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札記
-
PCDIY!也是一種選用育留之道!
選用育留這四個字從何而來?其實,是來自企業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HR管理,所逐漸歸納、統整、發展出的哲學,是對企業員工的一種生命週期管理。 所謂選,無非是選擇合適的企業人才,總不能把獸醫系畢業的硬派去法務部門工作,不僅無法人盡其才,且錯用的結果對員工與企業都是傷害。其次是用,將人才安排至合適部門後,其負責的工作也必須適當才行,總不能聘僱一個企管系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當顧問,或找有豐富業務資歷的人來當業務助理,如此即便調派的部門正確,也是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合道理。用之後要育,社會不斷在進步,各種職能專長也在持續提升,若天天埋首苦幹,忽略學習新知新技,並持續用舊知識、舊方法來為企業工作,對企業而言反而不合成本,反之若能讓員工適時學習與充電,員工獲得能力提升,企業也能強化營運。當然,資質已至極,缺乏可塑性者,企業就必須更審慎評估是否要對該員持續投資,否則其教育投資可能難有所成、難以回收。最後是留,對於表現差的員工在不景氣時將優先資遣,較資深且表現有限者也可能給予優退,反之表現優異但卻屆滿退休年齡者可轉任有給職顧問,讓其持續為企業提供貢獻及實務建言。 選用育留是門大哲學,但對電腦組裝族而言也一樣要選用育留。所謂選即是採購指南,您適合使用哪種顯示卡?依據您的工作需要適合用哪種主機板、處理器?要效能先決還是容量先決?要省電先決還是價格先決?這是選的學問所在。那用呢?您確實將顯示器解析度開至極致了嗎?記憶體時序是否為最佳設定呢?這是用的功夫;若買了八核心處理器卻天天只用來玩接龍、踩地雷,就形同於之前人資管裡時所言的大材小用。育呢?您多久沒保育您的中央處理器或機殼散熱風扇了?知道它轉速下降了嗎?是不是該清一清積塵了?您的硬碟有多久沒有進行重整了?若不能學會保養,再好的電腦都會提前報銷。至於留就是明確知道哪些東西要升級,哪些不用,硬碟空間還夠用可能就不用升,鍵盤雖然還能用但是沒有很合用,則可以隨這次換機殼時一同換替,組件升級後是否要對應換替供電力更強的電源供應器、不斷電系統,也都需要審慎評估。 確定汰換下來的組件,一來可以留為備用,若現用的某些組件故障時,即可發揮應急之效,或者也能捐贈給偏鄉地區有需要的朋友,或者是透過網拍將二手配備轉換為現金,再把拍賣所得做為下次的升級基金,或捐給偏鄉貧戶。最後,若有壞損的組件也要妥善回收,舊款LCD顯示器,多使用CCFL光管,管內有汞氣體,因此要交給專業回收人才不會污染大地。類似的,還有含鉛的電池,也不能亂丟,都要完善處理,由此可知電腦組裝學問大,PCDIY!絕不只是只有採購的選買而已,選用育留都要兼顧才行。可以說,PCDIY!也是一種選用育留之道!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小心葉佩文!
買任何的東西都有它的選購訣竅,可以說選購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每個人不但會有自己的主張,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願意完全不殺價,也有人原意用高價碼買物,當然還有人期望用更低價碼來比價、殺價,每個人有自己一套的選購行為。至於選購訣竅則是見仁見智,但通常不難歸納出正確的選購訣竅,例如去買西瓜時要用手指敲一敲,聲音夠清脆響亮才是好,或者買魚時要翻一翻腮,腮夠紅才表示夠新鮮。同樣的,買音響時可以在沒有播放任何音樂時,將喇叭的音量從最小調到最大,看看喇叭的雜音程度,雜音少表示音響好。沒錯!以上所言即是選購訣竅,同樣的,無論是整機電腦、電腦內的零件、電腦外的週邊,也都有選購訣竅。 有些訣竅是原則性、戰略性的,例如買硬碟時必須看一下型錄規格,或是店家張貼的規格數據,在相同儲存容量下,緩衝記憶體愈大者,通常也有較佳的存取效能。另外有些訣竅是戰術性的,例如挑選主機板時,要看一下所用的電容、電感廠牌,電容、電感的類型、用料等,因為,即便是相同廠牌、相同型款的主機板,也會因為不同批的出貨而使用不同供應商的零件。 除了選購戰略、選購戰術外,有些選購的訣竅是會過時的,例如過去有許多選購映像管顯示器的訣竅,包括如何辨識平面直角畫面、圓筒直角畫面等,在今日已全面替換成液晶顯示器後,已不再有用。然也有長期適用的選購訣竅,例如鍵盤選購。說了這麼多,各位可以瞭解幾點:1.任何購買都有選購訣竅。2.選購訣竅既有理論(戰略)也有實務(戰術)。3.選購訣竅有適用期長短,而非永久適用。那麼,該從何處瞭解選購訣竅呢?其實來源也很多,例如有經驗的3C店家店員、自己的親朋好友、一些高度熱愛電腦技術的電腦玩家、電腦意見領袖意見等等,但這些都是口頭話語,沒有白紙黑字寫下,僅能參考。另外,網路討論區雖是白紙黑字所寫,但網路上誰也不認識誰,甚至可以冒充身份,誰都可以不負責任,所以雖是白紙黑字,反而更多胡言亂語,可信度更低,因為提供意見者誰也不認識,胡說了也不要緊,反而是認識的親朋好友,為了不傷感情,通常一定會給較中肯、保守的建議。 網路的資訊最多,但也最無保證性,網路上的選購訣竅也是如此,雖然多數網友都是心存良善的好人,仍會慷慨分享自身認為好的各式資訊與選購訣竅,或許該訣竅不真確或實用性不夠,但至少分享者是無私的,是希望他人也獲得益處的。真正最下下者,是不談論選購訣竅的討論區,七嘴八舌可以說什麼都有,大多充斥著所謂開箱、勸敗分享,這些網路文章大多不談論選購訣竅,閱讀文章的人很難學到東西,文章中只是不斷說這個東西哪裡好與哪裡棒!說穿了,這樣的文章,若是一般網友提供分享,也只是一種變相炫耀,說白點,就是勸敗。跟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炫耀文或勸敗文類似。而背後若是為廠商操控的「葉佩文」(網友戲稱業配文的方式),就成了超級操控性的催眠廣告。傳統平面媒體,會在葉佩文的廣告上面標示廣告,或者是Advertising supplement等字樣作為區別,讓讀者可以明顯識別。網路媒體,一般則不會在葉佩文的廣告上面做明顯識別,以致容易變成洗腦文、催眠文。行文至此,相信各位已能瞭解,當從何處吸收、學習選購訣竅,同時避開許多危險的選購陷阱與誘惑。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DIY才是王道!
DIY是一門人生必修課,DIY是Do It By Yourself的縮寫。DIY應用在組裝電腦,就叫做PC-DIY或PCDIY。當在組裝一部電腦時,先得考慮要使用何種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與記憶體等軟硬體配備,接著要考慮匹配性,處理器多快、記憶體多大,要選用什麼主機板,搭配多大容量與多快轉速的硬碟才行,或者可以改用新型固態硬碟,否則效能就會卡在硬碟上。同樣的,用多強的處理器、顯示卡、硬碟等,也要配套考慮用多少瓦數的電源供電器,否則供電量不夠也是不行的。再者,顯示卡與顯示器能否搭配?也是要事先瞭解的,否則也容易出現小孩開大車的問題。市面上就有很多這樣奇怪的產品。說是遊戲桌機,結果是配了很強的處理器,卻沒有高檔的獨立顯示卡。說是繪圖工作站,結果只是用一般消費級顯示卡,根本沒有用工作站級繪圖卡。說是遊戲筆電,結果只是配了一個普通的獨立顯示卡。說是4K遊戲筆電,結果只有螢幕是UHD,處理器規格不強,獨立顯示卡又效能普通。根本是軟硬體配置不對,以致有效能上的疑慮,無法滿足應用上的需求。 DIY是一門搭配的藝術,也是一門選擇的哲學,更是一門人生必修課,依據每個人的取向與需求,透過自主思考來搭配與選擇,這樣的精神、功夫及過程中所產生的訓練,也是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可見的。各位可以買一個現成的排骨便當,除了強打的排骨外,其他菜色通常乏善可陳,像是蘿蔔乾、滷蛋,所以多數人仍傾向去自助餐店,一方面可能當天不想吃太油膩的排骨,另一方面可以搭配組合出水準較好的配菜。同樣的,現在西餐廳很少再提供完全死板成套的A餐、B餐,取而代之的是前菜四選一、前湯三選一,同時主菜亦可選、飯後甜點飲料亦可選,是可以彈性搭配組合的。一旦有搭配組合,就必須自己思考,這時組裝電腦時的經驗、歷練就有機會擴展沿用。 DIY精神除了在生活,用在電腦之外,其他層面亦有運用,組裝技術亦在災變時最為受用,每年颱風經常有些橋樑被沖斷,為了儘速恢復交通,國軍會快速架設起倍力橋,而倍力橋就是一種臨時組裝出的橋,無論是921大地震、88風災等,災民需要一個臨時的住所,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組合屋,組合屋也是臨時組裝而成的。由此可知,還是有許多時候需要親自動手的,不能靠成套了事,一旦發生臨時狀況,擁有組裝電腦技術的人,必然可以有更多的貢獻。組裝精神的應用,還可用於服裝穿著的搭配組合,也有若干程度可運用於理財的投資規劃組合,更簡單說,凡是帶有組態與配置就會用到組裝精神,即是自主權衡、考量進而選擇的精神。現在,許多人都說要教育下一代懂得自主思考,不能凡事都接受現成具體的答案,而不會思考。不會思考也就更不用談論創造與創新,所以,培育組裝精神及組裝能力也有助於自主思考的養成。 PCDIY,組裝電腦,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不管是要組裝便宜的入門型電腦,或者價格無上限的夢幻電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所要的組件,買電腦不是只能選擇電腦整機的品牌,而是可以更深入,找出各種零組件中的最佳品牌,自己選擇,打造出一個自己最愛的菁英團隊。也因此,DIY才是真正的王道!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DIY仍不斷向前行
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有許多論調在唱衰某些人事物,事後證明都只是雜音而已。當電腦世界的個人電腦,從286變成386,作業系統也開始從單工的DOS,PC超過往大型主機才有的多工路線發展時,有人便說個人電腦屬於個人用的,一個人做事幹活就只要單工而已,哪需要什麼多工?時至今日再來驗證這種論調,今天所有的個人電腦都是用多工作業系統,只是運算力及多工能力到多強而已,不僅如此,連掌上的智慧型手機也都是,無法多工的蘋果iPhone手機也因此引出諸多消費者非議,甚至在新版iOS推出後,因為多工不完全,依然有諸多埋怨聲音,可見多工價值已被高度肯定。PC不但沒死,還越挫越勇! 1997年IBM執行長路易斯葛斯納,發表一篇個人電腦已死演說,認為未來世界所有裝置自己連上Internet,幹嘛還需要個人電腦?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個人電腦不僅沒死,還愈挫愈勇,所以有些論調真的只能參考,不太能當真。從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人說光華牌、組裝牌個人電腦PC-DIY的未來要擔憂了,90年代初國際知名品牌電腦大降價,並稱此一行動是向光華牌宣戰,但戰局告一段落後,只能確定品牌大廠從25-30家減少到10家,不是倒的倒,就是被合併。從過去到現在品牌電腦,都要投靠到台北光華商圈販售,光華牌幾未受影響,而且可以確定台北光華商圈的店家數量還愈來愈多,台北秋葉原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現在已變成光華商場新地標,最新的名字是三創台北資訊園區。 T.T.Station關起來之後,太平洋T-Zone也收了,後來,彩虹3C資訊廣場台北光華旗艦店也沒了,現代生活廣場在轉給順發之後,1F也玩不下去,到了最近,高雄建國電腦商場也開始凋零,台北站前電腦商圈,K Mall則不斷易主,從K Mall,到統一元氣館,接著變成松崗時尚購物中心K Mall,最新台北站前商圈多出了五鉄秋葉原WUTU-AKIBA Mall,和光華鴻海秋葉原戶別苗頭,同時NOVA資訊廣場,也把開國創始NOVA台北站前店收了,營業到103年底。實體店面、賣場競爭,戰火已經發展到了電商,網路購物正如火如荼飛速發展。DIY正以不同面貌,重新來出現。 1997年Compaq第一次推出低於1000美元的個人電腦,然後吹起低價電腦、免費電腦風潮,這個時候又有人說光華牌危險在即。但結果是,Top 10個人電腦品牌,減少成4大品牌,剩下Compaq、Dell、HP、IBM。個人電腦國際品牌從Top 30到Top 10,再到Top 4,然後2002年HP併購Compaq,2005年Lenovo併購IBM的個人電腦部門,Top 4陣容也不復存,但光華牌仍是存在。不僅如此,除了品牌觀點外,也有人說:主機板都已經Jumperless了,還需要拆機殼調設嗎?或者說:現在愈來愈少加裝或拔除介面卡了,USB介面無敵,不太需要組裝了。但事實是,許多人仍然打開機殼,去加裝新硬碟,升級處理器,擴充記憶體,清理風扇積塵,玩超頻,把主機速度提昇,加強更多的功能,機殼依然頻繁開啟。PC-DIY仍有它的存在價值,不只是功能的提升,而且還增加了爽度,這是品牌電腦所做不到的。 現在開始要用磁碟陣列,用以訴求快速、安全,開始用固態硬碟,用以訴求抗震、安靜、快速,開始要從氣冷升級成水冷,用以訴求安靜、機殼內不積塵,開始要USB 3.0、USB 3.1,要看藍光影片,就需要安裝Blu-ray藍光光碟機,要使用更快的無線網路,就得安裝802.11ac無線網路卡,要玩遊戲,除了顯示卡要夠強,要有電競鍵盤、滑鼠與滑鼠墊,用以訴求更快速、省電,這每一個新功能的使用,都要透過組裝DIY來完成,必須要靠Do It By Yourself,否則只能選擇整套換掉,肯定所費不眥。就算整套換掉,也不見得能全面具備,這些功能的擴充,有人只想要藍光,但不要USB 3.0,有人要水冷,但不見得要固態硬碟,沒有一個品牌大廠,能提供這麼細膩的功能客製,全都得自己來,DIY才是王道,最終仍然是只有自己動手做,才能滿足。DIY仍不斷向前行。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唯一不變的,就是對PCDIY!的堅持
最近,市場上的謠言很多,一下說電腦要死了,接著又說,DIY要掛了,然後再傳,NOVA賣手機的店家比賣電腦的多,接著還有人說,燦坤都不玩3C,也改行去豬排,開咖啡店,接著還要做甜點,更扯的,有人說,郭台銘在台灣的3C通路賽博數碼都縮編,要關門了,講到這裡,甚至有人懷疑,鴻海以三創數位投標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有可能會成為另一個京華城,最後,還有人說光華商場也玩不下去,就連PCDIY!也要收了,要跟光華商場一起成為歷史。真的是這樣嗎?這邊要特別提醒大家,謠言止於智者,千萬別誤信不實謠言。 電腦要死了,這種陳年爛調,已經傳了十幾年,至今,只有賣品牌店的業者先玩不下去而已。難道現在夯到不行的iPad,或者是SAMSUNG GALAXY NOTE,可以完全取代電腦來從事生產做工作用途嗎?光是要用來寫報告、做簡報都有困難了,更何況是要做商業性質的東西,或者,可以用來處理專業的照片修圖嗎?1810萬、2020萬、2230萬像素的照片,可以去背達到專業水準嗎?而現在正起飛的4K影片,即便已經知道新一代旗艦級的手機與平板,即將導入4K錄影與播放功能,不過,4K影片的後製編修處理,乃至於儲存與進階應用,這完全不是近期內手機與平板做得到的。 說DIY要掛的,最好去光華商場仔細看一下,雖然多出了不少賣手機與平板的店家,但賣筆電與電腦零組件的業者還是居多,而且生意與人潮依舊強強滾,像是經營DIY市場有成的原價屋,還是有不錯的成績,即便現在電腦面臨處理器與繪圖晶片效能過剩,讓消費者的舊電腦可以不用升級,就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而使用超耐久用料,讓電腦很難故障,運氣好可以買一次就用好幾年,即便是這樣舊機不換新機的狀況,舊電腦,不管是桌機與筆電,還是有維修、擴充、升級與改裝的需求,而且,100%可以確定,這不是自己DIY,就要找懂電腦的親朋好友來幫忙,要不然,就得找原廠或店家來支援,由此可見,短期之內,DIY不但不會掛,而且,仍然有相當大的市場存在。 而有人去NOVA閒逛,發現裡面的店家,從原本主要賣電腦零組件,轉變為賣手機與配件,就認為電腦的時代過去了,看到這裡,大家可要先弄清楚,NOVA本身就像是一間商場,是提供場地承租給店家,而賣手機的店家比較多,根本就不代表電腦要死了,而燦坤則進軍餐飲連鎖,可別以為是不務正業,因為做吃的利潤更高,可以提昇毛利,甚至,還會帶動人潮,讓燦坤原本的3C賣場生意更好,至於台灣的3C通路,本來就很競爭,賽博數碼的確會比較吃力,不過,這也不代表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會成為蚊子館,真的是想太多了,而光華商場玩不下去?光華新天地與八德路商圈的店面,幾乎都是滿租,而還沒出租的店面,全都是房東要的租金超過行情,所以承租的店家還在觀望。 當然,PCDIY!也沒有要收,我們會努力,持續奮戰不懈,而且是做到最好,不管世界怎麼變化,市場怎麼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對PCDIY!的堅持。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大容量硬碟時代來臨,容錯備份檢測成重點!
硬碟容量越來越大,不管是HDD、SSHD或SSD,都持續有不斷的進展。2013年11月4日,HGST推出了7片碟盤,採用氦氣(Helium)填充的Ultrastar He6系列6TB硬碟(7200rpm)之後,傳統機械硬碟正式進入了6TB時代。直到了2014年4月7日,Seagate才發表了6片碟盤的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4系列6TB硬碟(7200rpm)。事實上,HGST現在為WD旗下獨立運作子公司,而WD也一樣掌握了傳統機械硬碟關鍵技術,到了2014年7月23日,WD也發表了5片碟盤的Red系列6TB硬碟(5400rpm),同時開賣的還有5片碟盤的Green系列6TB硬碟(5700rpm),而後,2014年8月16日,Seagate發表了6片碟盤的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4系列8TB硬碟(7200rpm),並同時宣布開始供貨,接著,2014年9月9日,HGST發表了7片碟盤的Ultrastar He8系列8TB硬碟(7200rpm),也宣布開始供貨,並同時發表了7片碟盤的Ultrastar He10系列10TB硬碟(7200rpm),也已經做出樣品。可以說,大容量硬碟時代正式來臨。 在硬碟進入了大容量時代之後,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出現,以現在的HDD、SSHD或SSD,雖然有提供2年、3年、5年、10年保固,不過,這邊指的是換新保固,硬碟廠商只提供硬碟本身的硬體保固,並沒有提供資料保固,也沒有提供資料救援服務,也因此,硬碟故障之後,資料等於人間蒸發,先前3.5吋1TB、2TB、3TB、4TB硬碟,裡面儲存的資料,要進行救援,已經不是那麼容易,而現在容量更往上提昇,市售最大容量,已經到了3.5吋6TB硬碟,接著,3.5吋8TB硬碟也會上市,還會有3.5吋10TB硬碟,在容量越來越大之下,容錯備份救檢測重點! 這邊所指的容錯,是硬碟容錯,當硬碟故障之後,怎麼讓儲存系統繼續運轉,資料不會遺失。使用的就是磁碟陣列,也就是RAID方式來容錯,目前的話,則是使用RAID 1、10、5、50、6、60,都可以提供硬碟故障保護,只不過,越高級磁碟陣列,需要更多硬碟機搭配,以RAID 1至少需要2顆硬碟,RAID 10至少需要4顆硬碟,RAID 5至少需要3顆硬碟,RAID 50至少需要6顆硬碟,RAID 6至少需要4顆硬碟,RAID 60至少需要8顆硬碟。由於RAID,是要購買更多的硬碟,還需要磁碟陣列功能的搭配,相對成本較高,目前最常用的,則是RAID 1、5,使用RAID來進行硬碟容錯,相對就能把硬碟故障的風險降低。 備份也相當重要,這邊指的是資料備份,得要針對硬碟裡的重要資料,進行定期備份與分時儲存,定期備份指的是,要把資料儲存在2個以上的不同地方,並定期來同步與更新,不管是備份到另一顆內接式硬碟、外接式硬碟,或者備份到光碟片上,備份到目前主流CD-R/RW、DVD±R/RW/RAM或BD-R/R DL/R XL/RW/RW DL/RW XL,備份到USB隨身碟,備份到NAS,或者備份到雲端硬碟。至於,分時儲存的話,則要養成習慣,像在寫報告的時候,可以按照不同時間版本來存檔,這樣就能確保新舊檔案同時儲存,即便檔案故障,也能從舊的儲存版本來復原。 除此之外,檢測也是重點,目前發現,不管是HDD、SSHD或SSD,壞掉之前,通常都會有蛛絲馬跡,也就是說,故障前通常有徵兆,會發現讀寫資料錯誤,或者顯示出硬碟故障,使用CrystalDiskInfo,這類型的硬碟檢測軟體,就能看出硬碟健康狀態,包含累計讀者、累計寫入、已用次數、已用時間與Smart資訊,這些資料都能看出硬碟是否健康,甚至是看出還有多少的使用壽命,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要有未病先防的觀念,不要等到資料損毀,硬碟發生故障的時候,再來詢問哪一套資料救援軟體比較好,去哪找資料救援業者來幫忙,到那個時候要進行資料救援的代價,可比前面進行硬碟容錯與資料備份,要付出的成本高出太多了!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官方】: →更多的【SuperGamer!內容】: →更多的【PCDIY!編輯室札記】:
-
光纖網路再進化,智慧家庭不是夢!
玩家們、專業用戶與企業用戶注意了,自從中華電信推動光世代100M以來,已經讓台灣寬頻網路速度大為提昇,而到了100M之後,傳統的FTTB、FTTC、FTTCab供裝方式,已經不敷使用,後來中華電信改推FTTH,以EPON與GPON光纖網路,開始提供更快真正光纖寬頻,而不是舊的偽光纖寬頻。直到2014年5月28日,中華電信光世代300M資費方案才從NCC通過,而中華電信的速度也很快,2014年6月16日就正式上路,可以直接攻頂到光世代300M/100M。 在中華電信提昇寬頻速度的同時,競爭對手也來襲,凱擘大寬頻也推出200M光纖上網,另一家台灣智慧光網也趁勢崛起,未來也會提供台北市低價光纖網路服務,速度以100M起跳,還會提供300M,甚至,未來也將供裝500M與1Gbps光纖網路。而現在也傳出,中華電信也有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提供光世代500M,看來一場最後一哩大戰已經展開。 光纖網路變快,會有什麼影響?事實上,中華電信早就看到了未來,光世代為什麼遲遲沒有推出1Gbps,而只是推出300M/100M,這主要是因為,之前從2012年2月份起開始的1Gbps寬頻試點計畫,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選定25棟建築物,佈建FTTH,進行1Gbps寬頻測試,是用客戶則達1200人,整個測試結果發現,明明光纖連網速率達到1Gbps,但不少用戶,連500M都到不了,絕大多數用戶頂多只能上800M,只有少數用戶可以衝上900M。這代表著,寬頻網路的速度要提昇,消費者家中的無線路由器也要跟著升級,電腦、筆電、手機與平板也要跟得上速度才行。 寬頻網路上300M,尤其是到了500M、1Gbps之後,現階段,手機、平板還跟不上這速度,電腦方面,則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電腦裡面,處理器速度、網路卡速度、防毒軟體、系統負載、無線路由器與無線網路卡,都會有若干程度的影響。電腦處理器的速度不夠快的話,速度衝不上去,主要是系統的網路速度,受到處理器的牽制,尤其是筆電,受限處理器速度不夠快,清一色都上不了500M。網路卡速度,由於不少桌機、筆電,都還只有10/100Mbps網路卡,有的筆電,還是使用USB 2.0轉100Mbps網路卡,實際上,俗稱小烏龜、數據機的FTTH光電轉換器,Wan與Lan端規格都已經是最高達1Gbps,是真正的Gigabit規格。防毒軟體的影響,由於超過300M,速度非常快,有些防毒軟體,處理器速度不夠快,有可能就連500M都上不了。 系統負載也很重要,當記憶體不夠的時候,系統會拿硬碟當做虛擬記憶體,此時,網路的測速會受到影響。無線路由器的性能也有差,最基本的是Wan與Lan都要是10/100/1000Mbps速率,也就是Gigabit規格,其二是無線路由器的CPU性能,Wan到Lan,與Lan到Lan,要高階機種的速度才可達950M以上,不少中階機種還上不了900M,或者開啟更多服務與功能的同時,速度就大幅下降。 最後,無線網路卡速率也有差,即便是802.11ac,2-Stream的理論傳輸速率也才達867Mbps,而且,這還只是理論傳輸速率,實際傳輸速度只到220~300Mbps左右,這還是單人使用,而且不受干擾的情況之下,也因此,無線網路要上300M、500M,到最後1Gbps,還有很高的難度! 再來,寬頻網路速度提昇之後,物連網的概念,加上電腦、電器的升級,各種設備全部連網,家庭雲的應用,智慧監控與保全,到了情境燈光,與環境控制,數位家庭的概念就可以逐步實現,可以說智慧家庭不是夢!
-
SSD保固戰開打,選擇更多了!
玩家和專業用戶要注意了,SSD的保固戰開打,以往SSD是3年保(消費級SSD)、5年保(企業級SSD)的保固方式,現在,SanDisk與Samsung,不約而同的推出10年保,不但震撼了SSD業界,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前陣子,正值Computex Taipei 2014的時候,2014年6月3日隨身碟與固態硬碟大廠SanDisk丟出震撼彈,宣布推出10年保的Extreme PRO SSD,這是世界上第2家推出10年保SSD業者。是定位比起Extreme II SSD還要更高級的機種,而且,宣稱這次是用上自家生產,最先進Toogle型19nm製程MLC Flash,並引進nCache Pro技術,這次共推出3種容量規格,分別是240GB、480GB與960GB,最高容量上達1TB,速度皆可以上讀取達550MB/Sec,寫入達500MB/Sec,不過價格並不便宜,240GB建議售價7680元,480GB建議售價14680元,960GB建議售價23580元。正式上市的時間,會在2014年7月底左右,台灣的話,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始小量到貨!在美國amazon,SanDisk Extreme PRO SSD的話,240GB報價美金179.99元(折合台幣5401元),480GB報價美金349.99元(折合台幣10501元),960GB報價美金569.99元(折合台幣17103元)[調查日期:2014年7月30日] SSD的保固,最早業者是提出1年保,後來出現2年保,由於HDD的3年保(消費級HDD)、5年保(企業級HDD)的保固方式,逼得SSD業者展開反擊,也祭出相同的保固條款,也就是SSD也玩起3年保(消費級SSD)、5年保(企業級SSD)的保固方式。不過,SanDisk並非是10年保SSD的創始人,時間回到5年前,2009年6月份,記憶體模組、隨身碟與固態硬碟品牌廠Patriot,就率先玩起10年保SSD,宣布旗下Torqx M28系列提供10年保,而且朔及以往,過去的Torqx系列全部從2年保,升級10年保,當時,還說這是業界創舉、世界第一,宣傳造勢搞很大,是世界上第1家推出10年保SSD業者。時間過得很快,過不了5年,至今,Patriot已經沒有再提Torqx系列,更不敢再提10年保,而且,這款早就下市,現在改由Pyro系列來取代,後續,只敢提供3年保。 世界上第3家推出10年保SSD業者,是Samsung。Samsung在2014年7月1日舉辦的Samsung SSD Summit,宣布推出10年保SSD,新一代高階SSD誕生,採用MLC Flash的850 Pro SSD報到,這次共推出4種容量規格,分別是128GB、256GB、512GB與1TB,速度上,除了128GB機種,讀取速度達550MB/Sec,寫入速度達470MB/Sec之外,其餘256GB、512GB與1TB,讀取速度達550MB/Sec,寫入速度達520MB/Sec。值得注意的是,Samsung 850 Pro SSD的出貨比較晚,要到2014年8月1日,才會開始在全球鋪貨!在美國amazon,Samsung 850 Pro SSD的話,128GB報價美金129.99元(折合台幣3901元),256GB報價美金214.58元(折合台幣6439元),512GB報價美金399.99元(折合台幣12002元),1TB報價美金699.99元(折合台幣21004元)[調查日期:2014年7月30日]。不過,雖然Samsung打著10年保固,不過,韓國人可不是玩假的,保固有但書,前一代840 PRO提供5年保與73TBW的耐用度,TBW為TB Write的縮寫,意思就是保固到5年,或者寫入達73TB,就等於保固到期。新一代850 PRO提供10年保與150TBW,保固年限和寫入資料量都升級。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雖然SanDisk與Samsung在高階的玩家級SSD,導入10年保,可以說是一個震撼彈,保固延長了,但這可是有但書的,Samsung的保固條件是10年保或150TBW,可不是能無限制操到掛,是有限制寫入的總資料量。除此之外,SSD上面,所謂的保固,只是硬體上的換新,SSD故障的話,則與HDD相同,廠商沒有保固資料,也因此,別忘了做SSD的容錯與備份,所謂的容錯,是使用RAID 1、10、5、50、6或60,以磁碟陣列方式來進行備援,避免硬體故障,所謂的備份,則是要把重要資料,同時儲存到其他的硬碟、光碟、網路磁碟上面,而且,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保固是否有額外的但書,以免當了冤大頭,還被當肥羊宰。
-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去年初的時候,華擎科技曾經詢問,他們想開發一張全世界最頂級,可以安裝最多硬碟的主機板,後來,這就是後來的Z87 Extreme 11,這張主機板可不得了,除了擁有PLX PEX 8747橋接晶片,還引進了LSI的SAS 12Gb/s控制器,實現多達22個硬碟擴充能力。年初的時候,他們又把旗下主機板進行改版,加入了Killer網路晶片,並率先引進PCIe 2.0 x2的M.2,在當時,這樣的設計,真的是前瞻的思維,以及遠見,雖然華碩電腦也早引進M.2,只不過,是最初的PCIe 2.0 x1的規格,並無法發揮後來新一代M.2 SSD的全部戰鬥力。 當時,在閒聊時,就已經談到了未來規格,PCIe 2.0 x4的M.2,或者是有可能來做,更強的,全速PCIe 3.0 x4的M.2,其實,這樣的規格,即便到了現在,還是用不大到的,但不保證未來會用不到,PCIe 2.0 x4的M.2 SSD,目前只有SAMSUNG有做,而且,全世界只有一款M.2 SSD有,那就是XP941,不過,也因為華擎科技對於主機板的堅持,持續創新,真的把PCIe 3.0 x4的M.2導入到主機板裡面,推出了Ultra M.2技術,以致於,到現在,若電腦要裝M.2 SSD,華擎科技Z97 Extreme 6與Z97 Extreme 9,是目前主機板業界,唯一能全速驅動XP941的主機板,甚至,現在SSD業界,也已經在開發PCIe 3.0 x4的M.2 SSD,很顯然的,唯有眼光獨到,技術上的領先,才能做出真正屬於玩家與專業用戶要的東西。 去年的時候,Intel就已經放出消息,正在開發一款鎖定玩家市場的超頻SSD,當時,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是令人非常震撼。事實上,頻SSD,這個概念,並不是Intel發明的,最早,是由OCZ所推出,Intel算是延續這個風潮。不過,OCZ的超頻SSD,為什麼後來消聲匿跡?一方面,是因為價格高貴,沒幾個人願意多花錢,買額外的效能,另一方面,最大的重點,當時的超頻SSD,RMA非常嚴重,簡單來說,就是故障率超高,因此,當時的超頻SSD,最終,消失在市場。不過,超頻SSD,光是聽起來就很酷,而且,有辦法可以把SSD的終極效能給壓搾出來,而這樣不可能的任務,就由Intel來設法做突破。Intel花了很多資源,希望在SSD這塊,做更多的創新,後來發展出,把CPU上發展到極致的超頻技術,給應用到SSD上面。 Intel SSD 730主打兩個重點,第一個是超頻,不只是把PC29AS21CA0的SSD控制器給超頻,工作時脈從400MHz提升到600MHz,還把控制器跟MLC SSD之間的工作時脈,從83MHz提升到100MHz,徹底要把SSD的存取效能發揮到極致,並引進了企業級SSD技術,用2顆47uF 35V鋁質電解電容,做斷電保護設計,等於是把斷電保護,下放消費級SSD。Intel SSD 730,它可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與突破,速度變快了,IOPS增加了,可靠度提昇了,Intel也對自家產品非常有自信,還提供了5年保固。各方面全面升規之下,價格也因此破表了,不過,不可否認的,這個世界就需要這樣的狂人,用盡各種辦法做研究與創新,堅持做最強、最猛與最好的東西, 前陣子,微星科技說要拿一台遊戲筆電之王來瞧瞧,這就是GT60 2 PE Dominator 3K Edition,一開始還想說,台灣有可能有這樣的東西嗎?結果,光是告訴我們硬體規格,可就真的就的震撼人心。可選配最強的第四代Core i7系列處理器,最頂級Core i7-4940MX Extreme也能完全對應,獨立顯卡支援最強的NVIDIA GeForce GTX 880M GDDR5 8GB,搭配3K等級WQHD+規格2880x1620解析度IPS面板,記憶體可以攻頂上DDR3L-1600 8GB x4=32GB,硬碟則支援SSD+HDD雙硬碟,SSD可用Super RAID 2,是由3顆mSATA介面SATA 6Gb/s規格SSD用RAID 0組成,搭配一顆7200轉2.5吋HDD,選配BD燒錄器,音效使用Audio Boost設計可推動150Ω高阻抗耳機,並擁有鍍金音效端子,還配備2.1聲道DYNAUDIO喇叭,加上steelseries遊戲鍵盤與Killer DoubleShot遊戲網卡。然而,要打造這樣的遊戲筆電,還要玩家能接受,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持續堅持做最好的遊戲筆電,讓微星科技實現了這個理想,在遊戲筆電世界成功闖出一片天。沒錯,這個世界還是需要瘋子,需要堅持理想的人,唯有不斷的創新,持續的再突破,化不可能為可能, 這樣明天才會更好。可以說,要不斷的,往陌生的地方前進,看見趨勢。看見未來,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
光世代300M/100M報到,爽度更高!
這個月,在台灣,對電腦、手機、平板、數位家庭與數位辦公室產業,以及各種數位家庭及辦公室應用來說,都是重要的里程碑。首先是4G開通,繼WiMAX之後,LTE開始啟用,不但有新進業者,舊有業者也持續投入,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相繼在本月開台,台灣之星、亞太電信與國碁則還在系統審驗與建設階段,很快的,高速行動上網,將會改變現有的生態,也將會有更多種的應用出現。 中華電信也早就開始規劃,要將台灣寬頻網路,建設成新的光世代光纖網路。第一步,先把原有ADSL,升級成VDSL,以FTTB、FTTC、FTTCab與FTTH,開始供裝20M、50M、60M、100M速率,接著,開始大量引進FTTH,先是推行雙向100M/100M,現在則是推行300M/100M,最後,則是要提昇到1Gbps速率,而這最後一哩的佈建,目前都是採用GPON技術光纖網路,台灣的話,目前用於GPON的FTTH數據機,支援2.48832Gbps(下載)/1.24416Gbps(上傳)速率,因而,現階段雖然僅提供到最高1Gbps速率,但未來還是有可以升級的空間。 中華電信的300M級光世代100M/100M,是目前最高的FTTH上網速度,可提供給已經有FTTH的用戶,申請安裝。側面了解,中華電信的300M級光世代,原先計畫在4月份上路,後來又延到第二季,最先是說有可能會在7月份上路,後來則提前到6月份上路,這主要是因為NCC送審的時間,直到2014年5月28日才通過,而中華電信的速度也很快,2014年6月16日就正式上路。目前,在中華電信各營業所,已經可以查詢是否可供申裝,若已經有FTTH線路,則可以直接攻頂到光世代300M/100M。這次,上網速度飛天了!不變的是,大部分用戶看得到吃不到。 這次,中華電信提供的光世代300M/100M,使用中華電信電路的其他業者也會提供,像是中華電信入股的SO-NET,未來也會提供這樣的速度。中華電信光世代300M/100M,則分成非固定制(消費級)與固定制(企業級),兩者主要是集縮比的不同,與IP提供方式不同,目前,中華電信在非固定制上面有限制,非固定制的100M/100M與300M/100M上面,不提供1個動態IP轉換成1個固定IP,等於是要架站、提供雲端服務的話,使用非固定制,就得要使用上DDNS。300M/100M光世代,電路費為883元,非固定制(8個動態IP)的上網費為806元,總價為883+816=1699元,固定制(2個固定IP)的上網費為1830元,總價為883+1830=2713元,固定制(6個固定IP)的上網費為2079元,總價為883+2079=2962元。 當寬頻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到達100M級光世代之後,以及現在最快的300M級光世代,各種問題也開始出現,除了說還是有不少地方無法供裝,以及價格仍偏高之外,桌機、筆電太慢,速度也是上不去的,受限於處理器的速度,以及硬體配備的影響,甚至,有的防毒軟體也會影響速度,等於是電腦不夠力,休想上300M,甚至連100M都會上不了。無線路由器也得升級才行,舊款的802.11g/n版本,還有輕巧行動版本,大多只支援到20M,少數可支援到50M,802.11n無線路由器,要後期的高階版本才支援,而且必須要Wan與Lan都要是Gigabit版本,這還是使用有線網路,若要使用無線網路的話,上300M/100M的話,至少需要2-Stream的802.11ac配合,很顯然的,在硬體端,可是說環環相扣,配備要夠力,速度才上得去。 中華電信持續升級光世代網路,走傳統電話線的,現在最高可以上100M/40M,走GPON光纖線的,現在最高可以上300M/100M,將有線寬頻網路帶上更高的傳輸速率。速度越來越快之下,對於玩家來說,不管是玩遊戲或架站,乃至於4K電影播放,除了帶來更快的速度,也提供了更高的爽度,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多人上網與企業架站,上網速度將不再卡機。光世代300M/100M報到,不但爽度更高,數位家庭及數位辦公室也前景可期!