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專訪
-
浦科特深耕固態硬碟市場,PLEXTOR獲得PCDIY!第十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4「SSD最佳品牌」肯定!
在2014年第十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中,PLEXTOR獲得了玩家投票SSD最佳品牌的肯定。編輯部也特地拜訪PLEXTOR,除了頒獎給廠商外,也請廠商與大家分享,在SSD品牌上的經營策略與未來最新產品的規劃。 這次採訪,PLEXTOR邀請到PLEXTOR全球通路業務暨行銷資深經理吳致平先生,由他帶大家更深入了解PLEXTOR,並且也率先曝光許多未來的SSD規劃藍圖。針對這次得獎,吳經理表示,非常謝謝PCDIY!讀者與電腦玩家們對PLEXTOR的支持與肯定。2014年固態硬碟市場競爭格外激烈,這次PCDIY!舉辦的2014品牌票選共有18個廠牌的SSD,由這個數量就可以窥見一斑。近來推出SSD的廠牌愈來愈多,也讓競爭更白熱化,PLEXTOR一直堅持要守住品質,以技術加值來提供優良的產品,不要淪入紅海廝殺的價格戰。 一直以來,PLEXTOR的品牌理念是站在用戶的角度設計產品,要將高性能、高品質、以及科技領先的產品帶給顧客,並期許成為SSD的技術領頭羊。理念不只是理想,還要能實踐,元件、韌體、技術是貫徹理念很重要的環節。 在元件選用上,PLEXTOR堅持用最好的,像是占SSD最大主體的NAND Flash,PLEXTOR一直是採用Toggle Mode技術的同步顆粒,雖然成本較高,但PLEXTOR要在元件上就是用最好的。PLEXTOR要提供的是五星級的產品,好的元件才能有助於產出高性能與高品質的SSD。韌體則是SSD的靈魂,韌體調校的功力大大影響效能與穩定性,韌體開發技術一直是PLEXTOR引以為傲的,PLEXTOR就是不要公版韌體,深信唯有持續不斷精進自己的研發實力,才能練就一身好手藝,當個五星級名廚。 PLEXTOR自2009年推出第一台SSD-M1,到現在的M6系列,都有實力堅強的Firmware團隊做為PLEXTOR的後盾,像是2011開發出的True Speed實境效能技術,能讓SSD經過長時間使用,也能保持穩定的高速效能。2013年PLEXTOR更成立了Software團隊,2014年第三季推出的M6 PRO搭載的PlexTurbo,就是團隊的第一個代表作品,PlexTurbo運用系統快取,讓SSD提升6〜10倍的效能。像技嘉推出的電競筆電-P34G也有搭載PlexTurbo技術,PlexTurbo讓技嘉的電競筆電領先業者2倍以上的傳輸速度,大幅縮短遊戲前的載入時間,遊戲中的讀取地圖及資料的等待時間。陸續PLEXTOR還會有不同的技術成品,目前就先保密一下。 因為介面的天性限制,2.5吋固態硬碟採用的SATA III介面,傳輸速度每秒6Gb,這樣的傳輸速率下,資料的連續讀寫最快也只能到達每秒550 MB。有些廠牌只要推出新一代,就換主控制器與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這樣當然也不是不好,只是這樣對效能並沒有幫助,只是換了較便宜的方案而已。這也就是PLEXTOR在推出M6 PRO時並沒有換主控制器與NAND Flash的原因,PLEXTOR專注在把PlexTurbo和SSD做最好的搭配,可以說PLEXTOR是一個很執著和專注的大團隊,就是一定要克服SATA III傳輸瓶頸! 另外,為了加強用戶服務,2014年9月PLEXTOR在台灣正式推出免費到府收送服務,讓用戶送修SSD更方便。只要在PLEXTOR網站會員專區申請RMA後,撥打系統提供的黑猫宅急便電話,通知黑猫來收貨,就會有專人到府收送SSD,PLEXTOR完全負擔物流運費。 PLEXTOR目前推出的SSD產品,主要針對消費型市場,在SATA、mSATA、M.2、PCIe等介面都有支援的產品。在主流的SATA介面SSD產品線上主要分為基本款S系列,以及進階款P系列兩種。S系列主打入門使用者、平價市場,P系列則主打高效能,適合電腦玩家使用。由於SATA SSD受限於SATA 6Gb/s的頻寬限制,速度很難再提升,PLEXTOR以PlexTurbo工具程式來協助加速SATA SSD存取效能。PCIe介面SSD則有M6e這項產品,採用PCIe訊號傳輸,達到連續讀取每秒高達770MB的速度。而且因為是採用M.2介面轉接,所以也可以拆下來安裝到主機板的M.2介面,一卡兩用。M6e是一款最適合遊戲玩家的SSD,用過M6e就絶對回不去了!這裡吳經理也率先提供最新消息,M6e馬上就要支援PlexTurbo,快上加快!另外還有mSATA介面的M6M SSD以及M.2介面的M6G,適合用於筆記型電腦或安裝於主機板上的M.2插槽。 PLEXTOR做固態硬碟已超過五年,較早進入市場,所以PLEXTOR也較了解這個產品本身的特性,PLEXTOR知道SSD最重要的是效能和穩定性,而韌體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PLEXTOR一直在研發上下功夫。不論是韌體,還是加值軟體 (像是PlexTurbo),都是PLEXTOR內部團隊開發的。且抱持以客為尊、嚴謹自律的理念,PLEXTOR對自己出廠的產品會做嚴格把關和出廠測試。 老實說SSD的進入門檻不高,這是事實,只要會將PCB板、控制器、NAND Flash組在一起,有的還有用DRAM,再加上公版韌體,就可以是一台能賣的SSD了,所以現在市面上才會有那麼多的SSD廠牌。PLEXTOR知道通路市場很競爭,所以除了具備韌體這個基本功,PLEXTOR還需要做出差異性才行。PLEXTOR把自己當使用者,不斷問自己,電腦裡的這顆SSD還能做什麼?於是PLEXTOR找到功能加值這個目標! 2014年SSD開始進入價格廝殺戰,又殺又狠,PLEXTOR在台灣市場受到很大的衝擊,下半年也因應潮流,賠本殺價促銷。但PLEXTOR發現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當連基本的利潤都沒有時,也將無法在市場生存了。這又回到功能加值這個目標,PLEXTOR要做出差異殺出紅海。 對NAND Flash有些許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TLC的P/E Cycle較低,TLC理論P/E Cycle大約1000次以上,128GB的TLC SSD可以使用三年以上,256GB可以有六年以上的壽命,這樣的年限給消費者使用,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有些廠牌才會推出TLC產品。不過PLEXTOR 2014年還是堅持只做MLC SSD,PLEXTOR不想只是應急,PLEXTOR想要提升TLC SSD的性能,提供更長使用壽命的產品給消費者。PLEXTOR的計劃是2015年第四季推出TLC SSD,128GB要有五年以上、256GB要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因為SATA III瓶頸,要SSD速度更快,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換傳輸介面。2015年是PCIe SSD市場起飛前的佈局年,各家廠牌都蠢蠢欲動,據估計2015年PCIe市占會達整個固態硬碟市場的10〜15%,2016年會達30%,2017年將會達60%,占據一半以上的SSD市場。PLEXTOR已經有Gen II x2的產品-M6e,最近PLEXTOR就會讓M6e也搭載PlexTurbo,並且有更酷炫的外觀。PLEXTOR預計第二季會推出Gen II x4,性能是SATA III的2.5〜3倍;到第四季推出Gen III x4時,再提升1倍的性能。 高端SATA III SSD在速度上已經達到極限,在韌體技術上也已經到了頂端,但是SATA SSD仍是市場主流,所以PLEXTOR會持續透過功能加值、軟體最佳化來提升SATA SSD的效能與附加價值,2015 COMPUTEX PLEXTOR將會發布新的軟體技術,敬請期待。 廠商名稱:PLEXTOR 浦科特 廠商網址:www.plextor.com 廠商電話:03-612-5203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OCZ Storage Solutions固態硬碟市場經營有成,獲得PCDIY!第十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4「SSD最佳品牌」肯定!
在2014年第十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中,OCZ Storage Solutions(以下簡稱OCZ)獲得了玩家投票SSD最佳品牌的肯定。編輯部也特地拜訪OCZ,除了頒獎給廠商外,也請廠商與大家分享,在SSD品牌上的經營策略與未來最新產品的規劃。 關於這次的獲獎,OCZ表示,非常感謝所有玩家以及PCDIY!電腦硬派月刊對於OCZ的肯定。在過去的一年中,OCZ面臨併購、重整之後重生,因此如何繼續贏得消費者的口碑對於OCZ來說是整年度品牌經營的重點。未來除了繼續研發優質的產品以外,在不久的將來更會引進最新的產品保固策略,希望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服務所有的消費者朋友們,也請朋友們可以利用OCZ在台灣建立的「美商OCZ玩家俱樂部」FB專頁、官方論壇等管道,繼續提供寶貴的意見與回饋。 在SSD的設計與研發方面,OCZ最大的優勢就是具備自行研發的主控制器。早在各家還在採用其他第三方晶片廠的主控方案時,OCZ就已經投入主控制器的生產,也因此在後SATA III時代,OCZ藉由自行研發的Barefoot 3主控制器在市場上取得獨家的先機。在加入Toshiba集團之後,OCZ也取得Toshiba優良的快閃記憶體,搭配自行開發的韌體,可以提供更優異的效能與穩定性。 OCZ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地點,像是美國與英國,都有所謂的beta團隊存在,這些團隊每天的任務就是蒐集以及發想各種SSD應用的狀況,甚至是每天都要測試工程樣品,並且回報給總部的研發單位,提供各種資訊來做為新產品的研發參考。OCZ希望生產的SSD產品能符合用戶實際應用的需求,而並非只是一昧的追求跑出測試高分的帳面數字,例如OCZ的RevoDrive系列就是市面上第一款針對消費級推出的PCIe高效能SSD產品,直到最近才有對手陸續跟進。 目前在入門級的SSD市場已經出現了價格戰的方向,其實在許多不同的產品市場都會有這種狀況出現,像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也出現低者恆低,貴者恆貴的狀況,兩種市場都有各自的消費族群,因此OCZ現階段除了推出ARC 100系列跟上價格戰以外,在未來入門的低價產品部分,等待Toshiba新一代的15nm TLC成熟之後,OCZ也會推出容量更大,耐久度具有水準跟符合入門需求的新一代入門級產品來因應這個低價市場的需求。OCZ也了解許多使用者對於TLC的耐用度大多持保留態度,OCZ會等待Toshiba把耐久度跟良率提高到Toshiba認定的嚴格標準合格後,才會研發與推出TLC SSD。 OCZ在經過Toshiba集團的併購整合後即將屆滿一年,目前SSD產品的布局在消費級方面也已經齊全,從最入門的ARC 100系列,到中階主流的Vertex 460A、針對AMD電競5A平台打造的AMD R7,以及高階效能級的Vector 150,還有工作站等級的PCI-Express RevoDrive 350產品,種類可說是非常的完整,而且全系列都採用Toshiba優質的快閃記憶體。 用戶可依照自己的預算、效能的需求來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舉例來說,若是一般裝機客戶,希望能有一個更快速的開機系統碟,可以選購ARC 100系列,它以最超值的價格,提供非常平衡的效能表現。對於效能更為要求一點的客戶,可以選擇Vertex 460A這款長青的SSD產品,在效能與價格最為平衡的區間提供客戶各種應用的滿足。而注重效能與寫入耐久度的客戶,則可以選購Vector 150產品,它是OCZ目前SATA SSD中效能表現最好的。至於想要打造AMD 5A平台的忠實粉絲,當然一定是選擇AMD R7系列SSD了。而工作站級的客戶,或者是專業影音剪輯工作室,需要大量傳輸檔案的超級效能,則非RevoDrive 350莫屬,超越SATA頻寬的限制,絕對能滿足客戶在短時間內拷貝檔案的要求。 OCZ在企業級市場的耕耘也已經有了將近4年的時間,這中間累積了許多客戶的寶貴應用意見以及產品的需求。OCZ發現在許多企業級的應用中看到了軟體配合度不足的問題,許多同業的競爭產品幾乎都只重視硬體的表現,卻忽略了客戶有許多自己設計的軟體應用,若是無法把高效能的SSD導入,與伺服器配合,那麼空有高速也無法真正有效的幫助到伺服器提升效能。像是快取應用。因此像是我們的產品部分,就以高效能的Z-Drive PCIe為硬體,針對不同的伺服器應用開發了專屬快取軟體配合。 針對SQL的伺服器環境,OCZ也推出了ZD-XL快取加速解決方案,在一台伺服器主機上安裝ZD-XL的軟、硬體之後,就能透過獨家的智慧型軟體監控伺服器中常用的檔案情況,再分別丟到PCIe 高速SSD內進行加速,而且可以透過網路把SSD的高速資源分享給其他同一個區域網路下的伺服器,幫助它們進行檔案快取加速。另外針對虛擬機器伺服器環境,OCZ也推出了VXL產品,這個產品是針對一台伺服器主機內開啟多個虛擬機器執行不同的作業軟體時,會對伺服器的傳輸頻寬造成很大的壓力而解決的方案,作動原理與ZD-XL類似,只是VXL特別研發了快閃記憶體虛擬層管理的演算法,與VMware能夠緊密的在虛擬層結合,替原本的伺服器加速。 另外針對大量讀取型態的伺服器,OCZ也推出了新的SATA產品Saber 1000,這款產品針對現在雲端服務盛行,有許多服務其實是用戶連結到伺服器後要求讀取檔案而不是存取,像是雲端多媒體串流,所以這種伺服器很多都架設在刀鋒伺服器上,很適合全部更換為Saber 1000的SSD,除了強大的讀取效能以外,在價格方面也非常的吸引人,幾乎是以消費級價格來訂價。以上這些軟硬體解決方案,都是OCZ經過很長時間的市場實際調查與客戶反應而開發的軟、硬體結合方案,也是競爭對手比較少去花時間研發的部分,與競爭對手相比,OCZ的方案更能節省企業主整體開銷,並且提升原本伺服器的效能。 針對2015年的SSD產品規劃部分,OCZ首先將在即將到來的CES展覽中發表Vector 180的高階消費級產品。接著下來還有M.2的產品,且將先發表在企業級應用方面。因為OCZ在實際的客戶群調查之中,具備M.2平台的客戶其實並不多,而且OCZ的M.2產品預計的效能是現有競爭對手M.2產品的2倍以上,能充分利用M.2的高速頻寬,而非只是一昧的搶快發表,這是OCZ目前在產品規畫上與以往不同的步調。在企業級產品,OCZ已經發布了Z-Drive 6000,這是一款最新的NVMe介面的2.5吋企業級高效能SSD,樣品也已經送往合作廠商進行測試驗證。2015年同時還會有新主控制器的發表,名稱為JetExpress,暫時的規格應該是一顆具備了10通道的超高速主控制器,並且原生內建PCI-Express以及NVMe兩種介面單元,無需透過第三方晶片轉接,可降低效能轉換損失的問題。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應該要等到2015年的下半年度才會有樣品出來的可能性,接著若是實驗室測試驗證沒有問題才會大量投產,相關的產品可能要等到2015年的Q3或者Q4才有機會看的到。OCZ認為仍然有許多用戶還沒使用SSD,所以SSD市場仍然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另外SSD市場開始出現大者恆大的現象,許多靠貼牌的小廠除了削價競爭以外並沒有其它的優勢,因此會有很多的小廠牌可能會因此失去市場的立足點而退出。 連結=(01)PCDIY!第十九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暨ITMan!第一屆企業品牌大調查2024,票選結果暨得獎公布![http://www.pcdiy.com.tw/detail/28966]
-
有圖有真相》Western Digital台北直營顧客服務中心專訪,WD Service Center客服正妹真相大公開!
以往廠商追求的是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而價格戰就是最直接與普遍的做法。但隨著消費意識抬頭,現在使用者越來越精明,大家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太便宜的產品,反而也會讓使用者擔心是否有偷工減料,或是擔心以後是否會遇到保固送修沒人理的情況。因此許多廠商開始針對產品的保固服務進行加強,就算是總公司遠在國外的廠商也開始在台灣開設直營的客戶服務中心。 而目前硬碟市場市佔率第一名的Western Digital也開始在全台設置服務中心,提供客戶更便利的送修服務。 根據 Western Digital 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WD)總經理郭德麟表示,台灣代理商保固服務相當方便與完善,原本WD評估並沒有設置原廠服務中心的必要,但代理商服務僅限一年免費,產品購買一年後,即便在原廠保固期內,代理商會收取代送原廠的工本費。就成本考量,這本無可厚非,但對使用者來說,卻會覺得被多賺了一手,因此有不少玩家寧願上WD原廠網站,填寫RMA送修單,自費將硬碟寄送到WD新加坡公司進行送修。 在網路上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不少送修教學,編輯的WD外接硬碟故障時,也曾經透過此方法,寄送到新加坡進行送修。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使用者更好與更快速的保固服務,也讓代理商與經銷商可以擁有更方便的送修管道,WD在2013年9月於台北光華數位新天地開設首家直營的顧客服務中心,除了提供使用者舒適的等候環境外,還有許多正妹服務員親切地為客戶服務。 WD希望能將硬碟送修服務的品質,提升到像送修手機、等消費性商品那樣的快速與方便,提升WD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感,與品牌的好感度,也就是提升所謂的心佔率,心佔率提升之後,產品銷售自然就會增長。 台灣Western Digital,是在2013年9月,於台北光華數位新天地開設首家顧客服務中心,根據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德麟表示,當初在建置服務中心時,出發點就是要提供消費者顧客至上,賓至如歸的服務,因此服務中心並不販售WD產品,在裝潢設計上也走溫馨與舒適的風格,讓使用者能感受到WD的用心與熱情招呼。 除了位於台北的直營服務中心外,在2014年5月7日還宣布增加四家特約服務中心,這四家服務中心,分別位於新竹、台中、台南、高雄,雖然這四家服務中心是與特約廠商合作,但也同樣抱持相同理念,就是要提供客戶賓至如歸,完善的售後服務。目前也暫無計畫擴充更多服務據點,主要著重於讓四家特約服務中心能朝直營服務中心看齊,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WD顧客服務中心不僅服務一般消費者,也針對代理商與經銷商提供服務,加速廠商的取貨與換貨效率。除了接受使用者親自送修外,居住地區沒有服務中心據點的消費者也可以透過線上申請RMA,以郵寄的方式進行送修服務。 根據台灣Western Digital總經理郭德麟表示,WD內部目標是希望在收到維修品後,兩天內就完成換貨與寄送的服務,雖然目前還無法提供兩天內完修的保證,但卻是內部努力的目標,而且實際上,目前大部分的送修案件也都可以在時限內完成。郭總經理也跟我們分享說,曾經有消費者打電話來反應說星期一送修、星期二就收到硬碟,該不會硬碟根本沒修就直接送回來,速度也太快!雖然這是消費者的誤解,但可見WD客服中心的維修服務速度有多麼快速。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8號6樓2室(光華數位新天地) 電話:(02) 3393-3238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1點至晚上8點 地址:新竹巿東區光復路二段156號 電話:(03) 573-9994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台中巿西區公益路121號 電話:(04) 2305-7270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北門路一段109-2號 電話:(06) 223-1633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高雄巿三民區建國二路83號 電話:(07) 238-1632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當消費者的硬碟出現故障時,只要在保固期內就可以直接拿到WD服務中心進行送修,客服人員確認是保固期商品後,就會立刻提供良品更換,如果剛好沒有備品,也會立即調貨。如果產品還在代理商規定的更換良品期限,服務中心則會直接提供新品更換的服務。 目前WD的硬碟產品,WD Blue藍標、WD Green綠標為2年保固,WD Red紅標、WD AV監控碟為3年保固,WD Black黑標、WD VelociRaptor迅猛龍與WD Xe、Re、Se企業級則為5年保固;至於WD外接硬碟則是3年保固。若不清楚保固時間,最快的方式就是連線到WD官網,以硬碟序號進行查詢。 由於硬碟出廠時間與實際銷售到使用者手上的時間會有幾個月甚至半年間的落差,因此WD客服中心會盡量從寬判斷保固時間,但如果使用者可以出示購買證明的會比較沒有爭議,例如發票、或者硬碟上貼有代理商、店家標示出售時間的保固貼紙,但如果消費者是購買水貨的話,WD就無法提供保固服務。 WD除了藉由Service Center提供優質的服務外,在最新產品的引進與售價上也有所努力。為了能讓消費者能第一時間買到最新產品,在新品發表會之前就已經預先安排好產品的出貨與銷售相關程序。可見WD這次對於新產品的推出相當有誠意,這不僅可以杜絕水貨的問題,也讓台灣使用者感受到原廠的重視。 P.S.這次非常感謝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德麟接受我們的採訪,讓PCDIY!有機會跟大家介紹WD直營服務中心所提供的服務,也非常感謝客服人員的配合與同意拍攝。 硬碟產品在各項規格與功能上,各家產品的差異性並不會差到非常多,產品的保固服務也成為產品銷售的重大關鍵。豪華的服務中心只是提供完善的硬體設備,為了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親切的服務,而不是只能聽客服人員說出制式的保固條款規定,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一批擁有服務熱忱、態度親切的客服人員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廠商提供的優質服務。在WD光華數位新天地服務的客服人員,都是WD精挑細選出來的,除了五官端正之外,最主要得有高EQ與服務的熱忱。 Western Digital Service Center在開幕之後就引起轟動,許多廠商或消費者都因為想看正妹而到服務中心一探究竟,而除了美貌之外,這些正妹服務人員的高EQ與服務熱忱更是值得肯定。台灣WD郭總經理也跟我們分享說,這些正妹服務人員非常樂在工作,甚至還會主動跟WD提出許多不錯的想法,來讓顧客感受到顧客服務中心的熱忱。例如之前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服務人員就特地換掉平常的制服,穿上旗袍,讓上門維修的消費者都感到驚喜,而且還有贈送巧克力糖給消費者。下次要送修WD產品或到光華逛街時,如果剛好遇到特殊節日,可以多留意看看服務中心的正妹是否有特別的打扮,或有甚麼特殊的活動。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最多人點閱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網咖巡禮》華碩ROG、NVIDIA聯手168inn,打造出亞洲第一電競旅館i hotel 中壢館!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一館,技嘉XG認證優質網咖!
- 礁溪老爺酒店推出VR假期住房方案,微星Eyemax帶您進入老爺奇幻視界!
- 就是要挖礦!微星帶領玩家進入挖礦世界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二館,華碩GeForce GTX 1080超狂台中市電競網咖!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電競霸主十年有成,獲得第PCDIY!第十二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6「主機板、顯示卡、無線路由器、電競螢幕最佳品牌」肯定,成為遊戲玩家市場No.1電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