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加入掌機戰局,Valve 發布旗下首款攜帶型遊戲 PC「Steam Deck」,搭載 AMD Zen 2 APU
文.圖/HAMA 2021-07-16 13:51:01
近期關於掌機的消息都相當突然,前陣子才有無預警現身的Nintendo Switch OLED款式,今日凌晨知名電子遊戲開發公司同時也是Steam營運商的Valve突襲發表傳聞中的旗下第一款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
從外形上來看Steam Deck看似隔壁棚的Nintendo Switch,整體尺寸為298x117x49mm,重量約669g,搭載了7吋1280x800解析度60Hz螢幕,不過搖桿是屬於無法分離的一體式設計,完全主打可攜式特色。
而從搖桿寬度與設計上來看,整體握感應該會比NS的Joy-Con還要優秀許多,但比較詭異的是按鍵上除了標準的雙類比搖桿、十字方向鍵、L1~L3、R1~R3以及與XBOX搖桿配置相同的A、B、X、Y等按鍵之外,正面兩側還配置一組小觸控板(看來Valve還是很堅持觸控板XD!)。
這樣的按鍵布局在操作與舒適度上是否會有很大影響小編認為還有待驗證,不過背部配有高階搖桿才會看到的4組自訂義握持鍵(R4、R5、L4、L5)就相當不錯,另外也支援HD觸感回饋與6軸陀螺儀。
規格方面Steam Deck搭載的是AMD APU,CPU的部分為Zen 2 4C/8T,時脈可達3.5 GHz,GPU則是8 RDNA 2 CUs,時脈最高達1.6 GHz,可提供1.6 TFlops FP32,性能上要拿來定位的話大概介於Xbox One S與PS4之間(NS約1 TFlops),要暢玩一般3A遊戲沒有太大問題。
記憶體則是搭載5.5GT/s的16 GB LDDR5,儲存空間上提供64 GB eMMC與256、512 GB NVMe SSD可選擇,並皆可額外透過microSD記憶卡擴充。
Steam Deck與其他遊戲機最大的不同是官方一再強調它就是一台「可攜式PC」,雖然內建的是SteamOS 3.0作業系統但依然可以安裝電腦軟體,要瀏覽網頁、看影片、處理平常事務甚至要安裝其他第三方遊戲商店都沒問題。
除了軟體之外另一方面也代表周邊硬體上的支援度也如PC自由,基本上要連接額外周邊、輸出畫面至大螢幕接可透過上方的USB Type-C連接口,另外官方自家也提供了擴充底座讓玩家們選擇。
Steam Deck預計將於2021年12月開放訂購,售價399美金起,首波僅開放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訂購,台灣玩家們得再耐心等等,詳細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整體看下來Steam Deck作為一台掌上型遊戲PC性能看來真的相當強大,周邊支援性也不像一般遊戲機綁手綁腳,399美金起的價格其實就與NS差不多,更不用說還有更大容量與高速的SSD版本可選擇,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不過強大的規格究竟會不會大受歡迎實在是不好說,就如小編上述所提的按鍵布局、重量(NS含Joy-Con 420g的重量就讓不少玩家們感到有些負擔)、缺凡獨佔遊戲特色以及散熱性能等部分會是Steam Deck的一大考驗。
但不管如何,在智慧型手機當道,掌機逐漸式微的時代下,還有大廠願意投入這個市場也是件好事,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趕快拿到實機來試試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從外形上來看Steam Deck看似隔壁棚的Nintendo Switch,整體尺寸為298x117x49mm,重量約669g,搭載了7吋1280x800解析度60Hz螢幕,不過搖桿是屬於無法分離的一體式設計,完全主打可攜式特色。
而從搖桿寬度與設計上來看,整體握感應該會比NS的Joy-Con還要優秀許多,但比較詭異的是按鍵上除了標準的雙類比搖桿、十字方向鍵、L1~L3、R1~R3以及與XBOX搖桿配置相同的A、B、X、Y等按鍵之外,正面兩側還配置一組小觸控板(看來Valve還是很堅持觸控板XD!)。
這樣的按鍵布局在操作與舒適度上是否會有很大影響小編認為還有待驗證,不過背部配有高階搖桿才會看到的4組自訂義握持鍵(R4、R5、L4、L5)就相當不錯,另外也支援HD觸感回饋與6軸陀螺儀。
規格方面Steam Deck搭載的是AMD APU,CPU的部分為Zen 2 4C/8T,時脈可達3.5 GHz,GPU則是8 RDNA 2 CUs,時脈最高達1.6 GHz,可提供1.6 TFlops FP32,性能上要拿來定位的話大概介於Xbox One S與PS4之間(NS約1 TFlops),要暢玩一般3A遊戲沒有太大問題。
記憶體則是搭載5.5GT/s的16 GB LDDR5,儲存空間上提供64 GB eMMC與256、512 GB NVMe SSD可選擇,並皆可額外透過microSD記憶卡擴充。
Steam Deck與其他遊戲機最大的不同是官方一再強調它就是一台「可攜式PC」,雖然內建的是SteamOS 3.0作業系統但依然可以安裝電腦軟體,要瀏覽網頁、看影片、處理平常事務甚至要安裝其他第三方遊戲商店都沒問題。
除了軟體之外另一方面也代表周邊硬體上的支援度也如PC自由,基本上要連接額外周邊、輸出畫面至大螢幕接可透過上方的USB Type-C連接口,另外官方自家也提供了擴充底座讓玩家們選擇。
Steam Deck預計將於2021年12月開放訂購,售價399美金起,首波僅開放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訂購,台灣玩家們得再耐心等等,詳細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整體看下來Steam Deck作為一台掌上型遊戲PC性能看來真的相當強大,周邊支援性也不像一般遊戲機綁手綁腳,399美金起的價格其實就與NS差不多,更不用說還有更大容量與高速的SSD版本可選擇,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不過強大的規格究竟會不會大受歡迎實在是不好說,就如小編上述所提的按鍵布局、重量(NS含Joy-Con 420g的重量就讓不少玩家們感到有些負擔)、缺凡獨佔遊戲特色以及散熱性能等部分會是Steam Deck的一大考驗。
但不管如何,在智慧型手機當道,掌機逐漸式微的時代下,還有大廠願意投入這個市場也是件好事,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趕快拿到實機來試試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1Q25 OLED監視器出貨量年增175%,華碩市占升至第二名TrendForce: 1Q25 OLED監視器出貨量年增175%,華碩市占升至第二名
- EDIFIER E 系列藍牙串流喇叭登台 聆聽感受與外型質感全面升級 首推 ES300 華麗亮相 打造全天候的療癒氛圍 ES20 和 ES60 小方咚 雙喇叭 TWS 串聯技術讓音場更立體
- Openfi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Openfind MailBase 榮獲 2025 首屆智慧創新大賞佳作殊榮
- V-COLOR推出全球首款 DDR5 OC RDIMM RGB, 容量最高達512GB(64GBx8),速度達8000MT/s
- 艾思科與旗下品牌科賦將於 COMPUTEX TAIPEI 2025 展出最新產品 極速效能.質感設計.全面進化
- TrendForce: 美關稅政策搖擺不定,經濟、消費需求放緩恐成MLCC市場2H25最大隱憂
- 芝奇將於Computex 2025展示多款全新記憶體,並舉辦年度超頻活動及極限電腦改裝大賞
- 2025 SecuTech 安防展Omada / VIGI 展區五大亮點搶先看 Omada 網路 VIGI 監控全方位網安一體整合方案震撼登場
- 東擎科技搶先推出AiFDO 引領邊緣裝置安全自動上線新時代
- 你喝的水乾淨嗎?LG PuriCare 淨水 Bar 飲水機首度登台! 機內自動高溫殺菌、全流程潔淨 引領飲水新標準
- 《2025 TSRL曜越模擬賽車極速爭霸聯賽-春季聯賽》 總決賽冠軍誕生
- Synology 推出全新機種「DS925+、DS1525+ 與 DS1825+」,2025 年式 NAS 為高效且可靠的資料管理需求而設計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