頸版本。另外,還有真皮版本,黑色真皮版本比較便宜,彩色真皮版本比較貴,一樣有分成有沒有頭枕、護頸版本。椅腳的話,也有分,雖然,都是鋁合金椅腳,不過,有分成白色烤漆與黑色烤漆版本!另外,一樣有推出固定腳凳,可以額外安裝這個配件。 這次頭枕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有三種選擇,一是無頭枕設計,二是固定式頭枕(選購),可垂直的上下拉高降低頭枕高度,讓使用者的頸部受到完整的支撐,同時也可抓住頭枕邊緣並使用手指將按鈕往上或往下推,就能調整頭枕表面高 度。三是穿戴式頭枕(選購),簡單來說就是將頭枕直接放置在椅背的頂端,所以使用者必須手動調整椅背高度,直到讓頸部獲得正確舒適的支撐。 椅子背框看起來很像鋼鐵人的鐵甲,一段一段的銜接起來,除了造型新潮外,主要是為了捕捉脊椎曲度的變化所做的設計,背框裡藏有一個限制器按鈕,往左推可增加對腰部曲線變形動態捕捉的張力,往右推則反之,讓使用者視需求適當調整椅背張力,降低乘坐時脊椎受的壓。 而左右兩邊延伸出來銜接到椅背上的支架,剛好完整的支撐住使用者腰部。椅背採用壓力感應因子動態支撐設計,能隨著使用者倚靠的角度、力度的不同,給予適當的支撐,並提供4段高度調整,而當椅背拉到最高位置時,便能回復成最原始的狀態。腰靠隱藏於椅背裡,使用者可透過椅背兩旁的滑軌來移動腰靠高低。 至於椅座的調整,GENIDIA則是導入單桿式機構,往上拉,可調整氣壓式椅座的高低,若要調整椅背的傾仰角度,可先將單桿往後撥,當椅背後仰到需要的角度時再將單桿撥回原位,即可將椅背固定在需要的角度。若覺得椅背傾仰時的力度過大,可以旋轉單桿正下方的大圓形旋鈕(GENIDIA使用說明書也隱藏於此),順時針轉為調緊、逆時針轉為調鬆,各位要知道,適當的後仰柔軟度,也能增加乘坐時的舒適感。 高階一點的辦公椅墊幾乎都可前後移動,卻疏忽了對大腿的支撐度,這就像汽車椅墊一樣,好的汽車椅墊除了填充物材質要夠舒適外,長度也要足夠,才能讓駕駛坐得久大腿也不會酸痛。基尼迪亞的椅墊就加入了這樣的想法,它讓使用者可以自行增加或縮短椅墊深度,讓椅墊前緣保持在膝蓋後方約2到3英吋的地方,這是對大腿最舒適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能5段式調整椅墊傾斜角度,正確的椅墊傾斜角度能夠減緩雙腳著地時的壓力。扶手上的軟質橡膠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觸感,同樣能前、後調整扶手深度,左、右調整扶手寬度,抓住扶手就能向外或向內旋轉(調整幅度約18度),而扶手的高低調整更高達20段,絕對能符合每位使用者的需求。 GENIDIA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內建了坐姿警示系統,使用者只要將椅墊下方的警示盒拆下裝上電池,然後按下開關,當使用者坐姿出現錯誤的時候,椅子便會發出長達一分鐘的警示音,提醒使用者趕快更正成正確坐姿。 網布可說是電競椅的第二生命,正確選擇舒適、透氣有彈性的網布,可為長時間乘坐椅子的身體舒緩大部分的壓力,提供使用者舒適的乘坐環境。GENIDIA除了可選用常見的美國網布和布面材質外,還多了外觀具有自然叢林感的雲彩網布以及皮革材質;加上椅子背框有黑、白兩色可以選擇,椅腳也能自行搭配全拋光、拋光或黑色/白色立體烤漆,三者相互搭配下,更能凸顯使用者的獨特性格。 聯友椅業,台灣之光,是在辦公椅、電腦椅與電競椅方面的佼佼者。 目前,GENIDIA電競椅,最頂級版本,已經導入了握把觸控面板,並提供了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值得注意的,觸控面板,則提供了坐姿壓力監控系統。說到這邊,大家一定很好奇,椅子是怎麼帶電的,秘密就藏在椅子身上,頂級版帶有電池,桌子透過手把,可以將椅子進行充電。當手機放在手把上面,則可以將智慧型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聯友椅業基尼迪亞 GENIDIA,看到了一款用心的電競椅,擁有賽車外表,具備強大調整功能,符合人體工學,還能承重120KG,長期使用也非常耐看,整體表現令人相當滿意。 聯友椅業 基尼迪亞 GENIDIA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基尼迪亞 GENIDIA 網布版:18,000元 (2)基尼迪亞 GENIDIA 皮格版:24,500元 先前,當新聞不斷放送每個行業的年終發放多少獎金時,有則小新聞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一家位於新竹的科技公司老闆,除了發送年終和分紅獎金外,還自掏腰包將全公司員工的椅子全換成了符合人體工學的專用電競椅;該老闆表示,「既然椅子是除了電腦使用外,員工最親密的長時間使用工具,當然要換上最好的辦公椅,讓員工每天可以更輕鬆的上班。」究竟人體工學電競椅有什麼魔力可以讓老闆願意花大錢,一口氣買下上百支送給員工當獎勵? 也許有玩家會覺得,我到大賣場去買張電腦椅就好,但大家千萬別忘了,身體健康才是無價之寶,優質的電競椅能提供你舒適的工作環境,還能降低久坐對身體造成的負擔,真的值得提高採購預算,一次就買到定位。 然而,以遊戲玩家來說,打怪練功衝裝備,優質電競椅,值得玩家擁有! 這次,實測開箱了聯友椅業 基尼迪亞 GENIDIA電競椅,不僅用料紮實,結構也做得相當嚴謹,更加入了賽車造型,並且可完整對應遊戲對戰的激烈動作,是隻正港的電競椅。如果玩家真的想比較看看,也可以到賣場去實際坐坐看,體驗一下,或許就會有和瑞凡一樣的感覺,再也回不去了。 無疑的,基尼迪亞 GENIDIA 電競椅,不但是台灣的驕傲,也是結合未來科技的智慧椅。的確是賽車造型人體工學辦公椅中的玩家精品! 廠牌名稱:聯友椅業 - 專友企業有限公司(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 椅子品牌:GENIDIA(基尼迪亞) 經銷商名稱:豪優人體工學椅專賣店 - 豪優實業有限公司 經銷商電話:02-2933-9583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福街230巷14號 經銷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Gaming Chair 電競椅 / Office Chair 辦公椅 / Ergonomic Chair 人體工學椅 / Gaming Desk 電競桌 / Electrical Adjustable Desk 電動升降桌】: →更多的【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Office Solution / 辦公室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 Home 家用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聯友椅業 Ergohuman 111豪華版」辦公椅實測開箱,「承重120KG Matrex 美製網」人體工學布網 電腦椅中的優質精品!
要買電競椅、電腦椅、辦公椅的話,除了要大廠品牌,系出名門,還要功能到位,要能滿足使用電腦,激烈操作遊戲的需求,能依照不同使用者需求,調整不同的角度、高度、扶手、腰部、背部、頭枕,乘坐也要舒適,本身用料要紮實,機構設計也要靠譜,才能承受玩家激烈玩遊戲的操作。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台灣之光的聯友椅業,所推出的Ergohuman 111豪華版辦公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眼尖的朋友留意觀察,可能會發現很多國內外電視節目、偶像劇、廣告或電影中,會出現品質較為講究的辦公椅,這類具有巧思的辦公椅成為指定用椅,除了造型質感出色,不論是內行、外行人一看就知道是高級的椅子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整體的設計真的能讓你達到久坐舒服的效果,同時各部高度的調整彈性,還能滿足各種不同體型的人使用上的需求。尤其是打電動,以及激烈操作的電競運動,一張優質的電腦椅,真的是相當重要! Ergohuman,是聯友椅業的暢銷系列座椅,本身推出不少版本,依照不同年份,持續推出新版,在原有的造型之下,推陳出新,加入了新的材料,用上了不同的功能、技術。 Ergohuman,在台灣,最先推出的則是111系列,分為Ergohuman 111 PLUS、單桿旗艦、特仕版與豪華版。2019年推出了Ergohuman 111 PLUS電競椅版本,到了2023年推出了Ergohuman 2.0系列,分為Ergohuman 2.0特仕版、單桿旗艦與企業版,最新則是推出了Ergohuman Ultra。 ●Ergohuman 111 PLUS ●Ergohuman 單桿旗艦 ●Ergohuman 特仕版 ●Ergohuman 豪華版 ●Ergohuman 111 PLUS電競椅 ●Ergohuman 2.0特仕版 ●Ergohuman 2.0單桿旗艦 ●Ergohuman 2.0企業版 ●Ergohuman Ultra 台灣販售的Ergohuman,是由中國版Ergohuman金豪系列發展而來,採取了不同區域用不同產品命名的方式。例如:台灣銷售版本的ERGOHUMAN ULTRA,其實就是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的改裝版。 聯友椅業,英文品牌名字為COMFORT WORKSPACE,創立於1996年,是一家台灣辦公椅大廠。 公司的品牌概念是:坐擁健康、享受綠活、產品完全體現了人性、工學、無毒、環保。聯友椅業,於1996年,在台灣嘉義創業了專友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到中國設廠,以中國廣東為生產製造基地,首先在設立了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6年,設立了保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2008年,設立了保友鋁合金製品有限公司,2010年,設立了玖友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聯友椅業專職研發、生產、銷售現代高級座椅,廠房面積60,000平方米,員工1,035人,其中研發人員達32人,品管人員52人,品質工程人員20人。聯友椅業擅長人體工學椅開發,在布網椅市場獲得相當不錯的好評,榮獲2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可回收率達97%,產品通過BIFMA的測試。產品符合人性工學的需求,榮獲10多個國家的多項專利,全系列產品均通過綠色衞士組織Greenguard認證,美國辦公傢俱協會BIFMA產品安全性測試,及歐洲通過SGSEN1335認證測試。2008年成立的聯友椅業的研發中心,以機械加工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產品展示中心構成,主要是進行產品的設計、打樣,模型加工、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研發設計大樓。 聯友椅業的產品,由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吳耀全先生—Neil Wu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來創建設計,其中代表性產品Ergohuman金豪系列,獨特創新的外形設計,全球首創的兩段式自動彈性腰枕設計,帶給使用者最舒適的全方位的支撐,一經推出便風靡熱賣全球市場。由帶領的研發設計團隊在深入洞察研究人性工學概念的同時,勇於創新、突破傳統,不斷地推出更加人性化,綠色環保的產品,為設計並創建一種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懈努力。 ●BRANT CLASSIC 金尊簡約版 ●BRANT LUXURY 金尊菁英版 ●PROJECT BRANT 金尊B ●ENJOY BASIC 2 金卓B 2B ●ENJOY ELITE 2 金卓E 2 ●ERGOHUMAN HC(HYPER CHAIR)金雕 SUPARNIN ●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 ●ERGOHUMAN LUXURY 2 金豪L 2 ●ERGOHUMAN PROJECT 2 金豪B 2WB ●E-STOOL 高腳椅 ●GENIDIA 基尼迪亞 ●GENIDIA SMART 基尼迪亞SMART ●IOO 2 PRO 優E 2 ●IOO ELITE 2 優2 ●IOO PROJECT 2 優B 2 ●LII 麗 ●NEFIL 金典 ●NEFIL P 金典P ●NUVEM 雲 ●OTTOMAN 移動躺舒寶 ●POFIT 2 POFIT 2 ●SKATE STOOLS 奕高腳椅 ●SKATE TASK 奕職員椅 ●SKATE TRAINING 奕培訓椅 ●VAPOR X 金爵X ●ZHICHUN 至純 聯友椅業的話,是從台灣生出的椅子品牌,採用中國廣東研發、生產、銷售。我們以英文來分類的話,就會發現聯友椅業目前主要椅子產品,分為14個系列。聯友椅業,銷售最好的是ERGOHUMAN金豪系列。椅子的話,由於這十年來進入了跨境電商的時代,品牌商跨區經營不容易,採取了不同區域用不同產品命名的方式。 例如:台灣銷售版本的ERGOHUMAN ULTRA,其實就是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的改裝版。台灣銷售版本的BRANT 131豪華版,其實就是BRANT LUXURY金尊菁英版的改裝版。不同區域的版本,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名字,或改用編號命名,這主要就是由不同的區域經銷商下訂的產品不同,原廠是可以依照經銷商下訂,以貨櫃出貨到全球各地。 聯友椅業,目前最高級的訂製版座椅,叫做ERGOHUMAN HC(HYPER CHAIR)金雕 SUPARNIN,是以ERGOHUMAN ELITE 2 金豪E 2為基本原型,改採更高級的黃金鍍金製程,讓整張座椅發出閃閃土豪金色,彰顯用戶的黃金尊貴霸氣。 Ergohuman 111在網路上搜尋,各種不同的賣家可能會依頭枕支架材質、造型設計、扶手調整和坐墊材質的差異而有各種的版本名稱,而這次所要介紹的版本則是較為高階的豪華版。豪華版造型和材質設計上,Ergohuman 111整個的椅背支撐架,包含到頭枕、扶手、底盤和椅腳支撐架都是採用鋁合金材質,鋁合金搭配外露式的圓弧曲線拋光骨架造型設計,不僅外觀線條和金屬的質感不在話下,結構也更加堅硬,耐用度不是一般塑膠材質可以相比。 頭枕、椅背、腰靠和坐墊都使用Matrex美製網,有黑、灰、紅、橘、藍和銀白六種顏色選擇,使用網椅的好處在於和一般坐墊相比,網椅較透氣不悶熱,具有高彈性、觸感細緻和止滑功能,能分散壓力、均衡支撐,同時採用美製尼龍纖維網的特色是比台製網的承重力更好;此外,軟質PU椅輪較不易刮傷地板,整體設計和材質的選用都頗具水準。 每個人高、矮、胖、瘦和身材比例都不盡相同,較具品質的電腦椅、辦公椅除了會使用更好的材質外來提升舒適度和耐用度外,各部調整的細節和自由度也要特別講究,才能滿足不同用戶的坐姿和使用需求。Ergohuman 111電腦椅針對人體頸、背、腰、坐四區提供了高度的調整性,頭枕可高低6段約5公分和4段上下角度調整,坐著雙手伸至後方壓按開關,椅背即可高低4段約6公分調整,扶手自訂彈性也很高,除了高低6段約8.5公分和3段左右角度外,軟質扶手墊還能前後約3.5公分和左右移動約2公分微調,靈活性更好;同時更方便的是,椅子右下方、採用鋼絲的線控機構裝置不僅更耐用、更精準外,向上可藉由氣壓式機構調整椅座高度,向前可調整椅座前後深度,向後可調整和鎖定椅背後仰角度,單捍三合一調整功能實用,而椅背後仰柔軟度則可透過線控裝置前面的控制捍進行調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Ergohuman 111電腦椅採用彈性腰枕支撐系統(Automatic Flexible Lumbar Support System)的機構設計,無論使用者是身體向前、腰桿挺直、還是各種不同角度後仰,自動彈性挺腰器都能在各種不同狀態下,提供腰與椅背最為舒適的支撐,搭配補強腰靠墊一起服用,整體使用上會比Brant 131電腦椅的腰靠還更具有支撐感。 現在,要買張用來打電動,適合電競運動的電競椅,選擇真的很多。便宜貨的話,大多不耐用,很快就壞掉,中間價位的話,選擇也很多。然而,以萬元級距來說,Ergohuman 111頂級版辦公椅,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無疑的,這款真的是人體工學布網辦公椅中的優質精品! 廠牌名稱:聯友椅業 - 專友企業有限公司(聯友辦公傢俱有限公司) 椅子品牌:Ergohuman 椅子系列:111(金豪版) 經銷商名稱:豪優人體工學椅專賣店 - 豪優實業有限公司 經銷商電話:02-2933-9583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福街230巷14號 經銷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Gaming Chair 電競椅 / Office Chair 辦公椅 / Ergonomic Chair 人體工學椅 / Gaming Desk 電競桌 / Electrical Adjustable Desk 電動升降桌】: →更多的【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Office Solution / 辦公室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 Home 家用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微星 MPG A1000GS PCIE5 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ATX 3.1 雙原生 12V-2x6 連接器 」電源供應器 feat. NVIDIA 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
現在,組裝新電腦,升級舊電腦的話,擁有雙原生12V-2x6連接器的ATX 3.1電源供應器是不敗選擇! 選購次世代電源供應器的話,若是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金牌認證,高效轉換,靜音表現,強可靠度,品質可靠」,還要符合ATX 3.1規格,雙原生12V-2x6連接器,支援雙RTX 50系列顯示卡,完整對應全新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與5090,採用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售後到位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訴求高品質的「微星MPG A1000GS PCIE5」準沒錯! 微星這款「雙原生12V-2x6連接器的ATX 3.1電源供應器」已經上市,850W報價4,190元,1,000W報價5,290元,1,250W報價:6,390元! 這款電源供應器有多厲害?戰鬥力表現如何,有什麼獨到之處,能否駕馭新一代遊戲神卡GeForce RTX 5080,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微星在電源供應器領域,投入了相當多的努力!迄今,已經建構了完整的電源產品線,包括MEG、MAG與MPG系列,提供玩家從入門、中階、高階到旗艦的選擇。這次針對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的推出,也備妥了完整的次世代ATX 3.1電源供應器產品線,滿足玩家的採購需求。 最新,微星推出了高貴不貴的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提供850W、1000W與1250W選擇,擁有雙原生12V-2x6連接器,支援雙RTX 50系列顯示卡,完整對應全新GeForce RTX 5070、5070 Ti、5080與5090,通過80 PLUS GOLD金牌認證、CYBENETICS GOLD金牌認證、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以及具備PPLP.INFO ATX 3認證、CYBENETICS ATX 3.1認證規格。 微星MPG GS PCIE5系列電源供應器,採用全模組線材設計,伺服器等級105°C日系電容,用上了Infineon CoolMOS功率電晶體與SiC SBD肖特基勢壘二極體設計,並使用了SEMI DIGITAL數位控制,加上搭配Fluid Dynamic Bearing液態動力軸承風扇,提供了高效能散熱與低噪音的功效,並提供了Zero Fan零轉速風扇實體按鍵,可以切換到無音、靜音模式。 這款電源供應器,也搭配了微星特製,通過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2.2mm線寬編織線材,柔軟度更高,更容易走線、整線,實現更加美觀。連接器部分更是用心,搭配了銅合金端子,比起一般傳統磷青銅端子更加安全。當然也具備了微星獨家黃色PCIe 5.1 12V-2x6電源接頭,更容易辨識是否完全插入電源接頭,確保用戶的顯示卡用電安全!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為全新ATX 3.1規格,符合Intel PSDG ATX 12V V3.1版電源供應器規範,並通過了PPLP.INFO ATX 3認證、CYBENETICS ATX 3.1認證,等於是雙認證通過的ATX 3.1電源供應器,確保滿足最新電腦硬體配備供電。 最厲害的,這款電源供應器,以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來說,它+12V就能輸出999.6W(約1000W)。電源總輸出,能承受高達超越2倍鋒值電源功耗,總功率偏移達到235%瞬間輸出。顯示卡輸出,包括12V-2x6接口與8-Pin接口,能承受高達超越3倍鋒值電源功耗,能確保電腦穩定度與可靠度。 微星科技對於自身產品的品質相當要求,因此在這款高階電源供應器上面,送測了80 PLUS、CYBENETICS與PPLP.INFO三家認證機構進行驗證。 這款電源供應器拿到了三張金牌認證,通過「80 PLUS GOLD、CYBENETICS GOLD、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電源轉換效率優越,在低負載時可以達87%轉換效率,中負載時可以達90%轉換效率,高負載時可以達87%轉換效率,是款性能相當不錯的電源供應器。 用料部分也相當講究,主電容部分用上日系伺服器級105˚C電解電容!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裡面用的主電容,是日本貴彌功株式會社(佳美工)Chemi-Con KHE系列36W058 420V 820uF(M)電解鋁電容器,用上了Infineon CoolMOS功率電晶體與SiC二極體設計,為新一代電源供應器設計的規格。 這款電源供應器,並使用晶片控制PFC、LLC,能夠動態調整管理,實現更穩定、更有效率的電力輸出。 這款電源供應器,為全模組化設計,包括24-Pin主電源,12V-2x6電源、8-Pin CPU/GPU電源,以及SATA與Molex 4-Pin電源,全部都是模組化的。 電源線設計,是這款電源供應器厲害的地方!全部電源線,使用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線材相當柔軟,並且配有整線器,確保線材不會雜亂,用戶在PC DIY走線與安裝上更加輕鬆、容易。玩家擔心的線材不夠長問題,微星科技也幫大家想到了,24-Pin主電源線提供了600mm長度,EPS12V CPU 8-Pin電源線,提供了750mm長度,PCIe 8-Pin(6+2Pin)電源線,提供了750mm長度,12V-2x6(12+4Pin)電源線,提供了600mm長度。 除此之外,用上了合金銅連接器端子,擁有更好的導電性,當電流湧浪較大的時候,可以確保更好的安全性。 針對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高用電顯示卡,這款電源供應器提供了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可以對應雙顯示卡,全新12V-2x6連接器接頭安全性也有所提升,並引進了雙色16-Pin線材安全設計,可以讓用戶更容易檢視電源連接器正確插入,避免沒正確安裝導致供電不平均,導致單迴路供電異常,出現大電流通過,造成過熱引發連接器、線材燒毀的狀況發生。 針對工作噪音的部分,也有所加強!這款電源供應器,提供了零風扇模式,在電源供應器背後,有一顆Zero Fan的開關,按下後就能進入零風扇模式。零風扇模式,可以在負載低於40%時,保持風扇零運轉,以實現零噪音的表現。 風扇的部分,使用的是高效能與靜音表現液態軸承風扇。小編拿到的這款1000W版本,打開裡面用的風扇,是用13.5CM尺寸DC Brushless Fan直流無刷,為60.000小時壽命ZIC ZFF132512H BAX3 FDB風扇,為DC12V 0.45A規格。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訴求的是高品質電源供應器,安全保護機制也相當完畢,包括了OCP(過電流保護)、OTP(過溫度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UVP(欠電壓保護)與SCP(短路保護),除了提供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對應雙顯示卡之外,提供了850W(7ZPFX)、1000W(7ZPFY)與1250W(7ZPFZ)三種瓦數版本給用戶做選擇。 ● 產品系列:微星MPG GS PCIE5系列 ● 產品等級:高階,雙原生12V-2x6連接器 ● 效率規格:80 PLUS GOLD、CYBENETICS GOLD、PPLP.INFO GOLD金牌認證! ● 瓦數版本: 》850W(7ZPFX) 》1000W(7ZPFY) 》1250W(7ZPFZ) ● 模組化:全模組 ● 風扇尺寸:135mm ● 風扇規格:FDB(Fluid Dynamic Bearing) ● 尺寸:150 x 150 x86mm(短機身) ● PFC規格:主動式Active ● 輸入電壓:100~240V,50~60Hz(全域電壓) ● 額定功率:1,000W ● 瞬間最大功率:2,350W(100us,235%偏移) ● 保護機制:OCP(過電流保護)、OTP(過溫度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UVP(欠電壓保護)與SCP(短路保護) ● 模組電源線材: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 ● 模組電源接頭: 》 24-Pin主電源接頭:1組 》 EPS12V CPU 8-Pin電源接頭:2組 》 PCIe 8-Pin(6+2-Pin)電源接頭:2組 》 12V-2x6(12+4-Pin)電源接頭:1組 》 SATA(15-Pin)電源接頭:8組 》 PERIPHERAL(4-Pin)電源接頭:4組 *特別說明:瞬間最大功率,雖可以達到235%,但僅僅只是100us時間,意思是可以因應臨時的大功率,但能支援的時間很短!事實上,超過無熔絲開關電流(一般是110V,15A)的時候,無熔絲開關就會跳開導致跳電了!規格上的意思,並非1000W電源供應器,可以當成2350W來使用喔! *警告:小編為報導拆卸產品拍照,拆卸電源供應器外殼,將會造成產品失去保固的風險,請勿自行拆卸產品。若有需要拆卸外殼,請先放電,以免遭受電擊! 為了精準瞭解電源供應器的表現,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的搭配,這邊我們打造了兩台測試平台,分別為Intel與AMD主流測試平台,一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搭配Intel Z890主機板,另一款使用AMD Ryzen 9 9900X處理器,搭配AMD X870E主機板,分別進行燒機測試,來看看到底能不能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與兩張顯示卡安裝的可能性。 顯示卡我們安裝GeForce RTX 5080,測試使用TDP:250W的Core Ultra 285K處理器。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644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CPU與GPU均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9 285K(8P+16E,共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共24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Z890 Taichi OCF ●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套裝(跑DDR5-9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不超頻),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7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 若CPU超頻使用的話,由於打開功耗牆,光CPU部分就會需要300W,若大核跑全核5.5GHz,光CPU部分就會需要360~400W。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922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GPU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9 285K(8P+16E,共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共24執行緒,超頻全核5.5GHz)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Z890 Taichi OCF ●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套裝(跑DDR5-9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Intel Core Ultra 285K處理器(超頻全核5.5GHz),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10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2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6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600W或1650W電源供應器(再上去沒辦法了!主要是我們台灣地區,用的是110V電壓供電,配電箱用的無熔絲開關,普遍用的是15A規格,平均最高可輸出到1650W,即便有時候電壓比較高,到125V的時候,最高也只可輸出到1875W),實際上110V獨立迴路的話,跑到1650W~1725W左右,無熔絲開關就會跳開導致跳電了。由於台灣配電所使用電線規格,110V電壓電線傳輸耐熱有限,並不建議使用15A以上的無熔絲開關,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測試使用TDP:120W(PPT:162W)的Ryzen 9 9900X處理器。實測結果,整機尖峰功率,約在632W左右,不過此時燒機,CPU與GPU均未跑到滿載用電。 「微星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電力輸出相當平穩,我們連續燒機了24小時,到了隔天系統仍然在繼續運行,沒有出現當機、不穩或重新開機的狀況。 ●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9 9900X(12核心24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宏碁 掠奪者 PREDATOR Vesta II RGB DDR5-6000 32GB套裝(跑DDR5-60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美光 Crucial T705 2TB SSD ● 顯示卡:輝達 NVIDIA GeForce RTX 5080創始者版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搭配電源供應器:微星MPG A1000GS PCIE5(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使用AMD Ryzen 9 9900處理器(不超頻),搭配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最低需要700W電源供應器才能持續不間斷玩遊戲!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為了讓電源供應器得到比較好的電源轉換效率,有比較長的使用壽命,不要不要讓電源供應器跑到9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電源供應器是靠風扇散熱的,負載越高,風扇轉速就越高。以這款電源供應器來說,負載在40%以下時,風扇是零轉速的,這時幾乎是靜音。接下來,風扇就會隨著負載,轉速逐漸提升。當跑到90%、100%負載的時候,為了提升散熱效果,此時的風扇轉速已經轉到最高點,相對的比較吵,而且風扇高轉速使用,也會降低使用壽命。 另一點是電源供應器的效率問題!無論是「80 PLUS Bronze銅牌認證、80 PLUS GOLD金牌認證、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或80 PLUS Titanium鈦金認證」產品,電源供應器的AC-DC轉換效率,都是在20~50%左右中低負載時,達到最高的轉換效率,當達到90%、100%高負載時,電源轉換效率反而降低,也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電源轉換效率,除了選擇高效率版本電源供應器之外,不能讓電源供應器跑到負載跑到90%以上,最好是挑選更安全的瓦數,抓5成~8成負載瓦數版本相對是比較省電的。 ● GeForce RTX 5070:250W TDP ● GeForce RTX 5070 Ti:300W TDP ● GeForce RTX 5080:360W TDP ● GeForce RTX 5090:575W TDP GeForce RTX 5070 Ti顯示卡,額定功耗TDP:300W,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額定功耗TDP:360W,兩者的功耗其實差不多,電源供應器則好比人類的心臟,是不能省下來的,有充足的電力才能讓電腦跑得順暢與穩定。 根據我們前面的實測發現,若是安裝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話,「700W電源供應器」是最低標準,使用Intel或AMD主流平台,CPU沒超頻使用的話,用電則會達到650~700W左右。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8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5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或1600W電源供應器」。 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額定功耗TDP:575W,是非常耗電的顯示卡,市售版本的話,則有超頻工作,電源功耗則達到了逼近600W。 根據小編的實測發現,若是安裝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的話,「1000W電源供應器」是最低標準,使用Intel或AMD主流平台,CPU沒超頻使用的話,用電則會達到900~950W左右。若要抓個安全的瓦數,以平均8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200W或1250W電源供應器」,若要抓個更安全的瓦數,以平均7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500W電源供應器」。若預算足夠,抓個最安全又更有效率的的瓦數,以平均6成負載來運行,則需要使用「1600W或1650W電源供應器」。 *特別說明:坊間標示「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只需要使用「1000W電源供應器」即可,實際上用電會非常逼近100%負載(已經逼近1000W用電),甚至很容易出現過載的狀況。這邊會建議,「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最低要使用「1200W或1250W電源供應器」 這次,我們實測了MPG A1000GS PCIE5電源供應器,看見了微星科技的用心,打造出一款內外兼具的電源供應器,不但採用了ATX 3.1規格,採用全模組設計,擁有雙原生12V-2x6連接器,使用伺服器等級105°C日系電容,還配備UL認證超細壓花電源線,實測表現也相當不錯! 微星MPG A1000GS PCIE5系列電源供應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 MPG A850GS PCIE5 850W 報價:台幣 4,190元 ● MPG A1000GS PCIE5 1000W 報價:台幣 5,290元 ● MPG A1250GS PCIE5 1250W 報價:台幣 6,3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微星MPG A1000GS PCIE5」,看到了一款相當用心的電源供應器,不但採用了王者堆料,做工相當細心,而且是全套認證都拿到通過,由第三方認證單位掛品質保證的產品。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80 PLUS GOLD金牌認證「ATX 3.1 雙原生12V-2x6連接器」優質精品,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OVO KS1超短焦行動智慧投影機實測開箱,1080P小空間大劇院Neo無框電視閃耀登場!
現在要看電視、播新聞、放電影的話,已經不一定要買電視機了!這幾年來說的話,除了說大尺寸液晶電視機崩盤,更貴更漂亮的OLED電視機出現之外!最夯的,已經不是傳統電視機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智慧投影機!結合超短焦、高亮度、高解析度技術,引進連網電視作業系統,實現了可以上網、播放影片、看新聞與玩遊戲,打造出無框電視的新里程碑。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擁有高顏值與強大功能,內外兼具的OVO KS1行動智慧投影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面紗。 OVO KS1 形象影片 購買網址: 優惠碼:PCDIYKS1 展雋創意(以下,簡稱OVO)創立於2013年4月,總部位於台北市,是一家聯網電視裝置領導品牌。 普及居家科技新生活。Better Home Life.過去,我們打造了許多人的第一台智慧電視盒。現在,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第一台智慧投影機。接下來,可能會是更多人的第一台可移動電視、第一台RO飲水機、第一台洗碗機等。我們將不斷前行,邀請您共同參與。 世界級消費電子與數位服務平台公司。World Class Platform Company.我們的初衷:打造一家整合消費電子、用戶數據與數位科技的平台公司。創新,不是一條好走的路,難免失敗和犯錯,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與諒解,呵護OVO成長茁壯。我們將繼續努力,朝世界級平台公司邁進。 不只是一家投影機業者,本身以原創OVO TV OS為核心,提供智慧電視、投影機、電視盒、影音訂閱、數位廣告等完整聯網電視裝置與服務。OVO的出現,以優質產品,採用了創新的營銷模式,打破了傳統電視機、投影機市場,被日本人壟斷的局面。 這幾年,則在投影機市場闖出一片天,打敗了傳統家用、商用投影機市場,長期被Epson和SONY壟斷的局面。創新的OVO TV OS,搭配聯網電視技術,以投影機嶄新的超短焦、高亮度與螢幕對焦調整技術,用次世代投影機的優勢,從傳統電視機市場拿下不少的份額。緊接著,OVO更進軍了數位電視機市場,並投入了電視訂閱制服務,提供高品質的數位串流電視。 OVO目前已經發展出旗下三大子品牌,Warpple串流裝置、幫康Bongcom生活家電與嗨嗨盒子Hihibox群募平台,致力於普及居家科技新生活。 真實誠信 Truth and Integrity 持續創新 Constant Innovation 高效敏捷 High-Performance and Agile 顧客至上 Customer First 互信互助 Mutual Trust and Assistance 勇於挑戰 Dare to Challenge OVO的過人之處,並不只是硬體,而是電視機、投影機的顛覆式創新。在智慧家庭逐漸成形之後,家家戶戶連網,OVO以用戶的痛點出發,提供影音訂閱,打造一個全新型態的產品。現在,正版的台灣串流第四台來了,以原版的內容,更吸引人的價格提供給用戶。OVO智慧電視、投影機的使用者,都可以直接付費訂閱,或者可以透過OVO電視盒,就能直接收看高解析度、24小時不間斷的台灣第四台節目。OVO除了致力於聯網電視與影音娛樂,也積極布局生活家電,開始在智慧家庭嶄露頭角。 2013 創立於新竹,發表手機投影裝置 2014 發表智慧電視盒,連年全台銷售第一 2018 遷至台北,推出正版影音訂閱服務 2020 發表智慧投影機,OVO TV OS大改版 2021 發表智慧電視,新版軟體獲美國專利 2022 啟動品牌家族,進軍清淨機等生活家電 2023 發表可移動電視、RO飲水機與洗碗機 隨著群眾募資的盛行,OVO也推出了贊助預購模式,以原廠群眾募資平台方式,推出了Hihibox嗨嗨盒子群眾募資平台,提供給消費者更完整的出貨、供貨保障,而且可以隨時取消,並提供七天猶豫期,讓消費者參與群眾募資更有保障,買到優質好產品。 OVO在台灣市場的經營,是相當用心的,用上了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以強大的產品力、品牌力與行銷力,在競爭激烈的投影機市場持續發光發熱。 這次,在「 」票選活動中,也獲得了玩家的肯定,拿下了微型投影機、行動投影機類別最佳品牌。 OVO投影機產品線,分成真無線U系列與超高亮K系列產品線。此外,旗下子品牌Warpple產品線,分成LCD LS系列與DLP SP系列。幫康Bongcom,也有永續機型BS系列。 OVO台灣銷售的,真無線U系列產品,為內建電池的行動投影機。超高亮K系列產品,則是微型投影機。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OVO最新推出的高亮度微型投影機OVO KS1。 OVO KS1是一款超短焦迷你劇院,低調素雅的外觀設計,以及迷你大小的尺寸。與傳統大體積,吊在天花板的投影機不同,外表顏色採用的是銀黑相間顏色,內建雙聲道大音量輸出喇叭。 OVO KS1能夠直接單手拿起,放在手掌心,相當方便攜帶。這款投影機,本身為1080p解析度顯示規格,能輸入4K影片源,提供1600 LED流明輸出,燈不關黑也能看,但關燈全黑的話,以及搭配投影布幕效果會比較好,最佳投影尺寸為30~100吋,能投影出150吋的畫面沒問題,本身則內建了2個5瓦的中高音立體聲喇叭,有大聲音輸出的能力,能夠達成電影級身歷其境的效果,是款相當不錯的智慧投影機。 OVO KS1硬體規格高級,投影機元件使用DLP技術,具備1080p畫質,能輸入4K影片源,HDR10規格。採用LED背光,實現1600 LED流明的亮度,燈泡具備長壽命,可達3萬小時耐用度。內建電視機上盒,搭配2GB記憶體、32GB儲存空間,支援4K解碼,能順暢播放4K影片。 不只是具備高畫質影像輸出,就連聲音也相當完美,內建5W+5W聲音輸出,能讓電影原音重現,以及輸出雙聲道音效,可以滿足用戶的影音輸出需求。 這款投影機,具備了可以輸出30~100吋畫面能力,最大可以投影出150吋畫面,並支援了銀幕適應技術,搭載了3D ToF深度感應器模組,可以透過測量光波到投影面,以反射時間與距離,自動調整螢幕畫面。進行自動對焦與自動梯形校正和,調整出最佳螢幕尺寸大小,並進行變形校正,以輸出最好的畫面。 由於採用了3D ToF,實現了極速自動對焦。而且提供了6向自動梯形校正,水平、垂直校正支援±35度,傾斜校正支援±15度,因此能對應絕大部分的使用情境,輸出正常大畫面的螢幕。 打開投影機時,可以發現採用主動式散熱設計,但風扇運轉的聲音很小,實現運轉低噪音,搭配大音量輸出,能達到現身歷其境影音效果。特別設計採用了低電源功耗,僅僅需要65W就能工作,因此即便外出旅行,去戶外露營,可以透過PD 65W行動電源使用。 OVO KS1外觀為長方形立方體造型,採用低調金色彩,顏值非常高,展現出低調高雅的質感。尺寸為200 x 105 x 80mm,體積算嬌小,重量為880g,可以單手拿起,重量算輕,是可攜帶的微型智慧投影機。 OVO KS1為一台智慧型投影機,內建電視機上盒,本身核心採用安卓作業系統,核心採用的是Android 9客製版,並搭配OVO自嘉言發的OVO TV OS,可以透過Google Play安裝App,透過App來擴充功能,並且提供了遙控器,可以透過遙控器輕鬆的來操控投影機的所有功能。 OVO TV OS的話,從最早期的1.0、2.0,到目前的3.0版本。最厲害的,支援對應蘋果iOS、谷歌Android Chromecast投影輸出,還可以用PC與Mac桌機、筆電輸出,畫面與聲音可以透過無線傳輸在投影機直接輸出。 OVO KS1安裝相當容易,操作也相當簡單!只要插上電源,按下機身上的開關,或者透過遙控器啟動。開機後,就會直接自動對焦調整畫面,完全不用額外的任何操作就能開始使用投影機。 這邊提供了iOS/Android手機投屏,以及Mac/Windows電腦投屏。 手機投屏的話,IPhone可以不用下載Eshare就能投屏。但是,Android的話,就一定要了。 IOS系統:手機先跟投影機連同一個Wi-Fi網域,點選IOS裝置的螢幕鏡像輸出就可以直接螢幕投屏。或者,也可以下載App來進行手機投屏。 安卓系統:先下載Eshare APP,手機先跟投影機連同一個wifi網域,下載好之後打開手機Eshare APP,就可以使用螢幕投屏等其他功能囉。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OVO KS1超短焦行動智慧投影機,發現這款行動智慧投影機不僅外表顏值高,內在功能也相當強大,操作上一點也不困難,使用遙控器操作也很容易上手。一般使用投影機會遇到的變形問題,也沒有在OVO KS1上看到,相當適合家庭用戶選用,編輯對於這台投影機相當滿意! OVO KS1超短焦行動智慧投影機目前正在群眾募資中,產品定價:43,980元,群眾募資價格優惠中,有興趣的玩家可不能錯過優惠喔! 定價:43,980元 群眾募資價格: KS1 贊助預購:26,388元 KS1 全配組:26,988元 配件: 小型便攜收納袋 BAG02:369元(原價:488元) 簡易百吋布幕:499元(原價:699元) PD 行動電源充電線:199元(原價:299元) 購買網址: 優惠碼:PCDIYKS1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OVO KS1超短焦行動智慧投影機,看到了OVO的用心,用上了軟實力與硬底子,強悍的OVO TV OS,操作容易好上手,輸出畫面與聲音都不錯,打造出強悍的超短焦行動智慧投影機。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1080P小空間大劇院Neo無框電視,相當適合家用,辦公室適用,外出使用也沒有問題,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OVO - 展雋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7746-7239 #2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 白色版實測開箱,史上最強「TDP:310W 解熱能力」高顏值七熱導管雙塔雙風扇塔式「Intel LGA 1200/1700/1851與AMD AM4/AM5主流平台全支援」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
各位觀眾,史上最強大,實測擁有超越「TDP 300W」解熱能力,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它來了! 玩家超頻CPU的話,不一定要用水冷散熱,空冷散熱也有超頻神兵利器,擁有超越「TDP 300W」解熱戰鬥力! CPU超頻要選擇空冷散熱,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極致散熱,雙塔設計,雙大風扇,用料紮實,幻鏡盔甲,無限鏡面,支援超頻」,還要具備七熱導管設計,擁有實測達到「310W解熱能力」,支援主流桌機「Intel LGA 1200/1700/1851與AMD AM4/AM5」雙系統平台,價格實在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準沒錯! 這款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它有什麼迷人魅力?產品有什麼特色?本身有什麼獨到之處?實測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喬思伯,英文品牌名字為 Jonsbo,由創辦人王震,於2010年7月13日創立於廣東東莞市,公司名字為東莞市思博四通實業有限公司。喬思伯是由電腦機殼起家,逐步拓展到電腦散熱解決方案,提供空冷散熱器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產品。 喬思伯的品牌理念,是For your real needs,也就是滿足使用者的真實需求為最終目標。JONSBO品牌是由電腦使用者群體中志同道合的使用者創立的,以滿足使用者的真實需求為最終目標,為使用者提供電腦整體解決方案。 喬思伯產品以其合理的設計、優質的材料、精湛的工藝和卓越的性價比而聞名。產品以「中國製造」的標籤出口世界各地,並獲得韓國、日本、歐盟等多個國家的良好聲譽和多項獎項和榮譽。整合自有工廠、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團隊,以及在五金產業十幾年的鞏固累積和良好的市場信譽,為日本、德國知名品牌提供OEM和ODM 、瑞典等國家。此外,喬思伯在伺服器產業也獲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甚至得到了商業競爭對手的一致好評。 喬思伯一直堅定致力於設計和生產滿足用戶真正需求的產品。以使用者需求為設計出發點,配合優質材料與精湛工藝,喬思伯與使用者穩步前行,共創電腦硬體領域的美好未來。 喬思伯機殼產品,早期以全鋁鎂合金機殼為主,並發展鋁鎂合金面板機殼。後來,則進入了小型化多樣式機殼市場,開始以全鋁鎂合金打造精品級機殼。全景機殼風潮興起之後,喬思伯全力進攻海景房市場,以彎曲玻璃工藝,防爆膜加工,流線的造型,以及多色彩樣式,提供了豐富多元的電腦豪宅產品。 因應玩家、發燒友的需求,喬思伯開發了精品手提箱機殼、液晶螢幕機殼、電競風格機殼,讓人為之驚豔。看到PC DIY NAS興起,市場上清一色都是工業風造型,無法與智慧家庭風潮相匹配,喬思伯毅然決然投入了顏值NAS機殼開發,用上了鋁鎂合金材質,黑白雙色的烤漆質感,搭配木紋飾板,以及現代化風格,條紋外觀搭配熱插拔多盤位設計,PC DIY便利性快拆安裝,滿足加強式空冷靜音散熱設計,提供3.5吋HDD與2.5吋SSD擴充能力,實現了世界第一的精品級NAS機殼。 「喬思伯 Jonsbo」提供了顏值散熱解決方案,顏值空冷散熱器大軍全員到齊,薄型適合迷你電腦的ARGB空冷散熱器,塔式單風扇主流型ARGB空冷散熱器,塔式雙風扇強效型ARGB空冷散熱器。顏值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也連袂登場,提供了全系列240、360尺寸解決方案,搭配ARGB炫光,300W解熱高效能,液晶螢幕水冷頭,以及搭載了無限鏡模組風扇設計,就是要讓大家享受精品機殼、顏值散熱所帶來的AI PC海景房。 喬思伯不只是在主力產品上舞藝精湛,在周邊產品也有傲人之舉。因應海景房的誕生,喬思伯開發出許多重要的海景房神兵利器,以及電腦豪宅發燒靚品,像是具備RGB燈效的顯示卡支撐架,ATX 20Pin、6-Pin、8Pin、12VHPWR與12V-2x6發光電源線,滿滿的海景房解決方案。當然,也推出了模組化免線拼接的無限鏡風扇,提昇全景機殼實現美觀。 喬思伯是一家敢於突破,對自我要求相當高,相當重視創新的業者。近年來的產品相當用心,從細節之處就能看到下足了功夫。 史上最強大的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來了,這就是實測擁有310W解熱能力的「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 現在,要是玩超頻的話,Intel第13、14代Core i9-13900K/KF/KS、Core i9-14900K/KF/KS,或Intel第15代Core Ultra 285K,只要主機板夠力,打開功耗牆,小超頻的話,輕輕鬆鬆就會產生300~320W功耗。這時候,要壓榨出CPU的效能,穩定全速工作,就需要搭配能解熱的CPU散熱器。 要實現超越300W解熱能力,一般得要使用比較好的360mm規格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比較差的,只有250~300W解熱能力。然而,水冷最令人詬病的,就是會擔心總有一天會漏液。一旦水冷漏液,就有可能導致其他硬體的短路、故障、損毀。 現在,要玩超頻的話,已經不一定要使用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了。CPU空冷散熱器,現在也能達到標示260W、265W、280W解熱能力,比較高階的,甚至尖峰解熱能力可以達到300~320W,可以說是玩家、發燒友的福音!唯獨空冷散熱的缺點,必須要搭配機殼風扇,抽進機殼外的冷空氣,並排出機殼內的熱空氣,把廢熱排出,才能有效的實現機殼內的完全散熱,發揮CPU空冷散熱器的真正實力。 這一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採用七熱導管雙塔雙風扇塔式架構,配備雙12CM高效靜音風扇,採用幻鏡盔甲,無限鏡面,實現極致散熱,兼具高顏值的外表,官方標示:260W解熱能力,實測達到:310W解熱能力,擁有天臉的臉龐,魔鬼的身材,以及妖獸級戰鬥力的「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 這款散熱器有什麼迷人魅力?實力究竟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喬思伯 Jonsbo」除了玩家所熟知的機殼、風扇產品之外,在CPU散熱器領域,也有不錯的佳績,在CPU散熱上面持續創新,推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產品。 在空冷散熱器方面,包含CPU、SSD與周邊空冷散熱器,截至目前為止,官方網站上面有紀錄的,已經推出了171款產品。其中,有118款還在量產販售,53款產品已經停產EOL,可以說在CPU空冷散熱器上面,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在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方面,截至目前為止,官方網站上面有紀錄的,已經推出了106款產品。其中,有60款還在量產販售,46款產品已經停產EOL,可以說在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上面也大有斬獲! 在CPU空冷散熱器方面,主要共有四個系列,包括了塔式散熱器、下壓式散熱器、HX與PISA系列。 CPU塔式散熱器,是主力款式,從過去冰冰冷冷,外觀不好看的散熱鰭片樣式,發展到現今主流的頂蓋設計架構,並加上了ARGB幻鏡頂蓋設計,並依照散熱鰭片大小、風扇的數量,分級做出了一系列產品,最高階CR-3000系列為7條Φ6mm熱導管就能實現260W解熱能力,透過換裝風量更強的風扇,新款CR-3000E系列雖然降級為6條Φ6mm熱導管一樣實現260W解熱能力。 下壓式散熱器,主要是喬思伯自家專精迷你電腦機殼,因此投入開發相對應的小型化空冷散熱器,下壓式散熱器因應而生,主力款HP-400S系列為4條Φ6mm熱導管就能實現140W解熱能力,高階款HP-600系列為6條Φ6mm熱導管就能實現210W解熱能力,能充分滿足Mini-ITX機殼的CPU小空間散熱的最佳解決方案。 因應新一代複合式熱導管的出現,喬思伯也開發出了PISA系列,PISA A4系列為4條Φ6mm熱導管就能實現250W解熱能力,PISA A5系列5條Φ6mm熱導管就能實現265W解熱能力。 為了滿足高效能散熱的需求,喬思伯最強散熱的HX系列因應而生,HX4170系列為4條熱導管45.3mm高度就能實現170W解熱能力,HX5230系列為5條Φ6mm熱導管158mm高度就能實現230W解熱能力,HX6200系列為6條熱導管63mm高度就能實現200W解熱能力,HX6240系列為6條熱導管162mm高度就能實現240W解熱能力,HX6250系列為6條熱導管162mm高度就能實現250W解熱能力,HX7280系列為7條熱導管160mm高度就能實現280W解熱能力。 在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方面,主要共有三個系列,包括了光影系列、光影鼓系列與屏顯水冷系列。 光影與光影鼓系列,皆有240mm與360mm款式,以及擁有黑色與白色版本,兩者皆為ARGB發光風扇與發光水冷頭設計,最大的差別在於光影鼓系列是加強版,水冷頭擁有無限鏡面,水冷頭的測邊也有側面發光的設計。屏顯水冷系列,最早是推出了TF2系列,用上了自家「喬思伯Jonsbo MAGIC FAN ZK-120 ARGB 3 in 1」魔鏡扇,並因應PC DIY風潮,推出了裸排版本,是無預裝風扇設計。最新,則推出了TH系列,改採預裝2合一、3合一風的一體成形風扇組,擁有更加的美觀性,不過缺點就是不能分拆風扇,只能按照原廠預裝風扇方式來組裝了! 在CPU散熱器領域經營有成的喬思伯,這次終於推出了可以支援Intel第13、14代Core i9、第15代Core Ultra i9與AMD Ryzen 9 7950X與Ryzen 9 9950X,支援高階處理器超頻,採用七熱導管雙塔雙風扇塔式設計,搭載2顆高效能靜音12CM風扇,配備幻鏡盔甲與無限鏡面,能展現電腦豪宅之美的「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主要架構用的是雙塔雙風扇塔式架構,本體尺寸為120 mm x 132mm x 160mm,重量為1061g,有黑色版/黑色ARGB版、白色版/白色ARGB版。 在導熱上面,使用7條Φ6mm熱導管,具備相當不錯的熱傳導能力,可以快速從底座把廢熱傳遞到散熱鰭片上面。解熱能力的話,具備超越260W解熱能力,實測達到310W解熱能力。 在底座上面,採用的是CNC鏡面底座,能有效的快速傳遞熱量,確保能把散熱的能力發輝到極致。 風扇的話,配備了雙12CM風扇,風扇轉速控制在600~1500RPM(±10%) ,能提供28.12-59.48CFM風流量,0.26-1.61mmH2O風壓,可以實現高效散熱與靜音表現。 以往的空冷散熱器,都是裸露的散熱鰭片,這一款則是穿上了衣服,設計給海景房使用,配備幻鏡盔甲與無限鏡面,主要是外觀更精美,顏值更高,還支援ARGB軟體控制同步燈效。 由於記憶體模組的位置,就在CPU旁邊,因此空冷散熱器鰭片的高度,直接就影響到記憶體模組限制。這款空冷散熱器,設計對應43mm內高度記憶體模組,需使用支援160mm高度CPU空冷散熱器機殼!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支援目前Intel LGA 1200/1700/1851與AMD AM4/AM5主流平台,無論是Intel與AMD處理器都能安裝,玩家可以放心相容性的問題。 ●型號: CR-3000 ARGB版 ●顏色:黑色版、黑色ARGB版、白色版、白色ARGB版 ●散熱器尺寸:120 mm(L)*132mm(W)*160mm(H) ●熱管尺寸:Φ 6mm*7 PCS ●D-TDP:260W ●風扇尺寸: 120mm* 120mm* 25mm ●風扇轉速:600 -1500RPM(±10%) ●風扇風量:28.12-59.48CFM(MAX) ●風扇風壓:0.26-1.61mmH2O(MAX) ●風扇噪音:22-32dB(A)(MAX) ●風扇軸承:Hydraulic bearing ●壽命:≥40000h @25℃ ●介面:FAN 4Pin PWM / LED 3Pin ARGB ●工作電流:Fan 0.32A(MAX) / LED 0.74A(MAX) ●工作電壓:Fan 12V / LED 5V ●耗電量:Fan 3.84W(MAX) / LED 3.7W(MAX) ●支援範圍:INTEL: LGA 1700/1200/115X/2011 AMD: AM4/AM5 ●總淨重:1061g 小型機殼一般最令人詬病的,是散熱不良,無法打造強而有力的系統。首先,我們找來了一咖小型機殼「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機殼」,這是款經過了縝密的設計,可以安裝現在桌機最強的CPU,以及最強的顯示卡,CPU的話,可以安裝Intel最強的Intel Core i9-14900K或Core Ultra 9 285K,超頻打開功耗牆衝到300W功耗解熱沒問題,AMD最強的Ryzen 9 7950X、7950X3D或9950X,超頻使用也沒問題,顯示卡則可以安裝到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4090,電源供應器安裝到1300W、1500W、1600W機種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接著,我們找來了現在最強的迷你電腦主機板「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這是款mini-ITX主機板,可以安裝Intel第13、14代Core i9-13900K/KF/KS、Core i9-14900K/KF/KS處理器,打開功耗牆,把CPU超頻到310W功耗的神板一張。接著,我們拿來了一顆Intel第14代Core i9-14900K處理器。並找來了擁有DDR5-8600戰鬥力的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8600 48GB CU-DIMM套裝超頻記憶體模組。 我們接著要來安裝這台小型電腦主機,看看我們這顆「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是否能實現310W解熱能力,在小型機殼之內,壓榨得住熱爆巨獸Intel第14代Core i9-14900K處理器打開功耗牆超頻使用。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Intel Core i9-14900K(24心32執行緒,打開功耗牆,超頻到310W) ●處理器散熱器: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 白色版 空冷散熱器 160mm高度(白色款) ●主機板: 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支援mini-ITX主機板) ●記憶體: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8600 48GB CU-DIMM套裝超頻記憶體模組(TMXFL2486840KGK,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2060顯示卡(GeForce RTX 2060) ●硬碟機:十銓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SSD(PCIe 4.0 x4) ●改裝風扇:無限鏡正向扇 x3,無限鏡反向扇 x3 ●機殼:迎廣InWin F3 Mini Tower白色版(支援mini-ITX與MicroATX主機板) ●電源供應器:迎廣In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測試環境:室內溫度26°C冷氣房,安裝在小型機殼內實機安裝進行測試 Intel Core i9-14900K,在主機板BIOS卸除功耗牆之後,用Cinebench R23進行燒機全速運行,可以發現CPU功耗最高來到了超過300W,這款「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解熱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仔細監測CPU溫度,破300W的解熱,到310W解熱沒問題,CPU溫度平均已經達到了耐熱90~100°C的極限。 這邊使用AIDA64 System Stabiblity Test,來進行燒機檢測,以瞭解這顆「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能不能使用強大的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打開功耗牆。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Temperatures溫度選單,可以看出CPU溫定幾乎維持在85~100°C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Cooling Fans選單,可以看出CPU風扇轉速跑到2,428轉左右,機殼風扇轉速跑到1,047轉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Voltages選單,可以看出1.3V、3.3V、5V、12V電壓很穩定,沒有什麼波動。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Powers選單,可以看出CPU功耗呈現大波動,最高到了340W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Clocks選單,可以看出CPU頻率,最高到了5,500MHz左右。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Unified選單,可以看出所有監測數據運作的狀況。 當CPU負載跑到全速之後,從Statistics選單,可以看到真正跑出的數據。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安裝強大的電腦配備,在這麼小的空間裡,散熱是沒有問題的,足以發揮全速的戰鬥力,實測擁有達到310W解熱能力。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並搭配了「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主機板」與「英特爾第14代 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進行實測,看到了這款CPU空冷散熱器,擁有310W解熱能力,戰鬥力媲美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更重要的,這款空冷散熱器,擁有超高顏值,相當適合做為海景房搭配,用來PC DIY組裝電腦豪宅。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空冷散熱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黑色版:1,390元 ●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白色版:1,3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喬思伯 Jonsbo CR-3000 ARGB 白色版」空冷散熱器,看到喬思伯的用心,打造出了一款內外兼具的「精品級海景房空冷散熱器」。 整體來說,這是是海景房空冷散熱器中的優質精品,擁有天臉的臉龐,魔鬼的身材,以及妖獸級戰鬥力,適合想要打造海景房,PC DIY電腦豪宅,值得玩家、發燒友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Jonsbo -喬思伯 - 东莞市思博四通实业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蝦皮Jonsbo喬思伯台灣官方旗艦店: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主機板/電競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 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台灣設計製造 搭載「Intel Core Ultra 9 275HX」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5080」主宰戰局勝者為王「18吋miniLED背光2K 240Hz」精品級AI旗艦電競筆電!
電競筆電改朝換代了!這次,不但出現了台灣設計製造,搭載全新「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引進高速「PCIe 5.0 SSD固態硬碟擴充能力」,導入頂級「18吋miniLED背光2K 240Hz螢幕」,還配備了各種玩遊戲的神兵利器,就是要讓玩家用電競筆電來制霸遊戲戰場,享受極致美學、極致體驗與極致AI體驗! 玩家選購高階電競筆電,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台灣製造,王者用料,時尚外觀,超高效能,電競設計,AI強化,穩定可靠」,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搭載「Intel第15代Core Ultra 9 275HX處理器」,配備18吋miniLED背光2K 240Hz螢幕,記憶體擁有4組插槽,可以支援單條DDR5-5600 64GB記憶體,擴充直上64GB x4=256GB,具備PCIe 5.0 SSD擴充能力,能安裝到3條SSD升級超大儲存容量,對應2.5GbE有線網路與Wi-Fi 7無線網路,配備RGB燈效,還要擁有AI加速設計,整合GiMATE人工智慧應用,那很肯定的挑選「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準沒錯! 這款高階電競筆電,它有什麼迷人魅力?產品有什麼特色?本身有什麼獨到之處?實測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電競筆電大廠技嘉科技,在今年2025年也準備了電競筆電神兵利器,要讓玩家耳目一新。 技嘉2025年式電競筆電,主要是引進了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繪圖晶片,包括了搭載GeForce RTX 5060、5070、5080與5090顯示卡產品,推出有採用Intel第15代Core Ultra 200HX平台,與採用AMD Ryzen AI 300平台,主力機種產品鎖定在16吋與18吋兩種螢幕尺寸級距,螢幕規格按照不同等級,有採用傳統IPS面板、新一代OLED面板與高階miniLED面板機種。 Intel Core i7-13620H+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70+2-DIMM+PCIe 4.0 M.2 x2+1GbE Lan & Wi-Fi 6E+16吋2K 165Hz IPS螢幕+2.2KG級距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NVIDIA GeForce RTX 5070+2-DIMM+PCIe 4.0 M.2 x2+1GbE Lan & Wi-Fi 7+16吋2K 165Hz IPS螢幕+2.3KG級距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2-DIMM+PCIe 5.0 M.2 x1 & PCIe 4.0 M.2 x1+1GbE Lan & Wi-Fi 7+16吋2K 240Hz OLED螢幕+2.5KG級距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4-DIMM+PCIe 5.0 M.2 x1 & PCIe 4.0 M.2 x2+2.5GbE Lan & Wi-Fi 7+18吋2K 240Hz MiniLED螢幕+3.5KG級距 AMD Ryzen Al 7 350/9 370+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70+2-DIMM+PCIe 4.0 M.2 x2+1GbE Lan & Wi-Fi 6E+16吋2K 165Hz IPS螢幕+1.9KG級距 史上最強台灣設計製造電競筆電來了!這就是採用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搭載Intel Core Ultra 9 275HX處理器,由技嘉科技所打造,擁有霸氣外表與強大實力的「AORUS MASTER 18 AM8H電競筆電」。 這款「AORUS MASTER 18 AM8H電競筆電」,採用王者用料,台灣製造 Made In Taiwan,用上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匠心獨具,是咱們台灣之光電競筆電產品。共可分為採用「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的」AORUS MASTER 18 BYH系列,與採用「GeForce RTX 5090顯示卡的」AORUS MASTER 18 BZH系列。 為了實現絕強至猛的戰鬥力,滿足CPU的TDP:95W與GPU的TDP:175W功耗,用上了同及最高270W散熱設計,可以對應頂級Intel Core Ultra 9 275HX、285HX處理器功耗,支援到最高設計上限160W,也可滿足高階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的功耗,支援到最高設計上限175W,合併最高功耗可達270W散熱能力。 處理器搭載的則是Intel第15代Core Ultra 9 275HX處理器,為8大核心與16個小核心共24核心24執行緒高階CPU。顯示卡部分,採用了NVIDIA 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使用的是95W+175W共270W極限解熱能力,可以把CPU+GPU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並且使用了WINDFORCE Infinity EX四風扇散熱設計,使用的是158片非對稱式扇頁,強化散熱並且擁有低噪音的表現。 記憶體部分,配置了4組SO-DIMM插槽,最高速度對應到DDR5-6400,可以安裝最高4組16GB、32GB、48GB或64GB記憶體模組,原廠標示最高支援128GB,實際上可直上256GB超大容量記憶體。 固態硬碟部分,配置了3組PCIe M.2 SSD擴充槽,其中1組支援PCIe 5.0 SSD,2組支援PCIe 4.0 SSD,並提供了RAID 0加速支援。 網路部分,則支援了2.5GbE有線網路與Wi-Fi 7 320MHz無線網路。對外連接,除了提供4組USB 3.2 Gen 2 5Gbps Type-A 連接埠,還擁有1組Thunderbolt 5 Type-C與1組Thunderbolt 4 Type-C連接埠,可以說擴充能力強大。 外觀上,採用了5度黑顏色,並具備了RGB Logo燈效,充值了滿滿的電競魂。搭配了AORUS投射燈,可以在桌面上投影展現出與眾不同。 這台筆電採用了18吋螢幕,本機尺寸為400.76 x287 mm,厚度部分最薄處為25.3~30.9 mm,重量的話則不到3.5KG。這款電競筆電,具備完整取代電競桌機的能力,並具備了電池,擁有移動式的能力。 並採用了6組喇叭配置,其中4個為2W喇叭單體,2個高音喇叭單體,擁有超大音量,展現身歷其境音效表現。搭配了RGB背光鍵盤,使用了2.0mm鍵程按鍵。 搭配了大容量99Wh鋰聚合物電池,並使用了400W變壓器,高速充電設計,能在30分鐘分充電至50%。 》測試方式 ● 充電設定:充電模式設定在長效模式(上限100%) ● 用盡電源:以OCCT燒機,用CPU+GPU最高功耗,逼近270W用電將電力耗盡 ● 檢測方式:以錄影方式,實際檢測充電速度,以便確認各充電水位%的充電速度 》測試結果 ● 005%:00小時01分55秒 ● 010%:00小時04分20秒 ● 020%:00小時10分20秒 ● 030%:00小時16分20秒 ● 040%:00小時22分00秒 ● 050%:00小時27分50秒 ● 060%:00小時35分00秒 ● 070%:00小時46分20秒 ● 080%:00小時58分20秒 ● 085%:01小時04分20秒 ● 090%:01小時10分20秒 ● 095%:01小時18分00秒 ● 100%:01小時22分20秒 這次實測電池充電速度的電競筆電「技嘉AORUS MASTER 18 AM8H(內建GeForce RTX 5080版本)」很強大! 先前2022年、2023年與2024年看到的最強電競筆電,變壓器最高用到了300W、320W、330W規格。今年2025年,變壓器更強大,已經衝上了400W規格,供電已經達到了20.0V x 20.0A。電池的部分,3年前最強的電競筆電,早就使用了99.9Wh鋰離子電池。今年2025年,各大電競筆電業者,仍將最大電池容量,設計在99 Wh左右,額定容量在6,215 mah左右。 用電的部分,2022年CPU+GPU設計,最高用電達到了TDP:250W,到了2023年、2024年,則升規到了TDP:270W。今年2025年,各大電競筆電業者,仍將最大CPU+GPU設計,用電限制在270W的設定。然而,這個270W,是依照CPU設定TDP:95W,GPU設定TDP:175W,讓CPU+GPU最高可用270W用電限制。實際上,CPU是設定最高會跑到TDP:130W,GPU是設定最高會跑到TDP:175W。 實測充電速度,我們可以發現不到30分鐘,在27分50秒就能充滿50%的電量,充電速度非常快。至於充滿電的話,充滿100%的電量,過去2022年機種,要花2小時以上,2023年、2024年機種,加速到了1小時40分鐘左右。今年2025年,充電99 Wh鋰離子電池,充電速度已經來到了1小時22分20秒。幾乎,比起先前最快的充電速度,還要快上了將近20分鐘。 至於充電模式,新款的電源管理晶片,搭配軟體設定,有了更先進的設計。電池除了可以設定長效模式,提供充電上限100%,也支援了保養電池模式,設定充電上限80%,還支援了最佳化壽命模式,設定充電上限60%。 不過,400W變壓器又大又重!先前330W變壓器,重量超過1KG,實測重量約在1,162g(含電源線)。現在400W變壓器,重量超過1KG,實測重量約在1,122g(含電源線)。由於技術升級,供電瓦數提升到400W,但重量卻下降了。 今年2025年全新頂級電競筆電,不僅規格再升級,記憶體支援到DDR5-5600 64GB單條,最高可以升級到256GB,固態硬碟可以擴充到PCIe 5.0 SSD,具備Thunderbolt 5.0擴充能力,與2.5GbE有線網路與Wi-Fi 7 320MHz無線網路,加上NVIDIA GeFoce RTX 5080、5090顯示卡的火力加持,以及高速充電的強化,可以說是玩家玩遊戲的神兵利器。 》測試方式 ● 充電設定:將電池電量充滿 100% ● 測試軟體:使用PCMark 10檢測 ● 檢測模式1:最佳電源效率模式,40%螢幕亮度,當電池電量達到30%時,自動開啟節能模式,運行Modern Office電池續航力實測 ● 檢測模式2:最佳效能模式,70%螢幕亮度,當電池電量達到30%時,自動開啟節能模式,運行Gaming電池續航力實測 》測試結果 ● Modern Office電池續航力實測:2 小時 13 分鐘 ● Gaming電池續航力實測:1 小時 24 分鐘 螢幕部分,則是採用了頂級MiniLED背光18吋240Hz 2K 16:10螢幕,對應NVIDIA G-SYNC,對應DCI-P3 100%色彩,亮度達到1200nits,對比度達到了100萬:1,並採用了2,304分區,具備3mm超窄邊框,擁有強大的顯色能力。 「筆電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能跟「桌機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一較高下嗎?遊戲表現怎麼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熱門遊戲《魔物獵人 荒野:MONSTER HUNTER》的效能實測吧! ● 平台種類:PC DIY平台 ● 處理器:超微半導體AMD Ryzen 9 9950X(16核心32執行緒,未超頻) ● CPU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F2-360SC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主機板:華擎 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 RGB CL28 32GB(跑DDR5-60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宇瞻Apacer AS2280F4 2TB(PCIe 5.0 x4 SSD) ● 電源供應器:全漢 FSP VITA GM 1000W(80 PLUS GOLD金牌認證)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顯示卡:技嘉 GIGABYTE GeForce RTX 5070 Ti AERO OC 16G,GV-N507TAERO OC-16GD(桌機版) ● 繪圖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5080(GB203) ● Shaders:10,752 ● ROPs/TMUs:112/336 ● GPU Clock:2,295MHz ● Memory:1,875MHz ● Boost:2,805MHz ● 功耗限制:TDP 360W →打開DLSS 4 ● 1080p:1920x1080 極高 平均幀數:184.65 FPS,分數:31483 ● 2K:2560x1440 極高 平均幀數:167.56 FPS,分數:28643 ● 4K:3840x2160 極高 平均幀數:128.96 FPS,分數:22017 ● 平台種類:品牌電競筆電-技嘉AORUS MASTER 18 AM8H電競筆電(內建GeForce RTX 5080版本) 機型:AORUS MASTER 18 BYHC5TWD65SH (Ultra 9 275HX/RTX5080 16G/32G/2TB/Win11/QHD機種) 內部型號:9RAM8I98YHAHMH4TW002 ●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Core Ultra 9 275HX(24核心24執行緒,未超頻) ● 記憶體:美光Crucial DDR5-5600 32GB(跑DDR5-5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1:金士頓Kingston OM8SEP41024Q-A0 1TB(PCIe 4.0 x4 SSD) ● 硬碟2:技嘉GIGABYTE AG474E1TB-SI 1TB(PCIe 4.0 x4 SSD)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筆電版) ● 繪圖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GB203) ● Shaders:7,680 ● ROPs/TMUs:96/240 ● GPU Clock:1,512MHz ● Memory:1,750MHz ● Boost:1,902MHz ● 功耗限制:TDP 175W →打開DLSS 4 ● 1080p:1920x1080 極高 平均幀數:134.14 FPS,分數:22849 ● 2K:2560x1440 極高 平均幀數:116.63 FPS,分數:19922 ● 4K:3840x2160 極高 平均幀數:85.78 FPS,分數:14702 筆電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與桌機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其實規格差很多。筆電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CUDA Core只有7,680,ROPs/TMUs只有96/240,被限制功耗在最高TDP 175W,桌機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CUDA Core有10,752,ROPs/TMUs有112/336,預設功耗最高TDP 360W(更新版為TDP 450W)。 筆電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硬體上規格是介於桌機版GeForce RTX 5070與5070 Ti顯示卡規格的產品。這主要是因應筆電空間有限,在有限空間之內,要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又要兼具電池續航力,還要考慮到散熱的限制,因此只好把功耗限制在最高175W。 燒機檢測功耗部分,單烤CPU的話,出現最高功耗TDP 126W。單烤GPU的話,出現最高功耗TDP 174W。同時烤CPU+GPU,出現最高功耗TDP 262W。這台筆電4風扇的散熱能力,竟然可以解熱達到TDP 262W,的確相當強大,但全速運作時,散熱產生的噪音也非常得大聲! 經過實測發現,在NVIDIA DLSS 4火力佳持之下,筆電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仍有相當不錯的遊戲表現,2K平均幀數逼近120 FPS,4K平均幀數則達到了85.78 FPS,已經能有相當不錯的遊戲流暢度,但仍與桌機版GeForce RTX 5080顯示卡有相當大幅度的落差。 內建GiMATE應用軟體,具備多種AI管理能力,可以簡單、快速管理筆電,提供GiMATE Creator,預載AI語言模型,讓玩家可以直接操作體驗AI的威力! ● 平台種類:品牌電競筆電-技嘉AORUS MASTER 18 AM8H電競筆電(內建GeForce RTX 5080版本) 機型:AORUS MASTER 18 BYHC5TWD65SH (Ultra 9 275HX/RTX5080 16G/32G/2TB/Win11/QHD機種) 內部型號:9RAM8I98YHAHMH4TW002 ● 處理器:英特爾Intel Core Ultra 9 275HX(24核心24執行緒,未超頻) ● 記憶體:美光Crucial DDR5-5600 32GB(跑DDR5-5600,雙記憶體通道) ● 硬碟1:金士頓Kingston OM8SEP41024Q-A0 1TB(PCIe 4.0 x4 SSD) ● 硬碟2:技嘉GIGABYTE AG474E1TB-SI 1TB(PCIe 4.0 x4 SSD) ● 作業系統:Window 11 24H2 x64繁體中文版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筆電版) 實測可以發現,這台電競筆電用的Intel Core Ultra 9 275HX處理器,本身的單核心、多核心效能,已經快要能跟上桌上型Intel Core i9-14900K與AMD Ryzen 9 7950X的性能並駕齊驅! 這款電競筆電的新BIOS,竟然擁有超頻能力,能將DDR5-5600記憶體模組,超頻到DDR5-6400,能將記憶體的性能,發揮到更高的表現。 從3DMark的各方面成績來面,這款電競筆電搭載的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擁有桌上型NVIDIA GeForce RTX 5070到5070 Ti的性能水準,2K模式下能順暢運行240 FPS,尤其是若支援DLSS 4的遊戲,即便是4K模式下,也能用有120 FPS以上睡准,擁有相當不錯的遊戲表現。 這次,我們實測了「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看見了一款相當用心的電競筆電,不僅採用王者用料,還用上了我們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是款台灣之光電競筆電產品。 「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的話,台灣已經上市,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得到。 ● 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 (BYH版本)BYHC5TWD65SH(GeForce RTX 5080版本,18"/Ultra 9 275HX/32G/RTX5080 16G/2T SSD/240Hz/W11):台幣105,900元 ● 技嘉 AORUS MASTER 18 AM8H (BZH版本)BZHC6TWD45SH(GeForce RTX 5090版本,18"/Ultra 9 275HX/64G/RTX5090 24G/2T SSD/240Hz/W11):台幣139,90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ORUS MASTER 18 AM8H電競筆電」,看到了技嘉的用心,打造出了一款台灣設計製造精品級AI旗艦電競筆電。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台灣設計製造AI旗艦電競筆電中的頂尖之作,不但是電競筆電中的王者,可以用來取代電競桌機,也相當適合用來制霸遊戲戰場,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12-4000 廠商網址:www.gigabyte.com/tw/Consumer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電競筆電桌上型電腦】: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科技新聞】: →更多的【PCDIY! 測試中心】: →更多的【PCDIY! 網咖專欄】: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