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龍之準心致勝出擊、精準鎖定中階玩家市場,MSI Crosshair 15電競筆電開箱評測

文.圖/HAMA 2021-12-27 12:13:33
對於玩家、選手們來說,為了在遊戲戰場上取得先機,高效能、最速、流暢的裝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競一詞在現今更廣泛融入在各項產品上,從最基本的PC主機、筆電到眼睛所看的螢幕、顯示器,與身體最親密的鍵鼠、耳機,家中網路幾乎必備的WiFi路由器,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甚至桌椅等等,大大小小的設備都能掛上電競之名。

而提到「電競」,相信眾多玩家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廠商無非就是家喻戶曉的電腦大廠「MSI」,不僅深耕電競市場多年,經典的龍盾Logo更是深植於許多龍粉們的心中,尤其在電競筆電市場上,MSI絕對是玩家們的第一首選,而隨著處理器、顯示卡等等不斷推陳出新,MSI也馬不停蹄的隨即更新自家筆電硬體規格,就如小編這次入手的這部MSI Crosshair 15。



披上彷彿武器般的鈦灰色金屬外衣,Crosshair 15外觀開箱

提到MSI電競筆電,或許玩家們最熟悉的無不是旗艦級GT Titan、GS Stealth、GE Raider系列、中高階的GP Leopard系列或是更加親民的Pulse GL、Katana GF系列,而Crosshair算是當中較新加入的成員,一些玩家們可能會對它感到些許陌生,不過在看到它的金屬外衣後是不是感到似曾相似呢?

從外觀設計到內部規格來看,不難發現Crosshair 15與小編先前開箱的Pulse GL76有非常多相似之處,事實上Crosshair與Pulse GL就是雙生系列無誤,只是後者找來比利時設計大師為Pulse GL雕塑上充滿科幻風的幾何線條,Crosshair則是選擇較低調的沉穩風格,不過依舊保留鈦灰色金屬外衣,彷彿一把質感滿分的武器般,隨時做好開戰準備。

Crosshair 15外盒一覽,充滿科幻線條的全新設計。

Crosshair 15採用鈦灰色金屬背蓋,不難發現與先前開箱的Pulse GL76有許多相似之處,最大的差異就在少了雷雕線條紋路,多了一份沉浸感。

近年來新一代MSI電競筆電背蓋上龍魂Logo都採用與背蓋一致的灰黑配色,低調之下也增添一分質感。


周遭I/O的部分,Crosshair 15配有HDMI(4K@60Hz)、Type-C USB 3.2 Gen1、2組Type-A USB 3.2 Gen1、Type-A USB 2.0、RJ45網路埠以及2合1的3.5mm音源孔等。

左側I/O部分由左至右為DC電源孔、Type-A(USB 3.2 Gen1)與Type-A(USB 2.0)。

右側I/O部分由左至右為3.5mm音源孔(Mic-in/Headphone-out)、Type-A(USB 3.2 Gen1)、Type-C(USB 3.2 Gen1)、HDMI(4K@60Hz)與RJ45網路埠。


雙生機的影子到正面更加明顯,可以說是幾乎與Pulse GL設計一致,不從標籤上來辨別的話小編還真的一時很難分辨出差異,Crosshair 15同樣藉由低調的黑化塗裝來大幅降低視覺干擾,讓玩家的專注力維持在遊戲中,不管是在遠處狙擊還是中距離與敵人拚槍,都能大幅提高致勝機會,並且搭載了電競級15.6吋FHD 144Hz IPS面板螢幕搭配窄邊框設計,提供高流暢、沉浸感的視覺饗宴。

Crosshair 15正面一覽,低調黑色塗裝可大幅降低視覺干擾。

螢幕採用15.6吋FHD 144Hz IPS電競面板提供高流暢表現。

頂部配置720p視訊攝影機並配有MIC,隨時隨地辦公開會、語音聊天,開直播或是遠距上班上學通通都不是問題。

窄邊框設計大幅提高螢幕佔比,增添視覺沉浸感受。

螢幕下方的MSI Logo也一併黑化處理。


C座鍵盤區的部分,Crosshair 15採用單區全彩RGB鍵盤,保留數字鍵的配置,讓大部分經常使用100%鍵盤的玩家們也能很快就輕鬆上手,基本上只要適應個幾次便馬上能投入戰場!

另外可以發現,除了低調的黑色塗裝之外,整體較為銳利的線條風格依舊保留,兩側浮雕紋路在燈光下反射也呈現出科幻、機械風格,就連位在觸控板上彷彿知名作品《終極戰士Predator》風格的三角圖騰也一併保留,雖說Crosshair本身就是十字準心的意思,不過三角準心倒也不是沒有看過,用在Crosshair 15身上似乎也並無不妥,但小編私心覺得如果改為十字圖騰能更加呼應Crosshair之名呢!

Crosshair 15鍵盤區一覽,充滿銳利線條與浮雕紋路的科幻設計。

鍵盤搭載單區全彩RGB燈光,在夜晚、暗處之下依舊可清晰找到按鍵位置。

鍵盤左右兩側特殊浮雕紋路設計(左側)。

鍵盤左右兩側特殊浮雕紋路設計(右側)。

左下角標示Crosshair 15搭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顯示卡。

觸控板上同樣有三角圖騰設計。

右下方標示Crosshair 15各項特色。


散熱方面一直以來都是MSI的強項之一,從底部看去便能從相當大面積的散熱開孔看見內部的散熱導管,搭載Cooler Boost 5的Crosshair 15,雙風扇配置能有效即時排除廢熱,讓內部硬體保持最高戰力,毫不影響玩家表現,蜂巢狀設計更是兼顧視覺感受與強化結構提升耐用度。

Crosshair 15底部一覽,從蜂巢散熱孔可直接看見內部散熱導管。

除了本身腳座之外,部分蜂巢邊緣還有墊高設計來盡量與平面保持距離,維持進氣效率。

底部左下角標示各項安規,並且可以看到內部搭載了Intel WiFi 6 AX201無線網卡。

電源變壓器以及隨附的使用指南、保固卡等。


在額外配件上,MSI一直以來都相當大方,擁有RGB燈效的自家輕量化開孔電競滑鼠,以及可裝下筆電讓玩家四處征戰的大背包都沒有缺席,背包的設計上也很符合MSI近年來的低調質感風格。

配件隨附MSI自家RGB輕量化滑鼠。

隨附大背包,採用與筆電相同的灰黑配色,作為一般日常使用也相當方便。


火力強大的秘密,Intel第11代Tiger Lake-H Core i7、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以及DDR4-3200

作為強大的武器,除了精準度、便利性要夠之外,自身的火力更是一大關鍵要素,畢竟應該沒有玩家會想遇到打完一排彈匣敵人卻還沒倒地的窘境吧(笑),Crosshair 15的火力當然是不容小看,而這當中的祕密就是搭載了Intel目前筆電平台上最新的Tiger Lake-H Core i7-11800H處理器,8C/16T配置,10nm製程加持,加速時脈最高更可達4.6GHz,與前代i7-10750H整體效能提升高達40%。

處理器最高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8 Core i7處理器。


電競筆電,獨立顯示卡勢必不能少,Crosshair 15搭累了最新NVIDIA RTX 30系列,採用全新Ampere架構下的RT核心、Temsor核心以及CUDA核心,支援Resizable BAR、光線追蹤、DLSS以及Dynamic Boost 2.0。

顯示卡搭載最新NVIDIA RTX 30系列,對比前代在效能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Resizable BAR為新世代顯卡的技術之一,該功能可讓CPU能即時使用整個GPU記憶體,進而提升遊戲效能。

光線追蹤技術,在眾多遊戲大作上可呈現更真實的光影畫面。

NVIDIA DLSS技術,可提高RTX系列顯卡上的Tensor核心播放速率來獲得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透過光追+DLSS兩者技術,讓玩家在遊戲上兼具高畫質以及高流暢度。

透過Dynamic Boost 2.0可調整GPU、GPU記憶體以及CPU之間功率,達到最佳化效能。


記憶體的部分也採用了DDR4-3200,在讀寫效能上高於普通的DDR4-2666,提升整體遊戲體驗表現。

記憶體部分搭載至DDR4-3200,在讀寫方面都高於普通的DDR4-2666。


視覺感官之外,音效當然也不可或缺,除了機身上兩組喇叭,透過耳機輸出即可支援最沉浸、最細膩的Hi-Res高解析音樂播放;而在網路方面有線不必多說,無線方面則是搭載最新WiFi 6極速無線網路,擺脫線材拘束,依舊可享受低延遲、高頻寬的網速,打Game不再被WiFi Gank啦!

透過耳機輸出可支援Hi-Res高解析音樂播放。

搭載最新WiFi 6極速無線網路。


效能實測

鑑賞完外觀、規格後當然就是來到火力展示環節,事不宜遲馬上來透過常見的跑分軟體、遊戲、創作軟體來好好驗證Crosshair 15的能耐吧!

CPU-Z
CPU-Z驗證規格,小編手上這台Crosshair 15型號為A11UDK 所搭載的是Intel Core i7 11800H處理器,8C/16T配置,TDP 45W,屬於10nm製程的Tiger Lake家族,主機板為500晶片組的HM570,記憶體的部分搭載的是SK Hynix顆粒的DDR4-3200 16GB(8GBx2),此外顯示晶片則可切換Intel的UHD Graphics內顯以及NVIDIA RTX 3050 Ti獨立顯示卡。

CPU-Z偵測資訊圖一覽。

CPU-Z偵測資訊圖一覽。


GPU-Z
詳細顯示晶片規格可至GPU-Z驗證,首先內顯的部分Intel UHD Graphics串流核心為32組,時脈最高來到1450 MHz,一般使用時以足夠應付,與獨顯互相搭配可提高最高效能以及續航力,而獨立顯卡方面這張採用三星8nm製程的NVIDIA GeForce RTX 3050 Ti顯示卡,晶片為GA107家族,擁有2560組CUDA,基礎時脈為1222 MHz,最高來到1485 MHz,搭配128 bit GDDR6 4GB記憶體並支援Resizable BAR。

GPU-Z偵測圖一覽。


CINEBENCH R23、CPU-Z
而這顆猛虎CPU在CINEBENCH R23單核突破了1400分大關,多核更是一舉躍升到11426分,相較上兩個世代的i9-9880H(9087分),相差高達2000分,也勝過前代Core i7-10875H(約10300分)1000多分。

在CPU-Z Bench的部分單核直接突破600分門檻,多核更是來到5739.5分,這成績直接完勝前代桌上型的i7-10700(約568/5625分),由此可知,Tiger Lake確實是頭猛虎,整體效能成長非常有感。

CINEBENCH R23、CPU-Z Bench測試圖一覽。


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
記憶體的部分在DDR4-3200加上容量達16GB的加持下,於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測得Read、Write、Copy分別有48944/45626/43538 MB/s的優秀表現。

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測試圖一覽。


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
儲存裝置透過CrystalDiskInfo驗證可發現內部搭載的為1TB的三星MZVLQ1T0HALB-00000 NVMe SSD(PM991),採用PCIe 3.0通道並支援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功能,實際經由CrystalDiskMark測得2413.36/1723.27 MB/s的讀寫表現,雖不像PCIe 4.0般那樣極速,但也是HDD 10倍、SATA SSD 4倍以上的高速表現,對於一般辦公、創作、遊戲用途基本上都是綽綽有餘。

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測試資訊圖一覽。


3DMark
究竟這顆猛虎CPU搭配RTX 3050 Ti的遊戲效能如何?透過各位熟悉的3DMark便能知曉,首先在驗證DX12效能的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中,Crosshair 15獲得了5688/2619分,至於DX11效能則是在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測得12610/6289/3255分,以RTX 3050 Ti屬於中階偏入門的定位來看已經是不錯的表現,畢竟除非外接螢幕,不然以筆電本身FHD的解析度來說算是夠用。

至於光追的部分受限於4GB容量限制,最終在Port Royal項目測得784分就稍稍可惜了一些,效能較不吃重的遊戲可能差異不大,但如果是3A大作要開光追則建議稍微下調畫質或依靠DLSS、FSR等黑科技來加持,而實際上這部分在下面的遊戲實測會更清楚,基本上對玩家來說,遊戲體驗的實際感受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仍舊是可以暢玩電競遊戲的世界。

另外小編也透過3DMark內的CPU Profile來測試CPU效能,最終獲得單線程927分,全線程7302分成績,儲存裝置表現也可透過Storage Benchmark來實測,最終獲得1708分。

3DMark Time Spy/Time Spy Extreme/Port Royal測試圖一覽。

3DMark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測試圖一覽。

3DMark CPU Profile/Storage Benchmark測試圖一覽。


PCMark 10
綜合效能就交給PCMark 10來驗證,最終獲得相當不錯的6847分,相較於搭載10代處理器+RTX 2070 Super的筆電來說(約5800分)有著相當1000分的漲幅,另外在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項目測試中,SSD的表現也獲得1878分。

而在續航力的部分,小編將亮度調整至20%,WiFi、藍牙關閉、Windows電力模式開至平衡50%並且透過MSI Center切換為超級電力模式,最終測得4小時1分的成績,以電競筆電來說是相當優秀的表現。

PCMark 10測試圖一覽。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測試圖一覽。

PCMark 10續航力測試一覽。


SpeedTest
WiFi 6有多OP?小編直接透過各位常用的SpeedTest來展示給各位,在中間無阻擋物、距離約1~2公尺的情況下,Crosshair 15於500/250M的網路環境中依舊幾乎可跑滿全速頻寬,更重要的是Ping的延遲僅僅只有2 ms,基本上跟有線環境幾乎沒有太大差別,完全可以放心用WiFi來打Game。

SpeedTest測試圖一覽。


Windows 11
隨著微軟新作業系統Windows 11發布,未來Windows 10勢必會漸漸被放生,不過Windows 11升級條件又不像當初Windows 10那般寬裕,但這些問題並不存在於Crosshair 15身上,內部所有規格皆符合Windows 11需求,未來想升級便可直上不怕被放生。

Windows 11需求驗證。


遊戲實測
跑分是一回事,真正遊戲效能如何,直接透過遊戲來驗證最簡潔明瞭,可以發現Crosshair 15在知名電競遊戲《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即便畫質開至超高依舊有226的平均FPS表現,完全不必擔心卡頓問題。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畫質設定:超高。


那麼效能更吃重的3A大作呢?RTX 3050 Ti應付得來嗎?其實是沒問題的,只要稍稍調整一下畫質設定,一些遊戲還可透過黑科技DLSS、FSR加持,以60 FPS為基準來說,大部分3A大作中畫質設定都可開到中以上是完全OK的,甚至有些看似會相當吃重效能的大作,開到最高畫質都沒問題呢!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畫質設定:中

《全境封鎖2》畫質設定:極高

《極地戰壕6》畫質設定:極高 光追:關 FSR:關

《看門狗:自由軍團》畫質設定:非常高 光追設定:關 DLSS設定:畫質模式

《Forza Horizon 5》預設設定:高 光追:中

《F1 2021》畫質設定:Ultra High 光追:Medium DLSS:Quality

《光明記憶:無限》RTX Quality:Very High DLSS:Ultra Performance


創作者測試
擁有高效能的電競筆電,不少玩家也會用來做一些創作用途,小編也簡單透過Photoshop、Premiere Pro來實測,可以看到在Crosshair 15分別得到了1038.4、524分,對於一般大解析圖檔修圖完全沒問題,而影片的部分Premiere Pro就對於硬體需求較嚴謹一些,不過應付一般簡單影片剪輯還是沒問題的。

Photoshop、Premiere Pro跑分成績資訊圖一覽。


眾多自家軟體輔助,監看、調整,一隻游標即可以搞定。

鑑賞完Crosshair 15的火力之後,除了硬體上優秀表現,也需要良好的軟體來搭配才完美。

MSI Center
Crosshair 15搭載了今年推出的MSI Center,不僅整合許多自家軟體在內,讓玩家透過MSI Center即可調整絕大部分所需功能,與以往Dragon Center相比,MSI Center採用的是極簡風格,其中小編最喜歡的莫過於暗色模式的設計,使用時讓眼睛更加舒適不易疲勞。

MSI Center主畫面一覽,可看到各項硬體偵測數據。

Features項目內有「Gaming Mode」、「Smart Priority」、「User Scenario」、「General Settings」、「Game Highlights」、「Mystic Light」、「Smart Image Finder」、「MSI Companion」「System Diagnosis」以及「WiFi Analysis」。

Support項目內有「Live Update」、「System Info」、「Knowledge Base」、「Contace Us」、「Forum&Channel」「Troubleshooting」以及「MSI Recovery」。

Gaming Mode畫面一覽,可針對電腦中遊戲進行調整。

User Scenario中預設了眾多模式讓玩家可直接一鍵切換。

General Setting內可設定Windows鍵、切換鍵、啟閉視訊攝影機、顯示OverDrive以及啟閉螢幕準心等功能。

Mystic Light中可調整鍵盤燈效。

若發現沒有上述提到的功能,可至功能集看有無安裝。


MSI APP Player
手遊風潮的崛起,現今人手一支手機,不管大人小孩都有用手機打Game的經驗,Crosshair 15上也內建了MSI APP Player,不管你是不想用小螢幕玩手遊,還是需要電腦的高效能來掛網,或者是有實況需求卻不想接擷取盒、轉接線等需求,都可讓MSI APP Player來搞定,直接在電腦上打手遊,免除上述煩惱。

MSI APP Player介面一覽。


Nahimic 3
聽覺盛宴方面,也搭載了Nahimic 3,玩家可自由調整自己所需的音效品質,或是透過內建預設的模式來選擇切換,另外也能一併設定麥克風、音效追蹤器以及共享音訊等功能。

Nahimic 3介面一覽。


中階電競筆電最佳選擇

這次小編手上的Crosshair 15事實上整體規格就與先前開箱的兄弟Pulse GL76除了螢幕大小之外幾乎大致相同,就是在外表上較適合喜歡低調沉穩的玩家們,而經過一整輪效能實測後,也證明Crosshair 15確實就跟它的兄弟一樣優秀,假設玩家大部分都是在遊玩電競類遊戲上,那Crosshair 15完全就能足夠應付,3A大作也不用擔心玩不起來,即便是《極地戰壕6》、《Forza Horizon 5》等近期較新的大作都可在高畫質設定下順跑沒問題。

而在現今顯卡大缺貨的窘境下,想打Game又怕組PC預算會爆炸,那麼倒是可以考慮入手這台Crosshair 15,不僅效能夠用,又方便攜帶,辦公、遊戲、創作皆得宜,小編相當推薦給每位想打Game的玩家們入手。




廠商資訊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https://tw.msi.com/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