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在靜謐與喧囂的世界自由穿梭,SONY WH-1000XM4無線降噪耳機開箱體驗

文.圖/Lucky 2020-09-09 10:04:20
對於許多玩家來說,去年SONY推出的WH-1000XM3無線降噪耳機憑藉著出色的外型、優秀的音質和強大的降噪效果,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最棒的降噪耳機,且沒有之一。


不過對於SONY來說,即便是如此出色的耳機還有很多細節能夠繼續精益求精,並於前陣子正式開賣全新的WH-1000XM4無線降噪耳機,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所謂的職人精神是如何發揮在一款耳機上吧!

WH-1000XM4無線降噪耳機開箱
在外觀上,WH-1000XM4與上一代的XM3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同樣提供黑色與略偏金色的銀色款式,並都有附贈一個相通色系的布質攜行盒,整體的質感相當的精緻,非常有SONY的風格。

WH-1000XM4附贈的布質收納盒,質感做得相當好。

收納盒的拉鍊頭還使用特別的銅金色,看得出SONY對於細節的講究。

打開收納盒後,除了耳機本體之外,還提供充電線、耳機線、飛機轉接頭與收納的說明書。


在外觀的細小變化上,比較明顯的大概就是耳機頭帶上的型號飾板,從原本的亮面,改為與周圍配色相同的霧面設計,強化整體的視覺一體感;次者是耳機原本的降噪按鍵的標示字樣,從「NC/AMBIENT」改為「CUSTOM」;最後則是左耳內側加入了一個獨立感應器,用以更精準的辨識玩家的配戴狀況,自動暫停或繼續播放音樂,同時這一代還會在播放音樂的狀態時候自動關閉電源指示燈,直到玩家取下後才會繼續閃爍(算是已經到龜毛程度的細節追求了XD)!

WH-1000XM4的型號飾板從上一代的亮面改為霧面,讓整體風格更具一致性。

左耳的耳機殼上有NFC晶片的標示,如果玩家的手機具備NFC功能(iOS裝置除外),只要輕碰一下就能立即與耳機完成配對,非常便利;至於要與沒有NFC晶片的裝置進行配對,則是需要按住電源鍵7秒鐘才會進入配對模式。

右耳的耳機殼乍看之下沒有任何設計,但其實是一塊觸控板,可以就由滑動、點擊等方式實現切換曲目、調整音量功能,並且允取玩家透過手機App針對不同的功能自行設定操作方式。

在內側設計上,左耳內側新增了一枚全新的感應器,這是上一代所沒有的,其功能可以更準確地去判斷玩家的配戴狀態,以此來暫停/播放音樂。

右耳內側沒有向左耳一樣加入感應器。

所有的功能鍵和連接埠都集中在耳機的底部,其中電源鍵、CUSTOM鍵和3.5mm耳機孔皆設在左耳,右耳則是Type-C的充電線與電源指示燈。


內部硬體方面,這一代的耳機將藍牙升級為5.0版本,能夠可以賦予更穩定的連接能力,根據小編體驗,即使在尖峰時間人擠人的捷運車廂中,耳機也不曾發生過斷連或不穩的狀況,連線穩定度相當優秀。

電池續航力的部分,則是和上一代一樣,在開啟降噪功能後,具有連續聆聽30個小時的全天候續航力,且支援快充功能,只需充電10分鐘,就能供應5小時的續航力。

此外,在連線功能上,這一代終於可同時連接2台裝置了,玩家不必再像過去,可能因為室內室外使用不同裝置,而需要不斷重新配對的麻煩,只需透過App就能立即切換聲音的輸入來源。只是當玩家連接兩台裝置之後,LDAC高音質傳輸功能將會被關閉,而且根據小編的實測,電腦與手機在重新連接上的速度是不同的,相較於手機的瞬間切換,切換至筆電的時候則會需要大約數秒的時間,考量到Windows系統對於藍牙周邊體驗… 配對較慢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系統的關係所致。

WH-1000XM4新增兩個裝置同時配對的功能,讓玩家更方便的在兩個裝置間進行切換,但是要注意,如果同時配對了兩個裝置,LDAC高音質傳輸功能就會被關閉。另外,小編進入手機開發者模式調整LDAC的音訊傳輸量,發現將傳輸量開到最大後,會因為資訊量太大難以傳輸,造成聲音嚴重卡頓,建議玩家還是設定為自動讓手機自動調配就好。


搭配手機App,體驗更進化的操作體驗
不同於一般的無線耳機可能只搭配一個相當陽春的手機App,SONY為無線耳機所打造的手機App在功能上就顯得無比的豐富了,除了一般等化器、降噪程度的功能調整外,還能設定不同場景的降噪程度、設定語音助手、自動暫停等一系列功能,下面將會針對這次WH-1000XM4新增功能部份進行介紹。

App提供多樣化自定義功能,除了常見的EQ等化器,也有提供氣壓調節功能,可以減少降噪模式所產生不適感。


首先是能夠依照環境狀況調整降噪效果的「彈性音效控制」,雖然說這項功能在上一代就已經導入,但誤判的機率偏高,因此SONY針對新一代的耳機做了修正,利用手機的運動感應器和GPS,判別玩家的位置和移動狀態,以自動調整不同的場景模式,讓整體的辨識精準度靈敏度都提高非常多。

只是靈敏度提高的代價,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會過於「積極」的切換環境模式,像是有時只是從位子上起身去冰箱拿罐快樂水,耳機就可能將環境模式從室內切換成移動。為了避免這樣的困擾,SONY也在App中加入了自動學習與手動註冊位置的功能,讓耳機在走到指定地點之後,即切換成固定的降噪模式,如此一來就能避免反覆切換的麻煩了。

彈性音效控制,會利用手機的GPS和運動感應器,去分析玩家可能所處的環境場景,以此來自動切換適合的降噪模式,玩家除可透過App微調降噪效果外,這一代還能註冊地點位置,讓耳機在該位置上切換成玩家最習慣的音效模式。


在前文有提到,WH-1000XM4將原本的「NC/AMBIENT」改為「CUSTOM」,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這一次耳機導入了Google語音助手和Amazon Alex,所以玩家可以依喜好將從降噪切換和語音助手之間二擇一。

玩家若是選擇語音助手的功能,當手機有訊息傳遞進來時,耳機就會自動響起通知,此時玩家只要按一下CUSTOM鍵,就能夠讓耳機朗讀訊息。若是覺得這則通知很重要,有只需長按按鍵,便可以啟動語音助手來依需求傳送語音指令,當然若是不擔心別人側目的話,直接說出「OK!Google」或是「Hey!Alexa」也是能夠立即叫出語音助手的。

更重要的是,由於語音朗讀/辨識是由Google或Amazon的語音助手來完成,耳機的App做的就是讓耳機能夠與這項功能連動,所以台灣的Google助理也是可以在耳機上正常運作的。簡單來說,中文嘛ㄟ通!

玩家可以選擇將CUSTOM鍵改為語音助手的功能,讓耳機為玩家朗讀手機上的訊息,甚至不須掏出手機就能發送訊息。另外,WH-1000XM4也有加入自動關機功能,當玩家取下耳機一段時間後就會自動關機,進一步的減少電力消耗。


另外一項特別的新功能,則是與暫停播放有關,除了延續上一代就有的取下耳機自動暫停和按壓右耳罩進入專注模式之外,這一代還新增了Speak-to-Chat 交談模式,只要當耳機偵測到玩家有說話的時候,耳機就會自動暫停音樂播放和關閉降噪,在面對一些簡短的對話,或是雙手不方便的情境時,就能省去摘下耳機的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這項功能是需要偵測到玩家的聲音才會啟動,可能會存在一點時間差,因此官方建議在說話前加入一些語助詞如「你好」、「不好意思」等,讓耳機有時間進行反應。至於喜歡一邊戴著耳機一邊吃飯的玩家也不必擔心吃飯時咀嚼的聲音會不小心觸發此功能,因為SONY有特地為這項功能加入AI辨識,能夠區分玩家是否真的在說話,根據小編的實測,哪怕是吃拉麵時發出巨大的吮吸聲,耳機也不會誤判成說話,真的很神奇吧!

Speak-to-Chat 交談模式,能夠藉由偵測到玩家是否正在說話,並自動暫停音樂與關閉降噪功能,同時也懂得在對話結束後的數秒自動恢復音樂播放,讓玩家不須取下耳機也能自在與環境交流。


試聽感想
WH-1000XM4在音質表現上,SONY顯然是將其以通勤環境做為設計的出發點,因此整體的音場定位比較集中,讓人覺得自己就好像站在表演舞台上與歌手相伴,人聲相當靠前且清晰,即便是歌手的微小的氣音都能呈現出來;低音的部分在下潛力和反應度都相當不錯,流行樂不可少的鼓聲節奏明確,不會拖泥帶水,同時細節呈現上不會搶走人聲的風采,彼此之間能感受出主次,沒有因為強化低音而讓其他細節糊在一起。

而在降噪方面的表現,則是毫無疑問的出色,在室內環境下,不光是環境的背景噪音,就連坐在隔壁的同事在大聲談話,耳機也能全部過濾掉,整個辦公室比家中的書房還要安靜;場景換到上下班的路途,小編個人會選擇開啟彈性音效功能,讓耳機依照環境狀況調整降噪程度,因為以安全性來說,開著降噪功能在路上行走其實滿危險的,特別是在耳機降噪模式開到最大的情況下,僅有一些比較細小的高頻噪音在勉強能聽到一些之外,不管是車水馬龍的街道,還是捷運車廂內,已經可以倒背如流的廣播聲,通通都能被耳機阻隔在外。

整體使用之後,小編對於耳機的音質和抗噪效果都相當的滿意,唯一覺得可以再做得更好的,大概就是彈性模式的判定與切換了,由於彈性模式是利用運動感應器和GPS來做判定,所以如果耳機發現到小編呈現靜止狀態大約10秒,耳機就會自動切換模式,然而台北不少捷運站的手扶梯都相當的長,10秒的判定時間其實有一點短,希望可以在App中加入判定積極程度滿足不同喜好的玩家,同時若是能在不同降噪模式切換的過程中,加入平滑過渡的效果,減少說切換就切換的突兀感,相信能夠為在體驗的細節上更上一層樓。

▲放上官方宣傳片來複習一下產品重要特點吧!

人機合一的典範
WH-1000XM4或許在外觀上沒有和上一代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在許多細節的體驗上卻能感受到SONY對於整體使用體驗方面的鑽研與提升,尤其是在專注於享受音樂的方面,藉由導入語音助理和Speak-to-Chat交談模式,來大幅降低拿出手機和取下耳機的必要,讓WH-1000XM4成為身體的一部份,自由隨心控制,遠離世界喧囂。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SONY - 台灣索尼
連絡電話:02-4499111
官方網站:https://store.sony.com.tw/product/show/ff80808173b77c5e0173bcacf99c03b4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