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商品新聞
-
充值信仰力就看這一波,ASUS PCHome ROG戰神祭典、電競周邊全面最低5折起
最近有沒有覺得信仰力下降?有沒有需要信仰充值一下?啥、口袋不深?月底還沒領薪水?不用擔心,下手的機會來了~ 沒錯,就是PCHome的ROG戰神祭典來了,全面ROG電競商品最低5折起,想要入手ROG電競周邊來充值信仰,現在就是最佳時機,看看頂階的Fusion 500電競耳機下殺77折、Gladius II Origin電競滑鼠下殺69折,還有更多的下殺電競商品可以挑,錯過這次破盤大特價的機會就可惜囉! 看到沒,這麼多的ROG電競周邊任君選擇,包括最常用的鍵盤、滑鼠、耳機、耳機立架、投射燈、滑鼠墊,甚至連ROG鍵帽組都通通下殺,信仰缺電的玩家這下子可以好好的充值一下了。 下殺最兇的就是這款直接打5折販售的ROG Strix Evolve光學電競滑鼠,要燈效有燈效/Aura Sync支援、7200dpi、Omron 5000萬次微動開關、模組上蓋還可以更換、側邊圖騰設計,超值入手就趁現在囉! 至於其他還有許多款同樣也下殺不少折數的ROG電競周邊商品可供玩家選購,只能說要充值就趁這一波,錯過就要等下次了,上面已經幫大家設好直通車,直接點進去看比較快,信用卡先準備好,ROG充值開刷就看這次是不是一把就把信仰值充到100%囉~
-
電競玩家必備,微星三款電競滑鼠墊齊發上市、滿足玩家稱霸遊戲戰場!
全球電競領導品牌《微星科技》宣布於今推出三款具有防滑、減震效果以及雷射和光學滑鼠傳感器可精準定位和快速移動的電競滑鼠墊,帶領玩家稱霸遊戲戰場,滿足玩家需求。 MSI AGILITY GD60是微星第一款搭載RGB的電競滑鼠墊,具備6種可變幻燈光顏色,提供清晰均勻的亮度,同時具有5種燈光特效,玩家可直接於滑鼠墊上透過快捷控制鈕的燈效控制盒長按4秒立即變換燈光效果,無須透過軟體調整。上方燈效控制盒連接的USB線材,可拆卸方便收納,此款RGB電競滑鼠墊顛覆玩家對於RGB滑鼠墊的印象一定是硬式材質,GD60擁有微紋理紡織表面設計也能捲起不占空間方便外出攜帶使用。 全台4/1起指定通路限量販售,喜愛RGB滑鼠墊的玩家,快洽台北三創2樓微星旗艦店、台中NOVA弗斯特、中壢良興電子、桃園NOVA三井等實體通路、網購請洽PChome、momo獨家販售,此款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2019年 TGS會場首賣大獲玩家好評不斷的GD70絲襪材質電競滑鼠墊,除了深受玩家喜愛外,同時我們也傾聽玩家的心聲開創出尺寸較小的「AGILITY GD30」電競滑鼠墊,與GD70一樣擁有每英吋28針的柔滑絲襪質感,以及產品外緣加強車縫邊針數,不但延長了產品的耐用性,同時更可防止邊緣捲曲和不平整,長度更比GD70整整小了 一半呢! 如果你也喜愛那種柔順材質的滑溜感,4/1全台首賣,千萬不要錯過了! 延續「Shield龍魂電競滑鼠墊」售完停產後,推出全新包裝版本「MSI AGILITY GD20」電競滑鼠墊,一樣採用微紋理紡織、5mm加厚設計,玩家在長時間的電競遊戲過程中也能減低手部的負擔,同時32x22cm的長寬尺寸方便玩家捲起隨身帶著走,全台預計4/15起首賣。
-
零售業也來湊一腳?Walmart(沃爾瑪)推電競筆電與桌機,最高搭載NV GeForce GTX 1080 Ti
電競的商機實在太龐大,與其幫別人架設平台賣產品,不如自己跳出來賣,身為曾經是世界500大公司第一名的Walmart(沃爾瑪),今宣布和Esports Arena合作推出旗下自有電競品牌「Overpowered」,並推出三款電競筆電和三款電競桌機。 雖然說Walmart本身是零售業起家,和電競產業並無直接關聯,但現在進入網路電商時代,俗話說:「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所以現在推出電競相關產品應該也不奇怪吧!而且話說回來,Walmart推出的總計六款電競產品,其硬體規格還不算差呢! 首先是電競筆電的部分,三款筆電OP Laptop 15、OP Laptop 15+以及OP Laptop 17+,三者皆搭載目前電競筆電熱門的144Hz螢幕更新率顯示器和RGB機械鍵盤,採用Intel Core i7-8750H處理器,顯示卡的部分OP Laptop 15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1050,另外兩台則是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1060,規格面看來都算是目前主流。 另外,這三款電競筆電的其他差異,在於記憶體和儲存空間的配置組合,OP Laptop 15搭載8GB記憶體配上128GB SSD+1TB HDD、OP Laptop 15+則是16GB記憶體配上256GB SSD+1TB HDD、最後的OP Laptop 17+則是32GB記憶體搭配256GB SSD+2TB HDD。 桌機的部分,三台電競桌機的型號分別是OP Desktop DTW1、OP Desktop DTW2、OP Desktop DTW3(也算是滿好記的啦XD!)三台桌機接搭載Intel Core i7-8700處理器,顯示卡的部分則分別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GPU、NVIDIA GeForce GTX 1080 GPU和NVIDIA GeForce GTX 1080TI GPU,給的算是滿高規的。 三台桌機記憶體儲存空間方面,DTW1搭載16GB記憶體搭配256GB SSD+2TB HDD、DTW2和DTW3則都是搭載32GB記憶體搭配512GB SSD+2TB HDD。 以上六台Walmart電競產品目前都已開放預購,建議售價從顯示卡等級來看,最低和最高的建議售價範圍介於999~2,099美金(相當於30,963~65,071元台幣),預計的出貨時間會是11月中,不過最麻煩的一點是它們只能從購買,並沒有其他任何購買平台(畢竟自己就是平台之一了嘛XD!) 小編認為Walmart這次推出的「OP」電競筆電和桌機就規格面來說給得算是很到位,像是144Hz螢幕和Intel八代Core i7處理器等等,不過就價格面來說,最低階的OP Laptop 15規格僅NVIDIA GeForce GTX 1050,這可能會對大部分較主流的3A級遊戲運作起來會稍有障礙,其它的幾個產品大致上來說,還算是OK的選擇,不過問題就是台灣沒有Walmart店面,加上這六款產品都只能從Walmart.com上預購,麻煩許多。 (迷之聲:是說現在這個時間點怎麼沒推出Intel第九代處理器加NVIDIA最新的RTX 20系列顯示卡呢?但如果這樣的價格可能就更貴了點....)
-
無與倫比的完美行動電競體驗,Razer Blade 15 2018不只輕薄、效能更出色
Razer旗下電競筆電Razer Blade系列在2012年初次推出後,便迅速打響名號,在輕薄時尚的外型下,藏有高效能的硬體規格。今年,Razer Blade 15 2018版(下稱Razer Blade 15)再接再厲,挾帶Intel最新處理器和高階顯示卡,要為玩家帶來更完美的行動電競體驗。 接下來小編就要來帶大家一起開箱囉! Razer Blade的外型過去就一直備受推崇,新版Razer Blade 15在外型的設計上同樣採用霧面黑的配色設計,機身材質是由一整塊鋁製金屬打造,再經由CNC精準打磨,讓Razer Blade 15擁有黑色的陽極處理表現,螢幕背蓋上除了綠色背光三頭蛇標誌,並未有多餘的稜線,顯現出自然簡潔的外型,這樣的外型小編私心覺得很好看。 此外,這次的Razer Blade 15也堪稱是目前世上最小的15.6吋電競筆電,厚度僅16.8 mm,重約2.1公斤,相較於許多同樣大小的電競筆電來說,這樣的輕薄程度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打開筆電上蓋,首先注意到的是Razer Blade 15這次也採用今年非常流行的窄邊框設計,邊框厚度僅4.9 mm,視覺體驗非常好,螢幕的大小則是15.6吋。這次Razer Blade 15的面板有三種選擇,分別是FHD@60Hz、FHD@144Hz以及4K觸控面板,這次拿到的是FHD@144Hz版本,144Hz螢幕更新率對於現階段FPS射擊遊戲當頭的遊戲世界裡,可說是必要的的條件之一,Razer Blade 15雖然本身輕薄,但能卻仍然能提供144Hz的面板選擇,這點小編認為「揪甘心」。 除了外型和這次的144Hz面板選擇外,Razer Blade 15也將鍵盤左右兩側的正面喇叭設計保留下來,不管是玩遊戲還是看影片聽音樂,都能直接帶來不錯的音效品質,同時,這兩面喇叭也具有環繞音效的效果,就算不戴耳機,也能感受到遊戲中左右兩側的音效來源。 鍵盤方面,由於左右兩側要放置喇叭的關係,按鍵大小稍微小了一點,小編一開始打字時時常打錯字,雖然鍵程不深,不過按鍵敲擊起來的手感倒是還不錯。此外,鍵盤的每顆按鍵都具備Razer Chroma RGB燈效功能,每顆按鍵都可以自定義燈效,並且支援全鍵無衝。另一個筆電C面十分吸睛的地方就是超大的玻璃觸控板,雖然Windows本身的手勢控制並不多,但搭載Microsoft精確式驅動程式,使用上不管是精準度還是靈敏度都非常棒。 Razer Blade系列一直以來最令人驚豔的優點就是縱使體積輕薄,但內部搭載的硬體效能並不馬虎,今年的Razer Blade 15同樣也是高效能猛獸阿! 以小編手上拿到的版本來說,它搭載Intel第八代Core i7-8750H處理器,基礎時脈為2.2GHz,最大動態時脈可達4.1GHz,晶片組使用的是Intel HM370。顯示卡方面使用的是NVIDIA Max-Q設計,分為GTX 1060 Max-Q(6GB DDR5)和GTX 1070 Max-Q(8GB DDR5)兩種版本,小編這次收到的是後者。 記憶體方面則是16GB雙通道DDR4-2666MHz,最高可擴充至32GB,不過若是單純用來玩遊戲的話,16GB雙通道配置對於當前的許多遊戲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儲存空間方面是搭載Samsung的512GB SSD,採NVMe PCIe 3.0 x4介面,該儲存空間配置是最高階的版本。 為了讓機身輕薄的Razer Blade 15能夠更有效地進行散熱,Razer使用訂製的散熱腔和以石磨為基礎的伺服器級散熱材質,提供精準的熱控制與可靠度,另外使用訂製的44葉片風扇,強化大氣流和降低散熱噪音,難怪小編也注意到雖然Razer Blade 15玩遊戲時風扇會進入全速運轉模式,但它造成的噪音不大,還在可容忍的範圍內。同時,在處理器和顯示卡周遭覆蓋大面積的散熱片,採用奈米粒子的阻熱材質,可以減少發熱點。 難怪小編拿Razer Blade 15遊玩遊戲的時候發現,怎麼筆電本身都不容易過燙的問題,尤其是放置手腕的地方,基本感覺不到溫度升溫。 在連接埠方面,Razer Blade 15提供的也十分有彈性,機身右側搭載一組支援Thunderbolt 3的USB Type-C、USB 3.0一組、一組HDMI、一組Mini DisplayPort以及Kensington防盜鎖,最多可支援三組外接顯示器,或是也能利用Thunderbolt 3外接顯示盒,進一步強化筆電的顯示效能。 機身的左側則是簡單的另外兩組USB 3.0、3.5 mm耳機孔和Razer 200W/230W功率的電源孔,本次收到的版本電壓器為230W輕型變壓器。 Razer旗下產品對於軟硬體的調校做得十分到位,尤其是Razer Synapse 3,能針對該硬體產品做全面的客製化調整,在Razer Blade 15的調整中,可藉由軟體控制鍵盤各按鍵和螢幕上蓋地三頭蛇背光RGB燈光效果,支援Chroma RGB和多種燈效,同時,針對鍵盤各個按鍵也能自由編制指令和巨集,可調整幅度非常高,而且如果手邊同時有其他產品支援Chroma RGB的話,也能設定讓其燈效彼此互動,達到更絢麗的視覺效果。 除此之外,雖然Razer Blade 15在出廠時內建的硬體效能經過測試下來,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但在Razer Synapse 3中,可藉由軟體調整,讓筆電進入遊戲模式,進一步強化顯示卡的效能,同時也能手動調整風扇轉速,讓遊戲的體驗更佳流暢。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就來看看Razer Blade 15在各跑分軟體和遊戲測試中獲得的效果表現吧!不過這邊小編要特別說明一下,由於Razer Blade 15出廠時,為了在一般使用/電競遊戲以及電池續航力之間取得平衡,預設的模式為Razer Synapse 3中的「平衡」模式,小編為了讓大家了解到Razer Blade 15的最強效能表現,所以下面的測試部分都是將模式調整至「遊戲模式」來進行測試的,這樣可以讓處理器和顯示卡都能徹底解放效能,以獲得更好的測試結果。 說到電競筆電少不了一定要直接玩遊戲看看效能表現如何,我們找了幾款時下流行的遊戲和經典的測試遊戲做比較。必須說以Razer Blade 15這樣輕薄的電競筆電來說,在遊戲測試中所獲得的fps都能維持在90~100左右,若是將部分畫質設定做調整,便能有100甚至144 fps的表現,這樣的遊戲體驗令人非常滿意。 《古墓奇兵》系列近期新推出的《古墓奇兵:暗影》可說是新一代的代表測試遊戲之一,尤其是遊戲中針對光影和陰影的表現更加要求,不過Razer Blade 15在預設畫質為「極高」、開啟DirectX 12模式下,仍然可以達到平均68 fps的表現,在一般的遊戲體驗下非常流暢。 既然有144Hz的螢幕更新,當然就要拿FPS射擊遊戲來測試看看,目前最火紅的射擊遊戲非剛上市的《黑色行動4》莫屬了,在其大逃殺模式「黑色戰域」中,遊戲內所有預設的畫質設定幾乎皆為「非常高」或「最高」,並且開啟fps無上限設定,在遊戲中的平均fps幾乎都可以保持在120,只要經過些微的畫質調整,便能將fps穩定在144左右,遊戲體驗非常棒。 說到射擊遊戲,《絕地求生》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尤其該遊戲應本身最佳化的問題,對於硬體資源的要求量級高,不過Razer Blade 15對於《絕地求生》來說,還是「Hold得住!」的,在預設畫質選擇「非常高」的設定下,仍然能獲得平均90~110左右的fps,雖然不是最完美,但以它輕薄的效能來說,已經非常優秀。 接下來就是幾款大家常見的測試遊戲了,首先是《極地戰嚎5》。在預設畫質為「高」,並將更新率設定為144Hz的情況下,平均獲得的fps為87,最低fps也能維持在75以上,以這款遊戲過程中非常混亂的RPG遊戲來說,這樣的fps表現已經算是很穩定了。 另一款測試遊戲是《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使用的畫質是預設的「高」,並且將畫面更新率上限調整至200。測試出的平均fps為76.4,是能穩定遊玩的表現。 整體來說,Razer Blade 15承襲Blade系列筆電廣獲盛讚的外型設計,以簡潔的霧面黑搭配鋁金屬材質,打造出時尚和耐用度兼具的筆電,在不到2公分的厚度和2公斤的重量下,又搭載了高效能的硬體規格,只需些微調整設定,便可順利運行當前所有熱門遊戲,不管是外型,還是效能,Razer Blade 15在兩者中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廠商名稱:Razer 雷蛇 廠商電話:(02)2341-1038 廠商官網:
-
專業錄音室THX Spatial音頻加持,Razer Nari無線電競耳機擺脫有線束縛
Razer繼先前在Kraken Tournament Edition電競耳機中加入專業錄音室等級THX Spatial環繞音效後,再接再厲把該技術導入全新的Nari無線電競耳機系列。該系列共有三個版本:Razer Nari Ultimate、Nari和Nari Essential,這次小編拿到的是Nari版本,接下來就馬上開箱給大家看囉! Nari電競耳機在外型上的設計上,採用鋁合金的外露式框架,在頭頂的頭帶處則是放上軟綿減輕長時間配戴的不適感。耳罩部分則是使用和Kraken系列相同的網孔設計,並在中央放上Razer商標,該商標也支援Chroma RGB燈效,可藉由Razer Synapse 3軟體自由選擇1,680萬種色彩和多種燈效模式。 耳罩設計上,Nari延續Kraken Tournament Edition的耳罩設計,除了使用軟綿提高舒適度以外,也在內部注入冷卻凝膠加速散熱,並且設計為眼鏡族配戴的鏡架道,減少配戴時擠壓鏡架造成太陽穴位置不適的可能。另外,這次在耳罩調整的方面,除了基本的伸縮調整以外,也使用90度旋轉耳罩藉此適應不同的耳朵形狀和位置。 左右耳罩上同時也具備多種功能鍵和連接埠,右耳罩的調整功能僅音量滾輪,左耳罩則是具備麥克風靜音鍵、遊戲/聊天平衡、電源鍵、充電用USB-C連接埠和3.5 mm耳機孔供和電腦相連用。雖然多數功能都集中在左耳,但長時間配戴時,耳朵並不會感到明顯升溫,內部使用的冷卻凝膠看來效果十足。 硬體規格方面,耳機的高低音頻反應頻率為20Hz至20kHz之間,和多數有線電競耳機的頻率範圍相同,阻抗則是32Ω。耳機驅動單體為50mm,並且使用釹質磁鐵,是許多高級揚聲器或耳機常用的材質,能夠提供比較好的動態表現,產生較大的音壓。這點小編在第一次戴上Nari,把它先拿來聽一般的音樂時就可以感覺得到,聲音確實比一般耳機傳出的聲音還要更加渾厚一點。 無線訊號傳輸頻率需搭配2.4GHz USB接收器使用,該接收器隱藏在右耳罩上,這是一個滿聰明的設計,收納上非常方便。至於續航力方面,Razer說如果開啟Razer Chroma燈效的畫最長可使用14小時,不開啟的話則是可以最長達24小時的使用時間,小編自己測試在開啟RGB燈效下連續使用3小時的電力消耗約為15%,大致符合官方說法,表現不錯。 小編也實際使用Nari遊玩目前最新的《黑色行動4》遊戲,大家對於無線產品最擔憂的延遲和斷線問題,小編連續遊玩5小時的過程中未曾斷線,延遲則是幾乎感受不到,不管是槍聲還是敵人的腳步聲都和出現時間完全銜接,而且因為Nari支援THX Spatial環繞音效的緣故,使得遊戲中敵人的位置判斷更加容易,一般電競耳機雖然對於聽音辨位的功能都有做特殊加強,但如果敵人是在上下樓層位置時,腳步聲偶爾會出現不易判斷的問題,但Nari卻能明確的讓人判斷敵人高低落差位置,這點小編給予高度肯定。 另外,小編也在《絕地求生》和《要塞英雄》等大逃殺遊戲中進行聽音辨位的測試,Nari在前者的表現裡,對於周圍敵人的距離和位置有明確的差異性,表現的非常清楚,不過在判斷敵人上下樓層位置方面,便有些差強人意,不過考量到該遊戲本身在遊戲聲音上本來就不完整,因此,Nari的表現依然不錯;另一方面,《要塞英雄》的聽音辨位效果和《絕地求生》大抵相同,和自身位置在同一平面的敵人遠近距離可以輕易地掌握,加上該遊戲本身對於任何遊戲的聲音表現都特別明顯,因此,Nari在聽音辨位上可圈可點,至於在不同水平面的位置判斷方面,也表現得不錯。 整體來說,Nari在THX Spatial音頻的加持下,在各FPS遊戲中都能不錯的聽音辨位表現。THX Spatial功能可藉由Razer Synapse 3軟體開啟,除了遊戲以外也可以在瀏覽器或其他應用程式中開啟該功能,同時,在軟體中也可設定Nari的混音器和麥克風靈敏度等設定。 Nari本身具備一單向麥克風,對於電競玩家來說,麥克風是團隊間溝通的橋樑,Nari麥克風採用伸縮式蛇管的設計,提供足夠的彈性調整空間。但輸出的聲音稍微有些不理想,給人一種模糊、機械化的聲音,而且有時會出現接收聲音不良的問題。 整體來看,Nari以專業級THX Spatial音頻讓聽音辨位和環繞音效的效果完全到位,沉浸式的體驗又因為無線耳機的關係可以隨身帶著走,而且幾乎零延遲的特性,也可以和一般有線耳機對抗,此外,超高的續航力即使連續玩遊戲一整天也不用擔心充電的問題,採用USB-C作為充電線也讓充電選擇更加方便。 小編認為,Nari無線電競耳機能夠在電競耳機的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且Nari的售價在同類型產品中屬於中價位,它本身的硬體規格和能力讓它非常有競爭力。如果不想要受有線耳機線材的拘束,又想擁有專業音頻和零延遲的特性,Nari對許多玩家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
ROG更輕薄的西風之神S來了!導入144Hz螢幕更新和3 ms反應時間
ASUS旗下電競品牌ROG(玩家共和國)在2017年首度將NVIDIA Max-Q架構的GeForce GTX1080藏進厚度僅17.9 mm的筆電機身中,Zephyrus (西風之神)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討論度,後續又推出了第二代版本Zephyrus M (西風之神M)。今天,ROG再下一城,推出更輕更薄的Zephyrus S (西風之神S),型號為GX531。 西風之神S的厚度在筆電上蓋未開啟時為14.95mm,同樣採用主動空氣動力系統,上蓋開啟後會墊高筆電底座的高度,進而讓更多空氣流入,增加散熱空間幫助散熱,同時也導入ROG STRIX Scar和Hero二代版本的新12V散熱風扇,也加入其新散熱管設計,因此,無論是筆電開啟前後的厚度,還是散熱能力,相較於初代西風之神,都有著不錯的提升。 為此,內裝硬體同時也稍微有些縮減,西風之神S將會有兩種版本,主要差異在於搭載的顯示卡和儲存空間,兩者皆採用Intel第八代Core i7-8750H處理器、16GB記憶體,其中一個版本會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1070 with Max-Q顯示卡並且配上512GB的NVMe固態硬碟,另一個版本則是會採用GTX1060顯示卡並配上1TB的傳統硬碟。前著將於8/31起開始於Amazon上架,售價為2,199美元、後者則要等到10月中才會上市,售價為2,099美元。 雖然硬體規格相較第一代版本略為縮減,但在螢幕上則是導入近期ROG產品的潮流,為15.6吋FHD IPS面板,畫面更新率達到144Hz、反應時間僅3 ms,雖然初代版本就已經達到120Hz,但現今FPS射擊遊戲盛行,144Hz逐漸成為玩家們接受的標準,西風之神S也達標。 不過,西風之神S的設計還是有個可能會令人詬病的缺點,從初代產品推出後就讓人詬病的觸控板位置,這次並沒有向前一代西風之神M一樣移至鍵盤下方,而是仍然位於鍵盤C面右側,不習慣的人終究不習慣;同時,先前第一代西風之神三小時左右的續航力,在這一代似乎也有可能會出現,畢竟採用了新款Intel第八代處理器,雖然採用的顯示卡不像初代這麼高效能,但在瘦身成功後,可以預期其電池續航力表現是需要注意的一點。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6NHVBinT8 ASUS ROG Zephyrus S的官方介紹影片 1. 2. 3. 4.
-
HyperX全新首款無線電競耳機Cloud Flight正式開賣,擺脫線材束縛 持久電力使玩家戰力「無線」
Kingston金士頓旗下電競品牌,HyperX 今日宣布全新Cloud Flight無線電競耳機於台灣正式發售。近年來玩家日趨追求遊戲操作上的流暢表現,對於周邊配備的效能與便利性也越來越重視。最新上市的Cloud Flight無線電競耳機不但延續HyperX一貫的絕佳音質和輕量舒適的體感,更讓使用者擺脫線材束縛,以電競級無線傳輸技術,使耳機具備驚人電池續航力,玩家能恣意戰鬥、長時間激戰不中斷。 Cloud Flight無線電競耳機適用於PC、PS4TM和PS4 ProTM多款遊戲平台,其採用2.4GHz的傳輸技術,電力最長可達30小時1,堪稱目前市場之最;封閉式耳罩搭配90度旋轉的設計可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遊戲音效,且可透過控制鍵快速調整 LED 效果、麥克風靜音、音量和電源控制;可拆式降噪麥克風獲得TeamSpeak及Discord的認證,確保清晰的通訊品質。產品展示影片可參考HyperX YouTube頻道。 HyperX表示:「我們致力於為各種不同層級和平台的玩家打造極致效能的電競周邊,無論是家用主機、PC平台,或甚至是職業比賽,HyperX 都能讓玩家更自由、更輕鬆地進入遊戲世界,體驗遊戲的樂趣。」 電池使用時間:30 小時 - LED 關閉;18 小時 - LED 呼吸效果;13 小時 - LED 恆亮 HyperX Cloud Flight無線電競耳機現正於PChome 24hr購物、原價屋及良興等通路門市熱賣中,建議售價NTD 5,490,購買再加送HyperX耳機硬殼包,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Kingston發表全新Canvas系列記憶卡,連袂HyperX推出家用遊樂主機儲存空間擴充周邊
熱鬧盛大的2018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8)不只在南港展覽館與世貿一館,在一旁的君悅酒店也都有許多廠商進駐。這次小編走到全球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的Kingston(金士頓)與電競品牌HyperX的展間中,我們就帶大家逛逛有什麼新產品吧! 此次Kingston與電競品牌HyperX聯袂展出,在君悅飯店是在同一展間之內,我們就先帶各位玩家們一看最近在固態硬碟和儲存空間維持領導地位的Kingston有什麼新產品吧! 在會場中不只展示自家全新產品,其實在不論自助點餐機、智慧手錶或是數位看板所用的迷你電腦都可以看到,幾乎無所不在你我身活的左右。而在先前推出的記憶卡產品後,這次也將產品進行改版,發表全新Canvas系列的SD與microSD記憶卡,容量從128GB至512GB不等,專為4K影像拍攝的玩家們提供更好表現,在記憶卡上也有許多顏色可選,呼應「Canvas」(畫布)的意涵。 在固態硬碟方面,推出全新的DCP 1000、A1000與UV500等不同介面的固態硬碟,DCP1000採PCIe 3.0 x8 介面的NVMe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選擇可至8TB,專為企業級用戶設計;A1000則採PCIe 3.0 x2介面、M.2機構形式的NVMe固態硬碟,為玩家們在中階產品有不錯的選擇。最後新推出的UV500則採用SATA 6 Gb/s介面,採多種機構形式選擇,從M.2、2.5吋SATA及mSATA都有支援。 除此之外,在I/O埠擴充與手機儲存空間擴充的部分,Kingston也推出Nucleum與Bolt Duo。Nucleum為使用輕薄筆電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I/O埠擴充,共計7個額外I/O埠;Bolte Duo則針對Apple(蘋果) iPhone及iPad用戶,讓玩家們可以額外擴充儲存空間並快速的透過USB 3.1連接埠分享。 HyperX近年來在電競品牌的深耕相信各位玩家們有目共睹,各式各樣的電競周邊與固態硬碟和記憶體都有亮眼成績,這次又準備推出什麼新產品呢? 先前在1月正式上市的Cloud Alpha電競耳麥,在台北國際電玩展造成搶購熱潮,現在除了黑紅配色外,還展出美國獨家的黑金配色,也正準備引進台灣囉!搭著電競耳麥潮流,HyperX預計於7月推出Cloud Flight,採用無線的方式設計,並透過USB作為訊號接收來源,提供更好的音質表現。在電競周邊部品扮演重要角色的機械式鍵盤,推出了採用凱華銀軸(速度軸)的Alloy FPS RGB,並將LED燈擺放在與軸體相同高度的位置,提高更好的RGB照明表現。 與自家母品牌Kingston的記憶體儲存專業,HyperX為電競打造了許多相關產品,從前些日子上市的Predator RGB記憶體模組,再到曾放出風聲預計最快今年就會與大家見面的RGB固態硬碟。此次展處最特別的產品便是針對Nintendo(任天堂) Switch設計的microSD記憶卡和專為Sony(索尼) PlayStation 4設計的Savage EXO外接固態硬碟儲存裝置,都正在加緊布局中。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04) (05) (06) 廠商名稱:Kingston - 遠東金士頓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00
-
RAZER機械軸即將登陸您的鍵盤,廣獲好評的Razer機械軸現可供更多玩家使用
全球領先的玩家生活潮流品牌Razer(雷蛇,股票代號:01337)於今日宣布其獲獎無數的Razer機械軸將於今年稍後時間開放予第三方鍵盤製造商。 從遊戲市場發展之始,Razer機械軸便以其速度和精準度而聞名。其設計比標準機械軸的耐用度長60%,並備受全球數百萬遊戲玩家及電競選手的信賴。 Razer機械軸以往只用於最暢銷的Razer BlackWidow系列鍵盤,而這些機械軸將於今年稍後時間在指定合作夥伴製造的鍵盤上首次亮相。更多的合作夥伴預計將在今年內加入此計劃。 Razer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陳民亮表示:「市場上出現許多聲稱專為遊戲玩家而設計的鍵盤,但他們所使用的按鍵軸卻是設計成適合廣泛應用而非遊戲專用。我們的按鍵軸是專為遊戲而設計,對於越來越多合作夥伴能應用我們的按鍵軸,設計真正適合的遊戲鍵盤感到鼓舞,並期待將這些優勢擴展到更多玩家。」 Razer綠軸:具有富觸感的反饋、清脆的按鍵聲以及最佳化的觸發與重置點,可實現最佳的遊戲和打字表現。 Razer橙軸:具有富觸感的反饋,無按鍵聲。與Razer綠軸相同的最佳化效能但更少的觸發力道,維持安靜的遊戲體驗。 Razer黃軸:具有僅1.2毫米的超快速觸發和靜音觸感,適用於需要急速按鍵的遊戲。 DIY及自製鍵盤愛好者也可期待Razer機械軸於今年稍後時間獨立發售。 有關更多Razer機械軸的資料,可蒞臨Razer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8南港展覽館的L0003攤位參觀。
-
Acer Predator Helios 500電競筆電增加選項,可配備Radeon RX Vega 56顯示卡
Acer(宏碁)於24日正式在紐約發表Predator Helios 500電競筆電,如同先前傳聞的硬體規格,採用Intel Core i9-8950HK(6C/12T、2.9GHz/4.8GHz、TDP 45W)處理器,繪圖晶片的選擇則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不過Acer另外還準備了AMD平台版本,可以選配Ryzen系列處理器與Radeon RX Vega系列繪圖晶片,玩家們多了個AMD平台選項! AMD平台版本Predator Helios 500電競筆電,是採用AMD最新桌上型處理器Ryzen 2700(8C/16T、3.2GHz/4.1GHz、TDP 65W),雖然TDP會比行動版Core i9高出20W,但在核心數上反而有多出2C/4T的優勢。 而繪圖晶片的選擇,在使用AMD平台構築筆記型電腦的同時,最令人意外的便是採用Radeon RX Vega 56繪圖晶片,令人期待!螢幕採用17.3吋的Full HD(1920 x 1080)解析度規格,畫面更新率可達144Hz,想當然耳是支援Free Sync技術,讓玩家們有更好的遊戲體驗。 最後,相信各位玩家們也知道AMD在散熱上確實都會遇到比較大的難關,此次在機身上標榜配置5組金屬導熱管,並採用獨家AeroBlade 3D金屬風散散熱,究竟能不能夠有效的將廢熱帶走,仍待考驗。在建議售價的部分,可能至少要新台幣60,000元以上,6月陸續上市之後我們會持續關注。 (01) (02)
最多人點閱
- 筆電版第九代Core i7-9750H CPU與GTX 1650 GPU效能揭露,比上一代提升28%! 國外電商已可看到蹤跡
- Razer Blade Pro電競筆電開箱實測,不想魯蛇過新年當然要選潮「雷蛇」
- 無與倫比的完美行動電競體驗,Razer Blade 15 2018不只輕薄、效能更出色
- ROG更輕薄的西風之神S來了!導入144Hz螢幕更新和3 ms反應時間
- Lenovo新世代電競筆電軍團,Legion 5i開箱動手玩
- 【TGS 2017】HyperX Cloud Alpha搶先上市前實測開箱,從「東京電玩展」朝朝暮暮的電競耳麥終於拿到手!
- Razer新版Blade電競筆電,15.6吋4K螢幕搭GTX 1070不到2.2公斤
- 電競共和國皇者駕臨!ASUS ROG Strix GTX1080 Ti 11GB超凡上市
- 充值信仰力就看這一波,ASUS PCHome ROG戰神祭典、電競周邊全面最低5折起
- 專業錄音室THX Spatial音頻加持,Razer Nari無線電競耳機擺脫有線束縛
- HyperX Cloud Revolver S全新登場 杜比環繞音效隨插即用
- Lenovo推出全新電競品牌Legion:頂尖效能,為遊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