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Ryzen同門較勁,AMD Ryzen 7 2700、Ryzen 5 2600開箱實測

文.圖/Bisheng 2018-05-10 16:30:00
主流性能電腦市場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AMD去年初推出全新架構Ryzen處理器,普遍獲得認可並再次成為Intel可敬的對手。而今年產品推出規劃,AMD是著重在將既有架構最佳化並導入新製程,也就是小改款的階段。即便沒有令人驚喜的新意,對上宿敵Intel同級產品線,仍然是有十足的競爭力。


Zen架構最佳化並結合12nm新製程生產
第二代Ryzen桌上型處理器亦稱作Ryzen 2000系列,產品代號為Pinnacle Ridge,是植基於Zen+架構開發設計而來。不諱言地說,本質上屬於代號Summit Ridge的第一代Ryzen,其Zen架構精進、功能性提升版本。AMD同時新導入12nm FinFET(LP)製程技術,以期在可達時脈、性能、耗電量和溫度控制等,各個面向依然能有合宜表現。

而在用以搭配的晶片組部分,現階段是端出了X470這個選項,然而嚴格來說並非全新製品。由於X470和X370骨子裡難分你我他,套Intel用語來說X470猶如X370-Refresh,網路鄉民則會以X370馬甲來稱呼之。兩者微乎其微的差異,在於AMD新推出StoreMI混合儲存功能,X470晶片組使用者能免費下載,反觀X370、B350、A320等得付費購買。

AMD Ryzen 7 2700、Ryzen 5 2600開箱~


Ryzen 7 2700提供Wraith Spire(LED)散熱器。


Ryzen 5 2600提供Wraith Stealth散熱器。


Ryzen 5選擇性相較於對手顯得略少
儘管Ryzen 2000系列看似沒有新意,仍然還是令對手Intel不得不嚴陣以待,畢竟AMD確實成功靠著Ryzen重返榮耀。現階段第二代Ryzen產品選擇性並不多,已推出上市的只有4款產品,Ryzen 7/5系列標準與型號後綴X版各有1款,實際為Ryzen 7 2700X、Ryzen 7 2700、Ryzen 5 2600X、Ryzen 5 2600。這布局一樣瞄準Intel同級競品,雙方K、X版都是針對熱血玩家設定,具有高度超頻彈性。

不過就市場涵蓋/價格帶面向來看,高階的Ryzen 7 2700X和Ryzen 7 2700市場參考價格分別是10,250元、11,050元,而Intel的Core i7-8700K與Core i7-8700則為10,700元、9,300元,雙方都是各有2款產品。由於Ryzen 7是實體8核心設計又提供散熱器,對上6核心的Core i7在價差方面實屬合理,故這幾款高階產品算是精準的針鋒相對。

AMD Ryzen 7 2700(圖左)、Ryzen 5 2600(圖右)本尊。


反觀中高階部分皆為6核心產品線,AMD當前是由Ryzen 5 2600X和Ryzen 5 2600主打市場,其參考價格分別是7,560元、6,700元。瞄準對象無非是Core i5-8600K與Core i5-8600,價位分別為7,800元、6,700元,只不過Intel還有Core i5-8500、Core i5-8400,2款市價分別約6,000元、5,500元的產品。

市價5,500~6,700元區間,嚴格來說是第二代Ryzen真空地帶,因為並沒有相對應的產品。AMD當前規劃由Ryzen APU進行卡位,但只有約5,400元的Ryzen 5 2400G這麼一款,而且其架構設計屬於實體4核心,Core i5-8400因而占了些優勢。簡而言之,Ryzen 5對上Core i5系列,產品選擇豐富性是吃虧一些。

Ryzen、Core i規格表較簡表。


雙方相容晶片組特色差異化縮小
晶片組除了有幾分相像的型號命名規則,連同定位區隔、主機板製品價格區間等幾點,AMD產品規劃也都是和Intel相近。不過主機板特別功能差異已經微乎其微,例如AMD去年率先整併USB 3.1 Gen 2控制器,Intel近期全新300系列晶片組也有了。所以在雙方競爭條件相近的前提下,使用者到底該選AMD還是Intel比較好,今年才是競賽關鍵期。

附帶一提,AMD曾經非正式的透露,晶片組/主機板價格務求相對較低,希望藉此降低使用者組裝電腦的總價。然而終端產品無論是成本或價格策略,終究掌控在主機板廠商手上,並不容易進行全面性客觀比較。因此就組裝成一台電腦角度而言,相同品牌等級的主機板製品概略相較下,有時AMD版的價格是低於Intel一些,反之則是AMD略高些許。

Ryzen 2000系列新配套選擇X470晶片組。


AMD早一步將USB 3.1 Gen 2整合進晶片組,在去年獨樹一格。


新舊同門相較性能普遍提升一個等級
由於AMD並非一口氣提供Ryzen 2000系列全數的測試樣品,因此相較於Ryzen 1000系列提升了多少性能,還沒有引起廣泛性的注意、討論。這次我們換用Asus另一款主機板ROG Strix X470-I Gaming,來體驗Ryzen 7 2700與Ryzen 5 2600,儘管測試環境配備稍微有異動,所累積彙整數據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比較價值。

CPU-Z偵測資訊:Ryzen 7 2700。


CPU-Z偵測資訊:Ryzen 5 2600。


測試平台配備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X470-I Gaming
記憶體:G.Skill Sniper XF4-3400C16D-16GSXW(XMP DDR4-3400、8GB x 2)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M9Pe(G)512GB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HCG850 Gold JP)
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10專業版64bit

在以下的Sandra測試項目,可以概略看出Ryzen 2000系列性能提升幅度,相較於Ryzen 1000系列提升了一個等級左右。算數處理器、多媒體處理器、加密解密性等項目,在多核心/線程模式測試下,Ryzen 7 2700X(8C/16T、3.7~4.3GHz)性能表現凌駕在前旗艦Ryzen 7 1800X(8C/16T、3.6~4.0GHz)之上,而Ryzen 5 2600(6C/12T、3.4~3.9GHz)也大多能有Ryzen 5 1600X(6C/12T、3.6~4.0GHz)等級的表現。

雖然我們並未納入測試Ryzen 7 1700X(8C/16T、3.0~3.7GHz),不過由前兩個新舊比較範例來推估,Ryzen 7 2700(8C/16T、3.2~4.1GHz)應該是有和Ryzen 7 1700X平起平坐的實力。至於有沒有其他可能性?Ryzen 5 2600X(6C/12T、3.6~4.2GHz)和Ryzen 7 1700(8C/16T、3.0~3.7GHz)終究有2個實體核心差距,因此多核心部分Ryzen 5 2600X普遍未能以下犯上,但單線程時能仗著時脈比較高這點,超前Ryzen 7 1700不等幅度。







接著來看Sandra財務分析、的科學分析、影像處理器等部分,所得結果和前面幾個項目相去不遠,Ryzen 7 2700X穩定超前Ryzen 7 1800X,而Ryzen 5 2600表現又再稍好些許,即便多核心/線程模式也和Ryzen 5 1600X更為接近。而硬拿Ryzen 5 2600X來和Ryzen 7 1700相較,依條件的不同還是互有高低,至於Ryzen 7 2700我們想,應該還是足以和Ryzen 7 1700X匹敵吧。







在7-Zip與WinRAR這2款常見壓、解壓縮軟體,Ryzen 7 2700X表現依然優於Ryzen 7 1800X,而Ryzen 5 2600超越了Ryzen 5 1600X,特別是在WinRAR部分,Ryzen 7 2700也有著挑戰Ryzen 7 1800X的能力。而在PVO-Ray和Cinebench方面,Ryzen 7 2700X表現是無需再提,亮點在於Ryzen 7 2700堪比Core i7-8700K,其餘越級挑戰結果大多為互有領先。





X265 HD Benchmark測試略為有趣,我們想Ryzen 7 2700應該是能和Ryzen 7 1700X比擬,而Ryzen 5 2600X一舉超前Ryzen 7 1700成為亮點,只不過Ryzen 5 2600並未領先Ryzen 5 1600X。運用HandBreake進行真實影片轉檔,將HEVC、4K解析度、59.94FPS影片轉為H.264、Full HD格式,Ryzen 5 2600表現和Ryzen 5 1600X相當,而Ryzen 5 2600X並未跨越核心數量差異鴻溝,倒是Ryzen 7 2700再次能和Core i7-8700K相抗衡。



在PerformanceTest與PCMark 10兩款綜合測試屬性軟體,測試所得傾向是相同的,Ryzen 7 2700X毫無疑問領先Ryzen 7 1800X,而Ryzen 5 2600表現也是在Ryzen 5 1600X之上。依據Ryzen 7 2700和Ryzen 7 1700的差異來推估,Ryzen 7 2700理應當是超越Ryzen 7 1700X,其餘亮點同樣在於Ryzen 5 2600X得以挑戰Ryzen 7 1700。



遊戲面向表現首先來看3DMark,Time Spy模式Ryzen占有一定的優勢,Ryzen 7 2700便足以和Core i7-8700K相較,而Ryzen 5 2600優於Ryzen 5 1600X也不意外。只不過在對應DirectX 11的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受測各處理器總得分差距縮小到相近的幅度,可看出核心時脈也占有相當影響性,故前述一些越級比較或說可能性大多是成立。



真實遊戲取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和Far Cry 5作為代表,兩者都能看出一個傾向,Ryzen 2000皆優於Ryzen 1000系列而且是能夠越級挑戰,即便是Ryzen 5 2600X也能和Ryzen 7 1700相比。只不過最大贏家仍然是Core i7-8700K(或說會是Intel同級產品較吃香),其中差異又以Ashes of the Singularity最大,就算和Ryzen 7 2700X相較也能高出6FPS左右,尤以處理器平均幀數落差最為巨大。



進入夏天產品選擇性將更完備
總和來說,目前已經上市的Ryzen 2000系列產品,性能、耗電量、溫度等各面向表現,都是足以令人感到滿意。尤其Ryzen 1000系列在台灣售價偏高這問題,可看到Ryzen 2000系列的匯率相對合理許多,得以和總部原始設定競爭目標對稱的一較高下。不過就差異比例這點來說,Ryzen 2000系列終究是Ryzen 1000最佳化版本,因此說不上有令人驚豔的差距感,這點倒是再合理不過。

所以現有Ryzen 1000系列使用者,除非感到不敷使用需要跨系列升級,例如Ryzen 3想換裝成Ryzen 7,否則大可靜候下個世代產品推出後再斟酌。另外,除了現有4款處理器與1款晶片組,AMD下半年應當還會推出B450,取代現行的B350晶片組。而入門產品線Ryzen 3部分,如果沒有意外再過幾個月也會正式推出,因此這個夏天的裝機選擇相當豐富。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AMD 超微半導體
廠商網址:https://www.amd.com/zh-hant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